2017年北京政治会考说明题型示例(哲学部分)

2017年北京政治会考说明题型示例(哲学部分)
2017年北京政治会考说明题型示例(哲学部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1. 或许是某个夏夜,我们抬头仰望,思索广阔无垠的星空。这时候,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神秘感,一系列问题叩击头脑:“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我们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这些思索表明

①万物因人的思考而显现其意义和价值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

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④哲学就是人们的惊讶、惊异和思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 放眼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原野等物质具体形态。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认识物质的唯一特性,正确的回答是

A.可知性 B.客观实在性 C.永恒性 D.矛盾同一性

123.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④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进。回答124~126题。

124.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的认识问题。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但_____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A.世界观和方法论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25. 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

A.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C.物质存在是否依赖意识的问题 D.物质和意识是否均是本原的问题

126.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这是一种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2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C.是否承认运动是有规律的 D.是否承认人们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128.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③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全面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将哲学发展推向更高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9. 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做了政治崩溃的前导。”这说明

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

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

C.反映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

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130. 《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生活中萌发的

A.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B.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C.唯物主义思想 D.唯心主义思想

131.有这样一个故事: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从哲学的角度看,欧布里德错误在于

A.歪曲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B.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C.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D.肯定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132.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要和周围的事物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学生要处理好学习计划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教学理念和学生情况之间的关系,医生要考虑处方和病情之间的关系。从哲学上归纳,就是要处理好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C.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D.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133. “科学的解释不可能达到完善的程度,它们常常是暂时的。”这是因为

①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②正确的认识是不存在的

③认识必须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④人类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4.右图体现的哲理是

A.意识具有主动计划性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135.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都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136.毛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做过科学的解释,其中“是”

是指事物的

A.客观性

B.物质性

C.可知性

D.规律性

137.右侧漫画中的做法没有正确认识到

A.规律是我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觉到的

B.规律并非都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C.认识规律才能改造规律D.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随意改变

138. 30多年来,解放思想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如果以此为主题筹办“我国改革开发35年成就展”,你认为最切合主题的展览副标题是

A.主观决定客观,实践产生理论

B.量变决定质变,变化推动发展

C.思想引领实践,改革促进发展

D.系统决定要素,部分影响整体

139.下列判断中,能够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的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140.对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表述,最准确、最完整的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相互转化

141.“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大意是: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个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它揭示了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

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我们从自己的后代那里借来的。”这句话警示我们

A.要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和处理问题 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C.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D.矛盾的多样性决定事物的复杂性

143.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句话告诉我们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C. 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D. 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

144.心理学家提出“一万小时定律”大意是: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除了他们的天赋外,还要做足够数量的“练习”。如莫扎特用了十年创作出惊世作品;曹雪芹历经十年写出了鸿篇巨制《红楼梦》。“一万小时定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否定一切

D. 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145.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能够揭示联系的根本内容及事物发展根本动力的是

A.矛盾 B.量变和质变 C. 前进性和曲折性 D. 共性和个性

146.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纷繁复杂,其原因在于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 矛盾的客观性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147. 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8.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楹联上下相接、词性相对、平仄相合、意境相联。这种表达方式和下列哲理相通的是

A.矛盾双方相反相成

B.矛盾双方相互均衡

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49.“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古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量变可以引起事物的质变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D.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150.某同学的书桌上贴着这样两个公式:注:公式中的 1代表现有学习水平,1%代表在原有基础上的增加或减少,365代表一年。

这两个公式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要关注事物变化的方向

C.要善于抓住机遇 D.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151. 右边这幅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现实的

④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2. 读右图,青蛙和飞鸟的判断启示我们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认识受具体时空的限制

D.认识受主体价值取向的制约

“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回答153~156题。

153.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是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多数和少数的关系

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54. 漫画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智力、体力以及各种能力都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在各方面都优秀。也许你在某个方面略胜一筹,但在其他方面,别人却会领先。”下列说法和漫画寓意相符的是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D.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155. 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关。守关的士兵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能带马出关。”公孙龙回答:“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马非马。”“白马非马”论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方面的关系

156. 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A.辨证否定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质量互变的观点 D.永恒发展的观点

157. 在循环经济链条中,没有废物,废物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一家企业的“废弃物“及副产品可能就是另一家企业的原料。这一材料给予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②必须积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于人们的方向转化

③要走循环经济之路,把资源最大程度地综合利用起来

④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8. 下面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量变和质变的关系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59.下列选项中,蕴涵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

A.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160. 右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B.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C.要坚持适度原则

D.事物发展的趋势是曲折的

161. 辩证法就其本质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这是因为

A.任何事物都是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B.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暂时的,不具备连续性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

D.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

162.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②社会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借鉴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3.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人们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象征。我们之所以需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因为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人的精神力量决定人的行动的成败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16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是 A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B .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C. 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

D.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回答165、166题。

165.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的特点包括 ①客观物质性 ②主观能动性 ③社会历史性 ④科学实验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6.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②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④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67.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辉。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A .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B .实践是人类生存的发展的基础

C .实践有联系主观和客观的特性

D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168.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右侧漫画的寓意,最合适的是

A .书中自有黄金屋

B .立志读尽人间书

C .不识庐山真面目

D .教条主义害死人

169.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不仅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而且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

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 ④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看他的精神贡献 A . ①② B .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170. 右图漫画表明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二、简答题

2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 。

23.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对人和世界关系的思考和回答,是人们在实践和认识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懂得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是我们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24.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 。

25.唯物辩证法和形式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

事物的根本方法。 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

26.填出下列名言体现的辩证法观点。

27.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在下列空格中填入恰当内容。

28.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一是 ,即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二是变革社会的额实践。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 。 29.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

称为哲理诗。阅读《道德经》第二章(可参考译文),回答问题。

(1)写出文中划线部分的内容蕴含的哲理: 。

(2)写出圣人的处事原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

30.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 ,一是剩余价值学说。他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三、问答题

18. 我国古代思想家说:“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乐民之乐

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指出上述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哪些道理。

(2)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价值观的知识,分析说明这一思想的现实意义。

19. 在人们选择前进目标和获得幸福感的关系上有三种状态:当目标唯一且难以达到时,幸福感往往很低,因为只有一条道路可通“罗马”;当目标不唯一且有多种选择时,幸福感会随之增加,因为有多条道路可通“罗马”;当目标切合实际且实现时,幸福感就会变为最大,因为走到哪里,那里就成为“罗马”。

三个“罗马”带来了三种“幸福感”,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20.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浸透着改革先行者“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政治勇气,更见证着改革开放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就要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运用《生活和哲学》,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为什么就要坚持“改革不停顿”。

21.辩论通常指双方彼此用一定理由来说明自己对辩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得到正

确的认识。辩论双方一辩的主要任务是开篇立论,简明扼要地阐明本方观点。 以“成大事者必拘小节”(正方) VS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反方)为辩题,任选..正方或反方,运用《生活和哲学》的相关知识,撰写一辩的辩词。

一、选择题

DBBCA AAACC ABCCA DDCAC BACBA

BDAAB DCDAA DBBCB ABCDA DCDBD 二、简答题

2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3.物质性 根本要求

24.根本观点 实质和核心

25.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6.

名言

辩证法观点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名言

辩证法观点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发展的观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观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一分为二的观点

生产力

意识形态

制度和设施 决定 反作用 决定 反作用 A B C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

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

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依附,音和声互相陪衬,前和后互相接随。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

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正方 成大事者必拘小节!理由如下:

第一,从理论依据看: 第二,从现实生活看: 反方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理由如下:

第一,从理论依据看: 第二,从现实生活看:

27.A生产关系 B经济基础 C上层建筑

28.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科学实验

29.(1)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2)按规律办事

30.参考答案:唯物史观

三、问答题

18.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19.选择前进目标,做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坚持辩证的观点,防止思想僵化。

20.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仍然存在不适应的方面。因此,改革要不停顿。

21.本题答案不唯一,可以从整体和部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等角度

回答。

水平一:理论运用准确,阐述问题条理清楚,逻辑严密,事例恰当,显示出较高的学科素养。(5分)

水平二:理论运用比较准确,阐述问题有条理,能用事例说明问题,显示出基本的学科素养。(3~4分)

水平三:理论和事例存在明显欠缺。(1~2分)

水平四:答非所问或观点错误。

【正方示例】

第一,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这启示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对小节不可大意。

第二,如果小事做不好,很有可能耽误大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些不起眼的小节,很有可能就是成就大事的绊脚石。一个滑落在飞机跑道上的小铁片可引发灾难,一个小小的零件不合格会造成航天飞机爆炸,一份电文翻译错误能导致一场战役的失败……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

【反方示例】

第一,整体和部分是有区别的,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这启示我们,应着眼于整体和全局。

第二,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事例比比皆是。大诗人李白豪放不羁,当称不拘小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时常头发纷乱,可谓不拘小节……可见,成大事者应当立足大局,胸怀天下。

2019年合格性考试说明题型示例(经济生活)

《2018年会考说明》题型示例经济生活部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世界货币B.贮藏手段C.价值尺度D.流通手段 2. 时间美元人民币2016年8月31日100元667.75 2017年8月31日100元660.10 A.外汇汇率降低,美元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上升 B.外汇汇率升高,美元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下降 C.外汇汇率升高,美元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上升 D.外汇汇率降低,美元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下降 3. 暑假是出国旅游或游学的高峰期,很多同学都会趁此 机会开阔眼界,增广见闻.出行前,如何准备好“钱袋子”, 某银行给出了三点建议(右图).这些建议的依据是① 信用卡集存款、消费等为一体,带来诸多便利 ②旅行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安全性更有保障 ③“电子货币”具有世界货币职能,可畅通无阻 ④使用现金受汇率影响,导致财富大幅缩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读右图。温室种植的蔬菜价格高,其决定性因素是 A.温室蔬菜的营养价值更高 B.温室种植付出了更多劳动 C.温室种植的蔬菜品质更好 D.温室价格由使用价值决定 5.对于一些同学来说,上学既可以乘坐公共汽车,又可以乘 坐地铁,公共汽车和地铁是 A.可以互为替代的交通工具 B.具有互补关系的交通工具 C.价值量相同的交通工具 D.价格相同的交通工具 6. 右图中,连衣裙的价格在一个月后降至50元,其原 因可能是 ①产品增加导致供过于求 ②生产扩大导致成本降低 ③供过于求导致价值量降低 ④深受喜爱导致价值量降低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7. “贾人(商人)夏则资(购买)皮,冬则资絺(夏天用的细麻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这启示我们 A.季节因素在经济活动中起决定作用 B.利用求异心理进行经营不值得提倡 C.经济活动需重视影响价格的多种因素 D.贱买贵卖的经济行为违背价值规律 8.如果下调公交车车票价格,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答案 A 9.右图为某市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状况,该图显示恩 格尔系数为 A.14.0% B.15.4% C. 33.4% D. 37.2% 10.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往往要考虑很多因素:价格是 否便宜,质量好不好,服务是否到位,功能是否齐全, 操作是否简便等。这种消费,我们称之为 A.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B.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C.心理主导的消费D.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11.曙光社区增设了新型再生资源回收柜,居民只需要将 垃圾分类打包,贴上二维码,投进回收柜,即可获得“绿色账户”积分,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卡等。这一举措①减少了社区生活垃圾的总体数量②拓宽了居民参与监督的渠道③利用激励机制,引导了居民环保行为④通过源头分拣,降低了垃圾处理成本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市某中学生设计了一款“闲置物品公益转让”APP(手机应用软件),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前提下,用户可以通过平台提供自己的闲置物品,或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过期杂志和学习用品等。这一做法体现的理念是 ①节约资源,变废为宝②绿色生活,环保选购③分类回收,循环再生④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3. 小波和小泽打算合租一套房子。他们刚刚参加工作,拿到了第一个月的薪金,没有任何积蓄。下面是他们开出的“待办事项”清单: 清单中亟待解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4. 从右图中可以看出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为 A.生产总值低 B.生产成本高 待办事项 ①购买电视机②支付房屋租金③购置户外家具④宴请朋友

北京高中政治的知识点具体总结

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 一、识记 1、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A、价值尺度(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想象中的或观念上的货币;原因在于货币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 B、流通手段(必须是事实在在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C、贮藏手段(必须是事实在在的足值的货币,即必须是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金银首饰不能充当); D、支付手段(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 E、世界货币(必须是黄金或白银;铸币和纸币都不行;但现在,美圆或欧圆也具备世界货币的某些职能) (注)对于流通手段,货币的让渡与商品的让渡是同时进行的,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对于支付手段,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是不同时的,可先支付货币或后支付货币。 二、理解 1、商品的含义: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注)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 2、商品与物品、劳动产品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产品和物品不一定都有使用价值,也不一定有价值。 (2)联系: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商品是劳动产品的一部分;劳动产品包括商品,劳动产品是物品的一部分;物品包括劳动产品。 ★3、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1)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注)A、价值是商品的共有属性,是商品交换的基础;B、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只有商品才有价值;C、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D、商品的价值不是自我表现的,是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的。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E、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只有商品才有价值。 (2)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不能比较) ★(3)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

生活与哲学 测试题及答案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 命题人:李正 试卷说明: 1.考试范围:《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2.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3.本试题由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组成 第I卷(选择题) 一、每道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道题2分,共60分。 1. 在现实生活中,鸡生蛋,蛋生鸡。但若是要追问究竟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一问题时,有人认为先有鸡,有人认为先有蛋,还有人认为鸡和蛋具有同样的遗传物质基础,二者在地球上的出现无所谓先后。当人们对世界“打破沙锅问到底”时,就会形成他对世界一定的总的看法和观点,这种看法和观点( ) ①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②属于世界观范畴③可以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④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A.①②?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 有人认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有人认为,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两者 ( ) A.是矛盾的,因为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头 B.是矛盾的,因为对实践的追问未必都是哲学 C.不矛盾,前者是从本源来说的,后者是从获取方式来说的 D.不矛盾,说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是因为认识在不断发展 3.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说:“学好哲学,终身受益”。这说明( )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③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之中 ④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4.“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两句话共同说明了哲学的() A.内涵 B.起源 C.任务 D.性质 5. “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每个人皆有他自己的尊贵之处,只是不去思考罢了)只要养成思考的习惯,生活的质量自然会随之提高,生命的内涵也将更为丰富。哲学是我们品味人生的开始。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要( ) A.正确认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D.发挥哲学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6. 哲学是遭人误解最久、最深的一门学问。可以说它不是科学,也可以说它是最抽象的科学。这句话中前后两个“科学”分别是指 ( )

北京高中地理会考说明(题目示例含答案)

北京普通高中会考考试 题目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图1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2.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A .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 .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 .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3.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 .重力势能 B .生物能 C .太阳辐射能 D .风能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A .诱发地震和潮汐现象 B .产生“磁暴”和“极光” C .诱发海啸和台风 D .干扰电离层和无线电长波通讯 5. 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A .赤道上 B .北回归线上 C .北极圈上 D .南回归线上 小明同学利用暑假赴日本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富士山的风景照(图2),拍照时间为8时15分(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6~8题。 6.小明拍摄照片时,东京正值 A .上午 B .正午 C .下午 D .晚上 7.富士山顶部的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 A .岩浆岩 B .侵入岩 C .变质岩 D .沉积岩 8.此季节日本 A .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B .高温多雨 C .盛行西南风 D .有太阳直射 (8.此时,控制北太平洋的气压中心是 A .亚洲低压 B .夏威夷高压 C .亚洲高压 D .阿留申低压)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图3),回答9~10题。 9.图3中①表示 A .地幔 B .地壳 C .地核 D .软流层 10.岩石圈位于图中所示的 A .①顶部 B .②顶部 C .①的全部和②顶部 D .③外部 11.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4),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① —— 重熔再生 B. ② —— 外力作用 C. ③ —— 冷却凝固 D. ④ —— 变质作用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图5),回答12-14题。 12. 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1 图2 ① ② ③ 图3 图4

生活与哲学试题及答案

淄博六中生活与哲学综合试题(一)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 1.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 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 .①② B .②③C.②④ D .③④ 2?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 .心外无物” B .天地为万物之本” C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3?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 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 “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6?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7?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 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qgn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 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 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8?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 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④ 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 .①②B?②③C.②④ D .③④ 9?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

世界各类英语考试情况说明

各类英语考试及相关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s://www.360docs.net/doc/d75801457.html,/ 一、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 考试组织与实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主办,分为四级考试(CET-4) 和六级考试(CET-6),每年各举行两次。从2005年1月起,报道成绩满分为710分,凡考试成绩在220分以上的考生,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发给成绩单考试内容笔试:写作、阅读等(四、六级样卷见教育部网站“大学英语四、六级------笔试”)口试:口试有关信息及样卷见教育部网站“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试” 当年报名信息及教育部推荐专用书籍、证书发放等信息见教育部网站。 二、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ublic English Test System,简称PETS) 简介:PETS-1是初始级,通过该级考试的考生,其英语基本符合诸如出租车司机、宾馆行李员、门卫、交通警等工作,以及同层次其他工作在对外交往中的基本需要。(其中PETS-1下设一个附属级PETS-1B) PETS-2是中下级,通过该级考试的考生,其英语水平基本满足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的要求,同时也基本符合诸如宾馆前台服务员、一般银行职员、涉外企业一般员工,以及同层次其他工作在对外交往中的基本需要。 PETS-3是中间级,通过该级考试的考生,其英语已达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水平或符合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的要求,基本符合企事业单位行政秘书、经理助理、初级科技术人员、外企职员的工作,以及同层次其他工作在对外交往中的基本需要。PETS-4是中上级,通过该级考试的考生,其英语水平基本满足攻读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非英语专业的需要,基本符合一般专业技术人员或研究人员、现代企业经理等工作对英语的基本要求。 PETS-5是最高级,通过该级考试的考生,其英语水平基本满足在国外攻读硕士研究生非英语专业或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需要。该水平的英语也能满足他们在国内外从事专业和管理工作的基本需要。 这五个级别的考试标准建立在同一能力量表上,相互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 题型:为提高考试的有效性(效度),PETS从各级别交际能力考查的实际需求出发设置题 型。主要有:客观性试题―多项选择、选择配伍等;半客观性试题―改错、填空、简单概括 等;主观性试题―短文写作、翻译、口试等。各级考试采用的具体题型见相关的考试大纲 其他(样题、证书、口试等)见教育部网站 三、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 简介: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是教育部举办的主要用于考查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外语水平的考试,共包括英语(PETS- 5)、法语(TNF)、德语(NTD)、日语(NNS)和俄语(TПPЯ)五个语种的水平考试,统称为全国外语水平考试,并以该名称的汉语拼音首字母WSK为其简称。本考试还适用于:(1)有关外语培训中心对其学员外语水平的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题型示例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1)下列元素的全体不能组成集合的是 (A )大于3小于11的偶数(B )我国的小河流 (C )方程0232=-+x x 的所有实数根(D )亚洲国家的首都 (2)设集合A={1,2,3,4,5},B={2,4,6}则B A ?= (A ){6}(B ){2,4}(C ){2}(D ){1,2,3,4,5,6} ∈0x (11)下列关于棱柱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只有两个面平行(B )所有的棱都平行 (C )所有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D )两底面平行,且各侧棱也互相平行 (12)已知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为 (A )圆台(B )四棱锥(C )四棱柱(D )四棱台 (13)体积为3 4π的球的半径为 (A )1(B )2(C )3(D )4 (14)如果直线a 和b 没有公共点,那么直线a 和b 的位置关系是

(A)异面(B)平行(C)相交(D)平行或异面 (15)斜率不存在的直线一定是 (A)过原点的直线(B)垂直于x轴的直线 (C)垂直于y轴的直线(D)垂直于过原点的直线 (16)已知点A(2,4),B(3,6),则直线的斜率为 (A)2B)3(C)1(D)2 (17)过点P(-2,0),斜率是3的直线的方程是 (A)y=3x-2(B)y=3x+2(C)y=3(x-2)(D)y=3(x+2) (18)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是2,-3的直线方程为 1 )相离 IFa<10THEN y=2*a ELSE y=a*a PRINTy (A)9(B)3(C)6(D)10 (27)一支田径队有男运动员56人,女运动员42人,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 体运动员中抽出一个容量为28的样本,则应抽男运动员的人数为 (A)12(B)16(C)10(D)20 (28)为了了解某地参加计算机水平测试的5000名学生的成绩,从中抽取了200

2018年高考文综政治北京卷及参考答案

24.每年三四月间,居庸关长城附近山花盛放。市郊铁路S2线列车穿行于花海中,被称为“开往春大的列车”,吸引了大量踏青的游客,游客的涌入给森林消防和轨道交通带来了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封山禁入措施,但效果不理想,于是转变思路,变堵为疏,着手规划建设花海列车观景平台,这一做法: ①履行了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有利于建立良好市场秩序 ②自觉运用矛盾观点,创造条件,将风险点转化为共赢点 ③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④有利于开发该线路的经济价值,说明文化的力量来自于经济 A.①③ B.① ④ C.② ③ D.②④ 25. 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山腰间,詹天佑创造性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行向前。为避免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精准微爆破”等所技术,在地下100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路是新旧事物的关系 B.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C.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 D.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26.万古奔腾的长江,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全面展示新时代长江的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多位艺术家深入长江流域采风,创作了巨幅长卷《长江万里图》,该作品雄浑磅礴、风光万千,画出了一条中国人心中砥砺奋进的文化长河,《长江万里图》的创作:

①体现了自然性与人文性的统一②说明时代精神是艺术创新的源泉 ③体现了创作者为祖国河山立传的文化自信④说明客观真实是评价艺术作品的根本标准 A.①③ B.① ④ C.② ③ D.②④ 27.“窗含西的千秋雪”““玉窗五见樱桃花”。中国传统建筑中窗的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可以引进阳光、空气,为居室主人呈现大自然的馈赠,借助窗外的空间美,人的心灵之窗也被打开,“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窗”“景”“情”之间是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②借窗生景的设计体现了征服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 ③窗与景、景与诗、诗与情的交融体现了人的创造性 ④窗的设计体现了内与外、近与远、有限与无限的和谐统一 A.①② B.① ③ C.② ④ D.③④ 28.

马克思哲学大题试题答案试题

一、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答: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P32) 二、简述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 答: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P34) 三、简述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答: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P41) 四、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答: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对立统一规律

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很显然,自觉的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P47)五、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答: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P51) 六、论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P70) 七、简述(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意义以及条件。 答:意义:1、只有实践中才能产生正确的理论;2、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中考英语考试说明及示例(2018)

英语考试说明(2018) 本考试说明是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我市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说明旨在使英语学科学业考试科学全面地考查学生在经过初中阶段学习后所具有的真实语言水平,以便进一步促进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命题原则 1. 命题应严格遵循《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九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五级目标的基本要求来确定考查内容与标准。 2. 命题应充分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试题的命制要以学生为中心,切实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命题立足基础,难易适中,充分考虑到各个层面学生的水平状况。同时所选用的语言素材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尽可能避免生僻的词汇,不出繁、偏、旧及过难的试题。 3. 命题应以考查学生能力为目标。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语言环境的设置,全面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控制纯知识性测试题和单一语法测试题。 4. 命题应坚持科学性和指导性原则。试题结构、选材、题目表述、问题设置等应尽量做到科学、合理、规范。正确发挥评价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导向作用,命题应努力做到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和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综合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 二、考试范围 要求考生能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法知识(见附录);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能够围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五级所列话题,恰当理解与运用相关的语言表达形式;能够在所给情景中恰当理解和运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五级所列功能意念的语言表达形式。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听力 1.考查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信息进行判断、归纳、综合的能力。考生应能: (1)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2)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 (3)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4)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叙述,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 (5)针对所听对话或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 2.阅读 考查学生能够理解常见体裁的真实语言材料(生词率不超过3%)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速度为每分钟50~70词。考生应能: (1)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3)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020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适应性测试思想政治试题

2020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适应性测试 思想政治 本试卷共9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色旅游持续升温。红色旅游为什么这么“红”,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于潜移默化中汲取文化的物质力量 ②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③维系地域文化,凝聚核心价值 ④丰富文化体验,满足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和五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2年)已正式发布。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曾源源不断地把砖石、木料、漕粮等送往京城,也促进了文化、人员的流动。大运河作为沟通南北交通要道的漕运时代终结后,还出台一系列保护利用的规划、措施,是因为 ①大运河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②京、津、冀三地拥有共同的大运河资源 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动力 ④大运河沿线有丰富的生态和旅游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思想政治第1 页(共9 页)

思想政治 第 2 页(共 9 页) 3.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的“中国园”里有一组石凳,上刻英 文方块字书法,内容为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假如要 写一篇介绍,下列选项中合适的有 ① 述文明史,在中英结合的书写方式中回顾文字发展轨迹 ② 品传统味,在书法艺术欣赏中品味中华文化的包容之美 ③ 结世界缘,在中外文化元素的交织中促进文化交流传播 ④ 观外来风,在探索汉字发展方向的实践中借鉴外来文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在科普作品《一颗原子的时空之旅》中有这样的话,“你身体里的每一个原子都来自一颗 爆炸了的恒星,形成你左手的原子可能和形成你右手的来自不同的恒星。这是我所知的关于物理的最有诗意的事情:你们都是星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人体由微观粒子构成,透过它们能领略到人体系统的全部奥妙 B .在自然界中的个体是渺小的,在精神世界中的群体则是伟大的 C .文学能让人重新认识物质世界,思考自然现象背后存在的联系 D .阅读是连接现实世界与内心世界的通道,这种实践是有价值的 5.生活中我们可能有这样的体验,指示方向的路标牌并没有错,但跟着它还是容易走晕; 如果加上全景图,并特别标注出“您的位置”,感觉就会不同。这种体验表明 ① 作为整体的全景图发挥着重要作用,主导着行程的方向 ② 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利用全景图能更好地规划行程 ③ 未标注全景图的路标牌,不能单独发挥关键部分的导向作用 ④ 明确自己在全局中的位置,有利于顺利抵达目的地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最新-北京市2018届高中物理会考说明中的题型示例(WORD版) 精品

北京市2018届高中物理会考说明中的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规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是( ) A.m、kg、s B.km、N、h C.m、J、h D.w、kg、s 答案:A 考点内容:单位制 难度:易 2.下列物理量中,哪个是矢量( ) A.质量B.温度C.路程D.静摩擦力 答案:D 考点内容:矢量与标量 难度:易 3.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看到车外的房屋和树木向车后方退去,他选择的参考系是( ) A.他乘坐的火车B.迎面驶来的火车C.路旁的房屋D.路旁的树木 答案:A 考点内容:参考系 难度:易 4.图是某辆汽车的速度表。汽车启动后经过15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 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 A.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rn/s B.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km/h C.启动后1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m/s D.启动后1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km/h 答案:B 考点内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难度:易 5.在图的四个速度图象中,有一个是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这个图象是( ) 答案:D 考点内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难度:易 6.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线段OA表示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线段OA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C.质点在6s末的速度为12m/s D.质点在6s末的速度为10m/s 答案:AC 考点内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难度:易 7.图所示的是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间图象,其中图线甲与时间轴平行,图线乙是通过 坐标原点的直线。由图象可知( ) A.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B.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BD 考点内容:匀速直线运动的 速度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难度:易 8.以10m/s的速度,从10m高的塔上水平抛出一个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石子落地时的速度大小是( ) A.102m/s B.103m/s C.20m/s D.30m/s 答案:B 考点内容:平抛运动 难度:易 9.在力的合成中,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 )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B.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分力 C.合力一定小于其中一个分力D.合力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小,也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大答案:D 考点内容: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 难度:易 10.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分别是30N和40N,如果它们的夹角是90°,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 ) A.10N B.35N C.50N D.70N 答案:C 考点内容: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 难度:易 11.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B.地球对重物的作用力大于重物对地球的作用力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D.作用力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答案:AD 考点内容:牛顿第三定律 难度:易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生活与哲学大题套路答题模板

辨证唯物主义:(第四课至第十课)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至第六课) 唯物论(辩证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第四课至第五课) 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界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 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例题:提神创论,提到人类起源,提宇宙,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原理 (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 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4)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简述时只要第三行 规律原理: (1)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具有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3)规律具有客观性 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之一: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 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方法论之二: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简述:规律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五课、把握思维奥妙: 1、意识能动作用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 或幻想的世界。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萎靡的精

英语

大学英语(B)考试大纲 (2010年3月修订) 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旨在遵循网络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特点,重在检验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水平及应用能力,全面提高现代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学质量。 “大学英语”课程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部分公共基础课之一。该课程的考试是一种基础水平检测性考试,考试合格者应达到与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相应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水平。 考试对象 教育部批准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中自2004年3月1日(含3月1日)以后入学的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学生,应参加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英语(B)”考试大纲适用于除英语类和艺术类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高中起点与专科起点本科学生。 考试目标 本考试旨在考查现代远程教育所有专业(除英语类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水平及应用能力。考生应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和词汇,具备运用不同语言技能进行交际的基本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 【语法】考生应较好地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并能在交际中较正确地加以运用。 【词汇】考生应认知3 000个单词,并熟练掌握其中的1 800个单词及其基本的搭配。 【交际能力】考生应掌握日常生活常见情景中的基本交际用语。 【阅读】考生应能读懂与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相关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包括应用文、描述文、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阅读速度为每分钟50个单词。 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词义; 4.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翻译】考生应能在10分钟内将3个难度适中的英文句子翻译成中文。考生应能: 1. 对英语原文有准确的理解; 2. 做到译文通顺、达意。 【写作】考生应能在30分钟内写出长度不少于80词的常见应用文及一般的叙述文、说明文或议论文。考生应能: 1.用较正确的语法、词汇、拼写、标点进行表达; 2.基本做到内容切题,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3.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 试卷结构与题型 大学英语(B)试卷结构与题型 考试方式与时间

高考政治哲学大题唯物论答题方法

高考政治哲学大题唯物论答题方法 高考政治大题哲学之唯物论怎么答题?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方法论】:⑴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⑵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因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物质和运动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

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3)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1)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和离开运动谈物质 的形而上学错误观点。 4、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l)区别:二者含义不同;二者性质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 (l)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1)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2)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完整版)北京政治高考试题解析

2014年高考文综(北京卷)政治主观试题及答案解析 38.(34分)地铁作为流动的博物馆,被称为城市“最有价值的隐藏”。 材料一北京地铁宛若一条条彩带串连起北京不同区域的“文化珍珠”:颐和园、天坛、鸟巢、什刹海、南锣鼓巷、王府井、中关村科技园,等等。一座座地铁站造型别致,站内设计装饰与地面文化景观交相辉映、浑然一体,仿佛在讲述着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北京地铁还举办了“祖国你好”大型公益广告活动、“民俗风、中国年”迎新春活动、儿童文学专列、诗歌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1)结合材料,说明地铁在推动北京文化创新过程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8分)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包括为什么要创新和如何进行创新,要对设问进行变通才能更好地连接课本观点,把是怎样发挥作用转化为如何进行创新。课本对于如何进行创新有明确的观点。现在的问题是要答哪些观点,观点如何与材料对接是难点。也就是说能不能从材料中解读有效信息是解决好这个题的关键。从材料第一句话可以体会到,地铁在传播文化和文化环境的设计上结合了现代和传统的元素。因此在文化创新上起到传播和继承与创新,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第二句举办各种活动与创新中实践的观点相吻合。通过实践活动来推动文化创新。下来在组织答案时,先写观点后结合材料分点条理回答即可。 官方参考答案: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北京地铁挖掘和展示了北京丰富多彩的文化。北京地铁成为继承和传播北京文化的载体。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北京地铁开展多种文化活动,有利于推动北京文化发展。 反思:由于材料新颖,不能很好地从材料中提取观点,课本观点也有,就是与材料对不上号,实践的方式多种多样,继承与发展的方式也不少,在学习中没有尽可能多的了解。也没有把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也能对文化创新有关系,平时没有关注到。 材料二拥挤的车厢、高额的补贴??在当前地铁供需条件下,票价的合理性成为关注的焦点。某校学生围绕“北京地铁票价涨不涨、怎么涨”开展研究性学习,在采访乘客的过程中,了解到如下一些看法。

政治哲学 大题

哲学 唯物论(辩证的唯物主义) 世界的性质 第1点: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注意: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物质形态。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第2点:世界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⒈自然界具有物质性。(两点:客观性、世界观。) ①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当然也不会有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方法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⒉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客观性、世界观。) ⒈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⒉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方法论:正确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前提,(构建和谐社会。)是承认人类社会的客观性。 ⒊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第3点:世界物质性原理。 ⒈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⒉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⒊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方法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意识起源和本质 第1点: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选择题。) 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⒉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第2点: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难点。) ⒈总之,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第3点: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的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选择题。) 意识的能动作用(难点、大题。) 第1点:人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⒈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⒉主观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⒊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第2点: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⒈什么是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 ⒉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⒊意识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①方法论:意识的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反对错误的思想意识。 ②反对错误倾向:反对片面夸大物质决定作用而否定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否定物质决定意识作用的唯心主义。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第1点:运动 ⒈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 ⒉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