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第7部分:电容型设备绝缘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第7部分:电容型设备绝缘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第7部分:电容型设备绝缘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

电力电缆技术规格书正式

电力电缆技术规格书 编制: 目次 1.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2.标准....................................................................................... 错误!未指定书签。 3.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使用环境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 导体....................................................................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 绝缘.................................................................... 错误!未指定书签。 3.4 缆芯、填充及内衬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3.5 铠装.................................................................... 错误!未指定书签。 3.5 外护套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检查和试验........................................................................... 错误!未指定书签。 5.标记....................................................................................... 错误!未指定书签。 6.其它....................................................................................... 错误!未指定书签。 7.供货方式............................................................................... 错误!未指定书签。……1.概述 本规格书为电力电缆的的最基本的技术要求。 2.标准 高、低压电缆应符合本规格书及以下最新版法规及规范的要求。 2.1国家标准 GB/T2951.1-7-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GB5013.1~4-97 额定电压450V/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IEC60245) GB/T3956-1997 电缆的导体 GB/T12666.1-7-89 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GB/T2706.1-3-91 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IEC60502

地铁供电设备带电检测技术的应用

地铁供电设备带电检测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5-06T09:47:05.66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作者:陈怀军 [导读] 摘要:带电检测技术是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新技术手段,其在国外发达国家已应用多年,技术成熟。 (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天津 300222) 摘要:带电检测技术是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新技术手段,其在国外发达国家已应用多年,技术成熟。带电检测采用红外成像、超声波局放、特高频局放等技术手段,对运行状态下的设备典型参数进行检测和分析,可提前发现设备隐患。带电检测技术可以提高供电设备的运维水平,其推广应用是地铁供电设备维护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地铁;供电设备;带电检测 Application of charged detection technology for metro power supply equipment CHEN Huaijun (Tianjin Metro O&M Co.,Ltd.,Tianjin 300222) Abstract:Charged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a new technology for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 of power supply equipment,the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for many years,and its technology is mature. Charged detection uses infrared imaging,ultrasonic partial discharge,UHF partial discharge and other technical means to detect and analyze the typical parameters of the equipment in operation,so as to discover the hidden troubles of the equipment in advance. Charged detection technology can improve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level of power supply equipment,and its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etro power supply equipment maintenance. Key words:metro;power supply equipment;charged detection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很多城市已发展至网络化运营阶段。地铁客运的特点是高效快捷、客运量大,发生延误时社会影响巨大。安全稳定的地铁供电系统是运营服务的基础条件,地铁运营对供电系统设备运营维护管理水平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停电检修时间窗口不断较小,传统的基于周期的定期检修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地铁供电可靠性不断提高的要求。近年来,各地地铁运营公司逐步推行供电设备状态检修。 带电检测是开展状态检修工作的基础,通过对各类带电检测技术的测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准确掌握设备实际运行状态,在超前防范设备隐患、降低故障损失、降低供电风险、保障地铁运营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供电设备检修发展历程 设备维修体制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为被动维修、计划性预防维修和状态检修三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前主要采用故障后维修的被动维修(Breakdown Maintenance)设备管理模式。被动维修的特点是非计划性、维修不足,设备事故多、经济损失大,设备管理具有不可控性,多数情况不能接受,这种管理模式逐渐被淘汰。 国外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开始采用、国内当今主要采用的是基于时间的预防性维修(Preventive Maintenance)管理模式。供电设备的定期检修大幅减少了突发性故障,但也存在维修成本高、维修过剩等弊端。 19世纪7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出现了状态维修模式,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得到较快发展。这种维修模式提高了设备检修的针对性、目的性,减少了大量的陪试情况和现场运维工作量。基于不停电检测的供电设备状态检修,能有效减少设备停电次数,减少设备操作,降低供电系统运行风险,是当前我国供电设备检修模式的发展大趋势。 2.带电检测技术简介 带电检测,一般采用便携式检测设备,在运行状态下,对设备状态量进行的现场检测,其检测方式为带电短时间内检测,有别于长期连续的在线监测。带电检测技术突出特点在于可以实现大部分供电设备在运条件下的状态诊断、缺陷部位的精确定位、缺陷程度的定量分析,达到故障超前发现并处置,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并指导设备状态评价和状态检修。电气设备在故障发生前或发生时,通常伴有“热、声、光、电、水、气”等多种故障特征信息,带电检测就是通过捕捉这些特征参数对设备状态进行分析。带电检测按照被测参数主要包括光学成像检测(红外成像检测、紫外成像检测、SF6气体泄漏成像检测等),化学量检测(油中溶解气体检测、SF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SF6气体微水检测等),机械量检测(超声波信号检测等),电气量检测(高频局部放电检测、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暂态地电压检测等)。带电检测技术注重组合技术的应用,当一项参数异常后,可采取多项技术加以验证,通过组合技术的应用基本能够明确设备缺陷,最后通过停电检测来确诊处理。带电检测是对常规停电检测的弥补,同时也是对停电检测的指导;但是带电检测也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必要时、部分常规项目还是需要停电检测。 3.带电检测的主要技术手段 3.1 红外热像检测 红外热像检测是以设备的热分布状态为依据对电力系统中具有电流、电压致热效应或其他致热效应的带电设备进行检测和诊断,可以高效诊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其存在的隐患缺陷。 红外热像检测优势有很多,远离被检测设备,操作安全方便,,测温范围宽,可视性好,能准确地发现设备的缺陷。大多数设备热效应缺陷都可以通过发热或热分布改变的特点反映出来,有较高的灵敏度。 红外热像检测能准确的发现电力系统中各裸露设备元器件以及各元件间连接部分的温度以及温度的变化,如地铁主变压器套管、油变散热器、整流变接线端子、二次设备、低压配电设备等,只要设备上没有阻隔物,可以直视的的部分都可以进行红外测量。 3.2 超声波信号检测 超声波检测技术是指对频率介于20kHz-200kHz区间的声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判断的一种检测方法。超声波局放技术是利用电气设备内部或外部发生局部放电时局放点会伴随着超声波向四周传播,采用超声波探测装置收集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并对采集到的声波波长类型进行分析判断,确定被试设备的绝缘状态。 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检测范围小但便于实现放电定位,受机械振动干扰较大,对于绝缘性缺陷不敏感。 超声波检测范围涵盖变压器、组合电器、开关柜、电缆终端、架空线路等各个电压等级的各类一次设备。线路超声波局放能检测所有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9-11T09:53:11.860Z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第10期作者:何滔 [导读] 状态检修是解决当前检修工作面临问题的重要手段。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绵阳供电公司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摘要:设备检修是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及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逐步提高,传统的基于周期设备检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电网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在充分考虑电网安全、环境、效益等因素条件下,研究、探索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和检修针对性的新的检修管理方式。状态检修是解决当前检修工作面临问题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应用 1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内容 1.1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目的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目的在于通过状态监测、状态预测、状态评估等保证电力设备能够安全、可靠运行,同时降低电力检修成本。 1.2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意义 状态检修是保证电力设备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环节,通过状态检修能及时、准确地发现电力设备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与缺陷,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从而保证电力设备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以提高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降低电力企业的投入成本。 1.3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实施原则 状态检修技术在电力设备检修中的应用应始终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根据状态评价结果,全面考虑可能影响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各种因素,制定完善的检修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检修内容,以保证状态检修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 1.4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要求 状态检修技术在电力设备检修中的应用应遵循以下要求:①对于电力设备的状态评价必须采用全面化、动态化管理,每次试验或状态检修之后都必须进行一次状态评价;②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状态检修试验规程的相关规定,新设备投入使用初期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试验,收集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所需的各种数据,同时进行一次全面的状态评价;③当电力设备运行寿命超过20年时,必须根据电力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和评价结果,对状态检修内容及计划等进行调整。 2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 2.1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要点 (1)要明确状态检修的目的。状态检修不是简单地延长设备的检修周期,也可能是缩短检修周期。状态检修是在保证设备安全的基础上,通过状态评价结果直接为制订检修计划提供准确的依据,改变以往不顾设备状态、“一刀切”式定期安排试验和检修。要纠正状态检修概念的混乱及盲目延长试验周期的不当做法。 (2)抓住设备初始状态。状态检修一方面是保证设备在初始状态为健康的状态,不允许投入运行前有先天性不足;另一方面,在设备投入运行之前对设备应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如设备的铭牌数据、型式试验及特殊试验数据、出厂试验数据等。 (3)掌握新的状态检修试验规程。我国电力行业一直执行DL/T596标准,而实施状态检修后要执行状态检修试验规程。要掌握二者的区别。 (4)明确状态检修与在线检测的关系。在线监测是监测设备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不是获取试验数据的唯一途径。“没有在线检测就不能实行状态检修”,说法是错误的。状态检修并非建立在在线监测基础之上,如果设备没有安装在线监测装置,仍然可以实行状态检修。由于目前对在线检测设备缺乏有效的校核,通过在线检测方法取得的数据暂时只能作为辅助判断。 (5)重视信息收集。信息的收集是状态检修基本流程中的第1个环节,是状态检修的关键,是进行设备状态评价和制定检修计划的基础。要在设备制造、投运、运行、维护、检修、试验等全过程中,通过对投运前基础信息、运行信息、试验检测数据、历次检修报告和记录、同类型设备的参考信息等特征参量进行收集、汇总,为设备状态评价奠定基础。 2.2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策略 (1)电力设备数据管理检修。电力设备数据管理就是应用完善的检修管理系统建立高效的数据管理系统,这个数据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两种。其中,电子设备动态数据主要记载的是电力设备实际运行的情况,例如:电子设备实时运转的情况、各个线路出现故障的细节、超负荷电压、色谱抽样等;电子设备静态数据主要描述的是电力设备自身的特征和属性,例如:电力设备各个时间段的试验数据、检修记录情况,设备自身存在的缺点、品牌配置、出厂试验数据等。电力设备数据管理系统是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重要根据,全而利用数据系统中的数据分析电力设备可能存在的故障,从而有效提高电力设备检修的工作质量。 (2)电力设备预防性检修。在电力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电力系统检修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根据电力设备检修的目的、检修技术采用以下几种检修方式:一是状态检修。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主要通过设备定期检查和试验,以及应用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展开一系列的检测工作。换句话说是在一定的检修情况下通过在线检测和带电检测而获得丰富数据量的状态,然后工作人员再根据设备实际检测指标进行全而计划,以获得设备检测的最佳效果;_是定期检修。当电力企业运行设备数量较少且质量一般时,就需要工作人员每隔一段时间或者操作时间较长时开展一次全而的检修工作,从而确保电力设备检修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随养电力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如果仍然只是按照原来的检修计划、人力和财力的不足也就逐渐表而出来;三是基于可靠性的检修。电力设备状态检修需要考虑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但是基于可靠性的检修则需要全而考虑整个电力行业的运行状况,如:电力设备运行的风险、检修的成木等。 (3)电力设备故障诊断。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设备故障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在线监测和离线监测。通过应用在线监测和离线监测对电力设备运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且根据电力设备的实际情况提出未来的发展情况通过对电力设备运行产生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同时,电力检修工作人员还应该根据电力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提出准确合理的检修时间。一般情况下,电力设备传统的状态检修模式是事后检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企业的止常供电,减少了电力设备的使用时间,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因此,对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可以采取定期诊断的方式,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事后检修转成事前检

变压器技术规格书

1 钢铁基地焦化工程 配电变压器 技术规格书 62001ED-03 室主任: 审定人: 编写人: 2013-1

用途 在10千伏三相交流50HZ输变电系统中用来分配电能,变换电压。 1、操作环境 安装场所:变压器室(户内无火灾、爆炸危险、严重污秽、化学腐蚀及剧烈振动的场所) 2、技术规格 2.1变压器类型:全密封节能电力变压器S10-M系列 2.2相数:三相 2.3频率:50HZ 2.4绝缘液体:矿物油 2.5安装场所:户内安装 2.6冷却方式:油浸自冷 2.7绕组导线材质:铜 2.8额定容量:见表 2.9额定电压:初级电压10kV;二次电压0.4kV。 2.10分接:无载调压,调压范围±5% 2.11系统的接地方式:高压侧中性点不接地,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 2.12联结组标号:D,yn11 2.13 800KVA及以上变压器具有报警和跳闸端子的气体继电器 2.14阻抗电压:见表 2.15空载损耗:见表 2.16短路损耗:见表 2.17空载电流:见表 2.18外形尺寸:见表 2.19色标:卵石灰 RAL7032

2.20轨距:见表 2.22附图:共7张 2.23结构要求:本产品铁芯采用优质冷轧晶粒取向电工钢片,450全斜接缝无冲孔结构,芯柱与铁轭等截面。芯柱采用半干性玻璃粘带绑扎或刷固化漆,使片与片粘合在一起。铁轭用槽钢本身的钢性及旁轭螺栓同时夹紧。绕组采用高温度的缩醛漆包圆铜线或纸包扁铜线。高压绕组为层式,低压绕组为双半螺旋式双螺旋式。油箱结构合理杜绝渗漏油,散热器为片式散热器。 2.24 放油阀全铜产品 3、设备制造遵守有关规范及标准 制造设备遵守及不低于现行的、最新版本的国家及原机械部、电力部制定的有关技术规范。国标未列部分参照IEC标准执行。有关国标及规范简列如下: GB1094 《电力变压器》 GB/T2461《发电厂和变电所自用三相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763 《交流电压电器在长期工作的发热》 GB10237 《电力变压器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外绝缘的空气间隙》 GB7354 《局部放电量测量》 10)GB7328 《6~220kV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 12)DL/T586《电力设备用户监造技术导则》 13)GB/T16927.1~2-1997《高压试验技术》 4、偏差 由我公司在投标文件中提出,在签订合同时由买方(业主)确认。 5、供货范围:

带电检测技术在变电运维中的应用剖析 郭婷婷

带电检测技术在变电运维中的应用剖析郭婷婷 发表时间:2018-08-09T09:58:52.83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2期作者:郭婷婷徐立华[导读] 摘要:在当今社会电力系统是我们国家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活用电与工业用电都与全部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有着联系。 (国网肥城市供电公司山东省肥城市 271600) 摘要:在当今社会电力系统是我们国家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活用电与工业用电都与全部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有着联系。通常生活用电是从发电厂发出,然后由大面积的输电线路传输到变电站,最终从变电站传输到每一户居民。所以变电设备是电厂与用户之间的纽带,是电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相关部门和单位需要对其加大投入力度,进而确保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带电检测技术;变电运维;应用 1带电检测技术在变电运维中的重要性分析 1.1变电运维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包含发电、输电、变电众多环节,首先从发电厂发出,然后经过大面积的输电线路传输到变电站,最终由变电站传输到每一户居民和工业用户中。变电运维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需要对变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电力供应的正常进行。换句话说变电运维是变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其通常是变电运维操作站和变电运维队两个部分组成。变电运维操作站的任务是电站的电力运行管理工作,在值班人数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对电站的电力运行进行深入的管理工作。变电运维队则是基站的巡逻和检修队伍,分为两个队伍:一个是操作队,另一个是巡检队。变电运维是以电网公司的大检修工作为基础,在关注到变电日常运行的基础上加强变电检修工作,进而预防变电设备的运行问题,确保其供电质量。 1.2带电检测技术的相关要求 变电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使得整个变电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所以需要定期对变电设备进行带电检测,特别是变压器一些重要元件。对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周期性的全方位带电检测,这其中主要包括相应的红外测温系统和频谱检测电器的放电检测等,利用多种带电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工作。对于已经放置人工智能系统的变电站,还需要在智能机器人进行巡检工作之后,由专业的运维人员进行复检。根据相应的检测数据判断出变电设备的隐患问题和缺陷漏洞,然后及时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特定的带电检测工作,在发现某一部分出现问题或者隐患时,为了保障变电设备的合理运行,需要采取停电处理解决的方式。 2带电检测技术在变电运维中的应用 2.1脉冲电流法 现阶段,我国各个电力部门普遍使用的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就是脉冲电流法。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也适用于直流条件下的局部放电检测。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技术人员一定要根据变电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结合自身的经验合理采用脉冲电流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该项检测方法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带电检测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保障整个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为下一步环节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2红外线检测技术 技术人员可以在带电设备制热效应基础上利用红外检测技术,通过特定的仪器获取设备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信息。技术人员利用辐射信息判断辐射值是否存在偏差,进而判断出设备运行是否存在问题,找出问题所在。该技术主要是利用特定机器获取辐射信息,不需要停电,同时即使是远距离也可以对收集到的红外线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因此,红外线检测技术在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中应用价值高,也是各大电力部门普遍适用的带电检测技术。需要注意的是技术人员在利用该项技术对变电设备进行检测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流程进行操作,进一步提高检测数据的精确性,将各种问题对设备损耗降到最低。 2.3无线电干扰电压法 一般情况下,电晕在放电的过程中会有电磁波产生,产生的电磁波会借助无线电干扰电压表进行检测,因此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对电气设备局部放电进行科学检测。当前我国各大电力部门普遍使用的而检测方法就是利用频射传感器进行检测。技术人员通过利用无线电干扰电压法可以对放电强度进行电力定量这样大大提高检测效率与保障数据的精确性,为运维工作开展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数据参考。 2.4介质损耗分析法 变电设备局部放电能力直接决定其对绝缘材料造成的破坏程度,二者成正比。也就是说一旦局部放电能量消耗提升,那么局部放电对绝缘材料的破坏程度就会随之加深。鉴于此,电力部门相关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放电消耗功率测量环节的重视程度。由于大多数绝缘结构中的气隙数目与电压变化正比,会跟随电压升高而不断增加。同时局部放电对介质也会造成一定的损耗直接导致其运行数据出现明显变化。因此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数据变化来确定局部放电能量,从而判断绝缘材料是否遭到破坏。 2.5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 通过使用该项技术可以更加有效测试出GIS中初始局部放电脉冲。利用该项测试仪器强大的测量频带以及衰减噪声信号的方式双管齐下可以更加有效降低噪声对放电检测的影响,提高整个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最大限度的再现局部放电脉冲。技术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频带的宽窄,将其分为超高频窄带检测或是宽频带检测两种。两者的中心频率存在很大的差异。鉴于超高频宽频检测技术具有抑制噪音、涵盖大量信息的优势,因此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3带电检测技术实例分析 3.1利用带电检测设备完成跟踪检测 某500kV变电站在2015年对其变压器设备进行了更换。在具体作业过程中,对变压器内部的缺陷情况,利用带电检测设备完成相应的检测工作。设备投入运行后,相关的技术人员要依据设备检测相关要求,在设备运行期间完成相应的检测工作[4]。具体作业期间,主变压器内存在的气体溶解现象,将会使检测数据出现异常,对设备的运行造成不良影响。为了保证设备运行过程中不出现问题,对设备进行早期检测时,检查应当分别在设备投入1d、7d、30d时进行,然后对变压器气体溶解问题进行集中研究与分析。通过检测发现,2号变压器的1d监测数据存在异常,但变压器运行良好;7d检查时,发现本体存在C4H2。为了分析C4H2对变压器运行造成的影响,通过色谱检测技术检测获取三相绝缘油的检测结果,最终的分析结果断定,2号主变器存在运行故障,会出现低能放电,需要对设备展开全面检测,且要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而造成更大的不良影响。

电力电缆技术规格书

电力电缆技术规格书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CDP 油气储运项目设计规定 CDP-S-GU-EL-003-2009/B 电力电缆技术规格书 2009-11-26发布 2009-11-30实 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发布

前言 为了加强设备、材料的采购过程管理,统一油气储运项目设备材料技术规格书的编制格式、主要订货技术要求和技术评分标准,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标准化模块化信息化”设计工作的要求,特编制本技术规格书。 本文件适用于油气储运工程电力电缆采购。 本文件包括技术条件、数据单和技术评分表三部分内容: ——技术条件部分为各工程项目通用并统一的技术要求;未经发布单位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对该部分进行修改; ——数据单是为了统一各工程项目实际使用,在工程项目使用中填入用于订货的参数;工程项目中的数据单应按照建设项目管理程序,经审批后用于订货; ——技术评分表是为了统一招标投标过程中通用技术组评分标准,在工程项目使用中,可根据工程项目特点进行调整、修改,修改后用于工程项目的技术评分表应按照建设项目管理程序,经审批后方可使用。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彭艮鹏王新坤付伟 本文件评审专家组:孙宗源高秀春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电力室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联系人:杜庆山 联系电话: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如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咨询中心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甲311号院中国石油管道大厦9层邮政编码100053 联系人:陈怡静 联系电话: 。

电网设备状态带电检测检测题库(技能类)

红外热像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变电站内支柱绝缘子的例行试验项目。(D) A、红外热像检测B、现场污秽度评估 C、例行检查 D、绝缘电阻测试 2、红外测温发现设备热点,应调整亮漆(所有颜色)的发射率为(D)。 A、0.88 B、0.3-0.4 C、0.59-0.61 D、0.9 3、红外测温发现设备热点,应调整黑亮漆(在粗糙铁上)的发射率为(A) A、0.88 B、0.3-0.4 C、0.59-0.61 D、0.9 4、负荷及其近(C)内的变化情况,以便分析参考。 A、1小时B、 2小时 C、 3小时D、 4小时 5、下列试验项目(C)不属于Q/GDW 168-2008《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中规定的高压套管的例行试验项目。 A、绝缘电阻 B、红外热像检测 C、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数(电容型) 6、若电气设备的绝缘等级是B级,那么它的极限工作温度是(D)℃。 A、100 B、110 C、120 D、130 7、电气设备与金属部件的连接的线夹设备缺陷判断为严重缺陷的为(C)。 A、温差不超过15K B、热点温度70℃,相对温差大于70% C、热点温度大于80℃,相对温差大于80% D、热点温度大于110℃,相对温差大于95% 8、电气设备与金属部件的连接的线夹设备缺陷判断为危急缺陷的为(D)。 A、温差不超过15K B、热点温度70℃,相对温差大于70%

C、热点温度大于80℃,相对温差大于80% D、热点温度大于110℃,相对温差大于95% 9、电气设备与金属部件的连接的线夹设备缺陷判断为一般缺陷的为(A)。 A、温差不超过15K B、热点温度70℃,相对温差大于80% C、热点温度大于80℃,相对温差大于80% D、热点温度大于110℃,相对温差大于95% 10、红外热像仪的启动时间应不小于(A)。 A、1min B、 2min C、 3min D、 4min 11、隔离开关刀口设备缺陷判断为一般缺陷的为(A)。 A、温差不超过15K B、热点温度70℃,相对温差大于80% C、热点温度大于90℃,相对温差大于80% D、热点温度大于130℃,相对温差大于95% 12、隔离开关刀口设备缺陷判断为严重缺陷的为(C)。 A、温差不超过15K B、热点温度70℃,相对温差大于80% C、热点温度大于90℃,相对温差大于80% D、热点温度大于130℃,相对温差大于95% 13、隔离开关刀口设备缺陷判断为危急缺陷的为(D)。 A、温差不超过15K B、热点温度70℃,相对温差大于80% C、热点温度大于90℃,相对温差大于80% D、热点温度大于130℃,相对温差大于95% 14、关于红外辐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A、红外辐射可传透大气而没有任何衰减 B、红外辐射可通过光亮金属反射 C、红外辐射可透过玻璃 D、红外辐射对人体有损害 15、物体在多少温度以上就辐射出红外线?(A)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DLT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电力行业标准DL/T664-1999《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红外技术管理制度》 1、从事红外检测与诊断工作的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 (1)从事红外检测与诊断工作的人员应熟悉红外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红外检测仪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技术指标以及操作方法,并能熟练操作红外检测仪器。 (2)从事红外检测与诊断工作的人员应了解电气设备的性能、结构、运行状况。 (3)从事红外检测与诊断工作的人员应熟悉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664-1999《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和本管理制度,掌握《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线路部分)(试行)》和现场试验的有关安全规定。 2、红外检测的范围:只要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不受阻挡都属于红外诊断的有效监测设备。例如:旋转电机、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电力电容器、避雷器、电力电缆、母线、导线、绝缘子串、组合电器、低压电器及二次回路等。 二、红外检测与诊断的基本要求 (一)对检测设备的要求 1、红外测温仪应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测温精确度高,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好,不受测量环境中高压电磁场的干扰,仪器应满足现场带电实测对距离的要求,并应能对表面放射率、大气环境参数、测量距离等进行修正以保证测量结果的真实性。 2、红外热电视应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有较好的测温精确度,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好,不受测量环境中高压电磁场的干扰图像清晰,具有图像锁定、记录、输出和简单的分析功能。 3、红外热像仪应图象清晰、稳定,不受测量环境中高压电磁场的干扰,具有较强的图象分析功能,具有较高的热传感分辨率和图象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应满足实测距离的要求,具有较高的测量精确度和合适的测温范围。 (二)对被检测设备的要求 1、被检测设备应为带电设备。

柴油发电机组技术规格书

柴油发电机组技术规格书 5DK-20 Diesel Generator Se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3×600KW/900r/min 文件编号:5DK20-002 FILE CODE:5DK20-002 甲方BUYER: 代表 REPRESENTATIVE: 乙方SELLER: 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SHAANXI DIESEL HEA VY INDUSTRY CO.,L TD 代表REPRESENTATIVE:

) 1.1内AIHA TSU 公司专利技术生产的5DK-20柴油发factured by SHAANXI Diesel Heavy Industry Cooperation, Ltd, selecting 1.2适5DK-20柴油发电机组(600KW/900r/min )的制red by SHAANXI Diesel Heavy Industry Cooperation, Ltd. It is the appendix of the order ) 2.1 ulations :see contract O standards ission requirements and provide EIAPP certificate for yard. TSU standards ents ) 3.1.1 1. 概要(General 容(Conten ) 本规格书规定了由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引进D 电机组的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要求和供货要求。 It specifies tha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quality guarantee and supply requirements of 5DK-20 diesel generator manu DAIHA TSU licensee. 用范围(Scope of application ) 本规格书适用于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造、试验和验收,是该设备订货合同的附件。 It is suitable for manufacturing, test and inspection of 5DK-20 diesel generator (600KW/900r/min )manufactu contract . 2. 船规和标准(Rule & standard 满足CCS 规范和规则:见合同 CCS Rules and reg 2.2 有关的ISO 标准 According to relative IS 2.3有关的中国国家标准 Relative China National standard 2.4 满足IMO 关于NO X 排放要求,并且提供EIAPP 证书 Fulfilled the IMO standard of NO X em 2.5 有关DAIHATSU 公司的技术标准 According to DAIHA 2.6 制造厂企业标准 According to maker’s standard 3. 要求(Requirem 3.1 概述(General ) 组成(Composition ) DK-20柴油发电机组由柴油机本体、附属设备和发电机组成。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规范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 2010年1月

目录 前言 ......................................................................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定义 (1) 5 变压器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 (4) 6 套管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 (5) 7 电流互感器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 (6) 8 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 (8) 9 避雷器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 (9) 10 GIS本体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 (10) 11 开关柜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 (12) 12 敞开式SF6断路器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 (12) 13 高压电缆带电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 (13) 附录A 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标准 (17) 附录B 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典型图谱 (18) 附录C GIS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典型图谱 (21) 附录D 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典型图谱 (29) 附录E 编制说明 (30)

。 前言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是发现设备潜伏性运行隐患的有效手段,是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为规范和有效开展电力设备带电检测工作,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本规范。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福建省电力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刘庆时、张国强、丁屹峰、韩晓昆、黄鹤鸣、杨清华、赵颖、闫春雨、毛光辉、彭江、牛进仓、孙白、王承玉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带电检测技术标

目录 1、项目开展背景3 2、项目实施内容及工期3 2.1项目实施内容3 2.2工期要求3 3、项目实施内容定义理解4 3.1带电检测4 3.2高频局部放电检测4 3.3红外热像检测4 3.4超声波信号检测4 3.5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4 3.6暂态地电压检测4 4、服务的难点、特点分析及应对措施5 4.1对电力设备的带电检测是判断运行设备是否存在缺陷,预防设备损坏并 保证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5 4.2带电检测实施原则5 4.2.1带电局部放电检测判定5 4.2.2缺陷定位5 4.2.3与设备状态评价相结合5 4.2.4与电网运行方式结合5 4.2.5与停电检测结合6 4.2.6横向与纵向比较6 4.2.7新技术应用6 4.3在进行与温度和湿度有关的各种检测时(如超声波检测等),应同时测量 环境温度与湿度。6 4.4进行检测时,环境温度一般宜高于+5℃;室外检测应在良好天气进行, 且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不高于80%。6 4.5室外进行超声波检测宜在日出之后、日落之前进行。6

4.6室内检测局部放电信号宜有足够的光源以更好的确定故障位置。6 4.7进行设备检测时,应结合设备的结构特点和检测数据的变化规律与趋 势,进行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分析和比较,做出综合判断。6 4.8对可能立即造成事故或扩大损伤的缺陷类型(如涉及固体绝缘的放电性 严重缺陷等),应尽快停电进行针对性诊断试验,或采取其它较稳妥的监测方案。7 4.9在进行带电检测时,带电检测应不影响被检测设备的安全可靠性。7 4.10当采用超声波检测方法发现设备存在问题时,要采用其它可行的方法 进一步进行联合检测,检测过程中发现异常信号,应注意组合技术的应用进行关联分析。7 4.11当设备存在问题时,信号应具有可重复观测性,对于偶发信号应加强 跟踪,并尽量查找偶发信号原因。7 3、投标人承担项目优势:7 4、项目部组成、机具装备及劳动力安排计划7 4.1项目部组成:7 4.2管理成员的主要职责8 4.3带电检测设备配备:9 4.4劳动力配备11 5.质量要求、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11 5.1质量和技术要求11 6.安全控制措施13 7.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13 7.4职业健康安全组织技术措施14

电力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研究10

电力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研究 摘要:在我国的电力电气工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需要优化的地方,我们的电力 工作人员需要对电力电气设备状态进行定期的检修,以保证其设备的正常运行, 当然,我们还需要对检修技术不断的研究探索。所以,针对有关我国电力电气设 备状态检修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力;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 1 电力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概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资源对社会发展越来越重要,由于电网系统建设 规模的增大,电力电气设备故障也越来越多,对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很大的 影响,从而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电力电气设备状态检修能有效地解决 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保证电气设备安全、稳定地运行,对电力企业 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电力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时,要遵守“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检修原则,根据设备运行的实际状况,认真分析可能对设备稳定运行造成风险的各种因素,制定符合电气设备实际情况的检修计划,最后合理地安排 电力电气设备状态检修计划和内容,确保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顺利进行。 2 电力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技术要求 2.1状态监测 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是根据设备诊断的目的,针对设备故障模式,选用适当方 法和装置来检查测量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抑制各种干扰信息,提取能反映设备状态特征的信息的一项信息检测处理技术。电气设备状态监 测的目的是通过测量在运设备的健康状况,识别其现有的和即将出现的缺陷,分析、预测检修的时间,以有效地减少设备损坏。由于在运行电压下测量的特征量 比预防性试验所加电压下的离线试验同一特征参数正确度高,更能真实地反映设 备运行的实时状态,状态监测在电力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电力系统状态监测 的对象主要是电厂以及电力系统的重要电气设备,如变压器、发电机、电缆、断 路器以及其他电气机械等一般地说,电气设备状态监测可分为3个基本步骤:(1)数据采集;(2)数据分析及特征提取;(3)状态评估或故障诊断及分类。 2.2电气设备状态预测技术 状态预测对于状态检修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决定了检修的方式和方法,在检 修过程中属于一项基础性的技术。每一种电气特备都有其特殊性,并不是每一种 预测方式都是通用的,我们要根据设备的不同之处来选择不同的预测方法,达到 最佳的预测效果。预测中比较常用的预测方法有人工神经网络法、灰色预测法、 模糊预测法、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法等 2.3电气设备状态评估技术 电力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是在状态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对电力电气设 备的发展情况进行准备的评估及预测才能使设备的可用度得到提升,可以这样说 评估设备是设备状态维修开展的基础。状态评估中的各种方法构成状态评估体系。状态评估体系中最为常用的是专家系统。该系统应具有设备状态评估、故障诊断、检修决策、制定检修计划、自学习和生产管理系统中检修信息发布功能,为电气 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和管理保障。运行中的电力设备状态 变化有量变和质变两个过程。正常的设备是处于量变的过程中。为了促使运行中

多功能电力监测表技术规格书

多功能电力监测表 技术规格书 Rev.1

目次 1 范围 (2) 2 责任 (2) 3 引用文件 (2) 4 使用条件 (2) 4.1 基本要求 (3) 4.2 功能要求 (3) 4.3 铭牌 (4) 5 技术规格 (5) 6 贮存、安装及运行维护 (5) 6.1 运输、贮存和安装过程中的必要条件 (6) 6.2 安装 (6) 6.3 维护 (6)

1 范围 1.1 智能运维户内多功能电能计量表的设计、选材、制造和检查,特制定本规格书 1.2 本规格书规定了智能运维户内多功能电能计量表的设计、选材、制造和检查的最基本要求。 2 责任 2.1 本规格书与相关法规、标准、数据表、图纸等之间的任何矛盾应由需方负责澄清。 2.2 不允许用假设来掩盖数据的不足,供方有责任由需方或其它渠道获取可靠信息。2.3 为确保设备的正确安装、操作及维修,供方应提供所有必须的或附加的工具,专用工具和附件的清单。即使这些设备在规格书或数据表中未列出。 2.4 供方应列出并全面描述本规格书与有关法规的不同点。 3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规定。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所列标准并非全部标准,仅列出了主要标准。 静电放电模拟器校准方法的变化IEC 61000-4-2 试验和测量技术.辐射、射频和电磁场抗干扰试验IEC 61000-4-3 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4 试验和测量技术--冲击抗扰性试验IEC 61000-4-5 测试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干扰抗扰性IEC 61000-4-6 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8 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及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11 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Q-GDW 1354-2013 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Q-GWD-1365-2013 4 使用条件 户内式:-10℃~45℃(极限-25℃~60℃) 户外式:-25℃~60℃(极限-40℃~70℃) 注:允许在-35℃时储运。 海拔高度:1000m及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