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105-1996)机械回填土工艺标准.pdf

(GY105-1996)机械回填土工艺标准.pdf
(GY105-1996)机械回填土工艺标准.pdf

1—5 机械回填土工艺标准(105—1996)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物、构筑物大面积平整场地、大型基坑和管沟等回填土。

2 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碎石类土,砂土(使用细砂、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碴,可用作表

层以下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或3/4(使用振动碾时),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1.2粘性土应检验其含水率,必须达到设计控制范围,方可使用。 

2.1.3盐渍土一般不可使用。但填料中不含有盐晶、盐块或含盐植物的根茎,并符合《土

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附表 1.8的规定的盐渍土则可以使用。 

2.1.4主要机具: 

2.1.4.1装运土方机械有:铲土机、自卸汽车、推土机、铲运机及翻斗车等。 

2.1.4.2碾压机械有:平碾、羊足碾和振动碾等。 

2.1.4.3 一般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铁锹(平头或尖头)、 2m钢尺、 20号铅丝、胶皮管等。 

2.2作业条件: 

2.2.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

方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上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

试验来确定。 

2.2.2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后要作好隐蔽检查和验

收手续。 

2.2.3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标志布置。如大型基坑或沟边上每隔1m钉上水平桩撅或在邻近的固定建筑物上抄上标准高程点。大面积场地上或地坪每隔一定距离钉上水平桩。 

2.2.4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加宽等准

备工作。同时要编好施工方案。 

3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基坑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分层碾压密实→检验密实度→

修整找平验收 

3.1填土前,应将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清除干净。

3.2检验土质。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

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人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

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3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或按表

1-8选用。 

填土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表1-8 压实机具 每层铺土厚度(mm) 每层压实遍数(遍) 平碾 200~300 6-8

羊足碾 200~350 8-16

振动平碾 600~1500 6-8 蛙式柴油式打夯机 200~250 3-4

3.4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不应超过以下规定: 

平碾: 2km/h 羊足碾: 3kw/h

振动碾: 2km/h

3.5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或漏夯。长宽比较大时,填土应分段进行。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碾迹重叠0.5~1.0m左右,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lm。 

3.6填方超出基底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填土后,如设计不要求边坡修整,宜将填方边缘宽填0.5mm;如设计要求边坡修平拍实,宽填可为0.2m。 

3.7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应配合人工推土填充,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机分层夯

打密实。 

3.8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3.9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

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找平夯实。 

3.10雨、冬期施工: 

3.10.1雨期施工的填方工程,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层分段逐片

进行。重要或特殊的土方回填,应尽量在雨期前完成。 

3.10.2雨施时,应有防雨措施或方案,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和地坪内,以免边坡塌方

或基上遭到破坏。 

3.10.3填方工程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其施工方法需经过技术经济比

较后确定。 

3.10.4冬期填方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距离边坡表层1m以内不得用冻土

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基槽、管沟、房心土等人工回填土施工。 2施工准备 2.1材料 回填所用土料的土质、粒径、含水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宜优先利用基坑(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粒径不大于50mm,且含水量应符合要求。 2.2机具设备 手扶式压路机、冲击夯、小型振动夯、蛙式打夯机、木夯、手推车、铁锹、筛子、喷壶、小线、测量仪器、土方密实度检验仪器等。 2.3作业条件 2.3.1回填前应进行隐蔽工程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土施工。 2.3.2直埋的无压管道沟槽应在闭水试验合格后进行回填,有压管道沟槽应在管打压、冲洗、严密性试验等验收合格后进行回填。 2.3.3房心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等管道安装,并对管沟墙间加固后进行。 2.4技术准备 2.4.1回填土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编制回填土施工方案,经审批后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通过试验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夯实遍数等参数。 2.4.2根据分层回填厚度测放出回填标高控制线,以控制回填土的标高或厚度。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基坑(槽)清理→检验土质→布土、摊平→夯(压)实→检验密实度 3.2操作方法 3.2.1基坑(槽)清理:填土前应将基坑内的杂物清理干净,排除积水。 3.2.2检验土质 3.2.2.1检验回填土的种类、粒径是否符合规定,清除回填土中草皮、垃圾、有机土等杂物。 3.2.2.2进行土料土工试验,内容主要包括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强度、含水量等项目,其检验方法、标准应符合相应规定。 3.2.2.3回填前对土料进行击实试验,以测定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土的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 3.2.2.4当土的含水量过大时,应采取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如土料过干,则应预先洒水润湿。 3.2.3布土、摊平 3.2.3.1根据每层回填土厚度计算用土量,均匀摊平。对于回填作业面较宽处,利用高程桩或小线控制回填土厚度、平整度。 3.2.3.2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虚铺厚度为200~250mm,人工夯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150mm,手扶式压路机每层虚铺厚度为120~150mm。 3.2.3.3基坑回填应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回填土的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在外侧回填土方。3.2.3.4深浅基坑相连时,应先填深坑,填平后再统一分层填夯。分段填筑时交接处应做成1:2的阶梯形,且分层交接处应错开,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碾压重叠宽度应为0.5~1m。接缝不得留在基础、墙角、柱墩等重要部位。

土方回填技术交底.doc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 土方回填,系用人力或机械对常地、基坑(槽)进行分层回填夯实,以保证达到要求的密实度。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场地、基坑(槽)和管沟、室外散水等回填土工程。 一、材料要求 1.土料 宜优先利用基坑(槽)中挖出的原土,并清除其中有机杂质和粒径大于50mm 的颗粒,含水量应符合要求。 2.石屑 不含有机杂质,粒径不大于50mm。 3.粘性土 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可用作各层填料。 4.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 其最大块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垫厚度的2/3,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 5.碎块草皮和有机质含量不大于8%的土仅可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 6.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土料。

二、主要机具设备 人工回填主要机具设备有:铁锹、手推车、木夯、蛙式打夯机、筛子、喷壶等。 机械回填主要机具设备有:推土机、铲运机、汽车、光碾压路机、羊足碾、平碾、平板振动器等。 三、作业条件 1.回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草皮、杂物、树根和淤泥,排除积水,并在四周设排水沟或截洪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填方区或基坑(槽),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2.施工完地面以下基础、构筑物、防水层、保护层、管道(经试水合格),填写好地面以下工程的隐蔽工程记录,并经质量检查验收、签证认可。混凝土或砌筑砂浆应达到规定强度。 3.大型土方回填,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对压实系数的要求、施工机具设备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和打夯或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4.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边上每隔3m打人水平木桩,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做好水平标记。 四、施工操作工艺

(新)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汇总表

机械制图标准汇总表 标准号标准中文名称标准英文名称 GB/T 4457.4-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Mechanical drawings--General principles of presentation--Lines GB/T 4457.5-1984 机械制图剖面符号Mechanical drawings--Symbols for sections GB/T 4458.1-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视图Mechanical drawings--General principles of presentation--Views GB/T 4458.2-2003 机械制图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 其编排方法Mechanical drawings--Item references and its arrangement for assembling drawings GB/T 4458.3-1984 机械制图轴测图Mechanical drawings--Axonometric drawings GB/T 4458.4-2003 机械制图尺寸注法Mechanical drawings--Dimensioning GB/T 4458.5-2003 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Mechanical drawings--Indication of tolerances for size and of fits GB/T 4458.6-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断面 图Mechanical drawings--General principles of presentation--Sections GB/T 4459.1-1995 机械制图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 法Mechanical drawings--Representation of screw threads and threaded parts GB/T 4459.2-2003 机械制图齿轮表示法Mechanical drawings--Conventional representation of gears GB/T 4459.3-2000 机械制图花键表示法Mechanical drawings--Representation of splines

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

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物中的基坑、基槽、室内地坪、管沟、室外肥槽及散水等人工回填土。 2 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1.2 主要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木耙、铁锹(尖头与平头)、2m靠尺、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2 回填前应对基础、箱型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2.2.3 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 2.2.4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上,每隔3m钉上水平橛;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3.2 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3.3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1 金属切削原理 1.1 刀具材料 1.1.1 各种刀具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1.1.2 碳素工具钢与合金工具钢 1.1.3 高速钢 1.1.4 硬质合金 1.1.5 1.2 切削液 其他刀具材料 1.2.1 切削液作用、分类、配方和选用 1.2.2 切削液加注方法 2 材料及热处理 2.1 热处理 2.1.1 概述 2.1.2 热处理对钢铁材料切削加工性能的影响 2.2 金属表面处理 2.2.1 化学镀 2.2.2 化学处理 97 2.2.3 阳极氧化处理 2.2.4 喷镀 2.2.5 油漆涂装

3 毛坯及余量 3.1 毛坯种类和毛坯余量 3.1.1 轧制件 3.1.2 铸铁 3.1.3 锻件 3.1.4 冲压件 3.1.5 焊接件 3.2 工序间加工余量 3.2.1 外圆柱表面加工余量及偏差 3.2.2 轴端面加工余量及偏差 3.2.4 平面加工余量及偏差 3.2.5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加工余量 3.2.6 切除渗碳层的加工余量 3.2.7 齿轮和花键精加工余量 4 机械加工质量98 4.1 机械加工精度 4.2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4.2.1 已加工表面粗糙度 4.2.2 加工硬化 5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5.1 工艺规程的编制 5.2 零件结构的切削加工工艺性 5.2.1 工件便于装夹和减少装夹次数 5.2.2 减少刀具的调整与走刀次数

5.2.3 采用标准刀具,减少刀具种类 5.2.4 减少刀具切削空行程 5.2.5 避免加工时便于进刀、退刀和测量5.2.7 减少加工表面数和缩小加工表面面积5.2.8 增加刀具的刚度与耐用度 5.2.9 保证零件加工时必要的刚度 5.2.10 合理地采用组合件和组合表 6 车削 6.1 车削用量与车削参数计算 99 6.1.1 车床切削用量、车削力与车削功率 6.1.2 自动车床的车削用量 6.2 卧式车床与立式车床加工 7 铣削 7.1 铣床 7.1.1 铣床主轴联系尺寸与工作台T形槽尺寸7.1.2 铣床附件 7.1.3 铣床附加装置 7.2 铣刀及其辅具 7.2.1 铣刀类型、几何参数与规格 7.2.2 硬质合金可转位铣刀与刀片 7.2.3 其他铣刀 7.2.4 铣刀直径和角度的选择 7.2.5 铣刀的安装与铣刀辅具

机械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机械人工回填土施工工 艺标准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机械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Q/TJJG1-01-03-2003) 3.1适用范围及所涉及的强制性条文 3.1.1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基坑、基槽、室内外地坪、管沟及大面积平整场地的人工和机械回填土。 3.1.2 本项工艺所涉及的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中主要的强制性条文: (1) 推土机行驶前,严禁有人站在履带或刀片的支架上,机械四周应无障碍,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动。(JGJ33-2001 5.4.8) (2) 夯实机作业时,应一人扶夯,一人传递电缆线,且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递线人员应跟随夯机后或两侧调顺电缆线,电缆线不得扭结或缠绕,且不得张拉过紧,应保持有3~4m的余量。(JGJ33-2001 5.11.4) (3) 电缆线应满足操作所需的长度,电缆线上不得堆压物品或让车辆挤压,严禁用电缆线拖拉或吊挂振动器。(JGJ33-2001 8.8.3) 3.2 施工准备 3.2.1 土料选用 3.2.1.1 回填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好土。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大于50㎜,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压实要求。 3.2.1.2 碎石类土、砂土(使用细、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碴,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3.2.1.3 对填方的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3.2.2 主要机具 3.2.2.1 一般机具:应备有木夯、蛙夯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 60mm)、铁锹、2m靠尺、小线等。 3.2.2.2 装运土方机械:自卸汽车、推土机、铲运机及翻斗车等。 3.2.2.3 碾压机械:平碾和震动碾等。 3.2.3 作业条件: 3.2.3.1 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基础、地下构筑物及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并且要办好隐蔽验收手续。其结构强度已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3.2.3.2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和压(夯)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3.2.3.3 房心和各种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道安装(经试水合格),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填区内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 3.2.3.4 填土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上按需要的间距打入水平桩,室内和散水的墙边作好水平标记。 3.2.3.5 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同时要编写好施工方案。 3.3 工 3工艺流程与操作工艺 3.3.1 工艺流程:

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1041996)

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104-1996)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物中的基坑、基槽、室内地坪、管沟、室外肥槽及散水等人工回填土。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1.2 主要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m)、木耙、铁锹(尖头与平头)、2m靠尺、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2 回填前应对基础、箱型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2.2.3 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 2.2.4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上,每隔3m钉上水平板;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 检验土质→ 分层铺土、耙平→ 夯打密实→ 检验密实度→ 修整找平验收 3.2 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3.3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4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20250mrn;人工打夯不大于2020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3.5 回填上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穷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3.6 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机械设计0、加工0、计量、标准书籍免费0下载

机械电子图书库--近500本机械书籍免费下载(持续增加) 有近五百本机械设计制造、加工工艺、材料、热处理、计量检测、质量管理、工控自动化、机械标准等方面的书籍资料。 大家可以免费下载: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理论汇总帖 1.日本机械设计构思与设计方法 2.《全美经典》机械振动书(中文的) 3.机械设计手册(新) 全6卷PDF格式 4.机械实用手册[日]土屋喜一 5.机械最优化设计及应用实例.pdf(值收藏的老书) 6.法兰连接设计计算手册 7.机械传动设计手册(上) 8.机械传动设计手册(下) 9.面向製造與裝配的產品設計.pdf(很有实际操作指导意义!) 10.变位齿轮原理和应用(很不错的资料,1958年) 11.弹性力学(PDF清晰版) 12.联轴器选用手册(介绍了联轴器的选择,是传动设计不可多得的好资料) 13.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一本不错的书) 14.精巧机构设计实例(一本难得好书) 15.非标准刀具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pdf)+书签 16.自动化夹具图集PDF--实用 17.自動省力機械300例(值得收藏的好资料!) 18.机械制图手册 19.《自动武器设计》此类书比较少见,感兴趣的朋友来收藏呀! 20.非标准机械设备设计手册(不可多得的好资料呀) 21.现代机构手册(上).pdf 22.组合机床设计手册(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编制) 23.实用应力集中手册 24.五金手册excel版 25.【机械设计禁忌手册】(小栗富士雄小栗达男著) 26.液压气动系统设计禁忌470例(PDF扫描版) 27.凸轮机械设计(里面的机械结构的实例很多,非常好) 28.一本台湾人的电子模具书 29.《机械故障诊断学》 30.自动化机构图例 31.古董级资料《绘图鲁班经》 32.机械传动装置选用手册(关于传动装置极其全面的资料) 33农业机械的机械传动 34.复杂刀具设计手册(1000页) 35.现代机械设备设计手册(全三卷) 37.金属结构第一版,第二版、金属结构习题集三本(徐克晋主编PDF) 38.螺纹与螺纹联接100个问与答 39.机床动力部件图样(DWG)500多张图 40. 齿轮经典讲解,内容丰富,结构完美,适合授课-PowerPoint倾心力作

机械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精编版

机械回填土施工工艺标 准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机械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一、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应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基坑槽管沟等机械土方回填工程 二、施工机具 主要施工机具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碾压机械压路机压路碾 三、作业条件 基坑槽管沟等隐蔽工程已按要求通过验收同意回填 选择的填方土料符合设计要求 填土含水量已通过试验确定 根据施工方案已确定回填机械及碾压机械 四、工艺流程 基坑槽或管沟基底处理分层回填夯实取样试验 五、基坑槽或管沟基底处理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去除积水淤泥如在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六、分层回填夯实 1.一般规定 1)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宜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当采用不同的土壤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的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回填土从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见下表 2)深浅坑槽相连时,应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若采取分段填夯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修筑1~2阶梯形边坡每台阶高为500mm、宽为1000mm,碾迹重叠500~1000m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000mm,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墙角柱墩等重要部位。 2.机械填土 1)推土机填土 填土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大坡度堆填土不得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次堆填,填土程序宜采用纵向铺填顺序从挖土区至填土区段以40~60m为宜。 推土机运土回填可采取分堆集中一次运送方法分段距离约为1015m以减少运土漏失量 土方推至填方部位时应提起一次铲刀成堆卸土并向前行驶利用推土机后退时将土刮平 利用推土机来回行驶进行碾压履带应重叠一半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实例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拨叉(二)(CA6140)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及工装设计(年产量:4,000件) 设计内容: 1.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填写工艺文献1套,绘 制零件毛坯图1张 2.设计夹具1套,绘制夹具装配图和主要结构零 件 图各1张 " 3.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设计时间: [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完成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通过机床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汇总所学专业知识如一体(如《机械零件设计》、《金属切削机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床》、《机械制造工艺》等)。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巩固、复习及实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 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原理课程,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 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夹具设计原理的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零件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会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学生亲手设计夹具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3、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资料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拨叉(CA6140)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挡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工作过程:拨叉零件是在传动系统中拨动滑移齿轮,以实现系统调速。转向。其花键孔?25与轴的配合来传递凸轮曲线槽传来的运动。零件的2个交叉头补位与滑移齿轮相配合。 —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车床拨叉(二)共有两个加工表面,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

地基基础工程---机械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机械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应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基坑槽管沟等机械土方回填工程 材料准备 施工机具

主要施工机具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碾压机械压路机压路碾 工艺流程 作业条件 1.基坑槽管沟等隐蔽工程已按要求通过验收同意回填 2.选择的填方土料符合设计要求 3.填土含水量已通过试验确定 4.根据施工方案已确定回填机械及碾压机械 工艺流程 基坑槽或管沟基底处理分层回填夯实取样试验 基坑槽或管沟基底处理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去除积水淤泥如在松土 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分层回填夯实 1. 一般规定 1)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宜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 内当采用不同的土壤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的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

产生滑动现象 2)回填土从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铺土 厚度和压实遍数见下表 3)深浅坑槽相连时应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若采取分 段填夯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修筑1 2 阶梯形边坡每台阶高为500mm 宽为1000mm碾迹重叠500 1000mm 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000mm 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墙角柱墩等重要部位 2. 机械填土 1)推土机填土 a.填土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大坡度堆填土不得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 次堆填填土程序宜采用纵向铺填顺序从挖土区至填土区段以40 60m 为宜 b.推土机运土回填可采取分堆集中一次运送方法分段距离约为10 15m以减少运土漏失量

人工回填土工艺流程

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物种的基坑、基槽、室内地坪、管沟、室外肥槽基散水等人工回填土。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1.2主要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m)、木耙、铁锹、2m 靠尺、胶皮管、小推车、小线和尺子等。 2.2作业条件: 2.2.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需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亚市实验来确定。 2.2.2回填前应对基础,箱形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 2.2.3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土,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在进行。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 2.2.4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坑上,每隔3m钉上水平橛;室内和散水的边墙商谈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3.2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地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3.3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凉晒或均匀渗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4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坪。 3.5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航相接,夯夯相连,从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所谓“水夯”法。 3.6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在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3.7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在在外侧回填土方。 3.8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再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粒料。 3.9回填土每层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在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3.10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

机械回填土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机械回填土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物、构筑物大面积平整场地、大型基坑和管沟等回填土。 2 施工准备 2.l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碎石类土、砂土(使用细砂、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碴,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它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或3/4(使用振动碾时),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1.2粘性土应检验其含水率,必须达到设计控制范围,方可使用。 2.1.3盐渍土一般不可使用。但填料中不含有盐晶、盐块或含盐植物的根茎,并符合《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附表1.8的规定的盐渍土则可以使用。 2.1.4主要机具: 2.1.4.1装运土方机械有:铲土机、自卸汽车、推土机、铲运机及翻斗车等。 2.1.4.2碾压机械有:平碾、羊足碾和振动碾等。 2.1.4.3一般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铁锹(平头或尖头)、2m钢尺、20号铅丝、胶皮管等。 2.2作业条件: 2.2.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2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后要作好隐蔽检查和验收手续。 2.2.3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标志布置。如大型基坑或沟边上每隔1m钉上水平桩橛或在邻近的固定建筑物上抄上标准高程点。大面积场地上或地坪每隔一定距离钉上水平桩。 2.2.4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同时要编好施工方案。 3 操作工艺

3.1填土前,应将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清除干净。 3.2检验土质。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3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或按表1-8选用。 填土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表1-8 3.4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不应超过以下规定: 平碾:2km/h 羊足碾:3kW/h 振动碾:2km/h 3.5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或漏夯。长宽比较大时,填土应分段进行。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碾迹重叠。重叠0.5~l.0m左右,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 3.6填方超出基底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填土后,如设计不要求边坡修整,宜将填方边缘宽填0.5m;如设计要求边坡修平拍实,宽填可为0.2m。 3.7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应配合人工推土填充,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机分层夯打密实。 3.8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3.9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找平夯实。 3.10雨、冬期施工: 3.10.1雨期施工的填方工程,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层分段逐片进行。重要或特殊的土方回填,应尽量在雨期前完成。 3.10.2雨施时,应有防雨措施或方案,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和地坪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3.10.3填方工程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其施工方法需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10.4冬期填方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距离边坡表层1m以内

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

人工回填土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物中的基坑、基槽、室内地坪、管沟、室外肥槽及散水等人工回填土。 2 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1.2主要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m)、木耙、铁锹(尖头与平头)、2m靠尺、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2作业条件: 2.2.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2回填前应对基础、箱型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2.2.3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 更多内容可进QQ群:家装市场营销学习群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装修百科常识 2.2.4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上,每隔3m钉上水平板;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 3 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 → 3.2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3.3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4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rn;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3.5回填上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穷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3.6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现代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手册

现代机械制造课程 设计手册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南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2) 2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2) 2.1课程设计的内容 (2) 2.2课程设计的要求 (3) 3 课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3) 3.1零件的分析与毛坯的选择 (4) 3.2工艺路线的拟定 (4) 3.3工序设计及工艺文件的填写 (6) 3.4夹具设计 (7) 3.5模具设计 (9)

3.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13) 4 课程设计应交的作业及成绩评定 (14) 4.1应交作业 (14) 4.2成绩评定细则 (14) 5 课程设计中所使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15)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后,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经过本课程设计,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课程知识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经过此次课程设计,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1)经过机械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及其它有关先修课程,如机械制图、测量与公差配合、金属材料等相关知识的能力。 2)经过对某一特定机构的分析、设计,以及正确解决其工艺流程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最终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材料,对运用设计资料(如手册、图册、技术标准、规范等)以及进行经验估算等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行一次综合训练,提高技能水平。

2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2.1课程设计的内容 学生根据设计任务分组进行设计,按照所给机构进行分析,确定各零部件设计方案、设计出其中的重要工序的专用夹具或模具,并绘制相应机械设计图。具体内容如下: 1)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确定由哪些零件组成,并对各零件进行测绘; 2)明确零件在整个机构上的作用、零件的材质、要求,分析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完成总装配图及各零件的设计图。 3)拟定工艺方案,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 4)拟定零件的模具加工或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重要工序中的一种专用夹具或模具,绘制装配图或大件零件图。 5)撰写设计说明书1份。一份完整的说明书一般包括以下一些项目: (1)目录。 (2)绪论或前言。 (3)对机构的整体分析,各零部件分析说明 (4)对零件的工艺分析,如关键表面的技术要求分析等。 (5)工艺设计,如毛坯选择与说明,工艺路线的确定,工序顺序的安排,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等; (6)模具或夹具设计,如设计思想,夹具操作动作说明等。

机械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机械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Q/TJJG1-01-03-2003) 3.1 适用范围及所涉及的强制性条文 3.1.1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基坑、基槽、室内外地坪、管沟及大面积平整场地的人 工和机械回填土。 3.1.2本项工艺所涉及的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中主要的强制性条文: (1) 推土机行驶前,严禁有人站在履带或刀片的支架上,机械四周应无障碍,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动。(JGJ33-2001 5.4.8) (2) 夯实机作业时,应一人扶夯,一人传递电缆线,且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递线人 员应跟随夯机后或两侧调顺电缆线,电缆线不得扭结或缠绕,且不得张拉过紧,应保持有3?4m的余量。(JGJ33-2001 5.11.4 ) (3) 电缆线应满足操作所需的长度,电缆线上不得堆压物品或让车辆挤压,严禁用电缆线拖拉或吊挂振动器。(JGJ33-2001 8.8.3 ) 3.2 施工准备 3.2.1 土料选用 3.2.1.1 回填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好土。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大于50伽,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压实要求。 3.2.1.2 碎石类土、砂土(使用细、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碴,可用作表层 以下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3.2.1.3 对填方的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3.2.2 主要机具 3.2.2.1 一般机具:应备有木夯、蛙夯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r)、铁锹、2 m靠尺、小线等。 3.2.2.2 装运土方机械:自卸汽车、推土机、铲运机及翻斗车等。 3.2.2.3 碾压机械:平碾和震动碾等。 3.2.3 作业条件: 3.2.3.1 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基础、地下构筑物及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并且要办好隐蔽验收手续。其结构强度已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3.2.3.2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和压(夯)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3.2.3.3 房心和各种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道安装(经试水合格),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填区内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 3.2.3.4 填土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上按需要的间距打入水平桩,室内和散水的墙边作好水平标记。 3.2.3.5 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同时要编写好施工方案。 3.3 工3工艺流程与操作工艺 3.3.1 工艺流程: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书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书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 土方回填,系用人力或机械对常地、基坑(槽)进行分层回填夯实,以保证达到要求的密实度。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场地、基坑(槽)和管沟、室外散水等回填土工程。 一、材料要求 1.土料 宜优先利用基坑(槽)中挖出的原土,并清除其中有机杂质和粒径大于50mm 的颗粒,含水量应符合要求。 2.石屑 不含有机杂质,粒径不大于50mm。 3.粘性土 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可用作各层填料。 4.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 其最大块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垫厚度的2/3,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 5.碎块草皮和有机质含量不大于8%的土仅可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 6.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土料。

二、主要机具设备 人工回填主要机具设备有:铁锹、手推车、木夯、蛙式打夯机、筛子、喷壶等。 机械回填主要机具设备有:推土机、铲运机、汽车、光碾压路机、羊足碾、平碾、平板振动器等。 三、作业条件 1.回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草皮、杂物、树根和淤泥,排除积水,并在四周设排水沟或截洪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填方区或基坑(槽),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2.施工完地面以下基础、构筑物、防水层、保护层、管道(经试水合格),填写好地面以下工程的隐蔽工程记录,并经质量检查验收、签证认可。混凝土或砌筑砂浆应达到规定强度。 3.大型土方回填,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对压实系数的要求、施工机具设备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和打夯或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4.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边上每隔3m打人水平木桩,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做好水平标记。 四、施工操作工艺

金属切削件设计工艺手册

金属切削件设计工艺 1.1常用金属切削加工性能 对于金属切削加工零件材料来说,除了能够满足制品的功能,并能够通过后续加工,满足对其装饰性、耐蚀性、导电性等性能要求外,还希望它能够有良好的切削加工特性。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是指在一定切削条件下,工件材料被切削的难易程度。为了对各种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进行比较,用相对加工性Kr来表示。它是以切削抗拉强度σb=0.735Gpa 的45钢,耐用度T=60min 时的切削速度υ060为基准,与切削其它材料时的υ60的比值,即Kr=υ60/υ060 。 当Kr>1 时,该材料比45钢容易切削,切削性能好;当Kr<1 时,该材料比45钢难切削,切削性能差。常驻机构用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根据相对加工性Kr的大小分为8 级,如表2-1所列: 表2-1 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1.2零件的加工余量 1.2.1零件毛坯的选择和加工余量 1.2.1.1 零件毛坯的选择 毛坯种类的选择决定于零件的材料、形状、生产性质以及生产中获得的可能性。毛坯可以采用下列几种:轧制材料(截面为圆形、六角形或正方形等的棒料、板料以及带料等)和成型毛坯(铸件、锻件以及冲压件等)。

1.2.1.2 毛坯的加工余量 机械加工中毛坯尺寸与完工零件尺寸之差,称为毛坯的加工余量。加工余量的大小取决于加工过程中各个工步应切除的金属层的总和,以及毛坯尺寸与规定的公称尺寸之间的偏差 数值。 1.2.2工序间的加工余量 1.2.2.1 选择工序间加工余量的原则 1)应采用最小的加工余量,以求缩短加工时间,降低零件的制造费用; 2)应保证各工序有充分的加工余量,能在最后的工序中保证图纸所要求的精度及表面粗糙 度; 3)应考虑到零件热处理时引起的变形; 4)应考虑加工零件时所采用的设备及加工方法,以及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形; 5)应考虑到被加工零件的大小,零件愈大则所要求的加工余量也应愈大。 1.2.2.2 选择工序间工序公差的原则 1)公差不应超出经济的加工精度范围; 2)选择公差时应考虑到加工余量的大小,公差的界限决定加工余量的极限尺寸; 3)选择公差时应根据零件的最后精度; 4)选择公差时应考虑生产批量的大小,对单件小批量生产的零件允许选择大的数值。 1.3不同设备的切削特性、加工精度和粗糙度的选择 1.3.1常用设备的加工方法与表面粗糙度的对应关系 表2-2 常用设备的加工方法与表面粗糙度的对应关系

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人工回填土 本章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物中的基坑、基槽、室内地坪、管沟、室外肥槽及散水等人工回填土。 第一节材料要求 5.1.1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 其粒径不大于0.05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第二节主要机具 5.2.1主要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m)、木耙、 铁锹(尖头与平头)、2m靠尺、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第三节作业条件 5.3.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 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 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5.3.2回填前应对基础、箱型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 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 土。 5.3.3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 再进行。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 5.3.4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 或管沟边坡上,每隔3m钉上水平板;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 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 第四节操作工艺

5.4.1工艺流程: 5.4.2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 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 净。 5.4.3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 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 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5.4.4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 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0.2~0.25m;人工打夯不大于0.2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5.4.5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 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5.4.6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 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 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5.4.7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 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 在外侧回填土方。 5.4.8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 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项0.5m以上时,在不 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 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粒料。 5.4.9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 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5.4.10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 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