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考点聚焦复习(12)

中考物理考点聚焦复习(12)
中考物理考点聚焦复习(12)

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大气压强

【考点聚焦】

1.知道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强的概念。

2.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

3.知道连通器的原理。

4.知道大气压强的现象、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5.知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呈现形式】

这部分知识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中考考查中的小综合试题可能会与这部分知识有关,例如压强和浮力的小综合,压强与简单机械之间的小综合等等,因此,呈现的形式也会是多样化的,涉及到的题型会遍及中考常见的所有题型,特别是近几年的科学探究性试题都设计到这部分知识。

【知识结构】

这部分知识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固体压强、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

一、固体压强

1.压力: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特征:

(1)压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且发生挤压,物体发生形变。

(2)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受力面指向物体内部。

(3)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受力面上,一般在接触面中心。

(4)压力的大小可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和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这些规律来确定。

2.压强:衡量压力的作用效果。计算压强的公式p=F/S,单位:帕斯卡(Pa)

3.液体内部压强及其计算公式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a.液体由于重力的作用,对支撑它的容器底产生压强;b.液体没有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对阻碍作用它流动的容器壁产生压强;c.液体内部由于各相邻部分之间的挤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

a.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c.不同液体的压强跟它的密度有关。

(3)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从公式可以看出,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液体

的深度有关,而跟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以及容器的形状、底面积无关。

4.连通器与船闸

(1)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静止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

器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2)连通器的应用:a.船闸;b.茶壶、锅炉水位计、过路涵洞、乳牛自动喂水器。

5.大气压强及托里拆利实验

(1)大气对浸没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作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够流动,因而空气对浸在他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

(2)托里拆利实验是最早测得大气压值的实验,该实验测得的大气压的值是760mm高水银柱。

【方法提示】

1.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1)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

的一切物体。

(2)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是由于物体间的挤压形变而产生的,施力物体是施加压力作用的物体,受力物体是被压物体。

(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压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撑面,由于物体支撑面有不同的方向,所以压力也有不同的方向。

【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是由于物体重力引起的

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总等于重力

C.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必存在压力

D.压力的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下

【解析】重力可以产生压力,但压力并非都是有重力产生,故A是错误的,压力与重力的大小并无直接联系,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上,且在竖直方向只有重力与支持力,且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压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相等。故B错。若两物体相互接触,而无挤压作用不产生压力,因此C错,正确答案应为D。

2.灵活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1)利用p=F/S计算固体压强的关键是确定受力面积,解题时,要抓住“受力”二字,

分析物体表面到底有多大面积受到压力作用,而不能取任意的一个面积代入。

(2)解题的思路:①根据物体平衡条件和物体间相互作用规律求出压力F;②确认受力面积S;③再根据公式p=F/S求出压力对受力面的压强,要特别注意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例题2】芭蕾舞演员体重为475N,每只脚掌面积为150cm2,表演时足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9.5cm2;大象的体重为6×104N,每只脚掌面积600cm2。求:

(1)芭蕾舞演员足尖着地表演时和大象四脚着地时各自对地面的压强。

(2)芭蕾舞演员和大象是否都能在冰冻的河面上行走?(封冻河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3.4×104Pa)【解析】

(1)芭蕾舞演员表演时足尖对地的压强:P1=F1/S1=G1/S1=5×105Pa

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的压强:P2=F2/S2=G2/S2=2.5×105Pa

1

图2 (2)芭蕾舞演员行走时单脚着地,其对地压强:p 2=F 2/S 2=3.17×104Pa

且P 2<3.4×104Pa 芭蕾舞演员能在封冻的冰面上行走

大象行走时两只脚着地,对地压强:p 3=F 3/S 3=5×105Pa

且p 3>3.4×104Pa 大象不能在封冻的冰面上行走。

解答该题时,要求能够正确运用压强的概念、定义、公式。第二问,判断“人和动物”行走时有几只脚着地”,需要平常细心的观察和体会。

3.公式p =F /S 和p =ρgh 的综合运用

【例题3】如图1所示,放在水平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为

1kg 的水,若水深h

=18cm ,容器底面积S =50cm 2,不计容器的质量。

求:(1)离容器底8cm 处有一个A 点, A 电处受到水的压强和方向;(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解析】本题将液体压强与固体压强知识综合联系起来,考查学生是否弄清液体压强和固体压强的区别求水对容器底

部的压力和压强是液体压强的问题,求液体的压力,压强,应先求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再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属于固体的压力、压强问题。求固体的压力、压强,应先求出它对桌面的压强。

(1)h A =18cm -8cm =10cm =0.1m

p a =ρ水gh A =1.0×103×9.8×0.1=980(Pa )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 =ρ水gh 水=1.1×103×9.8×0.18=1764(Pa )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 =p 水S 容=1764×50×10-4=8.82(N)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G 水+G 容,由于容器质量忽略不计所以F ′=G 水=m 水g =1×9.8=9.8(N )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p ′=F ′/S 容=1960(Pa )

当遇到容器形状是规则的柱形,可以灵活运用公式p =F /S 与p =ρgh 解决问题,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就等于液体的重力,即F =G,可以利用液体的压强公式:p =F /S 进行分析或计算。

4.连通器的应用

【例题4】如图2所示,容器A 、B 内盛有液面在同一水平面的清水,用带有阀门K 的斜管将两容器相连,当将阀门K 打开时水将 流动。(填“会”或“不会”)

【解析】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原理,题中要求判断斜管中的水

会不会流动,这要取决于阀门两侧水对阀门的压力,哪侧压力小就往这侧流动。若

压力相同,水就会不流动,阀门处于清水内部,且两侧受力面积相同,本题又转化

为阀门两侧所受水

的压强问题,即是液体内部压强的问题。

5 图 3 图4 设想斜管中阀门处换用一竖直的“水片”,“水片”两侧承受

着容器A 、B 中水产生的压强p A 和p B ,比较这两个压强的大小,便可以判定水的流动情况。

答案:不会

5.托里拆利实验与大气压强

【例题5】在托里拆利实验中,要使管中的水银的长度增大一点,可以采用 〔 〕

A .将玻璃管向上提一提 B.将玻璃管向下插一插

C.给水银槽中再加些水银

D.将玻璃管倾斜一点

【解析】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所表示的压强相当于当时的大

气压强。如果外界大气压不变,那么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也无法改变,因此A 、B 、C 三种做法不能影响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在竖直高度一定的情况下,要想使水银柱的长度增大一点,只有让水银柱倾斜一点,应选D 。

解此题应抓住托里拆利实验的本质――大气压支持着水银柱,就能准确地判断出外界大气压不变,则其管内水银柱高度也不变。如果“把玻璃管换粗一点”,“管内混有少量空气”、“在管的顶端或侧壁扎个小孔”?情况又会怎样?

【对应训练】

1.载重汽车的轮子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轮胎比普通汽车的轮胎宽,

这是为了增

大 ,减小对路面的 。

2.拖拉机的履带有一块块的金属板连接而成,每块金属块上都有一两

条凸起的棱,金属板的作用和物理原理 ,凸起的棱的作用和物理原理

是 。

3.如图3所示,瓶中水从小孔A 、B 流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 有压强,从B 孔射出的水喷的更急,说明液体的压强随 增加而增大。

4.将杯子里装满水,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按住纸片,

把杯子倒过来,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如

图4甲所示),这表明 。

把杯子放于如图4乙、丙所示位置,纸片都不会掉下来,这说明 。

5.大气压会随高度变化而变化。青藏高原的大气压比内陆盆地的大气压 。登山运动员把气压计从高山顶上拿到山脚下时,气压计的读数将 。

6. 物体A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5所示。若把A 稍微

向右水平移动,则A 对桌面的压力F 、压强p 的变化情况是

〔 〕 A .F 变大,p 变小 B.F 不变,p 变小

C.F 不变,p 变小

D.F 变大,p 变小 7.游泳的人潜入水中后,由于水对耳膜的压强作用,耳朵会有胀痛的感觉,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潜入水中越深,胀痛的越厉害

B.在同一深度,耳朵向着水面下,比向着水面上,胀痛的感觉要好一些

C.在水中身体竖直向上时,左右耳朵都不感觉胀痛,因为两侧的压强都抵消了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在冬季,剩下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护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其

主要原因是〔〕

A.软木塞受潮膨胀

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

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而把瓶塞吸住

D.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大气压把瓶塞压紧

9.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A.高空温度低,橡皮膜的耐压能力减弱

B.高空中大气压变小,球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大得多,将气球胀破

C.高空大气压较大,将气球压破

D.高空温度较低,球内气压较大,将球胀破

10.小华往墙上按图钉。已知图钉帽的面积是1cm2,图钉尖的面积是5×10-4cm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N,求图钉尖对墙的压强和手对图钉帽的压强。

11.今年夏天,爸爸带着小亮第一次去海边游泳,当小亮由浅水处往水的深处走时,感到胸口越来越闷,他

问爸爸有没有这种感觉,爸爸说也游,并问他这是什么原因,你能帮小亮回答这个问题吗?

12.2003年5月13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一则新闻,我国最新生产一种专门用于运送SARS病人的救护车,

救护车的驾驶室不仅与救护舱隔离,保障驾驶员不受感染,而且救护舱形成了一个负压区(即气压小于大气压的

区域)。请你解释一下:救护舱形成负压区的目的是什麽?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实现这个目的?

【参考答案】

1.受力面积压强

2.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压强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力

3.侧壁深度 4.大气存在压强地区向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 5.小增大 6.B 7.A 8.B 9.B

10. 4×108 Pa 5×105Pa 11.水越深压强越大 12.病人的飞沫不向外传播负压区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最新中考物理光学专题复习

光学专题总复习一、知识结构: 光的基本知识2、光在真空中的光速是km /s ,合m /s 。 3、光在不同的介质中速度是不同的:v空气v水v玻璃。 4、白光经三棱镜分解后,形成:七色按序排列的彩色 光带叫光谱。这说明不是单色光。 5、红外线和紫外线 6、色光的三基色是:红、、蓝。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蓝。 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7、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8、光在传播途径中斜射到不同或不均匀介质表面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和入射光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和入射光分居于 的两侧,反射角入射角。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平面镜成像:成的是像,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成像特点简记为: 成大的、立的、对称的、像。 4、平面镜应用:潜望镜、穿衣镜、自行车尾灯等。 5、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发散,应用:汽车后视镜、街头转角处的反光镜等。 凹面镜:能使平行光线,应用:太阳灶、牙医的头镜、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等。 6、反射光路可逆。 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光和入射光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和 分居于两侧,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入射角,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入射角。 2、不经光学仪器的自然的折射现象所成的像,一般为虚像。如:岸上观鱼、池水 “变”、水中的筷子“弯折”、海市蜃楼等,人所见都是虚像。 3、折射光路可逆。 4、凸透镜、凹透镜等光学仪器都是应用光的折射原理磨制成的。 透镜及凸透镜成像1、中间边缘的透镜叫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作用 2、凸透镜的几个要素:主光轴、光心O、F、f、 (物距u:,像距v:。) 3、中间边缘的透镜叫凹透镜,它对光线有作用。 4、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 (2)过焦点的光线, (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5、凸透镜成像原理:光的折射。 6、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7、显微镜和望远镜:透镜的组合使用。 眼睛和眼1、眼睛的作用相当于透镜,眼球好像一架,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 网膜上,形成、的像。 2、近视眼矫正前将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或后),矫正时需要在眼睛前面放一 个透镜。 3、远视眼矫正前将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或后),矫正时需要在眼睛前面放1、光源是的物体,常见的光源有

中考物理考点聚焦复习

中考物理考点聚焦复习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电功和电功率 【考点聚焦】 1.知道电功及其单位 2.理解电功的公式,会用电能表测量电功 3.理解电功率的概念 4.理解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5.理解焦耳定律,知道电热器的原理和应用 【呈现形式】 本部分涉及到的内容有电功、电能和焦耳定律 1.电功与电能的关系、电功的计算:相关的主要考点有电功的计算,而电功计算最常见的是与电流的定义、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电能表及电功率、焦耳定律联系起来,并结合其它能量(如机械能、内能等)的知识综合考查,其中特别要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与电功计算公式相结合的计算,要弄明白几个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范围。 2.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用电器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联系、区别及计算,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是重点内容,其中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的应用,用电器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和计算,小灯泡的功率的测定实验的讨论是难点。与上述内容相关的考点有:电功率的基本概念、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概念,用电器电功率与电阻的变化关系,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将功率与串并联电路特点及欧姆定律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同一电路中不同用电器的功率的比较。 3.焦耳定律及其应用,与其相关的考点有焦耳定律的内容及应用、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电热器的构造特点和原理等。

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将大量以计算、实验、开放和探究性试题出现,其试题的难度也将会较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知识结构】 一、电功 1.定义:电流所做的功。 2.电流做功的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电功是电能转化的量度。电功是过程量,电流做功时,总伴随着能量状态的变化。电流通过用电器所做的功的数值与该用电器此时消耗的电能数值完全相同。 3.电功的公式及其变换式:W=UIt(变换式W=U2/Rt,W=I2Rt),即电流在某段电流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电功的单位;焦耳(J)、千瓦时(kwh) 5.电功测量: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 二、电功率 1.定义及意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电流做功不仅有大小而且有快慢之分。用电器的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电功率大的用电器只能说明用电器电流做功快,并不表示电流做功的多少。 2.公式:P=W/t=UIt=UI,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电器。 3.单位:瓦特(W),千瓦(kw) 4.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额定电压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初中物理光学作图专题大全

《光学作图专题》 一、光的直线传播作图 1、请在图1、2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 2、(1)如图3所示,画出点光源S照在不透明物体AB上在光屏MN上出现的影子. (2)如图4点A处有一电灯,画出立杆BC在地面上的影子. (3)如图5,路灯下站着小明和小红两人,请根据小明和小红的影长,标出图中路灯灯泡S的位置,要求画出光路图. 3、(1)如图6,用作图的方法,表示人眼所能看到的档板右侧范围大小,并在此范围中打上阴影线. (2)如图7“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请在图中用光路图作出井底之蛙“观天”的最大范围(井中没有水)(3)如图8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标出小铁球A在图8甲中位置时,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点表示即可);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8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1 图2

二、光的反射作图 4、在图9中,根据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 5、(1)一束光线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10所示.请在答题卡中画出所需平面镜的位 置并标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 (2)如图11所示,小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坚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如图12所示,小聪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小猫要偷吃鱼.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吃鱼时光的传播方向,并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6、(1)如图13所示,小张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张想让室外太阳光照 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画出过A点放置的平面镜.(2)如图14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利用反射规律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图9 图10 图11图12 图13 图14

中考物理考点聚焦复习 (1)

测量的初步知识 【考点聚焦】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 2.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 3.误差和错误。 4.长度的测量方法。 【呈现形式】上述考点常以填空题和选择题型出现。其中长度和体积的测量,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也能以实验题型或探究性试题题型出现。 【知识结构】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主单位:米(m),其它单位km、dm、cm、mm、μm、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①基本工具:刻度尺;②精密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 3.刻度尺正确使用: ①会选: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最小分度值; ②会放:尺要放正,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刻度线紧贴被测物; ③会读:视线正对刻度线,读出准确值和估计值; ④会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二、体积的测量 1.体积的单位:主单位:立方米(m3)其它单位:dm3、cm3、mm3、L、mL。 2.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 3.量筒的正确使用:①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②视线要与液面齐平 三、测量误差 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差异 2.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减小。错误可以避免。 3.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采用精密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方法(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对应训练】 1.单位换算:8.5m= cm; 36000nm= km 15cm3= m3。 2.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A、B两个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条的测 图1 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是 cm。 3.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图2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

图 2 图3 4.如图3所示,某同学用量筒、足够多的水,一定重的铁块和细线,测量某一木块的体积,所作的步骤如下: A .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下水的 体积V 1; B .用细线栓住铁块,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 并使之全部浸没,记下铁块和水的总体积V 2; C .取出铁块,用细线把铁块和木块捆在一 起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 3; D .计算出木块的体积; ①以上步骤中多余的是 (填步骤前的序号) ②写出求木块体积的公式,即V= = cm 3 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 .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C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 D .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6.把一根刻度尺均匀但不准确的直尺跟标准直尺进行比较,当两尺零刻度线对齐时,不准确尺的30.00cm 刻度线正好与标准尺的29.50cm 刻度线平齐,由上面读数可知标准尺的分度值是 。若用不准确的直尺测得笔盒的长度为15cm ,则用标准尺测得笔盒的长度为 cm 。 7.有一个量程为1m 的卷尺,请你设计一套简单的方法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写出必要的方法、步骤,并将路程表达出来。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

201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密度与浮力压强(Ⅰ卷) 收藏试卷试卷分析显示答案下载试卷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9分) 1、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显示解析2、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有一砝码已经粘上一些泥,这样测出的质量将比物体的实际质量()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显示解析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ρA<ρB<ρC B、ρA<ρB>ρC C、ρA>ρB>ρC D、ρA>ρB<ρC 显示解析4、很多动物是“物理应用高手”,它们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下列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泥鳅的体表有层滑粘的液体,可以增大摩擦 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 C、蚯蚓腹部有许多刚毛,可以增大摩擦 D、骆驼的脚掌很大,可以减小压强 显示解析5、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的玻璃管竖直放置着,玻璃管中装有适量的水,在把玻璃管由竖直放置逐渐变为倾斜放置的过程中,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显示解析6、用塑料管能吸瓶内果汁,是由于() A、塑料管本身有吸水作用 B、人体内对果汁产生的吸引力 C、塑料管内气体被吸压强减小,大气压使果汁沿塑料管上升 D、果汁本身产生的压强大 显示解析7、体积相等的铁块和木块放入足够量的水中静止时,比较它们所受的浮力大小() A、铁块大于木块 B、铁块小于木块 C、铁块等于木块 D、无法比较 显示解析8、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用不同的液体做托里拆利实验,液柱的高度不同 B、鱼在水下吐出的气泡在上升过程,越来越大 C、不同的海拔高度,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 D、水泵的吸水高度是有限的 显示解析9、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ρ水>ρ油),A,B两点到液面的距离相等,A,C两点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等,则有() A、两个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不相等 B、A,B两点的液体压强相等 C、A点的液体压强大于C点的液体压强 D、A点的液体压强小于C点的液体压强 显示解析10、质量相同的实心铜、铁、铝块(ρ铜>ρ铁>ρ铝),分别挂在某弹簧秤下并浸没于水中,比较它们的读数有()

中考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综合题汇编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 1.如图所示,物体AB高1.6m,平面镜CD高1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1m 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m D.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1.6m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无论平面镜的大小如何,是可以成完整的像,只是人眼看不到完整的像,A错误;BD.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与物大小相等,所以像高与物高相等,是1.6m,B错误、D正确; C.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距与物距相等,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那么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2m,那么物体与像的距离为4m,C错误; 2.有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现在将一个物体从离凸透镜4f处沿主光轴移动到1.5f处,在此过程中() A.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减小B.物体和像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f C.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 D.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D 【解析】 【详解】 A.从4f向2f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减小,从2f继续向1.5f处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B.当物距等于2f时,像距等于2f,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最小为4f,故符合题意; C.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体从离凸透镜4f处沿主光轴移动到1.5f处,物大小不变,像一直变大,因此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一直变大,故不符合题意; D.从4f向2f移动过程中,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的移动速度,从2f继续向1.5f处移动过程中,物体移动速度小于像的移动速度,因此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故符合题意。

2020中考物理----光学专题

2020中考物理----光学专题 【2-1】 (2019?包头)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平静湖边,倒影可见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 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D.雨过天晴,彩虹出现 【2-2】 (2018 秋?蚌埠期末)如图,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以垂直纸面的直线为轴绕O 点转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好垂直,则镜面应( ) A.顺时针转动30B.逆时针转动30 C.顺时针转动15D.逆时针转动15 【2-3】 (2019?阜新一模)高度为 160 厘米的人站在离平面镜 150 厘米处,他要在竖直墙上的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站立时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长度至少应该是( ) A.160 厘米B.150 厘米C.80 厘米D.任意长度

【2-4】 (2019 春?靖江市月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和光屏固定在光具上,当移动透镜分别距光屏6cm 和34cm 均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透镜距光屏34cm 时成缩小的实像 B.蜡烛和光屏的距离为 40cm C.透镜的焦距范围为3cm f 6cm D.如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透镜仍可在上述两位置成像,且像的性质不 变

答案解析 【2-1】 (2019?包头)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平静湖边,倒影可见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 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D.雨过天晴,彩虹出现 【解答】解:“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 、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故A 不符合题意; B 、小溪底部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出后,发生了折射,然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看到的小溪的底部是变浅的,故B 不符合题意。 C 、林荫树下,光斑点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相同。故C 符合题意。 D 、雨过天晴,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即光的折 射,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

中考物理考点聚焦复习 (6)

图1 光的折射 【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光的折射现象 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3.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4.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 5.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呈现形式】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是填空题和简答题的最好物理模型。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在作图题中经常出现,特别是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路图,同时,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解决问题仍是这部分考试的重点。 【知识结构】 一、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河水变“浅”,游泳者看岸边的灯“变高”等。 二、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4.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应用 1.凸透镜:(1)凸透镜的主轴、焦点、焦距;(2)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3)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2.光学仪器:(1)照相机;(2)幻灯机;(3)放大镜。 3.凹透镜:(1)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凹透镜的主轴、焦点、焦距;(3)近视眼的矫正。 【方法提示】 1.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异同点:(1)当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般要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2)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与对应的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3)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都和对应的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4)反射角和折射角都随对应的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5)光在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例题1】一束光线在水与空气的界面发生了折射,四位同学画出了四 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 【解析】

中考物理总复习计划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计划 九年级物理备课组 复习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零碎的物理知识进行归类、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学期复习计划: 一、基本情况: 从前面的物理考试成绩来看,优秀人数少,中等生也少,学困生面广。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生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所以本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提高合格率降低低分率等问题。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核心,以扎实开展课程改革为教学工作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水平。 三、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 四、教学内容: 1、复习八年级物理和九年级物理。 2、做好专项复习和综合训练。 五、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1、力学和电学两大部分。力学的重点是压强、浮力、杠杆、机械效率。而且出题的综合性较强,与前面学过的力的平衡等知识联系密切。其中浮力是历年中考的热点,也是中考的难点,也是学生认为是最难入手的知识。电学的重点是欧姆定律、电功率,它们的综合题又是电学考试的难点。 2、声学、热学、光学中,热量的计算和光学做图是考试常出的考点。尤其是光学作图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知识。 六、复习方法: 1、夯实基础,巩固双基。 2、连点成线,版块拓展。 3、综合训练,能力提高。 4、模拟中考,素质适应。 七、复习安排: 第一轮复习(3月6日---5月12日,共10周) 以本为本,夯实基础。按照声学、光学、热学、力学、电学五个板块进行知识梳理。 复习过程中,主要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本质规律,熟悉基本的物理公式等。原则上每个板块配的复习题以基础知识为主,紧扣教材和课标,不拓展不加深,主要检测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公式、定律的运用,题量以45分钟为宜。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具体安排如下表:

(完整版)中考物理光学专题复习

光学专题总复习 一、知识结构: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 u >2f u=2f v=2f 等大倒立实像 ———————— f <u <2f u <f ———————— 照相机利用物距 ,成 、 的 像的原理制成的。 幻灯机利用物距 ,成 、 的 像的原理制成的。 放大镜利用物距 ,成 、 的 像的原理制成的。 二、典型例题: 考点1:光源和光速 例1、太阳到地球之间的距离是1.5×10 8 km ,则太阳发出的光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为 s 。 例2、 以下物体是光源的有( ) ①太阳 ②月亮 ③燃烧着的蜡烛 ④镜子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 考点2:光的直线传播 例3、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浓密的树荫下的太阳光斑 B. 教室屏幕上的投影 C. 你看到自己镜中之影 D. 树在水中的倒影 考点3:光的反射 例4、如图2-11所示,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是( ) A.40° 40° B. 40°50° C. 50°40° D. 50°50° 例5、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60。 角射到一深井口,现用一块平面镜反射使太阳光竖直向下射入深井中,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成的夹角 ( ) A 75° B 60°。 C 15°。 D 45°。 例6、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不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而使平面镜绕入射点转动45。 ,则反射光线改变的角度是 ( ) A 45°。 B 90°。 C 60°。 D 30°。 考点4: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例7、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迎着月亮走,地上 处是水,背着月亮走, 地上 处是水。(填“亮”或 “暗 ”) 例8、关于光的反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发生镜面反射时,每一条反射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眼睛和眼镜1、眼睛的作用相当于 透镜,眼球好像一架 ,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 、 的 像。 2、近视眼矫正前将光会聚在视网膜 (前或后),矫正时需要在眼睛前面放一个 透镜。 3、远视眼矫正前将光会聚在视网膜 (前或后),矫正时需要在眼睛前面放一个 透镜。

聚焦2020中考物理考题复习训练——专题四十九:信息的传递

聚焦2020中考物理经典考题复习训练——专题四十九:信息的传递 考点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下列不属于数字信号的特点是( ) A.形式简单 B.是由不同符号组合而成 C.可以编码加密 D.信号传递时容易失真 2.下列通信不是利用微波来工作的是( ) A.电视 B.广播 C.手机 D.固定电话 3.(1)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当人们对着话筒讲话时,使振动膜压迫碳粒,使盒内碳粒的________发生变化,流过碳粒的________就相应的发生变化,使声音信号转化成强弱变化的________.早先的电话听筒里都有一个________,当有强弱不同的电流通过时,能够吸引前面放着的薄铁片,使铁片________起来,发出声音. (2)话筒利用________原理,听筒利用________原理.(选填”磁生电”或”电生磁”) 考点二:电磁波的海洋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无线电波的波速是3×108m/s B.电磁波的波速始终为3×108m/s C.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波速约为3×108m/s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下列各种情况,能产生电磁波的是( ) A.快速振荡的电流通过导体时 B.大小不变的电流通过灯泡时 C.大小变化的电流通过灯泡时 D.没有电流的导体中 3.下列关于电磁波的产生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感应产生的 B.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的 C.磁场产生的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4.电磁波谱中,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 A.光波、无线电波、微波 B.无线电波、光波、微波 C.红外线、X射线、γ射线 D.紫外线、红外线、X射线 5.无线电波按波长分为长波、中波和短波,频率最低的是________波,它们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________m/s. 考点三:广播、电视与移动通信 1.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推出了“全民抢红包”活动,观众通过手机微信的“摇一摇”入口,就可以参与抢红包,手机抢红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的是( ) A.声波 B.空气 C.电磁波 D.光导纤维 2.在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与接收装置中的调谐器,其作用是( ) A.产生高频率振荡电流 B.使高频率电流随声音信号变化 C.得到所需要的带有声音信号的高频率振荡电流 D.把信号还原成声音 3.VCD机可以直接把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输入电视机,在连接VCD机和电视机时,正确的方法是( ) A.VCD音频信号接入电视机的“V”字母插口,视频信号接入电视机的“A”字母插口B.VCD音频信号接入电视机的“A”字母插口,视频信号接入电视机的“V”字母插口C.应插入标有其他字母的插口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中考物理复习《光学》专题训练及解析卷

中考物理复习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及复色光”专题练习卷 1.在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跟其他三个原理不一样的是( )。 A 、钢笔错位 【答案】C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日食和月食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 B.电视遥控器发出的是紫外线; C.在河边看到清澈的河底变浅了,是光的反射现象; D.如果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与现在相比将延后 【答案】D。 3.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白色污染是最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的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 .光的折射; B .光的直线传播; C .光的镜面反射; D .光的漫反射 【答案】C 。 4.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小鸟,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光线的传播大致路径的是( )。 A B C D 【答案】C 。 5.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雨后彩虹—光的直线传播; B.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 C.光亮勺子中形成的 D.看起来水没那么

C.水中“倒影”—光的反射; D.形影不离—光的折射 【答案】C 。 6.一束光由水中斜射向空气,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答案】A 。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 B .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 .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 D .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上的水珠看到的字放大了 【答案】B 。 8.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平面镜成像 D.近视眼矫正 【答案】D 。 9.下列对光现象描述的正确的是( )。 A .“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B .日食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C .人离平面镜越近,镜中所成的像越大; D .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红外线来杀菌 【答案】A 。 10.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2014中考物理复习讲义教案及考点

一、中考知识点的分数分布 声现象1~3分送分题 光现象3~5分送分题 透镜及运用5~6分填空题画图题 物态变化和热学6~12分送分题信息题 电流和电路6~8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画图) 电压和电阻2~8分填空题选择题 欧姆定律5~12分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 电功率10~15分填空题计算题 电与磁4~8分选择题实验题 信息的传递3~5分送分题填空题 多彩的物质世界4~6分送分题选择题(第一题) 运动和力3~6分选择题实验题画图题计算题 力和机械6~10分填空题实验题画图题 压力和浮力10~20分填空题选择题画图题实验题(设计)计算题 功和机械能6~10分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 仅供参考 二、必考知识点 力学密度压强和浮力简单的机械功和能 热学温度物态变化内能及利用比热容热值的应 用 光学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画光路图 电学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电与磁 学科综合电热综合密度与压强综合简单机械与功和能综合 三、实验 (1)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2)探究液体压强更哪些因素有关 (3)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4)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6)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 (7)探究导体在磁场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8)探究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 (9)探究电流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 (10)探究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 (11)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度的关系 (12)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 (13)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因素 四、注意事项 ①看公式也要看单位,否则时徒劳,最好不要把全部公式列进一个表里 ②记概念要记牢,否则频频出错 ③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直觉往往给人们许多错觉,所以没有理论依据不能拿来做题

202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经验交流

中考物理总复习经验交流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实验中学教师,作为物理学科代表和大家交流,非 常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给我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俗话说的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下面我就从物理复习的角度介绍 一下我们在物理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不当之处请各位 领导和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物理总复习是系统总结初中物理两年的教学内容、查漏 补缺的一个环节,是指导学生进行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建 立一个较完整的初中物理知识体系的过程,当然也是迎接中 考所必须的一个过程。 总复习的时间紧,任务重,有效的复习方法对提高总复 习的整体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物理组总复习的一 些做法整理如下,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复习顺序。 我们学校寒假开学一周到两周,结束九年级下册内容, 基本上从3月份开始进入总复习。到四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不能完成一轮复习,到第二次模拟考试时,完成第一轮的基 础知识,突破重点的复习,也进行了重点专题复习,这样在 中考之前的一个月内,进行精选的模拟训练。复习顺序要根 据实际情况和教学标准和要求进行大胆的调整。教辅书一般 先声、光、热然后再力学和电学。根据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我们先进行光学复习,其中突破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突破 难点光学作图,然后热学中先复习内能和比热容,之后开始 重点进行力学复习,这是因为一是力学所占比例较大,再就

是力学在八年级学习的,间隔时间较长,并且由于学生的年 龄特点,学习的效果也不理想,所以把重点复习放在了力学 复习上。这样把比较容易的又需要记忆的内容:声和物态变化,内能的利用及能源、电和磁的关系放在总复习结束之前 进行。由于时间原因,电学部分我们没有一二轮复习,寒假 前一学期重点都在学习和复习电学中,寒假作业一般也是布 置总结复习欧姆定律和电功率方面。也就是说力学复习完结 后我们就结束第一轮复习,进入了专题复习中。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一)力学和电学两大部分。 力学的重点是压强、浮力、杠杆、机械效率。而且出题的综合性较强,与前面学过的力的平衡等知识联系密切。其 中压强,浮力、密度综合是历年中考的难点,也是学生认为 是最难入手的知识。电学的重点是欧姆定律、电功率,二者 的综合题又是电学考试的难点,等效电路图的问题也要重点 突破。 (二)声学、热学、光学和电与磁 热量的计算和光学做图是考试常出的考点。尤其是光学作图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知识。 三、复习安排 (一)第一轮复习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物理第一轮总复习就是立足课标,依据教材,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基础知识上,依据大纲,充分挖掘教材,决不能舍 本逐末,好高骛远。也就是第一轮复习要踏踏实实过一遍课本,当然也用着一本教辅资料做练习。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有三:(1)记忆基础知识、基本规律

中考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综合经典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 1.如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过程中小明同学将蜡烛分别放在甲、乙、丙、丁不同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0cm B.图乙四个位置中,移动光屏,有4个位置上的蜡烛可以在光屏上成像 C.将蜡烛放在丙位置,若凸透镜上有一个泥点,则在光屏上不会出现泥点的影子 D.将蜡烛放在乙位置,光屏应向左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此时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从图甲可以看到,凸透镜所在的位置是30.0cm刻度,而光屏所在的位置是40.0cm刻度,而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40.0cm-30.0cm10.0cm f== 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A错误; B.一倍焦距以外是实像,以内是虚像,因为甲乙丙在焦点外,所以成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B错误; C.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凸透镜上有一个泥点,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的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的相同,大小不变,但是由于透镜的一小部分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像是完好的,只是亮度变暗,不会出现泥点的影子,C正确; D.将蜡烛放在乙位置,这时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距会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从图乙可以看到,光屏应向左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这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D错误。 故选C。 2.如图是用手机、凸透镜和纸盒制成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画面放大投射到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考物理光学专题复习

中考物理光学专题复习 《光学》 一、知识结构:

照相机利用物距 ,成 、 的 像的原理制成的。 投影仪利用物距 ,成 、 的 像的原理制成的。 放大镜利用物距 ,成 、 的 像的原理制成的。 二、典型例题: 考点1:光源和光速 例1、太阳到地球之间的距离是 1.5×10 8 km ,则太阳发出的光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刻 为 。 例2、 以下物体是光源的有( ) ①太阳 ②月亮 ③燃烧着的蜡烛 ④镜子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 考点2:光的直线传播 例3、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浓密的树荫下的太阳光斑 B. 教室屏幕上的投影 C. 你看到自己镜中之影 D. 树在水中的倒影 1、眼睛的作用相当于 透镜,眼球看起来一架 ,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 、 的 像。 2、近视眼矫正前将光会聚在视网膜 (前或后),矫正时需要在眼睛前面放一个 透镜。 3、远视眼矫正前将光会聚在视网膜 (前或后),矫正时需要在眼睛前面放一个 透镜。

考点3:光的反射 例4、如图2-11所示,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是() A.40° 40° B. 40°50° C. 50°40° D. 50°50° 例5、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60。角射到一深井口,现用一块平面镜反射使太阳光竖直向下射入深井中,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成的夹角() A 75° B 60°。 C 15°。 D 45°。 例6、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不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而使平面镜绕入射点转动45。,则反射光线改变的角度是() A 45°。 B 90°。 C 60°。 D 30°。 考点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例7、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迎着月亮走,地上处是水,背着月亮走,地上处是水。(填“亮”或“暗”) 例8、关于光的反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发生镜面反射时,每一条反射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黑板“反光”是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 C反射面粗糙时,反射光线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牙科大夫用小平面镜观看患者牙齿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 考点4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例9、某人身高1.8m,站在平面镜前1.2m处,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m,他的像距他。当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0.3m后,则他的像距平面镜有。在他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例10、.一人站在安静的湖岸边看到水中有鱼在“云”中游动,他所看到的()A云是光反射成的虚像,鱼是光折射成的实像 B云是光折射成的实像,鱼是光折射成的实像 C云是光反射成的虚像,鱼是光折射成的虚像 D云是光折射成的虚像,鱼是光折射成的实像 例11、假如一人以5米每秒的速度向平面镜走来,则他所成的像相关于他的速度是() A.0.5m/s B.5m/s C.10m/s D.0 考点6: 反射光路图作图或应用 例12、潜水艇上的潜望镜是利用光的现象工作的,它的镜片是。例13、如图2-9所示,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界面MM’上发生折射,则入射角为

中考物理考点聚焦复习 (10)

力和运动 【考点聚焦】 1.知道惯性定律和惯性现象。 2.理解合力的概念,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滚动摩擦,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 【呈现形式】 这部分知识与生活、应用联系密切,是中考重要的考查点,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这些考点常以填空、选择题题型出现,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可能会以作图题的形式出现,例如作出某物体合力的图示。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可能会以实验题出现,考查的重点是将物体的受力情况与其运动情况的结合,复习时要求会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其运动情况,或者是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其受力情况。 【知识结构】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一)牛顿第一定律及其研究 这是牛顿在概括伽利略、笛卡儿等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的,它虽然阐述的是一种理想情况,但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是正确的。因此,它是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二)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一切物体”包括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即该定律对于所有的物体都普遍适用。 2.定律中的“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包含了两种情况:一是该物体没有受到任何外力对它的作用,这是理想状况;二是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它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于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的效果。 3.定律结论中的“或”的含义是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即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三)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可以使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由静止变为运动或使运动的速度大小或方向发生改变,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各种情况,都必须施加力,因此,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四)对惯性的理解 1.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反抗运动状态改变的一种“惰性”。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一切物体包括气体、液体、固体;包括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受力的物体和不受力的物体。 3.惯性有大小,惯性的大小由物体本身的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其他外界因素如速度大小、运动状态等无关。 二、二力平衡摩擦力 (一)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

2019中考物理总复习全套讲义

第一讲运动的世界 中考考点清单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机械运动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__位置__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 (1)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__参照物__。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__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__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__所选的参照物__,选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是__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__。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5)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位置__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位置__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3.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自然界中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一切物体的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于__参照物__而言的。 4.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选取参照物的方法 判断多个物体的运动情况:①找准题中的参照物:若题中没有给出参照物而要判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则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②找准突破口:在选取平时看上去是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时,既要考虑到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快慢关系,又要考虑到两者之间运动方向的关系,才能做出正确的判定,同时还要注意到同一物体可能有多种运动情况。 5.运动和静止的判断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抓住“位置改变”这一特点进行分析。如果被研究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改变了,所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不发生变化,所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中考物理光学复习重点分析

中考物理光学复习重点分析 光学课程标准要求 1.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3.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中考光学部分考试说明 三、光现象9光的直线传播通过实验探究光传播的特点--(实验)10.平面镜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实验)11.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实验)12.镜面反射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 四、透镜及其应用13.光的折射规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实验) 14.光的色彩、颜色 探究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实验);初步了解色 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 15.红外线和紫外线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 16.凸透镜和凹透镜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17.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8.放大镜、照相机、 投影仪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有关应用 19.望远镜和显微镜, 近视眼和远视眼矫正的 办法 初步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作用;了解人眼成像的原 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考点 一、光的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可分为 2、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直线传播现象 ①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无影灯②小孔成像:倒立、实像 3、光的传播速度":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0×108m/s(2)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 二、光的反射 1、反射定律: (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异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2、反射分类: (1)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2)漫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不平行 注意:(1)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3、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等大,正立,虚像) 三、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介面上将发生光路改变的现象。常见现象:筷子变"弯"、池水变浅、海市蜃楼。 2、光的折射初步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折射角小于反射角(2)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