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

2016年

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曾国墓地、山东沂水纪王崮g ù

春秋墓葬、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河南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江苏扬州曹庄隋唐墓、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 2015年

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陕西宝鸡周原遗址,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葬,以及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2014年

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河南郑州东赵遗址、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云南祥云大波那墓地、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

2013年

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曾国墓地、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河南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江苏扬州曹庄隋唐墓(隋炀帝墓)、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等。

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

石鼓山墓地位于宝鸡市区正南,渭河南岸台地上。2012年6月墓地发现后,通过持续两年的钻探与发掘,确认墓地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300米,发现商周时期墓葬15座,均竖穴土坑墓,年代属商末周初。整个墓地呈现“大稀疏、小聚集”的分布态势。墓主头朝南部台地中脊,多为南向和东向。按规模可分为中型和小型两类,共出土各类随葬品230余件(组),多臵放于二层台或壁龛内。其中,小型墓一般随葬一、两件陶器,中型墓随葬品丰富,仅青铜礼器就多达92件,显示出一般平民与高级贵族两个层级的人群结构。另外,两类墓均随葬有高领袋足鬲,证实了以前此类鬲代表的是一支独立的考古学文化的判断。同时,改变了以往此类鬲不可能晚到西周的观点。本次发掘最令人瞩目的是,M3与M4出土的精彩青铜礼器。其中,M3计14类共31件,有鼎、簋gu ǐ、卣y ǒu

各6,禁、斗各2,甗y ǎn 、彝y í、罍l éi 、壶、尊、觯zhì、盉h é、爵、盘各1件;M4计11类共50件,有簋16、鼎15、罍、甗各4,壶、簠f ǔ、盂y ú、牺尊各2,甑z èng 、尊、盘各1件。另外,青铜器

上还发现“户”“亚羌”“史母庚”等铭文及族徽符号26组。总体而言,这批铜器具有商器的一些因素,但又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少酒器,多食器,体现出一种重食轻酒的文化特色,个别器形制新颖、造型奇特,或罕见或首出,皆弥足珍贵。两墓也是迄今为止高领袋足鬲文化中等级最高的墓葬。[1]

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曾国墓地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随州文峰塔工程建设范围内勘探出的所有墓葬进行发掘,先后共发掘墓葬66座,其中土坑墓54座、砖室墓12座,车马坑2座、马坑1座。发掘出土遗物有铜、陶、瓷、漆木、骨、皮革、玉石等各类质地的文物1027件套。其中,铜器器类主要有鼎、簠、簋、方壶、缶、甗、鉴、盘、匜等。部分铜器上有“曾”、“曾子”、“曾公子”及“曾孙”等铭文。根据铭文判定,大多数春秋至战国中期土坑墓的国属应为曾。

2012年6月,该区民房因房产开发被拆迁,在新房动工前,考古研究所对该地块展开了大规模考古勘探。考古人员已发掘墓葬65座,其中土坑墓53座,砖室墓12座。土坑墓大多为东周曾国墓葬,时代从春秋中期一直到战国时期,少数为战国晚期的楚墓。此外,本次发掘还首次在随州境内发现曾国车马坑,分别为两座车马坑和一座马坑,皆为春秋时期,出土两马驾和四马驾,为揭示春秋曾国车马殉葬制度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

该墓地是继曾侯乙墓和叶家山西周曾侯墓地发掘后的又一代曾侯墓,填补了西周早期至战国时期

曾国之间的空白;曾侯丙墓墓坑平面呈亚字形,是在随州乃至湖北省首次发现的“亚”字形墓葬;第一次发现曾国车马坑。该墓早年曾遭盗掘,唯东室未被盗掘,出土有鼎、簋、簠、鬲等70余件铜礼器。根据墓葬规模和出土铭文推断,应为一代曾侯墓葬,墓主为曾侯丙。根据铭文可知,土坑墓葬大多为东周曾国墓葬。发现了两件意义重大的铜器,一件带有“曾”字铭文,一件带有“随”字铭文,而带有“随”字铭文的铜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科学发掘出土的第一件随国铜器。在M33出土的一件青铜盘的铜梗上发现了众多清楚的蜡流痕迹,找到了春秋中晚期曾国青铜器失蜡法铸造的直接证据,使得迄今纷争不已的失蜡法铸造法有了定说。墓葬的发现对揭示曾国政治中心的变迁及重构曾国历史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山东沂水纪王崮gù春秋墓葬

墓葬位于沂水县城西北约40公里处的“纪王崮”山顶,隶属泉庄镇。“崮”是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特点是顶部平展开阔,周围四壁如削,再向下坡度由陡至缓。纪王崮顶部面积约0.45平方公里。在纪王崮之上,自南向北有三个大的岩丘,分别称为“擂鼓台”、“万寿山”和“妃子墓”。其中,最大的是“万寿山”,海拔高度577.2米,为纪王崮的最高点。墓葬则位于擂鼓台的中北部。

由于墓葬被破坏,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当地文物部门,分别于2012年2月到7月和2013年9月到10月,对两座春秋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一号墓为带一条墓道的岩坑坚穴木椁墓,由墓室、墓道及附属的车马坑组成。最大的特点是墓室与车马坑共凿建于一个岩坑之中。岩坑呈长方形,其壁斜内收,南北长约40、东西宽约13米。墓道位于岩坑东南部。另外,墓口已遭破坏,未发现封土。

外椁位于墓室中部,南北长9.24米,东西宽5米。内椁位于外椁中部,东西

长3.26米,南北宽1.94米。在内椁南、北各有一个器物箱,南器物箱东西长3.6米,南北宽1.7米。北器物箱东西残长3.46米,南北宽1.6米。在内椁和器物箱之间及内椁西侧共发现三个殉人坑,皆有一棺,墓主人南北两侧的殉人头向东,西侧的殉人头向南。

棺室为重棺,位于内椁之内。外棺东西长2.5米,南北宽1.35米。内棺东西长2.25米,南北宽1~1.04米。在棺内人骨的周围铺有一层厚约6厘米的朱砂。人骨已腐朽,从头饰、项饰分析,墓主头向东。

一号墓棺室

由于下层岩石较难开凿,棺椁下的“腰坑”仅为象征性,没有明确的边界。坑内殉犬一只,头向西北。

墓室东西两侧皆有熟土二层台,东侧二层台只残余一角。西侧二层台完整。

墓道呈东高西低的斜坡状,东向,其西部正对内椁室。东西残长4米,南北宽3.6米。

车马坑位于墓室的北部,南北残长7.5米。残存独辕车四辆,每辆车由两匹马驾御,在2号车舆内出土有鼎、鬲、敦三件车载青铜礼器,这种现象非常少见。在车马坑东西两侧皆有二层台。东侧二层台台面之上发现成排成列的柱坑,柱坑中部为柱洞。

玉戈

在棺室、器物箱、车马坑及殉人坑中共出土文物近200件(组),主要包括鼎、鬲、铺、敦、瓠壶、镈钟、甬钟、钮钟、錞于、盘、匜等青铜器,人、戈、琮、柱形饰、虎形佩等玉器及陶罐、海贝、玛瑙珠、绿松石饰、骨珠等。根据器物形制特点推断,该墓的年代为春秋中晚期。

二号墓则是一座未完工的岩坑竖穴墓,亦应包括墓室与车马坑两部分。其现存墓口东西长25.2米,由于被破坏,南北宽度未明,也未发现封土。墓分东、西两部分。西部为东西向坑状遗迹,平面略呈西窄东宽的梯形。坑壁斜收,壁面参差不齐。坑底西端呈不规则阶梯状,其余部分较平。坑长14.9米,宽4.4~6.6米。其南壁有向南凿出类似二层台的结构。

东部为带明显二层台的坑状遗迹。其平面不规整,东西长10.3米,南北尺寸未详。北二层台宽6.68米,其东部被破坏。此台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倾斜。其东部有在岩层上凿出的柱坑5个,分布有一定规律。南二层台基本呈长方形,底部长5.7米,台宽1.8~2.2米,台面较平整。东部遗迹东壁南段以石块垒砌成墙,现存石墙宽长6.6米,宽1.5米,高0.4米,两侧墙面较齐整。

二号墓填土中包含春秋时期陶片、兽骨和海螺等遗物。

考古发掘情况表明,纪王崮春秋墓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结构特殊、出土遗物丰富,是山东近几年来东周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与保护价值。其墓室与车马坑共凿建于一个岩穴中,是一种全新的埋葬类型,为以后的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无论墓葬所处的环境、墓葬的结构、内部出土的文物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纪王崮两座春秋墓葬及车马坑的发掘对揭开纪王崮历史传说的神秘面纱,对研究该地区历史和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工艺技术、墓葬制度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

出土编号:J9③1

规格:长23、宽2.4、厚0.2厘米,重10.8克

释文:

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遺詔,今宗廟吏及箸,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律令當除、定者畢矣。元年與黔首更始,盡為解除流罪,今皆已下矣,朕將自撫天下(正)

吏、黔首,其具行事已,分縣賦援黔首,毋以細物苛劾縣吏,亟布。

以元年十月甲午下,十一月戊午到守府。(背)

内容简释:

牘文是秦二世胡亥繼位第一個月發布的詔書。 “朕奉遺詔”,強調繼位政治的正確性,“盡為解除流罪”是司法改革,“分縣賦援黔首”,是賑濟平民,有經濟改革之意,“毋以細故苛刻縣吏”則是吏治的變革。由牘文分析,二世雖然年少,卻未必如歷史文獻所記載的嚴酷昏庸,他和臣屬一起看到了始皇政策的諸多弊端。流罪在當時是極為嚴重的法律懲罰,有流罪重於死刑的說法,這一作法一直延續到晚清,“盡為解除流罪”應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司法改革事件,然而二世享國日短,這一法規影響未能延續到後世。詔書短短的一百零四個字,內容豐富,超過秦泰山刻石、瑯玡刻石和銅版秦二世詔書等。

汉平帝元始二年张勋贪污案

出土编号:J3:1

规格:长49.3、宽6.55、厚0.35厘米,重218.4克。

释文:

鞫(正面)

(1)鞫j ū勳x ūn

不更坐為守令史署金曹,八月丙申為縣輸元年池加錢萬三千臨湘,勳匿不輸,即盜以自給。勳主守縣官錢,臧二百五十

(2)以上。守令史恭劾,無長吏使者,審。

(3)元始二年十二月辛酉益陽守長豊守丞臨湘右尉[臨]兼掾勃守獄史勝言:數罪,以重爵減,髠鉗勳為城旦,衣服如法,駕(加)責如所主守盜,沒入臧縣官,令及

(4)同居會計備b èi 償,少內收人,司空作。

内容简释:

张勋,爵级为不更,秦汉时期平民因军功或纳粮、钱而获得爵位,不更是二十级爵的第四级。在益阳县金曹当值,金曹是当时的财政部门。元始二年(公元二年)八月十七日,张勋为益阳县送前一年的税款(池加钱)一万三千到临湘(今长沙),将钱藏匿而不送。案发后,赃款没收,也有罚款,“令及同居会计备偿少内”,让他的家人一起赔偿;刑期为“城旦”,五年徒刑; “数罪以重爵减”他的爵级起到了减刑的作用;剃去两鬓须发,送“司空”劳动改造。

汉献帝建安十九年三联单

出土编号:J6⑥3

规格:长24.7、单支宽1.1、厚0.5厘米,重47.6克。

释文:

入掾yu àn 胡盛平斛h ú品米三斛五斗二升六合 建安十九年二月二日付倉嗇s è夫文 熊受

入掾胡盛平斛品米三斛五斗二升六合 建安十九年二月二日付倉嗇夫文 熊受

出掾胡盛平斛品米三斛五斗二升六合建安十九年二月二日付倉嗇夫文熊受

内容简释:

东汉晚期的三联单,记录粮米的出入库数量,查对过账目以后弃臵在废井中。建安十九年是公元214年。

河南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汉函谷关遗址是一个古代的门关,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东,地处秦岭山脉东段的峡谷之中,始建于公元前114年。

为配合函谷关遗址保护规划的制定和丝绸之路申遗工作,我院对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考古工作始于2012年6月份,至2013年8月田野工作基本结束,取得了重大收获。勘探总面积约13.9万平方米,发现夯土墙17条,古道路2条,夯土台2座,活动面9处,并对凤凰山和青龙山上的夯土长墙进行了勘探。发掘面积3325平方米,揭露了城墙、道路和建筑遗址等重要遗迹,关城布局基本明晰。[1]

(一)主要遗迹。城墙:关城东墙(Q1):位于望气台南侧,向南延伸至皂涧河北岸,与关城南墙相交。发掘长度44.8米。东墙气势宏伟,保存较好。北部用夯土修筑,南侧靠近皂涧河的位臵用石头砌筑。夯筑部分由台基和墙体组成,台基东西宽32米,高2.8米,东西两侧以阶梯式逐渐向上递收,顶部为平台。墙体位于台基之上,东西宽22米,残高1.1—4.0米。城墙南侧部分用青质砂岩垒砌,宽度22米。东墙经过修补,可分为早晚两期。在东墙附近还发现了护堤、城墙排水渠及马道等重要遗迹。关城南墙(Q2、Q3):依皂涧河修筑,勘探发现长度约150米,宽度8—18米。经过解剖,南墙为夹心墙,南北两端各有宽约1米的夯土墙,夯土质量好,中间部分夯土质量较差。[1]

建筑遗址:发掘面积900平方米。共发现二期建筑,均为东汉时期。第一期建筑发现有通道、活动面、排水渠等遗迹。第二期建筑保存较差,仅发现四处夯土基槽和零星分布的柱础石,墙体部分被破坏。

古道路:共两条,编号分别是L1、L2。L1位于遗址中部,东西向贯穿遗址。勘探发现长度约370米。路土厚度达2.3米,从西汉建关时一直沿用到现代。L2位于遗址南侧,勘探发现长度约360米,宽度10—15.7米,路土厚度约0.4米,时代为东周到西汉初期,是建关前古道,建关后被关城东墙阻断而废弃。[1](二)出土遗物。遗物以陶制建筑材料为主,包括瓦当、筒瓦、板瓦、空心砖、方砖、条砖及建筑构件。其中以板瓦居多,筒瓦次之。出土陶器、瓷器、铁器、铜器等共250余件,钱币108枚。

(三)遗址布局及年代。汉函谷关遗址是一处东西狭长的小型城邑,城墙、道路和建筑遗址等要素均已发现。关城卡在峡谷之中,关城东墙与南北山上的夯土长墙相连接,达到军事防御和控制交通的目的。关城中部的古道路东西向贯穿关城,是唯一的通关道路;遗址南部、皂涧河北岸是主要的生活区。根据出土遗物和对遗迹的解剖,可以确定关城东墙、鸡鸣望气二台及台基西侧夯土墙为西汉建关是修建,关城南墙为汉代增建。[1]

(四)学术价值。汉函谷关遗址的考古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在以往的考古工作中,对关隘的研究工作一直非常匮乏,并且集中在边关,对地位如此重要的内关进行系统的考古工作更是第一次。此次发现,为秦汉关隘制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也为函谷关遗址的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

渭桥遗址位于西安市北郊汉长安城遗址北侧渭河故道,发掘前为鱼塘所在,2012年4月上旬,在鱼塘挖沙中暴露木桩,后经调查确认为古桥遗存,并测量确定南对汉长安城北侧城门厨城门,编号“厨城门一号桥”。之后,相继发现“洛城门桥”“厨城门二号桥”“厨城门三号桥”及“王家堡桥”、“厨城门四号桥”及“厨城门五号桥”等共3组7座渭桥。

厨城门一号桥,正南1200米左右为长安城厨城门遗址,直北3000米左右为今渭河南岸大堤,向东与洛城门桥相距约1700米。经发掘确定,厨城门一号桥为南北向木梁柱桥,横跨于东西流淌的渭河之上,以自南向北第二组桥桩东、西两侧桥桩测量,桥桩外皮间宽约15.4米(约合秦汉六丈六尺)。目前,厨城门一号桥的北端已经勘探、发掘确定,位于今发掘区南端向北约200米处,南端则据物探及早期大比例测绘资料,暂定于唐家村北旧皂河河道附近,南北估计长约880米左右。

厨城门一号桥的桥桩均木质,残长约6.2-8.8米,周长约0.5-1.5米,一般都是将圆木一端削出长约1米以上的锥形后竖插于河床。从南、北两排桥桩的间距不等,大体约3-7米,且多处桥桩密集而一些桥桩顶部高度相差达2米左右的情况看,该桥使用时间较长,应经多次维修、续建。一号桥还清理出土大量青石、砂岩质长方形、方形、五边形、梯形等多种形状与规格不等的大型石构件。较多石构件上有一处或多处刻字或墨书题记,内容多为编号、人名。在清理直接埋藏石块的粗砂层时,出土“康熙通宝”铜钱,据此及同出青花瓷片判断,发掘区至迟到康熙时仍在渭河主河道范围之内,尚未淤积成滩。

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中心鉴定,一号桥桥桩用材主要有侧柏属、云杉属、冷杉属、桢楠属、香椿属等树种。经北京大学碳十四实验室对石构件上白灰及一组桥桩的测年情况看,石构件上白灰的时代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桥桩测年显示,样品中南排多为杉木(云杉属、冷杉属)的桥桩,大体相当于西汉中期至东汉初期,北侧一排多为侧柏属桥桩的年代较晚,相当于东汉至魏晋时期。

厨城门三号桥位于厨城门一号桥东约200米,为南北向木梁柱桥,东、西两侧桥桩间宽约8.3米,南、北两排桥桩间距约6-7米。受发掘区南北现代建筑及垃圾影响,桥梁长度暂时不详。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中心鉴定,三号桥桥桩用材多为硬木松类。北京大学碳十四实验室测年揭示,三号桥时代相当于唐代。

厨城门一号桥五边形石构件

厨城门四号桥位于一号桥西约40米,受场地限制,目前仅清理出南、北两排桥桩5根,东西向桥桩分布宽仅4米(暂无法确定桥宽),南、北两排桥桩中心距约5.2米。经北京大学碳十四实验室测年,四号桥大体为战国晚期。

洛城门桥正南750米为长安城北墙东侧城门洛城门,直北3500米左右为今渭河南岸大堤。发掘确定,其亦为南北向木梁柱桥,东西两侧桥桩之间约15米,发掘区内已发现东西3排桥桩,相邻两排桥桩间距约9-10米。受发掘场地限制,桥梁长度尚待确定。经北京大学碳十四实验室测年显示,该桥大体相当于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

厨城门一号桥由南向北

渭桥遗址的发现地西安,是周、秦、汉、唐的都城所在,秦始皇都城规划即谓“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在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惠帝建设城墙后,渭河桥梁即成为京师的最要津梁。而在长安城西、南存在以建章宫

等宫观为核心的上林苑,使长安城形成仅东、北两向的交通格局后,城北渭桥就为长安城北向、西向交通的关键。汉文帝入京继位大统、张骞出使西域、南匈奴单于归顺入京等一系列重要大事,均发生于渭桥,不仅使渭桥具有了无可替代的交通地位,还具有很高的文化含义。从发掘情况看,厨城门一号桥体量巨大,是同时期全世界上最大的木梁柱桥,是丝绸之路从汉长安城出发后的第一座桥梁,渭桥发掘不仅填补了汉长安城北渭河古桥考古的空白,也填补了桥梁学研究的空白。渭桥遗址“康熙通宝”等清代遗物的发现,揭示出渭河河道西安段的大规模北移应不超过康熙时代,对渭河变迁史、关中环境史的复原研究均具有重要价值。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

位于甘孜州石渠县境内。在甘孜州石渠县唐蕃古道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陆续在石渠县以东雅砻江流域,发现了3处1000多年前的吐蕃时期石刻群遗存,这也是我国藏族地区规模最大、最为密集的吐蕃时期石刻群。通过这一发现可以确认,唐王朝和吐蕃王朝之间另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唐蕃古道”就在石渠境内,同时也为研究吐蕃时期佛教史、佛教艺术史、唐和吐蕃关系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2015年

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云南江川甘棠箐遗址位于云南省江川县路居镇上龙潭村西南约 1.5 公里处。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 1989 年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 300 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和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初步判断为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1]。

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

蒋庄遗址位于江苏省兴化、东台两市交界处,分属兴化市张郭镇蒋庄村及东台市时堰镇五星村、双溪村。遗址起初由当地文物爱好者发现,因泰东河水利拓宽工程需要,2010年南京博物院考古所派员对其调查确认,遗址位于兴化境内区域被当地人称之为“野城”。

以泰东河为界,可将遗址分为东西两区,东区(II区)以唐宋时期堆积为主,面积达45万平方米;西区(I区)以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堆积为主,面积近2万平方米。因地处平均海拔约3米的里下河地区,遗址所在区域地下水位高、水网密布。遗址北侧沿河西岸局部剖面显示,该区域良渚文化层之上叠压着一层厚约0.8~1米的纯黄土,为水成间歇层,间歇层之上为唐宋时期文化堆积。这表明良渚时期,该遗址西区呈中部高、四周渐低的台形,数千年的自然淤积及后期人类活动,使得遗址地势现与周边持平。2011年10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及后续以学术导向为目的的主动性发掘。发掘工作主要集中于西区,总共发掘面积3500平方米,揭露良渚文化聚落一处。目前已清理该时期墓葬280座,房址8座、灰坑110余座以及水井、灰沟等其它一批重要遗迹。出土玉、石、陶、骨器等不同材质遗物近1200件。发掘工作仍在继续。

良渚文化墓地与聚落

西区发掘揭露的良渚文化墓地,是蒋庄遗址良渚文化聚落最为重要的内容。墓地位于聚落东北部,整体呈南北走向,其东、南、西界已明确,北侧未完全揭露。墓葬分布十分密集,叠压打破关系复杂,其中一组打破关系涉及墓葬达80余座。这样的墓葬密集程度与层位关系,显示出其作为一处公共墓地,有着持续而稳定的使用过程。随葬玉璧、玉琮的较高等级墓葬主要集中于墓地南部,而“平民墓”主要位于墓地中北部。这种不同等级墓葬间随葬品的差异,体现了对应的社会分

层现象。

墓葬形制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葬式多样,一次葬与二次葬并行。一次葬均为单人仰身直肢葬,主要分布于墓地的中北部。二次葬分烧骨葬与拾骨葬两种,随葬玉琮、玉璧的较高等级墓葬均为二次葬。其中,烧骨二次葬墓主要分布于墓地的中东部区域,墓坑偏小,少量使用葬具,骨骼为白色碎块状,系异处焚烧后,再将焚烧后的遗骸入葬,多呈条形摆臵,个别随葬玉璧,多随葬石器与小型陶器。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

2007年良渚古城发现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良渚古城的整体结构进行了重点研究。2009年以后,以岗公岭水坝的发现为契机,采取多种手段对该区域进行长期调查,发现良渚古城外围存在着一个由10余条堤坝连接山体构成的庞大的水利系统。

为了解坝体结构、获得地层学资料等学术目标,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于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对老虎岭、鲤鱼山、狮子山等水坝进行了正式发掘。在发掘进行的同时,与山东大学和南京大学联合对坝体和库区进行了勘探调查。发掘和调查取得了重要成果,确认了这一水利系统的分布情况,获得坝体结构和营建技术的重要信息,同时获得了证实坝体年代的关键地层叠压关系,验证了前期水坝碳14测定结论的可靠性。

水利系统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境内,良渚古城的北面和西面,共由11条堤坝组成,是良渚古城建设之初,统一规划设计的城外有机组成部分。从古城北面的塘山长堤的东端到最西面的蜜蜂弄坝(11),距离为11公里;从最北端的石坞坝(10)到最南端的梧桐弄坝(5),距离5.5公里。从良渚古城的中心到最远的蜜蜂弄坝体,直线距离约10公里。

这些堤坝根据形态和位臵的不同,可分为沿山前分布的长堤和连接两山的短坝两类。其中,短坝又可分为建于山谷谷口的高坝和连接平原孤丘的低坝两种。

山前长堤:原称塘山或土垣遗址,位于良渚古城北侧2公里,北靠天目山脉,距离山脚约100~200米,全长约5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是水利系统中最大的单体。

从西到东可将其分成三段。西段为矩尺形单层坝结构。中段为南北双层坝体结构,北坝和南坝间距约20~30米,并保持同步转折,形成渠道结构。北坝坝顶高程在海拔15~20米左右,南坝略低,坝顶高约12~15米。渠道底部海拔约7~8米。双坝的东端连接大遮山向南延伸的一条分水岭。分水岭以东为塘山东段,为单坝结构,基本呈直线状分布,连接到罗村、葛家村、姚家墩一组密集分布的土墩。

谷口高坝:位于西北侧较高的丘陵的谷口位臵,包括岗公岭、老虎岭、周家畈、秋坞、石坞、蜜蜂弄等6条坝体。可分为东、西两组,各自封堵一个山谷,形成水库。高坝体高程约为海拔30~35米。因谷口一般较狭窄,故坝体长度在50~200米间,大多为100米左右。坝体厚度近100米。

连接平原孤丘的低坝:建于高坝南侧约5.5公里的平原内,由梧桐弄、官山、鲤鱼山、狮子山4条坝将平原上的孤丘连接而成,坝顶高程大约在10米左右。坝长视孤丘的间距而定,在35~360米间不等。高坝与低坝之间的库区略呈三角形,面积约8.5平方公里,库区地势很低,现今仍为泄洪区。库区东端与塘山长堤相接,共同组成统一的水利体系。

发掘情况

2015年分别对低坝的狮子山、鲤鱼山、高坝的老虎岭进行了小规模发掘,以

获取层位关系、坝体结构和营建工艺等相关内容的更丰富的资料。以上3个地点发掘面积共490平方米。

狮子山:结合104国道的拓宽工程进行。发掘点位于狮子山坝体被104破坏的西侧。因管线众多、且有未处理好的树木、坟头,故只能分段开探沟挖掘,共发掘290平方米。

发掘证实狮子山人工堆筑体宽约123米,深度逾10米未尽。由黄土、黄斑土、青胶泥、青粉土、黄粉土等多种土分段分层堆筑,堆积层高低不平,未见草裹泥和明确的夯筑迹象。坝体内出土良渚文化夹砂陶片1块。

鲤鱼山:对坝体的北侧和南侧进行探沟发掘,面积共129平方米,并沿探沟向南北两侧延伸钻探。该坝的堆筑方式为:先在筑坝处地面下挖一个纵向凹槽,宽度约25米,深度达3米。坑内堆填青淤泥和草裹淤泥为基础,之上覆盖一层黄色散土,在北侧迎水面的位臵,用草裹黄土和散黄土间杂堆筑形成斜坡,其后部则又用黄色散土覆盖坝体的表面。

鲤鱼山坝所在为平原区,原地面为青色粉砂土,防渗性差,易于流失,直接筑坝容易崩塌。挖槽填入淤泥,可能是出于防渗的目的。坝内填土中发现数片崧泽文化时期的粗泥陶片和1片良渚文化中期鼎或甗的腹片。3层下发现战国墓葬一座,打破坝体堆土。

老虎岭:在坝体西侧与山体交接处和北侧分别布臵探沟2条,分别为4×10米和10×3米,发掘面积70平方米,获得了重要的地层叠压关系。在西侧的T1发现沟3(G3)打破坝体的最西端,属于良渚晚期,沟内出土了T形鼎足、侧扁形鼎足,盉足等典型良渚文化时期陶片,而其自身又被马桥时期的沟G2打破。

对坝体北侧早年取土形成的断坎进行了整体刮面,进行了贯穿坝体的铲探,获得了坝体的内部结构及堆筑工艺的重要资料。该坝的堆筑过程如下:首先统一在谷底地面上铺筑青膏泥混杂草裹淤泥做基础,其上堆筑青粉土。然后在北侧迎水面附近堆筑草裹黄土的斜坡,内部间杂使用黄色散土。其上覆盖黄褐散土为护坡,顶部覆盖褐色土。

断面显示草裹泥具有明显的分区现象,这种不同的分区应该是由同一地点运输来的一个周次的运量,同时表明铺筑时草裹泥由不同的地点运送过来,一到即铺筑,没有统一堆料的过程,所以每个区块的草裹泥都能保持材质的统一不相混杂,从而形成明确的区块。

年代

根据地层学和C14测年可证实该水利系统属于良渚时期。

地层学依据:塘山长堤顶部曾发现两座良渚贵族墓葬,一处玉器加工场,证实其年代不晚于良渚时期。2015年对高坝老虎岭的发掘,获得了良渚晚期地层单位打破坝体的证据。低坝鲤鱼山被战国墓葬打破。鲤鱼山和狮子山坝体内出土良渚文化陶片,早年调查中蜜蜂弄、岗公岭坝体也曾发现零星良渚文化时期陶片。各坝堆土内皆未见晚于良渚文化的遗物,对其筑坝年代的推定也有参考意义。

碳素测年(C14)数据:C14测年也可证实坝体的年代。11条坝体中,除塘山长堤、蜜蜂弄、官山和梧桐弄未提取到测年标本,其余7条坝体的样本经北京大学年代学实验室C14测定(除石坞样本因碳含量不足无法检测外),得出12个测年数据,涉及岗公岭、鲤鱼山、狮子山、老虎岭、周家畈、秋坞六个地点。结果显示,上述各地点系列样品的树轮校正值全都落距今4700-5100年之间,属于良渚文化早中期。

工艺与功能

因为长堤与高、低水坝用途不同,结构与营建工艺也有差别。

发掘显示,大部分高坝和低坝坝体的底部采用淤泥堆筑、部分松软地基处还采取挖槽填入淤泥的工艺,外部包裹以黄土的结构,与良渚古城宫殿区莫角山的堆筑方式完全相同。部分关键位臵还以黄土草裹泥堆垒加固。是将泥土以芦荻茅草包裹形成长圆形的泥包,即“草裹泥工艺”,再将“草裹泥包”横竖堆砌而成。这是良渚时期建筑土台、河堤等普遍使用的工艺,其作用与现代营建堤坝使用草袋装土类似,可使坝体增加抗拉强度,不易崩塌。而塘山长堤采用底部铺筑块石,其上堆筑黄土的形式,与良渚古城的城墙堆筑工艺类同,未见使用草裹泥的迹象。推测该系统可能具有防洪、运输、用水、灌溉等诸方面综合功能,与良渚遗址群及良渚古城的生产与生活,关系密切。

防洪功能:天目山系是浙江省的暴雨中心之一,雨水充沛,夏季极易形成山洪,对地处下游平原的良渚遗址群形成直接威胁。通过水利系统的高、低两级水坝,可将大量的来水蓄留在山谷和低地内,以解除洪水威胁。GIS分析显示,高坝大致可以阻挡短期内870毫米的连续降水,即可抵御本地区百年一遇的洪水。低坝之内是个倒三角形的低洼地,根据低坝现存的坝高海拔10米推测,则可形成面积达8.5平方公里的蓄水库区。

运输功能:天目山系资源丰富,为良渚遗址群提供了丰富的玉料、石料、木材、漆及其他动植物资源。良渚时期轮式交通及配套道路系统尚未形成,水运是最便捷的运输方式。高坝所在的山谷陡峻,降水季节性明显,夏季山洪爆发,冬季则可能断流,通常不具备行船条件。通过筑坝蓄水形成的库容,可以形成连接多个山谷的水上交通运输网。如高坝系统中的岗公岭、老虎岭和周家畈三坝,以现存坝顶高程中最低的海拔25米计,根据谷底高程推算,满水时可沿山谷航行上溯1500米左右。低坝系统中的鲤鱼山等4坝群海拔约10米,满水时可北溯3700米左右,直抵岗公岭坝下方;东北面可以与塘山长堤渠道贯通。良渚先民在外围兴建防洪水利设施的同时,在城内外挖掘大量的人工河道,连接平原区的自然水域,从而形成复杂而完善的水上交通网。

良渚人在流域的上游、中下游兴建不同类型的水利设施,表明他们已经具备全流域的水环境规划和改造能力。水利系统工程浩大,仅外围堤坝的总土方量即达260万方。在距今5000年之前,其规划视野之阔、技术水平之高,动员能力之强令人刮目相看。大规模的水利系统建设,涉及复杂的组织机构、人员管理和社会动员能力,也为认识良渚古国的管理机构和社会复杂化程度新辟了重要的观察视角。

学术意义

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的发现与确认,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良渚的水利系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距今5000年左右的良渚水利系统的确认,为中国古代水利史研究的重大突破。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与埃及和两河流域早期文明以渠道、水窖等以引水为主要目的的水利系统形成鲜明对照,体现了东西方稻作文明和麦作文明不同的特征。

水利系统的确认证实良渚古城具有完整的都城结构,由内而外依次为宫城、王城、外郭城和外围水利系统,成为中国后来都城结构的滥觞。整个都城系统历经5000年尚能保存如此完整,世所罕见,这为中国城市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良渚水利系统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地早期文明的出现,都与治水活动密切相关。良渚古城是中国境内最早进入国家形态的地点,

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而良渚古城外围的水利系统和古城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对研究良渚古国的出现和发展乃至中国文明的起源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在世界文明史研究上亦占有重要一席。

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

自2012年3月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海南岛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工作。2012年12月至今先后发掘了陵水县桥山、莲子湾以及三亚市英墩三处史前遗址,并对万宁、陵水至三亚三市(县)沿海地区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发现了陵水岗山、走风等30余处史前遗址,取得了重要学术成果。根据上述英墩、莲子湾、桥山等遗址的地层叠压关系及出土遗物特征,可初步建立起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文化的基本发展框架,填补了该区域史前考古的多项空白。

英墩遗址位于三亚市海棠区江林村东约1.5公里,地处海棠湾沿岸沙坝南部,东距海岸线约280米,西濒铁炉港。沙堤以西有大片低地,原应系潟湖,后干涸成陆。因疏通河道及修路,对遗址略有破坏。遗址现存南北长约300、东西宽约50米,面积约15000平方米。英墩遗址存在丰厚的贝壳堆积,且出土遗物丰富,在海南岛乃至华南地区极为罕见。遗址堆积大致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堆积出土夹粗砂的平底盘形釜以及夹细砂的罐、钵、杯等遗物。其中平底盘形釜器形硕大,制作粗犷,敞口,浅腹,平底,口径一般在40厘米左右,最大者可达44厘米,系英墩遗存的典型器物,亦为海南新发现的文化遗存。此类器物器表多有烟熏痕迹,其功能应系用作炊具。另外尚出土有双肩石器和骨器等。晚期堆积出土磨光红衣陶片,陶质较硬,火候较高,制作精美,打磨精致,可辨器形有卷沿罐等,与陵水莲子湾遗址及桥山遗址第3层出土器物相近。

莲子湾遗址位于陵水县黎安镇大墩村西南约3.5公里,地处南湾岭和尖岭相夹的沙堤之上,沙堤以内有低地,原应为潟湖。遗址西南面向大海,东北可望六量岭,遗址东侧有淡水河流经。遗址出土遗物丰富,陶器分夹粗砂褐陶与磨光红、红褐、黄、白衣泥质陶两系。夹粗砂红褐陶胎甚厚,器型多为平底盘形釜;磨光泥质陶胎较薄,器型有折沿罐、卷沿罐、尊、钵、碗等。出大量双肩石器。另外,也有大量水陆生动物遗骸发现。莲子湾遗址遗物与英墩遗址晚期及桥山遗址第3层所出遗物相当。

桥山遗址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桐海村北约2公里,北距三才镇港演行政村大港自然村约1公里,地处桐栖港的西北岸,遗址西部有淡水河流经,系一处潟湖沿岸的沙丘遗址。遗址所在沙丘被田间小路及冲沟分为东、西两部分(I、II两区),东部主要种植芒果树(I区),西部主要种植西瓜(II区),面积约50000平方米。遗址保存状况良好,为海南地区迄今发现最大的史前遗址之一,其堆积之丰厚、遗物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在整个华南地区都极为罕见。

遗址堆积可分为3层。其中,第一层为现代耕土层;第2层为黄色沙土层,出土少量陶片;第3层层面为活动面,其上大面积密集分布陶器、石器等遗物;第3层系文化层,黄褐色沙土,结构稍紧,出土陶器和石器;第4层及以下为生土。桥山遗址第3层层面(编号“③S”)是一种独立的特殊堆积单位或埋藏景况,与第3层可明确区分。第3层层面遗物大面积紧密分布,最厚处达20~30厘米,彼此几无空隙,同时又相互层压,所出遗物以陶容器为主,偶见陶纺轮(网坠?)、石器等。常见有胎较厚的罐或罐形釜口沿,完整地臵于第3层层面。常见钵形釜和带扭盖相互叠压而共出,这两种器物一般器壁较薄,因常年受地层覆盖而压平破碎,往往多层相叠于第3层层面。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陶质较疏松,火候

较低,器型见釜、盘口罐、凹沿罐等,另出算珠形陶纺轮(网坠?)、梯形石斧、锛等。

第3层层面文化遗物大面积密集分布的情况鲜见于其他地区,应是古人某种特殊活动的遗留,对探讨海南古代人类的行为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第3层出土磨光红衣陶片、夹粗砂红褐陶及双肩石器等遗物,与第3层层面所出遗物有所不同,应属于不同的考古学文化。但第3层所出遗物则与莲子湾遗址和英墩晚期所出遗物相近。

发现墓葬1座(编号M1)。位于I区,开口于第2层下。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长约130厘米,宽约50厘米,残深约5厘米。填土略呈灰黄色,夹杂灰白色细砂,土色较杂。墓内出有头骨残片和部分胫骨,保存状况较差。头朝西南,面向不详,直肢葬。未见随葬品出土,填土中出有细碎的夹砂红陶片,与第3层层面所出相同。M1四周环绕着八个柱洞,柱洞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柱洞填土为灰白色细砂,柱子所在的中心部分为灰黄色细砂,柱洞内未见文化遗物。推测柱洞与墓葬共生,墓葬之上原似应有建筑。

以往,海南考古的基础相对薄弱,学界对海南史前遗存知之甚少。通过在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英墩、莲子湾、桥山三种全新的、文化内涵有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并获得了丰富的文化及自然遗物,填补了海南史前考古的诸多空白。

英墩、莲子湾、桥山三遗址的地层叠压关系及文化内涵表明,目前,以英墩遗址为支点或桥梁,可初步构建起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基本的年代框架。英墩遗址的重要性体现在,第一,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史前文化遗存(即英墩早期文化遗存);第二,发现了陵水莲子湾文化遗存(英墩晚期文化遗存)晚于英墩早期文化遗存的地层叠压关系。而在陵水桥山遗址则存在莲子湾文化遗存早于桥山文化遗存的明确的地层证据。如此就首次建立起“英墩早期文化遗存”→“莲子湾文化遗存”→“桥山文化遗存”的基本年代框架,为构建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提供了关键证据。

同时,桥山遗址出土了海南首座史前墓葬,并出土人类骨骸,将为研究海南先民的体质特征、DNA信息等提供支持。英墩和莲子湾遗址出土了丰富的贝壳等水陆生动物遗存,为了解当时的自然环境及人类生计方式提供了重要资料。

中国考古最大惊世发现.doc

中国考古最大惊世发现 中国考古最大惊世发现:发掘历程 2011年3月,江西省文物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山上有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盗掘,文物部门立刻对该墓葬周边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历时5年多,考古工作者一共勘探约100万平方米,发掘约1万平方米。整个发掘过程代表当今中国第一流的考古水平,代表当今中国第一流的文物保护水平,代表当今中国第一流的展示水平。墓园的考古发掘有10余家单位跨学科合作,运用科技手段全程提取和记录信息。在考古调查和发掘前期,大量使用了地球物理探测、GPS定位、电子全站仪布网测控、全球地理信息系统(GIS)记录等科技手段,将调查资料完整信息化。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了海昏侯国遗址的地理信息系统。所有发掘工作都以世界遗产的标准指导考古发掘,为今后大遗址的保护展示提供科学依据。[4] 通过考古,考古人员发现除了2011年盗墓者对西汉海昏侯墓实施一个大的盗洞之外,该墓的西北角有一个五代时期留下的盗洞,从现在这个方位发现的装衣服的漆箱、写有昌邑九年字样的漆器等文物来看,盗墓者未能成功实施盗墓。人们不禁要问,公元104年至五代时期,中间几百年时间,为什么它没有遭遇盗墓者的骚扰呢?省文物考古所所长徐长青、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队领队杨军等多位专家都提到,这得益于东晋时期江西的一场大地震,使墓室早年就坍塌,地下水上涌淹没了墓室。当时人们不具备水下盗墓的条件,才使得该墓得以幸免。专家所说的大地震,指的是公元318年豫章郡发生大地震,此次地震使原来的枭阳县、海昏县等豫章古县淹没到鄱阳湖中。张仲立表示,正是因为墓穴内充满水,这种绝氧的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生长,才使得墓内的文物得到保护,腐蚀程度不高。 中国考古最大惊世发现:研究进展 2015年12月15日,南昌西汉大墓主棺进入清理阶段,主棺将整体打包至附近实验室,多证据指向墓主为汉武帝之孙刘贺。[5]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一) 分享 首次分享者:/mg/阿吉!已被分享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考古资源十分丰富。20世纪的100年,是中国考古学从产生、发展到壮大,并取得辉煌成就的10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评选出的“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就是20世纪中国考古发现的代表。 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在地域上遍及整个中华大地,在年代上涵盖了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公元17世纪初明代万历皇帝的定陵。这些考古发现都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1 北京周口店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与北京人、山顶洞的发现、 北京人距今70万年~距今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18000年) 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发现地,位于北京市房山区。 发掘年代:1921年 该遗址的发掘揭示了人类在东方大陆的起源,并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剑齿虎头骨化石:(上) 剑齿虎上犬齿化石:(中) 山顶洞人头骨化石:(下,脑量1300毫升~1500毫升 2 云南元谋人的发现

距今170万年) 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发现地,位于云南省元谋县。 发掘年代:1965年 对于研究猿人化石的地理分布、体质形态演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元谋人牙齿化石:(左上:11.4毫米,右上:11.3毫米) 刮削石器:工具(下)

3 陕西蓝田人的发现 (陈家窝地点距今65万年左右,公王岭地点距今100万年左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发现地,位于陕西省蓝田县。 发掘年代:1963年 为研究古人类进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石器:工具(上,长3.7~4.6厘米) 蓝田人头骨化石:(下,脑容量780毫升) 4 辽宁营口金牛山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及金牛山人的发现

董新林:中国考古视野中的鸟居龙藏

董新林:中国考古视野中的鸟居龙藏 鸟居龙藏(Torii Ryuzo )是日本著名人类学家、考古学家。他一生擅长田野调查,著作颇丰,享誉中外。鸟居龙藏对亚洲人类学的影响可谓弥久深远,但是在中国,他更为人所熟知的学术研究是在考古学领域。鸟居龙藏于1870 年(日本明治三年)4月出生于日本阿波国(四国)德岛市。他小学二年级辍学,自修小学和中学课程。16 岁参加东京人类学会。18 岁初识日本人类学界泰斗坪井正五郎,并得到坪井鼓励,同年创立德岛人类学调查同仁会(德岛人类学会前身)。1893 年,在坪井正五郎帮助下,23 岁的鸟居龙藏成为东京帝国大学(东京大学前身)理学大学人类学教研室标本整理员,并听课学习。两年之后,羽翼渐丰的鸟居龙藏,开始了中国考古调查之旅,从此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一、鸟居龙藏的中国田野调查和研究鸟居龙藏在中国进行数十次人类学和考古学田野调查。他在中国台湾和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地区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到很高的赞誉。他在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和东部西伯利亚的田野调查,兼顾人类学和考古学两方面。他每到一地都做着人类学和民族学资料(包括当地人体质、语言、风俗习惯等)的采集,但是更主要的工作是作考古资料的调查和搜集。本文侧重鸟居龙藏在中国考古田野调查方面的内容,按时代顺序,概述如下。 (一)1895 年7 月,鸟居龙藏受东京人类学会派遣,开始在

中国辽东半岛进行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调查工作。这是日本学者在中国最早进行的考古田野调查。在1895 年7 月至1896 年1 月,鸟居龙藏调查了柳树屯(今大连)、金州、旅顺、普兰店、复州熊岳城、盖平、海城析木城、大石桥、辽阳等地的史前时代遗址和历史时期遗址。这次调查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确认辽东半岛存在熊岳城、貔子窝等石器时代遗址。其中在雄岳城采集到石矛头,被视为中国东北地区发现最早的石器。在析木城发现独特的所谓史前时代“石棚”遗 迹(实际上属于青铜时代),也是重要的发现(图一)。此外,还发现高句丽古城和熊岳城墓砖(后来改定为汉代砖),以及复州永丰寺塔、析木城古塔(铁塔、金塔、银塔)、海城东门的波斯萨珊朝猎狮式台石等。 图一析木城石棚(引自《考古学上見尢矗遼①文化 圖谱》)(二)1905 年8月,受东京帝国大学人类学教研室 指派,鸟居龙藏再进辽东半岛做考古调查。复查大连、旅顺、普兰店、奉天(今沈阳)、辽阳等地遗迹。此次在普兰店锅底山采集到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其是一批重要资料。因此,鸟居龙藏兴奋地指出,这是“满洲石器时代史上最该大书特写的东西。”他详细调查了后金都城—兴京(原称赫图阿拉)和兴京陵(即清永陵),认为永陵与奉天北陵东陵不同,留有满族固有特点。他还调查辑安(今集安)高句丽墓群,附近佛寺和著名的好大王碑等。在辽阳盗掘数座汉墓,得到陶器、铜镜和装饰品等。 (三)1907 年6月至1908年12月,鸟居龙藏与妻子鸟居君

世纪中国项最伟大的考古发现

20世纪中国10项最伟大的考古发现 一、周品店北京人遗址的发现研究 1918年2月的一天,瑞典著名地质学家安特生偶然听说周口店附近一个叫龙骨山的地方有"龙骨"和石灰岩的洞穴,于是只身前往,对一小块遭到破坏的含化石的堆积物进行了小规模发掘,仅找到两个种的啮齿类和一个种的食肉类化石,收获不大。1927年,由代表中外双方的中国地质调查研究所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共同签署了系统发掘周口店的协议,1928年,发掘的堆积物2800立方米,得材料575箱,又发现了一件少年女性右下颌骨和一件成年人的保存有三颗完整臼齿的下颌骨。 沉睡地下几十万年的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在1929年12月2日发现了。由北京人的遗骨可以推测他们的外貌。北京人的头骨的特征是前额低平,眼眶上缘有两个互相连接的粗大眉骨,像房檐一样遮盖着双眼;脑壳很厚,大约比现代人要厚一倍。 大半个世纪以来,对北京人遗址的发现、发掘和研究,使周口店成为闻名世界的人类化石宝库之一。它解决了19世纪末爪哇猿人发现以来,猿人究竟是人还是猿的长期争论,确立了猿人阶段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大大推进了我们对于人类发展和人类起源的认识。 二、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 半坡遗址的遗存丰富,面积约5万平方米。它是在1953年被前西北文物清理队发现的,1954至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单位的考古工作者连续进行了5次发掘,它是我国考古历史上第一次发现的一处原始氏族聚落遗址,后经14C测定年代为距今6700至6100年。 半坡聚落遗址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由家庭到家族再到氏族社会的完整的生活场景,它不仅是新石器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人类发展史、文化史诸领域研究的极为珍贵的实物遗产。 三、良渚文化玉器的出土 良渚文化最早发现于浙江杭县(今余杭市)的良渚镇。良渚遗址的首次发掘工作是在1936冬至1937年春,由当时浙江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先生主持。"良渚文化"的命名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于1959年12月26日正式提出的。 良渚文化玉器主要出自良渚文化墓葬。就目前的资料显示,良渚文化玉器已有30多个品种,主要器物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器和镯、管、珠、坠、柱形器、锥形器、带钩、环等。 良渚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末期的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考古学文化。这一文化渊源于距今7000年的马家浜文化,是在崧泽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包括江苏南部、上海和浙江北部的广大地区,距今约5200年至4000年。 良渚文化的玉器是良渚文化的重要特征,无论在出土数量上,还是在造型、种类、琢制工艺等方面均达到了我国史前玉器发展的顶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社会内涵在我国古代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四、殷墟的发现与发掘 晚清光绪年间,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一带的农民在翻耕田地时,常常拣到一些刻有奇特字形的骨片,这些骨片被认为是不祥之物,有碍庄稼生长而被填于枯井或被冒作"龙骨"转售于药店,"一斤才值数钱"。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染病取药,从中药中的"龙骨"上发现了这此奇异的刻划。王本是金石学家,经他考证,确认这种非篆非籀的字形乃商代贞卜文字。1908年,经罗振玉多年留心探访,才得知甲骨实出自河南安阳之小屯,1936年6月12日,H127的坑中

中国史前考古大发现

中国史前考古大发现 考古发现的重大突破:考古发现中国史前最大古城。关于中国史前考古大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史前考古大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史前考古大发现之史前石峁古城遗址 2013新年伊始,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按往年惯例,在京发布了刚刚过去的2012年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其中陕西神木发现的史前石峁古城遗址,赫然在列。 在这之前我就预测到石峁古城会入选,这不但是我近来没少从央视等媒体看到石峁古城的报道,更主要的是我曾去实地学习考察过,还曾在专家座谈会上用“震惊”之类的词语,形容过我的观后感。 中国史前考古大发现之惊人之处 石峁古城究竟以什么样的发现让我“震惊”之至呢?首先是三个字:面积大!大到什么程度?比较一下就清楚了:此前中国发现的距今四、五千年前的史前大型古城,像山西襄汾陶寺古城和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面积分别约为280万和300万平方米。这般量级的古城,常被考古界当做史前时代区域性中心聚落甚至国家都城来认识和研究,堪称标示中国文明起源的代表性古城,有的还被形容为“中华第一城”。但它们与面积大达420万平方米的石峁古城相比,又是小巫见大巫了。我过去上课向学生介绍良渚古城时,曾形容它有4个故宫那

么大,同学们听得不免啧啧称奇。而石峁古城却有6个故宫面积那么大,相当于大约600个足球场。 石峁古城之大还只是它令人震惊的一个方面,另外,它的石砌城墙之高、结构之复杂、构筑技术之先进、布局和结构之清晰和完整、保存状况之好,也都算得上中国目前业已发现的史前古城之最。譬如布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组成,这三个由小到大的重圈,构成了三重城墙相套的“城中城”格局。再譬如,石峁古城的建筑材料几乎都用石头垒砌,因山势而建,具有中国北方高原地带特点,与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多在平原或丘陵地带兴建古城以及多用土堆筑城墙明显有别。还有就是,历来史前城址考古都很难发现城门,可在石峁古城却几乎完整地清理了出来。这不仅是迄今为止考古发掘的最早石城门,而且其结构异常复杂,为研究我国城门建筑史提供了珍贵资料,乃至于一向严谨的考古学家都难抑兴奋,说它足以称为“华夏第一门”了。 说起来,我国史前古城的发现和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引起足够关注。但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考古界逐步开展中国早期文明研究之后,像文字、铜器、城址等最能标示文明起源基本要素的考古发现便逐步增多。目前全国各地迄已发现的史前城址,粗算已不下百余处,其中几万到几十万平方米的史前城址,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年代早的可到距今五千多年的仰韶时代,晚些的像龙山时代中晚期石卯这样的古城也距今4000多年,即接近夏代了。这样一来,我国城市史不但有了更早、更长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并且与世界其他早期文明国家

中国考古学诞生标志

中国考古学诞生标志 中国很早就具有一定学术系统的金石学,产生于1000年前的北宋,到清代更为发达,形成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下面由为你整理中国考古学诞生标志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考古学诞生标志 1928年10月董作宾前往安阳小屯进行调查试掘,准备大规模地展开工作。这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的重要标志。1929年,李济作为当时中国唯一具有近代考古学知识和发掘经验的学者,被聘任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同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及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分别成立。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从事考古研究的学术机构。 新生代研究室的周口店发掘 1929年在裴文中的主持下,发现第一个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随后,发现大批石制品和人类用火痕迹,使北京人的文化遗存得到确认。1933年由裴文中和贾兰坡发掘山顶洞人及其文化。 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殷墟等项发掘 1928~1937年间进行了15次发掘,累计发掘面积达46000多平方米。开始发掘小屯遗址的时候,发掘水平不高,主要目标是有字甲骨,还缺乏分辨复杂遗迹的能力。1930年,在国外专攻考古学专业的梁思永学成归来,不久参与山东历城县城子崖遗址的发掘,辨识

了仰韶文化以外的又一种新石器时代遗存,后被命名为龙山文化。梁思永后又进行安阳后冈遗址的发掘,从地层上解决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代文化的相对年代问题。他还参加小屯遗址的发掘,在发掘方法上有明显的改进。 从此,殷墟发掘走上科学的轨道,取得了较大的收获。在小屯村一带,先后发现50多座夯土建筑基址,获得22000多片有字甲骨和其他珍贵文物;又在侯家庄商王陵区发掘10座规模特大的商代大墓以及上千座“人牲”祭祀坑,从而为中国考古学和中国上古史的研究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科学资料。与此同时,又发掘浚县辛村西周卫国墓地、汲县山彪镇和辉县琉璃阁的战国时期魏国墓葬,以及日照两城镇、永城造律台等地的龙山文化遗址。 现代自然科学方法的广泛采用 国际上从50年代初期开始应用放射性碳素断代的方法,被视为史前考古学中一场划时代的革命。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8年后划归中国社会科学院)于1965年底建成中国第一个放射性碳素断代实验室,1972年开始公布年代数据。后来,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等单位,也相继建立这种实验室。各实验室已公布考古年代数据1000多个,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史前时期。放射性碳素断代已成为中国史前考古学的必要手段。这为建立各种文化类型的年代序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科学根据。在探寻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进行夏文化的探索和先商、先周文化的研究方面,放射性碳素断代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他几种断代方法,例如热释光断代、古地磁断代、钾-氩

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首

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首 20世纪作为现代史的开端,考古学在这个阶段得到了重大的发展。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首 殷墟博物苑位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小屯,因其坐落在“殷墟宫殿区”而命名,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甲骨文发祥地,2001年3月,殷墟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首。2006 年7月13日,殷墟因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和良好的管理与展示,在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物遗址 司母戊鼎 商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第二个王朝,与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古国相比较,殷墟的青铜文化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以青铜礼器为基础,发展成为一套以等级为核心的礼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这在世界青铜文明中是绝无仅有的,体现出独特的东方色彩。殷墟出土青铜器种类繁多,器形厚重,纹饰繁缛,铸造工艺高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其中尤以王陵遗址出土的司母戊大鼎最负盛名,大鼎高达133厘米,器口长79.2厘米,重量达875公斤,它是至今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最高水平。原件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此鼎

造型庞大雄浑,纹饰精美细腻,通体以雷纹为底纹,饕餮纹、夔纹为主体装饰,给人以稳重、庄严而又神秘的感觉,是古代科技与艺术、雕塑与绘画的完美结合,是中国青铜器文化中的瑰宝,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54号凹形遗址 54号基址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该基址濒临洹水西岸,整体呈凹字形,缺口向东。包括南、北、西三组基址,这些房基构成半封闭状的建筑群,面积达5000平方米,结构严谨,构思精巧,已具备了中国“四合院”的雏形。该基址也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宫殿宗庙区内发现的最重要的建筑基址。 殷墟车马坑 中国最早的车马遗迹 自1928年殷墟发掘以来,曾多次发现过商代车马坑。但由于受当时发掘技术的限制,都未能将坑中的木质车架清出。1953年在殷 墟首次成功清理出商代车子的残迹,搞清了车子的大体结构及部分构件的尺寸。殷墟发现并清理的多座车马坑以及道路遗存,展示了我国古代道路交通的基本雏形,对研究商代社会的阶级、等级关系、亲族制度、埋葬习俗及工艺水平等,都是极重要的研究资料。华夏幅员广袤,畜力车是古代先民陆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古文献中说夏代就发 明了车,但是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殷墟考古发掘的殷代车马坑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由此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文明古国之一。殷代车马坑不仅展示了上古畜力

最新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汇总

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 发现

2006年十大考古发现 (以时代为序) 经过对24个入围项目的最终评选,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0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4月8日在京揭晓。一年一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自1990年由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了17届,产生了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极大地推进了考古学科的发展、考古知识的普及和文物保护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一年一度备受业内外关注的知名品牌。 1、云南富源大河旧石器洞穴遗址 时代:旧石器时代 发掘单位: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靖市文物管理所、富源县文物管理所 发掘领队:吉学平 简介: 该遗址位于云南东部富源县大河乡茨托村海拔1743米的癞石山上,是个总长约35米的洞穴。2006年的发掘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旧石器考古发掘方法,共获得石制品1400余件,动物化石150余件,人牙化化石1枚。该遗址遗迹现象非常丰富,有人工垫石地面、火塘等。该遗址发现的人工垫石地面为西南地区首次发现。该遗址发现的石制品既有本地区文化的传统特点,又有典型的欧洲莫斯特文化和勒瓦娄哇技术特点,是莫斯特文化在我国南方的首次集中出现。 大河遗址文化层的年代为4.4万年至3.6万年,它的发现表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发生于中国南方的时间早于中国北方。这或许意味着不同的交流路线。 专家点评: 该遗址的各种迹象比较全面,既有人工遗迹,也发现石器有新的特点,加上有人牙,在发掘过程中还十分注意保护。

2、广东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 发掘单位: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深圳市博物馆 发掘领队:李海荣 简介: 该遗址是一处典型的沙丘遗址。出土的遗存有新石器时代和商时期的,其中新石器时代的遗存最为重要。根据碳十四测定的数据,该遗址应距今7000―6000年。对它的考古研究,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距今6000年前后至近7000年间考古学文化的分期、断代树立了一个重要的标尺。另外,距今7000年的遗物是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现的、有准确测年的人类最早的遗物,这些遗物为探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古文化之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发掘表明该遗址是当时规格很高的对周围遗址有较强辐射力或者控制力的一个中心性聚落遗址,也是目前惟一一处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珠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考古学文化面貌的典型遗址。可以说咸头岭遗址是一把钥匙,它是深入认识珠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考古学文化的关键之一,通过对该遗址的深入研究,有望为解决一些久而未决的岭南史前考古问题提供重要的线索。 专家点评: 其一,这个遗址在发掘中总结出来的一套沙丘遗址的发掘技术程序,比较好地解决了沙丘遗址固沙的难题,对今后沙丘遗址发掘水平的提高有借鉴作用;其二,它是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史前时代研究的重要发现。

中国考古学年表

中国考古学年表(1898~1984) 1898~1899 年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文,引起金石学家注意。这是近代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俄国学士院派遣D.A.克列缅茨率领的探险队到新疆吐鲁番进行考古发掘,开帝国主义国家派人来中国盗掘并窃取文物的先例。1900 年敦煌石窟发现储存大量古代写本文书和其他文物的“藏经洞”。 1900~1901 年中国学者章太炎、梁启超等在自己的著作中,论及远古时代考古资料对历史研究的意义,介绍西方考古学家进行史前时期研究的情况;·英属印度政府派遣A.斯坦因率领的考察队,首次潜入中国西北地区活动,主要在新疆发掘尼雅遗址和丹丹乌里克遗址;·斯文赫定率领的瑞典考察队,在新疆罗布淖尔附近发现并发掘古楼兰遗址。 1902~1903 年德国考察队由A.格林韦德尔率领,第一次到新疆活动,在吐鲁番和库车调查发掘;·日本伊东忠太在华北地区进行古代建筑及云冈石窟的调查;·日本大谷考察队开始在新疆活动,这次主要调查克孜尔石窟和库木吐喇石窟,窃取了一部分壁画。 1903 年刘鹗编纂的第一部甲骨著录书《铁云藏龟》出版,孙诒让据以作《契文举例》,甲骨学的研究自此发端。 1904~1905 年德国考察队由 A.von 勒科克率领,第二次来新疆活动,在吐鲁番和哈密调查发掘。 1905 年日本鸟居龙藏,在被日军占领的旅大地区作过初步考古调查的基础上,深入整个辽东半岛以至东北的大部分地区活动,并进行发掘(延续到1909 年);·德国探险队由格林韦德尔和勒科克率领,第三次来新疆调查发掘,在库车、焉耆、吐鲁番、哈密等地活动,直至1907 年。三次窃取的文物,最重要的是克孜尔石窟和柏孜克里克石窟的大量壁画。 1906~1909 年斯坦因第二次来中国,继续在新疆发掘尼雅、丹丹乌里克遗址。后又发掘楼兰遗址、米兰遗址,以及敦煌附近出土简牍的汉代烽燧遗址,从敦煌石窟骗取大量写本文书和其他文物;法国中亚考察委员会派遣伯希和来西北活动,起初在新疆发掘巴楚和库车附近的遗址,并调查克孜尔、库木吐喇石窟,1908 年到达敦煌,骗取了写本文书中的精品约5000件;·日本大谷考察队派遣桔瑞超等来西北活动,开始在天山南北和吐鲁番调查,1909 年由楼兰遗址窃取李柏文书;·俄国П.К.科兹洛夫率领的考察队在内蒙古西部调查并发掘西夏到元代的黑城遗址;·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关野贞于1906~1907 年调查河南巩县和洛阳龙门的石窟,陕西的汉唐陵墓,以及山东的汉画像石;·法国学者E.┵.沙畹于1907 年调查陕西的汉唐陵墓、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四川汉阙、山东碑刻,以及通沟高句丽墓群。 1910~1912 年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滨田耕作在旅顺刁家屯等地进行汉墓的调查发掘;·桔瑞超于1910 年发掘楼兰遗址和阿斯塔那墓地。1912 年从敦煌石窟骗取一批写本文书。 1912 年法国传教士闵宣化调查内蒙古东部巴林左旗林东镇辽上京遗址。 1913 年罗振玉将所藏甲骨文汇编为《殷虚书契》出版。后又出版《殷虚书契菁华》(1914)、《殷虚书契后编》(1916)及《殷虚书契续编》(1933)。殷墟正式发掘前出土的甲骨资料,以此四书收录最多。 1913~1915 年斯坦因第三次来西北活动,除继续在新疆考察外,主要调查发掘了敦煌、酒泉和额济纳河流域的汉代烽燧遗址,西夏至元的黑城遗址,吉木萨尔的唐北庭都护府城址,以及吐鲁番的高昌古城和阿斯塔那墓地,再次窃取大批文物。 1914 年从此年起,法国传教士桑志华创办的天津北疆博物院,在黄河流域及白河沿岸开展古生物学和石器时代考古的调查工作;法国V.色伽兰等人调查陕西的秦汉陵墓、四川的汉代崖墓、石阙及广元千佛崖石窟。 1914~1915 年俄国人 C.Ф.奥尔登堡率领的考察队在敦煌进行测绘,并劫去第263 窟的壁画和一批写本文物。1917 年王国维发表《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考》及《殷周制度论》,对甲骨学研究有较大的推进。1918 年关野贞到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广泛进行古代建筑、陵墓和佛教艺术方面的调查。1919 年桑志华在林西、赤峰一带发现若干新石器时代遗址。 1920 年桑志华在甘肃庆阳县北面的晚更新世黄土堆积中发现 3 件人工打制的石制品,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土地上发现旧石器。 1921 年中国北洋政府聘任的矿政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约请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共同在北京周口店考察,发现龙骨山遗址,发掘出第一颗北京人牙齿化石;安特生发现河南渑池县仰韶村以彩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并与师丹斯基、袁复礼共同进行首次发掘,由此提出“仰韶文化”的命名。同年,又发掘辽宁锦西县沙锅屯遗址;北京历史博物馆在河北巨鹿县发掘宋代故城遗址。 1922 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设立考古学研究室,马衡任研究室主任兼导师;·日本常盘大定调查河北邯郸附近的南北响堂寺石窟。

中国考古学考点归纳

中国考古学考点归纳与总结 ——Collected by QQ 考古学导论 名词解释 【分支学科】金石学、古器物学、考古学、新考古学、后进程考古学、公众考古学、女权考古学、环境考古学、聚落考古学、民族考古学、田野考古学、功能考古学、 实验考古学 【物质资料】遗物、遗址、遗存、遗痕、灰坑、窖藏 【相关著作】考古图、宣和博古图、金石录、水经注、梦溪笔谈、武经总要、营造法式【田野考古学】洛阳铲、探方、探沟、隔梁、关键柱、磁方位角、罗盘、水平方格法、大面积揭露法、浮选法 【考古三大杂志】 【考古学年代】相对年代、绝对年代、地层学原理、类型学原理、标准型器、旋回地层学、地质年代学、气候年代学、三大气候信息库、年轮法、放射性时钟、C14、 AMS、达曼表 【考古学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中间理论 【环境考古学】三大气候系统、六大环境系统、植物考古学、动物考古学、孢粉分析学、植硅酸分析、脂肪酸分析 【技术与经济】失蜡法、合金、Polanyi模式 论述 1·考古学与历史学、人类学关系(北大赵辉写的论文) 2·中国考古学史 旧石器时代考古 名词解释 【人类化石】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腊玛古猿、禄丰古猿、巨猿、爪哇人、元谋人、郧县人、建始人、蓝田人、北京人、金牛人、南京人、和县人、马坝 人、柳江人、河套人、山顶洞人 【文化遗址】周口店、萨拉乌苏、西侯度文化、丁村、观音洞、水洞沟、硝灰洞、泾渭文化、匼河文化、寺裕文化、百色盆地、富林文化、富源大河遗址 【工具类】 《石器》石片石器、石核石器、砾石石器、石叶、细石器、小石器、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石球、盘状器、大三棱尖状器、球状器、雕刻器、手斧

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排名.doc

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排名 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排名: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 发掘单位: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青铜峡市文物管理所 项目负责人:彭菲 简介: 宁夏鸽子山遗址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荒漠中,我国同类型地貌单元大量的文化遗物都是地表采集,很少发现有精确年代的遗址,因而对该地区文化演化特征的判定一直缺少明确的时空框架。鸽子山遗址2014-2016年发掘首次在西北沙漠边缘地区建立了距今约1.2万年~5千年,即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早中期的文化演化序列;在鸽子山遗址发现了原地埋藏的磨盘,磨棒和典型的两面器与尖状器,明确了这类具有重要文化特征的遗物的时代属性;初步浮选与残留物获得了一些植物遗存,这对于研究该地区晚更新世末期古人类对植物资源的强化利用,乃至该地区的农业起源都有重要意义;出土了数件直径不超过2毫米的鸵鸟蛋皮装饰品,是迄今同时代发现最小的同类型遗物,革新了我们对万年前人类认知水平和复杂技术能力的认识;数十处结构性火塘及疑似建筑遗迹为研究人类生存模式、生计能力和对气候适应行为以及居址空间利用提供了重要材料,其中发现的疑似建筑遗迹可能是我国发现的最早同类型遗迹,可能是古人类滨水而居搭建风篱的遗存;遗址其中一个文化层处于一个极冷事件新仙女木期,对于研究人类在这一特殊地理单元对环境极端事件的适应和文化特征具有很高学术价值。 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排名: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洞穴遗址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 项目负责人:陈星灿

简介: 牛坡洞遗址位于贵州贵安新区马场镇平寨村(原平坝县)。2012~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联合对遗址进行发掘。目前已发现灰坑7座、用火遗迹10余处、墓葬7座、活动面两处等。发现了大量地层关系明确的文化遗物,其中,各类型打制石制品近10万件、骨器约100件、陶片100余片。牛坡洞遗址的发掘和研究,首次在黔中地区建立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年代序列,为进一步推动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遗址中发现的完整墓葬,填补了贵州地区史前洞穴遗址中不见墓葬的空白,为研究该地区史前人类体质特征提供了重要线索。首次在贵州区域内的以细小打制石制品为主要内涵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识别出细石器制品,为探索我国西南地区细石器工艺的出现与分布,讨论贵州史前人类的生存模式提供新的研究方向。遗址中出土的陶器,特别是复原出的完整陶器,为认识本地区文化面貌,以及与周边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信息。牛坡洞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对于认识贵州地区史前文化特征和内涵,构建该地区史前文化,特别是洞穴遗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框架和序列,确立贵州在中国史前文化中的地位,探讨整个黔中地区的洞穴遗址、贵州史前史、云贵高原地区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史前人类行为模式、人类体质、古代环境及其变迁和人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排名: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 发掘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天门市博物馆 项目负责人:孟华平 简介: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发现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群。2014~2016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该遗址核心区域进行勘探并发掘其中的印信台、谭家岭、三房湾等遗址,取得一批新成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史(20200627205223)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史 09 历史教育090103016 许玮琳 在世界范围内,考古学从诞生到现在,已走过近200 年的历程。按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概括为萌芽期、形成期与初步发展期、基本成熟期、转变期、全面成熟期和继续发展期。 萌芽期(文艺复兴至19 世纪20 年代) 萌芽期的主要特点是搜集和研究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的文物,调查欧洲古代遗迹、北美印第安人遗留下的古迹。从研究古物的意义上说,中国从宋代开始的金石学 传统可以被认为是考古学的萌芽,但并未涉及古代遗迹的研究,也没有直接发展成为近代考古学。 形成期与初步发展期(19 世纪20 年代至20 世纪20 年代) 形成期以19 世纪20 年代北欧学者西蒙森和汤姆森相继提出的“三期说”,即把古代按照生产工具的质料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时期的观点,并由 汤姆森按这一分期陈列博物馆的文物,及发表专著进行阐释为代表。地质学中按土质、土色区分地层的方法被引入考古学,成为“考古地层学”,它使考古学的研究摆脱了古物学仅仅研究遗物形态本身的局限,走上了科学的轨道。这一时期,在埃及、两河流域和 欧洲展开了一系列考古发掘,如对著名的意大利庞培遗址的发掘。 初步发展期(1867 年至1918 年前后)的考古发掘逐渐科学化,挖宝式的发掘受到批评。按层位发掘,准确记录一切遗物的出土位置并将它们全部收集、充分及时地公布发掘成果为人们所推崇。与此同时,出现了被称为考古学两大基本方法之一的“考古 类型学”,即根据遗物的形状和纹饰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研究,以阐明这些遗物之间内 在的关系。考古地层学的普遍应用和考古类型学的出现是这一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标志。 考古学理论则主要是运用相关学科的传播论和进化论。 基本成熟期(20 世纪20 年代初至50 年代末) 基本成熟期(20 世纪20 年代初至50 年代末)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20 世纪20 年代初至30 年代末)的标志是考古学理论的丰富和创新、考古工作范围的扩展和重大发现的增多。这一时期获得了一批重要考古发现,在一些考古工作开展较早的地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按时代先后排列如下:) 1.北京周口店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与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发现; 2.云南元谋人的发现; 3.陕西蓝田人的发现; 4.辽宁营口金牛山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及金牛山人的发现; 5.广东曲江马坝人的发现; 6.河北阳原泥河湾旧石器时代遗址群的调查与发掘; 7.山西襄汾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8.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调查与发掘; 9.湖南道县玉蟾岩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发掘; 10.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11.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12.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13.湖南澧县城头山新石器遗址的发掘; 14.内蒙古赤峰兴隆洼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15.河南渑池仰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16.陕西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17.陕西临潼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18.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19.山东泰安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地的发掘; 20.重庆巫山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21.湖北京山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22.河南安阳后冈三叠层的发现; 23.河南陕县庙底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24.河南登封王城岗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 25.上海青浦崧泽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26.山东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 27.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的调查与发掘; 28.湖北天门石家河新石器时代遗址群的调查与发掘; 29.甘肃临洮马家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30.青海乐都柳湾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墓地的发掘; 31.辽宁凌源、建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的发掘; 32.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33.广东曲江石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34.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 35.香港马湾岛东湾仔北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遗址的发掘; 36.台湾台北圆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37.甘肃广河齐家坪齐家文化遗址的发掘; 38.河南偃师二里头村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 39.山西夏县东下冯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 40.内蒙古赤峰夏家店青铜时代遗址的发掘; 41.内蒙古敖汉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和墓地的发掘;

中国早期小麦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国早期小麦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靳桂云 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 《农业考古》2007年第4期 一引言 小麦是旱地高产作物,也是中国北方地区现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在中国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这不仅因为其在农业史研究方面的意义,而且还在于在考古学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意义。随着古代文明化进程研究的深入,对史前时代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考古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的考古学资料显示,正是在文明化进程的关键时期—㎜龙山时代,考古遗址中小麦遗存普遍出现,这可能暗示当时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与农业特别是小麦种植有某种关联(1)。关于农业对考古学文化发展的直接作用,在北美东部的史前文化中也有明显的表现(2)。由于受到考古资料的局限,至今仍然对小麦这种重要粮食作物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有很多模糊的认识。本文通过系统收集已经发表的考古资料,对中国先秦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小麦遗存(3)进行系统总结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小麦产生与发展历史过程,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设想。 二中国早期小麦遗存的考古发现 根据学术界的一般观点,西汉以后,小麦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广大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从新石器时代到秦以前的时期,是探讨小麦这种作物在中国出现和早期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本文中的“早期”就是指秦及其以前的时期。关于中国早期小麦的研究,一直受到植物学家、农学家、古文字学家的重视,而从考古学角度进行探讨的工作很欠缺。事实上,研究这个问题,考古学资料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系统检索公开报道的小麦考古遗存资料后发现,到目前为止,小麦考古遗存的相关报道不仅数量少,而且有些资料的可靠性比较低。我们将所收集到的相关

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1、殷墟:三千年前的帝都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引发了对殷墟的发掘。“殷墟的发现是新史学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 1899年的一天,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达仁堂中药铺 购得治疗疟疾的中药。在其中的“龙骨”上,他意外地认出了 陌生的古代文字。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龙骨”成为值钱的古董之后,商贾为专擅厚利而隐瞒 了其真正的出土地点——河南安阳小屯。直到1908年罗振 玉探悉真相,才考定了小屯就是沉寂了3000多年的商代帝都——殷墟。 从1928年到1937年春,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对殷墟进行了15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其规 模和成就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抗战爆发后,发掘工作被迫中止。1950年起,新中国的考古人员继续发掘,并于1959年设立了安阳殷墟考古工作站。经过70多年的发掘,占地30多平方公里的殷墟清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殷墟的重大发现中,除甲骨文之外还有大量珍贵墓葬、祭祀坑、车马坑等。小屯东北地的殷墟中心还保存了宫殿宗庙的遗址。这些遗址和文物一方面反映了3000多年前的社 会生活状况,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的文明程度和工艺水平。

著名的司母戊大鼎就是在殷墟出土的。该鼎于1939年 在安阳武官村挖出,因无法搬运,又恐落入日本人之手,于是复埋入地下,直至1946年取出,现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 2、敦煌:叹为观止的艺术宝藏 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意外发现。这座掩没在 漫漫黄沙中长达1600余年的文化艺术宝库引起了巨大反响。八十多年来,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专门学科。 1900年5月21日,一个逃荒到敦煌莫高窟的道士王圆在监督雇工清理第七佛殿下第16号石窟甬道中的积沙时,“忽有天炮震响”,“山裂一缝”,奇迹出现了。王道士顺手用烟袋锅向裂缝处敲了几下,发现里面竟是空的。于是,在雇工的挖掘下,一个内藏无数古经、绣画、文书、法器等无价之宝的藏经洞就这样重见天日了。 藏经洞是莫高窟寺院僧侣在躲避战乱迁徙他乡时用来 珍藏佛家宝物的。这些僧人既没回来,新来的僧人也无从得知,于是这批稀世珍宝在石洞里一睡就是近900年。 令人痛心的是,由于王道士的无知和当地官员的腐败,这批宝物先后遭到俄、英、法、日等国的“探险家”的数次豪夺,损失极为惨重。 藏经洞的发现是重新唤起人们重视敦煌的一个契机。敦

2014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

2014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 关键词:中国考古;六大;揭晓;墓地;考古 刚刚过去的2014年,又有许多埋藏千年的秘密,在考古工作者的手铲下得以重见天日。1月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上,2014年最值得关注的六大考古新发现正式揭晓。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在论坛上宣布入选名单:甘肃肃北县马鬃山玉矿遗址、云南祥云县大波那墓地、西藏阿里地区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山西忻州市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岗嘎墓地、贵州遵义市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 这六项重要发现,是评审委员会从全国25省区考古机构推荐的40多项2014年全国最新考古发现中,经严格遴选产生的。 甘肃肃北县马鬃山玉矿遗址包括径保尔草场和寒窑子草场两处遗址。目前已确认遗存共近400处,包括矿坑、矿井、房址、岗哨、石料堆积等;出土遗物有陶器、铜器、铁器、石器、玉料、

金片、瓷片等。经初步确定,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年代为战国至汉代,可能存在四坝文化时期遗存;寒窑子草场玉矿遗址最早开采时间为骟马文化时期(距今3500—3000年)。 云南祥云县大波那墓地的年代约为战国至西汉时期。此次发掘发现6座大型高规格墓葬,出土遗物共计280余件(套),包括铜、铁、锡、陶、石、木器等。发掘中采用无人机航拍、三维激光扫描等大量数字化技术,为一大亮点。此次发掘发现的木质棺椁墓中多人二次合葬,在云南属首次发现。 西藏阿里地区故如甲木墓地共发掘8座象雄时期墓葬和3座吐蕃时期墓葬,曲踏墓地发掘5座距今1800年左右的洞式墓。墓内出土箱式木棺、黄金面具、丝织品、银器、陶器、铜器、铁器、木器、料珠等。其中一座墓葬还发现一枚精美天珠(蚀花玛瑙珠),为青藏高原首次考古出土。 山西忻州市九原岗北朝壁画墓的年代约为东魏至北齐早期,墓主或是高氏集团重要人物。此次发掘共清理壁画240多平方米,出土大量陶俑残片、铁棺钉、陶器、瓷器残片等。墓道壁画中,有迄今我国发现最大的狩猎图,生动再现了北朝民族“以狩猎练兵”的场景,对北朝军事研究有重要价值。墓道北壁的木结构建筑壁画,为同时期墓葬中首次发现。

中国考古重要的事件

中国考古学史上的六件大事 中国的考古学产生于20世纪初期,有西方的考古学传播而来。 1900年,章太炎在《中国通史略例》中谈到西洋史学思想,提出,历史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电机的整理收集和研究,地下埋藏的史迹可以补充记述的不足。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历史叙论》中直接介绍了欧洲考古学家对古物的“石器、铜器、铁器”的“三期划分法”。①这些,表明中国的史学观念在发生变革。不仅如此,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学派兴起,提出了“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疑古观念,为近代考古学的兴起铺平了道路。伴随着近代列强的侵略,一些国外学者页到中国内陆进行考古研究和发掘。自19世纪末起,外国人不断到中国进行探险考察,以日本、瑞典、俄国、德国、法国等最为着名,这一方面对中国的文物进行了侵略性的掠夺,但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考古学的形成。 在中国近代考古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几件影响中国考古学发展进程的大事件: 一、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主持对河南仰韶村的考古发掘。 1920年以来,“北洋政府开始主动聘请外国学者和外国学术团体进行联合考古工作。”②安特生是瑞典地质学家,应聘来中国进行考古发掘工作,他首先在北京周口店进行考察工作发现了龙骨山遗址,后来由于同年(1921年)主持了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进行发掘,这也标志着田野考古学的形成。 二、1926年,李济主持山西夏县西阴村史前遗址的发掘。 李济是从美国学习人类学归来的中国学者,这次考古发掘,是中国人第一次自己主持的考古发掘工作。但是,受人力、物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这次发掘“是一次中美之间的国际性合作,还不是中国学术部门独立完成的考古发掘”③。之后,中国同其他国家展开了一系列联合考察活动。 三、1928年10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派董作宾前往安阳小屯进行调查试掘。 中国在20世纪初建立了一系列考古学术团体。1922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成立了考古学研究室,④1924年,由北京大学考古学研究室又设立了考古学会。1927年,北大考古学研究室与斯文赫定合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察活动一直持续到1933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于1928年,这次安阳小屯的调查挖掘,“是中国学术机构独立进行的首次科学发掘,所以被认为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的重要标志之一。”⑤1929年,李济被聘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该研究所还在1928-1937年间对殷墟进行了15次发掘。 四、1929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在裵文中主持下挖掘出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①详见:知原主编:《面向大地的求索——20世纪的中国考古学》,文物出版社,1999年3月版,第14页。 ②《面向大地的求索——20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第16页。 ③《面向大地的求索——20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第17页。 ④详见:《面向大地的求索——20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第17页。 ⑤《面向大地的求索——20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第17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