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处理

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处理

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处理

发表时间:2012-10-30T10:22:42.1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20期供稿作者:王丽娜[导读] a.取中极、透曲骨、左侧地机、右侧三阴交,留针20分钟,约40分钟后可自行排尿。

王丽娜(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妇产科 211800)

【关键词】剖宫产术尿潴留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0-0286-01 剖宫产术后拔除导尿管6小时发生排尿困难,点滴而下,甚至闭塞不通者,称为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术后尿潴留可影响子宫收缩,造成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

1.影响因素

1.1 生理因素

剖宫产术后因腹壁松弛,腹腔压力下降,加之膀胱带尿肌松弛无力、尿道括约肌张力增高而致排尿困难,膀胱过度膨胀后,膀胱带尿肌失去有效的收缩力成为无张力膀胱,以致尿潴留。

1.2 心理因素

产妇在拔除导尿管后由于排尿姿势改变,病人害羞或不习惯的心理,伤口疼痛的恐惧、思想紧张等抑制了副交感神经,使排尿反射收到影响,因腹部伤口疼痛排尿时不敢用力,往往容易造成术后尿潴留。

1.3 药物因素

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微量泵逐渐增加也是增加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原因之一。自控镇痛采用的药物,在麻醉的基础上加强了抑制中枢神经进一步降低神经反射的作用,使腹肌、膈肌等收缩力减弱,干扰生理性排尿功能,从而增加了尿潴留的发生。

1.4 试产因素

由于很大一部分产妇在剖宫产术前经历了阴道试产,在试产过程中由于胎先露压迫膀胱,造成膀胱黏膜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也是引起术后尿潴留的原因。

2.处理方法

剖宫产术后24小时拔除导尿管,拔除导尿管前,注意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尿潴留的原因,解除产妇思想顾虑,指导产妇饮水,让产妇知道排尿与子宫收缩的关系,以及早排尿对膀胱的影响,在无尿意的情况下主动排尿,可缩短首次排尿时间,防止尿潴留的发生。如拔除导尿管后出现尿潴留可通过以下方法处理:

2.1 听流水声:

利用条件反射缓和排尿抑制,使产妇产生尿意,促使排尿。

2.2 热敷法:

热毛巾或热水袋置于产妇下腹部膀胱区,利用热力使松弛的腹肌收缩,升高腹压而促使排尿。

2.3 按摩法:

左右轻轻按摩产妇下腹部膀胱膨隆处10-20次,嘱产妇放松心情排尿,同时自产妇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压。

2.4 热水熏洗外阴法:

产妇取蹲位,会阴下方置热水盆,热水熏洗外阴,温水冲洗尿道外口周围,利用水蒸气及热水刺激尿道周围神经感受器从而促进排尿。

2.5 肌肉或穴位注射新斯的明:

新斯的明0.5-1mg肌肉注射,或0.15mg右侧足三里穴或双侧三阴交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是人工合成的拟胆碱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发挥完全拟胆碱作用,具有直接兴奋横纹肌及平滑肌的胆碱受体作用,使膀胱逼尿肌兴奋,促进排尿。

2.6 开塞露肛塞法:

开塞露塞肛促使排便,利用排便促使排尿的神经反射原理,促进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松弛排尿。

2.7 按压穴位法:

按压关元穴,由腹部向后、向下,由轻到重,同时嘱产妇放松并屏气排便。

2.8 针灸法:

a.取中极、透曲骨、左侧地机、右侧三阴交,留针20分钟,约40分钟后可自行排尿。

b.取中极、三阴交,下腹急胀者加气海,欲解不得加三焦俞,下腹胀而无尿意加肾俞,留针30分钟。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0.

腹部手术后尿潴留

腹部手术后尿潴留 腹部手术后尿潴留 【收藏】 【概述】 妇科手术过程中留置导尿管,手术后拔出导尿管后小便不能自解,尿液潴留膀胱而有胀急感者,称为术后尿潴留,大多由于导尿管刺激或尿道感染病菌引起,也可能因手术刺激或损伤膀胱引起的。治疗过程中要明确原因,必要时采用综合措施。如果发生在剖宫产手术后,有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引起产后大出血,故不可轻视。本病相当于中医的“癃闭”。 【病因病理】 1.气虚由于手术中出血较多,术后气血虚弱,膀胱气化无力而致。 2.肾虚素体肾虚,术后肾气更亏,肾与膀胱相表里,肾虚则膀胱气化无力,而致尿液潴留膀胱而致。 3.湿热留置导尿管时不注意无菌操作或护理不当,病菌入侵而致。

4.气滞由于手术扰动肠曲,术后腹胀气滞,膀胱脉络受阻,气化失畅而致。 【诊断要点】 1.病史有下腹部手术史,或手术损伤膀胱史者,有术前、术中留置导尿管史。 2.症状术前排尿通畅,术后出现排尿不畅或不通者,常伴尿路感染,警惕尿道损伤,前者有尿感症状,后者以血尿为主。 3.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或尿液细菌培养,如尿常规见白细胞(++)以上者,考虑感染所致,有时尿液培养可找到致病菌;如果尿常规以红细胞为主,则要警惕尿道损伤可能。 4.其他检查如果血尿持续不止,可作膀胱镜或肾盂造影等检查。 5.鉴别诊断与心、肾功能障碍或手术引起的水液代谢紊乱引起的少尿、无尿鉴别。可根据术前系统病史、手术前各项化验检查和术后的心、肾功能、电解质测定、血气分析等进行鉴别诊断。 【辩证分型】

1.气虚术前体虚,手术后排尿点滴不畅,下腹急胀,无力排尿,精神萎靡,面色眈白,气短语微。 苔薄,舌淡,脉细弱无力。 2.肾虚术前肾虚,术后无力排尿,尿少色清,头晕乏力,腰酸耳鸣。苔薄,舌淡,脉沉细无力。 3.湿热手术后小便淋漓涩痛,频急,尿色黄赤,腰部刺痛,目赤口苦,发热,下腹急胀。苔黄腻,脉细弦或弦数。 .4.气滞手术后小便淋漓不畅,下腹气胀,甚则胀痛,牵引两胁,日苦泛恶。苔薄或腻,舌质黯,脉弦滑。 【分型治疗】 1.气虚治法:补气利尿。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升麻9克柴胡6克当归10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原因分析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宮下段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原因。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取同期在该医院进行剖宫产术后没有出血的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先后在年龄、再次剖宫产、糖尿病、子宫假性动脉瘤、胎儿异常、切口缝合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受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在剖宫产手术后出血的概率为7.99%.研究组在再次剖宫产、糖尿病、子宫假性动脉瘤、胎儿异常方面的人数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经过数据的检测发现,孕妇的身体指标检测中发现是再次剖宫产、糖尿病、子宫假性动脉瘤、胎儿异常的情况的患者在术后晚期出血的概率也比较大。结论减小孕妇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是剖宫产手术中一项重要的措施,我们可以采取正确的缝合措施,在手术中运用正确合理剂量的抗生素防止孕妇的感染,有效的减少孕妇术后出血的症状。 标签: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出血;原因 目前在临床上剖宫产成为女性选择分娩的常用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下,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可能性也在大幅度的增加。在剖宫产的过程中造成膀胱和输卵管的受损等相关的并发症的概率也在增加[1]。在剖宫产的过程中,最严重的就是出现术后晚期大出血的症状,这也是导致孕妇在分娩过程中死亡的最大的可能性,发生率大约为5.2%[2]。但是,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是值得现在的医学人士深究的问题,找到正确的原因才能对孕妇采取更好的护理措施和抢救措施,减少术后大出血的可能性。我院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有了显著地成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她们的年龄为20~38岁,平均年龄为(28±3.30)岁。这些术后出血的患者出血量在400~700ml间的有75例,700~1000ml间的有18例,大于1000ml的有7例。术后出血发生的时间小于1w的有38例,在1w~7w间的有56例,在7w以外的有6例。并随机抽取同期在该医院进行剖宫产术后没有出血的3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她们的年龄为22~39岁,平均年龄为(30± 2.20)岁。对两组受检者先后在年龄、再次剖宫产、糖尿病、子宫假性动脉瘤、胎儿异常、切口缝合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受检结果。 1.2方法将再次剖宫产、糖尿病、子宫假性动脉瘤、胎儿异常、切口缝合方式这几个方面设定为被观察的对象,有多少孕妇在平时常规化的妇科检查中有上述的症状,被确诊为有上述症状的妇女中又有多少在剖宫产手术中发生了术后晚期出血,将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在记录的过程中要保证准确性。

普外科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探究

普外科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探究 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3例普外科手术后尿潴留患者,对患者尿潴留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尿潴留原因有患者自身原因、手术操作人员原因及药物因素等。通过针对性护理,23例患者尿潴留症状得到缓解,预后情况良好,有效率为100%。结论:分析普外科术后尿潴留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能够有效降低其发生率。 标签:普外科术后;尿潴留;原因;护理 术后出现尿潴留是普外科手术的常见现象,分析其病因并对其进行护理治疗将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具体分析和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2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3例普外科手术后尿潴留患者,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16~58岁。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尿潴留。 2 普外科术后尿潴留的原因 2.1 患者自身原因 (1)心理方面。很多患者由于心理素质较差的容易产生各种焦虑、紧张情绪,且由于对病情重视度较大,容易将所有的心思多放在疾病上,导致精神过度紧张,在出现一些小问题时容易情绪激动,这种不良的心理也是尿潴留产生的一大因素[1]。(2)年龄方面。年龄较大的患者身体肌肉的弹性和肌力一般都比较差,因此也就非常容易出现术后尿潴留。(3)其他疾病方面。患者本身就存在一些尿路系统方面的疾病,如尿路感染,因此在手术后导致病情加重,最后就会容易产生尿潴留。(4)疼痛反应方面。普外科手术结束且麻醉散完之后患者会感觉到剧烈疼痛,疼痛会直接导致患者的膀胱括约肌快速痉挛,患者由于疼痛无法排尿,直接导致膀胱尿量越积越多,最后形成尿潴留。 2.2 手术操作人员原因 (1)动作过度粗鲁。有些手术操作人员由于责任意识差,在手术过程中动作过度粗鲁,如对腹壁肌肉牵拉时用力过猛,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神经功能,导致患者神经絮乱无法在术后顺利完成排尿工作,出现尿潴留。(2)设备使用不当。术后卧床患者一般都要插入专用导尿管,若导尿管型号不对那么就会损伤患者尿道,影响排尿。分析发现,很多操作人员经常不分导尿管型号就给患者使用,导致出现如型号过大造成患者尿道损伤而无法排尿现象出现,最后形成尿潴留。

24例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效果分析

24例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24例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与同期同症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 VS 83.33%);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0% VS 16.67%);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 VS 79.17%)。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及时解决剖宫产术后尿潴留问题,有效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标签:剖宫产;尿潴留;护理;效果分析 尿潴留是指人体膀胱尿液充满后不能正常排除,多发生于拔管后4~8h。临床表现主要尿频、尿不尽、排尿不畅等,严重者可致尿路感染,危及患者健康[1]。留置导尿管虽然是缓解尿潴留的有效有段,但反复导尿不但会增加护理工作,还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进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基于此,我院妇产科通过加强护理干预,在帮助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恢复膀胱功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妇产科2012年4月~2014年8月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24例为观察组。初产妇10例,经产妇14例,年龄20~38岁,平均(26.8±5.2)岁。同期选择24例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为对照组。初产妇12例,经产妇12例,年龄19~39岁,平均(27.2±4.9)岁。两组产妇产次、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两组均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每日定时为患者冲洗、腹部按摩、通过夹管锻炼患者膀胱功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尿潴留并发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①详细观察患者情况,总结其尿潴留并发原因,指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在后期护理中严格实施;②精神紧张而致,为产妇营造舒适安静的环境,详细讲解剖宫产分娩相关知识,引导患者客服害羞、紧张等心理,鼓励其尽早排尿,对疼痛难忍者给与止痛药以缓解膀胱痉挛;③尿道机械性梗阻而致,保留灌肠,适当应用开塞露保留灌肠,以润滑肠壁刺激排便及排尿反映;④排尿习惯改变而致,引导产妇定时排尿,养成良好习惯,同时多给与鼓励让其克服疼痛等困难;对其腹部进行热敷、按摩;采用温开水勤洗会阴部;多让产妇听取流水声音以刺激排尿,必要时再次留置尿管,以防病情加重或其他并发症发生[2]。 1.3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文献[3]拟定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膀胱功能恢復良好,排尿顺畅,残余尿量100ml。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同时自指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情况(分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项),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

(整理)89系统精讲-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节 子宫破裂、产褥感染、晚期产后出血

1.31岁,剖宫产术后8天,发生典型产褥感染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表现是 A.急性输卵管炎 B.急性外阴、阴道炎 C.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D.急性子宫内膜炎 E.急性腹膜炎 【答案】:D 【解析】: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在产褥感染中最常见,病原体经胎盘剥离面侵入,扩散到子宫蜕膜层称子宫内膜炎,侵入子宫肌层称子宫肌炎,两者常伴发。 2.29岁,剖宫产术后8天,发生产褥期感染的临床表现,其病因下列错误的是 A.产道本身存在细菌 B.妊娠末期性交、盆浴 C.医务人员的手、呼吸道接触 D.各种手术器械的接触 E.缩宫素的使用 【答案】:E 【解析】:考察产褥感染的病因。产褥感染的来源有两种,一是自身感染,正常孕产妇生殖道或其他部位寄生的病原体,当出现感染诱因时可致病;二是外来感染,有外界的病原体侵入生殖道而引起的感染,常由被污染的衣物、用具、各种手术诊疗器械等接触病人后造成感染。 3.25岁,剖宫产术后8天,发生急性子宫内膜炎临床表现,正确的护理诊断是 A.体温过高 B.疼痛 C.知识缺乏 D.焦虑 E.以上诊断都正确 【答案】:E

【解析】:考察产褥感染的护理诊断。产褥感染的护理诊断:疼痛,与产褥感染有关(伤口疼痛、腹部疼痛、高热致头痛);体温过高,与产褥感染有关;焦虑,与自身疾病及母子分离有关;知识缺乏,缺乏产褥感染的知识。 4.女性31岁,阴道分娩后发生晚期产后出血,治疗方法上采用 A.必要时子宫切除 B.给予宫缩剂、止血剂 C.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D.刮宫术 E.以上说法均正确 【答案】:E 【解析】:考察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原则。少量或中等量阴道流血,应给予足量广谱抗生素、子宫收缩剂以及支持疗法及中药治疗。疑有胎盘、胎膜、蜕膜残留或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者,应行刮宫术。 5.女性30岁,阴道分娩后发生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发生时间多为 A.产后12小时 B.产后3~5天 C.产后1~2周 D.产后4~6周 E.产后6~8周 【答案】:C 【解析】:考察晚期产后出血的特点。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者。胎盘、胎膜残留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多发生于产后10天左右。 6.女性28岁,阴道分娩后发生晚期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胎盘附着面复旧不全 B.蜕膜残留 C.肿瘤 D.子宫内膜炎 E.胎盘、胎膜残留

外科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临床护理措施

外科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通過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探讨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方法:以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泌尿外科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17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术后干预的基础上根据常见的尿潴留发病原因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与住院时间。结果:住院期间,观察组共发生尿潴留4例,发生率为6.78%;对照组共发生尿潴留12例,发生率为20.6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9.24±5.47)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4.31±5.57)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117例患者中共发生尿潴留16例,发生率为13.67%(16/117),其中年龄、麻醉效果、手术创伤、心理因素以及药物副作用是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常见发病原因,分别占31.25%(5/16)、25.00%(4/16)、18.75%(3/16)、18.75%(3/16)以及6.25%(1/16)。结论: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复杂,针对原因开展相应的预防对策可以有效控制尿潴留的发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尿潴留是指虽然膀胱中有大量尿液,但仍无法自行排出的现象,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尤其在泌尿外科手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非常高[1]。腹胀、腹痛是发生尿潴留患者的最主要临床症状[2],膀胱长期过度充盈会对逼尿肌功能造成严重损伤,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不利于切口的愈合及患者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3]。本文中将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探讨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并总结有效的预防对策,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泌尿外科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17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59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33~68岁,平均(46.47±5.64)岁;疾病类型:精索静脉曲张22例、腹股沟疝16例、膀胱结石14例、前列腺增生6例。观察组中男36例,女23例;年龄32~71岁,平均(48.53±5.61)岁;疾病类型:精索静脉曲张24例、腹股沟疝15例、膀胱结石12例、前列腺增生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术后干预的基础上根据常见的尿潴留发病原因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具体如下。 1.2.1 术前心理干预手术前1 d由手术医生亲自对患者进行查房,并向其介绍手术的方法、目的、麻醉方式以及术前、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提示患者在术后可能发生尿潴留等并發症,提醒患者及其家属留意尿潴留的早期症状,以便及时控制尿潴留的发生。另外,在与患者沟通时要注意态度温和,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治疗的信心与依从性[4]。术前与患者进行有关沟通,向患者介绍手

剖宫产手术指征1

剖宫产手术指征 相对性指征:系指剖腹产经阴道分娩对母子为安全。 绝对性指征:系指无阴道分娩的可能,必须剖腹产结束分娩。按存在的时间分:永久性指征和暂时性指征。永久性指征:系指孕妇骨盆严重狭窄或畸形等终生不变的情况。暂时性指征:系指仅在某次妊娠时并发的情况,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子痫等。按来源分为母性、儿性及母儿性指征。分述之: 一、母性指征 (一)病史 1、多次难产、死产史; 2、习惯性早产、流产;习惯性足月胎死宫内或习惯性新生儿死亡(阴道分娩后); 3、既往剖宫产史,前次剖腹产指征依然存在,或无试产条件; 4、经阴道助产手术未能取出之活胎。临床上要求事先正确估计盆头关系,不应出现阴道助产失败后再剖腹产的错误。 (二)骨产道 1、骨盆严重畸形或混杂狭窄重度骨软化骨盆、均小骨盆兼佝偻扁骨盆,Robert横狭骨盆,Naegele偏斜骨盆,髋关节病变骨盆,高位混化骨盆,脊柱脱位型骨盆,驼背性骨盆,骨折性骨盆等。 2、重度骨盆狭窄。 3、骨盆轻度狭窄试产失败。 (三)软产道 1、软产道畸形(1)高位阴道完全性横膈;(2)阴道纵膈伴有胎位不正;(3)双子宫未妊娠子宫阻塞产道;(4)双子宫妊娠子宫扭转;(5)其它畸形使胎儿不能经阴道分娩者; 2、软产道手术史(1)双子宫畸形吻合术后;(2)子宫肌瘤剔除术后;(3)子宫脱垂修补术后;(4)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后;(5)生殖道瘘修补术后;(6)后天阴道;(7)化学药物烧伤,阴道肿物摘除术后,或阴道损伤修补术后形成瘢痕狭窄,胎儿无法经阴道娩出者; 3、宫颈瘢痕或极严重的水肿影响宫口开大,经治疗无效者; 4、严重外阴水肿,虽经应急治疗(消毒外阴后在阴唇水肿处行多点穿刺放水,或用50%硫酸镁湿热敷等),疗效不佳,如胎儿经阴道娩出可能导致外阴重度撕伤者; 5、极严重的外阴或阴道静脉曲张,未避免阴道分娩发生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者; 6、子宫缩窄环,虽经有效治疗,仍未松解,宫口尚未开全,已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等危机母子安全之症候,或胎儿珍贵者;

24-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中华护理杂志2005年3月第40卷第3期223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沈曲李峥 术后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的症状,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手术后8h内患者不能排尿而膀胱尿量大于600mlu],或者患者不能自行有效排空膀胱而残余尿量大于100m1.即诊断为术后尿潴留o!。Ringdal口1研究发现39%的术后患者不能自行排尿,手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在O%~44%之间““。术后尿潴留可导致膀胱过度膨胀和永久的逼尿肌损伤,而通过留置导尿预防尿潴留,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且可延长住院日,增加患者费用E4.‘3。临床上一般常采用听流水声、按摩、会阴冲洗等方法诱导患者排尿,但效果多不满意,最后不得不采用导尿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术后尿潴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就发生术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术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 术后尿潴留的病因主要是全身或椎管麻醉后排尿反射受到抑制,手术损伤神经,切口疼痛引起膀胱括约肌反射性痉挛,机械性梗阻以及患者不习惯床上排尿等原因引起。Barone[63研究发现,良性肛肠肿瘤患者手术后发生尿潴留的病因,是由于膀胱出口阻塞而不是膀胱收缩功能不全。术后尿潴留的发生随着年龄、手术、麻醉、液体输入量、药物、有无尿道功能障碍史等情况的差异而不同。 1.1年龄因素 年龄越大,手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几率越高,尿潴留的时间越长Ⅲ,大于60岁能明显增加手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几率[“。 1.2手术因素 随着手术类型的不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在o%~44%不等,以肛肠、疝气手术发生率高,手术时间越长,如长于120min,术后越容易发生尿潴留[1“。肛肠手术或骨盆手术后,膀胱括约肌因邻近伤口疼痛而发生痉挛,或骶神经有所损伤而使排尿功能发生障碍。 1.3麻醉因素 腰麻、硬膜外麻醉后,麻醉药品对会阴部盆腔神经都有麻醉作用,阻断了排尿反射。麻醉越深,时阃越长,尿潴留的可能性就越大…。 1.4液体输入量 在椎管麻醉下行良性肛肠病手术的患者,限制手术过程中的液体输入量,小于1000ml可减少术后尿潴留,如大于 作者单位:100041北京市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沈曲:女,本科,主管护师 20040712收稿1000m1.则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明显增加”]。 1.5药物因素 术前应用p受体阻滞剂可明显增加术后尿潴留,而术前使用镇痛药和抗炎药能明显降低术后尿潴留,术后应用M胆碱受体阻断药会引起排尿困难或尿潴留口]。术后使用自控镇痛也常发生尿潴留”]。患者自控镇痛泵(PCA)所使用的药物主要是吗啡,在麻醉的基础上加强了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神经反射,干扰生理性排尿功能,从而增加了尿潴留的发生。 1.6尿道功能障碍史 经尿道前列腺摘除术病史与尿潴留密切相关o]。有尿潴留病史也是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危险因素o]。 2术后屎潴留的预防 2.1预防拔管后尿潴留 留置尿管拔出后,18.5%的患者发生尿潴留“…。主要是因为留置尿管持续引流,膀胱长时间呈空虚状态,可引起膀胱张力减弱,膀胱逼尿肌收缩力降低,以致不能正常排尿;选择尿管不合适或操作不仔细也会损伤尿道黏膜,或尿管刺激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预防拔管后尿潴留,关键是要尽量缩短置管时间,在置管期间使用个体化放尿方法,保护或训练膀胱的储尿功能和排尿功能。 2.1.1置管时间 术后留置尿管24h是妇科手术的常规。Dunn等“”将250例行子宫切除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手术后即刻拔尿管或手术后第1天拔尿管,结果两组的重插尿管率无明显差异。Jolley[1”也通过小样本的临床对照,研究证实了妇科手术后间断插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对尿管非常敏感,尽早拔除尿管有利于患者休息和活动,有利于减少和防止尿潴留。早期拔管可以减少对尿道长时间的刺激,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而留置尿管会导致尿路感染和尿培养高阳性率“…。所以,如果术中没有邻近器官的损伤,应缩短术后留置尿管时间。 2.1.2排尿试验 Thees等“”介绍,排尿试验是评估患者拔除尿管后排尿能力的一种方法。用生理盐水或无菌水注人膀胱,直到患者有急于排尿的感觉。如果患者不能排出尿液,继续观察5~15min;如果患者能排尿,且残余尿量少于150ml,就可认为排尿试验成功。也就是说患者的膀胱功能已恢复.可以拔除尿管。 2.1.3个体化放尿方法 钟小蓉o”分组观察了放尿方法对留置导尿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甲、乙、丙3组各40例,甲组实行个体化放尿,即  万方数据

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

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 理 【关键词】剖宫产术 剖宫产术后患者留置导尿管拔出后,易发生尿潴留。本研究旨在对患者出现尿潴留的相关因素进一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2006年5月我院做503例剖宫产手术。术后患者拔出尿管后,32例发生尿潴留。患者年龄21~33岁,平均25.8岁。留置导尿管时间均为24 h。经积极护理,解除尿潴留31例,1例重新置导尿管。 2 原因分析 (1)术后患者不习惯平卧排尿。因排尿姿势突然改变,而产生不适,排尿不能适应。(2)精神因素包括怕暴露及不敢移动,对环境不适感等,易出现紧张、烦躁及焦虑情绪,从而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致使排尿困难。(3)术后疼痛。患者因手术切口疼痛,不敢移动而不主动排尿,以致膀胱过度充盈,造成排尿无力。(4)泌尿道感染。由于排尿时尿道口疼痛而不敢排尿。(5)术后饮水少。患者卧床期间自觉排尿不方便,故饮水少甚至不饮水。因饮水少,不敢排尿,使膀胱输入或输出的感觉减少,导致尿潴留。(6)膀胱平滑肌收缩无力。(7)腰麻后引起排尿反射性障碍。 3 护理措施 3.1 对不习惯卧床排尿及不主动排尿者应在术前训练患者卧床排尿、使用便器。说明做这些准备工作的必要性,解除患者顾虑,安慰患者,至少每4 h排尿1次。 3.2 对环境不适感及怕暴露等精神因素导致尿潴留者要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况,做好心理护理。详细介绍病室的环境,使患者尽快适应。患者排尿时,请探视人员回避或用屏风遮挡,创造条件使患者安心排尿。并嘱患者尽量做放松锻炼,可增强尿道括约肌功能,以利于排尿。可预防和减少尿潴留。 3.3 对术后疼痛的患者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缓解尿道括约肌痉挛而排尿。 3.4 尿潴留的护理 3.4.1 尿潴留发生的原因 3.4.1.1 尿潴留的发生与泌尿道感染有关患者表现为排尿异常,如排尿困难、尿潴留等症状。剖宫产过程中需留置导尿,在置管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是预防泌尿道感染的关键。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用0.2%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口及会阴部1~2次。防逆行感染。(2)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防止其脱出、扭曲、受压。(3)定时倾倒尿液,并注意尿液的颜色及尿量,及时记录。(4)定时夹管,锻炼膀胱功能。(5)遵医嘱及时拔出尿管,让患者自己排尿,以免发生尿路感染。 3.4.1.2 术后饮水少会发生尿潴留应告知患者充分饮水的重要性,并督促患者多饮水,早期活动,减少尿潴留。 3.4.2 具体护理措施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14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14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8月~2011年8月共收治的14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1例因阴道出血仍多而休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提高手术操作、缝合技术以及术后预防用药是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关键。 关键词:晚期产后出血;剖宫产术 随着剖宫产率的逐渐升高,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也有上升趋势。晚期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产后晚期出血通常是指产妇分娩24 h 后至产褥期结束所发生的子宫大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者。为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本文对收治的14例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5年8月~2011年8月共收治14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均在我县基层卫生院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出血出现在术后3~30d 3例,31~40d 6例,41~68d 5例。患者年龄22~39岁,平均27岁;初产妇9例,经产妇5例。 1.2剖宫产术的原因 患者中有5例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3例胎儿宫内窘迫,3例产程过长,2例社会因素,1例前置胎盘。手术方式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1.3出血原因 14例中,子宫切口愈合不良6例,其中1例为子宫切口部分裂开,1例为完全裂开。子宫复旧不良4例,产褥感染6例,胎盘蜕膜残留3例。 1.4临床表现 患者剖宫产术后均有血性恶露延长淋漓不断。反复或突然出血增多,有时恶露有臭味可伴有低热,患者均有头晕、心慌,因失血过多可出现严重贫血或体克。出血量800~2200mL,平均1100mL,合并出血性体克者3例。7例B超提示有子宫前下壁回声紊乱、不均。此7例均在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刮出物送病理检查,胎盘残留4例,子宫内膜炎2例,蜕膜残留1例。有3例B超提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余4例B超查无异常。 1.5治疗 入院后排除因血液系统导致出血因素外,给子抗感染、对症、按摩子宫等促子宫收缩等治疗,出血多或伴有体克者子输血,最多者输血2000mL,若出血不能控制行子宫切除术。 1.6结果 经保守治疗13例治愈得以保全子宫,1例行子宫全切除术。14例患者均抢救成功。 2讨论 2.1剖宫产后子宫出血的原因 根据国内文献报道,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有随剖宫产率上升而逐渐上升的趋势。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溃疡,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蜕膜残留,子宫内膜炎。前者占出血原因的首位,多发生在子宫下段切口两端。原因主要为缝扎过密致伤口组织缺血坏死或缝扎过松形成血肿使切口不愈合,以致裂开出血,或者子宫切口两端切口出血(术中血管回缩,术后血容量补足后,血管充盈而出血)另外子宫切口过低或过高,缝合时切口上下缘厚薄不均,层次对合差。本组14例患者,均有子宫复旧不良情况,6例有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8例患者有自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1例在输液、输血的前

第六章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三和一)

第六章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A1 型题: 1. 手术前期是指() A.病人患病至手术前 B.术前3天C术前2天 D.决定手术治疗起至进入手术室时止E送手术通知单至手术时 答:D 2. 清点器械、敷料、缝针等应在() A.胸、腹腔及深部手术关闭前 B.手术开始前C手术进行中D.手术结束后E. 手术开始前和胸、腹腔及深部手术关闭前、后 答:E 3. 手术过程中,清点器械敷料的时间是() A.手术进行中 B.手术开始前和准备缝合关闭体腔前 C.开始缝合前 D.手术开始前 E.手术完毕后 答:B ▲ 2 . 3题为同一知识点 4 .术后尿潴留的处理应首选() A.安定病人情绪,诱导排尿 B.局部热敷C针刺疗法D.服用止痛药物E行导尿术 答:A 5. 下列哪种情况的拆线时间应提前() A.切口感染,脓肿形成 B.营养不良C婴幼儿D.年老体弱E减张缝线答:A

6. 除哪项外,均是器械护士的具体职责() A. 手术前一天了解病情 B.提前20?30min洗手 C.手术中密切配合 D. 手术结束后,做手术室内清洁和消毒工作 E. 手术结束后,整理手术台和清洗器械 答:D 7. 手术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的职责是() A.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等 B.协助病人安置好手术体位 C. 协助麻醉师做好病情观察 D.打开无菌物品E给病人铺巾 答:A ▲6,7题为同一知识点 8. 腹部的缝合伤口,出现红肿、压痛、有波动,最主要的处理是() A.拆除缝线,引流 B.应用抗生素C局部热敷D.半卧位 E.局部理疗 答:A 9. 手术人员手臂刷洗消毒后,手臂应保持的姿势是() A.手臂向上高举 B.手臂自然下垂C胸前拱手姿势D.手臂向前伸 E.双手放置背后 答:C 10. 腹部手术后第4 天,切口缝线针眼红肿,正确的处理是() A.拆除缝线 B.红外线照射 C. 70%乙醇湿敷 D.抗生素封闭注射

妇产科尿潴留预防及护理要点

妇产科尿潴留预防及护理要点 发表时间:2019-07-31T12:26:01.10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7期作者:孙君 [导读] 尿潴留是妇产科常见病症,发病率高,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病人的身心状态,不利于病人尽早康复。 四川省南充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637000 尿潴留是妇产科常见病症,发病率高,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病人的身心状态,不利于病人尽早康复。对此,我们应该采取可行的措施,积极预防尿潴留,并且配合护理干预,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什么是尿潴留? 尿潴留(urinary retention)就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不能正常排出。根据病史与特点,可将其分成急性尿潴留与慢性尿潴留。急性尿潴留,起病急,膀胱内突然充满尿液且不能排出,病人十分痛苦,一般需要紧急处理。慢性尿潴留,起病缓慢,病程长,下腹部可触及到充满尿液的膀胱,但是病人无法排空尿液。急性尿潴留,以胀痛难忍、辗转不安等为显著表现,有时,可见尿道溢出部分尿液,但是,无法减轻下腹部疼痛;慢性尿潴留,以排尿不畅、尿频、尿不尽感等为显著表现,常常伴有尿失禁症状,有些病人虽然无明显尿梗阻症状,往往已有明显的肾积水与上尿路扩张等表现,严重时,可引起尿毒症表现,如贫血、呼吸尿臭味、身体虚弱、贫血、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血清肌酐与尿素氮升高等。值得注意的是,病人没有排尿,并不等于就是尿潴留。临床上,若是诊断不明确,可以借助B超诊断。 妇产科病人发生尿潴留的原因有哪些? 1,阴道助产创伤。由于阴道助产手术或者暴力向下按压子宫,促使膀胱位置下垂,且可能损伤副交感神经,导致逼尿肌与膀胱括约肌出现功能性障碍,引起尿潴留。同时,产妇分娩后,腹壁松弛,腹部压力下降,逼尿肌收缩且敏感性降低,表现出无力排尿,加上外阴切口疼痛,抑制产妇排尿动作,引发尿潴留。 2,心理因素。有些产妇因为会阴侧切或会阴撕裂伤需要实施缝合手术,术后,害怕伤口疼痛或者担心伤口感染,畏惧排尿,促使膀胱过度充盈,原有的紧张度及感受性丧失,甚至表现出神经麻痹,反射性导致尿道括约肌痉挛,引起排尿困难,发生尿潴留。 3,机体因素。妊娠末期,孕产妇的膀胱及尿道呈现出水肿症状,分娩时,若是胎头压迫时间太长,促使膀胱粘膜充血、水肿症状加重,引起排尿困难,延长第二产程,在胎头压迫的前体下,膀胱三角肌持续水肿、充血,且由于屏气升高腹压,膀胱压力随之升高,感觉及张力下降,增加排尿阻力,基于两者协同作用下,引起尿潴留。。 4,药物因素。产前或者产程中,由于大剂量应用解痉及镇静药,可能降低膀胱张力,引起尿潴留。例如,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应用硫酸镁等药物。 5,其他因素。如产后身体虚弱、因产程长造成过度疲劳、逼尿肌乏力等,都可能导致尿潴留。 妇产科尿潴留预防与护理要点 1,心理疏导。术前,加强健康宣教,向病人介绍手术基本流程以及配合要领和注意事项等,告知术后可能需要留置1周以上的尿管,让病人做好心理准备,并且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回答其提出的问题,消除病人的紧张、不安、烦躁等负面情绪,加强健康指导,在允许范围内,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获取病人的信任,建立良好关系,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 2,膀胱功能训练。术前3天左右,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的同时,指导病人进行膀胱功能以及提肛肌运动,规律性收缩提肛与尾骨肌,每天一共5次,每次30分钟。同时,适当训练腹肌,呼气收缩,吸气放松,每天共5次,每次坚持3秒即可,术后第7天,护理人员督促病人在床上进行提肛收腹运动,规律翻身,并且开始夹尿管,训练膀胱收缩功能,病人出现尿意时,安排放尿。膀胱功能训练的过程中,注意预防泌尿系感染,观察导尿管有无受压,是否变形,确保导尿管通畅。 3,诱导排尿。第一,按摩腹部膀胱膨隆处,朝向两边,轻轻按摩20次,再从膀胱底部朝下按摩,将热毛巾放在腹部膀胱区,借助热量促进收缩,有助于排尿;第二,指导病人停水流声,通过条件反射作用,释放排尿压力,促进病人产生尿意,进而排尿。 4,导尿管日常护理。术后,尿潴留超过6小时,需要留置导尿管,此时,应该向病人解释清楚,说明出现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并且家少导尿管的作用及目的,增加病人依从性,同时,日常护理中,坚持无菌操作原则,每天需进行会阴清洁,清洗尿道口,膀胱尿液不可一次排空,若是残余尿量明显减少,可考虑将导尿管排除。 5,药物干预。人体排尿时,常常伴有排尿的生理现象,因此,可应用温热等渗盐水实施灌肠或者给予开塞露纳肛等方式,在排便时促进排尿。同时,也可肌肉注射新斯的明,增加膀胱平滑肌兴奋程度,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进而排尿。除此之外,还可给予解痉利尿、补血活血等中药,如金匾肾气刃、补中益气汤等,适用于膀胱气化失司、肾阳不足等。 6,物理干预。应用周林频谱仪或红外线灯,照射尿潴留病人的膀胱区域,持续15分钟。若是阴道助产、体力衰竭和第二产程较长的产妇,可按摩子宫或者热水袋、热毛巾放在膀胱部位等形式,促进腹部肌肉收缩,升高腹内压,促进排尿。另外,合适体位,可减轻切口疼痛,对排尿也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妇产科病人很容易发生尿潴留,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应该分析了解引起妇产科尿潴留的原因,并且采取可行的护理方式进行预防、干预尿潴留,降低尿潴留发生几率,促进排尿,恢复健康,改善预后。

60例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60例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3-03-25T11:22:56.9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谢燕芬 [导读]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尿潴留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护理措施。 谢燕芬 (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质控科 5430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287-02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尿潴留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3月-2012年8月行剖宫产术后出现的60例尿潴留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0例尿潴留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后,有56例均恢复自行排尿功能,另4例因其他原因而重新置导尿管。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拔除尿管前后的护理干预,并采取诱导排尿等措施 , 使产妇尽快恢复自行排尿,有利于产后康复。 【关健词】剖宫产尿潴留护理 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发生尿潴留不仅给产妇带来极大痛苦,而且影响产后子宫收缩,增加产后出血,从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1]。本文对我科2010年3月~2012年8月行剖宫产术后出现的60例剖宫产出现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为探索产后尿潴留的原因以及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分析 1.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 2012年8月我科的716例剖宫产手术中,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患者均无妊娠合并症,既往无尿潴留病史。术后患者拔出尿管后,有60例发生尿潴留,其中初产妇48例,经产妇12例,发生率为8.38%。患者年龄21~36岁,平均27.8岁,留置导尿管时间均为24h。 1.2 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相关因素 1.2.1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的应用本组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 术后硬膜外导管与镇痛泵相连接,泵内药物会持续作用脊髓神经而影响膀胱逼尿肌功能,并减弱膀胱平滑肌张力,使患者人对膀胱充盈的敏感性降低,造成排尿不畅和残余尿增多以致尿潴留[2]。 1.2.2 剖宫产术后的生理、心理变化①拔管后排尿姿势和体位的改变,患者不习惯床上排尿而导致尿潴留;②产程较长, 由于很多患者在术前,往往都经过试产 ,膀胱和尿道受胎先露压迫过久,导致膀胱、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张力变低而发生尿潴留;③腹壁由于妊娠时长期持久扩张后松弛,腹压下降,无力排尿;④术后饮水少:患者卧床期间自觉排尿不方便,故饮水少甚至不饮水,使膀胱输入或输出的感觉减少,而导致尿潴留。 1.2.3 术后疼痛①排除尿管后,患者排尿时尿道口疼痛而不敢排尿;②术后腹部切口疼痛,不敢移动而不主动排尿,以致膀胱过度充盈,造成排尿无力。 2 护理措施 2.1 健康教育①对环境不适感及怕暴露等精神因素,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进行耐心的解释工作,消除顾虑;②向患者讲解剖宫产后的生理变化以及尿潴留发生的原因及后果,让患者理解排空膀胱的重要性,使其在积极配合护理;③在拔除尿管前5h夹闭镇痛泵,指导患者多饮水和适当活动,停止药物供给,使药物在体内代谢,以减轻药物对膀胱功能的抑制作用[3];④训练并监督患者使用便器卧床排尿,至少每4h排尿1次,嘱患者尽量做放松锻炼,增强尿道括约肌功能,以利于排尿,减少尿潴留。 2.2 诱导排尿措施 2.2.1冲洗会阴法此方法无痛苦无副作用,单独诱导排尿成功率高。用50℃左右的温热水反复冲洗会阴部,顺序同会阴擦洗顺序,使会阴部受到温热的刺激了尿道感受器,使传至脊髓排尿反射中枢的冲动增强,引起排尿反射,同时还反射性的抑制阴部神经活动,这种正反馈调节,使逼尿肌收缩更强,尿道外括约肌及时开放,尿液被强大的膀胱内压驱出[4]。 2.2.2 开塞露纳肛法根据排便反射对膀胱括约肌也有松弛作用的机制,利用开塞露灌肠促使患者排便,进一步使病人排尿。我科使用 40mL-60ml开塞露保留灌肠, 40mL即为有效剂量,剂量较小达不到效果,而盲目增加剂量不能增大有效率,只能增加病人痛苦,及药物吸收导致的不良反应,如局部高渗造成的肠道局部电解质紊乱[5]。开塞露纳肛法简便易行,无毒副作用,效果快速,不仅可以诱导排尿,排便还能通过反射作用刺激宫缩,促进产后止血。 2.2.3 其他常规方法①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缓和排尿抑制,使病人产生尿意,促使排尿;②热敷法:将热毛巾或热水袋置于病人下腹部膀胱区,热敷膀胱区域15~20分钟,使肌肉放松从而诱导排尿;③按摩法:将双手置于病人下腹部膀胱膨隆处,向左右轻轻按摩10次~20次,使患者下腹部稍有热感且放松,再用一手掌自患者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压,促进尿液排出;④热气熏蒸外阴部:患者取蹲位,将盛有开水的水盆置于病人会阴部,利用水蒸气刺激尿道周围神经感受器而促进排尿;⑤肌肉注射新斯的明:新斯的明对膀胱平滑肌的兴奋作用较强,可为产后尿潴留的病人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mg~1mg,以促使膀胱平滑肌收缩而排尿。 2.3 导尿术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经上述处理无效应及时导尿。在置管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是预防泌尿道感染的关键,第一次放尿时流量不能超过1000ml。导尿期间要保持尿管通畅,妥善固定并及时倾倒尿液,注意会阴部的清洁与消毒;拨管前应先训练膀胱的反射功能,可做间歇性夹管,训练了膀胱功能,增强了患者对膀胱充盈的敏感性,可有效预防拨除尿管后再次发生尿潴留。 3 结果 本组60例尿潴留患者应用上述护理措施后,有56例(占本组93.33%)均恢复自行排尿功能;4例(占本组6.67%)经上述处理无效重新置导尿管,再次导尿的患者第二次拔尿管未发生尿潴留。 4 讨论 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护理主要是心理护理、剖宫产术前和术后护理以及尿潴留的护理, 这是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成功护理的基础[6]。剖宫产术后患者普遍存在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精神紧张易致膀胱紧张度和感受性降低,致不能正常排尿;术中盆腔内操作累及膀胱、麻醉和镇痛的应用以及术后卧床,影响膀胱的收缩力,反射性导致尿道括约肌痉挛,导致尿潴留发生。护士应做好宣教工作和心理护理,加强病房的巡视,发生尿潴留后,护士应根据尿潴留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治疗剖宫产后尿潴留的方法很多,最传统的听流水声诱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时间、病因、防治措施。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本院收治的47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感染,子宫切口裂开,胎盘、蜕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病例剖宫产指征多见于:产程异常、头盆不称、胎儿窘迫、妊高征、前置胎盘、剖宫产史等。发生时间以剖宫产术后>3周者占多数(65.96%),其中部分病例(12.77%)>6周。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时间不应局限于产褥期内,其主要病因是子宫切口感染、裂开,多见于产程异常所行剖宫产。对病因的诊断、防治值得重视。 【关键词】剖宫产并发症晚期产后出血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ime, etiological factors, treatments for prevention and cure of late postpartum hemorrhage after caesarean section.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undertaken to 47 cases of late postpartum hemorrhage ater caesarean section collected from the hospital between 2003,6 and 2008,6. Results The causes were infection of incisional wound, disruption of wound, residual of placenta and decidua, poor involution of uterus in turn. The indication of caesarean section were labor abnormality, cephalopelvic disproportion, fetal distress,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placental presentation, uterine-incision delivery history and so on. Mostly happened 3 weeks later after caesarean section(65.96%),part of them(12.77%) happened 6 weeks later. Conclusions The late postpartum hemorrhage is not confined to puerperium only after caesarean section. The major causes are of incisional wound infection and disruption of wound, which mainly occurrs in uterine-incision delivery after labor abnormality. The etiopathogenisis is of importance for better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uch disease. 【Key words】 Caesarean section Complication Late postpartum hemorrhage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导致了各种并发症的增加,有关剖宫产术后早期产后出血的问题已屡见报道,其严重性已受到足够的重视,但晚期产后出血亦是剖宫产术后严重并发症,可危及产妇生命,有随剖宫产率的上升而逐渐上升的趋势,应引起重视。作者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分娩总数为16822例,其中剖宫产术6046例,占35.94%,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26例,发生率0.43%。这时期基层医院剖宫产术后发生晚期产后出血转入本院21例,共47例。产妇年龄23~41岁,平均28岁。初产妇35例、经产妇12例,无一例死亡。 1.2 诊断标准及剖宫产术指征 (1)诊断标准:剖宫产术后>24h,子宫出血持续或间断,其中一次出血>500ml者,诊断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2)剖宫产指征:产程异常13例、头盆不称8例、胎儿窘迫7例、妊高征5例、前置胎盘4例、剖宫产史4例、双胎3例、胎位不正2例、社会因素1例。本组病例择期剖宫产9例,急诊剖宫产38例,已临产33例,其中进入第二产程行剖宫产16例。 1.3 发病情况大多数病例子宫大出血发生于家中,但单次出血量均>500ml,最大单次出血量约3000ml,其中21例发生失血性休克,有腹痛者17例,发热者(体温超过38℃)24例。化验结果:患者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60~90g/L者30例,<60g/L者15例,白细胞增高(>10.0×109/L)者31例。B超检查提示:切口愈合不良30例,宫内残留15例。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原因与剖宫产指征的关系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为病例入院后经临床观察,B超检查;清宫术;刮出物送病检以及手术切除标本病检后结果证实。见表1。表1 剖宫产指征与产后出血原因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