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直播中多机位设置的重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d19180718.html,

电视直播中多机位设置的重要性

作者:杨丽萍王斌

来源:《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9期

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促进了电视直播手段的不断发展。节目的制作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也在日益更新,这极大地丰富了电视的视听效果。人们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对电视画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满足具有高清晰的画面,而且还要有较高的艺术感。这样多机位拍摄在电视直播节目中就显得至关重要。

多机位拍摄是电视实况转播中常用的方式,是通过电视导演的二度创作,在电视节目制作现场根据内容的需要,切换不同景别的画面来表现主题和展示环境空间的主要手段。在以往的电视新闻、纪录片等的拍摄中。大部分是由一台机器进行拍摄,摄影每次只从一个角度来拍摄画面形象,这一工作方式,对新闻事件、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难免会漏掉一些细节,影响了事件记录的完整性,降低了信息量。对拍摄文艺节目来说,用单机拍摄可以使画面精雅细刻、用光布置严谨,画面组接设计性强,但单机拍摄演员情绪会受影响。多机拍摄、现场编辑是电子技术带来的优势。也最能够突出电视个性与本质。电视观众可以从多角度、多方位看同一事件、同一进程。提供事件多方面的信息,形成一个立体报道。目前我国重要的新闻事件都采取了多机位拍摄,现场编辑的直播方式。电视现场转播一般用3到10多台摄像机多机位拍摄不同的角度和景别,来表现拍摄主体并对拍摄现场有整体的机位设计。通过摄像师安排画面的布局,选择光线及景物之间的关系等。创造了十分丰富的视觉形式。许多新颖的拍摄角度还使现实存在的事物获得了一种与通常所见的形象不同的视觉和新的心理感觉,屏幕上可以展示一个新的世界。这就是电视的魅力,也是多机位拍摄的重要性。

2009年5月9日上午,我们陕西电视台在陕西省扶风县境内佛教圣地法门寺向全国人民现场直播了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利安奉大典的盛况。这次电视直播工作正如各媒体宣传的“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落成安放大典盛况”。我们在机位部分设置了18个机位。那么为什么要架设这么多的机位呢?

陕西省扶风县148米的法门寺合十舍利塔是世界最高佛塔,也是世界唯一的佛指舍利安放处。法门寺隆重举行“佛教圣地法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剩安奉大典”。海内外的高僧大德、社会贤达、企业家、八方信众等人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这是自唐以来最大的一次盛典——3万余人齐聚在法门寺这方佛教圣土上,以最隆重的仪式庆祝合十舍利塔的落成,恭迎佛指舍利的回归,瞻拜佛指舍利的安奉,对这一盛会的转播意义巨大。

首先要谈的是时间、环境的制约。这是一次场面宏大、流动性强的现场直播。在历时两个小时的现场直播中,从法门寺牌匾至合十舍利塔里的舍佛缘,长度为两公里,环境复杂,参与人数多。所以在机位设置上一定要多,这样才能多角度地展示落成大典的盛况。其次,要想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到每一个环节、步骤、过程,事件又不可能再进行一次,那么就要精心安

电视节目导播复习材料2

电视节目导播复习材料 导播是一个工种、岗位的名称。 多机拍摄与多讯道制作的区别:多机拍摄:在一个拍摄现场,如果有一台以上的摄象机同时进行拍摄,分别获取素以备后期编辑阶段使用,我们就说这是一个多机拍摄、后期剪辑的制作方式。多讯道制作:通过视讯切换器将多个讯号来源随时进行选切并输出一路信号以供直播或录制,,并由导播承担多个讯道画面的调度选切工作。“多讯道制作”与“多机拍摄”的区别还不仅在于画面来源的复杂性,多讯道制作方式的核心更在于它必须有一个切换系统。 多讯道节目制作的种类:ESP(电子演播室制作方式),ESP是指在电视台的演播室中通常进行的录制方式。EFP(电子场地制作),EFP是对一整套适用于电视台以外的现场进行即时摄制作业的电视设备的统称。它可以对发生的事件或节目演出做现场直播或现场录制。复合ESP/EFP/ENG多种形式的综合制作方式:做讯道的制作方式可以是ESP或EFP方式,也可以是ESP、EFP、ENG 这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两种的结合,还可以是复合ESP/EFP/ENG多种形式的综合制作方式。 导播是一个具有独特工作性质的人,是节目制作的核心人物。1导播应该是一个需要深入了解节目内容的人。2导播是一个能够全面控制多讯道拍摄现场的人。3导播是一个精确掌握节目时间的人。4导播是一个随时掌握成片面貌的人。 多讯道拍摄现场的复杂程度取决于三方面的原因:多讯道拍摄现场的工种岗位繁多,直播节目的不可重复性,大场面、多场面增加了多讯道制作的难度。精确掌握录制时间的好处:1精确掌握录制时间可以控制节目录制成本。2

精确掌握录制时间可以在现场录制与后期制作中节省工作人员精力。3精确掌握录制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还原现场气氛、保持多讯道录制的意义。 导播团队:总导播(DIR)助理导播(DA)场地导播(AD)慢动作导播(AP)字幕导播(FONT CRD)切换导播(VM) 创意设计人员包括:文案设计(或撰稿人)、导演、美术设计、音乐音响设计人员。 导播的职能:1监看和调度各个讯道摄象机拍摄的画面及其他来源的画面信号2利用视讯切换器选择并切出播出画面。3眼、耳、嘴、手并用。 导播的职能范畴:1节目的形态与呈现方式(导播工作最好能从策划阶段开始进入)2节目设计与程序编排3场景空间利用与舞美设计思路4机位设置5制定导播工作台本6后期制作摄像工作会议又称:“说镜头会”。直播的流程:直播当天、临近直播(提早30分钟坐到切换台)、直播之中、直播之后。导播素养:1职业化与专业化2自如运用视听语言3熟练掌握操作设备4精确的时间意识5沉着与机敏的双重性格6成为团队核心的必备能力 什么是职业化与专业化?为什么要倡导职业化与专业化?答:专职从事导播工作的人我们可以称他为“职业导播”;而专门从事某种类型节目导播的人才能叫做专业“导播”。之所以要倡导职业化与专业化,是因为导播只有对某领域的专业知识非常精通,才能准确地理解和诠释该品种类型的节目。这是导播工作中隐含的却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自如运用视听语言包括:机位设置、镜头设计、临场调机、镜头搭配与切换时机。导播临场应对方案是如何产生的?答:1导播需要明确自己有责任将现场发生的事件传递给电视观众。2导播作为现场的亲历者,应该了解现场突发情况的

电视直播中多机位设置的重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d19180718.html, 电视直播中多机位设置的重要性 作者:杨丽萍王斌 来源:《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9期 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促进了电视直播手段的不断发展。节目的制作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也在日益更新,这极大地丰富了电视的视听效果。人们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对电视画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满足具有高清晰的画面,而且还要有较高的艺术感。这样多机位拍摄在电视直播节目中就显得至关重要。 多机位拍摄是电视实况转播中常用的方式,是通过电视导演的二度创作,在电视节目制作现场根据内容的需要,切换不同景别的画面来表现主题和展示环境空间的主要手段。在以往的电视新闻、纪录片等的拍摄中。大部分是由一台机器进行拍摄,摄影每次只从一个角度来拍摄画面形象,这一工作方式,对新闻事件、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难免会漏掉一些细节,影响了事件记录的完整性,降低了信息量。对拍摄文艺节目来说,用单机拍摄可以使画面精雅细刻、用光布置严谨,画面组接设计性强,但单机拍摄演员情绪会受影响。多机拍摄、现场编辑是电子技术带来的优势。也最能够突出电视个性与本质。电视观众可以从多角度、多方位看同一事件、同一进程。提供事件多方面的信息,形成一个立体报道。目前我国重要的新闻事件都采取了多机位拍摄,现场编辑的直播方式。电视现场转播一般用3到10多台摄像机多机位拍摄不同的角度和景别,来表现拍摄主体并对拍摄现场有整体的机位设计。通过摄像师安排画面的布局,选择光线及景物之间的关系等。创造了十分丰富的视觉形式。许多新颖的拍摄角度还使现实存在的事物获得了一种与通常所见的形象不同的视觉和新的心理感觉,屏幕上可以展示一个新的世界。这就是电视的魅力,也是多机位拍摄的重要性。 2009年5月9日上午,我们陕西电视台在陕西省扶风县境内佛教圣地法门寺向全国人民现场直播了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利安奉大典的盛况。这次电视直播工作正如各媒体宣传的“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落成安放大典盛况”。我们在机位部分设置了18个机位。那么为什么要架设这么多的机位呢? 陕西省扶风县148米的法门寺合十舍利塔是世界最高佛塔,也是世界唯一的佛指舍利安放处。法门寺隆重举行“佛教圣地法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剩安奉大典”。海内外的高僧大德、社会贤达、企业家、八方信众等人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这是自唐以来最大的一次盛典——3万余人齐聚在法门寺这方佛教圣土上,以最隆重的仪式庆祝合十舍利塔的落成,恭迎佛指舍利的回归,瞻拜佛指舍利的安奉,对这一盛会的转播意义巨大。 首先要谈的是时间、环境的制约。这是一次场面宏大、流动性强的现场直播。在历时两个小时的现场直播中,从法门寺牌匾至合十舍利塔里的舍佛缘,长度为两公里,环境复杂,参与人数多。所以在机位设置上一定要多,这样才能多角度地展示落成大典的盛况。其次,要想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到每一个环节、步骤、过程,事件又不可能再进行一次,那么就要精心安

final cut多机位对齐

final cut多机位对齐 摘要: 一、final cut 多机位对齐简介 1.final cut 多机位对齐的概念 2.final cut 多机位对齐的作用 二、final cut 多机位对齐的操作步骤 1.导入素材 2.创建多机位剪辑片段 3.对齐画面 4.调整同步 5.完成多机位对齐 三、final cut 多机位对齐的注意事项 1.素材的准备工作 2.确保摄像机参数一致 3.对齐画面的技巧 四、final cut 多机位对齐的应用案例 1.体育赛事直播 2.音乐会现场录制 3.电影、电视剧拍摄 正文: final cut 多机位对齐是Final Cut Pro 视频剪辑软件中的一项功能,它能

帮助用户在编辑多机位视频时,轻松地将不同摄像机拍摄的画面进行精确对齐,从而提高视频制作的效率和质量。 要实现final cut 多机位对齐,首先需要导入素材。将所有摄像机拍摄的素材导入Final Cut Pro,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接下来,需要创建多机位剪辑片段。选择要编辑的机位,将其拖拽到时间线上,然后点击“创建多机位剪辑片段”。 此时,Final Cut Pro 会自动分析各个机位的画面,并在时间线上生成对应的剪辑片段。接下来,用户需要对齐画面。通过点击并拖拽剪辑片段的左右边缘,可以轻松地调整画面的位置和时间。在调整同步时,可以利用Final Cut Pro 内置的音视频波形图,确保各个机位的音频和视频同步。 完成多机位对齐后,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画面进行进一步的剪辑和调整。在Final Cut Pro 中,用户可以轻松地切换不同机位的视角,实现画面的无缝切换。 在操作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循。首先,确保素材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包括素材的命名、分类和整理。其次,为了保证多机位对齐的准确性,需要确保所有摄像机的参数设置一致,例如:画面尺寸、帧速率和色彩空间等。在对齐画面时,可以利用Final Cut Pro 提供的参考线和标尺工具,提高对齐的精度。 final cut 多机位对齐在各种视频制作场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体育赛事直播中,可以利用多机位对齐实现不同角度画面的无缝切换;在音乐会现场录制中,可以捕捉到不同乐器的特写画面,提高观众的观赏体验;在电影、电视剧拍摄中,可以实现多机位拍摄画面的精准对齐,提高拍摄效率。

浅谈电视综艺晚会中镜头切换的重要性

浅谈电视综艺晚会中镜头切换的重要性 电视综艺晚会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平时固定的娱乐栏目之外,特定时期,还要制作内容切近主题气势宏大的歌舞晚会,比如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元宵晚会,三一五消费者权益日晚会以及五一劳动者晚会,八一建军节晚会,中秋晚会十一国庆晚会,元旦晚会等等大型主题突出晚会,更少不了小型的个人演唱会抒情励志的诗歌朗诵会;以及目前流行的各类选秀比赛等等,不管什么类型的文艺节目,都少不了切换和舞美灯光设计,诚然,一台成功的晚会是导演,制片人,编导播录制作等多工种各行当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里,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仅就切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切换就是导演的二次创作 作为电视文艺节目,当电视工作者们用现场直播的形式把生动精彩的现场表演呈献给观众时,正能量的主题和动人的晚会节目内容设计以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就成为众多电视文艺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当若干台不同机位的摄像机同时录制时,观众便可从不同角度欣赏到异彩纷呈彩的电视节目内容。每名观众都被晚会的期待所驱使,他们希望所看到的画面与镜头是有机组接是分不开的。而要实现有机组接就必须靠导演的二度创作来完成,这个创作的方法业内人士就叫做镜头的切换。可以这样说,切换就是导演的二次创作。 观众所看到的现场直播,就是用多机位的同步切换来及时完成电视节目播出的方式,让观众能从不同层次不同空间和不同角度充分去欣赏节目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在这里,镜头切换就成为多机位同步组接的基本方法。这样的切换也可以说是一个即兴发挥的过程,一般由导演来执行切换。所以,好多电视台的切换,前身大多都当过导演,因为二者是密切不可分的,虽说现在随着分工的越来越细致,切换成为重要的岗位,导演事无巨细,他指挥切换既要懂得文艺节目的韵律和节奏,又要熟悉转播车或切换台设备的操作性能,并能依据所要录制节目的不同属性,把两者完美相融。切换导演只有掌握音乐、语言的节奏以及构图、机位、镜头的剪辑技巧,才能在瞬间将自己对每个节目的体验、感受,连接成一组富有表现力的画面。可以说转播的成败就在切换导演的手脑之间.它直接影响着各类节目从现场表演向电视化转变的质量和效果。转播前的机位设置就像打仗前的兵力部

篮球赛事直播中主机位的应用分析

篮球赛事直播中主机位的应用分析 作者:宋斯凝 来源:《科技传播》 2017年第24期 摘要在体育赛事直播中,考虑了零时差的信息传输问题,对于直播参与人员的专业素质 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主机位的选择对于直播质量影响巨大,如果主机位选择不当,则无法兼 顾全场,会导致直播效果的下降。本文以篮球赛事为例,就主机位的重要性以及其在赛事直播 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篮球赛事;直播;主机位;应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201-0081-02 篮球是一项备受年轻人喜爱的运动,也是世界上普及最广、影响力最大的运动之一,每年 都会开展许多大型赛事,如美国的NBA、中国的CBA 等,对于远在异国他乡的人而言,赛事直 播是享受体育盛宴的主要途径,从保证直播质量的角度,直播参与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对赛事直播有较好的了解,通过对主机位的合理选择和应用,以镜头对赛场上的精彩故事进行 演绎。 1 主机位的作用 在篮球赛事直播中,一号机的作用与一些大型文艺晚会中的二号机类似,能够全面反映赛 场情况,保证导播信息的完整性。例如,在篮球竞技中,有时候防守方会为了打乱对方的进攻,会故意针对对方罚球命中率且无球在手的队员进行侵犯,以此来争取主动。由于场中的其他机 位一般都会关注持球队员,只有主机位才做到全局兼顾,从而将这样的战术直观地展现在观众 前面。以一场标准CBA 赛事为例,分为四节48min,转播时间一般在120min,主机位占据了整 体信号的70%以上,因此从理论上讲,主机位的水平直接决定了赛事信号的质量[1]。 2 主机位的应用 2.1 主机位的位置选择 主机位的选择对于其作用的发挥影响巨大,对于外行而言,主机位的设置只不过是在场馆 中间找一个恰当的位置,然后搭设支架,设备就位,等到比赛直播时由导播操作即可。 但是实际上,主机位的选择和设置可谓大有学问,依照相关规范,一号机应该设置在观众 席上方正对球场中线位置,以半场景别攻防战为主,同时覆盖全场。摄影机的架设高度应该与 球场长轴线端地面保持16°~20°夹角,在展示整个赛场氛围的同时,也可以立体呈现攻防 双方的战术。应该做好机位构图的把握,对于篮球赛事而言,主机位的作用虽然多数体现在半 场攻防展现,不过同样必须关注全场,无论选择何种景别构图,都必须避免信息缺失现象。 通常来讲,完整的主机位构图需要包括攻防双方队员、彩排走位、球场底线以及24s 进攻 倒计时等。 2.2 镜头利用 现场直播主要是通过摄影机镜头,对比赛现场的气氛进行传递,使得观众能够享受到精彩 的视听盛宴。而从摄像者的角度,需要合理运用镜头语言,以更好地对客观事物的特点进行传达,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

电视节目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分析

电视节目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分析 电视节目制作在现代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不仅能够提高节目的质量和观赏性,还能够为观众呈现更加生动和震撼的画面效果。下面将针对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进行分析。 一、多机位布局的重要性 多机位布局是指在节目制作中,通过多个摄像机同时拍摄,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捕捉目标物体的画面。多机位布局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画面质量:多机位布局可以在不同角度捕捉目标物体的画面,从而提高画面的质量。观众可以通过不同角度的镜头来观察目标物体,获得更加全面和丰富的视觉体验。 2. 增加观赏性:多机位布局可以提高节目的观赏性。通过不同的镜头镜头切换和画面组合,能够为观众呈现更加多样和富有层次感的节目内容,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3. 提高制作效率:多机位布局还可以提高节目制作的效率。通过多个摄像机的协同拍摄,可以同时拍摄不同角度的画面,从而节省制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二、协同拍摄技巧的应用 协同拍摄技巧是指在多机位布局的基础上,通过协同合作和技术手段,实现多个镜头之间的配合和协调,从而为观众呈现更加生动和震撼的画面效果。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协同拍摄技巧: 1. 镜头切换:镜头切换是协同拍摄中常见的技巧之一。通过不同镜头之间的切换,可以为观众呈现多样化的画面效果。可以通过远景、中景和近景镜头的切换,呈现不同的画面效果,增加观众的视觉感受。 2. 运动跟踪:运动跟踪是指通过多个摄像机同时对目标物体进行跟踪拍摄,从而实现画面的连贯性和流畅度。运动跟踪可以用于捕捉快速移动的目标,例如体育比赛和演出表演等场景。 3. 聚焦衔接:聚焦衔接是指在多机位布局中,通过不同摄像机之间的焦距变化,实现画面的转换和切换。聚焦衔接可以用于呈现目标物体的细节和特写,增加观众的视觉冲击力。 三、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的运用案例

电视导播的技巧

电视导播的技巧 导播工作既是一种技能,更是一门艺术。它可以为节目增色,也可以毁掉精彩。在技 能向艺术的过渡中,每一名从事导播工作的电视人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实践,最后将一 个电视栏目艺术的呈现出来。下面是电视制作的导播技巧,一起来了解下吧: 机位设置 机位设置就是节目部必须把不好的第一道第一关。机位设置能够化解从哪里看看,往 哪里看看的问题。比如在演唱会节目的制作中,当舞美灯光等舞台要素营造不好之后,就 要展开摄像机机位的设置。如果就是10讯道的制作,那么就存有10台摄像机须要布置在 会场的各个关键观察点上,它们和转播车上的转换系统相连接,提供更多信号可供节目部 挑选。 机位设置要体现节目的制作目的和观众期待,例如演唱会节目是为了展现歌舞的艺术美,观众期待欣赏明星的外型和流行歌曲,在机位的设置上就要考虑以展现舞台演出为主,从各个角度、各个高度、各个景别来观察演员。机位设置就好比围棋的布局,建筑的框架。一位资深导播说过:“好的机位图也是具有美感的。” 机位设置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舞台和观众区的相对边线,表演场地的物理形状,周 围建筑的特点等都就是必须考量的因素,把摄像机合理地原产至环境中可以使电视观众不 仅存有身临其境的体会,还能够看见源自全方位的景物特写。摄像机的边线在表演已经开 始后通常无法大量改动,所以在设置方案中要考量各个机位的相互关系,力争在同一角度 上存有两个以上的机位,以便展开接力赛摄制,也能够更好地确保精彩镜头的抓取。节目 部最出色能画出来机位图,图上可以窥见各个摄像机的边线、机号、镜头性质、辅助设备 等信息。 机位设置不仅仅是指摄像机的位置,机号可以对应切换台上的按钮和监视器,方便查找。镜头性质也要在设备清单上标注,方便领取,同时也可以从中看出该机位所要表现的 范围和对象。 辅助设备主要指摇臂、轨道、索道、航拍等相同的摄像机底座,当然还包括三脚架等 常规类型。从机位图中节目部能够构筑出来大致的画面感觉,各机位的摄像师也能够明白 自己的摄制范围和对象。一个杰出的节目部就是团队的领导,根据彩排厘定分镜头剧本之后,在播映中节目部和摄像机就要严苛按分镜头得出适当的镜头画面。节目部在制作前要 协同各个有关岗位,统一制作理念,践行全局观念,确保通力协作。 调机 调机就是指导播在制作中按照分镜头剧本的建议,把摄像机的画面调度至最适宜编辑 的样式。阳入机能化解如何看看的问题。如果就是突发性的新闻事件,无法同时实现彩排 和制订分镜头剧本,节目部就要认真地调度各个摄像机,使其摄制合乎技术标准和艺术建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重要性及其技巧探析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重要性及其技巧探析 在融媒体时代的今天,信息传播的形式和渠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更是在这一变革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本文将深入探讨在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重要性,并对其技巧进行分析。 一、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重要性 1.1 实时性的需求 融媒体时代,信息的更新速度愈发迅猛,观众对于新闻的实时性有着更高的要求。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能够实时将最新的事件、突发新闻传递给观众,满足了人们对新闻即时性的迫切需求。 1.2 互动性的提升 通过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观众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到新闻信息,并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即时互动。这种互动性不仅拉近了新闻传播者和受众的距离,还使得新闻报道更具参与感,增加了受众的黏性。 1.3 多元化的呈现方式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不仅提供了传统新闻报道的平面呈现,还可以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了信息的呈现方式,使得新闻更具立体感,更能够引起观众的关注。 二、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技巧探析 2.1 技术手段的运用 2.1.1 高清画面与音效 保证直播画面的清晰度和音效的质量是提高观众体验的重要手段。使用高清摄像设备和专业的音频设备,使得观众在收看直播时能够获得更真实、更直观的感受。 2.1.2 多摄像头切换 通过多摄像头的切换,可以呈现更多角度的画面,增加画面的变化,使得直播更加生动有趣。巧妙的摄像机位安排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的全貌。 2.2 内容策划与导播技巧 2.2.1 事前准备

在直播前,进行充分的事前准备是确保直播质量的关键。包括场地的勘查、设备的测试、人员的培训等方面,都需要提前规划和安排,以确保直播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2.2.2 即时调度 在直播过程中,导播需要具备良好的即时调度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对各个环节进行灵活安排,确保直播的流畅进行。这要求导播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应变能力。 2.3 互动性与社交媒体运用 2.3.1 实时互动 通过在直播中设置互动环节,如观众提问、投票等,可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使得直播更具吸引力。及时回应观众的关切和疑问,增加互动性。 2.3.2 社交媒体平台的整合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直播的还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进行信息的传递和观众互动。合理运用社交媒体的功能,扩大直播的影响力,提高观众参与度。 三、结语 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形式,不仅具有极大的传播效果,而且为观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直观的信息体验。通过合理运用技巧和不断创新,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将在未来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新闻传播向更高水平迈进。

晚会录像会议录像多机位拍摄基本知识

晚会录像会议录像多机位拍摄基本知识 而艺术是有规则但更无规则的所谓的构图规则,摄像也是一种艺术创作。只是摄像创作的基础套餐,并不能代表一切。就像画画一样,好的作品是脱胎于规则但不拘泥于规则的摄像构图的最后一条规则就是要打破一切常规、打破一切束缚、反对一切戒条,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 坚持画面的构图平衡 都要环视四周的环境,每次按下录像键之前。看看取景器中被拍摄的画面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这就是构图。摄像的构图规则跟静态摄影的构图规则十分类似,不但要注意主角的位置,而且还要研究整个画面的配置,坚持画面的平衡性和画面中各物体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调整构图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大小,并确定各自在画面中的布局地位。 一幅完美的构图起码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防止杂乱的背景。杂乱的背景会分散观看的注意力, 1 画面整洁、流畅。降低可视度,弱化主体的地位。拍摄前应该剔除画面中碍眼的杂物,或者换一个角度去拍摄,防止不相干的背景呈现在画面上。 画面要有较强的层次感, 2 色彩平衡性良好。确保主体能够从全部背景中突显出来。如穿黑色衣服的人不要安排在深色背景下拍摄。 摄像构图的一般规则 这样拍摄进去的影像不会歪斜,拍摄前坚持摄录机处于水平位置。可以以建筑物、电线杆等与地面平行或垂直的物体为参照物,尽量让画面在观景器内保持平衡。 这样才会保证不会有不相关的背景呈现在画面上,要尽可能接近目标。但你也必须在主角四周预留一些空间.以防主角突然移动。要保证摄录像机与被拍摄的主角人物之间不会有人或有其他物体在移动。不要让一些不相干的人物一半在画面中,一半在画面外。如果你拍摄的无法控制的活动,那么,不可能确保所有构图都很完美:但是可以把你拍摄主角布置在画面中的正确位置。同时把整个场景扫描一遍,把不要的景物排除在外。 因此,构图时还要注意:运动中的物体不管多小都比静止的物体容易吸引眼睛的注意力。注意不要让不必要的会分散观众注意力的运动中的物体,呈现在画面背景上。此外,一些抢眼的色彩也要注意,特别是红色、鲜黄色和深蓝色尤其会吸引眼睛的注意,画面中要防止出现跟主角没有关系但却会抢眼的色彩。 背景太杂、太多、太乱,不平衡的构图。拍摄距离太远。主要人物不能很好的突现出来。 让重要的景物或人物正好位于画面1/3 处—而不是正中央,很多专家推行“三分之一”构图原则。摄像实践标明。这样的画面比较符合人的视觉审美习惯,甚至比主角在正中央的画面要有美感得多。一个完整画面被两根垂直和两根水平方向上的线都分成九等份,

电视直播理论知识

电视直播理论知识 电视直播 1,电视新闻直播是指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及记者对事件 的报道转换为电视信号,直接发射的即时播出方式。由于新闻直播是在新闻发生的同时直 接由记者或主持人向观众播报新闻,其巨大的魅力在于报道与事件同步,也就是说在新闻 事件发生的同一时刻,让观众目击新闻时间现场,感受现场发生的一切。相对于其他媒体 以及其他电视表现形式,直播具有无法替代的现场感和真实感,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 第一时间了解时间,认识事物,获取信息的需要。而且凭借对现场声音、图像的完整捕捉 和传送,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大限度地使观众感觉到“我就在现场”。不仅如此,现场直播还能在多机位、多角度同步展现同地或异域上空的 同时,对新闻事件进行全面的集中和组合。电视新闻直播已经成为体现电视台新闻节目水 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直播已从特殊节目变成了可操作的栏目类型,越来越走向常规。直播 正在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之一。 “现场直播是最能发挥和展现电视传播优势的一种最迅速、最直接的新闻报道与播出 方式。观众在事件发生、进展的同时就能看到现场情景。”电视的现场直播使新闻报道与 新闻事件同步而行,“今日消息今日报道”(Today��News Today)的“TNT”模式转向“现在消息现在报道”(Now News Now)的“NNN”模式,新闻的时效性大大增强。 从电视传播史上看,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ENG电子便携式新闻摄像机研制成功并 投入使用,它省去了原来的洗印胶片、制作拷贝、录音合成等繁琐工序,大大方便了采访 拍摄和后期编辑播放,使现场直播有了可靠的技术基础。随着微波技术、卫星技术的发展,到了80年代,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相当普遍。在我国,随着电视新闻 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观众人数和观众覆盖率迅速提升,一批优秀的现场直播也使观众耳 目一新。如“1997年中时间跨度较长的几次新闻直播都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如:对 社会生活中人们关注的重大事件所进行的直播:日全食直播、香港回归报道、三峡截流等,观众都给予了良好的收视响应。在这三次直播报道过程中,CCTV-1在全国所有开通频道中所拥有的收视分额基本都在50%以上,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关键时刻,有70%以上的正在看 电视的观众将目光汇集在CCTV-1的屏幕上。 现场直播让观众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就看到它的发展与变化。“在时间轴线上, 现场直播可以使观众与动态事件处于同一点上,事件发生的同时,观众就可以看到听到, 他们了解信息的需求和心理参与的需求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现场直播地电视节目,从时间轴线上最大限度地贴近了事件,贴近了观众,因此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① 同时,从传播过程看,信源、信道与信宿,在时间上是同步的,电视新闻传播中的信息噪 音被减到最小,也给受众带来了现场感与参与感,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将视觉与听觉信 号在发生的同时,传达给观众,使他们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同时,还获得了与身处新闻现场 相同或相似的视觉满足和听觉满足,获得了对新闻事件的认同,获得了现场感,从而大大 优化了传播效果。通过电视画面接受信息,图像与声音的同步输入,使受众的抽象思维与

多机位直播操作方法

多机位直播操作方法 多机位直播是指在直播过程中,使用多个摄像机进行拍摄并同时切换不同的画面进行播放,以增强直播的视觉效果和观赏性。多机位直播常用于体育赛事、音乐演唱会、综艺节目等大型活动的直播中。下面是多机位直播的操作方法。 1. 筹备阶段: 在进行多机位直播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筹备工作。 (1)了解直播需求:明确直播的主题、内容和目标受众等,以确定所需摄像机数量和位置等。 (2)制定直播计划:确定直播的时间、地点、节目流程及安排等,制定详细的导播脚本。 (3)准备设备:购买或租借所需的摄像机、录播设备、混音台等设备,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直播需求。 (4)配置视频切换设备:选择合适的视频切换设备,如视频切换台或视频处理软件,并进行合适的配置和准备。 (5)现场布置:根据直播需求,合理布置摄像机的位置,考虑拍摄角度和画面切换的需求,确保现场灯光、背景等都符合直播的要求。

2. 直播操作: 当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实际的多机位直播操作了。 (1)设置主摄像机: 将其中一台摄像机设置为主摄像机,主要用于对整个场景进行定位和广角拍摄,它应该能够覆盖到整个直播区域。 (2)设置副摄像机: 将其他摄像机设置为副摄像机,根据需求将它们安装在适当的位置,如舞台两侧、观众席等。副摄像机的角度和位置应该能够拍摄到不同的画面。 (3)测试摄像机画面: 根据导播脚本,逐一测试摄像机的画面,确保其清晰度、亮度、对比度等设置符合要求。 (4)设置视频切换设备: 根据导播脚本,将摄像机的信号通过视频切换设备进行切换和组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实时切换、混合、分割等操作,以达到直播要求。 (5)音频处理: 除了视频切换,音频也是直播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使用音频混音台将来自不同

多机位直播方案

多机位直播方案 一、多机位拍摄直播整体框图 二、构成 1.视频输入: 3-4台摄像机,其中有一台为现场视频会议使用,保证现场远程视频对话中,有现场参会者旳图像。 视频会议旳图像,能将远程参会者旳图像,加入现场直播系统中。 2.音频输入: 现场每位参会者旳声音,及远程参会者旳音频信息,通过调音台给到导播切换台。或者直接通过导播切换台旳处理,完毕音频旳输入。 3. 导播系统:将多台摄像机旳图像进行有效整合、处理,以及对现场人员和其他设备旳控制。已联络两家做导播系统旳企业,并且各自给出了一份方案。 4.直播机:通过导播切换台对输入视频旳切换、加入特效、加入字幕等处理和完毕音频信号

旳输入后,上传到互联网,后期也许会通过卫星做到电视直播。 三、现场规定 1.会议直播现场要与外界声音隔绝,保证直播过程中参会者发言不受干扰,无其他声音进入直播系统。现场旳参会者使用无线胸麦做声音采集,不能出现声音时有时无、噪音等影响音频质量旳现象。也要保证视频会议旳声音流畅、清晰,并对调音台等设备进行有效监听。会议中使用旳设备尽量做到无噪音。 2. 会议直播现场旳布置不能影响届时拍摄,现场旳装修要符合节目内容旳规定,现场做到洁净,整洁,明亮。非参会人员,在直播过程中,不能进入会场。配套设施要完善,广告展位布局合理。 3.现场旳拍摄规定:4个摄像机位参数在会议开始前,要通过调试。在画面旳色彩、亮度、对比度、白平衡等技术方面抵达一致。要安排好拍摄旳对象、角度、机位。现场旳摄像师配置内部通话系统,以便导播下达拍摄指令,并懂得操作TALLY 提醒灯,使被拍摄对象理解目前有效镜头。 4.现场导播:现场导播应与会议现场隔离,完毕导播、镜头切换旳工作。使用内部通话系统,下达拍摄指令。完毕直播过程中使用旳短片、广告旳切换。

电视节目导播

电视节目导播

电视节目导播 第1章电视节目导播概述 第一节关于电视节目导播的概念 一、导播是一个工种、岗位的名称 ⏹具体的说,电视节目导播是多讯道电视节目制作中一个工 种、岗位的名称。 (一)什么是多讯道节目制作方式 1.多机拍摄 2.多讯道制作。多讯道实际上指的是多个视频讯号来源的通 道。 ◆视频讯号包括演播现场的多个讯道摄像机采集的多个画 面;提前制作好的插播片、计算机播放的各种视频图形图表、来自于网络的实时视频;通过卫星与微波通信技术将远距离摄录的画面传送回来的信号。 ◆多讯道制作与多机拍摄的区别不仅在于画面来源的复杂 性,多讯道制作方式的核心更在于它必须有一个切换系统。 通过视讯切换器(切换台)将多个讯号来源随时进行选切并输出一路信号以供直播或录制。导播的岗位就随承担了多讯道画面的调度选切工作,这个集结、选择再输出的过程是多机拍摄的制作方式所没有的。 (二)多讯道节目制作方式的种类 1.ESP即“电子演播室制作”方式 ◆指在电视台的演播室中通常进行的录制方式。 ◆中央电视台春晚大多是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使用期 连通的导播间,通过ESP的制作方式进行现场直播的 2.EFP即“电子场地制作”方式 ◆是对一整套适用于电视台以外的现场进行即时摄制作业的 电视设备的统称。它包括两台以上的摄像机、一个完整的视讯切换系统、一个完整的音频操作系统以及其他相关的辅助设备。它可以对发生的事件或节目演出做现场直播或现场录制。 ◆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把一个有固定讯道容量的转播车弄 到制作现场进行录制或直播工作;二是用设备车将相关机器设备运送到现场,在现场连同视频与音频系统,并建立一个临时的录制工作间。 ◆每台转播车的多讯道容量是在该车制造出厂时就已经设计 完成的。 3.复合ESP/EFP/ENG多种形式的综合制作方式 ◆E NG是指电子新闻采集,使用便携式摄像录像设备来采集 电视新闻,适合于现场拍摄,需剪辑,分前期拍摄、后期剪辑两个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