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精选9篇)

关于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精选9篇)

一、情境激趣,在故事中体验0

1.向小伙伴们介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结合同学回答板画小猴子)

2.老师讲一个关于小猴子的故事:小猴的妈妈留下一个盘子,里面装着他最喜爱吃的水果做午餐。估量妈妈可能给它留下几个桃子?

3.估量一下盘子子最终能剩下几个桃子?(1、2、0贴图片)

4.哪个数字没学过?0它代表什么?

板书课题:0的熟悉和加减法

二、在生活中查找0

1.0像什么?老师范写,一起书空,然后描红,再独立写。

2.生活中哪儿见过0?

三、在情景中体会0的计算

1.课间休息,嬉戏猜小棒

2.在嬉戏中,制造性的使用教材,观看老师双手拿的小棒描绘一下,再列式。

3.出示小鸟图,

⑴提出数学问题。

⑵怎样列算式?

⑶再举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

4.帮老师解决难题,5-0怎么算?

四、在活动中练习与应用

1.嬉戏:排数序

2.叙述20xx年奥运会中国骄人战绩,从中找出有关数字0的生活常识:

⑴110米栏世界冠军刘翔站在跑道的哪个位置可以用0来表示?

⑵我国台湾省金牌总数0的突破,总获2枚,了解生活中0的突破的实际意义。

3.课后延长

吃饭分碗筷,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关于学校数学一班级上册教案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27例题及做一做,练习五第3、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同学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同学初步体会生活中有很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对比练习,使同学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3.通过同学操作、表述,培育同学动手操作力量、语言表达力量;培育同学初步的数学沟通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教具、学具预备: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

课时支配: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数的组成,拍手嬉戏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看,感知减法的含义

(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同学感知到:4个气球飞走1个蓝气球,手里还剩下3个气球。

(2)同学之间沟通感受与体会。

老师引导同学同桌相互沟通,然后全班沟通。

(3)老师说明:4个气球飞走1个蓝气球就是从4里面去掉1,求还剩几的意思。(老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去掉) 2.学习减法算式

(2)老师说明:从4里面去掉一个,用减法计算就要从3里面减去l个,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老师板书“-”。

(3)引导同学数一数去掉1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2。

(4)老师进一步说明:从4里面减去l个,用减法计算。(板书:减法)

(5)读减法算式。

老师范读,同桌互读,同学自己读。

3.发散联想

老师引导、启发,使同学说诞生活中其它能用3-1=2来表示的减法事例。

4.看图,体验减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26页做一做,

三、巩固进展,学会学习:

1.P27同学独立操作,表述含义。

5-1 5-2 5-3 5-4(5-5 5-0)

你们是怎么想出得数?

看图摆一摆数出来的、用数的组成想5可以分成1和几……

2.独立完成27页做一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看算式摆一摆。

投影出示练习五的第3、4题,同学边摆边口述。进一步加强对减法含义的理解。

4.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同学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减法算式表示。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学会了什么?有了那些体验?

关于学校数学一班级上册教案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5、6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同学观看,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同学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育同学操作、观看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

3.培育同学爱惜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4.使同学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把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教、学具任务: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看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沟通、汇报

(1)问:你发觉了什么?

(2)小组沟通

(3)同学汇报。

同学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同学说出:物体有长、有短。chángduǎn

板书:长、短

关于学校数学一班级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同学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把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意义。

2.通过学习,培育同学的动手操作力量、推断力量、合作沟通力量。

3.让同学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页。

教具、学具预备:衣服、鞋子、篮子、书及作业本、瓶子、小熊。

教学设计

创设问题情境

同学每6人一组,围成半圆形坐好,并在中间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各种杂物(衣服、鞋子、篮子、书、瓶子、小熊各若干件)。

师:同学们,在我们这间教室堆放了好多东西,你们瞧都有哪些东西?

生1:有小熊、书、衣服。

生2:还有鞋子、篮子、瓶子。

师:这些东西这样放在教室里,好不好?为什么?

生1:不好,这些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

生2:把鞋子、饮料瓶、衣服放在一起不卫生。

师:你能给老师一个好的建议吗?

生1:应当把东西整理好。

生2:把衣服放一起,瓶子放一起,鞋子放一起

师指出:今日我们一起来当个小管家,把这些东西整理、整理、分类摆放好。

板书:小管家

同学读课题。

师:你知道什么叫小管家吗?

生:小管家就是把东西一样一样地放好。

师:老师今日想看哪位小伴侣最能干,能评上最佳小管家的称号。

新授

1.整理教室(复习单一分类)。

师:同学们,这么多东西要整理,光靠一个人的力气是不够的,我们大家一起来分工合作好不好?(渗透团体精神)请你们争论一下我们6个学习小组怎么分工才好?

生1:我们组整理小熊。

生2:我们组整理篮子。

生3:我们组整理瓶子。

(每组选择整理一种物品)

师:我们全班一哄而上来整理东西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生:会挤来挤去,担心全。

师:我们怎么样才能避开这种现象呢?(渗透谦让精神及有序的思索方法)

生:一组一组的来。

师让同学有序地上来捡走本组选中的物品。

师:现在和刚才比,你们觉得有什么不同?你喜爱什么样的教室?

生1:这样整理洁净后,美丽了很多。

生2:我想拿语文书时就不用翻来翻去,一下子就能找到了。

(让同学感受到分类的好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整理桌面的物品(不同标准分类)。

师:一大堆杂物经过大家的努力,已经分类放在了每组

的桌面上了。想想,这样算整理好了吗?

生:这样还不算,由于桌面上的东西太乱了。

师:你们能把它们整理得更整齐、更合理吗?

同学操作后,学习小组汇报。

师:你们小组是怎么整理的?

生1:我们把蓝色小熊放一排,白色的放一排(即按颜色分)

生2:我们小组把塑料篮子放一起,铁篮子放一起。(按质地分)

生3:我们把大的瓶子放一起,小的瓶子放一起。(按大小分)

生4:我们把书放一起,作业本放一起。

生5:我们把皮鞋放在第一层,球鞋放在其次层,拖鞋放在第三层。

生6:我们是把衬衣放在第一层,裤子放在其次层,裙子放在第三层。

师:第5组和第6组这样放衣服、鞋子有什么用处?

生1:想穿什么就去哪一层拿,比较好找。

生2:比较整齐好看。

师:同学们桌面上的东西经过这样一整理,既美观又便于我们找东西,真好。对刚才同学们的整理,你们还有什么看法?

生1:我觉得小熊那组分得最好,很整齐、美丽。

生2:我觉得第6组分得不好,他们没把衣服叠好就放在了架子上,太乱了。

师:第6小组接受这个建议吗?

老师想请一位能干的同学关心他们,谁来?

生3:我觉得第3组的一个瓶子放错了,它应当放在下面小瓶子的那堆!

生4:我不同意他的看法,这个瓶子比上面大瓶子要小,应当放在小的那边!(注:这个瓶子不大不小)

师:你们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让同学课后争论)

生5:老师,我们已经把衣服叠好了。

师:第6组的小伴侣们已经把衣服叠好,真能干!你们看看现在怎样?

生1:美丽多了。

生2:叠好后衣服不会皱了。

师:请大家想一想,你们手中的东西,除了像现在这样分,还能怎么分?

同学操作,老师指导。

同学在小组间观摩、沟通中得到了启发,然后重新进行分类,又得出了几种分法。

生1(第1组):这次我们把小熊按大小来分。大的`放

在上面,小的放在下面。有一个特大的没地方放了。

师:你们争论一下这特大号熊放哪儿才更整齐、更好看?

生2(第2组):我们的篮子是按颜色分。

每一组同学重新汇报后,同学互评哪一组好,好在哪里。

活动

让同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想想:你们组的人可以怎么分?

同学活动,老师指导。

同学汇报状况:

第1学习小组:我们组是按男女分的,女同学站一边,男同学站一边。

师:还有哪一组也是这样分的?(4、6组也是按男女分)

师: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分吗?

生1:见过,男厕所、女厕所就是按男女分的。

生2:男的不能进女厕所,女的不能进男厕所。

第2学习小组:我们组按是不是少先队员来分,这一边的是带红领巾的少先队员,这一边的是还没有入队的小伴侣。

师:还没入队的小伴侣要多努力,争取下一次光荣地加入少先队,好吗?

第3学习小组:我们是按衣服的颜色分。

师:这样分有什么用呢?(渗透分类的好处)

生:(略)

小结

师:今日,你们学会了什么本事?平

时,你们在什么地方看过、接触过分类?

生1:有人说一般话、有人说英语、有人说法语

生2:有哈巴狗、有猎狗

生3:有白种人、黄种人、黑人。

生4:有卖玩具的商店、有卖衣服的商店、有卖学习用具的商店。

师:这样的分商店有什么好处?

生:比较便利,想买铅笔就去同学用品商店。

布置课外活动

请同学们利用今日学到的本事做一次小管家,把自己的书包、书柜、衣柜整理好。

教学设计说明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依据肯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同学分类力量进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儿童能够自己提出分类依据。本节课重点是观看儿童能否独立根据肯定的标准分类,而不是老师提出分类依据。依照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同学认知规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设计本节课:

1.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课本是学问的载体,是老师的教与同学的学

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教材是外在的,老师只有把教材加工成同学可以感受到的,同学的学习过程才变得生动有味。因此,我在教材供应素材的基础上,从同学的生活实际动身,扩大了取材的范围,增加了同学熟识的玩具、书本、衣物等,为同学供应更广泛的思索空间。同时向同学展现有着一大堆凌乱物品的场景,使同学自觉产生要整理、整理的愿望。从而引出课题,渗透分类的好处。

2.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同学主动参加学习的程度。同学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一班级的同学也有肯定的数学活动阅历和学问的积累。特殊是分类这一内容,同学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因此,我在进行教学时,不是让同学被动地吸取、仿照、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的学习情境。通过把同学分成若干组,以评比最佳小管家作为嘉奖机制。先让同学共同把教室的杂物按品种进行分类。每组选取一样后,让每组同学把小组内的物品根据肯定的标准,再一次地进行分类整理,尽量让物品摆放得有序、整齐和美观。同时鼓舞同学选取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和尝试。通过这样,不断把分类过程进行细化,让同学从中感受到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感受到不同标准的分类有着不同的意义和用途。在这样的设计中,没有老师生硬的讲解与演示,而是让同学在组内争论沟通,在组与组之间观摩学习,在动手操作中体

会和把握学问。同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而老师则是同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

3.力图体现分类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让同学体会到我们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我们老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作为一名老师,应当擅长在教学中挖掘各种素材对同学进行教育。依据本节课的内容,我盼望同学学习完后,能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我有意识的在整节课中去渗透分类的意义,并适当地布置任务让同学整理自己的学习、生活用具。以评比最佳小管家正面对同学树立良好的形象,达到我的教育目的。

总而言之,本节课我以同学的进展为本细心设计。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同学不光学到了学问,其动手力量、沟通合作技巧也势必得到进展。

专家评析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留意良好习惯的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同学进展的重要基础。从本节课老师设计的几个活动来看,均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一开头,老师就把玩具、书、篮子、衣服、鞋子、饮料瓶等东西零乱地丢在教室中间,让同学亲自体验杂乱无章的生活,既不美观,又不卫生,自然而然产生整理东西的欲望。有了欲望,老师并

不忙于让同学动手,而是让同学思索:全班这么多同学假如都上来,会造成什么后果?同学想像这样做的危急,这样做的混乱,自然产生了讲秩序的念头,体验秩序能使生活有条有理。不显山不露水地渗透了做事要讲秩序,物品要按需要分类的思想。假如我们老师每节课都能把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有意、有机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同学的思想水平将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2.留意张扬同学的共性。数学学习与其他学习一样,都是一种个体化行为。由于每个人生活阅历的不同,熟悉水平的差异,即使是面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教育目的不是统一思想,统一要求,而是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进展。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理念。如,面对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分类、整理方法,老师不仅不框同学,反而乐观地促进同学思维的开放,鼓舞同学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习惯去分类。

3.留意同学的感性熟悉。这节课,无论是开课时对分类重要性的渗透,课中对分类方法的学习,还是课外对分类的应用,都注意调动同学原有的学问阅历,注意同学的感受。如课一开头,杂乱的东西让同学感觉难过,经过整理,感觉不仅舒适,更重要的是便利学习、生活。有了这样的体验,老师又通过布置课外活动,整理自己的书包、书柜、衣柜,将课内体验向课外延长,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逐步形成。

4.注意教材的二次开发。为了加强对分类的体验,老师对原有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把教材中分学具改为分日常用品,把教材分类的课题改为小管家。通过这样修改,同学真真正正感受到数学就是生活,数学就在身边。我能看得到、摸得到、想得到。展现了数学较深层次特有的魅力及生命力。关于学校数学一班级上册教案篇6

周次

时间

课题

课时

1

可爱的校内、第一单元:欢乐的家园

3

2

第一单元:玩具、小猫钓鱼、文具

4

3

第一单元:欢乐的午餐、动物乐园、机动

3

4

其次单元:过生日、下课啦、跷跷板

5

其次单元:、机动

1

6

第三单元:一共有多少、还剩下多少

4

7

第三单元:、可爱的小猪、练习一、

4

8

第三单元:猜数嬉戏、背土豆、跳绳

4

9

第三单元:可爱的企鹅、小鸡吃食、乘车、练习二

4

10

第三单元:做个加法表、做个减法表、机动 4

11

整理与复习

12

第四单元:整理房间、机动

4

13

第五单元:前后、上下、左右、教室

4

14

第五单元:机动、第六单元:熟悉图形、

我说你做、机动

4

15

第七单元:古人计数、搭积木、有几瓶牛奶 4

16

第七单元:有几棵树、有几只小鸡、练习三 4

17

第七单元:做个加法表、做个减法表、机动 4

18

第八单元:熟悉钟表、机动

19

总复习

4

20

期末检测

4

关于学校数学一班级上册教案篇7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同学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支配了两道例题。依据学校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力求激发同学学习的乐观性、主动性,让同学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猎取新知,详细教学设计如下:

1.创设情境,让情境贯穿课堂始终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低班级的`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同学的生活阅历,设计生动好玩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让同学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理解和熟悉数学学问。所以,我在开头便创设了一个大家都喜爱的《丑小鸭》的情境,同学的爱好一下子就上来了。而且在新课部分也连续了这一情境,由丑小鸭变成的这些白天鹅绽开教学,不仅吸引了同学的留意力,更有效地组织了课堂纪

2.充分发挥同学的主体意识,培育同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声情并茂的课件演示对同学形成刺激,为同学自主探究制造条件。课件演示4只白天鹅,先飞来3只,又飞走2只这样的场面,让同学仔细观看、自觉叙述、理解图意,然后自己读题、自己试算、同桌沟通,体现同学活动的主体意识,重视让同学进行观看、比较概括,把加减混合与连加、连减联系起来,从而得出方法相同的结论。一方面培育同学类比迁移的力量,促进同学自主建构数学学问;另一方面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互动,培育同学的相互合作力量。

课前预备老师预备 PPT课件

同学预备小棒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丑小鸭》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那是丹麦闻名作家安徒生写的童话。谁知道那只受尽了苦难的丑小鸭最终怎样了?(变成了白天鹅)今日,老师就施展魔法,把丑小鸭也变成白天鹅,大家兴奋吗?

课件出示口算题:(口算题的背景是4只丑小鸭)

3+2+4= 4+1+5=

9-2-6= 7-2-3=

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答对了,丑小鸭就会变成漂亮的白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今年我带一年级三班和四班的数学课。一年级学生入学不久,大部分孩子聪明可爱,活泼好动。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他们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学习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还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但一年级孩子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在本学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作为主要目标。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 1、熟练的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并能认、读、写0——1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名称,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会解决一些实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这些图形的特征和名称,并能进行设别。 4、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用数学实践活动。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并会产生与同伴交流的。愿望,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获得信息,加深知识的理解。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受到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组成。 教具准备: 圆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设疑:茄子博士有18个气球,想送给3个孩子,每人6个气球。6个气球,分在两只手里拿,可以有几种分法呢? 三个学生的分法没有按次序出现,可以让其他学生调整他们排列的次序。 讨论:看着一个同学的分法,可以有几种说法呢? 说完后,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填写教材第32页例题中的空格。 二、动手操作,尝试练习 讨论:茄子博士看到你们爱动脑筋、爱思考,每人奖7个圆片,你能把圆片分成2堆吗?有几种方法?能按顺序有条理地分一分吗?请你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教材第32页试一试的空格里。 填完后小组相互交流检查,指定一名学生板书。 三、活动游戏,应用巩固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 描述:茄子博士看到大家那么聪明,高兴的不得了,他奖给大家6张数字卡片,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合起来是6,请你连一连。2.说一说(想想做做第2题) 茄子博士一口气又给我们送来了6朵白云,哪两朵白云上的数合起来是7?请你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 3.对口令(想想做做第3题) 师生玩6的对口令:教师出手势2,说:我说2,学生出手势4说:我说4,6能分成2和4. 学生之间玩7的对口令。4.吃螃蟹(想想做做第4题) 讨论:同学们口令对得那么好,茄子博士为你们准备了许多螃蟹,看谁吃的螃蟹多,怎么吃呢?谁能把螃蟹身上的数分成钳子上的两个数,把钳子上的两个数合成身上的数,那么那只螃蟹就归你吃了。 教师指导学生。 四、揭示课题,巩固应用 讨论:黑板上是你们动手动脑学会的知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 师生齐板: 6、7的分与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二 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教案(通用18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教案(通用18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6、7的组成。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6和7的组成。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7根,小圆片7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从1数到7;从7数到1。 2、口答。 ①6前面是几? ②6后面是几? ③与5相邻的是几?

二、新授 1、教学6的组成。 ①把6个小圆片给涂上2种颜色,可以怎样填? 打开书的第41页。给书里的小圆盘涂上颜色,老师会巡视。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顺序的`涂色。) ②让学生结合自己涂的小圆片,完整填出6的组成。 ③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2、教学7的组成。 问:将7个小方块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呢? ①学生动手操作。 ②小组内讨论,有几种分法? ③学生反馈,教师板书:777 615243 问:我们看到了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三、练习 1、对口令。 2、完成练习九的第4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有序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字的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 5根小棒,5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数数从1~5,从5~1 2、比较大小 二、探究新知 1、学习4的分解与组成

(1)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红花的游戏,4朵红花,分成两份,看谁分得又快又好。看谁的方法多,分完以后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交流展示。 (3)探讨分的方法 刚才大家想了很多办法。怎样才能看清楚,不留下任何痕迹? 2、学习5的.组成 请拿出五块玉米,分成两堆。有多少种方式?分开来看。以小组为单位,结合4个组件的操作流程,大家一起操作。互相启发,帮助总结5的几个不同点。 三、巩固运用 完成第21页和第22页以及第23页的问题3和问题4。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教案篇3 教学内容: 8和9的组成P55 P60 3、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 2、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 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高矮”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认识到身高和身高是相对的,进一步树立攀比意识。 教学准备: 挂图、三枝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体验、感知高矮 老师:同学们,开学第一天我们来学校做了什么?谁能记得? 生1:发新书,大扫除。 生2:安排座位。 师:谁还记得当时我们是按怎样的顺序安排座位的吗? 生:我们是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 老师:身高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写在黑板上。

请带着少武到前面来。你认为他是高还是矮? 生:有的说高的.,有的认为矮的,有的说不出。 老师:有人觉得邵武高,有人觉得邵武矮。邵武高还是矮?现在让我们来比赛。请找一个比你矮的同学。(学生去找) 师:你们比一比,谁高,谁矮? 生:少武高技,宁辉矮。(请两个学生交谈) 师:请你再找一个比你高的同学上来。(学生去找) 师:你们比一比,谁高,谁矮?(请两个同学说) 生:建东高,少武矮。(请两个同学说) 老师:为什么你年轻的时候又矮又高? 生:因为少武比宁辉好,少武更高;少武比建东矮。 师:说得好!谁来说一说,少武和他们两人比,少武比宁辉怎么样,少武比建东怎么样? 生:少武比宁辉高,少武比建东矮。 老师:至少要两个人才能判断是高是矮。 (设计意图:学生参加比高比矮的活动,不仅体会到高与矮是相对的,而且也初步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 二、积极参与,理解高矮 师:请同桌同学站起来比一下,谁高谁矮?(同桌同学比较)

同组的同学互相交流,用()高于()和()短于()的方式互相交谈。 (全班同学交流反馈) 老师:谁能说说什么比你生活中看到的更高更矮? 生1:爸爸长得比妈妈高。 生2:椅子比桌子矮。 生3:课桌比讲台矮。 …… (设计意图:学生年纪小,语言滞后于思维,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高矮的比较,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语言口头表达能力。) 三、体验相对、确定高矮 (教师手握三枝笔) 师:老师手里握着三枝笔,你们猜一猜,哪枝笔最长? 生:(随便猜一枝) 老师:(揭秘答案)怎么比较才能分辨出哪支笔最长?(学生上台比率) 师:这个同学把三枝笔的一端都放平,也就是说:有几样东西比较长短,必须有一端对齐,或者说要站在同样的高度才能比较。可是有时候碰到像这样的情况怎么比呢?(出示课本“三只小兔比高矮”的挂图) (设计意图: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事物比长短或比高矮时,必须一端对齐的比较方法。随后又引出,现实生活中无法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内容是牛牛范文为您带来的7篇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0是怎么产生的;理解0的含义;会读、写0。 2、能力:体会数的意义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情感:在生活中会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 教学难点 认识“0”的其它含义 教学方法 讲述、练习、讨论 教具准备 主题图 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谁会讲小猫钓鱼和故事书中有4只小猫结伴到河边钓鱼,直到傍晚才回来,我们一起看他们的收获吧!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出示小猫钓鱼图: (1)谁来介绍一下第一只小猫钓了几条鱼?用几来表示?第2只小猫呢?第三只小猫呢?第4只小猫吹胡子瞪眼睛地怎么了?一条鱼也没钓着用几表示呢? (2)指导写0。数字0占田字格的右半格,从右上角起笔向左下角运笔逆时针轨迹。回到起笔处,一笔写成。 2、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 这是什么?谁来介绍一下是做什么用的?这上面画的这些是什么?师指出0刻度以上是表示零上温度,0刻度以下是零下温度。帮助小青蛙找今天的温度。 3、引导学生观察直尺图。 (1)把自己的直尺拿出来,看直尺你发现了什么? (2)仔细观察直尺是由哪个数字开始的?从0开始,0是起点。它在1的前面,比1小。 4、0的含义。 通过刚才的学习,0都有哪些含义?说明:0表示没有,0表示起点,0可以表示刻度,0还有占位的作用,比如10。 5、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0,表示什么?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练一练第1题看一看,填一填。 2、第2题:读一读,写一写,照样子独立完成。 3、一笔画分析题意。 4、怎样数得快?鹏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有几个。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我们认识了0,0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板书设计

优秀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

优秀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做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老师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显现出足够强大的自信。而且对于教案不仅仅是学校考核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会在教案中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优秀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的内容,欢迎浏览,内容仅供参考! 优秀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写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视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写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进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奇妙的数学王国吧! 2、揭示课题。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小明前面是谁?后面呢?” 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前、后。(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探究新知

1、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前、后的例子吗? 2、视察画面,体会上、下、前、后的含义。 (1)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题图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视察:你发觉了什么?告知大家好吗? (3)大家发觉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得! 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轮船上面有什么?大货车前面是什么?小汽车后面有什么? 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 3、看书第9页,完成书上填空并完成做一做。 指名口答并订正。 三、活动 1、拍手游戏。 (1)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 (2)听反语: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 2、小组活动。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如,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 3、做个老鹰抓小鸡的小游戏。 小华做老鹰,小林、小东、小云、小玉等几人顺次抓着前面一个人的后衣角,开始游戏,老师提问,小东前面是?小云住小玉的哪个面?看图再说一说,老师找学生起来,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谁?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布置 完成书本第11页的练习二的第1、2、3题。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篇) 学校一班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一班级第一学期(试验 本)P15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对星空中的一些星座(由7颗星组成的)的星星计数。 2. 按给出的数在方格纸上画星图。 3. 联系生活实际,同学初步了解常见的星座知识。 技能目标 1. 进展观测技能、空间想象技能。 2. 在画点图中培育同学的制造性思维技能。 情感目标 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和探究宇宙神秘的欲望。 重点难点: 按给出的数在纸上画出星图。 教学预备: 1. 老师方面的预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小圆片

2. 同学方面的预备:课前有关星座的知识探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 播放歌曲《一闪一闪亮晶晶》 师:夜晚静静地来临了,漂亮的月亮散发着淡淡的光华,可爱的小星星在对你淘气地闪动着大眼睛,这些星星用直线连接起来,就形成许多的星座。请同学分组沟通介绍收集到的有关星座的知识。 2. 个别回答:你知道有哪些星座吗?星座对于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呢? 3. 出示课题:漂亮的星座 二、新授实施 1. 老师边操作多媒体课件,边介绍:天鹅座、狮子座、猎户座,北斗七星座。 认真观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结:同样是7颗星星,可是由于排列的位置不一样,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星座。 2. 请你用7个小圆片仿照摆出以上的四个星座,老师巡察辅导。 3. 你还能用7个小圆片摆出其他的外形,并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同学操作,老师巡察,组织评比:谁的星座最可爱、最漂亮? 4. 小结:奥妙无穷的宇宙世界等着小伙伴长大以后去探究、去求知。 三、练习尝试 1.我们可以把这些星星看作是一个小圆点,然后我们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出星座。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画画看 呢?(老师选择其中的一个星座带领小伙伴尝试画) 师:先画4个圆点,将点与点用线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形成一幅星座图。 生:选择喜爱的颜色画4个圆点来画出星座。 2. 想一想,画一画:用4个圆点、5个圆点创作出其他的星座,小组内沟通评比。 3. 老师指导写数:7的写法 四、探究巩固 1. 比一比,赛一赛:我是小小天文家。让同学开展想象自己来发现星座,并展示同学作品,予以肯定的嘉奖。 2. 总结:今日学习了什么本事?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呢? 学校一班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的例题,第3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关于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精选9篇)

关于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精选9篇) 一、情境激趣,在故事中体验0 1.向小伙伴们介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结合同学回答板画小猴子) 2.老师讲一个关于小猴子的故事:小猴的妈妈留下一个盘子,里面装着他最喜爱吃的水果做午餐。估量妈妈可能给它留下几个桃子? 3.估量一下盘子子最终能剩下几个桃子?(1、2、0贴图片) 4.哪个数字没学过?0它代表什么? 板书课题:0的熟悉和加减法 二、在生活中查找0 1.0像什么?老师范写,一起书空,然后描红,再独立写。 2.生活中哪儿见过0? 三、在情景中体会0的计算 1.课间休息,嬉戏猜小棒 2.在嬉戏中,制造性的使用教材,观看老师双手拿的小棒描绘一下,再列式。 3.出示小鸟图, ⑴提出数学问题。 ⑵怎样列算式?

⑶再举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 4.帮老师解决难题,5-0怎么算? 四、在活动中练习与应用 1.嬉戏:排数序 2.叙述20xx年奥运会中国骄人战绩,从中找出有关数字0的生活常识: ⑴110米栏世界冠军刘翔站在跑道的哪个位置可以用0来表示? ⑵我国台湾省金牌总数0的突破,总获2枚,了解生活中0的突破的实际意义。 3.课后延长 吃饭分碗筷,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关于学校数学一班级上册教案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27例题及做一做,练习五第3、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同学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同学初步体会生活中有很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对比练习,使同学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3.通过同学操作、表述,培育同学动手操作力量、语言表达力量;培育同学初步的数学沟通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教具、学具预备: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 课时支配: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数的组成,拍手嬉戏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看,感知减法的含义 (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同学感知到:4个气球飞走1个蓝气球,手里还剩下3个气球。 (2)同学之间沟通感受与体会。 老师引导同学同桌相互沟通,然后全班沟通。 (3)老师说明:4个气球飞走1个蓝气球就是从4里面去掉1,求还剩几的意思。(老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去掉) 2.学习减法算式 (2)老师说明:从4里面去掉一个,用减法计算就要从3里面减去l个,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老师板书“-”。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识“整时”和“半时”。 2、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 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感受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的良好 习惯。 三、教学难点: 1、认读半时时,分针指着“6”说清时针“走过了几”。 2、规范学生语言,将学生口语化的“几点”、“几点半”,说成“几时”、“几时半”。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先给你们猜个谜语。“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来,什么时候睡觉。”你们猜一猜它是什么呀?(钟表) 2、我们通过看钟表,就能合理的安排时间,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看钟表。(板书:学看钟表) (二)新授: 1、观察钟面。 这是没画完的一个钟表,钟面上少了些什么呀?

(1)少数字。 还有谁和他有一样的发现?看来你们在家里经常看钟表。课件:(1~12)快伸出小手,指着屏幕上的数字数一数吧。(课件,空表盘)刚才你们数的可认真了,还记得钟面最上面的数是几吗?(每次叫两三个学 生)(课件:12)最下面是?(6),右面是?(3)左面是(9)这四个数在我们看钟表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12和6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看看还缺点什么? (2)时针和分针。 预设: 1、少了三根针 哪三根针呀,你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2、秒针:你的生活经验真丰富,有些表盘上有一根又细又长的针,就是秒针。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分针和时针,这两根针可重要了,要想知道几点,就需要他们的帮助。 a、除了12个数,钟面上还有什么? 预设一:时针和分针。 你真了不起,都知道时针和分针了。这两根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呀?(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你说的真准确,谁再来说说?(找三个同学说: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 预设二:有两根针。 你是怎么区分这两根针的?(一根长一根短。)你观察的真仔细,这两根针都有名字,短的我们叫它“时针”,长的叫它“分针”。谁来说说,哪根是时针,哪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篇

人教版学校一班级上册数学教案10篇 人教版学校一班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忙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初步经过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得按次序数数 的方。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察看、思维和语言表达本领。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按次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1~ 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老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学校生了。在今后的日子里你 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 中的好多问题呢!大家有信心学好数学吗?

老师:学习数学首先要会数数,你会数数吗?要不我们就一起来数数看! (揭示课题:数一数) 二、探究新知 1、激发察看兴趣。(出示第2~3页的图画) 多媒体课件显示:一所美丽的学校 (1)同学们看,这是我们美丽的学校,同学们先本身看一看,图画里画了些什么? (2)同桌之间相互说说瞧到了什么,有多少,它们在哪里。(培养学生说完整的话) (3)老师点击学生向老师敬礼的局面,让学生说说:瞧到了什么? 2、数图画中的数量。(引导学生有次序地说,依照从小到大的次序数出图中人和物的个数) (1)数数量是“1”的人和物。 师:图画中有几位老师?(生答:1位老师。老师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一位老师并加上圈。再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也是“1”。) 引导学生答出:一面国旗、一个花坛、一个足球……

强调:它们的数量都是几? 师:像一面国旗、一位老师,都可以用数量“1”来表示。(出示数字“1”,并认读数字1) (2)数其他数量的人和物。 数到数量是“2”以上的人或物时,让学生说一说本身是怎么知道这些数量的。 (学生可能答:看出来的、数出来的)让数出来的学生,指着数给大家看一看。 强调:数数时肯定要口、手全都。 3、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师用多媒体出示课本第4~5页的图画(或贴出10个数字,让学生读一读)。 先让学生自由读这些数。然后同桌互读,集体沟通,先从1读到10,再从10读到1、最终老师指一个数让学生齐读这个数。 三、拓展延长 数身边的实物。 在图画中我们数出了数量1、2、3……同学们认真察瞧一瞧,我们的教室里有这些数量吗?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5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5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36—37页的内容,《认识图形》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的: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解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具、学具:课件、小圆印章,三棱柱、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联系实践、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在我们教室里找出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从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说说它们的的形状。 3、摸一摸手中的物体,有什么感受?与同学交流想法。

4、引导学生说出有些物体的一面或几面是平平的,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形。 A:让学生动手找出长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描、印),认识长方形并出示图形。(电脑出示:从长方体中取下长方形。) 用自己的办法把图形从物体中“印”下来。 2、能不能找到长方形呢? 3、汇报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用摸、描、印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电脑演示) 、汇报交流,说一说图形形的样子。 4、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长方体等有什么不同? 5 三、联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标志图让学生辨认,渗透交通安全教育,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一年级数学教案》。 2、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请同组的.同学相互说说。 四、探索与实践。 1、淘气和同学们一样也认识了这些图形,这是淘气利用今天认识的图形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电脑演示)你们能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今天学的这些图形吗?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1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1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1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在游公园的情境中,探究出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敏口算。 2、经历操作、讨论、交流,养成自主探究的才能和迁移推理的才能,优化算法。 3、激发学习兴趣,感到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养成迁移推理的才能。 教学准备: 每人一个十只装的针剂药盒、小棒学具、答题卡、练习纸,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转盘各3个。 教学设计说明: 本小节的教学分两局部,一局部是8、7、6加几的口算,这局部教学的关键是掌握口算方法,能灵敏口算。在设计时,

通过教学环节逐层深化,让学生感受到“多中求异,同中求优”。如,玩“转转盘”游戏中体会到“凑十法”的便捷,紧接着“动动脑”中感受到根据题目的不同选择灵敏的方法优化口算方法。口算教学比拟枯燥,在设计时通过生动活泼的练习形式,激发口算的兴趣,同时纯熟口算。 第二局部是“用数学”,这局部的教学设计力求表达: ①充分运用情境图让学生学数学用数学; 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意,体验一样的问题,观察的角度不同,列式也会不同; ③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搜集信息资料的手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小红出了一题考考你们:9+5= 重点突出“凑十法”想的过程。为什么把5分成1和4? 今天的天气真好,小红和朋友一起去儿童公园玩,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动态出示课本第103页买票的情境图,〕。 你能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估计学生能提出一共有多少人买票?由此引出式子8+5=?〕 二、探究新知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8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8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体验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形式,并能正确填写统计图. 3.培养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并能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教学重点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难点 分析统计图,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 教学准备 每人一张条形统计图和正方形纸片.教师准备一张大张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引课.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要开展庆“六·一〞的活动,要作什么准备?我们的教室呢? 2.你用什么来布置我们的教室? 3.老师买回了一些气球,你们认为挂什么颜色的气球教室才最漂亮,为什么? 4.气球很漂亮,但是小朋友只能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颜色的气球,把它举起来. 5.大家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但老师还是不能很准确知道哪种颜色的气球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你有什么方法知道吗? 二、新授. 活动一:讨论解决方法. 1.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学生之间说〕 2.请各组派一个代表说说你们的解决方法.〔指名说〕 3.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待会就请用你们用询问的方法进行统计.

活动二.认识统计图. 1.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统计图,谁是小老师说一说统计图上有什么?每种颜色的气球用什么表示?每个格子代表什么意思?统计图该怎么填? 2.统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统计开始. 活动三:分析统计图. 1.请观察你的统计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把你知道的说给你的组员听.〔小组成员之间〕 2.请各小组派代表上来向全班汇报. 〔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 〔2〕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小组最喜欢______颜色的气球、 〔3〕喜欢红色的有______人,喜欢黄色的有______人,喜欢蓝色的有 ______人,喜欢绿色的有______人. 〔4〕喜欢______颜色的比喜欢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 3.你想把你从统计图中知道的告诉大家吗?请你拿着你的统计图,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听. 活动四:统计全班情况. 1.刚刚我们统计了各小组的情况,下面让我们来统计全班的情况. 2.请拿出小红纸,下面请同学分组上来贴. 3.观察这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谁勇敢,上来做小老师说给同学们听. 〔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 〔2〕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班最喜欢______颜色的气球. 〔3〕喜欢红色的有______人,喜欢黄色的有______人,喜欢蓝色的有 ______人,喜欢绿色的有______人. 〔4〕喜欢______颜色的比喜欢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

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8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8篇 数学的公理化方法实质上就是逻辑学方法在数学中的直接应用。在公理系统中,所有命题与命题之间都是由严谨的逻辑性联系起来的。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篇1 5 第一单元:数一数(共1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观察。 汇报。 1.生按1、2、3……的顺序汇报, 2.师板书1、2、3…… 个数是1的有…… 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2的有…… 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3的有…… 石凳、帽子 个数是4的有…… 垃圾箱、国旗护栏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 个数是5的有…… 高楼、 个数是6的有…… 花、大树、 个数是7的有…… 小鸟、 个数是8的有…… 小树 个数是9的有…… 女同学 个数是10的有…… 男同学 (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 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讨论。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认识自己身上的左右位置。 2、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知道以自己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 3、通过观察,小组合作讨论,辨析,实践活动,能说出以其他物体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 4、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从以自己为参照中心确定左右位置过渡到以其他物体为参照中心确定左右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师:在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小朋友们放松一下,请大家听一段音乐。 师:刚才我们跳舞的时候,出现了两个方位词,小朋友听出来了么?(左和右) 师:对!今天我们将学习有关左与右的知识。 出示课题:左和右(注意左、右的写法) 二、共同探讨,获取新知 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这个小朋友在吃饭,你们能告诉老师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拿调羹的是右手,拿碗的是左手)。 师:你们平时习惯用哪只手拿调羹的?请举起这只手。(学生举手)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人和你们一样习惯用这只手拿调羹,我们就称这只手为右手(贴上粘纸“右”)。所以和右手同方向的这一边就叫做右边,这只脚就是右脚。

师:这只手是右手,那另一只手就是左手(贴上粘纸“左”)。所以和左手同方向的这一边就叫做左边,这只脚就是左脚。 师:我们现在能分清楚左手、右手,左脚、右脚。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左与右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师:我们小朋友已经学会区分左右了,接着老师请小朋友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是:听口令做动作。 左拍拍、又拍拍, 向左看、向右看,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双手举起来,耶。 师:小朋友真聪明,现在老师这里有些图片。图片上面是我们小朋友身上的某些部分,你知道它们是左边还是右边吗? 小结:将自身的位置调整到与照片中的位置相同,再判断。 2、结合具体场景,进一步理解以自己为参照中心左与右的位置关系。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来了很多老师,他们对你们不是很熟悉,你们能帮陈老师介绍一下自己的同学吗?不过在介绍之前老师也对小朋友们提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你要告诉我:我的左边是谁?我的右边是谁。(学生介绍)师:(请一名学生的左边同学站起来) 3、认识以其他物体为参照中心的左与右 (1)、出示P47的题1 师:小朋友们介绍得真不错,你们已经认识了左与右,我们现在到大街上去瞧一瞧! 师: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真多,真热闹啊!我们在过马路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过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板书) (2)、出示P47的题2 师:小丁丁想过马路,他先看看左,再看看右。他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20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20 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数学教科书59--6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学生学会数数、读数、写数,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能区分序数及基数的含义,掌握10的组成,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2、通过认识数字的过程,通过观察、运算、解题等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数字意识。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掌握10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前一段时间我们认识了0---9这几个数字朋友,今天它们都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喊出它们的名字吧! 2、数字故事:星期天,数学乐园里来了许多数字宝宝,1来了,2也来了,一下子来了这么多,9走到1对面,对1说:你瘦瘦的,只表示一个。又走到0面前说:你更小,没头

没脑的,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这时1和0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你们猜一猜1和0想出了什么办法? 3或10是多少?比傲娇的9多多少?让我们在数学课上遇见10。(板书话题) 【设计意图:利用儿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展示主题图。老师:今天10也来了我们班,但是它藏在我们数学书第59页的主题图里。你想找到它吗?然后请大家把书轻轻翻到59页,仔细观察主题图,看看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然后同桌互相聊。 2.学生报告在主题地图中找到的数学信息。 3.数数棍子。老师把这10根棍子捆成一捆,这一捆是一根十,所以我们说10根一根是一根十。 4.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数字10来代表?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读数;掌握20以内的顺序;初步体会11-20各数的组成 2.通过生活化的实例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了解十进制;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参与实践过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初步的数感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9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9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钟表上的半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整时与半时的区别,半时的两种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出示明明起床、吃饭、读书、运动的图片。 2.提出问题。 A.同学们,勤劳的明明要写一篇日记,他还没有学过钟表的表示法,你能帮帮它吗?你能正确的说出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明明早晨6点就起来了。 B.他在什么时刻吃早饭呢?这个时刻以前我们没有学过,你知道吗? 生:7时半。 C.那么明明是在什么时刻开始读书的呢? 生:他在8时半读书。 D.下午明明他们有一节体育课,你知道明明踢球是在什么时刻吗? 生:3时半他在踢球。 揭示课题:明明是个很守时的孩子,他每天6时起床,7时半吃饭,8时半读书,3时半踢球。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半时。(板书) [运用多媒体动画课件创设情景,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为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课件出示3时半钟面。 A.你能说出这是什么时刻吗?请用你的学具钟表,依照图上钟面拨一拨。 B.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自主汇报:时针指向3和4中间,分针指向6,就表示3时半。 3.依次出现4时半、10时半、7时半 请小朋友们观察,并动手拨一拨,说一说。 A.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4时半、10时半、7时半它们的分针都指向6。 B.半时和整时分针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生:整时它的分针都指向12,半时它的分针都指向6。 总结得出: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的中间。 4.引导学生观察半时的写法。(讨论) 整时有几种表示法?想一想半时的电子表表示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人教版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教案10篇

人教版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教案10篇 人教版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2.会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初步感知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 【过程与方法】 掷双色片,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纪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随机结果的初步认识,感知数学的奥妙,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 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分拆,并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教学难点: 掷双色片,并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并用阿拉伯数字纪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双色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我们先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 这里有两个双色片,它们的一面是蓝色,一面是红色,现在把这两个双色片放到 杯子里去掷一下,你们猜猜看,掷出的结果会是怎样的?

生:(两个都是红色;两个都是蓝色;一个红色、一个蓝色) 师:那么请你们拿出两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结果是不是这样。 (出示课题:掷双色片) 二、动手操作,实践感知 1.知道数的分拆,并能用数字记录; 学生汇报掷的结果,教师板书 (1)○● (2)○○ (3)●● 问:还有其他的情况吗? 师:我们还可以把这几种情况用数字记录下来。 指着黑板问:那么2可以分成几和几呢?(1和1;0和2;2和0) 师:通过双色片我们知道了把2分拆有三种不同的情况。那么你能用双色片摆一摆3的分拆吗? (学生操作,汇报结果。师板书,生模仿记录。)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会用双色片摆出3的分拆,还能自己进行记录。现在书上有6种数的分拆,你能根据红蓝片的个数进行记录吗? 书上14页练习9/① (学生完成练习,汇报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可以分成几和几)也可以说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和几是几。 2.掷双色片,对随机结果进行感知 师:刚才我们通过掷双色片和双色片的摆放知道了数的不同分拆。现在每个人拿出5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会出现哪些情况。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10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10篇) 一年级数学教科书上册教案篇一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经历十几减9的计算过程,比较熟练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的算式,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能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三、教学难点: 经历探究计算十几减9的思维过程。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题卡、小棒 五、教学过程: 十几减9教案 (一)热身赛 8+9= 15-9= 17-9= 6+7= 13-9=

7+9= 18-9= 9+5= 14-9= 11-9= (1)集体订正 (2)评讲:请你说说17-9你是怎样计算的? (3)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4)师: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前面大家共同探究的十几减九的几种方法,那么老师希望大家在后面学习过程中,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题。 好,下面就进入我们今天的十几减九的练习课。(板书课题:十几减九的练习课) (二)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喜羊羊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今天喜洋洋他们来到我们的课堂了,大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生:你们好 师:今天一大早懒羊羊村长把大家召集了起来,交给他们一个重要的任务。原来灰太狼趁大家没注意,把羊村的宝藏偷走了,现在任务就是要小羊们找回宝藏。当然这一路上困难重重,大家有信心帮他们夺回宝藏吗? 生:有! 师:好,下面就进入我们的闯关活动。 1、速度大作战 师:我们来和喜羊羊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吧 12-9 = 16-9 = 14-9 = 18-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