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器算法实验

感知器算法实验
感知器算法实验

感知器算法 & BP 算法实验

硕633 3106036072 赵杜娟

一. 实验目的

1. 理解线性分类器的分类原理。

2. 掌握感知器算法,利用它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分类。

3. 理解BP 算法,使用BP 算法对输入数据进行分类。 二. 实验原理

1. 感知器算法

感知器算法是通过训练模式的迭代和学习算法,产生线性可分的模式判别函数。感知器算法就是通过对训练模式样本集的“学习”得出判别函数的系数解。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是采用硬限幅函数进行分类。

感知器的训练算法如下: 设输入矢量X x x

x N =??????12,,...... , 加权矢量W w w w N =?????

?12,,......,则神经元

的输出可通过下式来计算

(1)

这里对于训练结束我们判断的依据是实际输出值与理想预期值之间误差的均方值最小。定义()()()εk d k y k =-,它的均方值记作()E k []ε

2

,令()()ξεk E k =[]2, 则可以推出

()()()[]ξk E d

k WE X T X W T E d k X W T =??????-??????-22 (2) 可证存在最佳的加权矢量W *

,使()ξk 达到最小。解得

()[]W E d k X E X T X *=?????

?-1

(3)

式(3)给出了求最佳加权矢量的方法,但是需要做大量的统计计算,并且需要解决高阶矩阵求逆的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困难的。于是我们给出一种递推求解的方法:

在给定初始权值后,以这种方法可以得到递推公式:

()()[]

W k W k E k X k ()()+=+12αε (4) 用这种方法虽然可以保证求得严格的最佳解,且避开了矩阵求逆的困难,但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步仍需完成大量的统计计算。 2.BP 算法

由于硬限幅函数是非可微函数,不能实现多层神经网络的一种有效的LMS 学习算法。而BP 算法中所用到的是Sigmoid 型函数,它既具有完成分类所需的非线性特性,又具有实现LMS 算法所需的可微特性。采用S 型函数的神经元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为:

u s e u f -+=

11

)( (5)

采用了S 型函数就可将用于单神经元的LMS 学习算法适当推广,得到一种适用于前向多层神经网络的有效学习算法。

我们现在研究一个采用S 型函数的前向三层神经网络来说明其原理。

对于训练样本p,它的输入是N 维矢量X ,X=],,[1,10-N p p p x x x ,网络的第一,二,三层分别包括J ,K ,M 个神经元,它的总输出是一个M 维矢量,Y=],,[1,10-M p p p y y y ,第i 层到第i+1层之间的权重系数用)

1(+i nj

w 来表示。可设前向三层神经网络输出各个分量的理想

值是pi d ,i=0,1,……M-1,而这些分量的实际值是)

3(pi pi o y =, i=0,1,……M-1,理想值和实际值之间的误差是

)

(pi pi pi y d -=ε。各输出误差的平方和可以表示为:

∑-==

1

2

M i pi p E ε (6)

现在我们希望改变网络中的各个加权系数)

(l ij w ,使得p

E

尽可能的减小。为此我们可以

采取最陡下降算法的公式来调整权重系数)

(l ij p w ?。公式如下:

,)()

(l ij

p

l ij

p w E a w

???

-=?

式中的a 是学习的步幅,它应随学习过程而变化。

对于通用神经层,它的各个输出)(l pL o 与各个输入)

1(-l pL o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1

)

()

1()()()(),(L j l i l pj l ij l pi

l pi s l pi

O w I

I f o

θ

如果设)

()()1(,1l iL l i

l pL

w

o

=-=-θ

,则

∑=-=L

j l pj l ij l pi

O w I

)

1()()( 式中的[]

?f 表示s 型函数。我们不难看出上式即为给输入加一个恒等于1的部分,在神经网络中也应相应的加一个节点,而且这个节点的权系数就是这一层网络的阈值。经推倒可得权系数调整的递推公式如下:

()()()

(1)()l l l ij ij p ij

w k w k w +=+? (7) 对输出层:()()()()()

2()(1)l l l l l p ij pi pi pi pi pj

w d o o o o α?=-- 对隐含层:()1()

(1)(1)()()(1)0(1)l pi

Q l l l l l l p ij

pk ki pi pi pj k w w o o o δαδ-++-=???=-????

现对于三层神经网络有

l=3时(输出层)

)1(**)(*2)3()3()3()3(pi pi pi pi pi o o o d --=δ

l=2时(隐含层)

)1(**)2()2(10)3()3()2(pi pi M k ki pk pi

o o w -?

?????=∑-=δδ

l=1时(第一层)

)

0()1()1(10)2()2()1(*)1(***pj

pi pi K k ki pk ij

o o o w w

-?

?????=?∑-=δα 其中: pi pi y o =)

3(

pi pi x o =)

0(

可见,这一算法的计算过程是先计算第三层(即输出层)的各项“误差分量”)

3(pi δ,然 后用)

3(pi δ计算第二层(隐含层)的“等效误差分量” )

2(pi δ,最后再用)

2(pi δ计算第一层(隐含层)的“等效误差分量” )

1(pi δ。只要算出这些误差分量,系数调整量即可立即求得。所

)

2()3()3(**pj

pi ij p o w δα=?)1()2()2(**pj

pi ij p o w δα=?

以,这是一种由输出层向输入层逐步反推的学习算法,故称之为“逆推”学习算法,或BP 算法。 三.实验内容

1. 感知器算法实验

本实验利用感知器算法的原理,随机抽取两类的部分数据,然后,用这两类的其他数据来验证分类是否正确。这里是利用感知器两两分类的原理。实验可得结果如下表。其中r1是输入x1所得的分类正确率,r2是输入x2所得的分类正确率,r3是输入x3所得的分类正确率。

运行程序进行实验,分别可得下图。

下面两个图是x1和x2在训练样本选取5和45时所得的分类效果。

下面两个图是x1和x3在训练样本选取5和45时所得的分类效果。

下面两个图是x2和x3在训练样本选取5和45时所得的分类效果。

由实验可以得到,x1和x2、x1和x3之间是线性可分的,其分类正确率基本上可以达到95%以上。而x2和x3之间则是无法分开的,分类效果不明显。而且迭代次数也是基本随着所选训练样本数的增加而增加,但无论怎样,对于x1和x2、x1和x3之间,都得到了想要的结果,而x2和x3之间却是用此种办法无法解决的。

2.BP算法实验

(1)异或问题实验

利用前向两层神经网络来完成异或分类,输入的样本为x1=[0 1 -1],x2=[1 0 -1],x3=[0 0 -1],x4=[1 1 -1],将这四个样本分成两类。其中,x1和x2是属于w1类,x3和x4属于w2类。第一层(输入层)采用三个神经元,两个输入神经原和一个恒等于1的神经原,第二层(输出层)设置一个神经元,第二层输出的值若小于0.5就表示为w1类,大于0.5就表示w2类。这里采用惯性系数调整算法。训练指数选为a=0.5。在本实验中,我们记录训练次数和做不同次实验的分类正确率。经过实验可以得到如下表格:

由实验可以看出,分别做1次、25次和50次实验,所得到的分类正确率都是100%,所以说利用前向两层神经网络来完成异或分类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类效果。

(2)BP算法实验

采用前向两层神经网络来实现x1、x2和x3两两之间的分类。分别选取不同个数(m)的样本进行训练,得到相应的权系数,然后再将全部数据代入进行分类,记录训练次数和分类正确率。可得如下结果:

x1和x2之间分别选取训练样本为5和45时的分类效果: x1和x3之间分别选取训练样本为5和45时的分类效果:

x2和x3之间分别选取训练样本为5和45时的分类效果

:

下面是分别进行不同多次实验所得的正确率的统计结果:

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无论从一次实验所得结果还是从做多次实验所得的统计结果上来看,利用前向二层神经网络实现x1、x2和x3两两之间的分类,对于x1和x2之间、x1和x3之间的分类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可以很好的将两类分开。而对于x2和x3之间却很难用此种办法达到很好的分类效果。

四. 实验小结

本次实验主要是进行线性可分类问题的实验,实验中分别运用感知器算法和BP算法进行x1、x2和x3两两之间的分类,结果得出,只有x1和x2之间及x1和x3之间是线性可分的,而x2和x3之间是无法用这两种办法分开的。本次实验中,在运用BP算法进行x1、x2

和x3之间的分类之前,还进行了异或问题的实验,实验中采用两层前向神经网络达到了很好的分类效果,为进行后面的实验打好了基础。

通过本次实验,使我对感知器算法和BP算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以前在神经网络这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问题,在本次实验中通过具体动手进行编程,使得对当时所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实验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思考解决后,对我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五. 程序部分

1.感知器算法

clear all;

close all;

clc;

load('data.mat');

m=input('训练样本数m='); %输入训练样本数

T1=zeros(m,4);

T2=zeros(m,4);

T3=zeros(m,4);

%随机抽取m个训练样本

index=randperm(50);

for i=1:1:m %得到随机的训练样本

T1(i,:)=k1(index(i),:);

T2(i,:)=k2(index(i),:);

T3(i,:)=k3(index(i),:);

end

W0=zeros(1,4);

u=0.02;

e=0.01;

s=1;

k=0;

W=W0;

while (s>=e)

for i=1:1:m

k=k+1;

if rem(k,2)==1

err=1-W*T2(i,:)';

W=W+u*err*T2(i,:);

else err=0-W*T3(i,:)';

W=W+u*err*T3(i,:);

end

pf(k)=err^2;

s=pf(k);

end

end

r1=0;r2=0;

for i=1:1:50

y1(i)=W*k2(i,:)';

if y1(i)>0.5

r1=r1+1;

end

y2(i)=W*k3(i,:)';

if y2(i)<=0.5

r2=r2+1;

end

end

plot([1:50],y1,'r');

axis([0,50,-0.5,1.5]); title(['m=',num2str(m)]); hold on

plot([1:50],y2);

grid on

r1=r1/50

r2=r2/50

2.BP算法解决异或问题clear all;

close all;

clc;

p=0;

x1=[0 0 -1;1 1 -1];

x2=[0 1 -1;1 0 -1];

r11=0;r22=0;

while p<25

a=0.5;

pf=1;

w1=rand(3,2);

w2=rand(3,1);

k=1;

while pf>0.001

if mod(k,4)==1

g1=x1(1,:);

d=0.1;

end

if mod(k,4)==2

g1=x2(1,:);

d=0.9;

end

if mod(k,4)==3

g1=x1(2,:);

d=0.1;

end

if mod(k,4)==0

g1=x2(2,:);

d=0.9;

end

g2=g1*w1;

o1=1./(1+exp(-g2));

o1_y=[o1 -1];

g3=o1_y*w2;

o2=1./(1+exp(-g3));

% 输出层的权系数调整

det2=a*2*(d-o2)*o2*(1-o2)*o1_y;

w2=w2+det2';

s=2*(d-o2)*o2*(1-o2);

%第一层的权系数调整

w22=w2';

det1=a*g1'*(s*w22(:,1:2).*o1.*(1-o1)); w1=w1+det1;

err=d-o2;

pf=err^2;

k=k+1;

end

r1=0;

for j=1:1:2

t1=x1(j,:)*w1;

y1=1./(1+exp(-t1));

y1_y=[y1 -1];

I2=y1_y*w2;

y2(j)=1./(1+exp(-I2));

if y2(j)<0.5

r1=r1+1;

end

end

if r1==2

r11=r11+1;

end

r2=0;

for j=1:1:2

t2=x2(j,:)*w1;

y11=1./(1+exp(-t2));

y11_y=[y11 -1];

I21=y11_y*w2;

y21(j)=1./(1+exp(-I21));

if y21(j)>0.5

r2=r2+1;

end

end

if r2==2

r22=r22+1;

end

p=p+1

end

lv=p/25;

3.BP算法实现x1、x2和x3两两之间分类

clear all;

close all;

clc;

load('data.mat');

m=input('训练样本数m='); %输入训练样本数

T1=zeros(m,4);

T2=zeros(m,4);

T3=zeros(m,4);

%随机抽取m个训练样本

index=randperm(50);

for i=1:1:m %得到随机的训练样本

x1(i,:)=k1(index(i),:);

x2(i,:)=k2(index(i),:);

x3(i,:)=k3(index(i),:);

end

p=0;r11=0;r22=0;

while p<50

a=0.5;

pf=1;

w1=rand(4,5);

w2=rand(6,1);

k=1;tt=1;

while pf>0.000001

if k>m

k=1;

end

if mod(k,2)==1

g1=x2(k,:);

d=0.1;

end

if mod(k,2)==0

g1=x3(k,:);

d=0.9;

end

g2=g1*w1;

o1=1./(1+exp(-g2));

o1_y=[o1 -1];

g3=o1_y*w2;

o2=1./(1+exp(-g3));

% 输出层的权系数调整

det2=a*2*(d-o2)*o2*(1-o2)*o1_y;

w2=w2+det2';

s=2*(d-o2)*o2*(1-o2);

%第一层的权系数调整

w22=w2';

det1=a*g1'*(s*w22(:,1:5).*o1.*(1-o1)); w1=w1+det1;

err=d-o2;

pf=err^2;

k=k+1;

tt=tt+1; %训练次数

end

r1=0;r2=0;

for j=1:1:50

t1=k2(j,:)*w1;

y1=1./(1+exp(-t1));

y1_y=[y1 -1];

I2=y1_y*w2;

y2(j)=1./(1+exp(-I2));

if y2(j)<0.5

r1=r1+1;

end

end

lv1=r1/50

if r1==50

r11=r11+1;

end

for j=1:1:50

t1=k3(j,:)*w1;

y1=1./(1+exp(-t1));

y1_y=[y1 -1];

I2=y1_y*w2;

y22(j)=1./(1+exp(-I2));

if y22(j)>0.5

r2=r2+1;

end

end

lv2=r2/50

if r2==50

r22=r22+1;

end

p=p+1

end

r11/50

r22/50

plot([1:50],y2,'r');

axis([0,50,0,1]);

title(['m=',num2str(m)]); hold on

plot([1:50],y22);

grid on

lv=(r11+r22)/100

现代传感器检测技术实验-实验指导书doc

现代(传感器)检测技术实验 实验指导书 目录 1、THSRZ-2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简介 2、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电子秤实验 3、实验二交流全桥振幅测量实验 4、实验三霍尔传感器转速测量实验 5、实验四光电传感器转速测量实验 6、实验五 E型热电偶测温实验 7、实验六 E型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实验 西安交通大学自动化系 2008.11

THSRZ-2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简介 一、概述 “THSRZ-2 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是将传感器、检测技术及计算机控制技术有机的结合,开发成功的新一代传感器系统实验设备。 实验装置由主控台、检测源模块、传感器及调理(模块)、数据采集卡组成。 1.主控台 (1)信号发生器:1k~10kHz 音频信号,Vp-p=0~17V连续可调; (2)1~30Hz低频信号,Vp-p=0~17V连续可调,有短路保护功能; (3)四组直流稳压电源:+24V,±15V、+5V、±2~±10V分五档输出、0~5V可调,有短路保护功能; (4)恒流源:0~20mA连续可调,最大输出电压12V; (5)数字式电压表:量程0~20V,分为200mV、2V、20V三档、精度0.5级; (6)数字式毫安表:量程0~20mA,三位半数字显示、精度0.5级,有内侧外测功能; (7)频率/转速表:频率测量范围1~9999Hz,转速测量范围1~9999rpm; (8)计时器:0~9999s,精确到0.1s; (9)高精度温度调节仪:多种输入输出规格,人工智能调节以及参数自整定功能,先进控制算法,温度控制精度±0.50C。 2.检测源 加热源:0~220V交流电源加热,温度可控制在室温~1200C; 转动源:0~24V直流电源驱动,转速可调在0~3000rpm; 振动源:振动频率1Hz~30Hz(可调),共振频率12Hz左右。 3.各种传感器 包括应变传感器:金属应变传感器、差动变压器、差动电容传感器、霍尔位移传感器、扩散硅压力传感器、光纤位移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磁电传感器、PT100、AD590、K型热电偶、E型热电偶、Cu50、PN结温度传感器、NTC、PTC、气敏传感器(酒精敏感,可燃气体敏感)、湿敏传感器、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红外传感器、磁阻传感器、光电开关传感器、霍尔开关传感器。包括扭矩传感器、光纤压力传感器、超声位移传感器、PSD位移传感器、CCD电荷耦合传感器:、圆光栅传感器、长光栅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涡轮式流量传感器。 4.处理电路 包括电桥、电压放大器、差动放大器、电荷放大器、电容放大器、低通滤波器、涡流变换器、相敏检波器、移相器、V/I、F/V转换电路、直流电机驱动等 5.数据采集 高速USB数据采集卡:含4路模拟量输入,2路模拟量输出,8路开关量输入输出,14位A/D 转换,A/D采样速率最大400kHz。 上位机软件:本软件配合USB数据采集卡使用,实时采集实验数据,对数据进行动态或静态处理和分析,双通道虚拟示波器、虚拟函数信号发生器、脚本编辑器功能。

神经网络基于BP网络的多层感知器实验报告

神经网络基于BP网络的多层感知器实验报告 二、基于BP网络的多层感知器一:实验目的: 1、理解多层感知器的工作原理 2、通过调节算法参数了解参数的变化对于感知器训练的影响 3、了解多层感知器局限性二:实验原理:BP的基本思想:信号的正向传播误差的反向传播–信号的正向传播:输入样本从输入层传入,经各隐层逐层处理后,传向输出层。 –误差的反向传播:将输入误差以某种形式通过隐层向输入层逐层反传,并将误差分摊给各层的所有单元,从而获得各层单元的误差信号来作为修正各单元权值的依据。 1、基本BP算法的多层感知器模型: 2、BP学习算法的推导:当网络输出与期望输出不等时,存在输出误差E将上面的误差定义式展开至隐层,有进一步展开至输入层,有调整权值的原则是使误差不断地减小,因此应使权值的调整量与误差的梯度下降成正比,即η∈(0,1)表示比例系数,在训练中反应学习速率 BP算法属于δ学习规则类,这类算法被称为误差的梯度下降(Gradient Descent)算法。<实验步骤> 1、用Matlab编程,实现解决该问题的单样本训练BP网络,设置一个停止迭代的误差Emin和最大迭代次数。在调试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隐层节点数,学习率η,找到收敛速度快且误差小

的一组参数。产生均匀分布在区间[-4,4]的测试样本,输入建立的模型得到输出,与Hermit多项式的期望输出进行比较计算总误差(运行5次,取平均值),并记录下每次迭代结束时的迭代次数。(要求误差计算使用RME,Emin 设置为0、1)程序如下:function dyb %单样本程序 clc; close all; clear; x0=[1:;-4:0、08:4];%样本个 x0(1,:)=-1; x=x0'; yuzhi=0、1;%阈值 j=input('请输入隐层节点数 j = ');%隐层节点数 n=input('请输入学习效率 n = ');%学习效率 w=rand(1,j); w=[yuzhi,w]; %输出层阈值 v=rand(2,j); v(1,:)=yuzhi;%隐层阈值 err=zeros(1,); wucha=0; zhaosheng=0、01*randn(1,);%噪声erro=[]; ERRO=[];%误差,为画收敛曲线准备 Emin=0、1; d=zeros(1,); for m=1: d(m)=hermit(x(m,2));%期望 end; o=zeros(1,); j=zeros(1,j); =zeros(1,j); p=1; q=1; azc=0; acs=0; for z=1:5 while q<30000 Erme=0; for p=1: y=zeros(1,j); for i=1:j j(1,i)=x(p,:)*v(:,i); y(1,i)=1/(1+exp(-j(1,i))); end; y=[-1 y]; o(p)=w*y'+zhaosheng(p);%噪声 wucha = d(p)-o(p); err(1,p)=1/2*wucha^2; erro=[erro,wucha]; for m=1:j+1 w(1,m)=w(1,m)+n*wucha*y(1,m); end; for m=1:j v(:,m)=v(:,m)+n*wucha*w(1,m)*y(1,m)*(1-y(1,m))*x(p,:)'; end q=q+1; end; for t=1:; Erme=Erme+err(1,t); end; err=zeros(1,); Erme=sqrt(Erme/); ERRO=[ERRO,Erme]; if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实际版).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实验 (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 εK R R =? 式中R 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 K 为应变灵敏系数, l l ?=ε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受 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对单臂电桥输出电压4 1ε EK U O =。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砝码、数显表、士15V 电源、土4V 电源、万用表(自备)。 四、实验步骤: 1.应变式传感器已装于应变传感器模板上。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已接入模板的左上方的1R 、2R 、3R 、4R 。加热丝也接于模板上,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判别, Ω====3504321R R R R ,加热丝阻值为Ω50左右。 2.接入模板电源上15V (从主控箱引入),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将实验模板调节增益电位器3W R 顺时针调节大致到中间位置,再进行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为将差放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与主控箱面板上数显表电压输入端i V 相连,调节实验模板上调零电位器4W R ,使数显表显示为零(数显表的切换开关打到2V 档)。关闭主控箱电源。 3.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片1R (模板左上方的1R )接入电桥作为一个桥臂与5R 、6R 、7R 接成直流电桥(5R 、6R 、7R 模块内已连接好) ,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4W R ,接上桥路电源上4V (从主控箱引入)如图1—2所示。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

模式识别感知器算法求判别函数

感知器算法求判别函数 一、 实验目的 掌握判别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并熟悉判别函数的分类方法,通过实验更深入的了解判别函数及感知器算法用于多类的情况,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模式识别打下基础。 二、 实验内容 学习判别函数及感知器算法原理,在MATLAB 平台设计一个基于感知器算法进行训练得到三类分布于二维空间的线性可分模式的样本判别函数的实验,并画出判决面,分析实验结果并做出总结。 三、 实验原理 3.1 判别函数概念 直接用来对模式进行分类的准则函数。若分属于ω1,ω2的两类模式可用一方程d (X ) =0来划分,那么称d (X ) 为判别函数,或称判决函数、决策函数。如,一个二维的两类判别问题,模式分布如图示,这些分属于ω1,ω2两类的模式可用一直线方程 d (X )=0来划分。其中 0)(32211=++=w x w x w d X (1) 21,x x 为坐标变量。 将某一未知模式 X 代入(1)中: 若0)(>X d ,则1ω∈X 类; 若0)(3时:判别边界为一超平面[1]。 3.2 感知器算法 1958年,(美)F.Rosenblatt 提出,适于简单的模式分类问题。感知器算法是对一种分

类学习机模型的称呼,属于有关机器学习的仿生学领域中的问题,由于无法实现非线性分类而下马。但“赏罚概念( reward-punishment concept )” 得到广泛应用,感知器算法就是一种赏罚过程[2]。 两类线性可分的模式类 21,ωω,设X W X d T )(=其中,[]T 1 21,,,,+=n n w w w w ΛW ,[]T 211,,,,n x x x Λ=X 应具有性质 (2) 对样本进行规范化处理,即ω2类样本全部乘以(-1),则有: (3) 感知器算法通过对已知类别的训练样本集的学习,寻找一个满足上式的权向量。 感知器算法步骤: (1)选择N 个分属于ω1和 ω2类的模式样本构成训练样本集{ X1 ,…, XN }构成增广向量形式,并进行规范化处理。任取权向量初始值W(1),开始迭代。迭代次数k=1。 (2)用全部训练样本进行一轮迭代,计算W T (k )X i 的值,并修正权向量。 分两种情况,更新权向量的值: 1. (),若0≤T i k X W 分类器对第i 个模式做了错误分类,权向量校正为: ()()i c k k X W W +=+1 c :正的校正增量。 2. 若(),0T >i k X W 分类正确,权向量不变:()()k k W W =+1,统一写为: ???∈<∈>=21T ,0,0)(ωωX X X W X 若若d

多层感知器的训练算法

多层感知器的训练算法 齐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辽宁阜新 (123000) E-mail: qipingws@https://www.360docs.net/doc/dd2073335.html,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的在人工智能中的多层感知器(MLP)是什么,是怎样构建的。多层感知器和单层感知器一样,是一种人工神经网络。单层感知器只能处理线形问题,对复杂的问题只能粗略进行近似表示。多层感知器是建立在单层感知器的基础上的,它的结构基本类似于一套级联的感知器,对输入层和输出层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本文侧重描述多层感知器(MLP)的逆向传递和训练过程,并给出了相应的公式和训练算法。以便了解在人工智能中,它的训练学习过程。为了简单起见用,本文中的算法是以伪代码的方式加以描述,这样,就可以用几乎任何一门语言实现它们。 关键词:神经网络,多层感知器,算法 中图分类号:tp18 1.引言 多层感知器(MLP)是一种人工神经网络,它使用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多层加权连接.MLP的结构基本类似于一套级联的感知器,其中每一格处理单元都有一格相对复杂的输出函数,从而增强网络的性能. [1] 多层感知器是建立在单层感知器的基础上的. 单层感知器只能处理线形问题,而对复杂的问题只能粗略进行近似表示.多层感知器与单层感知器有两个主要的区别: 1.明确区别:多层感知器存在中间层,它们增加了感知器近似表示的能力. 2.不明确区别:对于中间层在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这涉及到使用更加复杂的激 励函数. 2.多层感知器(MLP) 2.1拓扑结构 拓扑就是神经网络中处理单元的拓扑,以及它们之间如何连接在一起。一个MLP的拓扑被称为前馈(如图1),由于不存在后向的连接——也叫做回归连接。通常信息直接从输入流向输出,而MLP 的重要结构就是改善中间层。

传感器原理实验指导书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闻福三郭芸君编著 电子技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 实验仪器 1、传感器特性综合实验仪 THQC-1型 1台 2、万用表 MY60 1个 三、 实验原理 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形变时,其电阻值会发生变化,这就是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 金属的电阻表达式为: S l R ρ = (1) 当金属电阻丝受到轴向拉力F 作用时,将伸长l ?,横截面积相应减小S ?,电阻率因晶格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ρ?,故引起电阻值变化R ?。 用应变片测量受力时,将应变片粘贴于被测对象表面上。在外力作用下,被测对象表面产生微小机械变形时,应变片敏感栅也随同变形,其电阻值发生相应变化。通过转换电路转换为相应的电压或电流的变化,可以得到被测对象的应变值ε,而根据应力应变关系 εσE = (2) 式中:ζ——测试的应力; E ——材料弹性模量。 可以测得应力值ζ。通过弹性敏感元件,将位移、力、力矩、加速度、压力等物理量转换为应变,因此可以用应变片测量上述各量,从而做成各种应变式传感器。电阻应变片可分为金属丝式应变片,金属箔式应变片,金属薄膜应变片。 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 1、应变式传感器已装到应变传感器模块上。用万用表测量传感器中各应变片R1、R 2、R 3、R4,R1=R2=R3=R4=350Ω。 2、将主控箱与模板电源±15V 相对应连接,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按图1-1顺时针调节Rw2使之中间位置,再进行放大器调零,方法为:将差放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与主控箱面板上数显电压表输入端Vi 相连,调节实验模板上调零电位器Rw3,使数显表显示为零,(数显表的切换开关打到2V 档)。关闭主控箱电源。(注意:当Rw2的位置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3、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片R1(即模板左上方的R1)接入电桥作为一个桥臂与R5、R6、R7接成直流电桥,(如四根粗实线),把电桥调零电位器Rw1,电源±5V ,此时应将±5V 地与±15V 地短接(因为不共地)如图1-1所示。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Rw1,使数显表显示为零。 4、按表1-1中给出的砝码重量值,读取数显表数值填入表1-1中。

机器学习入门 - 感知器

机器学习入门- 感知器(PERCEPTRON) POSTED IN 学术_STUDY, 机器学习 本文是基于马里兰大学教授Hal Dame III(Blogger)课程内容的笔记。 感知器(Perceptron)这个词会成为Machine Learning的重要概念之一,是由于先辈们对于生物神经学科的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 对于神经(neuron)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抽象:每个神经元是与其他神经元连结在一起的,一个神经元会受到多个其他神经元状态的冲击,并由此决定自身是否激发。(如下图) Neuron Model (From Wikipedia) 这玩意儿仔细想起来可以为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尤其是使用决策树和KNN算法时解决不了的那些问题: ?决策树只使用了一小部分知识来得到问题的答案,这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KNN对待数据的每个特征值都是一样的,这也是个大问题。比如一组数据包含100种特征值,而只有其中的一两种是起最重要作用的话,其他的特征值就变成了阻碍我们找到最好答案的噪声(Noise)。 根据神经元模型,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种算法。对于每种输入值(1 - D),我们计算一个权重。当前神经元的总激发值(a)就等于每种输入值(x)乘以权重(w)之和。 neuron sum 我们还可以推导出以下几条规则: ?如果当前神经元的某个输入值权重为零,则当前神经元激发与否与这个输入值无关?如果某个输入值的权重为正,它对于当前神经元的激发值a 产生正影响。反之,如果权重为负,则它对激发值产生负影响。

接下来我们要将偏移量(bias)的概念加入这个算法。有时我们希望我们的神经元激发量a 超过某一个临界值时再激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偏移量b。 neuron sum with bias 偏移量b 虽然只是附在式子后面的一个常数,但是它改变了几件事情: ?它定义了神经元的激发临界值 ?在空间上,它对决策边界(decision boundary) 有平移作用,就像常数作用在一次或二次函数上的效果。这个问题我们稍后再讨论。 在了解了神经元模型的基本思路之后,我们来仔细探讨一下感知器算法的具体内容。 感知器算法虽然也是二维分类器(Binary Classifier),但它与我们所知道的决策树算法和KNN都不太一样。主要区别在于: ?感知器算法是一种所谓“错误驱动(error-driven)”的算法。当我们训练这个算法时,只要输出值是正确的,这个算法就不会进行任何数据的调整。反之,当输出值与实际值异号,这个算法就会自动调整参数的比重。 ?感知器算法是实时(online)的。它逐一处理每一条数据,而不是进行批处理。 perceptron algorithms by Hal Dame III 感知器算法实际上是在不断“猜测”正确的权重和偏移量: ?首先,感知器算法将所有输入值的权重预设为0。这意味着,输入值预设为对结果不产生任何影响。同时,偏移量也被预设为0。 ?我们使用参数MaxIter。这个参数是整个算法中唯一一个超参数(hyper-parameter)。 这个超参数表示当我们一直无法找到准确答案时,我们要最多对权重和偏移量进行几次优化。

感知器的学习算法

感知器的学习算法 1.离散单输出感知器训练算法 设网络输入为n 维向量()110-=n x x x ,,, X ,网络权值向量为()110-=n ωωω,,, W ,样本集为(){}i i d ,X ,神经元激活函数为f ,神经元的理想输出为d ,实际输出为y 。 算法如下: Step1:初始化网络权值向量W ; Step2:重复下列过程,直到训练完成: (2.1)对样本集中的每个样本()d ,X ,重复如下过程: (2.1.1)将X 输入网络; (2.1.2)计算)(T =WX f y ; (2.1.3)若d y ≠,则当0=y 时,X W W ?+=α;否则X W W ?-=α。 2.离散多输出感知器训练算法 设网络的n 维输入向量为()110-=n x x x ,,, X ,网络权值矩阵为{}ji n m ω=?W ,网络理想输出向量为m 维,即()110-=m d d d ,,, D ,样本集为(){}i i D X ,,神经元激活函数为f , 网络的实际输出向量为()110-=m y y y ,,, Y 。 算法如下: Step1:初始化网络权值矩阵W ; Step2:重复下列过程,直到训练完成: (2.1)对样本集中的每个样本()D X ,,重复如下过程: (2.1.1)将X 输入网络; (2.1.2)计算)(T =XW Y f ; (2.1.3)对于输出层各神经元j (110-=m j ,,, )执行如下操作: 若j j d y ≠,则当0=j y 时,i ji ji x ?+=αωω,110-=n i ,,, ; 否则i ji ji x ?-=αωω,110-=n i ,,, 。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

传 感 器 实 验 指 导 书 实验一电位器传感器的负载特性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桥的工作原理及零点的补偿; 2、了解电位器传感器的负载特性; 3、利用电桥设计电位器传感器负载特性的测试电路,并验证其功能。 二、实验仪器与元件: 1、直流稳压电源、高频毫伏表、示波器、信号源、数字万用表; 2、电阻若干(1k, 100K);电位器(10k)传感器(多圈线绕); 3、运算放大器LM358;

4、电子工具一批(面包板、斜口钳、一字螺丝刀、导线)。 三、基本原理: ?电位器的转换原理 ?电位器的电压转换原理如图所示,设电阻体长度为L,触点滑动位移量为x,两端输入电压为U i,则滑动端输出电压为 电位器输出端接有负载电阻时,其特性称为负载特性。当电位器的负载系数发生变化时,其负载特性曲线也发生相应变化。 ?电位器输出端接有负载电阻时,其特性称为负载特性。 四、实验步骤: 1、在面包板上设计负载电路。 3、改进电路的负载电阻RL,用以测量的电位器的负载特性。 4、分别选用1k电阻和100k电阻,测试电位器的负载特性,要求每个负载至少有5个测试点,并计入所设计的表格1,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五、实验报告 1、 画出电路图,并说明设计原理。 2、 列出数据测试表并画出负载特性曲线。电源电压5V ,测试表格1. 曲线图:画图说明,x 坐标是滑动电阻器不带负载时电压;y 坐标是对应1000欧姆(负载两端电压)或100k 欧姆(负载两端电压),100欧和100K 欧两电阻可以得到两条曲线。 O 1 2 3 4 5 UK UR1UR2 3、 说明本次设计的电路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思路,并总结本次实验中遇到困 难及解决方法。

感知器算法实验--1

感知器算法实验--1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线性分类器的分类原理。 2.掌握感知器算法,利用它对输入的数据进行 分类。 3.理解BP算法,使用BP算法对输入数据进 行分类。 二. 实验原理 1.感知器算法 感知器算法是通过训练模式的迭代和学习算法,产生线性可分的模式判别函数。感知器算法就是通过对训练模式样本集的“学习”得出判别函数的系数解。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是采用硬限幅函数进行分类。 感知器的训练算法如下: 设输入矢量{x1,x2,…,x n}其中每一个模式类别已知,它们分别属于ω1类和ω2类。 (1)置步数k=1,令增量ρ为某正的常数,分别赋给初始增广权矢量w(1)的各分量较小的任意值。 (2)输入训练模式x k,计算判别函数值 w T(k) x k。 (3)调整增广权矢量,规则是:

a.如果x k ∈ω1和w T (k) x k ≤0,则w(k+1)=w(k)+ ρx k ; b.如果x k ∈ω2和w T (k) x k ≥0,则w(k+1)=w(k)-ρx k ; c.如果x k ∈ω1和w T (k) x k >0,或x k ∈ω2和w T (k) x k <0,则w(k+1)=w(k) (4)如果k 0分类正确,则为第一个表达式,如果w T (k) x k ≤0错误分类则为第二个表达式。 在全部模式训练完一轮之后只要还有模式分类错误,则需要进行第二轮迭代,再用全部训练模式训练一次,建立新的权矢量。如果对训练模式还有错分,则进行第三轮迭代依此类推,直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数字式电子秤实验模块-物体质量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LabVIEW软件的使用; 2.认识应变式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使用应变式传感器进行物体称重的方法; 4.掌握标定称重实验台和修正测量误差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数字式电子秤实验模块由应变式力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板、底座、支架、托盘和外围封装设备构成。其中,应变式力传感器由4片应变片塑封在桥臂的中间两侧,信号调理电路板为全桥电路。当物体加到托盘后,4个应变片会受压发生形变,该形变量转换为电压量的变化,最后通过电桥电路及运算放大电路进行信号处理和输出。如下图所示为数字式电子秤实验模块结构示意图。 数字式电子秤实验模块结构示意图 数字式电子秤实验模块中的力传感器是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片是利用物体线性长度发生形变导致阻值发生改变的原理而制成的,其电阻丝一般用康铜材料,它具有高稳定性及良好的温度、蠕变补偿性能。测量电路普遍采用如下图所示的惠斯通电桥。

电阻应变片惠斯通电桥测量电路 称重原理: 使用标准砝码对称重模块进行标定,得到物体质量与输出电压之间的线性关系式。然后利用该线性关系式进行未知质量的物体的测量。 三.需要的仪器和设备 ●计算机1台 ●LabVIEW实验脚本:数字式电子秤实验模块-物体质量测量.vi 1套 ●TS-DEW-1A应变式数字电子称模块 1套 ●砝码 1套 ●TS-INQ-8U USB多通道数据采集模块 1套 ●TS-TAB-B基础实验平台 1套四.实验步骤 1.关闭面板总电源开关,将电子秤模块的电源线连接到基础实验平台的多路电源输出航 空插头; 2.将电子秤模块的信号线连接到USB多通道数据采集模块的通道1上; 3.开启总电源,开启采集卡电源,如下图所示,在“数字式电子秤-物体质量测量程序 VI”文件夹中打开“数字式电子秤实验模块-物体质量测量.vi”程序,建立实验环境。 4.通道选择“1”,采样频率选择“10KHz”,点击程序运行按钮启动测量程序。 5.在正式进行物体质量测量的过程中,应该先完成传感器的标定工作。操作步骤为:首 先,不在托盘上放置砝码,此时称重的质量为0,把“0”填入“质量(X1)”空格内,点击“标定1”按钮读取当前状况下的电压值;在托盘上放置500g的砝码,并在“质量

物联网传感器实验系统软件使用说明书

ATOS物联网传感器实验系统 使用说明书 上海讯连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1年10月

目录 1概述 (4) 1.1背景 (4) 1.2应用领域与使用对象 (4) 1.4参考方案 (4) 1.5术语与缩写解释 (4) 2系统综述 (5) 2.1传感器分类 (5) 2.2软件系统功能简介 (5) 2.3性能 (6) 2.4版权声明 (6) 3运行环境 (6) 3.1硬件设备要求 (6) 3.2支持软件 (6) 4软件操作说明 (7) 4.1安装以及使用前的准备 (7) 4.2 软件启动与登陆 (7) 4.2.1功能描述 (7) 4.2.2界面字段解释 (7) 4.2.3操作说明 (8) A)串口配置功能Serial (8) B)进入实验按钮功能Experiment (10) B1:实验一温湿度传感器实验 (11) B2:实验二光强传感器实验 (14) B3:实验三流量传感器实验 (17) B4:实验四霍尔传感器实验 (20) B5:实验五压力传感器实验 (23) B6:实验六气体压力传感器实验 (26) B7:实验七雨滴传感器实验 (29) B8:实验八火焰传感器实验 (32) B9:实验九震动传感器实验 (35) B10:实验十噪声传感器实验 (38) C)进入图书资源按钮功能Library (41) C1:资料一TINYOS开发环境 (42) C2:资料二WINCE平台 (43) C3:资料三Zigbee开发环境 (43) C4:资料四辅助工具 (44) C5:资料五驱动程序 (44) C6:资料六芯片和传感器手册 (45)

C7:资料七演示中心 (45) C8:资料八应用软件源码 (46) D)退出程序按钮 (46) 4.3 LabVIEW函数库 (47) 4.3.1函数库介绍 (47) 4.3.2如何编写一个应用程序 (49) 4.3.3 应用范例 (49) 5.0出错处理和恢复 (49)

感知器的训练算法实例

感知器的训练算法实例 将属于ω2的训练样本乘以(-1),并写成增广向量的形式。 x①=(0 0 1)T, x②=(0 1 1)T, x③=(-1 0 -1)T, x④=(-1 -1 -1)T 第一轮迭代:取C=1,w(1)= (0 0 0)T 因w T(1)x①=(0 0 0)(0 0 1)T=0≯0,故w(2)=w(1)+x①=(0 0 1)T 因w T(2)x②=(0 0 1)(0 1 1)T=1>0,故w(3)=w(2)=(0 0 1)T 因w T(3)x③=(0 0 1)(-1 0 -1)T=-1≯0,故w(4)=w(3)+x③=(-1 0 0)T 因w T(4)x④=(-1 0 0)(-1 -1 -1)T=1>0,故w(5)=w(4)=(-1 0 0)T 这里,第1步和第3步为错误分类,应“罚”。 因为只有对全部模式都能正确判别的权向量才是正确的解,因此需进行第二轮迭代。 第二轮迭代: 因w T(5)x①=(-1 0 0)(0 0 1)T=0≯0,故w(6)=w(5)+x①=(-1 0 1)T 因w T(6)x②=(-1 0 1)(0 1 1)T=1>0,故w(7)=w(6)=(-1 0 1)T 因w T(7)x③=(-1 0 1)(-1 0 -1)T=0≯0,故w(8)=w(7)+x③=(-2 0 0)T 因w T(8)x④=(-2 0 0)(-1 -1 -1)T=2>0,故w(9)=w(8)=(-2 0 0)T 需进行第三轮迭代。 第三轮迭代: 因w T(9)x①=(-2 0 0)(0 0 1)T=0≯0,故w(10)=w(9)+x①=(-2 0 1)T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

目录 目录 (1)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3) 实验二金属箔式应变片——半桥性能实验 (6) 实验三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8) 实验四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称实验 (10) 实验五移相实验 (11) 实验六相敏检波实验 (12) 实验七交流全桥性能测试实验 (15) 实验八交流激励频率对全桥的影响 (17) 实验九交流全桥振幅测量实验 (18) 实验十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测量实验 (19) 实验十一差动变压器性能实验 (21) 实验十二差动变压器零点残余电压补偿实验 (23) 实验十三激励频率对差动变压器特性的影响实验 (24) 实验十四差动电感式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25) 实验十五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27) 实验十六电容传感器动态特性实验 (29) 实验十七直流激励时霍尔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30) 实验十八交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31) 实验十九霍尔测速实验 (32) 实验二十磁电式传感器的测速实验 (33) 实验二十一压电式传感器振动实验 (34) 实验二十二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36) 实验二十三被测体材质、面积大小对电涡流传感器的特性影响实验 (38) 实验二十四电涡流传感器转速测量实验 (39) 实验二十五电涡流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 (40) 实验二十六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41) 实验二十七光纤传感器的测速实验 (43) 实验二十八光电转速传感器的转速测量实验 (44) 实验二十九智能调节仪温度控制实验 (45) 实验三十集成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实验 (48) 实验三十一铂热电阻温度特性测试实验 (50) 实验三十二K型热电偶测温实验 (52) 实验三十三E型热电偶测温实验 (55) 实验三十四PN结温度特性测试实验 (57) 实验三十五气敏(酒精)传感器实验 (59) 实验三十六气敏(可燃气体)传感器实验 (60) 实验三十七湿敏传感器实验 (61)

感知器算法

感知器算法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基于模式识别的判别函数分类器的设计 与实现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模式识别中判别函数的相关概念和感知器算法的原理及特点,并例举实例介绍感知器算法求解权向量和判别函数的具体方法,最后按照线性函数判决函数的感知算法思想结合数字识别,来进行设计,通过训练数字样本(每个数字样本都大于120),结合个人写字习惯,记录测试结果,最后通过matlab 编码来实现感知器的数字识别。 关键字:模式识别 判别函数 感知器 matlab 1 引言 模式识别就是通过计算机用数学技术方法来研究模式的自动处理和识别。对于人类的识别能力我们是非常熟悉的。因为我们在早些年就已经会开发识别声音、脸、动物、水果或简单不动的东西的技术了。在开发出说话技术之前,一个象球的东西,甚至看上去只是象个球,就已经可以被识别出来了。所以除了记忆,抽象和推广能力是推进模式识别技术的关键技术。最近几年我们已可以处理更复杂的模式,这种模式可能不是直接基于通过感知器观察出来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模式识别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第二节介绍判别函数分类器,具体介绍了判别函数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确定判别函数的正负;第三节介绍了感知器的概念、特点并用感知器算法求出将模式分为两类的权向量解和判别函数,最后用matlab 实现感知判别器的设计。 2 判别函数分类器 判别函数概念 直接用来对模式进行分类的准则函数。若分属于ω1,ω2的两类模式可用一方程d (X ) =0来划分,那么称d (X ) 为判别函数,或称判决函数、决策函数。如,一个二维的两类判别问题,模式分布如图示,这些分属于ω1,ω2两类的模式可用一直线方程 d (X )=0来划分。其中0)(32211=++=w x w x w d X 式中: 21,x x 为坐标变量。 图2-1 两类二维模式的分布 将某一未知模式 X 代入: 若0)(>X d ,则1ω∈X 类; 若0)(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3个) (1)

实验平台介绍 传感器教学实验系列nextsense是针对传感器教学,虚拟仪器教学等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实验模块。nextsense系列配合泛华通用工程教学实验平台nextboard使用,可以完成热电偶、热敏电阻、RTD热电阻、光敏电阻、霍尔元件等传感器的课程教学。课程提供传感器以及调理电路,内容涵盖传感器特性描绘、电路模拟以及实际测量等。 图1 nextboard实验平台 nextboard具有6个实验模块插槽;提供两块标准尺寸的面包板,用户可自搭实验电路;为NI 数据采集卡提供信号路由,可完全替代NI数据采集卡接线盒功能,轻松使用数据采集卡资源;还为实验模块和自搭电路提供电源,既可用于有源电路供电,也可作为外接设备供电。 实验模块区共有6个插槽,分别为4个模拟插槽Analog Slot 1-4,2个数字插槽Digital Slot 1-2。数据采集卡的模拟通道和数字通道分配到实验模块区的Analog Slot 和Digital Slot 上。Analog Slot 模拟插槽用于那些需要使用模拟信号的实验模块。Digital Slot 数字插槽用于那些需要同时使用多个数字信号或脉冲信号的实验模块。 图2 模拟插槽和数字插槽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1)在使用所有模块之前,都要先区分模块的类型:带有正弦波标记的为模拟实验模块,需要插在Analog Slot 上使用;带有方波标记的为数字模块,需要查在Digital Slot 上使用。如果插错插槽,会导致模块工作不正常,甚至损坏模块。 (2)插拔实验模块前关闭nextboard电源。 (3)开始实验前,认真检查模块跳线连接,避免连接错误而导致的输出电压超量程,否则会损坏数据采集卡。 Nextboard的连线: (1)电源线,把220V的电源通过一个15V的直流变压器,送到实验台上。 (2)数据采集卡,将数据采集卡的插头与实验台可靠连接。

2011传感器实训指导书

长沙理工大学继续教院益阳教学站 湖南兵器工业高级技校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训指导书 适用班级:2010年秋数控本科班 指导教师:彭林 实践日期:2012年4月19日— 2011年4月21日 实践教材:《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实践形式:集中实践 实践内容: 第一部分数字式万用表、双踪示波器的训练 一、实践目的: 通过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数字式万用表、双踪示波器的使用和操作,为做好传感器实训打好基础。 二、实践器材:数字式万用表、双踪示波器 三、实践内容与步骤: (一)、数字万用表测量技能与训练 1、检查电解电容的质量 2、测量直流电压 3、交流电压的测量 4、检查三极管的三个电极 (1)判断基极:(2)鉴别NPN型管与PNP型管;(3)测量三极管的参数(二)、双踪示波器测量技能和训练 1、信号幅值的测量 2、信号周期和频率的测量

第二部分传感器实践项目 实践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 一、实践目的 1、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2、掌握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 3、掌握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训原理 金属箔式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原理是基于电阻丝的应变效应 三、实训器材 直流稳压电源、调零电桥、电阻传感器、差动放大器、测微器、直流电压表。 实践二差动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性能 一、实践目的 了解差动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 二、实训器材 电容变换器、差动放大器、低通滤波器、直流电压表、测微器 三、注意事项 电容器的一组动片和两组定片不能相碰。 实践三电涡流传感器的转速测量 一、实践目的 了解电涡流式传感器在测量转速方面的应用情况 二、实践原理 采用光电开关作为转速测量的基准参考 三、实训器材 涡流变换器、涡流传感器探头、频率表、电机转动盘、电机控制器、示波器实践四压电式传感器的性能

模式识别第三章-感知器算法

模式识别第三章 感知器算法 一.用感知器算法求下列模式分类的解向量w : })0,1,1(,)1,0,1(,)0,0,1(,)0,0,0{(:1T T T T ω })1,1,1(,)0,1,0(,)1,1,0(,)1,0,0{(:2T T T T ω 将属于2ω的训练样本乘以(-1),并写成增广向量的形式: T x )1,0,0,0(1 =,T x )1,0,0,1(2=,T x )1,1,0,1(3=,T x )1,0,1,1(4 = T x )1,1-,0,0(5-=,T x )1,1-,1-,0(6-=,T x )1,0,1-,0(7-=,T x )1,1-,1-,1-(8-= 第一轮迭代:取1=C ,T )0,0,0,0()1(=ω 因0)1,0,0,0)(0,0,0,0()1(1==T T x ω不大于0,故T x )1,0,0,0()1()2(1=+=ωω 因1)1,0,0,1)(1,0,0,0()2(2==T T x ω大于0,故T )1,0,0,0()2()3(==ωω 因1)1,1,0,1)(1,0,0,0()3(3==T T x ω大于0,故T )1,0,0,0()3()4(==ωω 因1)1,0,1,1)(1,0,0,0()4(4==T T x ω大于0,故T )1,0,0,0()4()5(==ωω 因1)1,1-,0,0)(1,0,0,0()5(5-=-=T T x ω不大于0,故T x )0,1-,0,0()5()6(5 =+=ωω 因1)1,1-,1-,0)(0,1-,0,0()6(6=-=T T x ω大于0,故T )0,1-,0,0()6()7(==ωω 因0)1,0,1-,0)(0,1-,0,0()7(7=-=T T x ω不大于0,故T x )1-,1-,1,0()7()8(7-=+=ωω 因3)1,1-,1-,1-)(1-,1-,1,0()8(8=--=T T x ω大于0,故T )1-,1-,1,0()8()9(-==ωω 第二轮迭代: 因1)1,0,0,0)(1-,1-,1,0()9(1-=-=T T x ω不大于0,故T x )0,1-,1,0()9()10(1-=+=ωω 因0)1,0,0,1)(0,1-,1-,0()10(2==T T x ω不大于0,故T x )1,1,1,1()10()11(2--=+=ωω 因1)1,1,0,1)(1,1,1,1()11(3=--=T T x ω大于0,故T )1,1,1,1()11()12(--==ωω 因1)1,0,1,1)(1,1,1,1()12(4=--=T T x ω大于0,故T )1,1,1,1()12()13(--==ωω

传感器与检测实验指导书2013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 专业名称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成绩 辽宁工业大学 2013年9月

目录 实验一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特性实验 (1) 实验二电容传感器特性实验 (5) 实验三电涡流式传感器特性实验 (8) 实验四压电式传感器特性实验 (12) 实验五光电式传感器特性实验 (15) 实验六热电式传感器特性实验 (20) 附录一CSY2000系列传感器实验台说明书 (26) 附录二CSY-V8.1软件操作说明书 (27)

实验一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结构。 2.了解单臂、半桥和全桥测量电路工作原理和性能。 3.比较单臂与半桥、全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各自特点及全桥测量电路的优点。二、基本原理 1.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 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对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 O1= EKε/4。 2.对半桥测量电路而言,不同受力方向的两只应变片接入电桥作为邻边,电桥输出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当应变片阻值和应变量相同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 O2=EKε/2。 3.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1=R2=R3=R4,其变化值ΔR1=ΔR2=ΔR3=ΔR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 O3=EKε。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改善。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1.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电子秤)、砝码盘、砝码;

实验一报告实验一 基于感知器的线性分类器设计

北华大学开放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一基于感知器的线性分类器设计所属课程:模式识别 班级:信息10—1 学号:36 姓名:张慧

实验一、基于感知器算法的线性分类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感知器算法。 2. 掌握感知准则函数分类器设计方法。 3. 掌握感知器算法,利用它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分类。 二、实验原理: 感知机算法 线性分类器的第一个迭代算法是1956年由Frank Rosenblatt提出的,即具有自学习能力的感知器(Perceptron)神经网络模型,用来模拟动物或者人脑的感知和学习能力。这个算法被提出后,受到了很大的关注。感知器在神经网络发展的历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第一个从算法上完整描述的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分层神经网络结构、神经元之间有自适应权相连接的神经网络的一个基本网络。 感知器的学习过程是不断改变权向量的输入,更新结构中的可变参数,最后实现在有限次迭代之后的收敛。感知器的基本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感知器基本模型 其中,X输入,Xi表示的是第i个输入;Y表示输出;W表示权向量;w0是阈值,f是一个阶跃函数。 感知器实现样本的线性分类主要过程是:特征向量的元素x1,x2,……,xk是网络的输入元素,每一个元素与相应的权wi相乘。,乘积相加后再与阈值w0相加,结果通过f函数执行激活功能,f为系统的激活函数。因为f是一个阶跃函数,故当自变量小于0时,f= -1;当自变量大于0时,f= 1。这样,根据输出信号Y,把相应的特征向量分到为两类。

然而,权向量w 并不是一个已知的参数,故感知器算法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即是寻找一个合理的决策超平面。故设这个超平面为w ,满足: 12 *0,*0,T T w x x w x x ω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