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保健日常小妙招

中医保健日常小妙招
中医保健日常小妙招

中医保健日常小妙招

1、草莓消除牙斑。草莓中的苹果酸是很好的收敛剂。将几个新鲜草莓搅碎,与少量苏打水充分混匀,然后用牙刷蘸取少许刷牙,可有效去除咖啡等印迹。

2、生姜止吐。先用热水冲泡生姜片,过滤后把姜汤倒在小方盒里冷冻,最后把冻好的冰块碾碎,随时含服。

3、冰茶包除眼袋。红茶中富含丹宁酸,它可以消除眼袋、紧致皮肤。将喝剩的茶袋放入冰箱冷却后,闭上眼睛,将这个凉凉的茶袋敷在眼皮上大约10分钟,就能立竿见影除眼袋。

4、白糖治打嗝。打嗝由膈肌痉挛引起,一口吞下一两勺白糖,能使兴奋的神经平静下来。

5、睡前吃樱桃促睡眠。樱桃中有丰富的褪黑素,睡前洗个热水澡,再吃几个樱桃,能快速入睡。

6、大蒜水治喉咙疼。把六瓣蒜捣碎,放到一杯温水里搅匀。每天用它漱口两次,连续三天,可以缓解喉咙疼痛。

7、冷热水交替放松脖子。淋浴时,先用热水冲脖子20秒加速血流,再马上用冷水冲洗10秒,以收缩血管。重复三次,能有效改善颈部血液循环。

8、黑巧克力止咳。研究发现,在治疗持续的咳嗽方面,黑巧克力的可可化合物比止咳药更有效,而且无副作用。

9、橄榄油治口唇干裂。橄榄油有消炎保湿的作用,每天抹三次,能促进干裂的嘴唇愈合,并使它们变得更加柔软、润滑。

10、菩提花茶能退烧。用热水泡菩提花茶,一天喝三四杯,能刺激丘脑下部更好地调控体温、扩张血管、促进排汗,起到退烧作用。

11、柠檬加酸奶消除口臭。用柠檬汁漱口,再喝点无糖酸奶,能立即消除口臭,并保持12至24小时。

12、芦荟治烧烫伤。如果你不小心烫伤了自己,芦荟汁可以帮得上忙。其抗炎作用能在烫伤的皮肤上形成一层保护膜,缓解疼痛。

13、热柠檬汁治感冒。把鲜柠檬切开,将汁挤到杯子里,热水冲喝。在感冒前补充维生素C能缩短感冒的时间、缓解病情。

14、薄荷缓解肠胀气。每次吃两粒肠溶薄荷胶囊,每日3次,能杀死引起胀气的细菌,缓解肠道平滑肌痉挛,解除胀气。

15、补充镁防头疼。补充镁元素可以缓解肌肉紧张、痉挛引发的头痛。选用至少含200毫克活性镁成分的镁元素补充剂。但要注意,有肾脏疾病的人在服用之前需要咨询医生。

16、醋或红茶除脚臭。把醋和水以1∶2的比例调好,每晚泡脚能杀死引起异味的细菌。还可以每天用红茶洗脚30分钟。注意,如果脚上有伤口,不要用这种方法。

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锦三

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 锦三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锦(三) 17、刘云鹏(1910年生,30多岁即誉为湖北沙市八大名医之一,湖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擅长妇科) 17-1、【固胎汤】 ﹝组成﹞:(1)党参30克?(2)炒白术30克?(3)炒扁豆9克?(4)山药15克?(5)熟地30克(6)山茱萸9克?(7)炒杜仲9克?(8)续断9克?(9)桑寄生15克?(10)炒白芍18克(11)炙甘草3克?(12)枸杞子9克。 ﹝主治﹞:滑胎(习惯性流产、腰痛、小腹累坠累痛、脉沉弱无力、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 ﹝加减﹞:(1)若小腹下坠,加升麻9克、紫胡9克以升阳举陷。 (2)小腹掣痛或陈发性加剧者,白芍用至30克、甘草15克以缓急止痛。 (3)小腹胀痛,加枳实9克以理气止痛。 (4)胎动下血,加阿胶12克、旱莲草15克、棕榈炭9克以固冲止血。 (5)口干咽噪、舌红苔黄,去党参加太子参15克。 (6)或选用黄芩9克、麦冬12克、石斛12克、玄参12克,以养阴清热安胎。 (7)胸闷纳差,加砂仁9克、陈皮9克以芳香和胃。 (8)呕恶,选加竹茹9克、陈皮9克、生姜9克以和胃止呕。 (9)畏寒肢冷、少腹发凉,加肉桂6克、制附子9克以温阳暖胞。 ﹝典型案例﹞:毛某,女,24岁,1986年7月6日初诊。 已妊娠3个月,头晕、睡眠不佳,有时呕吐,阴道流血已六、七天,腰酸腿软,经注射止血药物仙鹤素,口服vitk等未效,某医院妇科诊为「先兆流产」,舌苔薄白、左脉大、右脉虚数。此脾肾两虚,治宜双补。方用党参30克、炒白术30克、云苓10克、甘草6克、熟地30克、山茱萸9克、黄芩炭10克、骨脂15克,每日煎服一剂。于1988年6月因产后便血亦来诊曰:上次腹坠流血等症状服五剂即愈。于1987年1月顺产一女婴很好。 18、张镜人(1923年6月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上海医科大学教授) 18-1、【安中汤】 ﹝组成﹞:(1)柴胡6克 (2)炒黄芩9克 (3)炒白术9克 (4)香扁豆9克 (5)炒白芍9克(6)炙甘草3克 (7)苏梗6克 (8)制香附9克 (9)炙延胡9克 (10)八月札15克(11)炒六曲6克 (12)香谷芽12克。 ﹝主治﹞:脘部涨满、疼痛、口苦、食欲减退、或伴嗳气泛酸、脉弦、细弦或濡细、舌苔薄黄腻或白腻、舌质编红。 ﹝用法﹞:水煎,分二次,饮后一小时温服。 ﹝加减﹞: (1)疼痛较甚,加九香虫6克。 (2)胀满不已,加炒枳壳9克。

养生保健小知识整理

养生保健小知识 搜集整理供大家参考 十二时辰养生法 古代养生根据昼夜阴阳之变化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摘录如下: 1、卯时(5:00-7:00)见晨光即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摩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然后用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最后去室外晨练。 2、辰时(7:00-900)起床健身后,饮一杯白开水, 用木梳梳头百余次,有醒脑明目之作用;漱口时间延长好。早餐宜食粥。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手摩小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和按摩腹部可刺激肠胃蠕动,促其消化。 3、巳时(9:00-11:00)此时或读书或做家务,或种菜养花。疲倦时即闭目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不宜高声与人长谈阔论。因为说话多易耗气,老年人本来气弱,最好“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11:00-13:00)午餐应美食,要求食物暖软,不吃生冷坚硬之食物。只吃八分饱,食后用茶漱口。 5、未时(13:00-15:00)此时最好午休,以养精气神。 6、申时(15:00-17:00)此时读名人诗文,或练习书法,或去田园绿地,或观落霞。 7、酉时(17:00-19:00)晚餐宜早,宜少,可饮酒一小杯,不可贪多。用热水洗脚,有降火、活血、除湿之功效。晚漱口以固牙齿。 8、戍时(19:00-21:00)轻微活动后安眠。睡时宜右侧,“睡如弓”。先收心,后睡眠,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安睡。 9、亥、子时(21:00-1:00)安眠养正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睡时可屈膝而卧,醒时宜伸脚舒体,使气血流畅,忌睡姿只固定一种姿势。 10、丑、寅时(1:00-5:00)此时为精气发生之时,人以精为宝,宜节制房事,但也不宜强制,60岁以后要量力而行。 老年人生活的“数字化” 排便一次食欲好,能吃是好事,但上下通畅非常重要,因此,老年人要保证每天都要排便一次。 睡觉两次上了年纪,晚上睡眠质量往往欠佳,所以午睡必不可少,晚间损失可在午间补。 工作三小时老年人不能闲着,要找自己喜欢的事做,阅报、看书、写字、唱歌、上网、下棋、逛街,或当义务工,做志愿者等,快快乐乐每一天。 进食四次老年人除了每日三餐之外,下午宜增加一次点心,这是因为老年人胃内纳少,宜多次少量饮食。 喝五杯水老年人体内水分逐渐减少,很容易失水,因而要主动饮水,不要等渴了再喝。早起喝一杯淡盐开水,洗肠清胃,上下午各饮两杯水,润肠补津。 晨练六十分钟老年人早晨跑步,做操、打拳等,会带来一天的好心情。 晚七点看新闻老年人不能自我封闭,除每天定时收看《新闻联播》,还要多关心国家大事。 吃八类食品老年人的饮食要多种多样,蛋、鱼、肉要适量,多吃果蔬、蘑菇及豆制品。老年人食量少,主食可少吃,但副食要保证,并均衡搭配。 晚九点入睡老年人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最好养成每天晚上九点休息,次日五至六起床的好习惯,做到有劳有逸,有张有弛。 凡事不苛求十全十美世上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但老年人要心胸宽广,知足常乐,才能安度晚年。

中医药保健知识

中医药保健知识 预防流感中药方剂 成人漱饮方 【药物组成】金银花金克、大青叶6克、薄荷薄3克、生甘草3克。 【适用人群】易患咽喉肿痛或与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触史者。 【服用方法】将4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5分钟,火上煎煮10分钟左右,煎出液约150—200mL,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1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或将饮片加入开水中浸泡10分钟后连续饮用。 【用量】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连用7天。 【注意事项】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本品为预防用药,不宜久服。 老年预防方 【药物组成】太子参10克、苏叶苏6克、黄芩黄10克、牛蒡子10克。 【服用方法】将4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10分钟,火上煎煮20分钟左右,至煎出液约150—200mL,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2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 【适用人群】适用于老人及体虚,易于外感的人群。 【用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5天;集体服药参照此方药物比例。【注意事项】 1 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2 本品为预防用药,不宜久服。3 体质强壮者不宜服用。 孕妇预防方 【药物组成】白术6克、黄芩6克、苏叶3克、银花6克。 【适用人群】孕妇。 【服用方法】将4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10分钟,火上煎煮20分钟左右,至煎出液约150—200mL,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2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 【用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5天;

【注意事项】 1 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2 本品为预防用药,不宜久服。 儿童预防方 【药物组成】芦根10克、桑叶5克、豆豉5克、银花5克。 【适用人群】儿童。 【服用方法】将4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5分钟,火上煎煮10分钟左右,至 煎出液约150—200mL,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1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 【用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5天,学龄前儿童减半。集体服药参照此方药物比例。 【注意事项】 1 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2 本品为预防用药,不宜久服。 保健穴位 1.足三里它位于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四总穴歌》说“肚腹三里留”,是指此穴统治胃肠的病症,有补气的作用。醉酒按足三里配3粒藿香正气胶囊,可 以保护胃气和解酒。针刺足三里能使胃肠功能增强,并对白细胞、血小板等具有 双向调节作用。针灸或按摩该穴可以预防感冒、胃肠疾病和中风,还可以保健长寿。 2.委中“腰背委中求”指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治疗,此穴位于膝关节后腘窝中间。具有舒筋通络、散淤活血、止痛作用。尤其是老人患有腰背疼痛膝关节活 动障碍,可用小活络丹配合足三里、委中按摩和艾灸,效果最好。 3.列缺在腕横纹上1.5寸,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列缺穴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通于奇经八脉的任脉。《四总穴歌》说:“头项取列缺”,说明针刺按摩列缺穴,不仅善疗偏头患,而且能疏通颈项部经络气血,可 迅速解除颈项疼痛和感冒不适症状,每日早晚各一次,也是5-7分钟。 4.合谷拇指弯曲按下虎口,指尖所指处即合谷穴。《四总穴歌》中“面口合谷收”,说明了合谷穴具有统治面口五官一切疾患的功能。合谷穴是止痛的特效穴,尤其是治疗头痛、牙痛,只要揉此穴即可减轻疼痛。用右手使劲地揉左手的合谷穴,接着换手,使用左手使劲地揉右手的合谷穴5—7分钟。一日两次即可。合谷穴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清热、宣发阳气、扶助正气的作用。 5.内关位于腕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胸胁内关谋”中的内关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中医经常用来医治心脏系统疾病,它对调节心律失常和缓

一位老中医的59个秘方(第三版)

一位老中医的59个秘方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行医30多年,今年过年(2014年)的时候做出一个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重大决定,那就是公布我的秘方。整理了两个礼拜,先发布我的59个药方,个别的药方在日常应用中添加了少许现代药,使药方更精炼,效果更突出,换句话说,我的这些药方的配伍您在网上是搜不到的,在药书上也找不出相同的药方,真正是属于个人祖辈留下来的药方。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我是一位干了30多年的中医,从太爷爷那辈开始我家就几辈从医,抛去所谓的“祖传”秘方咱不谈,单就本人的在基层30多年的临床治病经验而言,这些经过本人长期验证的特效药方贡献给大家,希望同仁们有需要的可以借鉴交流引用,有些药方虽然只有一句话,但那都是真言,都是称得起考验的经验药方,用起来真的是妙不可言,对于有用的药方希望大家珍惜收藏并保留和宣扬。大家知道,中医靠的是悟性,希望我的药方能给大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有些时候有些疾病是必须辩证的,最起码可以作为一个基础方来用,相信大家是能够从中受益匪浅的。对更深奥的知识还请各位老师引导指正,谢谢大假。来路不明的未经验证的药方不值得一看,就像夜市上小贩卖的8元钱一本的里面有上千条所谓的秘方的药书。而得到一方显效的药方,当如获至宝、兴奋至极。真心希望您能够把我的这些药方收藏转载,告诉您开诊所的朋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1、手脱皮一抹灵好多朋友都知道,手掌蜕皮导致的出血和疼痛令人苦恼,有的时候拿钢笔都疼,不仅影响美观更影响工作,特别是春天树发芽和秋天树落叶的时候,一年两次蜕皮,每次时间都长达一个多月,手蜕皮非常痛苦。 专门治疗手蜕皮的中药秘方,该秘方用中药公丁香、红花、黄精、黄柏、花椒、藿香叶、大黄、白矾、狗脊、苍耳子、金钱草、白芷、五倍子、苦参、当归、白矾、冰片各200克,甘草500克,维生素C100片装的100瓶,将上述药品粉碎加75度医用酒精12公斤浸泡半月沉淀滤渣而成。我一般装50毫升小瓶备用。用时滴上几滴搓手,刚开始一天搓手若干遍,3天以后改为1天搓手3-5遍,一周即愈。提醒大家:治疗期间忌用肥皂和碱性洗手液洗手。

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锦全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1年首度评定当代『国家级名中医师』,共五百名,概略统计,大陆中医师、中医士,至少二、三十万人,故获选者,必须名镇杏林、医技超群,疗效显著。观其处方之灵活奥妙,确已深得化裁之精髓,或澎湃汹涌,或优柔细腻,盖已臻上乘之境矣!足以令人拍案惊呼,荡气回肠。若非勤学古方,体念蕴韵,何能至此?思今者,渐弃原典,粗看二手三手资料,虽曰开卷有益,然弃三千年代代菁华,不亦舍本逐末乎!乃披露当今大师秘方公诸同道,以共勉之。 1、刘渡舟 刘渡舟,辽宁营口人,1917年9月20日出生,1932年拜当地名医王志远为师学医,后转从谢泗泉学习,前后七年。1956年在【北京中医学院】,从事中医教学与临床。先后任古典医籍教研室主任、伤寒论教研室主任、教授,《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主编,【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会】中医组成员。 刘渡舟教授著述颇丰,主要著述有《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诠解》《伤寒挈要》等书。 刘教授在【北京中医学院】从教36年,为中医人才培养做出了具大贡献。自1978年以来,他指导培养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多名。主持了2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1项获1992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柴胡解毒汤〕 〔组成〕1.柴胡10克 2.黄芩10克 3.茵陈蒿12克 4.土茯苓12克 5.凤尾草12克 6.草河车6克 〔主治〕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会显著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备注〕1、1钱=3.75g 2、〔草河车〕即〔蚤休〕,乃常用草药。 2、俞慎初 俞慎初教授(图中者),男,1915年10月出生,福建福清人。系【福建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 俞老出生于中医世家,曾主编《现代医药》月刊。任上海《复兴中医》杂志编辑,【复兴中医专科学校】教务主任,并任【上海中医专科学校】【中华国医专科学校】教师。先后担任【福建省】政协委员,【中华医史学会】委员,【中国药学史学会】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专题研究咨询专家,【福建省医史学会】主委、名誉主委,【陈修园学说研究会】主委、名誉主委,《福建中医药》杂志编委会副主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卫生部《中国医学通史》编委会委员,【福建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台北中医药研究会】顾问。1989-1992年又先后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美国国际传记学院】编入《世界名人录》《澳大利亚及远东名人录》,被聘为国际传记协会顾问。 俞慎初教授从事中医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近60载,学宗古代医学经典《内》《难》及仲景学说,其临证重视医理,深究病机,辨证精详,制方药多崇古人之法,灵活运用前贤名方,且有变化创新。擅治内妇儿各科,尤长于治肝胆疾病。临床喜用虫类药物,善于从肝论治内妇科疾患,治疗胆囊炎、胆石症、中风偏瘫、鼻炎、咳喘及神志病证,每有独到之处。 〔加味五金汤〕 〔组成〕1.金钱草30克 2.海金砂15克 3.鸡内金10克 4.金铃子10克5.川郁金10克 6.玉米须15克。 〔主治〕肝胆结石,尿路结石,以及肝炎、胆囊炎、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服。 〔加减〕1.肝胆结石,加枳壳6克、朴硝6克 2.大便不通,加元明粉12克 3.尿路结石,加石苇12克、猫须草12克 4.有绞痛者,加元胡10克、生甘草3克,以缓解疼痛。

中医养生保健小常识

中医养生保健地小常识 相对西医来说,中医离我们地生活最近,也最为密切! 人人都知道,如果风寒感冒,熬点“生姜红糖汤”喝一喝,盖厚被子出一身汗,睡一觉后就神清气爽,感冒不治而愈.——其实,生姜、红糖、大蒜、葱白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地中药.我们在吃生姜地时候,感觉味道温辣,属于“温热”型 地中药. 而“薄荷”(比如我们吃地薄荷糖、用地薄荷牙膏等)则感觉有些凉丝丝,其实,薄荷也是常用地中药,属于““寒凉”型地中药. 中医为什么能治病呢?如果你发热属于热症,就用“寒凉”型中药(比如薄荷),让人体恢复正常值;如果你发冷属于寒症,就用”温热“型中药(比如生 姜),让人体恢复正常值,从而恢复健康. 以上,只是最简单地分类方法,也就是说,把疾病和中药只分为了两类:热 型、寒型. 事实上,中医地分类更加细密些,一般分成五类:风、热、湿、燥、寒.这种 分法实际上是”五行“地体现. 春天(木月)容易起“风”;夏天(火月)就会炎“热”;长夏淫雨霏霏产生“湿”气;秋天(金月)容易干“燥”;冬天就会“寒”. 下面,我们就说说日常生活中常见或者时常听说地中药: 祛风药:能让“风”型地疾病发散. 生姜(偏热);薄荷(偏寒);菊花这是生活中最常见地.你可能没想到吧,吃个薄荷糖、喝碗菊花茶,都能够达到“发散”病邪地作用. 祛热药(寒凉药):能够驱除“热性疾病”.

大家都会记得,在非典期间,为了防止发烧症状地非典,一时间,板兰根成为药店里最强手地药物,那只很长时间脱销,那时候,要送礼,一大袋板兰根是最为贵重而有情谊地礼品.非典地症状是发烧,而板兰根地特点是“寒型药”,能 有驱散热疾之效. 黄连,是大家最熟悉地中药,“良药苦口利于病”,说地就是黄连. 祛湿药:能够泻利祛湿、化瘀活血、理气化滞(注意:“湿”地概念很广, 包括痰、瘀、滞等). 冬瓜皮,也是中药,如果小便不通,冬瓜皮煮汤就能很快通畅水道.而巴豆,是大家在电影中常看到地,古人捉弄人和喜欢让对方误食巴豆,这样就会让人大 泻不止. 月季花,也是中药;桃仁,也是中药.你可以想象:武侠小说中,桃花岛上地黄药师,能用月季花、桃仁制造化瘀活血地妙药,避免武打争斗中地淤血之 疾. 祛燥药:能够驱除“燥性疾病”. 杏仁能够润燥,秋天常喝杏仁茶,能够起到润燥通肺地作用(秋天属金、肺). 蜂蜜也是中药,如果老年人大便干燥不畅,蜂蜜具有润华、宣泄地功效,喝 点蜂蜜,很开能够通泻肠道,畅通大便. 祛寒药(温热药):能够驱散“寒型疾病”. 花椒、胡椒,都能让人吃得满头大汗(陈佩斯在春节晚会小品中就演过一个喜欢猛撒胡椒粉、吃面条大汗淋漓地人).花椒、胡椒就是典型地热型中药. 这样,我们对中药有了简单而直观地认识. 其实,以上我们对中药只是说了一半,现在开始说剩下地另一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药包括两大类,一大类是用于“祛邪”,即对病邪(具体指上节所说地“风、热、湿、燥、寒”六邪)进行驱逐.——中医上对这类疾病称为“邪实”.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三)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三) 第三章泌尿系统疾病 一、急性肾炎1.芳化清利方2.急性肾炎方3.活血化瘀方4.苓茅英坤汤5.归芎方6.急肾辨证方7.茅丹方8.茅根合剂9.消利肾炎方10.麻茅汤11.浮葶双消汤12.肾炎分型论治方13.益气温阳利水汤14.苍黄利湿方15.健脾清热汤 二、肾病综合征1.地母灵脾方2.雷公藤方3.脾肾双补方4.补肾健脾方5.参芪双苓方6.邱氏肾病方7.温补脾肾方8.三棱莪术方 三、尿毒症1.温阳益气养阴方2.蟾蜍散 四、血尿1.血尿分型系列方2.白黄汤 五、过敏性紫癜性肾炎1.清活辩证方2.五草消毒饮3.清热凉血益气方4.清热活血方5.二期方6.温肾实脾饮7.益消饮 六、泌尿道感染1.三草汤 七、尿频1.滋阴益肺汤2.木瓜汤 第四章循环系统疾病一、心肌炎1.参芪十九汤2.整律合剂3.益气养心汤4.宁心汤5.银花益母饮6.健心汤 第五章血液系统疾病 一、营养不良性贫血1.健脾生血方2.小儿升血灵3.补血方4.治疳散 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青紫方2.益气凉血汤3.灵芝露4.补血凉血汤

三、过敏性紫癜 1.金蝉脱衣汤 2.双丹汤 3.防风乌梅汤 4.消瘀化斑汤 5.紫赤汤 6.疏风化斑汤 7.犀角地芍汤 第六章内分泌系统疾病一、特发性真性性早熟1.薅田藨合剂2.清泻相火方二、尿崩症1.麦门冬饮 第七章神经及运动系统疾病 一、小儿多动症1.清脑益智方2.女贞牡蛎汤3.菖志龙牡汤 二、癫痫1.马蝎散2.雄黄停痫丸3.白利丸4.癫痫散5.六生方 三、脑积水1.健脑利水丸2.桃红五苓散3.杞骨散4.黄红汤5.杞牛地黄汤6.鹿桃粉7.利水补肾方 四、小儿大脑发育不良1.补肾健脑方2.补脑益智汤 五、情感性交叉擦腿症1.地萸泽苓汤 六、尺厥1.钩藤凉膈散2.镇惊汤3.撮风散 七、进行性肌营养不良1.参芪鹿地汤2.马钱复痿灵 第八章新生儿疾病 一、新生儿溶血症1.大黄菌陈汤2.防溶方3.菌栀车前汤4.三黄菌陈汤 二、新生儿硬肿症1.附子桂枝汤2.丹参降香液3.附姜汤4.川红方 5.活血化瘀外敷方 6.附子参麦饮 7.硬肿汤 三、新生儿脐炎1.冰硼散2.脐炎粉

中国名老中医秘方集锦汇总

中国名老中医秘方集锦 1、刘渡舟(1917年9月生,北京中医学院著名教授) 1-1、〔柴胡解毒汤〕 〔组成〕1.柴胡10克 2.黄芩10克 3.茵陈蒿12克 4.土茯苓12克 5.凤尾草12克 6.草河车6克 〔主治〕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嗷嵯灾?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备注〕1、1钱=3.75g 2、〔草河车〕即〔蚤休〕,乃常用草药。 2、俞慎初(1915年10月生,福建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 2-1(加味五金汤) 〔组成〕1.金钱草30克 2.海金砂15克 3.鸡内金10克 4.金铃子10克5.川郁金10克6.玉米须15克。 〔主治〕肝胆结石,尿路结石,以及肝炎、胆囊炎、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服。 〔加减〕1.肝胆结石,加枳壳6克、朴硝6克 2.大便不通,加元明粉12克3.尿路结石,加石苇12克、猫须草12克 4.有绞痛者,加元胡10克、生甘草3克,以缓解疼痛。 〔典型病例〕林某,男,60余岁,1984年8月就诊,患者侨居印度尼西亚40余年,4年来患胆囊结石症,经常右胁部胀痛,多在清晨四、五点左右。小便经常色黄如茶。因年老不愿手术,此次以家乡甲子年灯会,特返国观光,前来求治。俞氏鉴于以往多服西药,目前症状为胁痛,小便黄,乃处以〔加味五金汤〕治之。嘱其连服30剂,以观后效。未服药前,曾作B超检查,服药后又作检查。 处方:金钱草30克、海金砂15克、鸡内金10克、金铃子10克、川郁金10克、京丹参12克、绵茵陈15克、山栀子6克、川黄柏6克、制大黄10克(便通停用)。

中医养生小知识

基本内容: 1夏季养生保健之多喝水每天要喝七八杯白开水,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夏天人的体能消耗特别快,蜂蜜可以快速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肌肉、、头发、骨骼、牙齿都含有水分,夏季失水会比较多,若不及时补水就会严重影响健康,易使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加速人体衰老。像蜂蜜水、矿泉水、冷茶,牛奶,苹果汁都是理想的解渴饮料。购买新鲜的纯蜂蜜最好可以到认识的蜂场购买,超市销售的多数经过加工,长期服用也见不到什么效果,而且也不放心。很多网友都推荐到罗浮山蜂蜜网购买,我和家人喝的蜂蜜也一直是和他们买的,感觉蛮好的,建议你也可以试试。 2夏季养生保健之养阳《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炎热夏季,很多人会患空调病,人们白天夜里都开着空调,室内外温差可以达到十几度,加上大量食用冰品冷饮,肯定会伤阳气。因此,要注意居住环境不要过于潮湿,不要过多吃冰冻及凉食,夜间空调的温度不要开得太低,最好在26度以上,不要在露天及阴冷的地方过夜。 3夏季养生保健之饮食清补在饮食滋补方面,热天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 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食用,而应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甘凉清润的食物:小麦、高梁、青稞、豆腐、白扁豆、黑芝麻、马铃薯、白菜、莴苣、龙须菜、菠菜、冬瓜、西瓜等。健脾养胃、滋阴补气的食物:菠菜、藕、茭白、西红柿、胡萝卜、鸡蛋、苹果、牛奶、葡萄、莲子、桑椹、蛤蜊,鹅肉、青鱼、鲫鱼、鲢鱼、大麦粉等。祛暑利湿、清热解毒的食物:绿豆、蚕豆、赤小豆、、生萝卜、茄子、白菜、芹菜、荸荠、薏苡仁、菜瓜、西瓜、冬瓜、丝瓜、黄瓜、甜瓜、、菊花、荷叶、茶水等。 4夏季养生保健之补钾暑天出汗多,随汗液流失的钾离子也比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钾现象,会引起人体倦怠无力、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症候。热天防止缺钾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钾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钾,可多吃些草莓、杏子、荔枝、桃子、李子等;蔬菜中有大葱、芹菜、毛豆等也富含钾。茶叶中亦含有较多的钾,热天多饮茶,既可消暑,又能补钾,可谓一举两得。 5夏季养生保健之补充盐分和维生素人体夏季大量排汗,氯化钠损失比较多,故应在补充水分的同时,注意补充盐分。每天可饮用一些盐开水,以保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相对稳定。营养学家还建议:高温季节最好每人每天能补充维生素B1、B2各2毫克,钙1克,这样可减少体内糖类和组织蛋白的消耗,有益于人体健康。故在夏日应多吃一些富含上述营养成分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番茄、豆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脏、虾皮等,亦可饮用一些水果汁。 6夏季养生保健之尽量穿浅色衣服深色衣服会吸收阳光,使人体温升高燥热;同时蚊子有趋暗的习性,深色容易吸引蚊子,特别是黑色。 7夏季养生保健之福自“苦”中来苦味食品中所含有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热天适当吃些苦味食品,不仅能清心除烦、醒脑提神,

常见传染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手册

常见传染病中医药预防保健手册 平定县巨城镇中心卫生院

常见传染病中医药预防保健手册 目录 、八、亠亠、 刖訂............................... 02) 麻疹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03) 水痘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04) 流行性腮腺炎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05) 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06) 流行性脑膜炎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07) 甲肝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08)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 识............................ 09) 八、结核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 10)

常见传染病的中医防治系列知识之一: 麻疹 麻疹俗称疹子”,痧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通空气传播。多发于婴幼儿。患过麻疹后可获得持久性的免疫力。 麻疹病潜伏期为10 -12天。出疹前后5天左右为传染期。麻疹 病毒存在于患者的眼泪、鼻涕、唾液中。发病时可有发热、流涕、流泪、怕光、头痛、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症状。在发热后的2- 3天,于口腔两侧近臼齿处的颊粘膜上,可出现麻疹粘膜斑”斑点为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有一圈红晕。出疹后2-3天,此斑就会消失。 中医治疗 鲜芫荽30克,水煎服适用于前期;浮萍、苏叶、芫荽各15克,西河柳30克、煎水外擦全身,适用于出疹期出疹不远;鲜芦根、鲜茅根各30克,水煎服,适用于恢复期。 治疗原则: 1.麻疹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 主要采用中药治疗。中医治疗麻疹一般按病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论治。常用透疹、清热、解毒等治法,使疹毒外透,从而减轻临床症状, 减少合并症的发生。同时配合西医对症疗法,但不宜早期滥用抗生素。 2.麻疹合并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应选用敏感、足量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同时用中药以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之法治疗。中西药合用,以协同发挥治疗作用。对麻疹并发喉炎、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均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措

老中医秘方验方

(2014-10-25 21:04:25) 转载▼ 分类:医药秘方 标签: 健康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行医30多年,今年过年(2014年)的时候做出一个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重大决定,那就是公布我的秘方。整理了两个礼拜,先发布我的59个药方,这些药方更多的是孙大夫的家传药方,个别的药方在日常应用中添加了少许现代药,使药方更精炼,效果更突出,换句话说,我的这些药方的配伍您在网上是搜不到的,在药书上也找不出相同的药方,真正是属于孙大夫的个人祖辈留下来的药方,这个也是无形资产。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沂蒙山区的一位干了30多年的中医,从太爷爷那辈开始我家就几辈从医,抛去所谓的“祖传”秘方咱不谈,单就本人的在基层30多年的临床治病经验而言,这些经过本人长期验证的特效药方贡献给大家,希望同仁们有需要的可以借鉴交流引用,有些药方虽然只有一句话,但那都是真言,都是称得起考验的经验药方,用起来真的是妙不可言,对于有用的药方希望大家珍惜收藏并保留和宣扬。大家知道,中医靠的是悟性,希望我的药方能给大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有些时候有些疾病是必须辩证的,最起码可以作为一个基础方来用,相信大家是能够从中受益匪浅的。对更深奥的知识还请各位老师引导指正,谢谢大家。来路不明的未经验证的药方不值得一看,就像夜市上小贩卖的8元钱一本的里面有上千条所谓的秘方的药书。而得到一方显效的药方,当如获至宝、兴奋至极。“德不近佛不为医”是从医座右铭。真心希望您能够把我的这些药方收藏转载,告诉您开诊所的朋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1、手脱皮一抹灵好多朋友都知道,手掌蜕皮导致的出血和疼痛令人苦恼,有的时候拿钢笔都疼,不仅影响美观更影响工作,特别是春天树发芽和秋天树落叶的时候,一年两次蜕皮,每次时间都长达一个多月,手蜕皮非常痛苦。

34名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锦二

34名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锦二

34名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锦(二) 16、周信有(1921年2月生于山东牟平,甘肃中医学院教授) 16-1、【消徵利水汤】 ﹝组成﹞:(1)柴胡9克。(2)茵陈20克。(3)丹参20克。(4)莪朮15克。 (5)党参15克。(6)炒白朮20克。(7)炙黄耆20克。(8)淫羊藿20克。(9)醋鳖甲30克。(10)五味子15克。(11)大腹皮20克。(12)猪茯苓各20克。(13)泽泻20克。(14)白芽根20克。 ﹝主治﹞:肝硬化代偿失调所出现的水肿臌胀、肝脾肿大。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中晚分三次服。 ﹝加减﹞: 肝病虚损严重,肝功障碍,絮浊试验、血清蛋白电泳试验异常,可加培补脾肾之品,白朮可增至40克,另加仙茅20克、女贞子20克、鹿角胶9克(烊化)。经验证明,重用扶正培本、补益脾肾之品,证候和肝功化验、免疫指标都能得到相应改善,说明扶正补虚是降絮浊和提高血清蛋白的关键。当然,虚与瘀是互为因果的,肝病虚损严重、抵抗力低下、微循环障碍,又能因虚致瘀,导致肝脾肿大,形成症积肿块。故在扶正补虚的同时尚须重用活血袪瘀之品。对此我们一般是轻重药并重,加重丹参、赤芍、莪朮等药之分量。补虚与袪瘀多是综合运用,不过有时有所侧重罢了。 ﹝典型病例﹞:李某,男,33岁,靖远电厂职工。1986年4月经诊断为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曾两次因病情恶化出现腹水、吐血住院抢救。1988年元月又因大量吐血和肝硬化腹水住进某医院。经住院治疗3个月之久,病

质淡、或有齿痕、苔薄)。 ﹝加减﹞:(1)若小腹下坠,加升麻9克、紫胡9克以升阳举陷。 (2)小腹掣痛或陈发性加剧者,白芍用至30克、甘草15克以缓急止痛。 (3)小腹胀痛,加枳实9克以理气止痛。 (4)胎动下血,加阿胶12克、旱莲草15克、棕榈炭9克以固冲止血。 (5)口干咽噪、舌红苔黄,去党参加太子参15克。 (6)或选用黄芩9克、麦冬12克、石斛12克、玄参12克,以养阴清热安胎。 (7)胸闷纳差,加砂仁9克、陈皮9克以芳香和胃。 (8)呕恶,选加竹茹9克、陈皮9克、生姜9克以和胃止呕。 (9)畏寒肢冷、少腹发凉,加肉桂6克、制附子9克以温阳暖胞。 ﹝典型案例﹞:毛某,女,24岁,1986年7月6日初诊 已妊娠3个月,头晕、睡眠不佳,有时呕吐,阴道流血已六、七天,腰酸腿软,经注射止血药物仙鹤素,口服vitk等未效,某医院妇科诊为「先兆流产」,舌苔薄白、左脉大、右脉虚数。此脾肾两虚,治宜双补。方用党参30克、炒白朮30克、云苓10克、甘草6克、熟地30克、山茱萸9克、黄芩炭10克、 骨脂15克,每日煎服一剂。于1988年6月因产后便血亦来诊曰:上次腹坠流血等症状服五剂即愈。于1987年1月顺产一女婴很好。 18、张镜人(1923年6月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上海医科大学教授)

中医药方大全(免费)

中医药方大全 颈椎病方 [组成]川芎15克,黄芪30克,桂枝10克,羌活15克,当归20克,白芍15克,姜黄15克,桑枝10克,丹参15克,细辛5克,鸡血藤15克,红花15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 [功效主治]温阳益气,舒筋通络。用于颈椎病。 [用法]:水煎服。1日2次。 颈病消晕饮 [组成]天麻12克,钩藤12克后下,蔓荆子12克,当归9克,川芎9克,生白芍12克,首乌12克,丹参12克,白菊花12克,青箱子12克,生龙骨12克(先煎),生牡蛎15克(先煎),石决明20克(先煎),玄胡12克,姜黄12克,杜仲15克,桑寄生12克。 [功用主治]和血,活血,潜阳,镇逆。用治颈椎病引起的头昏,目眩,适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 [用法]水煎服,头煎先将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先煎煮沸15分钟后,再入天麻,蔓荆子,川芎,当归,生白芍,首乌,丹参,青箱子,玄明,姜黄,杜仲,桑寄生煮沸10分钟后再加入钩藤,白菊花继续煮沸3~5分钟,即可取其汤服用。二煎,三煎将上药煮沸10~15分钟即可。每日3次。 [辨证加减]呕吐加用竹茹12克,法半夏12克;烦躁不安加用琥珀1.5克,研末冲服;小便黄赤加车前子12克,茯苓12克。 丹蚕米壳汤 [组成]丹参30克,赤芍20克,鸡血藤25克,米壳30克,蚕砂30克,元胡20克,防风15克,泽兰叶30克,猪苓20克,云苓20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利湿,通络,止痛。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腰椎神经根炎 [用法]上方诸药以清水900ml浸泡20分钟后煎,每剂煎四次。共取汁450ml,待药稍凉后分四次口服。在饭后每次6~8小时一次口服。 [特点与体会]有“一味丹参等四物”的说法,故有行气养血通经活络化瘀之功,与赤芍,鸡血藤配伍,更能强化丹参活血通经络作用,之外还能使瘀阻脉络之气,结而散之。元胡之延胡索素,米壳(即含罂粟硷的外壳)是药理学所公认的镇痛作用见长。猪苓,茯苓淡渗利湿有强功,泽兰叶最能利关节水,而防风能除经络中积留湿气,故滞留诸关节间水湿积液消散,即所谓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组织间水肿消退,使神经鞘膜神经细胞营养得以供给。

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锦三

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锦(三) 17、刘云鹏(1910年生,30多岁即誉为湖北沙市八大名医之一,湖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擅长妇科) 17-1、【固胎汤】 ﹝组成﹞:(1)党参30克?(2)炒白术30克?(3)炒扁豆9克?(4)山药15克?(5)熟地30克(6)山茱萸9克?(7)炒杜仲9克?(8)续断9克?(9)桑寄生15克?(10)炒白芍18克(11)炙甘草3克?(12)枸杞子9克。 ﹝主治﹞:滑胎(习惯性流产、腰痛、小腹累坠累痛、脉沉弱无力、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 ﹝加减﹞:(1)若小腹下坠,加升麻9克、紫胡9克以升阳举陷。 (2)小腹掣痛或陈发性加剧者,白芍用至30克、甘草15克以缓急止痛。 (3)小腹胀痛,加枳实9克以理气止痛。 (4)胎动下血,加阿胶12克、旱莲草15克、棕榈炭9克以固冲止血。 (5)口干咽噪、舌红苔黄,去党参加太子参15克。 (6)或选用黄芩9克、麦冬12克、石斛12克、玄参12克,以养阴清热安胎。 (7)胸闷纳差,加砂仁9克、陈皮9克以芳香和胃。

(8)呕恶,选加竹茹9克、陈皮9克、生姜9克以和胃止呕。 (9)畏寒肢冷、少腹发凉,加肉桂6克、制附子9克以温阳暖胞。 ﹝典型案例﹞:毛某,女,24岁,1986年7月6日初诊。 已妊娠3个月,头晕、睡眠不佳,有时呕吐,阴道流血已六、七天,腰酸腿软,经注射止血药物仙鹤素,口服vitk等未效,某医院妇科诊为「先兆流产」,舌苔薄白、左脉大、右脉虚数。此脾肾两虚,治宜双补。方用党参30克、炒白术30克、云苓10克、甘草6克、熟地30克、山茱萸9克、黄芩炭10克、 骨脂15克,每日煎服一剂。于1988年6月因产后便血亦来诊曰:上次腹坠流血等症状服五剂即愈。于1987年1月顺产一女婴很好。 18、张镜人(1923年6月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上海医科大学教授) 18-1、【安中汤】 ﹝组成﹞:(1)柴胡6克 (2)炒黄芩9克 (3)炒白术9克 (4)香扁豆9克 (5)炒白芍9克(6)炙甘草3克 (7)苏梗6克 (8)制香附9克 (9)炙延胡9克 (10)八月札15克(11)炒六曲6克 (12)香谷芽12克。 ﹝主治﹞:脘部涨满、疼痛、口苦、食欲减退、或伴嗳气泛酸、脉弦、细弦或濡细、舌苔薄黄腻或白腻、舌质编红。 ﹝用法﹞:水煎,分二次,饮后一小时温服。 ﹝加减﹞: (1)疼痛较甚,加九香虫6克。

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大全

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大全 饮食与人的健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错误的饮食习惯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许多危害。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注意七个饮食误区 误区一:食物相克要当心 蒜葱同食伤胃、酸奶香蕉一起吃致癌、海鲜遇到维生素C会生成砒霜……食物相克理论一直流传甚广。医生表示:“这些说法95%以上是胡说八道,4%有点道理,但经不起推敲,1%可能成立但完全不必在意。” 专家举例说,有人说海洋污染严重,海产品多含有重金属五价砷,果蔬富含的维生素C,会助其在体内发生还原反应,形成砒霜。但真相是:首先,海洋污染并没有如此严重,即使海产品含砷,也是微量的;另外,人体不像试管,食物也 不是纯化学物质,相互间发生反应的程度是微弱的,根本不必过于担心。 误区二:晚餐最丰盛 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早餐、午餐往往随便凑合,晚上回家就吃得十分丰盛。 对此,美国营养专家表示,一日三餐都很重要,无法分出主次,忽视早餐和午餐将直接影响白天的工作状态,太看重晚餐则会导致肥胖、影响睡眠。专家建议,一日三餐应进行合理分配,一般来说,早餐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 餐和晚餐均占30%~40%。调查显示,国人的早餐质量普遍不高,需格外重视。 误区三:食物分“好”和“坏”

就像人们习惯把人分为“好人”、“坏人”,食物也常常被扣上“好食物”或“坏食物”的帽子。 营养师认为这种说法太武断了,“没有绝对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饮食习惯”。专家对此表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脂肪。”很多人认为摄入太多脂肪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这只对脂肪摄入超标的人群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偏远、贫困地区营养不良的孩子就不太适用。脂肪也有“好”的一面,适当补充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提供能量。 误区四:精米白面最养人 精米白面口感细腻,的确更招人喜欢。但在美国营养专家看来,长期食用精米白面无益健康,吃点儿粗粮反倒更好。专家表示,米面加工过细会损失大量营养,特别是膳食纤维、 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人们每天适当吃些粗粮(50克~100克为宜)才是明智的选择。 误区五:越贵越有营养 营养和价格成正比吗?营养专家并不认同。专家指出,燕窝、鱼翅、鲍鱼等价位高的食物,其营养价值并不突出。 以鲍鱼和鸡蛋为例,两者营养成分没有多大差别,但价格却差距悬殊。还有很多人青睐进口水果,认为其营养价值更高,事实并非如此。国产水果和进口水果在营养价值上是一样的,反而进口水果漂洋过海,维生素C含量会大打折扣。因此,选购食物时,不要迷信价格,当地、应季、新鲜的食物更好。 误区六:少吃主食更健康 近年来,我国居民主食吃得越来越少,与20年前相比,每人每天少吃了2两多主食。这一问题在美国同样存在。 美国专家表示,主食是饮食的基础,低碳水化合物饮

常见传染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手册

常见传染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手册

封面1: 常见传染病中医药预防保健手册

长安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常见传染病中医药预防保健手册 目录 一、麻疹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03) 二、水痘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04) 三、流行性腮腺炎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05) 四、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06)

五、流行性脑膜炎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07) 六、甲肝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08) 七、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 识 (09) 八、结核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10) 九、手足口病的中医防治知识(11-12) 十、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预防(13-14)十一、非典型肺炎的中医防治(15) 常见传染病的中医防治系列知识之一: 麻疹 麻疹俗称“疹子”、“痧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空气传播。多发于婴幼儿。患过麻疹后可获得持久性的免疫力。 麻疹病潜伏期为lO-12天。出疹前后5天左右为传染期。麻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眼泪、鼻涕、唾液中。发病时可有发热、流涕、流泪、怕光、头痛、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症状。在发热后的2-3天,于口腔两侧近臼齿处的颊粘膜上,可出现“麻疹粘膜斑”,斑点为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有一圈红晕。出

疹后2-3天,此斑就会消失。 中医治疗 鲜芫荽30克,水煎服适用于前期;浮萍、苏叶、芫荽各15克,西河柳30克、煎水外擦全身,适用于出疹期出疹不远;鲜芦根、鲜茅根各30克,水煎服,适用于恢复期。 治疗原则: 1.麻疹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主要采用中药治疗。中医治疗麻疹一般按病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论治。常用透疹、清热、解毒等治法,使疹毒外透,从而减轻临床症状,减少合并症的发生。同时配合西医对症疗法,但不宜早期滥用抗生素。 2.麻疹合并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应选用敏感、足量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同时用中药以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之法治疗。中西药合用,以协同发挥治疗作用。对麻疹并发喉炎、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均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措 在治疗上,以宣透解毒为总原则,并根据发病过程中各不同阶段的不同证候,分别采用透发、解毒、养阴等法。对于疹发不畅,邪毒内陷之逆证,则宜清热解毒,以达邪外出。本病治疗,重在透发。麻毒外透,则邪有所出,以防他变。在治疗中按出疹时期,分段辨治。疹前期以透为主,出疹期以清为主,疹回期则以养阴为主。但应注意透发防耗津液,清热勿过犯寒凉,养阴忌滋腻留邪。 常见传染病的中医防治系列知识之二: 水痘 水痘是儿童的高度急性传染性疾病,偶发于成人。以冬春季发病为主,有终生免疫力。它是由复合疱疹DNA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原发感

老中医秘方验方

老中医秘方验方公布!行医30年国家级名方五十九个! (2014-10-25 21:04:25) 转载▼ 分类:医药秘方 标签: 健康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行医30多年,今年过年(2014年)的时候做出一个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重大决定,那就是公布我的秘方。整理了两个礼拜,先发布我的59个药方,这些药方更多的是孙大夫的家传药方,个别的药方在日常应用中添加了少许现代药,使药方更精炼,效果更突出,换句话说,我的这些药方的配伍您在网上是搜不到的,在药书上也找不出相同的药方,真正是属于孙大夫的个人祖辈留下来的药方,这个也是无形资产。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沂蒙山区的一位干了30多年的中医,从太爷爷那辈开始我家就几辈从医,抛去所谓的“祖传”秘方咱不谈,单就本人的在基层30多年的临床治病经验而言,这些经过本人长期验证的特效药方贡献给大家,希望同仁们有需要的可以借鉴交流引用,有些药方虽然只有一句话,但那都是真言,都是称得起考验的经验药方,用起来真的是妙不可言,对于有用的药方希望大家珍惜收藏并保留和宣扬。大家知道,中医靠的是悟性,希望我的药方能给大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有些时候有些疾病是必须辩证的,最起码可以作为一个基础方来用,相信大家是能够从中受益匪浅的。对更深奥的知识还请各位老师引导指正,谢谢大家。来路不明的未经验证的药方不值得一看,就像夜市上小贩卖的8元钱一本

的里面有上千条所谓的秘方的药书。而得到一方显效的药方,当如获至宝、兴奋至极。“德不近佛不为医”是从医座右铭。真心希望您能够把我的这些药方收藏转载,告诉您开诊所的朋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1、手脱皮一抹灵好多朋友都知道,手掌蜕皮导致的出血和疼痛令人苦恼,有的时候拿钢笔都疼,不仅影响美观更影响工作,特别是春天树发芽和秋天树落叶的时候,一年两次蜕皮,每次时间都长达一个多月,手蜕皮非常痛苦。 临沂孙大夫有一个专门治疗手蜕皮的中药秘方,该秘方用中药公丁香、红花、黄精、黄柏、花椒、藿香叶、大黄、白矾、狗脊、苍耳子、金钱草、白芷、五倍子、苦参、当归、白矾、冰片各200克,甘草500克,维生素C100片装的100瓶,将上述药品粉碎加75度医用酒精12公斤浸泡半月沉淀滤渣而成。我一般装50毫升小瓶备用。用时滴上几滴搓手,刚开始一天搓手若干遍,3天以后改为1天搓手3-5遍,一周即愈。提醒大家:治疗期间忌用肥皂和碱性洗手液洗手。 2、哮喘断根方冬天是各种哮喘病和痨病的多发季节,各地医生用我的这个秘方治疗此病的较多,都收到了很好的疗效,好多大夫打电话感谢我,感谢我的这个药方忒好用,现在再次公开发表该秘方,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该方余已用30余年,方宏力效,每每无不得心应手,绝对给广大哮喘痨病患者带来福音。哮喘断根方:苏叶、五味子、麻黄、平贝、槟榔、乌梅肉、前胡各15克,法半夏、松花粉、橘红、苦杏仁、知母、海石、米壳、生石膏、柯子肉、薤白、竹茹各20克,黑豆、枸杞、枳壳、麦冬、瓜蒌各30克,白果仁50克,上述药材共粉碎成细末,早上和中午饭前半小时每次用温开水冲服10克中药粉 该方治疗成人各种哮喘、喘卧不宁、老人久咳、痰中带血、肺痨肺瘘,忌辛辣烟酒,百用百验,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一个秘方。好多同行都在用我的药方,效果很好,也给朋友们带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