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理论

论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理论
论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理论

论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理论

汪顺强

[摘要]中介语变异现象、跨文化交际、会话现象以及社会认同等的复杂性导致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理论没有形成完备的理论系统;然而西方很多学者已勾勒出了这一领域的部分理论。本文重点讨论共建、互动能力、斯特恩的二语习得模式以及二语习得的条件等理论以期对二语教学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共建互动能力斯特恩的二语习得模式二语习得的条件

On theories of Second Languaage Acquis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inguistics

Wang S h un-qiang

Abstract: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inguistics have not been theorized completely owing to the immense complexity of the phenomena of interlanguage variation,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conversational phenomena,and social identity,etc. Nonetheless,several western scholars have sketched proposals for what theories of part of the field might look like.This paper aims at providing theorical merits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on through discussing the following theories that have received attention recently:co-construction,international competence,Stern’s language acquisition model,and condition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Key words:Stern’s language acquisition model co-construction interactive competence condition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引言

在应用语言学中,二语习得指的是人们逐步提高其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的过程(Richards&Platt,2000:408)。人们对这种过程进行研究,期望从中得出对语言教学有用的知识。这一术语特别被美国研究人员应用于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如:关于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在句法和音韵方面的纵向研究及个案研究;关于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者口头和书面话语的分析;关于语言发展的其他方面的研究。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二语习得的部分理论,以期为二语习得营造和谐的内外环境提供理论支撑。社会语言学或许是与理论建构关联最小的语言学分支。该领域的领先人物Charles Ferguson(1997)指出社会语言学从一开始就是问题趋向的而不是理论趋向的。通过判定一些描述现象如何在不同的社会阶级和文化背景下或不同的工作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实现其“理论深度”(p228),Emanuel Schegloff(1987)也拒绝了社会科学中的一位论派的理论。二语习得的社会语言学途径缺乏句法学和认知心理学家所擅长的宏观理论。然而,由于中介语变异现象,跨文化交际,会话现象以及社会认同等的巨大复杂性,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提出明显而系统的二语习得的社会语言学理论。然而有些学者已勾勒出了适合于该领域的部分理论。

2共建理论

双语行为最具特殊预示性的理论是话语范围理论(Douglas和Selinker1985;1994a, Mora1995,Whyte1994a;1994b;1995,Zuengler1989)。这一理论预示了二语产出的精确性和话语话题的联系。话语范围理论的弱点在于其集中于互动中的个体参与者,在于其对话题和主题的个人的心理反映。另两个理论(共建和互动能力)则采取了宽广的视角,把社会现象和社会语言学现象视为互动中所有参与者共建的。Jacoby和Ochs(1995)提出“共建”并定义为“形式、阐释、立场、行为、活动、认同、惯例、技能、观念、感情或其它文化方面有意义的事实的联合创造物”(1995;171)。尽管“共建”这一术语可能暗示联

合创造物是通过合作的或支持的互动而形成的,但是,Jacoby和Ochs认为未必如此。例如,任何辩论都可构成一个会话。Tarone采取了类似观点,明确拒绝二语习得研究的焦点在于个体学习者的传统观点,她用一个令人信服的比喻(将两个意象进行对比)阐释了共建问题:学习者作为摆弄拼图板的孤立者(她把这一点归因于把二语习得者视为纯认知事业的理论家);舞蹈学员陪伴不同的舞伴学习跳舞,而这些不同的舞伴对这位学员的舞步具有不同的敏感度。Tarone和Liu(1995)和Tarome和Swain(1995)声称沉浸式学习中不同年龄的儿童对他们的老师教给的知识和从同伴那儿学到的知识表现出不同的注意力:青春期前的孩子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同伴的本土语,而较小的孩子更多地留意他们老师的二语语域形式。Tarone从他们那儿找到了支持其观点的证据。Tarone还从最近的神经心理学领域发现支持其立场的证据,例如Shumann(1997)就主张所有注意力,认知及长时记忆都通过刺激的情感过滤。因为不同的社会境况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因此学习者对学习输入的注意力不同,当然其过程也不一样。在刺激评价中,Tarone认证了一种作为不同社会环境中不同学习者的二语习得速度及进程的变异情况之基础的可能机制。这一理论的问题是,尽管可以回顾学习者传记中刺激评价的个人历史的影响,但是由于人们对刺激评价的个例的影响以及情感编码还知之甚少,所以如今这一理论并没有多大可预见的价值。共建也是互动能力的基础。

3互动能力理论

互动能力是由J.K.Hall(1993),He和Young(1998),Kramsch(1986)和Psathas (1989)发展起来的,但他们的阐释略有不同。互动能力是参与者在互动中获得并认识到的知识的理论,包括对如何习得知识的阐释。这一理论认为二语知识并非存在于个体参与者的大脑中的,而是在互动中联合构建的。从这一点来看,互动能力根本不同于Bachman(1990)和Canale和Swain(1980)阐述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传统观点是把二语能力看作个体中可预见的特征。这一理论的第二个假设是互动能力存储于互动的特定例子中,即J.K.Hall (1995)所称的“互动实践”。互动实践是具有特定结构并对说话者的社团有社会文化意义的重现谈话的主要情节。互动能力与Hymes(1974:12-16)的“交际事项”密切相关,它包括如招工考试,棒球比赛的无线广播,大学办公时间与语言水平面试。每个互动实践的每个事例都是由利用互动资源完成实践的交际参与者共同构建的。有些种类的互动资源是指定的,包括参与者的写作修辞知识(Ranney1992),参与活动的框架(Goffman1981),实践的特定词法和句法结构,参与者处理话轮与话题的策略,参与者的标志时间范围的方法,包括开头,结尾以及实践过程中的转承。既定互动实践的结构(实际上是一种“建筑学”)包括参与者运用这些资源并把它们合并起来的各种方式。

通过观察并参与到既定的实践中而成为参与者就能获得互动能力。正如J.K.Hall (1995)所指出的:“我们成为参与者要经历三个过程:在我们与他人一起实践的互动中发现互动模式(他人指导或自我发现),观察他人参与的动作及对这些动作的回应做出反应,我们积极建构对这些模式的响应”(1995:218)。因为知识和互动技能是局部的,是特定实践的,因此互动实践的联合建构需要参与者利用以前同样实践的事例中获得的资源。这一行为的必然结果是个体通过在特定交互实践中与更有经验的其他人共同参与而获得特定实践的交互能力,而非获得笼统的、独立实践的交际能力。

互动能力阐明了学习者需要知道哪些东西才能与其他人一起参与到构成社会的互动实践中去。互动能力也揭示学习者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参与者所经历的过程;因此,它是一个关于习得的理论。这一理论适用于二语习得的社会语言学所研究的多个方面的面对面的互动;很显然互动能力理论最适用于阐释跨文化交际。它也为互动环境内的会话现象的研究进行整合提供便利的框架。通过互动所共建的社会认同也在该理论范围之内。这一理论显然不(或者还不会)有助于理解中介语变异,然而在这一点上,还没有开展实证研究来验证这一理论

的正确性。目前很少有对构成既定实践的互动建构的互动资源轮廓的描述。另外,互动知识的共建本质为语言测试设置了困境,因为语言测试是建立在作为个体特性的知识基础之上的(McNamara1997a)。我们期待着对新手如何成为成熟的参与者的描述性的和教育学界的研究成果的出现,我们也期待着看到既定实践中的互动能力能够推广到其他实践中去。

4斯特恩的二语习得模式

斯特恩的二语习得模式归纳了影响并制约二语习得的四种因素:社会环境,学习者的状况,学习条件和学习过程;他还分析了各因素的内涵及其互动关系。其中社会环境包括:社会语言学角度的环境,社会文化方面的环境和社会经济方面的环境。从该模式可以看出,社会环境是影响和制约二语习得的首要因素。它制约着二语习得者的状况,同时对学习条件也有直接的影响。另外,社会环境又通过学习者的状况和学习条件制约着二语习得的效果。(见

5社会环境中二语习得的条件

Bernard Spolsky(Bernard Spolsky,2000)在《第二语言学习得条件》一书中从二语习得的社会因素出发得出二语习得的几个条件:说话者数量条件(第一或第二语言的人数影响其他人学习该语言的欲望),标准语言条件(只有用标准语言正式教学情景才有可能实现),生命力条件(只有用具有生命力的语言非正式学习情景才有可能实现)(注意特例:非正式地教学古典语言如用直接法教拉丁语,或正式地教学本土语如口语阿拉伯语的教学),官方使用条件(喜欢教或学官方使用或认可的语言),现代化语言条件(喜欢教或学标准化的和现代化的语言),大传统条件(喜欢教或学称心的大传统的语言)。从风格层面得出以下条件:语言趋同条件:学习者喜欢学习一种语言当(1)渴望该语言使用者的社会赞同,且/或(2)发现能与该语言使用者交流很有价值,且/或(3)没有社会规范提供与该语言使用者交流的其他方法,且/或(4)对该语言的学习受到该语言使用者的强化或鼓励时。语言趋异条件:学习者不喜欢学习一种语言,如果(1)希望强化继续作为自己的语言群体的成员,且/或(2)希望强化与说该语言者的分离,且/或(3)希望该语言的使用者学习自己的母语。以上几条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不可忽视特殊情况的存在。

6结语

传统的二语教学研究往往忽视社会环境对二语教学的影响。像其他学科一样,一般认为,二语教学的三要素是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和教材。实际上,这只是二语教学的内圈,即二语教学的小环境。决定该要素内涵和互动关系的是二语教学的外圈,即社会环境,它对二语教学的三大内在要素有着种种限制,同时也提供了种种条件,如社会对具有二语能力者的承认程度,二语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的运用广度和深度,用二语进行交流的途径等。这些都可制约或促进二语教学的效率。据此,二语教学研究应进一步探讨社会环境和二语教学的关系,文化教育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优化二语教学的大环境。

参考书目

1.Bachman,L.F.1990.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Canale,M.and M.Swain.1980.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Applied Linguistics.1.1-47.

3.David Nunan2001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Douglas,D.and Selinker.198

5.Principles for lanaguge tests within the‘discourse

domains’theory of interlanguage:Research,test 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Language Testing.2.205-226.

5.Ferguson, C.A.1997.History of sociolinguistics:Interview with Charles Ferguson.

In C.B.Paulston and G.R.Tucker(eds.)The early days of sociolinguistics:Memories and reflections.Dallas,TX:Summer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77-95.

6.Florian Coulmas2001The Handbook of Sociolinguistic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7.Hall,J.K.1993.The role of oral practices in the accomplishment of our everyday

lives:The sociocultural dimension of interaction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 learning of another language.Applied Linguistics.14.145-166.

8.Hatim,Basil2001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9.Hymes, D.1972.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In J. B.Pride and J.Holmes(eds.)

Sociolinguistics:Selected readings.Harmondsworth,Middlesex:Penguin.269-293.

10.Jack C.Richards&Theodore S.Rodgers2000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Foreign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1.Jacoby,S.and E.Ochs.1995.Co-construction:An introduction.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28.171-183.

12.McNamara,T. F.1997b.What do we mean by social identity?Competing frameworks,

competing discourses.TESOL Quarterly.31.561-567.

13.Mora,R.1995.Silence,interruptions,and discourse domains:The opportunities to

speak.Applied Language Learning.6.27-39.

14.Ralph Fasold2000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5.Ranney,S.1992.Learning a new script:An exploration of 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

Applied Linguistics.13.25-50.

16.Richards,J.C.,J.Platt&H.Platt2004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pplied Linguistic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7.Richard Young1999Socio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SLA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105-132)[J]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8.Ronald Wardhaugh2000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3rd edition)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Rod Ellis1999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Schegloff, E.A.1987.Between macro and micro:Contexts and other connections.In

J.C.Alexander, B.Giesn,R.Munch and N.J.Smelser(eds.)The micro-macro link.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7-234.

21.Spolsky,Bernard2000Condi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2.Tarone, E.1990.On variation in interlanguage:A response to Gregg.Applied

Linguistics.11.392-400.

23.Whyte,S.1994a.Acquistitin in context:The discourse domain hypothesis of

interlanguage variation.Pragmatics and Language Learning Monograph Series.Volume5.

289-315.

24.Wilga M.Rivers2000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 People’s Educaton Press

25.Williams,Marion&Burden,Robert L.2000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调节论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在个人与社会发展过程中,语言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 (一)维果茨基(1987,转引自Mitchell and Myles,2004)指出,正像人类作用与物质世界一样,人类通过符号工具调节与他人的关系,调节自己的行为。这些符号中,语言是最重要的调节工具,是连接社会和个体的桥梁。 (二)调节论早期主要用于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从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来看,儿童是在社会环境中和他人交流,学会知识与技能,其中语言是他们的交流工具,起到了调节语言交际和调解人际关系的作用。 1、儿童认知阶段 客体调控(完全被环境左右)→他人调控(别人协助)→自我调控(能够控制自己的高级认知功能:记忆、注意、高级思维) →人类的高级认知是在参与社会文化活动中通过语言的调节形成的。

对于社会文化理论来说,学习过程也是在语言的调解下实现自我调控的过程。学习者通过第二语言与目的语者交流,参与外部的社会文化活动,不断地将外在的语言形式内化,直到成为自己思维的一部分。 二、最近发展区 (一)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发展水平有两个层面: 1、实际发展水平:儿童已经具备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潜在发展水平:还没形成,可以在成人的帮助下独立解 决问题的能力。 3、最近发展区: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二)维果茨基的观点,这些处在最近发展区的知识最容易被习得,所以教学应该走在发展水平的前面,激活位于最近发展区内的语言知识。 激活方法:社会互动(语言为调节工具) (三)维果茨基认为,通过社会互动,学习者不断接触到知识,并在指引下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从社会层面内化为为自己的知识。 “支架”学习法:合作学习逐步达到独立学习的过程 核心:交流和互动中,教师等有经验的人通过指导性的语言帮助学习者发现知识的特征,使学习者克服困难,逐步搭建起自己的知识结构。

四种二语习得理论 1、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ge)by Selinker ML TL chiglish target language 中介语是介于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一种语言 Positive transfer(正迁移)母语的干扰:Transfer(迁移) Negative transfer(负迁移)正迁移(positive):母语帮助目标语 2、文化移入说(Acculturation . Model)--by Schunman(舒曼) 3、渐进体系说(Approximative System) 循序渐进(Graduality) Palmer ( 帕默) "Snowball" 四先原则: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死后活,先集体后个人。 4、输入说(Input Theory)S.D.Krashen(克拉申) 对于二语的习得,要进行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输入 "i+1"即"input+1","1"相当于不定量"n" “中国外语立体教学理论”by “张正东”所用甚少 四、环境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Critical period 关键期假说 “13”is the critical age 1、印度狼孩 2、非洲黑猩猩孩 3、辽宁猪孩 思考题:语言学对我国外语教学有什么样的启示 第二部分:外语教学流派(Schools of FILM ) 教学目的:1、了解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2、借签 第四讲:

一、FLI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一).GTM(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s 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中,源于欧洲(西欧),(18世纪前的拉丁语) 中国从1872年开始,同文馆标志着中国班级教学的开始。 GTM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主要特点如下(弊端) 1、重视书面语,轻视口语。 2、重视语法教学。①按语法的体系来编教材 ②用演绎法教语法 ③充分利用本族语,翻译为课堂主要活动。 ④句子是教学的基本单位。 不足:课堂80%在讨论语言,20%操练;消极活动占85%,积极活动占15%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s) 始于19世纪末,源于欧洲。它的背景是移民、商业发达等。其特点如下: 1、帕默的"snowball" 循序渐进 2、AA制"Ask -Answer"制 直接法作为科学外语教学的开端 (三)、听说法(Auduiolingual Methods)源于二战 20世纪40-60年代源于美国,20世纪70-90年代在中国盛行。其产生背景是珍珠港事件(Bloomfield布龙菲尔德)。其特点如下: 1、听读领先 2、句型操练(听说法的核心) 过程:①耳听会意 ②模仿(跟读,齐读,抽读,纠错,改正记忆) ③重复(检查) ④变换操练(机械练习有意义练习交际练习) 3、缺点:①脱离了内容和环境,学生无话可说。 ②无法交际。 ③忽视了读写。 思考题: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指导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第五讲 (四)视听法(Audio-Visual Method)例如"Family Albumn" 1、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又称情景法(Situational Method)例如Follow Me 2、特点:①整体感知(Global Senses).它包括音、形、义、词、句、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是前苏联的心理学派,也称维列每学派。代表人物有维果茨基、列昂节夫、鲁宾斯坦、艾里康宁等。该学派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创造了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心理学的游戏理论。这派成员从不同的角度证实社会文化历史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产生和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他们将此观点运用于儿童游戏的研究,确立了前苏联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关于游戏的墓本观点和认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又被称为是“活动游戏理论”或“游戏的活动论”。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理论甚础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是建立在他们关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的。在苏联建国初期,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进行了建立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尝试,提出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莫定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学理论基础。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低级心理机能就是指感觉、知觉、机械记忆、不随愈注意、情绪、冲动性意志等心理过程。这些低级心理机能是最原始的,是在种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是生物进化的果。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特有的心理机能,它具有以下特征: (1)它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即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如随意注意等。 (2)它的反映水平是抽象的、概括的(即心理活动的概括—抽象机能),如逻辑记忆、概念思维等。 (3)它实现的过程是间接的,是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以识记为例:动物的识记是建立A-B的直接联想过程,而人的识记则是以符号或词等精神工具X为中介,从而建立A-X-B的间接 的联想过程。 (4)它起源于社会,是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例如古代用结绳记事,只能记忆一些具体的事情。现代人有了发达的文字,可以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遥远的过去和未来。 (5)从个体发展来看,高级机能是在人际的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精神工具而产生和不断发展起来的,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曾一度在苏联国内受到严厉的批判,但是他的同伴和学生列昂节夫和鲁里亚等为发展这一学派仍继续坚持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维果茨基的理论,把它提到了新的高度,最后形成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这一学派的特点是,参与这个学派的成员的一切研究,都从不同角度进一步证实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文化历史所制约的,活动是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二、活动游戏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把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心理学理论运用于儿童游戏的研究中,就形成了与西方心理学有着根本区别的关于游戏的活动理论。活动游戏理论反对西方的游戏生物学理论,否定游戏本能论。认为儿童的游戏与动物游戏有着极大的区别,JL童游戏的产生

从社会文化理论到语言社会化理论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尹洪山编辑:studa110711 [摘要]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两个二语习得流派,前者着眼于社会心理的互动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把语言、文化和社会行为的学习看作三位一体的连续性过程。这两种理论流派相辅相成。反映了当下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趋势。 [关键词]语言习得;认知过程;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学转向 20世纪80年代,基于普遍语法的研究在诸多二语习得理论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学派以研究人类语言习得的内在机制为其主要目标,试图解释第二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20世纪90年代以后,二语习得领域出现了新的研究路径,人们开始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探索语言习得的认知过程,如以Lantolf为代表的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和以Watson-Gegeo为代表的语言社会化理论(Language SocializationParadigm)。这两种理论模式相辅相成,不仅体现了将语言系统复归于社会系统的认识观,同时也反映出了当下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趋势。本文拟从其理论基础和主要观点等方面对这两个理论模式进行简要评述。 一、理论基础 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均侧重研究学习者如何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来发展语言认知能力,但其理论基础并不完全相同。社会文化理论基于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 对儿童心理与认知发展的研究,认为语言符号具有社会属性,语言学习就是社会活动和认知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文化现象。儿童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借助语言符号的中介作用不断重构自己的心理结构。因此,在Vygotskv看来,语言学习过程就是连接社会语言和

二语习得的主要倡导人克拉申认为:简单来说,语言的掌握,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是在“可理解的”真实语句发生(即我们前面探讨的有效的声音,也就是可以懂意思的外语)下实现的;都是在放松的不反感的条件下接受的;它不需要“有意识地”学习,训练和使用语法知识;它不能一夜速成,开始时会比较慢,说的能力比听的能力实现得晚。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针对以上语言实现的特点来设计的。他的理论由以下五大支柱组成,被他称为五个“假说”。五个假说不分先后,但分量不同,下面一一说明: 1.习得——学得差异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成人是通过两条截然不同的途径逐步掌握第二语言能力的。第一条途径是“语言悉得”,这一过程类似于儿童母语能力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第二条途径是“语言学习”,即通过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悉得的结果是潜意识的语言能力;而学得的结果是对语言结构有意识的掌握。 该假设认为,成年人并未失去儿童学语言的能力。克拉申甚至认为,如果给予非常理想的条件,成人掌握语言的能力还要比儿童强些。他同时还认为,别人在旁帮你纠正错误,对你的语言掌握是没有什么帮助的。这一点中国同学值得注意。 2.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这一假设认为,无论儿童或成人,语法结构的悉得实际上是按可以预测的一定顺序进行的。也就是说,有些语法结构先悉得,另一些语法结构后悉得。克拉申指出,自然顺序假设并不要求人们按这种顺序来制定教学大纲。实际上,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悉得某种语言能力的话,那么就有理由不按任何语法顺序来教学。 初学时的语法错误是很难避免的,也是没必要太介意的。 3. 监检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 一般说来,下意识的语言悉得是使我们说话流利的原因;而理性的语言学习只起监检或“编辑”的作用。换句话说,当我们开口说话时,话语由“悉得”系统产生,经“学得”系统监检后成为“真言”而吐露出口。语言学习的这种监检功能可能在我们说话或写作之前,也可能在其后。 在口头交谈中,人们往往没有时间去考虑斟酌语法。语法规则如果不是悉得而是背出来的,也用不上。但在事先准备的正式发言和写作中,语法的使用能提高语言的准确性,为演讲或文章增添色彩。 这一条可以说是克拉申对语法知识的用处做出的最大让步。 4. 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 输入假设也是克拉申第二语言悉得理论的核心部分。只有当悉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

关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摘要:本文认为,以社会语言学的视角,用社会语言学的知识和理论来解释语言能力、言语交际、接受心理过程等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特别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应该看作是为语言应用研究引进了一种新视角,是语言习得研究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扩展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为社会语言学服务语言应用提供了实际内容。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1.目前,在国内外,社会语言学研究和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中的语言习得研究基本上是分别在两个学科领域内进行的,而实际上,社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水乳交融。语言学发展到今天,结合语言环境、言语互动和语言的社会交际来研究语言习得,特别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用社会语言学的知识和理论来解释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能力、言语交际、接受心理过程等“二语”习得中的重大问题,应该看作是为语言应用研究引进了一种新视角,是开拓语言研究领域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丰富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畴,为社会语言学服务语言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内容。 “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升温,而汉语教学理论的研究却相对滞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薄弱,已经带来一系列实质性问题:教师、教材、教学法、语言测试、教学评估等。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对具体问题的微观研究,更需要理论上的勇气——转换角度,调整思路,跳出一门学科的条框界限,借鉴相关学科的思路方法与研究成果,尝试用另一种眼光观察、探究、分析疑难问题,或许可以找到新的解释方法和分析途径,从而推动理论提升,为汉语教学实践开拓新鲜的思路,提供有益的借鉴。 社会语言学和语言教学与习得理论同属交叉性极强的学科,都受到诸多学术思想的影响。前者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后者则与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密不可分。二者共同

第二语言习得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第二语言:指相对于第一语言来说,除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在此后习得的语言就是第二语言。 2. 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3. 母语: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也称作“本族语”。 4,目的语:也叫目标语,一般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5,第二语言习得:简称SLA,是指人们在获得母语(第一语言)的基础上习得另一种或几种语言的过程。也叫“二语习得” 6,语言习得机制:乔姆斯基提出人脑中存在一个“语言习得机制”(LAD),它有以下一些特点:1.具有遗传性,为人类独有。2.能使儿童加工语言材料,判断语言体系的发展,建立抽象规则。3.可能已经具备一些普遍的语言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在所有人类语言中找到,因此,许多语法属性可能是先天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中,无需学习。7,工具型动机: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没有兴趣,学习目的语只是为了掌握一个工具,用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改善社会地位。 8,习得与学习:克拉申认为“习得”通常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而“学习”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语言获得。前者称为“内隐学习”,后者称为“外显学习” 9,中介语: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所拥有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结构上既不是学习者的母语也不是目的语,而是介于两者之间。中介语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方面都有表现。但它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学习的发展,逐渐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靠拢。 10,普遍语法:乔姆斯基认为普遍语法是由一些原则条件和规则构成的系统,这些所有人类语言共有的因素是或特性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原则系统和规则系统。 11,僵化:僵化(fossilization),也叫化石化或石化,是由Selinker于1972年在其中介语理论中提出的。僵化是存在于“潜在的心理结构”中的一种机制,表现为某种母语背景的第二语言学习者会在目的语习得的某个阶段上停滞不前,无论学习者年龄大小,也无论其是否继续学习 12,外国人话语:所谓“外国人话语”并不是指外国人的话语,而是指对外国人说的话语。 这种话语,按照Ferguson(1971)的定义,是指“说某语言的人对该语言能力有限者或者根本没有该语言能力者所使用的一种简化的语体”。在语音方面,具有放慢语速、发音清楚、停顿、重音以及夸张等特点;在词汇方面,偶尔使用来自其他语言的词汇、近义词替换、释义等方式;在句法方面,有三种不同的调整方式,即省略、扩展、替换或重置等。 13,偏误:系统性的,有规律的系统性偏误。是学习者现时心里规则系统的外在表现,“我把杯子碰”,语言能力的不足。 14,失误:口误、笔误等语言运用上偶然的错误,与语言能力无关。不能反映学习者现时的“过渡能力”。 15,语言变异:说话者的语言表达系统由于社会因素,如社会等级、职业等,社会心理因素、心理语言因素而产生的语言形式变化。

二语习得理论--中文

————————————————————————————————作者:————————————————————————————————日期: ?

二语习得定义 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 二语习得(英语)四个阶段 各阶段的教育技巧 The definition of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Overview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itical period of second langu age acquisition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English)infour phases ?Variousstagesof education skills 二语习得理论 目录 二语习得定义 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 二语习得(英语)四个阶段 各阶段的教育技巧 第一阶段:沉默期 第二阶段:英语语法干扰期 第三阶段:学术英语提高期 二语习得定义 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 二语习得(英语)四个阶段 各阶段的教育技巧 第一阶段:沉默期 第二阶段:英语语法干扰期 第三阶段:学术英语提高期 ?第四阶段:学习曲线上升期 展开 目录 二语习得定义 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 二语习得(英语)四个阶段 各阶段的教育技巧 编辑本段二语习得定义 1960年代开始,有人研究人们获得语言能力的机制,尤其是获得外语能力的机制,综合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语言教育学、社会学多种学科,慢慢发展出一门新的学科,叫“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编辑本段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自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人们对二语习得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也各具特色。有的研究侧重于描写 ,有的研究偏重于假设,有的研究则采用实验。20多年来 ,第二语言的多侧面、多方法的研究格局导致了该领域中的理论层出不穷。目前较为流行的有: (一)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 乔姆斯基和其支持者们认为,遗传基因赋予人类普遍的语言专门知识 ,他把这种先天知识称之为“普遍语法”。他们的主要论点是 ,假如没有这种天赋 ,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的习得将是不可能的事情 ,原因是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数据的输入(input )是不充分的 ,不足以促使习得的产生。乔姆斯基认为 ,语言是说话人心理活动的结果,婴儿天生就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对他们的语言错误不须纠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在生活实践中自我纠正。有的人在运用语言时,总是用语法来进行核对 ,以保证不出错误,这就是所谓通过学习来进行监控的[ 1 ] (P19)。随着语言水平的不断提高 ,这种监控的使用会逐渐越来越少。从本质上说, 语言不是靠“学习”获得的 , 只要语言输入中有足够的正面证据,任何一个正常人都能习得语言。 (二) 克拉申的监控理论 在20 世纪末影响最大的二语习得理论当数克拉申的监控理论(Monitor Theory) 。他把监控论归结为 5 项基本假说: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克氏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涉及两个不同的过程:习得过程和学得过程。所谓“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 ,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而“学习”是指有意识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一般指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的过程。克拉申的监控假说认为,通过“习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 ,能够轻松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而通过“学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 ,只能运用该语言的规则进行语言的本监控。通过一种语言的学习,我们发现,“习得”方式比“学得”方式显得更为重要。自然顺序假说认为第二语言的规则是按照可以预示的顺序习得的,某些规则的掌握往往要先于另一些规则 ,这种顺序具有普遍性,与课堂教学顺序无关。“输入假说”是“监察理论”的核心内容。克氏认为 ,学习者是通过对语言输入的理解而逐步习得第二语言的 ,其必备条件是“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input) 。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是“可理解的” ,才能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积极作

维果茨基社会历史发展理论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主张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制约,十分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理论主要内容 一.维果斯基理论的基本前提 1、他认为只有在儿童所经历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来理解儿童的发展才有意义; 2、他认为发展依赖于随着个体成长而形成的符号系统。 二.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实质,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来说明的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 1、两种心理机能:低级机能&高级机能 低级心理机能是个体作为动物而产生的进化结果,是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如基本的知觉加工和自动化过程; 高级心理机能是作为历史产物的进化结果,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如记忆的精细加工系统。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类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的特征。 2、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心理工具(各种符号系统) 维果斯基认为最重要的心理工具是语言,他认为儿童使用语言不仅限于社会交往,而且也是以一种自我管理的方式计划、指导和监控自己的行为。自我管理的语言被称为“内在言语”或“个人言语”。3-7岁,儿童出现了由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过程的表现—自言自语。 3、心理机能的中介结构——历史文化 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始于社会关系和文化,儿童的记忆、注意、推理能力的发展都和学习使用社会的创造发明有关。如语言、数学体系和记忆方法,在一种文化背景中,会包含学习如何借助电脑进行计算;而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中,会包含用自己的手指或珠子计数。 三.心理发展观 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技能转化的过程。

《立场--社会语言学视角》评介 Alexandra Jaffe (ed.), Stance: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Oxford Studies in Sociolinguis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 vii+261. 21世纪初期,语言学及相关学科领域里的研究者对“立场”(stance)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体上看,以往研究主要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用学等角度研究立场,着眼于识别立场的词汇语法实现形式,及按语义对其进行归纳描述。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立场与各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Alexandra Jaffe的新作《立场---社会语言学视角》(Stance: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s)体现了这一新趋势,是其中的代表作。 1.主要内容 本书共分为十章。第一章为概论,作者首先指出立场表达的普遍性,介绍了立场表达的研究背景及本书的研究目标,作者回顾立场表达研究的相关文献,着重介绍立场表达及相关术语的定义。 第二章的作者从语篇分析法和修辞角度分析了一美籍非裔政治家在不同语境下产出的多种口语和书面语语料,指出说话者持续连贯的立场植根于其身份,角色及特定的意识形态。 在第三章,作者以尼日利亚传教士和伦敦教会之间的通信为语料,集中考察对传教士泰勒先生的过失双方采取的立场。文章标题直指分析的核心—个体能动性的局限。作者对信件的分析结果表明“立场可以是被赋予的,而非说话者主动采取的”(70)。作者因此指出,过分强调立场表达中的说话者意向性和能动性会隐藏说话者将立场强加于他人的方式,即立场并非由说话者主观选择,而由说话者所处的权力和意识形态结构决定。 第四章,作者Janet McIntosh探究了白肯尼亚人访谈中第一人称索引性的多样性。作者采用戈夫曼提出的“立足点”和“参与者角色”两个概念展示了受访者对超自然力量的矛盾态度。一方面,他们倾向于选择理性价值观和独立身份,而另一方面,其本体论立场不可避免地受到当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说话者立场的矛盾性反映出剧变下社会混乱的深层状态。 第五章,作者对玛雅方言的使用者作了民族志研究。研究强调戈夫曼提出的―当事人‖这一概念在考察―道德反讽‖这类话语中的重要性。Shoaps对反讽细致入微的讨论对在英美语境下研究反讽具有重要启示,―不仅在方言中,即便从总体而言,对反讽的解释也不应从意图,而应该从索引性出发‖(113)。 第六章,作者探讨了双语教学中教师的立场表达如何根据权力和合法性定位教学中所使用的两种语言,并将教师自己对权威和语言水平的立场赋予学生。作者证明,在存在配对或分级角色的制度化语境下,个体在表达立场的同时也将立场赋予了他人。 第七章,作者考探讨立场、风格和身份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墨西哥青少年侨民及当代媒体广告内的自然对话,作者展示了俚语的多重立场索引性是如何在互动中被说话者用以联合听话者,并建立个体性别风格的。她强调,正是立场建立了特定语言形式和社会身份之间的索引关系,由于风格是社会身份的重要部分,所以立场是建立风格,进而建构社会身份的主要话语机制。 第八章,作者更加明确地指出了立场和风格的联系,并尝试用立场来解释社会语言学中语言变体的模式。通过对维吉尼亚、匹兹堡及悉尼三地特定群体所产出的语言数据进行分析,作者论证了立场能催生具有社会意义的变体模式。作者指出,任何针对语言变体的解释应该“超越对相关模式的简单复述”(190)。此研究可以说体现了在语言变体分析中,风格和身

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 and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 in Vygotsky’s Cultural-Historical Theory Make a review on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 and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 in Vygotsky’s Cultural-Historical Theory 对维果斯基理论的误解涉及:(1)关于维果斯基进入心理学界的频繁重复的报道;(2)认为最近发展区是其理论中的一个主要概念;(3)在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中忽视了教师和正规学校教学的作用,尤其是概念学习的作用。 一、基本假设 (一)维果斯基构建的人类认知功能框架根据以下三点假设:(1)人类智力的性质;(2)认为心理发展的两条分界线是生物学的和文化——历史学的;(3)为动态心理过程的研究设计一种实验的方法。 (二)人类智力的性质 1、维果斯基对智力性质的描述包括4个相关内容:(1)动物和人类的区别,(2) 形成其理论的哲学基础,(3)把标示作为一种心理的工具,(4)文化对人类认知发展的影响。 2、维果斯基理论的哲学基础 维果斯基主要采用了三个哲学观点作为他的理论的基础。 (1)斯宾诺莎提出的理性的人和理性的人用头脑控制情感的信念。 (2)黑格尔的把变化描述为辩证的综合的观念。维果斯基指出认知发展的过程都是连续的过程,及“伴随着飞跃和新特征的发展过程”和“复杂的辩证 过程”。 (3)改变人类自身性质的必要因素是劳动工具。①人类的出现是因为工具导致了劳动、合作与说话。②通过使用工具,人类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自己。 ③通过使用工具而产生的社会习惯决定了人类的心理生活。 3、“心理工具”的作用 必须在工具的使用和认知发展的间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座桥梁就是维果

社会语言学视角的2017年度汉语流行语分析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分析2017年汉语流行语,将能更好地研究和理解汉语流行语的表面意义和内涵,扩大人们的用语词汇,丰富语言表达的内涵,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社会语言学重点研究语言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出发,针对2017年汉语流行语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全面研究了汉语流行语的实际产生源头,为充分有效的提升语言应用效果,强化总体的用语规范,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标签:社会语言学分析2017汉语流行语 引言 “freestyle”“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皮皮虾,我们走”这些语句曾一度流行于网络交际中,刷爆了人们的朋友圈,是2017年的汉语流行语的重要代表。流行语是特殊性的语言现象,现阶段很多社会语言学家都充分关注到了流行语现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针对2017年汉语流行语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将能更好的认识到汉语流行语的实际内涵,便于社会公众更为充分的了解汉语特征和文化表达。 一、社会语言学及流行语的研究意义 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是针对语言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网络技术的持续更新和进步,网络社会中使用的网络流行语日益发展,社会公众所采用的网络流行语也将会逐渐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全面分析2017年网络流行语,将能够为充分有效开展语言分析工作,将能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这些网络流行语。 二、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 1.时代和社会发展是流行语产生的源头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也更加便捷,自然对于语言的创新使用也增加了一定的几率。人们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人们表达自我的愿望也逐渐增强,当前社会的发展拓展了人们的交流环境。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为了保持良好的新颖性,通常会创新一些网络用语,自行的编写一些较为特殊的词语,这些词语在传播的过程中,引起人们的兴趣,从而流传范围更广[1]。“你的良心不会痛吗”这句流行词,主要用来表达说话者想死的心情,其在当前人们交流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相应的也延伸出了较多形式的表情包。 2.网络空间是汉语流行语传播的巨大推力 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多种社交软件的良好推广,当前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网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成都地名研究 成都是有近3000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國中西部拥有世界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成都地名既是一种语言符号,又是一种社会象征,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综合运用语言学、文化学等知识,在多角度分析成都地名的语言构成与分类、历史内涵及发展变化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地名现状,提出成都地名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标签:社会语言学成都地名语言特征文化内涵保护措施 地名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语言符号,它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城市地名也是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缩影,记录着一个城市发展变化的轨迹,是展现城市百态的一面“镜子”。通过地名研究,我们可以探索到地域深厚的历史底蕴,发掘出具有价值的语言文化信息。 成都市地处平坦的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降水充沛,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从开明氏统治成都算起,成都有近3000年的历史,成都地名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成都许多街道名称都与其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据吴世先《成都城区街名通览》统计,成都主城区的地名(街、路、巷、居民点)共有1244条[1]。目前,对成都地名进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主要是郭建强的《成都地名探究》[2]、杨秋《成都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3]、唐林《成都地名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策》[4]、郭声波《宋成都平原地名考释》[5]等,以上研究成果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成都地名由来和变迁的深入了解,增强了社会对地名文化的保护意识。但以上研究成果也存在一些有待深入和拓展之处,成都地名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研究至今阙如。有鉴于此,我们运用《华阳国志》[6]《成都街名指南》[7]《成都地名掌故》[8]《成都出土历代墓铭券文图录综释》[9]等文献资料,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开展成都地名的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有助于发掘并弘扬成都乃至四川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准确把握成都地名的语言文化内涵,整体提升对成都地名的认知水平,加强成都地名的文化传承与保护。 一、成都地名的语言构成与分类 地名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有着区别方位、反映社会文化的作用。成都地名蕴含着浓厚的地方文化,每个地名都有其独特的语言结构特征。在此,我们以成都主城区1244条地名为研究语料[10],来具体分析成都地名的音节构成和词汇结构。 (一)成都地名音节构成分析 地名音节构成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地名的音节构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地区民众的语言使用习惯和倾向。通过地名音节的研究,我们

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09对外汉语张雅楠0917438035 第二语言指一个人除了第一语言之外,另外学习掌握的第二种语言,经常作为辅助性语言以及通用语。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人们从社会、心理、语言学等角度去研究它。二语习得研究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学习者学习第二外语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描写,并分析影响二语习得的内外部因素。 作为一个中国学生,最先接触到的第二语言通常是英语。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谈谈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认识。 关键词一:第二语言学习和第一语言学习的异同 无论是学习第一语言还是学习第二语言,特别是在初级阶段,我们通常都是一个词一个词、一句话一句话地学习,但无论怎样学,都需要首先听到声音,同时了解这种声音所代表的意义。所以,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学习上都需要建立声音和意义的联系。除此之外,习得一种言语现象,不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需要经历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这样几个阶段,都需要建立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的联系,都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相组合的结果,在语法习得上都有一定的顺序。 当然,第二语言的学习和第一语言的学习也有着截然的不同点。比如,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不同、学习目的和学习动力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语言习得过程不同等等。 关键词二:语言迁移 “迁移”这一概念来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中,“迁移”指的是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它的基本观点是:对A的学习会影响到对B的学习;它的基本关注点是:B的学习快慢和好坏在多大程度上受到A的影响。Lado在他的著作《跨文化语言学》中提出了“语言迁移”的概念。他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环境中,学习者广泛地依赖已经学习掌握的母语,并经常把母语中的语言形式、意义和与母语相关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习得中去。Lado的理论研究是与外语教学,特别是外语教材的编写相联系的。 “语言迁移”在我的外语学习的初始就有所体现。幼儿园的时候,妈妈曾为培养我的英语兴趣为我报过幼儿的英语口语培训班。当时刚刚六七岁的我,并不能完全理解老师所教的英文单词的含义,只是通过自己对已经掌握的汉语,比如:当老师拿起一只苹果的时候,我认识它叫做苹果,而这时老师教我说:apple,我便知道:苹果=apple······这是母语对于英语学习的正迁移。然而,母语对于外语学习也有一些不利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负迁移。例如,在我们的汉语中,形容男性是用“他”而形容女性使用“她”,虽然含义有所不同,但是在读音方面是没有差别的。但是在英语中,同样的含义,初学者却常常会在“he”和“she”之间混淆。“负迁移”实质上就是干扰。行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西方称呼语差异- 中西方不同的称呼语中蕴含了各自独有的、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习惯。由此可以说称呼语并不是一种孤独的表象,而是蕴含了社会文化的一种历史积淀。称呼语是言语交际中使用最广泛、频繁的词语,它是人类进行言语交际行为的极为关键的第一步,由此可见,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称呼语,但在社会语言学中的地位却不容小觑。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有巨大差异,所以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了解这些文化异同对语言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恰当、巧妙地使用称呼语可以拉近言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增强话语有效度,使社会语言交际活动变得更加和谐、有效。 一、社会语言学和称呼语的相关简介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是一门应用型边缘学科,它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学科的研究紧密相关,从这点可以看出社会语言学的多样性、宽泛性和跨学科性,所以,社会语言学是一门跨学科研究。杨永林在他的《社会语言学四十年》一文中这样说道:社会语言学还表现为一种跨学科的观察方法,为其他学科研究同语言相关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资在社会文化语境中分析研讨、参比反照的方法论,体现出一种学术话语模式高度兼容的特质。[1]《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一书中把社会语言学定义为: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多方面关系的学科,它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诸如社会学、心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等)的角度去考察语言。[2]社会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有:索绪尔、布莱特、海姆斯、祝畹瑾、杨永林、陈原等。社会语言学一次是从1960年开始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的。自那时起至今,学者们对它进行大量研究,至今年已经经历了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学

者杨永林认为,20世纪20年代欧美出现的伦敦功能学派和北美人类语言学派对社会语言学的建立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许多的先驱学者们为社会语言学做了具有历史性重要作用的奠基人。这门学科如今已经由最初的巩固自我地位的初始阶段走向了与其他学科结合形成新的交叉学科的高级阶段了。 众所周知,称呼语(address forms)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言语交际中很重要的交际用语,是人类社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言语行为。人们刚开始对它的认识是明确说话者所指称的对象,现在,人们对称呼语的认识已经发展到了更深的程度称呼语是指明互动双方的身份逐渐深入到表示礼貌和言外之意的程度。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称呼语的运用不当而引起的不必要的误会和摩擦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例子也不胜枚举。称呼语看似只是很简单的一个称呼而已,但它其实是社会交际过程中十分复杂且重要的一个问题,对于交际的成败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正确、合理地使用了称呼语,就会增强交际语言的表达效果,使与他人的交际变得更加的和谐、有效。称呼语的研究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对称呼语及相关问题等已有相当的研究。美国的语言学家布朗和福特早在六十年代就成为了美国英语中的称呼语系统研究的伟大的开创者。关于称呼语,我国的很多学者也从文化、历史、民族等角度来对其进行意义和演变上的探索。 二、基于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西方称呼语对比 中国一直都是以礼仪之邦而著称,它在悠悠长河般的文明史中已经形成了独有的一套道德规范及礼貌准则。中国称呼语的使用文化深厚,使用也是很有讲究的。西方文化中对称呼语的运用也是变化多端有讲究的。用适当的称呼问候对方或跟对方打招

著名二语习得理论 SLA Theories Contrastive Analysis -- by Lado, R. Bialystok's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Error Analysis -- by Corder, S. P. Homogeneous Competence Paradigm -- by Adjem Classifications of Errors -- by Richards, J. Tarone's Capability Continuum Language Transfer Ellis's Variable Competence Model Interlanguage Theory Preston's Sociolinguistic Model Acquisition Sequence Theory Functionalist theories of SLA -- by Tomlin Universal Grammar Theory Functional-Typological Theory -- by Givon Learnability Theory The Competition Model -- by MacWhinney U-shaped Pattern of Development Theory -- by Kellerman Form-Function Mapping Theory Silent-Period Theory Operating Principles Theory -- by Andersen Critical Period Theory Nativization and denativization theory -- by Anderse Behaviourist Theory The one-to-one principle -- by Andersen Mentalist Theory The multi-functionality principle Cognitive Processing Model Theory Formal determinism principle Structural and Semantic Simplification Theory Distributional bias principle Natural Order Theory -- by Krashen Relevance principle Pronominal Copy Theory Transfer to somewhere principle Inter-learner Variability Theory Relexification principle Interlanguage Continuum Theory The Multidimensional Model -- by ZISA The Labovian Paradigm Skill Learning Theory The Dynamic Paradigm -- by Bailey, Bickerton Anderson's 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 (ACT) Model Inter-learner Variation and Intra-learner Variation McLaughlin'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Speech Accommodation Theory -- by Giles Explicit/implicit/controlled/aotomatic knowledge distin Psycholinguistic Models: Planning and Monitoring Procedural knowledge and procedural skill Typology of Learner's Variability 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 by Rumelhart and Form-function Analysis Theory Connectionism Learner's Style Shifting Theory -- by Tarone Typological universal Multi-factor Influence Theory Noun Phrase Accessibility Hierarchy -- by Comrie a Sociopragmatic Failure Relativization Pragmalinguistic Failure Government / Binding Theory Linguistic Competence and Pragmatic Competence The subjacency principle BICS and CALP -- by Cummins The poverty of the stimulus Inter-group Theory -- by giles and Byrne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Theory Nativization theory Subset Principle Regression and Fossilization Theory The autonomy of grammar theory The Acculturation Theory -- by Schumann UG Accessibility Theo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