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家乡的风俗

1.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的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明确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挑选能够突出风俗特点的材料来写。

3.分清详略,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的方法。

一、激趣导入。

1.(展示各民族民风民俗图片)“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2.如果要让你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你会选择介绍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3.导入新课:现在,让我们用文字来把家乡特别的风俗介绍出来吧!(板书:家乡的风俗)

二、启发思路。

1.介绍之前,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种风俗。(学生自由讨论)

2.汇报讨论成果。

(1)要介绍的风俗是什么?

(2)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3)你将把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去写?

3.根据你要介绍的风俗特点,你打算拟定什么题目?

(1)写特色小吃,可以直接用其名称作为作文题目。

(2)可供选择的题目:《春节习俗》《家乡的春节》《欢度节》

三、习作指导。

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哪一种风俗,想想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回忆本单元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抓住重点课文,以《北京的春节》为例进行指导。

出示课文片段欣赏: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教师点拨:这一段采用“总—分”的结构写除夕。中心句是“除夕真热闹”,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从味、色、声三个角度描写老北京除夕的风俗习惯。“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作者从气味到色彩再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的描绘,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3.写作技巧点拨。

(1)要把风俗活动的各个环节写清楚,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

(2)要按一定的顺序写。一般先简要地交代风俗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内容,然后详写参加活动的经过,最后写活动的结果及感受。可以把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

(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风俗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很多,写时既要对群体活动的情景做总体描述,也要对其中的个体作具体的描述。对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内容要详细描写,其余部分可一笔带过,这样可以使文章重点突出,主题鲜明。

4.写自己对风俗活动的看法,可以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注意要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5.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所写的是什么风俗,内容详略得当、特点突出,语言通顺恰当,等等。

五、小结。

学生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风俗,选取不同材料,运用抓住特点描写风俗的方法,介绍出家乡的风俗活动,详略得当,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六、延伸。

将你的习作与同桌交换,看看你们能不能根据对方的文字描写,勾画出对方习作中所刻画的家乡的风俗特点。(看看是否详略得当)

习作:家乡的风俗

抓特点详略得当

1.本次习作,鉴于学生对家乡的风俗知之甚少,没有生活基础,课前可先让学生充分搜集材料,有助于课堂上对于习作内容深入讨论,也有助于拓展学生习作思路。

2.对于家乡的风俗的介绍,学生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对于一些场景的叙述过于简略,学生对于习俗的来历、一些节日的象征意义缺乏了解,缺乏实际体验。

(完整版)家乡教案下册六年级

第1课、东北话 授课内容: 东北话 教学目标: 1、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 2、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家乡的方言 教学难点: 能真正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音频文件《说方言》《龙江剧》《二人传》。文字资料、图片以及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吗? 生背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乡土的芬芳、故园的眷恋、根的追寻.这是人类特有的情怀。尤其是那些身在异乡的人,听到家乡话,看到家乡人,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温暖。因为我们就是在这浓浓的乡音、乡情中长长大的。引入课题 二、学习新知

师:先来说说“乡音”。我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可以说是“南腔北调”,我们的家乡话叫什么呢?谁知道? 师:谁会说?说一两个词语也可以。 (1)说一说东北话。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方言在我们的生活巾渐渐隐退了,看看你们能把这些东北话翻译成普通话吗? [课件出示一些典型的东北方言] (2)发现了吗,东北话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很多演员把它运用到小品、相声、评书等艺术表演之中? 师:东北活最接近普通话,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最富亲和力的一种语言。白山黑水养育了我们豪放、热情的个性,东北话也带有这一特点。 (3)各地方言都带有当地人鲜明的性格特征,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 [课件播放:侯宝林的相声] (4)读一读: 话说东北话 三、总结 踏一方土,饮一江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黑土地上,有我们割舍不断的乡土情怀,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根就在这里,让我们共同珍视这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吧。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 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3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1课时 【知识结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课文目录【2020最新】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推荐给他们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来读;在中高年级,推荐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报刊杂志,科幻漫画,历史名着,文学名着,名人传记等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多种书籍来读,并且取消种种人为的限制,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理解能力是一种语文素养,它不会像识记能力那样易于形成,需要耐心长期积累。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比如《鲁迅文集》,《读者》杂志对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助。 博览群书不但是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见识增长,智慧来源的途径之一。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譬如,在小学阶段可以让孩子阅读根据名著改编的连环画,小学高年级可以让孩子阅读一些专门给少年儿童看的名著简写版。进入初中,就应该接触原著。我们建议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阅读的课外书最低应该在500本之上,最好在1000本以上。其中包括100本以上各行各业的人物传记,来奠定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2. 背诵经典。 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中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word版

第一单元 1、北京的春节 老舍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身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乂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除夕前

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炮声不绝。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负数 第一课时授课日期:月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 了解负数的作用 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知道0既不是正数 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 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 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 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 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 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 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 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

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 (亏了500元) 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 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 我呢 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 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 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 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 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 )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 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 是零上4摄式度 (教师结合课件 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 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 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 它们一样吗?(不一样 一个在0℃以上 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0℃高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的风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家乡的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重难点】 借鉴本组描写家乡的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课前准备】: 师:1. 搜集相关资料 2. 提出对本次习作的疑问或想法 生:1. 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家乡的风俗。 2. 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教学理念】: 本次的习作,只要是关于家乡的风俗的内容,都可以成为本次习作的内容。习作前应指导学生将调查了解到的家乡的风俗加以整理,想一想哪方面的民俗自己最感兴趣、积累的素材最丰富,哪些内容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好材料,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路,例如,各地不同的饮食、建筑、语言、节日、工艺品、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可以交流。如果学生有到外地旅游的经验;如果学生没有去过外地,也可以说一说本地的风土人情。在习作指导时,要引导学生明确要求:一要民俗特点突出,二要内容具体,三要语句通顺。 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回顾从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结合自己的选材想一想:自己准备怎样写,才能把内容写得清楚、具体,才能凸现所写民俗的特点。想好后,组织学生交流,相互说说自己打算怎样写,听一听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建议。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作业检查、上节习作点评、开心辞海。 一、温故而知新,加深印象 教学安排: 1、抽查积累作业,让生明白课下阅读的重要性以及老师的重视度。 2、评讲上次的作文,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鼓励并改进二、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节日,今天,我们来一起谈谈节日,好吗?你知道哪些节日呢?跟大家交流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2.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自己知道的节日。如何将节日分类呢? 3.学生探讨后,教师归纳总结:

(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习作:家乡的风俗(优质教案)

习作:家乡的风俗 活动分 析 本单元所学的几篇课文都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学生随同作者一起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风俗,或写一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旨在加深学生对家乡独特的风俗习惯的了解,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次习作的话题来自学生的生活, 对学生来说选择写什么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抓住风俗的主要特点,把重点内容介绍清楚。这就需要教师在习作指导时对学生加强引导。 教学目标 1.借鉴本单元的课文中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 2.通过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学习描写活动现场和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方法。 3.通过写作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4.学习修改、完善习作的方法。 重点难点 1.抓住家乡风俗的特点,写出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 2.运用多种方法生动地展现活动场面,细致地描写自己参加活动的真实感受。 3.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记叙,做到详略得当,要写得具体,语言形象生动。 教学准 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各地的民风民俗,实地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课时安 排 2课时 一、激趣导入,明确任务 1.谈话引入习作的主题,激发学生谈风俗习惯的兴趣。 导语:所谓风俗,就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教师分别出示图片:民族风俗——蒙古包,节日习俗——中秋月饼,传统礼仪——拱手礼。)在灿烂的人类文明中,风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故而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本单元的课文为我们呈现

人教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1 文言文两则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 ⑴谁学下棋?⑵怎么学下棋?⑶学得结果怎么样?⑷《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 第一单元 3.古诗三首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日积月累一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二单元 日积月累二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第四单元 8.匆匆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第四单元 10.古诗三首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2. 为人民服务(2-3自然段)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只要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日积月累四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负数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这些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以后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和意义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天气预报”“存折明细中存入和支出的对比”,进一步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用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教材在活动情境中完善在直线上表示数的基本模型,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 教材第2~4页相关内容。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负数的应用价值。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 1.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 师说出游戏规则:我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春天到了,又是外出游玩的季节。外出时除了要准备日常用品外,还要了解各地的天气情况。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天气预报截图。 师:图中的-27℃表示什么意思呢?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数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种新数——负数。 一、正、负数的认识。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出示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温度计上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5小格呢?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完美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完美版) 一、阅读理解。 真正的财富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 几个星期后,一辆崭新的别克牌汽车在大街上那家最大的百货商店橱窗里展出了。这辆车已定在今夜以抽奖的方式馈赠给获奖者。不管我有时多么想入非非,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幸运女神会厚待我们这个在城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当扩音器里大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明白无误地表示这辆彩车已属我们家所有时,我简直还不相信这是事实。 父亲开着车缓缓驶过拥挤的人群,我几次想跳上车去,同父亲一起享受这幸福的时刻,却都被父亲赶走了。最后一次,父亲甚至向我咆哮:“滚开,别呆在这里,让我清静清静!” 我无法理解父亲的感情。当我回家后地向母亲叙述时,母亲却似乎非常理解父亲,她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在思考一个道德问题,我们等待他找到适当的答案。” “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汽车根本不属于我们,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母亲回答我。我歇斯底里地大叫:“哪有这样的事?汽车中彩明明是扩音器里宣布的。” “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说。桌上的台灯下放着两张彩票存根,上面的号码是58和59,中彩的号码是58“你看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吗?”母亲问。 我看了好几遍,终于看到彩票的角落上用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这K 字代表凯特里克。”母亲说。“吉米·凯特里克,爸爸交易所的老板?”我有些不解。 “对。”母亲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跟我讲了。 当初父亲对吉米说,他买彩券的时候可以代吉米买一张,吉米咕哝说:“为什么不可以呢?”老板说完就去干自己的事了,过后可能再也没有想到过这事。58那张是给凯特里克买的。现在可以看得出来那K字是用大拇指轻轻擦过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1、第一单元负数 单元分析: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方向的量,或某种量的增大和减小,也可用这种量的某一状态为标准,把它们看作是向两个方向变化的量。从而产生了负数,正数和负数的学习过去安排在中学中学习,现在提前到六年级学,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教学要求: 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解释。 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数轴表示正负数 课时安排: 1、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1课时 2、用数轴表示正负数…………………………1课时 第一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 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

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1)现在你能看出长沙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高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长沙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长沙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习作:家乡的风俗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的风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习作,创编班级民俗作品集。 4.感受家乡这些独具魅力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 1.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 2.能通过习作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自豪、赞美之情,感受家乡这些独具魅力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者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家乡风俗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的风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能够恰当审题,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习作。 3.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写作方法,做到详略得当。 4.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对家乡风俗的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 板块一图片欣赏,导入新课 1.边欣赏边思考,说说这些图片中隐藏着哪些传统节日。

2.学生说一说:这些节日各有什么习俗? 预设1:图一是春节,展示的是春节拜年。 预设2:图二是元宵节,展示的是元宵赏花灯。 预设3:图三是春节,展示的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 3.引言导入:同学们,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不已。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想要介绍的家乡的风俗。可以是查阅资料时知道的,也可以是询问长辈时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板书:家乡的风俗) 板块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你最想介绍的是家乡的哪种风俗?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3.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1)指名学生说。 (2)教师归纳总结: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故事、传说、风俗,或者有着独特的纪念意义。 (3)谁知道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都有什么风俗?学生自由发言。 4.回忆本单元中学到的一些写作方法。 《北京的春节》一文以时间为顺序展开叙述,详略得当。作者老舍先生用通俗易懂、富有“京味儿”的语言,对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展现了北京春节的热闹及传统节日的习俗。 《腊八粥》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 《藏戏》先连用三个反问句把藏戏的特点写了出来,接着详写藏戏的由来,分述藏戏的三个特点。 5.说说你在本次习作中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字义理解

4 字义理解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查字典填空。(40分) 1.“素”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素”在字 典中的解释有:①本色,白色;②颜色单纯,不艳丽;③本来 的;④向来。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素.来( ) B.素.雅( ) C.素.服( ) D.素.质( ) 2.“乏”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用数笔画查字法应当查( )画。“乏”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①缺少;②疲倦。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疲乏.( ) B.乏.味( ) 3.“旦”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旦”在字 典中的解释有:①早晨;②天,日;③传统戏曲里扮演妇女的 角色。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通宵达旦. ( ) B.元旦.( ) C.花旦.( ) 二、查字典,完成练习。(20分)

三、给下面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5分) 【光景】①风光景物。②境况;状况;情景。③表示大约的时间或数量。 1.元旦的光景 ..与除夕截然不同。 ( ) 2.这间屋子里有十几个小孩子,大都只有五六岁光景 ..。( ) 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 ..一时新。 ( ) 【成熟】①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②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4.夏天到了,菜地里的西红柿、豇豆、辣椒都成熟 ..了。( ) 5.我的意见还很不成熟 ..。 ( )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5分) 招聘考试 雅利安公司是一家外资企业,更确切地说,是美国环球广告代理公司中国办事处。因为业务需要,雅利安公司正准备招聘四

2018版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2018 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 10.宇宙生命之谜 1.草原 11.故宫博物院 2. 丁香结习作:让生活更美好 3.古诗词三首语文园地三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春日/(宋)朱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第四单元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12.桥 4※. 花之歌 13.穷人 习作:变形记(自述) 14.在柏林 语文园地一过故人庄/(唐)孟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第二单元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 5.七律?长征语文园地四 6.狼牙山五壮士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7.开国大典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 8.灯光第五单元 口语交际:演讲 15.夏天里的成长习作:记一次游戏 16.盼

语文园地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 第三单元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 9.竹节人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书戴嵩画牛 浪淘沙/(唐)刘禹锡 22 月光曲 江南春/(唐)杜牧 23.京剧趣谈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18.只有一个地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19.三黑和和土地语文园地七 20.青山不老第八单元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 24.少年闰土 习作:学写倡议书 25.好的故事 语文园地六 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第七单元 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21.文言文二则习作:有你,真好

伯牙鼓琴语文园地八 1.草原 教学目标: 1.认识“丘”、“渲”等7个生字,会写“毯”、“陈”等9个生字。会写“草原、线条、柔美”等22个词语。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并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第1自然段。 3. 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并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抓住“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体会景色美以及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并有感情地朗读。教学准备: 1.准备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最好蒙语演唱)。 2.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导入:你去过草原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家乡的风俗》优质教案

习作:家乡的风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和调查访问,感受和吸收习俗文化的智慧和营养。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自己搜集材料的能力。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习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3)在互动交际中,培养学生能说会道的能力,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能认真地倾听。 3.情感与价值 (1)创设交际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2)感受祖国民族文化习俗的魅力,尊重并热爱家乡的民风民俗。 【教学重点】 把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与同学交流,交流时做到内容真实,表达流利。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风民俗的方法,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晰。 【教学准备】 1.通过上网、课外阅读等方式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各地民风民俗。 2.向父母或长辈了解本地的风俗习惯。 3.教师准备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有许多传统节日。中国人过节也是非常讲究的, 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悦耳的童谣把我们带入到了浓浓的节日的氛围中。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粗略地了解 到中国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风俗。过春节要贴春联、放鞭炮,端午节要吃 粽子、赛龙舟……这些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历代人们约定俗成的节日传统就是风 俗。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文化的差异、地域的不同,各地的风俗 习惯也有着天壤之别。今天,我们就从家乡的节日风俗着手,来上一节“家乡的风 俗”的写作指导课。 二、了解何为“风俗”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 是在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之差异,称之为 “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范之不同,称之为“俗”。 三、说家乡风俗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家乡都有哪些节日风俗。老师给大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六下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负数 第一课时负数授课日期:年月日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教师结合课件,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②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写在卡片上)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外阅读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外阅读及答案 (一)《昆仑山巅的葵花》 昆仑山巅似乎只有冬天,不知道是上个冬天最迟的,还是下个冬天最早的一股冷风,冻死了绝大部分葵花,只奇迹般地保存下一棵幼苗。 这棵幸运的葵花,一往情深地看着太阳,勇敢地展开桃形的枝叶。茎上纤巧的绒毛像蜜蜂翅膀一样,在寒风中抖个不停。也许它感到了昆仑山喜怒无常的威严,急匆匆地压缩了自己的生命历程,才长到一尺高,就萌发出了纽扣大的花蕾,压得最高处的茎叶微微下垂,好像惭愧自己为什么不长得更高一些。 那一年没有秋天,寒凝一切的风雷,毫无先兆地骤然降临。早晨起来,天地一片苍茫,我们几乎是跌跌撞撞地扑向葵花。向日葵却凝然不动地站立在那里,在冰雕玉琢的莹白之中,保持着凄清的翠绿。叶片傲然舒展,像一面玻璃做的旗,发出环佩般的叮当之声。最不可思议的是,在它生命的最后一刻,居然绽开一朵明艳的花。那花盘只有一元硬币那么大,薄而平整冰雪凝冻其上。最令人警醒的是花盘四周弹射出密集的黄色花瓣,箭头般怒放着,像一颗永不泯灭的星。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 练一练 1、文中多处出现比喻,用“_____”画出你印象最深的两处,完成填空: (1)把_____比喻成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 (2)把_____比喻成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结尾:“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 最高的葵花。” 说“最小”是因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 说“最高”是因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 3、由葵花联想到人,你觉得谁是葵花一样的人?为什么? ———————————————————— (二)《翠鸟吃食》 ①普通翠鸟只有麻雀大小。通常情况下,按照体形比例,它的猎物个头都相 当大。因此除非猎物小得可以非常容易地一口吞下,否则它都要进行个“摔打”仪式这样可以让猎物在吃之前先死“透”了,至少昏迷不再挣扎,减少吞咽时的 潜在危险。此外摔打也可以让猎物“粉身碎骨”,更方便吞咽。其他种类的翠鸟,尽管有的个头比普诵翠鸟大不少,但捕捉的猎物也随之“放大”,所以依然有“摔打猎物的习性。 ②在翠鸟的莱单中,鱼虾常是主菜。鱼鳍有大刺,虾有额剑和螯肢,因此吃的时候必须有特殊讲究,才能顺利吞下美味而不被扎到。翠鸟吃鱼时,会先想办法调整嘴中鱼的角度,直到将鱼头朝向喉咙,然后慢慢吞下。吞咽过程中,鱼鳍会向鱼尾方向合拢,而不会扎到口腔和食管。吃虾则是另一回事,虾的额剑和螯肢都朝前,所以必须先从尾巴开始吞。翠鸟不仅自己吃的时候注重“礼仪”,喂养孩子时也会特别留神这些细节,把鱼头、虾尾先递送到雏鸟嘴里。 ③翠鸟吃东西都是整个吞下,其中的骨头并不能完全消化,所以每次饱餐后,过一会儿都会吐出“食丸”。食丸主要由鱼刺、昆虫外骨骼或者其他脊椎动物的骨头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