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扎氯铵消毒液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实验研究

苯扎氯铵消毒液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实验研究
苯扎氯铵消毒液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实验研究

M7(R1): 评估和控制药物中 DNA 反应性(致突变)杂质以限制潜在的致癌风险(中文版:征求意见稿)

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ICH) ICH 协调指南 M7 评估和控制药物中DNA 反应性(致突变)杂质以限制潜在的致癌风险 (中文版:征求意见稿) 当前版本为第4步版本 日期2017年3月31日 根据ICH 进程,本指南由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的专家组制定,并已提交给各监管当局征询意见。在ICH 进程的第 4 阶段,最后的草案被推荐给ICH辖区的监管机构采纳。

文件历史 当前版本为第4步版本 法律通告:该文件受到版权保护,可以持公共许可证使用、翻印、合并至其他著作中、改编、修正、翻译或传播,前提是文件中的ICH 版权在任何时候均被承认。如果对文件进行改编、修正或翻译,必须采取合理措施来明确标明、区分或确认所作的变更或所依据的原始文件。应避免留下“原始文件更改、修正或翻译已经获得ICH 背书或资助”的印象。 文件应照现在的样子提供,不应附带任何保证。ICH 或原文件的作者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对索赔、损失或使用文件所产生的其他责任负责。 上述准许不适用于由第三方提供的内容。因此,对于版权归属第三方的文件,必须征得版权所有人的翻印许可。

评估和控制药物中DNA 反应性(致突变)杂质以限制潜在的致癌风险 M7(R1) ICH行业指南 已于2017年5月31日在ICH大会会议上达到ICH进程第4步,建议将此指南用于ICH的监管机构。 目录 1.介绍 (5) 2.指南的范围 (5) 3.总则 (6) 4.已上市药品的注意事项 (7) 4.1原料药化学、生产和控制的批准后变更 (7) 4.2制剂化学、生产和控制的批准后变更 (8) 4.3已上市药品的临床用途变更 (8) 4.4已上市药品的其他注意事项 (8) 5.原料药和制剂杂质评估 (8) 5.1 合成杂质 (9) 5.2降解产物 (9) 5.3临床研发的注意事项 (10) 6.危害评估要素 (10) 7.风险表征 (11) 7.1 基于TTC 的可接受摄入量 (11) 7.2基于化合物特异性风险评估的可接受摄入量 (11) 7.2.1具有阳性致癌性数据的致突变杂质 (11) 7.2.2有实际阈值证据的致突变杂质 (12) 7.3 与LTL 暴露相关的可接受摄入量 (12) 7.3.1 临床研发阶段 (13) 7.3.2已上市药品 (13) 7.4多个致突变杂质的可接受摄入量 (13) 7.5特例和方法灵活性 (14) 8.控制 (14) 8.1工艺相关杂质的控制 (15) 8.2控制方法的注意事项 (16) 8.3定期检测的注意事项 (16) 8.4降解产物的控制 (17) 8.5生命周期管理 (17) 8.6临床研发的注意事项 (18)

M7(R1)评估和控制药物中DNA反应性(致突变)杂质以限制潜在致癌风险_中文翻译公开征求意见稿

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 ICH协调指导原则 评估和控制药物中DNA反应性(致突变)杂质以限制潜在致癌风险 M7(R1) 现行第四阶段版本 2017年3月31日 本指导原则由相应的ICH专家工作组制订,并根据ICH进程已提交给管理当局征询意见,在ICH进程的第四阶段,最后的草案被推荐给ICH监管机构采纳。

M7(R1) 文件历史 法律声明:本文件受版权保护,在无条件承认ICH版权的前提下,可使用、翻印、在其他著作中引用、改编、修正、翻译或传播本文件。如对文件进行改编、修正或翻译,必须采取合理措施来明确标明、界定或确认变更依据本原始文件进行。ICH不支持或赞助任何对原始文件的更改、修正或翻译。 本文件根据现有内容提供,不附带任何担保。ICH或本文作者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对使用本文件产生的索赔、损失或其他问题负责。 上述许可不适用于由第三方提供的内容。因此,翻印版权属于第三方的文件需获得版权所有人的许可。

ICH 协调指导原则 评估和控制药物中DNA反应性(致突变)杂质以限制潜在致癌风险 M7(R1) ICH协调指导原则 已于2017年5月31日在ICH会议上进入ICH进程第四阶段,并建议ICH的监 管机构采纳本指导原则。 目录 1.引言 (5) 2.指导原则的适用范围 (5) 3.总则 (6) 4.已上市药品的注意事项 (7) 4.1原料药CMC部分的上市后变更 (7) 4.2制剂CMC部分的上市后变更 (8) 4.3已上市药品的临床用途变更 (8) 4.4已上市药品的其他注意事项 (8) 5.原料药和制剂杂质评估 (8) 5.1合成杂质 (9) 5.2降解产物 (9) 5.3临床研发的注意事项 (10) 6.危害性评估 (10) 7.风险表征 (11) 7.1基于TTC的可接受摄入量 (11) 7.2基于特定化合物的风险评估数据制订可接受摄入量 (12) 7.2.1具有阳性致癌性数据的致突变杂质(表1中的1类) (12) 7.2.2有实际阈值证据的致突变杂质 (12) 7.3与LTL暴露相关的可接受摄入量 (12) 7.3.1临床研发阶段 (13) 7.3.2已上市药品 (13) 7.4多个致突变杂质的可接受摄入量 (13) 7.5特例和方法灵活性 (14) 8.控制 (14) 8.1工艺相关杂质的控制 (15) 8.2控制方法的注意事项 (16) 8.3定期检测的注意事项 (17) 8.4降解产物的控制 (17) 8.5生命周期管理 (18) 8.6临床研发的注意事项 (18) 9.文件 (19)

急性毒性(GB20592-2006)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急性毒性 GB20592-2006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急性毒性Safety rules for classification,precautionary labeling and precautionary statements of chemicals-Acute toxicity 前言 本标准第4章、第6章、第7章、第8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与联合国《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GHS)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其有关技术内容与GHS中一致,在标准文本格式上按GB/T 1.1—2000做了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利兵、李宁涛、尚为、冯智颉、刘绍从、张园、陈文。 本标准自2008年1月1日起在生产领域实施;自2008年12

月31日起在流通领域实施,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为标准实施过渡期。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急性毒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品引起的急性毒性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判定流程、类别和警示标签、类别和标签要素的配置及警示性说明的一般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品引起的急性毒性按联合国《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的危险性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944—2005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联合国《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GHS)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 3 术语和定义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 经口或经皮肤摄入物质的单次剂量或在24 h内给与的多次剂量,或者4 h的吸入接触发生的急性有害影响。

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五种农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绪论 随着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农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农林作物的病虫防治中,农药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尤其是本世纪60-70年代,人们大量使用农药,几乎使粮食产量增长一倍,但随着农药长期的、大量的、不合理的使用,导致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并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它们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一方面它们可以直接进入生物体内引起急性、慢性中毒和畸变,同时还通过径流、排污、挥发等途径进入土壤、大气和水体,引起各种生态环境下生物的死亡,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影响人类的食品安全。目前,因农药使用与管理失控而引发的一系列水域环境污染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已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业内学者的广泛重视。当前,随着有机氯农药的禁用,菊酯类和有机磷类等成为我国目前使用较广泛的农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指明,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物或者几种物质混合物及其制剂。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环境、生物体和食品中的农药及其衍生物和杂质的总称。动植物在生长期间、食品在加工和流通中均可受到农药的污染,导致食品中农药残留。 相关报道表明,农药利用率一般为10%,约90%的残留在环境中,过多地使用农药,大量未被利用的农药经过降雨、农田渗滤和水田排水等进入水体,同时,还有大量散失的农药挥发到空气中,最后汇入水域,沉降积淀在土壤中,通过农作物吸收和食物链进入人体进行累积,并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目前中国一些食品,如茶叶、大米、肉、蛋等食品中农药残留量常超过规定标准,过多的残留量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危害。为此,论述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效应及其毒理机制和防治措施,以期对防治食品中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 在哺乳类实验动物中,由于小鼠个体小,饲养管理方便,生产繁殖快,质量控制严格,价廉可以大量供应,又有大量的具有各种不同特点的近交品系,突变品系,封闭群及杂交一代动物,小鼠实验研究资料丰富参考对比性强;更重要一点乃是全世界科研工作者均用国际公认的品系和标准的条件进行试验,其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可靠性、重复性高,自然会得到国际认可。 本文以百草枯、甲氰菊酯、乐果、草甘膦和敌敌畏五种常用农药为实验材料, 检测了它们对

实验二 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毒理学实验二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一、实验目得 1、掌握实验动物分组方法 2、测定LD50得试验设计原则 3、小鼠得经口灌胃技术 二、试剂与材料 1、实验动物: (1)动物品种:健康成年ICR小鼠,体重18g~22g (2)样品来源: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 2、器材:注射器(1ml)、灌胃针头、烧杯、吸管、容量瓶、烧杯、棉签、动物秤。 3、试剂:敌敌畏(1400mg/ml)、苦味酸染液(标记用)。 三、实验内容 1、健康实验动物得选择与性别鉴定 选择健康得雄性小鼠(健康标准:毛顺、毛顺、无分泌物、反应敏锐。动物出现圆圈动作可能为中耳炎,废弃。) 肛门与生殖孔距离:大者为雄性,小者为雌性 2、实验动物称重、编号与随机分组 选择体重在18-22 g得小鼠,采用随机分组得方法(动物按体重分为几个体重段,再从每个体重段分出各组动物),每组10只小鼠,用黄色得苦味酸饱与液标号1 ~9,10号小鼠不标记、 3、受试化学物溶液得配制 (1)确定灌胃量:0、1ml/10g (2)确定最高给药量,计算溶液浓度,估计给药总体积 (3)药品称量及稀释 4、小鼠灌胃技术 左手固定,右手持灌胃器,插入动物口腔,沿咽后壁徐徐插入食道,深度为口腔至剑突得距离。 5、毒性体征得观察与LD50计算 (1)毒性体征得观察: 染毒后注意观察小鼠中毒得发生、发展过程及死亡数与死亡时间 按表格记录动物体征及出现时间,记录死亡情况及时间,观察期为30 min (2)LD50得计算: a、实验各组剂量得确定:设5组,每组雌雄动物各10只。 剂量组距 d 为: d为相邻两个剂量组剂量对数之差 利用lgLD0依次加d,取反对数,即可得出各组剂量。 b、LD50得计算(见附件):

危险废物毒性鉴定、有毒性、剧毒性、致癌性、 致突变性、致畸性

危险废物毒性鉴定、有毒性、剧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致畸性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卿工----189---3394--6343 3.1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针对急性毒性初筛鉴别指标存在的问题,建议制定毒性物质含量鉴别指标。《巴塞尔公约》规 定的H11(延迟或慢性毒性)和H6.1急性毒性,欧盟通过采用化学物质含量鉴别标准来评估这种特性,例如奥地利采用了欧盟的含量鉴别标准,其中的毒性物质参照本国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列出的毒性物质分类。毒性物质含量考虑的主要是经口暴露途径,保护目标为直接接触HW的工作人员,可以鉴别比较明确废物中的毒性物质 的固体废物类别, 表1毒性物质含量鉴别指标 毒性物质类别质量含量标准 有毒性3%剧毒性0.1%致癌性0.1%致突变性0.1%致畸性0.5% 评估废物的急性毒性和“三致”毒性。依据毒性物质的危害特征,可参考欧盟的研究的成果[9],制定不同的含量指标-即剧毒性、有毒性、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含量鉴别指标,见表1,并明确毒性物质的分析方法,该指标还可以鉴别不同物理形态的废物类别。该毒性物质含量鉴别指标的特点: (1)依据废物产生特点和工艺来源,通过实际管理经验能明确废物中的毒性物质类别,则测算其中含量的范围,并依据毒性物质分级指标和含量标准直接判断是否属于HW。 (2)参考欧盟“HW毒性物质含量鉴别指标”的方法学,即制定含量鉴别指标和相应毒性物质列表,这些物质为已明确的急性或“三致”毒性物质,并可通过分析方法确定其在废物中的含量。 (3)明确了毒性物质种类,针对性强,有相应分级管理指标。3.2浸出毒性《巴塞尔公约》定义的危险特性H13“经处置后能以任何方式产生具有上列任何特性的另一种物质,如渗滤液”[6],这种特性可以解释为:某一特定废物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引起对环境的危害,在此情况下,可以视为HW。对于这种特性,一些缔约方采用的浸漏液检验程序有意模拟某一废物危害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力,假定给废物不经过适当处理即予以弃置,或者放到一个为监控措施的填埋场或水域来处理,这种处置即构成对产生危险性浸漏液的废物可能的最坏的情况假设,从而预计,假如这些废物不以适当方式加以控制,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目前加拿大使用浸漏液毒性标准检验H13的方法。这种检验方法与TCLP比较相似,都是通过模拟不利场景来评估废物中毒性物质含量。在中国,同样制定了浸出毒性来评估H13这种特性,浸出方法同时参考了TCLP和日本的方法,但是缺乏完整的理论依据,项目不全。因此对浸出毒性须从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上进行改进。浸出毒性本身不是HW的危险特性,而是作为废物毒性危险特性的鉴别方法,浸出毒性可以是表现急性、慢性危害,通常其鉴别以保护地下水为目标来间接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各国对于浸出毒性鉴别指标的制定都有所不同,主要是从建立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来考虑。各国浸出毒性保护的目标普遍为地下水,这与HW的处置方式有关,因为相当数量的HW都是通过填埋进行处置。综合考虑中国HW产生及污染现状、贮存和处置量及方式[12-13],酸性降水及酸雨频率对此影响情况[14],将地下水作为环境保护目标,建议确定浸出毒性的浸取方法为:通过模拟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进行不规范填埋处置并受酸雨影响条件下,由于有毒物质浸出向地下渗滤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来确定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所浸出的毒性物质含量。以此确定该固体废物是否表现毒性特性,并判断其是否按HW管理。通过该模拟途径确定主要参数为液固比、浸取剂pH值和类型。主要是考虑一种不利条件:即由于重工业、燃煤造成的酸沉降对工业固体废物不规范填埋处置的影响。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针对急性毒性初筛鉴别指标存在的问题,建议采用毒性物质含量鉴别指标,制定急性和“三 致”毒性物质含量指标。该鉴别指标模拟毒性HW的直接经口暴露途径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

吡虫啉对环境生物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

吡虫啉对环境生物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 龚瑞忠陈锐陈良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210042) Evaluation on Toxicit y and Safet y of Imidaclo p rid to E nvironmental Or g anisms G on g Ruizhon g Chen Rui Chen Lian gy an(Nan j in g Institute of Environm ental S ciences, NEPA,Nan j in g210042) Abstract:T ox icit y of im idaclo p rid on bee,silkw orm,da p hnia,fish and shrim p have been tested b y various indoor simulated tests,and safet y evaluation have also been conducted.T he results show that:①im idaclo p rid is safet y on da p hnia and fish,②the tox icit y of im idaclo p rid on silkw orm and shrim p is hi g h,③the tox icit y of im idaclo p rid on bee is ver y hi g h.T herefore,the use of im idaclo p rid nearb y mulberr y field and the re g ion of bee life must be vetoed.When im idaclo p rid is used in field,it is strictl y p revented that the p esticide li q uid flow into the river and p ond,so that av oid harm to shrim p. K e y w ords:im idaclo p rid environm ental or g anism tox icit y safet y evaluation 摘要:本文采用多种室内模拟试验,测定了吡虫啉对蜜蜂、家蚕、蚤类、鱼类和虾类的毒性并作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吡虫啉对蚤类和鱼类是安全的,但对家蚕和虾类属高毒农药,对蜜蜂的毒性极高。因此必须禁止在桑园附近及蜜蜂活动区域使用吡虫啉农药。若在田间使用吡虫啉时,一定要严防药液流入河塘,以免对虾类造成危害。 关键词:吡虫啉环境生物毒性安全评价 吡虫啉(im idaclo p rid)在我国是新开发的农药品种。属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是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的作用体,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飞虱、蓟马和粉虱等)有良好的防效。 本文是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遵照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布的“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要求,研究吡虫啉对生态环境中非靶生物蜂、蚕、蚤、鱼和虾的安全性影响,为吡虫啉的登记注册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1吡虫啉对家蚕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 1.1试验材料供试蚕种:家蚕(Bomb y x mori)75新×7532,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提供;供试农药:88.45%吡虫啉原药及20%可湿性粉剂,江苏省农药研究所提供。 1.2试验方法通常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包括胃毒、触杀和熏蒸3种。根据以往多次试验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选用食下毒叶法即能反映农药对家蚕的综合效应(胃毒、触杀、熏蒸),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又可简化试验程序,快速提供试验结果。对特殊用途的农药(卫生用药等),可视其使用方法,设计相应的触杀、熏蒸等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试验采用食下毒叶法。在直径9cm的玻璃培养皿内饲养30头2龄起蚕。用不同浓度的药液定量浸渍桑叶,每10g桑叶添加5m L药液浸渍,供蚕食用,24h 后改喂无毒桑叶。试验共设6~8个浓度处理及空白对照,每浓度处理设3个平行,观察记

致突变、致畸、致癌效应的区别和联系

致突变、致畸、致癌效应的区别和联系 致突变效应:是指环境污染物或其他环境因素引起生物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突然改变的一种作用,这种变化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繁殖过程中可传递给子代细胞,使其具有新的遗传特性。可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致畸作用:环境中某些物质或因素通过母体影响胚胎的发育,使细胞分化和器官发育不能正常进行,以致出现器官或形态结构上的畸形,此种作用称为致畸作用或致畸胎作用。可引起致畸作用的物质称致畸物。广义的致畸应包括生化、生理功能或行为方面的发育缺陷在内。致癌作用:环境中致癌物诱发肿瘤的作用。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恶性肿瘤又称癌。估计80~85%的人类肿瘤与环境中的致癌物有关。 这三者(突变、致畸、致癌效应)的联系: (1)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都有可能引起三致作用 (2)致突变作用如影响生殖细胞而发生突变时,可影响妇女的正常妊娠,而出现不孕、早期流产、畸胎或死胎,还可以发生遗传特性的改变而影响下一代。致突变作用如发生在体细胞时,则不具有遗传性质,而是使细胞发生不正常的分裂和增生,其结果可能表现为癌的形成 (3)致突变与致癌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致突变物能引起实验动物的癌症,同样很多动物致癌物也为致突变物。 这三者(突变、致畸、致癌效应)的区别: (1)致突变作用可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两大类。基因突变只涉及染色体的某一部分,并未涉及整个染色体,是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因此不能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只能借助其他方法加以测定。染色体畸变是一个或几个染色体的结构或数目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直接观察。这两种突变类型仅有程度之分,而无本质差别。致畸作用可用肉眼进行观察,而致癌作用可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直接观察。 (2)基因突变的机理是在致突变物的作用下,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造成基因控制下蛋白质合成错误,可表现为酶功能或结构功能的破坏和丧失,导致细胞的遗传性状发生变化而引起突变。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化。染色体的畸变,将影响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可产生某些遗传性疾病。

MDI的性质、毒性和安全健康知识

MDI的性质、毒性和安全知识1.产品分类和暴露极限 1、可允许的暴露限制 2、最大允许浓度 3、加权平均数 2、典型物理数据 3、反应数据

4、健康影响——短期 工业MDI(聚合MDI)中含有很大比例的单体MDI(通常为40~60%),所以,除非有特殊原因或需要测定两者对健康影响的区别,一般情况下认为PM对健康的影响与纯MDI相似。通常,有四种潜在的暴露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以及口腔摄入。 吸入 在正常的装卸和储存温度下,MDI具有相对较低的蒸汽压。在适当的通风条件下,空气中的MDI蒸气浓度不会达到或超过暴露指标。除非升高温度,或者将MDI雾化,才会导致以下后果: ·吸入MDI将刺激鼻粘膜,咽喉或气管,造成胸部不适,呼吸困难并且减弱肺功能。所以一定要避免暴露超过TLV(暴露极限),使呼吸道致敏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这一点很重要。 ·过度暴露超过PEL将会导致眼睛受刺激,头疼,化学性支气管炎,哮喘症状或肺水肿。还有报道说二异氰酸酯还会导致过敏性肺炎,其症状与流感相似,通常推迟发作。 皮肤接触 皮肤接触会使皮肤受刺激,或引起过敏性皮炎,与呼吸过敏的规律相同。会出现皮肤变色,长期接触会导致皮肤变红,肿胀,起水泡。

眼睛接触 眼睛接触会使结膜受刺激,角膜不透明。 口腔摄入 口腔摄入并不是主要的摄入途径,除非在不经意的情况下摄取了污染的食物或烟草。好的工业卫生经验不允许在运输MDI过程中吃东西或吸烟。如果摄入了MDI,口腔、食道和胃粘膜都将会受到强烈的刺激。 5、健康影响——长期 吸入 通常认为控制MDI的暴露在规定指标(平均0.005ppm,最高不超过0.020ppm)可以防止过敏。但是,如果个体对MDI过敏,在很低的浓度下就会引发哮喘。(见医疗监督部分) 对白鼠进行了畸形试验,显示了在PM含量为12mg/m3的条件下胎儿和母体的毒性。在PM含量为4mg/m3的条件下没影响,在12mg/m3时也没有畸变影响。 致癌性 有人进行了关于PM中氯含量的测定和潜在致癌性的研究。试验白鼠暴露在雾化PM浓度为0,0.2,1.0或6.0mg/m3的环境下两年。这种测试需要一台特殊的雾化发生装置。在特别高浓度的条件下发现了一些肺部肿瘤,基本都为良性。MDI慢性吸入的第二次研究是每天17小时保持其密度分别在0、0.2、0.7和2毫克/立方米,以确定PMDI 6小时/天的结论研究。 对PMDI研究结果的评价表明肺瘤是由慢性刺激和在整个研究期间观察的呼吸道里的炎症引起的。瘤的发生已远远超出已有的用于保护工人的指南,如果指南被实施,瘤就不太可能会形成。MDI在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TLV)的8小时重量加权平均数为0.05毫克/立方米。OSHA要求暴露极限被控制在0.2毫克/立方米以下,最高为0.2毫克/立方米。 体检

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目的:急性毒性试验是在24小时内给药1次或2次(间隔6-8小时),观察动物接受过量的受试药物所产生的急性中毒反应,为多次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设计剂量、分析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分析人体过量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I期临床的剂量选择和观察指标的设计提供参考信息等。 一、啮齿类动物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 (一)试验条件 1.动物品系:常用健康的小鼠、大鼠。选用其他动物应说明原因。年龄一般为7-9周龄。同批试验中,小鼠或大鼠的初始体重不应超过或低于所用动物平均体重的20%.实验前至少驯养观察1周,记录动物的行为活动、饮食、体重及精神状况。 2.饲养管理:动物饲料应符合动物的营养标准。若用自己配制的饲料,应提供配方及营养成分含量的检测报告;若是购买的饲料,应注明生产单位。应写明动物饲养室内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 3.受试药物:应注明受试药物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 (二)试验方法: 由于受试药物的化学结构、活性成分的含量、药理、毒理学特点各异,毒性也不同,有的很难观察到毒性反应,实验者可根据受试药物的特点,由下列几种实验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1.伴随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2.最大耐受剂量(MTD)试验方法:最大耐受剂量,是引起动物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而不产生死亡的剂量。 3.最大受试药物量试验方法:在合理的浓度及合理的容量条件下,用最大的剂量给予实验动物,观察动物的反应。 4.单次口服固定剂量方法(Fixed-dose procedure)。选择5、50、500和2000mg/kg四个固定剂量。 实验动物首选大鼠,给药前禁食6-12小时,给受试药物后再禁食3-4小时。如无资料证明雄性动物对受药试物更敏感,首先用雌性动物进行预试。根据受试药物的有关资料,由上述四个剂量中选择一个作初始剂量,若无有关资料作参考,可用500mg/kg作初始剂量进行预试,如无毒性反应,则用2000mg/kg 进行预试,此剂量如无死亡发生即可结束预试。如初始剂量出现严重的毒性反应,那就用下一个挡次的剂量进行预试,如该动物存活,就在此两个固定剂量之间选择一个中间剂量试验。每个剂量给一只动物,预试一般不超过5只动物。每个剂量试验之间至少应间隔24小时。给受试药物后的观察期至少7天,如动物的毒性反应到第7天仍然存在,尚应继续再观察7天。 在上述预试的基础上进行正式试验。每个剂量最少用10只动物,雌雄各半。根据预试的结果,由前面所述的四种剂量中选择出可能产生明显毒性但又不引起死亡的剂量;如预试结果表明,50mg/kg引起死亡,则降低一个剂量档次试验。

纳米材料毒性和安全性研究进展

215理论研究 1 纳米材料对人体产生危害的途径 1.1 呼吸系统能够维持人体机体的新陈代谢以及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 由于纳米材料在体积上很小,所以当空气流动时,纳米材料很容易被扩散到空气当中。人体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会使纳米粒子通过呼吸道进入到人体当中。并且纳米颗粒表面积较大,进入到肺部时会对肺部产生影响。尤其是纳米颗粒中有自由基,属于超细颗粒物,如果让其穿透了肺间质的时候,会和肺间质细胞产生化学作用,这样很容易引起肺部的疾病。 1.2 皮肤对于人体抵抗外界的损害来说是非常好的一道屏障 起到防火墙的作用。虽然皮肤作为防火墙具有良好的防御作用,但是对于纳米颗粒来说皮肤的防御作用会大打折扣。这是因为纳米颗粒粒径非常小,而且其表面的性质可以发生改变而适应皮肤间的孔隙,从而能够穿透皮肤而到达人体当中。并且由于人体的皮肤很容易出现损伤,因此一旦皮肤受损,纳米颗粒就会乘虚而入,从而进入到人体当中而造成某些疾病的产生。 1.3 我国目前在很多产品当中都使用了纳米材料作为包装的原料 比如牙膏的包装,药品胶囊的包装,口香糖的包装,药品添加剂的包装等等。所以,当人体在消费这些食品的时候,会将纳米材料通过消化道而吸收到人体当中。另外,人体在呼吸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呼吸道的纤毛运动以及黏液运动,这些运动会将纳米颗粒带到人体的食道当中,从而进入到消化道,引起消化道的疾病。 2 纳米材料危害人体健康的原理分析 纳米材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自由基这一物质。据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在实验中纳米材料会产生活性氧自由基这一物质。该物质会对线粒体的代谢产生影响。这是因为纳米颗粒在粒径上以及化学成分上能够与线粒体产生化学反应,使线粒体的代谢发生相应的改变。这一代谢的变化会影响人体抗氧化的防御机制,从而降低人体的抵抗能力。如果纳米颗粒通过上述途径沉积在人体的肺部之后,会破坏细胞膜,然后进入到细胞的内部。这时纳米颗粒会和其中的核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细胞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最后会造成分子功能的改变。纳米材料中产生的自由基会通过使细胞膜过氧化而对之进行破坏,阻碍细胞正常功能的运转。不过根据实验结果,自由基对基因的质量以及浓度没有太大的影响,对线粒体的活性影响也不大。纳米材料对于细胞的损害最典型的在于其对巨噬细胞骨架上。如果纳米颗粒的浓度达到一定的程度,会对细胞骨架正常功能的运行产生阻碍甚至消除的影响。具体来说,高浓度的纳米颗粒会对细胞间的物质转运产生一定的阻碍,从而造成细胞硬度过高,导致巨噬细胞丧失其吞噬能力,这样最终会对细胞的增殖产生影响,人体的表现为患上肺部慢性炎症。另外,人体在呼吸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呼吸道的纤毛运动以及黏液运动,这些运动会将纳米颗粒带到人体的食道当中,从而进入到消化道,引起消化道的疾病。 3 对纳米材料的安全性研究取得的进展 目前就世界范围内来看,外国对于纳米材料的安全性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对纳米材料对于人体以及自然生态的影响有了一定的认知,初步的建立了纳米材料安全性评价机制。我国对于纳米材料在安全性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资料也不充足,但是很多与之有关的方面的专家提供了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资料。目前国内外关于纳米材料安全性的研究以及评价获得了共同的认知。针对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研究。一是危害认定的方面,二是危害途径评定的方面,三是毒性评估的方面,四是危险度特征分析的方面。其次要合理的安排对纳米材料进行安全性评价的步骤。要科学合理的组织好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的步骤,需要与上述的纳米材料进入到人体的途径相结合,从而来有效的确定其步骤。具体来说,对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的步骤要从四大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从危害途径的方面进行分析,对纳米材料进行危害评价需要通过以下的方式。要判断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有没有造成纳米材料的泄漏。并且在使用后的废弃环节中要保证纳米材料没有泄漏到环境当中。另外,要判断纳米材料有没有通过空气或者土壤或着水进行传播。二是从危害特征的方面进行分析,对纳米材料的危害特征进行研究需要对人体和环境介质进行评价,将其与纳米颗粒的危害形式和途径以及其危害率联系起来并且要科学的判断那些形式容易造成纳米颗粒的滞留或者积蓄。三是从危害识别和表征的方面进行分析,这一方面要求在评价纳米材料的危害特性时要进行一系列的生物实验,通过详细的实验数据来明确人体和纳米材料在剂量上的关系。四是从危险度评价的方面进行分析。对纳米材料的危险度进行评价需要判断实验模型能否良好的对纳米材料的剂量以及反应关系进行观察和记录。要通过实验模型来确定三个方面的实验内容,一是最大无作用的剂量,二是迟发性运动的障碍,三是预测无效应的浓度。上述的方面表明我国对于纳米材料的安全性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4 小结 在纳米材料的应用中,对其安全性的研究理论也相应不断的问世。国内外对于纳米材料安全性的研究上有一些的共同点,那就是纳米材料对人体的组织器官以及细胞分子等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纳米技术方兴未艾,对于各个国家来说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将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作为重要的工作来看展,确保纳米材料的安全性,促进纳米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桐,唐慧琴,张学华.镀银纳米碳管的抗菌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7,27(04):269-273. [2]张莉芹,袁泽喜.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发展及其应用[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6,26(03):235-237. [3]张浩,刘秀玉.纳米技术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及前景[J].涂料工业,2012,42(05):72-74. 纳米材料毒性和安全性研究进展 沈 琳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河北秦 皇岛 066004) 摘 要:自从纳米材料问世以来,对纳米材料的研究不断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目前,对其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纳米组装体系的设计方面,二是关于高性能的纳米材料的合成方面,三是对纳米涂层材料的设计的方面,四是对纳米颗粒表面的修饰的方面。同时,在纳米材料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方面的问题。尤其对于纳米材料的毒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首先讨论了纳米材料对人体产生危害的途径,然后分析了纳米材料危害人体健康的原理,最后说明了对纳米材料的安全性研究取得的进展。 关键词: 纳米材料;纳米技术;安全性;危害途径;评价

危险废物鉴定-致突变性物质名录

危险废物鉴定-致突变性物质名录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事业部--卿工--189-3394-6343 附录D致突变性物质名录 附录A固体废物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固体废物和固体废物浸出液中中银(Ag)、铝(Al)、砷(As)、钡(Ba)、铍(Be)、 钙(Ca)、镉(Cd)、钴(Co)、铬(Cr)、铜(Cu)、铁(Fe)、钾(K)、镁(Mg)、锰(Mn)、钠(Na)、镍(Ni)、铅(Pb)、锑(Sb)、锶(Sr)、钍(Th)、钛(Ti)、铊(Tl)、钒(V)、锌(Zn)等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 附录B固体废物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固体废物和固体废物浸出液中银(Ag)、铝(Al)、砷(As)、钡(Ba)、铍(Be)、镉(Cd)、钴(Co)、铬(Cr)、铜(Cu)、汞(Hg)、锰(Mn)、钼(Mo)、镍(Ni)、铅(Pb)、锑(Sb)、硒(Se)、钍(Th)、铊(Tl)、铀(U)、钒(V)、锌(Zn)等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 体质谱法测定。 附录C固体废物金属元素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固体废物和固体废物浸出液中银(Ag)、砷(As)、钡(Ba)、铍(Be)、镉(Cd)、钴(Co)、铬(Cr)、铜(Cu)、铁(Fe)、锰(Mn)、钼(Mo)、镍(Ni)、铅(Pb)、锑(Sb)、硒(Se)、铊(Tl)、钒(V)、锌(Zn)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

附录D固体废物金属元素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固体废物和固体废物浸出液中银(Ag)、铝(Al)、钡(Ba)、铍(Be)、钙(Ca)、镉(Cd)、钴(Co)、铬(Cr)、铜(Cu)、铁(Fe)、钾(K)、锂(Li)、镁(Mg)、锰(Mn)、钼(Mo)、钠(Na)、镍(Ni)、锇(Os)、铅(Pb)、锑(Sb)、锡(Sn)、锶(Sr)、铊(Tl)、钒(V)、锌(Zn)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 附录O固体废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固体废物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的测定方法。本方法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种类的样品测试中,无需考虑水份含量,包括各种气体捕集基质,地中及地表水,软泥,腐蚀性液体,酸性液体,废弃溶剂,油性废弃物,奶油制品,焦油,纤维废弃物,聚合乳状液,过滤性物质,废弃碳化合物,废弃催化剂,土壤及沉积物。下列物质可由该方法进行测定:丙酮、乙腈、丙烯醛、丙烯腈、丙烯醇、烯丙基氯、苯、氯苯、双(2-氯乙基)硫醚(芥子气)、溴丙酮、溴氯甲烷、二氯溴甲烷、4-溴氟苯、溴仿、溴化甲烷、正丁醇、2-丁酮、叔-丁醇、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水合氯醛、二溴氯代甲烷、氯代乙烷、2-氯乙醇、2-氯乙基-乙烯基醚、氯仿、氯甲烷、氯丁二烯、3-氯丙腈、巴豆醛、1.2-二溴-3-氯丙烷、1.2-二溴乙烷、二溴乙烷、1.2-二氯苯、1.3-二氯苯、1.4-二氯苯、氘代1.4-二氯苯、顺式-1.4-二氯-2-丁烯、反式-1.4-二氯-2-丁烯、二氯二氟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氘代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反式-1.2-二氯乙烯、1.2-二氯丙烷、1.3-二氯-2-丙醇、顺式-1.3- 二氯丙烯、反式-1.3-二氯丙烯、1.2.3.4-二环氧丁烷、二乙醚、1.4-二氟苯、1.4-二氧杂环乙烷、表氯醇、乙醇、乙酸乙酯、乙基苯、乙撑氧、甲基丙烯酸乙酯、氟苯、六氯丁二烯、六氯乙烷、2-已酮、2-羟基丙腈、碘代甲烷、异丁醇、异丙基苯、丙二腈、甲基丙烯腈、甲醇、二氯甲烷、甲基丙烯酸甲酯、4-甲基-2-戊酮、萘、硝基苯、2-硝基丙烷、N-亚硝基-二-正丁基胺、三聚乙醛、五氯乙烷、2-戊酮、2-甲基吡啶、1-丙醇、2-丙醇、炔丙醇、β-丙基丙酮、丙基腈、正丙基胺、吡啶、苯乙烯、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甲苯、氘代甲苯、邻甲苯胺、1.2.4-三氯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三氯氟代甲烷、1.2.3-三氯丙烷、乙酸乙酯、氯乙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许多技术可以将这些物质转入到GC/MS系统中进行分析。分析固体样品和液体样品时,应用静态顶空技术。 本方法应用于定量分析大多数沸点低于200℃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应用静态顶空技术可分析挥发性及水溶性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主要包括一些低分子量卤代碳氢化合物,芳香化合物,酮类,腈类醋酸盐类,丙烯酸盐类,酯类及硫化物。 下列物质同样可以应用此方法进行分析:溴苯1,3-二氯丙烷、正丁基苯2,2-二氯丙烷、sec丁基苯、1,1-二氯丙烷、t-丁基苯、p-异丙醇甲苯、氯代乙腈、甲基丙烯酸酯、1-氯丁烷、甲基t丁基醚、1-氯己烷、五氟苯、2-氯甲苯、正丙基苯、4-氯甲苯、1,2,3-三氯苯、二溴氟代甲烷、1,2,4-三甲基苯、顺式-1,2-二氯乙烯、1,3,5-三甲基苯。 本方法对于某一特定物质的定量检出限(EQL)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仪器及样品预处理/样品导入方法的选择。对于标准的四极杆仪器及自动静态顶空技术,土壤/沉积物样品的检出限应该为约5μg/kg(净重),废弃物的为0.5mg/kg(净重),地下水为5μg/L。如果应用离子阱质谱仪或其他改良的仪器, 检出限可能更低。但是不管使用何种仪器,对于样品提取物和那些需要稀释的样品或为避免检测器的信号饱和而不得不减少样品体积,EQL都会成比例的增加。

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试验,熟悉和掌握鱼类急性毒性试验的设计、条件、操作步骤,以及试验结果的计算、分析和报告等全过程。 二、实验原理: 鱼类对水环境的变化反应十分灵敏,当水体中的污染物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一系列中毒反应,例如行为异常、生理功能紊乱、组织细胞病变直至死亡。在规定的条件下,使鱼接触含不同浓度受试物的水溶液,实验至少进行24h,最好以96h为一个实验周期,在24h、48h、72h、96h时记录实验鱼的死亡率,确定鱼类死亡50%时的受试物浓度。鱼类毒性试验在研究水污染及水环境质量中占重要地位。通过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可以评价受试物仅用于测定化学物质毒性强度、测定水体污染程度、检查废水处理的有效成都,也为制定水质标准、评价环境质量和管理废水排放提供环境依据。 三、实验材料: 1.实验鱼的选择和驯养 12×6 小锦鲤鱼体长7-12cm 体宽3-5cm 体重 7-12g 不同浓度的苯酚(mg/L)0、24、48、96、192、384 2、实验仪器设备 (1)实验容器 实验容器一般用玻璃或其他化学惰性材质制成的水槽。容器体积可以根据试验鱼的体重确定,通常以每升水中鱼的负荷不得超过2g(最好为1g)。一些小型鱼类幼鱼可选择500ml 或1000ml烧杯为实验容器。容器的深度必须超过16cm,水体表面积越大越好。同一实验应采用相同规格和质量的容器。为防止鱼类跳出容器,可在容器上加上网罩。实验容器使用后,必须彻底洗净,以除去所有毒性残留物。 (2)其他 吸光光度计 3、实验用水:曝气水 四、操作步骤: 1、设置5个浓度组,1个空白对照组,选择不同浓度的苯酚(mg/L)0、24、48、96、 192、384。每个浓度放入12条小锦鲤鱼。采用直接投毒方式,将配制的苯酚溶液直接倒入水槽中,搅拌均匀。分别分为1、2、3、4、5、6组。染毒后观察其活动状况,并

实验二 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毒理学实验二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1、实验目的 1、掌握实验动物分组方法 2、测定LD50的试验设计原则 3、小鼠的经口灌胃技术 二、试剂和材料 1、实验动物: (1)动物品种:健康成年ICR小鼠,体重18g~22g (2)样品来源: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 2、器材:注射器(1ml)、灌胃针头、烧杯、吸管、容量瓶、烧杯、棉签、动物秤。 3、试剂:敌敌畏(1400mg/ml)、苦味酸染液(标记用)。 3、实验内容 1、健康实验动物的选择和性别鉴定 选择健康的雄性小鼠(健康标准:毛顺、毛顺、无分泌物、反应敏锐。动物出现圆圈动作可能为中耳炎,废弃。) 肛门与生殖孔距离:大者为雄性,小者为雌性 2、实验动物称重、编号和随机分组 选择体重在18-22 g的小鼠,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动物按体重分为几个体重段,再从每个体重段分出各组动物),每组10只小鼠,用黄色的苦味酸饱和液标号1~9,10号小鼠不标记。 3、受试化学物溶液的配制 (1)确定灌胃量:0.1ml/10g (2)确定最高给药量,计算溶液浓度,估计给药总体积 (3)药品称量及稀释 4、小鼠灌胃技术 左手固定,右手持灌胃器,插入动物口腔,沿咽后壁徐徐插入食道,深度为口腔至剑突的距离。 5、毒性体征的观察和LD50计算 (1)毒性体征的观察:

染毒后注意观察小鼠中毒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死亡数和死亡时间 按表格记录动物体征及出现时间,记录死亡情况及时间,观察期为30 min (2) LD50的计算: a、实验各组剂量的确定:设5组,每组雌雄动物各10只。 剂量组距 d 为: d为相邻两个剂量组剂量对数之差 利用lgLD0依次加d,取反对数,即可得出各组剂量。 b、LD50的计算(见附件): C、求半数致死量的95%可信区间 4、实验过程 1、人员分工:本次实习同学分两个大组(A组和B组),分别在不同实验室。每大组分5个小组,分别处理雌雄动物,每小组10只动物。 集体活动:1、 2、 3、 4、5 组各1人,进行受试物配制。 各小组活动: 每小组1人(共4人),进行动物标记。(1-10号) 每小组1人(共4人),进行体重记录。(1-10号) 每小组1人(共4人),进行灌胃。(1-10号) 每小组1人(共4人),根据体重吸取受试物(0.1ml/10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