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服务学习”模式构建高校志愿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运用“服务学习”模式构建高校志愿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运用“服务学习”模式构建高校志愿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如何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浅谈如何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2010年秋季县处级干部进修三班刘金祥 不久前,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以研究制定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为主要议程的此次会议,清晰而具体地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宏伟蓝图,为我国的“十二五”发展定了“调”,备受各界瞩目。其中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目标,就是强调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个人认为,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重要基础。展望“十二五”,我们在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方面,结合我省实际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便民不够,效率不高的现象仍然存在。由于审批、服务事项项目多,部门受理办理点分散,且程序复杂,群众办理各种事项存在多头问、多头跑的现象,既给大家带来不便,也影响了工作效率。 2.各自为政,资源浪费现象仍然存在。目前,我省各地区各部门的政务办理受理中心,窗口设施规模较大,相对独立,特别是其网络系统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造成了政府房产资源和信息网络设施资源的浪费。此外,各中心在采集信息、资料归档等方面自我封闭,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客观上造成了信息资源和其他库房设施资源的浪费。 3.标识不一,办事地点标识不规范仍然存在。办事地点、名称、服务窗口标识不规范,服务指南和告知不统一。如,法律咨询窗口的名称就有“司法110联动”、“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律宣传”、“律师接待”等等。

4.配置不足,公共产品供给能力的有限性与群众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仍然存在。政府的全能角色定位和居民对政府的无限依赖,政府供给能力的有限与需求的无限,是我们当前的基本矛盾。随着我省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显示社会公共资源配置还明显不足,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能力还跟不上我省目前乃至今后发展需求。 二、建立“多快好省”公共服务体系 近几年来,随着湖北省社会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现在又迎来了又好又快的重要发展时期,据调查目前广大民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公众需要了解政府部门设置情况,需要了解服务的内容,在与政府的接触点上,希望政府象一个整体,尽量减少公共的接触点。 2.对于简单的服务流程,提交政府后,希望答复时间迅速,且具有确定性;对于流程周期长、跨部门现象,公众希望随时查看进展,希望答复的时间能低于心理的预期。 3.大众希望了解政府行为并进行监督,能够及时反馈自己的意见,并及时处理。 回应民众的需求,针对湖北的省情,我们应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经验,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创新管理,全面构建湖北省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多快好省”的大众服务: ①“多”种形式的服务:提供多种形式民众服务,如现场、电话、网络等,将所有涉批、涉证、涉费等与大众密切相关的多种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各类服务中心办理,把中心建成方便群众,透明高效的“政务超市”。 ②“快”捷高效的服务:规范和加快项目审批业务工作流程,直接向群众提供公开、便捷、人性化的办事服务,让老百姓少跑一趟路、少跨一扇门、少走一道程序。

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

著名经济学家杰里米 ·利夫金(J er2emy Rif kin)声称:“21世纪服务学习可能会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方法。”教育、经济和社会科学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正在将服务学习的发展和扩大看作是一项严肃的议题。所谓的服务学习,是美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一种模式,它旨在号召大学生进行社区志愿服务的时候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公民意识和学习、领导、团队协作、交流沟通的能力。在我们项目组的研究中发现,如果能有效地引进大学生服务学习模式,在中国海洋大学等青岛高校建立相应的服务学习机制,以此作为依托对社区空巢老人进行健康知识普及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则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意义与价值 1、开拓志愿服务的新领域,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参与社区空巢老人的志愿服务,把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域从校园延伸到社区家庭和社会团体,在接受相关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的情况下进行志愿服务,将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专业技能为空巢老人提供健康知识普及的服务,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有助于大学生自身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健康知识体系,改善大学生群体目前身体健康状况日益下滑的现状。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帮助空巢老人,有助于满足自身的心理需要和自我认同感,增强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志愿者通过深入社区、接触社会,将实现服务他人和教育自我的有机结合,更好地锻炼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实现全面发展、全面成才的目标。 2、开辟志愿服务的新局面,满足空巢老人健康知识需求 较之于社会普通志愿者,大学生群体有着自身的优势:较高的学习能力,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热情,这使得他们对空巢老人进行健康知识普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将空巢老人健康知识需求的普及交给大学生志愿者,使得政府能够以更低的社会成本来有效的满足空巢老人自身需求,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提升空巢老人的知识水平。 3、探索志愿服务的新方法,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说,大学生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新途径,建构了新平台,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打破校园界限,向社会进行延伸,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另外,在社区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拓展志愿服务的新内容,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社区志愿服务不仅拓展了大学生实践锻炼的工作空间和服务内容,也促进了青年发展和社区建设的有效融合。此外,引导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参与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社区空巢老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风尚,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青岛市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

申论高分范文(六十七)——完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完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资料来源: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200万名世博志愿者参加。进入中国不到20年的“志愿者行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然而,我国的志愿服务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彭宇搀扶老太太反而被讹诈;有些志愿者是为了求学、求职、出国、丰富简历等“功利需要”,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一种“利益的交换”;志愿服务项目创新能力有限,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等。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尽快完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价值取向。 出现以上一些问题有几方面原因:一是人们的道德水平还是有待提高,中华美德和传统道德判断标准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消亡;二是政府行政化干预过多,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缺少全国性的协调机构;三是缺少对社会公益服务有所贡献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志愿者行动适应社会主义时代精神要求,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必要的社会保障,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完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树立正确志愿服务价值取向可以从一下三个步骤开展。 首先,倡导与宣传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应当学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如鞍钢集团矿业公司一名普通的公路管理员郭明义,加拿大国际志愿者白求恩同志等。努力形成崇尚先进、追求崇高的浓厚氛围,形成奉献光荣、助人为乐的浓厚氛围,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浓厚氛围,凝聚起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其次,建立统一的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成立负责全国协调机构,避开多头管理,探索先进的管理方式,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可以借鉴企业管理模式,政府采购服务项目和监督服务质量工作,免征收营业税费,给志愿服务组织更多的自主性,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广“志愿者卡”,提供门票免费、消费折扣优惠等,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团队。 最后,加强志愿者培训,提高志愿服务质量。给从事社会公益服务的志愿者提供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让青年们积极参加对国家有利的服务活动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及工作技能,增加他们在生活中的机会。聘用专业人士做培训师,提高志愿者技能水平,拓宽志愿服务项目领域,吸纳更多中青年和女性加入志愿者队伍。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总结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总结 篇一: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总结 作为一名大学生,这次活动是我第一次参加志愿者 服务活动,可以说志愿者服务给了我最好的锻炼机会和 实践舞台。突出的感受就是通过志愿者服务平台,眼界 更加开阔,心灵更加清纯透彻,对奉献过程中得到的快 乐感受也更加深刻。正如志愿者服务口号“助人助己, 乐人乐己。”以助人为快乐之本为座右铭。 参加志愿者短短的一天时间里,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感受到了很多,领悟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如果 要我逐一去描述的话,恐怕真是几个小时也未必能够说完!作为志愿者我们不过是在尽一份真心,如果你有着 水一般玲珑剔透又充满灵性的灵魂,就让周围的一切都 会因你的光彩而变得美丽。如果你有一颗犹似水晶的心肝,常常在笑着,你的气质会不经意间感染身旁的人。 小小的动作都会有巨大感染。并不是一定要做一些轰轰 烈烈的事。 在志愿者的大家庭里,来至社会不同地位的人们。 有来至不同地区的人们,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面孔,不 同的想法。有在校的学生、有就职的上班,可我们有一 颗同样奉献的爱心的心。即使观点和做法不一样,可是

这位爱心的中庸让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学会了 沟通,跟小龄的学生就要站在他们的观点去想问题,跟 同龄的大学生,上班族就要提出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 我们同微笑、同服务,共吃苦、共幸福,互相帮助、团 结协作。原本不相识,也变得熟悉,原本的陌生人,也 成了朋友。多么珍贵友谊。 从志愿者的服务工作中,通过谦虚,我学会了许多 人生的经验。通过活动,我的到很多的快乐与心灵的满足,这一切都是我宝贵的财富,是书本学习不到。在许 多的志愿服务的活动中,我体会到工作的成效取决于个 人的积极性。积极地投入、热情地参与、耐心地引导、 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即使棘手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我们互学习,互努力,共付出,共奉献,原本没有的经验,也装的瞒瞒的。所以我们志愿者既是奉献者,也是 受益者。工作锻炼我的思维,更磨练我的意志。使我更 有能力,真心去实人生的价值,从而回报于社会。 同时感谢促进会给予我的这次机会,如果有机会我 会一直把这个志愿者当下去的。 篇二: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总结 我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我时时刻刻为我是大学生 志愿团中的一员而自豪。 这次志愿者服务的经历也对我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

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的构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64735102.html, 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的构建 作者:王晨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7年第08期 [摘要] 作为崇高的事业,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想要保持长效开展,还要有相应的服务体 系提供支撑。基于这种认识,对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的构建目的展开了分析,然后从内容体系、管理体系、激励体系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体系的构建方法,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评价体系;激励制度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4-0018-03 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青年志愿者活动为重要的教育载体。通过大学生提供志愿者服务能让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而想要确保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得以持续开展,还要完成服务体系的构建,从而为志愿者服务提供质量保障。因此,还应加强对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构建问题的分析,进而更好地推动国家青年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的构建目的 (一)协调青年志愿者活动 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开展,还要确保各项志愿者活动能够得到较好的协调,才能确保服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因为作为团体组织,高校青年志愿者团队拥有多个,需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确保各组织间保持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才能使活动得到较好的组织、协调,继而合理地完成活动时间和人员的安排。构建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能将高校内和各高校的志愿者队伍联合在一起,从而使高校青年志愿者队伍资源匮乏的问题得到解决,并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完成活动的合理组织,进而更好地体现志愿者温暖、无私的群体特征。因此,在构建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还要以活动协调为目的[1]。具体来讲,就是要针对活动组 织内容单一、活动时间安排集中等问题实现各种活动的合理组织,确保服务资源能得到合理分配,进而使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二)激发青年志愿者热情 针对现阶段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热情不高的问题,可以通过构建服务体系激发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志愿者服务得到更好的开展。一方面,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能在体系制度中融入道德热情,而在学习和遵守体系制度的过程中,青年志愿者将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为社会服务的热情,积极地宣扬社会正气。另一方面,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可以加强青年志愿者间的沟通、互动。而这一群体中的大多数青年显然具有积极和先进的思想,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大学生志愿者逐渐成为社会志愿服务的主力军,他们在志愿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志愿服务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所以在此领域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对策 1978年,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随着改革开放开始发展。1993年底,中国志愿服务进入了有组织、有秩序的阶段。随着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实施,志愿服务得到广泛发展,全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知程度大大提高。尤其是大学生志愿服务,逐渐受到政府部门、社会公益人士和民众的关注和支持。 一、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本认识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活动。志愿服务具有自主性、无偿性、社会性、利他性和教育性等特征,反映了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的志愿精神,体现了个人对生命及社会价值的一种积极态度,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由具有一定思想觉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在校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愿向社会无偿提供服务的各种活动[1]。 二、当前大学生志愿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志愿者自身存在的不足 1.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缺乏稳定的热情 大学阶段正是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的阶段,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还不够成熟,其意志力、自我控制力还相对较差。他们在参与社会服务的初始阶段往往保持着较高的热情,然而在从事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对于可能遇到的困难自身心理准备不足,易产生浮躁的心理,导致其服务热情的降低。另外,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不纯、功利性太强,对志愿服务精神理解不够。 2.大学生志愿者自身能力不足,服务依赖性太强 大学生是具有专业知识的特殊群体,虽然像医学、法学、农业等专业的知识可以应用于社区、敬老院、农村等志愿活动中,但由于高校学生自身的知识还不

如何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主题报告

杨宜勇:“如何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体系” 主题报告 主持人赵先贵: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非常欢迎大家参加今天下午这个会场的专家报告会。我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副所长赵先贵,很荣幸主持今天下午的活动。 我们第一位报告人是杨宜勇所长,第二位是金碚所长、第三位是王晓升是浙江积分宝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第一位我们有幸请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杨宜勇所长。非常欢迎。因为我们会刊71页有详细的介绍,我就不一一介绍,杨所长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一个是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政策、社会保障、员工福利等等为主,杨所长有很多著作,这上面也有介绍,也有很多学术论文。他今天下午给我们做报告题目是“十二五”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欢迎我们杨所长给我们做报告。 杨宜勇:很高兴来参加中国新财富论坛,我不知道各位来的背景和行业是什么?他们给我的出的题目“十二五”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我觉得适当有点专。首先我谈谈“十二五”规划个人理解,以及“十二五”和“十一五”有什么不同?结合新的五年我们怎么新财富的问题?最后谈一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若干经验,是重要的纲领文件。“十二五”和“十一五”有什么不同?我觉得 首先:是说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十二五”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发生之后,这一前一后对世界经济的形势和产业、新技术革命可能发展的势头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有个明显的不同定位。 再一个:国内对“十二五”要求和“十一五”也有不同。很多人老问有什么不同,但是自己不做“家庭作业”,实际你把两个文件放在一起对比一下,就会发现显著不同。大家来看十一五规划说以发展为主题,“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就是同和不同的关系?科学发展有了更加具体的内涵、有了更高的要求。 “十一五”党中央要求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十二五”党的文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增长方式换成发展方式。在要求方面更加全面、更加深刻。为什么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解决指导思想的问题。进一步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总结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就是科学发展引领未来。从主线角度来讲就是转变方式,赢得未来。所以我觉得就是说结合新财富的创造,我们必须要

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体系 一、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现代教育服务业发展中的重要领域,是学习型社会的一种必要的支撑,也对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领域中的实践,正在为实现现代服务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探索有效的途径。 远程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教师与学生在时问和空间上处于相对分离状态,学生主要借助多种教学媒体和手段、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学业。学生在广阔的地域内分散地进行个体学习,必须有相应的机构为他们提供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对他们的学习提供支持服务,对学习过程予以有效的指导和监控。因此,国外许多著名的开放大学、网络大学和远程教育机构,如英国开放大学、美国凤凰城大学、法国远程教育中心等,都十分重视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各自的方式建设了强大的校外学习支持服务子系统。英国开放大学投人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实行一元化的管理体制,建成了覆盖全国包括13个地区办公室、250多个学习中心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为自身举办的各类远程教育提供了堪称世界一流的支持服务,美国凤凰城大学校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模式和英国开放大学相似,但在线学习的支持服务方面更具有鲜明的特色。法国远程教育中心建立了由总部、8个专业分院、130多个教学辅导站、500多个教学点组成的全国性远程教育服务网络,它由政府主导建设,为高校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提供服务,实际上是政府主导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建设远程教育校外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一种新形式,上述远程教育大学(或机构)由于具有强大的校外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了高水平的服务,不仅使远程教育规模在国内甚至全球迅速扩大,而且教育质量在国内得到高度认可,在国外也享有很高声誉。国外远程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是远程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为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组织网络和技术平台的支撑,更为提高远程教育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因而,建设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是远程教育客观规律的要求。 在我国,建设远程教育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必须遵循远程教育的规律,又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有利于促进网络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又要考虑到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国广播电视大学根据我国国情,从1979年开始依靠各级政府建设了覆盖全国的电大远程教育支持服务系统。20世纪末我国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高校网络学院也没有简单照搬国外的模式而是采取了依托各种社会力量建设学习中心的方式,所以校外支持服务体系的学习中心基本是由当地承建单位管理人、财、物。经过近8年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实践,各个网络学院在网络设施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教学与管理模式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学习中心责任主体复杂,有的网络教学环境设施达不到标准、人员缺乏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经验,所以网络教学点建设、学习过程支持服务与管理等方面仍然暴露出许多矛盾和问题,给主办学校监管带来很大困难和很高的成本。从国家层面看,各校自建校外支持服务系统也容易形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局面。显然,校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当前网络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利用国家现有资源,借鉴国外经验,建设杜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途径。 几年的实践表明,建设公共服务体系为众多办学机构提供服务,可以减少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共享和综合利用,也使办学单位更能集中精力关注教学资源建设和网络教学与管理模式的改革。同时,公共服务体系建成一支服务完善、管理规范和运作高效的专业化队伍,能进一步加强教学支持服务、规范网络教学过程的管理与监控、保证远程教育的质量。 应该看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是发展我国现代教育服务业的重要举措。我国网络教育多

关于建立志愿服务体系长效机制的思考

关于建立志愿服务体系长效机制的思考

关于建立志愿服务体系长效机制的思考 王 敏 [摘要] 近年来,我市在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在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本文从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层面、政策层面、技术层面、长效层面等方面阐述了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对建立志愿服务体系长效机制的意义。 [关键词] 志愿服务 长效机制 信息化建设 志愿服务是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自愿从事志愿服务的人为志愿者。近年来,我市志愿者协会组织和指导全市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志愿者精神,推广志愿服务理念,在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形成社会力量动员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长效机制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 搭建平台,解决认识层面的问题 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旨在通过网络、媒体及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实施,实现志愿服务信息在志愿服务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之间的无缝链接,建立健全科学化、现代化、效率化、人性化的志愿服务长效管理机制。 (一).服务与需求的沟通渠道 信息化平台为志愿服务组织与志愿者个体之间、志愿服务组织之间、志愿服务组织与其他社会机构之间以及志愿者个体之间的信息发布与获取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渠道。通过信息化平台,“志愿者有机会为越来越多样化的对象提供服务,同时对象也可以越来越多地挑选志愿组织前来服务,南京市青少年和青少 年工作调研奖成果

对于服务质量与效益的要求逐渐提高。” 作为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管理协调部门,团市委志愿者工作部承担了我市大型志愿服务活动需求的信息发布工作,今年1月1日至11月30日之间,共有4000人次通过这里获得服务需求并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我市目前注册志愿服务队(站)共有111家,目前,这些站点已全部完成在我市志愿服务信息网上的信息化管理。 (二).评价与激励的有效计量 “虽然志愿者的捐赠行为、服务行为是不计报酬的,但是它们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可忽视。”信息化平台为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的志愿服务计量工作提供了客观、翔实的依据。“计量志愿服务的目的之一是通过计量把目前还是一种隐形现象的志愿服务变成一种可视现象,以便配置相应的资源来支持这种涉及大多数人民的活动。” 据广东省志愿者事业发展基金会、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研究中心、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研究所联合调查(《志愿者事业现状、问题与对策调查报告》)的情况来看,志愿服务还存在“缺乏社会认知”、“缺乏激励机制”等困难和问题。这种志愿服务计量工作将为志愿服务的评价体系、激励机制提供参考和帮助。计量的结果无论是对志愿服务组织还是志愿者个人,甚至整个志愿服务事业来说,都是极有价值的。 (三).培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类的五种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志愿者虽说在从事传承文明、扶贫助困、环保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但其自身还是具有多样性的实际需要。同样据广东省三部门的调查报告来看,志愿服务还存在“缺乏培训提升”等困难,报告指出:“有超过1/3的志愿者是单凭爱心和热情参加服务,但是并不具备帮助对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巧。这样又导致服务项目的‘低水平徘徊’,缺乏社会效益,也无法有效地帮助有需求的人们。”信息化平台则可利用其便捷的网络条件和人力资源优势,为他们提供获得业务水平提升、人际交往、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服务。 (四).宣传与教育的生动阵地 经过20余年的不断发展,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志愿服务的品牌已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得到推广和认知,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

加快形成全区公共服务体系研究与对策

加快形成全区公共服务体系研究与对策 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为更好地适应新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加快推进建设繁荣和谐现代化新建邺建设进程,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对加快形成全区公共服务体系进行研究。研究途径主要通过组织召开科技局、教育局、民政局、文化局、劳动局、卫生局、体育局、市容局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座谈会,学习上海、苏州等先进经验和专家指导等形式,进行广泛深入地研究,并结合本区现状,提出加快形成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举措。 一、关于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是指为大众服务的、基本的、非盈利性的服务。首先是为大众的服务,必须具有非常广泛的覆盖面,它不是针对特殊阶层、特殊人群而是面对所有人群;二是基本的服务,如九年义务教育、新农村合作医疗和人口计生的免费服务等均属于这一范畴;三是非赢利性,它不是指不收钱,而是指服务所得不用于利益分配,而是用于公共事业发展。 目前公共服务包括四大类:一是基础性的公共服务。如基础设施、水、电、公路、邮电等。二是经济性的公共服务。如规则

与计划的制定,规范的监督;还有就是宏观调控,如五年计划,资金的调拨等。三是社会性的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人口等。四是安全性的公共服务。如国防、警察、消防等,是用来维护整个社会安全与稳定的。目前在中国特别要加强社会性的公共服务。 二、加快形成公共服务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加快形成公共服务体系是建设和谐建邺的迫切需要。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2020年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中包括“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并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内容。中共十七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些表述表明,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和谐,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邺是个新区,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在公共服务上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和公共治理的和谐,直接影响到和谐建邺的建设。 (二)加快形成公共服务体系是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民生问题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城市的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创业环境等都将对一座城市的经济

工作研究: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工作研究: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法治建设的内容很多,既涵盖了立法、法宣、执法也包括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作为政府为经济困难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的法律制度,是政府主导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一、法律援助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公共服务的基本实质是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法律援助承担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民生问题解决,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职能,在社会公共服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一)法律援助是建立和实施社会保障体系中必不可少的法律制度。由于社会保障的特殊群体绝大多数在经济上比较困难,或存在智力和生理的缺陷,其实现程序权利多需要的法律服务只能依靠政府所提供的无偿法律援助,即国家通过制度化的形成,对法律服务资源进行再分配,以保障贫弱残疾者不因经济能力、生理缺陷所限而平等地获得法律服务,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法律援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利益实现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生存权和平等权的重要方式和平台。 (二)高效的法律援助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整个社会公共服务顺利进行。现实中我们必须谨慎、妥善地处理各种矛盾,在确保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促进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把因经济困难和其他特殊原因不能纳入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重新纳

入法律的轨道,使这类最易于引发社会矛盾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纷争得以依法解决,维护了稳定,促进了和谐为社会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三)法律援助制度的有效实施,必将会为社会公共服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队伍。法律援助要求法律服务工作者树立无私奉献、不计报酬、追求社会效益的职业道德,这种为社会无私奉献的行动,必然带来自身心灵的净化,促进职业道德的养成,推动社会公德的形成,从而造就一批高质量优秀的公共服务队伍。 二、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法律援助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在社会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发挥不够,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法律援助事业发展的问题。 (一)法律保障欠缺,服务的立法依据不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先散见于有关法律法规中带有法律援助性质的一些规定,已无法适应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需要,立法层次低,与其他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协调甚至矛盾的地方,内容不完善,如:经济困难标准及其证明效力等规定不完整,过于原则,操作行不强。 (二)宣传力度还不够大,服务的覆盖率低。由于法制宣传侧重不同,加之机制、地域等因素,对法律援助的宣传力度还不够,范围不广,仍然有一些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但由于不知道有这项制度,或者对这一法律制度信任度低,不去寻求法律援助,使得服务的覆盖率低。

四个注重完善社会志愿者服务体系

四个注重完善社会志愿者服务体系

四个注重,完善社会志愿者服务体系 各乡(镇)卫生院、县属医疗卫生单位: 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明溪县在认真实践“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着手,不断完善社会志愿者服务体系,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健康发展。具体做法是: 一、注重宣传先行,构建社会志愿服务网络 1、抓宣传动员。加强与机关、非公企业、学校、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采取上门走访、座谈交流、共建联席会等多种方式,并经过单位、社区宣传栏、广播电视网络、街头宣传、文体活动、广场文艺汇演等

各类活动,同时下发《关于成立明溪县社会志愿者分会理事会的通知》、《关于成立明溪县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小组的通知》、《关于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和做好总结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迎世博迎特奥讲文明树新风暨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宣传志愿服务工作的精神和重要意义,提高机关干部、居民群众对于志愿服务工作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为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抓队伍组建。按照建设“分会—服务队——小组”三级志愿服务网络的要求,县里成立了志愿者分会,确定在省、市级以上文明单位成立服务队,现己有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团县委)、教育志愿者服务队(教育局)、科普志愿者服务队(科协)、法律志愿者服务队(司法局)等县级志愿服务队7支3000余人,省级文明单位志愿者服务队9支500余人,市级文明单位志愿者服务队29支5000余人,各服务队成立了由单位主要领导为队长的常务服务小组,均有明确组织机构和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县里还成立了由县委文明办主任雷祖泉同志任组长的明溪县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小组,切实负责负起全县志愿服务活动的总体规划和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各乡(镇)各部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的职责。这17支志愿者队伍,活跃在各单位小区、城区各主要路段、新村楼院,特别是经常活跃在各乡镇墟场开展国家政策和健康知识咨询、护绿种植、卫生督导、义诊、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抓网络建设。为了不断壮大志愿服务的工作队伍,县里专门成立了社会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并把各机关单位作为主体纳入到成员中,形成了由文明委牵头、辖区单位主动参与、居民群众自愿加入的良好的志愿服务

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吴浩1肖凤玲2 (浙江科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浙江省金华市,321019) 摘要: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追溯志愿服务的由来,突出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工作实际,反映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问题;策略; 多元化国际关系,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不断渗透与交融。不同文化的存在,促使学生形成了不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加大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难度。如何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理念,跳出学校“精神”环境氛围的束缚,尽早融入社会,适应社会,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以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为依托,增加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发扬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对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幸福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服务工作很难开展 由于青年志愿服务机构自身的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发展性质。高职院校青年志愿服务协会经费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一方面来自上级的团组织拨款。并且上级团组织划拨的经费通常是针对既定的活动项目,需经过严格的审批,经费必须是专款专用。另一方面来自社会的赞助。由于高职院校青年志愿服务协会的会员基本上是学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通常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活动,很难用更多的精力,去做更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事情,因而也很少得到企业的赞助。现如今高职院校青年志愿服务协会普遍面临着资金匮乏的问题,导致了协会在深入开展工作方面受到困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职院校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着会员参与青年志愿活动的情绪,影响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开展的效果。 (二)对志愿者服务的认知有偏差,“功利化”现象频现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各类高职院校纷纷采取了各种措施,通过诸如降分、单招等措施维持生源。从整体上来看,高职院校整体生源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结构也复杂多样,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在志愿者服务队伍中也存在一些集体意识、纪律意识不强,工 1[作者简介]吴浩(1988—),男,浙江金华人,助教,现为浙江科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辅导员,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指导老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作者简介]肖凤玲(1987—),女,湖南张家界人,教育学硕士,助教,现为浙江科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的若干建议

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的若干建议 开展志愿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是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完善社会功能的有效举措,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 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增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志愿服 务领域不断扩展、志愿精神日益深入人心,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组 织体系日益健全,在社区建设、社会福利、公益慈善、社会救助、优待抚恤、 减灾救灾、健康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服务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但总体看,当前我国志愿服务仍然存在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完善、公众参与志 愿服务氛围不够浓厚、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数量不足、志愿者素质有待提 高和志愿服务缺乏稳定经费保障等问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相 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对当前的志愿服 务工作提出了要求,也为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为此,我 们必须深入研究,理清政府、市场和社会在志愿服务提供方面的关系,探究志愿 服务的组织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实现路径,改善志愿服务管理的管理水平。 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 加和谐因素,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组织建设是关键。 志愿服务的动力来自于志愿者的道德理想,但是当代志愿者已经不是一种个 体化的行动方式,而是组织化的行动模式,组织化的志愿者行动所带来的效应远 远高于个体自愿的志愿服务。志愿者组织指的是那些招募或者使用志愿者的组织,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以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高校等内部设立的团体或者团队,以企业身份从事公益事业的非营利组织,还有 一些自发组织起来的、未经任何登记的草根组织等。 志愿者组织建设是推进志愿服务的关键,只有通过志愿者组织,志愿者的志 愿服务精神才能得到发扬和保护;只有通过志愿者组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才有 实现的可能;只有通过志愿者组织,志愿服务的行政化倾向才能得到改善。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登记办法,尽快出台社会组织相关管理条例,完善管理

大学志愿服务活动策划书模板

大学志愿服务活动策划书模板 高校组织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培养大学生良好个人品德的重要实践活动。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大学志愿服务活动策划书,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学志愿服务活动策划书1 一、活动主题:感恩于心,励志于行,团结互助,服务他人 二、活动目的: 改变宿舍楼下车库杂乱无序、拥堵的状况,让车库有序化,方便同学存车、取车、护车,构建良好的生活区环境,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广大志愿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 三、活动对象:一临11中医七 四、活动时间:20_年4月 五、活动地点:学生公寓下车库 六、活动形式:“整顿车辆,服务同学”活动 七、活动内容: 活动前期准备:制作8个宿管站的公益宣传标语

活动: (1)了解数计学院宿舍楼周边车辆停放相对比较杂乱的地方,并与宿管站保持联系,商量共建“和谐车库,文明生活”的相关事宜。 (2)通知志愿者参加“存之有序,取之有道”整顿车辆活动。 (3)选派负责人负责不同的区域,做好准备工作。 (4)安排人员负责拍摄及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 活动具体流程: (1)请全体成员集中,总负责人做好点名工作以及绶带,标语的分发工作,分配各个小队的工作。 (2)一组的同学分成三个小队,(每小队4人以上)并有专门的拍照人员。分别负责1-3管、4-6管,7-8管3个生活区楼下车库的车辆整理以及张贴标语的工作。 (3)请各个小队长将各组成员带到指定的区域,并分配该小队成员的工作。 (4)负责拍照的同学做好活动期间的拍摄工作,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5)做好相关的后期宣传工作。

八、活动意义: (1)培养一种这样的精神,那就是做有益于建立和促进相互关怀、友善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社会。 (2)肯定和确定个人的自我价值,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3)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种资源优势,特别是自身的资源优势。 (4)加强个人对社会的归属感,强化个人****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的理念。也可以这样说,志愿者活动是纯洁和洗涤个性心灵的良好方法,志愿者活动可以实现自我精神的满足和体验。 (5)我们每个志愿者还可以通过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活动这样一个平台,在开展志愿者活动中结识一大批优秀人士,这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社会资源,将为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有益之处。 九、活动负责人: 总负责人:董莉莉 小队负责人:吴婷、刘爱娟、卞维、陈婉 大学志愿服务活动策划书2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新形势下学雷锋活动的深化和延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当代青年的特点,更容易激发青年的参与

呼和浩特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呼和浩特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17-08-25T11:40:09.4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作者:云治 [导读] 坚持以民为本,建设完善的呼和浩特市公共服务体系,将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因此,分析其成效和存在的不足,深化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党校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金融中心,近年来,构建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荣获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全国十大幸福城市、全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榜榜首等称号。但是,坚持以民为本,建设完善的呼和浩特市公共服务体系,将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因此,分析其成效和存在的不足,深化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呼和浩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做法包括: (一)突出重点,加强基层社区网格化治理 社区既是公共服务最的单元,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必须加强社区治理。 网格化治理是一种全新的社区治理模式,通过划分网格责任单元,对网格内居民以及商户实行全方位、全覆盖、精细化的动态管理。2000年,呼和浩特市正式启动社区建设。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社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2年3月,呼和浩特市实施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新模式,按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前移、下移的总体要求,在街道、社区大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将社区内的居民住宅楼、驻区单位、商业网店、公共场所等划分成若干个单元网格,通过搭建五级(市、旗县区、街道、社区、网格)服务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四级(市、旗县区、街道、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并对应每个网格组建相应的服务管理队伍和党小组,形成“网格服务管理队+网格党小组”的组织架构,充分发挥网格服务群众、改善民生、掌握民情、安全防范、解决矛盾、维护稳定等作用,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上办”。经过多年努力,呼和浩特社区治理已经覆盖全市四个区,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和加强,市民关注社区建设、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为全面提升呼和浩特市社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提升能力,努力实现公共服务智慧转型 近些年,呼和浩特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为呼和浩特公共服务智慧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1年,呼和浩特市启动了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已经逐步将智能交通技术运用到交通系统中,利用智能交通管理手段对整个交通系统进行管理和组织。已经实现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道路电视监控系统、交通违法监控系统等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基础建设与应用,初步构建了以交通指挥控制为核心、交通综合信息管理为基础、交管警务调度为保障的交通管理体系。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完成后,有望实现高峰期关键路口交通延误降低1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8%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下降20%以上。 目前,呼和浩特尚未形成整合统一的市民卡服务应用体系,各类民生服务没有通过市民“一卡通”形成统一的服务窗口,尚未形成涵盖公交车、出租车、自行车租赁服务在内的所有公共交通领域的“一卡通”;尚未建成统一的公共事业缴费平台;没有实现真正的医疗服务领域的“一卡通”等。针对以上情况,呼和浩特市于2014年12月开启了“智慧市民卡”建设工程,预计到2017年结束。在城市对居民提供各项智慧服务应用的过程中,智慧市民卡作为智慧城市对市民的基础服务载体、身份认证标识和便民小额消费工具,连接起了政府公共服务、民生服务、社会保障,商业服务、金融服务等各个智慧城市子模块的应用资源,是市民便捷和安全地享受智慧城市价值的高效服务入口。 (三)转变职能,有效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近几年,呼和浩特市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提升了公共服务质量。2005年,呼和浩特市积极推动全程办事代理制度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工作。2009年,呼和浩特市建立了上下联动、层级清晰、覆盖城乡的三级公共服务体系。2013年,呼和浩特五个服务大厅的服务事项办结率都达到100%。[1] 因此,在2013—2014年度全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榜中,呼和浩特市排名榜首。 呼和浩特市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得益于对政府承担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事项的清理和对行政管理职能中的审批管理职能的剥离。2008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共经历了四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从过去的708项精简到现在的92项。同时,针对我市商业开发建设项目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采取多项措施,实现了审批的提速增效。通过改革,在所需材料齐全、各环节无缝对接的前提下,商业开发建设项目审批从立项到施工许可涉及的部门由68个减少到17个,加盖公章数由393个减少到23个,审批时间由449日减少到23个工作日;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涉及的部门由59个减少到23个,加盖公章数由239个减少到33个,审批时间由705日减少到33个工作日。另外,为了提高重大项目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呼和浩特市建立了联审联办“绿色通道”制度。例如,2013年,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中心协调市工商局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办理呼和浩特市城发热力公司股权质押给五矿信贷贷款40亿事宜,为企业节省巨大资金成本。 二、呼和浩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呼和浩特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主体转型不到位 目前,呼和浩特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最主要的两类主体是政府和事业单位,而这两类主体尚未形成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制度机制,从而对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要求是以人为本、为民服务。但因为存在发展早起管理模式的诟病,导致政府仍将自己放在大家长的位置上,注重管理,而对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加之中国封建思想的长期影响,官本位思想与政府居高临下的思想根深蒂固,导致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主体上还没有完全树立起为民服务的观念。因此,在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进程中,呼和浩特市在行为方式上还是经常以方便政府管理为出发点,民本思想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和落实。另外,由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职能转变不到位、定位不清,以致呼和浩特市的公共服务体系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作用发挥得还不够理想。例如,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对某些公共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不足,民众对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的公共需求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这些都导致公共服务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 另外,由于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主体转型不科学不到位,使得政府的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目前,呼和浩特市绝大多数的中介机构及行业组织等非政府组织,或者是由政府职能部门管理,或者是由事业单位代表政府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