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桥梁移动荷载对比研究

中英桥梁移动荷载对比研究
中英桥梁移动荷载对比研究

第16卷 第10期 中 国 水 运 Vol.16 No.10 2016年 10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October 2016

收稿日期:2016-08-05

作者简介:曾 卓(1986-),女,2011年毕业华中科技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研究生,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

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

乔长江(1985-),男,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

中英桥梁移动荷载对比研究

曾 卓1

,乔长江2

(1.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 2.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 430023)

摘 要:基于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项目的背景下,将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英国规范BS5400-2中的移动荷载与中国规范(JTG D60-2015)的移动荷载进行了对比,同时将2006版和1978版英国规范的荷载效应也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对于中小跨径简支梁、连续梁,即使在中国规范考虑冲击系数的情况下,06版英国规范的移动荷载效应仍然比中国规范大16%~20%。本文可以作为相关海外项目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BS5400;移动荷载;英国规范;冲击系数;中国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中图分类号:U4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10-0184-03

一、概述

近年来伴随着“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我国的工程建设企业在国外的项目越来越多,而英国作为曾经的老牌殖民地国家,曾经在地球上有着广阔的版图,于是英国标准在全球有着广泛的认可度和使用度(特别是对于曾经的英属殖民地国家),于是对英标可以熟练的使用并有深刻的认识成为了新时代对于海外项目的工程师们的新的要求。而桥梁设计领域在我国的海外项目中又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许多重大桥梁会成为当地的新地标,对于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改善当地居民的出行条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中国桥梁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1]与英国桥梁设计规范(BS5400-2-2006[2],BS5400-2-1978[3])对于桥梁的移动荷载进行对比研究,在对比中引入英标的旧规范是因为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仍然使用的是旧版本的规范。在本文中引入工程实例,对几种荷载对于桥梁产生的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希望可以作为海外设计项目的参考。

二、车道荷载对比研究

图1 HA 均布荷载加载曲线(2006版)

(注:Load W per metre of lane 车道每延米荷载W, Loaded length L 加载长度

L)

图2 HA 均布荷载加载曲线(1978版)

(注:Load W per metre of lane 车道每延米荷载W, Loaded length L 加载长度L)

BS5400-2中公路桥梁移动荷载分为HA 和HB 荷载,HA 荷载是一个均布荷载加上一个集中荷载,均布荷载根据加载长度变化,图一为BS5400-2(2006)的HA 均布荷载变化曲线,图2为BS5400-2(1978)的HA 均布荷载变化曲线,集中荷载在两版规范中对每一个计算车道均为120kN。

从两张图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新规范对于较小的加载长度荷载有明显的提升,下表中为不同加载长度HA 均布荷载的变化以及新老规范均布荷载的对比。

表1 不同加载长度HA 均布荷载变化

L(m)BS5400(1978)

BS5400(2006)

差值比(%)

10

30.0 71.8 139.5 20 30.0 45.1 50.5 30 30.0 34.4 14.7 40 26.2 28.4 8.4 50 23.5 24.4 3.8 60 21.6 23.9 10.7 70 20.1 23.5 17.3 80 18.8 23.2 23.3 90 17.8 23.0 28.9 100

16.9

22.7

34.1

第10期 曾 卓等:中英桥梁移动荷载对比研究 185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跨径小于30时,新规范的荷

载比老规范的荷载有非常大幅度的增加,如10m的加载长度下增量为139.5%、20m的加载长度下增量为50.5%。而当加载长度增加到50m左右时,两者趋于相同。而加载长度进一步增加时,新规范荷载又相较于旧规范有一个增加。

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BS5400-2(2006版)相较于BS5400-2(1978版)的HA荷载更多的考虑了影响加载的因素,如重车的增加以及对于大跨度桥梁加载效应更深入的理解。对于较短的加载长度,主要影响加载的因素是冲击力,超载等。研究显示对于高速公路桥,汽车单轴的冲击力可以到达单轴静力荷载的80%,于是在新版BS5400-2的HA 荷载的推导中考虑了对于这个效应的富余度。而对于较长的加载长度,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交通流量、重车在交通流中的比率、出现的频率、拥堵持续的时间以及拥堵中车辆的间距,通过在现场调查交通流,从得到的数据中使用统计学方法来得到了HA均布荷载的曲线图。

而对于中国规范《公路桥梁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中关于移动荷载的规定,车道荷载也是由均布

荷载和集中荷载组成,

图3 中国规范车道荷载

公路一级车道荷载均布荷载标准值为qk=10.5kN/m;集中荷载根据跨径不同按照下表取值:

表2 集中荷载不同取值

计算跨径L0(m) L0≤5 5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规范中集中力的变化是根据计算跨径的不同改变的,而BS规范中均布荷载的大小是根据能产生最不利荷载效应的加载长度而变化的。且英国规范中均布荷载已经考虑汽车荷载冲击力的影响,而中国规范则需要根据结构基频来对冲击系数进行计算,具体公式如下: 当f<1.5Hz时,μ=0.05

当1.5Hz≤f≤14Hz时,μ=0.1767Inf-0.0157

当f>14Hz时,μ=0.45

三、车辆荷载对比研究

英标中HB荷载即为车辆荷载,具体布置如下图所示(新老规范规定一致),一个单位的HB荷载单轴重为10kN。规范规定对于英国所有的公共高速公路桥,应考虑至少30个单位的HB荷载,如果有业主要求,也可以使用45个单位的HB

荷载。

图4 HB荷载

车辆第二轴和第三轴的间距,根据对于构件产生的最不利效应进行调整,间距可以为6,11,16,21或26m。

中国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中规定的车辆荷载的具体布

置如下:

图5 中国规范车辆荷载(尺寸单位:m;荷载单位:kN)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桥梁的纵向计算中,英标规定需要考虑HA单独作用或HA和HB荷载共同作用下最不利的效应,而中国规范明确规定桥梁结构的整体计算采用车道荷载,桥梁结构的局部加载、涵洞、桥台和挡土墙土压力的计算采用车辆荷载,车道荷载与车辆荷载的作用不得叠加。但是仅从车辆荷载来对比,30单位的HB荷载单轴重量为300kN,车辆重量为1,200kN,而中国规范中的车辆荷载单轴重量最多为140kN,车辆重量为550kN。英国规范考虑车辆荷载的重载效应要大于中国规范。但是由于中国规范仅需考虑车道荷载,移动荷载的计算方式相较应该规范而言更为简单,更加适合手算,而HA和HB荷载组合方式较为复杂,特别是由于HA荷载的加载长度决定了其荷载大小,影响线计算方式较为复杂,手算基本很难实现。

四、实例计算对比

1.简支梁

在本文中,将使用某国外项目作为工程实例,分别对比20m、30m、35m的简支I梁在1978版HA荷载、2006版HA荷载以及JTG D60-2015版中国规范车道荷载的作用下的主梁内力。该项目使用的梁型为国外工程常用的I梁,35mI梁横断面布置如下图所示,使用6片I梁,梁间距1.9m,桥梁全宽11.35m,净宽10.45m,桥面板厚度为

186 中 国 水 运 第16卷 0.2m。20m 及30m 主梁布置与35m 相同,梁高分别为1.4m 和

1.8m。

图6 35mI 梁横断面布置图

根据英标,10.45m 的净宽应加载3个计算车道。英标荷载采用HA 荷载和30单位的HB 荷载进行组合,由于文章篇幅限制,具体组合方式及折减系数见BS5400-2第6章。根据中国规范10.45<10.5m 应加载2个车道,但为了对比方便起见也加载三个车道,并在程序中按照规范的规定考虑冲击系数的影响。使用Midas Civil 建立有限元模型,使用梁格法建模[4]

,模型效果图如下图所示。

表3 移动荷载增量

跨径

1x20m 1x30m 1x35m 06版英标相对于78版英标的增量(%) 61.04147 46.3952941.3793106版英标相对于JTG D60-2015的增量(%)

16.78322

20.8502

18.25713

将2006版BS 规范中移动荷载在边梁跨中产生的弯矩分别与1978版BS 规范移动荷载与JTG D60-2015移动荷载在边梁跨中产生的弯矩进行对比。发现英标的移动荷载的更新对于小跨径桥梁的影响最为明显,对于单跨20m 的桥梁,移动荷载增大了61%,而随着跨径的增加,移动荷载的增量逐步减少,对于1×30m 及1×35m 的桥梁,移动荷载的增量分别为46%和41%。但是总的来说,荷载的增加也相当明显,在设计中,特别是对于初步设计的荷载估算,应当特别注意规范版本对于设计带来的影响。相较于中国规范,2006版BS 规范的移动荷载对于1×20m,1×30m 以及1×35m 的I 梁,其在边梁跨中产生的弯矩也比我国JTG D60-2015中规定的移动荷载产生的弯矩分别大16.7%,21%以及18%。由此可见,2006版英标的移动荷载效应大于我国现有的移动荷载效应。

2.连续梁

由于英标中HA 荷载的大小取决于最不利荷载的加载长度,而中国规范中的车道荷载是按照车道的长度来进行加载的,而这种加载方式的差异性在连续梁桥上会有更加明显的体现,于是对于3*30m 和4*30m 连续梁的移动荷载加载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I 梁横断面与简支梁相同。计算结果如下:

表4 计算结果

边梁边跨跨中

跨径06英标(kN.m)

JTG D60-2015(kN.m)

差值比(%)

3x302457 2091 17.5 4x30

2439

2044

19.3

边梁支点截面

跨径06英标(kN.m)

JTG D60-2015(kN.m)

差值比(%)

3x30-1852 -1564 18.4 4x30

-1846

-1553

18.9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中国规范的移动荷载计算结果考虑了冲击系数的影响。从上表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连续梁,两种不同荷载规范的差异相对于30m 简支梁而言小一些,主

要原因在于BS 规范对于连续梁的加载长度相较30m 简支梁而言更长,故其对于较大的加载长度和中国规范的差异没有较小跨径那么明显,但是仍然有17%~19%的差值比,可见英标的移动荷载效应大于中国规范。

四、结论

(1)中国规范相较于英标移动荷载加载方式更为简单清晰,手算更为方便。

(2)对于常用的中小跨径简支梁、连续梁桥,英标移动荷载效应均大于中国规范。

(3)中国规范在考虑移动荷载冲击系数的情况下,中小跨径简支梁和英标移动荷载的差值比在16%~20%,而中小跨径连续梁的差值比在17%~19%。

(4)06版英标移动荷载相较于78版英标提高幅度较大,在设计中需要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15[S]. [2] BRITISH STANDARD BS5400-2: 2006. [3] BRITISH STANDARD BS5400-2: 1978. [4] E.C.汉勃利,桥梁上部构造性能.

[5] 张百永,周茂定,黄淼等.南非规范与中国规范中汽车荷

载对比研究[J].世界桥梁,2015,43(1).

17 关于悬索桥移动荷载分析理解

关于悬索桥移动荷载分析理解 1 实例介绍 人行悬索桥桥跨150m,f/L=1/15,桥面宽4.5m。主缆和吊杆采用索单元模拟,其他为空间梁单元。 图1 有限元模型 图2 一次成桥验证 2 问题重现 在公路-Ⅱ级作用下,位移达到1756mm,如下图: 图3 移动荷载最大竖向位移

3 问题分析 一次成桥验证,桥梁的位移基本满足要求,表明在恒载作用下,索单元的无应力长度是合适的,成桥的设计状态是合理的。此时,关于索单元有大位移分析需要的几何刚度,到拆分析需要的平衡单元节点内力,以及小位移线性分析需要的初始单元内力。 施工阶段分析控制 当进行移动荷载分析时,索单元自动转化为桁架单元并考虑初始单元内力的影响(几何刚度),进行线性分析,此时移动荷载的分析状态为:活载+桁架单元(考虑初始单元内力)+成桥边界。但要注意,初始单元内力只有刚度效应,没有内力效应。实际移动荷载的分析状态为:活载+桁架单元(考虑初始单元内力)+桁架单元初拉力(由恒载内力产生)+成桥边界。对比发现,相差桁架单元初拉力,因此,程序进行移动荷载分析时,输出的位移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4 验证 建立成桥模型:索改为桁架单元,给桁架单元添加恒载产生的初拉力,这样自重+初拉力进行线性分析时,应该达到成桥平衡状态。这也是实际的成桥分析状态。 图4 桁架模型成桥状态 由图可以看出,在自重+初拉力作用下,基本满足设计状态。 分别查看MVmax+初拉力和MVmin+初拉力位移

此时查看的位移,才是有实际意义的。但要注意仅是指线性分析合理的情况。 5 结果分析 实际位移达到1372mm,表明该桥的成桥刚度非常小,可以从成桥(自重)吊杆力看出。

第8-1章 移动荷载列作用下的桥梁动力分析

第三章 简支梁在移动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分析 3.1 简支梁在匀速移动力作用下的位移响应 简支梁在移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分析:如果移动荷载的质量与梁的质量相比小得多,就可以不考虑荷载的质量惯性力而简化成为图3-1所示的分析模型,相当于仅考虑移动荷载的重力作用,用一个移动的力P(t)来表示。 图3-1 移动力P (t )作用下的简支梁模型 假设简支梁为等截面(EI 为常数),恒载质量均匀分布(单位长度梁的质量m 为常数),阻尼为粘滞阻尼(即阻尼力与结构的振动速度成正比),阻尼效应和质量及刚度性质成正比,荷载P (t )以匀速V 在梁上通过,梁的运动满足小变形理论并在弹性范围内,按照图3-1所示的坐标系,梁的强迫振动微分方程可表示为: ()()2424 ,,(,)()(y x t y x t y x t m c EI x Vt t t x δ???++=????)p t (3-1) 对于简支梁,边界条件为:(0,)0,(,)0y t y L t ==。上式中c 为阻尼系数。 对式(3-1)的求解,其方法与之前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方法相同,即用振型分解法(数学上称分离变量法 )。这一变换的表达式如(2-38)所示,为。 式中为广义振型坐标,是时间t 的函数;1(,)()()i i i y x t x q t φ∞ ==∑()i q t ()i x φ为主振型函数。这个式子说明:结构的任一合理位移都可以由此结构具有相应振幅的各个振型的叠加表示。 结构任一变形的振型分量均可由振型的正交特性得到。对于本章讨论的具有均匀截

面特性的梁,为了计算第n 阶振型对位移的贡献,把(2-38)式的两端都乘以()n x φ并进行积分,结果为 1 ()(,)()()()L L n i n n i x y x t dx q t x x dx φφ∞ ==∑∫ ∫φi (3-2) 由于振型的正交性,当时,等式的右边的积分为0,最终,无穷级数就只剩下一项。于是得到剩下的第n 项的振幅表达式为 n ≠ 2 ()(,)()()L n n L n x y x t dx q t x dx φφ=∫∫ (3-3) 按上述原理对简支梁的振动方程进行分解。将(2-38)式代入(3-1)式,得 2424 111 ()()() ()()()()()n n n n n n n n n d q t dq t d x m x c x EI q t x Vt p dt dt dx φφφδ∞ ∞∞ ===++=?∑∑∑t (3-4) 将上式的每一项都乘以第i 个振型函数()i x φ,并沿梁的全长积分,并考虑振型的正交性(根据前面的假定,结构的质量、刚度和阻尼均满足正交条件),第i 个振型的广义坐标运动方程为 2422240000 ()()() ()()()() ()()()L L L i n i i i i L i d q t dq t d x m x dx c x dx EIq t x dt dt dx x Vt p t x dx φφφφδφ++=?∫∫∫∫i (3-5) 对于等截面简支梁,振型函数可假定为三角函数,由于式中的下标均表示任意阶, 为方便叙述,用n 替代(3-5)中的i 表示,这时 ()sin n n x x L πφ= (3-6) 由于2 0sin 2 L n x L dx L π=∫ 0 ()()sin ()sin L n x n Vt x Vt p t dx P t L L ππδ?=∫ 则将(3-6)式代入(3-5)式,并积分,得到 24424 ()()()()sin 222n n n d q t dq t mL cL L n n Vt EIq t P t dt dt L L ππ++= (3-7)

2018年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师_桥梁隧道真题答案与解析和解析[完整版]

word 格式 2017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师桥梁隧道真题答案与 解析完整版 一、单选题(共30 题,每题 1 分,共30 分) 。 1. 桥梁用塑料波纹管环刚度试验,应从()根管材上各截取长300mn±10mn i式样一 段。 A. 二 B. 三 C. 五 D. 六 2. 桥梁锚具组装件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加载以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分() 级 等速加载。 A. 5 B. 10 C. 6 D. 4 3. 桥梁异形钢单缝伸缩装置试验检测项目为() 试验。 A. 拉伸、压缩 B. 垂直变形 C. 水平摩阻力 D. 橡胶密封带防水 4. 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的规定,长度为1000m的隧道为()。 A. 特长隧道 B. 长隧道 C. 中隧道 D. 短隧道 5. 在建设项目中,根据签订的合同,具有独立施工条件的工程,如独立大桥、中 桥、互通式立交应划分为( )。 A. 分项工程 B. 分部工程 C. 单位工程

word格式 D. 子分部工程 6. 对经久压实的桥梁地基士,在墩台与基础无异常变位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承载 能力,最大提高系数不得超过()。 A. 1.15 B. 1.20 C. 1.25 D. 1.35 7. 当钢筋保护层厚度测试仪的探头位于()时,其指示信号最强。 A. 钢筋正上方 B. 与钢筋轴线垂直 C. 与钢筋轴线平行 D. 与钢筋轴线平行且位于钢筋正上方 8. 钻芯法中对芯样要求其公称直径不宜小于集料最大粒径的();也可采用小直径 芯样试件,但其工程直径不直小于()且不得小于集料最大粒径的()。 A. 4 倍,80mm 3 倍 B. 3 倍,70mm 2 倍 C. 3 倍,60mm 2 倍 D. 3 倍,50mm 2 倍 9.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如果为非水平方向且测试因为非混凝土的浇筑侧面时, ()。 A. 应先对回弹值进行角度修正再对修正后的值进行浇筑面修正 B. 应先进行浇筑面修正再对回弹值进行角度修正 C. 修正顺序不影响检测结果 D. 对回弹值进行角度修正即可 10. 对混凝士桥梁主要构件或主要受力部位布设测区检测钢筋锈蚀电位,每一测区的测点 数不宜少于()个。 A. 5 B. 10 C. 15 D. 20 610 CDBAD word 格式

Midas-移动荷载-设置流程

midas Civil 技术资料 ----移动荷载设置流程 目录 midas Civil 技术资料 1 ----移动荷载设置流程 1 一、定义车道线(车道面) 2 二、定义车辆荷载 5 三、定义移动荷载工况 7 四、移动荷载分析控制 9 五、运行并查看分析结果 12 参考文献 14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桥梁部 2013/05/17

本章主要结合中国规范JTG D60-2004[1]进行纵向(顺桥向)移动荷载分析介绍,移动荷载分析主要是计算移动荷载(车道、车辆或人群荷载)在指定路径上(车道线、车道面)移动时产生的各种效应(反力、内力、位移、应力)的包络结果,具体分析过程如下:(1)定义车道线/面; (2)定义车辆荷载--车道荷载、车辆荷载、人群荷载等活荷载; (3)定义移动荷载工况; (4)定义移动荷载分析控制; (5)运行分析并查看结果。 一、定义车道线(车道面) 荷载>移动荷载>移动荷载规范-china,定义车道线或车道面,确定移动荷载路径,程序提供车道单元和横向联系梁两种方法,其中,车道单元法是将作用在车道中心线上的荷载换算到车道单元上(换算为集中力和扭矩),单梁模型中常用;而横向联系梁法是将移 图1-1车道单元法及横向联系梁法示意图 动荷载作用在横梁上,然后由横梁按比例传递到临近的纵梁单元上,梁格模型中常用,此时需要将横梁定义成为一个结构组,传力示意如图1-1所示。 随后即可进行车道线定义,首先是“斜交角”设置,对于斜桥梁格模型可以输入起点和终点的斜交角度,此设置需跟横向联系梁法配合使用,车道单元法不需要设置此项。 “车辆移动方向”,对于直桥,选择三者无差别;如果是斜桥,则车辆移动方向不同,分析结果也不同,故要选择“往返”。

道路桥梁荷载计算与设计方法

道路桥梁荷载计算与设计方法 摘要:桥梁荷载是指桥梁结构设计所应考虑的各种可能出现的荷载的统称。本文依托实测车辆的统计数据,对桥梁车辆设计荷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为公路桥梁荷载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的逐步完善实现科学化和合理化。 关键词:设计荷载;公路桥梁;荷载效应;分项系数 前言 桥梁荷载是指桥梁结构设计所应考虑的各种可能出现的荷载的统称,包括恒载、活载和其他荷载。包括铁路列车活载或公路车辆荷载,及它们所引起的冲击力、离心力、横向摇摆力(铁路列车)、制动力或牵引力,人群荷载,及由列车车辆所增生的土压力等。在公路桥上行驶的车辆种类很多,而且出现机率不同,因此把大量出现的汽车排列成队,作为计算荷载;把出现机率较少的履带车和平板挂车作为验算荷载。车辆活载对桥梁结构所产生的动力效应中,铅直方向的作用力称冲击力、它使桥梁结构增加的挠度或应力对荷载静止时产生的挠度或应力之比称为动力系数μ,也称冲击系数。最近的研究成果把动力系数分为两部分:一为适用于连续完好的线路部分μ1;另一为受线路不均匀性影响部分μ2。动力系数则为μ1与μ2之和。在计算公式中,除考虑桥梁的跨度外,反映了车辆的运行速度和桥梁结构的自振频率。公路桥梁汽车荷载的冲击力为汽车荷载乘以冲击系数,平板挂车和履带车不计冲击力。 1 公路桥梁荷载标准 2004 年修订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采用车道荷载形式。2004 版公路桥梁荷载标准中规定:汽车荷载修改调整为车道荷载的模式,废除车队荷载计算模式。并且提出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kq和集中荷载KP 的标准值 2 荷载效应计算 2.1 影响线计算 桥梁结构必须承受桥面上行驶车辆时的移动荷载的作用,结构的内力也随作用点结构上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需要研究并确定其变化范围和变化规律和内力的最大值此过程中作为设计标准。因此,需要确定的是荷载最不利位置和最大值。首先要确定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的变化规律,将多种类型的移动荷载抽象成单位移动荷载P=1 的最简单基本形式。只要经过清楚地分析内力变化规律,其他类型的荷载就可以根据单位移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变化规律叠加原理求出。影响线是内力(或支座反力)在移动单位荷载的作用下的引起的变化规律的图形。所以,影响线是研究车辆荷载等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内力最大值的基本工具。初步选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工程规模及结构类型、使用要求、材料

浅谈预应力桥梁荷载试验分析

浅谈预应力桥梁荷载试验分析 发表时间:2019-01-15T11:08:20.68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作者:郭利娜 [导读] 结合某预应力桥梁工程实例,对桥梁荷载试验分析要点内容进行研究,首先详细论述静载试验的要求,同时在分析测试方法及检测仪器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桥梁荷载试验检测结果,实践可知整个桥梁的载荷满足设计标准,符合运营要求。 山西晋城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结合某预应力桥梁工程实例,对桥梁荷载试验分析要点内容进行研究,首先详细论述静载试验的要求,同时在分析测试方法及检测仪器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桥梁荷载试验检测结果,实践可知整个桥梁的载荷满足设计标准,符合运营要求。 关键词:公路桥梁;预应力;荷载;试验分析 0前言 在公路桥梁工程中,桥梁荷载大小直接影响到桥梁整体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财务有效的方式对桥梁荷载进行试验,从而保证桥梁工程的质量得到提高。 1工程概况 某桥梁工程建设在二级公路项目中,其主要的结构形式即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桥梁的上部结构主要应用的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的形式,应用C50混凝土进行施工。空心板桥跨中部分的结构形式即为空心断面,支点连接位置上应用的是实心断面结构形式。桥梁工程的自上而下分别有沥青面层、防水层以及找平层组成。 2静载试验 根据桥梁的实际情况,需要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检查。 ①截面附近区域的结构性能 ②桥梁的截面挠度与挠度横向分布情况 ③在满足设计条件下,截面附近位置是否存在裂缝问题; ④试验过程中,检测混凝土应变参数;⑤试验过程中是否存在变形的问题。 2.1测试方法及检测仪器 根据施工工艺规范要求,主要应用的是落地支架为参考点的形式,利用电测位移计来确定挠度参数,其分辨率为±1mm。应变测试主要针对的是截面位置,应用的是应变计与静变计来进行测试。根据实际测量的应变值以及桥梁材料的弹性模量参数来进行应力的测试。裂缝问题通常都是通过肉眼观测确定的,使用裂缝宽度检测仪来确定具体尺寸。 2.2试验荷载 根据设计荷载参数的要求,需要在桥梁的2车道中分别进行纵向载荷布置,汽车荷载按照规定的要求来计入到冲击系数H1,并且通过计算确定截面内力值,以此为基础来开始进行试验加载进行。按照设计正常载荷作为试验过程的荷载参数,然后根据截面内力等效原则开始进行载荷设置,确保测试截面试验荷载达到相应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最终的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行性。加载车辆的规格和数量要根据结构来最终确定,同时也要结合荷载等级参数来确定。根据试验工艺规范的要求,静力试验的过程中,一般可以按照偏左加载、偏右加载以及居中加载等3中主要的形式,这几种加载形式可以达到15个工况,最终可以确保加载试验参数的准确性,也能够精确的判定桥梁的性能是否能够满足使用的需要。 3检测结果及分析 如果将所有的截面测试点都进行详细的描写是比较复杂的篇幅也会比较长,本文只选择1截面在偏左试验荷载之下的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他的截面测试结果就不再进行列举和分析。 3.1挠度检测结果 根据所测量的挠度参数,将试验测试中的挠度参数变化绘制成为下图1分布曲线,其主要是横向分布的方式,同时与计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详见下表1所示。 图1 比较图 表1 应变检测结果 分析表明:在试验荷载的影响之下,所有结构截面中的实测挠度值都要比计算数据小,其检测数据系数全部都在 0.37~0.85之间,

中英桥梁移动荷载对比研究

第16卷 第10期 中 国 水 运 Vol.16 No.10 2016年 10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October 2016 收稿日期:2016-08-05 作者简介:曾 卓(1986-),女,2011年毕业华中科技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研究生,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 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 乔长江(1985-),男,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 中英桥梁移动荷载对比研究 曾 卓1 ,乔长江2 (1.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 2.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 430023) 摘 要:基于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项目的背景下,将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英国规范BS5400-2中的移动荷载与中国规范(JTG D60-2015)的移动荷载进行了对比,同时将2006版和1978版英国规范的荷载效应也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对于中小跨径简支梁、连续梁,即使在中国规范考虑冲击系数的情况下,06版英国规范的移动荷载效应仍然比中国规范大16%~20%。本文可以作为相关海外项目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BS5400;移动荷载;英国规范;冲击系数;中国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中图分类号:U4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10-0184-03 一、概述 近年来伴随着“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我国的工程建设企业在国外的项目越来越多,而英国作为曾经的老牌殖民地国家,曾经在地球上有着广阔的版图,于是英国标准在全球有着广泛的认可度和使用度(特别是对于曾经的英属殖民地国家),于是对英标可以熟练的使用并有深刻的认识成为了新时代对于海外项目的工程师们的新的要求。而桥梁设计领域在我国的海外项目中又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许多重大桥梁会成为当地的新地标,对于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改善当地居民的出行条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中国桥梁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1]与英国桥梁设计规范(BS5400-2-2006[2],BS5400-2-1978[3])对于桥梁的移动荷载进行对比研究,在对比中引入英标的旧规范是因为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仍然使用的是旧版本的规范。在本文中引入工程实例,对几种荷载对于桥梁产生的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希望可以作为海外设计项目的参考。 二、车道荷载对比研究 图1 HA 均布荷载加载曲线(2006版) (注:Load W per metre of lane 车道每延米荷载W, Loaded length L 加载长度 L) 图2 HA 均布荷载加载曲线(1978版) (注:Load W per metre of lane 车道每延米荷载W, Loaded length L 加载长度L) BS5400-2中公路桥梁移动荷载分为HA 和HB 荷载,HA 荷载是一个均布荷载加上一个集中荷载,均布荷载根据加载长度变化,图一为BS5400-2(2006)的HA 均布荷载变化曲线,图2为BS5400-2(1978)的HA 均布荷载变化曲线,集中荷载在两版规范中对每一个计算车道均为120kN。 从两张图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新规范对于较小的加载长度荷载有明显的提升,下表中为不同加载长度HA 均布荷载的变化以及新老规范均布荷载的对比。 表1 不同加载长度HA 均布荷载变化 L(m)BS5400(1978) BS5400(2006) 差值比(%) 10 30.0 71.8 139.5 20 30.0 45.1 50.5 30 30.0 34.4 14.7 40 26.2 28.4 8.4 50 23.5 24.4 3.8 60 21.6 23.9 10.7 70 20.1 23.5 17.3 80 18.8 23.2 23.3 90 17.8 23.0 28.9 100 16.9 22.7 34.1

公路桥梁设计荷载研究

公路桥梁设计荷载研究 文章依托实测车辆的统计数据,对桥梁车辆设计荷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为我国公路桥梁荷载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的逐步完善及其科学化和合理化提出一点看法,以供同行参考。 标签:设计荷载;公路桥梁;荷载效应;分项系数 1 公路桥梁荷载标准现状 2004年修订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采用车道荷载形式如图1所示。2004版公路桥梁荷载标准中规定:汽车荷载修改调整为车道荷载的模式,废除车队荷载计算模式。并且提出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kq和集中荷载KP的标准值。 2 车辆荷载效应计算理论 2.1 影响线计算 桥梁结构必须承受桥面上行驶车辆时的移动荷载的作用,结构的内力也随作用点结构上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需要研究并确定其变化范围和变化规律和内力的最大值此过程中作为设计标准。因此,需要确定的是荷载最不利位置和最大值。首先要确定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的变化规律,将多种类型的移动荷载抽象成单位移动荷载P=1的最简单基本形式。只要经过清楚地分析内力变化规律,其他类型的荷载就可以根据单位移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变化规律叠加原理求出。影响线是内力(或支座反力)在移动单位荷载的作用下的引起的变化规律的图形。所以,影响线是研究车辆荷载等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内力最大值的基本工具。初步选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工程规模及结构类型、使用要求、材料情况、施工条件、造价等因素,根据路基地质条件,几种可供考虑的路基处理方案。勘察工作提供的资料一般仅作一般性的对软土描述,土的物理力学组成状况性质指标没有提供。结构力学中认为影响线是一个指向不变的单位集中荷载沿结构移动时某一量值变化规律图形。实际上,影响线是以荷载位置为变量的某量值的函数。 有限元法目前被公认是求解工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有效通用方法,实际上,其应用范围还要广泛得多。桥梁结构影响线一般采取此种方法。 2.2 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荷载横向分布”概念得到应用,桥梁空间结构的计算理论被大量的试验验证和研究,于是用平面问题可以来处理空间计算问题,合理地简化为空间问题提供了实用理论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计算原理是用一个近似的影响面去代替精确的影响面。荷载横向分布的原理可以归纳如下:(1)建立在用

桥梁移动荷载分析

13. 移动荷载分析 概述 在3跨连续梁施加移动荷载 (标准车辆荷载) 时,根据影响线估算出各截面的最大截面力, 查看产生最大截面力的移动荷载的位置。 材料 混凝土设计标准抗压强度 : 270 kgf/cm2 截面 形状 : 实腹长方形截面 形状 : B x H = 3000 x 1000mm 荷载 1. 标准移动荷载 : QC-20 2.支座沉降:1.0cm 图 13.1 分析模型(单位m)

设定基本环境 打开新文件以‘活荷载.mgb’为名保存。单位体系为设置为‘m’和‘tonf’。 文件/ 新文件 文件/ 保存( 活荷载 ) 工具 /单位体系 长度 > m ; 力 > tonf 图 13.2 设定单位体系

设定结构类型为X-Z平面。 模型 / 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 > X-Z 平面? 定义材料以及截面 连续梁的材料选择混凝土 (设计标准抗压强度 270 kgf/cm2),输入截面数据。 模型 / 特性 / 材料 材料号( 1 ) ; 类型 >混凝土 规范 > GB-Civil(RC) ; 数据库 >30? 模型 / 特性 / 截面 数据/用户 截面号( 1 ) ; 名称( 长方形 ) 截面形状> 实腹长方形截面 ; 用户 H ( 1 ) ; B ( 3 ) ? 图 13.3 定义材料图 13.4 定义截面

建立单元 首先输入节点, 然后用扩展单元功能建立连续梁。 正面, 捕捉点 (关) 捕捉轴线 (关) 捕捉节点 (开) 捕捉单元 (开) 自动对齐(开) 节点号 (开) 模型 / 节点 / 建立节点 坐标( 0, 0, 0 ) ? 模型 / 单元 / 扩展单元 全选 扩展类型 > 节点 线单元 单元属性 > 单元类型 >梁单元 材料 > 1:30 ; 截面 > 1:长方形 ; Beta 角( 0 ) 一般类型 > 复制和移动 ; 移动和复制> 等间距 dx, dy, dz ( 35/14, 0, 0 ) ; 复制次数( 14 )? 图 13.5 建立连续梁

midasCivil在桥梁承载能力检算和荷载试验中的应用(以Civil_V2012为例)

目录 1桥梁承载能力检算评定 (2) 1.1检算总述 (2) 1.2作用及抗力效应计算 (2) 2桥梁荷载试验 (7) 2.1静载试验 (7) 2.1.1确定试验荷载 (7) 2.1.2试验荷载理论计算 (10) 2.1.3试验及数据分析 (13) 2.1.4试验结果评定 (16) 2.2动载试验 (17) 2.2.1自振特性试验 (17) 2.2.2行车动力响应试验 (19) 2.2.2.1移动荷载时程分析 (19) 2.2.2.2动力荷载效率 (31) 2.2.3试验数据分析及结构动力性能评价 (32) 参考文献 (33)

结合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应进行桥梁承载能力检算评定,判断荷载作用检算结果是否满足要求。另外如果作用效应与抗力效应的比值在1.0——1.2之间时,尚需根据规范规定进行荷载试验评定承载能力。下面将对midas Civil在桥梁承载能力检算评定及荷载试验中的应用详细叙述。 1桥梁承载能力检算评定 1.1检算总述 进行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时需要进行(1)桥梁缺损状况检查评定(2)桥梁材质与状态参数检测评定(3)桥梁承载能力检算评定。通过(1)、(2)及实际运营荷载状况调查,确定分项检算系数,根据得到的分项检算系数,对桥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抗力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容许值进行修正,然后将计算作用效应值与修正抗力或容许值作对比,判断检算结果是否满足要求。一般来说承载能力检算主要包括抗弯、正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检算、裂缝宽度检算、挠度检算、稳定性验算等。 1.2作用及抗力效应计算 为得到检测桥梁在荷载作用下的计算效应值,可以通过midas Civil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对于预应力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等配筋混凝土桥梁,为得到结构抗力效应值,可以结合PSC设计、RC设计验算得到相应抗力值。前处理当中需要考虑自重、二期及其他恒载、预应力荷载、成桥时候的温度作用(整体升降温+梯度升降温)、移动荷载、支座沉降(根据实测得到的变位定义)等荷载作用;定义

桥梁静载试验及其结果分析研究

桥梁静载试验及其结果分析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某独塔双索面结构桥梁,对该桥梁采取静力荷载试验,研究在荷载作用下该桥控制截面的应变和重要部位的变形情况,实测控制截面的应力、应变大小及分布规律,量测荷载作用下的桥梁变形情况,进而掌握桥跨结构的工作状态及承载能力。 关键词:桥梁检测;静载试验;应变;变形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a single tower bridge and double cable plane structure, the bridge static load test taken in load control section of the bridge strain and important parts of the deformation, the control section stress and strain of size and distribution, measurement load bridge deformation, and master the bridge spans the working state of the structure and carrying capacity. Keywords: bridge detection; The static load test; Strain; deformation 1. 工程概况 广东某斜拉桥主桥全长326m,为独塔双索面结构,梁塔墩固结,跨径布置为180m(主跨)+101m(边跨)+45m(边跨压重段)。索塔由直塔柱和斜塔柱组成,塔间无上横梁。直塔高119.09m,为空心薄壁钢筋混凝土环向预应力结构;斜塔与直塔间设3cm厚离缝,通过预应力束连接。主梁采用双向预应力混凝土π型梁,全桥共设斜拉索108根,按扇形布置,塔上索间距1.8m,主跨与边跨上索间距6.0m,压重段索间距3.6m。主桥下部结构采用大体积水中承台及实心墩身结构,桥梁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 2. 桥梁静载设计 2.1 试验模型 为检验该桥现阶段的通行能力,根据该桥结构特点,采取以下静载试验测试:(1)各控制截面在试验荷载下的最大应变(应力),从而判断该桥梁结构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荷载要求;(2)各控制截面在试验荷载下的最大挠度,从而判断该桥梁结构实际刚度是否满足设计荷载要求;(3)裂缝开展情况,混凝土裂缝是结构抗裂性的一个重要指标;(4)塔顶的最大位移,以判断塔的整体刚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对该桥建模计算,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了空间梁格单元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采用动态规划加载法计算得出此桥在计算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包络图,该桥在设计公路-Ⅰ级荷载的作用下,主跨主梁1#梁格的截面最大正弯矩为1.30E+07N•m,Z14#墩处1#梁格的最大负弯矩为-1.25E+07N•m,

2017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师桥梁隧道真题答案与解析

2017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师桥梁隧道真题答案与 解析完整版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 桥梁用塑料波纹管环刚度试验,应从()根管材上各截取长300mn± 10mm i式样 一 段。 A. 二 B. 三 C. 五 D. 六 2. 桥梁锚具组装件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加载以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分() 级 等速加载。 A. 5 B. 10 C. 6 D. 4 3. 桥梁异形钢单缝伸缩装置试验检测项目为()试验。 A. 拉伸、压缩 B. 垂直变形 C. 水平摩阻力 D. 橡胶密封带防水 4. 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的规定,长度为1000m的隧道为 ()。 A. 特长隧道 B. 长隧道 C. 中隧道 D. 短隧道

5. 在建设项目中,根据签订的合同,具有独立施工条件的工程,如独立大桥、中桥、互通式立交应划分为()。 A. 分项工程 B. 分部工程 C. 单位工程 D. 子分部工程 6. 对经久压实的桥梁地基士,在墩台与基础无异常变位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承载能力,最大提高系数不得超过() 。 A. 1.15 B. 1.20 C. 1.25 D. 1.35 7. 当钢筋保护层厚度测试仪的探头位于() 时,其指示信号最强。 A. 钢筋正上方 B. 与钢筋轴线垂直 C. 与钢筋轴线平行 D. 与钢筋轴线平行且位于钢筋正上方 8. 钻芯法中对芯样要求其公称直径不宜小于集料最大粒径的() ;也可采用小直径芯样试件,但其工程直径不直小于() 且不得小于集料最大粒径的() 。 A. 4 倍,80mm,3 倍 B. 3 倍,70mm,2 倍 C. 3 倍,60mm,2 倍 D. 3 倍,50mm,2 倍 9.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如果为非水平方向且测试因为非混凝土的浇筑侧面时,() 。 A. 应先对回弹值进行角度修正再对修正后的值进行浇筑面修正 B. 应先进行浇筑面修正再对回弹值进行角度修正 C. 修正顺序不影响检测结果 D. 对回弹值进行角度修正即可 10. 对混凝士桥梁主要构件或主要受力部位布设测区检测钢筋锈蚀电位,每一测区的测点数不宜少于() 个。 A. 5 B. 10 C. 15

桥梁荷载试验示例(详解)

梁滩河流域综合治理陈家桥分洪渠应急工程附属3#桥 荷载试验方案 方案编写: 方案审核: 山东省公路桥梁检测中心 2011年4月25日

梁滩河流域综合治理陈家桥分洪渠应急工程 附属3#桥荷载试验方案 一、工程概况 梁滩河流域综合治理陈家桥分洪渠应急工程附属3#桥位于陈家桥分洪渠工程穿越规划的319国道处,中心桩号为k0+404.588,桥梁跨越陈家桥分洪渠,渠道与道路斜交,交角75°。分洪渠为倒梯形敞口断面,下口沿道路中心线方向斜宽约40m。为了保证分洪渠有效泄洪,桥梁采用斜交75°三跨(20+30+2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重力式桥台,桥梁全长81.155m。根据道路设计横断面,桥梁为双幅桥面,桥面宽24米。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预制部分及湿接缝均采用C50砼。桥面铺装采用水泥混凝土现浇层 (厚度为10厘米)+防水层+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厚度为9厘米)。 设计荷载:公路—I级,人群荷载3.5kN/m2。 桥面宽度为:5m(人行道)+14m(车行道)+5 m(人行道)=24m(次干路Ⅰ级);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人群荷载3.5kN/m2。 该桥的立面布置见图1(图中尺寸单位:cm)。 第二跨 图1 梁滩河流域综合治理陈家桥分洪渠应急工程附属3#桥立面布置示意图 二、检测目的 按桥梁荷载试验方法,通过对试验桥梁进行荷载试验,检测控制截面应力、挠度、裂缝及桥梁动力特性等指标,以达到下述目的: 1、检验桥梁主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了解桥梁结构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工作状态,为桥梁运营、养护和管 理提供依据; 3、为同类桥梁积累科学资料。

分析4-桥梁分析

1. 一般桥梁分析 2.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型桥梁分析 3. 顶推法桥梁分析 4. 悬臂法桥梁分析 5. 移动支架法桥梁分析 6. 斜拉桥分析 7. 悬索桥分析 1. 一般桥梁分析 钢筋混凝土刚构桥建模助手 钢筋混凝土刚构桥建模助手是对一般刚构桥、地下刚构桥、∏型刚构桥、地下暗渠等结构在短时间内自动建立三维或二维模型并使用设计功能进行分析与设计的功能。 钢筋混凝土刚架桥的二维、三维分析

∏型钢筋混凝土刚构桥 钢筋混凝土箱型暗渠 只要输入暗渠的尺寸和荷载的大小就可自动建模、生成荷载组合并进行分析

钢筋混凝土板型桥建模助手 钢筋混凝土板型桥建模助手可自动对钢筋混凝土板型桥进行建模、施加荷载并生成荷载组合 设计功能 利用一般桥梁建模助手,可在进行结构分析后对多种形式的梁、柱自动进行截面设计

2.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型桥梁分析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型梁和变截面梁 为了便于建模和分析,MIDAS/Civil提供了在实际设计中经常使用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型桥梁截面。

将倾斜边上的变化点激活后,输入所需的数值即可得到规整的PSC箱型截面 输入始点和终点位置的截面后程序会自动生成中间区段变化的截面

象FCM桥梁那样截面大小有变化的结构,只要给出两端的截面形状和曲率半径,程序会自动计算出各位置的截面特性。 纵向和横向都可以输入变截面。 生成所有截面后,如果修改某个截面的数据,其他截面也会自动做相应的修改。 按照道桥设计标准中的规定,自动计算有效翼缘宽度。 预应力钢束的布置 预应力钢束可以在三维空间上布置成任意形状,程序会根据三维曲率来计算应力损失。 分析时考虑预应力钢束的张拉方法(先张/后张)以及布置形状(内/外)的影响 可以自由地布置预应力钢束 在任意位置输入基准点、反弯点、偏心距后程序自动在三维空间上布置预应力钢束

midasCivil在桥梁承载能力检算及荷载试验中的应用以Civil V2012为例

目录1桥梁承载能力检算评定 (2) 1.1检算总述 (2) 1.2作用及抗力效应计算 (2) 2桥梁荷载试验 (7) 2.1静载试验 (7) 2.1.1确定试验荷载 (7) 2.1.2试验荷载理论计算 (9) 2.1.3试验及数据分析 (10) 2.1.4试验结果评定 (13) 2.2动载试验 (13) 2.2.1自振特性试验 (13) 2.2.2行车动力响应试验 (15) 2.2.2.1移动荷载时程分析 (15) 2.2.2.2动力荷载效率 (24) 2.2.3试验数据分析及结构动力性能评价 (24) 参考文献 (25) 结合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应进行桥梁承载能力检算评定,判断荷载作用检算结果是否满足要求。另外如果作用效应与抗力效应的比值在1.0——1.2之间时,尚需根据规范规定进行荷载试验评定承载能力。下面将对midas Civil在桥梁承载能力检算评定及荷载试验中的应用详细叙述。 1桥梁承载能力检算评定 1.1检算总述

进行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时需要进行(1)桥梁缺损状况检查评定(2)桥梁材质与状态参数检测评定(3)桥梁承载能力检算评定。通过(1)、(2)及实际运营荷载状况调查,确定分项检算系数,根据得到的分项检算系数,对桥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抗力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容许值进行修正,然后将计算作用效应值与修正抗力或容许值作对比,判断检算结果是否满足要求。一般来说承载能力检算主要包括抗弯、正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检算、裂缝宽度检算、挠度检算、稳定性验算等。 1.2作用及抗力效应计算 为得到检测桥梁在荷载作用下的计算效应值,可以通过midas Civil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对于预应力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等配筋混凝土桥梁,为得到结构抗力效应值,可以结合PSC设计、RC设计验算得到相应抗力值。前处理当中需要考虑 自重、二期及其他恒载、预应力荷载、成桥时候的温度作用(整体升降温+梯度升降温)、移动荷载、支座沉降(根据实测得到的变位定义)等荷载作用;定义施工阶段分析,可设置包括一次成桥及服役时间长度的收缩徐变两个阶段。计算分析完毕后,先进行荷载组合:结果>荷载组合,选择“混凝土设计”表单,可自动生成功能生成荷载组合,组合类型按照检测评D60-04以结合通用设计规范.定规程选择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分别进行结构抗弯、剪、扭验算及抗裂验算。 扭验算及抗裂验算剪、PSC进行设计验算时,输出参数中可以只选择抗弯、设计时,选择承载能内容;如果不考虑扭矩验算,相应选项可不勾选。进行RC 力极限状态验算,进行抗弯、剪、扭验算及裂缝宽度验算。 对于混凝土桥梁,可以结合规范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6.4节的规定确定检测位置及内容:跨中正弯矩、支点附近剪力、1/4截面附近弯剪组合连续梁墩顶负弯矩等,选中这些位置处的单元,作为设计位置。当然也可以将全桥主梁单元均作为设计位置。 设计验算完毕后,可以在结果当中表格里面通过表格查找到桥梁作用效应值及抗力值。 (1)对于抗弯、抗剪、抗扭验算,以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弯设计验算为例,γ为桥梁抗弯承载能力。Mn即为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的作用效应值,M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