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行政主体(课件+练习题)

第二章 行政主体(课件+练习题)
第二章 行政主体(课件+练习题)

第二章行政主体

学习难点:公务行为的确认

重点掌握:行政主体资格的概念、特征

掌握:被授权组织、被委托组织、国家公务员的基本概念;行政主体的类型

一般了解:各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

第一节行政主体概述

?一、行政主体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

?是指依法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并对由此产生的行为后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第一节行政主体概述

?(二)行政主体的特征

?1.行政主体是一种组织,而不是个人;

?2.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3.行政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

?4.行政主体是能够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第一节行政主体概述

?二、相关概念辨析

?(一)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

?(二)行政主体与被授权组织

?(三)行政主体与被委托组织

?(四)行政主体与公务员

第一节行政主体概述

?三、确立行政主体概念的意义

?(一)是依法行政的需要

?(二)是确定行政行为效力的需要

?(三)是确定行政诉讼被告的需要

?(四)是保证行政管理活动连续性、统一性的需要

?(五)是深化、完善行政法学研究的需要

第二节国家行政机关

?一、行政机关的含义

?是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国家机关。

第二节国家行政机关

?二、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国家行政机关

?(一)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及其权限

?国务院?a?a

?国务院组成机构?a?a

?国务院直属机构?a?a

?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a

第二节国家行政机关

?(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权限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a?a

?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a?a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a

第三节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一、行政授权的概念

?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直接规定将某项或者某一方面的行政职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授予某个组织的法律行为。

第三节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概念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指依具体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行政机关组织。?首先,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指非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

?其次,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的是特定行政职能而非一般行政职能。

?第三,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的职能为具体法律、法规所授,而非行政组织法所授。

第三节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三、被授权组织的类型

?(一)行政机构

?1. 行政机关的某些内设机构

?2. 政府职能部门的某些派出机构

?3. 依照法律法规授权而直接设立的专门行政机构

行政侵权

?央视主持人沈旭华坠楼致死与消防局违法发证案沈旭华家属告消防局终审败诉.

?2002年8月18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酒楼坠亡的央视女主持人沈旭华丈夫喻建华诉北京消防局案作出终审判决,法庭以缺乏法律依据为由驳回了喻建华的上诉,案发地点张生记餐厅、浙江大厦的代表人以诉讼第三人身份出庭。

?2002年8月1日晚,中央电视台《夕阳红》女主持人沈旭华到张生记酒楼就餐时误入该酒楼施工区域,失足坠楼死亡,事后其家属先后将张生记酒楼、酒楼房屋产权人浙江大厦及北京市消防局告上法庭,同时引发了民事和行政两桩诉讼。

?原告对北京消防局提起行政诉讼的关键,在于该局给浙江大厦作出的一份消防验收意见书。2002年4月,北京市消防局对张生记酒楼所在的浙江大厦裙房进行验收,作出了京消验字(2002)第121号《关于浙江大厦裙房及主楼配电间总机房消防验收的意见》,认定浙江大厦裙房符合有关消防安全要求。原告喻建华认为消防局发放这份《消防验收意见》不合法,正是由于北京消防局发放这张消防合格证,使得张生记酒楼将未完工的建筑投入使用,最终导致了沈旭华意外坠楼。

?2002年12月,喻建华向北京西城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撤销消防局发给张生记酒楼消防合格证的具体行政行为。2002年12月10日,北京市西城区法院一审认定消防局无过错,维持消防验收意见书。喻建华不服,上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

?一中院经审理认为:沈旭华并非因为发生火灾或启动消防系统及设施等原因导致死亡,其高坠死亡的地点也不是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此次消防验收的范围,故沈旭华之死与消防验收行为没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遂驳回了原告的上诉。

第三节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二)其他社会组织

?1. 行政性公司

?2. 被授权行使特定行政职权的事业单位

?3. 被授权行使特定行政职权的企业单位

?4. 被授予行使特定行政职权的社会团体、群众性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

第三节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四、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

?(一)被授权组织在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行政职能时,是行政主体,具有与政机关基本相同的法律地位

?(二)被授权组织自己名义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职能,并由其本身就行使所授职能的行为对外承担法律责任

?(三)被授权组织在非行使行政职能的场合,不享有行政权,不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

第四节受委托组织

?一、行政委托的概念

?行政委托,是指行政主体将其职权的一部分,依法委托给其他组织的法律行为。

?二、受委托组织的概念

?指接受行政主体委托的行政职权或行政事项,以委托者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实施管理行为的组织或个人。其在受委托行政职权或行政事项范围内的行为后果,由委托者承担。

第四节受委托组织

?三、受委托组织的法律地位

?(一)必须在委托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

?(二)应接受委托行政机关的监督和指导;

?(三)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第五节公务员

?一、公务员的概念和特征

?(一)公务员的概念

?《公务员法》第2 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判断公务员的三要素:

?其一是?°依法履行公职?±;其二是?°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工资福利;其三是?°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第五节公务员

?(二)公务员的特征

?个人属性

?代表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职务的人员

?基于一定公务身份关系是行政公务人员实施行政管理行为的法律基础

?行政主体与行政公务人员之间实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第五节公务员

?二、公务员公务行为和个人行为的区分

?在实务中,通常把以下四种因素作为区分公务行为与个人行为的标准∶

?(一)时间

?公务员在上班时间实施的行为,通常可以认为是公务行为。而下班以后实施的行为则一般视为个人行为。

?(二)岗位

?公务员在其工作岗位上实施的行为通常可认为是公务行为。公务员在工作场所以外实施的行为则多视为个人行为。

第五节公务员

?(3)职责

?公务员非在上班时间或非在工作场所实施的行为如与其职责有关,通常亦可认为是公务行为。反之,如其行为既不是在上班时间或工作场所实施,又不能证明相应行为与其职责有关,则应认为是个人行为。

?(4)命令

?公务员依命令、指示实施的行为,通常可认为是公务行为。如果其行为既无命令、批示、指示或委托依据,又非在上班时间、工作场所实施或不能证明与其职责有关,则应认为该行为是个人行为。

?上述上述因素应当综合考虑,并不存在绝对的、惟一的标准。其中的核心是“与执行职务有关”。

第二章行政主体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可以成为行政主体的是(AB )

A.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B.行政机关

C.公务员

D.接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2.在我国,国务院是(ABC )

A.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B.中央人民政府

C.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D.最高国家机关

3.下列属于派出机关的有(BC )

A.北京市丰台区洋桥派出所

B.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办事处

C.山西省某地区行署

D.广东黄埔海关

4.我国行政机关按行使职权的效力范围,可分为(AD )

A.地方行政机关

B.委员制行政机关

C.首长制行政机关

D.中央行政机关

5.下列有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与行政机关的比较错误的是(B )

A.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不是国家机关,而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

B.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不是行政主体,而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特定行政职能,而行政机关行使一般行政职能

D.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行政职能没有组织法的依据,而行政机关则有之

二、名词解释

1.行政主体

2.行政机关

3.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4.受委托组织

5.公务员

三、简答题

1. 简述行政主体的概念和特征。

2. 简述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的联系与区别。

3. 简述公务员公务行为和个人行为的区分标准。

四、案例分析题

某区公安局交通警察李某下班骑自行车回家途中,看到一辆小轿车驶入禁行道,便将车拦住,司机王某看到警察拦车就停车问什么事,李告知这是禁行路,王说对不起,不知道。对话中,李某闻到王某的酒味,便问你喝酒了吗?司机王某回答喝了点,没事,再说你下班了,不是多管闲事吗?李某说不行,酒后驾车属违章,罚款50元。对此,王某不服于次日向市公安局提出申诉。

问:本案中,交通警察李某的行为属公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

答:国家公务员的特殊法律地位,在于他们经常处于双重身份的冲突之中,任何一个国家公务员首先必须是公民,而一个有公民身份的人经过一定法律程序成为国家公务员,从而具有了双重身份。由于双重身份的出现,一个公务员以公务员身份行使职权时,实施的行为便是公务行为,其法律后果由国家行政机关负责承担,而以公民身份出现,实施的行为便是个人行为,其法律后果完全由个人承担。判断某一行为是公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乱通常从以下几方面鉴别:(1)时间。公务员在上班时间实施的行为,通常可以认为是公务行为。而下班以后实施的行为则一般视为个人行为。(2)岗位。公务员在其工作岗位上实施的行为通常可认为是公务行为。公务员在工作场所以外实施的行为则多视为个人行为。(3)职责。公务员非在上班时间或非在工作场所实施的行为如与其职责有关,通常亦可认为是公务行为。反之,如其行为既不是在上班时间或工作场所实施,又不能证明相应行为与其职责有关,则应认为是个人行为。(4)命令。公务员依命令、指示实施的行为,通常可认为是公务行为。如果其行为既无命令、批示、指示或委托依据,又非在上班时间、工作场所实施或不能证明与其职责有关,则应认为该行为是个人行为。

上述因素应当综合考虑,并不存在绝对的、惟一的标准。其中的核心是“与执行职务有关”。本案中交通警察李某的行为因为与执行职务有关,因此应认定为是公务行为。

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练习题)精选.

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 1.经济权利是由经济法律、法规所确认的一种( ) A.资格 B、行为 C、权利 D、利益 2..经济法主体依法必须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为的责任,属于经济法主体的() A.经济权利 B.经济义务 C.经济职权 D.经营管理权 3.以下可以作为经济法律事件的是() A、公司的设立 B、税务征收 C、确定利率 D、突发洪水 4.以下不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A、国家检察机关 B、学校 C、厂长 D、学生会 5、经济法律关系最主要参加者是() A、国家机关 B、企业 C、企业的内部组织 D、公民 6、以下不是民法主体而不是经济法主体的是() A、国家机关 B、企业 C、企业的内部组织 D、公民 7、享有经济职权的主体是() A、国家机关 B、企业 C、社会团体 D、事业单位 8、享有经营管理权的主体是() A、国家机关 B、企业 C、社会团体 D、事业单位 9、经济法律关系() A 、由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构成 B、由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或其中任何两个要素构成 C、由主体、客体、行为三要素构成由主体、客体、行为三要素或其中任何两个要素构成 10、下列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 A.物 B.经济行为 C.客观事件 D.专有技术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是法律行为 B、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不是法律行为 C、合法行为是法律行为,违法行为不是法律行为 D、违法行为是法律行为,合法行为不是法律行为 12.企业的内部组织是() A、民法主体 B、宪法主体 C、经济法主体 D 、行政法主体 13.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都必须以一定的()为依据 A 、法律关系主体 B、法律关系客体C 、法律关系内容 D、法律事实 14.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发生的()关系 A 、奖励和处罚 B 、管理和服从 C 、权利和义务 D 、市场和计划 15..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是( )。 A、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B、经济法律关系的标的 C、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D、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 )。 A经济管理行为 B自然灾害 C智力成果 D生产资料 2.下列选项中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A.个体工商户王某 B.西安市国税局 C.在中国居住14年的外国人杰瑞 D.中华人民共和国 3.为购买货物,甲公司的会计张某签发一张汇票交给乙公司的会计李某,该票据关系的主体有()。 A、甲公司 B、张某 C、乙公司 D、李某 4.经济法律关系客体可以归结为() A、财 B、物 C、完成一定工作 D、非物质财富 5.无效的经济行为有() A、主体不合格 B、意思表示不真实 C、内容或形式不合法 D、显失公平 6.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是() A、法律规范 B、法律行为 C、法律准则 D、法律事件 7.下列各项中,能够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A、货币 B、衬衣 C、修理自行车 D、祖传秘方 8.经济法主体能够享有的经济权利有() A、经济管理权 B、财产权 C、人身自由权 D、专利权 三、判断 1.经济法律关系等同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2.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是经济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 3.任何组织或公民所为的行为都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4.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经济行为是指经济法的主体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所进行的经济活动。()

第二章 行政公文

第二章行政公文 一、填空题:请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内容。 1.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0年23号文,发文字号应写成( );湖南省人民政府1999年18号函,发文字号应写成( )。 2. 湖北省物价局关于明确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有关问题的( ) X市物价局: ( )《关于要求明确城市交通客运附加费的函》( )。…… 3. 国务院(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 )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1993年1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同时废止。 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4.国务院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清理“三角债”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当前,()市场疲软,产成品积压,工交生产中流动资金不足的矛盾很尖锐,企业、单位之间互相拖欠货款和前清后欠的情况十分严重,已成为影响当前生产正常进行的突出问题,也损害了社会信用,()缓解这一矛盾,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三角债”工作。……

三、多项选择题:下面题有选项,请选出正确的几个选项 1、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通知”主要分为()。 A.批转性通知 B.发布性通知 C.转发性通知 D.建议性通知 E.指示性通知 2、属国家行政机关法定公文文种的是()。 A.提案 B.议案 C.通知 D.请示 E.批复 3、公文写作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有()。 A.叙述 B.描写 C.抒情 D.议论 E.说明 4、公文标注主题词的主要作用是()。 A.可以准确、简要地概括文件的主要内容 B.可以提高文件检索、查询的速度 C. 可以代替公文标题使用 D.有利于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5、根据“通报”承担的任务,可以把“通报”分为()。 A.表彰先进型 B.职务任免型 C.批评错误型 D.传达情况型 6、在“请示”的行文中,应当做到()。 A.一文一事 B.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C.同时抄送给下级机关 D.不得越级请示 E.直接送到领导者个人手中 7、在以下的几种情况的机关之间,因工作需要往来公文,可以使用平行文的有()。 A.省财政厅与省人事厅 B.××大学与市劳动局 C.省教育厅与省人民政府 D.县公安局与乡人民政府 E.北京市人民政府与济南市人民政府 8、在以下的公文结构要素中,不应当标注在公文文头部分的有()。 A.秘密等级 B.主题词 C.主送机关 D.公文标题 E.附件说明 9、报告的写法应当做到()。 A.可以夹带请示事项 B.陈述事实要简明扼要 C.表达观点要清晰明确 D.语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四章思考练习答案

行政与行政诉讼法第四章思考练习 1 国家行政机关的体制主要包括、和几种形式。 正确答案是:首长制和委员会制层次制和职能制集权制与分权制 2 在我国,能够成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包 括、、、、、、和。 正确答案是:国务院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3 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分为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正确答案是:中央 4 国务院各部、委和行、署在行政法上的职权主要有制定规章权和。 正确答案是:本部门所辖事务的管理权 5 在我国,最基层的人民政府是。 正确答案:乡镇人民政府 6 以下主体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是()。 选择一项: A. 地区行政公署 B. 街道办事处 C. 派出所 D. 区公所 正确答案:派出所

7 以下属于国务院职权的是()。 选择一项: A.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B. 制定规章 C. 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工作 D. 领导国家机关 正确答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8 我国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精简原则 B. 依法设置的原则 C. 适应需要原则 D. 高效率原则 正确答案:适应需要原则, 精简原则, 高效率原则, 依法设置的原则9 关于对国家行政机关概念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权力依据是宪法和有关法律

B. 是国家机构重要组成部分 C. 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D. 行使的是国家行政权力 正确答案: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权力依据是宪法和有关法律, 行使的是国家行政权力, 是国家机构重要组成部分 10 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具有较强的执行性 B. 具有国家强制性 C. 按照一定层次和结构组织 D. 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正确答案:具有国家强制性, 具有较强的执行性, 按照一定层次和结构组织 11 国家行政机关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是: 1.国家行政机关是具有国家强制性质的社会组织 2.国家行政机关是具有较强的执行色彩的组织 3.为了顺利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职能,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织起来,并且按照科学方法依法进行活动。

第二章 行政主体

第二章行政主体 1.登陆中国知网,查找相关材料,分析评述行政主体理论的历史发展沿革; (1)创立之前:新中国成立后的30 多年间,前苏联的行政法学提领着我国的行政组织研究,其中对前苏联国家管理组织的白描式论述[1]强烈影响了我国的同类研究。例如,1983 年出版的《行政法概要》[2]只简单提及国家行政机关的概念,并把其界定为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此后十几年间,此类观点成了主流的“国家行政机关”说。 (2)初创期:在国内最早提出“行政主体”一词的应当是王名扬先生,他在1988 年1 月出版的《法国行政法》中明确写道:“行政主体是一个法律概念。就法律意义而言,行政主体是实施行政职能的组织,即享有实施行政职务的权力, 并负担由于实施行政职务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主体。 (3)发展期:国外行政主体理论继续被译介过来,国内学者著书立说论述行政主体理论的也逐渐增多。在这样的理论环境下,1991 年5 月出版的《中国行政法通论》从法律的角度把“行政主体”界定为享有实施行政活动的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活动,并因此而承担实施行政活动产生的责任的组织。这一时期, 行政主体概念也逐渐在行政法学的领域中得到确认。 (4)成熟期:从1996 年开始,大同小异的行政主体理论成为各类行政法论著的组成部分。国内著名高校的知名行政法专家对行政主体理论的公认,标志着行政主体理论在国内达到了成熟的地步。 (5)转型期:20 世纪90 年代未以来,大陆学者译介的国外行政法学著作大量增加,学者们在面对我国现实难题的基础上,开始了对“国产”行政主体理论的反思、批判。 2.分析评述行政主体概念存在的缺陷是什么? 1)行政主体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双重不确定性。 行政主体概念内涵,从学理上归纳为组织要素、职权要素、名义要素和责任要素, 但其作用的还是职权要素,但在现行理论下,判断某一组织是否具有行政职权, 没有一个明确有力的客观标准。最高法关于行诉法解释第20 条,21 条表明,“规章”授权的组织也视为行政主体,使行政主体的外延进一步扩大。 2)行政主体概念难以有效回应公共行政改革的挑战。某些社会组织实际上没有法律法规的授权,但的确行使着公共管理权力。例如“证监会”既不是正式的行政机关,也不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然而证监会却享有调查处罚的权力的执法权、还享有制定规章、创设行政处罚的立法权。 3)行政主体概念在行政诉讼被告确认方面的负面影响按照现行行政主体理论的解释,行政诉讼的被告必须是行政主体。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更被告;否则驳回起诉。硬性的将行政主体和行政诉讼被告捆绑在一起,混淆了两个不同的范畴,且阻碍了相对人行政诉权的实际行使。 3.阅读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中的相关材料,分析评述该案中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行政主体资格; (1)授予学位的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主体的外延具体包括:国务院;国务院组成部门;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组织。根据教育部职能设置规定第15 项规定:负责全国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国家的学位制度,负责国际间学位对等、学位互认等工作。由此可以得知,授予学位应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教育部的职权范围内的事项。由此可以得出,授予学位的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第二章公文文书写作

第二章公文文书写作【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行政公文标题以上的部分称为眉首,党的公文标题以上部分称为版头2.完整的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构成。 3.公文的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4.发文机关标识位于上边缘至版心为25mm处,公文标题位于红色反线下(空2行)。 5.公文的成文时间,一般应以发文机关的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6.《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规定的公文有14种。 7. 2000年8月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处理办法》规定行政公文有13种。8.公文眉首部分的红色粗线称红色反线,又称文武线。 9.公文的版记部分由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时间项目组成。 10.下行文指具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的公文。 11.上行文必须要有隶属关系。 12.法定(主体)公文的成文日期用中文数字,法定(版记)公文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 13.行政公文的成文日期用年、月、日标全,“零”写成 0 。 14.联合行文标注发文机关时,标在前面的机关是主办机关。 15.应用文使用语言要客观,要尽量少用描述性的语言,这是应用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本质。 16.应用文的发文字号一般包括发文机关代字、年份(标全称、用六角括号[ ]括入、序号(不虚位、不加“第”)三项内容。

17.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标明发文机关和公文文种。 18.在所有的公文中,会议纪要是唯一不需要加盖公章的。 19.命令的文体适用于国家机关,不适合党的机关。 20.请示的主送机关应当只写一个,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 二、判断题 1.主送机关是指同公文内容相关,需要了解公文内容的机关。( √ ) 2.上级政府部门与下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 ) 3.只有下行公文有签发人。( × ) 4.附注是用来说明公文正文不便说明的材料名称的件数与名称。(√ ) 5.所有的公文在落款处均应加盖印章。( × ) 6.几个单位联合行文,主办单位要排列最前。( √ ) 7.行政公文的缓急程度要求分为“特急”、“紧急”、“急件”三个等级。( × ) 8.只有上行公文有签发人。( × ) 9.决定、通报都可以表彰先进。( √ ) 10.公告不能用于校庆。( √ ) 三、选择题 1.公文标题中除法规、( A )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A.规章 B.指令 C.公告 D.决定 2.公文的紧急程度分为( A )。 A.特急、急件 B.紧急、加急 C.特级、平级 3.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和(A.B )。 A.年份 B.序号 C.简称

第二章商务行政公文

商务行政公文 特点: 1、决策性 2、指挥性 3、全局性 商务行政公文的种类: 1、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所属部门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对下级不适当的处理事项。 2、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部门的请示事项 3、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部门的公文,转发上级部门或不隶属部门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部门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等。 4、公告

适用于向商务组织内外宣布重要事项。 5、请示 适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事项。 6、报告 适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的询问。 7、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的商务组织之间商洽工作,询问或答复问题。 8、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商务会议情况会或议定事项。 商务行政公文的行文关系 上行文: 上行文包括商务组织最高行政机关向外部上级主管机关报送的商务行政公文,如“xxx 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请求审批乘用车生产线项目进行试生产的报告”。也包括商务组织内部的中层职能管理部门向最高行政机关报送商务行政那公文,如“生产部关于增加

岗位工夜班补贴的请示”。 下行文 下行文是指商务组织行政机关对下属部门下发的商务行政公文。如“xx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 平行文 平行文指没有行政管理隶属关系的商务组织之间,因工作需要,请求对方给予配合、协作时使用的商务行政公文。如商务组织之间互发的公函。 商业行政公文格式 一般由文体、主体、文尾组成。 (一)文头 1.秘密等级 涉及商务组织机密的公文应当标明秘密级别和保密期限。其中,“绝密”、“机密” 级公文还应当注明份数、序号。 2.发送机关标识 发送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需要多个机关联合行文时,主法机关需排列在前。如: (1)“温州xx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文件”; (2)“温州xx钢管有限责任公司 温州xx钢管有限责任公司工会”文件。 3.发文序号

第四章 行政行为

第四章行政行为 第一节行政行为概述 一、行政行为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行政行为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行政法学中,但作为一个涵义明确的、特定的理论概念,最早却是由德国行政法学鼻祖奥图?梅叶尔(Otto Mayer)运用概念法学的方法而提炼、概括出来的。 对行政行为,理论上有不同的学说: 行为主体说: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的一切行为。称为行政行为的形式界定说。 行政权说:行政行为是行使行政权的行为。称为行政行为的实质界定说。 公法行为说:行政行为是具有行政法(公法)意义或效果的行为;认为应将私法行为和事实行为排除在行政行为范围之外。又可分全部公法行为说、行政立法行为除外说、具体行为说、合法行为说。 行政行为定义:行政行为是享有行政职权的行政主体行使权力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法律行为。 定义包含以下内容: 行政行为的主体是享有行政职权的行政主体。(主体区分)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权力的行为,没有行使权力的行为不是行政行为。(权力区分) 行政行为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为。(公行为区分) 行政行为是法律行为,产生法律效果。区别于事实行为和不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活动。(法律效果区分) (二)行政行为的特征 教材归纳: 1、时代特征 服务性、从属法律性 2、行政行为的法律特征 单方性、强制性、无偿性 介绍新概括: 1、是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行为 2、是行政主体行使你行政职权与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 3、是具有法律意义和法律效果的行为 4、是一种意思表示 5、具有公法上的强制力 二、行政行为的分类 行政行为的分类是认识各类行政行为的具体特征,分析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确定行政救济机制的现实需要。 (一)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以行政相对人是否特定为划分标准。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四章思考练习答案

行政与行政诉讼法第四章思考练习 1国家行政机关的体制主要包括、和几种形式。 正确答案是:首长制和委员会制层次制和职能制集权制与分权制 2在我国,能够成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包括、、、、、、和。 正确答案是:国务院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3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分为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正确答案是:中央 4国务院各部、委和行、署在行政法上的职权主要有制定规章权和。 正确答案是:本部门所辖事务的管理权 5在我国,最基层的人民政府是。 正确答案:乡镇人民政府 6以下主体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是()。 选择一项: A.地区行政公署 B.街道办事处 C.派出所 D.区公所 正确答案:派出所 7以下属于国务院职权的是()。 选择一项: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B.制定规章

C.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工作 D.领导国家机关 正确答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8我国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精简原则 B.依法设置的原则 C.适应需要原则 D.高效率原则 正确答案:适应需要原则,精简原则,高效率原则,依法设置的原则 9关于对国家行政机关概念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权力依据是宪法和有关法律 B.是国家机构重要组成部分 C.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D.行使的是国家行政权力 正确答案: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权力依据是宪法和有关法律,行使的是国家行政权力,是国家机构重要组成部分 10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税收相关法律_第二章 行政主体_2010年版

1、按照行政法理论,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 A: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B:区公所 C:街道办事处内设立的办事机构 D:行政公署的职能机关 E: 答案:B,C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行政主体的资格。按照行政法理论,区公所和街道办事处内设立的办事机构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2、在我国,最主要的行政主体是()。 A: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B: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 C:行政审判组织 D:行政机关 E: 答案:D 解析:行政机关是我国最主要的行政主体,包括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3、行政立法主体包括()。 A:国务院

B:国家税务总局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E: 答案:A,B,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行政立法主体的掌握程度。根据法律规定,行政立法主体包括国务院、国务院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4、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公职,与国家之间形成()。 A:行政程序法律关系 B:平等主体关系 C:职务代表关系 D:外部行政管理关系 答案:C 5、根据行政法理论和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作为行政处罚主体的有()。 A:市国税局 B:市地税局发票管理所 C:税务所 D:市国税局稽查局 E:

答案:A,C,D 6、根据行政法理论,行政职权大致包括()。A:行政检查权 B:行政强制权 C:行政处罚权 D:行政受益权 E: 答案:A,B,C 7、行政职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A:优益权 B:可处分权 C:支配性 D:公益性 E: 答案:A,C,D 8、根据行政法理论,行政主体()。 A:是社会组织 B: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C: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郭小聪《行政管理学》课后习题(行政主体与行政职能)【圣才出品】

第二章行政主体与行政职能 一、关键术语 1.权力与行政权力 答:(1)权力 指一个行为者或机构影响其他行为者或机构的态度和行为的能力。权力具有如下四层内涵: ①权力是一种意志的强力,是以服从为前提的。 ②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总是发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 ③权力是一种社会职位的标志。 ④权力的实质是一种价值控制和资源控制,权力的运行过程,也就是社会价值和社会资源的分配过程。 (2)行政权力 指以行政机构为主体,以执行国家意志为目的,以强制性政令为手段,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公共权力。行政权力的定义,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 ②行政权力的职能是执行国家意志; ③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是强制性地推行命令; ④行政权力的客体是全社会。行政权力具有普遍性,它的作用对象是全体公民、全部社会组织。

2.职能与行政职能 答:(1)职能 指人、事物、机构应有的职责和功能。 (2)行政职能 指政府为了维护阶级统治和促进社会发展,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它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内容、过程和方式等。它包含如下基本内容: ①从静态看,行政职能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性质。在政府活动范围方面,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等;在政府活动性质方面,包括统治性职能、保卫性职能等。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性质,实质上是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间关系的反映。 ②从动态看,行政职能反映政府活动的过程、作用方式和作用方向。行政管理是一个过程,具有一定的程序,亦即政府必须通过多个管理环节来完成其所承担的行政任务,实现行政目标。 二、复习思考题 1.政府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1)政府的基本内涵 政府的一般内涵,大致上有两种分类: ①广义上的政府 指一切国家政权机关,如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以及一切公共机关,比如议会、内阁、总统、法院等机构都属于广义概念上的政府。英国《大众百科全书》的将政府定义为:“由政治单元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

第二章练习 (2)

课堂练习 第一节 1.下列有关行政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行政机关才能成为行政主体 B.行政主体还包括执行公务的国家公务员 C.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管理的组织 D.只要是行政机关任何时候都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2.正赶赴火场的消防队消防车消防器材和装备要铁路运输或轮渡时,铁路和航运部门应免费优先载运,这体现行政主体享有() A 行政特权 B 行政受益权 C 获得社会协助权D先行处置权 3.能够成为行政主体的是()。(多选) A.行政机关B.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C.接受行政委托的组织D.公务员 4.属行政司法权的是( ) 。(多选) A.行政调解权B.行政仲裁权C.行政审判权D.行政复议权 第二节 1.下列各项中,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 ) A.乡、镇人民政府 B.公安派出所 C.街道办事处 D.公安局法制科 2.某县技术监督局委托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对贩卖加种子的单位和个人形式处罚权,技术推广站行使处罚权的名义应该是()。 A. 技术监督局 B. 农业技术推广站 C.农业推广执法队 D. 县人民政府 3.街道办事处属于地方人民政府的()。 A、办事机构 B、职能部门 C、派出机构 D、派出机关 4、下列组织中,不属于一级行政机关的是()。(多选) A、乡人民政府 B、街道办事处 C、村民委员会 D、居民委员会 第三节 1、下列行政处罚权授出和委托的做法正确的有:() A.国务院《铁路运输企业安全保护条例》第10条规定,为保证运输安全,铁路车站和列车工作人员可以对旅客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据此,某市铁路局没收了李某在车上携带的酒精。 B.经国务院授权的某省政府决定,由省商贸公司行使省工商局的有关打击私盐的行政处罚权。 C.某县人民政府委托护林员甲巡护某片山林,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进行处罚。 D.某市技术监督局将电表的质量监督工作委托给某市电力研究所,由于电力研究所最近任

行政主体

第四章行政主体 一、行政主体理论引入的背景 二、行政主体理论的内容 (一)涵义 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相对人互有权利义务关系 的另一方当事人,是享有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注意:行政主体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如行政机关、派出机关(行政公署、区公所[涿鹿县赵家蓬区公所]、街道办)、派出机构、内设机构(二)类型 固有职权型行政主体和授权性行政主体 注意: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的区别(4个要点)延伸:行政授权 《行政处罚法》 第十六条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第十七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行政复议法》 第十五条 (二)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三)对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分别向直接管理该组织的地方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或者国务院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派出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 (三)资格 (四)职权与职责 (五)职务关系 领导与被领导;双重领导;指导与被指导;公务协助 三、行政主体理论的现实困境 (一)行政主体概念自身内涵与外延的双重不确定性

行政主体练习题

行政主体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并有权制定规章的是 A .国务院法制办 B .省人大常委会 c .最高人民法院 D .司法部 2 .行政权由国家()行使 A .立法机关 B .司法机关c .行政机关 D .检察机关 3 .下列关于其他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有() . A .被授权组织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职权并对外承担法律责任 B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被委托的职权并对外承担法律责任 C .被授权组织在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职权时,享有与行政机关相同的行政主体地位 D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但必须符合法定条件 4.下列主体中,不能成为行政主体的是()。 A .行政机关 B .税务机关 C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D .行政相对方 5 .在行政法理论上,( )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A .国务院各部委

B .国务院办事机构 C .国务院直属机构 D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6 .下列主体中,不能成为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A .行政机关 B .司法机关 C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D .行政相对方 7 .行政主体包括() . A .国家立法机关 B .地方政府派出机关 c .地方政府工作部门的派出机构 D .法律、法规和规章授权的组织 8.下列关于行政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行政主体跟行政机关是等同的 B .行政主体包括行使行政职权的社会组织或个人 C .行政主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D .行政主体是享有行政职权、实施行政活动、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组织 9.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立法主体的是 A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B .各级权力机关 C .国家有权行政机关 D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行政试题

单项选择题 1. 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 D )。 A. 《行政学》 B.《政治与行政》 C.《行政学原理 D.《行政学导论》 2.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 C )。 A. 信息社会 B.原始社会 C. 工业社会 D.农业社会 3.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 C )上。 A. 公平性 B.平等性 C. 非赢利性 D. 普遍性 4.回归后的香港行政区和澳门行政区屈于( B )的行政区。 A. 现代型 B.特殊型 C. 传统型 D.发展型 5.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公开招考司(局、厅)级和处级领导者的制度属于( A )。 A.考任制 B.委任制 C. 聘任制 D.选任制 6、运用行政指令方法进行管理,起主要作用的是其( C ) A、权威性 B垂直性 C强制性 D无偿性 7、办公室工作最基本的特征是( B ) A、政策性 B综合性 C辅助性 D服务性 8.对监督对象未构成犯罪,仅构成违反政纪的案件,由( D )调查处理。 A.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B.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C.检察机关 D. 行政监察机关 9、使用最普遍、富有生命力的任用形式是( D ) A、选任制 B、委任制 C、聘用制 D、考任制 10.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 A ),他建立了五院分立制度。 A.孙中山 B.康有为 c. 梁启超 D.张金鉴 11、不管行政的主体是谁,只要是对国家事务或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就都属于行政活动的范围。这种观点属于( B )

A.管理角度上的行政B.实质与形式意义上的行政 C.政治角度上的行政 D.主体意义上的行政 12、行政职能的发挥,必须通过一定的( A )来实现。 A.行政机构 B.行政领导 C.公务员 D.监督部门 13、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是( D ) A.行政权力 B.行政管理者 C.行政领导 D.行政组织 14、行政组织的基本单位是( C ) A.民间组织 B.股 C.职位 D.法人 15、行政实施过程中增强透明度,是体现行政实施原则中的( B ) A.忠实性原则 B.公开性原则 C.高效性原则 D.控制性原则 16、对国家基本原则问题作出规定的法律是( C ) A.基本法 B.党章 C.宪法 D.综合法 17、公民申诉一般由( C )处理。 A.检察院 B.领导人 C.行政机关 D.法院 18、人们在行政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的行为所应有的一种行政责任感是指( D )A.责任感 B.权力感 C.政治性 D.内心信念 19、管理过程的中心是( A ) A.决策 B.监督 C.实施 D.改革 20、在我国,( B )是国家权力关系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A.人民代表大会 B.执政党 C.军队 D.国务院 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简述政府职能的特点。 (1)政府职能普遍性的特点; (2)政府职能的强制性特点;

行政法第四章

第四章 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的概念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国 家行政管理目的、行使行政职权和履 行行政职责所实施的一切具有法律意 义、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行为的内涵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实施的行为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或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 行政行为是能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行为有着多种多样的行为方式 行政行为的特征 从属法律性 单方意志性 效力先定性 强制性 案例:宜宾“终身禁驾”第一人 请思考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总结 出行政行为的哪些特征? 行政行为的分类 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 羁束行政行为和裁量行政行为 依职权行政行为和依申请行政行为 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 作为行政行为与不作为行政行为 案例:刘某诉县教育局违法行政案 某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中师招收中小学民办教师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招生对象为1990年底以前从事中小学教 育教学工作并取得任用证书的,现仍在岗的中小学民办教师;以省辖市为单位,在师范院校单独办班,学制两年;学员成绩合格,颁发中师毕业证书,纳入国家分配计划,回原单位工作;其审核录取权为某省教育厅,具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行为的,不得录取。刘某于2001年5月以小学民办教师身份参加考试,其文化成绩达到录取最低控制线。在成绩公布和公示期间,有人举报刘某存在违反计划生育问题,后经当地计划生育服务站出具刘某无计划外生育行为的证明,县教育局将刘某列入录取名单。2001年10月,某教育厅批准刘某为录取对象。2001年12月,在办理入学手续时,又有人举报刘某存在违反计划生育问题,县教育局对举报情况再次组织调查,致使刘某被推缓入学。为此,刘某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认为县教育局违法行政,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请求人民法院判令县教育局立即同意其入学就读,并为其办理教师进编手续。县教

第四章:行政行为

第四章行政行为概述 第一节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和内容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实施的产生法律效力的行为。这种行为是行政主体所有行为中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 任何行政行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能成立: 1、主体要件。行政行为必须是行政主体的行为。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 规授权的组织。 应当注意:不是所有的行政机关都是行政主体,有些行政机关并不行使行政管理权。 2、权力要件。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的行为。如果行为者具备行政主体 资格,但是没有行使行政权力,作出的行为也不是行政行为。如:行政机关购买 办公用品的行为。 3、法律要件。行政行为必然影响相对人的权利义务,是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 例如,行政认可赋予相对人某种资格;行政处罚剥夺相对人的权利等。 二、行政行为的特征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行政权力的具体实现。因此,行政行为的特征如下: 1、行政行为的从属性 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即任何行政行为都必须有法律依据。主要表现为: (1)、行政行为的权限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没有法律规定,行政行为即为超越权限的行为; (2)、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定程序; (3)、行政行为不具有最终性,应当受到法律的监督。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具有法律效力,但是这种效力并非最终效力,相对人不服的,可以通过法定的途径寻求救济; 2、行政行为的单方意志性 3、行政行为的裁量性 4、行政行为的效力先定性 5、行政行为的强制性 三、行政行为的内容 1、赋予权利或者免除义务; 例如,颁发许可证、发放抚恤金和社会生活保障金等;减免税收、出口退税等。 2、设定义务或者剥夺权利; 例如,责令排除污染、责令拆除违章建筑、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和执照、没收财产等。 3、确认法律事实或者法律地位; 前者如结婚登记,后者如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使用权的确认等。 第二节行政行为的分类

第二章 行政主体

第二章行政主体 一、行政主体的含义 行政主体指享有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一)引入行政主体概念的意义: 行政机关的三重身份: 被授权的企事业单位的资格问题: 被委托组织的资格问题: (二)行政主体的构成条件 1.组织:不能是个人。 2.权:行政主体是享有行使国家行政权的组织。 3.名:行政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4.责:行政主体是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三)与关联概念的关系 1.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2.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 下列关于行政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 A.行政主体是指行政机关 B.行政主体是指具有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 C.行政主体是享有行政职权、实施行政活动、承担行政责任的组织 D.行政主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下列关于行政机关与行政主体之间关系的选项中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A.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B.并非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能成为行政主体 C.成为行政主体的不限于行政机关 D.行政主体是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法地位的法律表述 二、行政主体的类型 1.外部行政主体和内部行政主体 2.中央行政主体和地方行政主体 3.职权行政主体和授权行政主体 三、行政主体的范围 (一)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指依据和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依法享有并运用国家行政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 我国现行行政机关体系分为中央行政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两大部分。

1.中央行政机关 中央行政机关一般指国务院及其所属的工作部门。 国务院: 所属的工作部门(共114个): (1)国务院组成部门:(27) 外交部、国防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 (2)国务院直属机构(16) 海关总署、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体育总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计局、林业局、知识产权局、旅游局、宗教事务局、参事室、机关事务管理局、预防腐败局 (3)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直属事业单位(17个) 1、新华社; 2、中科院; 3、社科院; 4、工程院;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6、国家行政学院; 7、中国地震局; 8、中国气象局; 9、银监会;10、证监会;11、保监会;12、电监会;13、社保基金理事会;14、自然科学基金委;15、台办;16、新闻办;17、档案局 (5)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26个) 1、国防动员委员会; 2、边海防委员会; 3、空中管制委员会; 4、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4、绿化委员会; 5、学位委员会; 6、防汛抗旱总指挥部;6、妇儿工委; 7、拥军优属拥政爱民领导小组; 8、残疾人工委;9、扶贫开发领导小组;10、关税税则委员会;11、减灾委员会;12、科技教育领导小组;13、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14、禁毒委员会;15、老龄工委;16、西部开发领导小组; 17、振兴东北领导小组;18、抗震救灾指挥部;19、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20、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领导小组;21、能源委员会;22、安全生产委员会;23、防治艾滋病工委;24、森林防火指挥部;25、三峡建设委员会;26、南水北调委员会;26、纠风办 (6)国务院办公机构:国务院办公厅 (7)国务院办事机构:侨务办、港澳办、法制办、研究室 (8)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机构(22) 信访局、粮食局、能源局、国防科技工业局、烟草专卖局、外国专家局、公务员局、海洋局、测绘局、民用航空局、邮政局、文物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局、外汇管理局、煤矿安全监察局、保密局、密码管理局、航天局、原子能机构、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核安全局 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经总理提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国务院的工作部门除了各部委和国资委之外,都是由国务院设立 关于国家行政机构,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2004年多项选择题): A.国家粮食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 B.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是主管台湾事务的办事机构 C.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可以设立直属机构 D.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是国务院组成部门

第四章行政领导

第四章行政领导 一、行政领导的涵义及要素 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中主管职能的承担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组织和管理行政事务所进行的行政活动的通称。其要素有行为主体、行为客体和行为内容。 二、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 1、合法的权力;奖赏权;强制权;专业知识权;归属权。 2、行政领导的功能 (1)鼓舞部属的工作情绪; (2)维持工作纪律; (3)维持组织的完整; (4)指导机关达成行政目标; (5)、保持组织对社会环境的适应。 三、行政领导的方式和类型 1、方式。主要有两种分类: (1)通常将行政领导的方式分为四种:强制方式、说服方式、激励方式和示X方式;(2)根据领导的不同侧重点,把领导方式分为三类:以事为中心的领导方式、以人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和人事并重的领导方式。 2、类型。分为三种: (1)领导者自决型; (2)部属参与型; (3)领导放手型。 四、行政领导方式及类型的运用 具体可根据工作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工作环境和工作机构的不同、被领导者的素质的不同、上下级关系的不同等四个方面考虑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和类型。 五、行政领导的涵义、产生方式、素质和职责 1、涵义:行政领导者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通过选举或任命等程序,在国家机关中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人员。 2、产生方式:分为四种: (1)选举制; (2)任命制;

(3)考任制; (4)聘任制。 3、素质: (1)政治方面; (2)品德方面; (3)知识方面; (4)能力方面; (5)性格方面; (6)作风方面。 4、职责的主要内容: (1)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下级行政机关的决定; (2)主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 (3)负责制定行政行政管理决策,决定行政公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4)正确地选拔、使用人才; (5)负责对本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实行监督、检查; (6)做好协调工作。 六、领导艺术的特点、内容和运用 1、特点: (1)多样性和灵活性; (2)特殊性和偶然性; (3)科学性。 2、内容: (1)从领导艺术发生作用的X围和产生影响的大小来说,领导艺术可以分为三类:总体性的领导艺术、局部性的领导艺术和专门性的领导艺术; (2)从领导艺术的指向来看,它也可以分为三种: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运用时间的艺术和工作方法上的艺术。 3、运用。具体方式主要有: (1)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2)全力抓大事; (3)专心务本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