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素水平影响

不同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素水平影响
不同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素水平影响

不同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素水平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素水平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组,3组各为30例,阿立哌唑组服用阿立哌唑10-30mg/d;喹硫平组服用

喹硫平50-600mg/d;利培酮组服用利培酮1-6mg/d。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血清甲状腺素功能指标。结果组内对比,阿立哌唑组治疗前、治疗后T3、T4、FT3、FT4无明显差异,P>0.05;喹硫平组治疗后T3、T4、FT3、FT4明显降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数据差异

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利培酮组T3、T4、FT3、FT4指标治疗后明

显低于阿立哌唑组、喹硫平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组T3、T4、FT3、FT4指标治疗后明显低于阿立哌唑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立哌唑、喹硫平、利培酮三种药物中,阿立哌唑对患者血清甲

状腺素的影响最轻微,而喹硫平、利培酮则对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素产生影响。

关键词:不同药物;精神分裂症;甲状腺素水平

为了探讨阿立哌唑、喹硫平、利培酮这三种不同的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的

影响,本研究对我院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试验,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我国精神障碍分类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纳入研究前1个月不使用

抗精神病药物;排除标准:排除内分泌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器质性疾病患者、孕妇、哺乳期患者。本研究根据上述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

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参与研究,男患者60例,女患者30例,年龄分布在23-50岁,平均33.5±1.4岁,病程为1.5-5.0年,平均病程为2.1±1.5年。随机分组,3组各为30例,阿立哌

唑组男患者18例,女患者12例,年龄分布在28-50岁,平均年龄为32.3±0.9岁,病程为

1.5-5.0年,平均病程为

2.1±1.0年;喹硫平男患者20例,女患者10例,年龄分布在28-50

岁,平均年龄为32.3±1.0岁,病程为1.5-5.0年,平均病程为2.3±0.9年;利培酮组男患者22例,女患者8例,年龄分布在28-50岁,平均年龄为32.3±0.9岁,病程为1.5-5.0年,平均病

程为2.1±0.9年。3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等基本资料无差异,可对比,P>0.05。

1.2方法

阿立哌唑组:服用阿立哌唑10-30mg/d(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1304 ),每天2次;

喹硫平组:服用喹硫平50-600mg/d(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00466),每天2次;

利培酮组:服用利培酮1-6mg/d(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160),

每天3次。

各组疗程均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

入院时、治疗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ml,2h内进行分离处理,并且放置在冰箱中

冷藏。使用免疫分析系统、采用增强化学发光法对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素功能指标进行检测,

包括:T3、T4、FT3、FT4。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清甲状腺素功能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

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P<0.05表示数据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阿立哌唑组:

药理学讲稿之第三十一章-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

第三十一章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 第一节甲状腺激素 一、来源: 甲状腺的腺泡生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T4:甲状腺素(四碘甲状腺原氨酸),75ug/d; 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25ug/d,活性高,作用强,为T4的倍。 临床制剂:天然—家畜甲状腺干粉制成的甲状腺片,其中主要是T4,少量T3 人工合成——T3、T4 二、生物合成和释放: 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球蛋白结合贮存在甲状腺腺泡内,其合成和释放和碘有密切关系血浆中碘I- 甲状腺细胞膜上碘泵I- TPO氧化I+ TPO碘化 MIT(一碘酪氨酸)T3 DIT(二碘酪氨酸)贮存缩合T4+甲状腺球蛋白(贮存于甲状腺腺泡内) 蛋白水解酶T3、T4释放——进入血液循环。 甲状腺腺泡上皮细胞摄取碘的能力很强,为血浆浓度的25-50倍,是其他组织浓度的约10000倍。 TPO:过氧化物酶 三、调节: 受下丘脑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垂体前叶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轴调节T3、T4对下丘脑和垂体前叶形成长、短负反馈,当血液中T3、T4少,TRH、TSH分泌增加,促进甲状腺合成和释放更多的T3、T4 四、药理作用: 也可以说是生理作用,在生理剂量下 1、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1)加速糖、脂肪的分解氧化——基础代谢增加,耗氧增加,体温升高 (2)正常剂量促进蛋白质合成,大剂量促进蛋白质的分解 (3)铁代谢障碍,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贫血 (4) 2、促进生长发育: 适量——蛋白质合成、骨骼生长和CNS的发育 缺乏——矮小、智力低下——呆小症 3、提高CNS、心脏对CA的敏感性——急躁易怒,心率加快,血压上升 五、用途:补充甲状腺素的不足 1、呆小病:早期治疗,1岁之内效果较好,若晚可改善躯体发育,但不能改善智力。在 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孕妇应摄入足量的碘以预防呆小症的发生。 2、粘液性水肿:甲低时:水盐代谢——水钠潴留——粘液性水肿 3、小剂量开始,渐渐增量,使症状减轻,渐减至维持量,需长期用药3-6个月。 单纯性甲状腺肿:由于各种原因阻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负反馈作用减弱或消失,代偿性甲状腺肿大。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第六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脱离现实和统一性、完整性的障碍,并出现一系列思维、感知、意志行为异常。精神分裂症病程多迁延,部分病人出现人格缺损、严重的丧失社会适应能力。若得不到合理治疗则容易出现精神衰退。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患病率很高的一种疾病。住院患者占各地精神病医院住院人数的首位,且对患者本人、家庭、社会影响较大、也给家庭、社会和国家造成经济上和医疗管理上的沉重负担,为此对本病患者的早期发现,合理治疗及加强社会关注显得十分重要。 第一节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 一、概述 ㈠概念及其发展 据世界医学文献记载,现代精神病学的先驱德国医生Kraepelin在1896年将类似精神分裂症病象归纳命名为早发性痴呆,强调了本病特定的以痴呆为结局的后果。1911年,Bleuler认为本病特征是精神活动的“分裂”,正式命名为精神分裂症,并沿用至今。 ㈡流行病学特点 据国内1982年对12个地区精神病流行病调查资料显示,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5.69%、城市居民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患病率与家庭经济水平呈负相关。发病年龄多在20~30岁左右。 ㈢病因及发病机制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未明,或至今未能找出单一的、决定性的发病因素。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病是复杂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但主要与下列因素有较密切关系: 1.遗传因素:家系研究表明,本病患者近亲中的患病率要比一般人群高数倍(上海调查为6.2倍),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提示遗传因素在本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有遗传倾向的人,易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发病。遗传因素作用的证据有:家系调查,双生子研究(单卵双生儿的同病率比双卵双生儿的同病率高4倍),寄养子研究(为了排除有关因素的影响,即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自幼寄养在双亲健康的家庭,待其成

甲状腺功能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解读

甲状腺功能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解读 1.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 ) T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血清TT3浓度反映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优于反映甲状腺分泌状态。TT3是查明早期甲亢、监控复发性甲亢的重要指标。TT3测定也可用于T3型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医源性甲亢,甲亢治疗中及甲减早期TT3呈相对性增高;碘缺乏性甲状腺肿病人的TT4可降低,但TT3正常,亦呈相对性升高;T3型甲亢,部分甲亢患者TT4浓度正常,TSH降低,TT3明显增高。降低:甲减,低T3综合征(见于各种严重感染,慢性心、肾、肝、肺功能衰竭,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低TBG血症等。 正常参考值:0.45~1.37 ng/ml 2.总甲状腺素(TT4) T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TT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减的诊断以及TSH抑制治疗的监测。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妊娠,口服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药,家族性),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肝炎,肥胖症,应用甲状腺激素时,进食富含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组织等。降低:甲减,低TBG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病,蛋白丢失性肠病,遗传性低TBG血症等),全垂体功能减退症,下丘脑病变,剧烈活动等。 正常参考值:4.5~12 ug/dl 3-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游离甲状腺素(FT4)FT3、FT4是T3、T4的生理活性形式,是甲状腺代谢状态的真实反映,FT3、FT4比T3、T4更灵敏,更有意义。FT3、FT4测定的优点是不受其结合蛋白质浓度和结合特性变化的影响,因此不需要另外测定结合参数。 FT3含量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亢进或低下有重要意义,对甲亢的诊断很敏感,是诊断T3型甲亢的特异性指标。 FT4测定是临床常规诊断的重要部分,可作为甲状腺抑制治疗的监测手段。当怀疑甲状腺功能紊乱时,FT4和TSH常常一起测定。 TSH、FT3和FT4三项联检,常用以确认甲亢或甲低,以及追踪疗效。 正常参考值:FT3 1.45~3.48 pg/ml FT4 0.71~1.85 ng /dl 5.促甲状腺激素(TSH) TSH检测是查明甲状腺功能的初筛试验。游离甲状腺浓度的微小变化就会带来TSH浓度向反方向的显著调整。因此,TSH是测试甲状腺功能的非常敏感的特异性参数,特别适合于早期检测或排除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中枢调节环路的功能紊乱。 分泌TSH的垂体瘤的患者血清TSH升高,TSH是甲状腺癌术后或放疗以后采用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监测的重要指标。

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以及护理方法

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以及护理方法 幻觉妄想:在精神病领域,妄想尤指难以纠正的病态信念,与现实不符,与个人处境和文化中公认的信念也不一致。思维涣散。表达方式混乱。 心境的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主要有二种心境障碍模式。其一是情感迟钝。这种情感消退经常伴有快感缺乏。快感缺乏是愉快情 感的消退,它经常稳定地伴随着精神分裂症。其二是主要模式是不恰当的情感。即产生与情境不相称的情绪言。 社会性退缩:精神分裂症的早期预兆是对外部世界正在进行的事件缺少注意,缺乏兴趣。精神分裂症患者会一心沉湎于自己的想法中,逐渐减少与环境的接触。 百合60克,加水3碗,煎至2碗,然后取鸡蛋2个,取蛋黄搅烂,倒入百合汤中拌匀,文火煮,再加白糖或冰糖适量调味,分2次一天内服食。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情绪焦虑、多言善惊、烦躁不眠者。 枸杞子280克,猪心1个,洗净,切成小块,同放入油锅内炒熟,加食盐、味精调味。适用于精神分裂症烦躁不眠、心悸易惊者。 石菖蒲10克,猪心1个,切开洗净,加水适量,放炖盅内隔水炖熟,加精盐调味,饮汤食猪心。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情感淡漠、目瞪如愚、傻笑自语者。 莲心3克,研末,大枣10枚煎汤送服,每日1次,饭后服。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情绪焦虑、时而躁狂者。 苦瓜300克,切丝,加清水急火烧沸,换汤出苦味。瘦猪肉150克,切片,油煸后,入苦瓜丝同炒,加调味食用。适用于精神分裂症狂暴无知,便秘溲赤者。 黑木耳30克,用水浸泡发开,加豆腐300克,核桃7个(去皮),用水炖熟,连汤服食。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形瘦面红、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者。

避免暴晒: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易对阳光过敏,引起光敏性皮炎,身体的暴露部位会发红、发痒,因此平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 避免诱发因素:精神病患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患病的诱发因素,以防病情复发。 注意事项:精神病人千万不能练气功,否则会加重病情。也不能喝酒、抽烟和看惊险电影,这些都会加重患者的精神刺激。 充足的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非常重要,它有助于稳定病人的情绪,有利于治疗和康复。 加强防范:病人由于缺乏自知力,常会发生自我伤害或攻击他人的行为,家人应加强防范,多关心病人。尤其在病人服药时,家人应从旁监督,防止病人拒绝服药或过量服药,甚至服药自杀。 猜你感兴趣:

医疗药品第三十六章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甲状腺激素激素的生物合成及发挥效应的过程中,涉及一些新的药理学机制,即跨膜转运及作用于细胞核内受体。 一、甲状腺腺泡细胞摄取碘的机制 甲状腺腺泡细胞从血中摄取碘(I-)的过程,是通过“碘泵”的主动转运过程。碘泵的分子基础现在已经得到阐明,它是一种细胞膜上的转运体“钠-碘同向转运体(Na+-I-symporter,NIS)”,是具有13次跨膜结构的膜蛋白。 甲状腺腺泡细胞对I-的转运属于一种继发性主动转运过程。首先,在细胞膜Na+-K+-ATP 酶水解ATP提供能量,转运Na+和K+后形成膜内外电化学梯度;甲状腺腺泡细胞膜内外存在电化学梯度时,细胞膜Na+-I-同向转运体将血液中的I-与Na+(1个I-和2个Na+)一起转运到细胞内(图1)。 进入细胞内的I-,再通过另一侧细胞膜上的通道(如Cl-/I-通道、Pendrin等),转运到甲状腺滤泡内。甲状腺滤泡内,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的作用下,I-与甲状腺球蛋白上的酪氨酸结合,形成碘化酪氨酸(一碘酪氨酸和二碘酪氨酸),再进一步合成甲状腺激素(T3和T4)。 Na+-I-同向转运体为认识甲状腺特异性摄取碘的机制,提供了理论说明;同时也是放射性碘(131I)进入甲状腺发挥治疗作用的基础。 图1Na+-I-同向转运体及甲状腺滤泡细胞碘转运示意图 二、甲状腺激素作用机制

1.甲状腺激素进入靶细胞甲状腺激素主要作用部位在细胞核,因此,要发挥生理或药理作用,首先必须通过靶细胞的细胞膜。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分子量约700Da,由于其具有水溶性特征,难以通过简单扩散方式跨膜转运。目前,已经了解到甲状腺激素可通过细胞膜的多种转运体进行跨膜转运,包括氨基酸转运体(aminoacidtransporters)、单羧酸转运体(monocarboxylatetransporters)、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rganicaniontransporters)、有机阴离子转运肽(organicaniontransportingpolypeptides)、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rganiccationtransporters)、多药耐药转运体(multidrugresistancetransporters)及脂肪酸易位酶(fattyacidtranslocase)。 这些转运体转运甲状腺激素的选择性低,可通过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和主动转运(activetransport)两种方式进行。通过易化扩散的转运不需要消耗能量,仅能顺电化学梯度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转运,上述转运体的大多数属于此类;主动转运过程需消耗能量,能逆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转运,上述的多药耐药转运体属于此类。对转运体的深入了解,不仅能更好地理解甲状腺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也有助于研制更加理想的作用于甲状腺的药物。 2.甲状腺激素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当血中的甲状腺激素(T3和T4)与血浆蛋白解离,T3和T4通过转运体进入靶细胞,T4进一步转化为T3,然后T3进入细胞核与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receptor,TR)相互作用。T3与TR的亲和力比T4大10倍,85%~90%的TR 与T3结合,故TR又称为T3受体。 在细胞核内,两个TR形成同源二聚体,或TR与其他核受体(如视黄醛X受体,retinoidXreceptor,RXR)形成异源二聚体。在无激素存在时,该二聚体因与辅助抑制因子结合而处于失活状态。一旦T3进入细胞核内与TR结合,辅助抑制因子就与TR分离。这

甲状腺疾病会引起哪些疾病

甲状腺疾病会引起哪些疾病 甲状腺岁体积不大,对于人体而言却十分重要,一旦甲状腺发生病变,则会引起一系列的身体症状,甲状腺的功能亢进,被称之为甲亢,起所分泌的激素量也增加,不利于人体的健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的中医甲状腺科专家提醒大家而且患有了甲亢如果不及时治疗,其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疾病。 1、甲亢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是指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甲状腺素对心脏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所致的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心房纤颤、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心肌病等一系列心血管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心脏病。年龄15~73岁,病程长短不一,最长达34年,最短仅有半个月,平均病程10.26年,男性平均病程6.65年,女性平均疗程9.15年。 2。甲状腺危象(thyrotoxic crisis,thyroid storm):也称甲亢危象,或迅速发展的甲亢或甲状腺风暴,是甲状腺毒症在病情的极度加重、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合并症。本病不常见,却是甲亢严重的合并症,病死率很高。在Graves病和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时可发生。 3.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眼病是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浸润性和炎症性眼部疾病,主要发生于Graves病人中,也可见于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及原发甲减和桥

本甲状腺炎患者。在后者仅有3%病例伴有甲状腺眼病。 4.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时,血钾常降低。周期麻痹可以出现在甲亢之前,也可发生在甲亢症状明显时或缓解以后,本病在欧美澳等国家少见,而中国和日本均是容易发病的国家。国内报告本症占甲亢病人的3%左右,中年男性更常见。通常在对症治疗及用抗甲状腺药以后病情可以缓解。随甲亢病的复发,周期麻痹可能再度发生。 5.甲亢性慢性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慢性肌病是甲亢时神经肌肉的一种常见的合并症。在甲亢突出的表现体重减轻表现中,甲状腺功能亢进性慢性肌病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本症发生于70 %-80%Graves病患者中,女性居多。 6.甲亢合并妊娠:本病发病可达0.8%,以Graves病最常见。 7.血白细胞减少:甲亢本身,由于末梢血管的扩张,或甲状腺激素对骨髓的影响,可以出现末梢血中白细胞相对或绝对的数量减少,临床可见血清白细胞在正常值的低限,在治疗后,随着甲亢病情的好转可上升到正常水平。 8.其它并发症:重症肌无力、恶性贫血、白癜风、Addison病、糖尿病、斑秃、类风湿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硬皮病、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其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伴随的疾病不完全相同。这些并发症在临床上均不常见。

第五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精神分裂症最多见的幻觉是:() A.听幻觉 B.视幻觉 C.触幻觉 D.嗅幻觉 E.味幻觉 2.精神分裂症的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 A.情感不稳 B.情感不协调 C.情感高涨 D.情感低落 E.情感脆弱 3.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妄想主题多为:() A.被害妄想 B.夸大妄想 C.疑病妄想 D.影响妄想 E.贫穷妄想 4.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下,病人出现忐忑惶恐,坐力不安,精神十分紧张。这个症状为() A.易激惹 B.情绪不稳 C.恐惧 D.焦虑 E.情感低落 5.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最有意义的一组症状是:() A.思维迟缓,情绪低落,企图自杀 B.情绪高涨,思维活动加速 C.思维散漫,思维破裂 D.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症状 E.思维敏捷,动作增多 6.注意增强常见于:() A.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B.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C.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D.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E.未分型精神分裂症 7.精神分裂症最多见的幻觉是:() A.幻听 B.幻视 C.幻触 D.幻嗅 E.内脏幻觉 8.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妄想主题为() A.被害妄想 B.夸大妄想 C.自罪妄想 D.疑病妄想 E.嫉妒妄想 9.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觉主要是:() A.假性幻听 B.言语性幻听 C.幻视 D.内脏幻觉 E.幻嗅 10.问一女病人年龄时,病人答到:“二十二,二月初二生,二八月乱穿衣,衣服脏了没人洗,洗衣机是我买的,我属猴”你认为这个回答说明病人有下列何症状:() A.思维散漫 B.病理象征性思维 C.音联意联 D.强制性思维 E.思维破裂 11.诊断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依据:() A.幻觉突出 B.无自知力 C.思维情感不协调 D.青壮年 E.妄想 12.引起错觉的常见因素为() A谵妄状态B焦虑、紧张等情绪因素C疲劳D以上都对 13、在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研究中,目前最重要的因素是() A 遗传因素 B 环境因素 C 精神因素 D 性格因素 14.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 A 思维障碍 B 记忆障碍 C 意志障碍 D 行为障碍 15.关于精神分裂症的预后,错误的是() A 发病年龄越早预后越好 B 病前性格健全预后较好 C 无明显发病诱因预后较差 E 病程长、发病迟、未及时治疗效果差 16.下列不属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关的是() A 焦虑B抑郁症C精神分裂症D癔症 17.有关精神分裂症,下述错误的是() A 多起病于青壮年 B 常缓慢起病,病程多迁延 C 具有思维、意识等多方面障碍 D 在重性精神障碍中患病率最高 18.下列不属于精神分裂症常见症状的是() A 被控制感 B 情感障碍 C 幻听 D 智能障碍 19.精神分裂症最有效的维持治疗是() A 较长时间住院 B 坚持服药 C 坚持服药并参加工作 D 渐减药并参加工作

甲状腺验血各项功能检测项目临床意义--文字版

甲状腺验血各项功能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中山--0,开始转载于 2011-12-26 20:13:33 原文由上海-天天快乐发表于甲状腺交流 3群 | 查看原文 回复转载到 1、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T3)(周一~周五检测,可当天出报告,急诊可随时检测) T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血清TT3浓度反映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优于反映甲状腺分泌状态。TT3是查明早期甲亢、监控复发性甲亢的重要指标。TT3测定也可用于T3型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医源性甲亢,甲亢治疗中及甲减早期TT3呈相对性增高;碘缺乏性甲状腺肿病人的TT4可降低,但TT3正常,亦呈相对性升高;T3型甲亢,部分甲亢患者TT4浓度正常,TSH降低,TT3明显增高。降低:甲减,低T3综合征(见于各种严重感染,慢性心、肾、肝、肺功能衰竭,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低TBG血症等。 正常参考值:0.45~1.37 ng/ml 2.总甲状腺素(TT4,T4)(周一~周五检测,可当天出报告,急诊可随时检测) T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

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TT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减的诊断以及TSH抑制治疗的监测。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妊娠,口服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药,家族*),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肝炎,肥胖症,应用甲状腺激素时,进食富含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组织等。降低:甲减,低TBG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病,蛋白丢失性肠病,遗传性低TBG血症等),全垂体功能减退症,下丘脑病变,剧烈活动等。 正常参考值:4.5~12 ug/dl 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游离甲状腺素(FT4)(周一~周五检测,可当天出报告,急诊可随时检测) FT3、FT4是T3、T4的生理活性形式,是甲状腺代谢状态的真实反映,FT3、FT4比T3、T4更灵敏,更有意义。FT3、FT4测定的优点是不受其结合蛋白质浓度和结合特性变化的影响,因此不需要另外测定结合参数。 FT3含量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亢进或低下有重要意义,对甲亢的诊断很敏感,是诊断T3型甲亢的特异性指标。 FT4测定是临床常规诊断的重要部分,可作为甲状腺抑制治疗的监测手段。当怀疑甲状腺功能紊乱时,FT4和TSH

精神分裂症治疗原则是什么

精神分裂症治疗原则是什么 健康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关爱健康是生命中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3.8‰-8.4‰,美国的研究,终身患病率高达13‰;我国1994年调查数据,城市地区患病率7.11‰,农村4.26‰。精神分裂症病因复杂,尚末完全阐明。 多起病于青壮年,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和内心体验不协调,脱离现实。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可有注意、工作记忆、抽象思维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认知功能损害。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发生精神活动衰退和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 1、早发现,早治疗; 2、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绝大部分症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应作为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3、治疗时需足量、足疗程,并积极进行全病程治疗; 4、精神分裂症治疗是长期治疗,药物选择考虑症状、副反应、个体耐受性,同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和可获得性; 5、药物的剂量应个体化,并随不同的治疗阶段进行调整; 6、患者会面临心理和社会问题,是疾病表现的一部分,也是病后的心理应激反应,通常要进行心理社会的干预; 7、家庭对患者的治疗、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属需要了解疾病知识,支持患者治疗,帮助选择正确的治疗途径; 8、精神分裂症治疗是长期治疗,患者和家属一定要掌握疾病的自我管理技能,防止反复发作,维持病情的长期稳定; 9、患者、家属、医务工作者建立良好的治疗联盟,共同应对疾病。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e816238213.html,/jsflz/2012/1130/45618.html

第三十二章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名词解释: 、填空题 1.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临床上可用于治 疗________ 、 ________ 和________ 。 2. 抗甲状腺药包括四类,分别是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3. 小剂量碘参与________ ,临床可用于防治 _______ ;大剂量碘产生_______ 作用,临床可用于________ 和 _______ ,通常与_________ 合用。 4. 硫脲类抗甲状腺药适用 于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5. 放射性碘临床应用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是非题 61. 不同剂量的碘化物对甲状腺功能产生的影响是相同的。 62. 卡比马唑为甲巯咪唑的衍化物,在体内转化成甲巯咪唑而发挥作用,可用于治疗 甲亢危象。 四、选择题 A型题 1. 硫脲类药物治疗甲亢的机制是

A. 抑制甲状腺组织对碘的摄取 B. 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C. 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D. 对抗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E. 对抗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2. 硫脲类药物主要的不良反应是 A. 粒细胞减少 B. 血小板减少 C. 肝损害 D. 肾脏损害 E. 红细胞减少 3. 下列哪种不是硫脲类的临床应用 A. 甲亢的内科治疗 B. 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 C. 与放射性碘合用于甲亢以增强疗效 D. 甲亢手术前准备 E. 甲状腺危象综合治疗 4. 甲亢手术前准备宜选用 A. 硫脲类药物 B. 小剂量碘制剂 C. 大剂量碘制剂

碘对比剂对甲状腺功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819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8月 第30卷 第8期(总第206期)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August,2015,Vol. 30 No.8(Serial No.206) stroke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Acta Neurol Scand, 2011, 124: 40-44. [30] Marin F, Roldan V, Climent VE, et al. Plasma von Willebrand factor, soluble thrombomodulin, and fibrin D-dimer concentrations in acute onset non-rheumatic atrial fibrillation. Heart, 2004, 90: 1162-1166. [31] Rewiuk K, Wizner B, Fedyk-Lukasik M, et al. Epidem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coexisting heart failure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in an outpatient setting. Pol Arch Med Wewn, 2011, 121: 392-399. [32] Shin DI, Jaekel K, Schley P, et al. Plasma levels of NT-pro-BNP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before and after electrical cardioversion. Z Kardiol, 2005, 94: 795-800. [33] Schnabel RB, Larson MG, Yamamoto JF, et al. Relations of biomarkers of distinct pathophysiological pathways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incidence in the community. Circulation, 2010, 121: 200-207. [34] Smith JG, Newton-Cheh C, Almgren P, et al. Assessment of conventional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multiple biomarkers for the prediction of incident heart failure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J Am Coll Cardiol, 2010, 56: 1712-1719. [35] Latini R, Masson S, Pirelli S, et al. Circulating cardiovascular biomarkers in recurrent atrial fibrillation: data from the GISSI-atrial fibrillation trial. J Intern Med, 2011, 269: 160-171. [36] Roldan V, Vilchez JA, Manzano-Fernandez S, et al. Usefulness of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for stroke risk prediction in anticoagulated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Stroke, 2014, 45: 696-701. [37] Chen YH, Xu SJ, Bendahhou S, et al. KCNQ1 gain-of-function mutation in familial atrial fibrillation. Science, 2003, 299: 251-254. [38] Zhou J, Gao J, Liu Y,et al. Human atrium transcript analysis of permanent atrial fibrillation. Int Heart J,2014,55: 71-77. (收稿日期:2014-10-30) (编辑:漆利萍) 碘对比剂对甲状腺功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司海龙综述,秦勤审校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冠心病与肿瘤等疾病的发病人群不断增长,增强CT 检查与微创介入手术的应用日益普遍,更多的患者需要体内注射含碘对比剂。碘离子进入人体后广泛分布于细胞外液,在肾脏、唾液腺、胃黏膜、脉络膜丛、泌乳的乳腺及甲状腺等组织中浓度相对较高,其中只有甲状腺能够利用碘而合成甲状腺激素。体内的含碘对比剂主要经肾脏排出体外。体内注射含碘对比剂对肾脏的影响已经得到普遍重视,近年来人们也开始重视它对甲状腺功能的潜在影响。1 碘与甲状腺的关系 1.1 人体对碘的基础需要量 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人体每日对碘摘要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与肿瘤等疾病的发病人群不断增加,增强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与微创介入手术的应用日 益普遍,更多的患者需要体内注射含碘对比剂。一次静脉推注含碘对比剂后,进入血液中的碘原子数量是人体每日基础需要量的数万倍,维持高水平达1周以上。超生理剂量单次碘负荷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迄今未见一致报道。国内研究显示,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成人接受体内注射含碘对比剂后3~6个月甲状腺功能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而国外的研究则显示该人群罹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的风险升高,肾功能不全者为高危人群。对于孕妇及新生儿,国外多项研究均认为体内注射含碘对比剂对孕妇及新生儿的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影响。关键词 碘;对比剂;甲状腺 的基础需要量约65 μg。正常状态下,细胞外液碘离子总量约为150 μg,而甲状腺内以甲状腺素和碘化酪氨酸形式储存的有机碘高达8~10 mg。65 μg 碘离子可供甲状腺合成约100 μg 甲状腺素(T 4)。有研究显示,100 μg 外源性T 4即可以代替甲状腺全部切除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如果要消除碘缺乏病的全部表现,则每天需要补充碘100 μg [1]。1.2 摄入碘的推荐剂量 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ICCIDD)提出了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碘摄入推荐剂量:0~<6岁为90 μg/d;6~12岁为120 μg/d;>12岁为150 μg/d;妊娠及哺乳 妇女为200 μg /d [2] 。中国营养学会提出了中国人的碘摄入推荐 综述

精神分裂症药物分类

精神分裂症药物知识简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类疾病,因发病突然、治疗过程漫长、病程多迁延而难以治愈。受病情和药物副作用的影响,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受尽折磨,十分痛苦,往往会丧失治疗信心而半途而废。 其实,患者发病期在接受心理治疗的同时应予以药物治疗,并力求治疗的系统化和充分化,以期获得较好的疗效。能够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及其类别如下: 1.二苯氧氮平类 代表药物有:洛沙平、氯氮平、氯噻平等。 2.苯酰胺类 代表药物有:舒必利、泰必利、舒托必利等。 3.硫杂蒽类 代表药物有:泰尔登、氯噻吨、三氟噻吨等。 4.丁酰苯类 代表药物有:氟哌啶醇、氟哌啶醇葵酸酯、苯哌利多、三氟哌啶醇、五氟利多、氟司必林等。 5.吩噻嗪类 代表药物有:奋乃静、三氟拉嗪、氟奋乃静、氟奋乃静葵酸酯、甲硫达嗪、氯丙嗪、奋乃静等。 6.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代表药物有:利培酮、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氨磺必利、舍吲哚等。 总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有很多类型。根据患者症状的轻重和临床表现,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期的药方各有不同,而且这些药物的作用复杂,用药的技术性和技巧性很强,所以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才能服用,患者切勿盲目服药以免引发不良后果。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常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有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奥氮平、氯氮平、阿立哌唑、氨磺必利、舍吲哚等,这些药物多数是在氯氮平的化学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通过药物对DA、5-HT二个系统的协同作用达到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情感症状和认知障碍的目标,相对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减少了锥体外系反应和肝脏等方面的不良反应,患者使用后生活体验和人际交往能力有一定的优势。但相对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催乳素水平升高的副作用又是新的医学问题,常常出现体重增加、泌乳、闭经、血糖血脂升高等,形成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学和临床学特点,但总体而言较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具有其一定的临床应用优势。其中阿立哌唑因为作用机制有较为特殊,无明显的催乳素水平升高问题。

第三十六章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第三十六章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一、选择题 A型题 1.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破坏甲状腺组织 B.抑制过氧化物酶,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 C.阻止甲状腺细胞对碘的摄入 D.抑制甲状腺球蛋白水解酶 E.抑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 2.下列哪种抗甲状腺药物不能抑制外周组织的T4转化为T3? A.丙硫氧嘧啶 B.甲硫氧嘧啶 C.甲巯咪唑 D.卡比马唑 E.碘化钾 3. 下列哪种药物可治疗粘液性水肿? A. 卡比马唑 B.甲硫氧嘧啶 C.丙硫氧嘧啶 D.碘化钾 E.甲状腺激素 4.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主要是: A高血压 B.粒细胞缺乏症C.肝功能损害D.过敏反应 E.骨质疏松 5.小剂量碘剂可用于治疗: A.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术前准备 B.预防单纯性甲状腺肿 C.甲状腺危象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以上都不是 6.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前给予复方碘溶液的目的是: A.降低血压 B.使甲状腺腺体变大,便于手术操作 C.使甲状腺腺体变小,血管网减少,变韧,利于手术 D.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 E.降低血压增强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 7.下列甲状腺激素的不良反应,哪项不正确? A. 心悸,多汗 B. 手震颤 C.脉搏减慢而不规则 D.腹泻,呕吐 E.心力衰竭 8.下列哪种酶可被大剂量碘抑制? A.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B.琥珀酸脱氢酶 C.二氢叶酸合成酶 D.多巴胺β羟化酶 E.蛋白水解酶 9.幼儿甲状腺分泌不足易患哪种疾病? A.侏儒病 B 肢端肥大症 C.粘液性水肿 D.单纯性甲状腺肿 E.呆小症

10.治疗粘液性水肿的主要药物是: A.他巴唑 B.丙硫氧嘧啶 C.甲状腺素 D.小剂量碘剂 E.卡比马唑 11.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是: A.瘙痒 B.药疹 C.粒细胞缺乏症 D.关节痛 E.咽痛、喉头水肿 12.下列哪种疾病使用碘制剂治疗? A.尿崩症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糖尿病 D.活动性肺结核 E.单纯性甲状腺肿 13.下列哪种药物可用于甲状腺危象的治疗? A.大剂量碘剂 B.小剂量碘剂 C.放射性碘 D.普萘洛尔 E.甲状腺素 14.治疗呆小病应选下列哪种药物? A.他巴唑 B.卡比马唑 C.丙硫氧嘧啶 D.甲状腺素 E.小剂量碘剂 15.不属于硫脲类的药物是: A.甲硫氧嘧啶 B.丙硫氧嘧啶 C.甲巯咪唑 D.卡比马唑 E.格列齐特 16.碘化物不能单独用于甲亢内科治疗的原因是: A.使甲状腺组织退化 B.使腺体增大、肥大 C.使甲状腺功能减退 D.使甲状腺功能亢进 E.失去抑制激素合成的效应 17.下列哪种疾病禁用甲状腺激素? A.克汀病 B.呆小病 C.甲状腺危象 D.粘液性水肿 E.单纯性甲状腺肿 18.为什么硫脲类药物在重症甲亢,甲状腺危象时可列为首选? A.促进腺体增生 B.能迅速控制血清中T3水平 C.能迅速控制血清中T4水平 D.能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E.免疫抑制作用 19.放射性碘的不良反应是: A.可导致粒细胞缺乏症 B.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C.可导致肝功能损害 D.可导致血管神经性水肿、上呼吸道水肿及喉头水肿 E.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 20.下列哪种药物可用于术后复发的甲亢? A.丙硫氧嘧啶 B.放射性碘 C.格列齐特 D.大剂量碘剂 E.小剂量碘剂 21.下列哪种药物主要用于青少年甲亢?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一)对代谢的影响 1、能量代谢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的耗氧量和产热量,其产热效 应与Na+/K+-ATP酶的活性增强有关,也与促进脂肪氧化有关。 2、物质代谢 (1)蛋白质代谢:适量的甲状腺激素通过作用于核受体,能刺激DNA转录过程,促 进mRNA形成,加速蛋白质和各种酶的形成,有利于机体的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则加速蛋白质分解,特别是骨骼肌蛋白大量分解,以至于出现肌肉消瘦和肌无力;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蛋白质合成减少,但组织间的黏蛋白增多,引起粘液性水肿。 (2)糖代谢: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小肠粘膜对葡萄糖的吸收,增加糖原分解,抑制糖 原合成,使血糖升高,但还可加强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使血糖降低。但总的来说,升糖作用大于降糖作用,故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糖升高,甚至出现糖尿。 (3)脂肪代谢: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对胆固醇,既能促进其合成, 也能加速其分解,但分解速度超过合成,故甲亢时血中胆固醇含量低于正常,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则发生相反变化。 (二)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促进脑与长骨的生长与发育。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全的婴儿,脑和长骨的生长发育明显障碍,表现为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称为呆小症,又称克汀病。生长发育障碍在出生后最初的4个月内表现最为明显,所以,治疗呆小症应在出生后4个月内补充甲状腺激素,过后再补充则难以逆转。 (三)其他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甲状腺激素不仅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而 且能提高已分化成熟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多有烦躁不安、 多言多动、喜怒无常、失眠多梦等症状;相反,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则有言行迟缓、记忆减退,表情淡漠,少动思睡等表现。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可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大,组织耗氧 量增多,小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结果收缩压增高,舒张压正常或稍低,脉压增大。甲亢患者可因心脏做功量增加而出现心肌肥大,严重者甚至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4. 齐拉西酮: 这个药的突出优点是不引起嗜睡,不引起肥胖,副作用小是其优点,缺点是要监测心电图,有可能引起QT间期延长,如果出现QT间期延长就要停药。常用剂量80-120mg/日,价格进口的40mg每粒16元多,国产的40mg大概是6元吧。 服用这个药有一点注意:要与餐同服,这样吸收的好,不这样的话,吸收的药量要减少三分之一。开始吃的时候小剂量下可能会引起患者激活,患者表现的可能会兴奋一些,继续加量就会好了,厂家宣传该药对抑郁有治疗作用。 4. 五氟利多: 唯一口服长效药物,每片20mg,每周服用2-3次,每次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片,别按说明书吃,容易引起锥体外系副作用。治疗精神分裂症一般,但是维持治疗不错,服用简单,也可以给不配合吃药的患者暗服药,方便。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一) 发布时间:2011-07-21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目前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以下多种因素有关系:性格特点,不良事件,压力,意外因素,遗传因素等等,真正的病因不明。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是大

脑的疾病,作为最复杂的器官:大脑,内部结构极其复杂,以亿为单位的大脑神经细胞彼此之间有着异常复杂的联系。目前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的神经递质出现了失衡,尤其是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的异常与精神分裂症关系最大。那么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治疗精神疾病的原因就在于:作用于大脑的神经递质系统,使大脑神经递质趋向平衡和正常。 抗精神病药物的分类: 1、按照药物发明的先后,分为老药:氯丙嗪,奋乃静,舒必利,氯氮平等,还有新药:奥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喹硫平,氨磺必利,利培酮等。 2、按照药理的不同又分为经典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哌啶醇,舒必利等以及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等。 3、按照药品的剂量,分为高效价药物:氟哌啶醇,奋乃静,利培酮等,还有低效价药物:氯丙嗪,氯氮平,喹硫平等。区分的方法是看每一片的单位:如果一片的剂量是1mg,2mg的就是高效价药物。剂量是25mg,50mg的,就是低效价药物。两种药物各自有着不同的药理特点和临床使用注意事项。 4、按照药物的作用时间长短,又分为长效药:只有一种口服长效药:五氟利多,管一周,其他长效药均为针剂:哈利多,氟奋乃静癸酸酯,哌泊塞嗪棕榈酸酯,利培酮长效微球等,打一次能管2-4周的病情。以及短效药:几乎所有口服药都是短效药。。 5、价格不同又分为便宜药和贵的药物。如果经济条件不好的话,吃便宜的国产药就行,如果经济条件很好,那就吃进口的,进口的药物品质要稍好一些,但是国产药性价比更高,大家不要盲目迷信进口药。 注意:药物的疗效和价格不成正比,贵的药不一定疗效更好。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详解

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医学科学的进步,人均寿命的逐年提高,精神疾病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健康疾病之一。精神疾病分多种类型,而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属于一种难治性的精神疾病。那么,什么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多样复杂,几乎包含了精神科的全部症状和症状群,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病例能够表现精神分裂症的所有症状。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不同的表现,但无论如何,精神分裂症自身临床表现具有其特征性,具有思维、情感、行为意向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环境的特点。因此,针对精神分裂症疾病的特点,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护理,可有效控制精神症状,增加治愈率。心理护理的基本原则是与患者建立、保持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系,解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有安全感、信任感,取得患者的合作。心理疗法是在精神分裂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积极、恰当的心理护理,对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和情绪,使之配合治疗,都有良好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而且对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幻视幻触反常兴奋自杀自伤耐心诚恳安全信任 目录: 一、目的与意义 二、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 2.1、精神分裂症的前驱症状 2.1.1、性格改变 2.1.2、类神经症症状 2.1.3、行为出现异常 2.1.4、多疑、敌对及困惑感

2.2、感知觉障碍 2.3、思维及思维内容障碍 2.3.1思维形式障碍 2.3.2思维内容障碍 2.4情感障碍 2.5意志与行为障碍 三、临床分型 3.1偏执型 3.2紧张型 3.3青春型 3.4单纯型 3.5未分化型 四、治疗 4.1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4.2;电痉挛治疗 4.3心理治疗 五、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 六、护理措施 6.1强化安全护理 6.2病房安全管理 6.3严密观察,掌握病情 七、生活护理 7.1饮食护理 7.2保证充足睡眠 7.3卫生护理 7.3.1生活可以自理的患者 7.3.2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 八、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护理: 8.1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管理 8.2医护人员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 8.3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人格 8.4医务人员怎样取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信任 8.5开展心理测评,对症处理 8.6正确的应用沟通技巧,及时为患者解开心结 8.7恢复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九、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宣传教育 十、特殊护理 10.1对精神分裂症自杀、自伤护理 10.2针对精神分裂症伤害他人行为的护理问题 10.3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安心住院逃离医院行为的问题 10.4经分裂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十一、总结 一、目的与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