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导读: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重点与难点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教学过程:一、解题1、出示课题,读题。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二、自学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三、交流1、试说课题意思。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四、阅读(第一段)1、指名分节读课文。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2、完成作业本第1、2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2、背诵第6~8自然段。教学过程:一、阅读第二段。1、理清典礼过程。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典

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朗读(自豪,扬眉吐气)3、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4、背诵6~8节。二、阅读第三段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欢喜和激动的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选读句子。三、作业1、背诵6~8节。2、完成作业本3、5题。3、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全场30万人,为———而———;为———而———;为———而———。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1、听写。2、背诵6~8节。二、阅读第四段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2、理解。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三、总结全文,领会中心。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3、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4、完成作业本6、7题,交流。

5、学习“单元提示”。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四、作业选做: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开国大典》练习题(附答案)

《开国大典》课课练 基础训练 一、用“ ”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首都( d ōu d ū) 飘拂( f úf ó) 差不多( ch āch à) 直奔( b ēn b èn ) 电钮( li ǔni ǔ) 乘车( ch én ch én ɡ) 二、比一比,再组词。 ┌协( ) ┌瞻( ) ┌佛( ) ┌择( ) └胁( ) └檐( ) └拂( ) └泽( ) ┌钮( ) ┌徐( ) └纽( ) └涂( ) 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2.毛泽东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3.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陆续 连续 继续 4.步兵、炮兵、骑兵( )不断地经过主席台。 5.一万支礼花( )射入天空。 6.阅兵式结束了,群众游行( )进行。 四、根据词意写词语。 1.一个新的国家建立时举行的隆重的典礼。( ) 2.恭敬而庄严地站着。 ( ) 3.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 ) 4.恭敬地看。 ( ) 五、把下列意思相近的词用线连起来。 徐徐 汇合 安静 雄壮 举 汇集 缓缓 雄伟 肃静 擎 六、缩句。 1.受检阅的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2.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三、选词填空。 宣读 宣布1.这庄严的(

3.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综合应用 七、课内阅读。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 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 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 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用“”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2.这段文字在写法上运用了先后的方法,重点写了、,应该说他们是全场三十万人的“”。 3.用“[] ”标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和比作和。4.如果把文中的“直奔”换成“走向”,好不好?为什么? 《开国大典》课内阅读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拿、举)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 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b ēn bèn ) 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 更(g ēng gèng) 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 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 dǎo d ào)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 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看到、投向、望着)主席台。 1、用“√”打出正确的读音或正确的词语。( 5 分) 2、用“ ____”画出第一段文字的中心句。这段文字在写法上运用了先_______后 _______的方法,重点写 了 _________、 _________,应该说他们是全场三十万人的“___________ ”。(6分) 3.“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这个句子运用了 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请你仿写一句。(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加“——”句子,你体会到什么?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表现了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情。( 2 分)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赏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赏析 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冉冉升起。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28年,终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赏析,希望你喜欢! 开国大典图片人物 董希文创作的原始版本,站在前排是当时的六位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自左至右分别为: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在朱德身后,还重点描绘了两位人物周恩来和林伯渠。1955年,高岗事件发生后,董希文奉命将画中的高岗删除,原位以一盆鲜花代替。 开国大典赏析 《开国大典》是董希文的传世之作,它产生的前夜适值美术界开展新年画创作运动,因此董希文在画面中融合了当时正在流行的

新年画的构图和色彩,把一个规模宏大的历史题材,以一种鲜明的民族风格表现出来。画面的喜庆气氛是由地毯、红柱、灯笼和广场上的红旗的红色基调所形成的,同时红色也象征一种庄严与隆重的感觉,有力地烘托了开国大典的主题。《开国大典》这种近乎纯色的色调构成与西方传统绘画的灰色调大相径庭。地毯上的图案及灯笼、柱子和护栏等都具有典型文化符号的隐喻性,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典型的中国审美趣味的油画风格。 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董希文显然苦心经营,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他只能根据现有的照片进行创制,并使得本来有较强明暗关系的照片变成处在平光中的美术造型形象,以此求得了所有人物在画面上的和谐统一。董希文在创作《开国大典》时,人物形象还借鉴了敦煌唐代壁画的手法和人物画《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的造型气质,以及明代肖像画的处理手法,不但将领袖们的仪表动态刻画的惟妙惟肖,而且将人物内在的气质和精神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在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作品当中,《开国大典》无疑是最有生命力的作品之一,它的出现正如靳尚谊所言:它与当时的政治需要、画家的精神状态以及艺术上的追求是和谐统一的。 一些知名画家看了这幅油画之后,都认为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绘画精品。中国革命博物馆将这幅画展出后,在艺术界和社会上都

【推荐】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开国大典》课内阅读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

阅读《开国大典》片断,回答问题。 一、: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样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并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dàn tán)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骑兵一个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chà chāi)不多把嗓(sǎng sǎn)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3分) 2.“装甲车”的“甲”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部,再查()画。“甲”在字典中有4种解释:(1)第一,(2)古代军人打仗穿的衣服,(3)动物身上的硬壳,(4)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用的装备。“装甲车”的“甲”该选第()种解释。 3.给划“——”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这段主要写了(),表达了。 5.这个片断中的第一自然段写到受检阅的部队的次序是()、()、()三军。其中重点写了()军,它有()、()、()、()等兵种。(4分)6.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3分)7.哪个句子最能体现群众的高兴和激动的心情,用“”画出来。人们激动的原因是(),朗读这个句子应该用()、()的感情来读。(3分) 8.如果你在电视机前看到阅兵式的经过,你会想些什么?(2分)二: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拿、举)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

【精编范文】开国大典读后感100字-范文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开国大典读后感100字 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开国大典读后感,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更多资讯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开国大典读后感100字【一】 《开国大典》这篇课文使我深感动,全文记叙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盛况。 这篇课文是按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介绍的,文中正下午三点整时,毛主席出现了,会场上暴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这表明了人们对毛主席的热爱。这时,我仿佛也进入了那三十万人的会场,顿时在内心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正是这一段,表达了人们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欢快的心情,也正是这一段,激起了我的爱国之情。这时,新中国第一面国旗_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我也不例外,仿佛也看到了那迎风飘扬的国旗仿佛也看到了那壮严而肃静地场面。接着是阅兵式,那些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他们那矫键的步伐和整齐的军容似乎就在我面前,我喜欢军人的威武和整洁,使我充满了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敬佩之情,也情不自禁地跟着群众吹呼起来。阅兵式完毕,已是傍晚了,我置身于那人山人海的天安门广场中,随着两股红流,不断地向毛主席吹呼:“毛主席万岁!”典礼完毕了,但我激动的心情未能平静下来。 开国大典读后感100字【二】 透过文章中描述的开国大典的欢乐场景,我想起了不久前看过的电影《建国大业》,了解了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也想起了姥爷曾经给我讲过的那些艰苦岁月,解放前,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没有书读.解放后,他们过上了崭新的生活,日子一天天富裕起来.姥爷还告诉我,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和赵一曼、刘胡兰、方志敏、邱少云等无数革命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读完《开国大典》,我掩卷沉思,我们刚刚为祖国庆祝了60岁生日,今天的祖国与开国大典时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从小生活在幸福的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艰苦的岁月,但是,我们要像革命前辈一样,胸怀远大理想和报国之志,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开国大典课外阅读

《开国大典》课外阅读拓展 开国大典的礼炮 当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时,广场上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抬头瞻仰五星红旗。 这时,大地震动,炮群长啸,齐鸣二十八响。礼炮声如同报春的惊雷,在天宇间回响激荡,震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把开国大典上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进一步推向了高潮。 国外一些国家在举行庆典活动时,一般都鸣礼炮二十一响,这是最高的礼仪。开国大典为何要鸣二十八响呢? 这是毛泽东首先提出来的。在政协一届会议上,一位代表提出质疑:“在国外,最高礼仪是二十一响,我们为什么要鸣二十八响呢?”当时没有人回应。 会议休息时,毛泽东见到负责开国大典筹备工作的华北军区作训处长唐永剑,话题很快进入开国大典的礼炮鸣放问题,毛泽东问小唐:“你说,放二十八响有没有道理呢?” 唐永剑是个文采横溢、学识渊博的才子,他一下就明白了毛泽东的用意,马上说:“主席,我起草一个关于礼炮二十八响的说明吧。” 毛泽东微笑着默允了。很快,简明扼要的二十八响说明报告递上来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横空出世到1949年,刚刚二十八年。二十八响礼炮就是二十八年党史的赞礼,这不是极有道理吗?毛泽东看到这份报告后,在上面用铅

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开国大典上,礼炮队由一百零八尊山炮组成,分为两组,一组装填,一组发射,轮流作业,以缩短每响之间的间隔时间。所以,人们习惯上仍称五十四尊礼炮。 一百零八尊礼炮一字形摆开,背倚天安门广场,靠着一截古墙边,位置在前门附近。两分半钟之内,二十八响无头空炮全部送入空中。 礼炮队员们十分自豪,因为全中国全世界的人民都听到了他们代表新中国发出的呐喊。 建国之后,在开国大典上鸣放过的山炮大部分被销毁了,有两尊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作为陈列文物。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瞻仰: 呐喊: 2.结合课文内容并回答问题。 ⑴开国大典礼炮有什么作用? ⑵开国大典礼炮为何要鸣二十八响呢? 。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实录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读会写。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6课开国大典,齐读课题。生读。 师:注意典是个生字。典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在哪儿见过这个词语? 生:……结婚典礼毕业典礼开学典礼 师:典的前面加上一个“大”字,这会是怎样的典礼? 生:隆重的、盛大的 师:再来看“开国大典”,你读懂了什么? 生:这是新中国成立时隆重而盛大的典礼。 师:带着这样的体会再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我会认 师:预习是学习的开始,课前完成预习卡的同学请举手。 举起的可都是会学习的小手,考考你。课件出示字词。 生读 师评价:读得真好,字正腔圆,作为奖励,你带大家读一遍。 2、我会写 师:看来咱们都是词语掌握小能手,生字都会认了,写的怎么样呢?老师课前检查了同学们的预习卡,写得真好,不仅漂亮美观,而且干净整洁,看起来赏心悦目。但老师发现“瞻”这个笔画比较多的字出现了问题。在写这个笔画多的字时注意占格。看老师写,(师板书)把这个字在本子上写一写。 学生写,师提醒:遇到笔画比较多的字时不要着急,一笔一画,工工整整,这样写出来的字才能方方正正、美观大方。 (夸学生占格准、写字舒展大方) 3、我会想 师:我们继续交流预习卡的第三部分,谁能根据提示说说你对课文的概括。课件出示 (生根据预习填空,根据学生填空板书:会场布置典礼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 师:多会读书啊,你们选用的词语不仅准确,而且想当精炼。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就可以像这样:理清文章顺序,抓住主要事件情节,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 师:这不是简单的四个短语,每个短语的背后都呈现着生动的场面。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

1949年开国大典有什么意义

1949年开国大典有什么意义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我们的新中国成立了,你知道开国大典带来的意义是什么吗?下面是分享的1949年开国大典有什么意义,一起来看看吧。 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表明中国终于是1个自主的国家了,表明中国人民可以从东亚病夫成为龙的传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中国的历史开辟了新的纪元。 开国大典的选时原因当时中国南方一些地区还未解放,国民党的空军经常袭扰北方,并图谋破坏开国大典。国民党空军夜航能力不行,在大陆轰炸完后,必须在天黑前返回,如果上午举行大典,国民党飞机飞到北京还能赶在天黑前回去,如果下午举行,国民党飞机就来不及了。于是开国大典决定在下午举行。后来随着解放军空军战斗力的

增强,拥有了对付国民党飞机的能力,以后的国庆活动就都改在上午举行。 开国大典的其它相关外国朋友 新中国开国大典的日期确定的程序与绝对保密性使能出席的外国人少之又少,择何日举行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当时在外交上也是很敏感而举世关注的。 苏联文学家艺术家代表团,斯巴诺,算是有幸出席开国大典的仅有的外国朋友了。 大典筹备 当时西方通讯社对于新中国开国大典的时间,在八九月间已经有了种种揣测:有1种说法是中国人办事讲究选择吉日良辰,极有可能在占领华南、西南基本统1大陆后,于1950年元旦这天举行仪式,“元旦”是中国人认为一年中最好的喜庆开端日子;在9月27日政协会议宣布将北平改为北京,定为首都消息传开后,也有西方记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对孙中山有好感,既然中华民族各方面的精英人物都已云集北平开会,或许他们会选择辛亥革命的“双十节”10月10日这天,举行大典的仪式。 关于国名、国旗、国徽、国歌及采用的纪年等开国的诸多事宜,一些书籍和文章都已有详细生动的记述与描写,但关于“10月1日”开国大典日子的选定,至今尚未见到完整、专题及甚为具体的文字记载。 新政协筹备会议在6月15日开始开会,1949年7月7日过后,

《开国大典》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案 本文是关于《开国大典》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 2.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3.学习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开国大典盛况,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2.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加深对含义较深句子的理解。 2.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及词语,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能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

当时在天an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的盛况。(观看一分钟左右的影片)(二)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擎(qíng)钮(nǐu)瞻(zhān) 聂(niè)党(dǎng) (三)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 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 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 擎:举。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迎风招展: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 汇集:会合,聚集。 排山倒海:排,推开。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瞻仰:恭敬地看。 (四)再次默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划分段落。 学生讨论: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 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大典进行中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又按大典进行程序写了三个内容,即:第一,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第三,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写完这三件事,写阅兵式的盛况,再写天an门广场灯火辉煌,群众游行的情况,最后写大典后光明充满北京城。 按以上顺序分段: 板书 会场1——4段 典礼5——10段

开国大典预习提纲

五年级下册第26课《开国大典》预习提纲 学校:班级:姓名: 一、日积月累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 (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 2、易写错的字: 3、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4、趣味识字: (二)词语 1、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 开国大典:典礼: 排山倒海:迎风招展: 擎着: 瞻仰: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在课文中分类标记。 二、文本细读: (一)整体感知:1.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写作顺序:课文按_____进行的顺序来写,先讲大会____

__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________的主体部分,再讲_______的盛况,最后讲。 (二)默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为我们记叙了哪几个盛大隆重场面?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请用这种方式来总结: (2)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式来汇报: 我们组找到的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是段,下面请同学为大家朗读这一段课文。 下面请谈一下感受。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到这些感受? 最后请带着他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朗读他的感受。 (3)选择一处场面描写,作者是怎样把这个场面描写清楚的? 我们组选择的是这一个场面,下面请同学为大家朗读这一段课文。 下面请说一下这处场面描写? 最后请带总结一下这处场面描写的特点。 三、拓展延伸: 搜集关于开国大典的资料。

《开国大典》优秀教案评选

《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五年级学科:语文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上网查找资料回顾建国六十年大庆的视频,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抓重点词、句研读课文。 内容分析: 《开国大典》是第九册最后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要求,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人文主题安排了《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其中,《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由于课文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自然就成了教学难点。为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法,以读带悟帮助同学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由于本文作者用场面描写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应让学生抓住场面中的重点语句品读感悟,读中悟情。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进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初步训练。 能力目标: 能做到阅读要有一定速度,学会自读自悟,学习如何与小组成员合作学习。 情感目标: 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 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2、找出并理解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体会当时人物的情感。 教学方法:https://www.360docs.net/doc/e914471087.html,/question/351329229.html 1、“读、思、议、导”结合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按照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最后由教师“点拨引导”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是让学生先把课文“读一读”,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能发现问题,做到整体感知课文所要表达的一个大概意思是什么,运用怎样的写作顺序;然后让学生“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再“议一议”,不仅要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还要“议一议”你对哪些问题或哪个句段、人物、环节感兴趣,感兴趣的原因是

开国大典的内容介绍

开国大典的内容介绍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下面是分享的开国大典的内容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开国大典的简介1949年9月21日,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的,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侨胞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人群和旗帜、彩绸、鲜花、灯饰,汇成了喜庆的锦秀海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

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里:原市制单位1里=500米>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一前一后,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当林伯渠宣布开会后,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开国大典课内阅读

、课内阅读。 ①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bēn bèn)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ɡēnɡɡènɡ)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②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眼睛一齐投向主席台。 ③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④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传到(),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起来。 ⑤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⑥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1、这个片段节选自《》,题目的意思是。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3、“这庄严的宣告,这宏伟的声音”指的是。 4、这篇课文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 _ 的事,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修改病句(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把正确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汇集()开始()坚强 ()光明()瞻仰()庄严()雄伟()诞生()鼓舞() 7、选字填空 檐、瞻()仰()檐钮、纽()扣电()爆、暴()发()动佛、拂飘()仿()效、郊率()()区防、妨()碍()守8、说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表现了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情。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开国大典》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回顾导入 快速阅读全文,说说课文大意。 ↘研读交流 交流给“难忘镜头”配写的解说词。 ①交流“大典前的会场”的解说词。 a.出示相关图片,小组代表解说,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从他们的解说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b.出示填空,使学生明确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参加的总人数等问题。 开国大典于年月日在举行,参加典礼的成员有__,估计总数__________。会场在__________。主席台设在__________。 c.说说从他们的解说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可以从天安门广场布置和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场景来谈。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出示: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体会参加大典群众的激动和热切的心情。) 2.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体会开国大典时盛大的场景。) d.试背给你留下印象较深的语句或段落。 ②交流“毛主席宣告”、“升国旗”、“读公告”的解说词。 a.小组代表解说,出示相关图片、录像。说说听了他们的解说,你有什么感受? b.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加深理解、体会、感受。 请你对比地读读下列句子,说说你的感受。(出示对比句) (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发出一阵掌声,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人的目光看向主席台。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体会人民群众对毛主席和新中国的无比热爱。) (2)三十万人脱帽站立,抬起头,看着国旗。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体会中国人民为从此站起来、当家做主人感到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c.通过展开思维想象,加深理解、体会、感受。

《开国大典》课内阅读练习题

阅读《开国大典》片断,回答问题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样的蓝制服。 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并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d a n t a)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骑兵一个师,“红马连” 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ch a ch页不多把嗓(s a ng s a)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3分) 2."“装甲车”的“甲”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部,再查()画。“甲”在字典中有4 种解释: ( 1 )第一, ( 2)古代军人打仗穿的衣服, ( 3)动物身上的硬壳, ( 4)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用的装备。“装甲车”的“甲”该选第()种解释。 3.给划“——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这段主要写了(),表达了。 5.这个片断中的第一自然段写到受检阅的部队的次序是()、()、()三军。其中重点写了()军,它有()、()、()、()等兵种。( 4 分) 6."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3 分)

开国大典简介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国的国庆节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1949年9月21日,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的,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侨胞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中共中央成立了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周恩来任主任,朱德任阅兵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任阅兵指挥所主任。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人群和旗帜、彩绸、鲜花、灯饰,汇成了喜庆的锦秀海洋。 10月1日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一前一后,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当林伯渠宣布开会后,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 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代表着54个民族的54门礼炮齐鸣28响,如报春惊雷回荡在天地间,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28年,终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升旗之后,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紧接着举行了规模浩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庆祝活动到晚上9点多钟结束,但欢乐的人群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开国大典的阅兵按阅兵式、分列式的组织程序进行。阅兵式在静止状态下进行,全体受阅部队以天安门主席台为中心,按序列

统编版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六上同步阅读训练:7 开国大典(含答案)

类文阅读-7 开国大典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董希文《开国大典》赏析 高卫燕 1949 年 10 月 1 日下午 3 点,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代表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顿时,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掌声。这声音穿过千山万水,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全中国人民一齐欢腾起来。为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1951 年初,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中央美术学院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其中巨幅油画《开国大典》的创作交给了 37 岁的青年画家董希文。他曾目睹开国大典盛况,还曾受命为毛泽东、朱德画像。 画领导人物,一般都是四平八稳的正面像,但是董希文选择从天安门城楼向南的角度,使得天安门广场和大片碧蓝的天空展现在观众面前。画面上,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中央,身着中山装,英姿挺拔,庄严地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站在毛主席背后的是各界代表。值得一提的是,原本身材高大的毛主席,由于站立的位置居中靠前,在画面上显得不够高大,董希文与艾中信等人讨论后,决定把毛主席的形象加高一寸。此外,董希文大胆地将原本应该在毛主席右前侧的一个大红柱子去掉了,这样,广场显得格外阔大,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不小的气势。 《开国大典》不仅定格了一个伟大的时刻,更记录了一段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当家做主的历史岁月。今天,当我们踱步于这幅名画前,在欣赏其艺术价值的同时,更多的是在时刻提醒着后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选自《初中生世界》,2017 年第19 期) 1.“排山倒海”的意思是,它的近义词是 ,反义词是。 2.创作《开国大典》这幅油画是为了。 3.油画《开国大典》有什么意义?在文中找出答案,用“”画出来。 4.油画《开国大典》和一般的领导人物画像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1.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天翻地覆风平浪静 2.纪念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时刻

六年级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背诵第7自然段。 2.学习课文,通过文中的一个个场面描写,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通过一个个场面描写,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 2.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一步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开国大典 段导读:第1自然段简述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 段导读:第2自然段写出了会场的位置、构造和布局。 段导读:第3自然段写主席台的位置和布置。 段导读:第4自然段讲广场上汇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的热闹景象。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详细介绍了开国大典前会场上的情况。先概括交代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成员和人数,然后分别描述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 段导读:第5自然段讲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后,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段导读:第6自然段写开国大典正式开始,毛泽东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了。 段导读:这段话由两个长句组成,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及全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段导读:第8自然段写升国旗时,在场的人们激动的心情。 段导读:第9自然段写鸣放礼炮时广场上欢腾的场面。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⑦为什么人们听到这一句后会热烈欢呼呢?]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段导读:第10自然段讲毛主席宣读政府公告,受到三十万人的热烈欢迎。

1949年开国大典的感想

1949年开国大典的感想 看完开国大典,有什么感想吗?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几篇关于1949年开国大典的感想,希望能帮到你哟。 中国成立之日要举行一个盛大的典礼,典礼上要举行阅兵式,这个设想早在,1949年7月底就确定下来了。 可是,开国大典的地点选在哪里好呢?这个问题却让开国领袖们颇费脑筋,很长时间都没能决定下来。 举行开国大典,面对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这事一定要圆满。而选定一个合适场地的重要性,也就因此凸现出来。 7月,中共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彭真、聂荣臻、林伯渠、李维汉等人为副主任的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 开国大典的方案,很快由筹委会拿了出来。方案主要内容有三项:一是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二是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式;三是举行人民群众游-行活动。 筹委会认为,新中国的开国大典,这三项内容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三者之中,阅兵式怎样举行,尤其是阅兵式在什么地方举行,决定着整个开国大典怎样进行的问题。 阅兵式怎么搞和在哪里搞的问题,成为筹备开国大典的中心问题。

开国大典筹委会成立不久,就设立了阅兵指挥机构。这个指挥机构的领导力量很强。开国元勋朱德总司令亲自挂帅,担任阅兵总司令。阅兵总指挥由聂荣臻担任;副总指挥由杨成武、唐延杰(华北军区参谋长)、唐永健(华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刘仁(中共北京副书记)、肖明(北京市总工会主席)、肖松(共青团北京书记)等人担任。 杨成武与唐延杰走上特殊领导岗位后,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首先主持起草“阅兵典礼方案”。 这个方案拟制出来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筹划阅兵仪式的负责人,专门听取了有关汇报。 阅兵总指挥聂荣臻汇报了阅兵的基本设想。阅兵副总指挥汇报了阅兵方案的主要内容:受阅部队的选调、编组、阅兵程序、阅兵礼乐及受阅前的训练等事宜;方案设想,阅兵式分为检阅式和分列式。 听完汇报后,各位领导先后进行发言,作了一些指示。 阅兵方案顺利通过,但开国阅兵地点放在哪里,却没有当即定下来。 毛泽东对搞好阅兵很重视。他说:“我们历来主张慎重初战,这次阅兵也是初战,开国第一次嘛。一定要搞好!” 1949年10月1日,多么伟大的日子!在历史上是多么不平常的一天!这预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成立了,标志着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场典礼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也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们,

课内阅读题答案《开国大典》阅读题目

课内阅读题答案《开国大典》阅读题目 认真阅读《开国大典》片断,回答问题。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样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并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骑兵一个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 2、“装甲车”的“甲”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部,再查画。“甲”在字典中有4种解释:第一,古代军人打仗穿的衣服,动物身上的硬壳,现代用金

属做成有保护功用的装备。“装甲车”的“甲”该选第种解释。 3、给划“——”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这段主要写了,表达了。 5、这个片断中的第一自然段写到受检阅的部队的次序是、、三军。其中重点写了军,它有、、、等兵种。 6、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7、哪个句子最能体现群众的高兴和激动的心情,用“”画出来。 人们激动的原因是,朗读这个句子应该用、的感情来读。 8、如果你在电视机前看到阅兵式的经过,你会想些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