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隋唐佛教的繁1

第二节 隋唐佛教的繁1
第二节 隋唐佛教的繁1

第一节隋唐佛教的繁荣

一、佛教发展概述及发展分期

1、概述

佛教自两汉传入中国,经过五六百年的发展,到隋唐时期进入到繁荣时期。在汉代,佛教主要依附于黄老方术得到流传,并逐渐在中土扎下了根。魏晋时期,佛教在与中国固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得到了进一步传播,并逐渐赶超中土原有的各种宗教信仰而与儒、道并存并进,为三教三足鼎立之势奠定了基础。南北朝,由于政治上的分裂,佛教也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学风,佛教理论趋于独立,但还没有能够对佛教本身各种不同的观点加以系统的综合和汇通,独立的寺院经济尚出于形成和发展之中,仅出现了众多的佛教学派,佛教宗派尚未出现。隋唐时期,随着统一王朝的建立和寺院经济的发展,佛教各派得到了进一步融合儒发展的机会,顺应着大一统的趋势,佛教形成了的众多的宗派。这些宗派各具独特的教义、教规和修持方法,模仿世俗的宗法制度建立了各自的传法世系。其思想体系中融合吸收了大量的传统思想和方法。中国化佛教各宗派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佛教文化的鼎盛,佛教在中土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2.分期

佛教在汉地的传播的中国化的进程,按其不同特点,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佛教初传到两晋时期。该段佛教主要依据传统思想扎下根来,并在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中得到发展。具体而言,两汉佛教主要依附于神仙方术,魏晋则主要依附于玄学。

第二阶段:从南北朝到隋唐,这是佛教走向独立发展与鼎盛时期。这一阶段,佛经大量译出,中国僧人纷纷倾心于对佛教义理的探究,并夹杂自己的理解体会,创建不同的理论体系;南北朝时期,经论的讲习之风大胜,进而形成不同的学派,学派的林立与寺院经济的发展,为隋唐佛教宗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天台、华严和禅宗等佛教中国化的宗派相继形成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基本完成,也意味着佛教鼎盛阶段的到来。

第三阶段,从北宋至近代,这是中国佛教发展由盛而衰的阶段。,也是中国华佛教潜移默化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成为传统思想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重要阶段。

以上三阶段,第二阶段是关键。它上承汉魏以来佛教中国化的传统,下启宋明理学三教合一的先河,完成了佛教在中土的创宗立派,将佛教中国化的发展推向顶峰。特别是隋唐时期的佛教,既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最光辉的一页,也是隋唐思想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标志性成果。

二、隋唐帝王的三教政策与佛教的鼎盛

1. 隋唐帝王的三教政策

隋唐佛教的盛行,与帝王的支持十分不开的,也与帝王的三教政策有密切的关系。该期,国家的强盛与统一,使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在宗教文化方面一般都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这对佛教的发展显然是有利的。但与此同时,统治者也都考虑如何更好的理用传统的儒学和南北朝兴盛起来的佛道二教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特别是在统治阶级内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出于现实的政治需要,他们往往会对佛教采取抬高或贬低的态度。

总的来说,政治上的统一需要思想文化上的统一,因而隋唐帝王对儒佛道三家一般采取三教并用的政策,这在客观上促成了佛教与儒道两家在思想文化上的融合。但帝王对待三教的具体态度,有时也会对佛教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首先,隋唐帝王利用儒学恢复了儒学在意识形态中的正统地位。自魏晋以来,儒学虽然在现时的社会政治和伦理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以丧失两汉儒学的独尊地位,并被魏晋玄学和南北朝佛教思潮所遮掩。到了隋代,儒学的地位开始得到恢复。到唐代,儒学在政治和伦理范围内得道更高的重视。在儒释道三教中,只有儒家的纲常名教最适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封建宗法制的需要,最能为现时的政治和伦理道德提供理论依据。因此统一国家建立后,重新确立儒学的权威就十分必要了。

其次,隋唐帝王对佛道二教有不同的利用。隋唐帝王对佛道的不同态度虽不排斥个人感情上的亲疏好恶等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与他们的切身的政治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时还特别地表现为与宫廷斗争密切相关。例如,李唐王朝建立后,为抬高李姓地位,高祖李渊与太宗李世民都采取?兴道抑佛?的政策,而武则天为了当皇帝,篡夺李姓政权,便反其道而行之,采取?兴佛抑道?的政策,大力利用佛教。好来唐中宗复位,又想?兴佛抑道?,而韦氏干政,则仍坚持?兴道抑佛?。唐武宗灭佛,有诸多的政治经济原因,但也与他本人崇尚道教

有关。帝王对佛道的不同态度,对佛、道二教的发展影响还是相当明显的。如佛教华严宗就是在武则天的直接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佛教徒敢于向道教徒发动进攻,多次上书要求焚毁遍地佛教的《老子华佛经》,得到了朝廷的批准。唐朝佛教在帝王的三角政策下时起时伏,不断发展。

总的来说,佛教在的鼎盛阶段,随着武宗灭佛后基本结束。中唐以后佛教主要在民众信仰以及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上,在理论创新方面比较少。

2.佛教文化的空前繁荣

佛教在传入中国后,有一个逐渐适应中土社会和文化的过程,也有一个逐渐被理、解接受的过程,在与中国文化的冲突交融中,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隋唐佛教文化的繁荣表现在佛教发展的规模、佛教宗派的创立及其译经、著述和思想学说等方面,而中国化佛教宗派宗派的创立则是佛教走向繁盛的最重要表现。它构成了隋唐时代思想学术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

(1)佛经的翻译与著述。隋唐时期,译经事业进一步发展,成绩相当可观。该期,佛经的翻译基本上有国家组织,依敕进行,所需财物场所也有国家提供,分工精细,人员精干,译主、笔受、证梵、润文、证义、校勘等各司其职,保证了译经的质量。

隋代存在时间较短,译者与译经不太多,但是也翻译出佛经三百多卷(一说五百馀卷),著名的译师有那连提黎耶舍、毗多流支、达摩阇那、阇那笈多、达摩笈多等五人。

唐代佛经翻译,无论质量还是水平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据有关典籍记载,从唐初到德宗贞元年间(800),共译出佛经四百余部,2400余卷,著名译者46人,其中最著名的译师有玄奘、义净和不空三位大师。其中,玄奘译经质量最好,数量也最多,共译佛经75部,1335卷,义净仅次于玄奘,译出佛经56部,230卷;不空译出111部,143卷。他们各有所长,?义净着重律典,不空专于密教,玄奘则瑜伽、般若、大小毗昙,面面俱到?。到唐代,印度大乘佛教的精华基本都翻译过来了。隋唐佛经的翻译,系统性明显加强,不像以前见什么译什么,而是有了选择。译出的也大都是全集,不再是节选。所译原典原本,多为中僧取自西方,比较完备,主译者多为梵汉俱佳的中国僧人,译经质量大大提高。

隋唐时期,中国僧人的著述也非常丰富。从隋初到唐元和中,不下2000卷。

隋唐以前,汉译佛经对中国佛教影响较大,在创宗立派的隋唐时期,中国僧人的著述则占了重要地位。既有结合自己体会创造性发挥佛理的论著,也有阐发天台、华严、禅宗等各派宗义的通论性著作,也有就形神、因果、佛性等问题展开论述的专著,好有就三教之争中形成的各种护教之论等。有些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如《大唐西域记》等。

(2)寺院经济与僧官制度

隋唐时期,寺院经济进一步发展,各大寺院都拥有大量的田产和财物,经济收入颇丰。唐高宗武德8年,一次就给少林寺赐田地四十顷。在武宗灭法之前,寺院占田达数千万顷至多,占有奴婢15万以上。寺院经济的膨胀,为隋唐佛教各宗派的创立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隋唐时期,僧官制度进一步发展。文帝建国之初,仿照北魏制度,设立昭玄寺,,置大统、统、都维那各一人,统管佛教事务;在地方则设有统都、沙门都、断事、僧正等,后来改昭玄寺为崇玄署,隶属于鸿胪寺。隋炀帝时,曾加强对基层寺院的管理,曾下昭在郡县寺院设置监丞,由俗人担任,为官署认命的王官,代表政府监理寺院事务。唐初,由鸿胪寺管佛、道二教,后恢复崇玄署,属鸿胪寺,每寺仍各置寺观监一人。武则天以后,崇玄署礼数吏部下的祠部。玄宗以后,又设功德使管理僧尼,但所度僧尼仍由祠部发给度牒。宪宗元和初,在左右两街功德使下,又设左、右街僧录,专掌僧籍事务。

唐代僧官制度与以前最大的不同在于撤销了中央到地方的僧务机构,僧尼的主要管理权隶属中央常设官署,一般宗教性事务才由各级僧官负责在僧务管理上形成以俗官为主、僧官为辅的局面,而在寺院中,僧官的权力却不断加强,寺庙僧置体制日益严密。这与中央集权的加强以及佛教宗派的出现相适应的。

(3)佛教宗派的创立

隋唐时期,佛教宗派的创立,是佛教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佛教文化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伴随着佛教宗派的出现,融合了传统思想文化的中国化的佛教思想体系相继成熟。佛教文艺也日益繁荣,佛教社会性活动和对外交流日益活跃,中国实际上成为了亚洲乃至世界佛教的中心。隋唐时期创立的佛教宗派,一般有?大乘八宗?之说,指的是天台宗(又称法华宗)、三论宗、法相宗(又叫唯识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

第二节隋唐时期主要的佛教宗派

一、隋唐时期佛教宗派产生的原因

中国佛教宗派在隋唐时得以创立,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它是时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首先,隋唐统一王朝的建立,既提出了统一佛教纷争、异说纷纭的要求,也为统一南北佛教不同特点和学风提供了条件。随着政治上统一的实现和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强,,这就为融合、会通佛教诸说、融会中印思想的佛教宗派的创立成为可能;新建王朝的统治者对宗教文化的宽容及对佛教的利用和支持,则使得佛教诸宗派的创立进一步成为现实。社会大众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佛教在隋唐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从根本上说,隋唐佛教宗派是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而出现的。

其次,从佛教自身发展来看,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无论是为适应中土的需要而作出的自我调整,还是被中途逐渐理解并有选择的容纳接受,都要有一个过程,都要经历一定得时间。正始在佛监中国化的演进中,经过南北朝的吸收、融汇,佛教在中国不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为隋唐时期佛教诸宗派的创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南北朝以来,寺院经济的发展,为其经济基础;佛教为传法需要模仿世俗宗法制度而建立的传法世系,为佛教宗派创立提供了传承保障;南北朝以来佛教学派的林立,为隋唐佛教宗派的创立准备了理论条件;隋唐社会的统一,为佛教各家的融合提供了机会;南北朝以来的判教,为佛教宗派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帮助。

(所谓的判教,是指判别或判定佛教学说的各类经典意义和地位。)

最后,我们从整个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来看,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在众多民族的融合、多众文化的交汇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开放性、调和性、包容性等特点。从总体上看,传统思想文化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成显出相对封闭中有开放、相对排斥中有吸收的基本特色。前者保持了传统文化的稳定和一以贯之的持续发展,后者又使传统文化的发展充满活力。在与佛教的关系上,传统文化的上述特点就表现得尤其明显。与印度佛教相

比,以儒学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相对丰富的是人文精深和现实品格,相对缺失的是哲学的思辨和对现实人生的超越精神。因此当佛教传入中土后,传统文化强烈的感受到吸取佛教精华来充实发展自己的必要性,但在如何调整本位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却需要一个碰撞与冲突、排斥与融合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与统治者的宗教文化政策密切相关。经过两汉位晋南北朝的发展,传统思想文化对佛教的了解日益深入,在隋唐儒佛道三足鼎立的时候,传统文化对佛教的排斥与仍未停止,但是更多的表现为理论上的相互融合与共同发展,这对佛教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外,隋唐虽恢复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但指是利用其纲常名教来维护统治服务而以,非但不鼓励学术研究,反而通过《五经定本》、《五经正义》,从文字和义理上对儒家经典作出规范,科举取士都要符合官方的解释,否则即是叛经离道,这显然阻碍了儒学的发展。佛教作为非正统思想,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发展,帝王出于现实政治的需要,采取三教并用的政策,更为佛学的发展研究提供了外部环境。

因此,佛教宗派思想体系在隋唐时期的创立就不是偶然的了。中国化的佛教思想体系的创立由刺激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为宋代以伦理为本位的融合儒释道三教的新儒学思想体系的出现提供了理论来源和方法论上的经验。

二、隋唐时期的佛教宗派

隋唐时期创立的佛教宗派,一般有?大乘八宗?之说,指的是天台宗(又称法华宗)、三论宗、法相宗(又叫唯识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

(一)三论宗

?三论?是印度佛教大乘空宗的创始人龙树所著的《中论》、《十二门论》及其弟子提婆所著。《百论》的合称。它宣传?诸法性空?,因以?三论?为讲说的宗派。它创立于隋朝,为吉藏所创。

1.三论宗的法系

一般都上锁到印度的龙树和提婆,而中土则以鸠摩罗什为始,其下为:

鸠摩罗什→僧肇→济昙→僧朗→僧诠→法朗→吉藏。

2.吉藏(549~623),中国隋、唐时僧人三论宗创始人。祖籍安息。俗姓安,又称胡吉藏。祖世避仇移居南海(今广州),后迁金陵(今南京)。7

岁从法朗出家,有颖悟誉,19岁替法朗复讲经论。隋平定江南后,到会稽(今浙江绍兴)住嘉祥寺,宣讲三论,听众常千余,被尊称为嘉祥大师。后受隋炀帝敕命,住扬州慧日寺,长安日严寺,并于长安完成三论注疏,创立了三论宗。此期间曾与当时三藏论师僧粲辩论且获胜。唐初,被征为高祖所设统领僧众的十大德之一,备受唐王室敬重。著有《中论疏》、《十二门疏》、《三论玄义》、《大乘玄义》、《二谛义》等。弟子知名者有慧远(蓝田悟真寺)、智顗( yǐ)、硕法师、慧灌等。其思想远传高丽、日本。

3.主要教义:以二谛、八不中道为主要教义,建立三个逻辑认识层次

?二谛?是指俗谛和真谛。吉藏讲世界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世俗领域,一部分是出家人的领域。在吉藏认为,在世俗之人看来,世界上的一切事务都是实有的,这是世俗人所认识的真理,故称世谛。在出家人看来世界上的一切事务都是空寂的,这是世俗人所认识的真理,故称真谛。在吉藏看来,俗谛与真谛不矛盾,每有俗谛就无法认识真谛,不认识真谛,就得不到精深得解脱。

关于?中道?和?八不?之解释,参看教材P249-250.

它一度流行于关及江南地区,入唐后,三论宗就趋于衰落。但此派学说传到日本,朝鲜。其日本弟子智威和道慈在日本传布,形成兴元寺、大安寺两个流派。

(二)天台宗

天台宗创立于隋代,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宗派。因其创始人智顗长期居住天台山而得名。又因该宗奉《法华经》为主要经典,故亦称?法华宗?。

1.传世法系

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理论来源于大乘空宗。

2.智顗(公元538-597年),俗姓陈,字德安,又称智者,天台宗创始人。褂籍颖川(今河南许昌),后移居荆州华容(今湖北监利西北)。据传智额有重瞳,七岁时,喜去佛寺,僧人对他口授《法华经.普门品》他听一遍即会。 15岁,家道中落,18岁出家,先后学过禅法和宗教理论,575年,入天台山,于此

讲经几十年,故称?天台大师?。因杨广赠之?智者?之号,故又称?智者大师?。主要著作,《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可诃止观,被称为?天台三大部?。

3教义

天台宗以?止观?并中为特色,讲究?定慧双修?。

?止?就是坐禅,亦称?定?;?观?就是静心,亦称?慧?。前者是修行,后者是修心,这本是南北方不同的佛教学术风格。早在北齐时,他的老师慧思就曾提出定慧双修,因定发慧的学说。当时北方重坐禅,不重义门,南方恰恰相反。其主张当时遭到南北方僧侣的反对。经过几十年努力,至到穗统一南北后,智顗才结束南?义?北?禅?的学术分流。

智顗认为,通过止和观这两种修习方法,就可以契合佛教教义,达到涅磐的境地。认为偏修止法而不修观法,那就是?愚?,如果偏修观法而不修止法,那就是?狂?。只有止观并重,定慧双修才能达到消除无名的目的。天台宗这一方法,对后来得禅宗有一定的影响。

?一念三千?学说是其对止观理论的进一步发挥。?一念?就是指人们的心理、精神的暂短活动,也称?一心?、?一念心?。?三千?是他形容宇宙整体的名词,指世界千差万别、无边无量的现象的总合。意即在众生一刹那的心念活动中就可能具备宇宙存在的整体。

?一念三观?、?三谛圆融?也是天台宗教义的观法。三谛是指?空?、?假?、?中?三条真理。空谛是说一切事务和现象都是由各种因缘(条件)合和而生,因此,他们没有?生?的自性,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此义即为?空?;假谛是说一切事务和现象虽没有永不变的实体,但却有幻化的假象存在,此义即为?假?;中谛是说?空?和?假?这两个方面是一切事务和现象的自身同时具备,不待造作而有的,而同时非?空?非?假?即是?中道?。智顗还说:?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摩诃止观》)这就是所为的?一念三观?,这三观在认识上没有先后次第关系,在人的一念心中同时出现,相即相连,忽不妨碍,所以叫?三谛圆融?。智顗认为一切有差别的事务都是圆融的三谛,圆融三谛是一切现象的实相的基本内涵。

(三)法相宗

又名唯识宗、慈恩宗,是唐初最重要的佛教宗派。因为该派集中分析了世界上各种物质和精神现象;分析到最后,认为一切现象都是?识?所变现出来的。酒器前一点说,叫做法相宗,就其后一点说,叫做唯识宗。该派为玄奘及其弟子窥基所创,因他们长期住在长安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

1.玄奘:唐初最著名的高僧。有感于佛教师说不一,经典文本差别较大,决心西行求法。历经十七年,最后于645年回到长安。此后19年,他不把主要精力放在翻译著述上,译出大小乘佛经75部,占唐代新译佛经的一半以上。他最大的贡献在于把印度的佛经,尤其是大乘有宗的学说原原本本的传到中国。著要译著有《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另著《大唐西域记》。

窥基:(632---682),字洪道,鄯阳人(山西省朔城)。唐初大将尉迟恭之侄。十七岁出家,奉敕为玄奘弟子,入广福寺,后移住大慈恩寺,从玄奘习梵文及佛教经论。或谓师初拒玄奘之命而不断世欲,行驾三车相随,前车载经论,中车自乘,后车载家妓、女仆、食馔,遂有‘三车法师’之称。协助玄奘翻译《成唯识论》,深得玄奘欣赏,得道其真传。唯识宗的著要著作都出自他之手笔,所著《成唯识论述记》影响甚至超过《成唯识论》。

2.主要教义:

宣扬?万法唯识?的基本观点,意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与现象都以?识?为精神性的本体,而没有离开?识?的客观世界存在。唯识宗把?识?分为八种三类。具体见P255-256页。

转识成智,舍染归净是法相宗的理论宗旨。他宣称,通过自我意识的反思,彻底转变思想认识,就可以达到有迷而悟,由染而净的修习目的。其修行以渐悟为特色。

唯识宗还将印度的因名学传到中国。

它是忠于印度佛教原旨的一个宗教派别,但因其繁琐的思想体系限制了他在中国派的传播,流行仅几十年就衰落了。但后来传到日本,影响较大。

(四)华严宗

以阐扬《华严经》而得名。又因武则天赐号其实际创始人法藏法号为?贤首?,法藏也被称为?贤首大师?,故该宗也被称为?贤首宗?。在武则天时期,得道贵族大臣的的支持。

基本观点:1.?法界缘起?论是其基本理论。2.还提出了?六相圆融?的范畴观。

(五)禅宗

禅在梵文里以进安静的沉思。这是印度佛教里一种宗教修养方法。中国习惯把?禅?与?定?合称为?禅定?,指通过静坐,是思想得到高度集中,以获得不苦不忧,不喜不乐,五所追求的境界。

禅宗纯粹是中国佛教的产物。因其主张修习禅定而得名。它又称?佛心宗?其始祖一般追朔到南梁来华的天竺僧人菩提达摩,中经慧可、僧灿、道信,至五世祖弘忍,这五代法裔相传,可以看作是禅宗的预备阶段。禅宗的真正形成是在六祖慧能时期。

慧能和神秀都是弘忍的弟子,神秀是大弟子,慧能晚进师门。在弘忍考察众弟子时,让其各自作偈(佛经中的唱词)。神秀作了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意即佛教徒要经常注意对身心的修养,要象菩提树、明镜台那样保持清洁明净,不要受外界尘埃即世俗杂念的污染。慧能听了后,认为这一偈?为见本性?,遂令作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对之大加赞赏,认为慧能能?知悟本性?,於是就秘密穿衣钵于他。这样,神秀、慧能因对?空?的理解深浅不同,而分为南北两派,慧能势力主要在岭南一带,神秀在北方势力强大。后来,南派得道朝廷支持而大盛,北派禅宗逐渐衰落,到七世祖神会时,方才斗争结束。

禅宗的代表作:慧能的《坛经》

主要观点:禅宗以心外无佛为宗旨,以自悟自修为教门,以直接简易为方法。

禅宗提倡心外无佛的思想。慧能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另作一偈:?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眼前?。意即身外无佛,我就是佛,把自己看作是与佛平等的人。慧能突出了个体意识,强调了个体的自由自在,反对偶像崇拜,主张把宗教信仰的外在力量,移植到人们的心性之中,借以说明人的本质就是自我的发现和个性的发展。

慧能之禅宗,禅悟无需经过渐修积累,主张?顿悟顿修?。他说:?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主张?顿悟成佛?,反对包括读经在、出家、坐禅在内的一切外在的修习形式,坚持自性自悟统摄一切传统的修行。

由于禅宗教义简单,那没有繁琐的理论说教,更容易为老百姓接受。做为一种人生哲学,它强调个体精神内在自觉转变,注意宗教的实践化、民众化,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思想文化以及文学艺术都有很深的影响。

(六)净土宗

也叫莲宗,实际创立者:唐代善道,主要经典:《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经》,宣称,只要相信阿弥佗佛的神通力量,反复诵念?南无阿弥佗佛?,死后就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他没有深奥难懂的理论和复杂的论证方法,教义、仪式简单易行,所以在社会上流传甚广。

(七)律宗:唐代道宣,主要依据《四分律》,因其长住终南山,故又称南山律宗。

(八)密宗

论隋唐时期的中日佛教文化交流

延边大学( 二〇一〇年五月 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题目:论隋唐时期的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学生姓名:玄惠文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国际文化 班级:06级 指导教师:金春 讲师学校代码: 10184学号:2064051539

摘要 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是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内容。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途径上,既有日本政府向中国派出的遣隋使、遣唐使,又有中国僧侣应日本之邀赴日传法,还有自发的赴日传法。隋唐时期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活动构成了中日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它对推动中日佛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隋唐在当时的东亚是最强大的帝国,而日本作为一个尚未进入封建社会的小国则迫切需要学习先进的文化和制度,在诸多国际国内环境的促使下,中日两国的佛教文化得以交流和发展。佛教文化的交流需要以人来做载体,需要人的往来。隋唐时期中国和日本的统治者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典型的有隋朝的隋文帝和日本的圣德太子。还有中国和日本的往来人员也对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著名的僧人有东渡日本的鉴真和赴中求法的最澄、空海等。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隋唐时期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也同样如此。只看到中国佛教对日本的影响而看不到日本佛教对中国的影响,既不符合历史规律,更不符合中日佛教交往的史实。 隋唐时期中国和日本这种双向互动的佛教文化交流对中日双方的佛教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总结隋唐时期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历史,对现在进一步推动中日关系不无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字:隋唐背景媒介人物影响

ABSTRACT Buddhism exchanges history China-Japan making a general observation of Sui-Tang dynasty period,we can perceive this momentary scheduled time Buddhism exchanging the important content already becoming China-Japan cultural exchange, this interactive two-way Buddhism exchanges but Buddhism to China-Japan both sides developing playing have arrived at important promote role.Sum up the history that Buddhism exchanges China-Japan Sui-Tang dynasty period,sum up experience to us,burst forth single-step drives Sino-Japanese relations not without,to enlighten significance and use for reference.But several times,Buddhism culture prosperous and is at a low ebb since Buddhism biography becomes a member of China,change the enormous effect that it brings about without end for Chinese religion culture but. Buddhism enters Japan,here from below all one thousand years since middle of the 6th century or so from Chinese biography,becomes one branch leading force of Japan politics,society. Key words:Sui-Tang dynasty background affects culture

(精品)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日,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 ) 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玄奘西行去印度求取佛经 D.班超经营西域 2.1998年,唐招提寺作为“古都奈良的文化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中。唐招提寺是友好交往的见证( ) A.唐朝与阿拉伯 B.唐朝与日本 C.唐朝与新罗 D.唐朝与天竺 3.唐朝时印度被称为( ) A.大秦 B.天竺 C.波斯 D.大食 4.我国古代一位传奇僧人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到达天竺。他回国后,其弟子根据他的口述写成《大唐西域记》。这位传奇僧人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班超 5.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和亲结盟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访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材料二《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神话小说,讲述了唐僧历经艰险去往西天求取真经的故事。那些神奇的故事大都是虚构的,但唐僧玄奘去西天取经却确有其事。玄奘是唐代著名的翻译家、探险家和佛学大师,他为加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1)鉴真是什么时候去日本的? (2)玄奘何时西行到天竺取经?他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3)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对今天构建和谐世界有何借鉴意义? 1.下面是小丽同学归纳的遣唐使的特点,其中不准确 ...的一项是( ) A.次数较多 B.规模较大 C.影响深远 D.只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 2.《大国海图人物志:惊涛骇浪里的六道轮回》记载了一位中国高僧为了东渡日本,历尽千辛万苦,历时十二载,才完成夙愿。下列哪一项不是这本书介绍的内容( ) A.讲授佛经 B.介绍中国的医药、建筑等科技知识 C.传播中国的绘画等文化知识 D.口述成《大唐西域记》 3.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 ..的是( )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4.对比下图中的两枚古钱币,得出的结论中不应有 ...( )

隋唐佛学

2004.12.6 第十二章隋唐佛学 第一节佛教的产生及发展 一、佛教的产生及传播 (一)佛教的产生: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创始人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答摩(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者)和佛陀(觉悟了真理的智者)。佛教在印度的发展经历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等阶段。释迦牟尼创立的原始佛教教义,主要内容是“四谛”、“十二因缘”、“六道轮回”,宣扬人生是一个“苦海”,由于人们的“无明”(愚昧无知)而引起了欲望、追求、反抗意识,从而造成了人生种种痛苦,认为只有通过修行,消除“无明”,惩治个人的身心活动,方能脱离“苦海”,进入“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原始佛教虽有这一套理论,但基本属于粗俗的宗教形态。 释迦牟尼死后→上座部与大众部(部派佛教);公元1世纪→大众部演化出大乘佛教,佛教开始由宗教形态向思辨的理论形态发展;公元2—3世纪→南印度佛教理论家龙树、提婆依附《般若经》创立大乘“空宗”;公元4—5世纪→北印度的佛教理论家无著、世亲创立大乘“有宗”,以所谓“缘起论”的名相分析,论证现实世界是“识”所变现的幻境。空宗和有宗,从不同角度把佛教由宗教形态加工成富于思辨的唯心主义哲学形态;公元7世纪后→大乘佛教的理论日趋烦琐空洞,失去对群众的吸引力,为密教所取代。并在公元十三世纪时消亡。 (二)在中国的传播:1、佛教约在两汉之际转入中国。公元67年(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始有佛经汉译本。以后佛教大小乘经论陆续翻译介绍到中国来。其中系统地介绍了大乘空宗理论,并培养出一批富有创见的中国佛教学者,促进了大乘空宗理论,并培养出一批富有创见的中国佛教学者,促进了大乘空宗哲学(般若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2、佛教初入中国时,并未引起社会的重视。东汉时的佛寺只对西域商人开放,法律规定汉人不得出家为僧。只有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才得到迅速传播和发展。佛教在这时达到鼎盛有其社会原因和理论原因:1)社会原因。东晋南北朝时期是南北大分裂、社会大动乱、人民生活极其痛苦的时代。梁武帝萧衍于公元504年正式宣布佛教为国教。2)理论原因。西晋以后,大量佛教经论翻译介绍到中国来,大乘空宗的唯心主义空观思辨与魏晋玄学的有无、本末、动静之辨在思辨结构上颇有相似相通之处,因此许多玄学名士出玄入佛,促进了玄学与佛教般若学的融合,并使佛教成为东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佛教哲学中国化体系的建立 东晋南北朝广泛传播的佛教哲学,到隋唐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完成了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从两汉之际到隋唐时期,中华民族用了八个世纪的时间,引进、吸收、消化了佛教文化和佛教哲学,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发展。 (一)隋唐佛教哲学的社会基础:一方面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门阀士族,经过农民战争的打击,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日趋没落。大批没落士族转入佛教,追求精神上“超凡入圣”的自我解脱,希图进一步发挥佛教“柔化人心”的作用,以扑灭广大农民群众的反抗意识。另一

略说佛教对隋唐美术发展的影响

略说佛教对隋唐美术发展的影响 作者本人上传 【内容摘要】隋唐时期,佛教盛极一时。佛教的盛行,对这个时期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极大地促进了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特别是壁画等美术形式的发展,使得隋唐美术处于一个新鲜活泼、灿烂辉煌的时代,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佛教绘画壁画书法工艺美术 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宗教和美术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宗教强烈支配人间生活的古代至中世纪,美术作品几乎全部由宗教中产生,美术成为宗教的贡物,以至成为宗教美术。宗教美术史是一个庞杂繁紊的系统,其中佛教的影响,更为显著。可以说在我国,历史最长,成就最大,影响最广的是佛教美术。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起源于印度,在两汉之际传入我国中原,先是依附于我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后与魏晋玄学合流,并由此走向南北朝时的独立发展道路和隋唐时期的鼎盛时期。据《历代名画记》记载,东汉明帝曾梦见金色神人在殿前飞行。次日他询问朝臣得知神人乃金色佛陀。为了搜索佛的下落,明帝派遣使者西去天竺、大月氏。使者们带回两位西域高僧,并以白马驮着佛教经典和画像圆满归来。明帝大悦,在洛阳建造了一座白马寺,置藏梵文佛经、佛像。又命宫中画家在白马寺墙壁上绘制《千骑万乘绕塔三匝图》,佛教绘画从此传入中国。 世界上的宗教,无不注重利用艺术形式,尤其是美术来宣传教化众生。佛教作为在我国影响最广的宗教,更是深谙此道。佛教在传播过程中,特别擅长以艺术的形式讲解枯燥抽象的经文。首先在图像上予以突破,以大量的雕塑、绘画、书法、特别是壁画等形式促进了佛教的发展与壮大。与此同时,在佛教的传入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隋唐时期,佛教对美术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佛教美术也得以繁荣,逐渐成长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支奇葩。 一、佛教对隋唐时期绘画的影响 在我国古代美术中,不论是建筑、雕刻,还是绘画,凡是具有高度代表性的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了统一到国家,公元618年,李渊建唐,隋唐时期,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出现了佛、道、儒三教并存的局面。伴随着当时寺院经济的发展(辛替否曾说:“七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分”),佛学研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先后形成了如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等佛教教派。 佛教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宗教伦理学说,其根本宗旨是宣扬人生是苦,涅槃极乐。其目的是让人们从现实的苦难中解脱出来,追求来世,达到成佛的理想境界。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天台宗,天台宗的始祖为龙树,但事实上,天台宗真正的开创者确是智顗,因他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宗,但又因为其创立该宗的依据是印度的《法华经》,因此天台宗也称为法华宗。 在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宗教注重义理,北方的宗教重视禅定,天台宗把南北方的宗教结合起来,提出了“止观并重”、“定慧双修”的宗教主张,止就是禅定,观即是义理,并主张要从世俗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进入“泥洹”也即“涅槃”——成佛的理想境界,必须坚持止观并重、定慧双修。其主要观点是“三谛圆融”、“一心具三千”。“三谛圆融”是从“一心三观”发展而来的。“一心”即是“一念”,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最短时刻。“三观”即假观、空观和中观,指的是观察、分析世界的方法。所谓三谛,就是三观。并认为空、假、中三者并无区别,一念

便可以同时具足三种看法,因此,空、假、中三者,只要悟到其一,便可悟到其它二者,三者本是一体,互不妨碍,所以叫“三谛圆融”。所谓“三千”,即“三千世界”,也就是佛教心目中的整个世界。只要有一点点主观思维的活动,便会产生出三千种世界,千差万别,包罗万象的三千世界都存在于“一念心”中,都只不过是“一念心”的产物。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接下来是唯识宗。唯识宗由我们所熟知的唐代名僧玄奘以及其弟子窥基所建立。又因他们曾长期住在长安的慈恩寺,因而又称慈恩宗(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雁塔村)。 唯识宗强调“万法唯识”、“唯识无境”说。他们首先把世界分为“我”和“法”两大部分,认为“我”指生命的主体,如人的情欲、意志等自我意识活动;“法”指事物及其规律,如山河大地、人的肉体等。他们认为“我”和“法”都不是客观的存在,都是虚假的现象,都是空的。因为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识”变现出来的。他们把“识”分为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前五识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感觉,。第六识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知觉,是对感觉的综合。第七识又称思量识,具有思考衡量的作用,它是联系前六识与第八识的桥梁。第八识最重要,它含藏诸法“种子”,故称种子识或藏识,也叫根本依,因为它是前七识赖以成立的根本和依据。 根据唯识宗的说法,第八识所藏的诸多种子中按照同异来分,有共相种子和不共相种子。共相种子变现出的相分人人感觉相同,如山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第4课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巩固基础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突厥的崛起和衰落 (1)崛起: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 (2)东突厥:唐太宗时,俘获颉利可汗,在其旧地设都督府,任用突厥人为都督、将军。 (3)西突厥:太宗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高宗灭西突厥;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2.从回纥到回鹘 (1)回纥首领受册封: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2)与唐交往:助唐平定安史之乱,与唐和亲,到中原经商,筑城定居。 (3)改名:8世纪后期改名回鹘;9世纪中期瓦解,迁至新疆的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迁至今甘肃的是裕固族的祖先。 3.靺鞨和渤海国 (1)靺鞨兴起: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7世纪中叶强大。 (2)黑水靺鞨:8世纪初,唐设黑水都督府,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3)粟末靺鞨: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4.南诏的崛起:7世纪前期,云南洱海一带分布着六诏。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5.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 (1)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为巩固统治,松赞干布仿唐官制,设置各级官府,建立严密的军事组织,制定了严酷的法律,创制了吐蕃文字。 (2)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先进技术,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此后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3)唐蕃会盟:8世纪初,金城公主入藏。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史称“长庆会盟”。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1.和新罗的友好往来:①新罗留学生多,以崔致远最有名。②长安及沿海城市设“新罗坊”等。③仿唐朝制度立国,设立国学,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等,日常生活带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 2.和日本的友好往来 (1)政治:从贞观年间开始,派遣唐使十多次;由留唐学生发动的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 (2)文化经济:京都仿长安;学校授儒学,文字仿汉字;贸易频繁。 (3)人物:日本的吉备真备、唐朝的鉴真。 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1)东南亚: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 (2)天竺:贞观时遣使唐朝;中国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入天竺;玄奘西游天竺,义净从海路到天竺。 4.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1)波斯:隋朝时互遣使节;唐朝时其国王居长安;许多波斯商人在唐开设“波斯店”;波斯舞蹈传入中国。 (2)大食:唐高宗时通使交好,持续一个半世纪;造纸术传入大食。 (3)东罗马:有使节往来,进行技术交流。

佛教文化考试试题参考以及答案

1.佛教:佛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是包括教主、教义、教徒组织、清规戒律、仪轨制度和情感体验等复杂内容的综合体,也是由佛教徒及其组织、佛教思想文化和佛教仪式制度三种基本要素构成的系统结构。佛教既是一种信仰实践,又是一种社会力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佛教文化:是随着佛教发展而形成的历史积淀,是一种历史积淀的宗教文化现象。 2.四吠陀:①《梨俱吠陀》: 含有1017篇长短不一的祭祀圣歌,其中仅十分之一是关於一般世俗的,十分之九皆是宗教的,尤以“礼敬太阳神歌”为最重要,乃为婆罗门僧侣朝夕祷颂的一首。其内容成立的时代不一,最迟则为西元前一千年顷编集而成,此一《吠陀》乃为考察雅利安人最古状态的唯一资料。 ②《莎摩吠陀》: 计收圣歌1549首,为婆罗门僧侣於酒祭时所唱者。 ③《夜柔吠陀》: 此与《莎摩吠陀》大致相同,是教导如何施行祭礼者,所不同的,大部分为《梨俱吠陀》中,尚未出现的独创祭词。 ④《阿闼婆吠陀》: 内容分二十卷,包括731首圣歌。此系雅利安人与印度原居民族接触之后,吸收其若干信仰的要素而后集成,故其多属神咒,为控制神鬼之法,仅少数为歌颂上帝之诗,所以多含迷信色彩。 3.五戒十善:五戒:不杀生戒、不偷盗戒、不邪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 十善:它是以三种身业、四种语业及三种意业所组成的。又称十善道、十善业道、十善根本业道或十白业道。即: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4.三武一周: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周”。北魏时佛教都十分兴盛,大批田产及劳动都佛寺管理,国家的财富大批流入佛寺之中。北魏太武帝在位期间锐志武功,统一长江以北。他初崇佛教,后因受道士寇谦之等的影响,转奉道教,并亲受符箓,于440年改年号为太平真君。认为佛教系“西戎虚诞”,“为世费害”。北周武帝时期僧徒滥杂,寺庙多币,蛊害百姓社会。北魏末年,佛徒人数有二百万,寺院三万余所,占北魏人口十五份一,佛徒侵占农田,不劳而获,又可逃避租税力役。北周武帝尊崇儒家。安史之乱后,藩镇连年混战,均田制破坏,中央财政日匮,百姓之赋役相对加重,由是百姓借寺院以逃税者渐多。唐代寺院拥有大量土地,贵族扩充庄园,多与寺院僧人相结,加重了国家的负担。唐武宗尚未即位时,已偏好道术。唐武宗为了整顿朝纲、收复失地、稳定边疆,在日益偏信道教的同时,开始了对佛教的整顿。建德三年(574)五月他所召集的佛道辩论会上,经道安、甄蛮、智炫等人的揭发,使周武帝认识到道教的教义虚妄和迷信方术,所以连道教一并罢黜。但他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态度,没有杀人;对高僧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讲义

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 隋唐 魏晋至隋唐(220~907 课时1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1.南北朝时期的政治:(1)三省制。(2)九品中正制度。(3)北魏孝文帝改革*。 2.唐朝的政治:(1)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2)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3)科举制与监察制度。 (4)唐太宗*。 注:带*部分为选修的内容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 [主干梳理] 考点一君主专制的演进 1.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2.隋唐:三省六部制

(1)内容???①三省:唐朝中央的三省为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 审议和执行。②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影响???①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②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 考点二 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加强 1.背景: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 2.问题: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考点三 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2)盛行朝代:魏晋南北朝。 (3)选官依据:门第出身。 (4)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为官。 2.科举制 (1)形成: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完善: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3)作用???①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考点四 选修部分 1.北魏孝文帝改革(选修1) (1)背景???①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③宗主督护制威胁中央集权。④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2)内容

第十讲 中国佛教简史

第十讲中国佛教简史·传译时期 汉—晋时期(2B C-420) ?第一节佛教的初传 ?1、汉哀帝元寿元年(2B C)博士弟子景卢 ?2、汉明帝永平十年(67A D)感梦求法 第二节译经:(早期的译经) 1、《四十二章经》和《牟子理惑论》 2、安世高的译经:146年到达洛阳 小乘佛教禅数学 3、支娄迦谶的译经: 大乘佛教般若经 4、道安的译经 5、鸠摩罗什的译经 第三节求法: ?1、朱士行 ?2、法显 第四节佛教中国化的初步尝试 ?(1)试图依附中国本土文化: ?依附黄老 ?玄佛合流 ?依附儒家 ?依附政权 ?(2)贵族化的佛教 第十一讲中国佛教简史·融汇时期(南北朝时期) 一、学派化:学派与宗派的区别 ?齐:479年禁卫军首领萧道成自立为帝 ?宋:417年灭后秦 ?梁:502年雍州刺史萧衍灭齐 ?陈:557年部将陈霸先称帝 ?北魏(386-534)孝文帝的改革及其影响 ?迁都洛阳;朝堂禁说鲜卑语 学派:同一学科中由于学说,观点不同而形成的派别 宗派:政治、学术、宗教方面的自成一派而和别派对立的集团

二、平民化: ?平民化的标志: ?1、凿窟造像: ?佛教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平民面前 ?石窟 2、疑伪经的出现 ?疑伪经的含义 ?疑伪经举例:《父母恩重经》 ?敦煌出土本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内容叙说父母恩之深重,为报其恩,必于七月十五日行盂兰盆供养,并应经常书写、读诵本经。一般认为是唐代以前或初唐之时所伪撰者。 ?流通于我国及日本,有关其注释之书甚多,日本文学作品中亦常引用本经经文,故本经堪称为儒教化的佛典之一。 三、地域化: ?地域化的明显特点:南文北质 ?北方重视禅修、造像、明显依附政治(法果的皇帝如来说) ?南方重视义理、建寺、表面疏远政治(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论) ?地域差别的形成原因? 四、冲突与融合的加剧 ?1、梁武帝崇佛:504皈依佛教 ?优待僧侣,奖励义学 ?广建佛寺,盛造佛像 ?扶持翻译佛教典籍 ?著书立说 ?制定戒律

浅析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佛教发展及其影响

浅析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佛教发展及其影响 “科学发展的终点是哲学,哲学发展的终点是宗教”------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如是说。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毋庸置疑,在当今世界仍有着不可否认的巨大意义。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中起源最早、在中国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曾发挥重要的影响,与中华文化的发展形成息息相关。本文将捕捉佛教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剪影,并从整体分析其对中国各个方面的影响。 一、中国历史中的佛教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主要有五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汉明感梦,初传其道”的说法,即佛教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由官方正式传入。丛汉明传入至魏晋南北朝之前的这段时间被称为中国佛教的初期。在这一时期主要的佛教活动被称为“弘译”,即通过对印度佛教经典的翻译来传播、弘扬佛教的理论、信仰。从汉明帝时的迦叶摩腾、竺法兰,到后来的安世高和支娄迦谶,一批来华梵僧为佛教经典的东传及翻译做出了突出贡献。综观这一时期的弘译,可分为二系:一为安世高小乘禅数阿毗昙系,二为支娄迦谶大乘方等般若系。其特色为大小乘兼备。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动乱的社环境下佛教有较大发展。但也应注意到,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三武一宗”的四次灭佛行动中,有两次均发生在这一时期。三国魏地佛教以大乘般若为主,而南方吴地则有支谦、康僧会为代表的梵僧承安世高小乘佛教译注佛经。西晋时代,佛教活动仍以译经为主,竺法护为当时的代表,其中,《正法华经》的译介,使观音信仰普及於民间,为鸠摩罗什之前最著名的翻译家。南北朝时期,佛教几经各朝君主大力扶持提倡。在北方,后赵时期,佛图澄以神通智慧感化残暴嗜杀的石勒、石虎,佛法因而大行於华北,建寺八百九十所,受业门徒万计,何等辉煌。门徒中道安大师成为前秦时代最重要的高僧,被视为当时北方学界的领袖,有众多创举。此外还有以善用老庄等外学来理解般若义著称,创格义佛教的竺法雅。到了後秦鸠摩罗什东入长安,而佛教更加昌盛。罗什在后秦姚兴的护持下大兴译经事业,罗什译业贡献之伟,为整个中国佛教史开创一个新纪元,被誉为中国四大翻译家之一。在南方,传教者有竺道潜与支道林,两者皆以擅讲般若而受到贵族士大夫的钦仰,为玄学式的贵族佛教及格义佛

隋唐佛教文化发展与皇室的关系

隋唐佛教文化发展与皇室的关系 隋唐时期是佛教发展的高峰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已经十分兴盛,尤其是南朝的宋齐梁陈四朝皇帝对于佛教十分重视。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其中尤一梁武帝萧衍最为突出,萧衍崇信佛教,修建佛家寺庙更是无数。唐朝诗人杜牧所写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风雨中。”很直白的写出来南朝佛寺众多的情况。 因为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影响广大,对于隋唐的佛教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隋唐时期,佛教更是抓住了发展的重要途径——皇帝。 隋文帝杨坚被当时的遣隋使小野妹子称作“海西菩萨天子”。隋文帝自小在般若寺长大,小名为佛教护法的那罗延,所以不由得逐渐热心于佛教,在宫中受菩萨戒,晚年还在全国各地建造舍利塔。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中,剃度僧尼达二十三万,建造佛寺达三千七百九十二所。在北方地区,将北周的两次灭佛后对于佛教的恶劣影响基本消除。 受隋文帝的影响,隋炀帝在立为皇太子之前,曾负责统治江南,并随天台宗鼻祖智者大师受菩萨戒。因此,对于佛教在隋代的继续发展又有了进一步的保障。 相对于在隋朝时期的一帆风顺来说,佛教在唐朝时期的发展

比较坎坷。 唐初高祖时期,太史令傅奕崇信道教,因此主张废佛。高祖估计到建国之初、朝中大臣多有反对,所以虽有心废佛但并没有立刻执行。在接下来的十年间,佛道两家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相互攻击。道家以傅奕为首,佛家则以法琳为首。武德九年,高祖采纳皇太子的建议,颁布了沙汰佛道两家的诏令:在长安保留佛寺三所和道观两所,此外天下诸州各留佛寺、道观一所。这对于佛教的冲击十分巨大。 但这种形势并没有持续太久。同年六月,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当日,高祖大赦天下,同时撤销了淘汰僧、尼和道士、女冠的诏令。这是李世民为了收拢人心的政策。 对于佛教来说,李世民即位有很多优势。当年李世民跟随高祖打江山时期曾遭遇险境,嵩岳少林寺僧兵帮助李世民脱险。现在少林寺还有碑文记载此事和之后太宗对于少林寺的诸多封赏。 这种优势很快体现出来。贞观三年末,太宗在起义建兵以来的七个战场建立佛寺,召请沙门玄琬进宫给皇太子及诸王受菩萨戒。但太宗的转变也是十分迅速的。贞观十一年,太宗发布诏书,称皇室李氏本源出自老子李聃,故令道士、女冠今后居于僧、尼之前,敦返本之俗,尊祖之风。这道诏书对于佛教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两年后,傅奕去世,道士秦世英利用他与皇太子的密切关系向太宗上告法琳的《辩证论》诽谤皇室。太宗十分生气,颁布《佛遗教经施行敕》,令今后僧尼必须遵守《遗教经》的教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佛教的鼎盛与隋唐佛教哲学)【圣才出品】

第7章佛教的鼎盛与隋唐佛教哲学 一、天台宗的圆融观 1.魏晋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1)两晋南北朝时期,为佛教得到广泛传播与更好释读的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学风、学统。学风有南北之别:南方与玄学结合,重义理;北方以信实为尚,重践行。学派则如上述,体现为不同经论师的不同承传系统。 (2)隋唐时期,国家由分裂走向一统,佛教南北的不同学风与不同经论师的不同学统逐渐走向了融合,佛教与儒、道二学亦已在抗争中日渐互渗。另一些有影响的有经济支撑的寺院,不仅形成了对佛学各具特色的新的诠释与判教系统,而且发展出更加稳定的传法关系。 2.圆融三谛 (1)天台宗 天台宗为释智顗(公元538~597年)所创。天台宗因智顗长期住持的修禅寺位于天台山而得名,又因该宗根本经典为《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而被称为法华宗。 (2)主要经典 ①三大部 《妙法莲华经玄义》《妙法莲华经文句》和《摩诃止观》。 ②五小部 《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观音玄义》《观音义疏》和《观无量寿佛经疏》。 (3)教派

天台宗依证见实相的偏圆而将整个佛陀教法判分为“藏”“通”“别”“圆”四教,而自称“圆教”。 (4)圆融三谛 ①性质 天台宗的实相观,属于本体论。 ②主要思想 a.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有“空谛”“假谛”“中谛”三种义谛。 b.三谛不是浅深不同的等级关系,而是平等的相互互融关系。 ③目的 展现“十界互具”和“一念三千”的境界。 a.十界互具 “十界”是指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互具”是指十界相入相即,并非隔绝不通。 b.“一念三千” “一念”是指众生当下的任何心念。“三千”是从十界互具思想引申而来的。一念是一法,通过十界互具,一念中已具足一百法界,一百法界有三百世间,三百世间有三千如是。 3.性具善恶 (1)强调“具”字。“具”是相对于“现”“生”“含”诸义而言的。 ①“现”“生”是指时间先后,有宇宙论色彩,它确认本无后有。 ②“含”是指空间大小定主次,有本质论色彩,它确认孰本孰末。 (2)“具”的含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名师解析):3-9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及文化

第三单元第九讲 1.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长称可汗,为对太宗表示拥戴,“贞观四年,诸蕃君长诣阙,请太宗为天可汗”(宋王溥《唐会要·杂录》),而对此宋代历史学家认为,“太宗以万乘之主,而兼为夷狄之君,不耻其名,而受其佞……不足为后世法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唐太宗执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正确的民族政策②唐太宗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③宋代史学家民族观过于狭隘,认识比较肤浅④宋代史学家观点虽有点片面,但基本正确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A 2.右图是发现于高昌古城(5世纪景教传入高昌的历史见证)的一幅珍贵壁画“圣枝图”。唐代管辖此地区的机构应是 () A.西域都护 B.北庭都护府 C.安西都护府 D.黑水都督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高昌古城在今天新疆地区,唐太宗曾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 答案:C 3.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的标志是 () A.唐太宗时,向唐纳贡 B.8世纪前期,唐设黑水都督府 C.大祚荣建立政权 D.大祚荣被册封为渤海郡王 解析:教科书对这一问题有明确叙述: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任命其首领为都督,这标志着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答案:B 4.唐朝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下图是“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对这幅地图反映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①边疆各族进一步发展,有的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②边疆各族完全纳入中央政权的统一管辖之下 ③唐朝后期北部疆域已达长城以北地区 ④边疆各族一些政权是与唐朝中央政权并立的友好政权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吐蕃所在的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是在元朝时期。图示中的“政权部族界”说明,唐朝时期的边疆各族政权如吐蕃等虽然与唐朝的关系比较密切、友好,但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 答案:B 5.唐朝对外交往频繁,远远超过了以往各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日交往最著名的高僧是玄奘 B.日本向唐朝派出的留学生最多 C.新罗的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 D.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节相互往来 解析:唐朝时期,中日交往中最著名的高僧是鉴真,玄奘是中印交往中最著名的高僧。向唐朝派出留学生最多的是新罗;以唐制为蓝本发起大化改新的是日本。 答案:D 6.1972年,郭沫若在《沁园春·雪》词的上阕中写道:“赤县扶桑,一衣带水,一苇可航。昔□□盲目,浮桴东海。晁衡负笈,埋骨盛唐。情比肺肝,形同唇齿,文化交流有耿光。堪回想,两千年友谊不等寻常。”,其中空格中应填入的人名是 () A.法显B.玄奘 C.鉴真D.义净 答案:C 7.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对外交通相对发达 C.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国家长期统一,社会秩序安定 解析:四个备选项都是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应是唐朝“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为对外交往是双向的,如果唐朝经济文化落后于世界,就吸引不了外国与唐朝交往,唐文化也不可能光照四邻。 答案:A

魏晋至隋唐时期几个佛教故事的历史化

魏晋至隋唐时期几个佛教故事的历史化 王青 内容提要魏晋至隋唐正史中的很多记载往往源于佛经中的虚构故事,这些故事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被本土化之后,载入这一时期的正史。论文举出一些个案,如王戎识果、陶母剪发待宾、武后驯马等著名的史实都不是他们本人的行为,很可能是本人或记录者对佛教故事的转述或模仿。 关键词佛教故事魏晋南北朝隋唐历史化 在历史事实与虚构故事之间从来不存在一条绝对的鸿沟,两者之间往往互相转化。正史中的人物事迹经过演变与夸大,成为故事与传说的主角和情节,而故事与传说经过不断流传演变为历史,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佛教故事与历史之间同样存在着这种转化关系。一方面,佛教将历史传说化、神话化。如印度的某些先王事迹首先演变为民间传说,然后,又被佛教所吸收,成为佛教的本生故事,这比较典型的例子如“顶生王本生”、“大善见本生”等;另一方面,当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其中一些故事被充分本土化,进入历史,成为中国正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后一种情况,一个众所周知的情况是陈寅恪先生业已指出过的曹冲称象故事[1] (p157-162)。此事最早见载于《杂宝藏经》卷一《弃老国缘》,明显是一个印度民间的智慧故事①,后来被《苻子》采用,开始了本土化的过程。在《苻子》中这个智慧人物尚没有落实具体的人名,只是说“朔人”,但文中的另一个主角则演变为燕昭王——一位古代的真实君主。这个变化有着很好的分寸把握。它具备了故事历史化的动机和端倪,但尚未完全历史化,我们可以说是故事演变成了

传说。当此一故事的主角落实为曹冲,并进入正史之后,它也就彻底演变成了历史。如果不是眼光敏锐的学者的揭示,几乎为所有的人相信。 中国史官向来有“实录”的优良传统,但也必须承认,要做到完全真实的记叙也绝非易事。各种原因使得史官有意无意中在历史中杂糅了神话、传说、故事等种种非真实的记载。第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出于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比如说对本朝君主的神化是史官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连“成一家之言”、言论不完全受官方控制的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也不能例外。而在神化方式上,随着时代的演变而具有不同的手段。季羡林分析中国史书中对于帝王异相的描述就经历了种种的演变。《史》、《汉》、纬书与三国两晋南北朝诸史就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正史中的关于帝王异相的描述,如“垂手过膝”、“顾自见其耳”、“齿白如玉”等异相,显然不是帝王形象的真实记载,而是佛教“相好”(世尊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观念影响下的附会[2] (p91——100)。这种编造是史官自觉的、有意识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作者采信了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类似情况史官并不自觉,是无意识的,也就更难发现。上文所说的曹冲早慧故事及华佗神医故事就是典型例子。在中古历史中,类似情况尚有许多,而且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揭示。下文我们就来揭示一下中国史籍中一些颇有影响的记载的印度渊源。 一 印度故事进入中国史籍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是主要情节基本不变,只是将人物、地点以及重要背景本土化,演变为本土传说。这些传说通过杂史、笔记等记载后,喧腾众口,然后为史家采信,进入正史,成为史实。《世说新语·雅量》篇,记载了王戎七岁时的一段轶事:

隋唐时期三教鼎力的原因和表现分析

一、三教鼎力的原因原因 隋唐三教鼎立的思想学术新新的出现是汉魏以来儒佛道三教关系历史演变的延续,是三教各自的发展与三教关系长期互动的结果,而从更大的社会文化背景来看,则也是隋唐帝国强盛的文化表现,它与隋唐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军事、边疆开拓、民族交往等都密切相关,隋唐结束了中国数百年分裂动荡局面,实现天下的统一,经过数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唐代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阶段,经济发展,国势强盛,社会安定,文化繁荣。 1、从政治上看,隋唐时期的政治在总体上较为稳定,特别是唐朝前期政治清明,君主明智,行政运作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监督与制约机制,决策往往能在众臣的讨论和权衡下作出,这种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在文化上则表现出一种包容与开放的形态,从而为各种思想学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隋唐时期的帝王虽然出于个人的好恶而会表现出对儒佛道三教的不同态度,但基于现实的考虑,他们基本上都采取了三教并用的文化政策,正是顺应大一统社会政治的需要,同时在帝王三教并用的宗教文化政策的推动下,隋唐时期出现了儒佛道三教鼎立,三教共同发展的思想学术新局面。 2、经济繁荣与科技文化灿烂对隋唐思想学术的推动也不可忽视。隋唐时期的科技与生产水平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水平。人们在城市规划、水利建设、种植、建筑、丝织、制茶、陶瓷、冶金、造船等各个领域,总结前人的经验,主动与世界各民族相互学习交流,不断开拓积累,发明创新,创造出了令世人瞩目的科技成就,并大大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的安定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当时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所表现出的民族创造力和丰富想象力等与隋唐思想学术所表现出的精神特征也是非相吻合的。隋唐时,思想学术的发达表现在许多方面经学上出现了王通的新的解经学和融合南北学风的孔颖达等人编撰的《五经正义》以及各种私家注疏史学上公私修史都非常盛行,出现了刘知几《史通》这样的中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宗教上,佛道二教当时都进人了新的发展时期,佛典翻译的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前代,中国僧人的著述更是十分丰富,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印度的佛学思想,而道教理论体系的出现和道教学者的辈出则标示出中国道教走向兴盛,类书编纂此时也发展到相当的水平,出现了《艺文类聚》等一大批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类书。在文化制度建设方面值得一提的是,隋唐开始实行了科举制度,它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儒家思想在社会民众中的传播与普及,从而为形成儒学恢复正统地位而又与佛道鼎足而立的隋唐文化格局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3、隋唐思想学术的充分发展和儒佛道三教的鼎立,与当时广泛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文化多元及社会对多元文化所具有的开放心态也密切相关。隋唐时期,中国周边不断兴起强盛的部族,虽然常对内地造成侵扰,但隋唐王朝以其军事的强大和国力的强盛为基础,在总体上对周边部族采取了宽容、接纳和融合的政策立场。伴随着大一统下的民族融合的进程,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也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其中尤以胡汉文化之间的融合最为显著。除了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之外,隋唐王朝与海外的交流也十分密切。隋唐先进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技术等在当时世界上享有盛誉。随着海陆通道的建立与完善,隋唐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和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域外的使臣、僧侣和学者纷纷前来,既学习中国文化,同时也将当地的文化和技术带人了中国。正是不同民族与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使隋唐时的文化呈现出了鲜明的多元化的特色。表现在宗教上,当时的长安等地除了佛教、道教之外,就还流行着伊斯兰教、袄教、景教、摩尼教等。对多元文化的宽容既表现出了隋唐的盛世气象,也为外来的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儒、道文化鼎足而立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氛围和适宜的文化环境。 4、儒佛道三教关系经过长期的演变而在隋唐时期出现三教鼎立的新局面,这与儒佛道各自的特点以及中国思想文化的根本特质也有密切的关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人的学问,重视现实的社会和人生是其最根本的特质。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主流与基础的

佛教的发展历程

佛教的发展历程 佛教由古象雄王子幸饶弥沃如来佛祖所创立。印度佛教由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35岁时创立,关于悉达多太子的生年说法有二,佛教开始的时间也有两种不一的说法,一种认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圆日,另一种是认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当时悉达多在毕钵罗树(佛教信徒尊称菩提树)下悟道,创立佛教。准备妥当之后,悉达多走遍恒河谷各地向人传教。五位贵族接受了悉达多的教训之后,成为比丘,也就是第一批僧侣或和尚。社会各阶层和各种身分的人都来听他演讲而成为他的弟子。在其后的几十年中游走四方,招收了许多弟子,佛教影响逐渐扩张。到他在80岁的高龄逝世(佛教称之为涅槃)时,他已举世闻名,被尊为释迦牟尼佛。 从孔雀王朝开始,佛教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南传佛教(又称为上座部佛教)经由锡兰传播到东南亚一带,主要影响东南亚的印度支那等地。北传佛教(又称大乘佛教)经喀什米尔到达新疆,早在公元1世纪的东汉时佛教就传入中国,后又传入古朝鲜、日本;北传佛教于公元8世纪正式传入印度北邻的西藏;至此,北传佛教分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支。藏传佛教这个教派对生活文化有着极大的影响,西藏人民的后来又传入蒙古和中国东北等地区。到公元十六或十七世纪,藏传佛教在远东各地已奠定了根基。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10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乔达摩·悉达多。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 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发生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主要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南传佛教主要是上座部诸派,盛行于斯里兰卡,并传遍东南亚地区,后传入中国云南。 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尚无定论,异说颇多,大体在公元前后两汉之际。主要有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三大派别。 从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南北朝时佛教已遍布全国,出家、在家佛教徒数量增加很快,如北方的长安僧尼过万,南方的建业(今南京)有佛寺数百座。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鼎盛之时。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唐朝皇帝崇信道教,但对佛教等其它诸多宗教都采取宽容、保护政策。中国佛学逐步发展成熟。 封建社会后期,汉地佛教衰落,戒律废弛,丛林破败,僧人无知,迷信盛行。近代以来,在杨文会等一批佛教界有识之士的带动下,佛教在各个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爱国僧人如著名佛教社会活动家太虚大师积极支持抗战,为争取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