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醋等各种香辛料调味品和调味料相关标准

酱油、醋等各种香辛料调味品和调味料相关标准
酱油、醋等各种香辛料调味品和调味料相关标准

酱油、醋等各种调味品和调味料相关标准,由食品伙伴网汇总整理,供参考,本汇总不定期更新补充。

生产卫生规范

GB/T 22656-2008 调味品生产HACCP应用规范

GB 8953-1988 酱油厂卫生规范

GB 8954-1988 食醋厂卫生规范

NY/T 1531-2007 番茄酱加工技术规范

分类名称

GB/T 20903-2007 调味品分类

GB/T 12729.1-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名称

产品及卫生标准

GB 10133-2005 水产调味品卫生标准

GB 2719-2003 食醋卫生标准(含1号修改单)

GB 2717-2003 酱油卫生标准

GB 2721-2003 食用盐卫生标准(含第1号修改单)

GB 2720-2003 味精卫生标准

GB 13104-2005 食糖卫生标准

GB 2718-2003 酱卫生标准

GB/T 15691-2008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

SB/T 10757-2012 牛肉汁调味料

SB/T 10513-2008 牛肉粉调味料

SB/T 10371-2003 鸡精调味料

SB/T 10415-2007 鸡粉调味料

SB/T 10458-2008 鸡汁调味料

SB/T 10484-2008 菇精调味料

SB/T 10485-2008 海鲜粉调味料

SB/T 10526-2009 排骨粉调味料

SB/T 10612-2011 黄豆复合调味酱

SB/T 10459-2008 番茄调味酱

GB/T 24399-2009 黄豆酱

GB/T 22474-2008 果酱

NY/T 958-2006 花生酱

NY/T 956-2006 番茄酱

NY/T 1070-2006 辣椒酱

SB/T 10416-2007 调味料酒

QB 2020-2003 调味盐

GB 1445-2000 绵白糖

GB 317-2006 白砂糖

GB/T 20293-2006 油辣椒

GB 8233-2008 芝麻油

GB 23347-2009 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

SB/T 10170-2007 腐乳

SB/T 10324-1999 鱼露

GB/T 21999-2008 蚝油

SB 10338-2000 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NY/T 2111-2011 绿色食品调味油

NY/T 1886-2010 绿色食品复合调味料

NY/T 900-2007 绿色食品发酵调味品

NY/T 1710-2009 绿色食品水产调味品

NY/T 1040-2012 绿色食品食用盐

NY/T 1053-2006 绿色食品味精

NY/T 431-2009 绿色食品果(蔬)酱

SB/T 10336-2012 配制酱油

SB/T 10431-2007 榨菜酱油

GB 18186-2000 酿造酱油(内含第1号和第2号修改单)

GB 18187-2000 酿造食醋

SB/T 10337-2012 配制食醋

SB/T 10416-2007 调味料酒

GB/T 8967-2007 谷氨酸钠(味精)

GB 5461-2000 食用盐(含第2号修改单)

GB/T 18623-2011 地理标志产品镇江香醋

GB/T 26531-2011 地理标志产品永春老醋

GB 19777-2005 原产地域产品山西老陈醋

GB/T 19461-2008 地理标志产品独流(老)醋

检测方法

SB/T 10417-2007 酱油中乙酰丙酸的测定方法

SN/T 0548.1-2002 出口酱油中1,3-二氯-2-丙醇和 2,3-二氯-1-丙醇的检验方法SN/T 0859-2000 进出口酱油中脱氢乙酸的测定方法

GB/T 5009.39-2003 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21234-2007 铁强化酱油中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的测定

SN/T 2012-2007 进出口食醋中苯甲酸、山梨酸的检测方法液相色谱法

SN/T 2705-2010 调味品中转基因植物成分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

SN/T 3029-2011 进出口调味品检验规程

GB/T 12729.2-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取样方法

GB/T 12729.3-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分析用粉末试样的制备

GB/T 12729.4-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磨碎细度的测定(手筛法)

GB/T 12729.5-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外来物含量的测定

GB/T 12729.6-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蒸馏法)

GB/T 12729.7-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

GB/T 12729.8-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水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T 12729.9-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T 12729.10-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醇溶抽提物的测定

GB/T 12729.11-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冷水可溶性抽提物的测定GB/T 12729.12-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不挥发性乙醚抽提物的测定GB/T 12729.13-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污物的测定

GB/T 4789.2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调味品检验

GB/T 18782-2002 调味品中3-氯-1,2-丙二醇的测定

GB/T 5009.41-2003 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43-2003 味精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55-2003 食糖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40-2003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监督抽查规范

CCGF 121.6-2010 鸡精、鸡粉调味料

CCGF 124.4-2010 水产调味品

CCGF 121.4-2010 食用盐

CCGF 121.1-2010 酱油

CCGF 121.2-2010 食醋

CCGF 121.3-2010 味精

CCGF 115.1-2010 食糖

其他标准

GB/T 18526.4-2001 香料和调味品辐照杀菌工艺

GB 2687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

GB 19431-2004 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酱油、醋等各种香辛料/调味品和调味料相关标准,相关产品和检测等标准,由食品伙伴网汇总整理,供参考,本汇总不定期更新补充。

产地环境

NY 5359-2010 无公害食品香辛料产地环境条件

名称分类

GB/T 12729.1-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名称

GB/T 21725-2008 天然香辛料分类

产品及卫生标准

NY/T 901-2011 绿色食品香辛料及其制品

NY 5323-2006 无公害食品香辛料

SB/T 10755-2012 芥末酱

GB/T 15691-2008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

GB 14891.4-1997 辐照香辛料类卫生标准

GB/T 7652-2006 八角

GB/T 19618-2004 甘草

GB/T 22300-2008 丁香

NY/T 1071-2006 洋葱

SB/T 10348-2002 大蒜

NY/T 580-2002 芹菜

NY/T 488-2002 杨桃

GB/T 7901-2008 黑胡椒

GB/T 7900-2008 白胡椒

GB/T 22302-2008 干牛至

GB/T 11761-2006 芝麻

NY/T 1193-2006 姜

SB/T 10040-1992 花椒

检验方法

GB/T 12729.2-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取样方法

GB/T 12729.3-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分析用粉末试样的制备

GB/T 12729.4-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磨碎细度的测定(手筛法)

GB/T 12729.5-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外来物含量的测定

GB/T 12729.6-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蒸馏法)

GB/T 12729.7-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

GB/T 12729.8-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水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T 12729.9-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T 12729.10-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醇溶抽提物的测定

GB/T 12729.11-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冷水可溶性抽提物的测定

GB/T 12729.12-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不挥发性乙醚抽提物的测定GB/T 12729.13-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污物的测定

调味料企业标准

. . Q/BLC 公司企业标准 Q/BLC 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2011-12-07发布2011-12-17实施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由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固态调味料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等辅料和5’-呈味核苷酸二钠、β-环状糊精食品添加剂,经前处理、干燥灭菌、粉碎、调配、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固态调味料。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21 食用盐卫生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40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7652 八角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7900 白胡椒 GB/T 7901 黑胡椒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12729.6 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GB/T 12729.7 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 GB/T 12729.9 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 GB/T 22267 整孜然 GB/T 22300 丁香 LY/T 1652 花椒质量等级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常用香辛料使用基本原则及50种香辛料的特点

常用香辛料使用基本原则及50种香辛料的特点一、常用香辛料使用基本原则 香辛料也可称作辛香料,是对可广泛用于食品调味物质的统称。他们或具有强烈的香气,或具有刺激性的味道,可增加食物风味,提高食欲,利于消化等作用。现在通常所指的香辛料多数是香料植物的干燥物,他们可能是该植物的果实(如白豆蔻、八角)、皮(如桂皮)、叶(如月桂叶、藿香叶)、花蕾(如公丁香)、根(如广木香、高良姜),他们能够赋予食物特殊的风味、味感等。 香辛料不仅具有香味可作调料,在医学上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翻开中医典籍,不难找到调料中所谓的香辛料,中医学上称为“香药”。所以我对香辛料的定义为:来自天然的具有特殊香味或刺激性味道、具有食用保健与药用价值的植物(或物质)。川菜中的各类火锅、卤菜等由于使用了不同的香辛料,使其行成了非常具有地方特色风味的美食。长期以来的食用实践证明了天然香辛料的安全性,其独特的香味、口感、滋味是如今许多添加剂所不及的。许多添加剂只能仿其天然香辛料的味,却不能达其天然香辛料的韵。

香辛料用作烹调菜肴,不仅可以祛除原料本身的部分腥膻臊等异味,还能增加菜肴的香味;香辛料作为中药材,用于烹调可以调节人体机体功能,强壮体魄预防疾病等目的。各种香料在烹饪时,通常没有具体的用量,我们在使用过程中绝大数都是凭借实际经验而确定,本期我们将简约的分享基本的香辛料使用原则: 总的来说辛香料必须控制在食材总量的0.08%—1%之间,过量就会产生药味,影响食材本身味道,如果是老卤,再次投入的量控制在0.5%以下最佳。 1、辛香料本身会有少许异味和苦味,使用之前,芳香类的可以用清水泡制一会,苦香类的用白酒浸泡,不可泡制太久。 2、香料使用时一定要控制量,尤其是丁香、荜拨这些过量产生药味严重的辛香料,一定要控制。 3、如果香料配的寒凉的居多,则需配上荜博和胡椒等温热香辛料。 4、如果香料配的辛热的居多,则需配上罗汉果和甘草等败火香辛料。

武汉关于成立香辛料、调味料生产制造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武汉关于成立香辛料、调味料生产制造公司 可行性分析报告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摘要说明 调味品行业三大渠道——餐饮业、家庭与食品工业中,餐饮行业保持 较快增长是调味品板块能够实现收入与毛利稳定提升的重要原因。2017年,我国餐饮收入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0.7%;中烹协预计2018年,餐饮收入规模将达到4.3万亿元,年增速10%左右。“十三五”末,我国餐饮收入有望达到5万亿元。 xxx实业发展公司由xxx科技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 集团(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1010.0万元,占公司股份74%;B公司出资350.0万元,占公司股份26%。 xxx实业发展公司以香辛料、调味料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 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实业发展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实业发展公司计划总投资7498.7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205.94万元,占总投资的69.42%;流动资金2292.83万元,占总投 资的30.58%。 根据规划,xxx实业发展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16691.00万元,总成本费用12676.24万元,税金及附加148.04万元,利润总额4014.76万元,利税总额4716.56万元,税后净利润3011.07万元,纳税总额1705.49万元,投资利润率53.54%,投资利税率

62.90%,投资回报率40.15%,全部投资回收期3.99年,提供就业职位241个。 2018年,全球调味品零售市场1320亿美元,同比增速约为2%。其中,美国、中国为前两大市场,分别为259和184亿美元。在中、美、日、韩 四国中,中国调味品CAGR10(2009-2018)增速最快,为9%。韩、美次之,日本呈现略微负增长。

调味料企业标准

Q/BL C 公司企业标准 Q/BLC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2011-12-07发布2011-12-17实施

Q/BLC0001S-2011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I

Q/BLC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等辅料和5’-呈味核苷酸二钠、β-环 状糊精食品添加剂,经前处理、干燥灭菌、粉碎、调配、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固态调味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721食用盐卫生标准 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4789.5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5009.40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7652八角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7900白胡椒 GB/T7901黑胡椒 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12729.6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GB/T12729.7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 GB/T12729.9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22267整孜然 GB/T22300丁香 LY/T1652花椒质量等级

香辛料调味有哪些

香辛料调味有哪些 香辛料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品,对于做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调味品,尤其是做各种腌制的菜品,用到的调味品和配料都是特别的特殊的,有时候我们在选择调味品的时候,就是要将蔬菜和肉类的营养物质发挥出来。那么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香辛料调味有哪些吧? 辛香味香料主要是指在食品调味调香中使用的芳香植物的干燥粉末或精油。人类古时就开始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芳香植物作为药物用于饮食,它们的精油含量较高,有强烈的呈味、呈香作用,不仅能促进食欲,改善食品风味,而且还有杀菌防腐功能。现在的辛香料不仅有粉末状的、而且有精油或油树脂形态的制品。香料,又名辛香料或香辛料,是一些干的植物的种子、果实、根、树皮做成的调味料的总称,例如胡椒、丁香、肉桂等。它们主要是被用于为食物增加香味,而不是提供营养。用于香料的植物有的还可用于医药、宗教、化妆、香氛、或食用。香料很少单独使用,大部分以数种数十种成份调和构成。有时,香料也指制造香味用的材料。香辛料细分成5类: 1、有热感和辛辣感的香料,如辣椒、姜、胡椒、花椒、番椒等。 2、有辛辣作用的香料,如大蒜、葱、洋葱、韭菜、辣根等。 3、有芳香性的香料,如月桂、肉桂、丁香、众香子、香荚兰豆、肉豆蔻等。

4、香草类香料,如茴香、葛缕子(姬茴香)、甘草、百里香、枯茗等。 5、带有上色作用的香料,如姜黄、红椒、藏红花等。 混合香辛料 混合香辛料,是将数种香辛料混合起来,使之具有特殊的混合香气。它的代表性品种有:咖喱粉、辣椒粉、五香粉。 五香粉 常用于中国菜,用茴香、花椒、肉桂、丁香、陈皮等五种原料混合制成,有很好的香味。 辣椒粉 主要成份是辣椒,另混有茴香、大蒜等,具有特殊的辣香味。 咖喱粉 主要由香味为主的香味料、辣味为主的辣味料和色调为主的色香料等三部分组成。一般混合比例是:香味料40%,辣味料20%,色香料30%,其它10%。当然,具体做法并不局限于此,不断变换混合比例,可以制出各种独具风格的咖喱粉。 常见种类 1)八角 又名大茴香、木茴香、大料,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单用或与它药(香药)合用均美。主要用于烧、卤、炖、煨等动物性原料。有时也用于素菜。如炖萝卜、卤豆干等。八角是五香粉中的主要调料。也是卤水中的最主要的香料。 属性:性温。功用:治腹痛,平呕吐,理胃宜中,疗疝瘕,祛寒湿,疏肝暖胃。

调味料企业标准

Q/BLC 公司企业标准 Q/BLC 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2011-12-07发布2011-12-17实施

Q/BLC 0001S-2011 I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由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Q/BLC 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等辅料和5’-呈味核苷酸二钠、β-环状糊精食品添加剂,经前处理、干燥灭菌、粉碎、调配、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固态调味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21 食用盐卫生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40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7652 八角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7900 白胡椒 GB/T 7901 黑胡椒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12729.6 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GB/T 12729.7 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 GB/T 12729.9 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 22267 整孜然 GB/T 22300 丁香 LY/T 1652 花椒质量等级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常见香辛料图谱

常见香辛料图谱 辛香料会改变整盘菜的味道,即使是很少量,都要小心使用。辛香料通常是辛香植物干燥的根、树皮、豆荚、果实或种子。 甘椒(Pimenta officinalis)也叫牙买加胡椒,非常类似丁香、肉桂和肉豆蔻混合而成的味道。 芹菜籽(Apium graveolens)芹菜籽微苦的味道却能和面包、鸡蛋菜肴和沙拉搭配得很好。

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成熟的辣椒干燥后较容易保存。 葛缕子(Carum carvi)看起来跟孜然芹的种子很像,常常会混淆,但味道相当不同。 芫荽籽(Coriandrum sativum)味道温和,不过很香,是东南亚国家的重要材料。

红辣椒粉(Capsicum frutescens )使用时要注意分量。 孜然芹(Cuminum cyminum)味道刺鼻的孜然芹籽常混合芫籽,为咖哩的基本原料。 莳萝(Anethum graveolens)莳萝籽用于制作腌菜。

甜辣椒粉(Capsicum annuum)是用味道非常淡的甜辣椒研磨而成的。可以大量使用。 茴香(Foeniculum vulgare)适合加在水果和沙拉上。 胡椒(Piper nigrum)未成熟的整粒胡椒是绿色的。干燥的是深咖啡色的。

葫芦巴(Ttigonella foenum-graecum)葫芦巴芽有辛辣味。使用研磨的种子时,用量须斟酌。 芥菜籽(Brassica alba )白色(或黄色)的种子味道比黑色(或褐色)来得淡。 郁金根(Curcuma longa)味道比较臭。

番红花(Crocuts sativus)这种昂贵的辛香料通常都是卖花蕊柱头的部分,加为粉状的很容易搀有杂物。 杜松(Juni0erus communis)这种浆果有一点松香的味道,有些刺鼻。适合搭配包心菜使用,也可以替那些油腻或重口味的菜添加一股清香。

各种香料的配方

各种香料的配方 五香粉因配料不同,它有多种不同口味和不同的名称,如麻辣粉、鲜辣粉等,是家庭烹饪佐餐不可缺少的调味料。 配方1 : 砂仁60g 丁香12g 豆蔻7g 肉桂7g 三柰12g 配方2 : 大料20g 干姜5g 小茴香8g 花椒18g 陈皮6g 花椒18g 配方3 : 大料52g 桂皮7g 三柰10g 白胡椒3g 砂仁4g 干姜17g 甘草 7g (有些配有少许孜然,也是茴香的一种,叫野茴香。)

十三香大料的具体的配方 “十三香”这个名字很长时间没有听人提起了。记得小时候见过走街串巷的挑担者边走边吆喝着买“十三香”,那时也不知道“十三香”是什么,只是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 其实,“十三香”就是指13种各具特色香味的中草药物,包括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干姜等。 “十三香”的配比,一般应为:花椒、大料各5份,肉桂、三奈、陈皮、良姜、白芷各2份,其余各1份,然后把它们合在一起,就是“十三香”。分开使用也可,如茴香气味浓烈,用于制作素菜及豆制品最好;做牛、羊肉用白芷,可去除膻气增加鲜味,使肉质细嫩;熏肉、煮肠用肉桂,可使肉、肠香味浓郁,久食不腻;汆汤用陈皮和木香,可使气味淡雅而清香;做鱼用三奈和生姜,即能解除鱼腥,又可使鱼酥嫩相宜,香气横溢;熏制鸡、鸭、鹅肉,用肉蔻和丁香,可使熏味独特,嚼时鲜香盈口,满室芬芳。 听老人讲,制作“十三香”时原料必须充分晒干或烘干,粉碎过筛,而且越细越好。每种原料应该单独粉碎,分别存放,最好将其装在无毒无异味的食用塑料袋内,以防香料“回潮”或走味儿。使用时并非用量越多越好,一定要适量,因为桂皮、丁香、茴香、生姜以及胡椒等料,它们虽然属于天然调味品,但如果用量过度,同样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乃至毒性和诱变性,所以使用时应以“宁少勿多”为宜。 火锅香料配方 配方一

香料(组图)调料大全 辛香料大全(组图)

辛香料会改变整盘菜的味道,即使是很少量,都要小心使用。辛香料通常是辛香植物干燥的根、树皮、豆荚、果实或种子。 甘椒(Pimenta officinalis)也叫牙买加胡椒,非常类似丁香、肉桂和肉豆蔻混合而成的味道。 芹菜籽(Apium graveolens)芹菜籽微苦的味道却能和面包、鸡蛋菜肴和沙拉搭配得很好。

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成熟的辣椒干燥后较容易保存。 葛缕子(Carum carvi)看起来跟孜然芹的种子很像,常常会混淆,但味道相当不同。 芫荽籽(Coriandrum sativum)味道温和,不过很香,是东南亚国家的重要材料。 红辣椒粉(Capsicum frutescens )使用时要注意分量。

孜然芹(Cuminum cyminum)味道刺鼻的孜然芹籽常混合芫籽,为咖哩的基本原料。 莳萝(Anethum graveolens)莳萝籽用于制作腌菜。 甜辣椒粉(Capsicum annuum)是用味道非常淡的甜辣椒研磨而成的。可以大量使用。

茴香(Foeniculum vulgare)适合加在水果和沙拉上。 胡椒(Piper nigrum)未成熟的整粒胡椒是绿色的。干燥的是深咖啡色的。 葫芦巴(Ttigonella foenum-graecum)葫芦巴芽有辛辣味。使用研磨的种子时,用量须斟酌。 芥菜籽(Brassica alba )白色(或黄色)的种子味道比黑色(或褐色)来得淡。

郁金根(Curcuma longa)味道比较臭。 番红花(Crocuts sativus)这种昂贵的辛香料通常都是卖花蕊柱头的部分,加为粉状的很容易搀有杂物。

复合香辛料调味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Q/SSPX0001S-2017 0 复合香辛料调味品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花椒、八角、孜然、白胡椒、黑胡椒为原料,以鸡精、味精、食用盐为辅料,经拣选、粉碎、调配、搅拌、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复合香辛料调味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3 技术要求 3.1 原辅料要求 3.1.1 原料 花椒应符合GB/T 30391和国家相关标准及规定的要求。 八角应符合GB/T 7652和国家相关标准及规定的要求。 孜然应符合GB/T 22267和国家相关标准及规定的要求。 白胡椒、黑胡椒应符合GB/T 15691和国家相关标准及规定的要求。 3.1.2 辅料 鸡精应符合SB/T 10371和国家相关标准及规定的要求。 味精应符合GB/T 8967和 GB 2720的要求。 食用盐应符合GB/T 5461和GB 2721的要求。 3.2 生产用水 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 3.3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3.4 污染物限量 表2 污染物限量 3.6 真菌毒素限量 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 2761的规定。 项 目 要 求检验方法色泽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色泽滋味、气味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滋味、气味,无异味,无异嗅状态颗粒状,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取适量试样于白色洁净的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其色泽、状态,嗅其气味,品其滋味。 项 目 指标检验方法铅(以Pb 计)/(mg/kg) ≤ 2.8GB 5009.12

固态调味料企业标准

Q/BLC 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BLC 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2011-12-07发布2011-12-17实施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发布

Q/BLC 0001S-2011 I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由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禹国庆、姜华泉、王馨婕、李娜。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Q/BLC 0001S-2011 固态调味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等辅料和5’-呈味核苷酸二钠、β-环状糊精食品添加剂,经前处理、干燥灭菌、粉碎、调配、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固态调味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21 食用盐卫生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40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7652 八角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7900 白胡椒 GB/T 7901 黑胡椒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12729.6 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GB/T 12729.7 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 GB/T 12729.9 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 22267 整孜然 GB/T 22300 丁香 LY/T 1652 花椒质量等级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固态调味料企业标准

固态调味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态调味料的分类、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天然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牛骨粉、羊骨粉、食盐、味精、酵母抽提物、麦芽糊精等,经分选、干燥、粉碎(或不粉碎)、调配(或不调配)、内包装、外包装而成的非即食类的固态调味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5461 食用盐 GB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967 谷氨酸钠(味精) 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品卫生标准 GB/T 12729.2 香辛料和调味料取样方法 GB/T 12729.6 香辛料和调味料水分含量的测定蒸馏法 GB/T 12729.7 香辛料和调味料总灰分的测定 GB/T 12729.9 香辛料和调味料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GB/T 12457 食品中氯化钠的测定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香辛料大全

总有网友询问餐谋君一些中草药、香辛料的用处,以及其特点,现在爱餐谋平台就简单介绍下大家常见的香辛料以及作用。 (1)八角:香味重,出香快,易入味。过量使用易掩盖其他香味,故不宜使用量过大。 (2)香叶:长时间蒸煮才能有效释放香味,闻起来芳香浓郁。通常整片使用,用量不能过大,否则苦味突出。 (3)白芷:香味清淡,柔和不刺激,可以与原料的香气融合在一起,用量相对较大。 (4)良姜:甜香味,气味清淡,回口浓郁,有类似胡椒粉的辣味。越泡越香,用量相对较大。 (5)桂皮:天竺桂,川桂等树的干燥树皮。气味清香而凉,似樟脑,味道有点甘辛。多用做菜。 (6)小茴香:闻起来清淡香味,味道微甜,略带辛辣。能除肉中臭味,增香。加热后立即出香,香味淡,用量通常较大。 (7)陈皮:闻起来温和,加热后果香味突出,可祛腥膻。用量不要突出,否则苦味突出。 (8)白豆蔻:(白扣,白蔻)苦香,味道辛辣,有薄荷味,可祛腥膻。

(9)草豆蔻:(草蔻)青草味,药香味突出,回口辛辣。 (10)肉豆蔻:(肉果)涩苦,苦味突出,打开壳后香味突出,味苦味冲,用量不宜太多。 (11)砂仁:青草味突出,回口苦,能辅助提高肉香。使用不去壳,有利于出香,可搭配陈皮等果香味香辛料使用,中和苦味。 (12)草果:辣味突出,类似胡椒粉,能祛腥膻,除油腻,增进食欲,油重的食材可以多放。 (13)丁香:香气醇厚,非常突出,入口也有浓郁的香味,具有极强的祛腥膻的作用,香气极突出,不宜多放。 (14)山奈:(也叫沙姜,山辣):气辛香,辛辣刺鼻,味甘、辛。以片大、饱满、色白、辛香、气浓郁者为佳。属香草类草本植物。 (15)紫草:紫草性味苦,温。在卤菜中有上色的作用,也有防腐去腥的作用。 (16)栀子:又名山栀子,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也是天然色素,色橙红或橙黄。味道微苦、淡香。用途不大,有时用于禽类或米制品的调味,一般以调色为主。

Q_HLS 0002S-2019半固态(酱)调味料

HLS 半固态(酱)调味料 杭州六晟食品有限公司发布

QHLS 0002S-2019 前言 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参考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本企业组织制定了《半固态(酱)调味料》企业标准。 本标准由杭州六晟食品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博均、徐上豪、黄艳林。 本标准属于首次发布。 I

半固态(酱)调味料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经过预处理、配制、加工、分料包装或混合包装而成,配备或不配备粉料包的半固态(酱)调味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产品分类 按使用方法分为即食类半固态(酱)调味料、烹饪类半固态(酱)调味料、腌卤类半固态(酱)调味料。 3.1即食类半固态(酱)调味料 经过灭菌,可直接食用的半固态(酱)调味料。 3.2烹饪类半固态(酱)调味料 配备或不配备粉料包,用于烹饪的半固态(酱)调味料。 3.2.1调味料包 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经过预处理、配制、加工、分料包装或混合包装而成的具备调味功能的料包统称为调味料包,不含粉料包。 3.2.2粉料包 以淀粉或米粉为主要原料,辅以或不辅以食用盐、香辛料等其他原料,经预处理、混合、包装而成的用于辅助烹饪的粉状料包。 3.3腌卤类半固态(酱)调味料 用于制作香肠、酱腌肉、卤制品等的半固态(酱)调味料。 4技术要求 4.1原辅料要求 4.1.1调味品应符合GB/T 20903以及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 4.1.2其他原辅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 4.1.3食品添加剂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的规定。 4.1.4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四川香辛料项目融资计划书

四川香辛料项目 融资计划书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摘要说明— 2018年,全球调味品零售市场1320亿美元,同比增速约为2%。其中,美国、中国为前两大市场,分别为259和184亿美元。在中、美、日、韩 四国中,中国调味品CAGR10(2009-2018)增速最快,为9%。韩、美次之,日本呈现略微负增长。 该香辛料、调味料项目计划总投资2067.4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 资1669.3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75%;流动资金398.0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25%。 达产年营业收入3468.00万元,总成本费用2701.46万元,税金及附 加40.22万元,利润总额766.54万元,利税总额912.49万元,税后净利 润574.9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37.5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7.08%,投资利税率44.14%,投资回报率27.81%,全部投资回收期5.10年,提供 就业职位67个。 调味品是指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进食欲,有益于人体健康的 辅助食品。它的主要功能是增进菜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感官需要,从而 刺激食欲,增进人体健康。从广义上讲,调味品包括咸味剂、酸味剂、甜 味剂、鲜味剂和辛香剂等,像食盐、酱油、醋、味精、糖(另述)、八角、茴香、花椒、芥末等都属此类。调味品行业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 原材料采购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我国

政府对调味品行业的产品质量安全高度重视,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建立了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体系。 报告内容:项目概论、背景及必要性研究分析、市场分析预测、项目规划分析、项目选址评价、建设方案设计、工艺先进性分析、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生产安全、项目风险情况、项目节能方案、实施进度计划、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项目经济效益、项目综合结论等。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调料包(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调料包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调料包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大豆油、豆瓣酱、豆豉、辣椒为原料,辅以蚝油、味精、白砂糖、芝麻、洋葱、生姜、大蒜、食用植物香辛料(花椒、小茴香)、食用盐,添加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经预处理、配料、炒制或熬制加工、包装而成的调料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317 白砂糖 GB/T 1535 大豆油 GB 1886.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 GB 27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豆制品 GB 2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酿造酱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 GB 5009.2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 GB 5009.4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味精中麸氨酸钠(谷氨酸钠)的测定 GB 5009.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 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GB 5009.2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 GB/T 5461 食用盐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967 谷氨酸钠(味精) GB/T 11761 芝麻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 21999 蚝油

半固态酱调味料企业标准

半固态酱调味料企 业标准 1 2020年4月19日

Q/BLC 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BLC 0002S- 半固态(酱)调味料 -12-06发布 -12-16实施 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发布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禹国庆、姜华泉、王馨婕、李娜。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I 2020年4月19日

半固态(酱)调味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半固态(酱)调味料的术语与定义、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辣椒酱、豆瓣酱为主要原料,添加植物油、味精等辅料和山梨酸钾、苯甲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食品添加剂,经前处理、炒酱、调配、杀菌、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半固态(酱)调味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17 白砂糖 GB/T 1532 花生 GB 1902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 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 2718 酱卫生标准 GB 2721 食用盐卫生标准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香辛料大全

一、什么是香料? 香辛料这一术语指的是广泛用于食品的物质;它们或有强烈的香气,或有刺激性的味道,或可用于着色,或可用于提高食欲,或有利于消化。概括地说,现通常所指的香辛料大都是香料植物的干燥物,它们可以是植物的根、花、蕾、枝、皮、叶、果等,它们能给食物带来特有的风味、色泽和刺激性味感。香辛料在中国食品和烹饪界可统称为香料。 二、香辛料的种类有哪些? 1、以芳香为主的香辛料,如大茴香、罗勒、芥子、黄蒿、小豆蔻、丁香、肉桂、芫荽、莳萝、茴香、肉豆蔻、洋苏叶等。 2、以增进食欲为主的香辛料:如生姜、辣椒、胡椒、芥末、山萮菜、花椒等。 3、以脱臭性(矫臭性)为主的香辛料,如大蒜、月桂、葱类、洋苏叶、玫瑰、麝香草等。 4、以着色性为主的香辛料,如红辣椒、藏红花、郁金等。国家技监局于1991年公布的国家标准中规定了42种我国常用的香辛料的技术标准。 三、火锅底料炒制时为什么要施放香料? 首先,是呈香、增香和抑臭的需要。重庆火锅,特别以“老火锅”为代表的传统火锅的底料生产,以牛油、辣椒、花椒、姜、蒜、豆瓣为主材,不施放香料,靠厨师掌握火候来确定底料的呈香度,特别是依靠牛油熟化后的呈香,但牛油本身具有腥臭味,仅靠姜、蒜等物料不能有效的抑制牛油的臭味。因此,重庆老火锅给人的感觉只是厚重、油腻,而缺乏香味,而我们研制的火锅底料香料中按科学配方将数十种天然香料有机组合,添加于火锅底料中起到抑臭、去邪、呈香、增香的作用。 其次,是防腐、灭菌、留香的需要。火锅底料在炒制过程中由于高温的作用,物料中绝大部分细菌已经灭杀,但底料中的水分不可能完全炒干,因此,底料冷却后在贮存和待用过程中,当水与空气发生接触后,会使底料逐渐发生氧化、霉变、酸败等现象,严重影响火锅底料的品质,甚至不能使用,我们研制的火锅底料香料中配有的成份如丁香、千里香、豆蔻、肉桂等具有很强的灭菌、防腐的作用。为保持火锅底料质量和留香、延长保质期提供了保证。 第三,饮食保健的需要。食客在食用火锅时,往往会因烫涮方法不得当,将未烫熟的菜品吃下,往往导致腹泻,也有些食客胃肠因对辛辣食品产生过敏反应也会导致腹泻,或者一些食客因自己的身体状况,如脾胃虚寒、肾阳衰微、肠寒滑泄、感冒等原因吃火锅会产生不适状况。根据药食同源,医食同源的原理,我们在火锅香料中加入了如豆蔻、砂仁、霍香、排草等即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料,对食客在进食火锅中产生的不适具有良好的去寒、温中、化湿、止泻的作用。 四、为什么要在兑锅时添加香料?

固态复合调味料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固态复合调味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态复合调味料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以味精为主料,添加食用盐、5’-呈味核苷酸二钠、琥珀酸二钠、玉米淀粉、麦芽糊精其中一种或几种,添加或不添加山梨酸钾为辅料,经混合、搅拌、制粒、干燥等工序制成的固态复合调味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1886.3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 GB272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味精 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478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5009.1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5009.1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5009.39-2003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5009.4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味精中麸氨酸钠(谷氨酸钠)的测定 GB/T5461-2016食用盐 GB/T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8885-2008食用玉米淀粉 GB/T8967-2007谷氨酸钠(味精) GB/T20884-2007麦芽糊精 GB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GB29939-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琥珀酸二钠 SB/T10371-2003鸡精调味料 QB/T2845-2007食品添加剂呈味核苷酸二钠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要求 3.1原料

湖南关于成立香辛料、调味料生产加工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湖南关于成立香辛料、调味料生产加工公司 可行性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2018年,全球调味品零售市场1320亿美元,同比增速约为2%。其中,美国、中国为前两大市场,分别为259和184亿美元。在中、美、日、韩 四国中,中国调味品CAGR10(2009-2018)增速最快,为9%。韩、美次之,日本呈现略微负增长。 xxx投资公司由xxx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投资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610.0万元,占公司股份60%;B公司出资400.0万元,占公司股份40%。 xxx投资公司以香辛料、调味料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 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投资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 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投资公司计划总投资3777.5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64.71万元,占总投资的81.13%;流动资金712.80万元,占总投资 的18.87%。 根据规划,xxx投资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5915.00万元,总成本费用4595.07万元,税金及附加65.87万元,利润总额1319.93万元,利税总额1567.86万元,税后净利润989.95万元,纳 税总额577.91万元,投资利润率34.94%,投资利税率41.51%,投资 回报率26.21%,全部投资回收期5.32年,提供就业职位109个。

调味品是指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进食欲,有益于人体健康的 辅助食品。它的主要功能是增进菜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感官需要,从而 刺激食欲,增进人体健康。从广义上讲,调味品包括咸味剂、酸味剂、甜 味剂、鲜味剂和辛香剂等,像食盐、酱油、醋、味精、糖(另述)、八角、茴香、花椒、芥末等都属此类。调味品行业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 原材料采购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我国 政府对调味品行业的产品质量安全高度重视,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和行业标准,建立了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