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年来西安市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的关系研究

近60年来西安市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的关系研究
近60年来西安市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的关系研究

上海历年平均气温

一、平均气温、年日较差、极端气温 平均气温上海市区℃,郊区~℃。7月最热,平均气温市区℃,郊区~℃。1月最冷,平均气温市区℃,郊区3~℃。上海有系统、规范化的气温观测记录始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至1990年累年平均气温为℃。历年平均气温有升高趋势,在20世纪30年代已有显示。同治十二年至1930年的平均气温℃,1931~1990年平均气温℃。80年代平均气温16℃,其中1990年17℃,为最高记录。1951~1990年平均气温℃,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地区年均气温差异不大,崇明、嘉定两县略偏低,为℃、℃,与温度偏高的宝山区和上海市区比较,相差不超过℃。 年日较差气温年较差,市区℃,郊区~℃。日较差℃,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1~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早晨6~7时。日较差以春季4~5月和仲秋到初冬的10~12月为最大,达到~℃。年较差比内陆地区略小,上海受海洋影响,夏季气温低于同纬度的西部内陆地区,冬季气温则略高。气温日较差较小,白天气温低于同纬度西部内陆地区,夜间则略高。9~11月平均气温℃,3~5月℃,秋温高出春温℃。最冷月与最热月比内陆地区略为滞后,1月与2月平均气温差值℃,8月与9月平均气温差值℃。 极端气温 7、8月是最热季节,平均气温℃、℃,午后平均最高气温℃、℃。全年高温日数不多,一日内最高气温大于35℃的炎热天气,平均有天,占7、8月总日数的12%,占全年炎热天气天的90%。极端最高气温,出现过℃(1934年7月12日)。出现最高气温大于37℃酷热天气的年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至1948年,有28年出现频率67%;1949~1990年有11年,出现频率26%。1月和2月上中旬是全年最冷季节,各旬平均气温3~5℃,早晨平均最低气温0~1℃,一日内最低气温小于-5℃的严寒天气日数,平均约有4天,占1月和2月上中旬总日数8%,占全年严寒天气日80%。清同治十二年至1990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过℃(1893年1月19日)。光绪三十三年至1948年,平均每年严寒天气有7天,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0℃的出现过6年(1916、1917、1920、1931、1940、1943年)。1949~1990年,平均每年有4天出现严寒天气,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0℃出现过1年(1977年1月31日)。 二、四季分配 上海四季,春季约4月2日~6月15日,75天;夏季约6月16日~9月17日,94天;秋季约9月18日~11月19日,63天;冬季约11月20日至次年4月1日,133天。依清同治十二年至1990年平均气温,上海温度年型可分为暖年(年平均气温≥16℃)、平年(年平均气温~℃)和冷年(年平均气温<15℃),分别占21%、64%、15%。1930~1990年,暖年占37%,平年占61%,冷年占2%。暖年四季温度都偏高,尤以冬、夏最明显。夏季最高气温35℃以上炎热日数比平年多1倍,冬季多温暖,秋季低温天出现推迟,初霜也迟;春季回暖偏早,终霜也早。无霜期较长,“倒春寒”很少。冷年四季温度都偏低,尤以春、秋最明显。秋季降温较早,初霜也早。春季回暖较迟,终霜也迟。无霜期缩短,常有“倒春寒”。夏季较凉爽,炎热期不长。冬季较寒冷,有严重冰冻。平年四季温度有的季节偏高,有的偏低。春秋季气温多数偏高,少数年份夏热而冬寒,或夏凉而冬暖。也有春温较低或秋温较低的。 三、无霜期 清同治十二年至1930年,年均无霜期214天,平均始于4月8日,终于11月7月。1931~1990年,平均无霜期228天,始于4月2日,终于11月15日。70、80年代,无霜期延长至230天。 四、积温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平均为4月1日,终日为11月22日,共236天,和无霜期基本相近。全年10℃以上的有效积温平均为2699℃·日(活动积温为5202℃·日),1990年最暖为2994℃·日(活动积温为5664℃·日),1957年最冷为2449℃·日(活动积温为4859℃·日)。积温地区差异不大,宝山区和市区积温值略高,崇明县最低,其他郊县积温都较接近。

广东省历年日平均气温变化图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广州气象站1952年~2013年1月日平均温度 510 15 20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日期 ℃

文案大全 广州气象站1952年~2013年2月日平均温度 5 10 15 20 25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日期 ℃

文案大全 广州气象站1952~2013年3月日平均温度 5 10 15 20 25 3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日期 ℃

文案大全 广州气象站1952~2013年4月日平均温度 51015 20 25 30 3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日期 ℃

文案大全 广州气象站1952~2013年5月日平均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日期 ℃

西安地理概况

西安 Edited by CHENG.DA.XIA ※初识西安 别名:长安、镐京、大京、西京等 行政区域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西北地区陕西省 下辖地区:11个市辖区、2个县 政府驻地: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未央广场 电话区号:029 邮政编码:710000 地理位置:关中平原中部 面积:10752平方公里 人口:1000.37万人(2018年) 方言:关中语言-西安话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兵马俑、钟鼓楼、大雁塔、小雁塔、秦岭、大明宫、未央宫等 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火车站:西安站、西安北站、西安南站等 车牌代码:陕A、陕U 高等学府:西安交大、西北工大、西电等 市花:石榴花市树:国槐 地区生产总值:8346.86亿元(2018)比较:佛山地区生产总值:9500亿元(2017) 人均生产总值:85114元(2018)比较:佛山人均生产总值:124722元(2017)

建成区面积:700.27平方公里(2018) 国际友好城市:33个 ※自然地理 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截至2016年,西安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 (1)地形地貌: 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西安市境内海拔高度差异悬殊位居全国各城市之冠。巍峨峻峭、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线分明,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秦岭山脉主脊海拔2000米~2800米,其中西南端太白山峰巅海拔3867米,是大陆中部最高山峰。渭河平原海拔400米~700米,其中东北端渭河河床最低处海拔345米。西安城区便建立在渭河平原的二级阶地上。 (2)气候: 西安市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风小、多雾、少雨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风;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年平均气温13. 0℃~ 13. 7℃,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1. 2℃~ 0. 0℃,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6. 3℃~ 26. 6℃,年极端最低气温-21.2℃(蓝田1991年12月28日),年极端最高气温43. 4℃(长安1966年6月19日)。年降水量522. 4~ 719. 5毫米,由北向南递增。7月、9月为两个明显降水高峰月。年日照时数1646. 1~ 2114. 9小时,年主导风向各地有差异,西安市区为东北风,周至、户县为西风,高陵、临潼为东东北风,长安为东南风,蓝田为西北风。气象灾害有干旱、连阴雨、暴雨、洪涝、城市内涝、冰雹、大风、干热风、高温、雷电、沙尘、大雾、霾、寒潮、低温冻害。 (3)水文:

广东省历年日平均气温变化图

- - -专业资料-

- - -专业资料- 广州气象站1952年~2013年1月日平均温度 510 15 20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日期 ℃

- - -专业资料- 广州气象站1952年~2013年2月日平均温度 5 10 15 20 25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日期 ℃

- - -专业资料- 广州气象站1952~2013年3月日平均温度 5 10 15 20 25 3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日期 ℃

- - -专业资料- 广州气象站1952~2013年4月日平均温度 51015 20 25 30 3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日期 ℃

- - -专业资料- 广州气象站1952~2013年5月日平均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日期 ℃

西 安 概 况

西安概况 ◆西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文明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最久的古都。先后有西周、秦、西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周幽王、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等近百个皇帝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宫廷生活鼎盛的汉唐时代,长安是举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起点,人文荟萃,交通发达,在中国古代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现代西安是中国西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综合科技实力排名全国第三,是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是一个科技、工业、旅游三业并举的现代化城市。昔日西安的辉煌让人骄傲,今日西安的腾飞更让人惊叹。 ◆这是一座日新月异的城市,这是一座永远年轻的城市,她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有人曾这样比喻:中国是一个参天大树,到了北京看到了大树的树冠,到了西安看到了深埋在大树下的树根。 ◆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中心城市,西安首先以人文景观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价值珍贵驰誉中外。全市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0处,登记在册的各类文物保护点多达2944处。是全人类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概况◆西安市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面积9983平方公里。秦岭山脉横旦 于西安以南,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 ◆西安以北,陕甘黄土高原边,由梁山、黄龙山、药王山、陇山组成的北山山系,与秦岭山脉遥相对应,共同构成环绕关中平原的自然屏障。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横贯关中平原。关中平原由渭河及其众多支流冲积形成,因而又称渭河平原。它西起宝鸡,东到黄河,号称“八百里秦川”。 气候概况◆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市区年平均温度 13.3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9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4C,全年无霜期232天,年平均降水量589.4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春暖花开的3-5月和秋高气爽的9-11月是到西安旅游的最佳季节。 中华文明的摇篮在黄河流域,而黄河文明的摇篮是在渭河流域。从神话和传说看,出自中国西部的炎帝和黄帝是公认的最早圣王和“人文初祖”。炎帝、黄帝的族居地和陵墓都在西安地区。经考古发掘证实,西安是华夏古文明最重要、最集中的发源地之一。 这里有数十万年前的蓝田人和大荔人文化,有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如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和宝鸡斗鸡台等地是我国最早的原始农业发祥地,形成了最早的农耕、房屋建筑、织布、制陶等生产技术,甚至还创造了最早的文字。在西安出土文物中有一系列是我国最早文化的实证,如出自半坡的最早的农渔工具、最早的陶窑、最早陶文、最早的土木建筑、出自何家湾的最早的骨雕人头像等等。 西安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明摇篮 秦中自古帝王州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久的城市,从奴隶制秦于鼎盛的西周,到封建社会达到颠峰状态的唐王朝,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1140年之久。自公元前1057年至公元904年,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前1062年,世居关中盆地的周人把活动中心由盆地西部的周原[今陕西歧山、扶风县一带]移入今西安市西南郊沣河流域。文王在沣河西岸建立丰京,武王继位后于公元前1057年伐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在沣河东岸建都镐京,开创了西安地区长期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格局。 人类起源地 西安境内史前文化遗址囊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等人类社会演进各历史

西安市水资源状况

西安市水资源状况 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达到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为1000立方米,而西安市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不足380立方米。这个数量仅相当于全省人均占有量1/3。全国人均占有量1/6。可以看出,西安市属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严重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是21世纪的重要议题之一。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 西安市的径流主要由降水形成,具有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从时间上看,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44mm,最大降水量为903.2mm(1983年),最小降水量为312.2mm(1995年),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89倍;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四个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7%。从空间分布看,径流主要分布在山区,山区径流占地表径流总量的86.4%;平川和台塬阶地区仅占13.6%。 水质污染严重 西安市水质污染情况十分严峻,污染正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区域向流域扩展,水质污染加剧了城市的缺水程度。 用水工艺落后 一方面西安市的企业大多是老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水的重复利用率较低,除火电行业水的重复利用率在90%以上外,其他工业均在40%左右,乡镇企业更低,工业用水定额较先进地区偏高。另一方面,关中灌溉历史悠久,灌区多为老灌区,工程年久失修,输水损失大,平均渠系利用系数不足0.7,大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53左右。近些年来,加强了节水措施,灌溉用水定额有较大幅度降低,但在全国仍属较高水平。 节水意识薄弱,浪费严重 居民:缴了钱的水随便用 2009年3月21日,在西安市东关南街一公用自来水用水点记者看到,有不少人在洗碗、挑水、洗菜……

气温日振幅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影响因素: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 1.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区:低纬地区平均为12℃,中纬地区的7—9℃,高纬地区为3—4℃。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在中纬地区是夏季比冬季大,低纬和高纬地区则随季节的变化很小。 3.就海陆来说,海洋小于内陆:海洋上一般仅1—2℃,内陆可达15℃以上甚至达25—30℃。 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就天气来说: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原因: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更强。 5.就地形、地势来说,山谷大于山峰,凹地大于高地。平原大于山地 为什么山地比附近平原气温日较差小呢?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受对流层大气的热量来源影响。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直接来自下垫面,所以气温随下垫面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受下垫面温度变化的影响,对流层大气越靠近下垫面,平均气温越高,气温的日变化幅度越大;离下垫面越远,平均气温越低,气温的日变化幅度越小。 第二,受山地云雾热力状况作用的影响。泰山海拔高,气温低,大气中云雾多,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第三,山地气温受周围“自由大气”的调节作用的影响。山地海拔高,空气流动性好,利于与周围“自由大气”进行交换。白天山地气温升高时,同一高度的“自由大气”对其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夜晚,同一高度的“自由大气”减小了山地气温的下降幅度,所以山地气温日较差就小于附近平原气温日较差。 那么大尺度地形区为什么又会“温度的日较差与高度成正比,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呢?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密度小,受大气热力状况的影响,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低,晚上大气对地面辐射的保温作用差,因此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所以气温的日较差就大。 6.又和地表性质有关。我国西北地区的吐鲁番盆地素有“早穿皮袄午穿衫,抱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气温日较差达15°C以上。吐鲁番盆地地处干旱地区,地表和大气中水汽急缺,缺乏水汽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地表沙漠戈壁广布,热容量小增温、降温快;周边山地为红色为砂岩,对太阳辐射吸收强烈,白天气温高(有火焰山之称),夜间大气保温作用差(缺少云雾),气温急剧下降;盆地空气流动性差,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差。

2011年西安市概况

第一部分陕西概况 第一节陕西地理及气候 一、陕西地理位置 陕西省简称“陕”或“秦”,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地处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中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全省总面积为20.58万平方公里。 二、陕西地貌 陕西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200至500公里。从北到南可以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个地貌区。其中高原926万公顷,山地面积为741万公顷,平原面积391万公顷。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等。秦岭在陕西境内有许多闻名全国的峰岭,如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 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秦岭以北为黄河水系,主要支流从北向南有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支流)、渭河等。秦岭以南属长江水系,有嘉陵江、汉江和丹江。 三、陕西气候 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属北亚热带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气候,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气候。其总特点是:春暖干燥,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多风沙天气;夏季炎热多雨,间有伏旱;秋季凉爽较湿润,气温下降快;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雨雪稀少。全省年平均气温13.7℃,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陕北7℃-12℃,关中12℃-14℃,陕南14℃-16℃。1月平均气温-11℃-3.5℃,7月平均气温是21℃-28℃,无霜期160-250天,极端最低气温是-32.7℃,极端最高气温42.8℃。年平均降水量340-1240毫米。降水南多北少,陕南为湿润区,关中为半湿润区,陕北为半干旱区。 第二节陕西人口与民族 一、陕西人口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陕西常住人口为37327378,占全国比重为2.79%(不包括港澳台)。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489396人,占14.71%;15-64岁人口为28654142人,占76.76%;65岁及以上人口为3183840人,占8.5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0.2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7.6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63个百分点。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9287571人,占51.67%;女性人口为18039807人,占48.3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42下降为106.92。 二、陕西民族概况 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陕西省共有54个民族,总人口为35365072人,其中汉族35188693人,占总人口的99.5%,少数民族为176379人,占总人口的0.5%。陕西省的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关中地区的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和杨凌示范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71.53%。陕南秦巴山地少数民族分布仅次于关中地区,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26.55%。陕北的延安市和榆林市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1.92%。

西安地区基坑降水

关键词单井涌水量 0.前言 莲湖路抽水试验是西安地铁降水研究课题的一个组成,场地位于西安市地铁一号线洒金桥~北大街区间北侧的一片空场地内,模拟基坑平面呈14m×21m长方形,基坑外环形布置降水井10眼,井深均为50m,间距8m,由基坑中心向东、北两方向布置观测孔21个,井深30m~50m,并在模拟基坑周边及建筑物布置沉降观测点。 图1场地平面布置图 1.地质条件 西安市莲湖路降水试验场地位于地铁一号线洒金桥~北大街区间,属皂河三级阶地地貌,场地50m范围内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堆积物,即全新统人工填土、上更新统风积黄土、残积古土壤、中更新统风积黄土、残积古土壤、冲积粉质粘土夹中粗砂透镜体组成。 2.水文地质条件 潜水含水层的补给主要来自侧向径流和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总体流向与西安地区地形基本一致,由东南流向西北,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以侧向径流为主。试验场地位于城区以内,地下水位年内变幅在0.5~1.5m之间,多年水位变化微弱,此段地下水受降水、绿化灌溉、蒸发等因素影响相对较小,水位变化缓慢。 莲湖路场地地下水位埋深6.7~7.8m(自孔口算起),高程394.65~395.02m,含水层厚度约50m,含水岩性主要为弱透水的黄土和粉质粘土,富水性弱。在42.9~43.8m段有薄层中粗砂透镜体呈不规则分布,厚度1.2~2.6m不等,砂层厚度由西向东逐渐变薄,颗粒由西向东逐渐变细。 3.单井出水量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 A抽水设备 试验初期,因为针对的是黄土地区尚未有过的24.0m大降深,并且要求能快速得出结论服务地铁建设,忽视了场地径流补给的快慢,过大的估计了基坑涌水量,导致试验开始不久就出现掉泵现象,出水量稳定性差,试验中止。 随后,选用了适合本场地地层及径流条件,合适扬程和功率的抽水设备,稳定的电压等,在此后的降水试验中,满足了要求。 B成井洗井 抽水试验准备过程中,采用锅锥施工抽水井,井径800mm,采用严格洗井工艺,进行下井管、投砾等工序;采用汽车钻施工观测孔,井径150mm,简单洗井,裸井。 抽水试验试抽初期,抽水孔水位急剧下窜,临近观测孔水位因土层中地下水来不及疏干,水位变化不明显;但是随着水位下降逐渐缓慢,个别观测孔中水位与两侧水位变化趋势不符,高出很多,采用小型水泵对其进行抽水,见抽即干,分析原因洗井工作不够彻底,孔内外水力联系被泥皮阻隔。不难推测,如果是抽水井,即便其孔径足够大,因为洗井工作不够严格,抽水试验将达不到目的,工程降水也将无章可循。 C井管 本次抽水试验一并进行抽水试验经济合理性验证,在管材成本上小做文章。 首先试验选取了有信誉的混凝土制管厂预定了一批井管,经现场浮力法测定其空隙率平均值为6%,而自制的钢制井管,其空隙率为20%。 抽水试验中,我们发现5个钢管井与5个混凝土管井之间的出水量并无差异,结论是,在黄土地区,选用混凝土管较经济。

重庆市历年日平均气温变化图

站名纬度经度拔海高度页码沙坪坝29°35′N 106°28′E 259.1m 2-13 酉阳28°50′N 108°46′E 664.1m 14-25

沙坪坝气象站1951年~2013年1月日平均温度 246 8 10 12 14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 1 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 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 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

沙坪坝气象站1951年~2013年2月日平均温度 2 4 6 8 10 12 1416182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 9 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 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 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

湖南省历年日平均气温变化图

站名纬度经度拔海高度页码长沙28°13′N 112°55′E 68.0m 2-13 常德29°03′N 111°41′E 35.0m 14-25 永州26°14′N 111°37′E 172.6m 26-37 芷江27°27′N 109°41′E 272.2m 38-49

长沙气象站1987年~2013年1月日平均温度 -5 0510 15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日期 ℃ 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历年日平均

长沙气象站1987年~2013年2月日平均温度 -5 051015 20 25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日期 ℃ 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历年日平均

长沙气象站1987年~2013年3月日平均温度 5 10 15 20 25 3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日期 ℃ 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历年日平均

陕西地理环境及西安气候

陕西由南向北存在着鄂尔多斯地台、渭河地堑、秦岭褶皱带、大巴山过渡带等四个地质构造单元,构成陕西省的地质构造基础。 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北部是由深厚黄土层覆盖的陕北高原,一般海拔 800~1300 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45% ;中部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沉积为主形成的关中平原,一般海 拔 325~800 米,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19% ;南部是主要由变质岩系构成的构造上升运动强烈的陕南山地,一般海拔 1200~2000 米,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36% 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东西绵延 360 多 km ,号称 "八百里秦川" 。其南北宽窄不一,宝鸡附近只有 30km,西安以东宽达 100 多 km ,状似喇叭型。关中平原以渭河为轴,项两侧呈台阶式结构,即河床—河漫滩—河流冲积阶地—黄土台塬—山前洪积扇。但两侧并不对称,南窄北宽。平原北部渭河北为一断续低山,自西向东较高的山峰有岐山、五峰山、嵯峨山、将军山、尧山、梁山等。关中平原是陕西主要的产粮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带。 陕西省地处中纬地区,从太阳辐射粮的特点上,决定了其在气候热量带中的位置。同时,因东亚季风的影响破坏了行星风带的正常分布,从而在世界其他地区多为荒漠的同纬度地带,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东亚季风区这块“绿洲”。由于陕西省位置偏于内陆,海洋水气输送受到限制,所以其降水量不如东南沿海那么充沛,夏热冬冷的大陆性特点也比较突出。因此可以说,地处中纬度东亚大陆所具有的特定辐射、环流和海陆相对位置,在根本上决定了陕西气候具有温带大陆性半湿

润和半干旱、季风气候的特征。表现为:四季分明,分配不均。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季升温较快,秋季降温迅速;干湿季节分明,秋末冬春少雨,夏季初春多雨。 在温度、降水的季节变化上,由于受纬度、海岸距离和冬夏季风影响的程度不一,使得北部比南部呈现出更强烈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温度变化,无论年较差或日较差都比较大,春季温度( 4 月)高于秋季温度( 10月),春旱严由于夏季风影响,雨季长而雨量大,但每 7 月中旬至 8 月,由于副高的控制,常出现伏旱。秋季副高中心区退居长江流域时,关中、陕南又位于东、夏季风交绥地带,秋雨连绵。根据气候的纬向地带性差异,通常把陕西省划分为长城沿线温带半干旱气候、陕北高原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关中平原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秦岭山区温带湿润气候、秦岭高山寒温带湿润气候、汉江河谷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大巴山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等七个气候区。 陕西省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农地休闲或农作物越冬苗期,温度低、雨量少。夏季农作物旺盛生长期,温度高、雨量多。四季的冷暖干湿变化与作物的生长需求匹配。雨量和热量的南北低于分布也是同步的。温度南高北低,降水量相应南多北少,即雨热同季同区。但在垂直分布上,预热却不同区,一般是低处温热而干燥,高处冷凉而湿润。在时间分配上,夏热的雨季内,还会出现伏旱期这样的少雨时段。确切的说,谁热在宏观分布上,基本协调匹配,而在垂直地带及个别具体的旬月时段上,也有不协调现象。这正是在正常年份有规律的出现旱涝时段或旱涝地区的直接原因。

江苏省历年日平均气温变化图

站名纬度经度拔海高度页码东台32°52′N 120°19′E 4.3m 2-13 赣榆34°50′N 119°07′E 3.3m 14-25 南京32°00′N 118°48′E 7.1m 26-37 徐州34°17′N 117°09′E 41.2m 38-49

东台气象站1953年~2013年1月日平均温度 -15 -10 -5 5 10 15 2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日期 ℃ 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2006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

东台气象站1953年~2013年2月日平均温度 -10 -5 5 10 15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日期 ℃ 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历年日平均

西安气候特征

西安气候特征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西安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多雷雨大风天气;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冬季寒冷,多雾、少雨雪。 气象要素特点: 本网站气象要素数据根据西安气象观测站1970—2009年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 1 . 气温 西安极端最高气温为42.9℃,出现在2006年6月17日;4-10月极端最低气温-1.9℃,出现在1978年10月29日。 图1 西安1970—2009年4—10月逐旬平均温度变化图 春季回暖期(4月1~30日):平均气温15.2℃,4月上、中旬常有较强降温天气,下旬温度迅速回升。

初夏少雨期(5月1日~6月20日):平均气温21.8℃,气温呈现上升趋势,但昼夜温差大。 初夏多雨期(6月21日~7月20日):气温变化比较平稳,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5~28℃,最低气温通常高于15℃。 盛夏伏旱期(7月21日~8月20日):日平均气温在24~28℃之间,日平均气温呈现缓慢下降趋势,极端最高气温35~40℃,昼夜温差9~11℃。 初秋多雨期(8月21日~10月10日):日平均气温15~24℃,随着北方冷空气的不断入侵,日平均气温呈现降低趋势。 秋季凉爽期(10月11~31日):日平均气温11~15℃,随着北方入侵冷空气的加强,日平均气温迅速降低。 2 . 降水 西安4~10月平均总降水量488.6毫米,平均总降水日数66天。平均日降水≥25毫米的大雨日4.5天,平均日降水 ≥50毫米的暴雨日约1天。 图2 西安1970—2009年4—10月逐旬平均降水量变化图

浙江省历年日平均气温变化图

站名纬度经度拔海高度页码定海30°02′N 122°06′E 35.7m 2-13 杭州30°14′N 120°10′E 41.7m 14-25 衢州29°00′N 118°54′E 82.4m 26-37 瑞安27°47′N 120°39′E 39.7m 38-49 温州28°02′N 120°39′E 28.3m 50-61

定海气象站1955年~2013年1月日平均温度 -10 -505 10 15 2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 1 日期℃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 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 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

定海气象站1955年~2013年2月日平均温度 -505 10 15 2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 9 日期℃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 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

西安市水资源情况

1 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 西安市是陕西省省会,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地质地貌有秦岭山区、骊山丘陵区、黄土台塬区及关中的渭河平原区,是陕西省粮、棉、油、瓜果、蔬菜生产的重要基地。 1.1自然地理概况 1.1.1地理位置 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腹地,八百里秦川中部的渭河两岸。地理坐标北纬33°39′~34°45′,东经107°40′~109°49′,东西长204Km,南北最大宽约116Km,面积10108Km2。地形南高北低,呈阶梯结构,从南向北依次排列着秦岭山地、黄土丘陵沟壑,黄土台塬、山前冲洪积扇,渭河及其支流冲击平原。平原地区高程400m左右,黄土台塬区500~700m之间,浅山丘陵区500~1000m,秦岭中高山区800~3000m,秦岭山地是西安市水资源涵养区。 1.1.2气候概况 西安市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是多年平均气温为13.3℃,日照时数1684~2243h,平原区干旱指数为1.29~2,无霜期220d左右,最大冻土厚度为45cm。西安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40.4mm,其中秦岭山区835.6mm,台塬区708.5mm,丘陵区700.1mm,平原区637.5mm,降水受地形影响明显,总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增加,最低值在渭北,关山站多年平均降水量515.7mm,最高值为秦岭山区960.3mm,相差近一倍。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9、10四个月,占全年总降水量60%以上,最高达77.1%。蒸发量在地区分布上与降水量相反,变化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平原区向山区递减。 1.1.3河流水系 西安市区域地貌,98.43%的面积在黄河流域,1.57%面积在长江流域;西安市主要河流水系分布纵横交错,素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市区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皂河、沣河、涝河、黑河,北有渭河、泾河、石川河等,其中集水面积大于50Km2的河流40余条,大于1000Km2的河流有六条。除渭河、泾河及石川河是过境河以外,其余均为境内河流,都发源于秦岭北麓和骊山丘陵区,由南向北经过洪积、冲击平原注入渭河,为渭河的一、二级支流,峪口以上山高林密,人迹稀少,水量充沛,河流上游水质良好,是西安市地表水的主要来源。 1.2社会经济概况 1.2.1社会情况 西安市总面积10108Km2,中心城区227Km2。辖“9区4县”即: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另有“5园区1港2基地”即高新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沣渭新区;国际港务区;国家航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1.2.2经济发展 “十一五”期间,西安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产业逐步形成;新区带动作用明显,经济总量迅速扩张;投资规模逐步扩大;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发展成效显著。 2009年底西安市常住人口数843.46万人,户籍人口781.6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5%,其中市辖区常住人口647.28万人。西安市生产总值(GDP)2719.10亿元。 1.3 水资源概况 根据1980~2005年水文资料,西安市水资源总量23.47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34 m3,相当于全国平均(2098 m3)水平的11.6%。水资源总量按地域分布;黄河流域22.56亿m3,

西安市水资源情况

西安市水资源情况

1 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 西安市是陕西省省会,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地质地貌有秦岭山区、骊山丘陵区、黄土台塬区及关中的渭河平原区,是陕西省粮、棉、油、瓜果、蔬菜生产的重要基地。 1.1自然地理概况 1.1.1地理位置 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腹地,八百里秦川中部的渭河两岸。地理坐标北纬33°39′~ 34°45′,东经107°40′~109°49′,东西长204Km,南北最大宽约116Km,面积10108Km2。地形南高北低,呈阶梯结构,从南向北依次排列着秦岭山地、黄土丘陵沟壑,黄土台塬、山前冲洪积扇,渭河及其支流冲击平原。平原地区高程400m左右,黄土台塬区500~700m之间,浅山丘陵区500~1000m,秦岭中高山区800~3000m,秦岭山地是西安市水资源涵养区。 1.1.2气候概况 西安市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是多年平均气温为13.3℃,日照时数

1684~2243h,平原区干旱指数为1.29~2,无霜期220d左右,最大冻土厚度为45cm。西安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40.4mm,其中秦岭山区835.6mm,台塬区708.5mm,丘陵区700.1mm,平原区637.5mm,降水受地形影响明显,总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增加,最低值在渭北,关山站多年平均降水量515.7mm,最高值为秦岭山区960.3mm,相差近一倍。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9、10四个月,占全年总降水量60%以上,最高达77.1%。蒸发量在地区分布上与降水量相反,变化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平原区向山区递减。 1.1.3河流水系 西安市区域地貌,98.43%的面积在黄河流域,1.57%面积在长江流域;西安市主要河流水系分布纵横交错,素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市区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皂河、沣河、涝河、黑河,北有渭河、泾河、石川河等,其中集水面积大于50Km2的河流40余条,大于1000Km2的河流有六条。除渭河、泾河及石川河是过境河以外,其余均为境内河流,都发源于秦岭北麓和骊山丘陵区,由南向北经过洪积、冲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