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应用与发展

基层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应用与发展
基层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应用与发展

基层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及卫生监督协管

信息化开发与运用

【摘要】:基层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少,工作重,运用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文章重点从档案管理信息化及卫生监督协管信息化两方面提出切合实际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的信息化运用手段,以更好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关键字】基层;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及电子政务的推行发展,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现有条件以逐渐不能满足工作要求,目前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工作多、人员少、经费缺,要依靠便捷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才能更好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工作需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提出基层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及卫生监督协管信息化开发与应用方案,以供参考。

1.档案管理信息化

网络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伴随着管理软件的快速发展,资料管理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学的发展方向,也是促进卫生监督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

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的档案主要分为办公档案、行政相对人管理档案、案卷卷宗档案、行政许可档案等,纸质材料档案占据了大量空间,一旦丢失很难以找回复制,同时也需要人力、物力进行长期运行维护。

1.1利用档案管理电子化方式可以有效的对档案进行管理。目前市场有专业档案管理软件,可以对所有文字、影音、图片等文件进

1

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和的指导意见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初稿) 专家起草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建设适应卫生改革与发展需求的信息化体系,提高卫生服务与管理水平,现就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相互交融的时代。信息技术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卫生信息化是方便城乡居民获得规范、科学的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药品和实时结报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做好重大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的必要保障。于强化政府与社会对卫生服务的监管,改善卫生服务体系运行状态,升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明确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统一标准规范、资源合理利用、信息互通共享的全国卫生信息系统,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强化卫生综合管理服务。在框架设计上,利用公共平台和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实现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监管能力,有效推进医改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在业务内容上,一方面突出服务功能,直接让居民与患者成为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受益者。另一方面完善管理,促进医疗服务成本降低,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规范医疗服务与管理;规范公共卫生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提高信息质量,提高医疗救治、公共卫生管理、科学决策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能力。在实现路径上,增加安全保障的能力,进各系统资源整合,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逐步实现数据共享,避免应用系统的低水平建设和数据的重复采集,有效发挥信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二)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应用。把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作为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出发点,以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会诊为切入,以优化流程、促进业务融合、惠及居民为宗旨,以实现公共卫生、医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和综合管理等重点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为基本要求,为医务人员提供技术支持,让城乡居民获得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统筹规划,合力建设。坚持政府对卫生信息化规划、投入、管理及绩效考核方面的行政职能,重点做顶层设计、信息标准、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信息安全规范等研究制工作。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样本

”国卫”区域公共卫生系统 解 决 方 案 合肥国卫软件有限公司 .cn

公司介绍 合肥国卫软件有限公司是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 公司定位于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紧紧围绕医疗卫生行业研发、推广、应用行业软件产品, 公司紧密围绕新医改发展方向。公司依托于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的人才优势, 构成一支由博士生导师、教授和工程师组成的人才梯队。 公司拥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其中本公司自主研发的医疗行业系列软件”民康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国卫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卫生监督执法管理系统”和”计划生育查询系统”等凭借其强大的业务处理功能, 灵活易用性, 稳定性受到用户高度评价。 本公司针对新医改的发展方向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举措, 结合各级医疗机构和主管部门的业务需求, 推出”国卫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全新B/S架构, 遵循公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卫生部相关指导意见, 打造区域卫生信息数据集中存储、统一管理、信息共享。本公司从产品研发、工程实施、系统集成到售后服务, 国卫软件公司始终坚持以诚挚的服务、创新的理念、规范的管理、领先的产品促进客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实现妇幼保健信息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 合肥国卫软件有限公司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软件园4栋212室 Mail: 网址: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部分 ( 一) 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分系统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它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电子健康档案是采用网络技术手段管理健康档案, 实现信息共享, 在健康档案的建立、更新和使用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1.1.基本信息登记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经过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编码采用16位编码制, 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 以乡镇(街道)为范围, 村( 居) 委会为单位, 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整改情况汇报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整改情况汇报*镇卫生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整改情况汇报 *市卫生局: 我院根据卫生局印发《关于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检查情况的通报》的通知要求~立即对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一次大检查~并进行了专项整改活动。现将我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把这项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确保卫生信息化建设有人抓、有人管。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责任落实~确保卫生信息化建设健康持续发展~如期实现既定目标。 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可操作性不强,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度欠完善,对医护人员培训缺少系统的计划和相关记录。 整改措施:完善充实制定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添加装修机房、增加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升级情况的说明~充实各项系统建设的内容,完善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度,机房、网络、人员、视频会议、卫生室监控等制度,,制定对医护人员培训计划~做好相关记录。 ,二,中心机房建设简陋且未独立~服务器老旧~各类设 备无标记。

整改措施:建设完善中心机房~进一步对中心机房进行升级改造~更好地与上级卫生平台对接~同时做好数据、信息安全工作~安装网络版杀毒软件~并做好数据异地存储工作,对各类设备进行整理标示~对网线的走向进行标记。 ,三,门诊医生站未对调用的健康档案进行合理使用,对于就诊的病人信息采用登记簿的方式记录之后再与公共卫生服务站进行交接~由公共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档案录入工作~临床科室对于健康档案的维护工作尚未真正开展。 整改措施:维护完善门诊医疗管理系统与公共卫生管理系统的对接~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对于就诊的病人信息由临床科室人员完成维护~使业务科室和公共卫生服务站紧密联系起来。 ,四,无专用视频会议室 整改措施:我院正在进行门诊病房楼的扩建工程~完工后将建立专门的会议室。 ,五,部分村卫生室监控掉线,部分卫生室操作员收费时一般只用默认的医生姓名~未根据开具处方的乡村医生姓名进行选择 整改措施: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落实职责分工~明确责任人进行专项管理,加强对卫生室操作员的培训监督~严格按照财务系统操作要求~统一收费医生姓名与处方医生姓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及目标 通过此次检查~我院认识到了问题和不足~我院将根据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认真落实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各方面工作~切实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卫生信息化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培养和储备卫生信息技术人才~提升我院卫生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整体水平~全面促进和提升医疗服务~为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医疗环境和水平~树立医疗行业新风气。 *镇卫生院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卫生室建设情况汇报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卫生室建设情况汇报 XX县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东岸,地处长三角城市群顶端,南京一小时都市圈核心圈内,介于南京芜湖之间,隶属钢城马鞍山,与江苏接壤,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沿边县,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全县总面积1346平方公里,辖10镇4乡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81个村36个居委会,总人口64.9万。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按照《安徽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民生工程2007—2011年建设规划》要求,从2007年起,我县掀起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村卫生室建设热潮,截止目前,全县已建设标准化的村卫生室98个,其中2007年建成10个,2008年建成33个,今年建成55个,总建筑面积12100平方米,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省财政投资172.4万元,市财政投资192.7万元,县财政投资252万元(含奖励资金150万元),乡镇财政投资84万元。总计各级财政补助550.2万元,资金缺口949.8万元。(详见附表) 建成后的村卫生室,改善了农村就医环境,告别了脏、乱、破、旧、差的落后面貌,夯实了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的基础,新建的村卫生室内部宽敞明亮,各种诊疗常规与规章制度全部上墙,服务流程井然有序,并全部实行微机信息化管理。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同时,也为广大农民群众营造了方便舒适的服务环境,使得广大农民群众看得起病、有地方看病,并且逐步达到少生病、不生病,群众健康保障水平得到全面提高,群众非常拥护和满意。

虽然,我县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得到了缓解,但离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时期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一些矛盾和问题仍然困扰着工作的整体推进,主要原因是各级财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按照上级规划的村卫生室建设资金每平方米造价500元,与目前建造的成本相差一半,另外每个村卫生室建成后,正常投入使用必要的医疗器械、设备以及微机等办公设施添置,仍须投入3万元。故此经核算全县98个村卫生室资金缺口为949.8万元,这样给工作推进带来了沉重压力,为此恳请上级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让村卫生室能够正常发挥出社会效益。尊敬的李区长: 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专程到卫生计生委来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们进一步做好卫生计生工作极大的鼓舞和鞭策。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卫生方面 1.机构情况。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74家,其中区直医疗机构4家,中心卫生院10家,镇卫生院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村卫生室526个,民营医院10家,诊所183家,厂矿医疗机构1家,其他医疗机构24家。 2.人员情况。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人员7037人,其中,公立医疗机构有职工4495人(在编人员2899人、非编人员1596人),乡村医生

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项目总论

XX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第一篇XX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项目总论 2003年4月,《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制定了在今后的七年内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七年内,我国卫生系统将通过进一步重点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科研教育等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建立起功能完备、标准统一规范、系统安全可靠的,与卫生改革与发展相适应的,高效便捷,服务于政府、社会和居民的卫生信息化体系,经济发达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余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要处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XX政府为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加快XX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医院的质量管理,决定加快XX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以彻底解决XX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规划不统一、标准不一致、数据不相同、信息不共享等问题,优化区内卫生资源的配备,提高区内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水平,方便市民寻医问药。 本篇从国内外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动态等方面,阐述XX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说明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描述建设内容、建设思路、设计依据等问题。我们期望通过本篇,能对XX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也希望通过本篇,能引申出其它篇章的内容。

第一篇XX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项目总论 目录 第一章XX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项目背景 (3) 1.1项目概述 (3) 1.2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动态 (4) 1.3 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6) 1.3.1促进XX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6) 1.3.2促进XX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8) 1.3.3促进XX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 (8) 1.4项目规划设计依据 (9) 1.5规划方案概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XX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1) 3.1 信息化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动力 (11) 3.1.l 信息化能够推动医疗服务的现代化 (11) 3.1.2 信息化能够推动卫生管理的现代化 (11) 3.1.3 信息化能够推动健康知识传播的现代化 (11) 3.1.4 信息化能够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现代化 (12) 3.2社会发展为卫生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12) 3.2.1 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的时效性差 (12) 3.2.2疫情信息网络覆盖面小 (13) 3.2.3医疗救治系统信息不灵 (13) 3.2.4卫生执法监督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13) 3.2.5缺乏统一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 (13) 3.3政府对卫生信息化的建设有明确的要求 (14) 第四章XX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 (16) 4.1建设目标 (16) 4.1.1总体目标 (16) 4.1.2具体目标 (16) 4.2指导思想 (16) 4.2.1目标的指导思想 (16) 4.2.2管理的指导思想 (17) 4.2.3实施的指导思想 (17) 4.3建设原则 (17) 4.3.1统一规划,统一标准 (17) 4.3.2协调建设,保护投资 (17)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策划方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为了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提高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和综合服务能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和新津县信息化建设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纵横联网、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在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集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社区服务、居民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县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开展以县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到2010年,建成覆盖全县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市卫生局、县内相关部门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发展需要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 二、基本框架 按照成都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构建我县卫生信息化建设“1131”网络框架,即:一个管理中心,一个网络平台,三大应用体系,一张居民健康卡。逐步建立起以县卫生局为中心,覆盖县级医疗

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站的一体化卫生信息网络。(网络框架拓扑图见附件2)(一)一个管理中心 在县卫生局设立“卫生信息化管理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卫生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总体规划和设计;负责确定各阶段具体工作并组织实施;负责规划设置局域网站点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负责监管三大应用体系,及时维护应用系统数据、协助网络运营商做好网络故障排查,确保网络畅通;负责组织卫生人才信息化相关知识培训,指导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信息化工作。 (二)一个网络平台 依托现有的新津县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搭建区域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县级管理平台,实现卫生系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各医疗卫生单位与县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市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县内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与支持;为公众提供查询、咨询相关卫生信息窗口。 (三)三大应用体系 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介绍: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医院收费管理、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品管理、病案管理、处方管理、人事后勤管理、资产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模块以及医学影像与通讯系统(PACS)、实验室检查系统(LIS)、应用电子病历系统(CPR),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等交互式网络信息服务系统。

全面推进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作方案(最新)

全面推进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作方案 为全面推进全县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与管理,筑牢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X政办发〔X〕36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立足民情,着眼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长远建设,明确乡村医生职责及配置标准,改革乡村医生服务模式和激励机制,健全完善乡村医生服务补偿、培养培训和养老保障等政策,稳定和优化乡村医生队伍,强化管理指导,规范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全面提升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二、工作目标 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力争使乡村医生队伍总体具备中专及以上学历,逐步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乡村医生合理待遇得到保障,执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建成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乡村医生队伍,促进分级诊疗目标的实现,更好地保障农村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三、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明确乡村医生职责任务和配备标准

按照村卫生室功能定位配备乡村医生。乡村医生(包括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下同)主要负责向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并承担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医疗卫生服务相关工作,包括按照服务标准和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助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和中医药方法为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开展健康教育和协助居民医保筹资。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要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深入开展和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的逐步建立,综合考虑辖区服务人口、服务现状和预期需求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配置乡村医生。对服务人口不超过1000人,服务半径不超过5公里,面积较小、距离较近的行政村可联合设置村卫生室,配置1名乡村医生;超过1000人的按照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有条件的优先配备具备中医技能的乡村医生。 (二)加强乡村医生管理工作 1、严格乡村医生执业准入,乡村医生应持有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证书或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并按规定进行注册。在村卫生室从事护理等其他卫生技术服务的人员也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 2、规范乡村医生业务和人员管理。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健全完善村卫生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乡村医生诊疗规范、

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

1.1建设目标 今后几年我市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和完善公共卫生、居民健康档案、基层卫生服务、远程会诊、医疗保障、药品配备使用管理、药品监督管理以及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的区域医疗等信息化应用系统,形成涵盖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等主要领域的医药卫生信息化应用体系;依托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和共享平台,统筹整合医疗卫生、社会保障、食品药品监管、民政、计划生育等相关领域信息化资源,建成集中共享、整体配套、高度一体化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形成随需扩展、安全可靠、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信息化基础保障机制;大力推进跨部门、跨医疗机构的业务系统互联整合,形成健全的医药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作机制,努力使我市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本期项目按照《青岛市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先期通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居民健康档案、公共卫生为核心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和基于“市民卡”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区域医疗信息系统两大项目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基本形成全市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资源共享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医药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作机制,为全市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建设任务 《青岛市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总体规划》中重点建设和完善药品配备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基层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等7大应用系统,建设和完善应用支撑平台、交换共享平台、安全支撑平台、网络共享平台等4个平台和1个灾备中心,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医药卫生信息化体系。 本期项目主要建设以下内容: 一、建设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居民健康档案、公共卫生为核心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共实现3大功能:1、基层卫生服务;2、居民健康档案;3、药品配备使用管理;

xx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

xx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 卫生信息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将“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作为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和重要支撑之一。为方便群众就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国家、天津市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信息化作为一门技术,服务卫生,可以简化卫生的工作方式;信息化作为一个方法论,指导卫生,可以转换卫生的工作形势;信息化作为一门哲学思维,改变卫生,可以转变卫生的工作模式。 因此,信息化在建设阶段要以服务为中心,必须服务于群众、 服务于医务人员、服务于管理。 (二)总体思路 在框架设计上,从垂直业务和单一应用向扁平化信息平台与主要应用系统建设相融合转变,利用平台技术实现医疗保险、医疗卫生和医药流通等领域的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一方面突出服务,直接让广大群众与患者成为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受益者,另一方面完善管理,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规范医疗服务与管理,促进医疗服务成本降低。 在实现路径上,从单纯追求各单个系统规模向促进多系统

资源整合转变,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逐步实现医疗资源数据共享、灾备资源共享、医保区域共享等,降低信息化建设风险,提高信息化建设效益,避免重复建设、重复开发和数据重复采集。 (三)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结合卫生信息化的现实基础、卫生工作的需求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加强总体规划的战略设计和统筹协调,分步推进,有序实施。 二是注重“标准先行、顶层设计、安全规范”。卫生信息化建设要解决好标准化与信息系统应用的关系,进一步促进卫生信息资源高效共享。先期做好系统运行维护工作,做到统一标准、规范接口、改善流程、易于拓展、安全运行。 (四)总体目标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药品、综合管理为着力点,加快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基本目标是: 1.以电子政务为切入点,建立卫生信息化办公平台。从单纯的满足办公需求,到能够全面、准确、及时地向社会公开卫生政务信息,开展在线服务、行政审批、逐步建立面向管理、监督和决策的电子政务一体化应用平台,进一步提高卫生行政能力和工作效率。 2.以协同应用为切入点,强化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建设。重点对现有公共卫生业务进行整合,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信息系统。 3.以健康管理为切入点,构建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建立以生命周期为主线,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动态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为社区居民、全科医生、综合性医院和卫

关于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建议书

关于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建议书 一、背景与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9年向社会公布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卫生部指出,卫生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医改的重要任务,也是其他各项医改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技术支撑。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对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改善就医体验,降低医药费用,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提出“3521”的发展框架,进一步明确了卫生信息化发展思路为整合资源、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发展原则为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惠及居民、服务应用;发展的切入点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发展重点为加快居民健康卡推进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规划和标准、建设信息平台等方面的职责,主导卫生信息化建设,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发挥医疗卫生机构的积极性,以及社会力量在人力资源、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努力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十二五”期间要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各地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工作;二是加快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建设工作;三是加快推进居民健康卡建设工作;四是加快推进应用系统建设工作;五是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完善和执行工作。 2010年,卫生部会同财政部选择上海、浙江、安徽、重庆、新疆5个省(区、市)开展卫生试点工作,近期,又确定北京、内蒙古、江苏、河南、湖南、云南、宁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省(区、市)为2011年新增省份,目的是扩大范围,更大区域实现业务协同,连点成面。 卫生部与国家发改委设立项目,在32个省份建立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使用系统,并选择黑龙江、浙江等10个省份建设统一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卫生、医保、药监等系统有效衔接为提供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二、市场前景 新医改实施三年来,全国财政新增投入11342亿元,今年执行下来会超额,预计会多2842亿元。中央财政投入注重“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一是向基本倾斜,如加大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力度,3年花了2300亿元,占到中央财政整个医疗卫生支出的50%以上;二是向基层倾斜,支持基层软硬件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等,3年将超过1100亿元,占24%;三是向建机制倾斜,如实施公

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系统项目

《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系统项目》 建设需求 二〇〇九年六月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目录 一、项目背景和现状 (1) (一)背景 (1) (二)现状分析 (2) 二、总体方案 (4) (一)系统概述 (4) (二)建设原则 (5) (三)建设内容 (7) (四)技术要求 (9) 三、系统建设需求 (9) (一)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平台 (10) (二)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 (11) (三)卫生行政许可审批系统 (14) (三)卫生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系统 (16) (四)食品安全信息系统 (21) 四、参考资料 (22) 附件1:《全国卫生监督调查制度》(国统制[2007]11号) (22) 附件2:《中国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手册》 (22) 附件3:《卫生监督信息汇总表使用手册》 (22) 附件4:《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管理规定》 (22) 附件5:《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 (22) 附件6:《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 (22)

一、项目背景和现状 (一)背景 卫生监督体系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法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2000年以来,我国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与卫生监督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深入进行,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得到不断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监督体系基本形成。但是,由于各级卫生监督机构都是新成立的机构,基础差、底子薄,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成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亟待加强。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是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卫生监督工作科学化管理的重要保证。为此,2006年12月卫生部印发了《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确定了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目标和具体内容,指导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2008年7月,国务院批复了卫生部“三定”规定。按照“三定”规定,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责由卫生部承担。 为贯彻落实好《指导意见》,做好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平台和全国卫生监督信息系统业务应用软件建设,从2003年开始,卫生部组织了国家卫生信息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及有关专家,经过多次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研究制定了《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系统项目》(下简称《项目》),并于2007年底通过卫生部、财政部批准,正式立项。 《项目》紧紧围绕《指导意见》的具体要求,突出体现全国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中的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主要内容是全面加强国家

我国卫生信息化顶层设计

随着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深入开展,国家卫生信息化的概念、内涵、架构、目标等应运而生。简单说,国家卫生信息化就是全国居民在全国任何一地就医能都“一卡通行”。就是“跨医院、跨系统、跨地区”都能够持卡就医、持卡取药、持卡付费、持卡报销。“一卡通行,终身使用”。做到了这一点,国家卫生信息化就实现了。尤其在胡总书记关于“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指示下,由各省、市、县政府主导的卫生数字省、卫生数字市、卫生数字县建设逐步展开。 国家卫生信息化的基本架构 当前全国卫生信息化的热情很高,但秩序很乱。根本原因是缺乏顶层设计,这需要统一思想、统一方法、统一标准。我们设计了下图,认为它可以作为国家卫生信息化顶层设计的一种系统框架,供有关方面参考和讨论。 从系统结构上讲,国家卫生信息化应当有如下部分组成:1.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各级各类数字化医院;2.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数字化社区和数字化乡镇卫生院;3.以信息共享为目标的统一的卫生数据中心(国家、省、市县三级)、统一的集成平台、统一的医疗专网和统一的协同医疗卡(社保卡);4.以人为本的面向公众服务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平台,包括协同医疗服务平台和健康管理服务平台;5.以保障国家卫生数字系统顺利运行为目标的配套技术标准、规范、法规政策和运行机制,确保成为国家医疗卫生行业的支撑体系,成为落实党和国家医疗卫生政策的快捷工具和全国居民医疗保健服务平台。 从系统工程上讲,国家卫生信息化包括如下三部分:1.基础工程。包括统一的医疗网,统一的医疗卡,统一的数据中心,统一的集成平台,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标准的电子病历和相关数据字典;2.功能设置。包括面向公众的医疗保健服务平台、面向医院的协同医疗平台、面向社区的健康服务平台、面向第三方的现代服务业平台、面向政府的综合管理平台和面向科研的数据服务平台等;3.系统目标。包括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患者的医疗信息共享、居民的健康信息共享、公共卫生信息共享、政府管理信息共享。形成国家全方位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的网络信息支撑体系。 国家卫生信息化的实施办法 上述架构启示我们:国家卫生信息化必须是政府行为,只有政府主导,才能协调各方关系,形成合力;只有统一规划、统一部署,才能顺利完成国家卫生信息化。目前信息化建设思路和秩序比较乱,重复建设和烂尾工程比较多。政府如何才能理顺关系,开创国家卫生信息化的新局面? 抓住几个难点

区域卫生信息化方案

关于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提高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和综合服务能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湖南省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和**市信息化建设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纵横联网、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在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集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社区服务、居民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市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开展以市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到2015年,建成覆盖全市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市卫生局、市内相关部门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发展需要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 二、基本框架 按照湖南省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构建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1131”网络框架,即:一个管理中心,一个网络平台,三大应用体

系,一张居民健康卡。逐步建立起以市卫生局为中心,覆盖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站的一体化卫生信息网络。(网络框架拓扑图见附件2)(一)一个管理中心 在市卫生局设立“卫生信息化管理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卫生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总体规划和设计;负责确定各阶段具体工作并组织实施;负责规划设置局域网站点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负责监管三大应用体系,及时维护应用系统数据、协助网络运营商做好网络故障排查,确保网络畅通;负责组织卫生人才信息化相关知识培训,指导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信息化工作。 (二)一个网络平台 依托现有的**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搭建区域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市级管理平台,实现卫生系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各医疗卫生单位与市卫生局之间,市卫生局与县卫生局之间、市卫生局与县内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与支持;为公众提供查询、咨询相关卫生信息窗口。 (三)三大应用体系 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介绍: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医院收费管理、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品管理、病案管理、处方管理、人事后勤管论文联盟整理理、资产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模块以及医学影像与通讯系统(PACS)、实验室检查系统(LIS)、

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

全国卫生信息化2003-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2002-11-05 11:09:31 全国卫生信息化工作会议文件之四 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 (2003-201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征求意见稿) 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信息化的重要决策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保障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要求,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适应卫生改革与卫生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特制定《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简称规划纲要)。 一.规划背景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要求我们抓住机遇,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顺应世界经济发展,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促进我国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将信息化建设贯穿于各个层次与领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卫生工作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一些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客观上要求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卫生改革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有限卫生资源,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要。卫生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不仅能促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也能推动卫生改革的深化,已日益成为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卫生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九五”以来,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实施国家卫生信息网建设项目,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见成效;积极加强“三网一库”建设,电子政务逐步推进;医院信息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国近半数医院进行了网络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卫生、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妇幼保健、远程医疗、远程医学教育等信息系统建设有了进一步提高,为全面实现卫生信息化奠定了基础。但应该看到,卫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与其他行业和卫生事业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有相当的差距。今后,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力争在2010年前,建成比较完善的以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为重点的国家卫生信息系统,进一步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和其他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向更深、更广、更高的方向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远景目标》提出的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战略任务,围绕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提出本规划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安全可靠、务求实效。 要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规划、分布实施、一网多用、资源共享。确立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要科学论证,讲究实效,充分利用国家公用数据网络资源,切忌各自为政、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卫生信息化建设具有公共产品特征,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增加投资力度。在政府引导下,在加强市场准入和监督的同时,开拓思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二).基本原则 本规划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标准统一、保证安全、以法治业、经济实效、因地制宜。 1、统一标准,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进行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基本前提。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强调“统一规范、统一代码、统一接口”。政府部门要加强指导,

两部门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卫办发〔2012〕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建设适应卫生改革与发展需求的信息化体系,提高卫生服务与管理水平,现就加强卫生(含中医药,下同)信息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按照卫生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以医院管理和临床医疗服务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卫生应急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的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中西医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获得有益经验,信息化为群众服务、为管理和决策服务的效果逐步显现。但长期以来,卫生信息化建设缺乏顶层设计与规划,标准和规范应用滞后,导致信息不能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较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库建设滞后,难以适应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需求。同时,卫生信息化管理和专业人才缺乏,

卫生信息化对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意见》要求把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的八项措施之一,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对於有效落实医改措施,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医药费用,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总体框架、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建设国家、省、区域(地市或县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管理等五项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两个基础数据库和一个业务网络,将三级卫生信息平台作为横向联系的枢纽,整合五项业务的纵向功能和应用,以居民健康卡为联结介质,促进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到2015年,初步建立全国卫生信息化基本框架。到2020年,建立完善实用共享、覆盖城乡的全国卫生信息化网络和应用系统,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医疗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IS建设的重点由HMIS转向CIS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建设已 经初具规模。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单机系统、局部网络系统到整个医院信息系统的多个阶段。特别是随着国家金卫工程的展开,已经有许多医院相继建立起医院范围的信息系统,一些公司相继开发了商品化的整套医院信息系统并在医院推广应用。在信息系统应用技术上,客户/服务器结构的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大型信息系统的主流,使用Windows环境和图形化的用户界面是目前医院信息系统主要采用的客户端环境,基于SQL语言访问的大型数据库在医院信息系统中也已普遍使用。在医院院区网络建设中已经比较普遍地使用结构化网络布线、采用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网络交换技术也大量地使用。 但由于受资金和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总体上比较落后。相当数量的HIS 建设只停留在以经济管理为主线、面向医院内部资金流和物流管理的阶段,即侧重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HMIS)建设。国际发展趋势表明,医院信息系统已从重在费用信息管理的阶段发展逐渐发展到面向临床医疗信息管理的CIS(Clinic Information System)阶段,包括电子病历(Computer-based Patient Records CPR)系统、医学影象系统(Picture Achie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实验室检查系统和远程医疗等交互式网络信息服务功能的开发和应用。而且,根 据国际经验,我国大型综合性医院的HIS投资的临界点为1000万元以上。由此可以预见, 在信息化方面医疗行业的需求还是很大的。 电子病历、医学影象为HIS的最亮点。目前我国已有一批医院建立了医院信息系统,具备了向电子病历发展的基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设施的发展,计算机和通讯设备的性能价格比迅速提高为电子病历和医学影象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信息技术发展较快的美、日等国对电子病历已研究多年,美国政府正式宣布,作为政府一项工程正式启动实施。目前我国医疗系统实现电子病历的软硬件条件已经具备,研究和实验工作刚刚起步。目前CPR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研究适合电子病历多种内容、媒体的数据结构;恰当可靠的安全机制;高效经济的存储方案;实用方便的数据输入和阅读手段;标准规范的数据交换方法。建立PACS 的一个目标是方便图象的存取,另一个目标是建立无胶片化的医院,提高经济效益。标准化技术、PACS与其它系统的信息交换问题、图象预取技术和图象压缩技术是当前PACS应用的主要技术。设备上,PACS不仅要建立1-2个可以显示图象的工作站,还需要高质量 的图像采集设备(如专用的胶片激光扫描仪)、大量的图象显示设备、十几个TB的在线存贮 容量和高速度的网络通讯设备。 远程医疗正在迅猛发展。我国的远程医疗近几年发展迅速,一些著名的医学院校、医院都建立了远程会诊中心。目前我国主要的远程医疗网络有国家卫生部金卫医疗网、中国医学基金会互连网络和军队远程医学网络。中国医学基金会受国际医学互联网络协会和国内外企业单位的委托,组建了中国远程医疗会诊骨干网。骨干网联通了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