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仪器校正管理程序-中英文版本

测量仪器校正管理程序-中英文版本
测量仪器校正管理程序-中英文版本

测量仪器校正管理程序

Calibration and management procedure for measurement instrument

1.0 目的Purpose

本程序的目的是对检验和测量装置进行控制,确保与其要求的测量能力相一致,保证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The purpose of this procedure is to control inspecting and measuring equipment and make sure

measurement capacity conform to the capacity we require and ensure validity of monitoring and measuring results

2.0 范围Scope

适用于公司所有检验/验证产品及对工序控制有影响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This procedure can be applied to inspecting , measuring equipment that affects procedure control and used to inspect and validate products

3.0 适用文件Applicable document

QAI014 《仪器检定作业指导书》

4.0 简称/定义Abbreviation/Definition

4.1 检定:由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确定并证实测量器具是否完全满足规定要求,而做的全部工作。

Identification: All the tasks legal measure technology institution do to identify and validate whether measuring instrument meets stipulated requirements

4.2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标准物质所代

表的量值与测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Calibration: the operation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value measuring instrument/

system displays and actual value standard substance and measure represent

4.3 计量标准:用来定义、实现、保持、复现的单位或一个、多个量值,并通过比较,将它们传

递到其他测量器具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标准物质或测量系统。

Measuring standard:the unit to define ,realize ,keep and reappear or one or more measured values and measure, measuring instrument ,standard substance or measuring system used to send them to other measuring instrument by comparing

4.4免检:无需明确数据,仅供修理用、只做比对或参考用等情形的测量仪器,其使用不直接影

响产品质量。

Inspection-free: Measuring instrument that needn’t clear data and t hat is used to repair or as

reference and whose use will not affect product quality directly

5.0 设备/工具Equipment/Toolings

不适用Inapplicable

6.0 职责Responsibilities

6.1 品保部对本程序执行管理责任;品保部(负责检验人员所使用)/维修部(设备以及其它)的

计量管理人员负责对公司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编号,建立总清单;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检定/校准和管理;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归口管理,制定/更新总清单、送检计划并通知有关部门送检;

QA dept are responsible to manage the enforcement of this procedure .Personnel who measure and manage in QA / Repairing dept are responsible to number all the inspecting and testing equipment

and set up a general list and check /calibrate and manage monitoring and measuring equipment and manage inspecting and measuring equipment and testing equipment and make/update general lists

and checking plan and notify relevant depts. to send equipment for checking

6.2 维修部协助品保部进行设备的管理。

Repairing dept help QA dept manage equipment

6.3 使用部门职责

Responsibilities of using depts.

1) 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使用过程中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They are responsible for daily maintenance of monitoring and measuring equipment

2) 负责对失准测量设备已检验和试验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定,必要时对产品进行追溯、验证。

They are responsible to assess the validity of testing and inspecting results of measurement

equipment whose reading is not precise and trace and validate products when necessary

7.0 培训和资格Training and qualification

7.1 测量仪器校正与管理人员须经过本程序的培训

The personnel who calibrate and manage measuring instrument must be trained this procedure

8.0 程序内容Procedure content

8.1 如有新购检测和试验设备,设备到厂后,通知维修部/品保部和采购的部门办理验收手续,查

看合格证/说明书等文件资料是否齐全,合格则进行编号并将有关资料保存;品保部负责登记,制定校准计划。未验收仪器须贴上试用标签,测试结果仅作为参考。购置设备、仪器前,技术、品保部门应根据被测产品/过程特性来确定设备、仪器的精度。精度标准如下:

Notify repairing /QA dept when new equipment we purchase arrives . Repairing dept /QA dept and purchasing dept do checking and accepting procedure and check whether certificates are complete

and number the satisfactory ones and save relevant data .QA dept are responsible to register and

make calibration plan .Technique dept and QA dept identify the precision of equipment and

instrument in accordance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s /processes to be tested before purchasing equipment and instrument .Precision standard is as follow :

(1) 对监控工艺过程的计量检测设备的精度要求为该工艺所要求的三分之一。

The precision requirements of measuring and checking equipment that monitors technique

processes should be one third of technique requirements

(2) 对监控产品的计量检测设备的精度要求为该产品所要求的三分之一。

The precision requirements of measuring and checking equipment that monitors technique

processes should be one third of product requirements

8.2 公司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建立长度、热学、力学、电学计量标准,负责厂内量值传递工作,

且计量标准的量值须能溯源到国家/国际基准上。

Company set up measuring standard for length ,calorifics ,dynamics and electrics in accordance

with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need and are responsible to hand on measured value and

measured value should be able to be traced back to national /international standard

8.3 品保部负责制订检测和试验设备的校验/检定年度计划。品保部根据年度校验/检定计划按时通

知各部门送检;各部门负责按此要求执行。对于免检的测量设备也必须列入清单进行管理,同时还须在设备上贴上免检标签。

QA dept are responsible to make annual plan for inspection and calibration .QA dept notify each dept to send equipment for checking in accordance with annual verifying and calibrating plan. Each dept carry out in accordance with requi rements .List the measuring equipment that needn’t to be

inspected in the list for management and attach “inspection-free” label on the equipment

8.4 对本公司有检定/校准能力的测量设备,由本公司进行检定/校准。

Our company identify and calibrate the measuring equipment that we are able to identify and

calibrate

对本公司没有检定/校准能力的测量设备应委托有资格、有能力且通过ISO/IEC17025认可或国家等效文件认可的商业/独立实验室,或顾客承认的政府计量技术机构进行检定/校准。当选择实验室进行校准时,必须确认该实验室的范围包括此种设备的校准。

Send the measuring equipment to qualified labs that have passed ISO/IEC17025 authentication or measure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customers recognize for identification /calibration .we should

make sure the calibration of the equipment should be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lab when choosing lab 对于某些本公司无法进行检定/校准,也没有其它有资格实验室能进行校准的特殊测量设备,可以送原生产厂家进行校准。

Send special measuring equipment that we are not able to identify and calibrate and there is no

other lab that can calibrate back to the original company for calibration

8.5 当试验软件或可以比较标准(如试验硬件)用作检验手段时,使用前应加以检验,并按规定周期

加以复验和保存记录作为控制的依据。当生产线连续生产,测量设备不能按期送检,需要超过有效期使用时,由使用单位向计量部门提出申请,经品保部经理审核批准,可延长使用期限,但最长不超过原检定周期的1/12,到期后须立即送检。

Inspect before using when testing software or comparing standard (such as testing hardware ) is

used as inspecting method and re-inspect periodically and save records as control evidence . Using depts.. app ly to measuring dept when measuring equipment can’t be sent to be checked on time and it’s censored and approved by QA manager .We can extend its using period ,but we shouldn’t let the extended period be more than 1/12 of the original period and send measuring equipment for

checking when it expires

8.6 使用单位应做好测量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如需在库房长期存放使用单位应做好封存工作,

且库房应具备通风、防潮、防腐等基本条件,确保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The depts. that use the measuring equipment should maintain the measuring equipment. The depts.

that use the measuring equipment should put it in a carton and make sure the warehouse have good airflow and have good damp-proof and antisepsis condition to ensure the precision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equipment

测量设备搬运时,使用单位须提供保护措施,保证其测量性能不受影响。计量标准、关键重要测试设备,未经主管单位领导批准,不得擅自搬运。

The depts. that use the measuring equipment should provide protecting measures to make sure its measurement capacity will not be affected during conveying .Important measuring equipment

should not be conveyed unless supervisors or leaders approve

8.7 测量设备的检定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规定的检定周期。计量部门可根据测量

设备的用途、稳定性、使用频率、生产环境及准确度要求,合理的制定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周期,并形成文件。

The identifying period of measuring equipment should be no longer than the identifying period

stipulated in national measuring and checking regulation . Measuring dept can set identifying

/calibrating perio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urpose ,stability ,using frequency ,requirements of

production environment and precision degree and make docs

8.8 当使用测量设备有环境条件要求时,工作现场须满足测量设备使用要求,否则检测结果应予

以修正。计量部门工作环境,须满足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要求,并配置温度、湿度等有关环境监测仪器。

Working place should meet requirements of measuring equipment when there are requirements for environment when using or we should alter the checking results . Working environment of

measuring dept should meet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measuring and checking regulation and

standard criterion and we should install thermometer and hygrometer etc

8.9 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经检定/校准合格后,对长度类测量设备,发给写有有效期的合格证

(卡片),对仪表类测量设备,除发给合格证外,还须在仪表上明显位置粘贴合格证标志。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measuring and checking regulation ,we issue certificates to measuring equipment that measures length and attach satisfactory label on meter of meter measuring

equipment besides issuing certificate.

按照本公司制定的校准规范,经校准合格的测量设备由校准人员出具测试证书,粘贴准用证标志。对长期不用的测量设备,使用单位通知计量部门粘贴停用标志。对于生产现场不能移走或拆卸的报废测量设备,粘贴红色报废标志。对于免检的测量设备,必须粘贴标有“NO CALIBRATION”字样的标识。

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管理方法

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管理方法 仪器设备管理 设备作为一项重要资源要素,应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参与体系运行,以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因此,应建立符合准则要求的设备管理体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使仪器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建立设备质量管理体系 ⑴ 建立设备管理组织 设备管理组织有质量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和支持服务部门构成。根据设备管理工作的特点、范围和工作量,确定管理人员、核查人员、操作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职责、权力与相互关系,使各项管理职能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相关岗位,尽量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 ⑵ 制定设备管理程序 设备管理程序是检测机构实行设备管理的途径。通过建立相应的程序文件,明确设备管理活动的过程、步骤、内容和所有环节,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⑶ 编写设备作业指导书 设备作业指导书是指导检测人员操作设备的规范性文件。一般设备可按照说明书操作,大型、复杂的仪器或操作人员流动性大、性能不稳定的设备需编写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程。 健全设备质量管理制度 ⑴ 评审制度 评审是添置或处置设备的一项前期工作,主要从设备的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维护性等方面综合分析,目的是为了合理配置设备资源,发挥设备的最佳效益。对于大型、贵重、精密的仪器需进行可行性认证,达到技术上先进,性能上可靠,工作上需要,经济上合理;对于租借、维修、淘汰的设备,以及小型或辅助设备,应进行必要的评审。 ⑵ 验收制度 验收是保证添置或维修的设备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仪器设备的开箱拆封应在设备管理员、操作人员、供应人员等有关人员都在场时进行,验收过程中,应对设备评审要求、订货合同和装箱清单,逐一清点,并做好记录。对于大型、精密的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后,还应通过一定时期(合同期内)的试运行,根据实际运行

计量检测设备控制程序.

计量检测设备控制程序 ⒈目的 : 确保对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以下简称计量检测设备处于受控状态,保证设备的测量能力满足使用要求。 ⒉范围 :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计量检测设备(包括试验软件、比较标准的控制。 ⒊职责 : 3·1 计量室人员负责计量检测设备的校准、检修、送外检等工作,并保存所有记录。 3·2 计量室人员监督指导使用部门正确使用计量设备,并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周期送检等工作。 3·3 各车间负责对在用量具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 ⒋工作程序 : 4·1 计量检验设备的配置 4·1·1 使用部门根据生产需要,向计量室提出申请,要求配置相应的计量检测设备。 4·1·2 计量检测设备的配置参阅《计量设备的配置》。 4·2 进厂验收 4·2·1 进厂计量检测设备由计量人员负责验收,验收内容主要包括 : ①收集随机资料; ②核对装箱清单; ③检查说明书、合格证。

4·2·2 如验收不符合规定要求,则验收责任人将情况反馈给采购人员,如验收合格则进行首次检定。 4·3 首次检定 4·3·1 对本公司能力范围内的首次检定由计量员检定,对本公司无法检定的,则送第三方检定,并负责取回(包括相应资料。 4·3·2 检定人员必须是有资格认可证书的人员。 4·3·3 计量检测设备的检查经检定确认不合格(包括送第三方检定不合格计量室负责人将情况反馈给采购负责人,由采购责任人负责退回。 4·3·4 对检定合格的计量检测设备,由计量室检定人员编号,编号方法详见《计量器具编号方法》。 4·4 仓库保管员在计量检测设备入库前,应检查其 " 合格证 " 和首检记录。 4·5 周期检定 4·5·1 计量管理员应建立检测设备台帐,对在用计量检测设备进行周期检定。 4·5·2 所有的内校或外校,计量人员必须按国家检定规程进行校对,并作好符合规范的记录 4·5·3 对检定、校准完毕的计量检测设备,检定人员须做好标识。 4·5·4 必须强制检定的计量检测设备,计量室人员按检定周期提前 10天通知使用部门,并由计量人员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受检率 100%。 4·6 抽检:

5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3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使用全面的设备管理方法,加强设备维护和检查评估工作,以获得最经济的生命周期成 本和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原则,从而可以可靠地保证生产和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聚酯生产直接相关的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3责任 3.1技术质量办公室是设备控制的中央管理部门。在副总经理,负责生产技术的总 工程师的领导下,组织设备大修的准备和每周的检查计划,并对维修质量和计划执行情 况进行监督检查。 3.2每个车间负责部门内设备的维护和正确使用,以使其符合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 的要求。设置专职或兼职技术人员来负责设备维修和维护的管理。 3.3每个部门的维护和维修人员负责部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4术语和定义 设备:指生产中使用的机电设备。 5控制程序 5.1设备管理原理 设备管理部门应贯彻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同等重视保存和维护,注重预防的方针。《专业管理与批量管理》,按照先进设备管理方法和维护技术逐步实施的原则,在安排生产任务时,应安排好所有维护任务,并处理好维护与生产的关系。 5.2设备的早期管理 5.2.1对于新购买的散装设备,技术质量办公室将根据公司提出设备更新计划’的 生产和开发需求,并提交给负责生产技术的总工程师和副总经理进行审查,然后再提交 给总经理’召开办公室会议,并召集有关部门参加技术经济示范,经总经理批准后,由 供销办采购。

5.2.2用户部门应根据生产过程的要求和设备选择的原则填写部分更新和零星购买的设备,并填写《新设备申请表》。并由供销处审查批准,由生产技术副总经理批准,然后由供销处进行采购。 购买的设备到货后,供销办事处负责取货。 5.2.3购买设备后,技术质量办公室会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开箱,验收,安装,调试以及投入生产使用的“设备管理账户”。 5.2.4根据包装清单提供的包装材料目录,技术质量办公室将收集所有拆包的技术材料,并将原件提交给总经理办公室(数据室)进行存档。供销处将注册备件,并将其交给车间使用。 5.3设备资产管理 5.3.1技术质量办公室建立了“设备管理帐户”,以使帐户匹配。 5.3.2设备编号和分类管理 5.3.2.1企业对整个公司的生产设备进行了统一编号,以促进统一有效的管理。规定是:A:灯丝车间; B:电力车间; C:电气; D:其他。编号格式为:A1-0001,其中A1:长丝车间第一条生产线的第一台设备; CA:安装在灯丝车间的电气设备; CB:安装在电力车间中的电气设备。编号的具体实施由技术质量办公室统一完成。 5.3.2.2企业应根据设备的先进性和生产对分类管理的重要性将设备分为A,B和C。分类原则为A类:关键设备,进口主要生产设备和昂贵的设备。 B型:通用生产设备。 C类:辅助生产设备。 5.3.2.3各种类型的设备采用不同的维护方法。 A类设备侧重于预防性维护,B类设备侧重于生产维护,C类设备侧重于后期维护。 5.3.3设备转移管理 5.3.3.1企业内部设备的转移应由需求部门报告给技术和质量办公室,由其协调。经生产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技术质量办公室将与有关部门办理移交手续。 5.3.3.2企业设备的对外转让,应当由技术质量办公室结合有关部门审查,并报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批准。技术质量办公室应与有关部门一道处理转让程序。 5.3.4如果设备无法使用或报废,则用户部门应向技术质量办公室提交申请报告,由技术质量办公室牵头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鉴定。技术质量办公室总结鉴定意见并将其提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程序

1 规范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程序,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使得测量数据和检测 结果具有良好的溯源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适用范围 检验科计量设备和检测仪器。 3 职责 3.1 设备责任人负责检测仪器的校准与验证或检定。 3.2 技术负责人批准仪器设备的检定或校准。 3. 3医院设备部负责联系法定计量检定所的检定。 4 工作程序 4.1 计量设备的检定 4.1.1 设备责任人收集需要检定的计量设备(如分光光度计、天平、离心机、电导仪、 酶标仪等),分类整理,报技术负责人审核。 4.1.2 医院设备部批准和联系法定计量检定所进行检定。 4.1.3 对小型计量设备(如温度计、加样器、移液管等),可以送医院设备部,然后再 送计量所;对较大设备(如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等),一般由计量所来检验科进行检 定。 4.1.4 检验科可以制定作业指导书,对温度计、加样器、移液管等进行自校。可以 采用计量所检定合格的计量设备来校准其它相应的计量设备,用来校准其它计量设备 的校准设备的精确度不能低于被校准的计量设备。自校的计量设备也要报技术负责人

4.1.5 检验科使用的计量设备应当都是经过检定合格或校准合格的计量设备。 4.2 检测仪器的校准 4.2.1 对测量有重要影响的仪器的关键量或值,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校准鉴定合格,应 制定校准计划;在使用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期间核查或质量控制,以维持其校准状态的 可信度。其它设备在使用前和使用后定期对其性能进行适当评价。 4.2.2 对曾脱离了实验室的直接控制的设备和长期不用的设备在重新投入使用前应按 规定程序进行校准或核查,确保其功能和校准状态符合检测的要求。 4.2.3 在计量所不能对专业的大型检测仪器进行检定的情况下,由仪器工程师进行校 准。 4.2.4 对检测仪器,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保养维护和校准。 4.2.5 对大型分析仪器(如生化分析仪、五分类血细胞仪、化学发光仪等),由设备责 任人联系仪器工程师校准。在进行校正或校准前,对仪器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保养,包 括对光路、采样针、样品轨道、各机械运动进行检查、校正,然后使用校准物对仪器进 行校准,并验证。由工程师出具仪器检修校准报告,以明确仪器运转良好。 4.2.6 在常规工作中,使用校准物对检测仪器进行的校准,可由检验科工作人员执行, 并做好记录。 4.3 检测仪器校准后的验证 检测仪器在进行校准后,应当进行验证,以确保校准的可靠性。可采用的验证方法

计量管理程序文件

XXXXXXX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XXXX/XXX—2018 程序文件 版本: 01 受控状态:受控 编号:XXXX/XXX—2018 编制:日期:年月日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日期:年月日 年月日颁布年月日实施

文件名称目录文件编号XXXX/XXX—2018 目录 1. XXXX/JLB01—2018 计量保证体系文件的编制与管理 2. XXXX/JLB02—2018 计量保证体系审核程序 3. XXXX/JLB03—2018 计量保证体系评审程序 4. XXXX/JLB04—2018 法定计量单位的管理程序保证 5. XXXX/JLB05—2018 计量设备的配备管理程序 6. XXXX/JLB06—2018 计量检测管理程序 7. XXXX/JLB07—2018 计量设备的储存与管理程序 8. XXXX/JLB08—2018 计量设备量值溯源管理程序 9. XXXX/JLB09—2018 计量设备的分类管理程序 10. XXXX/JLB10—2018 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管理程序 11. XXXX/JLB11—2018 计量设备的标识管理程序 12. XXXX/JLB12—2018 不合格计量设备的管理程序 13. XXXX/JLB13—2018 计量记录管理程序 14. XXXX/JLB14—2018 环境管理程序 15. XXXX/JLB15—2018 计量人员培训、考核与监督的管理程序

文件名称计量保证文件的编制与管理文件编号XXXX/JLB01—2018 1 概述 计量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编制与管理均应与企业接口相容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企业计量文件的编制和管理 3 引用文件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江苏省企业计量保证确认规范》 4 工作程序 4.1 计量文件应包括计量手册,计量管理程序和计量技术文件三个部分,其内容的描述应符合“江苏省企业计量保证确认规范”所规定的要求及与实际状态相符合的计量技术文件,在编制文件时,其受控号均应是唯一的,其编制方法见WF/JLA01—2007计量保证体系文件的编制 4.1.1计量技术文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记录已包含计量技术文件,不再重复编制 4.2 计量文件的管理 4.2.1 计量文件的编制,审核和批准按《计量手册》中规定执行; 4.2.2 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发放; 4.2.2.1 发放前应在文件的封面控制状态栏目加盖红色“受控”章,在发放代码栏目按照阿拉伯数字顺序用二位数表示从01开始; 4.2.2.2 发放时由归口职能部门负责,领用人在《文件发放登记记录》上签名领用; 4.2.2.3 领用人所领用的文件其发放号码应统一,不得交叉错号; 4.2.2.4 文件若遗失,损坏等原因需补发,应用《文件回收记录》申诉原因/理由,由计量管理者代表批准,补发时应按本程序 4.2.2.1和4.2.2.2执行,其发放号码不再重复使用,原发放的文件宣布作废,发放人在《文件发放登记记录》上注明以作废。 4.2.3 文件应用活页,利于更改或换页 4.2.4 文件的发放范围 4.2.4.1 “控制文件”发放对象,厂长,副厂长、各部门负责人、内审员,计量管理员以及厂长批准的发放人员; 4.2.4.2 “非控制文件”对上级部门,重要顾客和第三方确认机构 4.2.5 计量文件的更改与换版 4.2. 5.1 文件在运行过程中,各部门与计量直接有关的人员应对其符合性和适用

检验仪器量规的管理校正办法修订版

检验仪器量规的管理校 正办法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检验仪器量规的管理校正办法 第一条? 目的 确保检验仪器量规的精准,防止因仪器量规的误差,而产生不良品,并延长检验仪器量规的使用寿命。 第二条? 范围 凡本公司所使用的检验仪器量规。 第三条? 实施单位 质量管理单位及使用单位。 第四条? 实施要点 (一)所有检验仪器量规均需建卡,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使用、维护保养及校正。 (二)为使员工确实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维护保养与校正工作的实施,凡有关人员均需参加讲习,由质量管理单位负责排定课程讲授,如新进人员未参加讲习前就须使用检验仪器量规时,则由各该单位派人先行讲解。 (三)检验仪器量规应放置于适宜的环境(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适宜的温度),且使用人员应依正确的使用方法实施检验,于使用后,如其有附件者应归复原位,以及尽量将量规存放于适当盒内。 (四)有关维护保养方面 1.由使用人负责实施。

2.在使用前后应保持清洁且切忌碰撞。 3.维护保养周期实施定期维护保养并作记录。 4.检验仪器量规如发生功能失效或损坏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送请专门技术人员修复。 5.久不使用的电子仪器,宜定期插电开动。 6.一切维护保养工作以本公司现有人员实施为原则,若限于技术上或特殊方法而无法自行实施时,则委托设备完善的其他机构协助,但须要提供维护保养证明书,或相当的凭证。 (五)有关校正方面 1.由质量管理单位负责实施,并作记录,但在使用前后或使用中必须校正者,则由使用人随时实施。 2.定期校正: 依校正周期,排定日程实施。 3.临时校正: (1)使用人在使用时发现,或质量管理单位在巡回检验时发现检验仪器、量规不精准,应立即校正。 (2)检验仪器、量规如功能失效或损坏,经修复后,必须先校正才能使用。 (3)外借收回时。 4.检验仪器、量规经校正后,若其精密度或准确度仍不符实施需要,应立即送请专门技术人员修复。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本程序目的是为了确保所有生产设备具有充足的机器能力,使设备达到完好,保证产品加工过程的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我公司生产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等活动的管理。 3. 定义 3.1 设备的综合管理――对设备的寿命、全过程/全面的经济效益的管理. 3.2 机器能力――由公差与生产设备的加工离散度之比得出.通常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 测算和证明,此时只考虑短期的离散,尽可能地排除对过程有影响而与机器无关的因素. 4. 职责 4.1 制造部为设备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综合管理. 4.2 采购课负责设备采购计划的编制、采购和组织有关部门对新采购设备安装、调试和验收。 4.3 技术课负责新增设备的选型工作,编制《设备采购清单》。 4.4 生产车间负责培训操作工正确使用设备及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4.5 制造部负责生产设备采购计划的审核。 4.6 总经理负责生产设备采购计划的批准。 5. 工作程序 5.1 生产设备购置、选型、验收、移交和存档的控制。 5.1.1 新购设备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新设备安装投产后,能否适应产品质量和生产要求的关键 工作,应认真负责地做好新购设备的选型、(包括选择合格的设备生产厂家)、采购及到货后验收及移交工作。 a. 技术课根据产品质量特性要求的实际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生产能力、技术性能、精 密度及可靠性、可维修性的要求,确定新购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数量及标准,形成文

件由制造部审核签署意见后交采购课。 b. 采购课根据技术课提供《设备采购清单》编制《设备采购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 采购设备,采购课负责与供货单位签订设备购置合同或协议。 c. 设备到货后,由使用部门配合供应商安装、调试。调试成功后,由供应商提供安装 调试报告,采购课填写《设备安装检验移交单》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各有关部门应在移交单上签署意见。针对关键设备由制造部组织有关部门确定调查的特性值和方式,进行机器能力测定,机器能力测定的特性须针对所加工有关的重要产品或过程特性。 d. 验收合格后,备件送仓库保存,技术资料送制造部归档,采购课组织有关部门办理 设备移交手续。 e. 制造部负责设备管理,在收到《设备安装检验移交单》后,将其建立档案,其内容 包括《设备安装检验移交单》《设备登记台帐》《生产设备运转情况记录单》《一、二级保养验收单》《设备维修记录》等。 f. 当关键设备生产新零件、加工公差缩小、工艺更改、大修后、搬迁后以及长期停止 使用后重新起用时须与顾客协商由制造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重新测定机器能力。5.2 设备的控制 设备使用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实行定人定机,做好设备使用工作,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 a. 设备操作工人必须下班前除完成日常维护作业外,还必须认真记录当班设备运转情况、运 行中发生的问题、故障维护等情况,填写《生产设备运转情况记录单》,如发现情况不明的异常现象要加以认真处理。 b. 设备操作工人必须持有上岗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超负荷、超规格使用,不在装 卸工件或工具时使用锤猛力敲打,不擅开动他人使用的设备,当设备运行时不得擅自离岗。 c. 操作工如发现故障应立即停机,分析原因,及时排除。发生事故要保护好现场,立即 报告车间领导,操作者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处理。 d. 操作者应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精心维护和保养设备,做到: 1)设备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工件工具放置整齐;

仪器内校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测量、检测、试验等仪器进行有效管理,以确保其测量精度满足使用要求,确保测量、检测、试验等仪器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影响产品品质的测量仪器、量具和试验设备。 3.定义: 3.1免校:不直接影响产品品质或仅供参考时用。 3.2外校:使用部门将需外校的仪器交品质部汇总后送国家认可的实验室校准。 3.3内校:公司测量室检定出尺寸报告,检验周期根据使用频率而定。 4. 职责 4.1 仪器管理员:负责校验、修理、请购、验收。 4.2 仪器清洁保养:使用部门。 5.工作程序 5.1.请购、验收之管理 5.1.1.相关部门根据需求,所需仪器设备提出申请。 5.1.2.新购仪器设备需由校准人校验并纳入校验系统,经审查合格后,统一列管。 5.2. 仪器编号 品管部编写厂内统一编号并记录制造商,型号机身编号使用单位建立《测量仪器清单》并调校合格后,再交给使用部门。 5.3 仪器管理 5.3.1各部门应保持本部门所用仪器完好及不超出校正周期。应依仪器使用说明书或规定使用并做适当保养。 5.3.2仪器设备应列台帐,内容包括:仪器名称、仪器编号、规格型号,校正方式,校正周期及保管部门等。 5.3.3仪器设备故障,在修理或更换后,必须经过校准人确认精确度,方可使用。 5.3.4如有丢失、损坏、失准应及时报告品管部。 5.3.5仪器设备停止使用或报废 5.3.5.1.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设备误差范围超过要求范围,应及时通知校准人并停止使用。 5.3.5.2.校准人对仪器设备进行修复、校验,如无法修复应通知使用部门做报废处理。 5.3.5.3.停止使用和报废仪器设备应注明报废原因及日期,并贴上暂停使用标签和报废标签。 5.3.5.4.报废仪器设备应及时填写报废单并重新申购。报废品应当隔离,以不误用为原则。 5.4 仪器校验 5.4.1 校准人负责保管厂内仪器并定期送往国家认可之校验单位校验,追溯国家标准;并以此工作标准件依年度计

测量仪器校正与管理程序-ok

1.目的 确保公司的测量仪器符合产品所需之量测能力,以展示测量仪器和产品均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凡本公司所有与产品品质、环保、安全健康有关的测量仪器均适用之。 3.定义 测量仪器: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包括用来测量合格/不合格的装置。 4.职责: 4.1测量仪器的校正与管理:品保课品保组。 4.2测量仪器的维护与保养:使用部门。

5.作业程序

6.相关文件 6.1文件与资料管制程序FT-AP-001 6.2测量系统分析程序FT-QP-034 6.3记录管制程序FT-AP-003 7.使用表单 7.1年度校正计划表 QR-033-01-A0 7.2测量仪器管理台账 QR-033-02-A0 7.3量具、仪器管理卡 QR-033-03-A0 7.4托外检定申请单 QR-033-04-A0 7.5检测设备(仪器)使用记录表 QR-033-05-A0 7.6合格证(标签) QR-033-06-A0 7.7封存证(标签) QR-033-07-A0 7.8停用证(标签) QR-033-08-A0

7.9免校证(标签) QR-033-09-A0 7.10测量仪器检定记录表 QR-033-10-A0 7.11降级/报废申请单 QR-033-11-A0 7.12测量仪器维修申请单 QR-033-12-A0 7.13测量仪器托外维修申请单 QR-033-13-A0 7.14产品检具管理台账 QR-033-14-A0 8.附件 附件一:测量仪器编号原则 编号原则:使用部门代号+仪器种类代号+流水号,即: □+□□+□□□ 流水号 种类代号 使用部门代号 a部门代号见《文件与资料管制程序》中所规定。 b测量仪器种类代号见“测量仪器管理台帐”。 附件二:测量仪器管理员的资格 ①学历:高中以上学历(含职高); ②资历:在公司资历达三个月以上; ③训练:接受厂内、外相关测量仪器校正与管理之课程培训达6小时以上(含),且培训 合格者。 附件三:测量仪器的管理 1、计量标准仪器的管理 A、计量标准仪器由品保组使用及负责管理; B、测量标准仪器只由品保组专业人员检定工作计量仪器时使用,不可作其它用途及转借; 2、测量仪器的管理 A、新购量具领用前,必须由品保组进行前期检定; B、各仪器使用部门必须于检定有效期截止时将量具送品保组检定; C、量具使用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异常时应及时向品保组联系处理; D、没有检定合格证的量具,超过检定有效期的量具及检定不合格的量具不得使用; E、无修复价值的量具,由品保组负责办理报废手续,该量具的“报废申请单”必须经责 任部门主管签核。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加强设备的选购、验收、运行、养护、维修和报废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受委托管理的设备和各部门使用的服务设备设施(包括价值在1000元以上的工器具、备品、备件等)的管理控制。 3 职责 3.1 总经理或授权公司主管领导负责重大设备的添置、更换、改造、年度检修保养和报废的审批。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管辖工器具的日常管理。 3.3 财务部负责公司所有设备的增减、报废、盘点、拆旧等业务活动的核算和帐务管理。 3.4 工程技术部负责设备运行、维护及档案资料的管理。 4 控制程序 4.1设备的选购、验收。 4.1.1购置设备要求先进、经济合理、适用并综合考虑其可靠性、互换性、配套性、节能性、安全性、环保要求和使用寿命等,对于托管设备的更新改造应以不降低设备技术性能为原则。 4.1.2添置和更新设备必须由使用单位、主管提出书面申请,阐明必要性、可行性及选型方案意见,报部门经理研究审定(重大贵重设备购置须上报公司主管领导审定)后填写(物资采购计划),并须注明进货检验要求,具体购置依据公司制定的文件执行。

4.1.3新购置的设备,由申购部门负责开箱验收,具体依据公司制定文件执行。 4.2设备的日常管理。 4.2.1设备的使用归口管理部门应于购进设备验收后,及时将随机资料交综合部资料员归档、需使用时按(技术资料、图纸管理办法)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4.2.2新购置设备使用或归口管理部门应在设备验收合格后一个月内建立(设备卡片)一式三份,交财务部一份、资料室一份、使用或归口管理部门留存一份,对重要设备的操作应建立作业指导书。 4.2.3接管物业原附属的建安配套设备应在物业接管验收实施物业管理并对其实际使用运行半年内建立设备卡片,卡片存档处及使用管理要求同4.2.2条。 4.3设备的使用、运行操作管理。 4.3.1各工程系统的设备运行及服务设备、工器具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工种的作业指导书、设备使用说明书执行,正确、合理使用,确保各供应、服务系统的持续正常和经济合理、高效低耗运行,保证设备本身的安全和良好的工作状态。 4.3.2电力设备及特种设备(如电梯等)的运行操作控制,同时应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及操作规程。 4.3.3机械设备的润滑油路系统保证畅通和正常工作,使用设备的班组按规定时间和数量添加、更换润滑剂(油)。 4.3.4保证满足设备工作环境条件要求,保持机房环境整洁、机房地

ISO9001:2015仪器设备校准程序英文版

Procedure: [Calibration Proc. Title] 1.0SUMMARY 1.1.The purpose of this procedure is to define the requirements for calibr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equipment used to determine the acceptability of product. 1.2.Typically, this is limited to inspection or test equipment used to “buy off” product prior to movement to a subsequent process or prior to final delivery. However, at the discretion of management, calibration or verification may also be applied to critical process equipment. 1.3.The [who?] is responsible for implemen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is procedure. 2.0REVISION AND APPROVAL 3.0PROCEDURE: CALIBRATION 3.1.Devices subject to calibration shall be calibrated by an approved outside service provider, or by trained [Short Client Name] employees. 3.2.Third party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 should be accredited to ISO 17025 whenever possible, as this provides the best control of calibration activities, and traceability to national standards. 3.3.When employees perform in-house calibration, this shall be performed in accordance with documented procedures for each type of calibration performed. 3.4.Traceability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s will be maintained for all devices where such traceability is possible by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art. 3.5.Approved calibration service providers must maintain suitabl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for calibration, and report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on any calibration test certificates or other calibration documentation. For in-house calibration, the [who?] will ensure suitabl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for calibration. 3.6.The Calibration Log [ rename if necessary] will be maintained by the [who?]. This document will list all devices, their serial number, date of last calibration, and next scheduled calibration date. The frequency of calibration for each device shall be adjusted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the device and its impact on product quality. NOTE: third party calibration providers may not establish calibration frequencies; this must be determined by [Short Client Name]. 3.7.For tools calibrated by third party laboratories, these shall be returned with a certificate of calibration showing the status of the calibration, as well as the condition the equipment was found in (e.g., “defective,” “out of tolerance”, “in tolerance”, etc.) Such certificates must have

检测检验仪器设备控制程序

检测检验仪器设备控制 程序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一、目的 为保证所有仪器设备均能满足使用要求,满足量值溯源。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保证检验检测工作正常、有效开展。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开展检测工作用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校准,维护、修理、报废等管理工作。 三、职责 3.1质检中心:负责对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校准,和保养、定期维护和期间核查,使用记录,负责仪器设备的购置申请、仪器检定、维修和申请报废工作。 3.3财务资产部:负责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采购,和登记建档。 四、工作程序 4.1仪器设备的购置 4.1.1各部门根据的检测需要,提出合理有效的仪器设备配置方案,汇总给质检中心。 4.1.2质检中心提出仪器设备购置申请,填写《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明确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规格、精度、用途、参考价格等;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交综合部汇总。 各申购部门有义务为质检中心提供技术上的支持,采购过程应满足《采购及委外加工控制程序》的要求。 4.2仪器设备的验收 4.2.1所购仪器设备到货后,应在合同规定期内进行验收,无验收期限规定的应在一个月内验收完 毕。 4.2.2仪器设备由质检中心组织验收,验收时应填写《仪器设备验收报告》,收集与验收工作有关 的证明材料(保修卡、售后服务保证等),必要时与供应方签订仪器设备应用技术培训协议。验收工作的有关资料及仪器调试报告汇总,交财务资产部存档。 4.3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4.3.1质检中心负责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名称、购置日期、启用日期、使用 状态、制造商名称、标识、系列号、验收报告、检定(校准)证书、维修记录、使用说明书原件、操作规程(复印件交仪器使用者使用)、购置资料(如保修卡、售后服务保证等)、仪器设备报废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等。 4.3.2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最新版说明书(包括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有关手册)要方便相关操作人员取 用。

计量器具管理程序

计量器具管理程序页码1/2 1.0目的 保证公司物业管理范围内计量器具的准确性,满足正常测量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计量器具管理。计量设备主要指设备检查、安装维修时使用的万用表、钳型电流表及兆欧表、消防用压力表等。 3.0职责 3.1各物业服务中心机电部主管编制《计量器具清单》报公司工程技术部汇总。 3.2工程部负责编制年度《计量器具检验计划》实施检验。 4.0工作程序 4.1公司接受政府强制检验计量器具范围:万用表、兆欧表、压力表(生活水泵消防水 泵出口) 4.2检验实施 4.2.1工程部依据各物业服务中心的《计量器具清单》编制年度《计量器具检验计划》 实施检验。 4.2.2各物业服务中心机电部主管依照《计量器具检验计划》,按时将计量器具送验。 4.2.3对送检的计量器具进行检验并填写《校验记录》,凡检验合格的贴上合格证;检 验不合格的贴上停用证,暂停使用。 4.2.4检验不合格的计量器具需由工程技术部检验员进行调校及修理;经调校和修理都 达不到要求的计量器具,由各物业服务中心机电部主管填写《报废申请表》,经物业服务中心主任、工程技术部审核报公司领导批准后作报废处理。 4.2.5计量器具的管理按《设备设施管理》程序执行。 4.3物业服务中心指示器具管理 4.3.1电压电流指示器具管理

计量器具管理程序页码2/2 物业服务中心每半年依据《计量器具校验规程》使用效验合格的万用表效验电压电流指示器具,并填写《校验记录》。凡检验合格的贴上合格证;检验不合格的贴上停用证,暂停使用。 4.3.2压力表管理 1)消防生活水泵出口,锅炉进出口,空调系统生活安装压力表每年接受政府强检。2)物业服务中心每半年对压力表进行普查,通过压力表的读数进行互相比较,或换标准表进行比较,不能正确指示压力示数(指示压力示数与标准压力示数相差大于0.1个压)贴上停用证,检验合格的贴上合格证。 4.3.3检验不合格的指示器具需由工程技术部检验员进行调校及修理;经调校和修理都达不到要求的指示器具,由各工程主管填写《报废申请表》,经物业服务中心主任、工程部审核报公司领导批准后作报废处理。 5.0支持性文件与质量记录 5.1计量器具检验计划QR-16-01 5.2计量器具清单QR-16-02 5.3合格证(固定格式) 5.4停用证(固定格式) 5.5报废申请表QR-16-08 5.6计量器具校验规程QW-2.11-01 5.7校验记录QR-16-03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公司设备的申购、验收、使用、维护保养、移交、校验、报废等流程,以加强设备管理,保障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不断改善和提高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为公司的发展服务。 2、适用范圉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管理。 3、引用标准 无。 4、定义 本文件釆用下列定义: 4.1生产设备:与生产有直(间)接关系的设备及其附带设施,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以及维修 设备; 办公设备:用于办公经营的设备,如复印机、传真机等; 特种设备: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 4.2设备保养:指根据设备的特点和要求,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的行为,是为了提高生产率,延长设 备使用寿命所必须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4.3技术档案:是指设备的安装、零部件、自制设备、特种设备、使用说明书、图纸等技术资料。 4.4状态档案:是指设备的分布、购进和安装日期、使用年限、维修记录、调拔记录等资料。 4.5闲置设备:山于生产任务不足或工艺调整等原因停用的生产设备。 5、职责 5.1总经理:生产设备新增、报废的批准。 5.2设备部 5.2.1公司生产设备的统一管理,主要包括生产设备的选型、釆购、验收、维护讣划的制定、执行 及故障维修。 5.2.2负责建立公司生产设备档案、台帐并及时更新。 5.2.3根据设备特性,分三级保养的实施,监督其它部门生产设备的一级保养、二级保养悄况,并 做好各级保养记录。 5.2.4工装夹具的制作。 5.3使用部门: 5.3.1协同设备的采购部门和管理部门进行设备的开箱清点、试用验收。 5.3.2使用过程中,根据设备使用状况及时提出故障维修、转移、报废等申请。 5.3.3负责本部门使用设备的日常保养。 5.4采购部:组织相关部门对新购回的生产设备的验收、外修设备的联络。 5.5文控中心:负责设备技术资料的保管。 5.6釆购部:报废设备的最终处理。 5.7财务部:建立设备的《固定资产明细帐》,成本核算,对报废设备进行价值评估。 6、工作程序 6.1生产设备的基础管理 6.1.1设备部对纳入固定资产(单价在1000元以上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的生产设备按照《设 备编号规范》进行统一编号,建立设备台帐和设备档案。做到随机附件及技术资料齐全。 6.1.2设备部进行生产设备的定期盘查,并配合财务部进行固定资产定期盘点。 6.1.3新购回设备的技术资料原件文控存档,技术部复印需要的内容归入设备档案,设备档案资料发 生变更时,设备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归档资料。 6.2生产设备的购置、验收

仪器设备校正管理程序

仪器设备校正管理程序 受控状态: 受控 版本号: A 修改状态: 0 发放编号:00 拟制人:日期:2018-02-03 审核人:日期:2018—02-03 批准人:?日期:2018—02—08 2018年02月03日发布 2018年02月08日实施 发送范围:总经理、管理者代表、硬件部

目录 目录 ................................................................................................... 错误!未定义 一、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权责?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流程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作业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相关文件/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记录表单................................................................................... 错误!未定义附件1 测量仪器管理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 一、目的

对测量、检测、试验等仪器进行有效管理,以确保其测量精度满足使用要求,确保测量、检测、试验等仪器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影响产品品质的测量仪器、量具和试验设备。 三、权责 1.质控部 1。1统筹仪器校正工作并保持按规定的周期和方法安排校正、保存记录; 1。2负责仪器(必要)的会同验收,编号并对仪器日产保养项目的编制。 2.使用单位 2。1采购有关事项的审查,会同验收; 2.2使用说明之指导及监督,保管、盘点、异动之管理; 2.3保持本部门所有仪器完好及不超出校正周期; 2。4如有丢失、损坏、失准应及时报告品管部。 3.采购部 3.1 采购仪器及有关事项。 四、定义 4。1标准仪器:指用作校验量仪器、仪表及量具等,标准仪器需经国家计量机构校验合格。 4。2校验:用标准仪器对量测设备的精度进行校正和调整. 4。3厂外校验:凡本公司无法校验之量测仪器或量校所需之标准条件,经由国家认可之校验单位、仪器设备之原供应商或经本公司评估合格之供应商,可提供检验报告,并可追溯国家或国际标准。

计量管理程序(中英文)

计量管理程序 Calibration Management Procedure (IATF16949-2016) 1.目的 Objective 为使生产设备及仪器能处于正确之工作状态,以防止不良品发生而将所有设备及仪器作统一之鉴定。 In order to make production equipment and instrument in right working condition and to prevent nonconforming product, regulate the equipments and instruments. 2.适用范围 Applicable Scope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已购置设备验收,校准,保养,储存,维修,报废等的过程。Be applied to all purchased equipments check and acceptance, calibration, maintenance, store, repair and disuse. 3. 定义 Definition 3.1.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参考物质或实物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由参考标准所确定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Calibration: To check, adjust, or determine value by comparing with a standard under the regulated conditions.

3.2. 标准件:经外校合格且可溯源到国家基准和国际基准。 Standard parts: through external calibration and it is acceptable and can be traced to the related international or national measurement standards. 3.3.溯源性:通过一条具规定的不确定度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能够与参考确定标准,通常是指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相联系起来。 Traceability: through the comparison chain to use the measured data or measurement standard to make the standard, usually connected with the national or international measurement standards. 3.4.设备转移通知(见附录7.13) ETN---EQUIPMENT TRANSFER NOTICE (Records 7.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