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奥赛起跑线第11讲 简单推理

三年级数学奥赛起跑线第11讲  简单推理
三年级数学奥赛起跑线第11讲  简单推理

三年级数学奥赛起跑线

第11讲 简单推理

1、甲、乙、丙三位姑娘,穿了白色、红色、花色裙子参加聚会,已知甲不喜欢穿红裙子,

乙不喜欢穿红的和花的裙子,那三位姑娘分别是穿了什么裙子?

2、某班学生中,如果:①有红色钢笔的人,没有绿色铅笔民政府):②没有红色铅笔的人,

有蓝色铅笔。那么,“有绿色铅笔的人,就有蓝色铅笔”,对吗?

3、爸爸买回来3个皮球,其中2个是红色的,1个是黄色的,哥哥和妹妹都抢着要。爸爸让

他们俩背对着背坐好。爸爸给哥哥的手里塞了1个红球,给妹妹的手里塞了1个黄球,把剩下的1个球藏在自己的手里,然后让他们猜爸爸手里的球是什么颜色的。谁猜对了,就把球给谁,你们说,谁一定能得到这个球呢?

4、李华、高云和小平是同班同学,他们各参加了游泳、篮球、跳高体育小组中的一个。已

知:高云不喜欢游泳,小平从来没有去过篮球小组,李华是篮球小组的主力队员。小朋友,你知道他们各自参加哪个体育锻炼小组吗?

5、奶奶把已经包好的三包小礼品送给三个小孙女,在包的外面分别贴上“巧克力两块”、“奶

糖两块”、“巧克力、奶糖各一块”。但由于匆忙,标签都贴错了。那么至少拆开几包才能弄清每包装的是什么?

6、六一那天,小明,小华和小强去人民公园划船。他们都戴上了漂亮的太阳帽:一顶是红

色的,一顶是黄色的,还有一顶是蓝色的。已知小明的帽子不是黄色的,小强的帽子不是红色的,但也不是黄色的。你能说出这三个小朋友各戴什么颜色的帽子吗?

7、一个院子里隹了4户人家,房号分别是:1号、2号、3号、4号。4家的主人是:张三、

李四、王五、赵六。现在1号关着门,烟囱冒着烟;2号开着门,门口放着一辆自行车;

3号锁着门;4号掩着门。已知:张三到李四家下棋去了;王五家正在家做饭;赵六刚下班。请你判断一下:1-4号家的主人各是谁?

米赛跑的前4名,小记者采访他们号在我前面冲过了终点。”他旁边的第3名的运动员说:“1他们的号码与他们的名次都不相同。”请你动脑筋想一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24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 本教程共30讲 第24讲和倍应用题 小学数学中有各种各样的应用题。根据它们的结构形式和数量关系,形成了一些用特定方法解答的典型应用题。比如,和倍应用题、差倍应用题、和差应用题等等。 和倍应用题的基本“数学格式”是: 已知大、小二数的“和”,又知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求大、小二数各是多少。 上面的问题中有“和”,有“倍数”,所以叫做和倍应用题。为了清楚地表示和倍问题中大、小二数的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如下: 从线段图知,“和”是小数的(倍数+1)倍,所以, 小数=和÷(倍数+1)。 上式称为和倍公式。由此得到 大数=和-小数, 或大数=小数×倍数。 例如,大、小二数的和是265,大数是小数的4倍,则 小数=265÷(4+1)=53, 大数=265-53=212或53×4=212。 例1甲、乙两仓库共存粮264吨,甲仓库存粮是乙仓库存粮的10倍。甲、乙两仓库各存粮多少吨? 分析:把甲仓库存粮数看成“大数”,乙仓库存粮数看成“小数”,此例则是典型的和倍应用题。根据和倍公式即可求解。

解:乙仓库存粮 264÷(10+1)=24(吨),甲仓库存粮 264-24=240(吨), 或 24×10=240(吨)。 答:乙仓库存粮24吨,甲仓库存粮240吨。 例2甲、乙两辆汽车在相距36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时后两车相遇。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速度的2倍。甲、乙两辆汽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分析:已知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2倍,所以“1倍”数是乙车的速度。现只需知道甲、乙汽车的速度和,就可用“和倍公式”了。由题意知两辆车 2时共行 360千米,故1时共行 360÷2=180(千米),这就是两辆车的速度和。 解:乙车的速度为 (360÷2)÷(2+1)= 60(千米/时), 甲车的速度为 60×2=20(千米/时),或180-60=120(千米/时)。 答:甲车每时行120千米,乙车每时行60千米。 从上面两道例题看出,用“和倍公式”的关键是确定“1倍”数(即小数)是谁,“和”是谁。例1、例2的“1倍”数与“和”极为明显,其中例2中虽未直接给出“和”,但也很容易求出。下面我们讲几个“1倍”数不太明显的例子。 例3甲队有45人,乙队有75人。甲队要调入乙队多少人,乙队人数才是甲队人数的3倍? 分析:容易求得“二数之和”为 45+75=120(人)。如果从“乙队人数才是甲队人数的3倍”推出“1倍”数(即小数)是“甲队人数”那就错了,从75不是45的3倍也知是错的。这个“1倍”数是谁?根据题意,应是调动后甲队的剩余人数。倍数关系也是调动后的人数关系,即“调入人后的乙队人数”是“调走人后甲队剩余的人数”的3倍。由此画出线段图如下:

六年级奥赛起跑线(供参考)

第1讲抽屉原理(一) 例1六年级有31名学生是在9月份出生的,那么其中至少有2名学生的生日是在同一天。为什么? 例2在长度为2米的线段上任意点11个点,至少有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0厘米。为什么? 例3任意4个自然数,其中至少有2个数的差是3的倍数。这是为什么? 例4(1)从1到100的自然数中,任取52个数,其中必有两个数的和为102; (2)从1到100的所有奇数中,任取27个数,其中必有两个数的和等于102。请说明理由。 例5 下面画出了3行9列共27个小方格,将每一个小方格涂上红色或蓝色。 思考与练习 1、数学兴趣小组有38人,老师至少拿多少本书,随意分给大家,才能保证至少有1名学生能拿到2本书? 2、某小学学生的年龄最大的为13岁,最小的为6岁,至少需要从中挑选多少名同学,就一定能使挑出的同学中有两位同学岁数相同? 3、在100米的路段上植树,至少要植多少棵树,才能保证至少有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小于10米? 4、任意取多少个自然数,才能保证至少有两个数的差是7的倍数? 5、从1到50的自然数中,任取27个数,其中必有两个数的和等于52。这是为什么? 6、从1,2,3,4,…,10这10个数中,任意取多少个数,可以保证在这些数中一定能找到两个数,使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7、从1,2,3,4,…,12这12个数中,任意取出7个数,其中差等于6的数至少有多少对? 8、有红笔、蓝笔、黄笔、绿笔各两枝,让一位小朋友任意抓两枝,这位小朋友至少抓多少次才能确保他至少有两次抓到的笔的种类完全相同(每抓一次后又放回,再抓另一次)? 9、学校买来历史、文艺、科普三种图书各若干本,每名同学从中任意借两本。那么,至少多少名同学中一定有两人所借图书的种类相同? 10、将一大筐苹果和梨子,分成若干堆。如果要确保找到这样两堆,其中梨子的总数和苹果的总数都是偶数,那么,至少要把这些苹果和梨分成多少堆? 第2讲抽屉原理(二) 例1今年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有181人。这些新生中,至少有多少人是同一个月出生的? 例2 有红、黄、蓝三种不同的玩具各若干个,每名同学从中任意拿2个。至少多少名同学中一定有两名所拿的玩具种类相同? 例3 布袋里有4种不同颜色的小球,每种颜色的球至少2个,每次任意摸出2个,然后再放回去。要保证有10次所摸的结果是一样的,至少要摸多少次?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100道(整理)

小学三年级奥数练习题 练习1 1、40个梨分给3个班,分给一班20个,其余平均分给二班和三班,二班分到()个。 2、7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6倍,儿子今年12岁,妈妈今年()岁。 3、同学们进行广播操比赛,全班正好排成相等的6行。小红排在第二行,从头数,她站在第5个位置,从后数她站在第3个位置,这个班共有()人。 4、有一串彩珠,按“2红3绿4黄”的顺序依次排列。第600颗是()颜色。 5、用一根绳子绕树三圈余30厘米,如果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树的周长有()厘米,绳子长()厘米。 6、一只蜗牛在12米深的井底向上爬,每小时爬上3米后要滑下2米,这只蜗牛要()小时才能爬出井口。 7、锯一根10米长的木棒,每锯一段要2分钟。如果把这根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一共要()分钟。 8、3只猫3天吃了3只老鼠,照这样的效率,9只猫9天能吃()只。 9、┖┴┴┴┴┴┴┴┴┴┚图中共有()条线段。 10、有10把不同的锁,开这10把锁的10把钥匙混在一起了,最多要试()次,才能把这10把锁和钥匙全部配对。 练习2 1、小牛文具店有600本练习本,卖出一些后,还剩4包,每包25本,卖出多少本?3、学校有808个同学,分乘6辆汽车去春游,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28人,如果其余5辆车乘的人数相同,最后一辆车乘了几个同学? 4、学校里组织兴趣小组,合唱队的人数是器乐队人数的3倍,舞蹈队的人数比器乐队少8人,舞蹈队有24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5、优优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6写成67,结果得到的商是15还余5。正确的商应该是几? 6、一个书架有3层书,共有270本,从第一层拿出20本放到第二层,从第三层拿出17本放到第二层,这时三层书架中书的本数相等,原来每层各有几本书? 7、箱里放着同样个数的铅笔盒,如果从每只里拿出60个,那么5只箱里剩下铅笔盒的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2只箱里个数的和。原来每只箱里有多少个铅笔盒? 8、参加四年级数学竞赛同学中,男同学获奖人数比女同学多2人,女同学获奖人数比男同学人数的一半多2人,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获奖? 9、两块同样长的布,第一块用去32米,第二块用去20米,结果所余的米数第二块是第一块的3倍。两块布原来各长多少米? 10、一个正方形,被分成5个相等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练习3 1、从10000里面连续减25,减多少次差是0? 2、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不为零)加上除数和商的积,得到的和,除以被除数,所得的商是多少? 3、明明和花花用同一个数做除法,明明用12去除,花花用15去除。明明除得商是32余数是6,花花 4、三棵树上停着24只鸟。如果从第一棵树上飞4只鸟到第二棵树上去,再从第二棵树飞5只鸟到第三树上去,那么三棵树上的小鸟的只数都相等,第二棵树上原有几只? 5、两袋糖,一袋是84粒,一袋是20粒,每次从多的一袋里拿出8粒糖放到少的一袋里去,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糖的粒数同样多。 6、小强、小清、小玲、小红四人中,小强不是最矮的,小红不是最高的,但比小强高,小玲不比大家高。 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子写出来。

三年级下奥数教材

第一讲:巧添符号 专题简析: 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和要求,添运算符号和括号,使等式成立,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这种游戏需要动脑筋找规律,讲究方法,一旦掌握方法,就有取得成功的把握。 添运算符号问题,通常采用尝试探索法。主要尝试方法有两种: 1、如果题目中的数字比较简单,可以从等式的结果入手,推想哪些算式能得到这个结果,然后拼凑出所求的式子; 2、如果题目中的数字多,结果也较大,可以考虑先用几个数字凑出比较接近于等式结果的数,然后再进行调整,使等式成立。 通常情况下,要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方法,有时将以上两种方法组合起来使用,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例1、在4个4之间添上+、-、×、÷或括号,使组成的得数是8。 4 4 4 4=8 思路解析:这题可以采用倒推法来分析。由得数是8,最后一个数是4,我们可以想到□+4=8,□-4=8,□×4=8,□÷4=8。 (1)从□+4=8考虑,□=4,前面三个4必须组成得数4的算式有: (2)从□-4=8考虑,□=12,前面三个4必须组成得数12的算式有: (3)从□×4=8考虑,□=2,前面三个4必须组成得数2的算式有: (4)从□÷4=8考虑,□=32,前面三个4必须组成得数32的算式有:

练习: 1、在4个2之间添上+、-、×、÷或括号,使组成的得数是4。 2 2 2 2=4 例2、在4个6之间添上+、-、×、÷或括号,使组成的得数是1,2,3,4,5,6。 6 6 6 6=1 6 6 6 6=2 6 6 6 6=3 6 6 6 6=4 6 6 6 6=5 6 6 6 6=6 练习: 1、在4个3之间添上+、-、×、÷或括号,使组成的得数是1,2,3,4,5,6。 3 3 3 3=1 3 3 3 3=2 3 3 3 3=3 3 3 3 3=4 3 3 3 3=5 3 3 3 3=6 例3、在算式中添上+、-、×、÷或括号,使等式成立。 1 2 3 4 5=10 练习: 1、在算式中添上+、-、×、÷或括号,使等式成立。 4 1 2 5=10

三年级奥林匹克数学练习题一

三年数奥练习题(一) 1.五六年级小朋友种树,共植786棵,六年级植的棵数是五年级的二倍,六年级植()棵。 2.二数相除,商为8,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和是170,被除数是()。 3.已知九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其中的一个数之后,余下的数平均为78,去掉的数是()。 4.在一个周长为680米的圆形水池边种柳树,每隔二米种一棵,一共要种()棵柳树。 5.把一根长169厘米的绳子剪成每段长13厘米,应剪()刀。 6.在一个正方形的水池边,插红旗,每个顶点上插一面,每边有15面,一共有()面红旗。 7.小明走到二楼用了二分钟,照这样计算,他从一楼走到七楼要()分钟。 8.小明和小亮各拿出同样多的钱一起去买若干支同样价钱的钢笔,已知小明比小亮少买30支钢笔,得到小亮还给的钱是180元。这种笔每支()元。 9.两筐同样重的水果,第一筐卖出31千克,第二筐卖出19千克后,第二筐是第一筐的4倍,则每筐原有水果()千克。 10.甲、乙、丙三个班共有学生161人,甲比乙班多2人,乙班比丙班多6人,乙班有()人。 11.小明、小红、小青三位小朋友去钓鱼,数一数他们钓的鱼,发现小明钓的鱼是小红钓的3倍,小红钓的鱼比小青少7条,小青钓的鱼比小明少9条,小明钓到()条鱼。 12.三个小朋友都有同样多的苹果,后来小明给小红、小亮几个苹果后,小红比小明多7个苹果,小亮比小红少2个苹果。小明给小红()个苹果,小明给小亮()个苹果。 用心爱心专心 1

13.把99只棋子分放在大小不同的两种盒子里,每个大盒子可装12只,每个小盒子可装5只,这样恰好装完。已知两种盒子的总数大于10,那么大盒子有()个,小盒子有()个。 用心爱心专心 2

三年级奥数全册教材

第一讲配对求和(简单整数数列的计算) 知识要点:配对技巧项数的确定 小朋友们,你听过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高斯的故事吗?他从小就聪颖过人,还在他8岁的时候,老师给班上同学出了一道题:1+2+3+4+……+99+100=?8岁的高斯很快报出了得数:5050。这个答案完全正确!最让老师吃惊的是,小高斯计算的速度如此快捷!那么,小高斯是用什么办法算得这么快的呢?原来,根据所给算式的特点,他用了一种巧妙的方法——配对求和。采用这种方法,很多整数数列求和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典型例题 例【1】计算:1+2+3+4+5+6+7+8+9+10 分析1在这个算式中,共有10个数,将和为11的两个数一一配对,可配成5对。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法一1+2+3+4+5+6+7+8+9+10 =(1+10)+(2+9)+(3+8)+(4+7)+(5+6) =11×5 =55 分析2 将和为10的两个数一一配对,可配成4对,另加一个10,一个5。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法二 1+2+3+4+5+6+7+8+9+10 =(1+9)+(2+8)+(3+7)+(4+6)+5+10 =10×4+5+10 =55 例【2】计算:11+12+13+14+15+16+17+18+19 分析将11与19、12与18、13与17、14与16配成4对,再加15。 111213 14 15 16 1718 19 解 11+12+13+14+15+16+17+18+19 =(11+19)+(12+18)+(13+17)+(14+16)+15 =30×4+15 =135 例【3】计算: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 分析此题中每个数里都包含了一个100,可以把这10个100分离出来,转化为例【1】解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 =100×10+(1+2+3+4+5+6+7+8+9+10) =1000+11×5

三年级数学奥数题

1.乐乐从家出发,先到电影院买电影票走了1650米,又到超市买饮料走了650米,然后又回到电影院看电影,这时她一共走了多少米? 2.学校操场一周长600米,小明沿着操场跑了半罔后,又沿着原路返回到起点,小明一共跑了多少米 3.学校、新华书店和乐乐家在同一条直线上。乐乐家离学校有1200米,离新华书店有2千米。学校到新华书店最近多少米最远是多少米? 4.两根木棍放在一起,从头到尾共长66厘米,其中一根木棍长48 厘米,中间重叠部分长12厘米,另一根木棍长多少厘米? 5.同学们去参观天文馆,一年级去了150人,二年级去的人数是一年级的3倍,三年级去的人数是二年级的2倍。三年级去了多少人 6.建宁小区新建8栋楼房,每栋5个单元,每个单元可住12户。这个小区可以解决多少户居民的住房问题? 7.聪聪家离学校有160米,她每天上学往返2次,一个星期(5天)

一共要走多少米? 8.(选做题)相距多少米(已知小林家,学校,大生家在一条直线上)小林从家跑步到学校,每分钟行152米,5分钟到达;大生从家骑自行车到学校。每分钟行248米,也是5分钟到达。你知道,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吗? 9.一桶油连桶重15克,用掉一半后连桶还重8千克,这个油桶重多少千克这桶油净重多少千克? 10. 一家食品店用天平称卖食品,有l克、2克、4克、8克和16克这五个砝码,你能利用这些砝码一次分别称出11克、23克、29克的食品吗用算式表示出来。 11.丽丽、刚刚和强强三人称体重。他们三人一起称,共重71千克;丽丽和刚刚一起称,共重48千克;丽丽和强强一起称,共重44千克。丽丽重多少千克? 12、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l厘米,你能算出画出的每个长方形

小学三年级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

同学们对于数学的学习是否有困难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总结了部分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 家! 三年级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一、填空。(共20分,每小题 2 分) 1.一个两位数,它的数字 之和 同学们对于数学的学习是否有困难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总结了部分知识点,希望能够帮 助大家! 三年级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 一、填空。(共20 分,每小题 2 分) 1.一个两位数,它的数字之和正好是9,而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8 倍,这个两位数是( ) 。 2.一幢七层楼,每层楼梯有16级,小丁从1楼到7 楼,共走( )级。 3.两个数的和是91,小玲在抄题时,将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0丢”掉了,结果算出的和 是37,这两个数分别是( )和( )。 4.找规律填数。 2,8,5,20,7,28,11,44,( )12。 6.沿图2 中所示的方向,从M 到N 共有( )种不同的走法。 7.图3 中有( )个正方形。 8.将1~7 七个数字,分别填入下面空格内,使等式成立。(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

5.一个长方形牧场的三面用篱笆围成,第四条边靠着一面长100 米的墙,包括与墙交界处每隔12 米有一根木桩,那么一个长60 米宽36 米的长方形牧场最少需要木桩( )根。 6.于老师上班时坐车,回家时步行,在路上一共花90 分钟;往返都坐车,只需30分钟。如果往返都步行,需要( )分钟。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共10 分,每小题 2 分) 7.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也相等。( ) 8.一个数的11 倍加上115,等于这个数的16 倍,这个数是32。( ) 9.在一条长200 米的小路一旁植树101 棵,不管怎样总有两棵树的距离不超过 2 米。( ) 10.有两根长都是100 厘米的木条,钉成一根长180 厘米的木条,中间钉在一起的重叠部分长是20 厘米。( ) 11.一块豆腐切 3 刀,最多能切成 6 小块。(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10 分,每小题 2 分) 12.体育课上同学们站成一排,老师让他们按1、2、3、4、5 循环报数,最后一个报的数是2,这一排同学有( )人。 A.26 B.27 C.28 13. 500张白纸的厚度为50 毫米,那么( )张白纸的厚度是750 毫米。 A.250 B.1250 C. 7500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奥数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奥数题 1. 幼儿园买来一些苹果,昨天吃了一半,今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8个,一共买来多少个苹果? 2.131+132+133+134+135=()×()=() 48+43+44+45+40=()×()=() 10+20+30+40+50+60+70=()×()=() 45+50+55+60+65+70+75+80=()×()=() 42+43+44+45+46=( ) ×( )=( ) □+□+□+□□×□×□=○ 如果○=1,那么□=()() 3.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从侧面看是,这个立体图形是由()个正方体搭成的。 4.仔细观察认真填。 如果 200克,那么 =()克 5.我能算出它们的体重。 如果:一头大象+5头牛=10吨 2头大象+5头牛=15吨 1头大象+1条鲸鱼=12吨 那么:1头牛=()吨, 1头大象=()吨, 1条鲸鱼=()吨 她至少需要()分钟干完这些事。 7. 苗苗家住在九楼,每两层楼之间有15级台阶,苗苗从一楼走到家需要上多少级台阶?

8.火柴棒游戏: 移动一根火柴棒,使等式成立。 如图:拿掉3根火柴,使它变成3个正方形,怎样拿? 解: 用12根火柴棒,摆成6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请你拿走3根, 还剩下3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 解: 9.按要求把1、3、5、7四个数字分别填在□里并写出乘法算式。 (1)要使积最大,应该怎样填?□□□×□ (2)要使积最小,应该怎样填?□□□×□ 10.猜一猜,填一填。 □□□□0□ × 5 ×□ □ 2 5 □ 0 0 5 11.有一只蜗牛沿15米高的树干往上爬,白天向上爬4米,夜间又往下退3米。蜗牛第几天能爬到树顶? 12.一张长方形的纸,长10厘米,宽5厘米,把两张这样的长方形的纸拼在一起,拼成的新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13.平均每本多少元?

三年级数学奥赛起跑线第23讲--最短路线

三年级数学奥赛起跑线 第23讲--最短路线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三年级数学奥赛起跑线 第23讲最短路线 1、如图,在一条河的两边有A、B两个小区。为了便于两个小区的居民往来,准备在河上建一座桥,请问:这座桥建在何处,才能使两个小区的懵懂来往路程最短? A· 河 ·B 2、古希腊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名叫海伦。有一天,一位将军不远千里专程前来向海伦求教一个百思不得其问题:从甲地出发到河边饮马(如图),然后再去乙地,走什么样的路线最短呢?这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将军饮马”的问题。小朋友,你来回答这位将军提出的问题好吗 3、 ·乙 甲· 小河 4、右图是一个街区街道的平面图,邮递员从邮局出发,跑遍所有街道投送信件。请你为他安排一条最短的路线,并按图中标出的千米数算出这条路线的长度。(单位:千米) 3 邮局

4、如图是一个街道平面图,王宏要从A处到B处。在不走回头路,不走重复路的条件下,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路线?请你用在交叉点上标数的方法计算一下。 B 5、从学校到少年宫有4条东西向的马路和3条南北向的马路相通(如图)。李楠从学校出发,步行到少年宫(只许向东或向南行进),最多有多少条不同的行走路线? 北 少年宫 6、如图,从P到Q共有多少条不同的最短路线 7、如图所示是某城市的街道图,若从A走到B(只能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8、如图所示,从甲地到乙地,最近的道路有几条? 9、右图为某城市的街道示意图,C处正在挖下水道不能通国。那么从A到B处最短路线共有多少条? 10、某城市的街道非常整齐,如右图所示。 从西南角A处到东北角B处要求走最近的路, 并且不能通过十字路口C(正在修路),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三年级数学奥赛教材

目录 第一讲加减法的巧算(一) (2) 第二讲加减法的巧算(二) (7) 第三讲乘法的巧算 (12) 第四讲配对求和 (16) 第五讲找简单的数列规律 (17) 第六讲图形的排列规律 (19) 第七讲数图形 (23) 第八讲分类枚举 (26) 能力测试(一) (26) 第九讲填符号组算式 (28) 第十讲填数游戏 (31) 第十一讲算式谜(一) (35) 第十二讲算式谜(二) (37) 第十三讲火柴棒游戏(一) (39) 第十四讲火柴棒游戏(二) (40) 第十五讲从数量的变化中找规律 (45) 第十六讲数阵中的规律 (45) 第17讲时间与日期…………… 第18讲推理……………

能力测试(二) (63) 第19讲循环……………… 第20讲最大和最小………………………… 第21讲最短路线………………………… 第22讲图形的分与合………………… 第23讲格点与面积…………………… 第24讲一笔画……………………… 阶段测试(三)…………………… 第25讲移多补少与求平均数……………… 第26讲上楼梯与植树……………… 第27讲简单的倍数问题…………………… 第28讲年龄问题…………………………… 第29讲鸡兔同笼问题…………………… 第30讲盈亏问题………………… 第31讲还原问题…………………… 第32讲周长的计算…………………… 第33讲等量代换…………………… 第34讲一题多解…………………… 能力测试(四)……………………………… 第一讲加减法的巧算 森林王国的歌舞比赛进行得既紧张又激烈。选手们为争夺冠军,都在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最好水平。台下的工作人员小熊和小白兔正在统计着最后的得分。由于他们对每个选手分数的及时通报,台下的观众频频为选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难题试卷-精选

中心小学三上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小朋友,经过小学里两年多的学习,你一定掌握了不少本领,相信你一定会有大的收获。 一、我会填(每题2分,共26分) 1、小华和姐姐踢毽子。姐姐三次一共踢81下,小华第一次和第二次都踢了25下,要想超过姐姐,小华第三次最少要踢()个。 2、学校有篮球和排球共80个,篮球比排球多4个,篮球有()个。 3、7只猴子一共吃了13个桃,每只大猴吃3个,每只小猴吃1个,请你算一算,大猴有()只。 4、某学生第一次与第二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62分,第三次测验后,三次平均成绩是68分,他第三次得()分。 5、由0、2、5、8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 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时=()分 8米=()分米=()厘米 5000千克=()吨 60毫米=()厘米 7、下列算式中,□,○,△,☆各代表什么数? (1)□+5=13-6; (2)28-○=15+7;(3)3×△=54; (4) 56÷☆= 7 □=(),○=(),△=(),☆=()。 8、用4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9、小惠今年6岁,爸爸今年年龄是她的5倍,()年后,爸爸年龄是小惠的3倍。 10、四月份有30天,这个月共( )个星期余( )天。 11、在○里填上“>”“<”或“=” 3时○300分60毫米○6分米6千米○5800米6+7+8+9+0○6×7×8×9×0 12、一节课40 分钟,如果10时40分上课,那么( )时( )

分下课。 13、在□内填入适当的数字,使下列加法竖式成立: 二、我会判断(每题1分,共6分) 1、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 ) 2、一个三位数和9相乘,积一定是四位数。() 3、一捆绳子长600米,第一次用去37米,第二次又用去63米,这捆绳子比原来短了500米。() 4、1500是1506的近似数,10000是9995的近似数。() 5、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111。() 6、三千克铁比三千克棉花重。() 三、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小明每天睡9() ①小时②分③秒 2、□÷9=△……○,○最大是() ①9 ②8 ③7 ④10 3、如图:●●○○○◎●●○○○◎……,按这样的顺序下去,第40个珠子是()。 ①●②◎③○④不一定 4、两个锐角可以拼成() ①一个锐角②一个直角③一个钝角④锐角、直角、钝角都有可能 5、2个人同时吹大2个气球需要2分钟,那么,8个人同时吹大8个气球需要() ①2分钟②8分钟③16分钟④64分钟 6、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6分钟。如果每次锯的时间相同,那么锯6段要()分钟。 ①10分钟②12分钟③18分钟④9分钟 7、在一块正方形场地四周种树,每边都种10棵,并且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这

小学三年级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奥数)[doc]

上册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三年级 下册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第二讲速算与巧算(二) 第三讲上楼梯问题 第四讲植树与方阵问题 第五讲找几何图形的规律 第六讲找简单数列的规律 第七讲填算式(一) 第八讲填算式(二) 第九讲数字谜(一) 第十讲数字谜(二) 第十一讲巧填算符(一) 第十二讲巧填算符(二) 第十三讲火柴棍游戏(一)第十四讲火柴棍游戏(二)第十五讲综合练习题第一讲从数表中找规律 第二讲从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谈起第三讲多笔画及应用问题 第四讲最短路线问题 第五讲归一问题 第六讲平均数问题 第七讲和倍问题 第八讲差倍问题 第九讲和差问题 第十讲年龄问题 第十一讲鸡兔同笼问题 第十二讲盈亏问题 第十三讲巧求周长 第十四讲从数的二进制谈起 第十五讲综合练习

上册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 一、加法中的巧算 1.什么叫“补数”? 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如:1+9=10,3+7=10, 2+8=10,4+6=10, 5+5=10。 又如:11+89=100,33+67=100, 22+78=100,44+56=100, 55+45=100, 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89叫11的“补数”,11也叫89 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补数”来呢?一 般来说,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 得9,到最后个位数字相加得10。 如:87655→12345,46802→53198, 87362→12638,… 下面讲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 2.互补数先加。 例1巧算下面各题: ①36+87+64 99+136+101 ③1361+972+639+28 解:①式=(36+64)+87 =100+87=187 ②式=(99+101)+136 =200+136=336 ③式=(1361+639)+(972+28) =2000+1000=3000 3.拆出补数来先加。 例2 ①188+873 ②548+996 9898+203 解:①式=(188+12)+(873-12)(熟练之后,此步可略)=200+861=1061 ②式=(548-4)+(996+4) =544+1000=1544 ③式=(9898+102)+(203-102) =10000+101=10101 4.竖式运算中互补数先加。 如: 二、减法中的巧算 1.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例 3 300-73-27 ②1000-90-80-20-10 解:①式= 300-(73+27) =300-100=200 ②式=1000-(90+80+20+10) =1000-200=800 2.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 例4 4723-(723+189) ②2356-159-256 解:①式=4723-723-189 =4000-189=3811 ②式=2356-256-159 =2100-159 =1941 3.利用“补数”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变整,再运算(注意把多加的数再减去,把多减的数再加上)。 例5 ①506-397 ②323-189 ③467+997 ④987-178-222-390 解:①式=500+6-400+3(把多减的3再加上) =109 ②式=323-200+11(把多减的11再加上) =123+11=134 ③式=467+1000-3(把多加的3再减去) =1464 ④式=987-(178+222)-390 =987-400-400+10=197 三、加减混合式的巧算 1.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 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则不论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则不论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要改变,“+”变“-”,“-”变“+”,即: a+(b+c+d)=a+b+c+d a-(b+a+d)=a-b-c-d a-(b-c)=a-b+c 例6①100+(10+20+30) ②100-(10+20+3O) ③100-(30-10) 解:①式=100+10+20+30 =160 ②式=100-10-20-30 =40 ③式=100-30+10 =80 例7计算下面各题: ①100+10+20+30 ②100-10-20-30 ③100-30+10 解:①式=100+(10+20+30) =100+60=160 ②式=100-(10+20+30) =100-60=40

三年级下册数学竞赛试题-奥数期末测试 通用版

三年级奥数期末考试卷 姓名:成绩: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要记住: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在数学趣味习题中,同学们一定要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充分的思考。() 4、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少1,即:棵数=段数+1。() 5、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植树的棵树与要分段数相等,即:棵数=段数。() 二、数数图形。 1、数出下图中各有几个角? (1)(2) (3) 三、寻找规律填数。 1、1,2,5,10,17,( ),( ) 2、4,7,8,4,6,13,4,5,18,( ),( ),( ) 3、2,3,5,9,17,( ),( ) 四、加减巧算(简便计算)。 398+64 2825-1003 66+57+65+53+60+59+62 321+127+79+73 483+254-183

五、巧添符号(在下面算式中合适的地方添上+或-,使算式成立)。 9 8 7 6 5 4 3 2 1=21 六、算式之谜。 1、在下面算式中的□里填上 2、下面竖式中A,B,C各表示什 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么数字? □□ 9 4 A 8 ×□× B 1 8 3 2 1 C 6 C 七、填数游戏。 1、在右图的小方格内分别填入2~10, 使横行、竖行中的五个数的和相等。 2、在右图中各圆的空缺部分分别填上 1,2,4,6,使每个圆中的四个数的 和都是15。 八、周期问题。 1、有一列数1,4,2,8,5,7,1,4,2,8,5,7,…第58个数是多少?。 2、我国农历用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12种动物轮流代表每年,如果公元3年是猪年,那么公元2000年是什么年? 3、校门口摆放了一排花盆,其中每两盆菊花之间摆了三盆月季花,共摆了112盆花。如果第一盆花是菊花,那么共摆了多少盆月季花?

小学奥数教材三年级全册

数学思维训练 (三年级全册) 前言 成为数学优等生的正确方法 一. 学会主动预习。 在老师讲新知识之前,学生要认真阅读要学的内容,课前自学例题,在看书时,要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自己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二. 注意听讲,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一些学生对公式.性质.法则等背的很熟,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又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去解题,因此要注意上课听讲时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一些学生之所以那么优秀,就是因为他们把老师讲的知识都应用到了自己解题的过程中了。课堂上的40分钟就决定了你的成败,所以必须消化和理解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 三.及时总结解题规律 在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习题后,要回顾以下问题:(1).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时什么(2).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3).解本题最关键的一步在哪里(4).以前有没有做过跟本题类似的题目异同点在哪里(5).本题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没有其他解法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贯穿于解题。 四.善于质疑问难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也就是说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思由疑问开始的,学生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思学会创新的关键。着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因此,学生从小开始,就要学会质疑。比如学习“角的度量”,认识学习量角器

时,认真观察它,问:“我发现了什么刻度有什么用”在学习时,经常这样提出问题,就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空间,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关键的,它对于孩子学习数学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2.自觉学习的习惯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学开始养成这种习惯,对以后的学习甚至是以后工作都有很好的帮助。 3.良好的解题习惯对于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在书写解题步骤时,要正确.规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正确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的关键。 目录 第1周平均数(一) 第2周平均数(二) 第3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第4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第5周分类数图形 第6周尾数和余数 第7周生活中的数学(一) 第8周生活中的数学(二) 第9周生活中的数学(三) 第10周数阵 第11周周期问题 第12周盈亏问题 第13周长方体和正方体(一) 第14周长方体和正方体(二) 第15周长方体和正方体(三) 第16周倍数问题(一) 第17周倍数问题(二) 第18周组合图形面积(一) 第19周组合图形面积(二) 第20周数字趣味题 第21周假设法解题 第22周作图法解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奥数题附答案

三年级数学智力题 1、在一块正方形场地四周种树,每边都种10棵,并且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这个场地四周共种树()棵。 2、从济南到北京的长途汽车中共有5个车站,从济南到北京需要为这趟长途汽车备()种不同的车票。 3、751+752+753+754+755+756+757的和是( )。 4、有若干个同学排成一列横队,从左到右报数时,小强是第5个,从右到左报数时,小强是第3个,这列横队有()个同学。 5、菜场运来白菜和萝卜共70筐,白菜比萝卜多18筐,那么,运来白菜()筐,萝卜()筐。 6、在一个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7、有两个数分别是340和150,它们的和比它们的差多()。 8、在一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商三个数的和是212,已知商是2,那么被除数是()。 9、给8个学生发铅笔。每人5支还剩下一些,每人6支又不够。剩下的和不够的同样多,一共有()支铅笔。 10、三年级同学种树80棵,四、五年级种的棵树比三年级种的2倍多14棵,三个年级共种树()棵。 11、学校有808个同学,分乘6辆汽车去春游,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28人,如果其余5辆车乘的人数相同,最后一辆车乘了()个同学。 12、一桶油连桶重90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称还重50千克。原来桶里装有()千克的油,空桶重()千克。 13、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要走24级楼梯,小华要到五楼去,共要走()级楼梯。

14、小明买了一本书和一只书包。买书用去5元8角,买书包用的钱是买书所用钱的5倍。他带去50元钱,还剩()元。 15、想想填填:1、2、3、4;2、3、4、5;3、4、()、6;()、()、()、7 16、把一根木头锯成4段需要6分,如果要锯成13段,则需要()分。 17、两个整数,和为37,较大个的一个比较小的大11,这两个整数分别是()、()。 18、小华和姐姐踢毽子。姐姐三次一共踢81下,小华第一次和第二次都踢了25下,要想超过姐姐,小华第三次最少要踢()个。 19、小红和小强买练习本。小红买了5本,小强买了3本,小强比小红少用了6角钱。每本练习本()角钱。 20、7只猴子一共吃了13个桃,每只大猴吃3个,每只小猴吃1个,请你算一算,大猴有( )只。

三年级数学《100道三年级奥赛题》

三年级数学《100道三年级奥赛题》 2、三年级同学种树80颗,四、五年级种的棵树比三年级种的2倍多14棵,三个年级共种树多少棵? 3、学校有808个同学,分乘6辆汽车去春游,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28人,如果其余5辆车乘的人数相同,最后一辆车乘了几个同学? 4、学校里组织兴趣小组,合唱队的人数是器乐队人数的3倍,舞蹈队的人数比器乐队少8人,舞蹈队有24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5、小强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6写成67,结果得到的商是15还余5。正确的商应该是几? 6、一个书架有3层书,共有270本,从第一层拿出20本放到第二层,从第三层拿出17本放到第二层,这时三层书架中书的本数相等,原来每层各有几本书? 7、箱里放着同样个数的铅笔盒,如果从每只里拿出60个,那么5只箱里剩下铅笔盒的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2只箱里个数的和。原来每只箱里有多少个铅笔盒? 8、参加四年级数学竞赛同学中,男同学获奖人数比女同学多2人,女同学获奖人数比男同学人数的一半多2人,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获奖? 9、两块同样长的布,第一块用去32米,第二块用去20米,结果所余的米数第二块是第一块的3倍。两块布原来各长多少米? 10、40个梨分给3个班,分给一班20个,其余平均分给二班和三班,二班分到()个。 11、一个正方形,被分成5个相等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2、7年前,***年龄是儿子的6倍,儿子今年12岁,妈妈今年()岁。 13、同学们进行广播操比赛,全班正好排成相等的6行。小红排在第二行,从头数,她站在第5个位置,从后数她站在第3个位置,这个班共有()人 14、有一串彩珠,按2红3绿4黄的顺序依次排列。第600颗是()颜色。 15、用一根绳子绕树三圈余30厘米,如果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树的周长有()厘米,绳子长()厘米。 16、一只蜗牛在12米深的井底向上爬,每小时爬上3米后要滑下2米,这只蜗牛要()小时才能爬出井口。 17、锯一根10米长的木棒,每锯一段要2分钟。如果把这根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一共要()分钟。 18、3只猫3天吃了3只老鼠,照这样的效率,9只猫9天能吃()只。 19、┖┴┴┴┴┴┴┴┴┴┚图中共有()条线段。 200、有10把不同的锁,开这10把锁的10把钥匙混在一起了,最多要试多少次,才能把这10把锁和钥匙全部配对。 21、从10000里面连续减25,减多少次差是0? 22、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不为零)加上除数和商的积,得到的和,除以被除数,所得的商是多少? 23、明明和花花用同一个数做除法,明明用12去除,花花用15去除。明明除得商是32余数是6,花花计算的结果应是多少?

三年级数学奥赛起跑线第3讲 找规律填数

三年级数学奥赛起跑线 第3讲找规律填数 1、观察下列各组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填空。 (1)100,95,90,85,80( ),70 (2)5,9,13,17,21,( ),( ) (3)2,6,18,54,162,( ),( ) (4)2,3,5,8,12,( ),( ) 2、按一定规律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数。 (1)2,3,5,9,17,( ),( ) (2)8,16,17,34,35,( ),( ) (3)1,21,4 1,81,161,( ),( ) (4)1,1,1,3,5,9,( ),( ) 3、观察下列各组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填空。 (1)2,98,96,2,94,92,( ),( ) (2)1,8,27,64,125,( ),343,( ) (3)1,9,2,8,3,( ),4,6,5,5 (4)0,1,3,4,5,9,7,( ),( ) 4、有一排加法算式:5+2,6+8,7+14,8+20,……按这样的规律排列的第10个加法算式是怎样的?这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 5、下面数列的每一项由3个数组成的数组表示,它们依次是:(1、5、9),(2、10、 18),(3、15、27)…第50项的三个数的和是多少? 6、先观察下面各算式,长出规律,然后填数。 (1) 21X9=189

321X9=2889 4321X9=32889 54321X9=( ) 654321X9=( ) (2) 81-9=72 882-9=873 8883-9=8874 88884-9=( ) 888885-9=( ) 7、仔细观察下列每组数,圈出与众不同的数。 (1)2、4、8、16、22、32 (2)5、9、13、18、21、25 8、在下面各题的5个数中,选出与其他4个数不同的数,并把它划掉,再从括号中选一个合适的数替换。 (1)42、20、18、48、24 (21、54、45、10) (2)42、126、168、63、882 (27、210、33、25) 9、在“?”处填出所缺的数。 10、观察下面各题中数的变化规律,然后填出其中所缺的数。 (1)2 5 6 7 11 8 10 ( ) 18 16 (2)1 2 3 4 2 ( ) 1 3 3 1 4 2 4 3 2 1 1 2 3 7 4 5 6 34 7 8 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