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研方式 提升服务水平

转变教研方式  提升服务水平
转变教研方式  提升服务水平

转变教研方式提升服务水平

宿迁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教研室是引导区域教育质量和水平提升的“灯塔”,是推动学校和教师发展的“中枢”。在“研究、指导、服务、管理”几大职能的指引下,宿迁市中小学教研室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努力创新教研方式,以期为基层学校发展、教师成长以及教学质量提升谋求新突破,形成新效益。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落“地”生根:变“在上指挥”为“上下结合”

以往,教研室除了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组织命题和每年一次的教学视导外,教研员几乎全部是在办公室完成“研究”工作,“指导”课堂教学的。我们把这种教研称之为“在上指挥式”教研。其最大的缺陷是理论研究无“根”,实践研究难接“地气”,是不折不扣的“纸上谈兵”。因此,这种指导是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也是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

现在,我们采取“上下结合”的“二分之一工作法”,即要求所有的教研员,每周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在学校,最多只能有一半的时间在办公室。在学校,教研员的主要任务是听课、评课、检查业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通过在“下”的实践,积累案例、获得灵感。在办公室,则主要是研究,通过在“上”的集中思考,研究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理论根基,研究优化和改进教学的策略,总结教学规律和教师的教学经验,提升个人的理论水平与指导技能。实施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实施定点

的“室校共建”,即选择市直一所学校作为共建单位,教研员每月进校一次,通过课堂教学的交流、业务检查的反馈和开设讲座等方式,与本学科教师进行定期交流;二是采取定时的“周研月报”,即每周二固定为教研员到校听课的时间,周二教研室除教育局安排的临时性工作外,一律不安排其他活动,成为一项制度保障。

这种“上下结合”的教研方式,让教研员说话有底气,评课有依据,研究有支撑,成果有意义。教研员也因此能够获得学科教学上的“话语权”,研究思考的“主动权”,指导业务的“发言权”。

二、导引并行:变“遥控指挥”为“贴身服务”

过去,有许多教研员认为教研室既然有管理职能,就可以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手划脚,说三道四。因此,往往坐在办公室里给学校或者教师发号施令。我们称这种教研方式为“遥控指挥”。“遥控指挥”特点在于“遥”和“控”。“遥”存在空间上的距离,对基层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状况可能了解不透,掌握不准,在这种情况下去“控”(指挥和操控),就可能使工作脱离实际、偏离方向。不解实情,指挥不当,就会

让学校无所适从,或者工作犯难,从而对教研室产生反感,形成抵触,影响效果。

“贴身服务”式的教研,以“服务”为宗旨,以“指导”和“助推”为手段,促进学校工作的不断进步和教师的专业提升。“贴身”即“零距离”,要求教研员要以平等心态对待学科领域的教师,听课、评课、交流都不以专家自居,而以同事之位相处,服务内容从“听你上课,我评你听”的光说不练转变为“你上我评”与“我上你评”的“做练结合”,手口统一。

一是教研员实施课堂引领。即教研员既要到学校听一线教师上课,同时也要到基层学校亲自上课,开设讲座,组织教学沙龙等。比如,如何解读教材,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如何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指导等,教研员通过课堂实践远比空口说教、单向灌输更有说服力。从2012年开始,我室所有教研员每年要到基层学校上不少于两节研究课。教研员对于课程、教材与教学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要高于教师,因此,这种引领是源于课堂、源于实践的,也是对一线教师能够起到实实在在帮助作用的。

二是借助优质资源加强指导。近几年来,宿迁市教研室始终坚

持“借力发力”,优化活动组织,提升对基层学校教师的指导效能。通过组织学科教学研讨会、暑期教师培训和教学专项视导等机会,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来宿授课、讲座、交流、指导,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2010年以来,宿迁共邀请省内外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来宿授课68节次,全市受益教师达8400余人次。

这种导引并行的教研方式,让一线教师有与教研员平等交流的机会,消除了教师对教研员的“畏惧感”和“抵触感”,增加了“亲近度”与“信任度”。通过高水平专家的指导,对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在这一方式的有力推动下,我市教师参加国家和省级教师优课评比、基本功比赛获奖人数、比例逐年增加,特别是在去年和今年,我市有多名数学教师、政治教师和体育教师获省基本功比赛、优课比赛一等奖,并代表江苏参加全国比赛获得特等奖。

三、网络助推: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在人们的传统思维中,教研员就是教育专家,就是学科权威。所以,在教研员组织的教研活动中,教师不也讲话,不愿讲话,把机会全都让给教研员,从而导致教研员“一言堂”局面的出现。这种局面的出现有多种原因,其一是基层学校的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教研员有一种崇拜感,敬畏感,认为他们水平高,就应该听听他们怎么说,就应该他们说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这样才不会出差错。另外还有一种原因,就是一线老师给教研员“留面子”,有些话不便说,不想说。

“群言堂”就是让大家都能说话,都有话说。如何让大家都有话说?我们的做法:

一是借助网络开展集体备课,创造机会让大家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网络是虚拟世界,但交流可以是真实的。从2011年春季学期开始,市教研室组织各学科基地、星级高中教师开展大集备,全部在网上进行。大集备由市教研室学科教研员确定主题或通过调研,从基层学校中征集主题,约定时间,明确中心发言人,每所高中的学科教师都有一个帐号,在规定的时限内哪些人参与,作了怎样的发言与交流,提供了什么样的备课资源等,学科教研员在网上可以监控自如。

二是利用网络开展主题活动,让一线教师关注时事、了解教育教学和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由市教研室学科教研员根据平时听课、调研或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地提炼出主题,组织本学科教师开展讨论,发表见解。由于在网上交流,可以是实名,也可以是虚拟名,所以教师不论资历深浅,不管教龄长短,就某一个问题大家都可以说长道短,评头论足,但是前提是要有理有据,以理服人。这种主题活动的开展,激发和调动了教师参与研究和讨论的积极性,比只听别人讲更有效果。

三是利用网络丰富资源。宿迁市教育局的铭锐网功能强大,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为全市教师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提供坚强的保证。教研员外出学习,有好的课件和资料及时上传到铭锐网上,只要学校开通这一网络的,教师都可以共享资源。同样,学科基地或者一线教师外出学习获得好的教学视频或讲座资料,也可以传到网上资源中心。这样一来,教师拥有的资源就远远超过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使教师的工作、学习都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2012年,全市所有的学科都将以网上教研为主,通过主题引领、集体备课、专题研究等方式发挥市教研室的学术引领、业务指导、服务咨询等职能,推动基层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言堂”式的教研,只会禁锢教师思维、消蚀教师的创造、钝化教师的个性,而“群言堂”则能让教师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碰撞交流才可能出现新思想、新理论、新成果。为此,由“一言堂”的教研方式转

向“群言堂”的教研是教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教研质量、教学质量和办学质量的不二选择。

教研方式的转变,大大改变了教研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际上借用到教研上也适合,那就是:教研有法,研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开展教研更有效,如何教研更给力,一定会有更宽更广的空间和领域需要我们再去深度思考、

深度研究。

(完整版)教科研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潍坊瀚声国际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办公室 新课程教学的发展,需要对中小学教育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建立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教育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工作能力、提高理论水平、升华教育智慧的过程。学校教育科研一体化,做到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坚持以教科研服务教育教学,以教科研促进教育教学,促进教师发展,更大程度地促进学校的发展。 但是审视当前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现状,我深深感觉到学校教科研工作确实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问题清单 一、教师对教科研认识偏颇。 二、教师进行教科研的能力有待加强。 三、教育科研的管理还不够规范和严格。 四、教育科研缺还缺乏细致的行动研究。 原因分析 一、教师对教科研认识偏颇。 一部分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有点高不可攀,自身的理论功底薄弱,接触面窄,缺乏研究能力,研究工作无从下手;平时的教学任务比较

重,压力大,工作忙,教育科研与自己关系不大;甚至一些教师担心搞科研会耽误时间,分散精力,影响教学质量,认为两者不可兼得;认为教育科研只是急功近利,搞科研只是为了应付评职称,晋级加薪或者获取名利。 二、教师进行教科研的能力有待加强。 教师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师生交往中都有很多的“困惑”,但是面对这些“困惑”只是说说议议,很少去深入地探究这些困惑背后的真实原因,许多人缺少问题意识和研究品质。把“问题”变成“课题”的意识有待提高。 从中折射出来的问题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学习的不够,读书太少,所以对身边的教育资源不能进行很好的挖掘和利用。 教师的科研问题选择和论证能力,科研计划的设计能力,科研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能力,科研成果的分析、总结能力等都需要进一步提高。课题的选择过大,论证概念不清,说服力不强,研究思路混乱,找不准突破点,研究方法的选择不切实际等等。 三、教育科研的管理还不够规范和严格。 教科研工作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如缺少必要的刚性激励评价机制,难以调动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创造性。 四、教育科研缺还缺乏细致的行动研究。 教育科研必须与教和学的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教育科研的成果必须是教育实践的物化成果,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但在实际的教育科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学习资料

学习-----好资料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施本计划,促使广大教师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教学理念,掌握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创新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成长常态化、制度化,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提高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为关键,建立教师培训、交流、评估、咨询、服务系列制度,使全校基础课程教师、中青年教师、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特色课程教师和研究生助教等接受系统的教学培训和交流研讨,开展覆盖所有课程、所有教师的评估与个性化咨询服务,建立完善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网络,强化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辐射示范效应,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一)教学能力培训体系建设 1. 实行新教师教学准入制度,加强岗前培训与资格认定。设立新教师研习营,为期一年,实行学分制管理,进行课程学习、主题研讨、教学录像、教学诊断、教学观摩、助教计划、

必读文库等方面的培训,经试讲和考核合格后新入职教师才能取得上岗证书和开课资格。学院依托基层教学组织对新教师加强过程管理,为每一位新教师指定一名具有高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级职称、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指导新教师制定完善的课程助教计划,鼓励新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观摩和名师示范课程,组织新教师课程试讲,并进行教学录像与教学诊断,配合学校建立新教师教学成长档案。 2. 建立在岗常态培训机制,促进中青年教师成长。学院应配合学校组织开展骨干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培训、优秀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实验教学技能培训、工程实践能力培训、各类专题培训、外语技能培训,有效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技能与方法、教学研究能力、学术道德和师德等方面的提升。 实行职称有待提升教师再训制度,所有校内在编在岗教师如申报副教授必须参加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引进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国内高校教师系列引进人才除外)需在到岗工作后两年内参加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学院应配合学校对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等培训工作。 3. 建立青年教师全面参加本科课堂教学竞赛制度,提高中青

如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如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一、什么是教师“科研能力” “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在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直接影响教育科研效率,使教育科研任务顺利完成所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科研课题的选择能力,课题实验方案的制作能力,课题实验的操作能力,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能力,课堂教学的科学研究能力,科研论文、研究报告的撰写能力等。 “教师的科研素质”是教师在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且长时间内起作用的性质和品质。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经验、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技能、教育科研理论素养、教育科研信息处理能力和教育科研创造才能等。 教师的“科研素质”与“科研能力”的本质特征及相互关系:从人的本质角度看,教师的科研素质是教师本质的规定性,是教师科研活动的产物。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内在的本身力量的表现,是教师科研素质表现的“现象”。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之间具有内隐外显的特点,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就是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教育科研素质,才会表现出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二、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意义 1.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社会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提出了“教育创新”的理念。如何进行“教育创新”?教育科研就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搞教育科研,才能进行“教育创新”,才能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而搞好教育科研的前题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2.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是学校中心工作的需要 作为学校,教学是中心,但科研是关键。在科研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是一条不可替代的途径,没有高素质的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就没有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学校需要广大教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教科研课题开展学术研究、论文撰写、案例实录、调查报告等教育科研活动,这样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的中心搞好。而要搞好教育科研就必须提升广大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3.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是教师自身发展提高的的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研究型教师是相对于经验型教师(即“教书匠”)而言的,指的是在教育领域中,能积极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具有职业敏感性、反思意识、合作精神和科研意识,及时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针对问题积极探索研究,主动吸收教育科学理论和同行经验,提出新的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所以研究型教师是不会有倦怠的,他们通过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明确和实现教育的意义,从教育事业中获得了巨大的心理满足和成就需要,由衷地体验到一种满足感与成就感。 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开展教育科研有何作用?教育科研有助于教师的理念不断地更新。教育要做好“三个服务”,教材要为学生服务,(教师是教材的开发者与再创造者);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该是课堂中学生的合作伙伴,是教学的倡导者,激励者);教师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教学过程不但重视结果,而更加重视过程,教学的目标从单一的一维目标转化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目标)。 教育科研有助于教师的自身成长。一个普通教师成为骨干教师的基本过程:积累期、成熟期、创造期。教育科研是教师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每一次的教育科研活动,不但改变了教

新课改背景下教研活动形式的创新-模板

新课改背景下教研活动形式的创新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改革,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改革纲要及各学科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许多全新的理念。如何将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真正转化为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是取得本次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同时,这又是一个难点。教师们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的问题和困难,他们最缺乏的就是将理念转化为行为的方法和策略。教研活动,特别是校本教研开展将是帮助教师解决问题与困难,实现理念与实践沟通的有效途径。但从学校教研工作的现状看,教研活动形式的传统、单一和僵化还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难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此,我们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教研活动形式的改革和创新作了一些实践与探索,以下择要介绍四种。一、学术沙龙式教研活动学术沙龙是一种由同一学术团体的成员参加的,可以自由发言的专题讨论会。我们把学术沙龙作为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每次就一个课改话题展开讨论,不强求统一的结论,旨在开阔思路,引导思考,加深教师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寻求更多的教学策略。此种教研活动形式适用于对教师不易理解或存在争议的问题的澄清,或是对教学策略最优化的讨论。如以”语文教学中如开展探究式学习”为主题举行学术沙龙,教师可围绕“探究式学习作为理科教学中常用的学习方式是否也同样适用于语文等人文学科的学习?在语文课中可让学生探究哪些内容?教学模式如何?教师的作用如何发挥?”等问题自由发言。通过交流,教师们自然加深了对探究这一学习方式的认识,同时还可形成许多教学策略与方案,经过进一步的比较筛选,便可用于指导教学实践。 在学术沙龙式教研活动中,我们还可尝试借鉴“头脑风暴”和“中立主席”等策略,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最早是由现代创造学奠基人奥斯本提出的。借助此法开展学术沙龙式教研活动,可由组织者以一种明确的方式向所有参与教师阐明中心问题,然后让每位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自由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和方案,在此过程贯彻“无错原则”,不允许任何的批评与指责,并作好详细记录,稍后再进行整理与分析。“中立主席法”则是英国课程专家斯坦豪斯的创造。它要求活动组织者必须在活动前尽可能多地收集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资料,提供给大家。在此基础上引导大家展开充分的讨论,并确保讨论过程的连续性,但在活动过程中对讨论的问题必须始终保持中立的态度,不能利用自己的权威对讨论进行控制与限定。运用以上两种策略开展学术沙龙教

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研模式

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研模式 早在xx年,深圳市教育局就发出了“转变教与学方式,构建自主有效课堂”的教改号召。为了响应这一号召,近十多年来,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重要课程,小学品德学科在市、区教研员的带领下,逐渐踏上从“课改”到“改课”的征程。我们努力坚持以“转变教学方式”为核心教研目标,继而探索形成了以下教研新特征。 一、核心教师引领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基于这样的课改理念,我市自新课程改革推行初始,便将“转变教学方式”确立为教研的核心目标,以期通过深入课堂,在努力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来“改变追求表面的学业成果,忽视儿童的精神成长,忽视深层的态度、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情感发展的倾向;改变偏重道德说教、偏重形式、忽视儿童的真实体验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倾向;改变偏重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忽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倾向”,继而确保“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

为此,建设一支热爱教育事业、数量适当、品德高尚、素质优良,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教研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为促进小学品德学科教研队伍素质的显著提高,每年我市都定期举行骨干教师名师遴选及培训工作。骨干教师的遴选标准是:具有良好师德和较高专业素养;具有较强教改意识;具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而遴选骨干教师的工作则分配至市、区教研中心进行分级负责。各区教研中心负责区级骨干教师的遴选和培训,而后再推荐市级骨干教师,由市教科院负责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小学品德学科教师职业道德及综合素质培训;小学品德教师专业理论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小学品德学科新课程标准》定位及方法培训等等。培训的主要形式则提倡多样化:①讲座式培训,我们从省内外高校或省示范性学校聘请知名的小学品德学科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专家举行讲座,又或者针对当前小学德育方面的重点、热点话题,开展专题讲座,帮助骨干教师解疑释惑;②听课评课式培训,我们聘请省、市著名的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为骨干教师现场上课,并在课后进行交流和点评;③写作式培训,为巩固骨干教师在培训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科研写作能力,我们常会要求他们针对一些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撰写心得体会,并纳入其考核成绩中;④辅导式培训,这种培训主要针对个别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遭遇的特殊问题,我们与其进行深入交流,共同协商并寻找有效的措施,及时帮助解决。在上述丰富的培训活动中,我们的骨干教师作为教研工作的负责人,逐渐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了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自己的实践中也

教研工作改进措施

侯家川乡中心小学 教研工作整改措施 通过检查反馈,就本人负责的高效课堂和校本教研两方面工作作出如下改进措施: 一、细研、细探索、实践高效课堂 1、对四五年级班主任及学科教师进行有关高效课堂中小组建设、小组活动方面的培训。将将原来的8人一组,6 人一组变为每4人为一组。 2、完善小组建设,重建组牌,班主任对小组和小组长进行再次培训,让小组长明白其职责的责任性、重要性和引领性。 3、学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究、摸索有效、高效的教学方式。其次,根据学科特点引导各小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怎样去自主、合作、交流,怎样合理有效的讨论,参加小组活动,使每一小组成员达到最基本的素质目标:会收集、会思考、会讨论、会倾听、会表达、会质疑、会协作、会归纳、会评价。 4、通融教材,认真备课,注重课堂生成性问题、教学细节、小组活动(师生双边活动)课堂交流展示、课堂评价及课堂达标检测。针对这些问题需各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慢慢探索实践,慢慢引领学生去完成。让学生学会小组讨论时该怎么去做,展示时该怎样倾听、补充、纠错,并学会评价。评价是咱们学生的弱点,这就需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引领,通过评价培养小组间的竞争意识。 5、落实“班级自主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工作任务。

(1)完善小组评价、公布评价结果。成立班委会成员,班主任明确班委会成员的职责,对班委会成员进行职责分工和培训,充分引导班委会成员记录各小组的学习结果和利用周会评选最佳小组,予以公布并认真填写班级日志。 (2)值周领导和值周教师引导每周的“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学生完成各自被分配的任务,本周末值周领导引导学生整理、统计、总结本周情况,并在下周升旗时选一名学生进行汇报。 二、加强校本教研力度,真真实实服务于教学 1、完善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在原有教研活动安排的基础上重新安排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不光有学生活动,也要有教师活动,安排教师主题研讨活动和新课标的学习。 2、加强教师的自主学习。教师要自主学习,除安排的校本培训内容外,教师应自主学习“会宁县高效课堂建设培训手册”、“新课标”和“创建高品质学校—生命常青”的学习,年终检查业务笔记时要能体现出对以上内容的学习记载。校本培训为每单周星期一放学后。 3、加强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教研组长/中层领导听课不少于20节/每学期,其他教师校内听课不少于16节/每学期。 4、构建师徒结对活动。安排语文(曹菊霞帮扶焦晓梅、庞秀萍帮扶黄芳),数学(何金虎帮扶陈燕萍、何玉香帮扶张文燕)。要求被帮扶教师虚心向帮扶者请教,对自身在教学中出现的细节问题请教帮扶教师,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帮扶者要根据帮扶对象的薄弱点进行全面辅导,包括备课、听课、教学反思的书写、教学建议的书写等等,

浅谈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浅谈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能力和水平也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是刚从重点院校毕业,这些青年教师尽管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教师背景,在教学理论、策略、方法方面的知识十分有限。广大青年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同时努力多参加教学实践和一些教学竞赛,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掌握教学技巧,以便让知识通过最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如何培养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首要环节。 我们青年教师进入教师岗位不久,工作阅历浅,教学经验不足,备好课显得尤其重要。一堂课整体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前备课的质量。课上短短的几十分钟,课下却需要教师做大量细致认真的准备工作。个人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备课时应认真钻研教材及相关参考资料,并虚心地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通过对教材的认真研究和专家的指导,以达到吃透教材,熟练掌握知识要点,突出重点难点的目的。 (2)设计合理的教学思路,使教学内容脉络清晰。一般英语对初学者来说都比较难,所以教学思路要特别注重符合学生思维逻辑,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此外在备教材的同时,关键还要备教法。要让整个班级甚至几个班的学生听懂学会,就必须真正因材施教,全心全意付出,认真备好课程和教法。 (3)目前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英语教学应引入更多的图片和动画,使学生能更形象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扎实的基本功,是讲好课的基础。 俗话说得好:打铁先得自身硬。如果只是照本宣科,进行书本知识的灌输,不能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能增加课堂教学的幽默感,就会使学生失去专心听课的兴趣,久而久之降低课堂教学效率,造成学生和教师之间课堂学习的恶性循环。因此英语专业的青年教师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还需要通过业余时间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业务素质,让自己具备有一定吸引力的人格魅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课艺术。 三、依赖教学团队,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和点评,提高教学水平。 教育教研工作一般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研员负责,相关课程的优秀教师为核心,围绕课程建设,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并实现“老、中、青”相结合、“传、帮、带”一体化的团队建设。我们青年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团队定期开展的教学活动,定期交流教学体会和经验,交换教学意见,让他们指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而提高其教学水平。除此之外,我们青年教师还要多上课堂听课,积

关于教研能力提升研修心得

关于教研能力提升研修心得 一直以来,总觉得教科研是一项很高深的领域,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根本无法到达,每天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发现许多自己教或者是学生学中的问题,认真思考,并采取了多样的方法进行解决,但从没想到把它进行总结,深入地开展研究,并将它们提升到理论的高度。经过这次省市各级专家关于教科研能力提升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如梦初醒,深深地体会到了教科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真正理解了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教学也如此,只教不研,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各位专家在讲座中也特别强调了应加强反思,注重积累,强调只有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才能“百尽竿头更进一步。 教师的教研能力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才能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这次学习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经验来看,要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就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多读书、勤学习,提高自身教研能力。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否达到一定的深度、广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本身是否见多识广,知识丰富。而理解掌握教材,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教学过程是,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如果教师见识广,对诸如这些问题就能应对自如,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做出解答,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如果教师阅历少,见解肤浅,甚至以“以后再告诉你”来敷衍学生,无疑会给学生泼冷水,既降低了自身形象,又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准,要广通博览,在脑子中建立一个“活书库”,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要满足上述的需要,教师就必须要多读书。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教师就要善于吸取其精华,提高自身素质。 二、多交流、善沟通,努力提高自身教研能力 “三人行,必有我师。”同伴间的交流互助于教师的成长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教书育人这一目标的实现,单凭教

如何转变教研的方式

如何转变教研的方式 如果说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那么教师成长的主渠道是教研。通过采取多种方式的校本教研,从而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结合市区教体局的教研规划以及我校的校本教研方式,个人认为可以从一下方式进行探讨。 1、案例研究式 学校按照“骨干引领-案例研究-整体推进”的教研活动方式,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同时学校校长、业务校长、教学研究指导中心的主任、各科教研组长参与此项活动 “骨干引领”是以区级以上名优骨干教师为对象的示范观摩课,并把它排在学期初,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为课堂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方式、方法。 “案例研究”是开展新课程解读及课题实验教师研究研讨课,通过听、评课活动,使每位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都得到了锻炼,课堂教学水平有着不同程度的进步。 “整体推进”是开展同伴互助结队帮扶汇报课,检查帮扶结果,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科教师能力与水平。 2、师徒结对式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一线的中坚力量,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在校内通过师徒结对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对指导教师提出要求:随时开放课堂,随时答疑解惑、随

时示范指导、组织本学科教师授课研讨。对相应听课教师提出要求要跟踪听指导教师的课,参与指导教师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师徒结对活动,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 3、以评促训模式 “以评促训”式,是通过教育叙事评比、说课比赛、优秀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方案评比、钢笔字比赛、教案展评等专题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4、网络教研式 结合近几年的远程网络教研,各科教师基本掌握了网络的应用,通过网络学习和教研活动,使教师学习先进教学经验和方法并可以做到“足不出户而知天下”。学校利用局网站进行上传信息,并在教育论坛中进行网络主题教研。同时每位任课教师建立个人教研博客,撰写或转载教研日志,合理利用东师理想资源库的进行网上教研。 5、校际联盟式 我校与22中、册山、23中等形成联盟校,定期开展活动,研究制定校际联盟的各种相关制度,真正形成互帮互助共同体。我校每学期要全程参与联盟校的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后要上交心得体会,通过课例引领,集体研讨,经验交流,专家讲座等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带动教师的研究的积极性。 6、课题研究带动式

教育教学工作改进措施[1]

学生辅导改进措施 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我的工作按学期初制定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为了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就教育教学中的差距和问题及制定的改进措施如下: 一、数学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的课堂教学现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忽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思想转变不够及时,创新意识较差,特别是实行新课改以来,思想不能与时俱进,“经验教学论”束缚了手脚。 2、没有对学生更深一步的了解,对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掌握不是很准确,练习的时候缺乏针对性,梯度性。 3、没有保证恰当的练习时间与数量。学生对于基本问题的掌握不是很好,特别是对于计算题这样的最基本的题目,错题仍然比较多。 4、对于学困生的了解、帮助不够。 5、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却忽视情感互动。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属性,数字罗列,缺乏知识自身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6、课堂教学存在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优秀学生表现机会多,学习困难学生表现机会少;导致数学教学成绩不够理想。 7、学生合作学习目的不明确,注重于形式,效果并不明显。教师为主角,少数优等生唱配角,多数学生当听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8、对新教材准备不足,研究不够,适应力差,对教材挖掘不够,备课难以充分到位,导致教学效率不高。 二、教学方面改进措施: 1、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教给学生自学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点是教给学生自学的程序与方法。激发自主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求快乐,快乐中产生兴趣,兴趣中产生求知的渴求欲。转变师生角色,准确定位,不能越位,营造和谐、平等、民主氛围。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习心得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金课”建设专题网络培训 学习心得 我从----年12月5日注册开始学习,到----年2月22日完成规定学时,第一个感受是这种学习形式很好,使我们在繁忙的教学行政工作中,可以灵活地利用边角时间开展学习。第二个感受是学习重点明确,内容紧贴教研前沿,符合实际,解决问题;使我收获很大。 重温了文东茅教授的《教育与幸福》,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定位,聆听了李云梅老师的《在职业教育新形势下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刘祥柏老师的《高职院校专家型教师成长之路》,明确了自己的进步途经;闫智勇老师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理论诠释与实践路径》,董刚老师的《以研致用,以研促教,以研育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新使命》,李粉霞老师《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感觉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育人能力得到了修习提升。 通过陈宝生部长的讲解《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力推动新时代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使我们能够准确把握职教改革动态;王继平同志解析《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高书国同志讲解《职业教育4.0——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邢晖同志《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 在新理念与新方法,提高教学能力专题下,学习了徐国庆老师的《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重新温习了吴访升院长的《用课程诊改带动教学质量提升》;熊发涯老师《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变革与

教学能力提升》,熊庆旭《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课堂教学的内容》,郭江峰老师《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设计》;李新萍同志《以赛促教,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更加端正了自己的教学态度,明确了比赛和教学的关系。 更为有用的是学到了打造高校金课的方法,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陈宝生部长提出,要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真正把“水课”转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水课”就是低阶性、陈旧性的课,是教师不用心上的课。“金课”则可以归结为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课,既能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又能够把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出来。王竹立老师《如何打造信息时代的“金课”》,冯瑞玲老师《教与学共同改进的炼“金”之法——基于BOPPPS、对分、雨课堂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冯瑞玲老师的亮考帮对我印象深刻,李新萍同志《新时代,新作为——立德树人,“金课”建设的根本》《聚焦“金课”建设,提升课堂质量》,在今后的教学中明确金课和水课的本质区别,他们的先进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和推广。 二〇二〇年一月二十三日星期四

教科研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教科研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5月23日和25日两天,我参加了在相城区蠡口中学举办的为期两天的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学习,听取了王一军、英配昌、王九红等3位专家带来的报告。 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目前许多一线教师在对待教学和教科研方面的困惑,而我,愈发感觉作为一线教师的自己,在教科研能力方面的不足。工作之余,虽然内心有一些想法,却很少敢贸然动笔,又或者虽然想动笔,却发觉自己对教科研方面的认识过于肤浅,不知该如何下笔!经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教科研方面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其中,省教科院基教所王一军副所长的专题讲座《走向教师本位的学校教育科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感悟。 23号上午开班仪式后,王所长作了专题讲座《走向教师本位的学校教育科研》。最后,他指出,走向教师本位的学校教育研究,目标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途径是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方法是事件反思、学术引领、专业提升。 听过了王所长的报告,我感觉自己今后在教科研方面的研究有了一丝感悟和方向。 一、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不是光嘴上说说或者心里想想就能够做到的,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平时要注重积累,要多加强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在做好教学的同时也要多听、多读、多思,要勇于对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或困惑进行实践性研究。 二、要做一名幸福的研究者。做教育科研的目的,绝不能为了完成某一项任务

而被动的去研究,而是要为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疑难困惑或者完成一些心得感悟方法总结而去研究,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水平。 三、转变观念,拒绝惰性。我们要提升自己的教科研水平,不能有一时兴起的观念。暂时的研究,绝大部分人都能做到,难就难在坚持。平时要能坚持不断的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坚持以谦虚的态度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们请教经验和方法;坚持多上教育方面的网站,给自己带来教育教学最前沿的知识信息;坚持以研究的眼光组织自己的备课和教学;坚持不断地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感悟用最真实的语句记录下来。

创新教研活动形式-网络

创新教研活动形式 开展网络教研是提高教师有效技能的重要途径 小元小学《有效技能》课题组成员董坤在当前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教研平台以其良好的开放性、 互动性,在促进和改革学校的常规教研工作,改革传统的教师培训和学习方式,提供更多层面上的教学支援、同伴互助、师生研讨和专业引领,促使教师不断地更新观念、自我反思和自主发展,以及提升校本研究质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而明显的促进作用,得到越来越多中小学校的广泛认同,并逐渐成为当前学校校本研究工作的主流方式。对此,我校有着清醒地认识和自己的思考: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要长远发展,就应该积极利用网络平台,突破传统教研活动的瓶颈,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自我校承担“有效技能”课题以来,积极营造良好教研氛围,激发教师参与热情,以网络教研为突破点,以案课例研究为载体,以教学行为反思为核心,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实施教研的有效措施与途径,开创了全学区教研教改的新局面。 利用网络开展教研活动,实实在在地给教师们的观念和思想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唤醒了教师们追求教育理想和体验成长幸福的意识。 几点工作做法: 一、对教师操作电脑的技能进行培训 网络教研跨越了时空的距离,将全省乃至全国教师拉近了距离。当然它也有着特殊性,它需要通过网络媒体展开交流,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学会电脑操作。为此,中心学校专门组织全学区在职教师进行了电脑操作的再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熟练的操作电脑,正确地掌握常规工具的使用方法,为教研活动达到最佳效果提供了保证。 二、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 教师的发言、评课不能随心所欲,而是要紧紧围绕每次研讨的主题展开讨论,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有教育理论作支撑。因此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理论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我学区安排各校采用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办法学习《语文、数学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理论等相关内容。通过学习,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理论知识,更为教师有效地参与网络教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例是教师发言的基础,讨论的中心。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并提供一个课例。不认真观看课例,教师便无从发言。因此,每周三时我们都把教研主题贴网址发布在学校网页中,要求各校组织学科教师认真观看,积极跟帖、做好活动记录,充分地调动了各校教师参与网络研讨活动的积极性。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进一步转变教研科研工作方式的调查问卷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于进一步转变教研科研工作方式的 调查问卷 当前,教研科研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巨大动力,为进一步发挥教研部门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中的研究、指导、服务作用,制订了关于进一步转变教研、科研工作方式的调查问卷,进一步深入了解教研机构的教研科研情况和区县教研机构对我院的要求。本次调研获得数据及资料仅供研究使用。 非常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填表说明: ①请在每一个问题后适合你自己情况的题号上划√,或在“”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②问卷截止日期:2009年5月5日。 请于此日期前发送电子版至cqsjks@https://www.360docs.net/doc/f59620638.html, 联系人:蒋世平,联系电话:63861353。 重庆市教科院关于进一步转变教研科研工作方式调研组 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六日 ????????????????????????填报机构名称: 1.您机构当前教研与科研在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如何: (1)领导高度重视(2)领导比较重视 (3)只是机构的基本任务(4)受到忽视(5)无人问津 2.您认为当前教研机构教研与科研是否应该整合: (1)是(2)否 3.您机构是否有专门设置的教研或科研部门: (1)有(2)无(3)合并设置(4)单独设置(5)其它

4. 您认为当前教研科研工作的主体是(多选): (1)教研员(2)校长(3)教师(4)其他人员 5.您机构教研员的角色身份是(多选): (1)课程与大纲的诠释者 (2)教学业务的管理主体 (3)教学业务的指导者 (4)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者 (5)教学的参与者 (6)教师的合作者 (7)其他角色 6. 您认为市教科院各学科教研员的角色身份是(多选):(1)课程与大纲的诠释者 (2)教学业务的管理主体 (3)教学业务的指导者 (4)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者 (5)教学的参与者 (6)教师的合作者 (7)其他角色 7.您认为市教科院科研工作者的角色身份是(多选):(1)科研业务的管理主体(2)课题的指导者 (3)科研过程的指挥者(4)区县科研的参与者 (5)其他 8. 您认为当前教研科研工作最应该服务的对象是(单选):(1)教研员(2)学校管理者(3)教师(4)其它

园本教研改进措施

幼儿园园本教研改进措施 一、幼儿园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十六大会议精神,以《幼儿园工作规程》为工作准绳,以《纲要》精神为指南,严格按《指南》实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保教质量,实现办学设施现代化,初步形成特点鲜明、开放的、具有活力的办园特色。建立"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的理论改革的实际需要,它对幼儿园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园本教研活动的意义 开展园本教研是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以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作为研究主体,能让教师在教研中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构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理论,在教师的心理、能力、素质等方面形成具有一定意义的理论观点,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帮助幼儿教师在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成功实现课程改革,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即让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儿童发展的促进者。并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总结、推广教育教学研究专题的经验,推进我园幼教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 三、改进措施 1、建立以园为本的教师培训体系。重视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立足本园,及时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及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理论修养、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重视本园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千方百计培养自己的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指导和帮助。 3、制定更加完善的园本教育科研体系。更加细致的制定幼儿园教研活动计划,严格按计划执行。 4、重视总结、宣传和推广本园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研成果。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通过教学观摩为教师参与园本教研创设平台,提高原本鸟眼的针对性、时效性。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教学研究活动,及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通过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加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心得体会

参加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4月26日学校为我们青年教师组织了教学能力提升的专题研习,给我们这些缺乏实际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提供了学习和提高的体会。作为一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手”的我,通过本次培训,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现就本次培训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更新理念 不断提高认识,经常更新教育理念是做好教学工作的保障,而参加培训,自觉听取和接受前辈的指导和指点则是“新手”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我主要从事的是培训和成人教育工作,虽然没有给普高的学生上课,但给成教学院上课更需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培训中听了郑茂刚处长做的《凯里学院教学管理规范解读》、劳醒华老师做的《教学督导中发现的为题与分析》、王贵生教授做的《青年教师上课应该注意的问题》、许杨阳老师的微课比赛的经验分享及同行间的交流讨论,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给自己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方法,拓宽了工作思路。 郑处长在讲座中指出“胜任才是硬道理”,让我认识到省里提升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和研究能力,才能更好的做好成人教育的教学工作。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高校教师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与教学理念,才能适应学生学员的需求,才能胜任这份教书育人的工作。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真正树立“立德-立功-立身”的工作理念,

把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和高水平的业务能力作为自己安生立命与立足当下的资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教育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标准严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与教学工作,切实做到为学生负责、为学校负责。 二、加强反思,提升自我 通过劳老师与王教授对青年教师在上课中出现的问题给予讲解和分析后,让我认识到自己这两年来在教育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与误区。我面对的都是中小学教师和成高学员,在这两年的教学工作中,不太注意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以学员为中心和与学员交流等;听了来两位老师的讲座后,让我知道了作为高校教师应有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明白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能一成不变,要经常站在参训学员的角度去考虑培训问题,积极探索培训新的方法方式,争取所做的培训工作要尽量地适应和满足成人教育的需求,这样才会使得成高教学效果更好。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己为镜,可以自知之明。听了各位老师的讲座后,我觉得教学反思尤为重要,劳老师在讲座中说到“教师的成长=知识+实践+反思+经验”,可以看出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还要经常反思。《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其过而自讼者也”等格言都强调了反思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注意课后的反思,争取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使自己原有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

社会人才教师教科研与能力提升3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 1 .对于总体构成比较复杂,同质性程度不高,总体数量较大,各层次标志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宜采用() C.分层抽样 2 .在15岁至24岁,个体通过学校、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做出探索,此时处于职业生涯的哪一个发展阶段?()B.探索期 3 .如果学生经常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C.沮丧 4 .学习金字塔中学习方式可以分为主动探究和被动接受,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C.由于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要优于被动式的学习,所有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完全只设计主动探究的学习 5 .多表现为温和平静,从容大度,不过分争强好胜,随遇而安的长寿型人格类型是() B.B型人格 6 .倘若我们常在他人面前任由负面情绪决堤,乱发脾气,丝毫不加控制,久而久之,别人就会视我们为()之人,甚至不再与我们往来 C.难以相处 7 .依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危机理论的观点,青春期的主要任务和危机是() C.自我同一感vs.同一感混乱 8 .在进行问卷设计的时候,问题一般不超过() C.70个

10 .下列哪个不是建构主义提出的教学模式() D.程序教学 12 .观课时应该坚持()的原则。 B.育人 14 .如果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是()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16 .()可以提高人的免疫能力。 B.积极情绪 17 .根据情绪的ABC理论,人的消极情绪和压力源于() C.人对事件的解释 18 .老师将目标行为分解成一个个小步子,每完成一小步就给予强化,直到获得最终的目标行为,这是哪种教学方法() A.程序教学法 19 .以下有关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健康就是身体没病,身体没病就是健康 20 .关于访谈法中的提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加强引导,如果被访谈者偏离了方向,要及时说“你跑题了” 21 .关于压力,正确的说法是() A.不同类型的工作有不同的压力曲线 22 .心理学上著名的(),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

如何创新和有效开展教研活动

如何创新和有效开展数学教研活动 小元小学赵懿长期以来,不少教师,一讲到教研活动就吐苦水,情绪很大。认为:“那是教研员的事情啦”、“那是名教师的事情啦”、“对教学帮助不大啦”“没有时间啦”、“浪费精力啦”、“会影响教学质量啦”等等。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态度呢?这里面有一个长期没有解开的“死结”在作怪,就是相当一部份教师平时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与要求开展的教研工作,没有形成应有的整合效应,而是各搞各的,两张皮的现象非常突出。这就说明我们的教研活动缺乏创新意识,任何事情如果缺乏创新,那就会走进莫名的困境或死胡同,人的意识形态就会作怪。那么教师如何创新教研活动,才能使我们的教研活动开展得更加有效呢?现就这个问题谈谈我自己个人的看法。 第一,要使教研活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首先,我们要明确教研活动的特点和目的。教研活动最主要的特点和目的,就是要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也就是说,教研活动的课题不在大而在小,不在深而在实,应想教育教学之所想,急教育教学之所急。否则,教研活动就是瞎研究、空研究。 其次,要做教研活动的有心人。丰富的研究机会、独特的研究情景、鲜活的研究问题、最佳的研究位置,为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了优越的研究条件。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留心周围的一切,要自觉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本着“教什么、研究什么”的原则,紧密结合本职教学工作去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能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教研相长”的效果。 再次,要找准教研活动的“突破口”。当前,在教学中有一种见怪不怪的普遍现象,即大家都嚷着搞教研,大家也好像都在搞教研(如观议课),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不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