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能力指数是评价一个组织或企业的生产过程质量的指标,也可以用来评价个人的工作能力。

过程能力指数(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CPK)是通过

测量一个过程的输出数据的离散程度来衡量这个过程是否

能够达到特定的要求。它是统计学中一个重要的质量度量

指标。

过程能力指数分为两个指标:CPK和CP。CPK是指过程的能力指数,是衡量过程能否在规定范围内稳定运行的能力。CPK值越高,表示过程的能力越强。CP是指容忍度指数,是衡量过程的规格范围与过程散布范围之间的关系。CP值越大,表示过程的能力越强。

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方法是通过测量过程的输出数据,计

算出过程的标准差和规格上下限之间的差值,然后将差值

除以过程的标准差,得到CPK或CP值。如果CPK或CP

值大于1,说明过程的能力强,可以满足规定要求;如果CPK或CP值小于1,说明过程的能力较弱,需要进行改进。

过程能力指数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评估生产过程的

质量水平,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过

程能力指数还可以用于评估个人的工作能力,通过统计个

人工作过程中的输入输出数据,计算出个人的工作能力指数,帮助评估个人的绩效水平,并进行后续的绩效奖励或

绩效改进。

过程能力指数 (2)

过程能力指数 1. 简介 过程能力指数(Process Capability Index)是一种用于评估和衡量一个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的指标。它可以告诉我们该过程的性能是否在既定的规范和要求范围内,并且可以预测该过程是否能够继续保持稳定的状态。通过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我们可以了解到该过程的性能是否足够稳定,以及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2. 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 过程能力指数常用的两个指标是过程能力指数CP和过程能力指数CPK。 2.1 过程能力指数CP 过程能力指数CP用于评估一个过程的整体能力和稳定性,它是通过比较过程的公差带与规格极限的比值来计算得出。 CP的计算公式如下: CP = (USL - LSL) / (6 * σ)

其中,USL是规格上限,LSL是规格下限,σ是过程的标准差。 CP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值越接近1表示该过程的能力越高,值越接近0表示该过程的能力越低。 2.2 过程能力指数CPK 过程能力指数CPK用于评估一个过程的潜在能力,它不仅考虑了过程的整体能力和稳定性,还考虑了过程的中心位置偏移。 CPK的计算公式如下: CPK = min((USL - μ) / (3 * σ), (μ - LSL) / (3 * σ)) 其中,USL是规格上限,LSL是规格下限,μ是过程的平均值,σ是过程的标准差。 CPK的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值越接近1表示该过程的能力越高,值越接近-1表示该过程的能力越低。 3. 过程能力指数的应用 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结果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3.1 过程稳定性评估 通过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可以判断一个过程是否稳定,是否符合规格要求。如果CP或CPK的值较低,说明该过程的稳定性较差,存在较多的偏离规格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3.2 过程改进参考 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结果可以为过程改进提供依据。当CP 或CPK的值较低时,可以通过对过程的输入、参数和控制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提高过程的稳定性和能力。 3.3 产品质量评估 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结果也可以用于评估产品的质量。如果一个过程的能力指数较高,说明该过程能够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规格要求的产品。 4. 总结 过程能力指数是一个用于评估和衡量过程稳定性和可控性的重要指标。通过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过程的能力水平和质量表现,从而为过程的改进和控制

过程能力指数反映

过程能力指数反映 1. 引言 过程能力指数(Process Capability Index,简称PCI)是一种用于衡量过程的稳定性和性能的指标。它是通过统计分析过程的输出数据,与规范要求进行比较,以评估过程是否能够稳定地满足规范要求的能力。PCI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和改进其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合格品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过程能力指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应用场景以及改进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过程能力指数。 2. 过程能力指数的概念 过程能力指数是一种用于度量过程的能力的统计指标,它用于衡量过程的输出数据是否稳定地满足规范要求。过程能力指数通常使用两个指标来描述过程的能力,分别是过程能力指数Cp和过程能力指数Cpk。 •过程能力指数Cp表示过程的分布能力,它是过程的规格宽度与过程的标准差之比。当Cp大于1时,表示过程的规格宽度小于过程的标准差,过程能够稳定地满足规格要求。当Cp等于1时,表示过程的规格宽度等于过程的标准差,过程能够刚好满足规格要求。当Cp小于1时,表示过程的规格宽度大于过程的标准差,过程无法稳定地满足规格要求。 •过程能力指数Cpk表示过程的中心位置偏离规格中心的程度,它是过程的中心位置偏离规格中心的距离与过程的标准差之比。当Cpk大于1时,表示过程的中心位置偏离规格中心的程度小于过程的标准差,过程能够稳定地满足规格要求。当Cpk等于1时,表示过程的中心位置偏离规格中心的程度等于过程的标准差,过程能够刚好满足规格要求。当Cpk小于1时,表示过程的中心位置偏离规格中心的程度大于过程的标准差,过程无法稳定地满足规格要求。 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方法将在下一节中介绍。 3. 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方法基于过程的输出数据和规范要求。下面以过程能力指数Cp的计算为例进行说明。 1.收集过程的输出数据,通常是产品的尺寸、重量、硬度等关键指标。 2.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过程的平均值(μ)和标准差(σ)。 3.根据规范要求,确定过程的规格上限(USL)和规格下限(LSL)。

CPK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能力指数(Process capability index,CP或CPK),也译为工序能力指数、工艺能力指数、制程能力指数 什么是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能力指数也称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这里所指的工序,是指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就是工序中的各个质量因素所起作用的综合表现。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若工序能力越高,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小;若工序能力越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大。那么,应当用一个什么样的量,来描述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总分散呢?通常,都用6σ(即μ+3σ)来表示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6σ 若用符号P来表示工序能力,则: P=6σ 式中:σ是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的标准偏差 工序能力是表示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着分散的一个参数。但是这个参数能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仅从它本身还难以看出。因此,还需要另一个参数来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准)的程度。这个参数就叫做工序能力指数。它是技术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即 工序能力指数=技术要求/工序能力 Cp=T/6σ T——公差 σ——[[总体标准差]](或用样本标准差S) 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有偏离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k。运用工序能力指数,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 过程能力指数的意义 制程能力是过程性能的允许最大变化范围与过程的正常偏差的比值。 制程能力研究在於确认这些特性符合规格的程度,以保证制程成品不符规格的不良率在要求的水准之上,作为制程持续改善的依据。

CPK(过程能力指数)概念

CPK 过程控制中的意义 CPK: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的缩写,是现代企业用于表示制程能力的指标。 制程能力是过程性能的允许最大变化范围与过程的正常偏差的比值。 制程能力研究在於确认这些特性符合规格的程度,以保证制程成品不符规格的不良率在要求的水准之上,作为制程持续改善的依据。 当我们的产品通过了GageR&R的测试之后,我们即可开始Cpk值的测试。 CPK值越大表示品质越佳。 CPK=min((X-LSL/3s),(USL-X/3s)) Cpk——过程能力指数 CPK= Min[ (USL- Mu)/3s, (Mu - LSL)/3s] Cpk应用讲议 1. Cpk的中文定义为:制程能力指数,是某个工程或制程水准的量化反应,也是工程评估的一类指标。 2. 同Cpk息息相关的两个参数:Ca , Cp. Ca: 制程准确度。Cp: 制程精密度。 3. Cpk, Ca, Cp三者的关系:Cpk = Cp * ( 1 - |Ca|),Cpk是Ca及Cp 两者的中和反应,Ca反应的是位置关系(集中趋势),Cp反应的是散布关系(离散趋势) 4. 当选择制程站别Cpk来作管控时,应以成本做考量的首要因素,还有是其品质特性对后制程的影响度。 5. 计算取样数据至少应有20~25组数据,方具有一定代表性。 6. 计算Cpk除收集取样数据外,还应知晓该品质特性的规格上下限(USL,LSL),才可顺利计算其值。 7. 首先可用Excel的“STDEV”函数自动计算所取样数据的标准差(σ),再计算出规格公差(T),及规格中心值(U). 规格公差T=规格上限-规格下限;规格中心值U =(规格上限+规格下限)/2; 8. 依据公式:Ca=(X-U)/(T/2) ,计算出制程准确度:Ca值(X为所有取样数据的平均值) 9. 依据公式:Cp =T/6σ ,计算出制程精密度:Cp值 10. 依据公式:Cpk=Cp(1-|Ca|) ,计算出制程能力指数:Cpk值 11. Cpk的评级标准:(可据此标准对计算出之制程能力指数做相应对策) A++级Cpk≥2.0 特优可考虑成本的降低 A+ 级 2.0 >Cpk ≥ 1.67 优应当保持之 A 级 1.67 >C pk ≥ 1.33 良能力良好,状态稳定,但应尽力提升为A+级

过程能力指标CPK

过程能力指数Cpk计算公式 CPK: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过程能力指数Cpk=(1-Ca)*Cp Cp:Capability of Precision 过程精密度Cp = (USL-LSL)/6σ 规格公差宽度与过程变异宽度的比例 Ca:Capability of Accuracy过程准确度Ca=|M-μ|/(T/2) = 2|M-μ|/T (其中T=USL-LSL)实际平均值与规格中心值一致性 摘要:过程能力也称工序能力,是指过程加工方面满足加工质量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最稳态下的最小波动。

过程能力概述 过程能力也称工序能力,是指过程加工方面满足加工质量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最稳态下的最小波动。当过程处于稳态时,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有99.73%散布在区间[μ-3σ,μ+3σ],(其中μ为产品特性值的总体均值,σ为产品特性值总体标准差)也即几乎全部产品特性值都落在6σ的范围内﹔因此,通常用6σ表示过程能力,它的值越小越好。 过程能力指数CPK的定义及计算 过程能力指数CPK是表征过程固有的波动状态,即技朮水平。当过程的平均值μ与目标值M重合的情形,如下图所示: 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过程能力指数CPK可用下式表示: CPK = Cp = (USL-LSL)/6σ 而规格中心为M=(USL+LSL)/2,因此σ越小,过程能力指数越大,表明加工质量越高,但这时对设备及操作人员的要求也高,加工成本越大,所以对Cp值的选择应该根据技朮与经济的综合分析来决定。一般要求过程能力指数Cp≧1,但根据6Sigma过程能力要求Cp ≧2,即在短期内的过程能力指数Cp ≧2。 例:某车床加工轴的规格为50±0.01mm,在某段时间内测得σ=0.0025,求车床加工的过程能力指数。 Cp = (USL-LSL)/6σ =0.02/ (6*0.0025) =1.33 过程能力指数CPK的定义及计算 上面我们讨论了CPK,即过程输出的平均值集中情况,事实上目标值与平均值重合情形较为少见;因此,引进一个过程准确度Ca的概述,即过程平均值μ与目标值M的偏离

过程能力指数指

过程能力指数指 过程能力指数(Process Capability Index,简称PCI)是一种用于度量和评估过程稳定性和能力的指标。它通过比较过程的变异范围与所需规范范围来确定过程的能力水平。PCI的值越大,表示过程的能力越高,产品质量控制越好。 过程能力指数主要包括Cp指数和Cpk指数。Cp指数是用来评估过程的能力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的指标,它表示过程的规范范围与过程的可容忍变异范围的比值。Cpk指数则考虑了过程的中心位置,用来评估过程的能力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并且中心位置是否合理。 Cp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Cp = (USL - LSL) / (6 * σ) 其中,USL为规范上限,LSL为规范下限,σ为过程的标准差。Cp 指数大于1时,表示过程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小于1时,表示过程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Cpk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Cpk = min[(USL - μ) / (3 * σ), (μ - LSL) / (3 * σ)] 其中,μ为过程的平均值。Cpk指数大于1时,表示过程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并且中心位置合理;小于1时,表示过程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或者中心位置不合理。 通过计算Cp和Cpk指数,我们可以判断过程的能力水平。一般来

说,Cp和Cpk指数大于1.33时,表示过程能够满足大多数规范要求;大于1.67时,表示过程能够满足绝大部分规范要求;大于2时,表示过程能够满足几乎所有规范要求。 过程能力指数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制造业中,通过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可以评估生产线的质量控制水平,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在服务行业中,过程能力指数可以用来评估服务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除了Cp和Cpk指数,还有其他衡量过程能力的指标,如Cpm指数、Pp指数和Ppk指数等。这些指标都可以用来评估过程的稳定性和能力,帮助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降低不良品率,提高竞争力。 过程能力指数是一种重要的质量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评估过程的稳定性和能力,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通过合理运用过程能力指数,企业可以实现持续改进,提升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六西格玛质量水平要求过程能力指数

六西格玛质量水平要求过程能力指数 六西格玛质量水平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减少过程中的变异性,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六西格玛以其强调数据驱动决策和持续改进的方法而闻名。在六西格玛中,过程能力指数(Process Capability Index)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用于评估一个过程是否满足特定的质量要求。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计算和应用过程能力指数。 一、了解过程能力指数 1.1 过程能力指数概述 过程能力指数是通过比较过程的变异性与规范界限来评估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前过程是否具备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并进一步确定改进措施。 1.2 过程能力指数公式 常见的过程能力指数有Cp、Cpk、Cpm等。其中,Cp表示正态分布下的过程容差与规范界限之比;Cpk表示正态分布下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差与规范界限之比;Cpm表示非正态分布下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差与规范界限之比。 二、计算过程能力指数 2.1 收集数据 我们需要收集与过程相关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产品尺寸、服务时间、生产速度等方面的测量结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

2.2 确定规范界限 规范界限是指过程必须满足的质量要求。它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行业 标准或内部要求来确定。规范界限应该明确、具体,并且能够量化。2.3 计算过程能力指数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确定的规范界限,我们可以计算出相应的过程能 力指数。以Cp为例,计算公式如下: Cp = (USL - LSL) / (6 * 标准差) 其中,USL表示上限规范界限,LSL表示下限规范界限。 2.4 解读过程能力指数 根据计算得到的过程能力指数,我们可以进行解读。一般来说,当Cp 大于1时,表示过程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当Cpk大于1时,表示过程具备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当Cpm大于1时,表示非正态分布下的过程具备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 三、应用过程能力指数 3.1 评估过程稳定性 过程能力指数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当前过程的稳定性。当过程能力指数 较低时,表示过程存在较大的变异性,需要采取措施减少不可控因素,提高过程的稳定性。 3.2 确定改进措施 通过分析过程能力指数,我们可以确定改进措施。如果Cp较低,可以考虑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设备精度等;如果Cpk较低,可以考虑加强 员工培训、优化质量管理流程等。 3.3 监控过程变异性

cpk值指过程能力指数

cpk值指过程能力指数 CPK值是指过程能力指数(Capability Index),是一种衡量过程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的统计指标。它主要通过比较过程的允许偏差和实际偏差来评估过程的能力。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CPK值的问题,介绍其定义、计算方法及应用。 第一部分:CPK值的定义 CPK值是通过比较过程的偏差和过程规格限的关系来反映过程能力的指标。它使用正负三倍标准差与规格限之间的最小值来计算,即CPK = min[(USL-X̄)/(3σ), (X̄-LSL)/(3σ)],其中USL表示上限规格限,LSL表示下限规格限,X̄表示过程均值,σ表示过程标准差。CPK值越高,说明过程能力越好,即过程能够在规格限范围内保持稳定和一致。 第二部分:CPK值的计算方法 计算CPK值需要明确的数据,包括过程均值、过程标准差、上限规格限和下限规格限。首先,通过对过程进行抽样并测量,得到一组样本数据;然后,计算样本的平均值X̄和标准差σ;最后,使用上述公式计算CPK值。一般来说,CPK 值在1.33以上被认为是良好的过程能力,表示过程几乎没有超出规格限的可能。 第三部分:CPK值的应用 CPK值在质量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帮助企业评估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从而改进质量管理流程。首先,CPK值可以用于指导产品设计,确定合适的规格限,以确保产品达到用户需求。其次,CPK值可以用于过程监控,

即定期测量和计算CPK值,及时发现过程变化,做出调整和改进。此外,CPK 值还可以用于供应链管理,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确保供应链上每个环节的过程能力符合要求。 总结: CPK值是一种评估过程能力的指标,主要通过比较过程的实际偏差和规格限来计算。它在质量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企业评估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指导产品设计和过程监控,并用于供应链管理。通过合理计算和应用CPK值,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风险,并最终实现持续改进。

过程能力指数cpk

过程能力指数cpk CPK (Capability Process Calculation),又称“过程能力指数”,是一种用来衡量 制造过程的数字指标,可以反映出某件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它作为一种衡量过程质量的 标准指数,是用来判断生产过程有没有达到精度要求的一个标准值。CPK指标是在总体变 异下,将过程控制在规范范围内,从而在整体上衡量过程能力的量化方法。通过该指数, 能够判定出产品质量在误差上是否达到要求,以及质量管理措施是否有效果。 CPK指标具体衡量了两个方面,分别为产品精度和总体变异度(PU),同时也考虑了 产品稳定性以及控制的状态。从PU的角度来看,CPK指标是可以衡量不稳定的生产过程。因为当生产系统有所变动时,例如模具老化、生产焊接偏差等,该指标就可以及时反映出来。同时,CPK指标考虑了多个要素,比如交付质量、交付率、控制水平等。 CPK指标的计算方法有:CPK=mean/3σ;CPK的公式的一般形式为:CPK=min(Cp,Cpk),即最终的CPK值等于Cp值和Cpk值中较小的那一个。Cp表示指定数据的标准差与规定范 围的比值,而Cpk则从Cp的基础上补加了比例的考虑,根据相关数据的均值来求得。CPK 指标将指定的变异用3ß值来表示,一般6σ即可覆盖99.7%的条件。 CPK指标一般采用绿灯报警,低于1.5是红色报警,低于1则无效,必须将其抬到 1.5以上。如果结果低于1.33,就说明传送带的公差超出了1.5英寸(3.8厘米);而当低 于1.67时,就表明该传送带的公差超出了2英寸(5.1厘米)。 因此,CPK指标是个实用性强的数据,它提供了一种客观的指标,衡量生产过程中不 同方面的能力,以及在当前产品质量水平,以及其整体变异度上的实时模型显示,由此可 以有效识别出所有质量合格的产品,实现精确、高效的质量管理,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提 升客户满意度。

过程能力指数计算

过程能力指数计算 过程能力指数(Process Capability Index,简称Cp)是一种用来评估过程能力或稳定性的指标。它衡量了一个过程在一定规格要求下,能够产生合格产品的能力。过程能力指数是通过统计方法计算得出的,它能够提供关于过程稳定性和偏离目标值程度的信息。 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需要收集一定数量的样本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计算Cp时,需要知道过程的规格上限和规格下限,以及样本数据的标准差。Cp的计算公式为:Cp = (USL - LSL) / (6 * 标准差)。其中,USL表示规格上限,LSL表示规格下限。 过程能力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到1。当Cp=1时,表示过程的能力最佳,能够产生出几乎没有超出规格要求的产品。而当Cp<1时,表示过程的能力较差,可能会产生一些不符合规格要求的产品。通常情况下,Cp的值越大,表示过程能力越好,产品质量越稳定。 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结果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通过分析Cp的值,企业能够判断其生产过程是否稳定,是否能够满足产品的规格要求。如果Cp的值较低,说明过程存在较大的变异性,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过程的稳定性,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过程能力指数的应用不仅限于制造业,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服务业、医疗行业等。在服务业中,过程能力指数可以用来评估服

务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在医疗行业中,过程能力指数可以用来评估医疗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除了过程能力指数Cp之外,还有其他相关的指数,如过程能力指数Cpk。Cpk是对Cp的一种补充,它考虑了过程的中心位置偏离目标值的情况。Cpk的计算公式为:Cpk = min((USL-平均值)/(3*标准差),(平均值-LSL)/(3*标准差))。Cpk的取值范围为0到1,与Cp类似,Cpk值越大,表示过程能力越好。 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和应用对于企业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通过对过程能力的评估,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过程能力指数的应用也有助于企业与供应商进行合作,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过程能力指数是一种用来评估过程能力或稳定性的指标,通过统计方法计算得出。它能够提供关于过程稳定性和偏离目标值程度的信息,帮助企业判断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和应用对于企业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过程能力指数 CPK

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性能指数(Process performance index)首先出现在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制定的QS9000标准中,该标准将过程性能指数和过程能力指数(Process capability index)并列,共称为量度过程的参数。过程能力指数反映了过程的固有能力,过程性能指数反映的是当前过程的性能。目前我国许多企业日常计算的是过程性能指数,却往往误认为是过程能力指数,基本概念的错误带来了认识上的混淆。因此,本文通过对比过程性能指数与过程能力指数,分析了过程性能指数的特点。 一、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能力指数(Process capability index)表示过程能力满足技术标准(例如规格、公差)的程度,一般记为 C P。 1、双侧规格情形的过程能力指数 这时,过程能力指数C P的计算公式如下: T T U - T L C P = = (1) 6σ6σ 式中,T为过程统计量的技术规格的公差幅度;T U、T L分别为上、下公差界限;σ为过程统计量的总体标准差,可以在过程处于稳态时得到。 2、有偏移情形的过程能力指数 当过程统计量的分布均值μ与公差中心M不重合(即有偏移)时,如图1所示,显然不合格率(如图上的P U)增大,也即C P值降低,故式(1)所计算的过程能力指数不能反映有偏移的实际情形,需要加以修正。定义分布的总体均值μ与公差中心M的偏移为ε=|M-μ|,μ与M的偏移度K为: ε 2ε K = = (2) T/2 T M μ 图1 过程统计量的总体均值μ与公差中心M不重合的情形 则有偏移的过程能力指数为 T C PK = (1 – K)C P = (1 - K) (3) 6σ 这样,当μ=M(即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无偏移)时,K=0,则C PK=C P;而当μ=T U 或μ=T L 时,K=1,C PK=0, 表示过程能力由于偏移而严重不足,需要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显然,具有: C PK≤C P 3、单侧规格情形的过程能力指数 若只有规格上限的要求,而对规格下限无要求,则过程能力指数计算如下: T U -μ C PU = (4) 3σ 式中,C PU为上单侧过程能力指数。若μ≥T U,令C PU=0,表示过程能力严重不足,过程的不和个品率高达50%

CPK是过程能力指数

CPK是过程能力指数。PPK是性能指数。CMK是设备能力指数。 CPK和PPK是根据安排好的间隔进行抽样的,每次抽样要连续抽取(其实要只要求算PPK在最后的所有产品里随即抽样也是可以的,当然顾客死拧就别根他争这个了)。CPK与PPK计算公式一样,只是sigma的计算不一样而已,这也就是他们的区别,CPK使用Rbar/d2计算组内变差,PPK用传统的那个公式计算总变差。 CMK是连续抽样的,既然没分组当然计算sigma时就不会用到CPK的公式了,是的也用哪个传统公式计算sigma。 总结:CPK与PPK区别在sigma的计算;CMK与PPK区别在于抽样方法。 CPK是间隔取样,但PPK不一定要求间隔取样,CPK是研究组内变差,而PPK是研究组间变差,CPK是能力指数,而PPK是性能指数. CMK是设备能力 Ppk、Cpk,还有Cmk三者的区别及计算 1、首先我们先说明Pp、Cp两者的定义及公式 Cp(Capability Indies of Process):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定义为容差宽度除以过程

能力,不考虑过程有无偏移,一般表达式为:

Pp(Performance Indies of Process):过程性能指数,定义为不考虑过程有无偏移时,容差范围除以过程性能,一般表达式为: (该指数仅用来与Cp及Cpk对比,或/和Cp、Cpk一起去度量和确认一段时间内改进的优先次序) CPU:稳定过程的上限能力指数,定义为容差范围上限除以实际过程分布宽度上限,一般表达式为: CPL:稳定过程的下限能力指数,定义为容差范围下限除以实际过程分布宽度下限,一般表达式为: 2、现在我们来阐述Cpk、Ppk的含义 Cpk:这是考虑到过程中心的能力(修正)指数,定义为CPU与CPL的最小值。它等于过程均值与最近的规范界限之间的差除以过程总分布宽度的一半。即: Ppk:这是考虑到过程中心的性能(修正)指数,定义为:或的最小值。即: 其实,公式中的K是定义分布中心μ与公差中心M的偏离度,μ与M的偏离为ε=|M-μ|,则:

过程能力指标CPK

Ca好・Cp 过程能力指数Cpk计算公式 CPK : 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过程能力指数Cpk=(1- Ca)*Cp Cpk是Ca及Cp两者的中和反应,Ca反应的是位置关系(集中趋势),Cp反应的是散布关系(离散趋势) Cp : Cap ability of Precision 过程精密度Cp = (USL-LSL)/6 d 规格公差宽度与过程变异宽度的比例 Ca : Capability of Accuracy 过程准确度Ca=|M- 口|/(T/2) = 2|M- 口|/T (其中T=USL-LSL) 实际平均值与规格中心值一致性 計算止式 級 等纏標佚 覃屢规恪 X C A如丄12 5%比1娴程■損平內値與規R!2 (J-25%• i惰中心&融的程度:C T/2C D w^citu r 特曲它:尸LSI-X A+L67 二Cp T€pu=A L33^C>=1.67 Cp迤理寬密:Jn R t^C|xl.33 Cp|-耳丄SL C0.67 ^Cp

过程能力概述 过程能力也称工序能力,是指过程加工方面满足加工质量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最稳态下的最小波动。当过程处于稳态时,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有99.73%散布在区间[口-3 d , 口+3厅],(其中口为产品特性值的总体均值,厅为产品特 性值总体标准差)也即几乎全部产品特性值都落在6d的范围内;因此,通常用6 d表 示过程能力,它的值越小越好。 过程能力指数CPK的定义及计算 乎均値与目拯値重合 过程能力指数CPK是表征过程固有的波动状态,即技朮水平。当过程的平均值口与目标 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过程能力指数CPK可用下式表示: CPK = Cp = (USL-LSL)/6 d 而规格中心为M=(USL+LSL)/2,因此d越小,过程能力指数越大,表明加工质量越高,但这时对设备及操作人员的要求也高,加工成本越大,所以对Cp值的选择应该根据技 朮与经济的综合分析来决定。一般要求过程能力指数Cp仝1,但根据6Sigma过程能力要求Cp仝2,即在短期内的过程能力指数Cp仝2。 例:某车床加工轴的规格为50± 0.01mm在某段时间内测得d =0.0025,求车床加工的过程能力指数。 Cp = (USL-LSL)/6 d =0.02/ (6*0.0025) =1.33 过程能力指数CPK的定义及计算 上面我们讨论了CPK即过程输出的平均值集中情况,事实上目标值与平均值重合情形较为少见;因此,引进一个过程准确度Ca的概述,即过程平均值口与目标值M 的偏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