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库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单选题] *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行百里者半九十

C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正确答案)

D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良机对于懒惰没有用,但勤劳可以使最平常的机遇变成良机。”这说明 [单选题] *

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不确定的

B.机遇决定着人生发展的成败

C.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正确答案)

D.勤劳致富仍然是主流价值观

3、同样是头疼,病因却各不相同,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这说明 [单选题]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C.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正确答案)

D.事物之间的联系不具有客观性

4、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单选题] *

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正确答案)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5、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吓退司马大军的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单选题] *

A.真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假象不反映事物的本质

B.做人要小心谨慎,宁可失去机会也不要莽撞

C.只要胆子足够大,就一定能够办成大事

D.要学会正确区分真象和假象,不被假象所迷惑(正确答案)

6、“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里的“门道”“热闹”从哲学上是指[单选题] *

A.本质和现象(正确答案)

B.空间和时间

C.客观和主观

D.静止和运动

7、我们中职学生既要重视书本科学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下列语句中体现这一点的是 [单选题] *

A.实践是知识的母亲

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确答案)

C.知识是生活的明灯

D.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8、下列俗语中,与“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单选题] *

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正确答案)

9、“阳光总在风雨后”“好事多磨”这些俗语所包含的哲理是 [单选题] *

A.事物的发展是无条件的

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生就能取得成功

C.事物的发展就是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成长一般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正确答案)

10、最早的蒸汽火车构造简单,速度比马车还慢,因此广受嘲讽;但是现在的高铁时速已达几百公里,成为广受欢迎的交通工具。最能体现火车不平凡经历的哲学道理是 [单选题] *

A.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正确答案)

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11、下列对成功与失败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两者是截然对立的,无法统一

B两者相互依存和渗透,相互转化(正确答案)

C两者都是实践和认识的表现形式

D成功具有反复性,失败具有无限性

12、“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等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共同的东西——万有引力。这表明 [单选题] *

A同一现象只能表现同一本质

B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正确答案)

C现象、本质都隐藏在事物内部

D同一现象可以表现不同的本质

13、“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这表明矛盾是 [单选题] *

A.相互对立

B.相互融合

C.和谐统一

D.对立统一(正确答案)

1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句话说明 [单选题] *

A.事物都是对立的

B.事物自身包含着对立统一关系(正确答案)

C.事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事物都是统一的

15、判断人生目标正确与错误,最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 [单选题] *

A.个人实际情况

B.家人的意愿和要求

C.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正确答案)

D.自己所处的环境条件

1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说明 [单选题] *

A.事物发展总是由质的改变开始的

B.事物发展总是由量的积累来实现的

C.事物发展总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正确答案)

D.事物发展总是由质的飞跃来实现的

17、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 [单选题] *

A比较分析法

B类比法

C分析综合法

D矛盾分析法(正确答案)

18、“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不同的树叶。”这说明[单选题]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同点

B.矛盾既普遍存在,又各有其特点(正确答案)

C.同类事物没有性质上的差别

D.完全相同的事物一定存在

19、每个人都在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最终会形成一个总的合力,从而实现社会历史的发展。因此人类可以 [单选题] *

A.创造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B.发现和消灭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C.改变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D.认识和利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正确答案)

20、小芳是某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之际她面临多种就业选择,你认为小芳应该 [单选题] *

A.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想怎样选就怎样选

B.根据实际对多种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后再选择(正确答案)

C.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由父母或家中亲人决定

D.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哪行赚钱更多就选哪行

21、贝多芬出生贫寒,11岁加入戏院乐队,17岁丧母,耳聋后至57岁去世期间仍创作了很多不朽的杰作。下列最能体现贝多芬人生经历的选项是 [单选题] *

A.创造人生,需要自强不息(正确答案)

B.创造人生,需要掌握方法

C.创造人生,需要量力而行

D.创造人生,需要挖掘特长

22、“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这段话说明 [单选题] *

A顺境对于人的成长是不利的

B逆境不利于人的成长发展

C逆境有积极的一面,逆境能使人变得坚强(正确答案)

D遭遇逆境的人肯定能有所成就

23、“严师出高徒”“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二者从哲学上分别强调了 [单选题] *

A内因和外因的作用

B变化和发展的作用

C外因和内因的作用(正确答案)

D量变和质变的作用

24、人们的通信工具从跑马送信、电报电话到手机网络;手机的体积越来越小,但功能越来越多。这表明 [单选题] *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杂乱无章的

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正确答案)

25、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钱学森在祖国最需要人才之际毅然放弃了美国的优厚待遇,选择了回到中国,为建设新中国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他的人生选择表明[单选题] *

A.社会历史条件是做出正确人生选择的前提(正确答案)

B.人生选择不能急功近利,要能够放眼未来

C.放弃优厚的待遇其实不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D.只有对个人发展更有利的选择才是正确的

26、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强调了 [单选题] *

A.事物联系的主观性

B.人际和谐的重要性(正确答案)

C.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D.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27、刻舟求剑的做法错在忽视了 [单选题] *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正确答案)

B.物质运动也有静止的状态

C.运动是物质的唯—特性

D.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

28、下列说法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要性的是 [单选题] *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B.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C.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D.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正确答案)

29、下列没有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是 [单选题] *

A.一视同仁(正确答案)

B.对症下药

C.因势利导

D.因人而异

30、对待人生矛盾,正确的态度是 [单选题] *

A.正视矛盾,在积极化解矛盾中推动人生发展(正确答案)

B.否认矛盾,掩盖矛盾,绕着矛盾走

C.排斥矛盾,激化矛盾,进行简单化处理

D.回避矛盾,消极地听从命运的安排

31、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要求我们要 [单选题] *

A.走出校门,主动交往

B.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C.学会交友,建立真正的友谊(正确答案)

D.学会与所有人交朋友

32、对“心想事成”这一成语的含义,甲乙二人从哲学上进行了分析。甲认为“心想”是“事成”的前提,因此,心想一定事成。乙认为事情是人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因此,心想不一定事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只有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心想才能事成(正确答案)

B.心想对事成有重要意义,只要心想到,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成功,不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

D.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不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33、有些地方由于苹果的需求量大,苹果苗的价格不断上升,众多果农不惜投入巨资大种特种果苗。几年后,苹果供应量大增,导致果苗价格急转直下,这给盲目投资果苗种植的果农造成了严重损失。这说明 [单选题] *

A.做任何事情只要有胆量和勇气就能取得成功

B.人生行动不一定都要以把握客观规律为前提

C.人生行动要善于发现事物运动的规律,克服盲目性(正确答案)

D.敢于行动等于成功行动

34、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做任何事情,需要从自己的基础和条件出发。这个观点表明 [单选题] *

A.人生选择、人的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正确答案)

B.人不可能改善人自身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

C.人的自身条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变

D.只要外部条件具备,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发展

35、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青年时曾三次修改自己的志愿。他们的做法告诉我们 [单选题] *

A.社会理想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

B.有了社会理想就能实现个人理想

C.社会理想服从于个人理想

D.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正确答案)

36、杭州司机吴斌驾车行驶途中被异物击中身负重伤,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以超乎常人想象的毅力,将公交大巴车靠边停稳,拉住手刹,亮起双闪,打开车门,甚至还叮嘱乘客“别乱跑”。英雄的壮举主要源自他 [单选题] *

A.稳定的心理素质

B.本能的习惯动作

C.强烈的责任意识(正确答案)

D.职业的条件反射

3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格言表明 [单选题] *

A.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因此难以实现

B.理想一旦确定,就一定能够转化为现实

C.坚强的意志是实现理想必需的主观条件(正确答案)

D.只要艰苦奋斗,理想就一定能够转化为现实

38、中职生小康在校学习期间,多次与志愿者一起走进农村,在清理垃圾的同时,向村民宣传环保的理念。作为中职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为了 [单选题] *

A.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正确答案)

B.得到别人的赞许

C.获得更多的荣誉

D.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39、郎平的一生献给了排球,袁隆平的一生献给了水稻,屠呦呦的一生献给了青蒿素,他们在为国家获得无上荣誉和创造财富的同时,也收获了 [单选题] *

A.极高的地位

B.社会的尊重(正确答案)

C.巨大的财富

D.生命的延续

40、有位工人不小心弄错了配方,生产出了一批不能写字的纸。正当他垂头丧气之时,他的一位朋友却说:“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能用来写字的纸,或许可能有其他的用途。”果然,他们发现这批纸的吸水性很好,于是取名“吸水纸巾”,拿到市场去卖,竟然十分畅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单选题] *

A.每个人都有其思维方法,无所谓对错之分,也不存在高下之分

B.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提高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正确答案)

C.掌握思维方法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重要指导作用

D.人人都有思维方法,但只有聪明的人才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是非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要走好人生路,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要脚踏实地。 [单选题] *

A(正确答案)

B

2、是非善恶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明确的标准,所以要想辨别是非善恶是不可能的。 [单选题] *

A

B(正确答案)

3、“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句千古绝唱体现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在运动变化过程中,都有规律可循。 [单选题] *

A(正确答案)

B

4、“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告诉我们,亲耳听到的只是事物的现象,亲眼所见才是事物的本质。 [单选题] *

A

B(正确答案)

5、外部环境对个人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 [单选题] *

A

B(正确答案)

6、处理好自身努力和外部条件的关系,才能促进人生发展,创造理想人生。 [单选题] *

A(正确答案)

B

7、无论什么样的认识,都会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 [单选题] *

A

B(正确答案)

8、“不是冤家不聚头”,就是说矛盾的双方是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的关系。 [单选题] *

A

B(正确答案)

9、只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理想就一定能实现。 [单选题] *

A

B(正确答案)

1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名言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有准备,不能凭一时的热情和冲动,盲目地行动。 [单选题] *

A(正确答案)

B

11、“君子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说明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单选题] *

A(正确答案)

B

12、追求人生成功,必须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增强能力,提高本领,努力做到知行统一。 [单选题] *

B

13、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的状态,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单选题] *

A(正确答案)

B

14、联系的普遍性说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必然的联系。 [单选题] *

A

B(正确答案)

15、每个人在人生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顺境和逆境这两种不同境遇。 [单选题] * A(正确答案)

B

16、“纸上谈兵”的故事告诫我们要坚持实践与认识相统一。 [单选题] *

A(正确答案)

B

17、理想的实现要具备客观条件,条件具备了,理想就可以实现了。 [单选题] * A

B(正确答案)

18、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单选题] *

B

19、人生发展要从自己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好高骛远。 [单选题] *

A(正确答案)

B

20、社会历史规律贯穿于人的自觉创造活动之中,因此社会历史规律是可以被改变的。 [单选题] *

A

B(正确答案)

21、顺境比逆境更有利于人生发展。 [单选题] *

A

B(正确答案)

22、创新思维就是将前人和他人的成果彻底推翻,另外产生全新的成果。 [单选题] *

A

B(正确答案)

23、有了理想就能不断超越自己,实现自身价值。 [单选题] *

A

B(正确答案)

24、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不可能离开内因单独起作用。 [单选题] *

A(正确答案)

B

25、“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观点表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单选题] *

A(正确答案)

B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客观实际是一个人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那么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哪些方面?(10分) 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体现在两个方面,请简单阐述。(10分) 3.成功的人生行动包括哪些因素?(10分) 4.简单阐述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0分) 5.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10分) 6.运动、变化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0分)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每小题4分,共40分) 7.规律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8.人生选择具有多样性和可能性() 9.有的物质是不运动的() 10.物质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11.发展是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上升的运动() 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的来源() 13.成功和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14.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1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16.新事物就是后来出现的事物() 答案: 1. 1)具体的客观历史条件 2)个人主客观条件 3)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2.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3. 1)成功的行动目的 2)恰当的行动方法 3)行动的条件 4.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另一方面,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5.平等相处;宽松的人际环境;相互真诚信任;友善和关爱 6.不能把任何变化都看成是发展,变化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后退的运动;而在这些变化当中,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才是发展。并且变化还可能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如果数量的增加并没有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 分) 1. 客观实际是一个人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那么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哪些方面?(10分) 2. 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体现在两个方面,请简单阐述。(10 分) 3. 成功的人生行动包括哪些因素?(10 分) 4. 简单阐述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0 分) 5. 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10 分) 6. 运动、变化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0 分) 二、判断题(正确打V,错误的打人每小题4分,共40分) 7. 规律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8. 人生选择具有多样性和可能性() 9. 有的物质是不运动的() 10. 物质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11. 发展是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上升的运动() 1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的来源() 13. 成功和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14. 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15.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 16. 新事物就是后来出现的事物() 答案: 1. 1)具体的客观历史条件 2)个人主客观条件 3)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2.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3. 1)成功的行动目的 2)恰当的行动方法 3)行动的条件 4.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另一方面,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5.平等相处;宽松的人际环境;相互真诚信任;友善和关爱 6.不能把任何变化都看成是发展,变化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后退的运动;而在这些变化当中,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才是发展。并且变化还可能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如果数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事物质的变化也不能称之为发展。因此,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这句话说明() [单选题] * A学会哲学,生活就一定会更美好 B哲学是艺术的一个种类 C哲学与生活相互作用,相互决定 D哲学对人们的生活有指导作用(正确答案) 2、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分别是() [单选题] * A、有神论和无神论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正确答案) 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3、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单选题] * A.对自身而言,只有付出,没有收获 B.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正确答案) C.对社会有益,对己无利 D.给别人带来幸福,给自己带来不便 4、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单选题] * A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正确答案)

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5、俗话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这说明() [单选题] * 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正确答案) B、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按规律办事常常是事半功倍 D、人们办事有无成效,取决于主观能够性发挥的程度 6、农历丁家年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青年夫妇把孩子的出生时间锁定在这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单选题] *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正确答案) B.联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际交往关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7.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强调了() [单选题] *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人际和谐的重要性(正确答案) C.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D.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8、专家指出,人们随手扔的一次性卫生筷,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单选题] *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 题及答案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班级: 姓名:分数: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客观实际是一个人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那么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哪些方面?(10 分) 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体现在两个方面,请简单阐述。(10分) 3.成功的人生行动包括哪些因素?(10分) 4.简单阐述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0分) 5.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10分) 6.运动、变化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0分)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每小题4分,共40分) 7.规律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8.人生选择具有多样性和可能性() 9.有的物质是不运动的() 10.物质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11.发展是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上升的运动() 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的来源() 13.成功和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4.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1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16.新事物就是后来出现的事物() 答案: 1. 1)具体的客观历史条件 2)个人主客观条件 3)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2.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3. 1)成功的行动目的 2)恰当的行动方法 3)行动的条件 4.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另一方面,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5.平等相处;宽松的人际环境;相互真诚信任;友善和关爱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答题纸内。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A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的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2、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C )。 A.好的领导B.好的职业 C.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D.好的岗位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要有好的品行就行B.要正确对待金钱的两面性 C.要有正确的道德观D.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境遇 4、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C )。 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5、下列关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说法错误的是(D )。 A.通过人的“想”和“做”来实现B.自觉能动性就是主观能动性 C.是人特有的能力D.不能反映客观世界 6、制约自觉能动性的因素不包括(B )。 A.客观规律B.先天条件 C.已形成的观念D.身心健康 7、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A )。 A.事物具有两面性B.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 8、哲学是所说的对立是指(C )。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对抗 C.矛盾双方相互分离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9、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上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强调(B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与认识相互决定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10、“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B )。 A.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 B.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 C.有时候实践比认识更重要,有时候知识比实践重要 D.知识既源于书本,又源于实践 1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C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12、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里的“门道”和“热闹”从哲学上讲分别是(B )。 A.现象和本质B.本质和现象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客观实际就是一个人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那么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哪些方 面?(10分) 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体现在两个方面,请简单阐述。(10分) 3、成功的人生行动包括哪些因素?(10分) 4、简单阐述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0分) 5、与谐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10分) 6、运动、变化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什么?(10分)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每小题4分,共40分) 7、规律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 8、人生选择具有多样性与可能性( ) 9、有的物质就是不运动的( ) 10、物质运动就是没有规律的( ) 11、发展就是自身性质的突破与飞跃,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上升的运动( ) 12、实践就是认识的基础,就是一切科学的来源( ) 13、成功与失败就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14、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 15、事物的发展就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 ) 16、新事物就就是后来出现的事物( ) 答案: 1、 1)具体的客观历史条件 2)个人主客观条件 3)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情况与问题 2、 一方面,运动就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存在方式,物质都就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另一方面,运动就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3、 1)成功的行动目的 2)恰当的行动方法 3)行动的条件 4、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就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与前提。 另一方面,发挥自觉能动性就是认识与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5、平等相处;宽松的人际环境;相互真诚信任;友善与关爱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及答案(A卷)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A卷) 答卷说明:1.本试卷共2页,三个大题,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2、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分值40 40 20 100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 均无分。每小题4分,共40分,请将答案写在方框内。)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2.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2012年12月21日的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这是电影《2012》的台词,它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讲述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遭受掠夺性破坏,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最后在“方舟”中躲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A.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B.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D.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规律 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5.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诸如垃圾短信等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烦恼,甚至有人利用手机进行一些违法活动。这启示我们()。 A.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B.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 C.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矛盾 D.要重视事物量的积累 6.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强调了()。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与认识互相决定 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7.“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现象包括真相和假象 C.经验有直接和间接的 D.本质是眼睛看不到的 8.养猪是平凡的工作,被有人看作“下贱活儿”,但有人却创造了科学养猪方法,当上了模范饲养员;站柜台是平凡岗位,被有人认为“低人一等”,但有的人却干得很出色,深得顾客欢迎。这些事实主要说明()。 A.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照样精彩 B.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C.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一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D.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 9.“饮长江水”是北方几代人的梦想。经过几十年的科学论证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兴建。南水北调工程从设想到开工说明了()。 A.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人生奋斗的目标 B.任何理想都可以转化为现实 C.理想只有经过奋斗才能转化为现实 D.崇高理想是我国各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 10.歌德的名言:“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这句话的哲寓意是()。 A.人只有首先实现了自我价值,才能去实现社会价值 B.人只有首先实现了社会价值,才能考虑实现自我价值 C.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D.自我价值是人的根本价值 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题 2022-2023学年第2学期期末试卷(A卷) 第1 页共3 页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 第一篇:《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 14农医口工专业《哲学与人生》结业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 C、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结合 D、以客观实际为主,主观愿望为辅 2、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观点是()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 D、客观唯心主义 3、网络“凤姐”玉凤,女,25岁,重庆人,身高1.46米,大专学历,在家乐福超市工作。她的征婚条件“必须为清华北大硕士、经济学毕业或者精通经济学、必须具备国际视野、身高1米76到1米83之间越帅越好、东部沿海户籍、无生育史、年龄在25-28岁之间”。如此征婚,罗玉凤上了不少电视节目,各种雷言囧语层出不穷,现在,网友称她为“凤姐”,并打出口号“信凤姐,得自信!”据说符合她的征婚条件的全国也仅6人。“凤姐”之所以成为网络恶炒的对象,从哲学的角度看是因为她() A、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B、只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 C、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D、只要符合自己的愿望无可厚非 4、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是() A、个人的主观条件 B、人生的客观实际 C、个人的主观愿望 D、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 5、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A、运动 B、静止 C、时间 D、空间 6、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C、不同的运动形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7、人生行动和动物的活动的最根本区别是() A、人生行动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B、人生行动是本能的活动过程 C、人生行动是不自觉的过程 D、人生行动在于实现物质财富 8、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是() A、主观能动性 B、人具有思维能力 C、人能够认识世界 D、人能够改造世界 9、要正确发挥主动能动性必须做到() A、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动能动性的关系 B、可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相信人定胜天 C、尊重客观规律,不用发挥人的积极性,因为人是无法战胜自然的。 D、正确发挥主动能动性应该不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10以下对自信自强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自信可以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人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自信是打开自己的潜能的宝库的钥匙 ③自强是战胜各种困难的法宝。 ④自强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11、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虑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交织起来的画面。这句话说明哲学道理是() A、联系是普遍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 B、世界是物质世界 C、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12、人的社会联系的基本形式是() A、人际交往户 B人际关系 C、人际和谐 D、人际沟通 13、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 A、形式是否新颖 B、时间出现的先后

中职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考试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15×2,共30分)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体现了() A 人无法真正认识事物 B 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C 人的主观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D人的主观认识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2、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A 量力而行 B 自知之明 C 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3、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害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A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 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 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4、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区别与物的特点是() A 人具有价值,而物不具有价值。 B 人具有使用价值,而物不具有使用价值。 C 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而物不具有自觉能动性。 D 人具有阶级性,而物不具有阶级性。 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意识反作用与物质。 6、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 A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 物质决定意识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7、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A 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 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8、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A 事物具有两面性 B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 9、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定是非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形式 2.发展 3.矛盾 4.实践 5.社会性 6.创新 7.情感 8.生产关系 9.劳动 10.自由 二、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的本质是什么?

人的本质是社会性,是个体在社会中的存在和发展。 2.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哪些条件? 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需要科学知识、实践经验、创新思维和正确的思想意识的指导。 3.如何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营造和谐人际关系需要认识到人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承认并尊重差异,人是有共性的,我们应该求同排异,人是多样的,我们应该选择和自己个性类似的人交往。 4.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创造美好的人生。 5.人的自由有哪些限制? 人的自由受到法律、道德、社会惯、他人权利和自身条件等方面的限制。 三、论述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请阐述人的社会性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人的社会性是个体在社会中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使个体能够通过交往和合作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资源和条件,实现自身价值和人生意义。同时,社会性也是个体面对社会问题和挑战的重要支撑,个体的成长和进步需要借助社会力量的支持和促进。 2.请谈谈人的自由与责任的关系。 人的自由和责任是密不可分的,自由需要建立在责任基础之上。人的自由是有限度的,必须遵守法律、道德和社会规范,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个体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保障其自由的重要条件,只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获得更广泛的自由和发展空间。 3.请谈谈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是密不可分的,认识是改造的前提和基础,改造是认识的目的和结果。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需要科学知识、实践经验、创新思维和正确的思想意识的指导。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库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单选题] *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行百里者半九十 C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正确答案) D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良机对于懒惰没有用,但勤劳可以使最平常的机遇变成良机。”这说明 [单选题] * 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不确定的 B.机遇决定着人生发展的成败 C.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正确答案) D.勤劳致富仍然是主流价值观 3、同样是头疼,病因却各不相同,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这说明 [单选题]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C.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正确答案) D.事物之间的联系不具有客观性 4、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单选题] *

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正确答案)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5、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吓退司马大军的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单选题] * A.真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假象不反映事物的本质 B.做人要小心谨慎,宁可失去机会也不要莽撞 C.只要胆子足够大,就一定能够办成大事 D.要学会正确区分真象和假象,不被假象所迷惑(正确答案) 6、“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里的“门道”“热闹”从哲学上是指[单选题] * A.本质和现象(正确答案) B.空间和时间 C.客观和主观 D.静止和运动 7、我们中职学生既要重视书本科学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下列语句中体现这一点的是 [单选题] * A.实践是知识的母亲 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确答案) C.知识是生活的明灯 D.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8、下列俗语中,与“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单选题] *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①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问题②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问题④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正确答案) D.②④ 2、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正确答案) D.存在即被感知 3、从远古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提出了172个“天问”。下列关于“天问”的回答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正确答案) B.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C.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D. “天为阳,地为阴” 4、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 A.主观条件 B.客观基础(正确答案) C.发展道路 D.现实依据 5、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至今,法无不改,事无不积,事例无不变 迁,风气无不移易。”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正确答案)

C.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6、拔苗助长的故事是在批评() A.没有实际行动者 B.不善于和敢于行动者 C.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者 D.不按规律办事者(正确答案) 7、主观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下列不属于主观能动性的是() A.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 B.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C.以创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 D.蜜蜂建造的蜂巢巧夺天工(正确答案) 8、在辩证唯物主义者看来,“只讲需要,不讲可能;只讲干劲,不讲条件; 只讲热情,不讲科学”错在() A.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客观规律性 B.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片面强调客观规律性 C.否认了主观能动性,其实也就否认了客观规律性 D.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强调主观能动性(正确答案) 9、“精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表明()①片面夸大或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是不对的 ②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应该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③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虽十分重要,但也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 ④主观能动性决定客观规律性 A.①②③(正确答案)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题

第1页,共8页 第2页,共8 3、理想信念是一种( ) A 。 精神现象 B . 物质现象 C . 经济现象 D 。 逻辑现象 4。“月亮绕地球运动”“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等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共同的东西--——万有引力。这表明 ( ) A.同一现象只能表现同一本质 B.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 C.现象、本质都隐藏在事物的内部 D.同一现象可以表现不同的本质 5。 张海迪的成长及其“海迪精神”启示我们,实现理想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 风顺的,需要我们有( ) ①坚定的信念 ②坚强的意志 ③强烈的责任心 ④敢于担当的精神 A 。 ①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 ④ 6.爱因斯坦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下列对爱因斯坦的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人们获得知识的价值不大 B 。合理想象促使人们的认识不断发展 C.想象是一种令人惊奇的思维能力 D.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就能推动事物发展 7.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 ( ) A.比较分析法 B.类比法 C 。分析综合法 D.矛盾分析法 8.一位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颗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悲伤的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树叶,病人增强了战胜病魔的信心。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 )

第3页,共8页第4页,共8页 A.精神力量可以决定物质的力量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C.意识是人脑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9.彩虹看到弧形的石桥,对它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久。"石桥回答说:“你那么美,你在人们的记忆中必然是永恒的.”这句话体现的人生哲理是( ) ①衡量人生价值,既要看其物质贡献,又要看精神贡献 ②物质贡献是暂时的,精神贡献是永恒的 ③轰轰烈烈的壮举能作出贡献,默默工作也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人生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物质贡献的多少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10.下列关于人生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只要符合个人实际就行 B。。人生目标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校正 C.人生目标的确立关系到人生奋斗的方向 D。正确确立人生目标要靠自己的不断学习和提高 11.。养猪是平凡的工作,被有的人看做“下贱活儿”,但有人创造了科学的养猪方法,当上了模范饲养员;站柜台是平凡岗位,有的人认为“低人一等”,有人干的很出色,深受顾客欢迎。这些事列说明() A.只要有人生目标就能实现 B.实现人生目标需要一定社会条件 C.平凡岗位同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D。平凡工作岗位的目标不一定符合人的动机 12。。下列表述体现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不同的是()A.社会历史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创造、消灭、和改造 B.社会历史规律可以离开人的活动发生作用,不直接涉及阶级利益 C. 社会历史规律可以由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并且能够按照人的意志改变 D. 社会历史规律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表现出来 13。判断人生目标正确与错误最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 A.个人实际情况 B。家人的意愿和条件 C。社会历史规律 D。自己所处的环境条件 1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追求个人利益就是“自私” B 。追求个人利益必然导致“自私” C . 把个人利益与自私等同结起来是不对的 D . 个人利益与自私观念同时产生 15。理想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主观条件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件是 ( ) A.社会制度 B。经济条件 C。自身优势 D。艰苦风斗 16、两位民警为抢救违规穿越铁路遇险的人而不幸牺牲,被救者却逃之夭夭.在这一事例中,被救者的行为体现了() A . 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别人的帮助 B 。个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C 。极端个人主义会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D .国家利益个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题答案

博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19—2020年第一学期《哲学与人生》期终测试试题答案 班级姓名分数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C ) A“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B行百里者半九十 C 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 D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C ) A 现象实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B 人在规律目前无能为力 C 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 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3、中国古人强调天人合一,《周易》提出:“栽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些观点对于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启示是( D ) A发挥自觉能动性能改造规律B人的自觉能动性决定自然变化 C 改造自然要保持自然原貌 D 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 4、下列选项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 B ) ①生辰八字决定人的命运②城门失火、殃及池鱼③彗星、地震预示国家的衰败④唇亡齿寒 A①②B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5、专家指出,人们随手一扔的一次性卫生筷,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D ) 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B、意识是物质的反应 C、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6、“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的这段话说明( C ) A、顺境对于个人的成长是不利的 B、逆境不利于人的成长发展 C、逆境也有积极的一面,逆境能使人变得坚强 D、遭遇逆境的人肯定能有所成就 7、央视的一段公益广告把FAMILY(家)解读为:小时候父母(Father And Mother)为我(Ⅰ)操劳……长大后,父母渐渐的衰老,该我们承担起责任、为父母遮风挡雨了。FAMILY(家)就是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这段温馨的公益广告对我们建立和谐家庭的哲学启示是(D ) ①父母与子女在责任面前的角色是相互转化的②父母与子女只有统一没有对立③父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一切听父母的④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爱与被爱是相互促进的 A ①②B②③C ③④ D ①④ 8、“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B ) A、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 B、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 C、有时候实践比认识重要,有时候知识比实践重要 D、知识既源于书本,又源于实践 9、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大自然一有机会就要说谎的。”例如一根值得木棍,半截插入水中,看上去就像是弯曲的。这说明(D ) A 本质离不开现象 B 现象离不开本质 C 假象否定了事物的本质 D 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10、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止不动的臭水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C ) 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停止不动的臭水坑 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 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及答案 年级:班级:姓名:考号: 一、判断题 1.物质运动是杂乱无章的(x) 2.人生发展不能“等靠要”(v) 3.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v) 4.人可以孤立的存在和发展(x) 5.物质世界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v) 6.人生可以是一成不变的(x) 7.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自觉能动性的统一(v) 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v) 9.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v) 10.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顺境和逆境(v) 11.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v) 12.人生发展不能好高骛远(v) 13.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从主观愿望出发(x) 14.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v) 15.敢于行动不等于成功行动(v) 16.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x) 17.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v) 18.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v) 19.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v) 20.人们可以创造规律(x) 二、单选题 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也联系着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也联系着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2、孔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A) A、人际和谐的重要 B、物质决定意识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3、“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A) 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 D、事物发展是前进和曲折性的统一 4、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确立目标、开展行动,都需要明确(C)所在。 A、国家利益 B、集体利益 C、自己的利益 D、他人的利益 5、关于个人理想错误的是(D)。 A、有主观性 B、有个体差异性 C、有实现可能性 D、有超越性 6、人的本质是(C ) A、人的自然属性即食欲、情欲、求生欲 B、自私就是人的本质 C、社会关系的总和 D、追求自由 7、塑料袋出现百年以后,被人们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目前,我国每天要用掉各种塑料袋20亿个以上,塑料袋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白色污染”的祸首,严重危害了自然环境。这表明(C) ①任何事物都有好有坏 ②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 班级: 姓名:分数: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客观实际是一个人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那么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哪些方 面?(10分) 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体现在两个方面,请简单阐述。(10分) 3.成功的人生行动包括哪些因素?(10分) 4.简单阐述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0分)

5.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10分) 6.运动、变化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0分)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每小题4分,共40分) 7.规律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8.人生选择具有多样性和可能性() 9.有的物质是不运动的() 10.物质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11.发展是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上升的运动() 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的来源() 13.成功和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4.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1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16.新事物就是后来出现的事物()

答案: 1. 1)具体的客观历史条件 2)个人主客观条件 3)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2.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3. 1)成功的行动目的 2)恰当的行动方法 3)行动的条件 4.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另一方面,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5.平等相处;宽松的人际环境;相互真诚信任;友善和关爱 6.不能把任何变化都看成是发展,变化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后退的运动;而在这些变化当中,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才是发展。并且变化还可能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如果数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事物质的变化也不能称之为发展。因此,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的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 7√8√9×10×11√12√13√14√15√16×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 一、选择(每题2分,共10题) 1、唯物主义在长期发展中主要经历了()历史形态。 [单选题] * A、4种 B、3种(正确答案) C、2种 D、1种 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要求() [单选题] * A、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B、遵守客观规律 C、主观意愿 D、实事求是(正确答案) 3、自觉能动性又称主观能动性,是指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意识的活动能力 [单选题] * A、有目的 B、有计划 C、积极主动 D、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正确答案) 4、哪种是正确的科学思维?() [单选题] *

A、扩大思维 B、空间思维 C、转变思维 D、逆向思维(正确答案) 5、矛盾的基本属性() [单选题] * A、对立与统一(正确答案) B、差别与不同 C、对立与一致 D、差别与统一 6、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A [单选题] * A、实践决定认识(正确答案)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7、实践的基本形式() [单选题] * A、客观现实 B、社会历史 C、社会变革(正确答案) D、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8、()人生存发展的生理基础 [单选题] * A、人文属性

B、自然属性(正确答案) C、生理活动 D、生理机能 9、()是在社会实践中积极能动的劳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 [单选题] * A、人生价值(正确答案) B、社会价值 C、个人价值 D、环境价值 10、()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 [单选题] * A、历史使命感 B、人生信念感 C、社会责任感(正确答案) D、个人责任感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6题) 1、哲学的本义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规律的含义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含义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创新能力的含义 [填空题]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 案(总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 班级: 姓名:分数: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客观实际是一个人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那么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哪些方 面(10分) 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体现在两个方面,请简单阐述。(10分) 3.成功的人生行动包括哪些因素(10分) 4.简单阐述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0分)

5.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10分) 6.运动、变化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0分)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每小题4分,共40分) 7.规律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8.人生选择具有多样性和可能性() 9.有的物质是不运动的() 10.物质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11.发展是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上升的运动() 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的来源() 13.成功和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4.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1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16.新事物就是后来出现的事物()

答案: 1. 1)具体的客观历史条件 2)个人主客观条件 3)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2.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3. 1)成功的行动目的 2)恰当的行动方法 3)行动的条件 4.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另一方面,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5.平等相处;宽松的人际环境;相互真诚信任;友善和关爱 6.不能把任何变化都看成是发展,变化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后退的运动;而在这些变化当中,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才是发展。并且变化还可能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如果数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事物质的变化也不能称之为发展。因此,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的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 7√8√9×10×11√12√13√14√15√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