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舞蹈 鄂温克族舞蹈风格简介

鄂温克族舞蹈 鄂温克族舞蹈风格简介

鄂温克族舞蹈鄂温克族舞蹈风格简介

>鄂温克族不仅有丰富的民间文学,而且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艺术一直流传在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民歌的曲调悠长而豪放,富有草原和森林生活的气息,其特点是即景生情、即兴填词,节奏悠扬、旋律奔放的猎歌和牧歌总令人逸兴遄飞、心弦激越。鄂温克民族舞称为“努给勒”,豪放、朴实,充分表现了鄂温克族人民爽朗、勇敢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气质。“努给勒”多由妇女表演,舞步独特、刚健有力,节奏性强。以“跟靠步”和“跺步”为舞蹈的特点,又有天鹅舞、跳虎、猎人舞等反映牧区和半山区生活的特色。另外,在鄂温克族民间还流行着反映鄂温克人狩猎生活的舞蹈。如“阿罕伯舞”和“爱达哈喜楞舞”(公野猪搏斗舞)等,鄂温克人通过这些舞蹈,充分表现他们的勤劳、勇敢、豪迈和乐观的性格。猎区的舞会多在晚间围绕篝火举行。鄂温克族民间流行一种名叫“崩努克”(口弦琴)的乐器。鄂温克人随着口弦琴的乐声,边歌边舞,动作粗犷,节奏鲜明,具有本民族独特的风格。进入新时期的鄂温克族培养出了本民族艺术家,荣登《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名人录》的鄂温克族明太,是内蒙古歌舞团的一级作曲家,就从本民族丰沛的艺术沃土中汲取营养,形成了自己的作曲风格。

鄂温克族的驯鹿

鄂温克族的驯鹿 □曹振平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在历史漫长的岁月里,驯鹿在鄂温克族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古鄂温克人从野生动物“索格召”捕抓之后,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驯养成为今日的驯鹿。鄂温克语驯鹿称为“奥伦”,驯鹿雄雌均有角。雄鹿角似鹿而非鹿,头似马而非马,蹄似牛而非牛,身似驴而非驴,因而俗称“四不像”。驯鹿善于穿越森林和沼泽地,是狩猎鄂温克猎人的主要生产和交通运输工具,驯鹿成为鄂温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珍贵经济动物,被誉为“林海之舟”的美称,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驯鹿的特征是:其性情温和,易饲养放牧,觅食苔藓等野生植物,适应于大兴安岭(额格登)高寒地带繁衍生息。驯鹿的毛色有褐色、灰白色、花白色和白色。 狩猎为生的鄂温克人无论男女老少都非常喜爱和保护驯鹿,视为吉祥、幸福、进取的象征,也是追求美好和崇高理想的象征。因此,驯鹿具有民族特色,很有代表性,鄂温克人将驯鹿确定为鄂温克族的吉祥物。 鄂温克民族乡位于根河市,距中国最北的漠河县约100公里,是我国唯一的驯鹿之乡。追随着鄂温克人的脚印,来到隐秘的鄂温克驯鹿之家。由于狩猎和饲养驯鹿的原因,使驯鹿人家在森林中没有固定住所,用松木搭成非常简单的帐篷就是他们的家,被称为“撮罗子”。 我国东北大兴安岭深处的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是以饲养驯鹿和狩猎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民族。他们不仅饲养驯鹿、食用驯鹿肉、喝驯鹿奶,而且,衣服、鞋帽以及“撮罗子”屋内铺的皮垫都是由驯鹿皮制成。他们在林间打猎、下山购物或走访亲朋好友时也离不开驯鹿,可以说他们的生活、生产和精神娱乐等活动都离不开驯鹿。他们的语言中有关驯鹿的称谓就有上百种,并由此形成了有驯鹿文化特征的语言。在

鄂温克族节日:春节(中国传统节日)

鄂温克族节日:春节(中国传统节日) 鄂温克族是只有3万人口的东北少数民族,他们主要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小兴安岭林区,从事畜牧业、农林业、饲养驯鹿业等生产经济活动。“鄂温克”是鄂温克语,其意义是“从高山峻岭走向草原的人们”。鄂温克族有悠久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春节,鄂温克语称之为“阿涅别”,是鄂温克族传统而隆重的节日之一,其中“阿涅”是“狂欢”、“喜悦”、“声势浩大”之意;“别”是指“月”,“阿涅别”合在一起表示“狂欢月”或“喜悦月”等概念。鄂温克族过“阿涅别”的日期与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时间完全相符。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鄂温克族提前一个月开始做各种准备工作。其中最有意义的,是从腊月二十到三十,这10天中他们每天都有传统而特定的安排。如,腊月二十宰杀过年的羊,腊月二十一做各种野果酱饽饽,腊月二十二炸制用牛奶、奶油、野鸡蛋、白糖、面粉和在一起做成的腊月二十三全家人围在炉火旁祭火神,腊月二十四打扫房屋,腊月二十五包羊肉冻饺子和牛肉冻包子,腊月二十六祭北斗星,腊月二十七打扫牛羊圈,

腊月二十八女的修饰发型,男的理发、剃胡须,腊月二十九全家人洗浴,腊月三 劳和手艺的好机会。 按照鄂温克人的传统生活习俗,腊月三十晚上,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手扒羊肉,喝用酸奶、肉汤、白米煮成的肉粥。鄂温克人认为,除夕之夜吃手扒羊肉会在一年内一切顺心、万事如意。吃完年夜饭全家人走出屋,用酒、肉等食品共同祭祀祖先神,祈祷祖先神给他们带来幸福、美好的一年,并永远造福于后代。 初一,天还没全亮之前,年轻人和孩子们穿戴新年服装到长者家里拜年、磕头,祝老人健康长寿。长辈们给孩子一些吉祥物,主要包括洁白的毛巾和自制的保护孩童的神偶;初二,青年们骑马或乘坐雪橇到远方的长者家拜年;初三,中年人相互拜年;初四,老年人相互拜年;初五,家族全体成员共同度过;初六,基本上开始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初十五,每家都煮冻饺子吃,这意味着春节圆满而快乐的结束。

鄂温克族历史 鄂温克族民间神话故事

鄂温克族历史鄂温克族民间神话故事 >鄂温克族有着许多关于开天辟地、人类起源、自然现象、远古英雄的神话。它是鄂温克族先人的远古思维的反映,也表现了对于自然界的丰富想象和征服自然的美好的愿望。在鄂温克族神话中,往往在内容上同萨满教有着密切的联系,把萨满说成是在人类初年的进化中起了重要作用。有一则神话中说,在萨满出现之前,人和其他动物差不多,穴居野外,嚼食青草。那时,人类生存的大地只像一座小山那么大。后来,人间出了神通广大的萨满,才把大地拓宽了,使人和牲畜野兽区别开了。相传,在太阳升起的地方,住着一个慈祥的白发老太婆,她是个巨人,有着硕大的乳房,人间的幼儿最初是由她哺乳长大的。她就是创世的萨满。在关于《尼桑萨满》的神话中,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巴日肯巴格其天神,他致力于用泥土捏人造物。有一天,泥土用光了。巴日肯巴格其天神发现在阿尔腾雨雅尔神龟的庞大躯体下还积存着大量泥土。可他心地善良,不肯伤害神龟。正在发愁之际,见到一个骑着白马、背着弓箭的巨人从太阳升起的方向飞驰而来,这就是尼桑萨满。尼桑萨满拉弓搭箭,射中了神龟,使神龟离开了伏卧的地方,仰面朝天。它的四只脚成了牢牢撑起苍天的支柱。而巴日肯巴格其从此有了无尽的泥土,使他造人造物的伟业能够延续下来。在关于自然现象的神话中,把风、雨、雷、火等自然现象,认为是由诸神主宰的,说刮风是大地边沿有个老太婆,手持一个很大的簸箕,每逢她扇动一次,地面上就刮风。关于雷和雨的来历,认为天上有个老公,手中有一面神鼓,每一敲鼓,便响起隆隆的雷声。天上有一条神

龙,身上有数不清的鳞片,每个鳞片盛有100担水,神龙抖动身子时,鳞片里便提下水来,成为雨。

少数民族文化--鄂温克族

少数民族文化--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有人口26315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其他散居在陈巴尔虎旗、额尔古纳左旗、莫力达瓦旗、阿荣旗、扎兰屯市和黑龙江省讷河县等地。多与蒙古、达斡尔、汉、鄂伦春等民族交错杂居。 鄂温克族生活的地区,处于大兴安岭支脉的丘陵山区。这里有广袤的草原,茂密的原始森林和众多的江河湖泊。资源丰富、山河秀美。但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各地区鄂温克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聚居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和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讷河县的鄂温克族从事农业;居住在莫力达瓦旗、阿荣旗、扎兰屯市等地的鄂温克族则以半农半猎为生;而额尔古纳左旗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的鄂温克族还从事着传统的狩猎业。因为他们狩猎时使用驯鹿,常被称为“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 “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过去是因居住地不同,鄂温克族曾分别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统称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多信萨满教,牧区居民同时信藏传佛教。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分辉、伊敏河、莫尔格河、熬鲁古雅三种方言。牧区通用蒙古文,农区和山区通用汉文。 尊老待客与敬火之俗

鄂温克族重礼好客,长幼之间恪守着严格的礼节。无论何时何地,老人都受到普遍的尊重。听到长辈呼叫时,必须立即站起来答应。吃饭时,必须老人动筷后晚辈才能吃。年轻人遇到长辈,必须施礼问安、敬烟等,如果是骑在马上,必须下马;有客临门,他们认为是家里的喜事,必须热情相待。他们说:“外来的人不会背着自己的房子,你出去同样不能背走你的家。如果不招待外来的客人,你出门也没人照顾你。有火的屋才有人进来,有枝的树才有鸟落。”所以,当你走进鄂温克牧民的蒙古包时,主人准会给你端出香甜的奶茶,当你走进鄂温克猎民的撮罗子时,你就会大饱口福,尝到鹿或麋鹿的胸口肉、脊骨肉、肥肠及驯鹿奶等山珍野味。 鄂温克人敬火如神。无论在家中还是野外,均不用有刃的东西拨火,不用水泼火,不能将污秽之物扔进火中。吃肉、喝酒时也要先敬火。每年的12月23日,牧区的鄂温克人还要举行祭火神仪式:在火位的正面放一桌子,摆上多种供品。在火架的四周点上灯,挂上五种彩色布条,火架里面用木条搭一个框,上放羊的胸骨,撒上羊油,然后将火点燃,把各种供品投入火中。与此同时,主祭火神的妇女还要跪在火前,口中念叨着请求火神宽恕这一年中家人对火的失礼之处。之后,全家人向火磕头。祭火后3天内禁止拨火、掏灰。他们之所以如此敬重火,除了火在他们生产、生活中的重大作用外,还因为他们认为火的主人是神,每户的火主就是自己的祖先,如果失去了火主,这户人家也就香火难续了。 林海之舟――驯鹿

鄂温克族的宗教信仰

鄂温克族的宗教信仰 鄂温克族的宗教信仰 网友评论0 条 鄂温克人原始宗教信仰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前反映的是一种 朴素的平等观念,他们崇拜的各种神是处于守全平等的地位。鄂温克族普遍信仰东天的牛神、西天的马神、“卡哈”天的人 神等9种天神。但在鄂温克人的意识形态中,还没有把“天神”作为一个统一体,而是把它分为两个部分,这是和他们的社会中还没有统一的君主相适应的。这说明鄂温克人崇拜天神的思想正在逐渐形成过程中。他们在原始氏族社会,把氏族祖先树为神,而阶级出现前后之际出现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人们尊重那些在生产上有丰富经验和知识的人,在他们死后树为神灵加以供奉。鄂温克族中的“卓日”和“哈音”就是这样两位神灵。 “卓日博如坎”是由一位生前善于饲养牛和挤牛奶的具有养牛 的丰富经验的奴仆变的,保佑生病或挤不出奶的奶牛早日痊愈。

“哈音博如坎”是由一对积累了非常丰富的饲养牲畜的经验却十分穷苦的老夫妻死后变的,可佑牲畜兴旺。 这两位神的产生,既反映了鄂温克人复杂的鬼神观念和进心主义世界观,即他们仍把牧业的丰歉和人畜的平安归于神是的保佑;又同时反映了他们初步具有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胚芽,因为他们已经观察到只有具有丰富的牧业知识和经验,才能使牧业丰收。 鄂温克族早期善恶观念的形成,主要跟人们同自然界的斗争有关,反映意识形态方面的是人同自然界的矛盾。自从鄂温克族社会中产生了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以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突出出来,使人们的善恶观念在不断发展。他们以强烈的感情赞美善良的人和事,抨击邪恶的人和事,相信善良终究会战胜邪恶。这种意识形态可能早在氏族社会末期就已逐渐产生,而进入阶级社会后,表现得更加强烈起来。 多神崇拜的萨满教 解放前的鄂温克族,大部分人信仰萨满。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衍生出万物有灵的观念。此外,某些鄂温克人的宗教观念中,还保留有图腾崇拜的残余。如莫尔格

鄂温克族神话

鄂温克族神话 鄂温克族有人口 26000人(据1990年统计),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的鄂温克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陈巴尔虎旗、阿荣旗、额尔古纳左旗。此外,黑龙江省纳河县也有少量鄂温克人。鄂温克族的先人最早居住在外贝加尔湖和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后来逐渐向东发展,其中的一支迁到外兴安岭的山林中,这就是今天的鄂温克族。 清代顺治至康熙年间,清政府陆续将鄂温克人迁至大兴安岭嫩江支流的沿岸居住,并组成五个“阿巴”(围场),成为“布特哈打牲部”的主体。1691年清政府将布特哈八个牛录(佐领)的鄂温克等族的500名兵丁及其家属迁往爱辉,并将布特哈打牲鄂温克编为五个旗。1732年清政府将布特哈打牲部的1,600多名鄂温克士兵移驻呼伦贝尔大草原,与部分达斡尔和鄂伦春人编成五十个牛录,分隶八旗。 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分为三个方言。因居住地的不同,有的还兼用蒙古语、达斡尔语、汉语。没有文字。自治地方的公文、信件一般使用蒙古文或汉文。清代,清政府曾设立学堂,教授满语满文,因此不少鄂温克人,特别是上层人士多通满语文,政府的多种公文和命令,多用满文,有时也用蒙古文,直到20世纪30年代。 鄂温克族在长期生产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极富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有神话、传说、故事、民歌、叙事诗、谚语和谜语等。鄂温克族的神话丰富多彩,颇具魁力,有人类、民族、姓氏起源的神话,有自然神话,有风物神话,有动物神话等等。这些优美动人的神话,反映了鄂温克先人在认识世界、改造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朴素世界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萨满神鼓的来历 听老人讲,在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世上只有一个地球,后来,又造出另一个地球。第一个地球,是一位叫腾格日的尊神给造的。

鄂温克族—一个优秀的少数民族

鄂温克族—一个优秀的民族 鄂温克族是只有3万人口的东北少数民族,他们主要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小兴安岭林区,从事畜牧业、农林业、饲养驯鹿业等生产经济活动。"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过去是因居住地不同,鄂温克族曾分别被称为" 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鄂温克族多信萨满教,牧区居民同时信藏传佛教。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牧区通用蒙古文,农区和山区通用汉文。鄂温克族有悠久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鄂温克族的口头创作有神话、故事、歌谣、谜语等,还善于用桦树皮刻剪成各种工艺品。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其余从事农耕。驯鹿曾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 饮食:鄂温克族以乳、肉、面为主食,每日三餐均不能离开牛奶,不仅以鲜奶为饮料,也常把鲜奶加工成酸奶和奶制品。主要奶制品有:稀奶油、黄油、奶渣、奶干和奶皮子。最常见的吃法是将提取的奶油涂在面包或点心上食用。 肉类是日常生活的主食,吃罕达犴肉、鹿肉、熊肉、野猪肉、狍子肉、灰鼠肉和飞龙、野鸡、乌鸡、鱼类等,食用方法也与牧区略有不同,其中罕达犴、鹿、狍子的肝、肾一般都生食,其他部分则要煮食。鱼类多用来清炖,清炖鱼时只加野葱和盐,讲究原汤原味。鄂温克族很少食用蔬菜,仅仅采集一些野葱,做成咸菜,作为小菜佐餐。鄂温克族传统炊餐用具别具特色,有用罕达犴骨做成的杯子、筷子,鹿角做成的酒盅,犴子肚盛水煮肉、罕达犴筋缝制的鹿皮盛粮口袋,

桦木、皮制的各种碗、碟等。如今瓷、铝、铁、塑料制品已广为使用。 服饰:鄂温克族服饰的原料主要为兽皮。大毛上衣斜对襟、衣袖肥大,束长腰带。短皮上衣、羔皮袄,是婚嫁或节日礼服。无论男女,衣边、衣领等处都用布或羔皮制作的装饰品镶边,穿用时束上腰带。喜爱蓝、黑色的衣服。皮套裤外面绣着各种花纹,天冷时穿在皮裤的外面。男子夏戴布制单帽,冬戴圆锥形皮帽,顶端缀有红缨穗。鄂温克族妇女普遍戴耳环、手镯、戒指,或镶饰珊瑚、玛瑙。已婚妇女还要戴上套筒、银牌、银圈等。 住所:鄂温克族人在森林中没有固定的住所,“撮罗子”是他们的传统民居。“撮罗子”,鄂温克语叫“希椤(luó)柱”,它的外形高约3米,直径约4米,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帐篷。“撮罗子”的遮盖物随季节变化有所不同,夏季一般用桦树皮,冬季则用麂、鹿皮包裹。鄂温克族人虽无固定住所,却有固定建筑,那就是他们的仓库。他们的仓库极为奇特:先将相邻的两棵大树砍去树梢,作为柱子,然后用木头垒成一间悬空的仓库,地上斜竖一根砍有阶梯的木柱为梯。仓库中存放食品、猎物、衣服、用具等,他们从不上锁,其它猎人可任意取用,事后如数归还即可。牧区主要的住房是“蒙古包”,圆形。夏天以苇子、柳条或桦皮围盖。冬季,穷苦人家仍以苇子为包盖,富裕人家则以毡子围盖。靠近山区的贫困人家住的是矮小、潮湿的“马架子”(土坯盖成)。由于贫困、闭塞、经常游动,因而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非常简陋缺乏。 鄂温克族的“桦皮文化”:其打猎、捕鱼、挤奶用的制品很多都

中国各民族介绍剖析

1、蒙古族介绍 :现有人口4806849 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被誉为“草原骄子”。 2、回族介绍 :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 3、藏族介绍 :有人口4593330 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 4、维吾尔族介绍 :""维吾尔""是民族自称。史籍记载: 维吾尔族原是公元三世纪游牧于 中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一带的牧民 5、苗族介绍 :主要分布在贵州(约占苗族总人口的50%)、湖南、云南、广西、海南等省(区)。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 6、彝族介绍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人口有6572173 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 7、壮族介绍 :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有人口15489630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他们的主要聚居地。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 8、布依族介绍: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 9、朝鲜族介绍 :有1920597人,主要分布在吉林和黑龙江、辽宁省,其余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内地一

些城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 10、满族介绍:现有人口9821180人。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辽宁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国各大中城市 11、侗族介绍:现有人口2514014 ,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的黔东、玉屏、新晃、通道、芷江以及三江等县。 12、瑶族介绍:现有2134013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和江西等省区。因其生产方式、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而有多种自称和他称呼 13、白族介绍:有人口1594827 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 14、土家族介绍:现有人口5704223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5、哈尼族介绍:现有人口1253952 人。绝大部分集中聚居于滇南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

56个民族介绍

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 、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