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电磁兼容性测试国标(DOC)

EMC电磁兼容性测试国标(DOC)
EMC电磁兼容性测试国标(DOC)

1.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PDA 手机EMC电磁兼容性测试

1.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发送和接收语音和/或数据的第一阶段和第二段GSM 900MHz和DCS 1800MHz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移动台(MS)及其辅助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要求,包括测量方法、频率范围、限值和性能判据。

1.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113.1-1995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GB 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

扰度试验

●ISO 7637-1 (1990) 车辆传导和耦合的电气骚扰第一部分带有12V额定电压电

源的客车和小型商用交通工具公沿电源线的瞬态传导

●ISO 7637-2 (1990) 车辆传导和耦合的电气骚扰第二部分带有24V额定电压电

源的客车和商用交通工具仅沿电源线的瞬态传导

●ETS300 607-1(1997-1) 欧洲数字蜂窝通系统(第二阶段)移动台的一致性规范

(GSM11.10-1)

1. 3 定义和缩略语

1.3。1 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辅助设备(Ancillary Equipment)

与MS收信机、发信机或收发信机相连的设备(装置),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i.与MS收信机、发信机或收发信机相连,以提供额外的操作和/或控制特性(例如,把控

制延伸到其它位置);

ii.不能独立于收信机、发信机或收发信机使用,否则不能单独提供用户功能;

iii.所连接的收信机、发信机或收发信机,在没有此辅助设备时,能执行诸如收发等预定的功能(即辅助设备不是主设备基本功能的子单元)。

●固定台(Base Station Equipment)

在固定位置使用并由交流电源供电的MS。

●空闲模式(Idle Mode)

MS收信机或收发信机的一种工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被测设备(EUT)已加电,可提

供服务,并能对建立呼叫的要求作出响应。

●一体化天线设备(Integral Antenna Equipment)

该类设备的天线无需外部接头,是设备的一部分。一体化天线可以是内置的或外置的。

●端口(Port)

指定设备与外部电磁环境的特定接口。

●收信质量(RXQUAL)

由移动台产生的、对接收信号质量的评价,在移动通信中作为射频功率控制和切换的依

据。

●标准测试信号C1(Standard Test Signal C1)

一种标准的GSM调制信号。可根据不同的测试,选择相应的信道编码并决定是否设置加密模式。在非跳频模式采用该信号时,其它未便用的时隙发送空闲突发脉冲串,且功

率电平相对于占用时隙是可变的。

●备用模式(Standby Mode)

发信机的一种工作模式,此时EUT已加电,并可按要求发射。

●杂散骚扰(Spurious Emissions)

除载频和与正常调制相关的边带以外离散频率上的骚扰。可分为传导和辐射两种。

1.3.2缩略语

本标准采用了以下缩略语。

AC 交流

ARFCN 绝对射频信道号

BCCH 广播控制信道

BPF 带通滤波器

BS 基站

BW 带宽

CCCH 公共控制信道

DC 直流

DCCH 专用控制信道

CF 中心频率

CR 收信机的连续骚扰

CT 发信机的连续骚扰

DTX 非连续发射

EMC 电磁兼容性

Emf 电动势

ERP 耳参考点

MS 移动台

RF 射频

RXQUAL 收信质量

SACCH 慢速随路控制信道

SDCCH 独立专用控制信道

SPL 声压级

SS 系统模拟器(含有用信号源)

TR 收信机的瞬态骚扰

TT 发信机的瞬态骚扰

1.4通用测试条件

1.3.2测试条件和配置

测试应在产品标准规定的正常测试条件下进行。

测试配置尽可地接近实际使用的典型情况。

如果EUT是某个系统的一部分,或者与辅助设备相连,那么测试可在辅助设备的最小配置

下进行。

如果EUT有大量的端口,那么应选取充分数量的端口来模拟实际的工作条件并保证所有不同类型的端口得到测试。

测试条件、测试配置和工作模式应记录在测试报告中。

当EUT具有可分离的一体化天线时,除非在本标准中另有规定,应按正常使用时的方式装上天线进行测试。

在正常工作中被连接的端口,在EMC测试时应与辅助设备相连,或者与一段正确地终结的电缆相连来模拟辅助设备的输入/输出特性。射频输入/输出端口应匹配地端接。

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不与电缆相连的端口,例如服务端口、程序端口、暂连端口等,在EMC 测试时不与任何电缆相连。若为了激励EUT,这些端口必须与电缆相连,或者互连电缆必须延长时,必须注意确保对EUT的评估不因附加电缆或这些电缆的延长而受到影响。

1.4.2发信机输入端口测试布置

SS应禁止EUT的DTX。

在EUT和SS之间应建立起通信连接。

1.4.3发信机输出端口测试布置

SS应置地测试环境外。

如果EUT含有外置的50Ω射频天线端口,此端口通常情况下通过同轴电缆连接,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通过同轴电缆从此端口馈入。测量时应避免骚扰信号对测量设备的影响。

如果EUT含有外置的50Ω射频天线端口,而此端口通常不与同轴电缆连接,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通过同轴电缆从此端口馈入。测量时应避免骚扰信号对测量设备的影响。

如果EUT不含外置的50Ω射频天线端口(如一体化天线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通过测试环境内的天线馈入。测量时应避免骚扰信号对测量设备的影响。

1.4.4收信机输入端口测试布置

SS应置于测试环境外。

如果EUT含有外置的50Ω射频天线端口,此端口通常情况下通过同轴电缆连接,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通过同轴电缆从此端口馈入。测量时应避免骚扰信号对测量设备的影响。有用信号源应置于测试环境外,其电平通常设置为66 dBμV。

如果EUT含有外置的50Ω射频天线端口,而此端口通常不与同轴电缆连接,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通过同轴电缆从此端口馈入。测量时应避免骚扰信号对测量设备的影响。有用信号源应置于测试环境外,其电平通常设置为66 dBμV。

如果EUT不含有外置的50Ω射频天线端口(如一体化天线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通过位于测试环境内的天线馈入。有用信号源应置天测试环境外,其电平通常设置为90dB μV。

1.4.5收信机输出端口测试布置

EUT的音频输出通过非金属声波管耦合到位于测试环境外的音频分析仪上,也可以采用其它可行的方法,但应记录在测试报告中。

收信机和收发信机的免测频段。

收信机和收发信机的免测频段是指不进行辐射抗扰度试验的频段。

免测频段的低端频率是EUT接收频段的低端频率减去6%。

免测频段的高端频率是EUT接收频段的高端频率加上5%。

1.4.6发信机的免测频段

发信机的免测频段是频道间隔的3倍(即3×200 kHz=600 kHz),中心频率是发信机的额定工作频率。

1.4.7杂散骚扰测量条件

1.4.7.1MS工作模式的初始化

测量杂散骚扰时,分别在于专用和空闲两种工作模式下进行。

1.4.7.2专用模式

a)在居中的ARFCN对应的信道上,SS按一般呼叫过程建立与EUT的通信。例如,对于GSM 900MHz,ARFCN的值在60~65 之间。

b)SS命令EUT将信道译码器的输出环回到信道编码器的输入端。

c)SS发送标准测试测试信号C1。

d)SS命令EUT工作于最大输出功率电平情况下。

1.4.7.3空闲模式

a)设置SS,使EUT从服务小区接收到的BCCH消息内容确保不使用“同期性的位置更新”,寻呼模式连续地设置为“寻呼重组”,且BS_AG_BLKS_RES 设置为0,以便MS收信机可以连续地工作。

b)设置CCCH_CONF为000。一个未与SDCCH组合的基本物理信道被用于CCCH。

c)设置BCCH分配设置为空,或者仅包含服务小区的BCCH载波,确保MS收信机不扫描其它ARFCN对应的信道。

d)使MS处于MM下的空闲模式。

1.4.7.4极限电压条件

极限电压条件下的测量应有EUT工作于极限电压的条件下进行。对可由表1中一种或多种电源供电的EUT,极限低压不得高于表中的极低电压,极限高压不得低于表中的极高电压。

表1 极限电压

1.4.8连续骚扰测量条件和布置

测量应在EUT正常工作时产生最大骚扰的模式下进行。

应使所检测到的辐射连续骚扰达到最大,例如通过移动EUT的电缆等。

如图1所示,进行辐射连续骚扰测量时,通过SS建立通信连续,通过EMC测试系统对EUT 的辐射连续骚扰信号进行测量。

图1辐射连续骚扰测量布置图

1.4.9抗扰度试验条件和布置

对发信机进行抗扰度试验时,发信机应工作在最大额定输出功率情况下,采用正常测试调制,并建立起通信连接。

对收信机进行抗扰度试验时,耦合到收信机的有用输入信号应采用正常测试调制,并建立起通信连接。

对收发信机进行抗扰度试验时,耦合到收信机的有用输入信号应采用正常测试调制。发信机应工作在最大额定输出功率情况下,采用正常测试调制,并建立起通信连接。

通过把ARFCN设置为一个适当的值来选定射频输入信号频率。例如,对于GSM 900MHz,可选择60-65之间的值。

通过SS建立通信连接。

当要求EUT处于发射/接收模式时,应满足下列条件:

a)EUT工作在最大发射功率情况下。

b)监视下行链路的RXQUAL。

c)如图2所示,在测试之前,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语音输出信号的参考电平都应记录在测试仪器中。对于下行链路,参考电平等效于在ERP处1kHz时的0 dBPa,对于上行链路,

则等效于在MRP处1 kHz时的-5dBpa。把EUT的音量设成额定音量或中等音量。

d)如图3所示,EUT下行链路的语音信道输出信号在ERP处的电平应通过测量SPL来评估。

e)在SS的模拟输出口测量EUT上行语音信道输出的评码后的信号电平。使EUT的麦克风拾取的外来背景噪声达到最小。

注:如果EUT不含有模拟语音电路,则不用语音信号电平对它进行评估。

图3音频测量布置图

1.4.10收信机的收发信机的窄带响应

收信机和收发信机在离散频率测试过程中产生的窄带响应通过以下方法来判定:

在抗扰度试验时,必须监视RXQUAL和语音输出信号电平。窄带响应和宽带现象都可能引起RXQUAL或语音输出信号电平的增加。在此情况下,须作进一步判断。

将测试频点偏置±400 kHz,重复测试。如果RXQUAL或语音输出信号电平增加的情况消失,这就是窄带响应。

如果RXQUAL或语音输出信号电平增加的情况未消失,则可能为另一个骚扰信号所引起的窄带响应。在此情况下,将测试频点偏置±500kHz,重复测试。

如果RXQUAL或语音输出信号电平增加的情况仍未消失,则认为是宽带现象。即EUT未通过测试。

窄带响应可以忽略。

1.5性能判据

通信连接的建立及保持、RXQUAL的评估、以及在移动和便携情况下通过监视语音输出信号电平对音频的评估,被用作性能判据以确保在抗扰度试验中发信机和收信机的基本功能得到评估。

另外,应在收发信机的空闲模式或发信机的备用模式进行试验,以保证发信机不产生误操作。

通信连接的保持,应通过指示器来评估,该指示器可以是SS或者EUT的一部分。

设备应符合以下各节中规定的最小性能判据。

使用车辆电池供电的MS,还应满足本标准对车载MS的规定。

使用交流电供电的MS,还应满足本标准对固定台的规定。设备的输入/输出布置和性能判据可保持不变。

1.5.1发信机在连续骚扰下的性能判据

试验时,应建立并保持通信连续。

对EUT,当通过一个CF为1kHz、BW为200Hz的音频BPF测量时,上行和下行语音输出电平应至少比记录的参考电平低35dB。

试验后,EUT应正常工作,没有用户控制功能的丧失存储数据的丢失,且保持通信连接。如果EUT 是移动或便携MS,还应进行空闲模式下的试验,且发信机不应误操作。

如果EUT只是发信机,应在备用模式下进行试验,以保证发信机不产生误操作。

1.5.2发信机在瞬态骚扰下的性能判据

试验时,应建立并保持通信连接。

试验后,EUT应能正常工作,无用户可察觉的通信质量的降低,无用户控制的功能的丧失或存储数据的丢失,并且保持通信连接。

为了在呼叫过程中确认上述性能,还应进行空闲模式下的试验,且发信机不应误操作。

如果EUT只是发信机,应在备用模式下进行试验,以保证发信机不产生误操作。

1.5.3收信机在连续骚扰下的性能判据

试验时,应建立并保持通信连接。

试验期间,EUT下行链路的RXQUAL的值应不超过3。

当通过一个CF为1kHz、BW为200Hz的音频BPF测量时,EUT的上行和下行语音输出电平应至少比记录的参考电平低35dB。

试验后,EUT应正常工作,没有用户控制功能的丧失或存储数据的丢失,且保持通信连接。

1.5.4收信机在瞬态骚扰下的性能判据

试验时,应建立并保持通信连接。

试验后,EUT应能正常工作,无用户可察觉的通信质量的降低,无用户控制功能的丧失或存储数据的丢失,且保持通信连续。

1.6适用性

1.6.1骚扰测量

骚扰测量项目如表2所示。

1.6.2抗扰度试验项目如表3所示。

1.7杂散骚扰的测量方法和限值

1.7.1传导杂散骚扰

传导杂散骚扰为50Ω负载上的离散骚扰信号,对低于限值6dB的杂散骚扰忽略不计。

本测量项目适用于具有永久性RF天线连接器的EUT。

测量应在EUT,或者EUT与其辅助设备相结合的典型配置下进行。

不能与外部是电源相连的EUT不进行极限电压条件下的测量。

1.7.1.1测量方法

1.7.1.1.1专用模式

a)按照4.8.1.1 条所述对EUT进行初始化;

b)按表4设置测量接收机的测量带宽;

表4 测量带宽

d)测量100kHz-12.75GHz频段内的杂散骚扰电平;

e)在极端电压下重复步骤a)-d)。

注:在每个频率上,测量应持续至少一个TDMA帧周期,空闲帧除外。

1.7.1.1.2空闲模式

a)按照4.8.1.2条所述对EUT进行初始化;

b)按表5设置则量接收机的测量宽;

c)

表5 测量带宽

d)测量接收机采用峰值检波,并设置为峰值保持;

e)测量100kHz-12.75GHz频段内的杂散骚扰电平;

f)在极限电压下重复步骤a)b)。

注:在每个频率上,测量应持续足够时间,以便EUT在此期间内收到含有寻呼信道的一个TDMA帧。

1.7.1.2限值

1.7.1.

2.1专用模式

专用模式下传导杂散骚扰限值如表6所示。

表6 传导杂散骚扰限值

1.7.1.

2.2空闲模式

空闲模式下传导杂散骚扰限值如表7所示。

1.7.2辐射杂散骚扰

本测量项目适用于EUT的机壳端口。

测量应在EUT,或者EUT与其辅助设备相结合的典型配置下进行。

不能与外部电源相连的EUT不进行极端电压情形下的测量。

1.7.

2.1测量方法

辐射杂散骚扰是指由EUT的机壳、结构及互连电缆引起的杂散骚扰。

辐射杂散骚扰测量应在电波暗室中进行。电波暗室必须符合ETS 300 607-1 (1997-1)[11]的附录A 中GC5的要求。

辐射杂散骚扰的功率电平是通过“置换测试法”来确定的。用电波暗室预校正器置换移动台来进行发射,使辐射杂散骚扰测试接收机得到相同的功率响应,则此时预校正器发射的功率就是EUT辐射杂散骚扰的功率电平。

1.7.

2.1.1专用模式

a)按照4.8.1.1条所述对EUT进行初始化;

b)测量接收机采用峰值检波,并设置为峰值保持;

c)把测量接收机的测试天线靠近EUT,以便找出在30MHz-60GHz频段内MS的辐射杂散骚扰频率;

d)把测试天线离开EUT一定距离(通常为3m或10m);

e)把测量接收机调谐到步骤c)中检测到的频率上;

f)按表8设置测量接收机带宽;

表8 测量带宽

h)用“置换测试法”确定EUT的辐射杂散骚扰功率;

i)改变测试天线的极化方向,重复步骤b)-h);

j)在极限电压下重复步骤a)-I)。

注:在第个频率上,测量应持续至少一个TDMA帧周期,空闲帧除外。

1.7.

2.1.2空闲模式

a)按照4.8.1.2条所述对EUT进行初始化;

b)测量接收机采用峰值检波,并设置为峰值保持;

c)把测量接收机的测试天线靠近EUT,以便找出在30MHz-6GHz频段内EUT的辐射杂散骚扰频率;

d)把测试天线离开EUT一定距离(通常为3m或10m);

e)把测量接收机调谐到步骤c中检测到的频率上;

f)按表9设置测量接收机带宽;

g)转动EUT,以便测试接收机获得最大功率响应;

h)用“置换测试法”确定EUT辐射杂散骚扰的功率电平;

i)改变测试天线的极化方向,重复步骤b)-h);

j)在极限电压下重复步骤a)-I)。

注:在每个频率上,测量应持续足够时间,以便EUT在此期间内收到含有寻呼信道的一个TDMA帧。

1.7.

2.2限值

1.7.

2.2.1专用模式

专用模式下辐射杂散骚扰限制如表10所示。

表10 辐射杂散骚扰限值

1.7.

2.2.2空闲模式

空闲模式下辐射杂散骚扰限值如表11所示。

1.7.3连续骚扰测量方法和限值

1.7.3.1辅助设备

本测量项目适用于辅助设备的机壳端口。

当辅助设备和MS一起测量时,发信机/收发信机的辐射发射应被忽略,但应记录本在测试报告中。

测量应在辅助设备的典型配置下进行。

1.7.3.1.1测量方法

测量距离为10m。测量按GB9254-1998进行。

1.7.3.1.2限值

辐射连续骚扰限值如表12所示

表12 辐射连续骚扰限值

1.7.3.2信号/控制端口

本测量适用于发信机、收信机、收发信机及其辅助设备。

测量应在EUT的典型配置下进行,或者EUT与其辅助设备相结合的典型配置下进行。

当采用准峰值检波测量,结果满足平均值限值时,认为设备符合两种限值的要求,不必再进行平均值检波测量。

1.7.3.

2.1测量方法

测量按GB9254-1998进行。

1.7.3.

2.2限值

传导连续骚扰限值如表13所示。

1.7.3.3DC电源输入/输出端口

本测量项目适用于DC电缆超过3m的EUT。

如果EUT的DC电缆不足3m,且是专用的AC电源到DC电源的连接缆,测量就只在8.4节中所规定的AC输入端口上进行。

测量应在EUT,或EUT与其辅助设备结合的典型配置下进行。

当采用准峰值检波测量,结果满足平均值限值时,认为设备符合两种限值的要求,不必再进行平均值检波测量。

1.7.3.3.1测量方法

对于电流<16A的设备,测量按GB9254-1998进行,线路阻抗稳定网络(LISN)与直流电源相连。

对于电流>16A的设备,直流电源端口与50Ω/5μH的LISN相连,LISN应符合GB/T6113.1-1995中的要求。

直流输出端口应通过LISN与提取电源额定电流的负载相连。

测量接收机依次同每一个LISN的测量端口相连,记录传导连续骚扰电平。未被测量的LISN的测量端口应终接50Ω负载。

EUT应放置在接地平板上,接地平板如GB9254-1998中所定义的那样。LISN的参考接地点应用尽量短的导体与参考接地平板相连。

测量接收机应符合GB/T6113.1-1995中的要求。

1.7.3.4限值

传导连续骚扰限值如表14所示。

表14 传导连续骚扰限值

1.7.3.5AC电源输入/输出端口

本测量项目适用于交流电源供电的设备。

本测量项目不适用于直接与AC输入端口相连的AC输出端口(通过开关或电闸等)。

测量应在EUT,或者在EUT与其辅助设备相结合的典型配置下进行。

1.7.3.5.1测量方法

测量按GB9254-1998进行,线路阻抗稳定网络(LISN)与交流电源相连。

1.7.3.5.2限值

传导连续骚扰限值如表15所示。

1.8抗扰度试验方法和等级

1.8.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本试验项目适用于固定、车载和便携使用的MS及其辅助设备。

试验应在MS,或MS与其辅助设备相结合的典型配置下进行。

1.8.1.1试验方法和等级

试验按GB/T 17626.2-1998进行。

对于发信机、收信机、收发信机及其辅助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a)对于接触放电,EUT应能通过±2 kV和±4kV的试验等级。

b)对于空气放电,应能通过±2 kV、±4kV和±8kV的试验等级。

1.8.1.2性能判据

对于发信机,应采用5.2节所述的性能判据。

对于收信机或作为收发信机一部分的收信机,应采用5.4节所述的性能判据。

1.8.2辐射骚扰抗扰度试验

本试验项目适用于固定、车载便携使用的MS及其辅助设备。

试验应在MS,或者与其辅助设备相结合的典型配置下进行。

1.8.

2.1试验方法和等级

试验按GB/T 17626.3-1998进行,但要满足下列要求;

a)试验等级主3V/m,骚扰源经过1kHz的音频信号进行80%的辐度调制;

b)频率扫描步长应为瞬时频率的1%;

c)试验应在80MHz-1GHz整个频率范围内进行,但发信机、收信机或作为收发信机一部分的收信机的免测频段除外。

如果收信机或作为收发信机一部分的收信机在离散频率点的响应是窄带响应,那么此响应忽略不计。

试验频率应记录在测试报告中。

1.8.

2.2性能判据

对于发信机,应采用5.1节所述的性能判据。

对于收信机或作为收发信机一部分的收信机,应采用5.3节所述的性能判据。

1.8.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本试验项目适用于固定台及其辅助设备。

本试验项目也适用于连接电缆超过3m的信号/控制端口和DC电源输入/输出端口。

试验应在AC电源的输入端口上进行。

试验应在MS,或MS与其辅助设备相连的典型配置下进行。

1.8.3.1试验方法和等级

试验按GB/T 17626.4-1998进行,但要满足下列要求。

对具有长于3m的电缆或与AC电源相连的发信机、收信机、收发信机及其辅助设备:

a.信号/控制端口的试验电平为开路电压0.5kV;

b.DC电源端口的试验电平为开路电压1kV;

c.AC电源端口的试验电平为开路电压2kV。

1.8.3.2性能判据

对于发信机,应采用5.2节所述的性能判据。

对于收主机或作为收发信机一部分的收信机,应采用5.4节所述的性能判据。

1.8.4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本试验项目适用于固定台及其辅助设备。

试验应在AC电源的输入端口进行。

试验应在MS,或MS与其辅助设备相连的典型配置下进行。

1.8.4.1试验方法和等级

试验按GB/T 17626.5-1998进行。

试验等级:

a)线对地为1KV开路电压;

b)线对线为0.5KV开路电压。

1.8.4.2性能判据

对于发信机,应采用5.2节所述的性能判据。

对于收信机或作为收发信机一部分的收信机,应采用5.4节所述的性能判据。

1.8.5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本试验项目适用于固定、车载使用的MS及其辅助设备。

本试验项目适用于车载M极其辅助设备的信号/控制端口和DC电源输入/输出端口的连接电缆超过

2m的情形。

本试验项目适用于固定台及其辅助设备的信号/控制端口、DC电缆和AC电源输入/输出端口的连接电缆超过1m的情形。

试验应在MS,或MS与其辅助设备相连的典型配置下进行。

1.8.5.1试验方法和等级

试验方法采用GB/T 17626.6-1998中的电流钳注入法。当不会引起EUT性能降低时,可采用耦合、/去耦合网络或直接注入法进行试验。

试验按GB/T 17626.6-1998进行,且应满足下列要求:

a)信号由1kHz的音频信号进行80%的幅度调制;

b)在150kHz-5MHz频率增加的步长应为50kHz,在5-80MHz频率范围,频率增加的步长应为瞬时频率的1%;

c)试验等级应采用GB/T 17626.6-1998中给出的试验等级2,当转移阻抗为150Ω时,试验电平的均方根值为3V;

d)试验应在整个150KHz-80MHz频率范围内进行;

e)如果收信机或作为收发信机一部分的收信机在离散频率点的响应是窄带响应,那么此响应忽略不计。

1.8.5.2性能判据

对于发信机,应采用5.1节所述的性能判据。

对于收信机或作为收发信机一部分的收信机,应采用5.3节所述的性能判据。

1.8.6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试验

本试验项目适用于由AC电源供电的固定台及辅助设备。

试验应在AC电源输入端口进行。

试验应在MS,或MS与其辅助设备相连的典型配置下进行。

1.8.6.1试验方法和等级

试验按GB/T 17626.6-1998进行。

试验等级为:

a)电压暂降:电压降低30%,持续时间10ms;

b)电压暂降:电压降低60%,持续时间100ms;

c)电压中断:电压降低95%以上,持续时间5000ms。

1.8.6.2性能判据

对于电压降低30%,持续时间为10ms的电压暂降,应采用下列性能判据:

a)对于发信机,采用5.2节所述的性能判据;

b)对于收信机或作为收发信机一部分的收信机,应采用5.3节所述的性能判据,但不进行音频测试(即不监视1kHz时的电平)。

对于电压降低60%、持续时间100ms的电压暂降低95%以上、持续时间5000ms的电压中断,

应采用以下性能判据:

c)如果MS装配有后备电池或与后备电池相连,那么对应采用5.2节所述或5.4节所述的性能判据;

d)如果MS仅由AC电源供电(不使用后备电池),那么对应采用5.2节所述的及5.4节所述的。

在试验过程中,易失用户数据可以丢失,通信连接不需维持,但在试验后可重新建立通信连接。

对通信连接断开或或用户数据丢失的情形,应在测试报告中作记录。

1.8.7瞬变和浪涌抗扰度试验(车载环境)

本试验项目适用于车载环境下的MS及其辅助设备。

试验应对车载环境下MS及其辅助设备的12V和24V的DC电源输入端口进行。

试验应在MS,或MS与其辅助设备相连的典型配置下进行。

1.8.7.1试验方法和等级

试验按ISO7637-1(1990)和ISO7637-2(1990)进行。

1.8.7.2由12V直流供电的EUT

对于直流与12V的车载蓄电池相连的EUT,应采用以下与ISO7637-1(1990)一致的要求:

a)脉冲3a和3b,试验等级Ⅱ,对每种脉冲,试验时间减少到5min;

b)脉冲4,试验等级Ⅱ,每个脉冲,脉冲具有如下特性:

Vs=5V,Va=2.5V,t6=25ms,t8=5s,tf=5ms。

对于不直接与12V车载蓄电池相连的EUT,应采用以下脉冲,作为对上述a)和b)中脉冲的补充;

c)脉冲1,试验等级Ⅱ,t1=2.5s,10个脉冲;

d)脉冲1,试验等级Ⅱ,t1=2.5s,10个脉冲;

1.8.7.3由24V车载蓄电池相连的EUT,应采用以下与ISO7637-2(1990)一致的要求:

a)脉冲3a和3b,试验等级Ⅱ,对每种脉冲,试验时间减少到5min;

b)脉冲4,试验等级Ⅱ,5个脉冲,具有如下特性:

Vs=10V,Va=5.0V,t6=25ms,t8=5s,tf=5ms。

对于b)中的脉冲4,试验应按照ISO7637-1(1990)来进行。

对于不与24V车载蓄电池相连的EUT,应采用以下的脉冲,作为对上述a)T和b)中脉冲的补充:c)脉冲破a,试验等级Ⅱ,t1=2.5s,Ri=25,10个脉冲;

d)脉冲1b,试验等级Ⅱ,t1=2.5s,Ri=100,10个脉冲;

1.8.7.4脉冲2,试验等级Ⅱ,t1=

2.5s,10个脉冲;

对在两种直流电压下工作的MS及其辅助设备,9.7.1.1条所述和9.7.1.2条所述的要求都应满足。

对在12V直流电流下工作,如通过适配器从24V直流电源供电,那么MS应符合9.7.1.1条所述的要求,但MS和电源适配器应符合9.7.1.2条所述的要求。

1.8.7.5性能判据

对发信机,脉冲3a和3b,应采用5.2节所述的性能判据。对脉冲1、1a、1b、2和4,也采用5.2节所述的性能判据。在试验过程中,通信连接不需维持,但在试验后重新建立。

对于收信机或作为收发信机一部分的收信机,脉冲3a和3b,应采用5.3节所述的性能判据,但不进行音频测试(即不监视1kHz时的电平)。对脉冲1、1a、2和4,应采用5.4节所述的性能判据。在试验过程中。在试验过程中,通信连接不需维持,但在试验后可重新建立。

电子常识-GB-T17626-电磁兼容试验简介

标准-GB/T 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全标准 电磁兼容性测试(简称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 磁干扰的能力。EMC设计与EMC测试是相辅相成的。EMC设计的好坏是要通过EMC测试来衡量的。只有在产品的EMC设计和研制的全过程中,进行EMC的相容性预测和评估,才能及早发 现可能存在的电磁干扰,并采取必要的抑制和防护措施,从而确保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GB/T 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系列标准包括以下部分:GB/T 17626.1-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 验总论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 抗干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 场辐射抗干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 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7-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供电系统 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 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 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9-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 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0-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 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 扰度试验 GB/T 17626.1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交流电源 端口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的的低频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4-200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波动 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7-200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 输入端口纹波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27-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三相电压 不平衡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标准与测试

电磁兼容作业 电磁兼容标准与测试 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703班 姓名:贾震 学号:070301091

电磁兼容标准及测试 一.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信息、通讯等高科技的迅速进步与发展,对电磁骚扰的控制与防护提出了繁多而又复杂的问题。在世界各国,特别是欧洲的一些先进国家,经过几十年对电磁干扰和抗干扰等问题的研究和控制,已将这些技术研究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电磁兼容就是研究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时间、有限的频谱资源条件下,各种用电设备(分系统,系统、广义的还包括生物体),可以共存并不致引起降级的一门科学,国家标准GB/T 4365-1995《电磁兼容术语》对电磁兼容所下的定义为:“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就是说在规定的电磁环境中,任何设备、系统都不因受电磁干扰而降低工作性能,并且其本身所发射的电磁能量也不大于规定的极限值,以免影响其它设备或系统的正常工作,从而达到互不干扰而共存的目地。 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法文缩写是CISPR)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它成立于1934年,是最早开始系统地对电磁兼容进行研究的国际性的标准化组织。该委员会成立的初衷主要是保护广播、通讯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围绕这方面的问题,对车辆、

家电、电动工具、工科医射频设备、高压架空线路等提出了一系列骚扰限值(包括射频辐射和传导两方面,工作频率多在9kHz~18GHz)和测试方法的标准。近几年来随着它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也开展了一些抗扰度标准的研究。它更主要的重点还是研究电磁骚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 二、电磁兼容标准 早在一九三四年国际电工委员会就成立了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简称CISPR,专门研究无线电干扰问题,制定有关标准,旨在保护广播接收效果。当初只有少数国家参加该委员会,如比利时、法国、荷兰和英国等。经过多年的发展人们对电磁兼容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89年欧洲共同体委员会颁发了89/336/EEC指令,明确规定,自1996年1月1日起,所有电子、电器产品须经过EMC性能的认证,否则将禁止其在欧共体市场销售。此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较大反响,EMC已成影响国际贸易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技术的发展CISPR工作范围也由当初保护广播接收业务扩展到涉及保护无线电接收的所有业务。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两个专们从事电磁兼容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委员会:一个就是CISPR成立于1934年;另一个是电磁兼容委员会TC77,成立于1981年。CISPR最初关心的主要是广播接收频段的无线电骚扰问题,之后在EMC标准化工作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CISPR已基本上将工业和民用产品的EMC考虑在其标准中。CISPR 还起草了通用射频骚扰限额值国际标准草案,这样,对那些新开发的以及暂时还不能与现有CISPR产品标准相对应的产品,可以用射频骚扰

电磁兼容国家标准分类和电磁兼容的通用标准

电磁兼容国家标准分类和电磁兼容的通用标准 (一)参照国际上的标准分类方法,电磁兼容国家标准分为四类,组成了中国的电磁兼容标准体系。 (1)基础标准 属于基础标准的有电磁兼容名词术语、电磁环境、电磁兼容测 量设备规范和测量方法等。这类标准的特点是不给出指令性限 值,也不给出产品性能的直接判据,但它是编制其他各类标准 的基础。如GB/T 4365--1995《电磁兼容术语》,GB/T 6113 系列标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和测量方法》, GB/T17626 系列标准《电磁兼容试验方法和测试技术》等等。(2)通用标准 通用标准是对给定环境中所有产品给出一系列最低的电磁兼容 性能要求。通用标准中的各项试验方法可以在相应的基础标准 中找到,通用标准可以成为编制产品族标准和专用产品标准的 导则。通用标准对那些暂时还没有相应标准的产品有极好的参 考价值,可用作进行电磁兼容摸底试验。 通用标准讲述住宅、商业、轻工业环境等两种不同环境,考虑 到电磁兼容有电磁骚扰发射和抗扰度两个不同方面。因此通过

不同组合,通用标准实际上有四个分标准。我国的电磁兼容通 用标准选自IEC61000-6 系列标准,对应的通用国家标准的系 列号为GB/T17799 。 (3)产品族标准 产品族标准针对特定的产品类别,规定他们的电磁兼容性能要 求及详细测量方法。产品族标准规定的限值应与通用标准相一 致,但不同的产品族产品有它的特殊性,必要时可增加试验项 目和提高试验限值。产品族标准是电磁兼容标准中所占份额最 多的标准。如GB9254-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 和测量方法》,GB4343-199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电热器具、电动工具以及类似电器无线电干扰特性测量方法和允许值》等。(4)专用产品标准 专用产品标准通常不单独形成电磁兼容标准,而以专门条款包 含在产品通用技术条件中,专用产品标准的电磁兼容要求与产 品族标准相一致(在考虑到产品的特殊性后,对其电磁兼容性 要求也可作某些更改),但产品标准对电磁兼容的要求更加明 确,还要增加产品性能和价格的判据。产品标准通常不给出具 体的试验方法,而给出相应的基础标准号,以备查考。 表1 部分电磁兼容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应关系

EMC电磁兼容性测试国标

1.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PDA 手机EMC电磁兼容性测试 1.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发送和接收语音和/或数据的第一阶段和第二段GSM 900MHz和DCS 1800MHz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移动台(MS)及其辅助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要求,包括测量方法、频率范围、限值和性能判据。 1.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113.1-1995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GB 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 扰度试验 ●ISO 7637-1 (1990) 车辆传导和耦合的电气骚扰第一部分带有12V额定电压电 源的客车和小型商用交通工具公沿电源线的瞬态传导 ●ISO 7637-2 (1990) 车辆传导和耦合的电气骚扰第二部分带有24V额定电压电 源的客车和商用交通工具仅沿电源线的瞬态传导 ●ETS300 607-1(1997-1) 欧洲数字蜂窝通系统(第二阶段)移动台的一致性规范 (GSM11.10-1) 1. 3 定义和缩略语 1.3。1 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辅助设备(Ancillary Equipment) 与MS收信机、发信机或收发信机相连的设备(装置),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i.与MS收信机、发信机或收发信机相连,以提供额外的操作和/或控制特性(例如,把控 制延伸到其它位置); ii.不能独立于收信机、发信机或收发信机使用,否则不能单独提供用户功能; iii.所连接的收信机、发信机或收发信机,在没有此辅助设备时,能执行诸如收发等预定的功能(即辅助设备不是主设备基本功能的子单元)。 ●固定台(Base Station Equipment) 在固定位置使用并由交流电源供电的MS。 ●空闲模式(Idle Mode) MS收信机或收发信机的一种工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被测设备(EUT)已加电,可提 供服务,并能对建立呼叫的要求作出响应。 ●一体化天线设备(Integral Antenna Equipment) 该类设备的天线无需外部接头,是设备的一部分。一体化天线可以是内置的或外置的。 ●端口(Port) 指定设备与外部电磁环境的特定接口。

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试验标准和达标技术

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试验标准和达标技术 关键词:GJBI51A-97标准;电磁兼容性;电磁干扰;受测试设备;屏蔽;滤波 0 引言 近20年来,军工电子设备对于电磁工作环境的兼容性能日益受到重视。EMC (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不仅与温度、湿度、振动等并列成为考核军工设备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而且对某些军工电子设备来讲,电磁兼容性更是提到了所有各种环境要求中最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现代军工装备的电子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后,军工电子设备的功率谱和频率谱不断向高端和低端两个方向延伸,军工电子设备在海、陆、空各种平台上的安装密集度也大幅增加,导致各电子设备相互之间的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要求军工电子设备必须具有规定的电磁兼容能力已成为从事设备设计、生产、使用有关各方的共识。 为了考核军工电子设备的EMC性能,几乎所有的军工电子设备都要求必须通过国家军用标准规定的电磁兼容性试验测试。因此,近年来有关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试验标准和达标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与其他环境条件的考核要求不同,“电磁兼容性”的检验不仅要考核设备对电磁环境的适应能力,还要考核该设备的存在是否会造成不利于容纳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电磁环境。因此,电磁兼容性试验是双向性的试验,受测试设备(EUT,equipment under test)必须在承受外部电磁干扰和不对外产生电磁干扰两方面同时达标才算合格。又因为电磁信号能够通过电路传导和空间辐射两种途径产生效应,所以,为使军工电子设备能够在电磁兼容性试验中达标,必须在设备的电子电气系统和机械结构系统两方面协调采取措施。这些因素决定了电磁兼容性试验相对其他的例行环境试验来说更为复杂,达标也更不容易。 对从事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和试验的人员来说,除了要掌握与设备有关的专业知识和必不可少的电磁学、电子学、电工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有关材料科学和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外,还必须熟悉有关电磁兼容性试验的军用标准,并尽可能详细地了解各项试验的物理含义及对试验测试的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围绕GJB151A.97标准的主要条文,笔者结合十几年来对海、陆、空各种安装平台上的军工电子设备从事电磁兼容性设计和试验工作的实践,针对军标电磁兼容性试验的各项

GJBI51A-97标准 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试验标准和达标技术

GJBI51A-97标准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试验标准和达标技术 目录 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试验标准和达标技术 (2) 引言 (2) 1 GJB151A一97标准简介 (2) 2 .军工电子设备的EMC特点和设计对策 (3) 2.1 电源和EMC的关系 (4) 2.2 机箱电磁屏蔽 (4) 2.3 电路设计中的EMC对策 (4) 2.4 注重接地质量 (5) 3 针对各项军标EMC试验的达标技术 (5) 3.1 传导发射类试验 (5) 3.2 传导敏感度类试验 (6) 3.3 辐射发射类试验 (7) 3.4 辐射敏感度类试验 (8) 4 军工电子设备EMC设计实例 (8) 4.1 主要设计考虑及措施 (9) 参考文献: (9)

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试验标准和达标技术 关键词:GJBI51A-97标准;电磁兼容性;电磁干扰;受测试设备;屏蔽;滤波 引言 近20年来,军工电子设备对于电磁工作环境的兼容性能日益受到重视。EMC不仅与温度、湿度、振动等并列成为考核军工设备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而且对某些军工电子设备来讲,电磁兼容性更是提到了所有各种环境要求中最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现代军工装备的电子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后,军工电子设备的功率谱和频率谱不断向高端和低端两个方向延伸,军工电子设备在海、陆、空各种平台上的安装密集度也大幅增加,导致各电子设备相互之间的电磁干扰(EMI)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要求军工电子设备必须具有规定的电磁兼容能力已成为从事设备设计、生产、使用有关各方的共识。 为了考核军工电子设备的EMC性能,几乎所有的军工电子设备都要求必须通过国家军用标准规定的电磁兼容性试验测试。因此,近年来有关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试验标准和达标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与其他环境条件的考核要求不同,“电磁兼容性”的检验不仅要考核设备对电磁环境的适应能力,还要考核该设备的存在是否会造成不利于容纳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电磁环境。因此,电磁兼容性试验是双向性的试验,受测试设备(EUT)必须在承受外部电磁干扰和不对外产生电磁干扰两方面同时达标才算合格。又因为电磁信号能够通过电路传导和空间辐射2种途径产生效应,所以,为使军工电子设备能够在电磁兼容性试验中达标,必须在设备的电子电气系统和机械结构系统两方面协调采取措施。这些因素决定了电磁兼容性试验相对其他的例行环境试验来说更为复杂,达标也更不容易。 对从事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和试验的人员来说,除了要掌握与设备有关的专业知识和必不可少的电磁学、电子学、电工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有关材料科学和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外,还必须熟悉有关电磁兼容性试验的军用标准,并尽可能详细地了解各项试验的物理含义及对试验测试的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围绕GJB151A.97标准¨的主要条文,笔者结合十几年来对海、陆、空各种安装平台上的军工电子设备从事电磁兼容性设计和试验工作的实践,针对军标电磁兼容性试验的各项主要考核要求,提供一些有利于使试验项目达标的实用技术和经验。 1 GJB151A一97标准简介 GJB151A.97标准全称为“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是我国为军用电子、电气、机电等设备和分系统的研制和订购制定的关于设备电磁发射和敏感度特性的国家军用标准,规定了军用设备必须满足的EMC要求。该标准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批准,发布于1997年5月23日,于1997年12月1日起实施。与该标准密切相关并同期发布和实施的另一个标准是GJB152A-97标准[2]“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规定了GJB151A-97标准中各项试验指标的测量方法。 GJB151A-97标准的前身是发布于1986年的GJB151A-86标准,新版标准参照国外军标(主要是美国军标MIL)对老标准作了修订,对一些指标作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根据GJB151A-97标准的规定,军用电子设备的EMC试验包括下列19项:·CE101 25 Hz~10 kHz电源线传导发射 ·CE102 10 kHz~10 MHz电源线传导发射 ·CE106 10 kHz~40 GHz天线端子传导发射 ·CE107电源线尖峰信号(时域)传导发射

电磁兼容测试标准与测试方法

2 产品自身所产生的电磁骚扰的测量方法 在GB4343、GB4824、GB9254和GB17743(分别对应于家用电器和电动工具、工科医射频设备、信息技术设备、电气照明设备)等产品族标准中都提到了做电磁骚扰发射的测量。尽管产品相差很远,但试验的项目和试验的方法还是有共通的地方,下面分别介绍之(对于GB13837标准所讲述的声音和广播电视接收设备,以及GB14023标准所讲述的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由于情况的特殊性,在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上较大差异,不予叙述)。 2.1 交流电源线的传导骚扰测量 (测试频率范围0.15至30MHz) ① 试验布置 ·试验在屏蔽室内进行。 ·接地平板用厚度0.5mm以上、面积为2m×2m以上的金属板。接地平板与大地要电气连接(或用长宽比小于5:1、厚度为0.5mm的薄铜条,通过屏蔽室与大地连接)。 ·试品与屏蔽室墙壁至少相距800mm。 ·试品与人工电源网络之间的距离为800mm;与测量仪器的距离应不小于800mm。人工电源网络与接地平板在射频范围内应具有良好的连接。 ② 干扰测量仪 干扰测量仪是一台测量动态范围大、灵敏度高的专用测量接收机。由于测量的对象是微弱的连续波信号,或者是幅值很强的脉冲信号,因此要求测量接收机本身的噪声极小,灵敏度很高,检波器的动态范围大,前级过载能力强,而且在整个测量频段内的测量精度能满足±2dB的要求。干扰测量仪的输入阻抗为50Ω。 与普通的场强仪不同,场强仪主要用于测量广播、电视的信号场强及工科医射频设备的辐射场强。这些信号都是正弦波的电磁场。 与频谱仪也不同,频谱仪常采用峰值检波,比干扰测量仪有快得多的测量速度。 由于电磁骚扰测量的产品族标准都是从CISPR(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标准转化过来的。其本意都是为了保护通信和广播的畅通,这一切都与人的主观听觉效果有关,所以平均值检波、峰值检波都不足以说明脉冲性质干扰对听觉造成的效果,而必须用到准峰值检波的概念,后者与干扰对听觉造成的效果相一致。 平均值检波:其最大特点是检波器的充放电时间常数相同,特别适用于连续波的测量。 峰值检波:特点是充电的时间常数很小,即使是很窄的脉冲也能很快地充到稳定的峰值。当中频信号消失后,由于电路的放电时间常数很大,检波的输出电压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在峰值上。 准峰值检波:它的充放电时间常数介于平均值和峰值 产品认证、电磁兼容测试标准与测试方法(二) 钱振宇 2008.03·

GB T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全标准简介

GB/T 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全标准简介 电磁兼容性测试(简称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EMC设计与EMC测试是相辅相成的。EMC设计的好坏是要通过EMC测试来衡量的。只有在产品的EMC设计和研制的全过程中,进行EMC的相容性预测和评估,才能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电磁干扰,并采取必要的抑制和防护措施,从而确保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GB/T 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系列标准包括以下部分: GB/T 17626.1-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干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干扰度 试验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试验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6-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 扰度 GB/T 17626.7-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 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9-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0-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1-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交流电源端口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的的低频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4-200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波动抗扰度试验

EMC电磁兼容测试产品的标准

产品办理EMC电磁兼容测试的标准 EMC电磁兼容测试指的是对电子产品在电磁场方面干扰大小(EMI)和抗干扰能力(EMS)的综合评定,是产品质量重要的指标之一,电磁兼容的测量由测试场地和测试仪器组成。 EMC电磁兼容测试产品的标准: CISPR 14-1:2000 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1部分:发射CISPR 14-2:2006 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2部分:抗扰度产品类标准 EN 61000-1-1:1992 电磁兼容(EMC)第1部分:总则第1节:基本定义和术语的应用与解释 EN 61000-2-2:2002 电磁兼容(EMC)第2部分:环境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低频传导骚扰及信号传输的兼容水平 EN 61000-2-4:2002 电磁兼容(EMC)第2-4部分:环境低频传导骚扰的兼容水平EN 61000-2-9:1996 电磁兼容(EMC)第2部分:环境第9节:HEMP环境叙述干扰辐射EMC基本标准 EN 61000-2-10:1999 电磁兼容性(EMC)第2部分:环境第10节:HEMP环境描述传导骚扰 EN 61000-2-12:2003电磁兼容性(EMC)第2部分:环境第12节:公共中压电源供给系统中低频传导骚扰和信号传输的兼容性水平 EN61000-3-2:2000电磁兼容(EMC)第3-2部分:额定值辐射谐波电流的额定值(设备输入电流为16A/相位) EN61000-3-3:1995电磁兼容(EMC)第3-3部分:限值每相额定电流≤6A并不需有条件连接的设备用公共低压供电系统中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EN61000-3-11:2000电磁兼容性(EMC)第3-11部分:限值公共低压供电系统中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额定电流不低于75A并限于条件连接的设备 EN 610004-1::2000电磁兼容(EMC)第4-1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61000-4系列综述 EN61000-4-2:2001电磁兼容(EMC)第4-2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干扰试验 EN61000-4-3:2002 电磁兼容(EMC)第4-3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辐射、射频和电磁场的抗干扰度试验 EN61000-4-4:2004 电磁兼容(EMC)第4-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EN61000-4-5:2001 电磁兼容(EMC)第4-5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EN61000-4-6:2001 电磁兼容(EMC)第4-6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EN61000-4-7:2002 电磁兼容(EMC)第4-7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诸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 EN61000-4-8:2001 电磁兼容(EMC)第4-8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干扰试验 EN61000-4-9:2001 电磁兼容(EMC)第4-9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