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原边防军人常见心理问题

浅谈高原边防军人常见心理问题

浅谈高原边防军人常见心理问题

发表时间:2012-08-30T16:46:36.4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4期供稿作者:郭禹冯国君宋虎[导读] 加强对高原军人心理辅导工作,对预防和减少部队心理疾病的发生,保障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郭禹冯国君宋虎(西藏林芝解放军第1 1 5 医院西藏林芝 8 6 0 0 0 0 )西藏高原地处严寒、空气稀薄缺氧,强紫外线辐射等异常恶劣气候特点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活单调枯燥,精神生活相对匮乏,社会支持范围较窄,这些特殊的生存环境,加上军人的严格管理制度和高强度的训练,经常会给驻守在此的高原军人带来心理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使部队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加强对高原军人心理辅导工作,对预防和减少部队心理疾病的发生,保障和提高部队战

斗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需要。结合我院2006年8月来等对2000名西藏高原官兵S C L-90心理问卷调研结果,将相关心理问题分析及预防汇报如下。

一、西藏高原军人常见心理问题

我院对2000名西藏高原官兵S C L-90心理问卷调研结果显示:西藏高原官兵各项指标与内地部队常模相比,除人际敏感因子外,均明显异常,且海拔越高,心理问题越趋严重。其中恐惧、焦虑、抑郁、孤独、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尤为突出。现分析如下。

(一)恐惧、焦虑心理及睡眠障碍

1.自然环境因素对高原严寒缺氧的恶劣气候、险峻道路、艰苦生活环境、高原反应防护知识等不完全了解,感到缺乏安全感,精神紧张。当进入高原后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胸闷、气短等急性高原反应时,便易产生恐惧抑郁心理。同时,高原低氧和过度通气本身容易诱发焦虑及睡眠障碍[1]。

2.部队特殊环境因素对部队严格管理,快节奏的生活及高强度的训练不适应,感到紧张、焦虑。并且作为高原边防军人,急难险重任务多,肩负使命重,物质文化生活环境差,使高原军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和焦虑。

(1)孤独心理因西藏高原地理环境特点造成严重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活单调枯燥,精神生活相对匮乏。高原官兵生存环境艰苦,与外界相对隔绝,极易产生强烈孤独感。

(2)抑郁心理驻防高原后,在高原缺氧的刺激下,人体通过长期不间断的调节过程,内环境始终不能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而出现一系列的功能失调现象,即高原适应不全症。表现为失眠、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降低、情绪不稳定、脱发、反甲等[2],这些军人往往同时伴有抑郁心理。而缺氧本身也往往是心理疾患的重要诱因与病因。

二、预防

(一)提高军人整体心理素质,严把心理选拔的准入关。在新兵入伍、新学员入学体检中引入心理检测,及时发现筛选出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人,以提高军人整体心理素质。

1. 正确认识高原,培养高原军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力。在进入高原前进行卫生宣传教育,讲解有关高原地理、气候特点、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进入高原过程中和进入高原后的防护原则,高原饮食、作息、和营养卫生,高原疾病防治等知识。通过积极的宣传教育,使大家了解高原环境的特点,建立信心,消除心理紧张状态。当发现情绪波动较大,畏惧、焦虑心情较重者,做好引导稳定情绪工作。

2.及时进行军事生活环境和战场环境的心理适应性训练,及时引导他们形成对军人角色的认知,尽快学会有序地生活,消除紧张心理;要经常组织涉险训练,使他们多一些“危险”经历。要在作战地域、仿真战场环境等困苦条件下,多方面对高原军人进行模拟训练实战演练,使其提高心理适应力。

3.加强环境建设。要强化“以人为本、环境育人”观念,营造一个积极健康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如加强营房绿化建设,改善高原军人的物质文化生活,健全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等,努力培养高原军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献身国防,献身边疆的良好心态。

4.搞好高原军人心理辅导工作。军人心理辅导是对军人进行心理教育与疏导的主要主法,是维护军人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做好经常性的心理辅导工作,首先要准确掌握官兵心理素质现状,通过心理测验、谈话等多种形式,建立、完善官兵心理档案,增强心理辅导的针对性;定期进行心理状况调查,掌握心理变化规律和倾向性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化解消极心理,使部队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

三、小结

高原军人只要能够正确认识高原特殊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进行良好的心理调控和训练,提高心理素质,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能让西藏高原军人保持情绪稳定,促进人格形成,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对待生活和对抗应激,由被动服从,转为积极主动去适应环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西藏高原军人的心理健康,对促进部队全面建设和战斗力的提高,确保部队的战斗力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钰琪.高原病理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9

[2]李素芝,高钰琪.高原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4~95

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适应问题 从老百姓到军人,从战士到班长、军官,青年军人经常要面对新的情况,扮演新的角色,执行新的任务,适应新的环境。在适应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带来许多心理问题。包括新兵入营后的心理适应、服役期间角色变化的心理适应、日常行为习惯的心理适应、任务转化中的心理适应、军人对社会环境的心理适应、退役时的心理适应等问题。其中以新兵入营后一周到两个月之间,心理的不适应表现得最为集中和明显。 (二)自我意识问题 青年军人在自我发展中,既存在着自我认识、评价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同时又存在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如何协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将是青年军人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青年军人自我意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相互矛盾的倾向;过度的自我接受与过度的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与过度的自卑感;自我中心与盲目从众;过分的独立意识与过分的逆反心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自卑心理。 自卑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或其它原因所产生的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军人自卑主要表现在; (1)消极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明显不如他人。(2)泛化,有的人由于身体引起的自卑,使他感到自己的言谈举止及社会交往能力均不如别人。(3)敏感性和掩饰性,具有自卑感的人往往对自己的不足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很敏感,常把别人与自己无关的言行看成是对自己的轻视。由于担心自己的缺陷被人知道,因而常加以掩饰或否认,或回避与别人交往,或有时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 (三)人际关系问题 人类的适应,首先是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障碍主要也是由人际关系失调而引发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心理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军人人际交往问题主要表现为:缺少知心朋友,与个别人难以交往,与他人交往平淡,社交恐惧,不想交往等。其中孤独心理和猜疑心理是人际关系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猜疑心理是一种由主观推测而产生的不信任的复杂情绪体验。猜疑心重的人往往整天疑心重重,无中生有,认为人人都不可信,人人都不可交。猜疑心理是军人交往中的一种消极心理,如有的军人在发展进步遇到挫折,愿望不能实现时,便疑心谁跟自己过不去。当受到领导批评时,总是疑心谁向领导打了小报告,疑心与自己竞争的入使绊子,疑心与自己有过结的人伺机报复等。甚至有人对自己稍微表现出一丝异常,就怀疑是对自已有成见。个人一旦掉进无端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战友失去信任,对自己心生疑窦,既损害正常的人际交往,又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孤独心理是因缺乏与人的交流而产生的孤单、寂寞的情绪体验。心理上的孤独并不等于一个人独处,真正的孤独,往往产生于那些虽有表面接触,但缺乏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人。不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20200504104211)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环境适应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 2、学习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问题、学习动力问题、学习方 法问题、学习态度问题,以及学习成绩差等等。大学期间,学习往往不再如高中阶段那样得到 绝大多数人的重视,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态度不好构成了学习问题的主要方面。 3、人际关系问题。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 个重要课题。同高中阶段相比,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学习,也成为大学 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人际关系问题常常表现为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没有知心朋友,缺乏 必要的交往技巧,过分委曲求全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孤单、苦闷、缺少支持和关爱等痛苦感受。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 不可避免的。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的报复心理等, 而性心理问题常见的有:手淫困扰,以及由婚前性行为、校园同居等问题引起的恐惧、焦虑、担忧等 5、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 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 6、求职与择业问题,是高年级大学生常见问题。在跨入社会时,他们往往感到很多的困惑 和担忧。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涯,求职需要些什么样的技巧等等问题, 都会或多或少带来困扰和忧虑。 7、神经症问题。长期的睡眠困难、焦虑、抑郁、强迫、疑病、恐怖等都是神经症的临床表 现症状 第七种问题是偏离正常状态的心理问题,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而对于大部 分同学来说,常常遭遇到的是前六种心理困扰,这些困扰主要是由很多现实的社会心理因素 所导致,也往往是暂时性的,经过自己的主动调节或寻求咨询老师的帮助,多能恢复心理的 平衡和适应。 二、如何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已逐渐加深,但大学生们在对待他人的心理困 惑的态度上比对待自己的更为理性,一旦涉及自己则表现得优柔寡断,觉得难以启齿, 常常不知所措。要改善这一心态,建议: 1、坦然面对。心理健康也跟身体健康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

消防官兵心理问题产生原因浅析)

消防官兵心理问题产生原因浅析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消防部队官兵心理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各种观念的碰撞日益加剧,广大官兵在集中精力迎接各种挑战中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一些不能正视现实、缺乏适应能力的官兵会产生困惑、迷惘、紧张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嫉妒、自卑、包袱、恐惧、压抑、挫折等心理疾病。找出官兵心理问题的产生的原因,对在部队展开心理素质教育与疏导,提高部队战斗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造成消防官兵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多,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外部因素,即所处社会环境不利影响;二是内部因素,即官兵自身条件的不利影响。 (一)主观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的原因。由于每个人受到认识能力、知识水平、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对问题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即使同一问题,不同的人在认识上也是不一致的。比如:多数官兵都不愿从事灭火救援工作,一是怕苦怕累;二是灭火救援工作危险性大,不安全;三是工作清贫,没有实惠。 2.道德素质的原因。人的思想决定人的行动。如果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存在问题,那么他就不会有高尚的行为。比如有的私心杂念重,个人主义思想严重;有的思想消极,不

思进取等。 3.生活习惯的原因。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是不能脱离社会这个群体而独立存在的。消防官兵也不例外,他们也会受到家庭影响和沾染社会上不良风气而养成恶习。如有的性格怪癖,性情暴躁;有的我行我素,无视纪律,不服从管理等。 4.个人性格原因。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恩格斯指出:“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比如有的官兵脾气粗暴,情绪偏激,做事不计后果;有的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时改时犯;有的对立情绪大,自暴自弃等。 (二)客观原因分析一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部分官兵在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上引起的思想问题增多。二是信息传播的现代化,使部分消防官兵思想变化加快,特别是国防形势复杂多变,官兵在政治信念上反映出不同的思想认识问题。三是由于消防部队工作的特殊性,消防官兵接触人员广泛,接触阴暗面多,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资本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渗透的渠道增多,使官兵易受腐蚀。四是部队所处环境艰苦,任务繁重,特别当工作出现挫折时,领导没有积极做好工作,处理问题简单,引起感情淡漠。五是单位风气不正,奖惩不明,分工不合理,生活上关心不够,压抑了一些同志的上进心,还有的管理松懈,八小时以外形成失控漏管,

浅谈领导干部心理健康

浅谈领导干部心理健康 一、目前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几种心理健康问题 1、心理疲劳。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疲劳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反复的心理刺激及恶劣的情绪逐渐形成的。它超越了个人心理的警戒线,这道防线一旦崩溃,各种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不断发生。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在精神上会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在身体上则会引发多种心身疾患。当心理方面出现功能障碍时,会表现为紧张不安、动作失调、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工作效率下降等。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感到身体劳累。不少领导干部每天生活无规律,工作任务繁重,常常眼睛酸痛发胀,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晚上失眠多梦,经医院检查又无实质性的病症,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二是感到工作厌倦。不少领导干部长期从事单调、重复的公务活动,产生心理饱和,工作兴趣和激情逐渐减退。三是诱发心理疾病。由于生理疲劳、心理疲劳,发生心理障碍,诱发各种心理疾病,常见的有人格障碍、神经症、精神分裂症和心身性疾病,有的还有持续不良反应,甚至引起躯体器质性病变,比如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病症。 2、心理失衡。领导干部心理失衡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信仰失衡。少数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环境下,不信马列信迷信,不信科学信风水;少数领导干部台上

作科学报告,台下求神拜佛,在缭绕的香火中寻求寄托和心理安慰;有的领导干部迷信数字,有的甚至在换届或人事调整前请求算命先生指点迷津,等等。二是生活失衡。有些领导干部无法在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自己的精神生活等方面取得平衡,无法统筹兼顾,局部失衡而引发心理危机,如有的只顾朋友之情,而失去工作原则性,有的为了工作不顾家庭、不顾身体等。三是欲望失衡。欲望是一种心理势能,包含生理欲望和心理欲望。领导干部欲望失衡主要指心理欲望,如尊重与被尊重、名利地位的欲求与满足等,目前最为常见的是权力欲的失衡。少数领导干部无法正确把握权力、地位和名利,有的则怕手中权力到期,出现“59现象”,有的则从权力欲走向经济上的贪欲等。 3、心理紧张。领导干部心理紧张又有其特殊内容,如管辖内发生严重伤亡事故,疑难工作无法展开,突然知道提任、降职、免职、调动等,被有关部门责任追究、社会舆论等,都会使其出现心理紧张,并会伴发警觉过度,血压增高、心跳过快、出汗、头昏、眼花、易激动、焦虑不安、失眠、自卑抑郁、借酒消愁、逃避现实等现象。 4、心理郁闷。领导干部心理郁闷主要表现在:一是失落。有时很想得到但却得不到,目标走失,产生空虚、迷茫、无可奈何等心态。二是孤独。由于事业或人际交往等方面接二连三遭遇挫折或失败,精神压力就会很大,心理负担沉重,产生自我封闭。三是猜忌。因不自信而猜疑,尤其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问题时,往往会产生猜忌心理,给领导干部自

浅析当前基层官兵心理状况及对策

浅析当前基层官兵心理状况及对策 心理压力是造成心理疾患的潜在诱因,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突发性和危害性,被医学界称为21世纪青年人的第一“精神杀手”。受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影响,部队青年官兵产生焦虑、苦闷、困惑、抑郁等心理压力的问题也日渐凸显,虽然近年来部队对心理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例如把心理工作加入经常性个工作的内容,但基层部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事故、案件和精神病患者时有发生,并且呈上升趋势,这就告诫我们部队官兵心理教育问题刻不容缓,是值得我们基层部队思考和要解决的问题,围绕这个课题,个人通过基层连队工作经验,在与官兵广泛谈心,多方调查之下,认为当前基层官兵心理问题是部队思想工作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当前基层部队官兵的心理状况 通过几年基层连队任职,在大量与官兵谈心、座谈讨论、问卷调查等方式显示,感到部分官兵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心理缺陷和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担心、害怕、怀疑、着急、怨恨、焦虑等六个方面: 一是担心处理不好上下左右的关系。部队作为一个大学校,当兵进入部队后,就意味着要在这所大学校中生存,就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有上下级关系,有战友关系,还有与地方政府、单位之间的协调关系等,就部队内部来说,许多战士

入伍时父母亲友反复叮嘱他们:“到部队后要好好干,要与领导、战友搞好关系。”因此,不少战士到部队后希望找老乡,找熟人,找依靠,希望多交朋友,帮助实现自我价值,生怕处理不好各种关系,影响个人成长进步。有的新战士一踏进军营,就四处打听部队有没有老乡领导,一旦听说某某大队领导是老乡,就感到心里很踏实,似乎找到了靠山,一旦得知没有老乡当领导,就感到心里没底,觉得孤立无援。有的老战士面对个人成长进步问题不是先考虑自身素质、工作表现怎么样,而是先权衡自己与领导的关系“铁不铁”,愿望实现了,就觉得领导对自己“够意思”,愿望没实现,就抱怨自己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够“硬”。就部队外部来说,部队近几年,部队建设任务比较重,加上有些地方的经济条件差,在部队建设发展,对政府依赖较大,这就要求正确处理好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同时,在工作上还要妥协处理好与地方单位之间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了这些外在关系,部队的工作才能旗开得胜,如期完成。 二是害怕适应不了艰苦紧张的生活。基层部队作为训练、实战准备为一体的前沿部队,平常任务十分繁重,加上人员少,训练重,工作多,导致每一名官兵都要长期处于一种工作状态,时刻保持高度警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青年官兵中独生子女逐年增多,他们大多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砺。从而部分官兵长期不能适应艰苦紧张的生活,时常感到焦虑、厌烦和紧张,特别是站岗、训练、考核、检查和执勤等时机,心理压力之大表现得尤为突出。

军人心理健康及维护

军人心理健康及维护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心理健康及其维护,时间约半个小时,我们先来解释一下这个题目。 1.什么是心理,或者说心理是什么东西:心灵、态度、思想、意识、 2.为什么要讲这一课:心理控制、影响着我们的语言、行动,举例简单说明,健康积极的心理可以指引我们走向成功,消极的心理可能引导一个人自杀,走向灭亡,这就是心理的作用。 心灵的探讨必将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问,因为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灾荒、饥饿、贫困和战争等,而是我们的心灵自身。 ——荣格 主要问题 一、军人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二、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防治 三、军人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军人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一)健康的含义: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 (二)健康的标准: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了被认为是经典的10条标准: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需要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三)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积极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心理最佳功能状态。 二、常见心理问题及其防治 (一)正常心理活动的内涵(功能) (二)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区分 (三)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与防治 正常心理活动的内涵(功能)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基层干部心理问题与心理调适

基层干部心理问题与心理调适 现如今特别是在新常态下我们基层干部不仅肩负着日益加重的工作责任,面临着日趋严苛的社会舆论监督,而且还面临着自身知识结构转型、能力素养提升等多方面的压力,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来面对这些问题,解决这些压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这不但是我们基层干部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不断提升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更是我们能否健康、快乐生活的源泉。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1.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标志着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发展水平,即在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时,能持久地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但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内外协调的良好心理功能状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2.心理健康标准 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健康则要求助于临床心理学家的测查与诊断,不能随意给自己和他人胡乱下结论。一般而言我们可参照以下标准检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一般有以下标准: 2.1智力正常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志 2.2情绪适中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人能协调与控制情绪,能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缩畏惧;在社会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需要;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占优势,当然,心理健康的人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持续时间不会太长。 2.3品质意志健全是指人自觉地确定活动目标,支配自己行动,克服重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是成功做任何事情的阶梯,如果做事过于优柔寡断、徘徊不前、思前想后,或不计后果、草率等都是意志不健康的表现。 2.4自我意识正常。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了解自己的价值,了解自我,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与要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自知之明。 2.5良好的人际关系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当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板溪中学:陈晓鹏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必然冲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种种社会矛盾、人际关系的矛盾、成人社会的诸多心理冲突等,必然突出地从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中反映出来。稚嫩的心灵承受着几代人给予的压力,社会变革中的断层和种种羁绊,束缚着孩子们的心灵和手脚,这一切不能不让人为之担忧。然而,只要我们及早加以重视和预防,现在开始努力也不迟,重要的是为父母、为师长者要切实了解我们的孩子,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迷津”。 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证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我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百分之13.9。有关部门还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数字表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较成人更为严重。 一、健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壮。. 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含了三个基本要素:(1)躯体健康;(2)身体

健康;(3)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标准。 二、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 中国儿童中心发布一份题为《中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数据与分析》的报告显示:中国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5.2%的儿童存在明显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一篇文章称:国内有77.9%的中小学生心理存在轻度不良反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年对9015名中小学生(主要年龄为10-14岁)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17.4%的孩子“认真想过自杀”,8.2%的孩子甚至“做过自杀计划”。 哈尔滨医科大学2007年对城乡中小学生的调查则发现,城市儿童抑郁检出率为19.23%,而农村的则高达32.5%。 2001年天津社科院“青少年心理障碍实证与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组对天津市2000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占35.31%,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占6.72%。 2003年对西部五个省市20个地区的中学生做过调查,发现有77.9%的中学生存在各种轻度的不良反应,有5.2%的中学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障碍。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调查发现,27%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或患有心理疾病。. 著名心理学家郑日昌等对全国几个大城市在校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

离退休老干部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调试

离退休老干部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调试 目的探讨离退休老干部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相关的心理调试。方法对乌鲁木齐市离退休老干部进行心理问卷调查,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结果离退休老干部出现失落感、孤独感、依赖心理占50%以上,忧虑、恐惧感、悲观消极心理仅占25%以下。结论帮助老干部及时地解决心理问题,为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基础,让他们拥有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标签:离退休干部;心理问题;心理调试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不但是个人的家庭问题,也是组织和谐与社会和谐的问题[1]。在我国,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治疗起步时间比较晚,特别是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关注度还不够高。虽然,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和心理调适在最近的几年内有所关注,但是,相关的研究和机制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该研究就此对乌鲁木齐市离退休老干部(61~70岁)进行心理问卷调查,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1 临床资料 该次回顾性研究2011年对乌鲁木齐市的离退休老干部进行的体检工作,随机抽取了300例离退休老干部,对其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男性172例,女性128例,平均年龄为(64.38±3.26)岁。 2 结果 表1显示离退休老干部出现失落感、孤独感、依赖心理占50%以上,影响因素是社会地位发生了改变,生活范围缩小,衰老,慢性疾病的加重等因素。忧虑、恐惧感、悲观消极心理仅占25%以下,影响因素有衰老、慢性疾病的加重等。 3 讨论 3.1 常见心理问题 3.1.1失落感65.3%的老干部出现失落感。因其生理功能日趋老化,心理调节能力逐渐下降[2],而社会地位发生改变后,不可避免产生些失落感。 3.1.2 孤独感和依赖心理51%的老干部会出现孤独感及依赖心理。这些老干部有着几十年的生活经历和经验,逐渐形成了稳定的心态,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化、复杂的人际关系消失,一时间很难去适应,从而感到前所未有的苦闷,尤其是当身体状态不好时,想要得到陪伴,但是子女不在身边,或者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常回家看望,他们内心的渴望无法得到满足使,会感到感到孤独和无助。 3.1.3忧虑和恐惧感衰老的一些表现使得老年人感到非常的焦虑和惶恐,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表现得非常不自信,身体稍有不适就心理压力很大[3],从而产

部队官兵心理问题

当前部队官兵八种倾向性心理问题值得关注 近期,采取座谈了解、个别交流、查询问卷的方式,对当前官兵心理倾向性问题进行了调查了解。总的感到,大部分官兵有良好的个人愿望和人生追求,大多数心理健康指数良好,相互间人际关系比较融洽,工作生活态度认真,有一定的责任心。同时,部分官兵也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患,有的是思想问题诱发的心理问题,有的是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交织,具体表现: 一是因工作压力大引发的焦虑心理。由于基层工作节奏快,训练和工作任务比较重,环境单调,管理模式单一,加之一些青年官兵正处于事业爬坡阶段,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给官兵带来的压力不可忽视,一旦这种压力不能有效地缓解和释放,很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心理。调查中,很多单位都反映,在工作任务相对繁重的时候,不少官兵都表现出烦躁、易怒等情绪,不能有效地自我调节。特别是一些新战士执行大项任务和接受大型检查考核时,常反应出焦虑不安、高度紧张、胆怯害怕等。 二是因成功进步受挫引发的失衡心理。从近几年的新兵调查情况看,有80%左右的战士是抱着入党、考学、学技术或曲线就业等愿望入伍的,特别是一些家庭比较困难的战士,希望到部队能找到出路,改变命运。但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大多数战士学不了技术,也考不了军校。其中一些人受到挫折后,心里便感到不平衡。有的对一切事物都抱有消极看法,有的带着怀疑和否定的态度看待正确的事情和做法,有的对待政治宣传有偏激情绪,还有少部分由于自卑失落而不求

上进。 近期,采取座谈了解、个别交流、查询问卷的方式,对当前官兵心理倾向性问题进行了调查了解。 三是因特殊原因和个性特征引发的自闭心理。在与基层干部座谈中了解到,现在的“80后”、“90后”官兵思想隐蔽性很强,越来越重视自己的隐私,大多不愿暴露内心真实想法。比如,有的战士来到部队后,面对生疏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对任何事都戒备;官兵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越来越大,造成了相互之间思想感情交流比较困难;单亲和父母离异的战士增多,客观上也导致了一些战士性格孤僻。 四是因管理教育方法不当引发的逆反心理。“80后”、“90后”官兵,追求民主、崇尚自由、个性独立,喜欢事事按照自己的意愿办,这与军营纪律严格、要求统一这个特殊的环境发生了矛盾。加上基层干部骨干流动较快,有的同志缺少实践经验,抓工作比较急躁,管理方法简单,不善于深入细致地做好教育和疏导工作,致使一些思想和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化解,越积越深。在与战士座谈中,一些同志也谈到,对部队的严格管理不适应,心里压抑;对干部骨干的某些做法不理解,心中有怨气。少数战士还采取消极对抗的方式,有的成为各级关注的“个别人”。 五是因盲目消费娱乐引发的虚荣心理。调查发现,部分官兵在生活上盲目追求新潮,抽名烟、穿名牌、用名品,花钱大手大脚。这个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受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影响,

消防官兵心理健康

大标题:树立远大理想端正人生态度把握个人命运献身崇高事业 消防官兵心理健康标准 一、没有明显的心理障碍或异常 例如出现昆虫恐怖症的人往往对特定类型的昆虫表现出极度的恐惧,显然这是一种变态反应。 二、正确认识自己 对自己的不正确认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自己有过高的评价,对夸大自己的结果是经常遭受失败的;另外一个是过低评价,结果是缺少前进的动力。 三、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保持情绪稳定,没有不必要的紧张和不知名的不安感,一般事情不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在紧急情况下能保持镇定、遇事不慌,及时采取措施。 四、保持统一的人格 保持统一的人格是消防说官兵应当在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外显的行为相一致,一个人如果内心世界与外部行为不一致,就会存在心理健康上的问题,甚至形成双重人格。 五、良好的人际关系 乐于同其他人相互交往,并且把人际关系作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与其他人相互交往过程中,能用积极态度对待他人,尊重别人的人格和生活习惯,相信别人和信任别人,对于他人的差错能予以容忍,采取宽容的态度。 六、社会化良好

消防官兵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应当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与理解,掌握所在社会占据优势地位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无法适应社会就是心理不健康。 七、自我控制能力较强 在平时,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品质进行良好的控制,在一般刺激作用下都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包括控制自己的情绪、面部表情、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在危急时刻,面对各种危机的情况,能够临危不惧,对自己实施有效的控制,临阵不慌乱,果断地作出各种决策。 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 (一树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 (二保持健康的情绪 (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心理健康名言 2、宽容能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让他人痛苦,让自己也痛苦。 3、保持一种平和心境,你才会在欲望的丛林中忘乎所以。 6、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就是最成功的健康。 7、强者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弱者的命运决定了他的性格。 9、好的心理是一剂良药,能催人奋进,反之它就是枷锁,使人灭亡。 11、人生就像一张磁盘,烦恼可以删除,快乐可以拷贝。 12、雄心出胆略,恒心出意志,信心出勇气,决心出力量。

领导干部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素质

领导干部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素质 重视和关心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对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至关重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领导干部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文章内容。 领导干部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领导干部具有良好心理素质是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自身成长的需要。心理素质是人的思想活动、认识觉悟、意志毅力、工作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人的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应对竞争、成就事业、获得幸福的重要保证。现代社会变革的深入和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人们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要求大大增强。领导干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时期,领导干部所承担的任务和责任十分繁重,面临的工作压力不断加大。领导干部要经受住各种考验,顶住各种压力,妥善处理各项事务,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从总体上看,当前大多数领导干部的心理是健康的,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没有经过艰苦环境磨炼,心理素质较差,表现出心理承受力不够、自我控制力不强等问题。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作任务日趋繁重,社会事务不断增多,抢抓机遇、你追我赶的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显露,在这些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面前,一些领导干部感到工作压力很大,导致精神紧张、情绪急躁,甚至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另一方面,许多领导干部在工作之余,还要耗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顶住人情网、关系网的压力,这也使许多领导干部感到难以应付、身心疲惫。同时,一些领导干部总是与亲朋好友、同学战友或其他群体比收入、比住房、比消费,与同事比职务、比地位,从而产生自卑或失衡心理,进而就利用职务之便,通过权力的影响力去谋取私利,追求高消费、高享受,在生活上放纵自我,由此滑入了腐败的泥潭。 领导干部心理素质存在的问题,从客观上有工作任务重、要求高的缘由,但主观上也与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无关系,同时还与我们以往对领导干部心理素质重视不够有关。领导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组织上没有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也没有提供正常的渲泄渠道,导致干部的心理问题越积越重。因此,正确分析和掌握领导干部的心理状况,培养领导干部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显得尤为紧迫而重要。领导干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必要性 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经过后天艰苦锤炼得来的,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学识、情操、修养的综合体现。领导干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既靠个人的努力,也靠组织的关心指导。从个人来说,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勤于学习。毛泽东早就提醒过我们,执政过程中最怕“本领恐慌”。不学习,没本领,心理就慌得很,哪里还谈得上什么良好的心理素质,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在迎来送往及日常琐事中忽视了自我的提高,应急应变能力、分辨思考能力不足,在重大原则面前失去警觉,在复杂问题面前手足无措,在改革发展面前无所作为,由此产生种种心理压力。因此,领导干部要做到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在学习中锤炼自己的意志,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精神境界,不断提高新形势下驾驭全局、推动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在各种压力、困难和考验面前自我调适的能力。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问题,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 二要勇于实践。主动要求到艰苦环境中去,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检验心理素质是否过关,是否适应工作的需要,是否能承受复杂社会的考验,并在实践中丰富阅历,

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

《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危机: 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当一个人出现心理危机时,当事人可能及时察觉,也有可能“木知木觉”。 2、心理治疗: 是指以临床心理学的理论系统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运用临床心理学的技术与方法治疗病人心理疾病的过程。 二、简答题 1、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一、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与同学、老师或其他成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乐于帮助别人,对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变化、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及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变化有适应能力; 二、健全的个性:开朗、待人坦诚、意志坚强、有一定的自控能力、行为符合社会规范; 三、情感和情绪稳定协调:有积极乐观的情绪,热爱学习和工作,对生活充满信心; 四、智力正常:能胜任学习与工作任务,从事正常的生活和活动,并保持在一定的能力水平上。一般智力商数在70以上(包括130以上的超常儿童)都属于此列; 五、行为协调:儿童的行为能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并与儿童的年龄及角色身分相称; 六、适度的反应能力:对于周围环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作出适度的反应,遇到突发事件时,在紧急状态下有一定的应变能力,采取和年龄相适应的解救措施,而不是退缩、逃避现实; 七、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 八、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不仅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有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

九、注意力集中; 十、完好的感知能力十、完好的感知能力 2、简述心理健康的表现。 1.智力正常 2.情绪稳定而愉快 3.意志健全 4.统一协调的行为 5.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 6.行为反应适度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三、论述题 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询与治疗关系?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辅导者或教育者与来访的当事人或学生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帕特森曾写道:咨询或心理治疗是一种人际关系,请注意,我不是说咨询或治疗涉及人际关系,我是说它就是一种人际关系。辅导者与来访求助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是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中最重要的方面,更是决定咨询与辅导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建立良好关系过程中,咨询与辅导人员的态度和相应技术起着主导作用。罗杰斯认为,基本条件是共情、尊重和真诚,除此之外,还有具体化、即时性、对峙等。 一、共情 又叫共感、同感、移情、同理心等等。所谓共情,罗杰斯认为就是能体会当事人之内心秘密世界,仿佛身临其境。通俗说,共情就是能设身处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达到对当事人境况的心领神会。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就是共情的形象说法。共情包含同情的成分,但又不是同情,同情不一定会有对对方感受的理解和体会。共情不仅有同情,更有理解。也就是说,在咨询与辅导过程中,辅导员不但有能力正确地了解当事人的感受和那些感受的意义,同时还要将这种对这些感受的理解和体会准确地传达给双方。由于共情,来访求助者感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这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使辅导员了解来访者更多的情况。

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当今的军人生在和平年代,基本上远离了战火硝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的方面的需求也已经得了基本的满足,对于大部分的军人而言,吃饱穿暖不成问题,然而艰苦紧张和封闭的军营生活,也会使官兵心理压力明显增大,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如何提高一个军人的素质现在应该着重从思想和心理方面入手,发现并且及时解决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每个军种,军区的必不可少的任务。 1、与战友的人际关系不融洽 人都是群居的动物,就必然离不开正常的人际交往,一个被孤立 或者愿意独处的人遇到不良的情绪往往找不到倾诉和帮助的对象,这样就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特别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军人一方面不愿意与人敞开心扉、推心置腹,喜欢自我沉思,久而久之,产生了孤独感,严重的会得抑郁症。另一方面他们又迫切希望在战友当中出类拔萃,显示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二者往往产生激烈的冲突。内向的军人容易相处,但不会融洽。而一些性格外向的军人,往往不太懂得忍让和包容,这样就容易与战友起冲突。 2、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 部队也是一个竞争的集体,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有些军人由于对自己估计过高,过分地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对工作中的困难预计不足,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设计得十分完美,但 往往受现实环境的限制,不能如愿以偿,因而便产生了理想与现实自

我之间的矛盾。也有一部分军人觉得自己学历低,出身贫贱,受能力的限制,觉得当兵就是混日子,混口饭吃,态度消极,造成工作上的不思进取。 3、不能安心于部队生活 有些官兵来自城市家庭,特别是比较富裕的家庭,到部队后感到部队环境差、工作条件差,原本向往的军营与现实的差距太大,一时间难以适应,心里还一直想着外面的花花世界。这就造成他们不能安心的训练和工作,甚至会当逃兵。如果他们独立生活能力又比较差,社会交往能力弱,依赖性强,吃苦精神差,情绪、情感不稳,遇到挫折时就会有悲观失望、痛不欲生等表现。 4、对性和恋爱的错误认知 大部分的军人都是中青年,正是个体生理发育成熟的阶段,也应该是开始恋爱的阶段。然而由于部队所具备的特殊的、封闭的、性别单一的环境,性和恋爱的问题往往不容易处理妥当。由于军人性生理的发育成熟,难免就会受性欲的困扰,这些困扰通常会使得军人显得躁动不安,如果比较严重的话,甚至会产生变态的,畸形的心理疾病。

-军人心理健康及维护

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心理健康及其维护,时间约半个小时,我们先来解释一下这个题目。 1.什么是心理,或者说心理是什么东西:心灵、态度、思想、意识、 2.为什么要讲这一课:心理控制、影响着我们的语言、行动,举例简单说明,健康积极的心理可以指引我们走向成功,消极的心理可能引导一个人自杀,走向灭亡,这就是心理的作用。 心灵的探讨必将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问,因为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灾荒、饥饿、贫困和战争等,而是我们的心灵自身。 ——荣格 主要问题 一、军人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二、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防治 三、军人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军人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一)健康的含义: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 (二)健康的标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了被认为是经典的10条标准: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需要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三)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积极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心理最佳功能状态。 二、常见心理问题及其防治 (一)正常心理活动的内涵(功能) (二)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区分 (三)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与防治 正常心理活动的内涵(功能)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 一、前言 中学阶段,是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剧烈的时期,也是心理功能受阻的易发期和多发期。伴随着成长的欣喜、生活的苦恼、学习的压力、情感的吸引,种种感情交织在一起,年轻的心变的十分敏感和冲动。 二、常见问题分类 在这个时期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我们可以把以上表现归类为以下问题。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解决方法: 1、加强思维训练,特别是"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训练。 2、克服学习惰性。 3、动之以情,增加"感情投资"。 4、增强心理相容,心理协调程度。 5、克服自卑感,提高自信心。 6、加强课外辅导。 7、增强鼓励、期望和热情的期待、关心。

8、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以及遵守纪律,克服困难的意志培训。学生的潜能和其他优势,唤醒他们的自信心,转变他们的思想认识,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坚定继续努力的决心,启动他们的学习动力系统,促使其彻底转变。 (二)人际关系问题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抑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和睦良好的家庭能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父母不和或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父母关系不和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因为家庭是不幸的一切所在。 解决方法: 1、建立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对于攻击性学生,家长和教师特别要提供和谐环境,以避免争执、冲突等不协调关系的存在。 2、采用集体讨论、角色扮演、行为矫治等方法减少学生攻击行为。如果两个学生打架,就可以让他们用互换角色的方法在小组或全班面前讨论,以了解每个问题争执的两面及其处理技巧,然后集体讨论。 3、锻炼学生对挫折的忍受性。攻击型学生多容易冲动,碰到挫折、遇到不满无法忍耐。增强对挫折的忍受性可减少冲动行为。

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2013-12期末考试(试卷号7170)

复习题精选题库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D )。 A、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 B、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 C、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认识过程的是(C )。 A、情绪 B、需要 C、想象 D、兴趣 3、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D )。 A、艾宾浩斯 B、韦伯 C、马斯洛 D、冯特 4、以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学科是(B)。 A、普通心理学 B、实验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人格心理学 5、古希腊哲学家(A ),公元前三百多年就写出了古代的心理学《灵魂论》。 A、亚里士多德 B、韦伯 C、马斯洛 D、冯特 6、听觉中枢在(B )。 A、枕叶 B、颞叶 C、额叶 D、顶叶 7、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是(B )。 A、反射系统 B、反射弧 C、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 8、下列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是(B )。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延 D、望梅生畏 9、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到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A )。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10、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是(A)。 A、感觉阈限 B、差别阈限 C、最小可觉差 D、感受性 11、明适应和(A)是视觉的两种适应现象。 A、暗适应 B、光适应 C、色适应 D、闪光适应 1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 C )。 A、感觉 B、反应 C、知觉 D、阈限 13、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的知觉特性是(A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恒常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选择性 14、人的感觉系统机能的基本指标是( B )。 A、感觉阈限 B、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绝对感觉阈性 15、( A)是知觉发展到高级水平的必要工具。 A、词 B、句 C、语言 D、概念 16、开卷考试时的记忆活动是( D )。 A、识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17、有预定识记目的并能运用有效识记方法的识记是( C )。 A、意识识记 B、机械识识记 C、有意识识记 D、不随意识记 18、人脑对感知过的客观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是( B )。 A、感觉记忆 B、形象记忆 C、记忆表象 D、想象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