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精品文档

.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研究心理,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具体而言,有如下四个原

则:

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①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②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测量的。

2.发展性原则: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3.系统性原则: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必须研究各个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不能法心理现象看成是孤立存在的内容去研究。

4.教育性原则:在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的身心发展。

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2.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实验法可分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3.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

4.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包含以下一种具体的方式:谈话、问卷、活动产品分析。)

①谈话:也称为访谈调查,研究者更具事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籍以了解被试的某些心理特点。

②问卷:根据研究目的,以书面形式,将所要搜集的材料列成明确的,应回答的问题,控制被试回答的范围或将答案框定在卷面上,要求被试任择其一作答,然后对回答结果再进行分析。

③活动产品分析:通过分析活动产品来研究被试心理特点的方法。

5.

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何撰写论文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其中思维是核心。个性指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个性心理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其中性格是核心。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①观察法(指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行为的外在表现研究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根据观察者的身份可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②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的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③测验法(是指运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④调查法(分为问卷调查,也称问卷法和访谈调查,也称访谈法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其学科发展 一、心理学的含义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边缘科学或中间科学。 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在心理学中,一般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 (一)心理过程 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发生、发展的心理活动过程,根据其能动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角度不同,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

(完整版)心理学研究方法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心理学研究方法》是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目的在于帮助考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方法,检验考生对心理学研究理论基础与主要方法,检验考生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内容的掌握水平与应用能力。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它的研究主题十分广泛:即涉及人的心理也涉及动物的心理;即涉及个体的心理也涉及群体的心理;即涉及有意识的心理也涉及潜意识的心理;即涉及与生理过程密切相关的心理也涉及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心理。心理学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由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以经验的或实证的资料为依据的,因而使心理学与哲学相区别,也与人文学科相区别。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要求是,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将有助于学生们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理解心理学家在探索心理与行动时所做的一切,有助于考生将来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心理学的性质,了解心理学科学研究的方法、特征及基本步骤,理解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和伦理规范。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识记: (1)心理学的含义; (2)心理学科学研究的特征:系统性、重复性、可证伪性和开放性; (3)知情同意。 2、领会: (1)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 (2)心理学研究主要包含哪几个步骤; (3)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3、应用: (1)根据科学研究的特征来分析某些心理学的研究; (2)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及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来分析是否可以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欺骗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实况详录法:在一段时间内(如一小时或半天)持续地、尽可能地详细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表现,包括与环境及他人的相互作用或互动 2.时间取样法:观察者根据事先确定的观察维度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段内观察某一方面特定行为或事件,并将结果记录到规定的表格上 3.系统观察:详细观察和记录被试连续、完整的心理活动事件和行为表现 4.结构化访谈:又称专业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而进行的访谈 5.抽样观察:依据一定的标准,选取被观察对象的某些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进行观察或选择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观察记录 6.可证伪:一个理论或假说应该可能被观察到的经验事实所否定,或者证明是错的 7.研究设计:为了能够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获取客观明确可靠的研究结论而指定出的周密的,科学的整个研究工作的计划和安排。简言之,就是为开展研究所做的方法学准备和计划 8.纵向研究:也称追踪研究,是在较长时间内,对一个或若干个被试反复地、系统地进行观察、测量和实验研究,并随时间的进程记录他们心理的发展变化9.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个体的某些方面的心理特征进行观察、测量和实验研究,探讨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10.外部效度:实验和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化到其他总体、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中去的程度,即可推广性和可概括性 11.实验法:通过对实验条件的操纵和控制来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 12.自变量:也称刺激变量,它是由研究者操纵的,有意加以改变以影响因变量

的刺激物或刺激条件

13.因变量:亦称反应变量。有刺激变量引起或改变的心理或行为方面的反应,是从属而发生改变的 14.无关变量:也称干扰变量,指在实验中除自变量之外所有可能对被试行为发生影响的变量 15.测验标准化:测验的编制、实施、计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程序等方面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二.简答 1.心理科学的研究任务P11 心理学研究是一种科学研究,旨在对心理与行为的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①描述,主要回答“是什么”问题 ②解释,回答“为什么问题” ③预测,预知未来,对事件发生概率进行预测 ④控制,根据已有的科学理论或实际结果,操作某种现象本身或改变其发生条件,使研究对象朝着预期方向改变或发展 2.以人为被试的心理学实验,必须遵循的基本伦理原则P16 ①保证被试的知情同意权 ②保障被试的退出自由 ③保护被试免受伤害 ④为被试保密 3.选题的原则P34

心理学研究方法包含哪些内容

心理学研究方法包含哪些内容? 选择研究的问题→选择实验的方法→数据的分析与解释→研究报告的撰写 学习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目标 ?做研究的消费者 能够更好地辨别媒体报道研究的质量和缺失的重要信息; 能够解读他人的研究成果,作出更有见解的个人和专业决策。 ?成为研究的生产者 学会如何去做一项研究,如何为心理学做出更多的贡献; 科学方法和非科学(一般)方法的特征和区别 研究问题的选择: 1.研究问题的来源。 2.社会和文化背景对问题选择的影响。 3.心理学伦理道德对问题选择的影响。 科学方法:目标: 描述——解释——预测——应用 描述性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研究 3行为的掩蔽测量 实验研究: ?独立组设计 ?重复测量设计 ?复合设计 应用研究 ?个案研究法和单被试设计 ?准实验设计和项目评估 观察法_百度百科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非干预观察:

?描述正常发生的行为 ?建立实验室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 ?无道德和伦理上的特殊要求 干预观察 ?参与性观察 ?结构性观察 ?现场观察 一.☆参与性观察 ★无伪装的参与性观察常用来了解群体文化和行为; ★当研究者知道个体会因为被记录而改变行为时,通常使用伪装的参与观察;★观察不能被直接进行科学观察的行为和情境。 优点:研究者开始研究时不必使用特定的假设,因此能在研究过程中不受假设约束,研究者无先入为主的偏见,结果可靠。2.效果较好,参与。。更深入梗真实的了解,并且能更及时地发现新的信息。3.观察者始终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因此不仅能收集动态信息,而且能收集静态的信息。 ☆参与性观察的的缺点 ★参与观察者必须意识到观察记录的客观性; ★观察者的行为对被研究者可能产生影响; ★被观察的群体越小,观察者的影响越大。 费时,费力,收集的资料琐碎且不易系统化。 二.☆结构化观察 ★用于记录自然观察法难以观察的行为; ★常用于临床和发展心理学研究; ★需要严格遵循相同的观察程序,控制变量。 ☆结构化观察的缺点 ★如每次观察不遵循相同的程序,则不同观察者很难获得相同的结论; ★未控制因素及未知变量可能对观察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三.现场观察 科学记录的有效性? 内容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依赖对观察者所进行的培训→观察记录被独立观察者和其他研究 方法实证的程度 1观察者偏差:观察者对研究结果的期望会导致在行为记录时产生系统误差。 2观察者信度:不同的独立观察者针对同一观察所作记录的一致性程度 3时间抽样:研究者系统地或随机选择进行观察的时间间隔 4事件抽样:当研究者对那些不经常发生的事件感兴趣时,他们就会对行为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1.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对行为和精神活动的研究。在这个定义中涉及心理现象和心理是一门科学这两个问题。 2. 认识个体心理现象的构成行为,认识行为与心理的关系。 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发生、表现在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现象按照从动态-稳态的维度,一般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三部分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指在个人身上表现的心理历程,操作程序。包括: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情绪情感过程:如喜、怒、哀、惧 意志过程:如作出决定、执行决定 (2)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是心理活动存在的现实形态和背景状态。 心理状态基本可分为意识状态和无意识状态。 (3)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个体身上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包括: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智力、人格 1)心理与行为的区别 心理:是内隐的、主观的精神现象 行为:是外显的、客观的物质现象 2)心理与行为的联系 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因此心理支配行为。 心理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

3. 什么是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特点?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基础学科。 普通心理学的四个特点: (1)研究对象是人类而不是动物; (2)是成人而非儿童; (3)是常态而非变态、异常的; (4)是普通的、一般的而非特殊的人。 4. 什么是观察法?观察研究的优点和局限? 自然观察法就是在自然情境中对研究对象的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记录以了解其心理特点及规律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的优点: ?保持了人心理活动的自然性。 ?容易实施。 ?观察法的局限: ?观察者效应:被观察者由于意识到自己被观察而改变 自己的行为。 ?观察者偏差:观察者只看见了他们希望看见的东西。 ?从观察结果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5. 什么是实验法?认识实验研究中的三种变量,实验研究的特 点是什么?

心理学有哪些主要地研究方法

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 什么? 种类: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实验 法、个案法 特点: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不为被观察者所知,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较少或没有收到 “环境的干扰”。因此,应用这种方法有可能了解到现实的真实状 况。 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为了保证 心理测验的信 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在编制心理测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 性。 实验法: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 产生并重复出 现。这是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不同之 处。 个案法: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方法。它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的。个案法要求对 某人进行深入 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由于个案法限于使用少数案例,研究结 果可能只适合于个别情况。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经验主义、联想主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塔 式、精神分析学派 什么叫神经元?它的基本功能是什 么?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神经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 成。 试说明神经冲动传导的基本方式,什么是电传导和 化学传导? 神经冲动:当任何一种刺激(机械的、热的、化学的或电的)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 比较静息的状 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 经冲动。 神经冲动的传导(单个神经元内的传导)实际上是一个神经内局部产生的电位 差引起。 神经冲动的传递(两个或多个神经元之间)神经冲动由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要经 过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部位。 电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神经冲动沿着神经的运动,跟电流在导线内的运动不同。电 流按光速运动,每秒 30 万公里,而人体内神经兴奋每小时运 行的速度只有 3.2~320 公里。 化学传导: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神经递质来完成的。当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 梢时,有些突 触小泡突然破裂,病通过突触前膜的张口处将存储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当这种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 隙后, 就迅速作用于突触后膜,并激发突触后神经元的分子受体(另一种化学物质),从而打开或关掉膜 内某些离 子通道,改变了膜的通透性,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实现神经兴奋的传递。这种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是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知觉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 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是怎样?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的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 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和对象。知觉过程是从背景中分出对象的 过程。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当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 个对象时,原来的知觉对象就成为背景,而原来的背景便成为知觉的对象。知觉的对 象与背景不仅相互转化,而且相互依赖。人们知觉某一对象,不仅取决于对象本身的 特点,而且受对象所处背景的影响。在不同背景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知觉可能是不 同的。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不仅存在于空间的刺激组合中,而且存在于时间系 列中。可见,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像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 态,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什么叫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是怎样产生的?

心理学基础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 D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建立在________的基础之上。 A.观察法 B.实验法 C. 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A )2、科学心理学之父是。 A.冯特 B.华生 C.马斯洛 D.弗洛伊德 ( C )3、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冯特、铁钦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 B.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 C.魏特海墨是机能心理学派的代表 D.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 ( B )4、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研究的方法是________。 A.观察法 B.实验法 C. 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C )5、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有机体适应环境过程中心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是。 A.结构主义 B.精神分析 C.机能主义 D.行为主义 ( B )6、被称作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学派。 A. 行为主义 B. 人本主义 C. 精神分析 D. 认知心理学 ( C )7、能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相关法 D. 访谈法 ( C )8、创建第一个心理科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伊德 B. 詹姆斯 C. 冯特 D. 铁钦纳 ( B )9、操纵和控制变量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个案法 D调查法 ( B )10、由实验者操纵的,被假定为可影响行为的可能原因的变量 是。 A.自变量 B. 因变量 C. 中介变量 D. 无关变量 ( C )11、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各种经验是指,研究者操纵刺激(视觉的、听觉的、皮肤觉的等),使之有系统地变化,让被试根据自己的主观判 断作出反应(如按键)或报告自己对于某种刺激的感受。这种“内省法” 属于现代心理学的哪个流派? A、功能主义 B、行为主义 C、结构主义 D、精神分析 ( C)12、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基本择偶标准(如年龄)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中具有明显的普遍性,根源在于早期人类男性和女性在繁殖和抚养方 面所面临的不同的适应性问题。”这一观点属于当代心理学取向中的 哪一个分支? A、生理心理学 B、行为遗传学 C、进化心理学 D、认知神 经科学 ( A )13、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什么是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是科学研究。什么是教育心理的科学研究呢? 科学是以有系统、有组织、经过实证性方法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这个定义的重点不在研究的知识体系,而在研究的方法。不管研究的题材是什么,只要所用的是有系统、有组织的实证性方法所获得的知识体系,便可以算是科学。可见,研究问题所用的方法是科学中的关键问题。教育心理科学研究是一种在教育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认识活动,是追求有关教育心理知识或解决教育心理问题的一种创造性认识活动,从事这种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便是教育心理的科学研究方法。一套完整的教育心理科学研究方法,要涉及一系列的内容:(1)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2)课题的正确选择;(3)有关资料文献的搜集和查阅;(4)研究计划的制定;(5)研究材料的编制和指标的确定;(6)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选择;(7)具体研究步骤或程序的实施;(8)研究结果的整理与分析;(9)对研究结果的检验等。这是一系列复杂的程序,这些程序的运用是逐渐完善起来的,可以说,一部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同时也是一部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学的历史。 教育心理学中任何课题的研究,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是作为一种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原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既要重视实际,又要合乎逻辑。理论不是空想,站得住脚的理论必须具有实证性意义。理论的功能主要有四个:第一,综合现有的知识;第二,解释已有的知识;第三,预测未来的知识;第四,指导研究的方向。理论具有描述性和解释性,描述性重要,解释性也重要。教育心理的某些方面是可以用描述来认识的,如学习过程的结构、品德心理的成分和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等。教育心理某些方面也可以用解释来认识,如学习动机理论、品德和人格形成的原因及学习迁移理论等。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心理学这门科学之所以年轻,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是一个根本原因,而研究方法之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教育心理学同样是如此,教育心理学中有许多问题未解决或解决得不好,研究方法还不完善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随着整个心理学的发展,研究方法的逐步改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大有改进。目前从事教育心理学课题研究,已经有许多方法可供采用。概括起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观察法 观察法也称自然观察法,它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在学校教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经常采用此法观察学生的行为。在教学情境下观察学生的行为,可以获得多方面的资料,如通过观察,随时注意学生学习进步的情况,或学习的困难所在,作为辅导学生学习与调整教学方法的参考,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自己的反映,借此加强或改进师生间的关系。 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它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结合其他方法进行,使用起来方便易行。但是观察不是一种很严密精确的方法,应用观察法只能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某些自然的外部表现,而不能对心理活动的进行施加影响,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它的过程。同时观察者所获得的资料,难免带有主观的色彩,因而影响其准确性。为了使观察客观、准确起见,观察者宜注意下列几点:(1)每次观察不宜太广泛,最好只观察少数或一种行为;(2)所观察的行为须事先明确规定;(3)观察时应随时记录,或利用录音、录像帮助;(4)每次宜用较短的时间,对同一类行为,可做多次重复观察,即采用“时间取样”(time

自考 心理学研究方法 历年真题 单项选择答案汇总

二、 7.ANOVA中最简单的设计是(单向方差分析)。 1.Q分类通常要求客体数目在(60-120 )。 14.Q分类技术以人为分析单位,其重点在于分析(人际关系) 2.自然观察有许多变式,其中最常见的是抽样调查和( 个案研究)。 3.格式塔学派的创始人是(韦特墨)。 4.心理统计中用以表示分数离散度的主要指标有标准差和( 方差)等。 5.小样本研究范式的缺点之一是(研究的外部效度不易达到要求)。 6.控制变量是实验中保持恒定的某些潜在的(自变量)。 7.一致定位量表是以(心理物理测量)为基础。 8.访谈信度通常以(重测信度)作为评估指标。 2.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的心理学理论构建类型是(.归纳)理论。 3.费希纳等人提出了( 心理物理法),揭示了客观刺激量和主观感觉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5.建立“实验学校”或“基地”,对同样对象反复多次的进行心理学或教育实验研究,容易产生 多重实验的干扰,从而削弱研究的(外部效度) 6.用来表示“测验结果能够预测人们将来行为的程度”的是(预测效度) 7.观察者在评级中出现的过宽的倾向,我们称之为(正宽大)效应。 8.“原始报告分析”指的是( 口语报告法) 9.统计功效是指在统计检验中不犯或避免犯( .Ⅱ)类错误的概率。 10.多元分析的两种不同的策略是( .标准分析和层次分析) 2.心理学研究中,外源变量相应于(自变量),内源变量相应于(因变量)。 3.小N设计的主要类型之一是(多重基线设计)。 )。4.平均差误法又叫(调整法 )。5.方差也称为变异,一组分数的方差正好是其标准差的(平方6.多元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是( 判别函数分析)。 8.等比量表的特点是(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 9.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实验方法),研究可观察、可测量、可控制的外显行为。 10.简单随机抽样法有两种主要的方式,它们是(.抽彩法和随机表取)样法. 1.避免严重损害内部效度,在研究中应特别注意控制,最有效的途径是采用(随机化程序)1 2.能够最有效运用实验控制策略的是(实验室实验) 14.问卷设计中的最高层次是(问卷量表的构思与目的) 15.两种常用的标准分数是标准九分数和(.z分数)

心理学研究计划方法(文本笔记)

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1.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不同分析单 位以及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的学科。 2.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归纳起来有常识、传统和权威三种。 3.系统性、重复性、证伪性和开放性是科学研究的四种典型特征。 4.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5个基本步骤:(1)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设;(2) 设计研究方案;(3)搜集资料;(4)整理和分析资料;(5)解释结果以及检验假设。 5.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多视角、公开性、可争辩性以及科 学研究无禁区四个方面。 6.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主要包括知情同意、保护被试以及 保障退出自由与保密。 第二章选题与抽样 1.心理学研究课题可以有多种来源。主要的来源是:(1)对日常生 活的观察;(2)实际的需要;(3)理论;(4)研究文献的提示;(5)技术发展的推动等;也可以是这些来源的某种结合。 2.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备4个基本特征:(1)问题是切实可行的;(2) 问题是清楚的;(3)问题是有意义的;(4)问题是符合道德的。 3.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知识的一切材料的总称。心理学 文献就其保存方式可分为纸质文献和互联网文献。纸质文献的常见类型有图书、期刊、会议和学术论文等。

4.查阅文献常用参考文献查找法、检索工具法。检索工具法分为手 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 5.取样和选题的关系密切,要依据课题的性质和研究结果的概括程 度来选择被试。取样的方法很多,根据是否按随机原则进行操作,取样可分为两类:非随机取样和随机取样。 6.简单随机取样又称纯随机取样,即对研究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分 组排列,只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的样本,以使总体的每一个样本都有被同等抽取的可能性。分层随机取样,也称比率取样、分类取样和分组取样,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叫一个层或一个子总体),然后在每一个层或子总体中进行简单随机取样。 7.系统取样,又称等距取样或机械取样,是以某种系统规则来选择 样本的方法。聚类取样,又称整群取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班级、地区)划分为若干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取样单位,用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子群体,将抽中的子群体中的所有单位合起来作为总体的样本。 8.多段取样,也称多级取样、分段取样,先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 学校、地区)分为若干层(组),称为第一层,然后从这一层中随机抽取出几个层作为第二层,依次类推,直至从最后一层中用随机取样的方式中抽取出一定数量的样本作为研究所需样本的取样方法。 9.方便取样:也称偶遇取样,研究者选择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将所 遇到的人作为研究样本的方法。立意取样,也称主观取样、判断取样,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如对总体构成要素和研究目标的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1.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不同分析单位以及 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的学科。 2.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归纳起来有常识、传统和权威三种。 3.系统性、重复性、证伪性和开放性是科学研究的四种典型特征。 4.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5个基本步骤:(1)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设;(2) 设计研究方案;(3)搜集资料;(4)整理和分析资料;(5)解释结果以及检验假设。 5.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多视角、公开性、可争辩性以及科学研究 无禁区四个方面。 6.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主要包括知情同意、保护被试以及保障退 出自由与保密。 第二章选题与抽样 1.心理学研究课题可以有多种来源。主要的来源是:(1)对日常生活的观 察;(2)实际的需要;(3)理论;(4)研究文献的提示;(5)技术发展的推动等;也可以是这些来源的某种结合。 2.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备4个基本特征:(1)问题是切实可行的;(2) 问题是清楚的;(3)问题是有意义的;(4)问题是符合道德的。 3.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知识的一切材料的总称。心理学文献就 其保存方式可分为纸质文献和互联网文献。纸质文献的常见类型有图书、期刊、会议和学术论文等。

4.查阅文献常用参考文献查找法、检索工具法。检索工具法分为手工检索 和计算机检索。 5.取样和选题的关系密切,要依据课题的性质和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来选 择被试。取样的方法很多,根据是否按随机原则进行操作,取样可分为两类:非随机取样和随机取样。 6.简单随机取样又称纯随机取样,即对研究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分组排 列,只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的样本,以使总体的每一个样本都有被同等抽取的可能性。分层随机取样,也称比率取样、分类取样和分组取样,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叫一个层或一个子总体),然后在每一个层或子总体中进行简单随机取样。 7.系统取样,又称等距取样或机械取样,是以某种系统规则来选择样本的 方法。聚类取样,又称整群取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班级、地区)划分为若干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取样单位,用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子群体,将抽中的子群体中的所有单位合起来作为总体的样本。 8.多段取样,也称多级取样、分段取样,先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学 校、地区)分为若干层(组),称为第一层,然后从这一层中随机抽取出几个层作为第二层,依次类推,直至从最后一层中用随机取样的方式中抽取出一定数量的样本作为研究所需样本的取样方法。 9.方便取样:也称偶遇取样,研究者选择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将所遇到的 人作为研究样本的方法。立意取样,也称主观取样、判断取样,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如对总体构成要素和研究目标的认识,主观判断选取可以代表总体的个体作为样本。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管理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不能用主观的意愿或猜测来分析人的心理活动,而应尊重事实,尽可能避免受自己个性、主观体验和偏见的影响,客观地分析真实的数据和资料,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 2、发展性原则 一个人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研究者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分析研究组织中个体、群体、组织心理和行为特征,并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找出其发展规律,以便把握时机、创造条件,将组织中个体、群体的行为引导到有利于实现组织管理的整体目标的方向上。 3、联系性原则 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复杂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等。因此,研究者在分析研究过程中,应将各种因素密切联系起来,才能得出全面且正确的结论。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也叫自然观察法,是在未受控制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和分析人的言行、表情等,借此来判断被观察者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观察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言语、行为、表情等反应,并详尽记录、认真分析的一种方法。观察可以以感官为工具,也可以利用录音、录像、照相等现代技术设备辅助。 优缺点: (1)优点 观察法是收集资料的初步方法,它的优点在于使用方便。观察者看到的情境是当时的实际情况,真实、可靠。因为此时被观察者并没有意识到别人在观察,不会伪装,观察到的行为可以真实地反映出相应的心理状态。 (2)缺点 观察法也有其不足:观察者只能处于被动的地位,消极地等待有关现象的出现,时机难以把握,观察所得到的资料难以定量分析,因而不能精确了解被观察

者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此外,在很大程度上,观察取决于观察者自身的水平和理解,主观因素难以控制。因此,观察法最好与其他方法一起使用,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实验法 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通过有效因素的变化来分析发现被试者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优缺点 (1)优点 研究者处于主动地位,可有计划引起某种行为现象发生;研究者可以控制一切无关变量,系统操纵作为自变量的变化条件;研究者可以使某种行为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发生,反复观察验证。 (2)缺点 实验室的人为性及对心理现象的过分简化,因而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 3、谈话法 谈话法是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 优缺点: (1)优点 简单易行,制约条件少,便于迅速取得第一手材料,比较直接。 (2)缺点 由于访谈时,被访者容易产生心理防范,因此所获得的材料或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很难确定,需要访问者有较高的谈话技巧。 4、问卷法 问卷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设计出内容明确的问卷量表,让被试者根据个人情况自行选择回答,然后通过分析这些回答来研究被试者心理状态的方法。 优缺点:

(完整版)06059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题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题 一、重要概念 1、研究的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2、内部一致性信度:主要反映的是测验内部题目之间的信度关系,考察测验的各个题目是否测量了 相同的内容或特质。内部一致性信度又分为分半信度和同质性信度。 3、外推效度:实验研究的结果能被概括到实验情景条件以外的程度。 4、半结构访谈:半结构化访谈指按照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提纲而进行的非正式的访谈。该方法对访谈 对象的条件、所要询问的问题等只有一个粗略的基本要求,访谈者可以根据访谈时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做出必要的调整,至于提问的方式和顺序、访谈对象回答的方式、访谈记录的方式和访谈的时间、地点等没有具体的要求,由访谈者根据根据情况灵活处理。 5、混淆变量: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这时,研究者选定 的自变量与一些没有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种情况就称为自变量混 淆。 6、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接受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情况的处理。 7、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对待客观事实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主观臆断。 8、统计回归效应:在第一次测试较差的学生可能在第二次测试时表现好些,而第一次表现好的学生则 可能相反,这种情形称为统计回归效应.。统计回归效应的真正原因就是偶然因素变化导致的随机误差,以及仅仅根据一次测试结果划分高分组和低分组。 9、主体引发变量:研究对象本身的特征在研究过程中所引起的变量。 11、研究的信度: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换句话说,若能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人的同一种心理特质,则其多次测量的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叫信度,有时也叫测量的可靠性。 12、分层随机抽样:它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各种类型(或层);然后根据各类型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例,确定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数量;最后,按照随机原则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13、研究的生态效度:生态效度就是实验的外部效度,指实验结果能够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试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14、结构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按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而进行的比较正式的访谈,结构访谈对选择访谈对象的标准和方法、访谈中提出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和顺序、访谈者回答的方式等都有统一的要求。 15、被试间设计:要求每个被试者(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处理,对另一被试者(组)进行另一种处理。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答: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实事求是地根据心理发展的基本面貌加以考察,根据个体的社会生活条件以及个体身心的发展进行研究。 2.发展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4.系统性原则 5.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6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 2.皮亚杰关于儿童发展的四个阶段 答: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一岁半。两岁) 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低阶段,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智力开始发生,主要用感知,动作与外界发生关系,智力活动还处在感知运动水平上。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 3。儿童发展心理学任务 答:1.揭示各种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2.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过程和特征 心理学就是研究各种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两大部分,其中心理过程包含知情意三个过程,人格又由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两部分组成。 3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 4.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4.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的内容 答:1.感觉的敏感期 从出生到5岁,而2—2.5岁表现最明显 2.秩序的敏感期 3.语言的敏感期 4.动作的敏感期 5.人生发展的四个关键期 答:1.婴儿期(1~3岁) 是训练个体感知觉能力的关键期,新生儿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味觉,以面部表情的方式对甜,酸,苦,咸四种基本味道做出反应。 2.幼儿期(3~6岁)是培养个体言语能力的关键期 3.童年期(7~12岁)是提高个体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期 4.青春期(12~16岁)是缓解个体心理冲突的关键期。 6.心理发展的动因 答:一,遗传与心理成熟动因 1.遗传的概念: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下代的现象 2.遗传的作用 (1)遗传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潜在的动力设备及其功能 (2)遗传因素变异或遗传病,可导致非正常人格或低能儿。 (3)遗传因素影响着个体智力,能力的发展。 3.生理成熟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方法答案学习资料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 一、描述科学方法的两个重要特征。 科学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表现为系统变化的知识体系。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方法,即科学方法 怀疑的态度、客观的原则以及科学的程序是所有科学方法不可或缺的基本特征 两个重要特征,1、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对待客观事实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要从客观事实中寻找和发现规律,并且从客观事实到研究结论的推理要建立在逻辑规则上。 2、科学的程序: 提出问题和假设 ?设计研究方案 ?实施研究并收集资料 ?处理分析资料 ?检验假设并作出结论 二、科学方法的四个目标是什么?简要描述科学方法每个目标相要实现的内容。科学方法的四个目标:描述、预测、解释和应用 一描述 ·心理上家试图描述事件和变量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研究者用一般规律研究法和定量分析法。 描述指的是研究者用来定义、区分、分类以及把事件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归类的过程。 常规法则研究法:心理学家试图建立适用于多样性总体的广泛概括和一般规律。 平均水平可能描述了组内个体的表现,也可能没有描述组内个体的表现。 运用常规法则研究法的研究者承认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然而,他们试图强调相似性而非差异性。 有些心理学家,特别是戈登·奥尔波特认为独一无二的个体不能用平均值来描述,应使用个 人特质研究法,该方法的主要研究形式是个案研究法。 研究者会根据他们研究的问题来确定究竟用哪一种方法,有时两种方法都用。 二预测 相关关系允许心理学家对行为和事件做出预测,但不允许心理学家推断引起这些关系的原因。对事件及事件间关系的描述是预测的基础。 相关:当一个变量的分数能用来预测另一个变量的分数时,或当相同的人、事或物的两个不同的测量指标一起改变时。也就是说,当一个变量的一列分数趋向于和另一个变量的一列分数相关联时,此时的两列分数成为“共变”。 有效的预测并不在于知道为什么两列变量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如通过观察动物来预测地震。三解释 ·心理学家理解一个现象的原因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共变、时序关系,以及排除其他貌似真 实的可能原因。 ·实验方法就是研究者操纵自变量以确定其对因变量的影响,研究者可借此建立时间序列关 系并清晰地确定共变趋势。 ·如果研究中没有混淆的因素,那么就可以排除其他貌似真实的可能原因。 ·研究者尝试对研究结果进行推广,以使其研究发现可以描述不同的总体、情境和条件。

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并无一定格式,但是从众多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成果中不难发现,心理学家在探寻心理与行为知识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走弯路以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大多都遵循下列三项基本原则。 (一)可公开检验原则 可公开检验原则(principle of public verifiability)是指科学发现是可以由任何人重验、批评、否定或继续发展的。任何科学知识都是可以公开接受检验的,心理学的知识也不例外。要使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能够公开接受检验就必须对所研究的概念(某种心理现象)下一个操作性定义。所谓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就是以可观察、可测量的操作给一个概念下定义。例如,智力就是由智力测验所测到的东西来定义的;焦虑就是由焦虑评定量表所测到的东西来定义的。把要研究的概念与可观测的事件相联系,这是确保一项研究成果能否公开接受检验的基础。因为对概念下操作性定义,使得该概念公开化了,可以任由所有的人去重复验证。任何人都可以对其进行批判、验证、改进或否定。因此,在进行心理学研究设计时起码要注意以下四个要点。 第一,要弄清楚研究课题中的关键概念是否具有操作性定义,以及该操作性定义是否具有良好的可重验性,而不采用文义性定义(literary definition)。因为文义性定义追求的是概念的本质含

义,而本质含义是无法与可观测事件联系起来的。要给出一个具有良好的可重验性的操作性定义,就必须要想清楚怎样用外界可观测的事件或任务来界定这个概念。 第二,研究课题中的概念可以由一个单一行为事件或任务来定义,但要科学地研究它则需要由一组操作来定义。这一点非常重要。例如,对于“记忆”这个概念,可以用识记多少、保持时间长短、回忆量多少来定义,也可以用记住形象东西的数量、语词的数量或动作的数量来定义。又例如,对于“焦虑”这个概念,可以用焦虑自评量表来定义,也可以用社交焦虑量表、演讲焦虑量表、考试焦虑量表等来定义。透过一组操作,各自都在观测同一个概念,但是手段略有不同,这样就可以逐渐达成对一个概念的科学认识。 第三,心理学研究中的概念很少是完全用由现实生活中直接可观测的操作来定义的;大多数要研究的概念都是用与之有间接联系的操作来定义的,还有一些概念则是用与其他可观测的概念相联系来定义的。例如,“时间管理倾向”是由一组子概念(如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能力和把握时间的自信心等)来定义的,而每一个定义时间管理倾向特征的子概念本身也需要下一个操作性定义,如时间监控能力这个子概念则是与对计划性、坚持性等概念的测量来定义的(黄希庭、张志杰,2001)。又如,A型行为模式是由一组子概念(强烈的竞争性、潜在的攻击性、急性子、高成就动机等)来定义的(Dembroski &

第十一章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十一章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开展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发现并揭示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规律,为提高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的水平服务。同时,也为体育运动心理学领域的扩展和深化提供依据。因此,了解体、掌握体育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师和教练员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节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所说的器,是指方法和手段。进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必须解决获取研究资料的方法问题,掌握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进行这方面研究的先决条件。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尽可能严格地遵循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同时要具有严密性和严肃性。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自然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研究者在心理现象自然发生的情况下,对从事体育运动的人进行详细观察,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是通过观察外显的行为去了解人的内隐的心理,所以国外有人将自然观察法称为行为观察法。 在应用自然观察法进行研究时,研究者必须遵循一条基本规则,就是研究者不能以任何方式去干扰被观察者的行为和活动,必须使原来的活动条件不致因为观察者的出现而有所改变。也就是说,研究者不能改变环境中的变量。例如,我们到一所中学看一堂体育课,从中研究学生的运动兴趣问题,如果一群陌生人突然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观察到的学生运动兴趣的指标就不能说是准确的。因此,运用自然观察法,观察者必须经过专门训练,并依照一定的计划,准备适当的观察工具,并做全面的记录(可用单相玻璃窗,或暗中录音、录像等)。 自然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的行为未受干扰,比较真实,所获得的材料较为可信,符合实际,方法简便、经济、易行。但自然观察法也具有明显的缺点,在没有仪器对行为进行记录的情况下,行为出现得快,消失也快,无法全面把握观察情况,所以观察容易肤浅,不能深入。由于自然观察法是在非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不能按照研究者的意图来变更行为,想要获得某些特定的行为表现,观察者只能被动地等待;观察得来的材料难以数量化,统计处理也比较困难。所以运用自然观察法难以说明刺激条件与心理变化之间精确的关系。 二、自我观察法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有些时候也可以采用自我观察法。这是指观察者运用思辩的方法观察自己的内部活动或内部状态,省察自己的意识、思想、情绪、经验等,并用语言文字报告出来的方法。它通常是以自我感受、自我体验的形式出现的。自我观察法又称“内省法”或“主观观察法”。 心理学在独立于哲学前后的一段时间里主要的研究方法就是内省法。这种方法迄今一直受到许多心理学家的指责与抨击,但是,内省法在心理学研究中仍为一种经常使用的独特的研究方法,这是因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即心理现象具有客观性,但主要特点还在于它的主观性,任何一种具体的心理活动只有在产生这一活动的主体本人才能直接观察到,并且观察得清楚。因此,作为心理学这门科学的特殊性,不仅不应排斥自我观察法,而且应当给它以一定的地位,并使客观观察的方法和自我观察法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