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无为县2015年基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推荐表

语文阅读教学“整体把握”的思考与实践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要求: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具体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整体把握”的运用格外重视,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操作,都有充分的体现。当然也有教师教学时存在不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视角把握文本,不注重在联系中,而是孤立地研讨某个段落;不是从整体上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情感,而是孤立地指导朗读某个句、段,出现肢解文本的现象。这些对“整体把握”理解上的偏颇和运用上的失误,需要加以辨析和矫正。

一、误区层面------阅读教学中的不良现象分析

1、条块分割,缺乏整体

一篇文章,是一个系统的、有着极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在平常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逐词、逐句、逐段地讲解分析训练,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学生在自主阅读时,也常常是看了后面忘了前面。这是由于阅读时没有对文章从语篇的角度来把握,捧着文章就读,不看标题,不善于抓住主题句,一遇到生字词就停下来查字典,注意力只放在对孤立句子的理解上,到头来满纸汉语注释,可是对文章的整体意思还是不甚了解。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自己的阅读习惯较差外,也与教师错误地实施条块分割的教学方式,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2、教学“无法”,教有“定法”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有法”,是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直接与文本对话,其间教师要启发,诱导,点拨甚至讲解,使学生由不知到知,不懂到懂,不会阅读到逐渐学会阅读。“无定法”,就是要因文而异,因生而异,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法,直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有的教

师将初读机械地分为:第一遍读,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字典把音读正确;第二遍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讨论;第三遍读,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像这样违反认知的规律,将读的心理过程分化为几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分散到每次的阅读活动中,有可能妨碍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3、浅尝辄止,只知其一

教学结构由学生、教师、教材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材提供教与学的内容。学生为什么要学?是因为和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知识的、情感的等各方面矛盾。阅读教学教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阅读和师生对话,解决上述矛盾,通过对语言的习得,逐渐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及语文素养的过程。而在教学中,才初读一遍课文,教师往往就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一句、哪一段,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结果,学生所说的只是些枝节、琐碎的东西,所提的问题比较肤浅,对主要内容的感知也比较片面。这虽然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但对于培养学生提纲挈领地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是不利的。

4、忽视积累,缺乏能力

以往的阅读教学进行繁琐内容分析或进行机械、重复的单项训练,忽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不对的;如今一些阅读教学,脱离课文的语言,做天马行空的发挥或在人文内涵上深挖洞,课上尽情展示教师的文化底蕴,甚至把阅读课上成文学欣赏课,忽视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也是值得商榷的。小学阅读教学,重在培养阅读能力,要注重对文本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很少读书、思考、练习,只靠感悟和清谈,能够培养起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的能力吗?能够积累起由常用字构成的几千个词语,并且把它们变成能在口头或书面运用的积极词汇吗?能够培养起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把握主要内容所必需的分析概括能力吗?能够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吗?

二、理念层面------遵循认知规律,整体把握文章

语文整体阅读教学,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课文侧重整体感知,整体把握的一种教学理念及行为,这种教学理念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感知,注重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整体上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吸收文章的精髓。

课标提出的“整体把握”不等于仅仅感知、把握整篇课文,它与对段、句、字词的关注不但没有冲突,相反主要体现在对段、句、字词的关注,除非那些字词等是“非关紧要”(朱熹语)的。换句话说,提倡“整体把握”的本意是试图用“整体直觉”的传统方式,取代语文教学情境中学生阅读的那种“条块分割”,从而克服语文教学中零敲碎打的分析和繁琐零碎的题海训练所带来的弊病。为此,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把握”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等。这是一种新颖、高效而又灵动、活泼的阅读方式。只要这样,才能让整体把握的内涵和价值真正得以实现。

现代阅读教学论研究专家刘守正先生指出:“阅读心理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

的心理发展过程,即浏览语言文字,形成整体,然后揣摩文章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最后再回到文章整体上,获得发展了的整体印象”。可见学生在阅读时应遵循这种认识规律,结合整篇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在整篇文章的背景下对文章中的字、词、句进行理解和把握。

三、操作层面------让“整体把握”的内涵和价值真正实现

正确认识并理解了“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文章呢?如何在深入中避免烦琐和肢解,来真正实施“整体把握”阅读教学呢?

整体——部分——整体,综合——分解——综合,这是阅读教学活动中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框架、感悟文章内涵、领会文章写法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其课堂结构可分为“整体感知--具体分析--总结深化”三个环节。

第一步,要着眼于整体,开讲后通过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把握梗概,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课文的哪一个部分啊?”毋庸质疑,老师之所以这么问,是想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这是无可厚非的。自从新课标出台之后,许多教师对“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之类的问题退避三舍,仿佛这样一问学生,就会陷入“教师讲解学生听”、“只重分析不重感悟”的传统教学“泥塘”之中。然而,笔者认为,要让学生真正从一篇文章当中不仅是学到知识的话,那首先得让他懂得:看一篇文章,应该知道首先去了解文章写了什么事,什么人,在什么时间,有什么样的背景,等等。一句话,只有先做到通览全局,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特点,服务于课堂教学中的精读、研读,从而实现真正的“与教材对话”。在学习《金蝉脱壳》一文时,我在开课前这样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同学们,《金蝉脱壳》是一篇状物类文章,猜猜看,这篇文章会写些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认知,纷纷举手猜测课文内容。我趁机进一步激趣:“那咱们就来证实一下我们刚才的猜测,看看作者围绕《金蝉脱壳》到底写了些什么?”通读全文后,学生一下子就理清了课文的脉络(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这样,学生轻松地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的大概内容。

作为教材的一篇文章,它应该是一个整体,教师有义务让学生去了解这个整体当中的局部,获得第一手信息,然后再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再进而引导学生抓住词句进行深入的品味和得到深刻的体悟。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即使了解学生的已知以及兴趣指向,才能把握每一个展开教学的机会。

第二步应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懂得学习的基本方法。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讲读课文,剖析重点词、句、段的内涵,使其为突出文章中心这个“整体”服务。与此同时,又要从文章中心这个高度来探究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从中领悟其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

经过初步的整体感知后,再通过对部分进行整体性分析,即通过分析局部字、词、句、段与全文整体的关系,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中心,解决文章“怎么写”

的问题。例如:《金蝉脱壳》文中“脱壳时”一节,很明显的使用到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即:背——头——脚——尾(抖动、伸着→仰去→扑来→抓住→抽)。这样的写作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使读者既容易对所描绘的事物有一个清晰整体

的了解,有能够对其中的“点(蝉尾)”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然而按照儿童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他们会不自觉地将目光集中到其中的“点”上,极易忽略脱壳时的其他步骤(背——头——脚),从而不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脱壳时的过程,继而更全面地理解蝉脱壳的“奇特动人”因此,在处理课文“脱壳时”一节时,我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这一部分,引导归纳蝉儿脱掉旧衣的顺序;接下来才进入局部的感悟阶段:“你认为哪个情景最奇特呢?请边读边勾画出有关的词句,将自己的体会作简要的批注。”待学生按要求阅读、形成思考后,再进行全班交流。学生从“抖动着”、“伸着”“仰去”、“扑来”、“抓住”、“一抽”这些不同的动词中,想象蝉在脱壳这一过程中的艰难与神奇,再现了蝉尾脱壳的奇特情景。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就加深了。然后我再以富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再现出生动的画面,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再现课文内容的习惯,使学生逐渐感悟课文写具体的方法。

第三步再回到整体进行强化练习,把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促成知识向智能的转化。这种讲读方法,既体现了小学语文教材(一课一事)的特点,也符合儿童由“整体--部分--整体”的认知规律。

在对部分的深入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再回到整体上来。这个整体把握对前一个整体感知来说,应当对课文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这个深入、全面,指的是不仅仅能深刻、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领会好文中体现的思想感情。

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结构,其运行的轨迹应是始于目标而又归于目标,综合推进,整体滚动,有机地将诸方面的学科素养培育巧妙地串连融合成一个整体。

实践证明,成功的教材处理,往往意味着成功的课堂教学。要想如此,就应以整体把握为出发点和归宿,根据小学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在对教材进行钻研的过程中能深入理解课文,摈弃陈旧的面面俱到的做法,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把握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