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汇编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汇编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汇编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汇总(填空)

第十三章内能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有关。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又有,引力和斥力是存在的。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叫做平衡位置;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10米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合力表现为斥力;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合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二、内能

1、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速度、高度、形变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与。

(1)做功: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2)热传递:

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到另一部分。

3、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的。

4、热量

(1)概念:物体通过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3)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J)。

三、比热容

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 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用符号c表示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符号是J/(kg·℃)。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1)比热容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2)水的比热容是。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J。

4、比热容表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2)从比热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冬季内陆比沿海寒。

(3)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来冷却。冬季也常用取暖。

5、说明

(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所以某种物质的比热不会因为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而改变,也不会因为质量的多少或温度变化的多少而改变。

(2)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比热是一个不变的定值。

(3)物质的状态改变了,比热容。如水变成冰。

(4)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6、热量的计算:Q= 。式中,Δt叫做温度的变化量。它等于热传递过程中末温度与初温度之差。

注意:①物体温度升高到(或降低到)与温度升高了(或降低了)的意义是不相同的。比如:水温度从lO℃升高到30℃,温度的变化量是Δt= ,物体温度升高了℃,温度的变化量Δt = ℃。②热量Q不能理解为物体在末温度时的热量与初温度时的热量之差。因为计算物体在某一温度下所具有的热量是没有意义的。正确的理解是热量Q是末温度时的物体的内能与初温度时物体的内能之。

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一、热机

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将燃料的能通过燃烧转化为能,又通过做功,把能转化为能。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柴油机等。

(1)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冲程、冲程、冲程、冲程。

(2)一个工作循环中只对外做次功,曲轴转周,飞轮转圈,活塞往返次。

(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这时机械能转化为能。

(4)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这时内能转化为能。

(5)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6)判断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属哪个冲程应抓住两点:一是气阀门的开与关;二是活塞的运动方

向。

1、燃料的热值

(1)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被释放,物体的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能。

(2)燃料的热值

①定义:,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②热值的单位,读作焦耳每千克。还要注意,气体燃料有时使用J/m3,读作焦耳每立方米。

③热值是为了表示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而引人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燃料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本领大小不同的燃烧特性。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的,同种燃料的热值是一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放出热量多少无关。

(3)在学习热值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全部燃烧变成另一种物质。

②强调所取燃料的质量为“lkg”,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本领的不同,就必须在燃烧质量和燃烧程度完全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③“某种燃料”强调了热值是针对燃料的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④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一定质量m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 ,式中,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kg; m表示燃料的质量,单位是kg;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5若燃料是气体燃料,一定体积V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V。式中,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m3;V表示燃料的体积,单位是m3;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2、热机效率

(1)热机的能量流图:如右图所示是热机的能量流图:由图可见,真正能转变为对外做的有用功的能量只是燃料燃烧时所释放能量的一部分。

燃料的化学

能E

(2)定义:热机转变为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称为热机效率。

(3)公式:η=E有/Q放。式中,E有为做有用功的能量;Q总为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

(4)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

①改善燃烧环境,使燃料尽可能燃烧,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②尽量减小各种热散失。

③减小各部件间的以减小因克服摩擦做功而消耗的能量。

④充分利用废气带走的能量,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三、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1、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1)能量及其存在的形式: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自然界有多种形式的能量,如能、内能、能、电能、化学能、能等。

(2)能量的转移与转化: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如发生碰撞或热传递时;也可以从一种形式为另一种形式,如太阳能电池、发电机等。

(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

2、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基本定律。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也无论是物理学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遵从。

3、“第一类永动机”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它违背了。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一、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的现象叫摩擦起电;

二、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中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四、验电器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利用;

五、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为C;

五、元电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和核外带电的电子组成;

2、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 ;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

六、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七、导体和绝缘体: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

八、电流:电荷的形成电流;电流方向: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极流向极;

九、电路:用导线将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的装置;

十、电路的工作状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2、开路:某处的电路;3、短路:用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

十二、串联和并联

1、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影响;

2、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影响;

十三、电路的连接方法:1、线路简捷、不能出现交叉;2、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要与电路图一致;

3、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节点。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

十四、电流的强弱

1、电流:表示的物理量,符号,单位是,符号,还有毫安(mA)、微安(μA)1A= mA=μA

十五、电流的测量:用表;符号○A

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电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看清”:看清、指针是否指在临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2)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联;(相当于一根导线);(3)选择合适的(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3、电流表的读数:(1)明确所选;(2)明确(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十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并联电路;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一、电压

1、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的原因。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电路中有电压,却不一定有电流,因为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一要有;二是电路是。

2、电压用字母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简称,符号是。常用单位有千伏(KV)和毫伏(mV)。1KV = 103V=106mV。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 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 V。

3、电压表的使用:A、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电路联;B、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进,接线柱流出。C、根据被测电路的电压选择适当的 (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预先不知道被测电压的大约值时,先用试触)。

4、电压表的读数方法:A、看接线柱确定。B、看(每一小格代表多少伏)。

C、看指针偏转了多少格,即有多少伏。(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0~3 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V;0~15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V。)

5、电池串联,总电压为;相同电池并联,总电压。

二、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实验步骤:A、提出问题;B、猜想或假设;C、设计实验;D、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E、评价交流(D和E可以合为得出结论)

2、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与电源电压)。

三、电阻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如铅笔芯、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如橡胶、塑料、陶瓷等。导电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如硅金属等。

2、导体对电流的叫电阻,用R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单位有千欧(KΩ)和兆欧(MΩ),1MΩ= KΩ= Ω。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长度;;。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4、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的情况,这就是超导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

5、阻值可以改变的电阻叫做。常用的有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四、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作用: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 ,进而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 ,还起保护电路的作用。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的接。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它应该与被控电路 联。

欧姆定律

一、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826年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出来的。

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跟导体两端的电阻成 。公式为:I=U/R ,变形公式有:U= , R= 。

3、欧姆定律使用注意:单位必须统一,电流用A ,电压用V ,电阻用Ω;不能理解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常规情况下是 的。

4、用电器 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 时的电流叫额定电流;但是生活中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 电压,实际工作时的电流叫 电流。

5、当电路出现短路现象(电路中电源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被接通的情况)时,根据I=U/R 可知,因为电阻R 很小,所以 会很大,从而会导致火灾。

6、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串联:R=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阻值都 )

并联:1/R=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阻值都 ) n 个阻值为r 的电阻串联则R 总= ;n 个阻值为r 的电阻并联则R 总= 。

二、电阻的测量

1、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 的变形R=U/I 可知,求出了小灯泡

的电压和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方法叫做 法。

2、电路图如右图:

3、测量时注意:A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该滑到 ;

B 、测量电阻时,应该先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然后测量时使用的电

压应该按照从额定电压依次降低测量。C 、可以将几次测量的结果求 ,以减小误差。

4、测量过程中,电压越低,小灯泡越 ,温度越 ,因此电阻会略 一点。

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总分关系

三、伏安法实验:

1.实验原理:P=UI (测电功率);R=U I

(测电阻) 2.实验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灯泡(或电阻)

3.电路图:(如右图)

4.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小灯泡(或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护电路。

实验之前应把滑动变阻器调至阻值最大处

第十八章 电功率

一、电能

1、电能可从 的能量转化而来,也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2、电能用 表示,常用单位是 (kW ·h ),又叫“度”,在物理学中能量的通用单位是焦耳(J ),简称焦。1kW ?h= J 。

3、电能表是测量 多少的仪器。几个重要参数:“220V ”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 的电路中使用;“10(20)A ”指这个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 A ;“50Hz ”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2500revs/k 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 转。

4、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 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消耗了多少电能,也就是有多少电能转化为 。实质上,电功就是电能,也用W 表示,通用单位也是 (J ),常用单位是千瓦时(kW ?h )。

二、电功率

1、电功率是表示 的物理量,用P 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 ,简称瓦,符号是W 。常用单位有千瓦(kW )。1kW = W 。电功率的定义为:用电器在 消耗的电能。

2、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P= 在使用时,单位要统一,单位有两种可用:(1)、电功率用瓦(W ),电能用 (J ),时间用 (S );(2)、电功率用 (kW ),电能用千瓦时(kW ?h ,度),时间用 (h )。

3、1千瓦时是功率为1kW 的用电器使用 所消耗的电能。

4、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公式: P= 单位:电功率用瓦(W ),电流用安(A ),电压用伏(V )。

5、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或者说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 功率。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功率叫 功率,电灯的亮度就取决于灯的 功率。

6、推导公式:P=UI= = W=Pt= =I 2Rt=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与测电阻的电路图一样。

2、进行测量时,一般要分别测量小灯泡过暗、 发光、过亮时三次的电功率,但不能用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电功率,只能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

四、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 成正比,跟导体的 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 比。公式为:Q= 。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Q=W ,可用电功

公式算Q ,即Q=W=Pt=UIt= =( U 2/R)t 。

五、串并联电路特点

1、串联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

电流:I=I 1=I 2=……=I n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

电压:U=U 1+U 2+……+U n (总电压等于 )

电阻:R=R 1+R 2+……+Rn (总电阻等于 )。如果n 个阻值为r 的电阻串联,则有R =nr

分压作用:U 1U 2 = R 1R 2 计算U 1、U 2可用:U 1= R 1 R 1+R 2U 总 U 2= R 2 R 1+R 2

U 总 比例关系: I 1I 2 = 11 W 1W 2 = Q 1Q 2 = P 1P 2 = U 1U 2 = R 1R 2

2、并联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

电流:I=I 1+I 2+……+I n (干路电流等于 )

电压:U=U 1=U 2=……=U n (总电压 )

电阻:1/R=1/R 1+1/R 2+……+1/R n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 个阻值为r 的电阻并联,则有R=r/n

分流作用:I 1I 2 = R 2R 1 计算I 1、I 2可用:I 1=R 2 R 1+R 2I 总 I 2=R 1 R 1+R 2

I 总 比例关系:电压:U 1U 2 = 11 W 1W 2 = Q 1Q 2 = P 1P 2 = I 1I 2 = R 2R 1

3、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计算: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P 实P 额 = U 2实U 2额

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 100W ”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V ,额定功率是100W 的灯泡如果接在110V 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 W 。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1、家庭电路由:进户线→ →总开关→ →用电器。

2、两根进户线是 和 ,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 来判别。如果 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3、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 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 联。

4、保险丝:是用电阻 ,熔点 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 ,使它的温度达到 ,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5、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 ;二是用电器 过大。

6、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 ;不靠近 。

7、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 路上,保险丝应接在 线上(一根已足够);控制开关也要装在 线上,螺丝口灯座的螺旋套要接在 线上。

8、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应该不高于 V ,因为根据欧姆定律I=U/R 可知,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电流就会越 ,所以高压电对人体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9、我们不能用潮湿的手去触摸电器,因为人的皮肤潮湿时,电阻会变 ,从而会增大触电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不要靠近 带电体,不要接触 带电体。

10、雷电是自然界一种剧烈的 现象,对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有雷电现象时,不要站在大树或其它较高的导电物体下,也不能站到高处。

11、为了防止雷电对人们的危害,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 ,让雷电通过金属导体进入大地,从而保证人或建筑物的安全。

12、根据公式I=P/U 可知,家庭电路电压一定时,电功率越大,电流I 也就越 。所以在家庭电路中:A 、不要同时使用很多大功率用电器;B 、不要在同一插座上接入太多的大功率用电器;C 、不要用铜丝、铁丝代替 ,而且保险丝应该在可用范围内尽量使用细一些的。

13、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的现象叫电流的 。利用电来加热的用电器叫电热器。

14、根据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可以得到: P=I2R 这个公式表示: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成正比。

15、当发电厂电功率一定,送电电压与送电电流成反比,输电时电压越高,电流就越。此时因为输电线路上有电阻,根据P=I2R 可知,电流越小时,在电线上消耗的电能就会越。所以电厂在输电时送电电压,减少电能在输电线路上的损失。

第二十章电与磁

一、磁现象磁场

1、物体具有的性质,该物体就具有了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

2、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体中间磁性最。当悬挂静止时,指向南方的叫极(S),指向北方的叫极(N)。任一磁体都有磁极。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互相,异名磁极互相。

3、磁化: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方式有:与磁体接触;与磁体摩擦;通电。有些物体在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存,叫磁体(如钢);有些物体在磁化后磁性在短时间内就会消失,叫磁体(如软铁)。

4、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能使磁针,叫做磁场。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会产生的作用。

5、磁场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时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6、在物理学中,为了研究磁场方便,我们引入了磁感线的概念。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极出来,回到极。

7、地球也是一个磁体,周围也存在着磁场,叫场。所以小磁针静止时会由于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的原理指向南北,由此可知,地磁南极在地理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附近。

8、地磁南极与地理北极、地磁北极与地理南极并不完全重合,中间有一个夹角,叫做,是由我国宋代学者首先发现的。

二、电生磁

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的方向跟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这一现象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在1820年发现的。

2、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在通电情况下会产生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相当于磁体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当于磁体的两个磁极。

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方向有关。磁场的强弱与、、有无铁芯有关。

4、在通电螺线管里面加上一根铁芯,就成了一个。电磁铁磁场的强弱与电流的强弱、线圈的匝数有关。可以制成电磁起重机、扬声器和吸尘器等。

5、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可以使用安培(右手)定则:将右手的四指顺着电流方向抓住螺线管,的方向就是该螺线管的N极。

三、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1、继电器是利用电压、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电压、电流电路的装置。实质上它就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

2、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簧片、组成;其工作电路由低压电路和高压电路两部分组成。

3、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信号的一种装置。它主要由固定的、线圈和锥形纸盆构成。

四、电动机

1、通电导体在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它的受力方向跟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

2、电动机由和两部分组成。能够转动的部分叫;固定不动的部分叫。

3、当直流电动机的线圈转动到位置时,线圈就不再转动,只有改变线圈中的方向,线圈才能继续转动下去。这一功能是由实现的。换向器是由一对半圆形铁片构成的,它通过与电刷的接触,在时改变电流的方向。

4、电动机构造简单、控制方便、体积小、效率高、功率可大可小,被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各种产业中。它在电路图中用表示。电动机工作时是把电能转化为。

五、磁生电

1、在1831年由英国物理学家首先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当闭合电路的在磁场中做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这个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没有使用换向器的发电机,产生的电流,它的方向会周期性,这种电流叫交变电流,简称交流电。它每秒钟电流方向改变的次数叫,单位是,简称赫,符号为Hz。我国的交流电频率是 Hz。

3、使用了换向器的发电机,产生的电流,它的方向,这种电流叫直流电。(实质上和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完全一样,只是直流发电机是磁生电,而直流电动机是电生磁)

4、直流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的原理制成的。

5、实际生活中的大型发电机由于电压很高,电流很强,一般都采用不动,旋转的方式来发电,而且磁场是用电磁铁代替的。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1876年由美国科学家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由和组成。话筒将声信号转变为信号,听筒将音频电信号转变为信号。通话双方的话筒和听筒是互相串联的,自己的话筒和听筒是互相独立的。

2、为了节约电话线路的使用效率,人们发明了电话。

3、电话按信号输方式来分,可分为有线电话和电话;按信号类型来分,可分为模拟电话和电话。

4、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丢失信息,而且抗干扰能力不强,保密性也很差,信号衰减厉害。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种中,抗干扰能力,保密性。

二、电磁波的海洋

1、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在空气、水、某些固体,甚至真空中都能传播。光也是电磁波的一种。电磁波的速度和光速一样,都是 m/s,电磁波的速度,等于波长 和频率f的乘积: c = 单位分别是 m/s(米每秒)、m(米)、Hz(赫兹);频率的常用单位还有千赫(kHz)和兆赫(MHz)。

2、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电磁波是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无线电广播的发射由完成;接收部分主要由、调谐器、解调器和扬声器组成。

2、电视信号的传输与无线电广播基本相同,只是发射部分多了摄像机,接收部分多了显像管。

3、移动电话(无线电话,手机)既是无线电的装置,又是无线电的装置。它的特点是体积小,发射功率不大,天线简单,灵敏度不高,需要转发信号。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1、微波是波长在之间,频率在之间的电磁波。微波大致传播,所以每隔50公里左右就要建一个。

2、利用卫星做通信中继站,称之为卫星通信。这种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不动,叫做卫星。在地球周围均匀分布颗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3、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发明了第一台激光器。激光的特点是频率、方向高度集中。光纤通信是利用在光纤中传输信号的。光纤由中央的玻璃芯和外面的反射层、保护层构成的,可以传输大量的信息。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能源

(1)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①一次能源:可以能源。如化石能源、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生物质能等。

②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获取,必须通过才能得到的能源。如电能等。

(2)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①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的能源,叫做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能、能、海洋能、能等。

②不可再生能源:经过千百万年形成的、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如煤炭、石油、、核燃料等。

二、核能

(1)原子、原子核:原子由和 (带负电)组成,原子核由 (不带电)和质子(带正电)组成。

(2)核能: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时释放出的能量。

(3)核变:用中子轰击较重的原子核,使其裂变为较轻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

(4)核变:使较轻原子核结合成为较重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

(5)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①核能的优点:核能将是继石油、煤和天然气之后的主要能源。利用核能发电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煤、石油等能,而且用料省,运输方便。核电站运行时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等对大气和环境污染的物质,核电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

②利用核能可能带来的问题:如果出现核泄漏会造成严重的放射性环境污染。

三、太阳能

1、太阳能是巨大的“核能火炉”,因为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2、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我们所使用的一次性能源主要来源于太阳能。

3、太阳能的利用

(1)直接利用:①将光能转化为能加以利用,如太阳能热水器;②将光能转化为能加以利用,如太阳能电池等。

(2)间接利用:储存在化石燃料中的太阳能。

4.利用太阳能的优缺点

(1)优点:清洁、安全、无污染、环保、方便、经济、不受地域限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节省地球资源等。

(2)缺点:受到天气的限制。

四、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能源革命

(1)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利用有过四次重大的突破:火的使用、的发明、电能的应用和原子核能的开发。能源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导致了生产力的飞跃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2)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是具有性的,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3)节约能源减小污染的途径:改进开发技术,减少环境污染物,限制过量开发一些污染严重的资源,大量开发一些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

2、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常规能源:多年来人类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如煤、、天然气、水能等。

(2)未来理想能源的四大特征:

①足够,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②足够,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

③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

④足够安全、清沽,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如生物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温差能、地热能、波浪能、废弃物能等都属于未来理想能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1、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功的计算方法: 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功=力×距离,即W=F·s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W的单位:牛·米(N·m)或焦耳(J) 1J的物理意义:1 N的力,使物体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所做的功为1J。 即:1J=1N×1m=1 N·m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力F的单位:牛(N);距离s的单位:米(m); 4、机械功原理 ⑴使用机械只能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⑵机械功原理是机械的重要定律,是能量守恒在机械中的体现。 5、⑴功率概念: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⑵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⑶功率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 符号表达式:P=W/ t推导式p=Fv(F单位是N,V单位是m/s) ⑷功率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时间的单位是秒,功率的单位是焦耳/秒,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这个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1W= 1 J / s 6、⑴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 ⑵公式: ⑶有用功(W有用):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W=Gh。 ⑷额外功(W额外):克服机械自身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 功。 ⑸总功(W总):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W=FS。 ⑹总功等于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W总=W有用+W额外。 7、“能量”的概念: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就说物体具有能。 总结:在物理学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一个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就越大。 ⑴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⑵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⑶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越大; 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大。 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8、内能与热量 ⑴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九年级物理填空题专项训练(二)(含答案)

填空题专项训练(二) 一、填空题(共8道,每道12分) 1.吸烟者“吞云吐雾”时会波及周围人群,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热运动造成的。汽车的发动机选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____(选填“大”或“小”)的缘故。烈日下,操场上单杠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____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答案:无规则, 大, 热传递 解题思路: 略。 试题难度:知识点:改变内能的方法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够吸引碎纸屑如图甲所示,这是因为带电的玻璃棒可以____轻小物体;将一带电的有机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泡沫塑料小球时,相互作用情况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有机玻璃棒带____(选填“正”或“负”)电,这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____(选填“排斥”或“吸引”)。 答案:吸引, 正, 排斥 解题思路: 略。 试题难度:知识点:摩擦起电的实质 3.端午节期间,多地举行了划龙舟比赛(如图)。运动员通过鼓声来统一划龙舟的节奏,鼓声是由鼓面的____产生的;划水时,船桨是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运动员向后划水,船就向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的。 答案:振动, 费力, 相互

解题思路: 船桨是一个杠杆,手施加动力,水对其产生阻力,由于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大于阻力,故为费力杠杆。 试题难度:知识点:力的相互性 4.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____(填“放”或“吸”)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装着冰鲜鱼的袋子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袋子的外壁出现了一层水珠,这是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答案:熔化, 吸, 液化 解题思路: 冰块熔化时吸热,可以降低周围温度,起到保鲜作用;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变为水,故袋子的外壁会出现一层水珠。 试题难度:知识点:物态变化及吸放热判断 5.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因为在“光在纤维中的传输用于光学通信”的成就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在玻璃纤维中的传输情况是光线每次由内层玻璃芯射向外包层的分界面时,均要发生反射,而不折射,从而使光在不断的反射中沿内层玻璃芯向远处传播,如右图。请根据图回答:当增大入射光线AB的入射角时,CD光线的入射角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D点将要向____侧移动(选填“左”或“右”)。 答案:增大, 右 解题思路: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时,反射角也会跟着增大。根据如图的几何关系可知,CD 的入射角也增大,D点会向右侧移动。 试题难度:知识点:光的反射 6.“五?一”期间,小明全家自驾游,他们09:00从郑州出发,12:50到信阳休息区,休息一会后,13:00继续前进,14:00到达武汉出站口。途中,他们的轿车曾超过了几辆行进中的载重卡车,小明惊奇地发现那些卡车在远离他们而倒退,他是以____(选填“大地”、“载重卡车”或“轿车”)为参照物。已知西昌到成都高速路全长420km,则轿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km/h。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复习(填空)

2010年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九年级部分)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1.物质的结构 (1)宇宙是由 组成的,物质是由 和 组成的。 (2)物质一般以 的形式存在,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3)原子的中心是 ,原子核由 和 组成, 绕核运动。 (4)量度宇宙的大小通常用 ,量度原子的大小通常用 。 2.质量 、 (1) 叫做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测量质量通常用 。 3.密度 (1)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密度的公式: ,国际单位是: (3)密度测量的一种间接测量方法: )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1.机械运动 我们把 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定义: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 物体叫参照物。 (2)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而言的,即运动和静止是 的。 ? 3.运动的快慢 (1)速度 ①速度的物理意义: 。 ②速度的公式: ,v 表示 ,s 表示 ,t 表示 。 ③速度的主单位为米/秒(m/s),常用单位为千米/时(km/h),1 m/s= km/h 。 ④匀速直线运动: 叫匀速直线运动。它是最简单的机 械运动。 (2)平均速度 \ ①变速运动: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 ②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的程度. ③求平均速度或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都可以用速度公式t s v 进行计算,只要知道公式中的两个因素,就能计算出第三个未知量。 4.长度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使用刻度尺前要“三观察”: 、 和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选、放、看、读、记”五点方法:要根据测量要 求选择适当量程的刻度尺;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观察示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

九年级上册物理重点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物理常考点复习 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不同的情况表现为不同的力)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④存在状态及体积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注意: ①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 收的热量; 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 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④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三节比热容 1、比热容: 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详解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题知识讲解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汇总(填空) 第十三章内能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有关。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又有,引力和斥力是存在的。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叫做平衡位置;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10米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合力表现为斥力;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合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二、内能 1、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及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速度、高度、形变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与。 (1)做功: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2)热传递: 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到另一部分。 3、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的。 4、热量 (1)概念:物体通过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超全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质子 原子核 宇宙物质分子原子中子 核外电子 二、质量符号:m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克(g)、毫克 (mg)、吨(t) 3、单位的换算关系: 1kg=103g 1mg=1o-3g=10-6kg 1t=103kg 4、测量工具:天平种类: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 5、天平的使用方法 (1)天平的调节(一放平,二回零,三调横梁成水平):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 c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2)天平的使用:a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 b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从大到小试加砝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c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值。(称物体,先估计,左物右码方便自己。增减砝码用镊子,移动游码平高低。) (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a被称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即测量范围) b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弄湿、弄脏砝码。 c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三、密度符号:ρ 1、物理意义:密度是表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物质,比值不同的性质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3、符号:ρ单位:千克/米 3 kg/m 3 常用单位:克/厘米 3 g/cm3 4、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克/厘米3= 103 千克/米3 5、常见物质的密度值: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表示的意思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6、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 同各物质, 密度值一定 ,不同的物质密度值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值是由物质本身决定, 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无关. 7、应用:(1)据m = ρv 可求物体的质量。(2)可鉴别物质。(可以用比较质量、体积、密度等三种方法) (3)可据v = m /ρ求物体的体积。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定义:描述物体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判断运动情况的方法: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3)注意:研究或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不能没有参照物;参照物可以选取任何物体,但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为了方便,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二、运动的快慢 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1)路程相同,比较时间的长短。(2)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长短。 (3)比较速度的大小。 2、速度(V)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叫速度。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点归纳 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 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 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 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

初中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

2018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题

2018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题 这篇,是查字典物理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3.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 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12月15日23时 45分完成围绕嫦娥三号旋转拍照,并传回照片。 (1)玉兔号是利用向地球发回所获得的信息。 (2)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是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的六 分之一,地球上质量为140kg玉兔号到达月球后的质量 是 t。

(3)玉兔号太阳能电池帆板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能。 (4)玉兔号装配有表面纹路凹凸不平的六只轮子状的大脚更使它具有翻山越岭,万向行走的能力.其中,轮胎表面凹凸不平是为了摩擦力,六只轮子状的大脚是为了压强.(均填增大或减小) 14.如图7甲所示,铜块的长度为用托盘天平测铜块的质量:应先将天平放在 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然后 将铜块放入左盘,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7乙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铜块的 质量为 g。 15.微风吊扇通电后扇叶转动,使微风吊扇转动的工作原理是 .拔下插头,在插头处接发光二极管,用手旋转叶片,发光二极管发光,这是现象,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 .

16.将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410-2m2的物理书平放在水平 课桌中央,课桌面积为0.2m2,则书对课桌的压强为 Pa;对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书来说,它不会自动沿桌面滑动,是因为受到 (填摩擦力、平衡力),此时物理书 (填有或没有)惯性,若物理书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它将。 17.小明乘坐大厦内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以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匀速上升过程中,他的机械能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 一个质量为90g、体积为100cm3的物块,其密度为 kg/m3,将其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m1=当把此物块轻放入盛满酒精的烧杯中,物块静止时,溢 出酒精的质量为m2= g.(酒精密度为0.8103kg/m3,烧杯足 够大.) 19.如图10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 (甲/乙)透镜. 小明选择好透镜后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当物体距离透镜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课堂笔记)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第十三章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 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 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 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2节内能 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注意:①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④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3节比热容 1、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是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九年级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第十三章 内能 本章知识结构图: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热运动: (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无论大小,无论是否是生命体,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2)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比如墨水在水中扩散等等。a.扩散的物理意义: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表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扩散的特点: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发生扩散时每一个分子都是无规则运动的。 (3)分子的热运动 a.定义: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b.影响因素: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是斥力变化要比引力变化快得多。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如图: (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二、内能 1.内能: (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温度高低。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分子间距。单位是焦耳(J)。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同一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就越多。但不同物体的内能则不仅以温度的高低为依据来比较。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质子 原子核 1、宇宙物质分子原子中子 核外电子 2、分子——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颗粒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的性质,我们称为分子。用10-10m做单位。 3、物质处于不同的状态,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固态物质,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具有强大的作用力。因此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物资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分子的作用力极小,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无关) 2、符号:m 单位:千克(kg)克(g)、毫克 (mg)、吨(t) 3、单位的换算关系:1kg=103g 1mg=1o-3g=10-6kg 1t=103kg 4、测量工具:天平种类: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 5、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1)被称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即测量范围) 2)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弄湿、弄脏砝码。 3)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6、天平的使用方法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2) 调横梁成水平。指针在刻度盘中间或左右摆动的幅度一样,表示平衡。在调节平衡螺母前,游码要放在0的位置。哪个肩高平衡螺母就向哪个方向移动。(3)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4)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从大到小试加砝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每向右移动一格,就等于向右盘中增加了一个更小的砝码。(5)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值。 7.复数测量法 三、密度符号:ρ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也不同。 2、公式:密度单位千克每立方米对应质量的单位kg 体积单位立方米。密度单位克每立方厘米对应克和立方厘米 3、单位:千克每立方米克每立方厘米。1克每立方厘米= 103 千克每立方米 4、常见物质的密度值:水的密度是1.0×103kg/m3, 表示的意思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同种物质, 密度值一定,不同的物质密度值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值是由物质本身决定, 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无关. 6、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由于热胀冷缩,物质的体积会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密度。(水的反常膨胀——4摄氏度的水密度最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水的密度都变小) 四、量筒使用方法、 1、以什么单位标度。是毫升还是立方厘米 2、最大量程是多少 3、分度值是多少 4、读数时要与液面凹底相平。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综合练习题(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 A .N B .kg C .Pa D .J 2、夜晚,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时选择的参照物是: A .云 B .月亮 C .地面 D .观看的人 3、如图1所示的四种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4、如图2所示,物体m 从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已知斜面是 光滑的,则在下滑过程中物体m 的能量变化情况是: A .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B .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C .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D .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 6、浸没于水中的钢球,在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它受到的: A 、浮力变小,压强变大 B 、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 、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D 、浮力不变,压强变小 7、一只底面积为S 的箱子,放在面积为2S 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时,箱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 ;当放在面积为 2 S 的水平凳面时,箱子对凳面的压强是: A .0.5P B .P C .2P D .4P 8、你注意观察过家里的自行车吗?下列关于自行车增大摩擦或减小摩擦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 .轮胎上做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A .天平 B .火钳 C .钉撬 D .老虎钳 图 1

B.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柄是为了增大摩擦 C.往车轮轴承上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 D.车轮上装有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 9、如图3所示,用纸片把盛满水的杯子的杯口盖上,再使杯口向下, 纸片不会掉下,水也不会流出,主要是因为: A、纸片很轻 B、水粘住纸片 C、空气有浮力 D、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图3 10、一本物理书放在水平课桌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C、课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11、如图4所示,每个钩码质量相等,轻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若在两边钩码下各再挂上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 A、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 B、杠杆右端下降 C、杠杆左端下降 D、杠杆右端上升 图4 12、如图5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烧杯甲、乙、丙,分别盛上质量相等的酒精、水和硫酸。 那么,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甲、乙、丙一样大 甲乙丙 图5 二、填空题 13、运动员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这时也受到球的作用力;人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痛,这是因为。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学习不是苦差事,做好学习中的每一件事,你就会发现“学习,是一块馍,你能嚼出它的香味来. 查字典物理网分享了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供大家阅读参考! 记住的常量 1.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3× 105Km/s=3×108m /s。光在其它透明物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都要慢 2.15℃的空气中声速:340m/s,振动发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3.水的密度:1.0×103Kg/m3=1g/cm3=1.0Kg/dm3。 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100℃,冰的熔点O℃, 水的比热容4.2×103J/(Kg?℃)。 4.g=9.8N/Kg,特殊说明时可取10 N/Kg 5.一个标准大气压=76cmHg==760mmHg=1.01×105Pa=10.3m 高水柱。 6.几个电压值:1节干电池1.5V,一只铅蓄电池2V。照明电路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7.1度=1千瓦?时(kwh)=3.6×106J。 8.常见小功率用电器:电灯、电视、冰箱、电风扇; 常见大功率用电器:空调、电磁炉、电饭堡、微波炉、电烙铁。

物理量的国际单位 长度(L或s):米(m) 时间(t):秒(s)面积(S):米2(m2)体积(V):米3(m3)速度(v):米/秒(m/s)温度(t):摄氏度(℃)(这是常用单位) 质量(m):千克(Kg)密度(ρ):千克/米3(Kg/m3)。力(F):牛顿(N)功(能,电功,电能)(W):焦耳(J) 功率(电功率)(P):瓦特(w)压强(p):帕斯卡(Pa)机械效率(η)热量(电热)(Q):焦耳(J) 比热容(c):焦耳/千克摄氏度(J/Kg℃)热值(q):J/kg或J/m3 电流(I):安培(A)电压(U):伏特(V) 电阻(R):欧姆(Ω)。 单位换算 1nm=10-9m,1mm=10-3m,1cm=10-2m;1dm=0.1m,1Km=103m, 1h=3600s,1min=60s, 1Kwh=3.6×106J.1Km/h=5/18m/s=1/3.6m/s,1g/cm3=103Kg/m3, 1cm2=10-4m2, 1cm3=1mL=10-6m3,1dm3=1L=10-3m3, 词冠:m毫(10-3),μ微(10-6),K千(103),M兆(106) 公式 1.速度v=s/t; 2.密度ρ=m/v; 3.压强P=F/s=ρgh; 4.浮力F=G排=ρ液gV排=G(悬浮或漂浮)=F向上-F向下 =G-F’ ; 5.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6.功w=Fs=Gh(克服重力做

初三物理综合练习题

初三物理综合练习题 一、单选题(力学4题,热学2题,光学2题,电学5题) 1、如图所示的的斜面长5m,高3m,某同学用图中力F=100N,试图将一重150N的物体匀速地从斜面底端推到顶端.这一过程中推力F所做功的大 小是( ) A 500J B 300J C 400J D 0J 2、下列估计值中最不合理的是( ) A 一位中学生身体的体积约5×10-2m3 B 一位中学生身 体的高约16.2 dm C 一位中学生站立时对地压强约为 1.2×105Pa D 一位中学生正常步行6min的路程约0.4km 3、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战斗机对巴格达实施轰炸,美军空中加油机在空中顺利地对 战斗机加油,加油时两飞机需在同一高度上匀速直线运动.加油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匀速的 B 因匀速直线运动,战斗机动能不变 C 因高度不变,加油机重力热能不变 D 加油机的机械能减小 4、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轻质弹簧测力计,小红同 学同时用力F=5N沿水平方向拉测力计两端.关于弹簧 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和所受力合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0N,0N B 5N,0N C 0N,5N D 5N,5N 5、下列词语中能反映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立竿见影 B 潭清疑水浅 C 捞不到的是水中月 D 一叶遮目不见泰山 6、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蜡烛位于镜前16cm时,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位于镜前10cm时,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焦距可能是6cm B 当蜡烛位于镜前4cm时,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C 当蜡烛位于镜前16cm处,用一不透明的纸遮住凸透镜一部分,则屏上的像残缺不全 D 该凸透镜焦距可能是10cm 7、用酒精灯对烧杯内水加热,获得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利用该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C段水未沸腾,因水的沸点为100℃ B AB段中水无物态变化发生 C 此时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D 可选用酒精温度计进行该实验 8、下列几种电器的铭牌中都涉及到“2A”字 样,其中表示额定电流的是( )

【精选】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总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应背知识点 热和能 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6.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9.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也称比热)。(物理意义就类似这样回答)。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0.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kg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11.热量的计算: (1)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m 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即末温。 (2)Q放=cm(t0-t)=cm△t降 (3)Q吸=Q放(也叫热平衡方程。如果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在不计热损失时才能使用)1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13.热值(q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J/kg(固液)、J/m3(气) 14.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mq;(Q放是热量,单位是J;q是热值,单位是J/kg;m 是质量,单位是kg。) Q放=v q;(Q放是热量,单位是J;q是热值,单位是J/m3;v是体积,单位是m3。) 15.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16.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17.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18.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电路初探知识归纳 1.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2.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4.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人体,石墨,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5.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6.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7.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 (2)断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或开路; (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在串联电路中分为电源短路和用 电器短路两种,并联只有电源短路一种) 8.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9. 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