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含答案

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

1.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现象(填“放热”或“吸热”)。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如果写出三种正确方案奖励1分):①;②;③。(3)取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

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2、已知过氧化钠加入水中能发生如下反应:Na2O2+2H2O=2NaOH+H2O2,过氧化氢又能分解放出氧气。

(1)检验过氧化氢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溶液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小华为了证明过氧化钠加入水中生成了氢氧化钠,在生成的溶液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为无色

........。请你对此现象进行探究。(提出假设、方案,不需要说出方案实施的具体结果)

假设一: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

方案一: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滴加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还能提出新的合理的假设和方案,本题奖励4分。

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铜陵被誉为我国的“铜都”。右图是铜陵铜工艺品中著名的四喜娃娃,小

明找到了分别用纯铜、青铜(Cu、Sn合金)两种材料制作的四喜娃娃及用于

实验的纯铜片和青铜片。

(1)怎样用化学方法区分这两种四喜娃娃?

区分纯铜和青铜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喜娃娃为什么生锈了?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金属铜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能够和空气中氧气等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铜绿[Cu2(OH)2CO3]。请你根据铜绿的组成推断,

铜变成铜绿时,空气中的O2、_______、_________参加了反应。(填化学式)

(3)哪种四喜娃娃更容易生锈?

小明发现从不同地点收集到的两个四喜娃娃中,青铜娃娃身上的锈斑比纯铜的多,他据此得出结论:青铜比纯铜更容易生锈。

他的这种推理方法是否科学?___________。请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 (4)青铜四喜娃娃的铜绿中为什么会有褐色的锈斑?

由于有的青铜中含杂质较多,尤其是含铁,故在铜绿间还会有斑驳的、呈褐色的氧化铁。现有一些这种含褐色的锈斑粉末,请你设计实验证明锈斑粉末中含有铁元素。

4.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的小张同学在学习中发现:通常检验CO 2用饱和石灰水,吸收CO 2 用浓NaOH 溶液。

【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 2 的两集气瓶中, 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 溶液。 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请你一起参与。

【现象结论】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 ,解释通常用石灰水而不用NaOH 溶 液检验CO 2的原因 ;乙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吸收CO 2较多的装置是 。 【计算验证】另一位同学小李通过计算发现,等质量的Ca(OH)2和NaOH 吸收CO 2的质量, Ca(OH)2大于NaOH 。因此,他认为通常吸收CO 2 应该用饱和石灰水。

【思考评价】请你对小李同学的结论进行评价: 。

5.某同学研究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变化关系问题时,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两个试验: (1)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变化关系,请你提出二点假设: ① ② (2)实验验证:①将实验1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纪录数据后取下。挤压胶头滴管,观察到的现象是 。(醋酸跟草木灰反应原理为:K 2CO 3+2CH 3COOH=2CH 3COOK+CO 2↑+H 2O ) 实验完毕,再进行称量,记录数据。

②将实验2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纪录数据后取

下。将两种溶液混合,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完毕,再进行称量,纪录数据。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3)实验结论: 。 (4)实验分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对结论进行解 释 。

甲 乙 饱和

石灰水 浓NaOH

溶液

6.学校附近的某工厂近期排出的废液明显有酸味,几位同学想探个究竟,经调查它们怀疑废水中有大量的盐酸。

(1)为证明它们的推测,几位同学接着应进行的探究活动为(写出操作、现象及结论):

(2)为帮助工厂治理废水的酸性,几位同学分别设计了方案,其中有:

A.向废液中加入废铁;

B.向废液中加入火碱;

C.向废液中加入石灰石;

D.向废液中加入生灰石。

请你分别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方案4:。

7、家中烧开水的铝壶和盛放开水的暖瓶,使用时间长了易结水垢(如图)。因为硬水中含有

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中碳酸氢钙[Ca(HCO3)2] ,受

热易分解,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化合物,它是

水垢的成分之一。

【观察与问题】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另外两种生成物质是什么?

【假设与预测】①鸿鸿认为生成物中的固体可能是碳酸钙。

②我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

【实验与事实】依据猜想我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解释与结论】水垢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钙。请写出: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

式:。

8、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Intnet网上资料得知: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他们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全部回收。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活动:

(1)【设计方案】①加入比银活泼的金属单质;②除去金属混合物中的杂质。

(2)【小组讨论】①选择加入的金属:

甲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铜;

乙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铁。

你认为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其原因是,该方案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金属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试剂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进行实验】过程如下: ①废弃定影液立

金属混合物 + 溶液A

②金属混合物 Ag + 溶液B

请回答:操作a 是 ,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溶液B 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4)【产品验证】请你设计一种简单方法验证得到的银中是否还含有铁粉,方法是 。

9.某些植物的花汁可作酸碱指示剂。取三种花汁用稀酸溶液或稀碱溶液检验,颜色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为试验生活中的食盐水、肥皂水、汽水、石灰水四种物质的酸碱性,我选择 花汁,选用这种花汁的理由是

。 (2)取所选花汁少许分别滴入上述四种物质,请将所显颜色填入下表中:

10.小明在探究CO 2和

NaOH 是否发生反应时,设计出下列三种装置进行实验:

浓溶液

浓溶液

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写出上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

(2)以上三个实验中,①③有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记录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①。实验③。

(3)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广口瓶

...,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改进后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4)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来检验C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Na2CO3,并将有关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填入下表:

11.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猜想⑤: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收集证据】(一)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⑤,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1)在②—⑤四种猜想中,你认为猜想(填代号)最不合理,理由是。

(2)在验证猜想①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12.田雪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酚酞试液滴入了盛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发现溶液的颜色变红了。她觉得很奇怪,又做了以下工作:实验一:重新取一洁净的试管和纯净的碳酸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1。

实验二:

分别测试纯净碳酸钾、氯化钠、硫酸铜、硫酸钠、氯化铁、硝酸钾溶液的pH,如右表:她还到图书馆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到了如下信息:

酸和碱都有强弱之分,盐酸、硫酸、硝酸是强酸,碳酸、醋酸等是弱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是强碱,氢氧化铁、氢氧化铜是弱碱。

盐是酸碱中和的产物,强酸跟弱碱反应生成的盐叫强酸弱碱盐,强碱跟弱酸反应生成的盐叫强碱弱酸盐。

(1)由最开始的实验现象,你对溶液变红的原因有哪些猜测?

(2)她重复进行实验一的目的

是;

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

是。

(3)由实验二得出的结论是。(4)由实验二和查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你还能得出几点结

论。

13、在某氢氧化钡稀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现红色。将此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红色消失了。请你对此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14.向包有过氧化钠(Na 2O 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 棉燃烧起来。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 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 有能量变化。现利用如右图装置进行。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⑴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 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

⑵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是什么?

⑴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 2CO 3,小军认为不可能。小军的依据 是: 。

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 32-不存在的实验。

⑵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 性。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15、维生素C 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C 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1)猜想:维生素C 可能具有酸性? (2)实验方案:提供试剂:维生素C 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pH 试纸(实验仪器自选)

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

(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 反应的是()

A、金属镁

B、氯化钾

C、氢氧化钠

D、硫酸铜

(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

Ⅱ:取两支盛有2ml蓝色碘的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滴加上述两种汁液,边加边振荡,直到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滴数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你认为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是。

②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是。

16、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NO。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①N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②NO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2NO2+O2=2NO2;③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X。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物质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若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NO气体,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 __,收集装置是_____。

(3)实验时在发生装置中可以观察到:铜片不断溶解并得到蓝色溶液,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还得知:①NO容易和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②NO能抗击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并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和肿瘤细胞的扩散。综合分析①和②的信息,你得到的启示

是。

(5)某化工厂准备生产Cu(NO3)2,以铜和稀硝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X

方案二:2Cu+O2△

2CuO CuO+2HNO3==Cu(NO3)2+H2O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较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选择

此方案的另一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芳同学从超市购买了一瓶维生素C泡腾片。下图是维生素C泡腾片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小芳同学根据使用说明将维生素

C泡腾片放入一杯水中,发现维生素C

泡腾片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片

刻后变成为一杯鲜甜的橙味饮品。小

芳同学感到很好奇,产生的气泡是什

么呢?请参与小芳同学的探究:

根据维生素C泡腾片贮藏条件,请说明保存时要低温和防潮的原因是:

①__ 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小明在学习酸的性质时,用大小、外形均相同的铝片分别与等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他意外发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稀硫酸。是什么导致了反应现象的差异呢?小明从微观角度得出,H+浓度相同的盐酸、硫酸中,只是所含不同。于是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①Cl━能促进铝和盐酸的反应,SO42━对反应无影响;②Cl

━对反应无影响,SO

42━能抑制铝和盐酸的反应;③Cl━能促进铝和盐酸的反应,SO

4

2━能

抑制铝和盐酸的反应。

(1)请将表格中空格补充完整。(2)上述猜想是成立的。

(3)若将第二组实验中添加的试剂NaCl改为HCl气体,能否完成探究任务?原因是

19.小明家购买了一瓶白醋,标签上注明醋酸的质量分数≥5%。小明想,这瓶白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与标签的标注相符?请你与小明一起,用有关酸碱的知识,定量测定白醋中醋酸的含量。

【实验原理】(1)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

(2)在混合溶液中,当醋酸和氢氧化钠完全中和时,再增加1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就呈碱性,而1滴氢氧化钠溶液约为0.05 mL,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①用取12.0 mL白醋(密度近似为1.0g/ mL),倒入烧杯中,再加入20 mL蒸馏水稀释。②量取45.0 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近似为1.0 g/ mL),用胶头滴管取该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地滴加

.....到稀释后的白醋中,同时不断地搅拌烧杯中的溶液。滴至恰好完全反应,剩余氢氧化钠溶液5.0 mL。

【交流反思】(1)在实验步骤①中,加适量水稀释白醋,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2)在实验步骤②中,小明如何确定醋酸和氢氧化钠已完全中和?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判断白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与标签的标注相符?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⑴Ca(OH)2;CaCO3 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

⑵放热(1分);①取适量块状固体B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烧杯外壁。

②取适量块状固体B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立即用温度计测定溶液温度的变化。

③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少量水,立即塞上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同时将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水的水槽中,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放出。

④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少量水,立即在试管口套上一只瘪气球,观察气球体积的变化。

2、(1

2H2O22H2O+ O2↑(2)假设二:生成的氧气使溶液褪色。

方案二:在稀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再通入氧气,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本题属于探究性试题,答案是开放的,只要假设和方法合理均给分。本题的假设因素还可以是温度升高、指示剂变质、过氧化钠变质、水中含杂杂质、NaOH溶液浓度过大或容器内壁附着杂质等。

3、(1)在青铜和纯铜片上分别滴加稀盐酸。(2)H2O、CO2

(3)不科学因为两种四喜娃娃生锈未在同等条件(时间、环境)下进行比较。

(4)将CO通入盛有锈斑粉末的玻璃管中,加热。反应后取出管内物质,用磁铁悬吸,有固体附着,证明锈斑中含有铁元素。(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4.【现象结论】CO2+Ca(OH)2==CaCO3↓+H2O ;CO2与石灰水作用有明显实验现象,NaOH 无明显现象;气球体积增大,溶液不变浑浊;乙

【思考评价】不正确,因为Ca(OH)2的溶解度很小,形成的饱和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很小。

5.(1)实验1反应前后质量会发生变化(或增大、减小)(不变化也正确)实验2反应前后质量不会发生变化(发生变化也正确)(2)①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②有蓝色沉淀生成

(3)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4)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个数都没有发生变化(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6.(1)取少量样品,用pH试纸测其pH,看其是否呈较强的酸性;取样品过滤后向其中滴入硝酸银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其推测。

(2)评价参考要点:方案1:虽能除酸,但产生氢气,遇火有不安全隐患,成本高。

方案2:虽能除酸,但不易掌握终点,成本高。方案3:能除酸,成本较低。

方案4:能除酸,但不易掌握终点,成本较石灰石高。

7.

CaCO3+2HCl==CaCl2+H2O+CO2↑Ca(HCO3)2CaCO3↓+ H2O + CO2↑8、(2)①乙;铁粉和银粉能分离,而铜粉和银粉不能分离(或过量的铜与稀盐酸不反应,最后得不到纯净的银);2AgNO3+Fe=Fe(NO3)2+2Ag ②(稀)盐酸(或稀硫酸);Fe+2HCl=FeCl2+H2↑ (或Fe+H2SO4=FeSO4+H2↑)

(3)过滤;漏斗;FeCl2(或FeSO4)

(4)用磁铁接触,看银粉是否被磁铁吸引(或取少量固体滴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放出)

9、(1)大红花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颜色,且变色明显。(2)10.(1)a烧杯;b胶头滴管(或滴管)(2)实验①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实验③小气球鼓起来(3)矿泉水瓶;矿泉水瓶变瘪

果肉变色速度越快。

【反思与评价】(1)③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不与其它物质反应。(2)水中溶解了氧气【应用】将水果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工,采用真空包装并低温保存。

12.(1)盐溶液是中性的,上述实验现象是杂质引起的;一般盐溶液是中性的,个别盐溶液呈碱性;可能是盐跟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碱,而使盐溶液不再显中性。

(2)排除杂质的干扰;碳酸钠溶液一定呈碱性。

(3)有些盐溶液呈中性;有些盐溶液呈碱性;有些盐溶液呈酸性。

(4)强酸弱碱盐呈酸性;强碱弱酸盐呈碱性;强酯强碱盐呈中性;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只能检测出溶液的酸碱性;呈碱性的不一定是碱,呈酸性的不一定是酸;盐溶液呈现酸碱性可能是盐与水作用的结果。

参考答案

2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吸滤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因此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看到有气泡产生。

实验二:(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不可能有Na2CO3取少量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生成物中没有Na2CO3(2)碱;2Na2O2 + 2H2O === 4NaOH + O2↑

置时间的增长含量会减少。因此,我们要尽量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16.H2O B C 铜片表面有气泡放出,锥形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两面性

方案二产生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所消耗的稀硝酸少

17.气泡成分:CO2 理由:碳酸氢钠与酸性物质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将维生素C 泡腾片放入水中,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实验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我的结论:气体是CO 2

低温原因:维生素C 对热不稳定。 防潮原因:维生素C 泡腾片遇水发生反应而变质。

18.酸根离子(或阴离子) (1)Na +、 Cl ━ 、SO 42━;(2)① ;(3)不能,由于HCl

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增加了溶液中H +浓度,实验条件发生了变化。

19.【实验步骤】①量筒

【交流反思】(1)无影响,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量不变。

(2)在白醋中先滴入几滴酚酞,当滴加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时,说明完全中和。(或在白醋中先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当滴加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时,说明完全中和。)

【数据处理】解: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45 mL -5 mL )×1.0 g/mL ×1.0%=0.4 g

设12 g 白醋中含醋酸的质量为x

CH 3COOH + NaOH = CH 3COONa + H 2O

60 40

x 0.4 g 60 : x = 40 : 0.4 g x=60×0.4g ÷40=0.6 g

则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100126.0 g

g =5.0%

答:该白醋中醋酸含量与标签的标注相符。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专题含答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专题 1、某实验小组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性质。 [实验目的] 证明金属活动性强弱:Al>Cu。 [设计并实施实验] 小组内的3位同学分别做了下述实验: (1)实验中,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推测甲同学开始时没有观察到明显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对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为什么打磨过的铝片放入到CuCl2溶液和CuSO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不同呢?[微观探析] 查阅资料可知两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3)图中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l和CuCl2溶液、CuSO4溶液反应的微观本质是Al和Cu2+反应生成 Al3+和__________。 [提出猜想] 根据上述图示,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产生现象不同的原因是CuCl2溶液比CuSO4溶液中含有的Cu2+浓度大。 猜想2:溶液中Cl-对Al和Cu2+反应有促进作用。 猜想3:溶液中SO42-对Al和Cu2+反应有阻碍作用。 [设计并实施实验] (5)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2得到的结论证据不充足,其理由是溶液中的__________对实验可能有干扰。 (6)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排除了上述干扰,并模仿实验2又设计了一组3支试管的实验,证明了猜想3也成立。请在下列方框中画出实验设计图示。 2、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项训练题(有答案)

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项训练题(有答案) 篇一: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3)含答案 13、在某氢氧化钡稀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现红色。将此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红色消失了。请你对此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14.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现利用如右图装置进行。 [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⑴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⑵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是什么? ⑴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小军的依

据是: 。 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32-不存在的实验。 ⑵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性。[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2)实验方案: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实验仪器自选)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 (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A、金属镁B、氯化钾c、氢氧化钠D、硫酸铜 (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

初三上学期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含答案)

1、小明买了一种“汽泡爽”的冲调饮料。 【饮料说明】①主要原料: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 ②使用说明:将一包“汽泡爽”粉末倒入玻璃杯中,加入200 mL冷水,看到有大量气泡快速生成,待粉末 完全溶解,就得到一杯果味饮料。 小明观察了饮料说明后,他借助化学实验的方法,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以及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实验一】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 (1)小明阅读资料发现:“汽泡爽”原料中的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填写生成气体的化学式。 3NaHCO3 + C6H8O7 ==== C6H5O7Na3 + 3H2O + 3 ↑ (2)为了检验该气体,小明选择的试剂是。 【实验二】探究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1)小明先用冷水和热水各冲了一杯饮料,品尝时发现冷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多,热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少。当他摇动杯子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从水中逸出。他查阅资料发现: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会迅速降低。于是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序号加入水的体积加入水的温度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1 200 mL 15℃a(待记录) 2 50℃b(待记录) (2)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采用相同的两套实验装置(如下图)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在A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汽泡爽”,迅速塞紧胶塞。量筒C用于收集A中产生的气体所排出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数据。B 中油层的作用是。 A B C (3)通过实验,小明测得:a = 64 mL,b = 132 mL,由此获得结论:“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加水温度有关系。 但是老师看到小明的实验报告后却指出:两套装置中,“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总量应该近似相等,与温度关系不大,其本质原因是。 (4)通过反思,为了证明老师的观点,小明继续利用(3)中已反应完的两套装置,又做了一步实验,发现两套装置最终收集到的气体的总量确实相近,他的实验操作是。 2、(5分)某小组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老师建议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SO2。这种做法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40体积SO2。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含答案

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 1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 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 ____________ 现象(填“放热”或“吸热”)。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如果写出三种正确方案奖励1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取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 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现象和结论 22222 解放出氧气。 (1)检验过氧化氢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 ,溶液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小华为了证明过氧化钠加入水中生成了氢氧化钠,在生成的溶液中滴加了几滴无色 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为无色..。请你对此现象进行探究。(提出假设、方案,不需要说出方案实施的具体结果) 假设一: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 方案一: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滴加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还能提出新的合理的假设和方案,本题奖励4分。 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陵被誉为我国的铜都”。右图是铜陵铜工艺品中著名的四喜娃娃,小明找到了分别 用纯铜、青铜(Cu、Sn合金)两种材料制作的四喜娃娃及用于实验的纯铜片和青铜片。 (1)怎样用化学方法区分这两种四喜娃娃? 区分纯铜和青铜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四喜娃娃为什么生锈了?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金属铜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能够和空气中氧气等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铜绿[CU2(OH)2CO3]。请你根据铜绿的组成推断,铜变成铜绿时,空气中的 。2、______ 、 ________ 参加了反应。(填化学式)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一般)练习题(含答案)

一、实验探究题 1.将光亮镁条放入一定量的氯化铵溶液中,发现最终生成灰白色固体[Mgx(OH)yClz]外,还有气体生成.某同学对该现象作如下探究. (一)生成气体可能是H2、HCl、NH3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①浓硫酸既可吸收水,也可吸收氨气 ②NH3+HCl NH4Cl;③2NH3+3CuO △ 3Cu+N2+3H2O ④H2+CuO △ Cu + H2O 【实验探究】收集气体,将气体通过如右装置:(各步反应均完全) ① A装置中出现红色,证明有_________; ② A、B实验装置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对调,理由是_________; ③ C中玻璃管内观察到_________,证明有H2. 【反思与评价】他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请你评价这种说法是否合 理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 (二)过滤、洗涤、一定温度下烘干得灰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灰白色固体Mgx(OH)yClz受热会分解,生成MgO和HCl。 【实验探究】 取一定量灰白色固体样品,充分加热,得到4g白色固体和3.65g气体. 【结论】x∶z =_________,所得碱式氯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氢化钙(CaH2)是一种常用的储氢材料,也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资料在线】 Ⅰ.金属钙的活动性很强,遇水立刻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产生一种气体。Ⅱ.氢化钙要密封保存,一旦接触到水就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Ⅲ.用氢气与金属钙加热的方法可制得氢化钙。 Ⅳ.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吸水后会变蓝。 Ⅴ.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碱石灰和无水氯化钙都可以吸收水分。【探究一:定性分析】 (1)对于“金属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有如下猜想:甲:氧气,乙:氢气 你支持________________(填“甲”、“乙”)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2)Ca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氢气与金属钙加热可得到氢化钙,以下是反应装置图。 装置A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请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装置B 中装有无水氯化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证明进入C 装置中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科学探究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科学探究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科学探究题(共10题) 1、某实验小组验证:“Fe+Ag 2 SO 4 =FeSO 4 +2Ag” 反应并进行如下探究,已知银粉为黑 色,22℃时Ag 2 SO 4 的溶解度为 0.8g 。 ①22℃ 时,向盛有硫酸银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静置,观察到溶液变为黄色并逐渐加深。 ② 静置3 小时后观察,烧杯底部仍有黑色粉末,溶液黄色几乎消失。 ③ 用pH 试纸检测Ag 2 SO 4 、 FeSO 4 溶液,测得 pH 均小于7 。 回答下列问题: (1)22℃ 时,硫酸银饱和溶液显___________ 性( 填“ 酸” 、“ 碱” 或“ 中”) ,其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 列出计算式即可) (2) 取步骤①上层的黄色溶液少许滴加盐酸,观察到白色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 。 (3) 某同学由步骤②中“ 仍有黑色粉末” 得出Fe 比Ag 活泼的结论。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思维不严密,因为黑色粉末不一定含Ag ,还可能是___________ ,需要进一步实验才能得出结论,该实验方案是:取黑色粉末少许___________ 。( 补充完设计方案) (4) 仍有呈黄色是因为含有Fe 3+ 离子。小组对 Fe 3+ 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 a .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物,可产生Fe 3+ ; b .空气中的O 2 能与 Fe 2+ 反应,可产生 Fe 3+ ; c .溶液中存在___________ 离子能与Fe 2+ 反应,可产生 Fe 3+ 。 请设计实验证明假设 a 、b 不是产生Fe 3+ 的主要原因。实验方案是:向过量的铁粉中加入 FeSO 4 溶液,振荡静置,观察到 ___________ 时即可证明。 2、操作不当,标签常常易损毁,小滨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损毁的无色液体(标签如 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该瓶液体可能是稀硫酸、 Na 2 SO 4 溶液、 CuSO 4 溶液、 Na 2 CO 3 溶液、蒸馏水中的一种,小滨决定对这瓶液体进行实验探究。

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项训练题(有答案)

[标签:标题] 篇一: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3)含答案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3)含答案 13、在某氢氧化钡稀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现红色。将此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红色消失了。请你对此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14.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现利用如右图装置进行。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⑴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⑵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是什么? ⑴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小军的依据是: 。 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32-不存在的实验。 ⑵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性。[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5、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2)实验方案: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实验仪器自选) 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 (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A、金属镁B、氯化钾C、氢氧化钠D、硫酸铜 (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 Ⅱ:取两支盛有2ml蓝色碘的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滴加上述两种汁液,边加边振荡,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你认为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是。②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16、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NO。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①N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②NO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2NO2+O2 =2NO2;③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X。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物质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若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NO气体,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_____。 (3)实验时在发生装置中可以观察到:铜片不断溶解并得到蓝色溶液,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还得知:①NO容易和血红蛋白结合

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探究题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探究题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1. (2023年山东省济南)实验室中有两瓶没有贴标签的白色固体,已知是氯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中的各一种,小明和小红为确定各是哪种物质,进行了实验探究。 【探究与结论】 ①小明各取少量两种白色固体于两个表面皿上,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其中一种白色固体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则该固体为______ (填化学式),而另一种固体表面无明显变化。 ②小红各取少量两种白色固体,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各滴加适量水,振荡,得到两种无色溶液。小红分别向这两种无色溶液中滴加适量______ (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溶液,振荡,观察到A试管中有蓝色沉淀生成,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得出结论:A试管中加入的固体是氢氧化钠,B试管中加入的固体是氯化钠。 【交流与反思】 ③小明和小红经交流讨论后,认为利用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也可以鉴别这两种物质,这是因为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而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______ (选填“升高”“降低”之一)。 2. (2023年山东省青岛)我国提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充分体现了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筑梦”活动小组开展了“低碳有我“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调查碳循环 (1)观察图1,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______ (写一条即可)。 (2)基于“碳循环”视角,实现“碳中和”可以从两方面进行:①减少碳排放②______ 。 (3)调查发现,我国的碳排放80%以上来自能源使用。要减少能源使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 (选填字母序号)。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练习题 1.(11分)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一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了如图1的实验中,发现了高低不同的两根蜡烛,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同时也惊奇地发现棉花燃烧了起来。 (1)实验过程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2)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认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这一条件,还另需满足a:、 b:两个条件。 [提出问题]:在上述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提供a和b这两个燃烧条件的呢? ( [查阅资料]:1、在常温下Na2O2和CO2能发生化学反应。 2、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为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②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D装置的U型管内放有足量的Na2O2固体,烧杯内盛有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并按图2组装整套

实验仪器;③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试管内;④一段时间后,在P 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注:整个实验中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 [实验现象]:①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色;②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③饱和的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①浓硫酸的作用是: 。 ②D 装置的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 [得出结论]:①“小木条复燃”说明Na 2O 2和CO 2反应产生的一种气体,使图1中的棉 花满足了燃烧的一个条件;②“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 2O 2和CO 2反应将 能转化为热能,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 [拓展提高]:①Na 2O 2和CO 2反应除生成一种气体外,还生成了一种固体,小明认为生 成的固体是NaOH ,小红认为是Na 2CO 3,同学们经过思考后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 误的,理由是: 。 ②Na 2O 2和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2.验证某混合气体含有CO 和H 2,并除去含有的少量CO 2杂质。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A 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B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 水分,观察到C 中黑色氧化铜变 ,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D中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现象不能确定混合气体含有H 2,他改进实验后证明了混合气 体中含有H 2。请写出乙同学的实验改进方法和现象 。 尾气处理 澄清石灰水 C D 混合气体 ( B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色固体反应后,可以得到一种明显的化学现象。请你补充完整该实验方案,并说明该化学现象是什么,其背后的化学原理是什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二) 1.(6分)XXX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系列探究活动。他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和一定量的稀盐酸。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为什么? 2)实验②的探究目的是什么?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酚酞的作用是什么?

4)实验③结束时,集气瓶内溶液澄清,溶液中溶质的组 成可能是什么?确定该组成的方法是什么? 2.(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 的性质。他们通过观察B中的现象、蜡烛的熄灭顺序以及铁 片上的棉花燃烧情况来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什么? 2)观察B中的现象、蜡烛的熄灭顺序以及铁片上的棉花 燃烧情况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什么?待蜡烛熄灭后,铁片上的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以得到什么推论? 3)关闭K1和K3,打开K2,观察E中的现象,然后打 开K3,再观察E中的现象,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反 应的方程式是什么? 3.(8分)三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 铁的实验。当观察到玻璃管A中的粉末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

时,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冷却到室温,停止通气,同时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XXX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XXX认为,仅从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她增加了一个实验:用磁铁靠近生成的黑色固体,看到有黑色固体被磁铁吸引。于是得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的结论。小光通过查询有关资料得知: 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3 Fe2O3 + CO → 2 Fe3O 4 + CO2 2)四氧化三铁(Fe3O4)为黑色固体,有强磁性,能够被磁铁吸引。 因此,小光认为XXX和XXX的结论都不能成立。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请具体说明你的理由。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类型汇总(含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类型汇总(含答案) 1.氯气(Cl 2 )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 【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 【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 2 + H 2 O = HCl + HClO。其中, HClO的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 【猜想】 猜想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2:是氯水中的(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1: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结论】 综合分析:氯水中的(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反思】 (1)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氯水中加入AgNO 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 为。 (3)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 是。 答案: 【猜想】Cl 2 【实验探究】③把品红试纸伸入到盐酸中【结论】HClO 【反思】(1)+1 (2)AgNO 3+HCl=AgCl↓+HNO 3 (3)先变红色后褪色 2.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中A、B、C、D四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它们分别是硫酸钠、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四种物质的一种。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紫色石蕊溶液、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溶液、玻璃棒、试管、胶头滴管。请利用提供的

【发现问题】做完实验②后,该小组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 液进行检验SO 42-时,亚硫酸根离子(SO 3 2-)的存在干扰了SO 4 2-的检验。如往亚硫酸钠(Na 2 SO 3 ) 溶液滴加硝酸钡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稀硝酸酸依然有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SO 42-)与亚硫酸根离子(SO 3 2-)中的一 种或两种,该如何检验? 【查阅资料】亚硫酸钡(Ba 2SO 3 )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在水中是白色沉淀。 中性或碱性条件下NO 3-不能和SO 3 2-反应,但在酸性条件下,NO 3 -能和H+反应相遇时(HNO 3 )具 有强氧化性,易把SO 32-氧化生成SO 4 2-。往亚硫酸钡中加入盐酸能发生类似于碳酸钡与盐酸的 反应,生成有刺激性的气体。 【猜想】该无色溶液中含有(1)SO 42- (2)SO 3 2-(3)。 写出亚硫酸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得出结论】要鉴别一种离子的存在,必须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不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答案: ①紫色 B为稀硫酸 D为清石灰水②有白色沉淀无现象的 C为氯化钠溶液 【猜想】(3) SO 42- 或 SO 3 2- 【实验探究】③(1)④(2)或(3)⑤硝酸钡溶液 有白色的沉淀生成 Na 2SO 3 + Ba(NO 3 ) 2 =BaSO 3 ↓+2NaNO 3 3.2010年4月28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 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 2、H 2 S、CH 4 等。 Ⅱ.H 2S气体能与CuSO 4 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有CO、CO 2、H 2 S;猜想2:有CO、CO 2 、CH 4 ; 猜想3:有CO、H 2S、CH 4 ;猜想4:有CO 2 、H 2 S、; 猜想5:有CO、CO 2、H 2 S、CH 4 。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实验探究题专练(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实验探究题专练(附答案) 1.某活动小组进行了制取氧气的实验收集到一瓶氧气,活动小组对收集到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产生兴趣。于是将收集到的一瓶氧气密封。 [提出问题]这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 (1)[实验验证]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两套实验装置,用来测定该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氮气环境下,将过量的铜粉分别装入干燥的硬质玻璃管和具支试管后,密封。用两支干燥的注射器从该瓶中抽取气体,分别按图示连接,推拉注射器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反复推拉注射器至反应完全。甲装置比乙装置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用甲装置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是 ________。 (2)[反思交流]实验完毕,待装置冷却后,应先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再读数,否则会使测得结果 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_。 2.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写装置下方的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排水法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3)实验室制取氢气最常用的原理是________,它与氧气都能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 3.下图为实验室常用化学实验仪器,按要求回答: (1)写出下列仪器G的名称:________。 (2)除去天然水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操作是________,该操作中用到的仪器除A、B、E外,还需用到上图中的________,该操作中,仪器E的作用是________。

初三化学实验与探究题100例及其答案

中考化学实验与探究题 1.(佛山)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 【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 【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2 + H2O = HCl + HClO。其中,HClO的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 【猜想】 猜想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2:是氯水中的(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1: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实验探究】 【结论】 综合分析:氯水中的(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反思】 (1)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 为。 (3)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 是。 2.(揭阳)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中A、B、C、D四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它们分别是硫酸钠、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四种物质的一种。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紫色石蕊溶液、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溶液、玻璃棒、试管、胶头滴管。

请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鉴别出四种物质,并完成实验报告: 【发现问题】做完实验②后,该小组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进行检验SO42-时,亚硫酸根离子(SO32-)的存在干扰了SO42-的检验。如往亚硫酸钠(Na2SO3 )溶液滴加硝酸钡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稀硝酸酸依然有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SO42-)与亚硫酸根离子(SO32-)中的一种或两种,该如何检验? 【查阅资料】亚硫酸钡(Ba2SO3)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在水中是白色沉淀。中性或碱性条件下NO3-不能和SO32-反应,但在酸性条件下,NO3-能和H+反应相遇时(HNO3)具有强氧化性,易把SO32-氧化生成SO42-。往亚硫酸钡中加入盐酸能发生类似于碳酸钡与盐酸的反应,生成有刺激性的气体。 【猜想】该无色溶液中含有(1)SO42- (2)SO32-(3)。 【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填写完整。 写出亚硫酸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得出结论】要鉴别一种离子的存在,必须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不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色固体反应后,可以得到一种特定的气体。根据该气体的性质,可以判断出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金属铁。具体实验步骤和结论请参考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将黑色固体与试剂反应观察到气体生成气体可能为一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色证明气体为一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绿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铁 因此,可以通过这两个实验得出结论:生成的黑色固体中含有金属铁。同时,___和小红的结论都有一定的依据,但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验证制氧剂A剂的主要成分和B剂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1.A剂可能是过碳酸钠,可以用实验方法验证。 2.B剂的作用可能是催化作用,可以通过制氧器制氧的实验来验证。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 1.验证猜想Ⅰ: 实验①:取少量A剂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观察到生成大量气体,加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实验②:将所得溶液倒入另一只装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观察到生成大量气体,该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

气体是二氧化碳。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初步结论:A 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 2.验证猜想Ⅱ: 实验③:将一包A剂和一包B剂放在盛有水称得固体质 量为3g的制氧仓中,制完氧之后,取出剩余物,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剩余物的质量为0.5g。 实验④:将剩余物放入另一只试管中,加入水和少量稀盐酸,观察到生成大量气体,该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剩余物中还有未反应的过碳酸钠。再加入少量NaOH溶液, 观察到生成大量气体,该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B 剂的作用是催化作用。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B 剂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四、建议: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 (满分6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小明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B .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C .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D .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 2.某同学设计的下列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实验步骤 B .实验室中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C .用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 D .用石蕊试液鉴别澄清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3.(2013•沈阳)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 B .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 C .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FeO + CO=====高温 Fe + CO 2 D .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4.(2013•日照)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实验后,U 形管A 、B 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A .A 处下降, B 处上升 B .A 、B 两处都下降 C .A 处上升,B 处下降 D .A 、B 两处都不变 5.(2013•镇江)按下列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

人教版初中化学科学探究《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专题练习(word版有答案)

科学研究《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研究》 1、下边几位同学是丈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几个实验,请你参加他们的实验研究: 【实验一】小强采纳 A 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由两个注射器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 空气,给装 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迟缓推拉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 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所有推至一个注射器内,察看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已知铜能与空 气中的氧气反响) (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迟缓推进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 2)小强测得实验结果,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0%,造成该实验出现偏差的原由可能是。(填序号) ①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②加入铜丝量太少; 【实验二】:小红采纳 B 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以下: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区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志。 第二步:用放大镜点燃焚烧匙内的红磷。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翻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 总容积的五分之一。 请回答以下问题: ( 1)集气瓶中节余的气体主假如。 ( 2)依据实验推测集气瓶中节余气体的性质有。 【实验三】小华同学打算采纳 C 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设计以下方案:采纳实质容积为25mL 的试管作为反响容器,将过度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经过导管与注射器(注射器的容积为40ml,且润滑性很好)相连,注射器的前沿停在20ml刻度处。(假定此实验能够依照小华的假想正常进行,白磷 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视不计,且两个容器间的导管足够粗,保持空气正常流动。)请回答以下 问题: ( 1)实验前,翻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 刻度处推至 15mL 刻度处,而后松开手,若活塞仍 能返回至 20mL 刻度处,则说明; (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焚烧结束,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察看到的现象为。 2、某实验小组对教材内丈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进行改良,并获得成功(装置如图)。

初三化学实验与探究题大全及答案

初三化学实验与探究汇总与答案 1.某化学探究小组准备用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钠; 1实验过程: ①把石灰水加人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再通过操作,得到无色滤液; ③将无色滤液通过操作,得到白色固体; 2猜想:得到的白色固体是纯氢氧化钠吗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以下猜想: 小李:是纯净的氢氧化钠 小强:可能还含有碳酸钠 小陈:也可能含有 ; 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成了CaCO 3 ; 进行猜想:猜想一:熟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 3 ; 猜想二: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 3 猜想一:熟石灰没有变质; 设计实验:该小组同学对猜想一设计了下列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中相关实 ①要证明猜想二成立,可参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熟石灰变质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在初中化学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等具有这样的性质,因此像熟石灰这类物质在实验室应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存; ③称取1.0g上述熟石灰样品,加适量水使之充分溶解,搅拌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同时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至溶液刚好变为无色,消耗盐酸溶液7.3g;求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样品中CaOH 2 3.据估计,每年全世界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产量的十分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金属腐蚀的原因,设计如下实验: 1如图,取一根约10cm的光亮铁钉放在自来水中,观察A、B、C三处的变化;几天后,他们会发现处最先出现铁锈,大家结合书本知识知道,铁在空气中生锈实际是铁和、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