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学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化学键

新开传奇网站1.76复古传奇https://www.360docs.net/doc/024124370.html, O50IZF6l3OlC

2019年高考真题专题汇编——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化学键

2019年高考真题专题汇编——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1.(2019浙江)2019年是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150周年。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 表,下列推断不合理 ...的是() A.第35号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 B.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第84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7 D.第七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答案】C 【解析】 【详解】 A.35号元素是溴元素,单质Br2在常温常压下是红棕色的液体,A项合理; B.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是砷元素(As),为非金属元素,B项合理; C.第84号元素位于第六周期ⅥA族,为钋元素(Po),由于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所以该元素最高化合价是+6,C项不合理; D.第七周期0族元素是第七周期最后一个元素,原子序数为118,D项合理。 故答案选C。 2.(2019北京)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 B.11549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 C.原子半径:In>Al

D.碱性:In(OH)3>RbOH 【答案】D 【解析】 【分析】 A.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据此判断该元素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 C.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半径逐渐增大; D.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金属性越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弱;【详解】 A.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因此In位于元素周 期表第五周期第IIIA族,故A不符合题意; B.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因此该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49,中子数为115-49=66,所以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66-49=17,故B不符合题意; C.Al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三周期IIIA族,In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IIIA族,同主族元素的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 教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通过学生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初中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学生活动] 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去发现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具体化呢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计。历史上本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则,大家可以根据以下原则将前18号元素自己编排一个周期表。 [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列(按电子层递增顺序)。 [过渡]如果按上述原则将现在所知道的元素都编排在同一个表中,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元素周期表,现在我们一同研究周期表的结构。 [指导阅读]大家对照元素周期表阅读课本后,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的概念是什么 2.周期是如何分类的每一周期中包含有多少元素。 3.每一周期有什么特点 4.族的概念是什么 5.族是如何分类的主族和副族的概念是什么,包括哪些列,如何表示 6.各族有何特点 [教师归纳小结] [板书]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横行--周期 ①概念 ②周期分类及各周期包含元素的个数。 ③特点 a.周期序数和电子层数相同;

元素周期表周期物质结构化学键

元素周期表周期物质结构化学键

————————————————————————————————作者:————————————————————————————————日期:

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物质结构化学键 西城 14.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Z是金属,W 的单质是黄色固体,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W B.Y的简单阴离子比W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强 C.Y与Z形成的化合物都可以和盐酸反应 D.Z与Q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东城 5.下列顺序不正确 ...的是 A.热稳定性:HF > HCl > HBr > HI B.微粒的半径:Cl-> Na+ > Mg2+ > Al3+ C.电离程度(同温度同浓度溶液中):HCl > CH3COOH > NaHCO3 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 Fe(OH)3胶体> FeCl3溶液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C.目前人们已发现的元素种类数目与原子种类数目相同 D.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17.(10分) 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Y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Z单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W是重要的“成盐元素”,主要以钠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请回答:(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X氢化物的电子式是。 答案17.(10分) (1)第3周期ⅢA族 丰台 8.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右图所示,三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之和为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Y A.三种元素中,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 强 B.X、Z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相互反应的产物是共价化合物 C.三种元素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中,Z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最稳定 D.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可能发生反应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讲义及答案)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讲义) 一、知识点睛 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化学键:间的相互作用。 (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断裂和形成。 (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①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分析 破坏旧化学键,需要能量(E1); 形成新化学键,需要能量(E2)。 若E1< E2,反应能量; 若E1> E2,反应能量。 ②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分析 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能量。 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能量。 注: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热量的反应叫放热反应。 如:大多数化合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 反应、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铝热 反应等。 b.热量的反应叫吸热反应。 如:大多数分解反应、消石灰与氯化铵的反应、 C 与水蒸气反应、C 与CO2的反应等。 2.化学键类型 (1)离子键 ①概念:之间通过形成的化学键。 ②成键元素:一般是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 ③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2)共价键 ①概念:之间通过形成的化学键。 ②成键元素:一般是非金属元素。 ③成键微粒:原子。

3.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 (1)离子化合物 含有的化合物,如NaCl、KOH、NH4Cl 等。 (2)共价化合物 只含有的化合物,如HCl、CO2、H2O 等。 (3)判断 ①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②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③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肯定是离子化合物。 4.化学键的表示方法(电子式法) 电子式:由元素符号和用于表示该元素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的“?”组成的式子。 (1)用电子式表示原子 例: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 ①阳离子 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为离子符号本身。例:Na+ 复杂的阳离子除应标出电子对外,还应加中括号, 并在括号的右上方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 例: ②阴离子 无论是简单阴离子,还是复杂的阴离子,除应标出 电子对外,都应加中括号,并在括号的右上方标出 离子所带的电荷。 例: (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中的化学键 ①离子键 例:、、 、 ②共价键 例:、、、、

人教版第一册必修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使学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⑴元素周期表的编排。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在一横行; ③将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的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一纵行。 由此可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与其电子层数相同;主族元素的族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即 周期数 = 电子层数。族系数(指主族)= 最外层电子数。 ⑵周期表的结构概括: 练1、A、B、C三种短周期元素,B分别与A和C相邻,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7。则B元素可能是。(答:碳或镁) 练2、根据下列关系,分别指出B元素与A元素的原子序数差。 ①A、B同主族,分别在第三和第四周期,原子序数差为;

②A 、B 同周期,分别在ⅡA 和ⅢA 族,原子序数差为 ; ③A 、B 均在第五周期,分别为ⅢB 和ⅡB ,原子序数差为 ; ④A 、B 同周期,分别在Ⅷ和0族,原子序数差为 ; [答:①8或8;②1或11或25;③9;④10或9或8。] (3)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递变 二、由原子序数推导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方法: ⑴根据每个周期排布元素的种类数〔一(2)、二(8)、三(8)、四(18)、五(18)、六(32)〕的特点,用递减法推出位置数。如推32X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32-2(一)-8(二)-8(三)=14(四),14-10=4(10为过渡元素的种类数),4即为主族族序数。所以35X 处于第四周期第ⅣA 族。 ⑵根据元素原子的序数画出原子结构简图,如35X 的位置: 由可知处于第四周期ⅦA 族。 另外同族上下相邻的两元素的序数相差8(二~三周期)、相差18(三~四~五周期)、相差32(五~六~七周期)等特点也应熟悉。 三、利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元素的性质。 同周期元素的性质有一定的递变规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有很大的相似性,又有一定的递变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并参照已知元素的性质,就可推测未知元素的性质。

元素周期表及化学键

元素周期表及化学键 一、高考中出现的考法 考查原子结构和性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并且通过核外电子排布进行元素的推断,化学键的分类及判别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元素周期表 1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化水物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3.可以根据对应阳离子氧化性强弱判断。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元素金属性越强。 设计意图:通过从碱金属原子的结构可推知其化学性质,让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⑴.与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难易; ⑵.单质的氧化性(或离子的还原性); 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nROm)的酸性强弱; ⑷.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是实现师生共同创造、共同成长的过程;本环节教学在经过前几个环节的探究学习后,将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列为重点,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3、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带负电的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也就是说,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在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荷,其正电荷数由所含质子数决定。 (1)原子的电性关系: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Z )+ 中子数(N ) (3)离子指的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阳离子,带正电荷; 当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负电荷。 (4)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4、核素和同位素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质量数—— X A Z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1课时) 一.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化学键的含义以及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增进对物质构成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化学键是存在于分子内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通过电解水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的介绍,了解共价键的形成原因和存在情况。 (3)通过对NaCl形成过程的分析,了解离子键的形成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化学键、共价键、离子键的学习,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通过“分组讨论”“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形式,关注概念的形成。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的含义,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实质。 难点:对离子键、共价键的成因和本质理解。 (二)方法上突破点 针对共价键和离子键,这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要以某一实例出发,通过结合微粒反应分析及图片资料等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展开分析剖析,从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联想质疑,形成概念。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预习第1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第一部分“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预习中完成导学案: (1)回忆以前学过的几个化学反应: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氢气在氯气中 点燃、合成氨、金属钠在氯气中点燃。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将学生每7----8人编为一组。 (二)教师准备 1、教学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课件; 2、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和钠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录象 3、编制“导学案”“当堂检测”。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猜想法、探究法、分析推理法、问题推进法、总结归纳法等方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第一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第一课时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学习目标】1、认识化学键的含义以及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增进对物质构成的认识。 2、认识共价化合物及离子化合物,化合物类型与化学键类型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及判断。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的判断。 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一、化学键与物质变化 化学键的定义:。 注意:①“原子”是广义的原子,它不仅指H、O、Cl、S等一般原子,还包括Na+、Cl-、0H-、NH4+ 等离子②是直接相邻的原子③是强烈的相互作用④相互作用既包括吸引也包括排斥 练习:完成下列表格 从化学键的角度,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 思考 1、稀有气体分子中有化学键吗? 2、在水的三态变化中,H2O 中H—O是否有变化? 3、将HCl、NaCl分别溶于水,化学键有什么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 二、共价键和离子键 回顾:(1)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钠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共价键 通过对H2 + Cl2 2 HCl反应实质的分析,并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思考:氢原子和氯原子为什么有形成分子的趋势?氯化氢分子是怎样形成的? 定义:。 2、离子键 分析2 Na + Cl2点燃 2 NaCl 反应实质,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思考:

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解释,钠原子和氯原子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 定义:。 【归纳比较】共价键、离子键的比较 1、离子化合物:。 2、共价化合物:。 【练一练】 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化学键是指相邻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B. 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原子之间,也存在于相邻分子之间 C. 化学键通常是指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吸引作用 D. 化学键通常是指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下列变化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A、加热氯化铵 B、干冰汽化 C、水通电分解 D、氯化氢溶于水 3.下列几组化合物,化学键型不相同的是:() A. NH3和H2O B. HCl和HNO3 C. H2S和Na2S D. CaCl2和NaCl 4.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构成物质的分子中一定含有化学键B.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健 C.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5.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其所表示的各原子组中能以共价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A、8与11 B、9与9 C、2与19 D、6与8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鲁科版教案

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一. 本节教材分析 (一)教材特点 在前边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原子是如何结合成为分子的。通过对化学键概念的建立,使学生在原子、分子的水平来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老教材把“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两个知识点,分开来讲,两者知识跨度较大,前后联系不太紧密。实际上人们研究化学反应,有两个主要的目的:一个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或得到新的物质),二是研究物质变化时伴随的能量改变。两者是紧密联系的。新教材就突出了这一点,把化学变化和能量变化放到一起来讲,使学生懂得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也伴随有能量的变化,从两个视角来关注化学反应,从而为认识化学反应和应用化学反应奠定基础。 (二)知识框架 知识点一:化学键与物质的形成 知识点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化学键的含义以及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奠定学生对物质形成的理论基础。 2、了解化学反应中伴随有能量的变化的实质和化学能与其他能量形式之间的转化。(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讲清化学键存在于分子内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而不能说成是“结合力”。 2、通过电解水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的介绍,搞清共价键的形成原因和存在情况。 3、关于离子键的形成,通过对NaCl形成过程的分析,引导学生注意离子键的形成特点: (1)成键的主要原因——得失电子(2)成键的微——阴、阳离子(3)成键的性质:静电作用。当静电吸引与静电排斥达到平衡时形成离子键 4、通过生产或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间的相互转变,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 率、开发新型清洁能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能源、关注环保能等社会热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重新认识已知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入手,思考化学反应的实质,通过对化学键、共价键、离子键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形式,关注学生概念的形成。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应用”的学习,提升学生对化学反应的价值的认识,从而赞赏化学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的含义,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第一课时化学键与物质变化 高一化学殷吉亮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化学键的含义以及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奠定学生对物质形成的理论基础。 2、了解化学反应中伴随有能量的变化的实质和化学能与其他能量形式之间的转化。(二)过程与方法 1、讲清化学键存在于分子内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而不能说成是“结合力”。 2、通过电解水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的介绍,搞清共价键的形成原因和存在情况。 3、关于离子键的形成,通过对NaCl形成过程的分析,引导学生注意离子键的形成特点:(1)成键的主要原因——得失电子(2)成键的微粒——阴、阳离子(3)成键的性质:静电作用。当静电吸引与静电排斥达到平衡时形成离子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重新认识已知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入手,思考化学反应的实质,通过对化学键、共价键、离子键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形

式,关注学生概念的形成。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应用”的学习,提升学生对化学反应的价值的认识,从而赞赏化学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的含义,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实质. 难点:对离子键、共价键的成因和本质理解。 (二)方法上突破点 针对共价键和离子键,这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要以某一实例出发,展开分析剖析,从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联想质疑,形成概念。 三、教学方法:问题推进法、总结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 引入: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化学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章的第一节化学键和化学反应。我们接触过很多的化学反应,一部分是为了获取新物质,比如利用铜矿石可获得一些铜制品;另一部分是利用反应提取能量,燃烧汽油驱动汽车。大家能不能也举出一些化学反应来,看看这些反应各主要利用它们的哪一方面用途?积极发言。燃烧天然气、吃饭、金属镁厂等等。实际上,在所有化学反应中,不仅有物质变化,还伴随能量的变化。比如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同时会放出大量的热,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同时却要提供电能。本节我们主要研究物质的变化。下面我们还是以电解水为例进行探究。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诊断题 1.如下图所示是101 kPa时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能量变化,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H2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能量 B.2 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要释放862 kJ能量 C.1molH2(g)和1molCl2(g)的能量之和大于2molHCl(g)的能量 D.该反应H2(g)+Cl2(g)=2HCl(g) △H>0 化学键H—H Cl—Cl H—Cl 生成1mol化学键时 436kJ 243 kJ 431 kJ 放出的能量 A.1/2H2(g)+1/2Cl2(g)=HCl(g) △H=—91.5 kJ/mol B.H2(g)+ Cl2(g)=2HCl(g) △H=—183 kJ/mol C.1/2H2(g)+1/2Cl2(g)=HCl(g) △H=+91.5 kJ/mol D.2HCl(g) =H2(g)+ Cl2(g) △H=+183 kJ/mol 3.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 kJ·mol-1,N≡N键的键能为945 kJ·mol-1,N—H键的键能为391 kJ·mol-1。则下列有关工业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N2(g)+3H2(g)===2NH3(g) ΔH=-93 kJ·mol-1 B.N2(g)+3H2(g)===2NH3(g) ΔH=+1 471 kJ·mol-1 C.N2(g)+3H2(g)===2NH3(g) ΔH=+93 kJ·mol-1 D.N2(g)+3H2(g)===2NH3(g) ΔH=-1 471 kJ·mol-1 4.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ΔH为() A.-1 780 kJ/mol B.-1 220 kJ/mol C.-450 kJ/mol D.+430 kJ/mol 5.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1 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化学元素周期表高清详细 版

118电Ⅰ A主族金属类金属非金属卤素惰性气体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镧系金属锕系金属Ⅷ A子 层 1 1 H 2 He 11-18 族序号*人造元素2K 氢氦ⅠA-ⅧA 主族序号元素符号放射性元素 Hydrogen Helium 2ⅠB-ⅦB 主族序号元素中文名称单质在常温状态下为气态1314151617 1.00794Ⅱ AⅢ AⅣ AⅤ AⅥ AⅦ A 4.002602 Ⅷ 第Ⅷ族元素中文名称单质在常温状态下为液态 23 Li 4 Be 5 B 6 C7 N8 O9 F10 Ne 22元素中文名称单质在常温状态下为固态222222K 锂1铍2硼3碳4氮5氧6氟7氖8L Lithium Beryllium Boron Carbon Nitrogen Oxygen Fluorine Neon 6.9419.012210.81112.010714.0067415.999418.998403220.1797 311 Na12 Mg13 Al14 Si15 P16 S17 Cl18 Ar 22222222K 钠8镁8铝8硅8磷8硫8氯8氩8L 12345678M Sodium Magnesium Aluminum Silicon Phosphorus Sulfur Chlorine Argon 3456789101112 22.9897724.305Ⅲ BⅣ BⅤ BⅥ BⅦ BⅧⅠ BⅡ B26.98153828.085530.97376132.06635.45339.948 419 K20 Ca21 Sc22 Ti23 V24 Cr25 Mn26 Fe27 Co28 Ni29 Cu30 Zn31 Ga32 Ge33 As34 Se35 Br36 Kr 222222222222222222K 钾8钙8钪8钛8钒8铬8锰8铁8钴8镍8铜8锌8镓8锗8砷8硒8溴8氪8L 889101113131415161818181818181818M Potassium1Calcium2Scandium2Titanium2Vanadium2Chromium1Manganese2Iron2Cobalt2Nickel2Copper1Zinc2Gallium3Germanium4Arsenic5Selenium6Bromine7Krypton8N 39.098340.07844.9559147.86750.941551.996154.93804955.845758.933258.693463.54665.3869.72372.6374.921678.9679.90483.798 537 Rb38 Sr39 Y40 Zr41 Nb42 Mo43 Tc44 Ru45 Rh46 Pd47 Ag48 Cd49 In50 Sn51 Sb?52 Te53 I54 Xe 222222222222222222K 铷8锶8钇8锆8铌8钼8锝*8钌8铑8钯8银8镉8铟8锡8锑8碲8碘8氙8L 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M Rubidium8Strontium8Yttrium9Zirconium10Niobium12Molybdenum13Technetium13Ruthenium15Rhodium16Palladium1Silver18Cadmium18Indium18Tin18Antimony18Tellurium18Iodine18Xenon18N 122211211012335678O 85.467887.6288.9058591.22492.9063895.9698101.1102.9055106.4107.8682112.411114.818118.71121.76127.6126.90447131.393 655 Cs56 Ba72 Hf73 Ta74 W75 Re76 Os77 Ir78 Pt79 Au80 Hg81 Ti82 Pb83 Bi84 Po85 At86 Rn 22222222222222222K 铯8钡8镧系铪8钽8钨8铼8锇8铱8铂8金8汞8铊8铅8铋8钋8砹*8氡8L 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M Cesium18Barium18Hafnium32Tantalum32Tungsten18Rhenium32Osmium32Iridium32Platinum32Gold32Mercury32Thallium32Lead32Bismuth32Polonium32Astatine32Radon32N 8810118131415171818181818181818O 132.90545 1 137.327 2 178.49 2 180.9479 2 183.84 2 186.207 2 190.23 2 192.217 2 195.078 1 196.96655 1 200.59 2 204.3833 3 207.2 4 208.98038 5 209 6 210 7 222 8P 787 Fr88 Ra104 Rf105 Db106 Sg107 Bh108 Hs109 Mt110 Ds111 Rg112 Cn113 Unt114 Fl115 Uup116 Lv117 Uus118 Uuo 22222222222222222K 钫*8镭8锕系钅卢*8钅杜*8钅喜*8钅波*8钅黑*8钅麦*8钅达*8钅仑*8钅哥*8*8*8*8*8*8*8L 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M Francium32Radium32unnilquadium32dubnium3232Bohrium323232Darmstadtium32Roentgenium3232323232323232N 1818323232323232323232323232323232O 223 8 226 8 265 10 268 11 271 12 270 13 277 14 276 15 281 17 280 18 285 18 284 18 289 18 288 18 293 18 294 18 294 18P 12222222112345678Q 57-7057 La58 Ce59 Pr60 Nd61 Pm62 Sm63 Eu64 Gd65 Tb66 Dy67 Ho68 Er69 Tm70 Yb71 Lu 222222222222222K 镧系镧8铈8镨8钕8钷*8钐8铕8钆8铽8镝8钬8铒8铥8镱8镥8L 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M Lanthanum18Cerium19Praseodymium21Neodymium22Promethium23Samarium24Europium25Gadolinium25Terbium27Dysprosium28Holmium29Erbium30Thulium31Ytterbium32Lutetium32N lanthanides998888898888889O 138.9055 2 140.115 2 140.90765 2 144.24 2 145 2 150.36 2 151.964 2 157.25 2 158.92534 2 162.5 2 164.93032 2 167.259 2 168.93421 2 173.1 2 174.967 2P Q 89-10289 Ac90 Th91 Pa92 U93 Np94 Pu95 Am96 Cm97 Bk98 Cf99 Es100 Fm101 Md102 No103 Lr 222222222222222K 锕系锕8钍8镤8铀8镎*8钚*8镅*8锔*8锫*8锎*8锿*8镄*8钔*8锘*8铹*8L 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M Actinium32Thorium32Protactinium32Uranium32Neptunium32Plutonium32Americium32Curium32Berkelium32Californium32Einsteinium32Fermium32Mendelevium32Nobelium32Lawrencium32N actinides181820212224252527282930313232O 227.028 9 232.0381 10 231.03588 9 238.02891 9 237 9 244 8 243 8 247 9 247 8 251 8 252 8 257 8 258 8 259 8 262.11 9P 222222222222222Q

元素周期表--化学键

第四节化学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2.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能力目标: 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 教学重点:离子键、共价键 教学难点: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元素的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但相同原子形成不同分子时,由于分子结构不同,则分子的性质也不同,今天我们学习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初步知识。 [板书]第四节化学键 [讲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而原子又重新结合为分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分子的形成和破坏,因此,研究分子结构,对于了解不知所措垢结构和性能十分重要。 人们已发现了和合成了一千多万种物质,为什么这100多种元素能形成这么多形形色色的物质?原子是怎样结合的?为什么两个氢原子结合为一个氢分子,而两个氦原子不能结合成一个氦分子呢? 实验表明:水加热分解需10000C以上,破坏O—H需463KJ/mol。加热使氢分子分成氢原子,即使20000C 以上,分解率也不到1%,破坏H—H需436KJ/mol 所以,分子中原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此作用不仅存在于相邻的原子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分子内不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 [板书]一、化学键:相邻人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化学键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我们先学习离子键。 [板书]二、离子键 [实验]取一块黄豆大已切去氧化层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预热。待钠熔融成球状时,将盛氯气的集气瓶扣在钠的上方,观察现象。 1.离子键的形成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教案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教案 花计锋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化学键概念的建立为学生从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打开了一扇窗,而深入研究和利用化学反应又是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本节教材以“化学键”为桥梁,引导学生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两个角度认识化学反应,为后面研究化学反应的利用奠定基础。这部分教材一共介绍了五个概念,分别是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这五个概念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化学键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二是化合物类型,包括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在教材开篇,提出了化学反应的两个功用:一是获取物质;二是获取能量。接下来提供了两个素材: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并提出问题:是否有能量变化?有什么样的能量变化?由此进入到研究化学键的切入点——能量变化。紧接着又提出两个问题:化学反应中为什么会发生物质变化?为什么会有能量变化?在化学反应中有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因此会有物质变化;旧键的断裂往往吸收能量,新键的生成往往放出能量,因此会有能量变化。由此引出第一个概念——化学键。接下来,用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例子具体阐述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水中氢氧键断裂,生成氢-氢键和氧-氧键。用表格的形式给出三个反应作练习,巩固断键和成键这部分内容。最后一句话,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再次回到化学键这个落脚点,强调化学反应本质与化学键之间的必然联系。接下来,举第一个例子——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用两个问题的解答说明了共价键的成因和形成过程由此给出了共价键的概念。其中运用了元素周期律中核外电子排布知识,并给出了氢原子与氯原子形成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提出了电子式这个附加概念。紧接着,举第二个例子——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有了共价键的基础,引出离子键概念时采用了讨论的形式,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参与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了核外电子排布知识以及物理中的静电吸引力和静电排斥力的知识,最后得出离子键的概念。这个例子也给出了电子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提供了阅读材料,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到微粒间作用力包括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而化学键属于强相互作用。最后,从化学键这个角度提出例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并用表格形式给出五种物质,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巩固共价键和离子键的类型判断,以及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类型的判断。在小结中,提出化学键这一节的功能与价值:判断物质的某些性质,如熔点高低,化学性质是否稳定等 2教材所处的地位: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学习化学键知识。本节内容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化学键的学习,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同时对下节教学——电子式的学习提供基础,下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学生首先要知道化学键的概念。学习化学键知识对于今后学习氮族元素、镁铝等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学情分析:第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的内容——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在这之前,学生已具备了化学变化一定会有物质的变化。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第二部分是关于共价键的内容——跟离子化合物一样,复习初中学过的氯气和氢气起反应形成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过程基础上提出共价键的概念;第三部分介绍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它是对共价键知识的加深,学生学习

必修二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习题练习(解析版)

必修二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习题练习 1.下列关于碱金属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 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能力最强 C.钾与水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D.碱金属和卤素元素单质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升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电子层的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A项正确; B.同主族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故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能力最强,B项正确; 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活泼性逐渐增强,金属和水的反应越来越剧烈,故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C项正确; D.卤素单质具有分子间作用力,根据对应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故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升高;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D项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判断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时,要注意以下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1)通常根据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难易判断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而不是根据得失电子的多少来判断; (2)通常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的强弱判断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而不是根据其它化合物酸碱性的强弱来判断。 2.A、B、C都是金属:B中混有C时,只有C能被盐酸溶解;A与B组成原电池时,A为电池的正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 B.A>C>B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总结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总结?比如金属性非金属性等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递变性规律 1 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 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 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5 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6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7 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一、原子半径 同一周期(稀有气体除外),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半径递减;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递增。

化学元素周期表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考点扫描] 1.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2.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4.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及形成。 5.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 6.常见原子、分子、离子、基的电子式书写。 [知识指津] 1.原子的组成 的含义: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 在原子中,存在如下关系式: (1)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2)电子关系: ①对中性原子:核电荷数(Z)=质子数(Z) =原子序数(Z)=核外电子数(Z) ②对阳离子:核电荷数(Z)=质子数(Z) =原子序数(Z)>核外电子数(Z) ③对阴离子:核电荷数(Z)=质子数(Z) =原子序数(Z)<核外电子数(Z) 2.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1)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质量小(9.11×10-31kg),带负电荷;运动的空间范围小(直径约为10-10);运动速度快(接近光速3×108m·s-1)。 (2)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不服从牛顿定律,只能用统计方法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核外电子的运动只能用电子云来描述。 (3)氢原子的电子云(是球形对称)示意图中的小黑点只是表示氢原子核外的一个电子曾经在这里出现过的“痕迹”,绝不是无数个电子在核外的运动状态。 3.核外电子的排布 多电子原子里,核外电子分层运动,也就是分层排布。一般规律有: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以上四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简单总结为“一低四不超”。核外电子的排布可用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表。 4.离子键和共价键 (1) 项 目 离子键共价键 概 念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粒 子 阴、阳离子原子 本 质 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吸引和排斥) 共用电子对与两核间的相互作用 形成条件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形成 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及不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原子 间形成 形成物 质 离子化合物某些共价单质和某些共价化合物(2) 共价键可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二者区别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