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外交部部长王毅答中外记者提问实录

2015外交部部长王毅答中外记者提问实录
2015外交部部长王毅答中外记者提问实录

外交部部长王毅答中外记者提问实录(全文)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局长、记者会主持人何绍仁:

各位记者,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第七场记者会。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外交部部长王毅先生来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有请王外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王毅:

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首先我要向女记者们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国外交的女同胞们致以诚挚的祝福。

记得去年也是今天,马航370航班失联。一年过去了,飞机还没有找到,但搜寻仍将继续。对于马航370航班的乘客家属,今天是艰难的一天,我们的心和大家在一起。马航已经启动了理赔的工作,我们愿意为每一位家属提供一切需要的服务,帮助大家维护好正当和合法的权益。现在我愿回答大家的问题。

人民日报记者:

王外长您好,很高兴我第一个提问。您曾经说过2014年是中国外交全面推进的丰收之年,请问这个丰收之年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另外,2015年的中国外交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看点和关键词?谢谢。

王毅:

2014年的中国外交确实是丰收之年,同时也是开拓之年、创新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成功举办上海亚信峰会和北京APEC

两大主场外交,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中国印记。我们积极参与全球热点问题的解决,在国际和地区事务当中发挥了中国作用。

我们大力拓展对外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广泛的响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着眼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走出一条结伴而不结盟的对外交往新路。到去年年底,我们已经同70多个国家和诸多的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基本形成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我们的好朋友、好伙伴越来越多。

2015年,我们将保持进取势头,拓展全方位外交,在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2015年中国外交的关键词是“一个重点、两条主线”。

一个重点就是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各国的政策沟通,不断扩大彼此利益契合点。我们会探讨互利合作的有效途径,重点推动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陆上经济走廊、海上合作支点的建设。我们还愿意促进人文交流合作,加快自贸谈判进程。我们相信,“一带一路”必将更加深入人心,取得更多的早期收获,助力亚欧大陆实现整体振兴。

两条主线就是要做好和平与发展这两篇大文章。我们将同国际社会一道,办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以史为鉴,开辟未来,使中国成为维护和平的强大力量。我们还将以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积极参与联合国发展峰会和国际气候变化合作,推动制定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的2015后发展议程和新的应对气候变化安排,发挥中国的建设性作用。谢谢!

北京新京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人数不断攀升,而今年春节又掀起一股出国旅游热潮。请问,在便利公民出行和保护他们在海外正当权益方面今年外交部会有怎样的计划或者举措?谢谢。

王毅: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去年,中国公民出境首次突破了1亿人次,成为海外最大的流动群体。此外,我们还有2万多家中国企业,还有数百万中国同胞生活和工作在世界各地。所以说海外维权任务之重前所未有,责任之大也前所未有。我们始终把每一位同胞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千方百计地推进海外民生工程。

去年外交部设立了全球领事保护应急呼叫中心12308热线,为海外游子与祖国亲人之间架起了一条全天候、零时差、无障碍的绿色通道,不管同胞们身处海外哪个角落,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拨通这个电话,就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的帮助。12308开通仅仅半年,我们就接到了3万多通电话,很多同胞表示,有了这条热线,在国外更踏实了,感觉祖国随时就在身边。我们希望更多同胞知道这条热线,用好这条热线,有困难,请拨12308。

我们在签证便利化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去年一年,我们又同24个国家签署了互免或者简化签证手续的协议,数量是前4年的总和。中国公民免签或者落地签的目的地已经达到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家可能对去年中美的签证互换安排印象最为深刻,也就是说两国公民办妥签证之后,5到10年之内,只要拿着护照,买张机票,就可以便捷地往来于太平洋两岸。我还要告诉大家的是,中国和加拿大刚刚就互发有效期最长为10年的签证达成了一致,明天就将实施。

海外民生工程只有进行时,而没有完成时。“中国脚步”走到哪里,“中国保护”就会跟到哪里。我们会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中国护照的“含金量”,让同胞们更直接地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尊严。我们会为大家出国创造更便利的条件,大家可以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并且走得更顺利、更安全、更舒心。

今天是中外记者招待会,已经有两位中方记者提问了,恐怕我们要平衡一下。要请我们的新闻司长点两位外国记者。

联合早报记者:

王部长,您好。有人将“一带一路”比作马歇尔计划或者称作中国拉紧周边经济纽带,以谋求地缘政治和中国利益,中国对此如何看待?

王毅:

“一带一路”比马歇尔计划古老得多,又年轻得多,二者不可同日而语。说古老,是因为“一带一路”传承着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丝绸之路精神。我们要把这条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互通有无的路走下去,并且让它焕发新的时代光芒。说年轻,是因为“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化时代,它是开放合作的产物,而不是地缘政治的工具,更不能用过时的冷战思维去看待。

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当中,我们将坚持奉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平等协商,坚持尊重各国的自主选择。我们将注重照顾各方舒适度,注重保持透明和开放,注重与各国的发展战略相互对接,注重与现有的地区合作机制相辅相成。“一带一路”的理念是共同发展,目标是合作共赢。它不是中方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方共同参与的“交响乐”。谢谢!

今日俄罗斯通讯社记者:

谢谢主持人,我的问题是,在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卢布大幅贬值的背景下,中国将如何与俄罗斯开展合作,特别是推进能源、金融等领域合作?中俄如何进一步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配合?谢谢。

王毅:

中俄关系不受国际风云的影响,也不针对任何第三方。由于中俄双方已经建立起牢固的战略互信,两国关系更趋成熟、稳定。作为全面战略伙伴,中俄之间有着相互支持的好传统,两国人民的友谊也为加强两国的战略合作提供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中俄务实合作是因为互有需要,秉持的是互利双赢,而且有着巨大的内生动力和提升空间。今年的中俄务实合作会有一系列的新成果,比如我们将力争实现双边贸易1000亿美元的目标,将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协议并启动对接。将会全面开工建设东线天然气管道并签署西线天然气合作协议。我们会加快联合研

制远程宽体客机的进程,启动远东地区开发的战略合作,还有加强在高铁方面的合作等等。同时我们也会继续深化双方在金融、油气、核能这些领域的合作。

中俄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我们会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继续加强战略协调与合作。今年,中俄双方将各自举办一系列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活动,我们将相互支持,共同维护国际正义和二战胜利成果。谢谢!

新华社记者: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对国际社会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时刻,有人说中国想要挑战甚至推翻现有国际秩序,推动建立一个由中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请问您对此如何评论?谢谢。

王毅:

我要明确讲,中国历来是国际秩序的建设性力量。如果我们把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比作一艘大船,70年前中国亲手参与了它的设计和建造,而且中国还是当时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今天,我们和190

多个国家同在这条船上,我们想的绝不是要把船打翻,而是要和各国共同努力,让这艘大船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得更稳、开得更好。

当然,70年来国际格局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秩序自然也需要与时俱进。我们主张对国际秩序和体系进行改革,但这种改革并不是推倒重来,也非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总的方向是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际治理法治化,尤其是要维护好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从而使这个世界更平等、更和谐、更安全。谢谢!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

上个月杨洁篪国务委员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在会晤中同意,双方要加强在地区和国际性挑战上的协调。今年下半年,习近平主席将对美国进行访问。想请问您,中美加强协调、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将如何帮助两国解决在诸如网络安全、亚太地区海上争端等领域的一些矛盾?

王毅:

习近平主席将于今年秋天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我们期待两国元首继瀛台夜话之后再续佳话,从而为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一个创举,不会一帆风顺,但却势在必行,因为这符合双方的利益,也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有句话叫“心诚则灵”,只要双方拿出诚意,守住“不冲突、不对抗”的底线,筑牢“相互尊重”这个基础,我们就能共同做好“合作共赢”这篇大文章。

中美是两个大国,不可能没有分歧,分歧也不会因为建设新型大国关系而一夜消失。我们不必总是用显微镜去放大问题,而是要更多地端起望远镜去眺望未来,把握好大方向。习主席在北京APEC期间曾经提出,要建立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得到很多国家的积极响应。中美在亚太地区利益最交织,互动最频繁,新型大国关系应该从亚太做起。我们认为,只要双方都能建立并增进战略互信,彼此积极良性互动,中美两国就一定能共同为这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做出贡献。

中美都是互联网大国,至于网络安全的问题,我们双方都有共同利益。我们希望网络空间成为两国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摩擦的新源头。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外长您好。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从巴黎到悉尼,从西亚到西非,一系列重大恐怖袭击事件频繁发生。请问外长,中国对于打击恐怖主义、开展国际反恐合作持怎样的立场和看法?谢谢。

王毅:

恐怖主义是人类的共同威胁,打击恐怖主义是每个国家应该承担的责任,中方一直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同时我们认为,反恐的治本之策是要根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只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妥善处理地区冲突,倡导不同文明、宗教、民族之间的平等对话,我们才能让恐怖主义的幽灵无所遁形。中国也是恐怖

主义的受害者,面临“东伊运”暴恐势力的现实威胁,我们将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的精神,同各国一道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带来的新威胁和新挑战。谢谢!

韩联社记者:

朝鲜最高领导人已经确定去俄罗斯出席五月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活动,但是他迄今未访华,朝中领导人今年是否能实现会晤?六方会谈是否还有恢复的可能?谢谢。

王毅:

中朝是友好邻邦,中国人重信义、讲情义。我们珍视中朝传统友谊,致力于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中朝关系有着牢固基础,不应也不会受一时一事的影响。至于两国领导人何时会晤,这要看双方的方便。

半岛局势总体上保持了稳定,中方为此发挥了建设性作用。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实现半岛无核化,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当前,半岛局势又进入了敏感期,我们呼吁有关国家保持冷静克制,多说正面的话,多办积极的事,为重启六方会谈继续营造气氛,积累条件。谢谢!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外长您好,我们知道去年两度被延期的伊核全面协议的谈判马上就要面临今年6月底新的期限。关于谈判的前景您是如何预期的?在谈判当中,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下一步打算是什么?谢谢。

王毅:

全面解决伊核问题有助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有助于促进中东地区的和平安宁,有助于提供通过和谈解决重大难题的有益经验。各方应该锲而不舍、善始善终。伊核谈判可能产生的影响要远远超出谈判本身,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和困难在所难免。目前,谈判的前景虽然扑朔迷离,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隧道尽头的亮光。谈判已经到了临界点,各方尤其是主要谈判方,应该尽快作出政治

决断。中方是谈判的重要一方,迄今为止,我们为解决谈判中出现的难点、焦点作出了我们的积极贡献。我们愿意同各方一道,早日跑完伊核谈判这场马拉松。谢谢!

日本NHK记者:

部长好,中国政府今年将举办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中方打算邀请安倍首相吗?今年中方有没有打算举行日中首脑会议,共同商谈两国关系未来发展大计?另外,在日本有不少民众认为中国是不是利用历史问题作为武器来贬低日本这些年来对世界和平的贡献,中伤日本在国际上的信誉。如果中国作为大国有宽广的胸怀,是不是应该调整对日政策?谢谢。

王毅: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当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方参照其他国家的做法,举办包括阅兵式在内的活动十分正常、自然,目的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辟未来。我们会向所有的有关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发出邀请,不管是谁,只要诚心来,我们都欢迎。

你刚才又提到了历史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中日关系,所以我们不禁要问一声,究竟原因何在?我想起一位中国的外交老前辈在这个问题上的主张,他认为,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这句话既是人与人的交往之道,也是对待历史问题的正确态度。日本的当政者在这个问题上做得如何,首先请扪心自问。世人也自有公论。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是继续背着历史包袱不放,还是与过去一刀两断,最终要由日本自己来选择。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过去一年在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上,我们看到中方有很多积极出击的行动,包括在北京举行了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外长会,在南苏丹和平进程中倡

议举行了专门磋商。另外,外长您也亲赴伊朗就伊朗核问题进行了斡旋。这是否意味着中方在解决国际热点问题上将会更加积极主动?

王毅:

去年我们积极参与了一系列热点问题的斡旋,承担了我们应尽的国际责任。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解决热点问题之路,尤其注重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如同博大精深的中医之道,对待热点问题首先要把好脉。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先搞清楚来龙去脉和是非曲直,不要偏听偏信,也不能乱开药方。第二,要综合施策。不要动不动诉诸武力或者制裁,而要坚持政治解决的大方向,提出全面、综合、照顾到各方关切和各方诉求的一揽子方案。第三,标本兼治。要找到问题的源头所在,对症下药,从根子上消除滋生的土壤,这样才能使病症不再复发。总之,我们会在坚持不干涉内政、尊重各国主权与平等的前提下,继续为妥善处理各种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提出中国方案,发挥中国作用。谢谢!

尼日利亚电视台记者:

中国非常善于制定并执行计划,这帮助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我们看到,中国已经提出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相信在外交方面一定也制定了相关的计划。最近中方任命了新任的驻非盟的大使,这是一个很好的迹象,我们能否期待中国在推进对非合作、加强对非伙伴关系方面推出一些新的举措?

王毅:

很欢迎非洲朋友提问。中国确实凡事都愿意先做一个规划,但是我们也很善于应对突发事件。比如去年西非地区突发了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和人民感同身受,率先驰援,我们已经紧急提供了4批共7.5亿人民币的援助,我们还向疫区派出医务人员近千人次,他们冒着感染的风险,为非洲人民的健康奋战在疫区。我们要向他们致敬,为他们点赞。

就在两天前,利比里亚最后一名埃博拉患者从中国援建的医疗中心康复出院,这条消息让我们感到很欣慰。

说到中非合作,去年李克强总理访非时提出了加强中非合作的“六大工程”和“三大网络”建设,得到了非洲各国的广泛赞同。最近我们又新设了常驻非盟使团,首任团长已经到位,这充分体现了中方对中非合作以及非洲一体化的支持。中非合作论坛今年将召开第六次部长级会议,我们愿在巩固各领域传统合作的同时,着眼非洲最迫切的需求,再做好三件事:一是推进产能合作,助力非洲工业化进程;二是加强卫生合作,帮助非洲提升防疫和防灾能力;三是加强安全合作,维护非洲和平与稳定。中国和非洲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我们愿意同非洲兄弟们一道共同努力,把中非传统友好转化为互利合作的成果,把非洲的发展潜能转化为国家综合实力。谢谢!

环球时报记者:

外长您好,近来缅甸北部局势持续紧张,不断有缅甸边民越过边境进入中国。这是否对中国的西南安全构成了压力?同时对于在缅甸战区的中国公民,中国将如何保护他们的安全?

王毅:

中缅有着2000多公里的边界,两国是山水相连、休戚与共的友好邻邦。最近缅北局势出现了一些动荡,邻居家有事,我们当然关心。中国的立场很明确,缅北问题是缅甸的内政,希望得到和平解决。但中缅边境不能乱,缅北地区要稳定,这符合中缅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我们将与缅方继续加强沟通合作,共同维护好中缅边境地区的安宁,共同维护好中缅两国人民的安全。谢谢!

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

再过几个月印度总理莫迪将访华,中方如何看待和重视他的这次访问?中印将举行新一轮的边界问题特代会晤,两国现在有很多共同点,包括都拥有强有力的领导人。为此,我们是否有望在长期存在的边界问题上取得突破?

王毅:

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印度进行了历史性访问,两国领导人在莫迪总理的家乡古吉拉特邦手摇纺车的画面在中国广为流传。中华民族讲究礼尚往来,今年莫迪总理访华也一定会受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记得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印两国不发展起来,亚洲世纪就不会到来,我们愿同印方一道落实好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携手并进,龙象共舞,推动两大东方文明尽快复兴,促进两大新兴市场共同繁荣,确保两大邻国和睦相处。

至于中印边界问题,这是历史遗留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边界谈判续有进展,边界争议得到管控。当前,中印边界谈判正处于量变的积累当中。有如登山,虽然辛苦,但走的是上坡路。这就尤为需要我们把中印合作发展得更好,从而为两国边界问题的解决不断提供动力。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

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正在南海岛礁上进行填海造地,请问王毅部长,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南海政策乃至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发生了改变呢?谢谢。

王毅:

中国在自己的岛礁上开展必要的建设,不针对也不影响任何人。我们不会像有的国家那样跑到别人家里去搞“违章建筑”,我们也不会接受在自家院里施工的时候被人指手划脚。只要是合法、合理的事情,我们就有权利做。

同时,中国将继续维护好南海的航行自由,继续致力于通过直接对话协商和平解决争议,继续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我们的建设性作用。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旨在奉行“亲、诚、惠、容”的理念,实现睦邻、安邻、富邻,这个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谢谢!

哈萨克斯坦国家电视台记者:

去年中国在海外开展针对腐败分子的“猎狐行动”,追逃追赃。请问中方是否将继续推进这一行动,加强反腐国际合作?

王毅:

2014年我们在海外开展了“猎狐行动”,抓回了一批外逃嫌犯,维护了法律尊严和社会正义,我们还完成了11项引渡条约和刑事司法协作条约的谈判,使这两类条约的总数达到了91项,实现了各大洲的全覆盖。我们也愿意同更多的国家签署相应的条约和协议。去年北京APEC还发表了反腐败宣言,共同建立了APEC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我们同许多国家这方面的执法合作更加顺畅、更加有效,我要借此机会对各国给予的支持表示赞赏。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国际追逃追赃也绝不会松懈。外交部将会与世界各国加强沟通协作,将反腐败国际合作这张“天罗地网”织得更密,让再狡猾的狐狸也无处可逃。谢谢!

中央电视台记者:

王部长,您好。在去年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请问您,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它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王毅: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尽可能简要回答。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很丰富,比如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坚持履行正确义利观等等。这些理念都发端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就当前而言,我认为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合作共赢”。

去年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个倡议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也是对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创新。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利益日益融合,国家之间也许文化不同、信仰不同、制度不同,但合作共赢却是最

大的公约数。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代替的是单打独斗的老做法,摒弃的是赢者通吃的旧思维。

总之,与历史上的大国不同,中国自身已经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的新路。现在,我们还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再走出一条合作共赢的新路。中国的外交将在党中央领导下,奋力前行,为国家担当、为世界尽责。谢谢大家!

何绍仁:

本场记者会到此结束,谢谢外长,谢谢大家。

2015外交部部长王毅答中外记者提问实录

外交部部长王毅答中外记者提问实录(全文)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局长、记者会主持人何绍仁: 各位记者,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第七场记者会。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外交部部长王毅先生来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有请王外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王毅: 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首先我要向女记者们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国外交的女同胞们致以诚挚的祝福。 记得去年也是今天,马航370航班失联。一年过去了,飞机还没有找到,但搜寻仍将继续。对于马航370航班的乘客家属,今天是艰难的一天,我们的心和大家在一起。马航已经启动了理赔的工作,我们愿意为每一位家属提供一切需要的服务,帮助大家维护好正当和合法的权益。现在我愿回答大家的问题。 人民日报记者: 王外长您好,很高兴我第一个提问。您曾经说过2014年是中国外交全面推进的丰收之年,请问这个丰收之年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另外,2015年的中国外交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看点和关键词?谢谢。 王毅: 2014年的中国外交确实是丰收之年,同时也是开拓之年、创新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成功举办上海亚信峰会和北京APEC

两大主场外交,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中国印记。我们积极参与全球热点问题的解决,在国际和地区事务当中发挥了中国作用。 我们大力拓展对外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广泛的响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着眼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走出一条结伴而不结盟的对外交往新路。到去年年底,我们已经同70多个国家和诸多的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基本形成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我们的好朋友、好伙伴越来越多。 2015年,我们将保持进取势头,拓展全方位外交,在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2015年中国外交的关键词是“一个重点、两条主线”。 一个重点就是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各国的政策沟通,不断扩大彼此利益契合点。我们会探讨互利合作的有效途径,重点推动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陆上经济走廊、海上合作支点的建设。我们还愿意促进人文交流合作,加快自贸谈判进程。我们相信,“一带一路”必将更加深入人心,取得更多的早期收获,助力亚欧大陆实现整体振兴。 两条主线就是要做好和平与发展这两篇大文章。我们将同国际社会一道,办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以史为鉴,开辟未来,使中国成为维护和平的强大力量。我们还将以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积极参与联合国发展峰会和国际气候变化合作,推动制定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的2015后发展议程和新的应对气候变化安排,发挥中国的建设性作用。谢谢! 北京新京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人数不断攀升,而今年春节又掀起一股出国旅游热潮。请问,在便利公民出行和保护他们在海外正当权益方面今年外交部会有怎样的计划或者举措?谢谢。 王毅:

2015王毅外长答记者问(中英文)【摘录】综述

2015王毅外长答记者问(中英文)【摘录】 张铁城2006、2、25发送 简介 看待问题,如何使用放大镜和望远镜,其实,这个思想方法,有时,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可以试着用一用。 2015年3月8日,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谈到中美关系时说: “中美是两个大国,不可能没有分歧,分歧也不会因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就一夜消失。但我们不必总是用显微镜去放大问题,而是要更多端起望远镜去眺望未来,把握好大方向。”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two large countries. It's impossible for there not to be any disagreements between us, and these disagreements will not disappear the moment we commit to build a new model of major-country relations. But we shouldn't magnify the problems through a microscope. Rather, we should use the telescope to look ahead to the future and make sure we will move

forward in the right direction. ” 【2015王毅外长答记者问(中英文)来自:乐思福教育】 2015王毅外长答记者问【摘录】(英语译文)的 词汇级别统计如下: 【但是不包括这个文本内所有注释/译文中的英语单词】 ※全文共计72个英语单词,其中: 一级词汇59个,占81.94%;二级词汇5个,占 6.94%;三级词汇1个,占 1.38%;★级词汇5

2016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英文)

2016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2016年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王毅: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对外交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也要对今天在座的女记者、女同胞们致以节日的祝福。现在,我愿回答大家的问题。 中央电视台记者:今年9月,中国将首次举行二十国集团(G20)峰会。G20杭州峰会将提出什么主张? 王毅:第一个问题就问到G20峰会,表明大家对中国主办峰会的高度期待。这次杭州G20峰会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全球最受瞩目的经济盛会。 这些年来,G20峰会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关键作用。现在,世界经济又到了一个转折点,如何摆脱长期低迷不振?能否找到新的增长动力?如何有效协调各国政策?国际社会正在把目光转向中国。习近平主席向世界清楚阐明了中方办会的宏观思路。我们愿在全面推进各项议题的同时,着力从三个新角度寻求峰会的突破:一是以创新发掘新动力,二是以改革注入新活力,三是以发展开辟新前景。 我们首次把创新增长作为重点议题,期待以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为契机,制定世界经济创新增长的新蓝图。 我们强调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推动主要经济体就此达成新的共识,合力把世界经济拉上强劲复苏之路。 我们把发展问题放在宏观政策协调突出位置,推动G20成员率先制定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行动计划,带动全球范围的包容、联动发展。

我相信,这次峰会一定能开成一次提振信心的会议,凝聚共识的会议,指引方向的会议。让G20从杭州再出发,让世界经济从中国再出发。 韩国广播公司记者:中方如何确保联合国安理会新对朝决议得到有效执行?如何界定民生和非民生的范畴? 王毅: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责任也有能力执行好安理会决议,包括第2270号涉朝决议。 对民生的概念,各方应有共识。当然,中方在执行过程中,会本着客观公正态度,对此进行必要评估、认定和监督。我要指出的是,第2270号决议不光有制裁,还重申支持六方会谈,要求不采取任何可能加剧局势紧张的行动。鉴此,中方认为,第2270号决议需要全面、完整加以执行。制裁是必要手段,维稳是当务之急,谈判是根本之道。 目前半岛局势剑拔弩张,充满火药味儿。如果紧张加剧甚至失控,对各方都将是灾难。作为半岛最大邻国,中方不会坐视半岛稳定受到根本破坏,不会坐视中国安全利益受到无端损害。我们强烈敦促各方理性克制,不要再激化矛盾。 半岛问题的最终解决,要综合施策,对症下药。一味迷信制裁和施压,实际上是对半岛的未来不负责任。为此,中方提出实现半岛无核化与停和机制转换并行推进的谈判思路。无核化是国际社会的坚定目标,停和机制转换是朝鲜的合理关切,两者并行谈判,分步推进,统筹解决,既公平合理,又切实可行。对于其他各方提出的设想,包括以灵活方式开展三方、四方甚至五方接触等,只要有利于把半岛核问题拉回谈判桌,我们都持开放态度。 《人民日报》记者:您如何评价三年来的中国外交?未来中国外交还能给人带来什么期待? 王毅: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外交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积极进取,开拓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国内外大势,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

2015外交部部长王毅答记者问中英文

2015年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On 8 March 2015, the Third Session of the Twelf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held a press conference at the Press Center of the Two Sessions. Foreign Minister Wang Yi was invited to answer questions from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a about China's foreign policy and external relations.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王毅: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首先我要向女记者们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国外交的女同胞们致以诚挚的祝福。 Wang Yi: Friends from the press, good morning. Today is the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At the outset, I would like to extend sincere greetings to the female journalists and all Chinese women who show understanding of and support for China's diplomacy. 记得去年也是今天,马航370航班失联。一年过去了,飞机还没有找到,但搜寻仍将继续。对于马航370航班的乘客家属,今天是艰难的一天,我们的心和大家在一起。马航已经启动了理赔的工作,我们愿意为每一位家属提供一切需要的服务,帮助大家维护好正当和合法的权益。现在我愿回答大家的问题。 On this day a year ago, the MH370 flight went missing. A year has passed, and the plane has not been located, but the search effort will continue. Today must be a tough day for the next of kin of those on board MH370. Our hearts are with you. Malaysia Airlines has started its compensation work. We will provide all needed service to every next of kin and help you uphold your legitimate and lawful rights and interests. With these words, I would like to open the floor to questions. 人民日报记者:王外长您好,很高兴我第一个提问。您曾经说过2014年是中国外交全面推进的丰收之年,请问这个丰收之年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另外,2015年的中国外交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看点和关键词?谢谢。 People's Daily: Mr. Minister, you once said that 2014 was a year of harvest and all-round progress in China's diplomacy. Could you elaborate on that? And what can we expect from China's diplomacy in 2015? What are the keywords we need to watch? 王毅:2014年的中国外交确实是丰收之年,同时也是开拓之年、创新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成功举办上海亚信峰会和北京APEC两大主场外交,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中国印记。我们积极参与全球热点问题的解决,在国际和地区事务当中发挥了中国作用。 Wang Yi: Indeed, 2014 was a year of harvest for China's diplomacy. It was also a year of forging ahead and breaking new groun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headed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we successfully hosted the CICA Summit in Shanghai and the APEC meeting in Beijing, and left a deep imprint of our own. We took an active part in the resolution of global hot-spot issues, and played China's role in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affairs.

外交部长王毅记者会精彩语录(英汉对照)

外交部长王毅记者会精彩语录(英汉对照) 3月8日(星期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以下为此次记者会,王毅部长部分精彩语录。 我们着眼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走出一条结伴而不结盟的对外交往新路。 In 2014, we focused on building a new typ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eaturing win-win cooperation, and we are taking a new path of external relations characterized by partnership rather than alliance. 到去年年底,我们已经同70多个国家和诸多的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基本形成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我们的好朋友、好伙伴越来越多。 By the end of last year, we have established different forms of partnerships with over 70 countries and a number of regional organizations, and basically established a global network of partnerships. So, one can say that Chinas circle of friends and partners has widened, and will continue to expand. 海外民生工程只有进行时,而没有完成时。中国脚步走到哪里,

2020外交学院开学典礼王毅部长致辞

2020外交学院开学典礼王毅部长致辞 王毅部长在外交学院2020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出席外交学院2020学年开学典礼。首先,我谨代表外交部向今年新入学的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来到外交学院,欢迎你们来到“中国外交官的摇篮”! 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我也要借此机会向外交学院的全体教职员工,包括不远万里来到外交学院任教的外籍专家和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各位老师,你们辛苦了! 外交学院是一所有着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学校。1955年创办以来,学院在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外交部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外交人才。据统计,迄今从外交学院已经走出了近300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命全权大使和数千名参赞以上的高级外交官,可以说是桃李满园,硕果累累,为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学院的建设又不断取得新成绩。今天,宽敞、美丽的新校区张开双臂欢迎同学们在此学习和生活,新校区的投入使用标志着学院教学改革和创新正在迈开新的步伐。我相信,在学院新一届领导班 子的带领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外交学院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大提高,为我们的外交育人事业再立新功,再创辉煌!让我们一起为外交学院加油!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当前,中国外交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的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全面参与国际上的各种事务,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承担着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责任。新起点带来新使命,新形势带来新要求。外交学院作为外交部的直属院校,不论什么时候,第一要务都是为我们国家的外交事业服务。这是外交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外交学院发展壮大的根基,学院的各项工作都应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展开。希望外交学院主动顺应中国外交事业面临的新需求,想中国外交之所想,急中国外交之所急,有针对性地加强自身建设,积极进行改革创新,不断为中国外交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此,我对学院工作提出三点期待: 第一,要把学院打造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人才队伍的孵化器。做好外交工作,人才是关键。今天的中国外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支多领域、复合型、专业化的外交队伍。其中既应有在一线从事对外交往的优秀外交官,也应有在二线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在培养外交外事人才上,外交学院理应当仁不让。 第二,要把学院打造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与创新的排头兵。今天的中国外交正在开创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许多实践已经走到了理论的前头,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指导实践的系统理论,这样才能使这条路走得更稳,走得更顺,走得更远。外交学院的师资队伍人才济济,除了教学,进一步加强外交

2015年3月8日王毅记者招待会 文稿

2015年3月8日(星期日)上午10时,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以下为出国留学网整理的发布会全文实录。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局长、记者会主持人何绍仁: 各位记者,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第七场记者会。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外交部部长王毅先生来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有请王外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王毅: 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首先我要向女记者们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国外交的女同胞们致以诚挚的祝福。 记得去年也是今天,马航370航班失联。一年过去了,飞机还没有找到,但搜寻仍将继续。对于马航370航班的乘客家属,今天是艰难的一天,我们的心和大家在一起。马航已经启动了理赔的工作,我们愿意为每一位家属提供一切需要的服务,帮助大家维护好正当和合法的权益。现在我愿回答大家的问题。 人民日报记者: 王外长您好,很高兴我第一个提问。您曾经说过2014年是中国外交全面推进的丰收之年,请问这个丰收之年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另外,2015年的中国外交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看点和关键词?谢谢。 王毅: 2014年的中国外交确实是丰收之年,同时也是开拓之年、创新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成功举办上海亚信峰会和北京APEC两大主场外交,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中国印记。我们积极参与全球热点问题的解决,在国际和地区事务当中发挥了中国作用。 我们大力拓展对外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广泛的响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着眼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走出一条结伴而不结盟的对外交往新路。到去年年底,我们已经同70多个国家和诸多的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基本形成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我们的好朋友、好伙伴越来越多。 2015年,我们将保持进取势头,拓展全方位外交,在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2015年中国外交的关键词是“一个重点、两条主线”。 一个重点就是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各国的政策沟通,不断扩大彼此利益契合点。我们会探讨互利合作的有效途径,重点推动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陆上经济走廊、海上合作支点的建设。我们还愿意促进人文交流合作,加快自贸谈判进程。我们相信,“一带一路”必将更加深入人心,取得更多的早期收获,助力亚欧大陆实现整体振兴。 两条主线就是要做好和平与发展这两篇大文章。我们将同国际社会一道,办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以史为鉴,开辟未来,使中国成为维护和平的强大力量。我们还将以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积极参与联合国发展峰会和国际气候变化合作,推动制定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的2015后发展议程和新的应对气候变化安排,发挥中国的建设性作用。谢谢! 北京新京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人数不断攀升,而今年春节又掀起一股出国旅游热潮。请问,在便利公民出行和保护他们在海外正当权益方面今年外交部会有怎样的计划或者举措?谢谢。 王毅:

外交部部长王毅答记者问英文版

China to act as major responsible country "more actively": FM China will give full play to the country's role as a major responsible country in 2014, Foreign Minister Wang Yi said Saturday. China will seek justice and uphold equal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rotect the right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particular, Wang told a press conference on the sidelines of the annual parliamentary session. China will work to push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toward a more fair and reasonable direction, he said. "We will take an active part in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affairs and play a bigger role in solving global and regional issues by offering China's own solutions," he said. Another focus of China's diplomatic policy will be better serving the country's domestic reform through creating a favorabl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he said. China will strengthen friendly relations with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especially neighboring countries, so as to create a more enabling environment for the country'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he said. The country will vigorously pursue economic diplomacy and deepen mutually beneficial coopera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 he said. "We will do what we can to implement the initiatives to better protect and serve overseas Chinese and provide stronger protection for its growing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abroad," he said. Xi's upcoming visit to open new chapter in China-Europe ties: FM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s visit to Europe later this month will open a new chapter in China-Europe relations, Foreign Minister Wang Yi said here on Saturday. Speaking at a press conference on the sidelines of China's annual parliamentary session, Wang said Europe is in a priority place on China's diplomatic agenda. He said cooperation is the keyword in China-Europe ties.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will make the world safer, more balanced, a better place," he said. Mutual trust foundation of new model China-US relationship: FM Mutual trust is the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a new model of major-country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Chinese Foreign Minister Wang Yi said Saturday.

2015外交部长王毅答记者问

外交部长王毅答记者问 Foreign Minister Wang Yi Meets the Press 2015年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On 8 March 2015, the Third Session of the Twelf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held a press conference at the Press Center of the Two Sessions. Foreign Minister Wang Yi was invited to answer questions from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a about China’s foreign policy and external relations. 王毅:大家上午好。今天是三八妇女节,首先,我要向各位女记者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国外交的女同胞们致以诚挚的祝福。 Wang Yi: Friends from the press, good morning. Today is the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At the outset, I would like to extend sincere greetings to the female journalists and all Chinese women who show understanding of and support for China’s diplomacy. 记得去年的今天,马航370航班失联。一年过去了,飞机还没有找到,但搜寻仍将继续!对于370航班的乘客家属,今天是艰难的一天,我们的心和你们

外交部长王毅记者会精彩语录

Quotes from the foreign minister 外交部长王毅记者会精彩语录 In 2014, we focused on building a new typ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eaturing win-win cooperation, and we are taking a new path of external relations characterized by partnership rather than alliance. 我们着眼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走出一条结伴而不结盟的对外交往新路。 By the end of last year, we have established different forms of partnerships with over 70 countries and a number of regional organizations, and basically established a global network of partnerships. So, one can sa y that China’s circle of friends and partners has widened, and will continue to expand. 到去年年底,我们已经同70多个国家和诸多的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基本形成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我们的好朋友、好伙伴越来越多。 The efforts to protect and assist overseas Chinese is always a work in progress, it’s never a mission accomplished. Wherever there is a Chinese footprint, consular service must step up and cover that place. 海外民生工程只有进行时,而没有完成时。“中国脚步”走到哪里,“中国保护”就会跟到哪里。 We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to improve the value of Chinese passports, so that our compatriots can more directly feel the dignity of being a Chinese and will find it easier to travel abroad. 我们会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中国护照的“含金量”,让同胞们更直接地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尊严。 We hope that more and more of our countrymen can go abroad at any time they wish, and that they can have smooth, safe and worry-free travels. 我们会为大家出国创造更便利的条件,大家可以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并且走得更顺利、更安全、更舒心。 The vision of this (One Belt One Road) initiative is common development, and the goal is win-win progress, full cooperation. If I may use a musical metaphor, it is not just China’s solo, but a symphony performed by all relevant countries. “一带一路”的理念是共同发展,目标是合作共赢。它不是中方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

2019外交学院开学典礼王毅部长致辞

2014外交学院开学典礼王毅部长致辞 王毅部长在外交学院2014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出席外交学院2014—2015学年开学典礼。首先,我谨代表外交部向今年新入学的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来到外交学院,欢迎你们来到“中国外交官的摇篮”! 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我也要借此机会向外交学院的全体教职员工,包括不远万里来到外交学院任教的外籍专家和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各位老师,你们辛苦了! 外交学院是一所有着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学校。1955年创办以来,学院在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外交部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外交人才。据统计,迄今从外交学院已经走出了近300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命全权大使和数千名参赞以上的高级外交官,可以说是桃李满园,硕果累累,为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学院的建设又不断取得新成绩。今天,宽敞、美丽的新校区张开双臂欢迎同学们在此学习和生活,新校区的投入使用标志着学院教学改革和创新正在迈开新的步伐。我相信,在学院新一届领导班 子的带领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外交学院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大提高,为我们的外交育人事业再立新功,再创辉煌!让我们一起为外交学院加油!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当前,中国外交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的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全面参与国际上的各种事务,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承担着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责任。新起点带来新使命,新形势带来新要求。外交学院作为外交部的直属院校,不论什么时候,第一要务都是为我们国家的外交事业服务。这是外交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外交学院发展壮大的根基,学院的各项工作都应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展开。希望外交学院主动顺应中国外交事业面临的新需求,想中国外交之所想,急中国外交之所急,有针对性地加强自身建设,积极进行改革创新,不断为中国外交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此,我对学院工作提出三点期待: 第一,要把学院打造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人才队伍的孵化器。做好外交工作,人才是关键。今天的中国外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支多领域、复合型、专业化的外交队伍。其中既应有在一线从事对外交往的优秀外交官,也应有在二线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在培养外交外事人才上,外交学院理应当仁不让。 我们国家已将核能作为未来新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投产的核电机组18台,装机容量为1569万千瓦,在建机组30台,装机容量3277万千瓦。在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研发方面有清华大学的高温气冷堆,已经开始在山东荣成建设21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工业示范装置;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的钠冷快堆也取得了研发进展。中国科学院2011年在国家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钍基熔盐堆的先导专项。熔盐

外交部长王毅那些年的励志故事

外交部长王毅那些年的励志故事 “第二故乡”北大荒 1953年10月出生的王毅,北京市人,1969年中学毕业后就去北 大荒当了知青,当时他仅16岁。王毅和现任国台办副主任叶克冬,两 人曾在北大荒度过几年知青上山下乡的岁月。 邻近俄罗斯的黑龙江省黑河市,不但仅一座边境贸易口岸城市, 也是一处充满知青文化内涵的地方。不只王毅和叶克冬在这里磨练过 天寒地冻的北大荒生涯,山东省长姜大明、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也 曾在黑河上山下乡。这块土地更蕴育了很多知青作家和名人,如梁晓声、聂卫平等人。 为了纪念那段岁月,黑河市设立一座全中国的知青博物馆,记录 当年全黑龙江省185万知青的奋斗史——那同时也就是挣扎史甚至血 泪史。 王毅曾在东北建设兵团做了八年战士。王毅的同学邱华盛介绍, 在兵团时,王毅像其他北京青年一样,政治敏感,忧国忧民,对国家 前途与个人命运都颇为忧虑。这期间,王毅读了很多文史书与外语书,掌握了相当丰富的文史知识。他喜爱书法,毛笔字写得很好。 王毅曾于2009年回到第二故乡,在市委领导的陪同下来到知青博 物馆,认真听取了馆内工作人员的讲解介绍,参观结束后,他题词留念:“赤子之诚”。 2012年7月29日,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哈尔滨闭幕,台办主任王毅特别在太阳岛宾馆,为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送行,王 毅以歌曲《太阳岛上》中的一句歌词“明天会更好”,向吴伯雄祝酒,强调两岸关係明天一定会更好。 王毅在会上透露说,黑龙江是他的第二故乡,40多年前,他从北 京来到哈尔滨这里,再转车一整夜到北大荒,叶克冬还是他当年的

“荒友”。曾几何时,北大荒今天已经变成北大仓,黑龙江与哈尔滨 可说是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大步迈向进步发展的 缩影。 写了两篇毕业论文 1977年秋,王毅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成为“*”结束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据王毅当年北京二外的师友介绍,当 时77届日语系共有三个班,每班有16人,王毅是二班,他一直担任 该班班长。 王毅这个批77届大学生,是被“*”耽误了的一代,年龄参差不齐,最小的十七八岁,年龄大的,有二十五六岁。1978年3月正式入 学时,王毅已有25岁,在同学中是年龄较大的。而当时外语学院招生,对考生年龄做出的限制是:不能超过25岁。 日语系三个班级40几个学生的来源,很複杂,工农兵各种身份都有,但大致可分三种类型,一种是普通中学应届毕业生,一种是外语 学校毕业的,另一种则是像王毅他们,靠自学考进来。日语系的这三 个班,正是根据这三种类型划分:一班是中学毕业学生班,二班是由 自学考来的学生组成的班,三班是专业班。专业班在 1981年毕业,一班与二班的学生则在1982年毕业。 北京二外日语系现任主任秦明吾教授当年曾是王毅的日语教师, 在他看来,王毅这个届大学生,整体素质都非常高。秦明吾说:““*”后第一次高考,考生有应届的,也有老三届的,除应届的外,其他人 参加考试,没有一定的积累,是很难考中的,他们肯定要在正常的工作、劳动之外,额外地多承担一些东西。他们平时就注意学习。在当时,他们也不知道要恢复高考了,能够考中,主要靠平时的积累。” 这40几位日语专业毕业生,大多进入外事机构或涉外部门工作, 有的进了外交部、外贸部,有的进了科学院、中国人民银行,有的则 进入全国妇联、中国旅行社、高等院校。进入外交部工作的,一个是

王毅部长在外交部2018年新年招待会上的致辞(全文)

王毅部长在外交部2018年新年招待会上的致辞(全文) Full text: Remarks by Foreign Minister Wang Yi at the 2018 New Year Reception 2018年1月30日,外交部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为各国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举行2018年新年招待会。外交部长王毅发表致辞。[新华网] Chinese Foreign Minister Wang Yi addresses a new year reception held by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for foreign diplomats to China and representative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Beijing, capital of China, Jan. 30, 2018. [Xinhua] 尊敬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杨洁篪同志和夫人,Your Excellency Yang Jiechi, Member of the Political Bureau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State Councilor, and Madame Le Aimei, 尊敬的各位使节、代表和夫人,Your Excellencies Ambassadors, Members of the Diplomatic Corps, Representative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Your Spouses,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Ladies and Gentlemen, Friends, 大家晚上好!Good evening! 首先,我要对各位嘉宾出席外交部新年招待会表示热烈欢迎!很高兴和各位新老朋友共聚一堂,回顾过去一年的收获,分享对新的一年的期待。Let me begin by warmly welcoming all of you to the 2018 New Year Reception of the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It is a real delight to see so many friends, both old and new, on this joyful occasion where we will together look back at the past year and look forward to the new one. 一年来,各位使节、代表为中外友好合作深入推进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内各部Over the past year, Your Excellencies have contributed enormously to China's growing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 with the rest of the

外交部战斗力爆表部长王毅真实身份背景首次曝光震惊

外交部战斗力爆表!部长王毅真实身份背景首次曝光,震惊! 2016-12-08 沧海拾贝 点击上面沧海拾贝免费关注珍贵精彩内容!锁定前沿信息!外交部这两天战斗力爆表!在昨天下午的外交部记者会上,我们的发言人放了个大招,嘲讽力MAX!首先,在回答“日本首相安倍即将访问美国珍珠港”的提问时,他说:如果日方想深刻反省,真诚道歉,其实中国也有很多场所可向安倍开放... 网友纷纷表示66666。不过,对接下来问题的回答才是当日最佳。因为在这个问题上,不仅他的回答极为霸气,其背后还有一个更加精彩的故事! 最后,想以下面这张图,为这两天外交部发言人和我们联合国大使的表现,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北大荒知青文化节一师六团展板 王毅虽身在高层,但仍心系荒友,仍然以一位普通知青的身份参加昔日战友的聚会从北大荒知青到外长——王毅的锐 意人生 1953年,王毅出生于北京。1969年,中学毕业后他去东北建设兵团做了一名战士。兵团所在地是紧邻俄罗斯的黑龙江

省黑河市,是一座知青印迹鲜明的城市,国台办副主任叶克冬、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国资委主任王勇以及作家梁晓声、棋手聂卫平等人,也是在此度过了上山下乡的青春年华。其中,王毅曾在公开场合称呼同时期也在北大荒的叶克冬是自己的“荒友”。 2012年7月29日,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哈尔滨闭幕,时任国台办主任的王毅在会上透露,40多年前,他从北京来到哈尔滨,再转车一整夜到北大荒,黑龙江就是他的第二故乡。在兵团时,王毅就喜欢书法,练得一手好毛笔字。2009年,当他再次回到黑河,参观完知青博物馆后,提笔写下:赤子之诚。在兵团做战士的8年中,北京青年王毅身上有着明显的“首都烙印”,与其他地方的年轻人相比,他对政治更敏感,也很有兴趣,对国家前途命运多有忧虑,对国际大事也特别关心。即便在兵团学习氛围不够理想的条件下,王毅劳动之余也阅读了很多文史书和外语书,打下了比较扎实的文史基础与文学素养。生活的磨砺开拓了王毅的视野,增加了他的阅历,使得王毅的文笔在求学以及后来的工作中广受赞扬。 1、“他是一个善于思考、有独立见解的人”“与成千上万的同龄人相比,与我那些朝夕相处的伙伴们相比,我是幸运的,有机会站在了这条新的起跑线上,人生的轨迹也随之变化。但我深知,这绝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改变,更是一个时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