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高考物理理想变压器模型试题(含解析)

【2019-2020】高考物理理想变压器模型试题(含解析)
【2019-2020】高考物理理想变压器模型试题(含解析)

【2019-2020】高考物理理想变压器模型试题(含解析)

李仕才

一、理想变压器的几个基本问题

(1)理想变压器的构造、作用、原理及特征。

构造:两组线圈(原、副线圈)绕在同一个闭合铁心上构成所谓的变压器。 作用:在办理送电能的过程中改变电压。 原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特征:正因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工作的,所以变压器只能在输送交变电流的电能过程中改变交流电压。

(2)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及规律

如图所示,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加交流电压U 1后,由于电磁感应的原因,原、副线圈中都将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

?=??=

222111,φ

εφεn t n 忽略原、副线圈内阻,有 2211,εε==U U 。

另外,考虑到铁心的导磁作用而且忽略漏磁,即认为任意时刻穿过原、副线圈的磁感线条数都相同,于是又有

21φφ?=?。

由此便可得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变化规律为

2

1

21n n U U =。 在此基础上再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失(一般包括了线圈内能量损失和铁心内能量损失这两部分,分别俗称为“铜损”和“铁损”),有21P P =,而

111U I P =,222U I P =。 于是又得理想变压器的电流变化规律为

1

2

21n n I I =。 由此可见:

①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一般指的是:忽略原、副线圈内阻上的分压,忽略原、副线圈磁通量的差别,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耗(实际上还忽略了变压器原、副线圈电路的功率因素的差别)。

②理想变压器的规律实质上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上述理想化条件下的新的表现形式。

(3)多组副线圈理想变压器的规律。

如图所示,原线圈匝数为1n ,两个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1n 、2n 相应的电压分别为1U 、2U 和3U ,相应的电流分别为1I 、2I 和3I 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可得

2

1

21n n U U =① 3

1

31n n U U =②可得

3

2

32n n U U =③ 根据出入P P =得:332211I U I U I U +=④将

①③代入④得32

3222121

2

I n n U I U I n n U +=整理得 332211n I n I n I +=

(4)原副线圈的地位

原(副)线圈在原(副)线圈回路中所处的地位是充当负载(电源)。

二、解决理想变压器问题的绝招

招数一 能量守恒法(功率思路)

理想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功率为P 入=P 出,即P 1=P 2; 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P 1=P 2+P 3+…… 招数二 电流、电压关系法

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为

2

1

21n n U U =; 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只要绕在同一闭合铁芯上,任意两线圈之间总有

Q

P

Q P n n U U = 对只有一个副绕组的变压器有1

2

21n n I I =; 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n 1I 1=n 2I 2+n 3I 3+…… 招数三 等效负载电阻法

变压器等效负载电阻公式的推导:

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n 1:n 2,原线圈输入电压为U 1,副线圈负载电阻为R ,如图1(1)所示,在变压器正常工作时,求a 、b 间的等效电阻。

先画出等效电路图如图1(2)所示,设变压器等效负载电阻为R ' 在(1)中由变压器的分压规律:

2

1

21n n U U =得: 11

2

2U n n U =

,所以负载电阻R 消耗的功率为:

在(2)中等效电阻消耗的功率为:R U P '

='2

1

因P P '=,所以等效电阻为:R n n R 22

2

1='(重要结论)

【例题一】(2016·全国新课标Ⅰ)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R 1、R 2

和R 3的阻值分别为3 Ω、1 Ω和4 Ω,A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

U 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 断开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当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A .2

B .3

C .4

D .5

解法一:能量守恒法:

设原副线圈匝数比为k S 断开)()(322

121R R kI R I IU P ++==①

S 闭合 22122)4()4(4R kI R I IU P +==②

①②得124P P =即:2222221648534I k I I k I +=+?)(化简得3=k 解法二:电流、电压关系法

设原副线圈匝数比为k S 断开时

k I I U U ==12

21 由图可知 kI R R kI R R I U 5)()(323222=+=+= 即I k U 215=

则I I k IR U U 352

11+=+=①

S 闭合

k I I U U ==1

2

21由图可知 kI kIR R I U 442222==?= 即I k U 214=

则I I k IR U U 12442

11+=+=② 由①②得3=k

解法三:等效负载电阻法

设原副线圈匝数比为k S 断开时等效负载电阻为2

3224)(k R R k R =+=

则I I k R R I U 25)(2

1+=+=①

S 闭合时等效负载电阻为222k R k R =='

则I I k R R I U 214)(42

1+=+'=② ①②得3=k

【例题二】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四个灯泡完全相同,其额定电压为U ,若已知灯泡L 3和L 4恰能正常工作,那么 ( ) A L 1和L 2都能正常工作 B L 1和L 2都不能正常工作 C 交流电源电压为2U

1

2

n n = R U I I n n I 221

1212=== 又因为432I I I +=所以43L L 、的电流R

U

I I =

=43电压均为U 所以均能正常发光。 设交流电源的电压为0U 根据U U U 210+=及

2

1

21n n U U =则U U 21=所以U U 40= 【另解】能量守恒:设交流电源的电压为0U 根据能量守恒U I P U I P 10144===灯总,

所以U U 40=

【例题三】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由一个原线圈和两个副线圈组成,匝数比

1:2:3::321=n n n ,a 、b 端接正弦交流电,电路中电阻321R R R ==,其

余电阻均不计。若3R 消耗的功率为P ,则1R 消耗的功率为

A. 9P

B.

9

25P C.

35P D. 9

1P 【解析】方法一:设原线圈的电压为U 则副线圈的电压分别为U 32

、U 3

1

因为3R 的功率P R U R U P ===931223)(,则2R 的功率P R

U R U P 49432222===)

( 根据能量守恒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P 5,则U

P

I 51=

那么1R 消耗的功率R U P R I P 2211)5(==又因为P U

R 91

2=所以9251

P P =。

方法二:设原线圈的电压为U 则副线圈的电压分别为U 3

2

、U 3

1设3R 中的电流为I 则2R 中

的电流为I 2,设1R 中的电流为1I 则由能量守恒U I U I U I 1323=+得I I 3

51=所以 P

R I R I P 9

2592522

1

1===

解法三:由332211n I n I n I +=得3135I I =根据R I P 2=则9

25

::23211==I I P P 所以P R I R I P 9

25

92522

11==

=。 【例题四】如图所示,某理想变压器有一个原线圈 ,匝数n 11320=匝,接220伏电路上,另有两个副线圈,甲线圈匝数n 230=匝,线圈中电流为I 212=.安,另一个乙线圈两端电压

U 310=伏,电流为I 3=0.5 安。求 (1)乙线圈的匝数和甲线圈两端的电压。 (2)原线圈中的电流。

解:(1)∵n n U U 13

13

=

∴n U n U 3311101320220

60=

=?=·匝 ∵U U n n 12

12

=

∴U U n n 212122030

1320

5=

=?=·V (2)∵P P P 123=+

I U I U I U 112233···=+

∴I 12201250510?=?+?..

得I A 1005=.。

巩固训练

1、(海南卷)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原线圈与一可变电阻串联后,

接入一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固定电阻的阻值为R 0,负载电阻的阻值R =11R 0,是

理想电压表;现将负载电阻的阻值减小为R =5R 0,保持变压器输入电流不变,此时电压表读数为5.0V ,则

A.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约为34V

B.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约为24V

C.原线圈两端原来的电压有效值约为68V

D.原线圈两端原来的电压有效值约为48V 【答案】AD

2、(全国卷)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 A. 9166=

=k ,V U B. 91

22==k ,V U C. 3166==k ,V U D. 3

122==k ,V U 答案:A

3如图,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接入的电阻阻值均为R ,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以a 、b 端接有电压为

sin1O πtV 的交流电,开关S 处于断开状态时,设电压表读数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R 消耗的功率之比为k ,则

A. U=88V , 14

k =

B. U=110V ,k=4

C. 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会成小

D. 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的读数会减小

答案:AD

三、理想变压器动态分析

⑴电压制约:

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21n n 一定时,输出电压U 2由输入电压决定,即U 2=1

2

n n U 1,

可简述为“原制约副”。

⑵电流制约:

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2

1

n n 一定,且输入电压U 1确定时,原线圈中的电流I 1由副

线圈中的输出电流I 2决定,即I 1=

1

2

n n I 2,可简述为“副制约原”。 ⑶负载制约:

① 变压器副线圈中的功率P 2由用户负载决定,P 2=P 负1+P 负2+…;

② 变压器副线圈中的电流I 2由用户负载及电压U 2确定,I 2=

2

2

U P ; 动态分析问题的思路程序可表示为:

U 122222121I R U I U n n U U 决定

决定负载

?????→?=????→?=决定

决定????→?=????????→?==1

112211211)(U I P I U I U I P P P 1 【例题1】如图,为一理想变压器,K 为单刀双掷开关,P 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U 1为加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I 1为原线圈中的电流强度,则:

A.保持U 1及P 的位置不变,K 由a 合到b 时,I 1将增大

B.保持U 1及P 的位置不变,K 由b 合到a 时,R 消耗的功率减小

C.保持U 1不变,K 合在a 处,使P 上滑,I 1将增大

D.保持P 的位置不变,K 合在a 处,若U 1增大,I 1将增大

【解析】

K 由a 合到b 时,n 1减小,由2121n n U U =,可知U 2增大,P 2=R

U 2

2随之增大,而P 1=P 2,又P 1=I 1U 1,从而I 1增大,A 正确;K 由b 合到a 时,与上述情况相反,P 2将减小,B 正确;P 上

滑时,R 增大,P 2=R U 2

2减小,又P 1=P 2,P 1=I 1U 1,从而I 1减小,C 错误;U 1增大,由212

1n n U U =可知,U 2增大,I 2=

R

U 2

随之增大,由1221n n I I =可知I 1也增大,D 正确。 【例题2】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图中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上滑动时,R 1

消耗的功率变大

B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上滑动时,电压表V 示数变大

C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A 1示数变大

D .若闭合开关S ,则电流表A 1示数变大,A 2示数变大

解析 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上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总电阻也变大,而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没有变化,所以干路中的电流减小,R 1消耗的功率变小,A 错误;干路中的电流变小,R 1两端的电压变小,并联电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V 示数变大,B 正确;由于变压器副线圈干路中的电流变小,所以原线圈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 1的示数变小,C 错误;闭合开关S 后,并联电路的阻值变小,总电阻也变小,干路中的电流变大,

R 1两端的电压变大,并联电路的电压变小,通过R 2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 2示数变小,因

变压器的功率变大,故电流表A 1示数变大,D 错误。

【例题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1∶2,原线圈两端的输入电压u =2202sin 100πt (V),电表均为理想电表,滑动变阻器

R 接入电路部分的阻值为10 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100 Hz

B .电流表的读数为4 A

C .电压表的读数为40 2 V

D .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a 端移动,电流表的读数变大

解析 由交流电的输入电压可知频率f =ω

2π=50 Hz ,选项A 错误;电表读数均为有效

值,由变压器的变压关系U 1U 2=n 1n 2,且U 1=220 V ,可得U 2=40 V ,I 2=U 2

R =4 A ,选项B 正确,

C 错误;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a 端移动,连入电路的电阻值增大,电压不变,电流将变小,选项

D 错误。

【例题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连接一只理想交流电流表,副线圈匝数可以通过滑动触头Q 来调节,在副线圈两端连接了定值电阻R 0和滑动变阻器R ,P 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在原线圈上加一电压为U 的正弦交流电,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持Q 的位置不动,将P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大

B .保持Q 的位置不动,将P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小

C .保持P 的位置不动,将Q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大

D .保持P 的位置不动,将Q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小

解析 保持Q 的位置不动,则副线圈两端电压U 2不变,P 向上滑动,则R 增大,副线圈电流I 2减小,由P 1=UI 1=U 2I 2,可知I 1减小,电流表读数减小,A 错误、B 正确。保持P 位

置不动,则R 不变,Q 向上滑动,n 2变大,根据U n 1=U 2n 2得,U 2=n 2n 1U ,则U 2增大,由I 2=U 2

R +R 0,

知I 2增大,由UI 1=U 2I 2,U 不变,知I 1增大,电流表读数变大,所以C 正确、D 错误。故选B 、C 。 四、远距离输电

1.理清三个回路

回路1:发电机回路。该回路中,通过线圈1的电流I 1等于发电机中的电流I 机;线圈1两端的电压U 1等于发电机的路端电压U 机;线圈1输入的电功率P 1等于发电机输出的电功率P 机。

回路2:输送电路。I 2=I 3=I R ,U 2=U 3+ΔU ,P 2=ΔP +P 3。 回路3:输出电路。I 4=I 用,U 4=U 用,P 4=P 用。 2.抓住两个联系

(1)理想的升压变压器联系着回路1和回路2,由变压器原理可得:线圈1(匝数为n 1)

和线圈2(匝数为n 2)中各个量间的关系是U 1U 2=n 1n 2,I 1I 2=n 2

n 1,P 1=P 2。

(2)理想的降压变压器联系着回路2和回路3,由变压器原理可得:线圈3(匝数为n 3)

和线圈4(匝数为n 4)中各个量间的关系是U 3U 4=n 3n 4,I 3I 4=n 4

n 3,P 3=P 4。

3.掌握两种损耗

(1)电压损耗:输电线上的电阻导致的电压损耗,ΔU =U 2-U 3=I R R 线。

(2)功率损耗:输电线上的电阻发热的功率损耗,ΔP =P 2-P 3=I 2R R 线。输电线上能量损耗是热损耗,计算功率损耗时用公式ΔP =I 2

R R 线或ΔP =ΔU

2

R 线。

【例题1】如图所示,甲是远距离输电线路的示意图,乙是发电机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

A .用户用电器上交流电的频率是100 Hz

B .发电机输出交流电的电压有效值是500 V

C .输电线上的电流只由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决定

D .当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增大时,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减小

解析 由图乙知,交流电的周期为0.02 s ,所以频率f =1

T =50 Hz ,A 错误。发电机输

出交流电的电压最大值为U m =500 V ,故有效值U =U m

2=250 2 V ,B 错误。输电线电流I 线=

P 入-P 用

R 线,可见I 线与R 线及用户电路有关,C 错误。当用户用电器总电阻增大时,P 用

减小,I 用减小,I 线减小,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P 损=I 2

线R 线减小,D 正确。

【例题2】如图所示,有一台交流发电机E ,通过理想升压变压器T 1和理想降压变压器T 2向远处用户供电,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 。T 1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U 1和P 1,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U 2和P 2;T 2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U 3和P 3;它们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

分别为U 4和P 4。设T 1的输入电压U 1一定,当用户消耗的电功率变大时,有

A .U 2减小,U 4变大

B .U 2不变,U 3变大

C .P 1变小,P 2变小

D .P 2变大,P 3变大

解析 由理想变压器输出功率决定输入功率可得,当用户功率增大时,升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必增大,即P 3与P 1增大;由输入电压U 1一定及升压变压器的匝数不变可得输出电压

U 2不变,由P 1=U 1I 1=P 2=U 2I 2可得I 2增大,故由U R =I 2R 得U R 增大,由U 3=U 2-U R 得U 3减小,

由于降压变压器匝数比不变,故U 4减小,故D 项正确。

【2019-2020】高考物理理想变压器模型试题(含解析)

【2019-2020】高考物理理想变压器模型试题(含解析) 李仕才 一、理想变压器的几个基本问题 (1)理想变压器的构造、作用、原理及特征。 构造:两组线圈(原、副线圈)绕在同一个闭合铁心上构成所谓的变压器。 作用:在办理送电能的过程中改变电压。 原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特征:正因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工作的,所以变压器只能在输送交变电流的电能过程中改变交流电压。 (2)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及规律 如图所示,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加交流电压U 1后,由于电磁感应的原因,原、副线圈中都将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 ?=??= 222111,φ εφεn t n 忽略原、副线圈内阻,有 2211,εε==U U 。 另外,考虑到铁心的导磁作用而且忽略漏磁,即认为任意时刻穿过原、副线圈的磁感线条数都相同,于是又有 21φφ?=?。 由此便可得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变化规律为

2 1 21n n U U =。 在此基础上再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失(一般包括了线圈内能量损失和铁心内能量损失这两部分,分别俗称为“铜损”和“铁损”),有21P P =,而 111U I P =,222U I P =。 于是又得理想变压器的电流变化规律为 1 2 21n n I I =。 由此可见: ①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一般指的是:忽略原、副线圈内阻上的分压,忽略原、副线圈磁通量的差别,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耗(实际上还忽略了变压器原、副线圈电路的功率因素的差别)。 ②理想变压器的规律实质上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上述理想化条件下的新的表现形式。 (3)多组副线圈理想变压器的规律。 如图所示,原线圈匝数为1n ,两个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1n 、2n 相应的电压分别为1U 、2U 和3U ,相应的电流分别为1I 、2I 和3I 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可得 2 1 21n n U U =① 3 1 31n n U U =②可得

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高考要求

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高考要求 摘要:学习变压器首先要掌握交流电知识,对交流电的“四值”:最大值、有效值、瞬时值和平均值,瞬时值随时间变化表达式的书写以及由表达式读出周期和频率,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关系和电流关系,理想变压器的动态问题中个物理量的相互制约关系,远距离输电的过程和降低输电能耗的途径等问题的考查几乎年年出现在高 考试题当中。 关键词:变化器;工作管理;高考要求 1.理想变压器的几点假设: (1)没有漏磁,即通过两绕组每匝的磁通量φ都一样; (2)两绕组中没有电阻:从而没有铜损(即忽略绕组导线中的焦耳损耗); (3)铁芯中没有铁损(即忽略铁芯中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4)原、副线圈的感抗趋于∞(无穷大),从而空载电流趋于0。满足这些条件的变压器叫做理想变压器。它是实际变压器的抽象,它把实际变压器中的次要因素忽略掉,而紧紧抓住其主要。 理想变压器中:u1=e1=n * δφ/δt u1 为加在线圈两端的电压,e1为线圈中的感生电动势n为线圈匝数。 2.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1结构。变压器是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当初级线圈中通有交流电流时,铁芯(或磁芯)中便产生交流磁通,使次

级线圈中感应出电压(或电流)。变压器由铁芯(或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 2.2工作原理。在发电机中,不管是线圈运动通过磁场或磁场运动通过固定线圈,均能在线圈中感应电势,此两种情况,磁通的值均不变,但与线圈相交链的磁通数量却有变动,这是互感应的原理。变压器就是一种利用电磁互感应,变换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变压器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变压器是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当初级线圈中通有交流电流时,铁芯(或磁芯)中便产生交变的磁场,铁芯中就有变化的磁通量。由于副线圈也绕在同一铁芯上,这个变化的磁通量同样穿过副线圈,并在副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动势。如果副线圈构成闭合回路就会产生交变感应电流。对负载而言,副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相当于电源电动势。如果副线圈的电阻很小,可以近似的认为这个电动势就等于副线圈中两端的电压。 3.高考要求 3.1热点分析。纵观各地高考物理试卷发现,高考对理想变压器这部分知识的考察内容很全面,基本上覆盖了《考试大纲》所列的全部知识点,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主要从变压器的变压原理、变压器的变压比和变流比的运用及定性分析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两端的电压、电流、功率的相互制约变化关系这几方面出题考查,其

五年高考真题 ——专题 电容器

专题21电容器 1、(2011天津卷)板间距为d的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1,板间场强为E1。现将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为2Q,板间距变为1 d, 2 其他条件不变,这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U2,板间场强为E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U2 = U1,E2 = E1 B.U2 = 2U1,E2 = 4E1 C.U2 = U1,E2 = 2E1D.U2 = 2U1,E2 = 2E1 【答案】C 2、(2012大纲全国卷)如图,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竖直放置,在两极板间有一带电小球,小球用一绝缘轻线悬挂于O点。先给电容器缓慢充电,使两级板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π/6。再给电容器缓慢充电,直到悬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π/3,且小球与两极板不接触。求第二次充电使电容器正极板增加的电荷量。 【答案】2 Q Q ?= 3、(2012广东卷)(多选题)图是某种静电矿料分选器的原理示意图,带电矿粉经漏斗落入水平匀强电场后,分落在收集板中央的两侧,对矿粉分离的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带正电的矿粉落在右侧 B.电场力对矿粉做正功 C.带负电的矿粉电势能变大 D.带正电的矿粉电势能变小 【答案】BD 4、(2012·海南物理)(多选题)将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距离、电压、电场强度大小和极板所带的电荷量分别用d、U、E和Q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U不变,将d变为原来的两倍,则E变为原来的一半 B.保持E不变,将d变为原来的一半,则U变为原来的两倍

C .保持d 不变,将Q 变为原来的两倍,则U 变为原来的一半 D .保持d 不变,将Q 变为原来的一半,则 E 变为原来的一半 【答案】AD 5、(2012江苏卷)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极板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 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的变化情况是 (A )C 和U 均增大(B )C 增大,U 减小 (C )C 减小,U 增大(D )C 和U 均减小 【答案】B 6、(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 ,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小孔正上方2d 处的P 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 3d ,则从P 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 A.打到下极板上 B.在下极板处返回 C.在距上极板2d 处返回 D.在距上极板52d 处返回 【答案】 D 7、【2014·海南卷】如图,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与一电压恒定的电源相连,极板水平放置,极板间距为d ;在下极板上叠放一厚度为l 的金属板,其上部空间有一带电粒子P 静止在电容器中。当把金属板从电容器中快速抽出后,粒子P 开始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粒子运动的加速度为 A .g d l B .g d l d - C .g l d l - D .g l d d - 【答案】A 8、【2015·安徽·20】已知均匀带电的无穷大平面在真空中激发电场的场强大小为0 2δε,其中δ为平面上单位面积所带的电荷量,0ε为常量。如图所示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为S ,其间为真空,带电荷量为Q 。不计边缘效应时,

高考物理解题模型

高考物理解题模型 目录 第一章运动和力 (1) 一、追及、相遇模型 (1) 二、先加速后减速模型 (4) 三、斜面模型 (6) 四、挂件模型 (11) 五、弹簧模型(动力学) (18)

第二章圆周运动 (20) 一、水平方向的圆盘模型 (20) 二、行星模型 (23) 第三章功和能 (1) 一、水平方向的弹性碰撞 (1) 二、水平方向的非弹性碰撞 (6) 三、人船模型 (9) 四、爆炸反冲模型 (11) 第四章力学综合 (13) 一、解题模型: (13) 二、滑轮模型 (19) 三、渡河模型 (23) 第五章电路 (1) 一、电路的动态变化 (1) 二、交变电流 (6) 第六章电磁场 (1) 一、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 (1) 二、电磁流量计模型 (7) 三、回旋加速模型 (10) 四、磁偏转模型 (15)

第一章 运动和力 一、追及、相遇模型 模型讲解: 1. 火车甲正以速度v 1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距甲d 处有火车乙正以较小速度v 2同向匀速行 驶,于是他立即刹车,使火车做匀减速运动。为了使两车不相撞,加速度a 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设以火车乙为参照物,则甲相对乙做初速为)(21v v -、加速度为a 的匀减速运动。若甲相对乙的速度为零时两车不相撞,则此后就不会相撞。因此,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甲车减速到与乙车车速相同时,甲相对乙的位移为d 。 即:d v v a ad v v 2)(2)(02 212 21-=-=--,, 故不相撞的条件为d v v a 2)(2 21-≥ 2. 甲、乙两物体相距s ,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就保持静止不动。甲物 体在前,初速度为v 1,加速度大小为a 1。乙物体在后,初速度为v 2,加速度大小为a 2且知v 1,说明乙物体先停止运动那么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总存在速度相等的时刻,此时两物体相距最近,根据t a v t a v v 2211-=-=共,求得 1 21 2a a v v t --= 在t 时间内

理想变压器

理想变压器 理想变压器是实际变压器的理想化模型,是对互感元件的理想科学抽象,是极限情况下的耦合电感。 1.理想变压器的三个理想化条件条件 1 :无损耗,认为绕线圈的导线无电阻,做芯子的铁磁材料的磁导率无限大。 条件 2 :全耦合,即耦合系数 条件 3 :参数无限大,即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但满足: 上式中 N 1 和 N 2 分别为变压器原、副边线圈匝数, n 为匝数比。以上三个条件在工程实际中不可能满足,但在一些实际工程概算中,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把实际变压器当理想变压器对待,可使计算过程简化。 2. 理想变压器的主要性能 满足上述三个理想条件的理想变压器与有互感的线圈有着质的区别。具有以下特殊性能。 (1)变压关系 图 4.15 为满足三个理想条件的耦合线圈。由于,所以 因此 图4.15 耦合线圈图 4.16理想变压器模型1 根据上式得理想变压器模型如图4.16所示。 注意:理想变压器的变压关系与两线圈中电流参考方向的假设无关,但与电压极性的

设置有关,若 u1、u2 的参考方向的“+”极性端一个设在同名端,一个设在异名端,如图4.17 所示,此时 u1 与 u2 之比为: (2)变流关系 根据互感线圈的电压、电流关系(电流参考方向设为从同名端同时流入或同时流出): 则 图 4.17理想变压器模型2 图 4.18理想变压器的变流关系 代入理想化条件:, 得理想变压器的电流关系为: 注意:理想变压器的变流关系与两线圈上电压参考方向的假设无关,但与电流参考方向的设置有关,若i1、i2的参考方向一个是从同名端流入,一个是从同名端流出,如图4.18所示,此时i1与i2之比为:

2020高考物理电容器专题练习

电容器专题 一、例题部分 例题1、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接于电池两极,一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AD) A.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B.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C.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D.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例题2、如图所示,让平行板电容器带电后,静电计的指针偏转一定角度,若不改变两极板带的电量而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同时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那么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 A ) A、一定减小 B、一定增大 C、一定不变 D、可能不变 例题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ε=10V,内阻r=1Ω,电容器电容C1=C2=30μF,电阻R1=3Ω,R2=6Ω,开关K先闭合,待电路中电流稳定后再断开K,问断开开关K后,流过电阻R1的电量是多少?A、C两点的电势如何变化?

分析与解:我们从电路上看到,开关由闭合到断开,电容器上的电压发生变化,使电容器所带电量发生变化,这个变化要通过电容的充放电来实现,如果这个充放电电流要经过R 1,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电容器带电量的变化来确定通过R 1的电量。当K 断开,稳定后,电路中没有电流,C 1上板与A 点等势,C 点与B 点等势,C 1、C 2两端电压均为电源电动势,所以 Q 1'=C 1ε=30×10-6×10=3.0×10-4 库 Q 2=C 2ε=30×10-6×10 =3.0×10-4库且两电容带电均为上正下负 所以K 断开后C 1继续充电,充电量△Q 1=Q 1'-Q 1=3.0×10-4-1.8×10-4-=1.2×10-4库 这些电荷连同C2所充电量都要通过R 1, 故通过R 1的电量Q=△Q 1+Q 2=1.2×10-4+3.0×10-4=4.2×10-4库 A 点电势U A =10V, C 点电势U C =0V ,所以A 点电势升高,C 点电势降低. 例题4、电源内阻r=2Ω,R 1=8Ω,R 2=10Ω,K 1闭合,K 2断开时,在相距d=70cm ,水平放 置的固定金属板AB 间有一质量m=1.0g ,带电量为q=7×10—5C 的带负电的微粒,恰好 静止在AB 两板中央的位置上,求(1)电源的电动势(2)将K 1断开0.1s 后,又将K 2闭合,微粒再经过多长时间与极板相碰。(g=10m/s 2) 【解答】(1)V E d E q mg 202=?= (4分) (2))1(/102分s m m mg d E q a =-= m at h 2210521-?==(1分) s m at V /10==(1分) m g V h 05.0220=='距上极板25cm 时V=0粒子不能碰到上极板(2分)

14高考物理变压器习题

14高考物理变压器习题

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7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7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08·北京高考)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 1∶n 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u 如图1所示.副线圈仅接入一个10 Ω的电阻.则( ) 图1 A .流过电阻的电流是20 A B .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100 2 V C .经过1分钟电阻发出的热量是6×103 J 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1×103 W 2.(双选)(2010·济南模拟)正弦式电流经过匝数 比为n 1n 2=101 的变压器与电阻R 、交流电压表 V 、

交流电流表A按如图2甲所示方式连接,R=10 Ω.图乙所示是R两端电压U随时间变化的图象,U m=10 2 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 A.通过R的电流i 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i R=2cos100πt(A) B.电流表A的读数为0.1 A C.电流表A的读数为 2 10 A D.电压表的读数为U m=10 2 V 3.如图3所示,有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原线圈接正弦交流电压U,输出端

接有一个交流电流表和一个电动机.电动机线圈电阻为R.当输入端接通电源后,电流表读数为I,电动机带动一重物匀速上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动机两端电压为IR B.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I2R C.原线圈中的电流为nI D.变压器 的输入功率为UI n 4.如图4所示,左侧的圆形导电环半径为r=1.0 cm,导电环与一个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相连,变压器的副线圈两端与一个电容 为C=100 pF的电容器相连,导 电环的电阻不计,环中有垂直于圆环平面的变化 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率为ΔB Δt=100 2 πsinωt,若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的最大值为1.41×10-9C,则所用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取π2=10) ()

高中典型物理模型及解题方法

高中典型物理模型及方法(精华) ◆1.连接体模型:是指运动中几个物体或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是指连接体内的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组作为整体,对整体用牛二定律列方程 隔离法是指在需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如求相互间的压力或相互间的摩擦力等)时,把某物体从连接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连接体的圆周运动:两球有相同的角速度;两球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单个球机械能不守恒) 与运动方向和有无摩擦(μ相同)无关,及与两物体放置的方式都无关。 平面、斜面、竖直都一样。只要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 记住:N= 21 12 12 m F m F m m ++ (N 为两物体间相互作用力), 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的分子m 1F 2和m 2F 1两项的规律并能应用?F 2 12m m m N += 讨论:①F 1≠0;F 2=0 122F=(m +m )a N=m a N= 2 12 m F m m + ② F 1≠0;F 2≠0 N= 211212 m F m m m F ++ (20F =就是上面的情况) F=2 11221m m g)(m m g)(m m ++ F=122112m (m )m (m gsin )m m g θ++ F=A B B 12 m (m )m F m m g ++ F 1>F 2 m 1>m 2 N 1

N 5对6=F M m (m 为第6个以后的质量) 第12对13的作用力 N 12对13=F nm 12)m -(n ◆2.水流星模型(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是典型的变速圆周运动) 研究物体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情况,并且经常出现临界状态。(圆周运动实例) ①火车转弯 ②汽车过拱桥、凹桥 3 ③飞机做俯冲运动时,飞行员对座位的压力。 ④物体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汽车在水平公路转弯,水平转盘上的物体,绳拴着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绕绳的一端旋转)和物体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翻滚过山车、水流星、杂技节目中的飞车走壁等)。 ⑤万有引力——卫星的运动、库仑力——电子绕核旋转、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偏转、重力与弹力的合力——锥摆、(关健要搞清楚向心力怎样提供的) (1)火车转弯:设火车弯道处内外轨高度差为h ,内外轨间距L ,转弯半径R 。由于外轨略高于内轨,使得火车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F 合提供向心力。 为转弯时规定速度)(得由合002 0sin tan v L Rgh v R v m L h mg mg mg F ===≈=θθR g v ?=θtan 0 (是内外轨对火车都无摩擦力的临界条件) ①当火车行驶速率V 等于V 0时,F 合=F 向,内外轨道对轮缘都没有侧 压力 ②当火车行驶V 大于V 0时,F 合F 向,内轨道对轮缘有侧压力,F 合-N'=R 2 m v 即当火车转弯时行驶速率不等于V 0时,其向心力的变化可由内外轨道对轮缘侧压力自行调节,但调节程度不宜过大,以免损坏轨道。火车提速靠增大轨道半径或倾角来实现 (2)无支承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 受力:由mg+T=mv 2/L 知,小球速度越小,绳拉力或环压力T 越小,但T 的最小值只能

14高考物理变压器习题

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 1、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7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7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08·北京高考)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u如图1所示.副线圈仅接入一个10Ω的电阻.则( ) 图1 A.流过电阻的电流是20 A B.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100 V C.经过1分钟电阻发出的热量是6×103J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 1×103 W 2.(双选)(2010·济南模拟)正弦式电流经过匝数比为=的变压器与电阻R、交流电压表V、交流电流表A按如图2甲所示方式连接,R=10 Ω.图乙所示是R两端电压U随时间变化的图象,U m=10 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 A.通过R的电流i 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i R=cos100πt(A) B.电流表A的读数为0.1 A C.电流表A的读数为 A D.电压表的读数为U m=10 V 3.如图3所示,有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原线圈接正弦交流电压U,输出端接有一个交流电流表和一个电动机.电动机线圈电阻为R.当输入端接通电源后,电流表读数为I,电动机带动一重物匀速上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动机两端电压为IR B.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I2R C.原线圈中的电流为nI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 4.如图4所示,左侧的圆形导电环半径为r=1.0 cm,导电环与一个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相连,变压器的副线圈两端与一个电容为C=100 pF的电容器相连,导电环的电阻不计,环中 有垂直于圆环平面的变化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率为=100 πsinωt,若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的最大值为1.41×10-9C,则所用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取π2=10) ( ) A.1∶100 B.100∶1

理想变压器特性及与等效电路的分析

理想变压器特性及与等效电路的分 析 理想变压器特性及与等效电路的分析 谭阳红1,汪沨1,陈五立2 (1.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2.湖南信息学院,湖南长沙410151) 摘要:作为电路理论的重要内容,理想变压器的教学重点通常在于理想变压器特性方程及其运用,不涉及磁路分析,这导致学生在分析多绕组变压器时错误运用特性方程。本文以双绕组和三绕组变压器为例,就磁路形式对理想变压器方程的影响进行分析,导出理想变压器特性方程。在此基础上,得到其阻

抗变换的统一表达式,并得到不同情况下的实际变压器等效电路,对理想变压器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理想变压器;特性方程;等效电路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自然基金及51107034、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金和湖南省教改课题的资助 器是电路理论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往往变压器理想化的条件、掌握特性方程及其运用。但是,很多学生在分析多绕组变压器时觉得无所适从,甚至错误运用理想变压器的特性方程。要理解磁路对理想变压器特性方程的影响,必须明确理想化的条件和特性方程的获得方法。 二、双绕组理想变压器特性方程 利用磁路定理来理解理想变压器的特性,只需用以下定律: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即磁通连续性原理和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即安培环路定律。

1.双绕组理想变压器电压方程。考虑如下的变压器(图1(a)所示),设变压器初次级的原边和副边匝数分别为Np和Ns,电流为ip 蓸t 蔀、is 蓸t 蔀,铁芯磁导率μ趋近于无穷大,即没有漏磁,磁感应强度全部集中于铁芯。 变压器的初、次级磁链相等,设为ψm。很明显: 四、结语 本文的分析表明,变压器的特性方程与磁路形式密切相关。在理想变压器的教学中,采用磁路的分析方法,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牢固掌握理想变压器特性方程的本质。 参考文献:

高中物理:变压器练习题

高中物理:变压器练习题 1.如图所示四个电路,能够实现升压的是( ) 【解析】选D。变压器只能对交变电流变压,不能对直流电变压,故A、B错误。由于电压与线圈匝数成正比,所以D项能实现升压。 2.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 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则( ) A.U=66V,k= B. U=22V,k= C.U=66V,k= D.U=22V,k=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1)掌握变压器的功率、电压、电流关系。 (2)根据变压器的匝数比推出原、副线圈的电流比,求得k值。 (3)根据变压器的电压关系和电路的特点求得电压。 【解析】选A。由于变压器的匝数比为3∶1,可得原、副线圈的电流比为1∶3,根据 P=I2R可知原、副线圈中电阻R的功率之比k=,由=,其中U 2=U,则U 1 =3U,结合原、 副线圈的电流比为1∶3,可得原线圈中电阻R上的电压为,所以有3U+=220V,得

U=66V,故选项A正确。 【补偿训练】如图所示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所接正弦交流电源两端的电压—时间图 像。原、副线圈匝数比n 1∶n 2 =10∶1,串联在原线圈电路中的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1A, 则( ) A.变压器原线圈所接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311 V B.变压器输出端所接电压表的示数为22V C.变压器输出端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 D.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220W 【解析】选C。变压器原线圈所接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U 1 =V=220 V,选项A错误; 变压器输出端所接电压表的示数为U 2=U 1 =×220V=22 V,选项B错误;变压器输 出端交变电流的频率为f=Hz=50 Hz,选项C正确;变压器的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 率,P=U 1I 1 =220×1W=220 W,选项D错误。故选C。 3.(多选)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完整版)高中物理模型解题

高中物理模型解题 模型解题归类 一、刹车类问题 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果问题涉及到最后阶段(到速度为零)的运动,可把这个阶段看成反向、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题1】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的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轮胎跟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7,刹车线长是14m,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是否超过事故路段的最高限速50km/h? 【题2】一辆汽车以72km/h速率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终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秒汽车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二、类竖直上抛运动问题 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到速度为零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加速过程的加速度与减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相同。此类问题要注意到过程的对称性,解题时可以分为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也可以取整个过程求解。 【题1】一滑块以20m/s滑上一足够长的斜面,已知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经过5秒滑块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题2】物体沿光滑斜面匀减速上滑,加速度大小为4m/s2,6s后又返回原点。那么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开始沿斜面上滑时的速度为12m/s B物体开始沿斜面上滑时的速度为10m/s C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是18m D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是15m 三、追及相遇问题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时,由于二者速度关系的变化,会导致二者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出现追及相撞的现象。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时,会出现相遇的现象。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两者的位移关系,即抓住:“两物体同时出现在空间上的同一点。分析方法有:物理分析法、极值法、图像法。常见追及模型有两个:速度大者(减速)追速度小者(匀速)、速度小者(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匀速)、 1、速度大者(减速)追速度小者(匀速):(有三种情况)

高考物理-电容器专题

电容器的电容专题 一、基础知识 1.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都可以构成电容器.这两个导体称为电容器的电极. 2.把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两个极板就会带上等量的异号电荷, 这一过程叫充电。电容器的一个极板所带的电荷量的绝对值叫做电容器的电荷量。用导线把电容器的两板接通,两板上的电荷 中和,电容器不再带电,这一过程叫做放电。 3.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用符号C 表示,表达式为U Q C =。 4.一般说来,构成电容器的两个导体的正对面积越大距离越小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就越大;两个导体间 电介质的性质也会影响电容器的电容。 二、定义式:C=Q/U=ΔQ/ΔU ,适用于任何电容器。 决定式;C=εS/4πkd ,仅适用于平行板电容器。 ●对平行板电容器有关的C 、Q 、U 、E 的讨论问题有两种情况。 对平行板电容器的讨论:kd s c πε4=、U q C =、d U E = ①电容器跟电源相连,U 不变,q 随C 而变。 d ↑→C ↓→q ↓→E ↓ ε、S ↑→C ↑→q ↑→E 不变。 ②充电后断开,q 不变,U 随C 而变。 d ↑→C ↓→U ↑→s kq sd kdq cd q d U E επεπ44====不变。 ε、S ↓→C ↓→U ↑→E ↑。 问题1:静电计为什么可测量两个导体的电势差? 问题2:静电计会改变被验两个导体的电量与电势差吗?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6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在充电后不切断电源,此时板间有一带电尘粒恰能在电场中静止,当正对的平行板左右错开一些时( ) A .带电尘粒将向上运动 B .带电尘粒将保持静止 C .通过电阻R 的电流方向为A 到B D .通过电阻R 的电流方向为B 到A [答案] BC 分析:粒子静止在电容器内,则由共点力的平衡可知电场强度与重力的关系;再根据变化后的场强判断能否保持平衡; 由电容器的决定式可知电容的变化,由电容的定义式可知极板上电荷量的变化,由充放电知识可知电流的方向 解析:A 、B 由于电容器与电源相连,故电容器两端电压不变,因板间距不变,故极板间的场强不变,带电粒子所受的电场力不变,粒子仍能保持静止,故A 错误,B 正确; 图

高考物理变压器训练

高考物理变压器训练 1.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穿过原、副线圈每一匝磁通量之比是10∶1 B.穿过原、副线圈每一匝磁通量的变化率相等 C.原、副线圈每一匝产生的电动势瞬时值之比为10∶1 D.正常工作时原、副线圈的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1∶1 2.理想变压器正常工作时,若增加接在副线圈两端的负载,则() A.副线圈中电流增大 B.副线圈输出的电功率减小 C.原线圈中电流不变 D.原线圈输入的电功率增大 3.如图5-4-9所示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1000匝,两个副线圈n2=50匝,n3=100 匝,L1是“6 V 2 W”的小灯泡.L2是“12 V 4 W”的小灯泡,当n1接上交变电压时,L1、L2都正常发光,那么原线圈中的电流为() 图5-4-9 A.1 60A B.1 30A C.1 20A D.1 10A 4.如图5-4-10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接有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开始时,开关S断开.当S接通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5-4-10 A.副线圈两端M、N的输出电压减小 B.副线圈输电线等效电阻R上的电压增大 C.通过灯泡L1的电流减小 D.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 5.对理想变压器可作出的判断是() A.高压线圈匝数多、电流大、导线粗 B.低压线圈匝数少、电流小、导线细

C .高压线圈匝数多、电流大、导线细 D .低压线圈匝数少、电流大、导线粗 6.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有100 匝,输出电压为10 V ,则铁芯中磁通量的变化率的最大值为( ) A .10 Wb/s B .14.1 Wb/s C .0.14 Wb/s D .28.2 Wb/s 7.一输入电压为220 V ,输出电压为36 V 的变压器副线圈烧坏.为获知此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某同学拆下烧坏的副线圈,用绝缘导线在铁芯上新绕了5匝线圈.如图5-4-12所示,然后将原线圈接到220 V 交流电源上,测得新绕线圈的端电压为1 V ,按理想变压器分析,该变压器烧坏前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 ) 图5-4-12 A .1100,360 B .1100,180 C .2200,180 D .2200,360 8.如图5-4-13所示,MN 和PQ 为两光滑的电阻不计的水平金属导轨,N 、Q 接理想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的输出端接电阻元件R 、电容元件C ,导轨上垂直放置一金属棒ab .今在水平导轨部分加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I R 、I c 均为有效值)( ) 图5-4-13 A .若ab 棒匀速运动,则I R ≠ 0,I c =0 B .若ab 棒匀速运动,则I R =0,I c =0 C .若ab 棒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做往复运动,则I R ≠ 0,I c ≠ 0 D .若ab 棒做匀加速运动,则I R ≠ 0,I c =0 9.如图5-4-14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0∶1,原线圈接正弦式交流电源,副线圈接入“220 V ,60 W”灯泡一只,且灯泡正常发光.则( ) 图5-4-14 A .电流表的示数为32220 A B .电源输出功率为1200 W C .电流表的示数为3220 A D .原线圈两端电压为11 V

高中物理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专题辅导

高中物理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对于电容器的动态分析问题,我们一定要注意两个关系式,即定义式U Q C =和决定式kd 4S C πε=(此式虽然不要求定量计算,但有助于我们理解一些物理量的变化对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影响),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可同时应用。在综合应用电容和电场的知识时,应注意电容器充电后切断电源(Q 不变)和不切断电源(U 不变)两种不同情况。 一、保持电容器两极板电压不变的情况 例1. 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板平行放置,构成一平行板电容器,与它相连的电路如图1所示。接通开关S ,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 ) A. 保持S 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 B. 保持S 接通,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量增大; C. 断开S ,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 D. 断开S ,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 解析:S 接通保持U 不变,由场强d U E =得d 减小,E 增大,故A 错误;插入介质后,C 增大,根据CU Q =可知极板上的电量增大,故B 正确;当S 断开时,极板上的电量不变,减小板间距离,则C 增大,据U Q C = 可知U 减小,故C 正确;在两极板间插入介质,则C 增大,据U Q C =可知U 减小,故D 错误,故答案应为BC 。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S 接通时,两极板间电压不变;断开S 时,两极板间所带电量不变,同时我们能够看出利用kd 4S C πε= 这一电容的决定式定性的分析电容器的变化很方便。 二、保持电容器两极板电量不变的情况 例2. 如图2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经开关S 与电池相连,闭合S 后又断开,电容器的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a 点有一电量非常小的正电荷,以E 表示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U 表示电容器的电压,ε表示正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现将电容器的A 板稍微下移,使两板间的距离减小,则:( ) A. U 变小,E 不变; B. U 变大,ε变大; C. U 变小,ε不变; D. U 不变,ε不变。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难点突破变压器问题难点探析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难点突破变压器问题 难点探析 〝3+X 〞高考突出对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考查,命题更加贴近生活现实.由此,以变压器这一常用机电装置工作原理为知识载体的高考命题,愈来愈频繁地见诸卷面,是高考能力考查的热点和难点. ●难点展台 1.〔★★★★〕如图18-1所示,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端接正 弦交流电,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接有两个相同的灯泡L 1和L 2; 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 ,开始时,电键K 断开.当K 接通时,以 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副线圈的两端M 、N 的输出电压减小 B.副线圈输电线等效电阻R 上的电压增大 C.通过灯泡L 1的电流减小 D.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 2.〔★★★★〕如图18-2所示,理想变压器输入电压U 1一定,两 个副线圈的匝数分不为n 2和n 3,当把同一个电阻先后接在a 、b 间和c 、d 间时,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分不为I 2、U 2和I 3、U 3,变 压器输入的电流分不为I 1,I 1′,那么 A.3232n n U U = B.3232n n I I = C.2322 11n n I I =' D.U 1〔I 1+I 1′〕=U 2I 2+U 3I 3 3.〔★★★★★〕如图18-3所示,在绕制变压器时,某人 误将两个线圈绕在图示变压器铁芯的左右两个臂上,当通以交 流电时,每个线圈产生的磁通量都只有一半通过另一个线圈, 另一半通过中间的臂,线圈1、2的匝数比为N 1∶N 2=2∶1,在 不接负载的情形下 A.当线圈1输入电压220 V 时,线圈2输出电压为110 V 图18—1 图18—2 图18—3

2020高考物理复习 专题10交变电流和变压器(解析版)

专题10 交变电流和变压器 1.(2020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第三次模拟)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 1 :n 2=1 :2,原线圈接电压恒定的正弦交流电,R 1为定值电阻,R 2为滑动变阻器,已知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为定值电阻R 1的5倍。在滑动变阻器滑片从中点缓慢向上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始终为2 :1 B .定值电阻R 1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 C .滑动变阻器R 2消耗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D .变压器副线圈两端的电压逐渐增大 【答案】ACD 【解析】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之和匝数比有关,匝数不变,电流之比不变,A 正确;设输 入的交流电有效值为U,原线圈中的电流为I ,根据1221I n I n =可知,副线圈中的电流为12 I ,副线圈两端 的电压为212IR ,原线圈两端电压为214IR ,则121 4 U IR IR =+,当滑动变阻器向上移动时,2R 增大,根据 121 4 U IR IR =+,可知当原线圈中的电流变小,因此电阻1R 消耗的功率变小,B 错误;滑动变阻器2 R 消耗的功率为2 222111124U U P UI I R R I R R ??=-=--+ ?? ?,因此当12U I R =,即214R R =时,2R 消耗功率最大,所以当滑动变阻器滑片从中点缓慢向上滑动时,2R 消耗的功率先变大后变小,C 正确;滑动变阻器滑片从中点缓慢向上滑动时,电阻逐渐变大,所以变压器副线圈两端的电压逐渐增大,D 正确。故选ACD 。 2.(2020届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阶段性测试)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定值电阻

2011-2018年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63.变压器

第63节变压器 1.2015年江苏卷1.一电器中的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它将220V 交变电流改变为110V.已知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800,则副线圈匝数为(B ) (A)200 (B)400 (C)1600 (D)3200 解析:根据变压器的变压规律,可求得副线圈匝数为400,所以B 正确。 2.2016年新课标Ⅲ卷19.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分别接有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 a 和 b 。当输入电压U 为灯泡额定电压的10倍时,两灯泡均 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副线圈砸数之比为9:1 B .原、副线圈砸数之比为1:9 C .此时a 和b 的电功率之比为9:1 D .此时a 和b 的电功率之比为1:9 【答案】AD 【解析】:设灯泡的额定电压为0U ,两灯均能正常发光,所以原线圈输出端电压为 109U U =,副线圈两端电压为20U U =,故 1291U U =,根据11229 1 U n U n ==,A 正确B 错误;根据公式 1221I n I n =可得121 9 I I =,由于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根据公式P UI =可得两者的电功率之比为1:9,C 错误D 正确。 3.2016年江苏卷4.一自耦变压器如图所示,环形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将其接在a 、 b 间作为原线圈.通过滑动触头取该线圈的一部分,接在 c 、 d 间作为副线圈。在a 、b 间输入电压为U 1的交变电流时,c 、d 间的输出电压为U 2,在将滑动触头从M 点顺时针旋转到N 点的过程中( ) A .U 2>U 1,U 2降低 B .U 2>U 1,U 2升高 C .U 2

高中物理常见的物理模型及分析

高三物理总复习 专题高中物理常见的物理模型 方法概述 高考命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考查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重”的高中物理学习思想.每年各地的高考题为了避免雷同而千变万化、多姿多彩,但又总有一些共性,这些共性可粗略地总结如下: (1)选择题中一般都包含3~4道关于振动与波、原子物理、光学、热学的试题. (2)实验题以考查电路、电学测量为主,两道实验小题中出一道较新颖的设计性实验题的可能性较大. (3)试卷中下列常见的物理模型出现的概率较大:斜面问题、叠加体模型(包含子弹射入)、带电粒子的加速与偏转、天体问题(圆周运动)、轻绳(轻杆)连接体模型、传送带问题、含弹簧的连接体模型. 高考中常出现的物理模型中,有些问题在高考中变化较大,或者在前面专题中已有较全面的论述,在这里就不再论述和例举.斜面问题、叠加体模型、含弹簧的连接体模型等在高考中的地位特别重要,本专题就这几类模型进行归纳总结和强化训练;传送带问题在高考中出现的概率也较大,而且解题思路独特,本专题也略加论述. 热点、重点、难点 一、斜面问题 在每年各地的高考卷中几乎都有关于斜面模型的试题.如200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5题、北京理综卷第18题、天津理综卷第1题、上海物理卷第22题等,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14题、全国理综卷Ⅱ第16题、北京理综卷第20题、江苏物理卷第7题和第15题等.在前面的复习中,我们对这一模型的例举和训练也比较多,遇到这类问题时,以下结论可以帮助大家更好、更快地理清解题思路和选择解题方法. 1.自由释放的滑块能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匀速下滑时,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g tan θ. 图9-1甲 2.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 (1)静止或匀速下滑时,斜面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 (2)加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3)减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 3.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乙所示)匀速下滑时,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这一过程中再在m上加上任何方向的作用力,(在m停止前)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依然为零(见一轮书中的方法概述). 图9-1乙 4.悬挂有物体的小车在斜面上滑行(如图9-2所示): 图9-2 (1)向下的加速度a=g sin θ时,悬绳稳定时将垂直于斜面; (2)向下的加速度a>g sin θ时,悬绳稳定时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上; (3)向下的加速度a<g sin θ时,悬绳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下. 5.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以速度v0平抛一小球(如图9-3所示): 图9-3 (1)落到斜面上的时间t= 2v0tan θ g ; (2)落到斜面上时,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恒定,且tan α=2tan θ,与初速度无关; (3)经过t c= v0tan θ g 小球距斜面最远,最大距离d= (v0sin θ)2 2g cos θ . 6.如图9-4所示,当整体有向右的加速度a=g tan θ时,m能在斜面上保持相对静止. 图9-4 7.在如图9-5所示的物理模型中,当回路的总电阻恒定、导轨光滑时,ab棒所能达到的稳定速度v m= mgR sin θ B2L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