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谱伏安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作用

极谱伏安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作用

极谱是由Jaroslar-Heyrovsky和他的学生在布拉格Charles大学发明的,其高作最先发表于1925年。极谱法主要用于分析那些可溶于含有离子的溶液中,并能在滴汞电极(DME)的有效电位内被氧化或还原的药物。对于有机化合物类的药物,则要求该化合物必需带有一个或多个极性键或不饱和键,其半反映常常加H+完成。极谱法因其灵敏、准确、快速、简便等特点,在药学领域中取得了愈来愈普遍的应用和发展。本文主要从极谱法的原理、分类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 药学领域常常利用的极谱伏安技术类型

直流极谱亦称为经典极谱以滴汞电极为极化电极,饱合甘汞电极为去极化电极进行电解,按照电解所得的电流-电压或电流-电位曲线,对被测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的方式称为直流极谱(DCP)。它可分为快速直流极谱法、电流取样直流极谱法和导数电流取样直流极谱法。

脉冲极谱Barker于1960年提出该方式,其特点是在每一汞滴周期内,仅加一个方波电压。脉冲极谱是目前所有极谱方式中灵敏度最高的方式之一。其中的示差脉冲极谱(DPP);一阶导数示差脉冲极谱(FDPP);二阶导数示差脉冲极谱(SHPP)在药物分析中应用普遍。

交流极谱法将一个小振幅(几个毫伏到几十毫伏)的低频正弦电压叠加在直流极谱的电压上,然后测量通过电解池的法拉第电流或电解池的交流特性的极谱方式为交流极谱法(ACP)。交流极谱比一般的直流极谱方式灵敏度高,检测限可减低至大约10-8M。它还具有一个有趣的性质,即当氧化还原的可逆程度减小时,其灵敏度会大幅度降低。这一性质对研究一个可逆体系部份的被另一个不可逆体系掩蔽时极为有利。

单扫描极谱法(线性改变电位示波极谱法) 在一滴汞生长的后期,将一锯齿形永冲电压加在两个电极上进行电解,电压的扫描速度很快,一般为v/s,它在一滴汞上就可以够取得一个完整的电流-电位曲线。

交流示波极谱法该方式中的交流示波极谱滴定法在药物的容量分析方面有较多的应用。它利用交流示波极谱dE/dt-E曲线上切口的出现或消失来指示滴定终点,既简便又准确,终点直观且不受溶液颜色、沉淀物质存在与否等影响。最近几年来发展的高次微分示波极谱滴定,电流反馈示波极谱滴定,双极化电极示波极谱滴定等方式,提高了灵敏度,拓宽了应用范围。

极谱吸附溶出伏安法极谱吸附溶出伏安法(P-Adsv)是将极谱技术与吸附溶出伏安法相结合的一种分析方式,它通常具有较低的检测限.

2 现代极谱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突出特点极谱伏安技术在药学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药物的质量控制;未知或已知组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药物降解产物的检测;生物药物分析中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测定和进行毒理、药理、药代动力学研究等。在这些应用中极谱技术突出的特点为:(1)药物可以不经预分离或进行简单的萃取分离后即可测定。分析方式具有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赋型剂、生物基质等不干扰检测。(2)可按照极谱波的产生或消失推断新产物的形成或药物的分解。(3)应用于生物药物分析,有利于探讨药物在体内作用的机制。目前,研究较多的药物为: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驱虫抗虐药、生物碱、抗癌药、激素、抗组胺药、利尿药、维生素、心脏病医治药物和中草药中的有效成份等。

3 在药物分析中的具体应用

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研究较多的一类药物。由于抗菌药物在临床的普遍应用,快速测定其在体内的吸收、散布、代谢、排泄进程尤显重要。孙长林等利用在微碱性介质中(Britton-Robis的介质,pH ,阿米卡星(Amk,丁胺卡拉霉素)与甲醛的衍生化反映产物,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对针剂、尿及血清样品中痕量Amk 进行了测定,样品不必前处置,检测限达×10-7mol/L。有作者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同时监测哌拉西林和氯霉素的含量,为药品的便捷测定提供了新的途径。示波极谱法测定甲硝唑片、司帕沙星的含量也有报导。国内学者还利用衍生化的方式,用示波极谱测定黄胺甲基噁唑(SMZ)的衍生物峰高(ip),间接求片剂和人尿液中SMZ含量。

心血管系统用药分析药物制剂和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监测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也常采用极谱法。Tompe等用DPP测定硝苯啶及其分解产物,胡荫华利用在含碘乙酸的溶液中,地高辛等强心甙提前还原的特点,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测定低至ng/ml地高辛, ng/ml洋地黄毒甙和15 ng/ml的毛花强心丙。

解热镇痛及非甾类抗炎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利用普遍,临床因其可致使致死性的消化道出血,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极为谨慎。极谱分析为快速监测这种药物提供了良好的帮忙。有文献报导利用甲灭酸对电生超氧阴离子O·-2歧化的催化作用产生的氧极谱催化波测定甲灭酸。顾海宁等对尼美舒利的极谱行为进行了研究,吡咯昔康的极谱测定也有报导。

中药及中成药中药和中成药大多组分复杂,常规的分析方式常需要进行繁琐的前处置,提取分离有效成份进行测定。极谱法独辟蹊径,充分发挥其选择性高、灵敏度好的特点,在中药有效成份的快速测定中一

支独秀。采用极谱法测定中药及中成药中的微量原素及有效成份的文献报导较多,如中草药中的钼、硒,人参中的锗,天然麝香中的麝香酮,雷公藤中的雷公藤酯酮,甘草锌中的锌等;和黄芩中的黄芩甙,萱草根和黎芦中的秋水仙碱,荜茇中的胡椒碱,草乌及那如-3中总乌头生物碱,槐米和芦丁制剂中的芦丁的含量等。

抗代谢抗癌药此类药物主要包括环磷酰胺、6-巯基嘌呤、叶酸、氟尿嘧啶等。朱亚尔等采用一种新型的示波极谱法,对此类药物中的阿霉素进行了极谱行为研究。

其他类型的药物这些药物主要包括:神经病医治药物及抗组胺药,如氯氮平的伏安行为及示波极谱法研究,FDPP用于扑尔敏及其制剂的定量研究;糖尿病医治药物格列美脲的含量测定等。生物碱类、甾体化合物类和利尿药;维生素及驱虫抗虐药等。

极谱法具有灵敏、准确、快速、简便等特点,但如何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乃是方式本身有待解决的问题。另外,扩展极谱法在药学领域的应用范围,使更多的药物(尤其是那些极谱活性低的药物)能够在适合的极谱

系统中被定量地测定也是极谱法的发展趋势之一。

极谱伏安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作用

极谱伏安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作用 极谱是由Jaroslar-Heyrovsky和他的学生在布拉格Charles大学发明的,其高作最先发表于1925年。极谱法主要用于分析那些可溶于含有离子的溶液中,并能在滴汞电极(DME)的有效电位内被氧化或还原的药物。对于有机化合物类的药物,则要求该化合物必需带有一个或多个极性键或不饱和键,其半反映常常加H+完成。极谱法因其灵敏、准确、快速、简便等特点,在药学领域中取得了愈来愈普遍的应用和发展。本文主要从极谱法的原理、分类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 药学领域常常利用的极谱伏安技术类型 直流极谱亦称为经典极谱以滴汞电极为极化电极,饱合甘汞电极为去极化电极进行电解,按照电解所得的电流-电压或电流-电位曲线,对被测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的方式称为直流极谱(DCP)。它可分为快速直流极谱法、电流取样直流极谱法和导数电流取样直流极谱法。 脉冲极谱Barker于1960年提出该方式,其特点是在每一汞滴周期内,仅加一个方波电压。脉冲极谱是目前所有极谱方式中灵敏度最高的方式之一。其中的示差脉冲极谱(DPP);一阶导数示差脉冲极谱(FDPP);二阶导数示差脉冲极谱(SHPP)在药物分析中应用普遍。 交流极谱法将一个小振幅(几个毫伏到几十毫伏)的低频正弦电压叠加在直流极谱的电压上,然后测量通过电解池的法拉第电流或电解池的交流特性的极谱方式为交流极谱法(ACP)。交流极谱比一般的直流极谱方式灵敏度高,检测限可减低至大约10-8M。它还具有一个有趣的性质,即当氧化还原的可逆程度减小时,其灵敏度会大幅度降低。这一性质对研究一个可逆体系部份的被另一个不可逆体系掩蔽时极为有利。 单扫描极谱法(线性改变电位示波极谱法) 在一滴汞生长的后期,将一锯齿形永冲电压加在两个电极上进行电解,电压的扫描速度很快,一般为v/s,它在一滴汞上就可以够取得一个完整的电流-电位曲线。 交流示波极谱法该方式中的交流示波极谱滴定法在药物的容量分析方面有较多的应用。它利用交流示波极谱dE/dt-E曲线上切口的出现或消失来指示滴定终点,既简便又准确,终点直观且不受溶液颜色、沉淀物质存在与否等影响。最近几年来发展的高次微分示波极谱滴定,电流反馈示波极谱滴定,双极化电极示波极谱滴定等方式,提高了灵敏度,拓宽了应用范围。

第十章---伏安法和极谱分析法

第十章伏安法和极谱分析法 <书后习题参考答案> 1.在0.10 mol·L -1 KCl 溶液中锌的扩散电流常数为3.42.问0.00200 mol·L -1的锌溶液,所得的扩散电流在下列条件下各为多少<微安>?所用毛细管汞滴落时间分别为3.00s,4.00s 和5.00s,假设每一滴汞重5.00mg. 解:平均扩散电流公式为c m nD i 6/13/22/1605τ= 扩散电流常数42.36052/1==nD I ,汞滴质量为5mg,c =0.00200 mol·L -1=2 mol·L -1 <1> τ =3.00S,35 =m mg·s -1 则5.1123)35(42.36/13/2=⨯⨯⨯=i µA <2> τ =4.00S,45=m mg·s -1 则7.1024)45(42.36/13/2=⨯⨯⨯=i µA <3> τ =5.00S, m =1mg·s -1 则94.825142.36/13/2=⨯⨯⨯=i µA 2.某金属离子作极谱分析因得两个电子而还原.该金属离子浓度为0.0002mol·L -1,其平均扩散电流为12.0μA,毛细管的m 2/3τ1/6值为1.60.计算该金属离子的扩散系数. 解:已知n=2, c =0.000200mol·L -1=0.200mmol·L -1, 0.12=i µA , 60.16/13/2=τm 于是 4226/13/21060.9)200.060.126050.12()605(-⨯=⨯⨯⨯==τnm i D cm 2·s -1 3.作一种未知浓度的铅溶液的极谱图,其扩散电流为6.00μA.加入10mL 0.0020mol·L -1 Pb 2+溶液到50mL 上述溶液中去,再作出的极谱图其扩散电流为18μA,计算未知溶液内铅的浓度. 解:⎪⎩ ⎪⎨⎧++==000V V c V c V k i kc i x x x x x 代入已知数据,得 ⎪⎩⎪⎨⎧+⨯+==105000200.010500.180.6x x c k kc 求得c x = 1.54×10-4mol·L -1 4.用未知浓度的铅溶液 5.00mL 稀释到25.0mL 作极谱图,其扩散电流为0.40μA .另取这种铅溶液5.00mL 和10.0mL 的0.00100mol·L -1铅溶液相混合,混合液稀释到25.0mL,再作极谱图.此时波高为2.00μA .试计算未知溶液的浓度. 解:已知c i ∝,于是 5.200100 .05500.2400.0+=x x c c ,求得c x = 5.00×10-4mol·L -1

电化学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电化学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电化学分析方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化学现象,用于定量或定性分析 物质的方法。它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快速准确等优势,在化学、环境监测、生物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 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电化学分析基础 电化学分析基于电化学原理,主要涉及电流、电势和电荷等电化学 参数的测量。其中,最基本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包括电位滴定法、伏安 法和电导法。 1. 电位滴定法 电位滴定法是一种基于电位变化的定量分析方法,常用于酸碱滴定 和氧化还原滴定。它通过在电极上施加一定的电位,观察电化学反应 的进行情况,从而确定分析物的浓度。 在环境监测中,电位滴定法常用于测定水体中酸碱度和离子浓度等 参数。例如,可以利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以评估水 体的氧化还原能力。 2. 伏安法 伏安法是一种基于电流测量的电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测量电位和电 流之间的关系,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或性质。

在化学分析中,伏安法常用于测定物质的氧化还原电位、电化学活 性和电化学反应速率等。例如,可以利用伏安法测定某药物的电化学 活性,以评估其药效和稳定性。 3. 电导法 电导法是一种基于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离子电导性测量的方法,用于 定量测定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电导法在环境监测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例如,在环境 监测中可以利用电导法测定水体中的离子浓度,以评估水质的污染程度。在生物医药领域,电导法被用于测定生物体内的离子平衡,以评 估体内代谢和功能状态。 二、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应用 电化学分析方法在不同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将介绍其在化学、环境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具体应用。 1. 化学领域 在化学合成和分析中,电化学分析方法常用于测定反应过程中物质 的含量、浓度和反应动力学等。例如,可以利用伏安法研究电化学反 应的机理和速率,优化化学合成的条件。 2. 环境领域 电化学分析方法在环境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可以利用电位 滴定法测定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以评估水质的安全性。此外,

药物分析中的电分析化学方法

药物分析中的电分析化学方法药物分析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及其它方法对药物进行定量和鉴别分析的过程。其中,电分析化学方法在药物分析领域起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详细介绍药物分析中常用的电分析化学方法,并探讨其在药物研究与分析中的应用。 一、电分析化学方法的基本原理 电分析化学方法是利用电化学技术与分析化学原理相结合的一种分析方法。电分析化学方法包括电位法、电流法和电导法等。 1. 电位法 电位法是基于电极之间的电势差进行药物分析的方法,常用的电位法有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曲线法和极谱法等。电位法适用于药物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分析,可用于药物含量测定、药物质量控制等方面。 2. 电流法 电流法是通过测量药物溶液在电场中的电流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常用的电流法有极谱法、电化学检测法和电解滴定法等。电流法适用于药物的氧化还原性质分析,可以进行药物的稳定性研究、药物残留检测等。 3. 电导法

电导法是利用药物溶液电导率与其浓度成正比关系进行分析的方法,常用的电导法有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电导法适用于药物溶液的 浓度测定、纯度检测等方面。 二、药物分析中的电分析化学方法应用案例 以下为几个药物分析中常见的案例,展示了电分析化学方法的应用。 1. 药物含量测定 电位滴定法是药物含量测定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以某药物A为例, 通过将药物A溶解于适量溶剂中,用标准溶液滴定至药物溶液与指示 剂颜色变化终点相一致,从而计算得到药物A的含量。 2. 药物残留检测 电化学检测法可用于药物残留的检测。以某药物B为例,将其溶解 于适当的电解质中,经过电化学反应后,测定药物B产生的电流强度,从而判断药物B的残留情况。 3. 纯度检测 电导法可用于药物纯度的检测。以某药物C为例,将其溶解于适量 的电解质溶液中,通过测定药物C溶液的电导率,从而判断药物C的 纯度。 三、电分析化学方法的优势与挑战 电分析化学方法在药物分析中具有以下优势:

药物分析中的电化学方法测定药物残留

药物分析中的电化学方法测定药物残留 药物残留的准确测定对于确保药物安全和保护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在药物分析领域,电化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残留的定量测定。本文将介绍电化学方法在药物分析中测定药物残留的原理、常用技术和应用案例。 一、电化学方法测定药物残留的原理 电化学方法是指利用化学反应与电流之间的关系进行药物分析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药物在电极表面发生的电化学反应来测定药物的浓度。常用的电化学方法包括极谱法、电化学检测法和电化学发光法。 1. 极谱法 极谱法是电化学方法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可用于快速准确地测定药物残留。该方法基于药物在电极表面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测量药物在电极上的电流或电位变化来定量测定药物残留。 2. 电化学检测法 电化学检测法是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药物分析方法,常用于测定药物残留。该方法通过将药物样品与电极之间建立电化学反应,通过测量电流或电势来获得药物残留的信息。 3. 电化学发光法

电化学发光法是一种结合了电化学和发光技术的新颖分析方法,可应用于药物残留的测定。该方法基于药物在电极上发光的特性,通过控制电位或电流来产生荧光信号,并通过测量荧光强度来测定药物残留。 二、常用的电化学方法技术 在药物残留分析中,常用的电化学方法技术包括循环伏安法、方波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等。下面将对这些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1. 循环伏安法 循环伏安法是一种常用的电化学方法技术,能够提供药物残留的定性和定量信息。该方法通过改变电极电位的方式,使药物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测量在电势扫描过程中的电流变化来获取药物的电化学行为。 2. 方波伏安法 方波伏安法是一种以方波电势为基础的电化学方法技术,可用于药物残留的定量测定。该方法通过改变方波电势的特定参数,使药物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通过测量电流峰值的大小来测定药物残留的浓度。 3. 计时电流法 计时电流法是一种适用于测定低浓度药物残留的电化学方法技术。该方法通过在一定电位下将药物样品与电极接触,测量在规定时间内经过电极的电流变化来定量测定药物残留。

分析化学的检测技术与应用

分析化学的检测技术与应用 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一系列的检测技术和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分析化学的检 测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将就分析化学的检测技术及其 应用进行探讨。 一、光谱分析技术 光谱分析是一种通过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来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物质对不同能量的电磁波的吸收、发射、散射和干 涉等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其中,常用的光谱分析技术包括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领域。 二、质谱分析技术 质谱分析是一种通过对物质的分子结构、分子量、相对丰度等特性 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方法。它通过将样品中的分子转化为离子,并对离 子进行加速、分析和检测,从而得到样品中的各种化合物的信息。质 谱分析技术主要包括质谱仪、质谱图谱解析等。质谱分析技术广泛应 用于生物医药、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 三、电化学分析技术 电化学分析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它通过测量电化学反应的电流、电势或电荷来推断分析物的性质

和浓度。电化学分析技术包括电位滴定法、极谱法、循环伏安法等。 这些技术常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材料检测等领域。 四、色谱分析技术 色谱分析是一种通过物质在固体或液体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色 谱分离,再通过某种检测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常用的色 谱分析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等。这些技术广泛应 用于化学、环境、农业等领域。 五、光学显微镜技术 光学显微镜技术是一种利用可见光对物质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它通过放大样品的图像,使得人眼可以观察到细小的结构和特征。光 学显微镜技术包括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等。 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材料科学、医学等领域。 综上所述,分析化学的检测技术包括光谱分析技术、质谱分析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色谱分析技术以及光学显微镜技术。这些技术在药 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地 选择和应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分析化学的准确性、快速性和灵敏性,满足人们对质量和安全的需求。

伏安法的原理和应用

伏安法的原理和应用 1. 什么是伏安法 伏安法(Voltammetry)是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测量电极间的电势和电 流关系来研究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它是一种非常常见和重要的方法,在生化分析、环境监测、药物研发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2. 伏安法的原理 伏安法基于法拉第二定律,它描述了反应在电势控制下的速率和反应的电流之 间的关系。伏安法通过改变电势的大小和方向,测量反应的电流变化,从而推断出溶液中的化学物质。简单来说,伏安法利用电化学电流和电势的关系,来研究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3. 伏安法的应用 伏安法有很多实际应用。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和方法: •生化分析:伏安法可以用于测量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等,对于临床诊断和医疗监测非常有帮助。 •环境监测:伏安法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污染物等,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研发:伏安法可以用于评估药物的质量和效果,通过测量药物的电化学行为,来判断其纯度和活性。 •电池和电化学储能:伏安法可以用于研究电池和电化学储能设备中的反应行为和性能,对于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和延长电池寿命具有重要作用。 •金属腐蚀研究:伏安法可以用于研究金属材料的腐蚀行为,提供腐蚀速率和腐蚀机理等信息,有助于开发更耐腐蚀的材料。 4. 伏安法的步骤 伏安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工作:包括选择合适的电极、清洗和预处理电极、准备反应溶液 等。 2.构建电化学池:将反应溶液放置在容器中,加入电极,连接电路和电 位控制装置。 3.扫描电位:通过改变电位的大小和方向,对反应溶液进行电化学激发, 记录电极电流和电势之间的关系。

电化学分析

电化学分析 引言 电化学分析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和方法对化学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技术。它基于物质与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在电化学电池中实现了化学反应与电流的相互转化。电化学分析方法包括电位测量、电流测量和电量测量等,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药物研发、食品安全等领域。 电化学原理 电化学分析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电化学原理。根据电化学原理,电化学分析可以通过测量电流、电势和电荷等参数来推断分析物的浓度和性质。电化学反应在电极上发生,产生的电流与反应速率成正比。通常情况下,电化学分析中使用电化学电池,其中包含一个工作电极和一个参比电极。工作电极是用于分析的电极,而参比电极是用于维持电位稳定的电极。 常用的电化学分析方法 1. 极谱法 极谱法是一种利用极谱曲线研究化学物质的分析方法。它通过在可控电位下扫描电流,并测量与电流强度相关的电化学信号。极谱法主要有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和方波伏安法等。线性扫描伏安法可用于分析不同物质的电位和峰电流,循环伏安法可用于研究电化学反应的可逆性,而方波伏安法则对电极表面发生的快速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电位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它通过在工作电极上加入电位扫描,并测量电流的变化来测定分析物的含量或浓度。电位滴定法可在无色、有机或无机物质中进行,可以精确测量非常小的物质浓度。它主要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3. 计时伏安法 计时伏安法是一种基于电位和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电化学方法。它通过 在电化学电池中施加可变的电位,并测量电流的变化来确定分析物的测量值。计时伏安法主要应用于测定微量金属离子和无机物质的浓度。它具有快速、灵敏和准确的特点,因此在环境监测和生物医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应用领域 电化学分析在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 环境监测 电化学分析在环境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用于测定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有机物和污染物的含量。通过电化学分析,可以及时准确地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保护。 2. 药物研发 电化学分析在药物研发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用于测定药物的含量、浓度和 纯度,评估药物的稳定性和活性。电化学分析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可以提供关键的信息,帮助研究人员确定药物的适应症和用药方案。

药物分析中电化学法的应用

药物分析中电化学法的应用药物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而药物分析作为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药物分析领域中,电化学法是一种常见的分析技术,它利用电化学原理和方法对药物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将介绍药物分析中电化学法的应用。 一、电化学法概述 电化学是研究化学与电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科学,其通过观察和测量电化学系统中的电荷转移和电荷传递过程,来研究各种化学现象。电化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到电位、电流、电荷等参数的测定,包括电位法、电流法、电导法、阻抗法等。 二、电化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1. 电位法 电位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解质溶液的电位差来分析物质的浓度、活性等的方法。在药物分析中,电位法可以用来测量药物溶液的pH值、离子浓度等参数,从而判断药物的结构、性质和质量。 2. 电流法 电流法是利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的电流来测定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物质的浓度等的方法。在药物分析中,电流法常用于测量药物中含有的金属离子的浓度、有机物的含量等。 3. 电导法

电导法是通过测量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导率来判断其中物质的浓度、离子性质等的方法。在药物分析中,电导法可以用来判断药物溶液中的离子含量、溶解度等参数。 4. 阻抗法 阻抗法是通过测量电解质溶液中交流电的阻抗来分析物质的浓度、活性等的方法。在药物分析中,阻抗法可以用来判断药物中离子迁移速率、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等。 5. 循环伏安法 循环伏安法是电化学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在电化学系统中施加周期性电压,来观察电流响应和电位变化,从而分析物质的电化学行为、电化学反应速率等。在药物分析中,循环伏安法常用于药物的电化学检测、氧化还原行为分析等领域。 三、电化学法的优点与挑战 1. 优点 电化学法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实现对药物样品的高效分析和监测。 2. 挑战 电化学法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电极的选择、溶液的条件、电位和电流范围等因素,同时也存在灵敏度不够高、难以分析复杂体系等挑战。

抗癌药物马蔺子素伏安行为及极谱催化波研究

抗癌药物马蔺子素伏安行为及极谱催化波研究 宋俊峰;何平;过玮 【期刊名称】《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年(卷),期】2003(024)004 【摘要】采用线性扫描示波极谱法、循环伏安法、紫外光谱法及恒电位电解法等方法分别在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两种介质中研究了抗癌药物马蔺子素的伏安行为及其极谱平行催化波产生机理. 结果表明, 在Na2B4O7- KH2PO4(pH=7.7)缓冲溶液中, 马蔺子素的醌基首先发生1e-和1H+还原, 产生中间体半醌自由基, 该自由基再以同样方式进一步还原生成相应氢醌, 并伴随有化学反应; 在DMF-四乙基溴化铵(TEAB)质子惰性介质中, 马蔺子素连续两步单电子还原生成相应氢醌阴离子, 无中间体半醌自由基的化学反应发生. 上述过程产生马蔺子素可逆还原波. 当氧化剂K2S2O8存在时, 马蔺子素醌基还原中间体半醌自由基被氧化, 使原醌基再生, 产生了马蔺子素的极谱平行催化波. 测得S2O2-8氧化马蔺子素半醌自由基的表观一级速率常数kf=3.3×106 L*mol-1*s-1. 【总页数】6页(P599-604) 【作者】宋俊峰;何平;过玮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西北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西北大学化学系,西安,7100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57

【相关文献】 1.极谱(伏安)吸附平行催化波法研究及应用近况 [J], 李建平;魏小平 2.极谱催化波法测定马蔺子素 [J], 宋俊峰;何平;过玮 3.维生素B2的极谱催化波研究及应用 [J], 刘利民;郭新春 4.槲皮素伏安行为及其稀土络合物极谱催化氢波研究 [J], 李南强;陈建红 5.抗癌药物的研究Ⅰ.β-蜕皮激素-6-腙的极谱行为 [J], 李培标;韦进宝;王平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伏安分析法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伏安分析法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应化09 3 姓名:吴斌学号:2009 3 08 4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更新,对伏安法的开发,研究也在不断进行。伏安法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尤其重要。伏安分析法可用于测定生物大分子,利用胆红素、吓咻等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极谱波可测定胆红素、吓咻等。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可同时测定次黄嚓吟、黃卩票吟、尿酸等,利用差示脉冲法可快速测定细胞色素C。对于无电活性的氨基酸,可将其与醛反应产生电活性物进行测定。刀豆球蛋口在1,1-联毗唳溶液中可产生极谱波,加入葡萄糖与刀豆球蛋口发生免疫反应,可用示波极谱法进行测定,采用亚硝酸化反应吸附洛出伏安测定衍生化后的雌二醇、雌三醇、黄体酮等激素,灵敬度可达到10 (-10)mol/L。单扫描示波极谱法与免疫反应结合可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灵墩度为0o 5ug/Lo 非汞电极溶出伏安法在药物及生物材料分析中的应用近十儿年来国内外有关碳及其修饰电极、贵金属电极等非汞电极溶出伏安法在药物及生物材料分析中的应用有: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对于药物药理研究、参与生命活动的各种微量元素及活体组织中神经递质的检测与高灵敬的分析技术密不可分,而溶出伏安法是进行这些研究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与传统汞电极相比,非汞电极由于具有无污染、扫描电位广、易于修饰、能在复杂环境下取得电信号、利用微型电极便于活体检测等特点,因此发展十分迅速.但如何提高固体电极的重现性,不断完善微电极及超微电极用于伏安测定特别是活体分析,仍是今后所面临的课题之一。 溶出伏安法是先将被测物质在电极表面预电极一定时间,然后改变电极的电位使富集在电极上的物质重新溶出,最后根据溶出过程中得到的伏安曲线来定量被测物的方法。该法具有分析灵敬度高、分析速度快、测定元素多、多种元素同时测定、取样微量、仪器简单廉价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环境、食品、医学及其他微量分析中。 1.碳电极溶出伏安法在药学及生物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药物分析中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探究

药物分析中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探究药物分析作为药学领域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对药物的质量控制和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电化学分析方法凭借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等优势,在药物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探讨药物分析中常用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包括循环伏安法、安培法和恒电位法。 一、循环伏安法 循环伏安法是电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测量药物在电极上的电流与电势之间的关系,来分析药物的性质和浓度。它通过在电极上施加一定的电势范围,并进行多次循环扫描,从而获得药物的氧化还原电流曲线。通过对曲线的分析,可以确定药物的氧化还原峰电位和峰电流,进而推断出药物的浓度。 二、安培法 安培法是通过测量药物溶液在电极上通过的电流强度来分析药物的方法。药物在电极上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时,产生的电流与药物的浓度成正比。安培法主要通过在电极上加上一定的电势,然后测量通过电极的电流来分析药物的浓度。安培法在药物分析中常常被应用于药物的含量测定以及药物的纯度检验。 三、恒电位法 恒电位法也是一种常用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它通过在电极上施加恒定的电势,然后测量随时间变化的电流,来分析药物的性质和浓度。

恒电位法可以进行电解还原反应的控制,使得药物在电极上得到特定 的氧化还原过程,从而获得药物的电流和电位的关系。通过对电流的 测量与分析,可以得到药物的浓度信息。 综上所述,电化学分析方法在药物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价值。循环伏安法、安培法和恒电位法是常见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它们 通过测量药物溶液中的电流和电势的关系,来分析药物的性质、浓度 和纯度。这些电化学分析方法不仅具备高灵敏度和选择性,而且操作 简便,方便实验室和工业生产等场景中的使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化学分析方法在药物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将愈发广泛,为保证药物 的质量和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药物分析

六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是药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药学和分析科学的交叉学科,其内容包括药物(原料,制剂,制药原料及中间体等)的检验,药物稳定性,生物利用皮,药物临床监测以及中草药(动物,植物,矿物类)检定等诸多方面的有关定性定量分析工作.其目的是确保药物的质量,保证病人用药的安全有效.此外,像毒物分析,运动员的兴奋剂检测,成瘤药物检查等也属于药物分析的范畴.药物分析使用化学,物理,生物,数学,计算机及自动化等许多学科的手段,并随着这些学科的发展而发展.在这些学科中,与药物分析关系最密切的还是化学,尤其是分析化学的手段在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中应用得最为广泛.本章将就分析化学在药物研究与开发中的应用及药物分析的前景进行讨论. 一,药典与分析方法 为保证药品的质量,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药妙"2J,它是记载药品标推和规格的国 家法典.是国家管理药品生产,供应,使用与检验的依据,通常都由专门的药典委员会组织编写,由政府颁布施行.凡届药典收载的药品,其质量在出厂前均需经过检验,并符合药典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否则不得出广,销售和使用.药典中列出许多分析方法,分别用于不同药物的检验.从这些方法可以看出该国的药物分析水平,但是有一个规定,就是所提出的方法必须是很成熟的方法,同时也是容易推广和掌握的方法.因此尽管可能已经报道有很先进的或者用很新技术或仪器的方法,在没有经过更多的考验 之前,还是不能收载在药典中.换句话说,就是药典中给出的方法并不是越新,越高级越好.这一点,分析工作者有时不够理解,常以为方法越新越好.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药典中所规定的指标都是该药物应达到的最低标准,各生产厂可制定出自己的高于这些指标的标推,以生产出更高质量的药物.此外,药厂也完全可以便用自己认为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药品的质量控制,但是如果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需要进行仲裁时,则要以药典收载的方法为准. 药典中对每一个药品及其制剂都单独列为一个项目 容: (1)性状 记载该药品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外观,. (2)鉴别 色泽,溶解度,晶型,熔点,比重,疥光率,紫外吸收系数等.这些都是药品的特性,是否为该检品 根据这些性质可以帮助初步判断 龟或产物,有时可结合紫外吸收与红外光谱,帮助鉴别捡品是否与品名相符. (3)枪查

第五章极谱与伏安分析法习题

第五章极谱与伏安分析法 、简答题 1•伏安和极谱分析时一种特殊情况下的电解形式,其特殊表观在哪些方面 2•极谱分析法采用的滴汞电极具有哪些特点在极谱分析法中为什么常用三电极系统 3. 什么是极化电极什么是去极电极试结合极谱分析加以说明。 4. 何谓半波电位它有何性质和用途 5. 何谓极谱扩散电流方程式(也称尤考维奇方程式)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及单位是什么6影响极谱扩散电流的因素是什么极谱干扰电流有哪些如何消除 7. 极谱的底液包括哪些物质其作用是什么 8. 直流极谱法有哪些局限性应从哪些方面来克服这些局限性 9. 试比较单扫描极谱法及循环伏安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等方面的异同点。 10. 试述脉冲极谱法的基本原理,为什么示差脉冲极谱法的灵敏度较高 11. 极谱催化波有哪些类型各类催化波产生的过程有何不同 12•试述溶出伏安法的基本原理及分析过程,解释溶出伏安法灵敏度比较高的原因。 13. 脉冲极谱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4. 单扫描极谱与普通极谱的曲线图形是否有差别为什么 15. 在极谱分析中,为什么要使用滴汞电极 16. 在极谱分析中,影响扩散电流的主要因素有那些测定中如何注意这些影响因素 17. 为何说极谱分析是一种特殊的电解分析 18. 在极谱分析中,为什么要加入大量支持电解质 19. 极谱分析的定量依据是什么有哪些定量方法 20影响扩散电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测定时,如何注意这些影响影响因素 二、填空题 型笔录式极谱仪由三部分组成,即主机、记录仪和_____________ o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汞电极的滴汞面积很 ________ ,电解时

极谱分析法的原理和应用

极谱分析法的原理和应用 1. 介绍 极谱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元素的浓度和其它化学性质。它主要通过观察和分析电流-电位曲线(极谱曲线)来获取所需信息。本文将介绍极谱分析法的原理和常见应用。 2. 原理 极谱分析法基于电化学纯净反应(如)发生在作为铅极(工作电极)材料上。该纯净反应具有明确的电极动力学行为,并且可以用于测定特定元素的浓度。 主要的极谱方法有:线性扫描伏安法(Linear Sweep Voltammetry,LSV)、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方波伏安法(Square Wave Voltammetry,SWV)等。这些方法在测定元素浓度时,可以绘制出电流-电位曲线,通过分析曲线形状、峰的位置和峰的大小等参数,来推断溶液中元素的浓度。 3. 应用 极谱分析法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应用案例: 3.1 环境监测 极谱分析法可用于环境监测,例如检测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浓度。通过测定水样中特定金属离子在溶液中的电位峰值,可以准确测定其浓度,实现对水质的快速检测和监测。 3.2 食品安全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如铅、汞等对人体健康有害。极谱分析法可以用于快速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通过确定食品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电位峰值,可以对食品安全性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公众的食品安全。 3.3 药物分析 极谱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也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测定药物样品中特定药物成分的电位峰值,可以确定药物的含量和纯度。这对于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3.4 生物化学研究 极谱分析法在生物化学研究中可以用于测定生物体内的重金属离子含量。通过 测量生物体内特定重金属离子的电位峰值,可以评估生物体受到重金属污染的程度,了解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4. 结论 极谱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溶液中元素的浓 度和化学性质。它通过分析电流-电位曲线来获取所需信息。极谱分析法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分析和生物化学研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快速准确地测定特定元素的浓度,可以实现对水质、食品安全和药品质量的监测和控制。

电化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电化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1. 引言 电化学法是一种在化学反应中利用电流和电位来实现分析和检测的 方法。它通过测量电化学反应的电流和电位变化,可以揭示物质的电 子转移和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等信息。近年来,电化学法在药物 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药物研发、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物代谢 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介绍电化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 应用研究进展。 2. 电化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基本原理 2.1 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分类 电化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电位法、电流法和电导法等。其中,电位 法包括电位滴定法、电位扫描法和恒定电位法等;电流法包括极谱法、电导极谱法和极谱分析法等。这些电化学分析方法都以电势和电流的 测量为基础,通过建立被测物与电极之间的电化学反应来实现分析和 检测。 2.2 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 在药物分析中,电化学法可以通过药物与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 实现对药物的分析。药物分子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会产 生特定的电流和电势变化,通过测量这些变化可以对药物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根据药物分子的差异,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和实验条件, 可以实现对不同药物的选择性分析。

3. 电化学法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3.1 药物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药物的电化学性质是指药物在电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行为和电化学活性等特征。通过研究药物的电化学性质,可以了解药物的分子结构、稳定性和溶解度等信息,为药物的合成和性质改良提供依据。电化学方法可以通过测量药物在不同电极上的电位和电流变化,来研究药物的电化学行为。 3.2 药物的稳定性研究 药物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光、热、湿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发生降解和分解反应,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电化学法在药物稳定性研究中可以通过测量药物在电化学反应中的电流和电位变化,来评估药物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从而为药物的合理储存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4. 电化学法在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4.1 药物含量测定 药物的含量测定是药物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环节。电化学法可以通过建立药物在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根据药物分子的特征电流和电位变化来实现对药物含量的测定。相比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电化学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和分析快速等优点,可以提高药物含量测定的准确性和效率。 4.2 药物溶出度测定

药物分析中的电化学方法测定药物纯度

药物分析中的电化学方法测定药物纯度 电化学方法是一种常见的用于药物分析中测定药物纯度的技术。本 文将介绍电化学方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优点和限制。 一、电化学方法概述 电化学方法是通过测量药物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流和电位变化来判 断其纯度的一种分析技术。常用的电化学方法包括电导法、极谱法、 循环伏安法等。这些方法通过药物与电极之间的电化学反应,描述和 分析药物的电化学性质,从而得到药物的纯度信息。 二、电化学方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1. 电导法 电导法是一种常见的电化学方法,基于药物的电导性进行纯度测定。药物溶液的电导率与药物浓度成正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电导率来 评估药物纯度。这种方法适用于水溶性药物的纯度检测,具有简便、 快速的特点。 2. 极谱法 极谱法是一种通过药物与电极之间的电位变化来判断纯度的电化学 方法。通过在不同电位下测量电流,可以得到药物的氧化还原峰。通 过分析氧化还原峰的位置和形状,可以判断药物的纯度。极谱法适用 于有较强氧化还原性质的药物,在药物分析中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 3. 循环伏安法

循环伏安法是一种通过记录药物在电极上的电流和电位随时间的变化,从而获得药物的纯度信息的电化学方法。通过对药物溶液施加不 同的电位范围,可以观察到不同的氧化还原峰,从而评估药物的纯度。循环伏安法适用于具有复杂氧化还原反应的药物,可以提供更详细的 纯度信息。 三、电化学方法的优点和限制 1. 优点 电化学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的特点,对少量样品即可进行分析,适用于药物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此外,电化学方法具有非破坏 性的优势,可以保留样品供其他分析方法使用。 2. 限制 电化学方法的应用范围受到药物本身的电化学性质限制。对于不具 备氧化还原性质的药物,电化学方法的适用性有限。另外,电化学方 法对样品准备和操作技巧要求较高,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获得 准确的结果。 四、总结 电化学方法是一种在药物分析中广泛应用的方法,通过测量药物在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流和电位变化,可以评估药物的纯度。电导法、极 谱法和循环伏安法是常用的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具有灵敏度高、 响应快的优点,但受到药物的电化学性质限制。了解电化学方法的应 用和限制,对于正确利用和解读药物分析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电化学分析的进展及应用

电化学分析的进展及应用 摘要:电化学分析法因其仪器简单、灵敏度高、自动化、操作容易、快捷等优势,从而使它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本文阐述了极谱法、伏安法、离子选择性 电极、示波分析法及库仑分析法的概况。 关键词:极谱法;伏安法;示波分析法;应用 电化学分析法是应用电化学原理和技术,利用化学电池内被分析溶液的组成 及含量与其电化学性质的关系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许多电化学分析法既 可定性,又可定量;既能分析有机物,又能分析无机物,并且许多方法便于自动化,可用于在生产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极谱法 极谱法通过测定电解过程中所得到的极化电极的电流-电位(或电位-时间)曲线来确定溶液中被测物质浓度的一类电化学分析方法。于1922年由捷克化学家J.海洛夫斯基建立。极谱法由于所采用的工作电极和分析测试方式较特殊,因此具 有以下特点。 1、适用范围广 氢在汞电极上的超电位很高,即使在酸性介质中,滴汞电极的电位变负至- 1.0V还不致发生氧离子还原的干扰。当滴汞电极作为阳极时,由于汞本身会被氧化,所以其电位变正一般不能超过+0.4V。在上述适宜电位范围内,能在电极上还原或氧化的物质,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均可以极谱法进行测定,它同时也是一种 测定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和研究电极反应机理的手段。 2、可测定组分含量的范围宽。一般被测定组分在电解液中的浓度范围为10-5~10-2 mol/L,适宜作微量组分的测定,近年也有用它来测定常量组分的。如果 采用近代一些极谱分析方法,其可测定的组分在电解液中的浓度可低至10-10~ 10-7mol/L,能进行超微量组分的测定。 3、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由于汞滴不断更新,工作电极始终保持洁净,使所得的实验数据比较准确,重现性也好。一般相对误差约为1%,使用很精密的仪 器其相对误差可减小到0.5%。 4、选择性好,可实现连续测定。由于工作电极的电位完全可控制,对折出电位相差约大于50mV的各种金属离子,可在工作电极处于不同电极下还原成金属 而产生不相互重叠的极谱波。其既不相互干扰,又可在同一电解液中实现对某些 共存金属离子的连续测定。 此外,极谱法可用来测定大多数金属离子、许多阴离子和有机化合物(如羰基、硝基、亚硝基化合物,过氧化物、环氧化物,硫醇和共轭双键化合物等)。 此外,在电化学、界面化学、络合物化学和生物化学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伏安法 伏安法是一种电化学式分析方法,根据指示电极电位与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之 间的关系,而获得分析结果,它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测量电阻的方法。因为是用电 压除以电流,所以叫伏安法。同时,伏安法是用电压表并联来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串联来测量电阻通过的电流强度。但由于电表的内阻往往对测量结 果有影响,所以这种方法常带来明显的系统误差。伏安法测电阻虽然精度不很高,但所用的测量仪器比较简单,而且使用也方便,是最基本的测电阻的方法。 此外,有两种接法:外接法和内接法。所谓外接内接,即为电流表接在电压 表的外面或里面。接在外面,测得的是电压表和电阻并联的电流,而电压值是准

UV光谱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UV 光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药物是用于预防、治疗疾病、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的物质。它是人们预防与治疗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任何药物都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药品的质量好坏,不但直接影响着治疗与预防的效果,而且密切地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为了控制药品的质量,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在药品的生产、保管、供应、调配以及临床使用过程中都应该经过严格的分析检验。药物分析学是药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药学和分析科学的交叉学科,其内容包括药物(原料、制剂、制药原料及中间体等)的检验、药物稳定性、生物利用度、药物临床监测以及中草药(动物、植物、矿物类)检定等诸多方面的有关定性定量分析工作。其目的是确保药物的质量,保证病人用药的安全有效。此外,像毒物分析、运动员的兴奋剂检测、成瘾药物检查等已属于药物分析的范畴。药物分析主要利用化学、物理化学或其他有关化学的手段来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问题。 因此,药物分析工作是检验药物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物分析工作不是一项消极的质量监督工作,它既应与生产单位紧密配台,积极从事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从而发现问题,促进生产,提高质量,也应与供应管理部门密切协作,注意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以便进一步研究改进药物的稳定性,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条件与方法,以保证与提高药物的质量。 目前药物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许多种。如基于化学反应的重量法 和各种容量法,基于光学或谱学的紫外(Ultraviolet) 、可见

(Visible) 、红外(Infrare) 、荧光(Fluoresence) 、核磁共振(NMR) 和各种计算分光光度法等;基于电化学的各种极谱法(Polarography) 、伏安法(Voltammetry) 、库仑法(Coulometry) 、离子选择电极(Ion .selective electode) 及各种传感器、利用电流和 电位的各种滴定方法等:基于分离技术的纸色谱(Pc) 、薄层色谱(TLC)、气相色谱(Gc)、高效色谱(HPLC)、离子色谱(lc)、排阻色N(SEC)超临界流体色谱(SFC)、电色谱(Ec)和毛管电泳(CE)。另外,质谱的发展很迅速,其商品仪器也已较普遍,质谱联用(LC/MS/MS) 也被不少药物研究所和生产单位较广泛地用于药物代谢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紫外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它是一种操作简单、灵敏、快速,并且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中国药典》1990年版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的药品分析,由1985年版的68种到1990年版增加到118种,再到1995年版用于鉴别、含量的药品品种又增加到763种,而2000年版已收载到881种,可见仪器分析发展之迅速。 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主要是由于具有共轭结构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电子跃迁而产生的。物质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系数与结构有关,是药品定性分析的一种可靠的方法。大部分药物都是有机物,能够在紫外区产生吸收峰,所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有机药物的分析测定的首选方案。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无需添加其它试剂、分析手续简单方便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灵敏度较低的缺点。而无论有机物还 是无机物,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其产物在可见区的摩尔吸光系数都比在

第五章 伏安法和极谱分析法.

第五章伏安法和极谱分析法 基本要求: 1.掌握直流极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不足之处 2.掌握尤考维奇方程和极谱波方程 3.理解单扫描极谱法、脉冲极谱法和阳极溶出伏安法灵敏度高的原因 4.掌握循环伏安法的原理及应用 伏安法(V oltammetry)和极谱分析法(Polarography)都是通过由电解过程中所得的电流-电位(电压)或电位-时间曲线进行分析的方法。它们的区别在于伏安法使用的极化电极是固体电极或表面不能更新的液体电极,而极谱分析法使用的是表面能够周期更新的滴汞电极。 自1922年J.Heyrovsky开创极谱学以来,极谱分析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发展迅速。继直流极谱法后,相继出现了单扫描极谱法、脉冲极谱法、卷积伏安法等各种快速、灵敏的现代极谱分析方法,使极谱分析成为电化学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极谱分析法不仅可用于痕量物质的测定,而且还可用于化学反应机理,电极动力学及平衡常数测定等基础理论的研究。 与两种电解过程相对应,极谱分析法也可分为控制电位极谱法(如直流极谱法、单扫描极谱法、脉冲极谱法和溶出伏安法等)和控制电流极谱法(如交流示波极谱法和计时电位法等)。 5.1 直流极谱法 5.1.1 原理 1.装置 直流极谱法也称恒电位极谱法,其装置如图5-1所示。它包括测量电压、测量电流和极谱电解池三部分。 图5-1 直流极谱装置示意图图5-2 饱和甘汞电极(a)和滴汞电极(b)现以测定Pb2+和Zn2+为例。在电解池中安装一支面积小的滴汞电极,另一支面积大的饱和甘汞电极,如图5-2所示。电解池中盛有浓度均为1.00 ×10-3mol·L-1Pb2+ 和Zn2+ 溶液以及0.1mol·L-1 KCl(称为支持电解质,浓度比被测离子大50-100倍),并加入1%的动物胶(称为极大抑制剂)几滴。电解前,通入N2除去电解液中溶解的O2。按图5-1,以滴汞电极为阴极,饱和甘汞电极为阳极,在不搅拌溶液的静止条件下电解。调节外加电压,逐渐增加加在两电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