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道主义的主要内容

医学人道主义的主要内容

医学人道主义是一种关怀、平等、尊重和宽容的道德原则,致力于在护理实践中改善人类

福祉。医学人道主义与医学道德观念熔结,旨在在医患关系中维持最佳治疗,促使医护人

员对未知病人的博爱、慈爱。

医学人道主义在英文里也叫做medical humanism。它是由费尔南多·卡洛斯·贝尔加·冈德尔(Fernando Caro Figueredo)教授创立的。他认为,有一种由医疗行业表达的共同

价值,这些价值能够超越文化的差异,医疗行业被用来提高人类的尊严和福祉。他提出的

理念是,对于病人来说,尊重和尊严是必需的,如果没有,治疗就不能得到有效实施或达

到最佳结果。

Care protocol(CP)是执行医学人道主义所采取的行动,助力医护人员实现他们的使命:

促进,保护和改善人类福祉。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概念:

1、仁慈:仁慈是护理实践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导医护人员通过表情、言语、举止以善良

的方式,以礼貌和和蔼可亲的方式关怀患者。

2、尊重:尊重是护理实践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导鍾情尊重患者、愿意聆听患者的意见、

提出自己的主观意见,但又克制自己,不及客观社会事实。

3、注重沟通:神经官应该拥有良好的沟通技巧,除沟通技巧外,还应该有把握患者情绪、痊愈可能性等等。

4、宽容:宽容是护理实践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导护理者在治疗及实践时勇于承认错误做

出的宽容的行为。

以上就是医学人道主义的主要内容。医学人道主义的实践可以改善医学行业的核心任务,

提升护理水平和护理实力,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护理质量和水平,改善护

理服务,增进医患之间的信任,提高患者满意度,并有助于改善患者疾病健康状况,确保

最佳心理、社会、生理状态,最终改善和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医学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医疗关系中的固有矛盾 1.利益矛盾 2.认知矛盾 医疗关系包括:医患关系、医际关系、患际关系和医社关系 二.当前研究医学伦理学的主要意义 1.建立市场经济下的科学的医德体系,促进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带来了又一次“义利之争”。 2.研究生命伦理学,促进医学发展,确保医学为人服务,现代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使医务人员面临前所未有的伦理问题。 三.医学伦理学包含三个部分:经验描述部分,即医德学;准则部分,即规范伦理学;哲学理论部分,即元伦理学。 四.医学伦理学以医德现象和医德关系为研究对象,医学伦理学主要是研究医德关系。 医德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医德关系,是人类对抗疾病、维护健康而结成的第一个利益联盟。 美国学者萨斯和荷伦德在《医学道德问题》上发表题为《医生—病人关系的基本模型》的文章,提出医患关系的三种模式。第一,主动—被动型;第二,指导—合作型;第三,共同参与型。 医际关系是在医患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二个利益联盟。 医际关系有:PP型、PA型、PC型、AA型、AC型和CC型,其中以AA型最为理想。五.马克思在世界历史中划分出四大类型的社会关系: 第一种类型,是原始公社社会形态所固有的自然—氏族关系、血缘—部落关系。 第二种类型,是人对人的直接统治和服从,即人身依附关系。1)简单残酷的奴隶制。2)复杂伪善的封建制。这些原则和规范在医德中德反映,则有“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 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 第三种类型,是物的依附关系。 第四种类型。是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自由的社会关系。 第三章医德的基本原则 一.医德基本原则,简称医德原则,是由医者职业决定的、医务人员应该自觉遵守的最基本的医德准则和根本要求,它是调整各种医疗关系中的根本指导原则,也是衡量医务人员医德水平的最高标准。医德原则是医德体系的灵魂,体现着医德的实质和方向。 二.我国传统医德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为“志怀救济,普同一等”。现代的医德原则为“救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三.医德的基本原则1)医学人道主义原则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3)公正公平原则4)优化原则 四.医学人道主义与一般人道主义的关系 医学人道主义是一般人道主义在医学领域内的具体体现和重要发展。两者都强调尊重人的尊严、价值、权利和人格。他们区别是:1.适用的领域不同:医学人道主义适用于医学范围的实践;一般人道主义适用于社会领域。2.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医学人道主义是随着医学职业的产生而在医疗实践中诞生发展的;一般人道主义是在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政治斗争中提出的。3.本质的区别在于追求的目标不同:医学人道主义追求的唯一目的是道德目标,具有共同性、普遍性、全人类性,是普世伦理的重要内容;一般人道主义追求的主要是政治目标,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医学人道主义的主要内容

医学人道主义的主要内容 医学人道主义是一种关怀、平等、尊重和宽容的道德原则,致力于在护理实践中改善人类 福祉。医学人道主义与医学道德观念熔结,旨在在医患关系中维持最佳治疗,促使医护人 员对未知病人的博爱、慈爱。 医学人道主义在英文里也叫做medical humanism。它是由费尔南多·卡洛斯·贝尔加·冈德尔(Fernando Caro Figueredo)教授创立的。他认为,有一种由医疗行业表达的共同 价值,这些价值能够超越文化的差异,医疗行业被用来提高人类的尊严和福祉。他提出的 理念是,对于病人来说,尊重和尊严是必需的,如果没有,治疗就不能得到有效实施或达 到最佳结果。 Care protocol(CP)是执行医学人道主义所采取的行动,助力医护人员实现他们的使命: 促进,保护和改善人类福祉。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概念: 1、仁慈:仁慈是护理实践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导医护人员通过表情、言语、举止以善良 的方式,以礼貌和和蔼可亲的方式关怀患者。 2、尊重:尊重是护理实践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导鍾情尊重患者、愿意聆听患者的意见、 提出自己的主观意见,但又克制自己,不及客观社会事实。 3、注重沟通:神经官应该拥有良好的沟通技巧,除沟通技巧外,还应该有把握患者情绪、痊愈可能性等等。 4、宽容:宽容是护理实践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导护理者在治疗及实践时勇于承认错误做 出的宽容的行为。 以上就是医学人道主义的主要内容。医学人道主义的实践可以改善医学行业的核心任务, 提升护理水平和护理实力,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护理质量和水平,改善护 理服务,增进医患之间的信任,提高患者满意度,并有助于改善患者疾病健康状况,确保 最佳心理、社会、生理状态,最终改善和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医学伦理学重点

一医德源流 (1)中国传统医德: ①传统医学的萌芽时期:远古时期,伏羲画八卦、制九针,神农尝百草,皇帝教民 治百病等传说。 ②传统医学的形成时期:春秋战国至鸦片战争时期西医进入之前,成书于战国时期 的《黄帝内经》标志着中国医学体系的确立,也是中国最早阐述医德的医书。 ③传统医德的发展时期:秦汉至明清时期,孙思邈《大医精诚》是我国医学史上最 全面、系统地论述医德的的专著,孙思邈被称为世界古代三大医德思想家之一。 (2)西方医德 《希波克拉底文集》主要内容: ①为患者谋福利为医德准则。 ②敬重同行。 ③一切为患者着想。 ④对医生的医术要求。 ⑤对医生的仪表和品质的要求。 ⑥医生应具有的品质:利他主义等。 ⑦医生诊治患者的具体行为规范。 ⑧医生必须替患者保密。 二医德原则 (1)概念:指调整医学职业生活中各种医德关系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规范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基本道德准则。 (2)主要内容: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身心健康服务为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其要求医务人员在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患者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 ②救死扶伤,防病治病,要求医务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热爱医学科学,刻苦钻研专业技术,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 ③实行革命人道主义:a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与人格尊严。 b尊重和满足患者的正当欲望。 C谴责和反对不人道行为实行人道主义。 三医德的基本范畴

(1)概念:反映和概括社会道德现象中的本质联系。 (2)基本内容: ①医德义务 A概念:医务人员对患者、对社会防病治病的道德责任感和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献身精神; B特点一与权利的非对应性,即具有单方面性,不以获得某种相应的权利或报偿为前提,而是以牺牲个人利益来实现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为前提的; 特点二为义务履行的自觉性,对医德义务的履行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 C最基本的医德义务为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D医德义务的作用:能使医务人员明确服务方向,自觉地为人民服务;能帮助医务人员正确处理公私关系;能促进医务人员自我人格的额完善,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严守医疗秘密,以高尚的医德境界完成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任务。 ②医德良心 A基本含义:指医务人员对自己行为是非荣辱美丑的深刻感受和体验。 B基本内容:要求医务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忠实于患者;要求医务人员忠实于医疗事业;要求医务人员忠实于社会。 C良心在医德行为过程中的作用:在行为之前,良心对医务人员的行为动机起着选择作用;在行为过程中起着监督作用;在行为之后起评价的作用。 ③医德情感 A情感的基本含义: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 B道德情感的特点: 强烈的反心理对抗性(必须克服本能的生理反应,消除由正常生理引起的心理对抗);道德情感具有理智性的特点;道德情感具有自觉性和纯洁性的特点(不掺杂其他目的及情感)。 C基本内容:同情心、责任心。 D情感在医德行为中的作用:良好的情感起促进和推动作用;消极的情感只能起抑制的作用。 ④保密 A基本含义:指医务人员在治病中应当保守医疗秘密,不得随意泄露患者的疾病情况等个人隐私。

医学伦理学

1.民工受伤后应该抢救:1.医疗机构和医 务人员的根本任务是救死扶伤,不能见 死不救;2.病人的健康价值必须得到确 认;必须要抢救病人,否则是不人道的; 3.我国的医院并非纯福利性质,其经费 来源除国家拨款外,必须靠正常的医疗 经营补足,由此产生的经济价值问题应 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2.医学科学和技术的任务是解决“能够” 或“不能够”的问题,伦理学的任务则 是面对“应该”或“不应该”。医学伦 理学的核心:人的价值。波特提出“生 命伦理学”。 3.美国肿瘤专家范·伦塞勒·波特:医学 必须坚守人文主义的信仰,坚持人的价 值原则。 4.《希西氏内科学》:(序言:医学是博爱 而仁道的专业)医学是一门需要博学的 人道主义职业。医疗实践价值:科学、 技术、经济、论理等。道德价值应该是 医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价值。医学伦 理学的核心是尊重人的生命,尊重人的 人格,尊重人的权利。 5.医学伦理学的根本问题是探讨生物医 学科学发展中的人的价值问题。对医学 实践中人的价值的思考便是医学人文 精神的着眼点。支撑人的价值的基石是 人道主义思想。人道主义思想始终是 最基本的。 6.希波克拉底:对于医生来说,了解一个 病人,比了解一个人患什么疾病更为重 要。 7.医乃仁术:是中国医学先辈们对医学人 文精神最深刻/最本质的概括,医学首 先是“仁术”,其次才是科学和技术。 8.完整人医疗:完整人的医疗是在生物- 心理-社会-伦理医学模式的指导下,以 完整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即从全方位对 病人身心关照,是人性化、道德化的临 床医疗。 9.钟南山全国内科会议:医生治病不能只 盯着器官、盯着系统,而要眼中有病人, 心中有病情。 10.现代医学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医 德难题。 11.医学道德是医疗实践的产物,其作为一 种职业道德,他是医务人员在和疾病斗 争中形成的,医疗职业的内容和实践是 医学道德形成的基础。 12.现代医学最基本原则应是:生命价值原 则/有利无伤原则/自主原则/公正原则 等。13.医学道德随着医疗活动的开始便萌芽 了。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上以 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 身长全。 14.隋唐孙思邈《千金方》:人命至重,有 贵千金,一方之济,德逾于此;“大医 习业”/“大医精诚”。 15.“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是古希腊医学代表, 也是西方医学和道德的奠基人。他的著 作《希波克拉底全集》是古希腊医学的 重要典籍,其中《原则》,《操行论》,《誓 词》都是关于医德的文献,其中《誓词》 奠定了西方医德思想的基础。 16.盖伦(Galen)在医德方面,他认为“作 为医生,不可能一方面赚钱,一方面从 事伟大的艺术---医学”。 Engelhardt《生命伦理学的基础》。 17.医学伦理学属于应用伦理学,是一般伦 理学在医疗卫生实践中的具体应用。1, 作为伦理学的分支;2,作为理论医学 的一部分;3,作为医学人文学的组成。 18.医学伦理学经历三个阶段:医务伦理学 -生物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医务伦 理学也称传统医学伦理学,它的范围局 限在医疗职业范围,其研究中心是医患 关系,医生的行为准则;生物医学伦理 学也研究医患关系,但超出医疗职业范 围,扩大到整个卫生保健,产生的背景: 生物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医疗卫生已 经成为社会性事业;生命伦理学是生物 医学伦理学的高级阶段,在范围上包括 并超出了生物医学伦理学。 19.美国学者波尚和查尔德仑斯,共著《生 物医学伦理学原理》里说:生物医学伦 理学作为一门应用伦理学,是一般的道 德理论、原则、规范在医疗实践、卫生 保健实施以及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20.莱克《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1,医疗 卫生专业中的伦理学问题;2,生物医 学和行为研究;3,广泛的社会问题;4, 人类生命以外的动植物的生命。 21.第一次使用“生命伦理学”一词的是美 国的波特。定义:是利用生命科学以改 善人们生命质量的事业,同时有助于我 们确定目标,更好的理解人和世界的本 质,因此它是生存科学,有助于人们对 幸福和创造性的生命开处方。是医学伦 理学发展的高级阶段。 22.医学是人道主义事业,医学人道主义仍 然是,而且永远是市场经济下医学的灵 魂;医学高技术运用的健康价值只有靠 医学人道主义思想指导和保证才能真 正得以实现。医学人道主义体现了医学 的最普遍意义和最本质的思想,也是构 成生物医学伦理学框架体系的最基本 原理。 23.医学人道主义的含义+内容:1,医学人 道主义是医家结合医学特征提出的一 种具有医学职业特点的人道主义思想, 是一种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把病人和病 人的健康价值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和观 点。2,医学人道主义主要的内容是同 情、关心、爱护病人,平等、负责对待 病人,概括起来就是尊重作为人的病 人。3,尊重病人体现在三方面:a.尊 重病人生命及其价值;b.尊重病人人 格;c.尊重病人平等的医疗权利。 24.医学人道主义究其本质就是一种一切 以病人为中心,把病人和病人的健康价 值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和观点。他是医学 伦理学理论最为重要的内容。起源于医 疗实践,始终是各时期医学道德的核心 内容。《日内瓦协议法》-《东京宣言》 -《夏威夷宣言》。 25.生物医学论理学原则:生命神圣与价值 原则/有利与无伤原则/尊重与自主原 则/公正与公益原则等。 26.生命神圣与价值原则:不仅是生物医学 论理学也是一般论理学的一条最基本 的原则。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尊重生命的 价值。尊重生命是指尊重有价值的人的 生命,而生命质量是生命价值的最基本 前提;运用:1,急诊病人救治;2,残 疾新生儿处置;3,安乐死。 27.有利与无伤原则:医疗伤害:技术性、 行为性、经济性。运用:辅助检查、手 术选择 28.尊重与自主原则:·侠义的尊重原则: 指对人的人格尊重,广义:还包括尊重 人的权利既尊重个人的自主权等。·对 病人来说受到尊重是绝对无条件的道 德权利,对医务人员来说尊重病人是绝 对无条件的道德义务。·尊重是人与人 之间的相互联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医患 关系建立的必要条件。·医疗服务的最 高品质就是对病人的尊重。自主原则: 在医疗活动中病人有独立、自愿的决定 权利。医疗道德核心是医务人员对病人 尽其义务,此义务的宗旨是对病人有利 和无伤。应用:知情同意、保密隐私、 病人同意和亲属同意、安乐死及听任死 亡。 29.公正和公益原则:公正原则不否认人人

医学伦理学 试题 简答题

1、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医务人员与病人及其家属的关系; 医务人员相互之间的关系; 医务人员和社会的关系; 医务人员和医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2、医学伦理学研究的内容。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医学伦理学的教育、评价和修养。 3、医学人道观人权观的主要内容是: 尊重病人生命; 尊重患者的人格; 尊重患者平等的医疗权利; 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 4、救死扶伤,忠于职守; 钻研医术,精益求精; 平等交往,一视同仁; 举止端庄,语言文明; 廉洁行医,遵纪守法; 诚实守信,保守医密; 互尊互学,团结协作。 5、承担诊治的义务; 解除痛苦的义务; 解释说明的义务, 医疗保密的义务;

6、尊重病人人格。 开展人性化服务; 不辞辛苦,为病人提供连续性服务; 言传身教,科学地做好卫生宣传工作; 以身作则,认真落实公共卫生措施; 分工协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勤俭节约,不浪费卫生资源; 树立新的卫生管理道德观念,完善为基层服务的三级医疗预防体系;把维护基层人群的健康权益放在首位的道德观。 7、尊重病人 保守医密 恪守慎独 正直无私 保证安全 8、保证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 照顾卫生服务不足人群的原则; 实施国际援助的原则; 重视预防的原则; 对后代负责的原则。 9、必须结合社会实践; 重在自觉; 必须持之以恒; 必须坚持高标准。 10、热爱专业,安心本职; 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团结协作,互相监督;

刻苦学习,精通业务, 严密观察,谨慎处置; 严格操作,按章行事。 1、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 深层次原因: 管理制度不到位; 卫生投入问题; 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 诉讼中举证的方式。 医方的问题: 医院管理缺陷; 医务人员自身素质; “防御性医疗的”负面效应。 患方的问题: 期望值过高; 个别患者不履行义务; 社会的群体认识问题。 2、卫生改革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正确处理公共卫生建设与医疗服务的关系,把预防为主放在首位; 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在发展多样化卫生服务的基础上,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原则; 正确处理城乡、疾病防治及中西医的关系,重点加强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和中医药工作;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办医与社会力量、个体办医的关系,以国家、集体办医为主的原则; 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的关系,坚持目标一致的原则。 3、举例说明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意义。 4、列举常见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常见的不道德行为与改善对策。

医学伦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道德 l、道德的定义:道德是由经济关系决定,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依靠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持的,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体系。 (二)伦理: 1.伦理的定义: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和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 2.伦理与道德的区别:二者都可指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伦理特指行为应该如何的规律。道德特指规范在人们身上形成的品德。 (三)、伦理学 l、伦理学定义:是研究人类伦理道德的科学,是关于优良道德规范的制定方法、制定过程及其实现途径的科学。伦理学又叫道德哲学。 (一)医学道德(医徳):是医务人员在医务工作中调整与服务对象以及相互之问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二)医学伦理学 1、医学伦理学的含义:医学伦理学是关于医学职业道德的学说。是由医学和伦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 2、创立:由英国医生托马斯·帕茨瓦尔在1803年首先创立,其标志是托马斯·帕茨尔的?医学伦理学?一书的发表。 2、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医学伦理学以医德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医德关系及反映出来的医德现象。医德关系包括:医患关系、医际关系、医社关系。医德现象包括:医德意识现象、医德规范现象、医德活动现象。 二、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1、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2、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体系。3、生命伦学理难题。4、医学伦理学的教育、评价和修养。 第二章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及发展 一、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1、价值论的概念: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即价值)的认识,就是价值论。 2、生命价值论的概念:生命价值论是医学伦理学的基石。生命价值论认为,人的生命是神圣的,人的生命具有宝贵的质量,能够创造社会价值。 3、生命价值论对医学伦理学的影响:要求医务人员不仅仅满足于保全病人的生命,更要注重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使医学造福于人类。要根据患者生命质量和价值的状况进行临床决策,对高质量、高价值的生命给予更多的医疗权利,而对质量低劣、负价值的生命在一定条件下放弃治疗或加以淘汰。 二、功利主义 1、功利主义的概念:以人们的功利效果作为道德价值的基石或评价标准,同时强调行为实际效果价值普遍性和最大现实的伦理学说。 2.功利主义对医学伦理学的影响 (1)强调了行动的功利效益,要求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更加关注行为的的效益。同时也关注医务人员自身的合法利益。 (2)强调行为的善恶以客观效果来评价,有利于培养医务人员的竞争观念、效率观念和开放观念。加速医院改革,深化安乐死,脑死亡标准等的大讨论。 (3)负面影响:可能出现自发行为功利主义的表现,甚至出现极端利己行为。 三、人道主义 1、人道主义的概念:人道主义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这样一种世界观。 2.人道主义对医学伦理学的影响:人道主义是医学伦理学的一面旗帜和普遍公理。(1)它要求同情、关心、爱护和救助患者和处于危难之中的人们;(2)尊重一切人的人格和权利,对待病人一视同仁;(3)决不利用医学知识和手段参与迫害人、虐待人的行为;(4)给予俘虏、囚犯以人道的待遇。

医学伦理学知识分享

医学伦理学 重点总结 1、医学伦理学的精髓是——医德理论。 2、医学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3、医学伦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医德现象。 4、医学伦理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医患关系。 5、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医学道德。 6、医学伦理学的主要内容——医德理论、医德规范、医学实践。 7、伦理学体系的主体和核心是——规范伦理学。 8、医学人道主义的核心问题是——尊重病人。 9、社会主义医德原则的核心和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10、祖国传统医德的最初表现是——献身精神。 11、祖国传统医德的核心思想是——仁爱救人。 12、医学关系的道德模式是——友好合作型。 13、医患关系的传统模式是——主动被动型。 14、医德评价的方式包括:考核评价、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内心信念。 15、医德评价的标准:疗效标准、社会标准、科学标准。 16、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 世界三大名医:孙思邈、希波克拉底、迈蒙尼提斯。 中国: 1、《黄帝内经》中国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 2、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 3、董奉“杏林佳话” 。 4、孙思邈“东方医学之父”《千金药方》、《千金翼方》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早全面的、系统的论述医德思想的著作。《大医精诚》、《大医习业》两篇专门论述医德。 5、宋代张杲收集历代医家行医典故和名医传记,编成《医说》。 6、宋慈著有《洗冤集录》,提出了法医检验道德。 7、龚廷贤著有《万病回春》,首次提出了医患关系。 8、元代张从正把医学提高到仁道和孝道的高度。 9、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中的《医家五戒十要》发扬了人道主义精神。 10、清代喻昌著有《医门法律》,提出辨证施治的法则,被称为“临床伦理学” 。 11、宋国宾是中国近代医学伦理学的先驱。1933年,他主编的《医业伦理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医学伦理学专著。 12、毛泽东对革命时期医德的概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外国: 1、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西方医学之父”“医学之圣”医学伦理学奠基人,创立医学体系,确立了医学道德规范体系,《希波克拉底誓言》。 2、古印度妙闻提出“四德”,阉罗迦。 3、盖伦是罗马帝国时期医学合一的思想主要代表。 4、阿拉伯代表人物是迈蒙尼提斯《祷文》。 5、德国胡弗兰德提出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德十二箴》

医学伦理学名解及问答

医学伦理学 一、名词解释 1.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 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维持的,用以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利益关系,并以善恶标准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2.伦理:是指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道理和道德理论与原则;是道德现象的理论概括。 3.伦理学:亦称“道德学”“道德哲学”,即专门研究道德的学问,是对社会道德生活在 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 4.医学道德:亦称“医业道德”“医务道德”,简称“医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学实践 活动中的特殊表现,是根据医疗卫生职业的特点,调整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和总和。 5.生命伦理学: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领域内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 的一门新兴学科。 6.医疗人际关系:是以医疗职业为基础、道德为核心,并在医疗卫生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一类人际关系,即医疗卫生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关系。 7.医患关系:是医疗卫生保健活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广义的“医患关系”是 指医务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医技科室人员以及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与患者的关系。狭义的“医患关系”是指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关系。 8.医德范畴:是人们对社会主义医学道德现象的总结和概括,是医学领域中医德现象和关 系的基本概念。 9.医德情感:是根据医德行为准则和规范评价医务人员或自己言行所产生的心理反映。 10.医德义务:是社会道德义务在医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从医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中,从医学与社会的关系中产生出来的,是医务人员对服务对象、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11.医德良心:是指医务人员在对患者和对社会的关系上,对自己职业行为负有道德责任感 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一定的医德观念、情感、意志和信念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 12.医德规范:是医德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德基本原则的补充和具体化,是医务 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科室人员等)的具体行为准则,是培养医务人员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具体标准。 13.审慎:周密谨慎,医学道德的审慎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前的周密思考,正确诊断疾

医学人道主义基本思式

医学人道主义基本思式 医学人道主义是指在医学实践中,以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和原则为指导,关注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并以此为中心提供医疗服务。医学人道主义的基本思式包括尊重人的尊严、关注人的整体福祉、保护弱势群体权益、提供公平的医疗服务和持续的改进与创新。 尊重人的尊严是医学人道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应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医生应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和隐私权,确保患者的人格尊严得到尊重和保护。同时,医生还应尊重患者的文化差异和个人信仰,在治疗过程中充分考虑患者的意愿和需求。 医学人道主义关注人的整体福祉。医生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社会和环境健康。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社会帮助,使患者能够获得全面的健康。 第三,医学人道主义强调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医生应特别关注老年人、儿童、残疾人、贫困人群等弱势群体的健康需求,并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他们的权益。在医疗服务中,医生应提供公平、平等和无歧视的待遇,确保弱势群体能够获得和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第四,医学人道主义要求提供公平的医疗服务。医生应坚持以患者

为中心,为所有患者提供公平、可及和质量高的医疗服务。医生应遵循医学伦理原则,不以患者的种族、性别、年龄、经济状况等因素为依据,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医生还应积极参与公共卫生工作,推动社会公平和健康平等的实现。 医学人道主义要求医生持续改进与创新。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领域,医生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和专业素养。医生还应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创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学人道主义基本思式以尊重人的尊严、关注人的整体福祉、保护弱势群体权益、提供公平的医疗服务和持续的改进与创新为核心。只有在这样的思式指导下,医生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做出贡献。

医学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

医学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 医学人道主义是一种核心价值观,是医学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医生应该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尊重和保护患者的尊严和权利。医学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尊重患者的权利和尊严 医生需要尊重患者的权利和尊严,尊重患者的意愿和决定。医生应该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2. 确保治疗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医生需要确保治疗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不应该因为患者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因素而歧视或偏见。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3. 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生需要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机密

医生需要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机密,不应该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医生需要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或使用。 5.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生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建立互信和共同的治疗目标。医生需要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需求,积极沟通和交流,帮助患者克服病痛和恢复健康。 6. 保护患者的利益和福利 医生需要保护患者的利益和福利,不应该因为自身的利益而损害患者的利益。医生需要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医学人道主义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是医学伦理的核心内容。医生需要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权利和尊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机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保护患者的利益和福利。只有这样,医生才能真正地为患者服务,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和关怀。

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业思考题及答案

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业思考题及答案 1.试述我国医德基本原则、准则的主要内容? 答:1.我国当代医德原则内容为:“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1)防病治病从宏观层面指明了医学服务必须承担完整的医德责任,即无论医务人员身在哪一个工作岗位,无论医疗卫生单位属于何种性质,都必须肩负起防病治病的使命。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克服狭隘的传统义务论,树立和形成由传统义务论与现代公益论整合而成的全新的医德义务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对病人个人、对健康人群、对生态环境、对每个人全面健康需求等多重义务之间的关系,彻底实现医学目的。医德基本原则把全面的医德责任作为其首要内容,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医学发展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要求。 (2)救死扶伤是临床医疗服务的首要道德职责,即所有临床医务人员都应把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为病人谋利益.“救死扶伤是临床医务人员的天职”这一医德思想,是古今中外先进医家的共识。我国医界从“医乃活人之术"出发,以“医之使之生”的涵义来命名医生,一代又一代的先进医家,以实践奠定和丰富了“仁爱救人”的优良传统. (3)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这个原则中处理好医学人际关系必须遵循的最普遍、最现实的底线要求。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集古今中外医学人道精神之大成,也是对革命人道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它要求对人的生命加以敬畏和珍爱,对人的尊严予以理解和维护,对病人的权利给以尊重和保护,对病人的身心健康投以同情和关爱。 (4)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是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的最高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医学道德的核心内容。首先,为人民健康服务应该是全方位的。医学服务既要认真看病,更要真诚关心病人;既要给以生物学方面的救助,更要给以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照顾,从而满足人民大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使他们保持生理、心理、社会、道德诸方面的良好适应能力和状态。其次,为人民健康服务应该是

医疗规范及医学伦理道德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范: 第一条以人为本,践行宗旨。坚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宗旨,发扬大医精诚理念和人道主义精神,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第二条遵纪守法,依法执业。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医疗卫生行业规章和纪律,严格执行所在医疗机构各项制度规定。 第三条尊重患者,关爱生命。遵守医学伦理道德,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和健康隐私,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尊重患者被救治的权利,不因种族、宗教、地域、贫富、地位、残疾、疾病等歧视患者。 第四条优质服务,医患和谐。言语文明,举止端庄,认真践行医疗服务承诺,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积极带头控烟,自觉维护行业形象。 第五条廉洁自律,恪守医德。弘扬高尚医德,严格自律,不索取和非法收受患者财物,不利用执业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不收受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经营企业或人员以各种名义、形式给予的回扣、提成,不参加其安排、组织或支付费用的营业性娱乐活动;不骗取、套取基本医疗保障资金或为他人骗取、套取提供便利;不违规参与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不倒卖号源。 第六条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热爱学习,钻研业务,努力提高专业素养,诚实守信,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第七条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忠诚职业,尽职尽责,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关系,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和谐共事。 第八条乐于奉献,热心公益。积极参加上级安排的指令性医疗任务和社会公益性的扶贫、义诊、助残、支农、援外等活动,主动开展公众健康教育。 医技人员行为规范: 第一条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配合临床诊疗,实施人文关怀,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 第二条爱护仪器设备,遵守各类操作规范,发现患者的检查项目不符合医学常规的,应及时与医师沟通。 第三条正确运用医学术语,及时、准确出具检查、检验报告,提高准确率,不谎报数据,不伪造报告。发现检查检验结果达到危急值时,应及时提示医师注意。 第四条指导和帮助患者配合检查,耐心帮助患者查询结果,对接触传染性物质或放射性物质的相关人员,进行告知并给予必要的防护。 第五条合理采集、使用、保护、处置标本,不违规买卖标本,谋取不正当利益。 医患关系: 1、医患关系的含义:一般是指一个个体(患者)与另一个个体或群体(治疗者或医疗卫生组织),在诊疗和预防保健康复中所建立的各种联系。 2、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a、主动-被动型:休克昏迷、精神病、难以表述主观意见的患者。b、指导-合作型c、共同参与型:慢性病,心理治疗。 3、医生的权利:a、诊治患者的疾病权。b、宣告患者的死亡权c、对患者的隔离权d、医生的干涉权。 4、医生对患者的义务:a、承担诊治的义务b、解除痛苦的义务c、解释、说明的义务d、医疗保密的义务。 5、医生对社会的义务:a、面向社会的预防保健义务b、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义务c、参加社会现场急救的义务d、发展医学科学事业的义务 6、患者的权利:a、基本医疗权b、疾病认知权c、知情同意权d、保护隐私权e、免除一定社会责任权f、要求赔偿权

医德理论的困惑论医学人道主义与功利主义之争

医德理论的困惑:论医学人道主义与 功利主义之争 摘要义利之争是伦理学理论的基本冲突,对于现代医学伦理学来说同样如此。医学人道主义从来就是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精神,面对功利主义与价值论,如何化解冲突有不同的态度。其中普遍的观点是调和冲突,甚至企图用相对伦理、折中伦理来根本化解冲突。这种企图其实是徒劳无益的。现代医学伦理学或生命伦理学引入的功利主义,并不能替代作为义务论的医学人道主义。在现代多元化的医学道德理论中,如何以医学人道主义为基础寻求“合理的平衡”,是当代生命伦理学理论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道德难题人道主义功利主义义务论 Medical Moral Perplexity: the Conflict between Utilitarianism and Deontology Abstract: The disputing between utilitarianism and deontology is basic conflict in ethnics’ theory, with the same so as the modern medical ethnics. Medical humanism is always the basic spirit of medical ethnics, confronting the utilitarianism and axiology, how to resolve the controversy has different attitudes. Among them, the general viewpoint is to meditate the conflict; someone even attempts to use urelative ethnics, eclectic ethnics to resolve the conflict at all. This attempt is actually in vain. The utilitarianism led into the modern medical ethnics or bioethics cannot displace the medical humanism in token of deontology. In modern persified medical moral theories, how to pursuit “reasonable balance” based on medical humanism is the fundamental outlet of the contemporary bioethics. Key Word: moral dilemma; humanism; utilitarianism; deontology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理论研究一直是国内研究的薄弱环节。作为应用的规范的伦理学,道德理论与原则体系的研究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而作为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最基本理论的人道主义和功利主义,是各类相关著作与论文提及最多的概念。但在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方面,存在不少误区。 1.义利之争:生命伦理思想的基本对立 现代医学伦理学或生命伦理学兴起的一个基本背景就医学道德难题的涌现。可以说该学科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动力是现代医疗生活面临着大量的医德的难题,需要有这

医学伦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道德: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伦理:是指处理人和人关系的道理和道德理论和原则。 3.伦理学:伦理学是专门研究道德的学问,是对社会道德生活在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亦称道德学 4.医学道德:医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学实践活动中的特殊表现,是根据医疗卫生职业的特点,调整医患之间、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5.生命伦理学: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科学和卫生领域内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 6.医疗人际关系:它是以医疗职业为基础、道德为核心,并在医疗卫生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一类人际关系,即医疗卫生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关系。包括医患关系,医护关系,医社关系。 7.医患关系:医患关系是由医务人员与患者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8.医德范畴:医德范畴是医学伦理学的基本概念,是医患之间、医务人员之间以及医疗机构和社会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普遍道德关系的反映。 9.医德情感:医德情感是道德情感中的一种。它是指医务人员对医疗卫生工作及患者的一种态度和内心体验。 10.医德义务:是社会道德义务在医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从医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中,从医学与社会的关系中产生出来的,是医务人员对服务对象、对社会应尽的责任。11.医德规范:医学道德规范是医务人员在各种医学活动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医学道德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医务人员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普遍规律的反映。 12.医德良心:医德良心是医务人员对医德义务和医德责任的自觉认识,是医务人员在自我意识中按照一定的医德准则进行的自我评价能力。 13.审慎:审慎即周密谨慎。医学活动中的审慎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之前的周密思考和医疗过程中的谨慎认真。 14.医学人道主义:是指在医学活动中,特别是在医患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同情、关心病人,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维护病人利益,珍视人的生命价值和质量的伦理思想及理论。 15.健康教育: 16.知情同意:知情同意权是指,病人对医务人员给予自己的诊治护理方法,包括诊治护理方案,实施诊治护理的有效率、成功率、并发症、所承担的风险和某些可能发生的不可预测

医学人道主义文档

从医院文化看医学人道主义的意义 贾吴林 一 何为医学?医学,科学之一端,乃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健康为目的的一种科学。即为科学,则其必循理性之原则,科学之原理,以实事求是之精神,究疾之病源、病理,除疾厄,利苍生。唐时《备急千金要方》有言,医道乃“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当“博极医源,精勤不倦”,通天人之际,顺自然之理;对于医学之精微细巧,应发鸿志,定宗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始能“得其幽微”,察“弦紧之乱”、“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但是,医学并非一门“纯粹之科学”。研习医学应秉持科学之精神,执着于不断探索终极之真理,既要虚心继承前辈的科学遗产,又要免于盲从,勇于创新,万不可执科学之主义,陷于机械唯物主义的藩篱。正所谓“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不可以机械地用各种数据和结果去解释患者的病症或“生活体验”,医生必须要理解病人之痛苦,体察病人之体验,既要针对病情、病理,又要针对人情,心理,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医学的真谛。 医学科学的发展,往往以其他各门学科的发展为先导。医学科学的每一项进步都是在其他各门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它不仅同自然科学密切联系,还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紧密相连。因而,我们可以认为,医学不仅仅是维系人类生存、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是人类自身价值得以维系的基础。正如爱因斯坦在《对加利福利亚理工学院学生的讲话》中强调:“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科学服务于人,尊重和肯定人的价值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同时也是科学伦理的底线。只有将科学理性和人道主义的紧密结合才能发展出真正为人类健康福祉服务的现代医学科学。这样既能避免“见病不见人”的现象,又能避免空谈人道主义。

医学伦理学知识点

1.医学伦理学是一门研究医学道德的科学,其与医学相伴而生,共同发展,二者都为了维 护和增进人类的健康。 2.医学的内在固有本性是人性、德性;目的是为人的生命健康服务;使命是维持、支持生 命,促进人类健康。 3.医德的最基本问题是道德和利益;利益是医德的基础;医德是有一种特殊的调节方式。 4.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德的科学。 5.医德现象包括:(1)医德意识现象:医德活动中形成并影响医德活动的各种具有善恶价 值的理论、观念、情感理想和信念(2)医德规范现象:医学实践中评价和调节医德行为的准则(3)医德活动现象:按照一定的观念,遵循一定的医德准则进行医德评价教育和修养。 6.医德关系包括:(1)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关系⑵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3)医务人员,卫 生部门与社会之间的关系(4)医务人员和医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7.医德观:(1)人道主义观(2)人人健康观(3)两个效益观: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的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局先位置,努力提高医疗质量,更好更多地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4)公正平等观(5)竞争协作观(6)优质服务观(7)依法治医观:要求人们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求人们的行为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试制契约化,合法化,以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保证社会能有效运作 8.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1)生命论:①生命神圣观:生命神圣观强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强调对生命的尊重:生命的神圣与否应当取决于生命价值与质量的统一;局限性在于只重视个体生命意义二而忽视了作为人类的整体利益的重要性,对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有伦理阻碍的 ②生命质量与价值观:质量应从体能和智能两个方面加以判断和评价,价值是指社会价值,生命个体扮演一定角色,有意识,并能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才算有价值的生命 ③人道观和权力观:在医学活动特别是医患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同情和关心病人、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力、维护病人的利益、珍视人的生命价值和质量的伦理思想和权力观念; 核心内容:a、尊重患者的生命,是医学人道主义最基本的或最根本的思想,医者应当珍重生命,尊重人的价值和权力,尽力救治病人b、尊重患者的人格,病人具有正常人的权利也具有一些特殊的权利,是提高医疗质量及效果的必须要求c、尊重患者的平等,医疗中应当尽量排除非医疗因素,让每个患者都能人道的,平等地实现医疗目的d、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要求重视患者的生命质量和价值 (2)道义论(康德):一个行为的正误评价不在于诉诸行为的后果,而在于规定伦理道德的原则或规则,而有些原则或规则是无论如何都必须贯彻的,其坚持行为动机的重要性 ①行为道义论:个人无需伦理规则就能直接把握应该做什么,唯有良心、直觉和信念能决定最后做什么 ②规则道义论:判定行为的正误要看它是否符合伦理原则或规范 ③绝对至上命令a、一个行为在伦理上是对的,当且仅当这个行为准则可以普遍化b、一个行为在伦理上是对的,当且仅当行为者在完成这个行为时不把任何人当做物或手段 (3)后果论与功利论(边沁、密尔) ①行为功利论:把行为的价值是否带来有效用的后果作为判定人的行为在伦理上正误的标准 ②规则功利论:判定行为的对错要看其是否符合规则,而规则应带来正效用,或正效用大于负效用 ③功利论据决策的程序:罗列一切可供的选择办法—计算每一种办法的后果,对自己和别人产生了多少幸福和不幸—比较这些后果,找出最大量幸福和最小量不幸 (5)公益论和公正论:是强调以社会公众利益为原则,是社会公益与个人健康利益相统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