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养老体系及社区研究之英国篇.

全球养老体系及社区研究之英国篇.
全球养老体系及社区研究之英国篇.

美国太阳城养老社区案例研究

美国太阳城养老社区案例研究 1、太阳城选址于阳光明媚的凤凰城郊区 太阳城是美国著名的退休社区。它位于凤凰城西北12英里,那里全年312天能够接收到日照,因住在其中的老年人活跃的生活方式而闻名。太阳城拥有1200亩的高尔夫球场,所以又被称为“高尔夫爱好者的天堂”,在它周边有Lake Pleasant地区公园,White T anks 地区公园以及亚利桑那原始人生活历史博物馆。 太阳城位于Maricopa郡,北纬33.597°,西经112.271°,海拔1142英尺。它处于Phoenix-Mesa-Scottsdale区域,占地37.8km2(14.6mi2),其中陆地37.6 km2(14.5mi2),水域0.2 km2 (0.1mi2)。

2、太阳城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这里本来是一片半沙漠的棉田。地产建筑商德尔·韦布路过此地,觉得这里气候炎热干燥,土地又非常便宜,决定在这里建些住宅,供美国寒带一些农民在冬季农闲时到这里来度假,结果来这里度假的基本是老年人。受到启发,他干脆把目标定在老年人身上。 60年代之前,他在这里建了些仅供55岁以上退休老人居住的样品房,同时修建了疗养、医疗、商业中心及高尔夫球场等老人娱乐配套设施。 太阳城由Del Webb公司于1960年开始建设,经过20年的发展基本建成。原本太阳城有一个计划好的街道网络,后来被凤凰城的第二次街道规划打破,所以在过去40年中社区变化很少。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员居住到这个区域,在80年代后期,Del Webb 开始建造Sun City West,在90年代后半叶开始建造Sun City Grand,在21世纪00年代前期开始建造Sun City Festival。 1959年,Del Webb公司开始建造社区,首先建起来的是一个商业中心,然后是个高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国际经验与中国特色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国际经验与中国特色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增长规模都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大量增加的老龄化需求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国外长期发展并日趋成熟的养老服务模式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经验,在现阶段进行的养老体制改革中结合“十三五”规划出台的新标准和我国的特殊国情,中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格局。 标签:养老服务;养老改革;中国特色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133772491.html,ki.1672-3198.2016.08.068 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突破2亿,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逾越1亿。据此估计,203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至4亿。进入重度老龄化平台期,我国仅用了不到50年时间,而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用了100年甚至更长。许多发达国家先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经过几十年的规模发展,养老服务体系也比较成熟完善,对于正在经历老龄化的中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国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启示 1.1 美国 美国养老服务模式为国家社区型,国家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类型的社会保险,伴随设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全方位保险体系。为此,美国政府从1965年颁布第一部《老年法》以来,随后相继出台了《老年人志愿工作方案》、《老年人营养方案》、《老年人个人健康教育和培训方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从法律上保障了老年群体在经济收入、医疗保健、居住就业等各个方面的权益,为老年人构建了一张安全网。 目前,美国主要由两种养老方式: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是大多数美国老年人选择的养老方式。与我国的家庭养老不同,它们主要不是依靠家庭成员来照料老人,而是主要依托社区的养老设施和服务组织。具体来说,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针对居家体弱老人和高龄老人提供的服务。二是为健康老人提供的服务。三是专门性质的服务。根据老人的自理程度美国的养老机构主要分为三种:技术护理型、中级护理型和日常照料型。 养老服务管理方面,在美国,养老服务并不是单一市场解决,而是将国家和个人混在一起。在整个养老服务中,政府不再是机构运行和提供服务的主体,而是以简洁的方式对社会养老机构进行管理。反而美国养老服务的大量工作是由民间团体、慈善机构来完成的。 美国养老模式值得我们借鉴之处:一,完备的法律体系能够保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作用。二,市场化运作可以充分发挥市場和社会的作用。一方面

美国养老社区四大模式

美国养老社区四大模式 2014-06-19 泰莱-搜建筑网 在美国,养老社区一般分为四类:生活自理型社区(Independent Living)、生活协助型社区(Assisted Living,也译为无障碍社区)、特殊护理社区(SkilledNursing),以及混合型的持续护理退休社区(ContinuingCare RetirementCommunities)。上述几种社区,除生活自理型社区外,其他社区的开发运营需得到州政府授权,并与医院和专业护理机构建立紧密合作。 生活自理型社区,主要面向年龄在70-80岁之间、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这类社区每个单元的月均收入较低,但由于提供的特殊服务较少,所以,毛利润率较高,通常在43-48%水平。 生活协助型社区,主要面向80岁以上、没有重大疾病、但生活需要照顾的老人。社区提供包括餐饮、娱乐、保洁、维修、应急、短途交通、定期体检等基础服务,并可通过付费方式享受其他生活辅助服务、以及用药管理及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或老年失智症)的特殊护理。此外,生活协助型社区也为出院后恢复期的病人或家人外出的老人提供暂时性居所。这类社区由于提供了附加服务,

所以,每个单元的月均收入略高,但由于人员成本更高,所以,毛利润率略低,在30-37%之间。 特殊护理型社区,主要面向有慢性疾病的老人、术后恢复期的老人及记忆功能障碍老人。社区内设有专业护士,提供各种护理和医疗服务,医疗衍生收入较高,每个单元的月均收入也较高,但由于服务成本高(在美国,医护人员的劳动力成本尤其高),所以,毛利润率通常只有15%左右。 持续护理退休社区面向那些退休不久、当前生活能够自理、但不想由于未来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而被迫频繁更换居所的老人。为了实现对入住老人的持续护理服务,此类社区一般是生活自理单元、生活协助单元与特殊护理单元的混合,因此,毛利润率高于特殊护理社区,但低于生活自理社区和生活协助社区,在30%左右。 此外,CCRC型社区一般需在入住时一次性缴纳10-40万美元的会费(平均在25万美元左右),体检合格后即与社区运营商签定长期合同,享有在指定社区的长期居住权。居住期间,每月仍需缴纳一定比例的服务费(通常会费缴的越多,后续服务费越便宜)。会费一般可在一段时期内退还,退还比例随入住时间的延长而递减。 以上四种模式,生活协助型社区在过去几年发展最快,而持续护理退休社区(CCRC)因混合了多种服务单元,管理难度大,并受到上世纪80年代经济机中多家运营商倒闭事件的负面影响,增速较慢,在金融海啸前以每年新增10-20处养老社区的速度发展。

国外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上) 张恺悌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一、背景 (一)导言 今天跟大家在一起交流一下国外的社区养老模式,以及国际上经验对于我们中国大陆这几年的养老模式的启示。第一部分是导言。 我觉得大家现在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而且也很好奇,通常是请了很多外国的专家。从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讲,我认为有几个问题是需要先好好梳理的。我们常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我们请外边的专家也好,国际上的专家也好,等等,讲了很多,这个非常容易。 同时,外来的和尚要念好经是比较难的。这些年通过我们的工作和对外的交流,已经有大量的事实被证明能针对我们实际的需求与情况,但扎准关键命脉还是比较难的。另一方面,我觉得我们在养老服务业的近十年来,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有飞跃式的发展,这个的确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要能从这个现象看清本质,难度也是比较大的。并且我也关注到了最近这些年来,由于我们国家在养老产业、养老服务业这方面的发展迅猛,大家纷纷组织各种各样的考察团、学习班等等到海外去,去的人数也不少,范围也比较宽,接触的广度也比较深,可是我个人感觉到,走马观花与下马赏花之间还有一个大的差距,也就是说,除了要能做到走马观花以外,更要真正在一个地方认真地解剖麻雀式地去分析清楚,这还是比较难。(二)国外养老的原则与理念 既然要讲国外的,在这里就先要把“国外”这个概念解释得更清晰一些,也就是说我们重点关注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养老国家当中,大家都在问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状况要比我们好。我觉得可能有一个基本理念需要跟大家做一个沟通。西方非常强调“天助自助者”,即帮助穷人,只帮一时不能帮一世,要帮助的话必须自己先能自立、自强,这是他们的一个基本原则。 第二个原则与西方发达国家所有的人生理念有关。当初我在年代末第一次到美国做访问学者的时候,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要靠你自己。原来我们中国人到外边去要找个朋友,找个亲戚要投靠一下,其实在西方发达国家,没有一个人是可以靠的,你首先要靠自己。 同时,现在国际整体上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理念。年《联合国的老年原则》里面强调了老年人的基本原则。首先要自立、自强,有这样一个基本理念我们才能在后面更好地把握西方发达国家养老的基本脉络。 (三)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这个我们在“十二五”规划里面也反复强调了,包括在《老年权益保障法》也讲到了,

国外的养老模式和案例

国外的养老模式和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英国老年社区特点:配套设施齐全的全龄化大型老年社区 英国的老年社区建筑规模大,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开设的课程和组织的活动超过80种以上。具有完善的配套设施与功能区划分,是集合了居住,商业服务,度假疗养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社区。 经典案例——丹麦老年住宅特点:环境优美,设计精当 乡村城市——田园风光般的美丽和宁静,众多的庄园点缀广阔绿野上,开阔的乡间公路,如画图一般的古老的乡村教堂,独具丹麦风味的小餐馆,构成和谐的生活画卷。 经典案例:德国的养老社区特点:老年住宅与养老院相结合 德国老年产业分为两种体系:社会住宅体系,养老院体系。 社会住宅体系里的老年住宅,内部多为无障碍设计,政府对老人住房采取补贴措施。在生活援助方面,老年住宅房产主与民间福利团体签订提供服务的合同。该合同可成为房产主获得建设资金贷款的融资条件。 养老院体系里的老年住宅是一种接近住宅形式的养老院。在规划上,设计者把社会体系的老年住宅和养老院毗邻建设,以便在设置服务网点和急救站时,两者能共用。 先进的国外养老模式: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早在1965年,法国成为第一个老年型国家,之后是瑞典。20世纪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步入此行列。 由于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和西方居家形态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国家养老对策的共同之处是依赖“社会养老”功能:在社会保障体制中,老年人被赋予了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在福利设施、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针对老年人的生理情况,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以美国为例,老年人的居住设施大致分为五类:独立式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养生社区,每一类辅以相应的服务管理体制。 国外的养老模式和经典案例(2) 亚洲国家中,日本、新加坡等也逐步进入了老年型国家之列。因为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这

国外的养老模式和案例

国外的养老模式和案例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国外的养老模式和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英国老年社区特点:配套设施齐全的全龄化大型老年社区 英国的老年社区建筑规模大,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开设的课程和组织的活动超过80种以上。具有完善的配套设施与功能区划分,是集合了居住,商业服务,度假疗养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社区。 经典案例——丹麦老年住宅特点:环境优美,设计精当 乡村城市——田园风光般的美丽和宁静,众多的庄园点缀广阔绿野上,开阔的乡间公路,如画图一般的古老的乡村教堂,独具丹麦风味的小餐馆,构成和谐的生活画卷。 经典案例:德国的养老社区特点:老年住宅与养老院相结合 德国老年产业分为两种体系:社会住宅体系,养老院体系。 社会住宅体系里的老年住宅,内部多为无障碍设计,政府对老人住房采取补贴措施。在生活援助方面,老年住宅房产主与民间福利团体签订提供服务的合同。该合同可成为房产主获得建设资金贷款的融资条件。 养老院体系里的老年住宅是一种接近住宅形式的养老院。在规划上,设计者把社会体系的老年住宅和养老院毗邻建设,以便在设置服务网点和急救站时,两者能共用。 先进的国外养老模式: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早在1965年,法国成为第一个老年型国家,之后是瑞典。20世纪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步入此行列。 由于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和西方居家形态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国家养老对策的共同之处是依赖“社会养老”功能:在社会保障体制中,老年人被赋予了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在福利设施、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针对老年人的生理情况,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以美国为例,老年人的居住设施大致分为五类:独立式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养生社区,每一类辅以相应的服务管理体制。 国外的养老模式和经典案例(2)

美国养老社区分类、提供的服务及收费

美国养老社区分类、提供的服务及收费 养老社区按服务类型分,包括活力社区(Active Adult Community)、独立生活(independent living)、 协助生活(assisted living)、记忆护理(memory care)、专业护理(nursing houses)等;此外,喘息 式照护(Respite care)、临终护理(Hospice care)、 家庭护理(Home care)是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和行业细 分出现的新业态类型。 图1.1 不同类型养老社区产品所涉及行业 医院 专业护理 普通住宅记忆护理 协助生活 独立生活 活力社区 ?房地产?房地产 ?食宿?房地产 ?食宿 ?服务 ?房地产 ?食宿 ?服务 ?ADL护理 ?IADL护理 ?房地产 ?食宿 ?服务 ?ADL护理 ?IADL护理 ?记忆护理 ?房地产 ?食宿 ?服务 ?ADL护理 ?IADL护理 ?专业护理 ?房地产 ?食宿 ?服务 ?ADL护理 ?专业护理 ?专业治疗 ?紧急治疗 投资领域 注:ADL: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日常生活护理 IADL: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工具性日常生活护理 各种养老社区产品之间通过灵活组合,形成不同类型养老社区,如活力长者社区(Active Adult Community)、独立生活社区(Independent Living Community)、协助生活社区(Assisted Living Facility/Community)、专业护理社区或护理之家 (Nursing Home/Skilled Nursing Facility)和持续照 护退休社区(CCRCs,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等。

社区养老案例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信息咨询服务

市民王女士今年70岁了,每天都去社区的图书阅览室看报,去文化活动室唱歌,去体育健身室打球,累了还可以去日间照料室休息。饿了有配餐,病了有保健医,不愿意出门,网上养老院的商家还上门服务。这样充实的生活得益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设立。至2011年底,哈市60岁以上老年人达150.94万人,老年人已占到总人口的15.2%。哈市各区积极筹划,相继出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措施,让老人在家也可颐养天年。 “托老所”能吃喝玩睡有人陪聊天 每天上午10点,在道里区抚顺社区,89岁的马心如(化名)老人就“入托”了。老人“入托”一年多,“入托费”社区给她打了9折,每天只要9块钱,包括一顿两菜一汤的午饭。

老人与女儿一起住,每天早晨,女儿出门时她也跟着出门,在外溜达一会,10点到社区。有时候她会在棋牌室看人打扑克,看累了就回日间照料室看电视剧,或者与助老协管员宋阳聊天。11点多,宋阳叫老人一起去食堂吃饭。午饭是发糕、粥和西红柿炒鸡蛋、干豆腐。老人不吃干豆腐,宋阳让大师傅又给拌了点咸菜。宋阳说,老人每顿都离不了咸菜,遇到食堂没有咸菜,她就出去给老人买榨菜。午饭后,宋阳陪老人散会儿步,老人就回照料室睡觉了。15点,老人起床去超市,宋阳对老人的照顾也结束了。老人说,在超市待一个多小时,她就往家返,17点到达楼下的烧饼店,在那等着女儿回来,一起上楼。 作为道里区居家养老的样板级社区,抚顺社区共有7间日间照料室22张床。道里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道里区以抚顺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为重点,以6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依托,着力拓展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服务功能,为老年人提供日间托管、午间小憩、营养配餐、上门理发、文化娱乐等日间照料服务。 九十岁以上老人享免费服务 近日,家政服务员刘守华来到乡里街67号4单元井凤兰家做家政服务。94岁的井凤兰与72岁的女儿一起生活。政府每个月给井凤兰160元的家政服务券,刘守华就是社区派来给她服务的。除了家政服务券,井凤兰每月还有一张医疗服务券,社区卫生院的保健医会定时巡诊,上门给她量血压,并叮嘱老人注意事项。 道里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岩介绍,2008年,道里区率先在全省开展菜单式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制定了以孤寡、困难、残疾、独居、生活不能自理五类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居家养老服务政策。2010年,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出台为90周岁以上超高龄老人家庭提供普惠型辅助式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提出不限条件、不设立“门槛”,将居家养老服务普惠所有道里区超高龄老人家庭,同时增设“辅助擦身、辅助护理、时段替补”等特色服务。2011年,制定了为80-89周岁低保、低收入老年人家庭提供补充式居家养老服务政策,道里区政府买单的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达到1067人。仅这两项居家养老服务,区财政每年拿出资金150余万元。 入住“网络养老院”紧急情况专人管 住在乡政社区的袁淑珍是名空巢老人,子女都不在身边。70多岁的袁淑珍生活能自理,可就是害怕万一有点啥事,身边没个可以帮忙的人。乡政社区知道了袁淑珍的顾虑后,为她申请了一键通呼叫器,呼叫器连在家里的固定电话上,紧急求救时按红键,网络终端的工作人员就会根据登记信息第一时间联系到所在社区主任及老人的亲属。 早在2009年,道里区就成立了我省首家网络养老院,区政府出资为孤寡三无老人配备了“随身通”应急手机,依托邦尼“呼叫援助指挥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应急援助、亲情问安和生活资讯等服务。老年人在“随身通”手机信号覆盖的任何地点发生意外情况,可通过一键(SOS)发出求助信号,服务平台提供24小时援助服务,并在第一时间通知老人亲属、志

法国养老体系和养老市场报告

法国养老体系和养老市场报告(上) 一、法国人口结构分布的基本情况 在欧洲联盟成员国之中,法国是一个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国家。 根据法国国家统计及经济研究所(INSEE)发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止到2013年1月1日止,法国本土总共有6370万居民,海外省总共有190万居民,再加上马约特(自2011年3月底以来成为海外省)的20万居民,法国全国人口达到6580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30万,增幅为0.47%。 2012年,平均每个法国育龄的妇女生育2.01个小孩,连续5年保持稳定状态,在欧盟国家位居第二,仅次于爱尔兰。但仍低于维持人口规模正常更迭所需的2.1标准水平。在全球发达国家中,法国是唯一没有因金融危机而大幅降低生育率的国家。 2012年,法国男性的人均预期寿命为78.4岁,与前几年相比基本上保持稳定状态;法国女性的人均预期寿命则减少了两个月,降至84.8岁。 2012年,法国育龄妇女生育头胎的平均年龄继续延后,达到30.1岁,在10年之中延长了一岁,比八十年代更是推后了两年之多。

二、法国是一个人口老龄化问 法国在欧盟成员国中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法国早在1985年便成为一个老龄化国家,目前退休总人数超过1500万,在全国人口总数之中所占比重已高达23.8%。法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体现在65岁以上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增长,目前法国本土6370万人口中,65岁以上老人所占的比重高达19.1%之多,75岁以上老人的总数也已升至560万,与10年前相比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预计到2015年,法国8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200万;2020年,将进一步扩大到400万。 法国国家统计及经济研究所预计,到2050年1月1日法国60岁以上人口与20至59岁人口的比率为7比10。人口快速老化的背景,促使法国政府高度重视养老问题,法国退休老人因而过得舒适安逸。 三、法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历程 法国退休后生活风险的社会化分摊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工人互助组织,但是制度化的养老保险是从19世纪中期公共部门养老金制度而起步的,1946年法国政府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开始将养老保险的受益对象扩大到全体公民。 法国养老保险体系具有高福利性质,目前已经形成一个全面覆盖、差别分类的普惠型养老保险制度。根据社会上不同行业和

美国太阳城养老社区的中国化

从美国太阳城看我国老地产发展 美国太阳城老年社区,从偶然到顺势而为 美国太阳城养老社区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全年气候炎热,城市密布棕榈树和各种热带植物,城市街道公用交通主要依靠高尔夫球车保证顺畅,全城共拥有16万居民,是美国最大的养老社区。 太阳城养老社区实拍 太阳城这座老年大型社区的兴建,在最初并不是由政府引导的,而完全是开发商的歪打正着才有了现在颇具规模的城区。20世纪50年代,太阳城本是一片半沙漠的棉田。地产建筑商德尔?韦布路过此地,觉得这里气候炎热干燥,土地又非常便宜,因此在这里修建住宅,供美国寒带一些农民在冬季农闲时到这里度假,结果来此度假的基本是老年人。 亚利桑那州的气候非常适合老年人疗养各种慢性疾病,因此开发商将目标客户定位为老年群里。太阳城能够成为老年群体的首选是个偶然,但这个偶然是立足于适宜养老的环境基础上发生的,而地产商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太阳城发展的趋势,并抓住时机科学规划也造就了太阳城养老社区的成功。 太阳城优势可嫁接与国内养老地产 在太阳城养老社区中,为适合老年群体生活而设计的一系列原则值得养老地产开发借鉴。

一、养老地产专为老年人开设,老年人是主角 太阳城明文规定:所有居民必须55岁以上,这个年龄以下的,即便是亲属子女也没有居住权。子女想护理生病的老人,也只能住在该城之外的地方,18岁以下的陪同人士一年居住时间不能超过30天。 二、养老地产建筑规划完全适宜老人群体需要 建筑规划完全按照老年人的需求设计,小区内实现无障碍设计:无障碍步行道、无障碍防滑坡道,低按键、高插座设置,社区住宅以低层建筑为主。同时,社区内的空间导向性被强调:对方位感、交通的安全性、道路的可达性均做了安排,实施严格的人车分流。 养老地产要适宜老年人的各项生活所需 三、低密度、无拥挤,住宅类型多但适宜老年人生活 太阳城中有许多种住宅类型,以独栋和双拼为主,还有多层公寓、独立居住中心、生活救助中心、生活照料社区、复合公寓住宅等。房前屋后,常年绿茵如盖,鸟语花香,尤其是新开发的西南部新区,专供退休的公司主管和老板居住,独栋别墅位于高尔夫球场草坪周围,不仅空气新鲜,赏心悦目,出门还可以打球。 四、大量生活设施让老年生活不孤独 太阳城拥有大量的生活设施,包括7个娱乐中心,它们可以进行游泳、网球等活动,另外还有2个图书馆,2个保龄球馆,8个高尔夫场,3个乡村俱乐部,一间美术馆和一个交响乐演奏厅。老年活动中心和乡村俱乐部多且内容丰富。 五、不与年轻人绝缘,周边配套“青年地产”项目

国内外五个最值得借鉴的医养地产开发模式

解读国内外五个最值得借鉴的医养地产开发模式 医养地产——养老地产的必经模式 医养地产(即“医疗养老地产”)是指养老设施或养老社区与医院 就近设置、共同建设。“医养结合”模式的特点在于能够将优质的 医疗资源引入养老项目,为老人提供专门的医疗资源服务,从而提 升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使老人感到居住在其中较有安全保障。医养 地产必然成为养老地产开发运营的模式之一。 一、全龄社区医养结合的系统配套——杭州万科随园嘉树 全龄社区,是指社区里包含了从年轻到老年的整个生命周期。在社会老龄化进程迅速的当今社会,这种居住模式被认为是未来小社区的主要发展方向。取代同一个大房子,居住两代或三代人的模式,万科随园嘉树项目就是拆开原由的模式,子女住一套、老人住一套,相邻而建。 万科随园嘉树位于杭州良渚文化村内,占地100亩,规划为8栋多层,338个房间,700多个床位,分为70㎡一居室介护间和85㎡二居室两种产品。另外,项目紧邻随园嘉树小镇医疗体检中心,由浙医一院良渚分诊部与数字医疗卫生研究院组成,是中国首个数字化健康服务示范社区。 产品定位 健康楼——活力长者自理老人 护理楼——全生命周期的连续性照护

配套集约化——小区内部中央集中配套共享大良渚完善配套,借势外部资源解决医疗配套 服务统筹化——培育自主服务能力,建立养老服务标准,医疗护理类服务借助社会化资源 规划布局:四大亮点 “金十字”:区域的核心位置,老年活动配套中心,可通达各个建筑中心 “无障碍”:设计体现无障碍布局,如风雨连廊、无障碍交通动线等 “双中心”:颐养中心和康复中心位于社区边缘,满足老年人不同需求 “宽间距”超宽楼距(超过国家标准15%-20%),全部为南北通透户型以及超大阳台设计 “全龄社区医养结合的系统配套”模式也属于“大社区+养老组团”的开发模式,万科随园嘉树是万科进军养老地产的一个试点产品。 二、传统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模块——保利·和熹会 “和熹会”的项目规模并不大,但因为有医疗背景的安平公司参与,所以医疗与保健康复养生的比重比一般养老机构要大的多。表面看这块资源好象占用了过多的养老院资源,但该项目背靠120万平米、超2万人的大社区,如果作为社区医疗配套,这个版块今后的使用率应该还是可以提高的。所以该项目属于“背靠社区、医疗+保健+康复+养生”的养老地产模式。

中国社区居家养老的政策分析

中国社区居家养老的政策分析 作者:钱宁 学海 2015 年 04 期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问题 2012 年和 2013 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随着 1952 年和 1953 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中国社会迎来了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截至 2012 年底,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 1.94 亿,比上年增加 891 万,占总人口的 14.3%,其中 80 岁及以上高 龄老年人口达 2273 万人,2013 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 2 亿大关,达到 2.02 亿,老龄化水平 将达到 14.8%。①而到 2020 年底,中国 60 周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 2.43 亿,2025 年将突破 3 亿。②而 80 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在 2020 年将达到 3067 万人,占老年人口的 12.37%。 ③b5E2RGbCAP 与此相比,中国人均 GDP 按 2013 年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率 6.1932 计算,2013 年中国 GDP 约合 91849.93 亿美元,人均 GDP 约为 6767 美元,世界排名约 83 位。④因而,从人口老 龄化的经济条件来看,中国还属于中下等收入国家,无论是政府财政能力还是公民个人与家 庭的收入水平,解决养老问题的经济能力还比较弱。老龄人口规模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以及“未富先老”成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这 一特征越来越成为影响老年人福利的重要因素。就此而言,21 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 的老龄社会。p1EanqFDPw 作为全球老龄问题最严峻的国家之一,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现代 化发展、城市化进程并存”⑤,面临复杂而充满变数的社会环境。从经济转轨与人口老龄化 的关系来看,中国社会经济体制由国家控制的计划经济向由市场调节的开放经济体制的转 变,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也使人们的经济生活进入高风险社会。市场变动使人 们的工作和收入处于不稳定状态;大量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打工谋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 式和收入方式,使得以传统的家庭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方式和生活保障机制,演变成靠不稳定 的打工收入来维持,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即使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裕的人 群中,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就像 2008 年全球性经济危机所造 成的世界性金融资产价值缩水,直接影响了世界各国数以亿计的个人和家庭的储蓄和收入, 他们的养老计划遭遇巨大风险。在中国经济转轨中,如何应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 高风险性,以满足每一个公民在年老时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个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 求之一,却成了人们未来养老的最大挑战之一。”⑥DXDiTa9E3d 社会转型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主要特征,既是社会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 的转变,也是社会结构从封闭向开放、社会形态从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农村社会向工业化、城 市化社会、社会价值取向与利益格局从一元向多元转变的过程。在这里,“社会转型是指社 会发展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整体的全面的结构过渡状态,它包括社会结构的转换,社会体制的 更新,社会利益的重组与价值观念的嬗变。”⑦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原有的政治、经济、
1 / 10

美国社区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启示_王承慧

文章编号:1009-6000(2012)08-0035-10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王承慧,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 美国社区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启示 The Exploration and Inspiration of Community-based Aging Pattern in USA 王承慧 WANG Cheng-hui 摘要: 老龄化作为全球性人口发展趋势,已成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急需应对的重要挑战。社区养老模式根植社区,无论对于政府还是老人及其家庭,都是成本低、效益高的养老模式,因而在发达国家亦是养老事业发展趋势。本文聚焦美国,分析了美国政府对于提升老人住房可支付性和宜居性的政策支持、对于多层次的社区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以及市场特别是非营利机构等非政府机构在社区养老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最后总结了美国社区养老模式对于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社区养老;美国;住房政策;非政府机构 Abstract: Population aging has been a global trend that is shaping the 21st century, which made it a great challenge for developed countries as well as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community-based aging is a cost-efficiently pattern for government, the elderly and their families. Focusing on USA, the article introduced different forces and their roles in community-based aging: government policies on the elderly housing and multiple service frameworks, the roles of market forces and especially the contribution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the end, some brief enlightenment was put forward. Key words: community-based aging; USA; housing policy;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老龄化作为全球性人口发展趋势,21世纪以来已成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急需应对的重要挑战。各国既有的养老模式在人口持续老龄化的压力之下,都面临如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拓宽财政渠道、整合各类资源、优化老年宜居环境等方面的多重压力。世界卫生组织(W H O)在2007年制定的老年友好城市(age-friendly city)建设指南中,提出了包括城市物质环境(户外环境和建筑、交通、住房)、城市社会环境(社会尊重和包容、社会参与、公民权利、就业)以及养老服务(信息畅通、社区支持和健康服务)等城市层面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指南。指南中明确指出养老服务的几个关键问题都和社区有关,包括类型和覆盖范围是否足够、质量是否能够保证、是否能适应老人特定需求和选择、是否方便可达、是否可支付。 社区养老,是相对于机构养老而言的概念,是指围绕家庭和社区能够 得到的养老服务,具体包括居家养老

美国养老产业模式

美国养老产业模式 美国早在20世纪40年代便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截至2013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413.16万人,占比为13.96%。相较于日本重度老龄化现象和中国加速的老龄化进程,美国的老龄化处于一种缓慢而稳步推进的状态。 美国婴儿潮时代(1947年以后)出生的人口如今将迈入老年人行业,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日本老龄化进程。美国人口局预测,美国老龄化率(65岁及以上人口)将在2030年达到19%。

三支柱体系保障美国养老保障制度 美国的养老保障制度从1935 年《社会保险法》颁布以后开始正式建立,随着《社会保险法》的不断修正和完善,美国的养老保障制度逐渐演变成美国特有的“三支柱”模式。

国家强制的社会养老保险。国家强制的社会养老保险就是老年和遗属保险,是美国建立最早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覆盖被保险人数最多的险种,被覆盖人数大约占全美职工的95%。目前参保者1.5 亿,约有4600 万人受益。它是由美国社会保障管理局管理与运作的。职工退休后,按以基本保额为基础计算领取养老金。美国老年和遗属保险如今已经成为美国联邦政府最大的财政项目,其税收收入约占联邦政府收入总额的三分之一。 政府及雇主养老金计划。此项养老金计划包括公共部门养老金计划和私人养老金计划。公共部门养老金计划针对的对象主要是联邦政府职工和退伍军人。私人养老金计划包括收益确定型计划(DB计划)、缴费确定型计划(DC计划)以及二者的混合计划。其中缴费确定型计划主要包括了美国《国内收入法》规定的401K计划等,这种计划类似于雇主管理雇员的储蓄账户,向该账户缴纳的资金可以延缓交纳联邦所得税,同时雇主也需要向此账户交纳一定的资金,这部分资金可以投资于各种金融手段,包括股票和证券等。职工到了退休年龄时,所得的养老金就是这个账户中的余额。 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人储蓄养老金计划作为国家养老保障的补充也逐渐的得到发展壮大。该计划是完全由个人自愿参加的,主要包括个人退休账户和罗斯个人退休账户等。个人退休账户(IRA)是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个人退休账户面向所有具有纳税收入的公民,参加者每年将一部分资金存进该账户。这是一个个人自愿参加的投资性账户,账户里

美国最好的七个养老社区

美国最好的七个养老社区 来源:YLYJ养老研究 美国范围内最好的七个养老住宅社区项目调查研究报告 此文件中的所有项目是根据以下标准进行筛选和评估: ?不同的社会经济水平的群体组合 ?迎合特定年龄组 ?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方式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社区参与 ?创新模式的设计以适应当地的老龄化趋势 ?为特定人群提供住房选择 ?对现有的设施进行转换或利用现有的设施进行用途改造 ?以混合的财政资金为基础 ?有明显的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设计特点

1, 笔架山村退休养老社区,波士顿,美国 Beacon Hill Village, Boston,USA 此项目包括以下特征: ?创新模式的设计以适应当地的老龄化趋势 项目概况: 笔架山波士顿村庄,是由笔架山当地居民在2001 年创建的一个非盈利组织。该项目被认为是日益盛行的“村庄”运动先驱者,其目的是为居民提供一个替代方案和服务,以协助他们解决先从自身住宅搬到独立生活养老区或者协助护理区,然后再到生活护理住宅区的过程。

2,Moldaw 家庭公寓,加州,美国 Moldaw Family Residences, California, USA 此项目包括以下特征: ?迎合特定年龄组 项目概况: Moldaw 家庭住宅在899 查尔斯顿,是位于犹太人生活的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的Taube Koret 校区的一个老人居住社区。它开放于2009 年,以促进老年人与所有年龄层之间的交流为宗旨,特别是让老年人们参与校园组织的各项目活动。

3, Riderwood 退休养老社区,马里兰,美国 Riderwood, Maryland, USA 此项目包括以下特征: ?创新模式的设计以适应当地的老龄化趋势 项目概况: 埃里克森Riderwood 校园是美国最大的持续照料退休社区(CCRC)。它成立于2001 年并且是分阶段建成的。直至今日,Riderwood 校园拥有2800 户居民,占地为120 亩土地,跨越五个不同的街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思路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思路 发表时间:2019-01-03T10:37:29.8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彭克培 [导读] 摘要:伴随老年人口比例的逐年增长,我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相应的社会问题也愈发突出。 重庆中铁任之养老产业有限公司重庆 400000 摘要:伴随老年人口比例的逐年增长,我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相应的社会问题也愈发突出。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应对老龄化社会危机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然而,当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服务覆盖面较窄等问题均制约着服务体系的发展。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样的,如老年人还未形成花钱养老的意识、我国老龄化问题严重等。为解决上述问题,需把握住基本原则,从执行程序入手,加大社会性资金投入、实现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培养专业化的服务人员,从而使老年人得到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关键词:养老服务;多层次服务体系;信息支持网络 引言 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将进一步增长,而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还不能跟上老龄化的脚步。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上通用的居家养老方式成为应对老龄化趋势的最佳选择。调研显示,大多数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这是由于在传统观念中,家庭是为个人提供养老支持的最佳场所,去养老院则意味着儿女不愿意照顾老年人。因此,社区养老服务不仅是在老年人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并且更能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有效达到保障其身心健康的目的。 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1.1服务投入不足 由于医疗卫生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老年人数量正逐年扩大,而政府的资金投入依然保持往年水平,因此现阶段的矛盾就体现在逐渐扩大的养老服务需求与无法满足这种需求的政府投入上。同时在养老服务中还可再细分为具体的服务类型,如社区居家养老、农村养老服务等,因而在总投入不变的前提下,一旦增加某一项养老服务的开支,就意味着挤压了其他服务类型的投入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合理分配总投入就成为极难解决的问题。面对该种困境,不光要呼吁政府加大投入,同时要实行开源节流的策略[1]。 1.2服务覆盖面窄 目前能够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仅是少数人,因而社区只定期举办少数适合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活动,却难以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形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是由于政府投入的资金有限,难以完全覆盖所有老年人,同时这也造成了部分人需要购买养老服务的现象。但是当下的社会大背景并不支持“花钱买服务”的观念,一些老年人仍然认为养老服务应当是完全免费的,同时只需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务便可以,并不需要花钱请专业人士,这同时反映了老年人拒绝承认自己有被照顾的需求。如在社区内的老年健身室中,若是免费开放便有许多老年人来锻炼身体,而一旦收费便会人数骤减。有的社区象征性地收取费用,但这既不能支撑服务的运行,又容易让老年人心生反感[2]。 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思路 2.1基本原则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原则应分为基础原则和程序原则两部分。基础原则意味着最核心的原则,而程序原则是为了实现核心原则而发展出来的执行程序应遵守的原则。这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即基础原则的实现要依靠一定的程序,但相关程序并不是总能实现基础原则,要解决好两者间的矛盾,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相关执行程序。对于养老服务来说,其基础原则就是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程序原则是以社区为平台,以福利多元化为依托,将多种资源用于养老服务,同时根据不同老年人的差异,为他们制订个性化的服务。要搭建基本原则的执行程序体系,需要将养老服务推广为老年人的必要需求,以此扩大其市场容量并形成有规模的市场体系,还需建设养老服务的信息化站点,为每个老人建立个人档案,使流动中的老年人也能得到照顾。 2.2扶持政策 由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还不成熟,政府应从多方面给予扶持,以帮助其成长。在经济扶持上,可适当拨出福利彩票收入以用于服务体系,同时鼓励社会性组织及企业对养老服务的资助,对于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的企业可给予减税优惠。对于养老机构的支持可体现在税收、运营费用、补贴等方面。经由国家或地区政府批准而建立的养老机构可以免去税收,同时养老机构的水、电和燃气等费用可以按低于市场标准的价格收取,且对于养老机构的员工培训、社会保障等项目,政府可给予相应经费补贴。 2.3组织管理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可分为领导机构和下属执行机构。领导机构主要由地区政府的领导小组负责,其主要职责是保障养老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行和相关资金的发放。在地区政府之下,还可设立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的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为具体程序的执行,如养老服务场所的建设等。 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保障措施 3.1扩大财政投入,建立多元化和多渠道的发展机制 根据我国政府相关规定,社会福利支出可占总支出的10%至20%,但社会福利又包括公共福利、职业福利、妇女福利、老年福利等,可分配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仅是一小部分。然而目前的财政投入还不能支撑养老服务体系的扩大化,因此要应对该困境,一方面需增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府投入,另一方面需拓展资金来源的渠道,建立多元化和多渠道的发展机制。例如,现代企业在发展中均注重品牌公关形象的建立,这与企业的知名度和销售量密切相关,而该形象的建立主要通过企业参与公益事业来完成。因此对于愿意积极维护形象的企业,政府应鼓励其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投入资金,从而形成“企业得知名度,社区养老服务得资金”的双赢局面[3]。 3.2提升服务专业性,建立多元参与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我国现有劳动力市场上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普遍是文化程度较低的中年人,因而可将下岗员工作为招聘的主要人力资源,这样既能解决下岗再就业问题又能使养老服务体系有效运转。但对于下岗员工应有必要的培训过程,由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主持相关的培训课程,并根据不同岗位提供不同的培训,如心理知识培训、护理培训、医疗健康培训等。在培训考核达到一定标准后,该员工才能上岗。在专业服务人员之外,还可招收愿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志愿员工,由他们提供基础性服务,如养老机构的设备维护,场地清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