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诗品原文_司空图1

二十四诗品原文_司空图1
二十四诗品原文_司空图1

二十四诗品司空图

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苒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纤秾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沉著

绿杉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汎波浩劫窅然空踪月出东斗好风相从太华夜碧人闻清钟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玄宗典雅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洗炼

犹镰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淄磷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返真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劲健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绮丽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溃者屡深雾余山青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樽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予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水采苹薄言情晤悠悠天钧含蓄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绿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豪放

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返气处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精神

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池台碧山人来清酒满怀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缜密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生造化已奇水流花开清露未晞要路愈远幽行为迟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疏野

惟性所宅真取弗羁拾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屋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清奇

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汀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履寻幽载行载止空碧悠悠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委曲

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杳霭流玉悠悠花香力之于时声之于羌似往已回如幽匪藏水埋漩洑鹏风翱翔道不自器与之圆方

实境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晴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

悲慨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意苦若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往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形容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超诣

匪神之灵匪机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契终与俗违乱山高木碧苔芳辉诵之思之其声愈稀

飘逸

落落欲往矫矫不群猴山之鹤华顶之云高人画中令色絪緼御风蓬叶泛波无垠如不可执如将有闻识者已领期之愈分

旷达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何如尊酒日往烟萝花覆茅檐疏雨相过倒酒既尽杖藜行为孰下有古南山峨峨

流动

若纳水輨如转丸珠夫岂可道假体遗愚荒荒坤轴悠悠天枢载要其端载同其符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二十四诗品原文_司空图1

二十四诗品司空图 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苒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纤秾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沉著 绿杉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汎波浩劫窅然空踪月出东斗好风相从太华夜碧人闻清钟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玄宗典雅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洗炼 犹镰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淄磷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返真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劲健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绮丽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溃者屡深雾余山青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樽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予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水采苹薄言情晤悠悠天钧含蓄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绿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豪放 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返气处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精神 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池台碧山人来清酒满怀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缜密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生造化已奇水流花开清露未晞要路愈远幽行为迟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 引导语:《二十四孝图》想必很多人都看过,而要怎样写一份有关《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一这篇文章的读书笔记我更是无从下笔,完全不懂文章的主旨。现在我才明白鲁迅先生竭力提倡白话文,推广新文化的良苦用心。中国历朝历代通用文言文,不管你是否饱读圣贤之书清一色张口闭口君子曰,之乎者也摇头晃脑的整日挂在嘴上。似乎这就是饱读圣贤书的证明。时过境迁,到了民国仍然离不开之乎者也,不说这些仿佛就不会说话了。文言文更加叫人难以理解。民国初期中国的文化发展几乎停滞不前,而在现代文化发展突飞猛进,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在文化发展速度之快的今天文言文已列入学校教学课程,已被尊称为国学,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同时受到现代文学家们的尊崇。 我反反复阅读了十几遍,文章的潜在思想在说明一个我无法理解,思考还不够透彻的思想理念。应该就是鲁迅先生从个侧面来讲中国文学发展必须改革的一个趋势,其目的就是推行新文学,提倡白话文势在必行。先生提倡白话文主要原因,白话文深入浅出简单明了,无论老幼都可以学会听懂。文言文繁琐寓意深奥,叫人难以理解。孔孟之道讲的无非就

是三纲五常道德伦理,陈旧的封建教育理念。贵为哲学也有不可取之处,其实就是封建思想在作祟。 鲁迅先生推广新文化,也并非一口否决了旧文学。先生写作时也会引用文言文,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下启下的作用。文言文之所以让人难以理解,是因为短小精悍蕴藏很深的哲理。博学的人一看便懂可以完全理解;知识浅薄的人看到文言文就想云遮雾罩,无法领会其中的道理。 文章第一段,鲁迅先生一改文人墨客的温文尔雅,“要用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堕入地狱也绝不悔改,总要诅咒一切反对白话文,反对白话者。”其实这并不是先生真正的恶言恶语,他也不是厌烦了白话文,只是借着这些话来发泄内心的悲愤。白话文及新文学不能推广应用,绅士们和资产阶级文人一味追求古人的孔孟之道周庄之理,却不知道自己的思想已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并以此压迫剥削生活在黑暗底层的劳苦大众,使得他们永不的翻身。 鲁迅先生提倡白话文,推广新文学不是没有他的道理。清朝政府灭亡,一切科举制度也跟着消亡。前清遗留下来的秀才举人虽说满腹文采,却没有用武之地,与一块朽木没有什么区别。民国时期仍要使用文言文,就是那些残留在前清遗老们心里的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已根深蒂固,让他们顽固不化。民国初期的文人们不肯放弃已经不合时宜的思想教育方

鲁迅:二十四孝图

鲁迅:二十四孝图 鲁迅:二十四孝图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自从所谓“文学革命”②以来,供给孩子的书籍,和欧、美、日本的一比较,虽然很可怜,但总算有图有说,只要能读下去,就可以懂得的了。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③,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北京现在常用“马虎子”这一句话来恐吓孩子们。或者说,那就是《开河记》④上所载的,给隋炀帝开河,蒸死小儿的麻叔谋;正确地写起来,须是“麻胡子”。那么,这麻叔谋乃是胡人⑤了。但无论他是甚么人,他的吃小孩究竟也还有限,不过尽他的一生。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这些话,绅士们⑥自然难免要掩住耳朵的,因为就是所谓“跳到半天空,骂得体无完肤,──还不肯罢休。”⑦而且文士们一定也要骂,以为大悖于“文格”,亦即大损于“人格”。岂不是“言者心声也”⑧么?“文”和“人”当然是相关的,虽然人间世本来千奇百怪,教授

们中也有“不尊敬”作者的人格而不能“不说他的小说好”⑨的特别种族。但这些我都不管,因为我幸而还没有爬上“象牙之塔”⑩去,正无须怎样小心。倘若无意中竟已撞上了,那就即刻跌下来罢。然而在跌下来的中途,当还未到地之前,还要说一遍: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⑾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⑿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叶,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⒀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在书塾之外,禁令可比较的宽了,但这是说自己的事,各人大概不一样。我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⒁和《玉历钞传》⒂,都画着冥冥之中赏善罚恶的故事,雷公电母站在云中,牛头马面布满地下,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触犯天条的,即使半语不合,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当的报应。这所报的也并非“睚眦之怨”⒃,因为那地方是鬼神为君,“公理”作宰,请酒下跪,全都无功,简直是无法可想。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然而究竟很有比阳间更好的处所:无所谓“绅士”,

二十四诗品

二十四诗品 晚唐司空图 1、雄浑 【原文】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 【译文】 华美的文辞涌现在外,真切的内容充实其中。返回虚静,才能达到浑然之境,蓄积正气,笔力方可显出豪雄。雄浑的诗包罗万物的气势,高高横贯浩渺的太空。像苍茫滚动的飞云,如浩荡翻腾的长风。超越生活的表面描写,掌握作品的核心内容。追求雄浑,不可勉强拼凑,自然得来,就会意味无穷。 2、冲淡 【原文】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译文】

作家平时保持着沉静的思考,就会体会到冲淡的微妙。诗歌饱含着自然的气势,像伴随幽独的白鹤一起高飞。这境界像和煦的春风,轻轻抚摸着你的素衣,又好像响动的翠竹,柔声呼唤你同归故里。偶然达到冲淡,并不困难,勉强追求,就会很少如意。作品如果停留在表面描写,那就会和冲淡风格远离。 3、纤穠 【原文】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陰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译文】 闪动的流水鲜明耀眼,无边的陽春繁花烂漫。在幽静的山谷里,又有美人出现,碧桃的花满树争艳,随着和风摇曳在水边。柳荫掩映,小路弯弯,群莺软语,接连不断。作品越是深入这样的纤秾情景,就越能写得真切自然。适时探究,永不停步,就会和历代佳作同样新鲜。 4.沉著 【原文】 绿杉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译文】

《二十四孝图》鲁迅读后感

《二十四孝图》鲁迅读后感 《二十四孝图》本是一本宣扬儒家“孝”的观念的儿童传统读物。而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就写在于“反对白话文”的潮流争锋相对之时。下面是为你了“《二十四孝图》鲁迅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您。 《二十四孝图》是我在《朝花夕拾》中印象最深,感触最多的文章,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鲁迅先生在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时的感受。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宣扬封建孝道的书,但书中的故事真让人匪夷所思。像其中的《哭竹求笋》,在我看来似乎有些不太真实,因为万物都有它的生长规律,怎么会因为一个人而改变呢;像《卧冰求鲤》,一个人光着身子躺在冰上,无异于一种自杀,恐怕鲤鱼未到,人先冻死了;像《郭巨埋儿》,埋儿养母,看上去很有孝心,实际上却有违人性,违背了当时倡导的儒学;还有《老莱娱亲》,一个老人去装扮成一个小孩,想想都令人感到肉麻和恶心……这些让人不得不“佩服”的孝道令人发指,让人觉得“孝”是多么难啊! “百善孝为先”,人人都想做一个孝顺的人,可是“孝”真的很难吗?我认为孝其实很简单。在家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算是一种孝;与父母说说话,聊聊天,也算是一种孝;远在他乡的游子思念父母,给父母送去一份问候与祝福,多回家陪陪父母,也算是一种孝……孝的方式多种多样,谁说一定要做出一件大事才能证明孝,其实从一些小事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心意。

我在电视上曾看到过一则新闻,令我十分感动。在一个小乡村里有一位老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他每天只能与他的老伴相依为命。有一年冬天,他的老伴去世了。老人生了一场大病,生活都没有办法自理,整天都在胡思乱想。五个儿子请假回去看望老人后,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调回本地工作。他们每天晚上轮流照顾老人,陪老人说话吃饭,五年都没有断过。老人的病渐渐好了,没有请医生,也没有用药,人们都说这是孝的力量。 孝不需要惊天动地,孝顺停留在纸面或口头上真的很容易,但这样的孝是没有重量的。兄弟五人轮流陪伴父亲,五年从未间断过,令我不仅仅是佩服,更多的是感动。这种坚持,是一种爱的传递,温暖感人。孝心无关大小,不含深浅,只要用心去做了,就值得我们去尊重他们。 “孝”是中华神州大地,最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德,我们应该懂得理解长辈的心,懂得感恩、懂得孝敬长辈。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愿中华美德——“孝”道世代传承! 《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叫《二十四孝图》的文章,给我印象十分深刻,颇有感受。 文章讲的是作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800字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细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 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 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 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 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 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 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叶,看那题着 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 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 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说 明云,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 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 此子?但是刘向《孝子传》所说,却又有些不同:

巨家是富的,他都给了两弟;孩子是才生的,并没有到三岁。结末又大略相象了,及掘坑二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赏析:<<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其中《二十四孝图》给我影响最深。文中主要是批 判封建孝道观念,读来胜让人惶恐,不仅觉得就是观念与当今所持态度不同的何止十万八千里之远。开篇作者反对妨害白话者,态度尖锐,亦使人想起鲁迅先生是中国历史上写白话文的第一人,鲁迅先生认为,勿徒的古书是束缚儿童想象力的。从我的小同学因为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叶,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可见,那时的儿童对诸如此类的新的形式的书籍是多么喜爱,这就是白话。 接下来,作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选文分析了郭巨埋儿的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二十四孝图》对荒谬愚

二十四诗品赏析

二十四诗品 唐〃司空图 一、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 二、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三、纤穠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四、沉著 绿杉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

大河前横。 五、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踪。月出东斗,好风相从。太华夜碧,人闻清钟。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玄宗。 六、典雅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七、洗炼 如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返真。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八、劲健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九、绮丽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淡者屡深。雾余水畔,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尊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十、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蘋。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十一、含蓄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满绿酒,花时反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十二、豪放 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气,虚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十三、精神

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完整版

《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 总结精选(1): 《二十四孝图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是古代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集中体现。古话说三岁定一生,能让小朋友在他们记忆的黄金时期阅读这些经典,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典之精髓就会慢慢地在他们身上发酵。为什么要孝?孝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回报,叫做慈乌反哺:父母给你生命,所以你要善待父母之生命。让小朋友怀着同情之心去了解古人,并非要件件照办,而是想透过这些故事,让他们明白人世间还有孝字! 孔圣儒学是国学的根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目前少年儿童的国学启蒙教育活动正蓬勃兴起,而诵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孝经》等,这些堪称蒙学之冠的读物,长期的耳濡目染,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精髓,将会在少年儿童的心灵深处根植下来,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养分。为方便孩子们自主阅读,本书个性加注精准的汉语拼音,并将传统蒙学中不贴合现代观念的部分做出个性提示,使孩子们理解正确的教育。另外还有超值赠送的描红本和诵读本,使学习更加深入。关注教育的家长们,快快让您的孩子加入到读经的行列中吧,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向真、向善,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总结精选(2): 《二十四孝图》的主要资料是什么? 答: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传统的宣扬儒家孝道的儿童读物,那里鲁迅先生借儿时自我阅读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对但是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尖锐的抨击。 总结精选(3): 《二十四孝图》是现代著名作家鲁迅所写,出自鲁迅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之后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新《二十四孝图》,乃陈少梅先生41岁时盛年之杰作,其题材不多见,笔墨工雅,设色清丽, 非同寻常,故堪称国之重宝。 另有,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他从自我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述了在他本人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 总结精选(4): 二十四孝图主要资料概述: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观念,溯源于远古氏族公社时期。春秋末年,孔子、曾子对孝作了系统论述,遂成为儒家伦理的重要资料。

司空图:诗品

司空图 837~908 中国唐代诗论家,诗人。字表圣,自号耐辱居士,知非子。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咸通十年(869)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唐末政局混乱他归居中条山王宫谷别墅中,游吟于泉石林亭间。曾作《休休亭记》以示放达。朱全忠灭唐,召他为礼部尚书,不就。朱杀哀帝,他不食而卒。 司空图有文集和诗集。他的诗论代表作是《二十四诗品》。其中把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意境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24品类,每品用12句四言韵语来加以描述,也涉及作者的思想修养和写作手法。 司空图论诗的名著是《诗品》。这是讲诗作的风格的,分为二十四种,是:雄浑,冲淡,纤秾,沈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风格是由内容、表达以及作者的学识为人甚至一时情趣等诸多条件所形成,虽然有特色,却很难说明。不得已,只好用象征的手法,举韵味相近的事物来旁敲侧击。如“雄浑”是: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 每一种都用四言诗体十二句来说明,其中有的用语也有韵外之致,富于禅意。如这里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就是。其他各种风格的说明,用语也有不少富于禅意。如: 冲淡——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纤秾——乘之愈往,识之愈真。 沈著——所思不远,若为平生。 高古——泛彼浩劫,窅然空踪。……虚伫神素,脱然畦封。 典雅——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洗炼——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 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精神——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缜密——是有真迹,如不可知。 疏野——但知旦暮,不辨何时。 委曲——似往已回,如幽匪藏。 形容——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超诣——远引若至,临之已非。 飘逸——如不可执,如将有闻。 其中尤其“超以象外”,“不著一字”,是更明显地用禅意说明诗意,因为作诗是不能离象,更不能离开文字的。 ——《禅外说禅·第十三章禅的影响(上)·13.3.1 司空图诗品》作者:张中行 与钟嵘《诗品》以品评作家作品源流等的内容不同。《二十四诗品》收于《全唐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_二十四诗品_别笺_凌郁之

2004年7月古籍整理研究学刊Jul. 2004 第4期Journal of 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Studies No.4 《二十四诗品》别笺 凌郁之*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433) 摘要:《二十四诗品》前人笺注有多种,本文于前人所注之外续有所获;或有可助理解文义之材料,亦并录以备考。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注释 中图分类号:G2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04)04-0089-06 自复旦大学陈尚君先生、汪涌豪先生《二十四诗品》伪书说[1]提出以来,围绕着《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学界展开了持久而激烈的争鸣,迄今尚无定论。论者多致力于文献考据或理论阐释,而一时对于《二十四诗品》的本文考释似乎被冷落了。有鉴于此,笔者数年来处处留心,薄有所获。现在整理出来,以求教于方家。 《二十四诗品》注解本主要有清代孙联奎《诗品臆说》、杨廷芝《廿四诗品浅解》、杨振纲《诗品续解》、无名氏《诗品注释》等,今人有郭绍虞《诗品集解》、乔力《二十四诗品探微》、刘禹昌《司空图诗品注释》、曹冷泉《诗品通释》、赵福坛、黄能升《诗品新释》、杜黎均《二十四诗品译注评析》、祖保泉《〈二十四诗品〉语词征信录》、《〈二十四诗品〉解说》(《司空图诗文研究》)、萧水顺《司空图诗品注释》(《司空图诗品研究》)、詹幼馨《司空图〈诗品〉衍绎》等数种。 笔者笺释皆出上述各家之外。本文以《二十四诗品》品目先后为序,先录须注之诗句,后用括号标以所在品目。主要从语源上考释,备录材料,但求直观,一般不作强解。因为《二十四诗品》的真伪及其究竞出于唐宋或元初尚未定论,故本文基本是就《二十四诗品》的文本作稽考,力求客观讨源,不受主观拘牵。间或涉及前人所注而略致商榷;有些材料有助于理解文义,亦备录之;为求清楚悦目,每条之下往往分数小段;为避免繁冗,除今人著述作尾注并标明版次、页码外,其他均只作随文简注。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雄浑》) 《五灯会元》卷一二福严保宗禅师:“独超象外,且非捉兔之鹰;混迹尘中,未是咬猪之狗。”宋释正觉诗:“默游量外,直照环中”(《禅人写真求赞》,《全宋诗》卷一七八一),又“劫外游神,环中契真”(《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全宋诗》卷一七八三)。 祖保泉《〈二十四诗品〉校正》:“怀悦本作‘寰中’,‘寰’字误。……前人偶有把‘得其环中’写成‘得其寰中’的,只能视为笔误。”[2]然观《五灯会元》之以“象外”与“尘中”相对,知作“寰中”或亦有理。王夫之《姜斋诗话》引作“规以象外,得之圜中”。 诸家注本多援引《庄子?齐物论》“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及《文心雕龙?体性》“得其环中,则辐辏相成”句,意亦可通,但于“环中”一词似犹未惬。 [备考]饶宗颐曰:“司空表圣之《赞香严长老》,曰:‘大师之旨,吾久得之。’……表圣自言得之,则其参禅必有所得。观《二十四诗品》,以‘雄浑’居首,曰:‘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虽用庄子之言,而‘环中’即圆相之○也。又其句云:‘不似香山白居士,晚将心境著禅魔。’其不缚于禅,信能深知禅者。”[3] 收稿日期:2003-11-09 作者简介:凌郁之(1968—),男,安徽舒城人,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主要从事唐宋文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外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题型整理及答案

《二十四孝图》 1. "我"收到长辈赠送的二十四孝图是一种怎样的反应? 恐惧,害怕他父母把他杀了,煮成肉汤给他奶奶吃。 2. 读完后又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更害怕了。害怕他父母把他杀了,煮成肉汤给他奶奶吃。 3. 列举7个有关二十四孝图的成语故事. 陆绩怀橘,哭竹生笋,卧冰求鲤,割肉喂母,杀子喂母,典子为母,卖身葬父 4. 鲁迅先生对二十四孝图所列举的孝子们的做法持什么态度? 鄙视的态度 5. 他认为应该怎样孝顺父母才是正常的? 根据生产力的实际情况,简单的赡养照顾 6. 作者虚拟自己仿效"陆绩怀橘" "哭竹生笋:"卧冰求鲤"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揭示道德家们的虚伪(包括现代人),他们故意捏造那种现实中不存在的道德高标, 以突显自己的价值, 7. 这些话,绅士们自然难免要掩住耳朵的,因为就是所谓“跳到半天空,骂得体无完肤,——还不肯罢休。”而且文士们一定也要骂,以为大悖于“文格”,亦即大损于“人格”。 岂不是“言者心声也”么?“文”和“人”当然是相关的,虽然人间世本来千奇百怪,教授们中也有“不尊敬”作者的人格而不能“不说他的小说好”的特别种族。但这些我都不管,因为我幸而还没有爬上“象牙之塔”去,正无须怎样小心。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这段议论是针对那些反对白话文的人的,顺便讽刺了陈西滢对他的攻击。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这话听起来很恶毒,歇斯底里,和西洋绅士的体面格格不入,所以绅士不愿听,要掩 住耳朵。后面带引号的是陈西滢攻击鲁迅的话,说他喜欢骂人。鲁迅引用他的话讽刺了他一下。意思是我就是要骂人,你这种西洋装逼绅士一定要堵着耳朵。是一带而过的 讽刺。 文格就是人格,这是一个传统的说法,文章的品位代表着人品。这个传统很远,大概 是来自孟子。所谓论文必须要知人。 言者心声,这都是中国古典的诗论、文论,出自扬雄的法言,当然扬雄也是从古代的 诗言志那一套发展来的,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后面一句也是说的陈西滢。他说鲁迅的小说好,但是鲁迅的人格不好。鲁迅在这里也 是借机讽刺他几句,发泄一下。称他为特别种族。 象牙塔指的就是大学,和教授有关。所以鲁迅说不用小心,他就是要骂,骂那些反对 白话文的人。

《二十四诗品》

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中国诗学上的不朽篇章,其中的《典雅》章更是千古传颂的绝唱。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是典雅章的文眼,也是唐人所推崇和追求的境界和品格。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它。它给我的感觉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它既奔涌升腾,又宁静致远。我一直觉得,那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和追求。 二十四诗品 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苒苒在衣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纤秾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 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沉著 绿杉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 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波浩劫窅然空踪月出东斗好风相从 太华夜碧人闻清钟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玄宗 典雅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洗炼 犹镰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淄磷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体素储洁乘月返真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劲健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 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绮丽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溃者屡深雾余山青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樽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予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水采苹薄言情晤悠悠天钧 含蓄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绿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豪放 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返气处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精神 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池台碧山人来清酒满怀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缜密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生造化已奇水流花开清露未晞要路愈远幽行为迟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疏野 惟性所宅真取弗羁拾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屋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清奇 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汀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履寻幽载行载止空碧悠悠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委曲 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杳霭流玉悠悠花香力之于时声之于羌似往已回如幽匪藏水埋漩洑鹏风翱翔道不自器与之圆方 实境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晴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 悲慨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意苦若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往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二十四诗品

二十四诗品 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它不仅形象地概括和描绘出各种诗歌风格的特点,而且从创作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各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对诗歌创作、评论与欣赏等方面有相当大的贡献。这就使它既为当时的诗坛所重视,也给后来以极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 1.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2.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3.纤秾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 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4.沉着 绿杉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 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5.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踪。月出东斗,好风相从。 太华夜碧,人闻清钟。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玄宗。 6.典雅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7.洗炼 如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体素储洁,乘月返真。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8.劲健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 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9.绮丽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淡者屡深。雾馀水畔,红杏在林。 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尊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10. 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11. 含蓄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 如渌满酒,花时反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12. 豪放 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气,处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 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13. 精神 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楼台。 碧山人来,清酒深杯。生气远出,不着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14. 缜密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生,造化已奇。水流花开,清露未晞。 要路愈远,幽行为迟。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15. 疏野 惟性所宅,真取不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室松下,脱帽看诗。 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16. 清奇 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竹,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屟寻幽。 载瞻载止,空碧悠悠,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17. 委曲 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杳霭流玉,悠悠花香。力之于时,声之于羌。 似往已回,如幽匪藏。水理漩洑,鹏风翱翔。道不自器,与之圆方。 18. 实境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清涧之曲,碧松之阴。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 导读:《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500字_【1】 鲁迅所有的文章里面,我最喜欢的是《二十四孝图》。其实,《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们的故事,原本该是很感人的。只可惜,一代代人们给它披绫挂彩,涂脂抹粉,将感人的真实涂抹成了让人反感的矫情。就如同一个女子,任凭她再怎么美丽,若是脸上抹了过于厚重的脂粉,也唯有让人反胃而已。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对《郭巨埋儿》的描写。这一段让我深刻的感受到封建社会的腐朽。鲁迅先生在《旧事重提》中说:“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鲁迅先生还不无讽刺地说道,不仅他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特别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不是让谁照著学,而是一点,让大家明白,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我们应该去爱自己的的父母,害自己的孩子是不对的,但要学习这种文化,而非是模仿是通过故事告诉大家孝敬父母。 绅士赤条条的躺在冰上面”借用的是“卧冰求鲤”的故事。《晋书?王祥传》说他后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借用的`是“子路负米”的传说。子路,姓仲名由,孔丘的学生。他服侍

父母时,自己只吃粗劣的饭菜,为父母到百里以外去背米。”鲁迅在前文已说过,学“子路负米”并不难,而“卧冰求鲤”则有点危险。这里讽刺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但却很少看见那些“绅士”、“将军”为老百姓做出类似“卧冰求鲤”、“子路负米”这样的善事来。 让我们的英雄走下神坛吧,还他们各自的本来面目,那些不见得多么完美、然而充满了人情味的面容,那些褪去了“神”的光环、然而闪耀着“人”的光辉的面容。 让我们唱起普通人的赞歌吧,歌唱那些软弱、怯懦、犹豫背后的高贵与坚强,赞美那些挺立于平凡身躯中的铮铮傲骨。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500字_【2】 随便一翻《二十四孝图》,这样的字眼映入眼帘:“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哭竹生笋”。“刻木事亲”、“埋儿奉母”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迷信思想严重;“尝粪忧心”则让人恶心。 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尝粪忧心”令人发指。先说说那个郭巨埋儿吧。说是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

二十四诗品

二十四诗品 划时代意义:由过去的诗歌语言风格研究转入了诗歌意境风格的研究 一、雄浑篇 原文:大用⑴外腓⑵,真体⑶内充。反虚⑷入浑⑸,积健⑹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⑺。持之非强,来之无穷。 注释: ⑴、“大用”之说亦见庄子,《人间世》篇记载那棵可以为数千头牛遮荫的大栎树托梦给对它不屑一顾的木匠说:“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所谓“大用”即“无用之用”也。“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⑵、腓,原是指小腿肚,善于屈伸变化,此指宇宙本体所呈现的变化无穷之姿态。 ⑶、真体,即是得道之体,合乎自然之道之体。《庄子?渔父》篇中说:“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於俗。” ⑷、“虚”,是自然之道的特征,《庄子?人间世》云:“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⑸、“浑”是指自然之道的状态,《老子》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⑹、“健”是《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意,唐代孔颖达《正义》云:“天行健者,谓天体之行,昼夜不息,周而复始。” ⑺、“环中”之说源于《庄子》,《齐物论》云:“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蒋锡昌《庄子哲学?齐物论校释》云:“…环?者乃门上下两横槛之洞;所以承受枢之旋转者也。枢一得环中,便可旋转自如,而应无穷。此谓今如以无对待之道为枢,使入天下之环,以对一切是非,则其应亦元穷也。”又《则阳》篇云:“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郭象注云:“居空以随物,物自成。”也就是说,一切任乎自然则能无为而无不为。 意义分析: 雄壮、浑厚 首四句讲的是“雄浑”美的哲学思想基础和具体解释。“大用外腓”是由于“真体内充”,讲的就是道家和玄学的体用、本末观。如无名氏所说:“言浩大之用改变于外,由真实之体充满于内也”;“返虚人浑,积健为雄”,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具体解释了“雄浑”。虚,故能包含万物,高于万物,因此只有达到“虚”,方能进入“浑”的境界。此句之意谓像宇宙本体那样不停地运动,周而复始,日积月累,因内在自然之健,而有一股雄浑之气。 中四句是进一步发挥前四句的思想内涵:雄浑之体得自然之道,故包容万物,笼罩一切,有如大鹏之逍遥,横贯太空,莫与抗衡。宇宙本体原为浑然一体,运行不息的一团元气,因为它有充沛的自然积累,所以才会体现出雄浑之体貌。所谓“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讲的是自由自在,飘忽不定,浑然而生,浑然而灭,气势磅礴,绝无形迹,自然生化而毫无人迹也正是自然之道的体现。这里所运用的是一种意象批评的方法之运用,也是《二十四诗品》的基本批评方法。 后四句则是对雄浑诗境创作特点的概括。“超以象外”为虚,“得其环中” 为浑,此二句就是“返虚入浑”,此云“雄浑”境界的获得,必须超乎言象之外,而能得其环中之妙。说明此种雄浑境界之获得必须随顺自然,而决不可强力为之,故云:“持之匪强,来之无穷。”这实

鲁迅二十四孝图阅读心得5篇

鲁迅二十四孝图阅读心得5篇 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他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他本人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鲁迅二十四孝图阅读心得5篇,欢迎阅读参考! 鲁迅二十四孝图阅读心得(1) 最近看了鲁迅散文合集,里头收录了朝花夕拾的大部分,当中有一篇文章在我看来十分有反思的价值,这就是《二十四孝图》,遂决定作为这次选修课的作业,也顺便好好思考一下,这篇文章给我们带来的反思。 文章开头一直提到了白话文与妨碍白话文的内容的斗争,尤其是两次提到的“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这句话,初读起来好像有些不符题意,明明是应该写关于《二十四孝图》的内容,怎么又和百话文扯上关系了呢?通读完全文,我好像有些明白,这两句话就是摆正了鲁迅本文所要表达的观点和思想,这个下文会提到。 接下来是正文正文刚开始写道:“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细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 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这里提到了鲁迅的童年,至少他是不怎么满意的,9自然,除了有些书可看除外)接着介绍这本书的来历(他是如何获得的),下来便是全文的重点,通过拣选几张孝图的讲解,尤其是那种不合情理的孝道的体现,如文中提及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批评和指责了严重变了味的“孝”并非真孝。 鲁迅指斥了诸如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文中主要是批判封建孝道观念,读来胜让人感叹,感到观念之差因年代的不同而变得及其遥远。开篇作者反对“妨害白话者”,态度尖锐,亦使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它不仅形象地概括地描绘出各种诗歌风格的特点,而且从创作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各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对诗歌创作、评论与欣赏等方面有相当大的贡献。这就使它既为当时的诗坛所重视,也给后来以极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 司空图在刘勰等前人探讨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提升,将诗的风格细分为二十四种,即:雄浑、冲淡、纤穰、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每种都以十二句四-言诗加以说明形式整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之为“诸体毕备,不主一格”。《二十四诗品》论风格的最大特点,便是着眼于各种风格的意境,而不注重:它们形成的要素与方法。作者用诗的语言,为各种风格描绘出一幅幅意境,对这种风格的创造方法则在行文中略加点拨。有的通篇是感性的形象画面,,而毫不作理性的逻辑分析。如“清奇”:“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汀,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屟寻幽。载瞻载止;空碧悠悠。神出古异,澹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只是给出了一种“清奇”的意境而全不说破,让读者.自己去咀嚼、体悟、把握,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大部分篇章虽有几句对表现方法与特点的理性点拨,却也尽量保持形象性与诗意,与整篇的意境相一致,相融会。如论“纤铱”:“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诗中所描绘的幽远、静谧、明丽的春日景象,便是所谓“纤称”风格。“乘之愈往,识之愈真”等句,可以视为对此风格的理论分析,即愈是深人体验观察这自然风光,便愈能认识它、把握它,在表现上也愈会避免与古人陈陈相因而新意无穷。这无疑是说客观世界是诗的源泉。但“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又可视为诗中那位,主人公在深入探胜寻幽,而与前面的诗句仍保持着形象上的一致。 《二十四诗品》虽被称为“诸体毕备,不主一格”,其实全都打上作者世界观的烙印,体现着作者作为一名希心释道、笃好虚淡、落落寡合、内心悲凉的隐者的倾向与情绪。他以意境说明风格,其中的“意”往往是“幽”、“独”、“淡”、“默”,其中的“境”则往往是荒旷,是虚寂,是月夜,是夕照。即使那些“雄浑”、“豪放”、“劲健”、“旷达”的风格,也缺乏鼓舞人向上的精神力量。而在哲学层次上统摄这些意境的,则是“道”、“真”、“素”、“虚”等庄老和玄学的概念术语。所以严格说来,它并非“不主一格”,在总体上均倾向于冲淡。 “诗品”的“品”可作“品类”解,即二十四类;也可作“品味”解,即对各种风格加以玩味。司空图好以“味”论诗。他在《与李生论诗》中说:“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他要求诗应有“味外之味”。所谓“味外之味”,便是“韵外之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也就是具体的艺术形象所引发出的联想、想象、美感的无限性。《二十四诗品》论风格也贯穿着这种艺术好尚。如“雄浑”中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含蓄”中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形容”中的“离形得似,庶几其人”,等等。由于受老庄思想的影响,要求诗自然而不做作,真纯而不虚矫,随兴而不勉强。这些贯穿全书的思想,也是对诗艺的贡献。 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