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用学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浅谈语用学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浅谈语用学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浅谈语用学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摘要合作原则能够使人们的言语交际顺利地进行,礼貌原则能够很好的解释人们为什么在说话的时候有意的违背合作原则。本文简单介绍了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合作原则内部的联系、礼貌原则内部的联系以及两者之间在言语交际中的关系。

关键词语用学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交际

Abstract Cooperation principle can make people's verbal communication smoothly, while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can explain why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speaking against the principle of cooperation.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tent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 Highlighted links within the principles of cooperation, politeness and the internal links between the two principl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rbal communications.

Key Words Pragmatics Cooperative principle Politeness principle Verbal communication

前言

语言运用,简称语用,是交际双方在一定的场合,为着一定的目的,以某种方式进行的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的活动。语用学(pragmatics)是研究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如何得体地、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学科。语用学的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先后提出的,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语用学才逐渐形成和发展为独立的学科。[1]在此期间,美国哲学家格莱斯(H. Paul Grice)系统的阐发了会话含义,为了确保会话的顺利进行,提出了“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的理论,以达到谈话时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格莱斯合作原则的提出,引起了不少人对于会话含义的研究,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Geoffrey Leech)就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对合作原则进行了有益的补充。[2]

一、合作原则

格莱斯1967年在哈佛大学作了三次演讲,在演讲中提出了合作原则。

他指出:在言语交际中,双方都希望所说的话语互相理解,彼此总是需要互

相合作的,因此都遵循合作原则来达到预期的目的。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包括四条准则:真实(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适量准则(Quantity Maxim)、关联准则(Relevant Maxim)、方式准则(Manner Maxim)。

仔细分析会发现这四条准则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

上文已经说到合作原则是应用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的,既然如此,那么如果要求会话要真实,首先就必须与所谈话题有关,即要满足真实准则之前要先满足关联准则。

例如:A:河南师范大学的性质是?

B:它是一所省属重点师范院校。

C:我的高考分儿不过提档线。

在这个例子中,B的回答满足了真实准则,并且也满足了关联准则。而C的话语单从这句话来说可能是真实的,但是C跳过了A的问题从而将话题转入了下一个话轮,与A的提问没有直接的关联性,因此也就无法探讨他是否遵循了真实准则。

另外,我们不难发现方式准则中要求的显豁、明确、简洁都与适量准则有关,因此,我认为在满足方式准则之前应先满足适量准则。

例如:A:请您简单谈一下对该公司的印象。

B:很好。

这可能是应聘中会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B的回答可不是一般的“简单”啊,给人的感觉是虽不难懂但很晦涩。一个“好”字,怎么个“好”法儿,“好”在哪里,为什么觉得“好”,“好”中有没有瑕疵?不管他是出于紧张、词汇缺乏或是心里有别的想法不想继续交谈下去,但这样的回答很明显:量不足。

又如:A:小张是怎么认识小李的?

B:下雨那天,他借小李了一把伞。

在这个对话中,B的回答是个歧义句,小张和小李谁是逻辑意义上的施事谁是受事就搞不清楚了。那么我们通过句法变换插入介词去改变这个歧义句:“他借给小李了一把伞”和“他向小李借了一把伞”。加入介词句义就明确了,很显然,B的回答也是由于量的不足。

再如:A:你刚从郑州回来吗?

B:对啊,我早上吃过饭,去菜市场帮我妈买了菜,又帮我小侄儿辅导了功课,快十一点才去车站买票回来。

B的回答很啰嗦,说了很多冗余信息,其实前半句就已经很简洁的回答了A的提问。

由此可见,方式的违背多是由于量的把握不够好,晦涩、和歧义是由于信息量少而造成啰嗦则是由于量多。

从总体上来看合作原则,我认为关联准则是这四条准则中的前提。如果与话题无关,则无法针对此话题去判断真假,也就更无所谓量的多少与表达方式是否清楚明白了。关联准则和真实准则是就话题内容本质而言的,而适量和方式准则在我看来虽也与本质有关,但更关注的是话语的得体与否。

那么在实际交往中,人们会经常违反合作原则。格莱斯(Grice)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

1、说话人宣布不愿合作。如在新闻媒体的采访中会经常听到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说到:“无可奉告”或一句简单的“不知道、不清楚……”这些就会导致交际的中断。

2、说话人撒谎,却又悄悄地不让听话人发觉,从而将听话人误入歧途,上当受骗。这些最常见的就是那些传销人员,他们的传销违法活动违反了真实准则,还有一些算命先生的骗术都是违反合作原则的。

3、说话人可能面临顾此失彼的局面。

例如:A:王老师住哪儿?我明天想到她家去。[4]

B:她住河师大家属院。

在这个例子当中,B确实不知道王老师的具体地址,而只知道是在家属院,具体的哪一区哪一单元哪一户确实不清楚,那么他违反了适量准则是为了维护真实准则。但是如果他明明不知道准确地址,却假装能说出具体的地方,那么他可能就会为了适量而违反真实准则。

4、说话人可能有意不遵守某一准则。[3]

例如:A:天快黑了,几点了现在?

B:咱儿子刚放学回来。

在这一例子中,表面上看B答非所问,违反了关联准则。但是A其实是可以从他们儿子下午放学回家的时间进行推断的。[4]

二、礼貌原则

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Geoffrey Leech)在格莱斯之后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跟“合作原则”相关,“礼貌原则”的核心是场合、关系和方式。一定的“场合”决定着“说什么”,一定的“关系”决定着“对谁说”,一定的“方式”决定着“怎么说”。从总体上看,礼貌原则是以“利他”作为特征的。具体而言,礼貌原则可分为六条准则:得体准则(Tact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

以上各项的次准则只是说话着重点不同,在我看来存在着些许的联系。

(一)得体准则和慷慨准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讲应该如何对待他人;而后者则讲如何对待自己。

例如:A:“李教授,您名誉全国,在学界也是泰斗,知道您向来爱才,希望您为逼人的拙作提一些宝贵意见。”

单此一句话就把这两个准则都表现了出来,“教授”、“名誉全国”、“泰斗”、“宝贵…”使别人多受益少吃亏,“鄙人”、“拙作”使自己少受益多吃亏。

(二)赞誉准则和谦逊准则也是同一问题的两方面。前者规定如何看待他人,后者规定如何看待自己。

例如:“你懂得真多。”

“哪里,还是你懂得多。”

“你懂得多。”

“惭愧惭愧。”

“谦虚谦虚。”

“咱们别争了,这样下去没个完,您爱才我心领。”[1]

在这个例子中,看待他人“懂得真多”、“懂得多”、“谦虚谦虚”、“爱才”,看待自己“哪里”、“惭愧惭愧”。

另外,从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得体准则和赞誉准则都是针对他人的,并且要使话题得体经常要用到赞誉的词句;慷慨准则和谦逊准则都是针对自己的,同样,要慷慨,使自己多吃亏少受益,自己必须要谦逊才行。

(三)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也是相互联系的。

一个人要表达与别人的观点尽量一致,减少分歧,那么在情感上就不应是对立的、反感的。试想在言语交际中,两个人有矛盾,在情感上是对立的,那么就同一个问题是很难达成一致的。

例如:A:“现在白菜一公斤七毛。”

B:“哪儿啊,现在市场价是一公斤七毛一。”

同样,两个人的意见老是不一致的话,那么他们的感情也会变得很不融洽的。

三、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关系

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的合作非常重要。常言说的“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就是说双方必须有着良好的交际愿望,这样才能彼此默契,言语交际才能顺利进行。在非常成功而又顺利地交谈中“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会同时出现。例如:

1、A: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cinema with me tonight?

B:I’d like to , but I have something urgent to do tonight. [5]

在这句对话中“I’d like to,but”是很礼貌的用法,遵循了礼貌原则里面的一致准则,之后的那句话遵循了合作原则里的真实准则。这两个原则的同时应用既准确又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使双方都不至于尴尬。再如:

2、A:Mr. White, I have a flat tire .Could you give me a hand?

B:I’m very sorry, but you see, I’m very busy now.[5]

但是在大多数场合,“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并不能兼顾。例如:

(一)维护礼貌原则而违背合作原则的情况:

1、违反合作原则中真实准则。

(1)骑了十几公里的自行车,又过了吃晚饭的时间,李老师饿了。

“李老师,请在这里吃个便饭吧。”

“不,不。不客气。我吃过饭来的。”

李老师根本没有吃晚饭,他却说“我吃过饭来的”,违反了合作原则的真实准则,但作为班主任家访是不便在学生家里吃饭的,他的话维护了礼貌原则里面的得体准则。[1]

(2)该开饭了,大家也都从客厅围坐在了餐桌前,桌上摆满了酒菜。

“实在不好意思,怠慢了,家里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家常便饭啊。”这是咱们中国典型的待客之道,维护了礼貌原则的谦逊准则,违反了合作原则的真实准则。但是在咱们国家,“礼多人不怪”,这种礼貌准则是受大家推崇的。

在英文交际中这样语用情境也很常见。例如:

A:John has just borrowed your car.

B:Well,I like THAT.

B说的是反话,说话人要真正表达的意思是:“我讨厌这样不经同意就借走车子”,但他为了避免同礼貌原则的慷慨准则相抵触,不想让别人直接洞察他内心的不满,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真实准则。[6]

2、违反合作原则中的适量准则。

例如:A:We’ll all miss Bill and Mary, won’t we?[7]

B:Well, we’ll all miss Bill.

B显然违反了量的准则,因为A的意思是想证实大家都会想念Bill和Marry,而B只肯定了会想念Bill,却有意不提Marry,恪守了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准则,所以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中适量准则。再如:

A:Someone has eaten the cake on this desk.

B:It wasn’t me.

在这个例子中说话人早就知道是谁吃了桌子上的蛋糕,但没有说是谁,用“someone”来取代,违反了适量原则,但却维护了礼貌原则。

3、违反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

例如:A:What do you think of my boyfriend?[8]

B:His T-shirt is nice.

B的回答很巧妙,因为出于遵守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准则,减少正面冲突,有意违反了关联准则,事实上B并不觉得A的男友怎么样,只是没有直说罢

了。再如:

A:小李那人太不诚实了。

B:那什么,你五一放假准备去哪儿玩?

A在向B抱怨小李的不诚实,但B却把话题给转开了。要不然是B不同意A的看法,要不然是B不喜欢这个话题,不习惯于公开表示对别人的批评,或者这时候小李刚巧走过来,B把话锋一转,挽留了A的面子。总之,B都是出于礼貌的考虑而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9]

4、违反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

例如:A:Where is your father?[8]

B:He is either in the house or in the garden.

B不能准确说出他爸爸在哪里,其实他可以如实的告诉A说“I don’t know”。但是,这样的话,很可能A就会认为B没有礼貌,或误会B是不想告诉他。所以B出于礼貌的考虑,把话说得模棱两可,既满足了A的要求,又暗示A他不能够准确说出爸爸到底在哪里。再如,贾芝列举了一个很典型的违反方式原则的例子:

A:Miss X sang “Home sweet home”.[7]

B:Miss X produced a series of sounds that corresponded closely with the score of “Home sweet home”.

这位演唱评论家的回答,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的方式准则,若简练的评价应该是X小姐唱的很难听,可这样就会让X小姐丢尽面子。为了恪守礼貌准则,评论家只好啰啰嗦嗦地进行描述。

5、同时违反合作原则的几条准则。

其实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Grice的四条准则又相互重叠的地方。既然真实准则违反了,话语必然或多或少;说话相关性不够,也必然导致说话方式不当。也就是说,有时在言语交际中可能会为了维护一个原则而同时违反几个准则。例如:

中国学者李柱丞在日本与日本友人讨论《源氏物语》。中国学者谈到:《源氏物语》中的《桐壶》就是我国唐代白居易《长恨歌》的影子,而第四回的《夕颜》,同样出自白居易的《闻野砧》。日本友人问:——你以为《源

氏物语》是抄袭之作?中国学者回答:——哪里,我只是认为樱花兼有梅花香。

中国的学者在回答中,用樱花和梅花做比喻,突出了礼貌原则,没有正面回应是否是“抄袭”的问题。这样的答话实际上同时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真实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等。但是既照顾了对方面子,又侧面回答了对方的提问。[9]

(二)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互相矛盾:

“陈幺妹同学,既然你回来了,就不妨一块儿听听。我的意见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连您自己都觉得不一定正确,干嘛还要说呢?”

?!李老师怔了一怔,还是说了下去。

李老师对陈幺妹说话,违反的是合作原则中的真实准则,即李老师并不真的认为自己的意见不正确;遵循的是礼貌原则中的谦逊准则,即增加对自己的贬损。陈幺妹的回答,违反的是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准则(没有尽量减少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遵循的是合作原则的真实准则,即直接明确的说出自己的观点。[1]

但是我们也能很明确的知道,陈幺妹的这种说话方式是不会被大家所接受的。她虽然遵循着合作原则,但是在社交语用中,他们的谈话却不能继续下去。

以上举得这么多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在日常交际中,很少会遇到为了维护合作原则而违反礼貌原则的。即使在有些言语中确实需要遵循合作原则中的某些准则,如需要真实,可能会因为信息的真实在一定成都上使谈话不愉快,那么说话者也尽量会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权衡之后在礼貌原则的基础上说出事情的真实结果。而那些为维护礼貌原则违背合作原则的对话都是言语交际中的说话技巧,这些也都是在不触犯原则性问题的基础之上的。总之,人们在实际的会话过程中会把礼貌原则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首先遵守礼貌原则,其次再遵守合作原则,有时礼貌原则是对合作原则的援救,有时合作原则在礼貌原则面前主动让步,所以两者是相互益补的。[10]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合作原则是人们成功地进行交际所要遵循的原则,它在会话中起着调节说话人说话内容的作用,它是说话人在假设对方乐于合作的前提下能进行交际。但礼貌原则具有更高一层的调节作用,他维护了交谈双方的地位和友好的关系。礼貌原则很好的解释了人们有时候为什么有意的违反合作原则而采用以间接、委婉、含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都是交际中很重要的语用原则,不但他们各自内部的次准则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就是这两大原则之间关系也很密切。但在实际操作中,礼貌原则的使用频率要时常多于合作原则,那是因为我们国家是“礼仪之邦”,讲求“以和为贵”,在人际交往中,言语交流中,无不体现出“礼貌”、“和谐”。

参考文献

[1]邢福义,吴振国.语言学概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金霞.论语用学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准则[J].社科纵横,2007(3).

[3]曾建兰.探讨语用学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0(4).

[4]周新武.语言交际中合作原则与委婉语的冲突与融合[J].河西学院学报,2006.

[5]惠艳.英语委婉语对合作原则的违反及对礼貌原则的体现[J].新西部,2010(4).

[6]简坤燕.浅谈会话中合作原则的违反[J].科学咨询,2010(6).

[7]贾芝.论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关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

[8]陈昂.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J].文化研究,2009(2).

[9]张芬.委婉语:礼貌视角下的有意不合作[J].咬文嚼字,2010(4).

[10]王改丽.言语中的礼貌问题探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

语言学概论 中 合作原则一节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Thus far we have known that an utterance may allow two interpretations in some situations: the literal meaning and the non-literal meaning. In order to account for such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Grice in 1967 found that tacit agreement exists between the speaker and the hearer in all linguistic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They follow a set of principles in order to achieve particular communicative goals. Thus, Grice proposed the term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its maxims. According to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the participants in a conversation normally communicate in a maximally efficient, rational and cooperative way. They should speak sincerely, relevantly and clearly, while providing sufficient information. Make your contribution such as is required, at the stage at which it occurs, by the accepted purpose or direction of the talk exchange in which you are engaged. (1)The maxim of quality Try to make your contribution one that is true, especially(i) do not say what you believe to be false and (ii) do not say that for which you lack adequate evidence. (2)The maxim of quantity (i) Make your contribution as informative as is required for the current purposes of the exchange, and (ii) do not make your contribution mire informative than is required. (3)The maxim of relevance Make your contribution relevance. (3)The maxim of manner (4)Be perspicuous, and specifically: (i) Avoid obscurity of expression;(ii) Avoid ambiguity;(iii) Be brief (avoid unnecessary prolixity) and (iv) Be orderly. But in real communication, the participants often flout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its maxims. In such cases,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arise. The term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refers to the additional unstated meaning that has to be assumed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fall into two categories: standar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and particulat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Standar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also called 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refers to the inference that arises from observing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its maxims. Particular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refers to the implicature that arise from flouting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its maxims. In contrast, an additional unstated meaning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a specific word is referred to in linguistics as 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An utterance may be interpreted as either observing or flouting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by attributing to different contexts. Take for example B’s utterance in the following dialogue: A: May we know your age, please? B: I’m nineteen years old. We may interpret the utterance as the result of observing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thus infer that B is only nineteen years old. If we know that B is, say, fourteen years old, he or she is flouting the quality maxim,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中西方礼貌原则对比分析 语言学

中西方礼貌原则对比分析 不同文化类型中的“礼貌原则”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在礼貌用语中有充分的体现。礼貌是对比语言学中语用对比研究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在迥异的中西方文化中更是如此。中西方两种文化的礼貌原则有着较大的差异,了解这种差异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一、中西方“礼貌原则”的理论研究 1.西方文化中的礼貌概念 西方“礼貌”理论中较有影响的理论框架当属Brown & Levinson的“面子论”及Leech的“礼貌原则”。两种理论对礼貌的内涵及外延作了较为系统深刻的研究,对不同文化领域的礼貌研究都有一定影响和借鉴意义。Brown&Levinson的“面子”概念建立在Gofman的定义基础上。根据Gofman的理论,面子对每一个人来说是最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对每一个交际者来说是最基本的、不容忽视的。但Brown&Levinson 的面子概念更为具体,他们认为所有理性的社会成员都具有面子。他们根据个人需要把面子分为两类: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即个人拥有行动自由、不受干涉的权利;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即个人的正面形象或“个性”包括希望这种自我形象受到赞许的愿望。面子有双层性,而且构成面子的双方面是相互矛盾的。在交往时,一方面我们需要与对方有所关联,或者关注对方,并且要向对方表示出我们的关注。面子的“关联”方面就是积极面子,Levinson把它称之为积极礼貌(Positive politeness)。“积极面子”所常用的语篇方略是:恭听对方谈话,对其表示兴趣,表示与对方有共同之处,相互以名字称呼等。如:“Agree,I have always believed that,too.”另一方面,我们要维护一定的独立性,并且向对方表示我们也尊重他们的独立需求。面子的“独立”方面就是消极面子,Levinson把它称之为消极礼貌(negative politeness)。实施消极面子的方略主要有:最低限度地推测别人的需求和兴趣,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给别人以充分选择的余地。比如向别人建议时,可能会说“I’d enjoy going out for coffee,but I imagine you are very busy.”实施消极面子的所用方略的关键是不强加于人,使对方享有充分的自由和独立。在现实生活中,交际行为大都是威胁面子的,有时威胁积极面子,比如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表示反对,抱怨或指责他人工作干得不好,有时说不敬的话或忌讳语电是对积极面子的威胁,这是因为说话者不顾及他人的社会价值。有时一些行为会威胁消极面子,比如命令、请求等,如果对方按照命令或请求去做,就等于他自己的行为自由受到了阻碍,受到了别人的强加。为了避免或减少对面子的威胁,并使正常交际进行下去,说话者要为自己和对方的面子做出一定的努力,这就是礼貌。 2.中国文化中的礼貌概念

《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及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及礼貌原则 摘要:“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美国哲学家Grice 提出的一套假想的原则,合作原则这条根本原则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但是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循这四条准则,其实也就是因为对合作原则下的这四条准则的违反才产生了“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但是Grice 并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在此之后,Leech 又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作为对合作原则的补充。Leech 认为在日常会话中,人们往往因为遵守礼貌原则而违反了合作原则。但是实际上,人们并不总是因为礼貌才违反合作原则的。 关键词: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礼貌原则 一.合作原则和它的四个准则 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Grice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他认为,合作原则是一切成功的语言交际活动的基础,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所有参加交谈的人在他们进行交谈活动时采取的是合作的态度。 首先让我们来搞清楚什么是合作原则。它是一套设想的准则,如果在交谈过程中交谈双方都希望更好的理解对方的话语意思,就得遵循合作原则,Grice把它具体化为四条准则。 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也就是说要尽量说真话 (1)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 (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例1: A:你认为他适合做这个工作吗? B:当然了,完全适合。 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 A: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现时的交际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B: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要求的更详尽。

浅谈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417733904.html, 浅谈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作者:蔡诗萌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14期 摘要:礼貌,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Leech (1983)在其《语用学原则》中提出了礼貌原则,用以解释在语言使用中合作原则难以解释的语言现象。 关键词:礼貌原则;六大准则;面子原则 1 引言 礼貌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和谐相处的信念和行为。礼貌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标准,也制约着语言活动。然而,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有其独特的内涵。礼貌原则是由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利奇提出的。他指出,在交流过程中,人们应该关心彼此的感情,并以含蓄的方式表达情感,而不是直接伤害对方的感情。同时,他提到了礼貌原则的六条准则。因此,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正文部分分析了利奇的礼貌原则、六条准则以及对礼貌原则的评论,最后一部分是对文章的总结。 2 利奇的礼貌原则 礼貌是一个总括性术语,用于描述人际关系因素和影响语言互动形式和功能的语言选择。在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利奇之前,没有人从修辞学的角度研究过言语交际,他开创了这个领域。他指出,一般语用学包含两大修辞原则,人际修辞和话语修辞,礼貌原则在人际修辞中起着重要作用( Leech,1983 : 15-17 )。具体来说,有六条准则,每一个都包含另外两个标准。 2.1策略准则 (1)让他人的损失最小化 例如,在西方公共场所,不难发现这样的标志“请勿在这里吸烟,谢谢”。与“严禁吸烟,违者将被罚款人民币200元”的标志相比,前者减少了对他人的伤害,并慷慨地尊重他人,体现了策略准则中尽量减少对他人伤害的原则。 (2)尽量加大他人的利益

语言学合作原则的运用

语言学合作原则的运用

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及礼貌原则在语言学中的应用 摘要:“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美国哲学家Grice 提出的一套假想的原则,合作原则这条根本原则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但是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循这四条准则,其实也就是因为对合作原则下的这四条准则的违反才产生了“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但是Grice 并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在此之后,Leech 又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作为对合作原则的补充。Leech 认为在日常会话中,人们往往因为遵守礼貌原则而违反了合作原则。但是实际上,人们并不总是因为礼貌才违反合作原则的。 关键词: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礼貌原则 一.合作原则和它的四个准则 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Grice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他认为,合作原则是一切成功的语言交际活动的基础,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所有参加交谈的人在他们进行交谈活动时采取的是合作的态度。 首先让我们来搞清楚什么是合作原则。它是一套设想的准则,如果在交谈过程中交谈双方都希望更好的理解对方的话语意思,就得遵循合作原则,Grice把它具体化为四条准则。 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也就是说要尽量说真话 (1)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 (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例1: A:你认为他适合做这个工作吗? B:当然了,完全适合。 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 A: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现时的交际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B: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要求的更详尽。 也就是说,数量准则规定,我们向对方传递的信息只能是对方想得到的,不能多也不能少,不要说对方不想听到的。 例2:

(完整版)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

试论会话中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 一.会话中的合作原则 会话含义理论是理解自然语言的一种学识,它是由格莱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讲座中提出。这个理论提出,谈话的参与者都必须有把谈话进行下去的愿望。所谓成功的言语交际需要会话双方互相合作互相配合,要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正是交谈者的这种配合,使得他们能够持续地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际。交谈者在交际中所遵循的那些原则和准则就是所谓的“合作原则”,即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 合作原则又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 1)质量准则( The Maxim of Quality): A.不要说自已认为是不真实的话。 B.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2)量的准则( The Maxim of Quantity): A.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谈的现实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B.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 3)关联准则( The Maxim of Relation): 说话要贴切。 4)方式准则(The Maxim of Manner) 表达要清楚 A.避免晦涩的词语 B.避免歧义

C.说话要简要(避免赘述) D.说话要有条理 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在实际交往中,人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遵循这四条准则,甚至有时是故意违反这些准则。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人们故意违反这些准则中来,探究隐含在语言之下的那些言外之意,有时会达到幽默的效果,有时却会引起听者的误解,以至于有时说话者不得不额外的注以解释。例如在(1)对话中: 女孩:我漂亮吗? 男孩:你带眼镜的时候很漂亮。 在这个对话中女孩所期待的回答是:是的,你很漂亮。这样也遵守了合作原则。但偏偏男孩没这样回答,也就是说他违反了合作原则,所以令女孩产生了误解,她完全有理由这样想:“那就是说我不带眼镜的时候很丑了”。而男孩为了不让女孩误解,赶紧接着说“你不带眼镜的时候更漂亮。”以此来消除前句话有可能带来的负面的效果。 例(2)He is a machine. (3) Tom has wooden ears. 上面这两句话都违背了质量准则里的第一条,因为人不可能是机器,人的耳朵也不可能是木制的。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中推导出特殊的会话含义。比方说,说他是个机器,可能是想描述“他工作努力”,“他只知道干活”,“他不理解女孩的心”等,视具体情景而定。而(3)则可能说他对音乐,或其他的能用耳朵来听的东西没有鉴赏能力等等。 (4)A: Where does John live?

浅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浅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摘要:本文主要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语言交际中的礼貌现象进行了研讨,以旨更全面地向读者展示语用礼貌观。本文共分四部分:(1)礼原则的由来;(2)礼貌原则的解析;(3)礼貌策略;(4)礼貌原则的应用。加深对礼貌原则的理解可以有助于提升自身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语用学礼貌原则教学应用 一.礼貌原则的由来 (一)礼貌的界定。 在众多关于礼貌的各种文献中,围绕“礼貌”一词进行的研究主要有五个方面,具体如下: (1)礼貌是人们在交际中的一种现实目的(Politeness as areal-world goa1)。人们在说话过程中运用礼貌原则的目的就是取悦他人。 (2)礼貌是一种敬重(Politeness as the deference)。 (3)礼貌是一种语体(Politeness as the register)。语体是指“与社交语境有关的系统化变体”(Lyons,1977)。或者指在一定场合下人们说话或写作时的语言变化(Holliday,1978)。 (4)礼貌是一种话语表层现象(Politeness as an utterancelevel phenomenon)。该观点认为,礼貌是一种表层语法编码,该观点主要是离开语言运用的实际环境去研究礼貌问题。 (5)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Politeness as a pragmatic phi—nominee)。该观点在语用学界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Thomas,1995)。总之.在语用学领域,人们关心的不是说话人是否真正对他人友善,而是他说了什么,以及他的话语对听话人产生了什么影响。把礼貌看成敬重、语体,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不属于语用学的范围,而把礼貌看成一种话语表层现象,就是脱离了语境去谈礼貌,这是一种超理想化的理论,因为语言形式是和语境、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的。(二))礼貌原则提出的必要性。 在英语语用学习领域中,提及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Theory).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eve)的会话含义学说(Convocational Implicate),即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尤其是用来解释会话结构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合作原则和四项有关质量、数量、相关、方式的次准则(Quantity,Relation,Manner)用以指导说话人和听话人如何成功地进行会话。不论他们遵循或是违背这项原则,都会产生会话含义,也就是一种特殊的非自然意义。 在合作原则中.Grieve指出谈话的双方必须怀着一个相同的愿望,且双方的话语能相互理解,共同配合。然而,谈话的一方若未能遵守“合作原则”,并非为了说谎或是出于故意,有时他可能由于礼貌或语境的需要。说了一些违反合作原则的话。当另一方觉察到对方的话没有遵守合作原则时,他就迫使自己越过对方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领会说话人话语中的弦外之音。寻求说话人在什么地方体现着合作原则,由此产生会话含义,也就是一种特殊的非自然意义。后来学者们注意到.谈话双方不遵守合作原则有时是出于礼貌上的需要.所以在讨论合作原则的同时,应充分考虑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语言学家利奇(G.N.Leech)曾指出,礼貌原则完善了会话含义学说,解释了合作原则无法解释的现象,因此,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是互为益补的关系,用Leech的话说,礼

从合作原则到礼貌原则

2008年第43 期周刊摘要:“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是美国哲学家Grice 提出的一套假想的原则,合作原则这条根本原则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其实也就是因为对合作原则下的这四条准则的违反才产生了“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但是Grice 并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coop -erative principle )。在此之后,Leech 又提出了“礼貌原则”(po -liteness principle),作为对合作原则的补充。但实际上,人们并不总是因为礼貌才违反合作原则的。 关键词: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礼貌原则一、合作原则和它的四个准则 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是Grice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他认为,合作原则是一切成功的语言交际活动的基础,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所有参加交谈的人在他们进行交谈活动时采取的是合作的态度。 合作原则是一套设想的准则,如果在交谈过程中交谈双方都希望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话语意思,就得遵循合作原则,Grice 把它具体化为四条准则。 1.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 )—— —也就是说要尽量说真话(1)不要说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2.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 ) (1)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要求的更详尽。 (2)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现时的交际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3.关联准则(relation maxim) 要保证你说的每一句都和所进行的谈话是关联的,你所说的话和你们正在讨论的话题有紧密的联系,如果对方问你一些中国的事情,你就不应该告诉对方美国的事。 4.方式准则(避免赘述)(manner maxim)(1)说话要清晰明了,有所指。 (2)不要使自己的谈话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从而难于理解。在这四个准则中,前三个是规定说话的内容的,最后一个是规定说话的方式的,质量准则规定说话的真实性,数量原则要求在交谈中所传递的信息的适中性,关联原则要求说话要切题,而方式准则要求说话要简洁和有条理。在这四个准则中,关联准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合作原则就要求每一个说话人的话语都应该是切题的,同时也是和对方所说的话相关联的。只有这样语言交际才能进行下去。 二、对合作原则的违反以及会话含义的产生 但是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循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甚至在有些情况下,人们还会故意违反这些准则,比如说故意说谎,拐弯抹角的说话,把本来简单的事说得很复杂,等等。那么,人们故意违反这些原则肯定有其他的意图,也就是说,在字面意义下,肯定还有更深的隐含的意义,这就是“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在这些情形下,交谈双方都应该从对方的话语的字面含义中推导出他的真实意图,也就是要明确对方的“会话含义”,只有这样语言交际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对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的违反的具体情形。 1.对质量准则的违反 人们违反质量准则总是采取说谎的方式,有时候说话者也利用暗喻、反语、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他们的真实意图,所以在语言交际中,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经常是完全不同的,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例5:(1)有人背叛了你,你对他的行为非常气愤,当你谈起他时,你会说,“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朋友”,在这里你用的就是“反语”修辞格。 (2)“你去哪里了?我等了你几个世纪了”,“几个世纪”用的就是夸张的修辞格。 2.对质量准则的违反 例6:A :约翰什么时候到?B :明天某个时间到。 这里A 并没有给B 提供约翰到达的准确时间,这个说法隐含着或者B 并不清楚约翰到底什么时候到,或者B 不想告诉A 约翰到达的准确时间。 3.对关联准则的违反 例7:A :你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吗?B :你不是有词典吗? A 的意思是,你能告诉我这个词的意思吗?但是 B 并没有用一个陈述句来回答B 的问题,相反,B 用了另外一个问句拒绝了A 的请求。 4.对方式准则的违反 例8:A :我们给孩子们搞点东西吃吧? B :好的,但是我反对给孩子们吃 C —H —O —C —O —L —A —T —E 这是夫妻之间的谈话,B 本来应该直接把“chocolate ”这个词整个直接读出来,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故意地把这么长的一个单词一个一个字母读出来,他采用这种说话方式是为了避免孩子们听出来他们是在谈论“chocolate ”。 三、对合作原则的违反和对礼貌原则的遵守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推导出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用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呢?”Grice 提出了合作原则并指出对合作原则的违反就产生了会话含义,但是Grice 并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人们要违反合作原则。后来Leech 从修辞和语义的角度提出了“礼貌原则”,作为对Grice 合作原则的补充,Leech 认为,在语言交际中,人们为了礼貌才违反了合作原则,Leech 的礼貌原则有以下六条: 1.得体准则,又叫圆通准则(tact maxim )①尽量使他人受损最小。②尽量使他人受惠最多。 2.慷慨准则,又叫大方准则(generosity maxim )①尽量使自己受惠最少。②尽量使自己受损最大。 3.赞誉准则,又叫赞许准则。(approbation maxim)①尽量缩小对别人的贬损。②尽量夸大对别人的赞扬。 4.谦虚准则,又叫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①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赞扬。②尽量对夸大对自身的贬损。 (皖西学院外语系,安徽六安 237012) 从合作原则到礼貌原则 田灵枝 ○外语教学与研究 111

浅谈语用学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浅谈语用学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摘要合作原则能够使人们的言语交际顺利地进行,礼貌原则能够很好的解释人们为什么在说话的时候有意的违背合作原则。本文简单介绍了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合作原则内部的联系、礼貌原则内部的联系以及两者之间在言语交际中的关系。 关键词语用学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交际 Abstract Cooperation principle can make people's verbal communication smoothly, while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can explain why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speaking against the principle of cooperation.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tent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 Highlighted links within the principles of cooperation, politeness and the internal links between the two principl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rbal communications. Key Words Pragmatics Cooperative principle Politeness principle Verbal communication 前言 语言运用,简称语用,是交际双方在一定的场合,为着一定的目的,以某种方式进行的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的活动。语用学(pragmatics)是研究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如何得体地、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学科。语用学的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先后提出的,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语用学才逐渐形成和发展为独立的学科。[1]在此期间,美国哲学家格莱斯(H. Paul Grice)系统的阐发了会话含义,为了确保会话的顺利进行,提出了“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的理论,以达到谈话时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格莱斯合作原则的提出,引起了不少人对于会话含义的研究,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Geoffrey Leech)就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对合作原则进行了有益的补充。[2] 一、合作原则 格莱斯1967年在哈佛大学作了三次演讲,在演讲中提出了合作原则。 他指出:在言语交际中,双方都希望所说的话语互相理解,彼此总是需要互

语言学合作原则的运用

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及礼貌原则在语言学中的应用 摘要:“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美国哲学家Grice 提出的一套假想的原则,合作原则这条根本原则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但是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循这四条准则,其实也就是因为对合作原则下的这四条准则的违反才产生了“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但是Grice 并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在此之后,Leech 又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作为对合作原则的补充。Leech 认为在日常会话中,人们往往因为遵守礼貌原则而违反了合作原则。但是实际上,人们并不总是因为礼貌才违反合作原则的。 关键词: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礼貌原则 一.合作原则和它的四个准则 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Grice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他认为,合作原则是一 切成功的语言交际活动的基础,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所有参加交谈的人在他们进行交谈活动时采取的是合作的态度。 首先让我们来搞清楚什么是合作原则。它是一套设想的准则,如果在交谈过程中交谈双方都希望更好的理解对方的话语意思,就得遵循合作原则,Grice把它具体化为四条准则。 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也就是说要尽量说真话 (1)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 (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例1: A:你认为他适合做这个工作吗? B:当然了,完全适合。 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 A: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现时的交际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B: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要求的更详尽。 也就是说,数量准则规定,我们向对方传递的信息只能是对方想得到的,不能多也不能少,不要说对方不想听到的。

合作原则的违反和礼貌原则的遵守

合作原则的违反和礼貌原则的遵守 【摘要】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格赖斯提出的,他认为交谈双方遵循这一原则,并在会话中向对方提供相关、真实、清晰、准确的信息。事实上,人们在自然谈话状态下常常违反合作原则及其准则,基于这一现象,礼貌这一概念得到了关注和发展。不同于莱考夫、布朗和莱文森,利奇提出了与合作原则形式相仿的礼貌原则,并认为礼貌原则可以“援救”合作原则。本文将以实例介绍人们对于合作原则的违反以及对礼貌原则的遵守,同时进一步阐明礼貌原则如何“援救”合作原则。 【关键词】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准则 [Abstract]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originated by the famous American philosopher and linguist H. Paul. Grice,is an influential theory in pragmatics. Conversational participants are supposed to observe this principle,provide sufficient information and speak sincerely,relevantly and clearly when talking to each other. However,it is worth noticing that speakers sometimes do violate the CP and its sub-principles in their natural talks. Based on this,another important concept—politeness is focused and developed. Differing from Lakoff,Brown and Levinson,the British Linguist G. Leech proposed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analogous to the CP and he suggested that the PP could “rescue” the CP.This essay attempts to introduce the violation of the CP and the observance of the PP. And it is also devoted to set examples to illustrate how the PP rescues the CP from serious troubles. [Key words]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s;the Politeness Principles;maxim 合作与礼貌是语用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在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的著作中,合作已经被提升到独立原则的地位。他认为在会话中,双方必须首先愿意合作,否则就不可能继续对话,这个原则被格赖斯定义为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合作原则连同四个准则被认为存在于我们的脑海,并在有意无意的指导着我们的自然交谈。我们试图清楚明了的谈论真实的、相关的和有信息量的事物,听者也会以同样的方式理解听到的话。但有趣的是,人们不会总是那样谈话。对话双方有时的确会违反合作原则和它的四个准则。虽然在他的文章中缺乏进一步的阐释,格赖斯仍旧简短的提示说,除了合作原则下的四个准则,“当然,还有其他准则(美学的,社会学的,或性格上的),比如‘讲礼貌’,这些也通常为交谈双方所遵守。”(格赖斯,1975)。在格赖斯理论的基础上,语言学家提出了礼貌的理论作为必要的补充和进一步的发展。莱考夫、利奇、布朗和莱文森都提出礼貌是,除了合作原则的规则之外,另一个交流的层次。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al,简称PP),是利奇(Geoffrey Leech)基于格赖斯的合作原则而提出的。作为礼貌理论的代表,它向我们阐释:讲礼貌的需求可以合理解释我们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和四个准则的原因,或者我们选择暗示而不是直陈观点的理由。

语言学名词解释

语言学相关名词解释 1.方言:通常指地域方言,它是全民族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族语言的分支。 2.亲属语言:是语言分化的产物,凡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若干语言都是亲属语言。 3.社会方言:一种语言或地域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会群体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被称为“社会方言”。在一个语言社会中,不同的人说话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的语言变体和特点又同说话人的社会特征相关联,同一定的社群联系在一起,这种语言或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群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被称之为社会方言。 4.语系: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语系。 8.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 10.地域方言: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 13.借词:也叫外来词,主要指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都来自外语的词。 14.仿译词:意译词的一种,指那些用本民族语言的语素逐一翻译原词语的各个成分,不但把原词语的意义,而且把原词语的内部结构形式也移植过来的那些词。 15.意译词:词的语音形式和构词方式是本民族语言的,词义来自外语的词。 16.双语现象:一个社会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它是民族的接触、尤其是民族杂居的产物。 17.语言转用:指一种语言取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

18.洋泾浜语:这是汉语对混杂语言的称呼,指母语不同的人在相互交际时所使用的两种或多种语言混杂而成的交际工具。 19.克里奥耳语:作用某个社会群体的母语来使用的、由两种或多种语言混合而成的语言。 20.双言现象: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方言功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的社会现象。 22.非克里奥耳化:克里奥耳语向基础语言的方向发展,使两种语言越来越接近,甚至使克里奥耳语为基础语言的一种变体的现象和过程被称之为非克里奥耳化。 23.语言规划: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所作出的有组织、有意识的管理、调节和改进。 24.语言政策:如果语言规划具有法律、法令和政令的形式,就被称作语言政策。 25.语言规范化:指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肯定下来并加以推广,对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且又难以被社会公众接受的成分和用法,则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加以剔除,从而为共同语确定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的标准,并用这些标准去引导人们的语言使用。 26.民族语言政策:主要指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具体说,就是如何对待少数民族语言、如何规定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政治地位的政策。 1.语用:语言运用,简称语用,是指交际双方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特定的目的,以某种方式进行的言语交际活动。 2.语言环境:语言环境简称语境。语境是语用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语境有狹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是言语内部的上下文或前言后语;广义的语境既可以包含狭义语境的内容,也可以包括言语外部的交际场景和杜会文化背景。语用学中所说的语境,一般是指广义的语境。

智慧树知到《生活中的语言与语言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生活中的语言与语言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人类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方式() A.在本质是一致的 B.有着根本区别 C.有不大的差别 D.基本一样 答案: 有着根本区别 2、下列说法错误的() A.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B.言语来源于语言又反作用于语言 C.语言起着决定性的规范作用 D.区分语言与言语使语言的研究精确了范围 答案: 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3、下列关于符号说法正确的是() A.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随意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或标记 B.符号内容是可以被人的感觉器官感知的,具有物质性 C.符号形式是内容所表达的意义 D.符号的最大特征是形式和意义的联系完全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由社会习惯决定的 答案: 符号的最大特征是形式和意义的联系完全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由社会习惯决定的 4、语言具有能产性是因为() A.线条性与递归性

B.渐变性与递归性 C.双层性与任意性 D.双层性与递归性 答案: 双层性与递归性 5、两个以上相连续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线性关系是指() A.转换关系 B.组合关系 C.层级关系 D.聚合关系 答案: 组合关系 6、汉语中的“房子坏了”中“房子”一词可以用“道路、轮胎、衣服”替换,这几个词之间的关系是() A.组合关系 B.对立关系 C.聚合关系 D.互补关系 答案: 聚合关系 7、下面不属于语言寒暄功能的是() A.吃了吗 B.你还好吧 C.这是到哪里去呢 D.你叫什么名字 答案: 你叫什么名字

8、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 A.语言 B.文字 C.体态语 D.数学符号 答案: 语言 9、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不包括() A.语言体系 B.言语活动 C.言语机制 D.体态语系统 答案: 体态语系统 10、研究语言亲属关系的语言学是() A.结构主义语言学 B.社会语言学 C.历史比较语言学 D.转换生成语言学 答案: 历史比较语言学 第二章 1、护士对住院病人说:“我们该吃药了。”,这里的“我们”指的是() A.护士 B.医生

英语中的礼貌原则

英语中的礼貌原则 在社会中,有一些语言或语言表达方式被认为是礼貌的,而另外一些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在不同类型的社会,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同样的语言有可能有礼貌和不礼貌之分别。因此,学习英语,掌握英语语言的礼貌原则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就英语礼貌原则这一问题略做分析。 一、语用学的角度对英语礼貌原则做宏观的把握。 对英语礼貌原则的分析,传统上较注意从语用学的理论角度来分析。语言学家Leech在这一方面有较大的贡献。在语用学的框架内,英语礼貌原则一般可以细分为如下几类: 1.策略原则(tact maxim), 即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加对他人的益处。这一原则较为适用于当我们在向别人发出动作时。 根据这一原则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首先,通过祈使句来看,提供(offer)比要求(request)要礼貌一些。如: have some more cake 就比clean up the floor 要礼貌。 其次,在表示请求时,不直接比直接要礼貌一些。所以根据礼貌由浅至深的程度,直接的祈使句不如普通的疑问句礼貌,普通的疑问句又不如首先提出"是否可以做出请求的" 疑问句礼貌。例如: Set the table. Can you sent the table? Can I probably ask you to set the table? 这三句话的礼貌程度是逐步加深的。请求越来越不明显,从而给听者更大的拒绝的自由。 2.慷慨原则(generosity maxim),即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加自己付出的代价。这一原则较为适用于当我们自己要发出动作时。当发出提供性的动作时,直接比不直接礼貌,如: Let me wash the dishes. I was wondering if I could possibly wash the dishes. 当发出请求时,不直接比直接礼貌。如: I want to borrow your car. Could I possibly borrow your car? 3称赞原则(praise maxim),即尽量减小对听者的批评,尽量增加对听者的赞扬。这一原则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否定式称赞,就是说,不直接的批评别人反尔说好话。如: -Do you like my dress? -Well, yes, but it's not my favorite.(不直接说 no) 另外是夸大式称赞,一般出现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如: Thank you so much for inviting us. We had a absolutely wonderful tim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