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筒校验检定记录表

好好学习社区量筒(外观与结构)检定表(表一)

规格(ml)编号

标记外观分度线宽度(mm)分度值(ml)结论厂名、商标

标准温

度(℃)

标称总

容量与

单位

用法

标记

是否有影响计量读书

及使用强度等缺陷

(包括气泡、破气线、

擦伤、铁屑和明显的

直梭线等)

分度线和量的数值

是否清晰、完整、耐

久;分度线是否平

直、分格均匀且与器

轴相垂直

相邻两

分度线

的中心

距离

应>1mm

标准规

检测结果标准规定检测结果

检定人:检定日期:年月日

好好学习社区量筒容积检定表(衡量法)(表二)

规格编号检测点

水温

(℃)

水重(g)

该温度

修正值

实际容

校正值总校正值容量允差结论

检定人:检定日期:年月日

量筒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制订量筒校正标准操作规程,以提高药品质量分析的准确度。 适用范围:5ml、10ml、25ml、50ml、100ml等玻璃量筒。 责任: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内容: 1 校正的原理采用衡量法。衡量法用天平称量量筒中纯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量筒的容积。 2 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 2.1 厂名或商标。 2.2 标准温度(20℃)。 2.3 标称总容量、容量允差与单位。xx ml ±xx 2.4 容量允差、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3 检定条件: 3.1 万分之一天平。 3.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 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3.4 纯化水。 4 检定方法: 4.1 纯化水质量的标定:用洗净的分度量筒,加入纯化水,慢慢地将液面准确地调至所标的刻度线上,使纯化水沿着已称重的称量杯壁流下。按规定时间等待后15秒,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水的质量。如此重复三次操作,取其平均值。 4.2 记录与计算: 4.2.1 计算: V 20=V 标 +(P 称 -P) V 20 为量筒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ml);

V 标 为量筒的标称容量(ml); P 称 为t℃时称得纯化水的质量值; P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常用玻璃量器”的衡量法用表中查得t℃时标称容量水的质量值。 当P 称与P值相差很小时,其质量差可近似地看作体积差,故V 20 =V 标 +ΔV。 从衡量法用表中可查得差值(ΔP),因为ΔP=V 标-P,故V 20 =P 称 +ΔP。 5 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根据检定项目的检定数据,查表,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检定周期为三年。 6 校正工作结束,记录于《玻璃量具检定记录》(编号:REC-QC-007-00)中。

容量仪器校正资料

容量仪器的校正 滴定管、移液管和容量瓶是药物分析实验室最基础的计量器具,其准确度直接影响药物分析结果。但这些量器的标称容量往往和实际容量并不完全一致,总是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别。在生产检验中虽然已将这些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但在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中(原料药品分析、滴定溶液的标定、仲裁分析和科研等),为了确保其计量数据的准确,对量器的校准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因此对容量仪器的校正是每个药物分析工作者应该熟练掌握的基本知识,也是化学分析的基本工作任务之一。为此,分析仪器的使用均应按《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或仪器使用说明操作,按照《中国药典》附录的有关要求进行校正,并应定期进行检定。 一、容量仪器校准的基本概念 1.标准温度由于玻璃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因此在不同的温度下,量器的体积并不相同。为了消除温度的影响,必须指定一个温度,称为标准温度。国际上规定玻璃量器的标准温度为293K(20℃),我国也采用这一标准。 2.标称容量为了生产和使用的方便,国家规定了一系列容量值标准,这一系列的容量值就称为标称容量。 3.玻璃容器的分级玻璃容器按其标称容量准确度的高低分为A级和B级两种,A级准确度高。量器上均有相应的等级标志,如无A或B级字样符号,则表示此类量器不分级别,如量筒等。 4.量器的容量允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计量器具的容量不可能同标称容量完全一致,若两者的偏差在所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即称为量器的容量允差(又称允许偏差)。 容量允差是量器的重要技术指标。了解这一指标对正确选用量器十分重要。常用的三种量器在293K时的容量允差见表1,表2,表3。 表1 常用移液管的允差 表2 常用容量瓶的允差

量具校验计划表

量具校验计划表 量具校验计划表 篇一: 量具台账及校验计划表量具台帐及校验计划表篇二: 量具检定及维护计划量具检定与维护计划编号: OP-06-04 一、目的检验数据的准确性便于质量控制做好生产管理。 二、适用范围本公司内部所有自用仪器设备各测量工具的校准。 三、职责工厂主管负责对自用仪器设备和测量工具进行校准分外校和内校。有关部门及使用人配合工作。 四、工作程序 1、校准周期设订自用仪器设备和测量工具应每年进行一次校准。 2、年度校正计划及维护计划量具仪器使用部门应于每年年底依据所设订的校正、维护周期填制“量具仪器校正计划实施表”、“仪器维护计划实施表”作为年度校正及维护计划实施的依据。见附表1 3、校正计划的实施 (1) 、仪器校正人员应依据“年底计校正计划”执行日常校正、精度校正作业并将校正结果记录于“仪器校正标”内。 (2) 、仪器外协校正有关精密仪器每年应定期由使用单位通过质量管理部或研发部申请委托校正并填立“请外校验单”以确保仪器的精确度。

4、仪器使用与保养 A、量具仪器使用 (1) 、量具仪器使用人进行各项检验时应依“检验规范”内的操作步骤操作使用后应妥善保管与保养。 (2) 、特殊精密仪器使用部门主管应指定专人操作与负责管理非指定操作的人员不得任意使用。 (3) 、使用部门主管应负责检核各使用者操作的正确性及日常保养与维护如有不当使用与操作应予以教导纠正。 (4) 、各生产单位使用的量具仪器设备由使用部门自行校正与保养由质量管理部不定期抽检。 (转载自: https://www.360docs.net/doc/2419352690.html, 池锝范文网:量具校验计划表) (5) 、遇有下列情况使用人必须及时报告生产部工厂进行校准 a. 破损、刻度不明显b. 变形 c. 异常情况对准确性产生怀疑时 d. 本样准依据是以计量部门检验合格的钢卷尺作为校准标准 e. 用钢卷尺的刻度衡量皮尺、直尺的准确性定1m?0.15cm f. 计量器具的校准由生产部工厂专人校准同时做好记录 g. 作为校准依据的钢卷尺要定期送计量检验所检验并妥善保管好 B、量具仪器保养(1) 量具仪器保养人员应依据执行保养作业制度并将结果记录于机器设备维修记录内。

仪器自校规程及记录表

湖南省大围山至浏阳(湘赣线)高速公 路 试验仪器(设备)自校规程 版本号: A 修订次: 0 受控状态:受控 湖南省大浏(湘赣线)高速公路第一监理处试验室 目录 一、水泥及水泥混凝土仪器设备 1、水泥负压筛析仪校验方法 (5) 水泥负压筛析仪校验记录 2、水泥混凝土坍落度筒及捣棒校验方法 (7) 水泥混凝土坍落度筒及捣棒校验记录 3、水泥混凝土粗集料压碎值仪校验方法 (10) 水泥混凝土粗集料压碎值仪校验记录 4、抗压夹具校验方法 (13) 抗压夹具校验记录

5、水泥混凝土、砂浆试模校验方法 (15) 6、水泥安定性试验用雷氏夹校验方法 (20) 水泥安定性试验用雷氏夹校验记录、 7、维卡仪自检校验方法 (22) 维卡仪自检校验记录 8、水泥胶砂试模校验记录 (24) 水泥胶砂试模校验记录 9、水泥砼拌合机校验方法 (26) 水泥砼拌合机校验记录 10、水泥砼恒温恒湿养护箱校验方法 (28) 水泥砼恒温恒湿养护箱校验记录 11、砂、石标准筛校验方法 (30) 砂、石标准筛校验记录 12、容量筒自检校验方法 (33) 容量筒校验记录 二、土工仪器设备 1、手动击实仪校验记录 (37)

2、贯入式触探仪校验记录 (38) 3、灌砂筒校验方法 (39) 灌砂筒校验记录 4、铝盒自检校验方法 (42) 铝盒自检校验方法 三、力学仪器设备 1、路面弯沉仪校验方法 (45) 路面弯沉仪校验记录 一、水泥及水泥混凝土仪器设备 1、水泥负压筛析仪自检校验方法 一、技术要求 1. 数显时间控制器误差2min±5s 2. 筛析仪性能,要求求密封良好,负压可调范围为4000 Pa ~6000Pa。 3. 水泥细度筛,筛网不得有堵塞、破洞现象,其校正系数应在0.80~1.20范围内。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1. 校验项目

校验记录表格

洛氏硬度计校验方法YZ506-01 本方法用于新购或使用中的洛氏硬度计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 1.1机械性能: 1) 各项操作是否灵活、可靠 2)试验力施加速率是否适宜 3)试台升降机械有无晃动 4)指示表指针摆动是否灵活 1.2示值精度: 每天初次使用前、长期未使用的重新使用或硬度计位置改变应进行示值精度检查。 1.3压头检查: 1)洛氏金钢石压头尖端是顶锥圆角为0.2±0.01mm、锥角为120±0.35。的圆锥体,不能磨损 严重或崩尖。 2)钢球压头外露面不能磨损严重、表面粗糙或明显圆度不好,否则更换钢球。 3)钢球直径φ1.5875±0.0035mm。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在室温条件下校验技术要求中的各项。校验工具用光学放大镜及千分尺。 三、校验方法 3.1实际操作检查各项机械性能是否良好。 3.2用五个标准硬度块分别进行示值检查,在每个标准硬度块上测试6个点,测试的第一点不计,其于5个测点在标准硬度块上均匀分布。 示值误差=示值平均值—硬度块标示值

示值重复性=示值最大值—示值最小值 3.3用光学放大镜检查金钢石压头和钢球压头表面质量3.4用千分尺量测钢球直径。 四、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校验周期为12个月或使用前校验。

通知 各项目试验室: 铁路信息网发布的《工程试验仪器校验检验方法》(TGX001-086-2008)从2009年1月1日执行,原《工程试验专用仪器校验方法》(TGX001-060-2006)作废。新方法中所涉及的自校用计量器具如下,各项目试验室必配的有第1、2、3、4、8(其中适用的)、15、22、26项,其它项可根据需要购置并送检后使用。 校验用计量器具: 1、秒表:分度值0.1S 2、塞尺:量程1.0-2.5mm 3、游标卡尺:①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②量程150mm,分度值0.01mm 4、直角尺:量程大于300mm,分度值1 mm 5、弧度板 6、砝码:①300g,②四等200g 7、电子计时表 8、标准温度计:①0-400℃,②10-200℃,0.5℃,③0-100℃,0.1℃,④负 50-50℃,0.5℃ 9、电笔 10、刻度放大镜:放大倍数40倍,测量精度0.01 11、钢直尺:量程500mm,分度值0.1mm 12、天平:①量程2000g,分度值0.1g②量程10kg,感量1g 13、台秤:100kg,分度值50g 14、案秤:10kg,分度值5g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

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 管理规程 一、目的 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行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常、稳定的工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管理规程。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三、职责 QC检验人员:确保校准检查工作能够及时执行,使用前检查仪器是否在校准有效期内,进行仪器的开机校准工作。 设备管理部:负责计量仪器设备的统计、编号、标志管理。负责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送检工作和有关计量设备档案的管理。 设备管理部部长: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QC主管:负责本规程的审核并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质量管理部部长:负责本规程的批准执行。

四、内容 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1.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分为外部检定校验和内部校准。外部检定校验由具有计量检定资质的单位执行;内部校准主要针对必须进行开机校准才能运行的仪器的校准,该校准由QC检验员进行。 2.外部检定、校准的管理 2.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必须按照国家和公司统一要求进行计量检定及校准。 2.2质量管理部QC检验员每年年底对下年度需要购进并校准的玻璃器具(容量瓶、移液管等)提出计划,报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备案。 2.3质量管理部确定需要进行检定校验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目录、检定方式(见附表),且每年一次进行跟踪和修改。 2.4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负责编制检验用仪器设备的年度计量检测计划表,按计划定期组织进行检定或校准。在距检定日期一个月或半个月以前,由计量管理员统安排检定及校准,相关记录及校准部门出具的鉴定证书或校验证书由计量管理员统一保管。 2.5检验仪器设备的标识 2.5.1经检定、校准合格的检验仪器设备,正常使用期间,均使用绿色的“合格”标识。且标识完好。 2.5.2标识粘贴在仪器设备的明显位置以表明其状态,标识上有仪器设备的检定编号及有效期。 2.6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 2.6.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 2.6.2未经计量检定合格或已超过有效期的仪器设备不得正式投入检测活动。 2.6.3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经自校、检定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报告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进行检定或校准,待合格后方能再次使用。 2.6.4 QC检验员应熟练掌握所使用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正确使用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杜绝误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或数据失效。 2.7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维修及报废 对检定或校准不合格或使用中损坏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仪器使用人员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设备部进行维修,修好后再次进行检定或校准;如不能维修,则由设备管理员按照《设备更新改造与报废调拨管理规程》执行。 2.8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搬运、防护和贮存 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领取、送检和使用,应遵照生产厂家规定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杜绝野蛮装卸和运输。贮存要满足计量检测设备存放的环境条件要求。 3. 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内部校准

量筒量杯校验规程

量筒、量杯校验规程 1、检定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量筒、量杯的校验。 2、检定依据 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 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GBT/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检定条件及检定用仪器设备 3.1 检定条件 3.1.1 进行检定的工作室,温度应为20℃±5℃,室内温度变化不能大于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应超过20℃。 3.1.2 检定所用介质为纯水(蒸馏水)。 3.2检定设备 3.2.1 天平:其称量误差应小于被检量器允差的1/10。 3.2.2 温度计:范围0~100℃,分度值为0.1℃。 3.2.3 有盖称量瓶。 4、检定程序 4.1滴定管的检定(衡量法) 4.1.1清洗 量器可用重铬酸钾饱和溶液和等量的浓硫酸混合剂或清洁剂进行清洗,然后用水冲净。管壁不应有挂水等沾污现象,使液面下降或上升时与管壁接触处形成

正常弯液面。 洗净的量器应提前放入工作室,使其与室温尽可能接近。 4.1.2检定 a.取一容量大于被检滴管的洁净有盖称量瓶,进行空称量平衡。 b.将被检滴管垂直而稳固地夹在检定架上,充水至最高标线以上约几毫米处,慢慢将液面调至零点。完全开启活塞,纯水应无阻塞地放入称量瓶。当液面至被检分度线上约5mm ,等待30s ,然后在10s 内将液面正确地调至被检分度线。 c.称量得到纯水质量(m0)。 d.在调整被检滴管液面时,应观察水温读数,应准确到0.1℃,量瓶可在称完后将温度计直接插入瓶内测温。然后在衡量法用表中查得质量值(m)。 e.量器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W V V ρ-+=m m 0020 V 20─滴管在20℃时的实际容量,mL V 0─滴管的标称容量,mL m 0─称得的纯水质量,g m ─衡量法用表中查得的质量值,g ρw ─t ℃时纯水密度值,近似为1g/cm 3 凡使用需要实际值的检定,其检定次数至少二次,二次检定数据的差值应不超过被检容量允差的1/4(见表1),取其二次平均值。 4.2移液管的检定(比较法) 4.2.1用已检定合格的滴定管进行比较检定。

量筒校正操作规程

4内容 4.1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量筒中纯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水的密度,算出量筒对应的容积。 4.2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 4.2.1量筒应清澈、透明,并且是经洗净、干燥后的。 4.2.2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4.2.3 量筒应具有下列标记: 4.2.3.1 厂名和商标 4.2.3.2 标准温度(20℃) 4.2.3.3 标称总容量与单位 xx ml 4.2.4 容量允差、水的流出时间和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4.3检定条件 4.3.1 万分之一天平 4.3.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4.3.3 纯化水。 4.3.4 烧杯。 4.3.5 量筒。 4.3.6 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室温变化不大于1℃/h。 4.4 检定方法: 4.4.1取洁净的烧杯盛放校正用水,并与量筒同放在天平室中直至与天平室温度相同,记下水温。精密称定空量筒重量,并记下读数。将水装入已称重的量筒内,使液面达标线以下约5mm处,用滴管将液面准确地调至最高标线,精密称定量筒与水的总重量。 注意量筒内壁刻度以上及量筒外壁均不可留有水珠,如有需用滤纸或棉签吸干,立即称定重量。

4.4.2根据两次称重的重量计算出量筒所装的水重。 4.5检定点:总容量的1/10,若无1/10分度线,则检2/10(自流液口起);半容量(半容量~底部;总容量。 4.6记录与计算 V 20:量筒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ml )。 m : 纯化水的质量(g )。 K(t):衡量法常数,可由附表1,2查得。 4.7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 根据上述检定项目的检定数据,查4.2.4表,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 检定周期:三年。 4.8校正工作结束,记录于“量筒校正记录”中,经检定合格的量筒应进行标记。 4.9附注:弯液面的调定 弯液面的最低点应与分度线上边缘的水平面相切,视线应与分度线在同一平面上,适当安排光线,可以使弯液面暗淡且轮廓清晰,为此应以白色背景并遮去不需要的杂光,可以在滴定管定位液面以下不大于1mm 处,放置一条黑色纸带在滴定管壁上。有蓝线乳白衬背的滴定管,蓝线最尖端与分度线的上边缘相结合。 5 参考文件及附录 5.1衡量法K (t )值表B1 5.2衡量法K (t )值表B2 5.3量筒校正记录(SOP-QC-XXX-R01-01) 6 文件历史 版本号 生效日期 主要变更描述 01 本文件为新订 ) (20t K m V ?=

量筒、量杯校验规程

量筒、量杯校验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量筒、量杯等实验室常用玻璃量器(以下统称量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2 引用文献 JJG 20―2001 标准玻璃量器 GB 12803~12808―1991 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 GB/T 12810―1991 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 GB/T 15726―1995 玻璃仪器内应力检验方法 GB 6682―1992 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QB 2107―1995 实验室玻璃仪器吸量管颜色标记 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3.1 量出式 用于测量自量器内排出的液体的体积,量出式符号用“Ex”表示。 3.2 量入式 用于测量注入量器(内壁干燥)内液体的体积。量入式符号用“In”表示。 3.3 容量单位 量器的容量单位为立方厘米(cm3)或毫升(ml)。毫升(ml)为立方厘米(cm3)的专用名称。 3.4 标准温度 量器的标准温度为20℃。 3.5 标称容量: 量器上所标出的标线和数字,称为量器在标准温度20℃时的标称容量。 3.6 流出时间 量出式量器内液体充至全量标线,通过流液嘴使量器内液体全部自然流出所需用的时间。 3.7 等待时间

量出式量器,当液体流至所要读数的标线以上约5mm处时,需要等待的一定时间。 4 概述 4.1 量器的分类、用法、准确度等级及标称容量 常用玻璃量器包括滴定管、分度吸管、单标线吸管、单标线容量瓶、量筒和量杯。量器按其用途不同分为量入式和量出式两种。量器按其准确度不同分为A级和B级,其中量筒和量杯不分级。 量器的分类、用法、准确度等级及标称容量见表1。

8量筒校验方法

1 概述: 本方法适用于本中心试验室所使用的量筒、量杯的检验。 2技术要求 2.1刻度清晰,无裂纹及残缺破损,内壁洁净,量筒内底平整; 2.2不允许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强度等缺陷。 2.3分度线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平直,分格均匀。 2.4量器口边要平整要光滑,不得有粗糙处及末经溶光的缺口。 2.6量筒、量杯底部应平整、放置在平台上,不会晃动。 2.7 容量允差: 在标准温度20℃时,量器的标称总容量和任一分度容量允差,应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 量筒表1 量杯表2 3 校验用标准器具 电子天平:称量500g,精度0.01g。 放大镜:放大倍数5~10倍。 4校验项目及校验条件

校验项目:量筒、量杯的外观及常规检查、有效容积。 校验条件:环境温度5℃~35℃;水温与室内温度相差±2℃。 5校验方法 5.1 外观校验及常规检查:通过目测,其结果应符合2.1~2.6条要求。 5.2量筒的有效容积校验 洗净的量器应提前放入室内,使其与室温尽可能接近。 ①将洗净干燥的量筒在室温下用电子天平称量,精确至0.01g。准确称出待检量筒的空筒质量Gi,计算各待标定量筒刻度位置加注水前能容纳水的重量ΔG; ②向各个待检空量筒分别注入水,控制注水速度,防止形成气泡;眼睛与量筒 垂直并与水的凹液面齐平,记录水的凹液面到达量筒的刻度数; ③依次称取各个待检量筒注水到刻度位置后水和量筒总重量Gi’, ④计算各个量筒刻度位置所容纳水的重量ΔGi=Gi’-Gi。 ⑤标定判别:由于水的密度很接近1,取1g/ml,可判定∣ΔG-ΔGi∣≤标称允差的量筒为合格。 ⑥其校验次数至少二次,二次校验的数据的差值不应超过被检定容量允差的1/4,取二次的平均值作最终结果。 量杯的有效容积校验同量筒。 6校验结果的判定处理 各个待检量筒、量杯的容积符合技术要求,则判定为合格。校验完毕填写校验记录表。 7 校验周期 经本方法检验合格的量器,只作首次校验,失准则作报废处理。 8 附录 8.1 量筒、量杯校验记录表 8.2 参考文献 8.2.1在计量认证工作中对填写计量器具校验方法和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的要求(JJG-1021-90附录2) 8.2.2冯铭障.黄国帝.颗粒分析用量筒的规格标准和计量标定

实验室计量器器具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计量器器具校准操作规程 1、目的 计量器具的真实容量并不与其出厂的标称容量相符,因此,在分析工作开始之前,尤其是对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工作,必须对所用量器进行容量校准或检定。 2、适用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我们公司实验用的计量器具属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根据本公司实验室现有条件,能够自行校准的,优先选择自校;条件不具备不能自校的,可委托有能力和资质的机构外校。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在下列情况中使用的分度吸量管(刻度吸管)、容量瓶、量筒、比色管、移液器等量器的自校准: 2.1为满足实验分析中需要准确定量的量器进行定期自校准。 2.2在实验过程中,对量器的标称值有怀疑时要对所用量器进行校准。2.3量器的外观、密闭性等出现问题,导致量器无法正常使用或容易引起误操作时,应降级或销毁处理。外观、密闭性等非容量检定项目的检定方法和标准见相关标准。

3、参考标准 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GB/T12810-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 JJG10-2005专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JJG646-2006移液器检定规程 4、职责要求 4.1分析人员对分析中需要准确定量的量器进行自校准,并对校准结果进行判定 4.2校准合格的应对量器进行统一编号。编号方法:校准拼音首字母“JZ”后加日期“年.月.日”加顺序编号,例如2013年2月3日共校准了两个刻度吸管,则第二个刻度吸管的编号为:JZ-2012.02.03-02。 5、校准环境、设备、校准项目和校准点的选择 5.1环境条件:室温(20±5)℃,温度波动应≤1℃/h; 水温与室温之差应≤2℃; 校准介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容量筒校验规程

容量筒校验规程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密度试验用容量筒的校准。 2、技术要求 2.1容量筒为金属制成的圆筒,两旁装有提手,容量筒上缘及内壁底面应圆滑平坦,不得有凹凸不平的现象,顶面与底面应平行并与圆柱体的轴垂直。2.2各种规格容量筒的技术要求见表208-1. 容量筒技术一览表 规格型号 容量筒尺寸(mm) 筒壁厚度(mm)容量筒规格出处内径净高 1L 108±1 109±1 2.5 JTJ/T70-2009 3L 155±2 160±2 2.5 JTGE42-2005 5L 186±2 186±2 2.5 GB/T50080-2002 10L 205±2 305±2 2.5 JTGE42-2005 10L 208±3 294±5 2.0 GB/T14685-2001 15L 255±5 295±5 3.0 JTGE42-2005 20L 355±5 305±5 3.0 JTGE42-2005 20L 294±5 294±5 3.0 GB/T14685-2001 30L 360±5 294±5 4.0 GB/T14685-2001 3、校准项目 3.1 外观检查。 3.2 容量筒尺寸。 3.3 容量筒容积。 4、校准环境及校准用具 4.1校准环境:校准工作应在室内进行,环境温度为(25±10)℃,相对湿度不

大于85%,校准现场应洁净,四周无影响校准结果的振动、污染、腐化性气体。 4.2校准用具: 4.2.1游标卡尺:最大批程不小于200mm,分度值0.02mm. 4.2.2钢直尺:量程不小于500mm,分度值1mm。 4.2.3电子称:量程不小于15kg,感量1g. 4.2.4电子称或磅称:量程不小于50kg,感量5g。 5、校验规程 5.1外观检查:依据本方法2.1条要求进行外观检查。 5.2容量筒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尺或钢直尺丈量容量筒内径和高度,每120°测量1点,共测3点;用游标卡尺丈量容量筒的壁厚。 5.3容量筒容积校准:提前将容量筒、玻璃板和校准所要用到的水放到已经恒 温的室内(最好控制在20℃±2℃范围内),称取容量筒和玻璃板质量;而后往容量筒内装满水,同时记录试验用的水温,用玻璃板紧贴筒口滑移排去剩余的 水平和泡,擦干筒外壁水分后称总质量,重复上述步骤测定3次,计算容量筒 容积,取均匀值。10L及以下容量筒校准用感量1g的电子称称量,10L以上容量筒校准用感量5g的电子称或磅称称量。 5.4结果办理:填写校准记录表,提交审查确认。 6、校准周期 校准周期一般不超出12个月。 7、参照文件 J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GBT/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