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天线基础知识

1 天线

1.1 天线的作用与地位

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通过馈线(电缆)输送到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后,由天线接下来(仅仅接收很小很小一部分功率),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可见,天线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的无线电设备,没有天线也就没有无线电通信。天线品种繁多,以供不同频率、不同用途、不同场合、不同要求等不同情况下使用。对于众多品种的天线,进行适当的分类是必要的:按用途分类,可分为通信天线、电视天线、雷达天线等;按工作频段分类,可分为短波天线、超短波天线、微波天线等;按方向性分类,可分为全向天线、定向天线等;按外形分类,可分为线状天线、面状天线等;等等分类。

*电磁波的辐射

导线上有交变电流流动时,就可以发生电磁波的辐射,辐射的能力与导线的长度和形状有关。如图1.1 a 所示,若两导线的距离很近,电场被束缚在两导线之间,因而辐射很微弱;将两导线张开,如图 1.1 b 所示,电场就散播在周围空间,因而辐射增强。必须指出,当导线的长度 L 远小于波长λ 时,辐射很微弱;导线的长度 L 增大到可与波长相比拟时,导线上的电流将大大增加,因而就能形成较强的辐射。

图1.1 a 图1.1 b

1.2 对称振子

对称振子是一种经典的、迄今为止使用最广泛的天线,单个半波对称振子可简单地单独立地使用或用作为抛物面天线的馈源,也可采用多个半波对称振子组成天线阵。两臂长度相等的振子叫做对称振子。每臂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全长为二分之一波长的振子,称半波对称振子, 见图1.2 a。另外,还有一种异型半波对称振子,可看成是将全波对称振子折合成一个窄长的矩形框,并把全波对称振子的两个端点相叠,这个窄长的矩形框称为折合振子,注意,折合振子的长度也是为二分之一波长,故称为半波折合振子, 见图1.2 b。

图1.2 a 图1.2 b

1.3 天线方向性的讨论

1.3.1天线方向性

发射天线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把从馈线取得的能量向周围空间辐射出去,基本功能之二是把大部分能量朝所需的方向辐射。垂直放置的半波对称振子具有平放的“面包圈”形的立体方向图(图1.3.1 a)。立体方向图虽然立体感强,但绘制困难,图1.3.1 b与图1.3.1 c给出了它的两个主平面方向图,平面方向图描述天线在某指定平面上的方向性。从图1.3.1 b可以看出,在振子的轴线方向上辐射为零,最大辐射方向在水平面上;而从图1.3.1 c可以看出,在水平面上各个方向上的辐射一样大。

图1.3.1 a 立体方向图图1.3.1 b 垂直面方向图图1.3.1c 水平面方向图1.3.2天线方向性增强

若干个对称振子组阵,能够控制辐射,产生“扁平的面包圈”,把信号进一步集中到在水平面方向上。

下图是4个半波振子沿垂线上下排列成一个垂直四元阵时的立体方向图和垂直面方向图。

立体方向图垂直面方向图

也可以利用反射板可把辐射能控制到单侧方向,平面反射板放在阵列的一边构成扇形区覆盖天线。下面的水平面方向图说明了反射面的作用------反射面把功率反射到单侧方向,提高了增益。

1/4波长

对称振子

1/4波长

1/2波长

(垂直阵列 (垂直阵列

带平面反射板)

抛物反射面的使用,更能使天线的辐射,像光学中的探照灯那样,把能量集中到一个小立体角内,从而获得很高的增益。不言而喻,抛物面天线的构成包括两个基本要素:抛物反射面 和放置在抛物面焦点上的辐射源。 1.3.3 增益

增益是指:在输入功率相等的条件下,实际天线与理想的辐射单元在空间同一点处所产生的信号的功率密度之比。它定量地描述一个天线把输入功率集中辐射的程度。增益显然与天线方向图有密切的关系,方向图主瓣越窄,副瓣越小,增益越高。可以这样来理解增益的物理含义------为在一定的距离上的某点处产生一定大小的信号,如果用理想的无方向性点源作为发射天线,需要100W 的输入功率,而用增益为 G = 13 dB = 20 的某定向天线作为发射天线时,输入功率只需 100 / 20 = 5W 。换言之,某天线的增益,就其最大辐射方向上的辐射效果来说,与无方向性的理想点源相比,把输入功率放大的倍数。

半波对称振子的增益为G=2.15dBi 。

4个半波对称振子沿垂线上下排列,构成一个垂直四元阵,其增益约为G=8.15dBi ( dBi 这个单位表示比较对象是各向均匀辐射的理想点源)。

如果以半波对称振子作比较对象,其增益的单位是dBd 。

半波对称振子的增益为G=0dBd (因为是自己跟自己比,比值为1,取对数得零值。)垂直四元阵,其增益约为G=8.15–2.15=6dBd 。

1.3.5

前后比

方向图中,前后瓣最大值之比称为前后比,记为 F / B 。前后比越大,天线的后向辐

射(或接收)越小。前后比F / B的计算十分简单------

F / B= 10 Lg {(前向功率密度)/(后向功率密度)}

对天线的前后比F / B有要求时,其典型值为(18 ~30)dB,特殊情况下则要求达(35

~ 40)dB。

1.3.6天线增益的若干近似计算式

1)天线主瓣宽度越窄,增益越高。对于一般天线,可用下式估算其增益:

G(dBi)= 10 Lg { 32000 / (2θ3dB,E ×2θ3dB,H)}

式中,2θ3dB,E与2θ3dB,H分别为天线在两个主平面上的波瓣宽度;

32000 是统计出来的经验数据。

2)对于抛物面天线,可用下式近似计算其增益:

G(dB i)=10 Lg { 4.5 ×(D / λ0)2}

式中,D 为抛物面直径;

λ0为中心工作波长;

4.5 是统计出来的经验数据。

3)对于直立全向天线,有近似计算式

G(dBi )= 10 Lg { 2 L / λ0 }

式中,L 为天线长度;

λ0为中心工作波长;

1.3.7上旁瓣抑制

对于基站天线,人们常常要求它的垂直面(即俯仰面)方向图中,主瓣上方第一旁瓣尽

可能弱一些。这就是所谓的上旁瓣抑制。基站的服务对象是地面上的移动电话用户,指向

天空的辐射是毫无意义的。

后向功率前向功率

1.3.8天线的下倾

为使主波瓣指向地面,安置时需要将天线适度下倾。

1.4 天线的极化

天线向周围空间辐射电磁波。电磁波由电场和磁场构成。人们规定:电场的方向就是天线极化方向。一般使用的天线为单极化的。下图示出了两种基本的单极化的情况:垂直极化---是最常用的;水平极化---也是要被用到的。

E E

垂直极化水平极化

1.4.1双极化天线

下图示出了另两种单极化的情况:+45°极化与 -45°极化,它们仅仅在特殊场合下使用。这样,共有四种单极化了,见下图。把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两种极化的天线组合在一起,或者,把+45°极化和 -45°极化两种极化的天线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种新的天线---双极化天线。

E E

垂直极化水平极化

E

E

+45°极化 -45°极化

下图示出了两个单极化天线安装在一起组成一付双极化天线,注意,双极化天线有两个接头。

双极化天线辐射(或接收)两个极化在空间相互正交(垂直)的波。

V/H(垂直/水平)型双极化+ 45°/ -45°型双极化

1.4.2 极化损失

垂直极化波要用具有垂直极化特性的天线来接收,水平极化波要用具有水平极化特性的天线来接收。右旋圆极化波要用具有右旋圆极化特性的天线来接收,而左旋圆极化波要用具有左旋圆极化特性的天线来接收。

当来波的极化方向与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向不一致时,接收到的信号都会变小,也就是说,发生极化损失。例如:当用+ 45° 极化天线接收垂直极化或水平极化波时,或者,当用垂直极化天线接收+45° 极化或 -45°极化波时,等等情况下,都要产生极化损失。用圆极化天线接收任一线极化波,或者,用线极化天线接收任一圆极化波,等等情况下,也必然发生极化损失------只能接收到来波的一半能量。

当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向与来波的极化方向完全正交时,例如用水平极化的接收天线接收垂直极化的来波,或用右旋圆极化的接收天线接收左旋圆极化的来波时,天线就完全接收不到来波的能量,这种情况下极化损失为最大,称极化完全隔离。

1.4.3极化隔离

理想的极化完全隔离是没有的。馈送到一种极化的天线中去的信号多少总会有那么一点点在另外一种极化的天线中出现。例如下图所示的双极化天线中,设输入垂直极化天线的功率为10W,结果在水平极化天线的输出端测得的输出功率为 10mW。

垂直极化,10 W水平极化,10 mW

在这种情况下的极化隔离为

X=10Lg(10,000mW/10mW)=30(dB)

1.5 天线的输入阻抗Z in

定义:天线输入端信号电压与信号电流之比,称为天线的输入阻抗。输入阻抗具有电阻分量R in 和电抗分量X in ,即Z in =R in +j X in 。电抗分量的存在会减少天线从馈线对信号功率的提取,因此,必须使电抗分量尽可能为零,也就是应尽可能使天线的输入阻抗为纯电阻。事实上,即使是设计、调试得很好的天线,其输入阻抗中总还含有一个小的电抗分量值。

输入阻抗与天线的结构、尺寸以及工作波长有关,半波对称振子是最重要的基本天线,其输入阻抗为Z in= 73.1+j42.5 (欧) 。当把其长度缩短(3~5)%时,就可以消除其中的电抗分量,使天线的输入阻抗为纯电阻,此时的输入阻抗为Z in= 73.1 (欧) ,(标称75 欧)。注意,严格的说,纯电阻性的天线输入阻抗只是对点频而言的。

顺便指出,半波折合振子的输入阻抗为半波对称振子的四倍,即Z = 280 (欧) ,(标称300欧)。

1.7.1 b 板状天线高增益的形成

A.采用多个半波振子排成一个垂直放置的直线阵

B. 在直线阵的一侧加一块反射板(以带反射板的二半波振子垂直阵为例)

单个半波振子垂直面方向图

增益为G = 2.15 dBi

两个半波振子垂直面方向图

增益为G = 5.15 dBi

四个半波振子垂直面方向图

增益为G = 8.15 dBi 单个半波振子两个半波振子四个半波振子

两个半波振子

(带反射板)

垂直面方向图

反射板

长度为L

反射板

宽度为W

两个半波振子(带反射板)

在垂直面上的配置

增益为G = 11 ~ 14 dBi

两个半波振子

(带反射板)

水平面方向图

两个半波振子(带反射板)

在水平面上的配置

C. 为提高板状天线的增益,还可以进一步采用八个半波振子排阵

前面已指出,四个半波振子排成一个垂直放置的直线阵的增益约为8 dBi;一侧加有一个反射板的四元式直线阵,即常规板状天线,其增益约为14 ~ 17 dBi。

一侧加有一个反射板的八元式直线阵,即加长型板状天线,其增益约为16 ~ 19 dBi。不言而喻,加长型板状天线的长度,为常规板状天线的一倍,达 2.4 m 左右。

1.7.2高增益栅状抛物面天线

从性能价格比出发,人们常常选用栅状抛物面天线作为直放站施主天线。由于抛物面具有良好的聚焦作用,所以抛物面天线集射能力强,直径为 1.5 m 的栅状抛物面天线,在900兆频段,其增益即可达 G = 20dBi。它特别适用于点对点的通信,例如它常常被选用为直放站的施主天线。

抛物面采用栅状结构,一是为了减轻天线的重量,二是为了减少风的阻力。

抛物面天线一般都能给出不低于 30 dB 的前后比,这也正是直放站系统防自激而对接收天线所提出的必须满足的技术指标。

1.7.3 八木定向天线

八木定向天线,具有增益较高、结构轻巧、架设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因此,它特别适用于点对点的通信,例如它是室内分布系统的室外接收天线的首选天线类型。

八木定向天线的单元数越多,其增益越高,通常采用6 - 12 单元的八木定向天线,其增益可达 10-15dBi。

1.7.4 室内吸顶天线

室内吸顶天线必须具有结构轻巧、外型美观、安装方便等优点。

现今市场上见到的室内吸顶天线,外形花色很多,但其内芯的购造几乎都是一样的。这种吸顶天线的内部结构,虽然尺寸很小,但由于是在天线宽带理论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的辅助设计,以及使用网络分析仪进行调试,所以能很好地满足在非常宽的工作频带内的驻波比要求,按照国家标准,在很宽的频带内工作的天线其驻波比指标为VSWR ≤ 2 。当然,能达到VSWR ≤ 1.5 更好。顺便指出,室内吸顶天线属于低增益天线, 一般为G = 2 dBi。

1.7.5室内壁挂天线

室内壁挂天线同样必须具有结构轻巧、外型美观、安装方便等优点。

现今市场上见到的室内壁挂天线,外形花色很多,但其内芯的购造几乎也都是一样的。这种壁挂天线的内部结构,属于空气介质型微带天线。由于采用了展宽天线频宽的辅助结构,借助计算机的辅助设计,以及使用网络分析仪进行调试,所以能较好地满足了工作宽频带的要求。顺便指出,室内壁挂天线具有一定的增益,约为G = 7 dBi。

2 电波传播的几个基本概念

目前GSM和CDMA移动通信使用的频段为:

GSM:890 - 960 MHz, 1710 - 1880 MHz

CDMA: 806 - 896 MHz

806 - 960 MHz 频率范围属超短波范围;1710 ~1880 MHz 频率范围属微波范围。

电波的频率不同,或者说波长不同,其传播特点也不完全相同,甚至很不相同。

2.1 自由空间通信距离方程

设发射功率为P T,发射天线增益为G T,工作频率为f . 接收功率为P R,接收天线增益为G R,收、发天线间距离为R,那么电波在无环境干扰时,传播途中的电波损耗L0 有以下表达式:

L0 (dB) = 10 Lg(P T / P R)

= 32.45 + 20 Lg f ( MHz ) + 20 Lg R ( km ) - G T (dB) - G R (dB)

[举例] 设:P T = 10 W = 40dBmw ;G R = G T = 7 (dBi) ; f = 1910MHz 问:R = 500 m 时, P R = ? 解答: (1) L 0 (dB) 的计算

L 0 (dB) = 32.45 + 20 Lg 1910( MHz ) + 20 Lg 0.5 ( km ) - G R (dB) - G T (dB) = 32.45 + 65.62 - 6 - 7 - 7 = 78.07 (dB) (2)P R 的计算

P R = P T / ( 10 7.807 ) = 10 ( W ) / ( 10 7.807 ) = 1 ( μW ) / ( 10 0.807 ) = 1 ( μW ) / 6.412 = 0.156 ( μW ) = 156 ( mμW )

顺便指出,1.9GHz 电波在穿透一层砖墙时,大约损失 (10~15) dB

2.2 超短波和微波的传播视距

2.2.1

极限直视距离

超短波特别是微波,频率很高,波长很短,它的地表面波衰减很快,因此不能依靠地表面波作较远距离的传播。超短波特别是微波,主要是由空间波来传播的。简单地说,空间波是在空间范围内沿直线方向传播的波。显然,由于地球的曲率使空间波传播存在一个极限直视距离R max 。在最远直视距离之内的区域,习惯上称为照明区;极限直视距离R max 以外的区域,则称为阴影区。不言而语,利用超短波、微波进行通信时,接收点应落在发射天线极限直视距离R max 内。 受地球曲率半径的影响,极限直视距离R max 和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高度H T 与 H R 间的关系 为 : R max = 3.57{ √H T (m) +√H R (m) } (km) 由发射天线直接射到接收点的电波称为直射波;发射天线发出的指向地面的电波,被地

面反射而到达接收点的电波称为反射波。显然,接收点的信号应该是直射波和反射波的合成。电波的合成不会象 1 + 1 = 2 那样简单地代数相加,合成结果会随着直射波和反射波间的波程差的不同而不同。波程差为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时,直射波和反射波信号相加,合成为最大;波程差为一个波长的倍数时,直射波和反射波信号相减,合成为最小。可见,地面反射的存在,使得信号强度的空间分布变得相当复杂。

实际测量指出:在一定的距离 R i 之内,信号强度随距离或天线高度的增加都会作起伏变化;在一定的距离 R i 之外,随距离的增加或天线高度的减少,信号强度将。单调下降。理论计算给出了这个 R i 和天线高度 H T 与 H R 的关系式:

R i = (4H T H R )/ l,l是波长。

不言而喻,R i 必须小于极限直视距离R max。

2.4 电波的多径传播

在超短波、微波波段,电波在传播过程中还会遇到障碍物(例如楼房、高大建筑物或山丘等)对电波产生反射。因此,到达接收天线的还有多种反射波(广义地说,地面反射波也应包括在内),这种现象叫为多径传播。

由于多径传输,使得信号场强的空间分布变得相当复杂,波动很大,有的地方信号场强增强,有的地方信号场强减弱;也由于多径传输的影响,还会使电波的极化方向发生变化。另外,不同的障碍物对电波的反射能力也不同。例如:钢筋水泥建筑物对超短波、微波的反射能力比砖墙强。我们应尽量克服多径传输效应的负面影响,这也正是在通信质量要求较高的通信网中,人们常常采用空间分集技术或极化分集技术的缘由。

2.5 电波的绕射传播

在传播途径中遇到大障碍物时,电波会绕过障碍物向前传播,这种现象叫做电波的绕射。超短波、微波的频率较高,波长短,绕射能力弱,在高大建筑物后面信号强度小,形成所谓的“阴影区”。信号质量受到影响的程度,不仅和建筑物的高度有关,和接收天线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有关,还和频率有关。例如有一个建筑物,其高度为10 米,在建筑物后面距离200 米处,接收的信号质量几乎不受影响,但在100 米处,接收信号场强比无建筑物时明显减弱。注意,诚如上面所说过的那样,减弱程度还与信号频率有关,对于216 ~223 兆赫的射频信号,接收信号场强比无建筑物时低16 dB,对于670 兆赫的射频信号,接收信号场强比无建筑物时低20dB .如果建筑物高度增加到50 米时,则在距建筑物1000 米以内,接收信号的场强都将受到影响而减弱。也就是说,频率越高、建筑物越高、接收天线与建筑物越近,信号强度与通信质量受影响程度越大;相反,频率越低,建筑物越矮、接收天线与建筑物越远,影响越小。

因此,选择基站场地以及架设天线时,一定要考虑到绕射传播可能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注意到对绕射传播起影响的各种因素。

3 传输线的几个基本概念

连接天线和发射机输出端(或接收机输入端)的电缆称为传输线或馈线。传输线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地传输信号能量,因此,它应能将发射机发出的信号功率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发射天线的输入端,或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接收机输入端,同时它本身不应拾取或产生杂散干扰信号,这样,就要求传输线必须屏蔽。

顺便指出,当传输线的物理长度等于或大于所传送信号的波长时,传输线又叫做长线。

3.1 传输线的种类

超短波段的传输线一般有两种:平行双线传输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线;微波波段的传输线有同轴电缆传输线、波导和微带。平行双线传输线由两根平行的导线组成它是对称式或平衡式的传输线,这种馈线损耗大,不能用于UHF频段。同轴电缆传输线的两根导线分别为芯线和屏蔽铜网,因铜网接地,两根导体对地不对称,因此叫做不对称式或不平衡式传输线。同轴电缆工作频率范围宽,损耗小,对静电耦合有一定的屏蔽作用,但对磁场的干扰却无能为力。使用时切忌与有强电流的线路并行走向,也不能靠近低频信号线路。

3.2 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无限长传输线上各处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定义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用Z0 表示。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的计算公式为

Z。=〔60/√εr〕×Log ( D/d ) [ 欧]。

式中,D 为同轴电缆外导体铜网内径; d 为同轴电缆芯线外径;

εr为导体间绝缘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通常Z0 = 50 欧,也有Z0 = 75 欧的。

由上式不难看出,馈线特性阻抗只与导体直径D和d以及导体间介质的介电常数εr有关,而与馈线长短、工作频率以及馈线终端所接负载阻抗无关。

3.3 馈线的衰减系数

信号在馈线里传输,除有导体的电阻性损耗外,还有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这两种损耗随馈线长度的增加和工作频率的提高而增加。因此,应合理布局尽量缩短馈线长度。

单位长度产生的损耗的大小用衰减系数β 表示,其单位为dB / m(分贝/米),电缆技术说明书上的单位大都用dB / 100 m(分贝/百米) .

设输入到馈线的功率为P1 ,从长度为 L(m )的馈线输出的功率为P2,传输损耗T L可表示为:

T L =10 ×Lg ( P1 /P2 ) ( dB )

衰减系数为

β = T L / L ( dB / m )

例如, NOKIA 7 / 8英寸低耗电缆, 900MHz 时衰减系数为β= 4.1 dB / 100 m,也可写成β=3 dB / 73 m,也就是说,频率为 900MHz 的信号功率,每经过73 m 长的这种电缆时,功率要少一半。

而普通的非低耗电缆,例如, SYV-9-50-1, 900MHz 时衰减系数为β = 20.1 dB / 100 m,也可写成β=3dB / 15 m,也就是说,频率为 900MHz 的信号功率,每经过15 m 长的这种电缆时,功率就要少一半!

3.4 匹配概念

什么叫匹配?简单地说,馈线终端所接负载阻抗ZL 等于馈线特性阻抗Z0 时,称为馈线终端是匹配连接的。匹配时,馈线上只存在传向终端负载的入射波,而没有由终端负载产生的反射波,因此,当天线作为终端负载时,匹配能保证天线取得全部信号功率。如下图所示,当天线阻抗为 50 欧时,与50 欧的电缆是匹配的,而当天线阻抗为 80 欧时,与50欧的电缆是不匹配的。

如果天线振子直径较粗,天线输入阻抗随频率的变化较小,容易和馈线保持匹配,这时天线的工作频率范围就较宽。反之,则较窄。

在实际工作中,天线的输入阻抗还会受到周围物体的影响。为了使馈线与天线良好匹配,在架设天线时还需要通过测量,适当地调整天线的局部结构,或加装匹配装置。

3.5 反射损耗

前面已指出,当馈线和天线匹配时,馈线上没有反射波,只有入射波,即馈线上传输

的只是向天线方向行进的波。这时,馈线上各处的电压幅度与电流幅度都相等,馈线上任意

一点的阻抗都等于它的特性阻抗。

而当天线和馈线不匹配时,也就是天线阻抗不等于馈线特性阻抗时,负载就只能吸收馈

线上传输的部分高频能量,而不能全部吸收,未被吸收的那部分能量将反射回去形成反射波。

例如,在右图中,由于天线与馈线的阻抗不同,一个为75欧姆,一个为50欧姆,阻抗不匹

配,其结果是

3.6 电压驻波比

在不匹配的情况下, 馈线上同时存在入射波和反射波。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同的地

方,电压振幅相加为最大电压振幅Vmax,形成波腹;而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反的地方

电压振幅相减为最小电压振幅Vmin,形成波节。其它各点的振幅值则介于波腹与波节之间。

这种合成波称为行驻波。

反射波电压和入射波电压幅度之比叫作反射系数,记为 R

反射波幅度(ZL-Z0)

R =─────=───────

入射波幅度(ZL+Z0)

波腹电压与波节电压幅度之比称为驻波系数,也叫电压驻波比,记为VSWR 波腹电压幅度Vmax(1 + R)

VSWR =──────────────=────

波节电压辐度Vmin(1 - R)

终端负载阻抗ZL 和特性阻抗Z0 越接近,反射系数 R 越小,驻波比VSWR 越接近于

1,匹配也就越好。

3.7 平衡装置

信号源或负载或传输线,根据它们对地的关系,都可以分成平衡和不平衡两类。

若信号源两端与地之间的电压大小相等、极性相反,就称为平衡信号源,否则称为不平衡信号源;若负载两端与地之间的电压大小相等、极性相反,就称为平衡负载,否则称为不平衡负载;若传输线两导体与地之间阻抗相同,则称为平衡传输线,否则为不平衡传输线。

在不平衡信号源与不平衡负载之间应当用同轴电缆连接,在平衡信号源与平衡负载之间应当用平行双线传输线连接,这样才能有效地传输信号功率,否则它们的平衡性或不平衡性将遭到破坏而不能正常工作。如果要用不平衡传输线与平衡负载相连接,通常的办法是在粮者之间加装“平衡-不平衡”的转换装置,一般称为平衡变换器。

3.7.1 二分之一波长平衡变换器

又称“U”形管平衡变换器,它用于不平衡馈线同轴电缆与平衡负载半波对称振子之间的连接。“U”形管平衡变换器还有1:4 的阻抗变换作用。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同轴电缆特性阻抗通常为50欧,所以在Y AGI天线中,采用了折合半波振子,使其阻抗调整到200欧左右,实现最终与主馈线50欧同轴电缆的阻抗匹配。

3.7.2 四分之一波长平衡-不平衡器

利用四分之一波长短路传输线终端为高频开路的性质实现天线平衡输入端口与同轴馈

线不平衡输出端口之间的平衡-不平衡变换。

天线的基础知识

第一讲天线的基础知识 表征天线性能的主要参数有方向图,增益,输入阻抗,驻波比,极化方式等。 1.1 天线的输入阻抗 天线的输入阻抗是天线馈电端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的比值。天线与馈线的连接,最佳情形是天线输入阻抗是纯电阻且等于馈线的特性阻抗,这时馈线终端没有功率反射,馈线上没有驻波,天线的输入阻抗随频率的变化比较平缓。天线的匹配工作就是消除天线输入阻抗中的电抗分量,使电阻分量尽可能地接近馈线的特性阻抗。匹配的优劣一般用四个参数来衡量即反射系数,行波系数,驻波比和回波损耗,四个参数之间有固定的数值关系,使用那一个纯出于习惯。在我们日常维护中,用的较多的是驻波比和回波损耗。一般移动通信天线的输入阻抗为50Ω。 驻波比:它是行波系数的倒数,其值在1到无穷大之间。驻波比为1,表示完全匹配;驻波比为无穷大表示全反射,完全失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驻波比小于1.5,但实际应用中VSWR应小于1.2。过大的驻波比会减小基站的覆盖并造成系统内干扰加大,影响基站的服务性能。 回波损耗:它是反射系数绝对值的倒数,以分贝值表示。回波损耗的值在0dB 的到无穷大之间,回波损耗越大表示匹配越差,回波损耗越小表示匹配越好。0表示全反射,无穷大表示完全匹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回波损耗大于14dB。 1.2 天线的极化方式 所谓天线的极化,就是指天线辐射时形成的电场强度方向。当电场强度方向垂直于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垂直极化波;当电场强度方向平行于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水平极化波。由于电波的特性,决定了水平极化传播的信号在贴近地面时会在大地表面产生极化电流,极化电流因受大地阻抗影响产生热能而使电场信号迅速衰减,而垂直极化方式则不易产生极化电流,从而避免了能量的大幅衰减,保证了信号的有效传播。 因此,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均采用垂直极化的传播方式。另外,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最近又出现了一种双极化天线。就其设计思路而言,一般分为垂直与水平极化和±45°极化两种方式,性能上一般后者优于前者,因此目前大部分采用的是±45°极化方式。双极化天线组合了+45°和-45°两副极化方向相互正交的天线,并同时工作在收发双工模式下,大大节省了每个小区的天线数量;同时由于±45°为正交极化,有效保证了分集接收的良好效果。(其极化分集增益约为5dB,比单极化天线提高约2dB。)

天线基本知识

[转帖]短波通信中的天线选型 短波通信中的天线选型 EMC CHINA .COM 中国电磁兼容网 短波通信是指波长100-10米(频率为3-30MHz)的电磁波进行的无线电通信。短波通信传输信道具有变参特性,电离层易受环境影响,处于不断变化当中,因此,其通信质量,不如其它通信方式如卫星、微波、光纤好。短波通信系统的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电台性能的好坏和天线的带宽、增益、驻波比、方向性等因素。近年来短波电台随着新技术提高发展很快,实现了数字化、固态化、小型化,但天线技术的发展却较为滞后。由于短波比超短波、卫星、微波的波长长,所以,短波天线体积较大。在短波通信中,选用一个性能良好的天线对于改善通信效果极为重要。下面简单介绍短波天线如何选型和几种常用的天线性能。 一、衡量天线性能因素 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最基本部件,决定了通信系统的特性。不同的天线有不同的辐射类型、极性、增益以及阻抗。 1.辐射类型:决定了辐射能量的分配,是天线所有特性中最重要的因素,它包括全向型和方向型。 2.极性:极性定义了天线最大辐射方向 电气矢量的方向。垂直或单极性天线(鞭天线)具有垂直极性,水平天线具有水平极性。 3.增益:天线的增益是天线的基本属性,可以衡量天线的优劣。增益是指定方向上的最大辐射强度与天线最大辐射强度的比值,通常使用半波双极天线作为参考天线,其它类型天线最大方向上的辐射强度可以与参考天线进行比较,得出天线增益。一般高增益天线的带宽较窄。 4.阻抗和驻波比(VSWR):天线系统的输入阻抗直接影响天线发射效率。当驻波比(VSWR)1:1时没有反射波,电压反射比为1。当VSWR大于1时,反射功率也随之增加。发射天线给出的驻波比值是最大允许值。例如:VSWR为2:1时意味着,反射功率消耗总发射功率的11%,信号损失0.5dB。VSWR为1.5:1时,损失4%功率,信号降低0.18dB。 二、几种常用的短波天线 1.八木天线(YagiAntenna)八木天线在短波通信中 通常用于大于6MHz以上频段,八木天线在理想情况下增益可达到19dB,八木天线应用于窄带和高增益短波通信,可架设安装在铁塔上 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在一个铁塔上可同时架设几个八木天线,八木天线的主要优点是价格便宜。

天线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天线基础知识 1 天线 1.1 天线的作用与地位 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通过馈线(电缆)输送到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后,由天线接下来(仅仅接收很小很小一部分功率),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可见,天线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的无线电设备,没有天线也就没有无线电通信。天线品种繁多,以供不同频率、不同用途、不同场合、不同要求等不同情况下使用。对于众多品种的天线,进行适当的分类是必要的:按用途分类,可分为通信天线、电视天线、雷达天线等;按工作频段分类,可分为短波天线、超短波天线、微波天线等;按方向性分类,可分为全向天线、定向天线等;按外形分类,可分为线状天线、面状天线等;等等分类。 *电磁波的辐射 导线上有交变电流流动时,就可以发生电磁波的辐射,辐射的能力与导线的长度和形状有关。如图1.1 a 所示,若两导线的距离很近,电场被束缚在两导线之间,因而辐射很微弱;将两导线张开,如图 1.1 b 所示,电场就散播在周围空间,因而辐射增强。必须指出,当导线的长度 L 远小于波长λ 时,辐射很微弱;导线的长度 L 增大到可与波长相比拟时,导线上的电流将大大增加,因而就能形成较强的辐射。 图1.1 a 图1.1 b 1.2 对称振子 对称振子是一种经典的、迄今为止使用最广泛的天线,单个半波对称振子可简单地单独立地使用或用作为抛物面天线的馈源,也可采用多个半波对称振子组成天线阵。两臂长度相等的振子叫做对称振子。每臂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全长为二分之一波长的振子,称半波对称振子, 见图1.2 a。另外,还有一种异型半波对称振子,可看成是将全波对称振子折合成一个窄长的矩形框,并把全波对称振子的两个端点相叠,这个窄长的矩形框称为折合振子,注意,折合振子的长度也是为二分之一波长,故称为半波折合振子, 见图1.2 b。

天线基础知识

一. 方向性系数: 物理意义:方向图函数E(,)θφ或f (,)θφ表示了离辐射源相同距离上各点在各个方向上辐射场的相对大小,它不能明确表示天线辐射能量在某个特定方向上集中的程度,因而必须引进方向性系数这一指标参数。方向性系数是用来表征天线辐射能量集中程度的一个参数。 定义1:在相同辐射功率r r P P =o 情况下,某天线在给定方向i i (,)θφ的辐射强度i i U(,)θφ与理想点源天线在同一方向的辐射强度U o 之比,即 2220 4r r i i i i i P i i P i i U(,) f (,) D(,)U f (,)sin d d ππ θφπθφθφθφθθφ == ?? o o @ 定义2:在给定方向i i (,)θφ产生相同电场强度M E E =o 下,理想点源天线的辐射功率r P o 与某天线辐射功率r P 之比。即: 2220 4M r i i i i r i i i E E P f (,) D(,)P f (,)sin d d πθφθφθφθθφ == ?? o o @ 图0:两种条件下的某天线方向图和理想点源方向图 一般方向性系数我们都是指最大波束(,)θφo o 处的方向性系数(是否可以这么理解,工程上主要考虑最大波束方向上的能量集中的程度),则最大波束处的方向性系数可以表示为: 20000220 4f (,) D(,)f (,)sin d d ππ πθφθφθφθθφ = ?? 方向性系数表示无量纲的量,工程上一般采用分贝表示: 10dB D (,)lg D(,)θφθφ=o o o o 方向性系数两种定义的物理解释: 前面已经提到,天线的方向性系数是用来表征天线辐射能量集中程度的一个参数,对于最大辐射方向上的方向性系数D(,)θφo o 来说,其值愈大,天线的能量辐射就愈集中,定向性能就愈强。下面针对方向性系数的两种定义方法用图解来说明。图0所示为方向性系数的 两种定义方法对应的两种条件下某天线和理想点源天线的方向图。在相同辐射功率条件下,

天线的基础知识及应用

天线的基础知识及应用 1、天线的简介 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电磁波,一般天线都具有可逆性,即同一种天线既可用作来做发射天线,也可用来作为接收天线。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 众所周知,天线是无线通信、广播、导航、雷达、测控、微波遥感、天文和电子对抗等各种民用和军用无线电系统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几乎天天都看得见天线,也正在使用天线带来的各种无线信号,如电视塔上的电视发射天线、移动电话基站塔上的通信天线、无时不在的4G还有正在普及中的5G手机内置天线、大型卫星通信地面站天线、全球定位系统(北斗、GPS 等)接收天线、各种智能穿戴、IOT设备的内置天线等等---

天线究竟是一根什么样的“线”,为什么会如此彻底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其实,天线之所以牛逼,就是因为电磁波牛逼。 2、天线的历史

1987年德国青年学者海因里希·赫兹(Heinrich R. Hertz)的著名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他当时所用的电偶极子谐振器就是最早的发射天线,因此天线发明至今还只有130年左右的历史。 1888年,29岁的亚历山大·波波夫得知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发现电磁波的消息后,这位曾经立志推广电灯的年轻科学家对朋友们说:“我用毕生的精力去安装电灯,对于广阔的俄罗斯来说,只不过照亮了很小的一角:假如我能指挥磁波,那就可以飞越整个世界!” 于是,他埋头研究,1896年,终于在相距20m的建筑物之间传送了一份电报,电文就是Heinrich Hertz,无线电天线由此而问世。无线电开创初期主要使用的是火花式发射机,工作频率主要集中在米波和微波频率。

天线基础知识

目录 天线 (1) 一、天线理论知识 (1) 二、天线的选择原则 (18) 三、常用天线的分类 (23)

天线 一、天线理论知识 天线是将射频信号转化为无线信号的关键器件,其质量的优良和是否合理使用对无线通信工程的成败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全面了解天线。 1、天线的方位图: 天线辐射电磁波是有方向性的,它表示天线向一定方面辐射电磁波的能力。反之,作为接收天线的方向性表示了它接收不同方向来的电磁波的能力。 天线方向图的定义:天线辐射的电磁场在一定距离上随 空间角坐标分布的图形。 由于电磁场的矢量特征包含了幅度、相位、极化方向等 信息,因此,对应有:幅度方向图、相位方向图。而电磁场 的幅度可用场强和功率密度表示,所以,幅度方向图又分为 场强方向图和功率方向图。除非特殊说明,在一般情况下, 通常天线方向图指的是功率方向图,幅度以dB为单位。 根据定义,天线的方向图是三维立体图,但实际获得完整的三维方向图是非常困难的。通常根据天线的结构特点,选择两个或多个特征面测得该平面内的二维方向图如: E面方向图:通过最大辐射方向并与电场矢量平行的平面;

水平面方向图(Horizontal):是指与地面平行的平面内的方向图; 垂直面方向图(Vertical):是指与地面垂直的平面内的方向图。 当天线为垂直极化时,H面近似为水平面,E面近似为垂直面,如果天线为水平极化则情况正好相反。 E面图和H面图只是描述了天线的功率密度的分布情况,但不能定量的反映天线的主要特征。为了更好的描述天线的方向图,常使用半功率波束宽度、副瓣电平、前后比、第一上副瓣抑制、第一下零点填充等都是描述方向图特征的指标。 2、波瓣: 零功率点波瓣宽度:主瓣最大值两边两个零辐射方 向之间的夹角。 半功率点波瓣宽度:在E面或H面的等距线上, 主瓣最大值两边场强等于最大场强的0.707倍(或 一半功率密度)的两辐射方向之间的夹角。 副瓣电平:在E面或H面的等距线上,副瓣最大值 与主瓣最大值之比,通常用dB表示。 后瓣:与主瓣相反方向上的副瓣。 前后比:等距线上,主瓣功率密度最大值和后瓣功 率密度最大值之比(dB)。

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 是将电信号转化为电磁波,并进行无线传输。本文将介绍移动通信 基站天线的基础知识,包括天线的类型、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等内容。 一、天线的类型 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分类。根据天 线的工作频段,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宽频段天线:适用于多频段的通信系统,能够覆盖不同频段 的通信需求。 2. 扇形覆盖天线:用于小区域通信,形状呈扇形,信号覆盖范 围有限。 3. 定向天线:用于长距离通信,信号传输更远且更稳定,但只 能在特定方向进行通信。 4. 等向天线:信号传输范围广且均匀,适用于城市通信等环境。 根据天线的形状和结构,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竖直天线:天线的辐射方向主要朝向地面,适用于城市通信 等场景。

2. 水平天线:天线的辐射方向主要朝向水平方向,适用于山区等场景。 3. 室内天线:适用于室内信号覆盖,可提供稳定的室内信号传输环境。 4. 中心天线:用于高速列车、高速公路等移动环境下的通信需求。 二、天线的工作原理 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工作原理是将电信号转化为电磁波,并进行无线传输。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输入信号处理:接收来自基站设备的电信号,并进行处理,使其符合天线的输入要求。 2. 电信号转换:将输入信号转换为高频电磁波,以便进行无线传输。 3. 辐射和传输:将转换后的电磁波通过天线辐射出去,在空间中传输到指定的接收器。 4. 接收器接收:接收器接收到天线辐射出的电磁波,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三、天线的性能指标

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性能指标直接影响着通信系统的性能。常见的天线性能指标包括: 1. 增益:衡量天线的辐射效率,增益越高,传输距离越远。 2. 驻波比:衡量天线的匹配程度,驻波比越小,能量传输效率越高。 3. 方向性:衡量天线在不同方向上的辐射效果,方向性越强,信号传输精度越高。 4. 波瓣宽度:衡量天线在空间中的覆盖范围,波瓣宽度越大,覆盖范围越广。 5. 前后比:衡量天线在辐射和接收过程中的信号损耗情况,前后比越大,信号传输质量越好。 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性能指标是衡量其性能优劣的重要标准,根据不同的通信需求,选择合适的天线能够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覆盖范围。 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是移动通信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天线的类型、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对于优化通信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对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

天线的基础知识

天线的基础知识(2009-05-17 22:14:38) 1 天线工作原理及作用是什么? 天线作为无线通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基本功能是辐射和接收无线电波。发射时,把高频电流转换为电磁波;接收时,把电滋波转换为高频电流。 2 天线有多少种类? 天线品种繁多,主要有下列几种分类方式: 按用途可分为基地台天线(base station antenna)和移动台天线(mobile portable antennas),还有就是手持对讲机用的天线(handhold transceiver antennas)。基地电台俗称棒子天线;车载天线俗称苗子;手台天线由于绝大部分是橡胶外皮的因此俗称橡胶天线或橡胶棒儿。 按工作频段可划分为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 按其方向可划分为全向和定向天线。 3 如何选择天线? 天线作为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通信系统的指标,用户在选择天线时必须首先注重其性能。具体说有两个方面,第一选择天线类型;第二选择天线的电气性能。选择天线类型的意义是:所选天线的方向图是否符合系统设计中电波覆盖的要求;选择天线电气性能的要求是:选择天线的频率带宽、增益、额定功率等电气指标是否符合系统设计要求。因此,用户在选择天线时最好向厂家联系咨询或在往上对比分析其技术指标。 4 什么是天线的增益? 增益是天线的主要指标之一,它是方向系数与效率的乘积,是天线辐射或接收电波大小的表现。增益大小的选择取决于系统设计对电波覆盖区域的要求,简单地说,在同等条件下,增益越高,电波传播的距离越远,一般基地台天线采用高增益天线,移动台天线采用低增益天线。 5 什么是电压驻波比? 天线输入阻抗和馈线的特性阻抗不一致时,产生的反射波和入射波在馈线上叠加形成的磁波,其相邻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是电压驻波比,它是检验馈线传输效率的依据,电压驻波比小于1.5,在工作频点的电压驻波比小于1.2,电压驻波比过大,将缩短通信距离,而且反射功率将返回发射机功放部分,容易烧坏功放管,影响通

天线基础知识

天线基础知识 天线是无线电通讯技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将发射机发出的能量收集、聚合或放大,从而有利于传输和接收信号。天线也可以把信号发射出去,使其能够传播到更大的距离。从学术角度来看,天线是一种设备,用来增加信号强度,使得发射的信号能够传播较远的距离,同时也用来收集传播到接收端的信号,而且在传输过程中可以保持信号的纯度和完整性。 天线本质上是一种可以使电磁波发射出去或收集到接收端的设备,在无线电通讯技术中必不可少。从物理结构上分,天线可以分为导线天线、空间天线和电路天线。 导线天线是使用一根或多根导线代替作为接收和发射信号的馈 电线的天线,是最常见的一种天线。主要特点在于简单,发射功率低,但可以接收的信号也不高,因此普遍用于短距离的无线通讯。目前,多数导线天线都采用半波长导线天线,它是一种最简单、结构容易制造的天线,其发射灵敏度较高,适用于大功率、短距离的应用。 空间天线是一种大型的构造结构,它是由若干个振子组成,这些振子通常被绑定在一个外壳上,有时也可以被单独安装在特定的架上的,空间天线的特点在于尺寸大,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传输信号,但是发射功率较低。目前空间天线大多用来制作宽带和高功率无线电台,需要在非常长的距离传输信号时可以考虑使用它们以节省成本。 电路天线是一种结合了机械结构和电路结构的天线,其发射功率比导线和空间天线都要大,而且可以在较短的距离传播信号。它基本

上是一种现代的技术,其发射功率可以超过1千瓦,可以用来传播较远的信号,而且调制方式可以得到较好的抑制,可以用来传输灵活性和高质量的数据。 天线在无线电通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对天线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的知识做个总结,既可以系统的学习天线的知识,也可以下一步进行应用研究。 首先,天线的主要功能是收发各种信号,它可以把发射的信号收集或放大,从而有利于传输和接收信号。其次,天线的物理结构可以分为导线天线、空间天线和电路天线,导线天线较大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发射功率低,但可以接收的信号也不高,一般用于短距离的无线通讯;空间天线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传输信号,但是发射功率较低,常用于制作宽带高功率无线电台;电路天线发射功率比导线和空间天线都要大,在较短的距离内传播信号,并且可以调制出较高的灵活性和质量的数据信号。 此外,也应知道天线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无线电通信技术中的应用。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无线电通信发展到运用于移动电话方面的时候,天线的应用也开始出现,以导线天线为主,把发射的信号聚合或放大到更大的距离,同时能够收集更多的信号,从而使无线电通讯变得更加稳定和质量更高。另一方面,一些新型天线也出现了,如电路天线,这种天线发射功率较大,可以传播更远的信号,其应用也开始普及,更大程度上实现了无线电通讯的高效传输。 通过现有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得知,正确的应用和搭配天线

天线基础知识

1 天线 1.1 天线的作用与地位 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通过馈线(电缆)输送到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后,由天线接下来(仅仅接收很小很小一部分功率),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可见,天线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的无线电设备,没有天线也就没有无线电通信。天线品种繁多,以供不同频率、不同用途、不同场合、不同要求等不同情况下使用。对于众多品种的天线,进行适当的分类是必要的:按用途分类,可分为通信天线、电视天线、雷达天线等;按工作频段分类,可分为短波天线、超短波天线、微波天线等;按方向性分类,可分为全向天线、定向天线等;按外形分类,可分为线状天线、面状天线等;等等分类。 *电磁波的辐射 导线上有交变电流流动时,就可以发生电磁波的辐射,辐射的能力与导线的长度和形状有关。如图1.1 a 所示,若两导线的距离很近,电场被束缚在两导线之间,因而辐射很微弱;将两导线张开,如图1.1 b 所示,电场就散播在周围空间,因而辐射增强。必须指出,当导线的长度L 远小于波长λ时,辐射很微弱;导线的长度L 增大到可与波长相比拟时,导线上的电流将大大增加,因而就能形成较强的辐射。 1.2 对称振子 对称振子是一种经典的、迄今为止使用最广泛的天线,单个半波对称振子可简单地单独立地使用或用作为抛物面天线的馈源,也可采用多个半波对称振子组成天线阵。两臂长度相等的振子叫做对称振子。每臂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全长为二分之一波长的振子,称半波对称振子, 见图1.2a 。另外,还有一种异型半波对称振子,可看成是将全波对称振子折合成一个窄长的矩形框,并把全波对称振子的两个端点相叠,这个窄长的矩形框称为折合振子,注意,折合振子的长度也是为二分之一波长,故称为半波折合振子, 见图1.2 b。 1.3 天线方向性的讨论 1.3.1 天线方向性

天线基本知识

天线基本知识

天线基本知识 1天线 1.1 天线的作用与地位 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通过馈线(电缆)输送到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后,由天线接下来(仅仅接收很小很小一部分功率),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可见,天线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的无线电设备,没有天线也就没有无线电通信。 天线品种繁多,以供不同频率、不同用途、不同场合、不同要求等不同情况下使用。 对于众多品种的天线,进行适当的分类是必要的:按用途分类,可分为通信天线、电视天线、雷达天线等;按工作频段分类,可分为短波天线、超短波天线、微波天线等;按方向性分类,可分为全向天线、定向天线等;按外形分类,可分为线状天线、面状天线等; * 电磁波的辐射 导线上有交变电流流动时,就可以发生电磁波的辐射,辐射的能力与导线的长度和形状有关。如图1.1 a 所示,若两导线的距离很近,电场被束缚在两导线之间,因而辐射很微弱;将两导线张开,如图1.1 b 所示,电场就散播在周围空间,因而辐射增强。 必须指出,当导线的长度L 远小于波长λ 时,辐射很微弱;导线的长度L 增大到可与波长相比拟时,导线上的电流将大大增加,因而就能形成较强的辐射。 1.2 对称振子 对称振子是一种经典的、迄今为止使用最广泛的天线,单个半波对称振子可简单地单独立地使用或用作为抛物面天线的馈源,也可采用多个半波对称振子组成天线阵。 两臂长度相等的振子叫做对称振子。每臂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全长为二分之一波长的振子,称半波对称振子, 见图1.2 a 。 另外,还有一种异型半波对称振子,可看成是将全波对称振子折合成一个窄长的矩形框,并把全波对称振子的两个端点相叠,这个窄长的矩形框称为折合振子,注意,折合振子的长度也是为二分之一波长,故称为半波折合振子, 见图1.2 b 。 1.3 天线方向性的讨论 天线方向性

天线的基本知识

天线的基本知识 天线是无线通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进行传输或接收。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通信质量和距离等因素。下面将介绍天线的基本知识。 一、天线的定义和作用 天线是一种用于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装置。在无线通信中,天线的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发射出去,或者将接收到的电磁波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处理。天线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起着桥梁的作用,连接着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电信号与电磁波之间的转换。 二、天线的基本原理 天线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学的知识。当电流通过天线时,会在天线附近产生电磁场。这个电磁场会随着电流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从而形成电磁波并辐射出去。当接收到的电磁波通过天线时,会在天线上感应出电流,从而实现电磁波到电信号的转换。 三、天线的结构和类型 天线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单极天线、双极天线、方向天线、全向天线等。单极天线是指由一个导体构成的天线,常见的有垂直天线和水平天线。双极天线是由两个导体构成的天线,常见的有偶极子天线和环形天线。方向天线是指天线辐射或接收信号的主要方向是有限的,适用于需要指向性传输的场景。全向天线是指天

线辐射或接收信号的主要方向是全方向的,适用于需要全向传输的场景。 四、天线的性能指标 天线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增益、方向性、频率响应、波束宽度、驻波比等。增益是指天线在某个方向上辐射或接收信号的能力,是衡量天线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方向性是指天线在某个方向上辐射或接收信号的能力相对于其他方向的能力。频率响应是指天线在不同频率上的辐射或接收信号的能力。波束宽度是指天线主瓣辐射功率下降到峰值功率的一半所对应的角度范围。驻波比是指天线输入端的驻波比,用来衡量天线和传输线之间的匹配程度。 五、天线的应用领域 天线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卫星通信、雷达、无线电广播、电视、导航系统等领域。在无线通信中,天线是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等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通信质量和距离。在卫星通信中,天线用于卫星地球站的发射和接收信号。在雷达系统中,天线用于发射和接收雷达信号。在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中,天线用于接收和辐射广播信号和电视频道。在导航系统中,天线用于接收和辐射导航信号,如GPS、北斗导航等。 六、天线的发展趋势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天线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未来的

天线基础知识与原理

天线基础知识与原理 天线是将电磁波能量从传输线(如电缆)转移到自由空间(如空气) 中的器件。它是无线通信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发送和接收无 线信号。天线的设计和原理对通信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天线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流激励器件使其发射或接收电磁波。当电流 通过天线时,会在天线上产生电磁场。根据电磁场分布的不同,天线可以 被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一根直立的导体(如铜线)可以作为零度天线 或全向天线使用,这意味着它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发射或接收相同的信号强度。另一个例子是定向天线,它可以集中发射或接收能量到特定方向。 天线的性能由几个关键参数决定。其中一个是频率响应,也称为带宽。天线应该在指定的频率范围内能够有效地工作。另一个参数是增益,表示 天线相对于理想的点源天线的增加或减少的能量。增益可以用于改善信号 传输和接收的效果。其他重要的参数包括波束宽度、极化方式、输入阻抗等。 天线设计的关键是通过调整天线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来满足特定的需求。一种常见的天线类型是偶极子天线。它由两根平行的导体构成,通常以半 波长的长度排列。偶极子天线适用于宽带应用,可以在几个频段上工作。 另一种常见的天线类型是微带天线,它采用薄片状的天线元件,并用绝缘 基板支持。微带天线适用于小型设备和集成电路上的应用,可以在不同的 频率范围内工作。 天线的工作原理与物理学中的电磁波理论相关。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波由电场和磁场组成,并以光速传播。当电流通过天线时,会产生电

场和磁场的变化,并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电场和磁场的分布取决于天线的几何形状和电流分布。 天线的电磁辐射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实现:辐射和导波。辐射是指电磁波以空间波的形式传播,可以远离天线和传输线。导波是指电磁波沿着天线和传输线传播,类似于输送能量的导线。在不同的频率范围内,两种机制的相对重要性会有所不同。 要理解天线的基础知识,还需要了解一些天线的相关概念。例如,VSWR(电压驻波比)是用于衡量天线和传输线之间匹配的参数,主要影响信号的传输效率。阻抗匹配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将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与天线的输入阻抗匹配,以最大限度地传输信号。散射截面是用于描述天线在特定方向反射或散射电磁波的能力。 总之,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将电磁波能量从传输线转移到自由空间中。天线的性能取决于各种参数,包括频率响应、增益、波束宽度等。天线设计的关键是通过调整几何形状和尺寸来满足特定的需求。天线的工作原理与电磁波理论相关,涉及电场和磁场的变化、辐射和导波等机制。了解天线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设计无线通信系统非常重要。

天线地基础的知识

天线的根底知识(2009-05-17 22:14:38) 1 天线工作原理与作用是什么? 天线作为无线通信不可缺少的一局部,其根本功能是辐射和接收无线电波。发射时,把高频电流转换为电磁波;接收时,把电滋波转换为高频电流。 2 天线有多少种类? 天线品种繁多,主要有如下几种分类方式: 按用途可分为基地台天线〔base station antenna〕和移动台天线〔mobile portable antennas〕,还有就是手持对讲机用的天线〔handhold transceiver antennas)。基地电台俗称棒子天线;车载天线俗称苗子;手台天线由于绝大局部是橡胶外皮的因此俗称橡胶天线或橡胶棒儿。 按工作频段可划分为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 按其方向可划分为全向和定向天线。 3 如何选择天线? 天线作为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局部,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通信系统的指标,用户在选择天线时必须首先注重其性能。具体说有两个方面,第一选择天线类型;第二选择天线的电气性能。选择天线类型的意义是:所选天线的方向图是否符合系统设计中电波覆盖的要求;选择天线电气性能的要求是:选择天线的频率带宽、增益、额定功率等电气指标是否符合系统设计要求。因此,用户在选择天线时最好向厂家联系咨询或在往上比照分析其技术指标。 4 什么是天线的增益? 增益是天线的主要指标之一,它是方向系数与效率的乘积,是天线辐射或接收电波大小的表现。增益大小的选择取决于系统设计对电波覆盖区域的要求,简单地说,在同等条件下,增益越高,电波传播的距离越远,一般基地台天线采用高增益天线,移动台天线采用低增益天线。 5 什么是电压驻波比? 天线输入阻抗和馈线的特性阻抗不一致时,产生的反射波和入射波在馈线上叠加形成的磁波,其相邻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是电压驻波比,它是检验馈线传输效率的依据,电压驻波比小于1.5,在工作频点的电压驻波比小于1.2,电压驻波比过大,将缩短通信距离,而且反射功率将返回发射机功放局部,容易烧坏功放管,影响通

天线设计知识点

天线设计知识点 天线是现代通信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无线通信、卫星通信、雷达、电视广播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介绍一些天线 设计的知识点,包括天线的基本原理、设计要素、常见类型以及未来 的发展方向。 一、天线的基本原理 天线是将电磁波从传输线转换为自由空间辐射或从自由空间接收的 装置。它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基本原理工作,其中包括电场分布、 磁场分布、辐射功率等。根据天线的不同工作频率和应用,可以选择 不同的天线类型。 二、天线设计的要素 1. 频率范围:天线设计需要根据工作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常见的频率范围包括超高频(UHF)、高频(HF)、甚高频(VHF)等。 2. 增益:天线的增益是指天线辐射能量的强度,通常用分贝(dB) 表示。增益越高,天线的信号传输和接收效果越好。 3. 方向性:天线的方向性决定了其辐射和接收信号的方向,分为全 向性和定向性。全向性天线能够在各个方向上辐射和接收信号,而定 向性天线只能在特定方向上有效。

4. 阻抗匹配:天线的输入阻抗需要与传输线或接收设备的阻抗匹配,以最大限度地传输或接收信号。 三、常见天线类型 1. 线性天线:包括半波振子天线、全波振子天线等,常用于无线通 信和电视广播。 2. 偶极子天线:适用于频率范围较高的应用,如超高频和高频通信。 3. 短偶极子天线:在尺寸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宽带响应,常用于无线 局域网(WLAN)和蓝牙通信等。 4. 槽天线:利用金属槽的辐射特性,适用于宽频带和高增益的应用,如雷达和卫星通信。 5. 贴片天线: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小型电子设备中的无线通信。 6. 阵列天线:由多个单个天线组成,通过相位控制实现指向性辐射。 世、天线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1. 小型化: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小型化,天线也需要适应更小尺寸 的应用场景。 2. 宽频带:天线对不同频段的适应能力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3. 多功能集成:天线将不仅仅用于无线通信,还将融合其他功能, 如传感、定位等。

天线的基本知识

一、发射天线的作用 广播电视发射台的主要设备包括了:信号源系统、发射机设备以及铁塔和天馈线系统。 在广播电视传输的各个环节中,天馈线系统是各环节中最终的主要设备之一,其作用是将广播电视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传送能量. 天线可以向周围辐射电磁波能量,在计算天线辐射场强时,天线的增益若能提高3dB,则相当于发射机有效功率提高一倍。因此,使用较高增益的天线更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二、天线的发展 1、1887年郝兹在验证电磁波存在时使用了双球发射天线和单环天线. 2、1897年出现了能实现5Km通信的大型长波天线. 3、1901年马可尼研制出第一付大型垂直极化天线实现3700Km远程通信. 4、20年代初中波天线兴起和发展,从T型、Г型和伞型天线到后来的拉线式 或自立式铁塔天线.凌风公司在2003年又率先研制出了自立式缩短型曲线式中波电小天线。 5、30年代雷达的出现推动了喇叭天线透镜天线介质天线、缝隙天线等超 短波天线的诞生。1928年著名的八木天线研制成功并推广应用至今。 6、40-50年代:蝙蝠翼天线、带有反射板的各种半波振子天线、大功率缝隙 天线迅速发展。长、中、短天线基本定型。 7、随着科技的发展,高增益、宽频带、高分辨率、快速扫描的天线大量出现, 相控天线取得了突破性发展,现代天线已有微带天线、有源相控天线、超导天线、四维天线等。更有向小型化、轻便、隐形化的发展趋势。 三、天线问题求解的基本方法 1、解析法:对形状极为简单的天线求得精确解. 2、近似解析法:变分法、微扰法、迭代法、几何光学法几何绕射法、物理绕射法等. 3、数值法:利用计算机进行运算,可用纯数值法,也可用矢量法。但是,较 为复杂的天线,仍然是用多次实验的方法优化出来的,某些电参数用经验公式或实验曲线计算。 四、天线的主要参数 1、天线的输入阻抗 天线的输入阻抗是天线馈电端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的比值。 天线与馈线的连接,最理想的情形是天线输入阻抗是纯电阻且等于馈线的特性阻抗,这时馈线终端没有功率反射,馈线上没有驻波.

天线基础知识

天线基础知识(一) 来源:移动通信在线时间:2008年07月21日12:00 [文字选择:大中小][添加到收藏夹]1 天线 1.1 天线的作用与地位 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通过馈线(电缆)输送到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后,由天线接下来(仅仅接收很小很小一部分功率),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可见,天线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的无线电设备,没有天线也就没有无线电通信。天线品种繁多,以供不同频率、不同用途、不同场合、不同要求等不同情况下使用。对于众多品种的天线,进行适当的分类是必要的:按用途分类,可分为通信天线、电视天线、雷达天线等;按工作频段分类,可分为短波天线、超短波天线、微波天线等;按方向性分类,可分为全向天线、定向天线等;按外形分类,可分为线状天线、面状天线等;等等分类。 1.2 对称振子 对称振子是一种经典的、迄今为止使用最广泛的天线,单个半波对称振子可简单地单独立地使用或用作为抛物面天线的馈源,也可采用多个半波对称振子组成天线阵。 两臂长度相等的振子叫做对称振子。每臂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全长为二分之一波长的振子,称半波对称振子, 见图1.2a 。 另外,还有一种异型半波对称振子,可看成是将全波对称振子折合成一个窄长的矩形框,并把全波对称振子的两个端点相叠,这个窄长的矩形框称为折合振子,注意,折合振子的长度也是为二分之一波长,故称为半波折合振子, 见图1.2b。 1.3 天线方向性的讨论 1.3.1 天线方向性 发射天线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把从馈线取得的能量向周围空间辐射出去,基本功能之二是把大部分能量朝所需的方向辐射。垂直放置的半波对称振子具有平放的“面包圈”形的立体方向图(图1.3.1 a)。立体方向图虽然立体感强,但绘制困难,图1.3.1 b 与图1.3.1 c 给出了它的两个主平面方向图,平面方向图描述天线在某指定平面上的方向性。从图1.3.1 b 可以看出,在振子的轴线方向上辐射为零,最大辐射方向在水平面上;而从图1.3.1 c 可以看出,在水平面上各个方向上的辐射一样大。

天线的基本知识

天线的基本知识 天线的基本知识 1.3 天线方向性的讨论 1.3.1 天线方向性 发射天线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把从馈线取得的能量向周围空间辐射出去,基本功能之二是把大部分能量朝所需的方向辐射。垂直放置的半波对称振子具有平放的“面包圈” 形的立体方向图(图1.3.1 a)。立体方向图虽然立体感强,但绘制困难,图1.3.1 b 与图1.3.1 c 给出了它的两个主平面方向图,平面方向图描述天线在某指定平面上的方向性。从图1.3.1 b 可以看出,在振子的轴线方向上辐射为零,最大辐射方向在水平面上;而从图1.3.1 c 可以看出,在水平面上各个方向上的辐射一样大。 1.3.2 天线方向性增强 若干个对称振子组阵,能够控制辐射,产生“扁平的面包圈” ,把信号进一步集中到在水平面方向上。 下面是4个半波对称振子沿垂线上下排列成一个垂直四元阵时的立体方向图和垂直面方向图。 也可以利用反射板可把辐射能控制到单侧方向 平面反射板放在阵列的一边构成扇形区覆盖天线。下面的水平面方向图说明了反射面的作用------反射面把功率反射到单侧方向,提高了增益。

抛物反射面的使用,更能使天线的辐射,像光学中的探照灯那样,把能量集中到一个小立体角内,从而获得很高的增益。不言而喻,抛物面天线的构成包括两个基本要素:抛物反射面和放置在抛物面焦点上的辐射源。 1.3.3 增益 增益是指:在输入功率相等的条件下,实际天线与理想的辐射单元在空间同一点处所产生的信号的功率密度之比。它定量地描述一个天线把输入功率集中辐射的程度。增益显然与天线方向图有密切的关系,方向图主瓣越窄,副瓣越小,增益越高。可以这样来理解增益的物理含义------为在一定的距离上的某点处产生一定大小的信号,如果用理想的无方向性点源作为发射天线,需要100W的输入功率,而用增益为G = 13 dB = 20 的某定向天线作为发射天线时,输入功率只需100 / 20 = 5W . 换言之,某天线的增益,就其最大辐射方向上的辐射效果来说,与无方向性的理想点源相比,把输入功率放大的倍数。 半波对称振子的增益为G = 2.15 dBi ; 4个半波对称阵子沿垂线上下排列,构成一个垂直四元阵,其增益约为G = 8.15 dBi ( dBi这个单位表示比较对象是各向均匀辐射的理想点源) 。 如果以半波对称振子作较对象,则增益的单位是dBd . 半波对称振子的增益为G = 0 dBd (因为是自己跟自己比,比值为1,取对数得零值。);垂直四元阵,其增益约为G = 8.15 – 2.15 = 6 dBd 1.3.4 波瓣宽度 方向图通常都有两个或多个瓣,其中辐射强度最大的瓣称为主瓣,其余的瓣称为副瓣或旁瓣。参见图1.3.4 a , 在主瓣最大辐射方向两侧,辐射强度降低3 dB(功率密度降低一半)的两点间的夹角定义为波瓣宽度(又称波束宽度或主瓣宽度或半功率角)。波瓣宽度越窄,方向性越好,作用距离越远,抗干扰能力越强。 还有一种波瓣宽度,即10dB波瓣宽度,顾名思义它是方向图中辐射强度降低10dB (功率密度降至十分之一)的两个点间的夹角,见

天线基础知识

天线基础知识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什么是天线 天线是在无线电收发系统中,向空间辐射或从空间接收电磁波的装置。是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由于各种设备要求采用的波段不同,天线的设计也就不同,不同用途的天线需要设计成各种样式,就是我们通常称的天线程式。如在长、中、短波段,一般用导线构成天线,有T形、倒L形、环形、菱形、鱼骨形、笼形天线等。在微波波段,用金属板或网制成喇叭天线,抛物面天线,金属面上开槽的裂缝天线,金属或介质条排成的透镜天线等。 天线有五个基本参数:方向性系数、天线效率、增益系数、辐射电阻和天线有效高度。这些参数是衡量天线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 【天线的方向性】是指天线向一定方向辐射电磁波的能力。它的这种能力可采用方向图,方向图主瓣的宽度,方向性系数等参数进行描述。所以方向性是衡量天线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天线有了方向性,就能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提高发射机或接收机的效率,并使之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 【方向性图】方向性图是表示天线方向性的特性曲线,即天线在各个方向上所具有的发射或接收电磁波能力的图形。 实用天线处在三度几何空间中,所以,它的方向性图应该是个立体图。在这个立体图中,由于所取的截面不同而有不同的方向性图。最常用的是水平面内的方向性图(即和大地平行的平面内的方向性图)和垂直面内的方向性图(即垂直于大地的平面内的方向性图)。有的专业书籍上也称赤道面方向性图或子午面方向性图。 【波瓣宽度】有时也称波束宽度。系指方向性图的主瓣宽度。一般是指半功率波瓣宽度。由图(18)可以看出A、Aˊ点至O点间的夹角,称主瓣角宽度。当L/λ数值不同时,其波瓣宽度也不同。L/λ比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