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学习培训资料

光纤直放站培训资料

北京希电公司

目录

一、系统概述 (2)

二、远端机 (4)

2.1 远端机各组成部分 (5)

2.1.1光模块 (5)

2.1.2下行468M前置 (5)

2.1.3下行458M前置 (7)

2.1.4上行458M前置 (8)

2.1.5 检测控制板 (10)

2.1.6电源部分 (12)

2.1.7远端机指标设置 (12)

三、近端机 (16)

3.1近端机各组成部分 (18)

3.1.1光模块 (18)

3.1.2功分器 (18)

3.1.3控制板 (18)

四、网管 (20)

4.1 网管通道 (20)

4.2 网管操作 (21)

五、现场开通 (22)

六、故障处理 (23)

端机转换后传回车站电台。实现车站与隧道内的机车之间的异频半双工通讯。➢技术指标

频率范围:下行: 467—469MHZ

457—459MHZ

上行: 457—459MHZ

中心频率:下行: 468MHZ

458MHZ

上行: 458MHZ

门限开启电平: 下行:-30± 1dBmW

上行:-85± 1dBmW

标称输入电平: 下行:-23±1 dBmW

上行:-75± 1dBmW

标称输出: 下行:+37±1 dBmW

上行:-5± 1dBmW

标称增益: 60± 1 dB

70± 1 dB

AGC起控电平: 下行:-23± 1dBmW

上行:-70± 1dBmW

AGC控制范围: 不小于30 dB

三阶互调衰减: 不小于30 dB

频率响应: 带内波动不大于 3 dB

带外抑制: 中心频率 3 MHz外抑制不小于 40 dB 接收光波长: 1550nm

最小接收光功率:-15dBm

发射光波长: 1310nm

发射光功率:3± 1dBmW

二、远端机

整机方框图

远端机组成:光模块,下行468M前置放大器,下行458M前置放大器,上行458M前置放大器,功放,检测控制板,开关,双工器,检测电台,耦合器等组成。

近端机发出的光信号由光模块还原为射频信号,经过耦合器后进入下行前置和功放进行放大输出,若是同频信号则进入下行458M前置, 然后进入功放,同时两个射频开关都倒换到常开点,射频信号进入双工器的低端,最后输出到天线或者漏缆进行覆盖;若是异频信号则进入下行468M前置, 然后进入功放,同时两个射频开关都维持常开点闭合,射频信号进入双工器的高端,最后输出到天线或者漏缆进行覆盖;上行信号经过双工器低端进入开关,经由常闭点到上行458M前置的入口,经过放大后输出到光模块变为光信号传回近端机;当网管或者近端机发起检测命令时(或者检测板启动定时自检),检测控制板收到检测命令后,控制检测电台发出单载波,顺序检测下行468M通道、下行458M通道、功放、光模块、电源,检测完成后检测控制板将收集到的数据发送到光模块,传回近端机,再由近端机相连的网管远端设备报知网管,完成整个检测上报过程。

2.1 远端机各组成部分

2.1.1光模块

光模块是远端机的光电及电光转换的部件,其供电电压为13.8V,发射光波长为1310nm。

光模块有一个光接头,一个射频入口,一个射频出口,一个通信串口(RS-232标准),3个指示灯(发光告警,收光告警,电源指示)。

光接头-由近端机过来的光纤接此接口

射频出口-车站发出的下行信号由此进入远端机

射频入口-机车发出的上行信号经过放大后由此进入,发送回近端机

通信串口-检测控制板由此控制光模块,检测命令以及检测数据都由此收发。9针口定义:pin1-无连接,pin2-地,pin3-电源,pin4-数据发,pin5-数据收,pin6-无定义,pin7-发光告警数据,pin8-无定义,pin9-收光告警数据;

指示灯-电源指示灯,上电后显示绿灯,掉电灯灭;收无光,收光正常灯灭,收光告警显示红灯;发无光,发光正常灯灭,发无光显示红灯。

2.1.2下行468M前置

下行468M前置是下行异频信号的预放大单元,供电为13.8V,增益为20dB,控制及数据接口为IIC接口,拨字开关地址为0110(1脚0,2脚1,3脚1,4脚0)。

下行468M前置包括一个低噪声放大器、六个中功率放大器、两个混频器、一个增益调节二极管,一个锁相环、一个压控振荡器、一个温补振荡器、一个数控衰减器、一个增益调节器、二个检波器、二个功分器、二个耦合器、二个IIC 数据通信芯片、两个射频滤波器、一个中频滤波器,一个自动增益控制器(AGC),一个运算放大器,若干电源芯片。

下行异频信号进入放大器后,通过功分器将信号分为两路,一路进入放大器,一路进入下行458M放大器,进入本放大器的信号通过低噪声放大器,自动增益

控制器,滤波器,一个中功率放大器后,变为中频70M信号,经过一级放大器后,进行中频滤波,再经过一级放大器后进入增益调节器,再经过一级放大器后变为400M信号,经过滤波后,进入数控衰减器,再经过一级放大器后输出到功放;设备上电后,锁相环根据检测控制板的控制数据,将温补振荡器和压控振荡器输出频率进行分频,将分频后的相同频率进行比较,并输出控制电压,控制压控振荡器的输出频率,直到两个振荡器的分频频率相等,此时放大器锁定所需要的本振频率,并输出到上下混频器;射频信号通过耦合器耦合一部分进入检波器,变为直流电压,然后进入运算放大器进行放大,一路送到IIC芯片,传回控制板作为RSSI(功率指示电平)供控制和检测使用,另一路进入下一级运放进行比较,比较后输出一个控制电压,通过三极管驱动后,作为AGC的控制电压。

低噪声放大器-降低直放站噪声,同时对信号进行放大。对应位号U4,出口电压3.0V,入口电压0.56V,增益约为20dB。

中功率放大器-主要器件,承担信号放大作用。对应位号U18、U19、U10,出口电压3.4V,增益约为25dB,主通路放大器;对应位号U27,出口电压3.4V,增益约为12dB,主通路放大器;对应位号U7、U12,出口电压3.3V,增益约为19dB,锁相通路放大器,放大本振信号同时隔离上下混频器.

混频器-将射频400M信号变换为中频70M,或者将信号由70M变为400M。对应位号U6,下混频器,将射频信号变为70M,无源混频器;对应位号U15,上混频器,将中频信号变为400M,无源混频器;插损约为5dB。

锁相环-通过编程控制压控振荡器输出所需要的本振信号。对应位号U9,电压为3.3V。

压控振荡器-由锁相环控制输出本振信号。对应位号U8,电压为5V。

温补振荡器-给锁相环提供一个稳定的基准信号。对应位号U11,电压为3.3V,输出频率为10M。

数控衰减器-通过程序可控制衰减量,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放大器增益。对应位号U17,电压为5V,控制位有5位,分别控制1dB、2dB、4dB、8dB、16dB,通过组合可以最大衰减30dB,步进为1dB,控制管脚为高时,衰减为0,控制管脚为低时,衰减量对应所控制的衰减量。管脚对应定义为:管脚7-1dB衰减,管脚6-2dB 衰减,管脚5-4dB衰减,管脚4-8dB衰减,管脚3-16dB衰减,插入损耗为2dB。增益调节器-可通过手动方式对放大器增益进行微调。对应位号U29,通过调节

电位器U28可改变增益调节器的电压,来对放大器的增益进行连续微调,增益调节器电压为0~5V,0V无衰减,5V衰减最大。

检波器-将射频对数信号变为直流电压,为检测控制提供功率指示电平。对应位号U21、U24,电压为3.3V,输出电压0.3V~1.5V。

功分器-前级将信号分为两路,分别到下行的两个放大器,通过放大器放大;后级将两个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合为一路输出到功放。对应位号U25、U26,无源器件,插入损耗为3dB。

耦合器-将主路信号耦合器为检波器提供射频信号。对应位号U20、U23,无源器件,耦合器损耗9dB,插入损耗0.5dB。

IIC数据通信芯片-检测控制板与放大器之间的控制数据是通过IIC通道传输的,芯片将控制数据转换为IIC通道可以传输的数据格式。对应位号U13,电压5V,锁相环控制数据,数控衰减器衰减量控制通过它来传输;对应位号U14,电压5V,RSSI(功率指示电平),AGC参考电平,锁相环锁定指示(FoLD)通过它来传输。射频滤波器-滤除使用频段外的射频信号。对应位号F1、F2,无源器件,插入损耗2dB。

中频滤波器-滤除使用频段外的中频信号。对应位号F3,无源器件,出入损耗25dB。

自动增益控制器-根据控制电压自动对输入过大的信号进行衰减,保护放大器。对应位号U2,控制电压0~3.7V,高电压无衰减。

运算放大器-将检波器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放大比较,从而给检测控制板提供RSSI(功率指示电平),或者提供AGC电压。对应位号U22,电压5V。

电源芯片-为放大器及芯片提供合适的供电电压。对应位号G5,输出8V;对应位号G1,输出5V,对应位号G2、G3、G4,输出电压3.3V。

2.1.3下行458M前置

下行458M前置是下行同频信号的预放大单元,供电为13.8V,增益为20dB,控制及数据接口为IIC接口,拨字开关地址为100(1脚1,2脚0,3脚0,4脚0)。

下行458M前置原理同下行468M前置,只是频率不同,可参照下行468M前置原理。

2.1.4上行458M前置

上行458M前置是上行同频信号的预放大单元,供电为13.8V,增益为70dB,控制及数据接口为IIC接口,拨字开关地址为101(1脚1,2脚0,3脚1,4脚0)。

上行458M前置包括一个低噪声放大器、八个中功率放大器、两个混频器、一个增益调节二极管,一个锁相环、一个压控振荡器、一个温补振荡器、一个数控衰减器、一个增益调节器、二个检波器、二个功分器、二个耦合器、二个IIC 数据通信芯片、两个射频滤波器、一个中频滤波器,一个自动增益控制器(AGC),一个运算放大器,一个射频开关,若干电源芯片。

上行同频信号进入放大器后,进入本放大器的信号通过低噪声放大器,自动增益控制器,滤波器,数控衰减器,一个中功率放大器后,变为中频70M信号,经过一级放大器后,进行中频滤波,再经过一级放大器后进入增益调节器,再经过一级放大器后变为400M信号,经过滤波后,再经过一级放大器后输出到末级放大器,最后输出到光模块;设备上电后,锁相环根据检测控制板的控制数据,将温补振荡器和压控振荡器输出频率进行分频,将分频后的相同频率进行比较,并输出控制电压,控制压控振荡器的输出频率,直到两个振荡器的分频频率相等,此时放大器锁定所需要的本振频率,并输出到上下混频器;射频信号通过耦合器耦合一部分进入检波器,变为直流电压,然后进入运算放大器进行放大,一路送到IIC芯片,传回控制板作为RSSI(功率指示电平)供控制和检测使用,另一路进入下一级运放进行比较,比较后输出一个控制电压,通过三极管驱动后,作为AGC的控制电压。

低噪声放大器-同下行468M前置。对应位号U1。

中功率放大器-同下行468M前置。对应位号U5、U7,出口电压3.4V,增益约为25dB,主通路放大器;对应位号U23,出口电压3.4V,增益约为12dB,主通路放大器;对应位号U11、U22,主通路主备放大器,U17、U24,锁相通路放大器,放

大本振信号同时隔离上下混频器,出口电压3.3V,增益约为19dB;对应位号U3,出口电压3.4V,增益约为16dB,主通路放大器;

混频器-将射频400M信号变换为中频70M,或者将信号由70M变为400M。对应位号U4,下混频器,将射频信号变为70M,有源混频器,电压3V(管脚4),增益约为19dB;对应位号U6,上混频器,将中频信号变为400M,无源混频器,插损约为5dB。

锁相环-通过编程控制压控振荡器输出所需要的本振信号。对应位号U14,电压为3.3V。

压控振荡器-由锁相环控制输出本振信号。对应位号U16,电压为5V。

温补振荡器-给锁相环提供一个稳定的基准信号。对应位号U15,电压为3.3V,输出频率为10M。

数控衰减器-通过程序可控制衰减量,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放大器增益。对应位号U2,电压为5V,控制位有5位,分别控制1dB、2dB、4dB、8dB、16dB,通过组合可以最大衰减30dB,步进为1dB,控制管脚为高时,衰减为0,控制管脚为低时,衰减量对应所控制的衰减量。管脚对应定义为:管脚7-1dB衰减,管脚6-2dB 衰减,管脚5-4dB衰减,管脚4-8dB衰减,管脚3-16dB衰减,插入损耗为2dB。增益调节器-可通过手动方式对放大器增益进行微调。对应位号D2,通过调节电位器U28可改变增益调节器的电压,来对放大器的增益进行连续微调,增益调节器电压为0~5V,0V无衰减,5V衰减最大。

检波器-将射频对数信号变为直流电压,为检测控制提供功率指示电平。对应位号U9、U12,电压为5V,输出电压0.6V~1.5V。

功分器-前级将信号分为两路,分别到下行的两个放大器,通过放大器放大;后级将两个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合为一路输出到功放。对应位号U21、U20,无源器件,插入损耗为3dB。

耦合器-将主路信号耦合器为检波器提供射频信号。对应位号U8,无源器件,耦合器损耗9dB,插入损耗0.5dB。

IIC数据通信芯片-检测控制板与放大器之间的控制数据是通过IIC通道传输的,芯片将控制数据转换为IIC通道可以传输的数据格式。对应位号U18,电压5V,锁相环控制数据,数控衰减器衰减量控制通过它来传输;对应位号U19,电压5V,

RSSI(功率指示电平),AGC参考电平,锁相环锁定指示(FoLD)通过它来传输。射频滤波器-滤除使用频段外的射频信号。对应位号F1、F3,无源器件,插入损耗2dB。

中频滤波器-滤除使用频段外的中频信号。对应位号F2,无源器件,出入损耗25dB。

自动增益控制器-根据控制电压自动对输入过大的信号进行衰减,保护放大器。对应位号D1,控制电压0~3.7V,高电压无衰减。

运算放大器-将检波器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放大比较,从而给检测控制板提供RSSI(功率指示电平),或者提供AGC电压。对应位号U10,电压5V。

电源芯片-为放大器及芯片提供合适的供电电压。对应位号G10,输出8V;对应位号G2、G3、G5、G6、G7、G8、G11、G13、G14、G16,输出5V,不带电源芯片控制;对应位号G1、G9、G15,输出5V,带电源芯片控制;对应位号G4、G12,输出电压3.3V。

射频开关-静噪电平开启和关断时,由检测控制板控制此芯片进行静噪门限的开启和关闭。对应位号U13,电压5V。

以上芯片资料及管脚定义在附录中可以查询。

2.1.5 检测控制板

检测控制板是远端机所有控制及检测的主控板,供电为13.8V,能够完成远端机上下行静噪门限控制、起控电平控制、数控衰减器控制、功放开启控制、射频开关控制、上下行放大器检测、电源检测、光模块检测等功能。具有对PC机的串口,可通过软件对远端机进行参数设置,设置数值保存在flash芯片中;并有自检按键,可通过按键发起对远端机的自检。

电源为13.8V,内部4次变压,分别为8V,5V,3.3V,1.8V。

检测控制板具有IIC接口、检测电台接口、检测电台射频接口、电源检测接口、编程接口、编程开关、PC设置接口、检测按键接口。

IIC接口-各放大器的主要控制接口,可以控制放大器的锁相数据,读取锁相指

示,控制放大器的起控、静噪门限、增益等,读取放大器的RSSI(功率电平指示),控制放大器的主备切换,读取功放的主备通路情况,驻波故障等。

控制检测电台接口-控制检测电台发起检测射频信号。对应位号XS6,包含电台的5V电源和一个符合RS232标准接口。接口定义:10脚-5V,9脚-地,8脚-串口发,7脚-串口收。

检测电台射频接口-切换检测电台射频信号的收发方向。对应位号P1、P2、P3,P2为检测电台入口,P1为下行前置检测入口,P3为上行前置检测入口。

电源检测接口-电源各项检测接口。对应位号XS12,接口定义:1脚-门禁检测,2脚-电源模块1检测,3脚-地,4脚-电源模块2检测,5脚-地,6脚-交直流检测,7脚-地,8脚-无定义,9脚-地,10脚-电池欠压检测,11脚-地,12脚-地。

编程接口-CPU下载程序接口。见检测控制板结构丝印。

编程开关-选择是否能够进行程序下载。ON(“-”)表示不能够下载,OFF(“o”)表示能够下载。见结构丝印。

PC设置接口-PC机设置远端机参数接口。见结构丝印,接口定义:2脚-串口发,3脚-串口收,5脚-地。

检测按键接口-按下可对远端机进行自检。

检测过程:

1、检测控制板收到网管或者近端机检测命令,检测板定时检测启动。

2、控制检测电台发出468M信号,检测下行468M前置是否正常,同时收集数据;控制检测电台发出458M信号,检测下行458M前置是否正常,同时收集数据;控制检测控制板上的D8切换到上行458M检测接口(默认是下行检测口),再发出458M信号,检测上行458M前置是否正常;在检测下行同时检测功放是否正常,读取功放主备切换、驻波、输出过功率,功放过温等数据;读取电源是否故障、电源模块1是否故障,电源模块2是否故障,蓄电池是否欠压;读取光模块收发光是否正常;最后将收集的数据打包通过光模块上报到网管中心。

2.1.6电源部分

电源由电源滤波器、电源模块1、电源模块2、电源管理板组成。

电源滤波器-滤除各种电源干扰,保护电源安全。

电源模块1、2-主备电源模块。输入AC220V,输出DC13.8V,平时两个模块正常工作,在有电源故障情况下,另外一个模块给整个远端机供电,蓄电池在交流电源停电时提供备用电源,持续供电时间超过6小时。

电源管理板-提供切换电源功能,蓄电池过充过放保护。

2.1.7远端机指标设置

1 软件开启

如图:选择所使用的串口,点击打开串口.

2 远端机ID号设置

点击主界面”配置”选项卡,弹出如下界面.

在远端机设备ID号内填写远端机ID号,并点击配置;设备编号内填写远端机设备编号,并点击配置。

3 远端机指标设置

在主界面上选择”设置”选项卡,则弹出上述界面,选择”光纤直放站”,需要调整设备指标时,选取相应的单元,并选取相应的指标(门限、衰减、起控),在输入框内输入所需要的数值,点击设置按钮,写入远端机flash。

提示:此数据为出厂设置值,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不允许随便修改,可能会影响到远端机的正常工作。

4 远端机检测控制板显示灯定义

V6:下行468锁相指示灯

V7:下行468开门标志

V8:主路功放开指示灯

V9:备路功放开指示灯

V10:下行458锁相指示灯

V11: 下行458开门标志

V12:

V13:

V14: 上行458锁相指示灯

V15: 上行458开门标志

V16: 检测数据收发指示灯

V17: 工作指示灯

V18:工作指示灯

V19:工作指示灯

V20:开关门任务工作指示灯

➢远端机接口定义

图中-从左向右分别为,光纤入口、蓄电池负极接口、蓄电池正极接口、交流电源入口、射频接口。

三、近端机

近端机由近端光模块、功分器、近端机控制板、液晶及按键组成。近端机分为主机和从机,主机在带小于6台远端机时使用,在大于6台远端机时需要配置从机,12台之内配置一台从机,18台之内配置两台从机,因此一台近端机主机最多可配置两台从机,最多带18台远端机。近端机可通过液晶及按键自检和检测远端机。

近端机主机方框图

近端机从机方框图

技术指标

主机:

频率范围:下行: 467—469MHZ 467—469MHZ

上行: 457—459MHZ 中心频率:下行: 468MHZ

458MHZ

上行: 458MHZ

接收光波长: 1310nm

最小接收光功率: -15dBm

发射光波长: 1550nm

发射光功率: 大于0dBmW

供电电压: AC220V或者DC-48V

从机:

频率范围:下行: 467—469MHZ 467—469MHZ

上行: 457—459MHZ 中心频率:下行: 468MHZ

458MHZ

上行: 458MHZ

接收光波长: 1310nm

最小接收光功率: -15dBm

发射光波长: 1550nm

发射光功率: 大于0dBmW

供电电压: DC 12V

3.1近端机各组成部分

3.1.1光模块

光模块是远端机的光电及电光转换的部件,其供电电压为13.8V。

光模块有两个光接头,一个射频入口,一个射频出口,一个通信串口(RS-232标准),4个指示灯(发光告警,主收光告警,从收光告警,电源指示)。

光接头-由近端机过来的光纤接此接口

射频出口-车站发出的下行信号由此进入远端机

射频入口-机车发出的上行信号经过放大后由此进入,发送回近端机

通信串口-检测控制板由此控制光模块,检测命令以及检测数据都由此收发。9针口定义:pin1-无连接,pin2-地,pin3-电源,pin4-数据发,pin5-数据收,pin6-无定义,pin7-发光告警数据,pin8-无定义,pin9-收光告警数据;

指示灯-电源指示灯,上电后显示绿灯,掉电灯灭;收无光,收光正常灯灭,收光告警显示红灯;发无光,发光正常灯灭,发无光显示红灯。

3.1.2功分器

将射频信号分为3路,分别到2个从机。

3.1.3控制板

控制板主要控制各光模块及读取光模块数据。

控制板有编程接口、LCD(液晶)接口、按键接口、电源接口、电源检测接口组成。

编程接口-程序下载接口。对应位号XS10。

LCD接口-液晶显示接口。对应位号XS6。

按键接口-液晶操作按键接口。对应位号XS7。

电源检测接口-电源检测数据口。对应位号XS9。

电源接口-电源入口。对应位号XS8,供电电压13.8V。

液晶操作方法:

按近端机面板上的“确定”按键进入近端机液晶菜单,按上下键选取需要的功能。在菜单内选取“近端机自检”,并按“确认”,显示近端机自检中,检测结果会显示在液晶上,按上下键观看检测结果;在菜单内选取“远端机检测”,并按确认键,进入下一个菜单,输入要检测的远端机编号(如01号),按“上”键轮换数字,按”下”键改变输入是个位还是十位,选取完毕后按”确认”键,等待结果,检测完毕后结果显示在液晶上.

在菜单内选取“读取设备编号”,按“确认”,查询当前近端机设备编号;选取“设置设备编号”,按“确认”,进入编号设置界面,按照上述方法设置需要的近端机编号;选取“读取设备ID号”,按确认,显示“设备ID号 H: XX”,再次按“确认”,显示“设备ID号 M: XX”,再次按“确认”,显示“设备ID号 L:XX”,每次会读取两位数字,将其按照 H、M、L连接起来,则是当前近端机ID 号。

光纤学习:基础知识

1.简述光纤的组成。

*光纤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由透明的光学材料制成的芯和包层、涂敷层。 2.描述光纤线路传输特性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包括损耗、色散、带宽、截止波长、模场直径等。 3.产生光纤衰减的原因有什么? *光纤的衰减是指在一根光纤的两个横截面间的光功率的减少,与波长有关。造成衰减的主要原因是散射、吸收以及由于连接器、接头造成的光损耗。 4.光纤衰减系数是如何定义的? *用稳态中一根均匀光纤单位长度上的衰减(dB/km)来定义。 5.插入损耗是什么? *是指光传输线路中插入光学部件(如插入连接器或耦合器)所引起的衰减。 6.光纤的带宽与什么有关? *光纤的带宽指的是:在光纤的传递函数中,光功率的幅值比零频率的幅值降低50%或3dB时的调制频率。光纤的带宽近似与其长度成反比,带宽长度的乘积是一常量。 7.光纤的色散有几种?与什么有关? *光纤的色散是指一根光纤内群时延的展宽,包括模色散、材料色散及结构色散。取决于光源、光纤两者的特性。 8.信号在光纤中传播的色散特性怎样描述? *可以用脉冲展宽、光纤的带宽、光纤的色散系数三个物理量来描述。

9.什么是截止波长? *是指光纤中只能传导基模的最短波长。对于单模光纤,其截止波长必须短于传导光的波长。 10.光纤的色散对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会产生什么影响? *光纤的色散将使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过程中发生展宽。影响误码率的大小,和传输距离的长短,以及系统速率的大小。 11.什么是背向散射法? *.背向散射法是一种沿光纤长度上测量衰减的方法。光纤中的光功率绝大部分为前向传播,但有很少部分朝发光器背向散射。在发光器处利用分光器观察背向散射的时间曲线,从一端不仅能测量接入的均匀光纤的长度和衰减,而且能测出局部的不规则性、断点及在接头和连接器引起的光功率损耗。 12.光时域反射计(OTDR)的测试原理是什么?有何功能? *OTDR基于光的背向散射与菲涅耳反射原理制作,利用光在光纤中传播时产生的后向散射光来获取衰减的信息,可用于测量光纤衰减、接头损耗、光纤故障点定位以及了解光纤沿长度的损耗分布情况等,是光缆施工、维护及监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其主要指标参数包括:动态范围、灵敏度、分辨率、测量时间和盲区等。 13.OTDR的盲区是指什么?对测试会有何影响?在实际测试中对盲区如何处理? *通常将诸如活动连接器、机械接头等特征点产生反射引起的OTDR

光纤光缆技术培训复习资料

光纤光缆技术培训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光纤通信的基本特点,损耗小中继距离长,不受电磁干扰,无串 2. 3.多模光纤纤芯直径单模光纤纤芯直径 4.光缆结构形式:层绞式,单位式,骨架式,带状。 5. 6. 二、选择题: 1.加强钢丝在中间,光纤在侧边的是( A ) A、层绞式光缆 B、中心束管式光缆 C、骨架式光缆 D、带状光缆 2.多模光缆应用的最大有效距离( B ) A、1Km B、2Km C、3Km D、4Km 3.多模光缆的工作波长(C ) A、1.31um B、1.55um C、0.85um D、2um 4.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为(D ) A、50um B、62.5um C、125um D、6~10um 5.用于长途光缆干线城市接入网的铺设方法(B )

A、直埋 B、管道 C、架空 D、水底 三、判断题: 1. 光纤通信不受电磁干扰,无串话。() 2. G、652是常规单模纤。() 3. G、652单模光纤的工作波长为1.31um、1.55um。() 4. 中心束管式光缆缆径小、盘长大,可节省接头。() 5. 熔接接续法,是最好的接续方法。()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光纤通信? 答: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作为传输媒介,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就是将光信号限制在光导纤维中进行传输。光缆铺设方式? 答: 传统方式:1.直埋(用于长途光缆干线) 2.管道(用于长途光缆干线城市接入网) 3.架空(用于山区,河流等特殊地段光缆工程) 4.水底(用于水下光缆传输) 新兴方式:吹缆(用于管道光缆的安装,长途光缆干线)影响光缆接续损耗的因素? 答: 接续操作不良: A、光纤芯轴错位、B、间隙、C、光纤轴相互 倾斜、D、光纤端面倾斜 光纤参数不同:A、芯径不同B、Δ(NA)不同 4.光纤的结构和种类有哪些? 答: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的结构

光纤基本知识培训

光纤基本知识培训 光纤理论与光纤结构 一.光及其特性: 1. 光是一种电磁波。 可见光部分波长范围是:390~760nm(毫微米)。大于760nm部分是红外光,小于390nm部分是紫外光。光纤中应用的是:850,1310,1550三种。 2.光的折射,反射和全反射。 因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所以光从一种物质射向另一种物质时,在两种物质的交界面处会产生折射和反射。而且,折射光的角度会随入射光的角度变化而变化。当入射光的角度达到或超过某一角度时,折射光会消失,入射光全部被反射回来,这就是光的全反射。不同的物质对相同波长光的折射角度是不同的(即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光折射率),相同的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折射角度也是不同。光纤通讯就是基于以上原理而形成的。 二.光纤结构及种类: 1.光纤结构: 光纤裸纤一般分为三层:中心高折射率玻璃芯(芯径一般为50或62.5um),中间为低折射率硅玻璃包层(直径一般为125um),最外是加强用的树脂涂层。 2.数值孔径: 入射到光纤端面的光并不能全部被光纤所传输,只是在某个角度范围内的入射光才可以。这个角度就称为光纤的数值孔径。光纤的数值孔径大些对于光纤的对接是有利的。不同厂家生产的光纤的数值孔径不同(AT&TCORNING)。3.光纤的种类: A.按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式可分为:单摸光纤和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中心玻璃芯教粗(50或62.5um),可传多种模式的光。但其模间色散较大,这就限制了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而且随距离的增加会更加严重。例如:600MB/km的光纤在2km时则只有300MB的带宽了。因此,多模光纤传输的距离就比较近,一般只有几公里。单模光纤:中心玻璃芯教细(芯径一般为9或10um),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因此,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程通讯,但其色度色散起主要作用,这样单模光纤对光源的谱宽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即谱宽要窄,稳定性要好。 B.按最佳传输频率窗口分:常规型单模光纤和色散位移型单模光纤。 常规型:光纤生产长家将光纤传输频率最佳化在单一波长的光上,如1300um。 色散位移型:光纤生产长家将光纤传输频率最佳化在两个波长的光上,如:1300um和1550um。 C.按折射率分布情况分:突变型和渐变型光纤。 突变型:光纤中心芯到玻璃包层的折射率是突变的。其成本低,模间色散高。适用于短途低速通讯,如:工控。但单模光纤由于模间色散很小,所以单模光纤都采用突变型。 渐变型光纤:光纤中心芯到玻璃包层的折射率是逐渐变小,可使高模光按正弦形式传播,这能减少模间色散,提高光纤带宽,增加传输距离,但成本较高,现在的多模光纤多为渐变型光纤。4.常用光纤规格: 单模:8/125um,9/125um,10/125um 多模:50/125um欧洲标准,62.5/125um美国标准 工业,医疗和低速网络:100/140um,200/230um 塑料:98/1000um用于汽车控制。 三.光纤制造与衰减: 1.光纤制造: 现在光纤制造方法主要有:管内CVD(化学汽相沉积)法,棒内CVD法,PCVD(等离子体化学汽相沉积)法和VAD(轴向汽相沉积)法. 2.光纤的衰减: 造成光纤衰减的主要因素有:本征,弯曲,挤压,杂质,不均匀和对接等。 本征:是光纤的固有损耗,包括:瑞利散射,固有吸收等。 弯曲:光纤弯曲时部分光纤内的光会因散射而损失掉,造成的损耗。 挤压:光纤受到挤压时产生微小的弯曲而造成的损耗。

光纤技术复习资料全

《光纤技术》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要求: 1、了解光纤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性; 2、充分认识光纤传感和光纤通信在现代工农业生产、军事、科研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明确学习目的; 3、了解光纤技术的发展动向; 4、知道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具体: 1、光纤的定义: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是指能够约束并导引光波在其内部或表面附近沿轴线方向传播的传输介质。 2、光纤的结构:主要由纤芯、包层和涂敷层构成。其中纤芯的折射率比包层要高。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差引起光在纤芯内发生全内反射,从而使光在纤芯内传播。 3、通信光纤的标准包层直径是125m μ,涂敷层的直径大约是250m μ。 4、常用的光纤材料有纯石英(2SiO )、玻璃和塑料。 5、列举光纤相对于金属导线的优点(至少5点):如容量大、抗电磁干扰、电绝缘、本质安全;灵敏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可绕曲;测量对象广泛;对被测介质影响小;便于复用,便于成网;损耗低;防水、防火、耐腐蚀;成本低、储量丰富等。

6、光纤通信所占的波长范围大概是0817..m :。 7、1953年,在伦敦皇家科学技术学院开发出了用不同光学玻璃作纤芯和包层的包层纤维,由此导致光纤的诞生。 8、1966年,光纤之父高锟博士深入研究了光在石英玻璃纤维中的严重损耗问题,发现这种玻璃纤维引起光损耗的主要原因。 9、目前,F T T H (光纤到户)是宽带接入的一种理想模式,各国发展迅猛。 10、目前流行的“三网合一”指的是将现存三个网络: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信号在同一个光纤网络中传输。 11、光纤被喻为信息时代的神经。 第二章 光纤拉制及成缆 要求: 1、了解光纤的分类方法和光纤的种类,理解各种不同种类光纤之间的区别及每种光纤的特点; 2、知道光纤的制作材料及要求; 3、了解光纤预制棒的制造原理和工艺; 4、知道各种光缆结构和材料的用途。 具体: 1、 光纤的分类:按照光纤横截面折射率分布不同分为:阶跃光纤和渐变光纤(折 射率在纤芯中保持恒定,在芯与包层界面突变的光纤称为阶跃光纤,折射率在纤芯内按某种规律逐渐降低的光纤称为渐变光纤。);

光缆线路维护培训资料

光缆线路维护培训资料 光缆线路维护培训资料 第一章简介 1.1 光缆线路维护的重要性 光缆线路维护是保证光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光缆线路作为光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光信号的传输任务。因此,对光缆线路的维护工作需要高度重视,以确保光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2 维护目标 光缆线路维护的目标是保证光缆线路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及时发现和解决线路故障,提高线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二章常见的光缆线路故障 2.1 光缆断裂故障 光缆断裂是光缆线路故障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光缆断裂可能由于外力破坏、接头松动或老化等原因引起。维护人员需要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光缆线路的检测和修复。 2.2 光纤连接松动故障 光纤连接松动是光缆线路故障中另一常见情况。光纤连接松动可能会导致光信号无法正常传输,造成通信中断。维护人员需要检查光纤连接是否牢固,并及时进行修复。

2.3 光纤楔入故障 光纤楔入是光缆线路故障中常见的一种故障。当光纤被外界物体撞击或挤压时,光信号的传输会受到影响。维护人员需要检查光缆线路周围是否存在可能损伤光纤的因素,并做好相应保护工作。 2.4 光缆老化故障 光缆老化是光缆线路故障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情况。随着光缆使用时间的增加,光缆的性能可能会下降,导致通信质量下降甚至中断。维护人员需要进行定期的光缆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更换老化的光缆。 第三章光缆线路维护方法 3.1 定期巡检 定期巡检是保证光缆线路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维护人员需要按照固定的巡检计划,对光缆线路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2 使用专业设备 在进行光缆线路维护时,维护人员需要使用专业的光缆线路测试和修复设备,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修复的效果。 3.3 维护记录 在进行光缆线路的维护过程中,维护人员需要详细记录每一次维护的时间、内容和结果。这样可以为后续的维护工作提供参考,并在必要时进行故障排除。

光缆培训资料

光缆培训资料 光缆是信息传输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以光纤为主体,具有传输速度快、信号干扰小、带宽大等优势。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缆的知识,本文将从光缆的构成、分类、常见问题及维护保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光缆的构成 光缆主要由光纤和光缆外护套组成。光纤是一种极细的玻璃或塑料材料,用于将光信号传输到远距离。光缆外护套是为了保护光纤并增强光缆的机械性能,通常采用聚乙烯、低烟无卤材料等。 二、光缆的分类 根据光缆的结构和用途不同,光缆可分为多种类型。 1. 链路光缆:主要用于通信链路中,将光信号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如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2. 室内光缆:适用于室内布线,如家庭、办公室等场合,通常采用松套光缆或紧套光缆。 3. 室外光缆:一般用于室外的长距离通信,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和抗拉性能,如非金属增强光缆和金属增强光缆。 4. 水下光缆:用于海底通信,对抗水下压力和腐蚀,如深海光缆和浅海光缆。 三、光缆的常见问题与维护保养

1. 光缆连接问题:光缆的连接质量对传输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常见问题包括连接头接触不良、接头损坏等。为确保光缆连接的质量,应采用光纤连接器,并进行认真的光缆连接测试。 2. 光缆弯曲问题:光缆过度弯曲会导致光信号损失增加,甚至导致通信中断。在布线安装过程中,应避免光缆的过度弯曲,并可采用保护套或填充材料等措施来保护光缆。 3. 光缆损伤问题:光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损伤,如挤压、拉扯、割断等。在光缆布线过程中,应注意避开可能导致光缆损伤的区域,并采用护套、护管等措施来保护光缆。 4. 光缆温度问题:温度的波动会对光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布线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光缆暴露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环境中。 对于光缆的维护保养,可以定期检查光缆的外观是否完好、连接是否松动,并确保光缆周围的环境清洁无尘。在遇到问题时,应及时排除故障并进行必要的维修或更换。 综上所述,光缆作为信息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行各业的通信需求至关重要。了解光缆的构成、分类以及常见问题与维护保养是提高光缆使用效果的关键。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光缆技术,为社会的信息交流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光纤复习资料(综合测试和期中测试)

OSN3500设备的PD1板可以提供()个2M业务接入及处理。A. 16 B. 32 C. 63 D. 64 正确答案:B 光纤的结构中裸纤包括下列()部分。A. 纤芯B. 包层C. 一次涂敷层D. 套塑正确答案:AB 光纤的分类中描述正确的是()。A. 按纤芯的折射率分布的不同可分为突变型光纤和均匀型光纤。B. 单模光纤的色散小,传输容量大,适合于长距离、大容量的系统。C. 光信号在突变型光纤的光线轨迹呈锯齿波形。D. 光信号在渐变型光纤的光线轨迹呈正弦波形。正确答案:BCD 若某光纤系统计算出损耗限制下的最大中继距离为85KM,色散限制下的最大中继距离为90KM,试问光纤系统最大中继距离应该是(),该系统为()限制系统。A. 85Km,损耗限制B. 90Km,损耗限制C. 85Km,色散限制D. 90Km,色散限制正确答案:A 某STM—16(2.5Gbit/s)光纤传输系统,使用原线路G.652光缆,工作波长为1.550 um,系统中其余各参数如下:平均发送光功率范围Ps=0 ~ -3dBm;光接收的灵敏度为:-29-33dBm;设备富余度Me=3dB;光通道代价PP=1 dB;活动连接器损耗Ac=0.5 dB /个;光纤平均衰减系数Af=0.2dB/km;接续平均损耗系数As=0.02dB/km;线路富余度Mc=0.02dB/km,求损耗限制下的最大中继距离? A. 80Km B. 85Km C. 86Km D. 87Km E. 88Km F. 91Km 正确答案:D MSTP级联方式连续级联方式与虚级联方式的传送效率一样。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B MSTP网络中提供20M带宽的以太网业务一般是将()进行绑定。A. 2个VC-12 B. 4个VC-12 C. 5个VC-12 D. 10个VC-12 E. 20个VC-12 正确答案:D MSTP级联方式虚级联方式的传送效率更高。A. 正确B. 缺点正确答案:A 若计算出光纤的归一化频率为4.68,请问该光纤实现下列哪种传输方式。A. 单模传输B. 多模传输正确答案:B DWDM系统中光发送机处理信号的过程有几个步骤:(1)完成合波复用;(2)将客户信号转换成特定波长的信号;(3)将主信道和监控信号进行合波,然后送到光纤线路中;(4)完成光功率的放大。其正确的处理过程是()。A. (1)(2)(3)(4) B. (2)(1)(3)(4) C. (2)(1)(4)(3) D. (1)(4)(3)(2) 正确答案:C 下列哪种复用方式是通过增加光纤数量的方式线性增加传输系统的容量,同时设备也线性增加。A. 空分复用SDM B. 时分复用TDM C. 波分复用WDM 正确答案:A WDM系统的应用代码为16V3-16.2,下列()描述是正确的。A. 复用的波长数为32个B. 光纤线路中设置了2个EDFA C. 采用光纤是G.655光纤D. 每个波长的最大比特率为STM-4 正确答案:B

光缆线路培训课件

线路设计培训(光缆) 一、光缆线路器件 1.光纤 光纤组成:纤芯、包层、涂覆层 按照传输模式 多模光纤:GYTA-12A1 (1) 存在多种传播模式。 (2) 带宽较窄,传输距离及容量有限。 较少使用,在个别单位或公司内部组网有时用到。 单模光纤:GYTA-12B1 (1)只允许一种传播模式 (2)避免了模间色散,带宽宽,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传输。 普遍应用。 单模光纤分类 G.652、G.653、G.654、G.655、G.656、G.657 G.652普遍应用。 G.655在干线光缆中采用,接入层较少采用。 G.657应用在蝶形光缆。 中继段测试: G.652需测试双窗口(1310、1550),G.655仅测试单窗口(1550) 光纤的两个主要的指标: 衰减和色散 衰减:光纤自身衰减、连接衰减(活接头0.5dB、熔接0.08dB),设计时需计算全程衰减(分光器的衰减)。

色散: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接入层光缆一般不考虑色散。接入层光缆设计时需手动删除表三丙仪器仪表使用费中的偏振模散的仪表费用。 2.光缆 光缆组成: 缆芯、护层、加强元件 光缆分类: 层绞式、骨架式、束管式、带状式、单位式 层绞式(GYTA): 束管式(GYXTW):

带状式(GYDTA): 蝶形光缆(GJXH): 常用光缆型号: GYTA(GYTZA): 最常用,A:铝带-聚乙烯粘结护套;Z:阻燃 多用于管道,也可用于架空 GYTS(GYTZS): 较常用,S:钢带-聚乙烯粘结护套,抗侧压指标高于铝带 多用于架空,也可应用于管道

GYTA53: 双护套光缆,多了一层外护层:皱纹钢带铠装聚乙烯外护层 一般用于直埋 GYDTA: 带状光缆,一般用在城区接入层主干光缆,芯数大,一般使用在144芯以上,接续方便,但容易存在坏芯,可与层绞式光缆熔接,但存在一定操作难度。 GJX(F)H: 蝶形光缆,也称皮线光缆,用于FTTH工程,作为入户光缆使用。 混合光缆: 具备多种光纤类型的光缆,例如:GYTA-24(12B1+12B4) B1:G.652 B4:G.655 常用光缆芯数:(蝶形光缆一般为1芯或2芯) 2芯的整数倍即可,但一般采用:2、4、6、8、12、16、24、36、48、96、144、216、288 3.光器件 ODF机架:应用在机房内或配线间内(在室内应用)

光纤施工技能培训

光纤施工技能培训 一、光纤施工技能培训的重要性 光纤施工技能培训对于提高光纤通信设备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规范操作流程、保障施工 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光纤施工技能培训可以使施工人员熟练掌握光纤设备的 安装、连接和调试技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其次,通过培训可以使施工人员 了解光纤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和解决故障,提高设备的使用 寿命和稳定性。再者,光纤施工技能培训可以使施工人员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减少工作事故的发生。总之,光纤施工技能培训不仅可以提 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还可以保障光纤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对于发展光纤通信 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光纤施工技能培训的内容 光纤施工技能培训的内容应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两个方面。在理论知识方面,培 训应包括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光纤接口标准、光纤连接器 的种类和特点、光纤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在实际操作技能方面,培训应包括 光纤设备的安装、连接、调试、故障排除等方面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此外,培训还应 结合实际案例和实验操作,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三、光纤施工技能培训的方法 光纤施工技能培训的方法可以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 理论教学方面,可以采用面对面授课、多媒体课件等方式进行教学,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 原理和相关知识。在实验操作方面,可以在实验室或现场进行光纤设备的安装、连接、调 试等操作实践,帮助学员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在案例分析方面,可以通过分析实际光纤设 备施工中的案例,总结经验教训,帮助学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施工技能。 四、结语 光纤施工技能培训是提高光纤通信设备施工人员专业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于保障光纤通信 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培训中应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结合,采 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培训,使学员能够全面了解光纤设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能够熟练 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光纤施工技能培训的开展,将有助于提高光纤通信设备施工人员的专 业水平,促进光纤通信产业的健康发展。抱歉,我无法提供超过500字的文本。如果您有其他的问题或者需要我帮助您修改文本,请随时告诉我。

光纤放大器原理设置方法培训

光纤放大器原理设置方法培训 光纤放大器是一种能够对光信号进行放大的器件,它是光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纤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放大光信号,提高信号传输的距离和质量。光纤放大器的原理和设置方法对于光通信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是必备的基础知识。本文将介绍光纤放大器的原理和设置方法。 一、光纤放大器的原理 光纤放大器是利用光纤中的掺杂物(如掺铒、掺镱等)来实现光信号的放大。当光信号通过掺杂物时,掺杂物中的电子会受到光信号的激发,从而跃迁到高能级。当这些电子回到低能级时,会放出更多的光子,从而实现光信号的放大。这个过程就是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光纤放大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光纤、掺杂物和泵浦光源。当泵浦光源向掺杂光纤中注入能量时,掺杂物中的电子受到激发,从而实现光信号的放大。掺杂光纤中的掺杂物种类和浓度会影响放大器的性能,如放大增益、带宽等。因此,在设计和选择光纤放大器时需要考虑掺杂光纤的特性和要求。 二、光纤放大器的设置方法 1. 选择适当的泵浦光源:泵浦光源是光纤放大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能量给掺杂光纤。选择适当的泵浦光源需要考虑泵浦光源的

功率、波长和稳定性等因素。一般来说,高功率、稳定的泵浦光源可以提供更高的放大增益和更好的信号质量。 2. 设计光纤放大器结构:光纤放大器的结构设计包括掺杂光纤的长度、掺杂浓度和光纤连接方式等。掺杂光纤的长度和掺杂浓度会直接影响放大器的增益和带宽。光纤连接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光纤的损耗和耦合效率等因素。 3. 控制泵浦光源的功率和波长:泵浦光源的功率和波长对光纤放大器的性能有重要影响。通常情况下,控制泵浦光源的功率和波长可以通过反馈控制和温度稳定控制来实现。 4. 优化光纤放大器的工作条件:光纤放大器的工作条件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例如,温度和环境湿度的变化会影响光纤的损耗和放大增益。因此,需要对光纤放大器进行恰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合理的设置方法,可以实现光纤放大器的高效工作和优化性能。光纤放大器的应用广泛,包括光通信、光传感、激光器输出功率增强等领域。光纤放大器的性能和可靠性对于光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因此,掌握光纤放大器的原理和设置方法是每一个光通信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必备技能。 总结:本文介绍了光纤放大器的原理和设置方法。光纤放大器利用掺杂物实现光信号的放大,其中掺杂光纤的特性和泵浦光源的选择

光纤纤芯培训

七种光纤类型以及常用G652,G657光纤特性 光纤按照不同的特点可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如按光的模式可分为单模光纤、多模光纤。按折射率分:跳变式光纤和渐变式光纤。其中根据ITU标准,将光纤分为七种:G651,G652,G653,G654,G655,G656,G657, 其中常用的是G652、G657 多模光纤 G.651光纤(多模渐变型折射率光纤) 单模光纤 G.652(色散非位移单模光纤) G.653(色散位移光纤) G.654(截止波长位移光纤) 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G.656(低斜率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G.657(耐弯光纤) G651光纤(多模渐变型折射率光纤) G651光纤是多模光纤。50/125μm,多模渐变型折射率光纤,适用于波长为 850nm/1310nm的短距离传送。主要应用于局域网,不适用于长距离传输,但在短距离300~500传输网,G651是成本较低的多模传输光纤。主要应用于FTTH网络中的多租户、住宅建筑物,以及企业网络中。其弯曲半径是G652光纤的一半(约为15mm),优势主要在此体现,适于室内敷设,一般应用于FTTH环境。 G.652(色散非位移单模光纤) 常规的单模光纤,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光纤,是当今世界上用量最大(约占用纤量的70%)的光纤。截止波长最短,既可用于1550nm,又可用于1310nm,但最佳工作波长是在1310nm区域。特点是波长在1310nm附近时的色散为零,衰减在0.3~0.4dB/km,色散系数在0~3.5ps/nm.km;波长在1550nm时损耗最小,衰减在0.19~0.25dB/km,色散系数在15~18ps/nm.km,但在1550nm波段色散系数大,为17ps/(nm•km),不适用于2.5 Gb/s以上的长距离应用。 G652光纤又可分为G652A,G652B,G652C,G652D,主要区别在于PMD偏振模色散(Polarisation Mode Dispersion)。A/B是基本的单模光纤,C/D是低水峰单模光纤。其中G652D最为常用,由于其在1300nm工作波长时,光纤色散很小,系统的传输距离只受损耗限制。 这四种类型的区别:

光纤基础知识培训内容

光学基础知识培训内容 一、目标: 1.1了解相关光学基础知识,认识所接触/采购产品的名称内容及型号。确保公司所采购产品的性能完好,稳定产品的质量且能满足客的要求。 二、光学基础知识 2.1 1962年美籍华人高锟向全世界第一次提出光通讯概念,并拉出了第一条可进行信息数据传播的光纤。 2.1.1光是一种波长从零点几毫米到大约零点一微米甚至更短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 2.1.2波长小于390nm的光称为紫光,波长大于760nm的光称为红外光,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390nm-760nm。 红橙黄绿青蓝紫 红光波长最长,频率最低紫光波长最短,频率最高 2.1.3在光通信系统中以850nm、1310nm、1550nm三种波长通过光纤时所产生的损耗最小。 2.2 光纤规格: 2.2.1光纤由折射较高的纤芯和折率较低的包层组成,纤芯和包层的主体材料是:石英玻璃。 2.2.2 按在光纤中的传播模式光纤又可分为单模光纤(SM)多模光纤(MM)。

2.2.2.1单模光纤的模间色散小,适用于远程通讯。但存在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正常情况下在波长1310nm时其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一为正,一为负,且加总色散为零。 2.2.2.2多模光纤的模间色散较大,限制了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并会随距离的增加而更加严重,例:600MB/KM光纤在2KM时只有300MB带宽了。 2.2.3常用光纤的纤芯和包层规格有:单模:8/125u,9/125u,10/125u, 多模:50/125u,62.5/125u。 2.2.4光纤的传播窗口: 2.2.4.1早期的光纤通信系统传输所用的是多模光纤,其工作波长是850nm,这是光纤传播的第一工作窗口。 2.2.4.2 1983年出现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传码:G.652)其工作波长在1310nm附近,这是光纤传播的第二个工作窗口。 2.2.4.2.1 G..652光纤在1310nm处色散为零,光损耗系数典型 值为<0.35db/km。

数字光纤直放站培训资料2

数字光纤直放站培训资料2 数字光纤直放站培训资料2 一、Fiber Optic Direct Broadcasting Station Overview 1、光纤直播站概述 光纤直播站是专门为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有线电视系统进行广播节目的一种广播发射机。光纤直播站由光纤发射站和光纤接收站组成。光纤发射站包括广播信号源、滤波器、高频放大器、光发射机和天线;光纤接收站包括光接收机、低频放大器和天线。 2、Fiber Optic Direct Broadcasting Station Working Principle 2、光纤直播站工作原理 The optical fiber direct broadcasting station transmits and receives radio and television signals through high-speed optical fiber cables.The radio and television signals are converted into digital signals for transmission by means of modulation of the frequency source in the optical fiber transmitting terminal.These signals are sent to the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terminal with a certain frequency;At the receiving end, the optical receiving terminal recovers the digital signals from the optical fiber and converts them into the corresponding analog radio and television signals after frequency conversion and demodulation.

光缆抢修人员培训教材

第一章光纤接续 第一节:光纤接续 光纤接续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光纤的固定接续俗称死接头,活动连接俗称活接头;活动连接一般是在机房内进行连接,利用光珐琅盘把带有连接头的光纤进行连接,该方法灵活方便,操作简单,我们主要是讲光纤的固定接续; 光纤固定接续是光缆线路施工中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其接续方法有熔接法和非熔接法两种;目前,光纤的固定接续大都采用熔接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光纤的连接损耗低,安全可靠,受外界影响小,最大的缺点是需要价格昂贵的熔接机具;接续操作过程一般分为:剥除光纤覆层、光纤端面处理、光纤熔接、光纤接头保护、余纤的盘留等; 1、剥除光纤涂覆层:利用涂覆剥除器MILLER钳剥除光纤涂覆层约30~40mm 左右,然后用浸有无水酒精的清洁纸或纱布檫拭光纤表面,直至檫得发出“吱吱”的响声为止;在剥除中应注意用力要适中均匀,用力过大会损伤纤芯或切断用纤,用力小了光纤护层剥不下来; 2、光纤端面处理:这是光纤接续处理技术的关键,端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接续的行贿量;光纤切割是利用石英玻璃的脆性来达到光纤切断面的光滑,无毛刺;如果操作不当,将会出现光纤断面倾斜、有缺口、有毛刺或纤芯损伤等现象;造成接续不良;纤芯切断长度根据熔接机的限制或热缩管的长度来确定,一般为16±; 3、光纤熔接:将制做好的端面的光纤放置在熔接机的V型槽中,接下熔接机的“SET”键,即可完成整个熔接过种其中包括调间隔、调焦、清灰、端面检查、对纤芯、熔接、检查及推定损耗等动作,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端面与任何地方接触,保持纤芯干净; 4、光纤接头保护:主要是增加接头处的抗拉、抗弯曲的强度;将套有热缩套管的纤芯轻轻地移到熔接部位熔接之前,将保护管预先放入光纤的某一端,熔接部位一定要在保护管的中心,并将保护管放入熔接机的加热器中,用左侧的光纤轻轻下压,使左侧光纤钳合上;再轻轻地压下右侧光纤,使右侧光纤合上,然后关闭加热器盖;接下“NEATERSET”键,面板上的红灯亮,此时加热器开始加热,直至保护套管端部完全收缩为止;同时应注意确保光纤被覆部位的清洁,保持光纤笔直,不要扭曲光纤熔接部位;如果收缩不均匀,可延长加热时间,如果加热时产生气泡,可降低加热温度; 5、余纤的盘留:为了保证光纤的接续质量和有利于今后接头的维修,光纤都要在接头的两边留有一定长度的余纤,一般用于盘纤,接续的余纤长度应大于1米;不同的光缆接续盒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大致的方法都是将余纤盘绕在接续盒的托盘上,尽量地盘大圈,一般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 第二节:光缆介绍及光缆接续 一、光缆介绍: 一、光缆的结构: 为了构成实用的传输线路,需要将光纤制成光缆;其结构大体上可分为缆芯、加强件和护层三部份组成;缆芯是主体,由光纤芯线组成,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光

光缆线路维护技术培训资料

光缆线路维护技术 培训资料 成都军通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二00四年八月 目录 第一节光纤通信的基本知识- - - - - - - - - - - - - - - 4 一、移动通信的组成概况 二、单模光纤结构参数 三、光纤的特性 四、菲涅尔反射、瑞利散射 五、光纤的色散及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光缆及光缆的结构 - - - - - - - - - - - - - - - - 15 一、光缆 二、光缆的结构 三、光缆型号的编制方法 第三节光纤特性的测试 - - - - - - - - - - - - - - - - - 18 一、剪断法测量光纤衰耗 二、插入法测量光纤衰耗 三、后向散射法 四、光纤的接续及接续损耗的测量 第四节光缆线路工程及维护有关要求 - - - - - - - - - - - 29 一、架空光缆 二、直埋光缆

三、管道光缆维护 四、光缆障碍抢修及使用的机具仪表 五、光缆线路故障点的准确测试与查找 第五节光缆加强芯及金属护套的接续 - - - - - - - - - - - 41 一、光缆加强芯及金属护套的接续 二、直埋光缆监测标石的监测线在测试中的应用 第六节地线电阻的测试 - - - - - - - - - - - - - - - - - 48 附录:“中国移动通信长途光缆线路维护管理规定”和代维合同的有关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

光缆线路维护技术培训资料 第一节光纤通信的基本知识 一、移动通信的组成概况 1、系统的组成: MSC—移动交换中心;BS—基地站; MS—移动用户、市话局和电话用户。 实际上,现代通信发展到今天,移动、固定电话都成为一个系统,信号传输时都实现光纤化,上图所示的中继线、各基地站之间的连接

光纤培训资料

第一部分光纤基础知识 一.光及其特性: 1. 光是一种电磁波。可见光部分波长范围是: 390~760nm(毫微米).大于760nm部分是红外光,小于390nm部分是紫外光。光纤中应用的是:850,1300,1550三种。 2.光的折射,反射和全反射。因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所以光从一种物质射向另一种物质时,在两种物质的交界面处会产生折射和反射。而且,折射光的角度会随入射光的角度变化而变化。当入射光的角度达到或超过某一角度时,折射光会消失,入射光全部被反射回来,这就是光的全反射。不同的物质对相同波长光的折射角度是不同的(即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光折射率),相同的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折射角度也是不同。光纤通讯就是基于以上原理而形成的。 二.光纤结构及种类: 1.光纤结构: 光纤(Optical Fiber)是由中心的纤芯、外围的包层及最外层的树脂涂层同轴组成的圆柱形细丝。纤芯的折射率比包层稍高,损耗比包层更低,光能量主要在纤芯内传输。包层为光的传输提供反射面和光隔离,并起一定的机械保护作用。图1示出光纤的外形。设纤芯和 包层的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2 ,光能量在光纤中传输的必要条件是n 1 >n 2 。纤芯和包层的相对 折射率差△=( n 1-n 2 )/n 1 的典型值,一般单模光纤为0.3%~0.6%,多模光纤为1%~2%。 △越大,把光能量束缚在纤芯的能力越强,但信息传输容量却越小。 图1 光纤的外形 光纤裸纤一般分为三层:中心高折射率玻璃芯(芯径一般为50或62.5μm),中间为低折射率硅玻璃包层(直径一般为125μm),最外是加强用的树脂涂层。 2.数值孔径:入射到光纤端面的光并不能全部被光纤所传输,只是在某个角度范围内的入射光才可以。这个角度就称为光纤的数值孔径。光纤的数值孔径大些对于光纤的对接是有利的。不同厂家生产的光纤的数值孔径不同(AT&TCORNING)。

光缆培训课件.

光缆专业基础知识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将信息从一处传至另一处的通信方式,被称之为“有线”光通信。当今,光纤以其传输频带宽、抗干扰性高和信号衰减小,而远优于电缆、微波通信的传输,已成为世界通信中主要传输方式。 特点: (1)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一根光纤的潜在带宽可达20THz。采用这样的带宽,只需一秒钟左右,即可将人类古今中外全部文字资料传送完毕。400Gbit/s系统已经投入商业使用。光纤的损耗极低,在光波长为1.55μm附近,石英光纤损耗可低于0.2dB/km,这比任何传输媒质的损耗都低。因此,无中继传输距离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公里。 (2)信号干扰小、保密性能好; (3)抗电磁干扰、传输质量佳,电通信不能解决各种电磁干扰问题,唯有光纤通信不受各种电磁干扰。 (4)光纤尺寸小、重量轻,便于铺设和运输; (5)材料来源丰富,环境保护好,有利于节约有色金属铜。 (6)无辐射,难于窃听,因为光纤传输的光波不能跑出光纤以外。 (7)光缆适应性强,寿命长。 (8)质地脆,机械强度差。 (9)光纤的切断和接续需要一定的工具、设备和技术。 (10)分路、耦合不灵活。 (11)光纤光缆的弯曲半径不能过小(>20cm) (12)有供电困难问题。 一、光缆型号 光缆型号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表示分类,第二部分表示加强构件,第三部分派生(形状、特性等),第四部分表示护层,第五部分表示外护层。 1、分类 GY 通信用室外光缆,GM 通信用移动式光缆,GJ 通信用室内光缆,GS 通信用设备内光缆,GH 通信用海底光缆,GT 通信用特殊光缆,GR 通信用软光缆 2、加强构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