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

第四章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

一、组织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结构是系统各要素内在有机联系的形式。行政组织结构就是行政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

一般来讲,社会组织的结构与其它生物的机械系统的结构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些共同的特点具体体现在:

1、组织结构的稳定性。组织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组织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模式总是趋于保持某一状态。

2、组织结构的层级性。如对于一组织结构,我们可以划分为战略层、协调层,作业层,每一层次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活动方式。

3、组织结构的相对性。组织结构的层级性决定了组织结构的相对性。在大系统的结构层次中,高级系统内部的结构要素,又包含了低级系统的结构;复杂大系统内部的结构要素,又是一个简单的结构系统。一般来讲,高一级结构对低一级结构层次具有更大的制约性,而低一级结构构成高级结构的基础,并反作用于高层结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

4、组织结构的开放性及变异性。任何系统的结构,不会是绝对封闭和绝对静态的,任何组织结构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总要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的结构也在交换过程中发生变化。任何组织结构在本质上都是开放的,目前的结构状态,是系统中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以及受系统环境影响的结果。同时,目前的结构形态,又是形成未来组织结构的基础。

二、行政组织结构的组成要素

我们把组织结构的构成要素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组织的“显结构”,一类称为组织的“潜结构”。

组织的“显结构”是指构成组织结构的外在因素的集合。构成“显结构”的因素有:(1)人员;

(2)职位;(3)职权;(4)纵的层次;(5)横的部门;(6)组织规范。

组织结构不仅仅是职位、职权、人员、管理层次、职能部门的排列与组合,从心理学的角度和行为科学的角度来看,组织结构更重要的是组织当中人的协作和配合。据此,我们把组织当中人的目标价值、观念、态度、气质、情感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称之为组织的“潜结构”或“潜结构”因素。组织结构的“潜结构”因素包括:(1)目标认同程度。一般来讲,组织成员对目标认同程度越高,则具有强烈的动机和合作的意愿;(2)价值趋同程度。组织成员价值观念的趋同或一致,组织就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3)气质协调程度。将气质不同的人合理搭配在一起,刚柔相济,相辅相成,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4)能力互补程度。组织成员间的能力互补,则能够增强组织的竞争力和战斗力。

三、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

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是指行政组织内部诸要素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作用和能力。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1)整合功能;(2)效率功能;(3)控制功能;(4)沟通功能;(5)心理需求功能。

四、行政组织结构的垂直分化——层级化

组织结构的分化,就是将组织结构系统分割为若干分支系统,每一分支系统皆与外界环境发生特定的关系。通常组织结构的分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平行的分化,即平行建立若干职能部门,也就是分部化;二是垂直的分化,即自上而下划分为不同的层级节制体系,也就是层级化。二者结合起来,就构成组织的正式结构。

组织结构的层级化就是根据劳动分工将组织垂直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层次,每一个层级的权力大小、管辖范围与职责地位自上而下逐级减小。

行政组织结构的层级化就是将行政组织系统纵向划分为若干个层级,每一层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辖范围和管理权限从高到低逐级缩小。

行政组织结构层级化的优点是:(1)权力直线分布,权力链清楚,利于政令统一和指挥统一;(2)权力集中,层层节制,上下隶属关系清楚,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监督;(3)在层级化下,组织目标明确,分工明确,工作程序明确,有利于调动下属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组织结构的层级化是公共管理效率化的有力保证。

层级分化的缺点表现为:(1)过多的层级结构,容易带来沟通和协调上的困难;(2)层级结构的存在形成了成员间身份与地位之高低,这种差别容易加大相互间的行政距离,造成沟通上的障碍,这种差距亦是形成“官本位”的一个根源。

五、行政组织结构的横向分化——部门化

分部化是组织结构水平方向的一种职能分工,是按照功能、活动、地区或服务对象的不同建立部门或单位的过程。在分部化的组织中,处在同一层级中的各部门,其地位是平行的,权限范围是相等的,各部门之间是一种分工与协作的关系。

行政组织结构的分部化就是将行政组织按照不同的功能、活动范围横向划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但行政地位、管辖范围和权限是平行和相同的。

促成组织分部化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组织活动的日趋复杂和组织规模的扩张,促使组织必须将组织工作予以分析、划分和分类,以适应专业分工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二是通过分部化,可使各部门皆具有明确的分工与职责范围,使各部门能够专司其职并有效益和有效率地履行各自的职能;三是通过分部化,可以使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地确定下属人员的工作范畴,避免因工作划分不当造成的困难;四是分部化符合专业化的需要,能够适才适用,专才专用,利于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五是组织协调与控制的需要。

组织结构分部化的基本依据和方式为:

(1)按职能分部化。即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工作置于同一部门之下。这种安排的优点在于它符合专业分工原则,事权专一,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这种形式的最大问题是容易形成部门分割和本位主义,无形中增加了组织统一和协调的难度。

(2)按行业或产品分部化。在大的、复杂的组织中,按行业或产品分部化愈来愈多的被运用。这种设置的优点是:有利于集中专业技术力量并发挥专业特长;有利于特定产品品质的不断改良和提高。其缺点是容易造成组织协调的困难。

(3)按区域分部化。即将某一地理区域进行的该组织的全部活动都集合到一起并统一组成一个单位。这种设置的优点是:有利于特定区域范围内组织的各项工作的综合协调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组织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活动和管理;有利于组织管理者综合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加强;这种形式的缺陷是,容易使得区域性部门自成一体,发生离心现象;容易增加组织总体控制和管理的难度和成本,不利于各区域之间的合作。

(4)按服务对象分部化。即以组织所服务的对象来设置部门。以特定服务对象划分和设立组织部门,使得组织活动的对象更加明确、职责更加清楚,可以增加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有利于组织成员提高对特定服务对象的了解程度和服务技能。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特定服务对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容易出现职能的交叉和重叠,容易出现组织运行的失调,从而影响组织的效率。

组织结构的分部化是组织完成其使命和目标的重要途径,组织成功实施分部化的基本原则依次为:(1)职掌明确,机能一致;(2)单一指挥;(3)从属关系明确;(4)合理竞争;(5)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相配合。

六、管理层次与幅度

管理层次为组织系统中纵向划分的管理层级的数额;管理幅度为一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在单位和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呈反比例关系。

在实际管理活动中,影响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因素主要有:(1)下级的教育、训练和技能;(2)工作性质与计划程度;(3)管理技术与工艺水平;(4)权力模式和授权的程度;(5)组织环境和组织状况。

七、组织活动的整合或一体化

整合或一体化是指在完成组织任务中使各分支系统的努力达到统一的过程。组织活动的整合或一体化主要来自于组织活动中各职能部门间协调的需要。

促进组织活动一体化的手段和途径主要有:(1)目标手段;(2)政策手段;(3)组织手段;(4)信息沟通手段。

八、集权式组织结构与分权式组织结构

依据组织当中决策权和控制权的集中和分散程度,人们将组织结构划分为集权式组织结构与分权式组织结构。

1、集权式组织结构与分权式组织结构的含义

集权式组织结构就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机关的事权由本机关自行负责处理,不设置或授权下级或派出机关的组织结构体系,或者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的组织结构体系。

分权式组织结构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将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的处理事务,或者为适应各地区的需要,分别在各地设立有独立法人地位、有处理其事务的全权,并不受上级机关指挥与监督的组织结构体系。

2、集权式组织结构与分权式组织结构的比较

集权式组织结构的优点在于:(1)政令统一,不会出现政出多门,分歧互异现象;(2)能统筹兼顾,集中人力、物力资源,实现管理效能;(3)组织上下形成一个层级控制体系,指挥统一,命令易于贯切执行。集权式组织结构的弊病在于:(1)组织目标、规划与决策偏重整体划一,容易忽视下层利益,偏枯刻板,缺乏弹性,不能收因地制宜之功效;(2)下级机关没有决策权,一切秉承上级的意志而行事,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例行公事、消极处事之工作作风,容易缺乏积极创新精神。(3)上下控制严密,易形成公文旅行,推诿责任,贻误时机,缺乏效率之流弊;(4)在集权制下,重内轻外,“能密不能疏”,“知控而不知纵舍”,一方面容易导致个人专断、独裁、滥用权力,压制民主的弊端;一方面则会导致庸愚无能、分崩破碎,分裂割据等问题。

分权式组织结构在精神方面是符合民主要求的,它的好处在于:(1)分工合作、分权制衡,可以防止和避免上层专断和个人独裁;(2)分级治事,分层负责,富于弹性;(3)尊重各层利益,收因地制宜之功效;(4)可调动员工积极性,培养独立、自主、创新的工作作风。从管理上看,分权式组织亦有其固有之弊病,主要表现在:(1)单纯强调分权,忽视合适的集权,这会损害统一,甚至会导致分裂;(2)过份分权容易导致各自为政,政出多门,不易达成组织目标;(3)过份分权致使各机关彼此独立,无上级的监控,可能引起相互之间的对立和冲突,相互制肘与摩擦。

九、直线式、职能式、直线职能式、事业部式、矩阵式组织结构

根据组织结构中权责关系的不同,人们将组织结构划分为直线式、职能式、直线职能式、事业部式、矩阵式等类型。

1、直线式结构

直线式组织结构是最早被采用,也是最为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各级组织依层次由上级垂直领导与管辖,指挥和命令是从组织最高层到最低层按垂直方向自上而下的传达和贯彻;最高首长集指挥权与管理职能于一身,对下属负有全权,政出一门;每一层级的平行单位各自分立,各自负责,无横向联系,纵向联系也只对上司负责,这种组织结构以权限清楚,职责明确,活动范围稳定、没有中间环节,关系简明、机构精简、节约高效见长。其缺点是:在任务分配和人事安排上缺乏分工与协作,因而难以胜任复杂的职能;组织结构刻板,缺乏弹性,不利于调动下级的积极性;权限高度集中,易于造成家长式管理

作风,形成独断专行,长官意志;使组织成员产生自主危机,在心理上形成疏远感。这种组织结构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它只适应于小规模组织,或者是组织规模较大但活动内容比较单纯、简单的情况。在古代,这种组织结构是主要的组织结构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它逐渐居于次要的地位。

2、职能式结构

职能式组织结构是在直线式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管理事务的日益复杂,用直线式结构进行管理,便会出现管理者负荷太重,力不从心的问题。于是,在管理者和执行者中间,便产生了一些职能机构,承担研究、设计、开发以及管理活动。在职能式结构中,按专业分工设置管理职能部门,各部门在其业务范围内有权向下级发布命令与指示,下级既要服从上级主管的指挥,又要听从上级职能部门的指挥。

职能式结构具有分职、专责的特点。其优点在于有利于发挥管理人员的特长,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有利于将复杂工作简单化,提高工作效能;有利于强化专业管理,提高管理工作的计划性和预见性。它适应社会生产技术复杂、管理分工细腻的要求。而且,在心理上,职能式结构造成一种强调专业、强调专业分工,强调规划的新型管理作风。其缺点是:多头领导,削弱了必要的集中统一;不利于划分各行政负责人和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它增加了管理层次,管理人员过多,有时影响工作效率;在心理上使组织成员产生某种轻视权威的心理。

3、直线职能式结构

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是将直线式和职能式结构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按照组织的任务和管理职能划分部门,设立机构,实行专业分工,加强专业管理;二是这类结构将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分为两大类:第一是直线指挥机构和管理人员;第二是职能机构和管理人员。直线指挥机构和人员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有决策权,对下属有指挥和命令的权力,并对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工作承担全部责任;而职能机构及其人员,通常只是直线指挥人员的参谋,没有决策权和指挥权,在提供信息、预测、决策方案,各种建议以及监督决策方案实施方面,进行辅助工作。

直线职能式结构抛弃了职能式结构多头领导,指挥不一的缺点,保留了职能式结构管理分工和专业化的优点,又吸收了直线式结构集中统一指挥的优点,因而管理系统完善,隶属关系分明,权责清楚,故是比较好的组织结构形式。在现代社会,它有着较广的适应范围。但是,这种形式的结构也有其自身的缺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各职能部门之间横向联系较差,易于发生冲突和矛盾;二是由于各职能部门没有决策权和指挥权,事事要向直线管理部门和人员汇报请示,这一方面压制了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直线管理人员整天忙于日常事务而无暇顾及组织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了弥补这些缺陷,一方面可以设立委员会,由直线指挥部主持,召集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讨论组织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适当授予职能部门一定的权限,使其具有独立管理事务的权利和自由。

4、事业部式结构

事业部式组织结构,又称分权式组织结构。它是适应现代社会组织规模日趋庞大、活动内容日益复杂、变化迅速,基层单位自主经营日益重要的形式而产生的。这种组织结构的最

大特征在于分权化。它按照产品、地区、市场或顾客将组织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单位,称之为事业部。各事业部根据最高管理层次制定的方针、政策和下达的任务、指标,全权指挥所管辖单位和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对最高管理层次全面负责,各事业部在人事、财务、组织机构设置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权。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1)最高管理部门和管理者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制定组织发展的战略方面,而不拘泥于对具体事务的管理。(2)由于权力下放,各事业部能独立自主根据环境变化处理日常工作,从而使整个管理富于弹性,使组织工作更加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以作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3)由于权力下放,各事业部门独立性较强,可以摆脱请示汇报、公文旅行、浪费时间的陋习,提高工作效率。(4)由于事业部是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便于将组织的经营状况同组织成员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从而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但是,事业部制本身又具有缺陷,主要表现在:过份强调分权,削弱了组织的统一;强调各部门的独立,缺乏整体观念和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各事业部都存在自己的职能部门,有可能导致机构重叠,管理人员增多,人浮于事,管理费用增大等问题。

5、矩阵式组织结构

矩阵式组织结构就是由纵横两种管理系列组合而成的方形结构。一种是纵向的职能部门结构;一种是横向的项目管理结构。二者交叉重叠,便组成矩阵式组织结构。

矩阵式组织结构的特点;(1)它是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如完成一个工程项目或开发一种新产品,由有关职能部门组成一个小组,以利于利用各方力量,协调各方面活动,保证任务的完成;(2)项目小组的成员接受双重领导,既服从于小组负责人的领导,又要受所属职能部门的领导;(3)矩阵组织的形式是固定的,但每个小组是临时的,在完成任务后立即撤销。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把组织中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结合起来,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把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员集中在一起,有利于知识互补,开发新产品;这种组织结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应变迅速。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由于实行双重领导,容易由于意见分歧造成工作上的矛盾;专项组织与职能组织的权力平衡,各项工作在时间、成本、效益等方面的平衡很难实现;加之专项小组多是临时性的,小组成员容易产生临时观念,使职工角色知觉模糊、产生不稳定感和迷茫感。

十、组织结构设计的概念

组织结构的设计,是指组织管理者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因素,规划、选择、建立一种适合本组织自身特点的、结构优良、功能齐全、运转灵活的组织结构的过程或活动。组织结构设计具有的特点是:

1、组织结构设计是组织管理者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管理活动,是组织管理者的职能之一。

2、组织结构设计的依据是组织内部因素和外部的环境。

3、组织结构设计是对组织结构的规划和选择。

4、组织结构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建立适合组织存在的特定条件的结构,使组织结构的设置更加合理、运转更加灵活,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益。

十一、行政组织结构的规划和选择

组织结构的规划是指对组织存在的客观条件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出适合组织存在的特定条件的结构模式。简而言之,即是对组织结构的选择。在选择组织结构时,主要应考虑下列因素:

1、组织的环境。组织环境的复杂性和变易性对组织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组织环境决定着组织目标的设立,当环境变化时,组织的目标也要不断调整以适应环境的需要;(2)组织环境影响着组织的价值观念;(3)组织环境关系着组织结构的形式,在面对较为确定的环境下的组织结构的设计,可采用较为稳定的机械式结构;相反,面对较为不确定环境下的组织的结构应采用适应性较强的、具有弹性的有机结构。

2、组织战略。组织战略是指决定组织活动性质和根本方向的目标规划。钱德勒提出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

3、组织的技术。技术是组织把材料转换为最终产品或服务的机械的或智力的过程。

4、组织规模。组织规模的大小也影响着组织设计。规模庞大的组织,层次多、机构庞大,这便需要实行分权式组织结构。

5、组织成员的因素。组织结构是人类分工协作的形式,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念、文化素质、个性特征也影响着组织结构的形式。

十二、行政组织设计的程序

一般来讲,组织设计的程序有两种,一是自上而下的设计,即演绎设计,二是自下而上的设计,即为归纳的设计。

演绎组织设计的重要步骤有:

1、明确组织目标;

2、决定达成目标所需的计划与配置单位;

3、决定实施计划的作业与配置职位;

4、权责区分;

5、制定组织规程和规章制度。

十三、行政组织结构设计与管理的一般原则

1、统一指挥,统一目标;

2、分层管理,分权治事;

3、职掌明确,权责一致;

4、以人为本、人性管理;

5、经济效能,讲求效率;

6、适应环境,保持弹性;

7、顾及平衡,协调发展。

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行政组织是现代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基础和支撑。行政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行政组织的定义、类型、结构、职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行政组织有更深入的认识。 一、行政组织的定义 行政组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实现国家管理职能而设立的一种 组织形式。它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主体。行政组织的设置、调整和运行,都是为了更好地履行行政职能,促进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 二、行政组织的类型 行政组织的类型主要包括中央行政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和特殊行政机关。中央行政机关是国家最高行政权力机关,包括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国家机关等。地方行政机关是地方政府的基层组织,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县、乡、村等。特殊行政机关是根据国家需要设立的,具有特殊职能的行政机关,如海关、税务局、国家安全部等。 三、行政组织的结构 行政组织的结构包括行政机关的层级结构、职能结构和人员结构。层级结构是指行政机关之间的上下级关系,主要是指中央和地方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职能结构是指行政机关内部的职能分工和协作机制,主要是指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和协作关系。人员结构是指行政机关

内部的人员组成和分工,主要是指行政机关的领导班子、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组成和分工。 四、行政组织的职能 行政组织的职能主要包括政策制定、行政管理、公共服务、法律监督和社会调节等方面。政策制定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各种政策和规划,为国家发展提供指导。行政管理是指行政机关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公共服务是指行政机关为公众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保、文化等。法律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和执法,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社会调节是指行政机关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调节作用,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 五、行政组织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迁,行政组织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未来行政组织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政机关的职能将更加细化和专业化,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将更加紧密。二是行政机关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将更加深入,行政决策和管理将更加科学和智能化。三是行政机关的公开透明和民主参与将更加广泛和深入,行政机关将更加注重公众意见和反馈。四是行政机关的权力监督和制约将更加强化,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将更加规范和透明。 六、结论 行政组织是现代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基础和支撑。行政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

行政组织结构概念、类型及优缺点

行政组织结构概念、类型及优缺点 管理是管理者在特定环境下对管辖范围内组织资源,通过合理分配人、财、物,使之达到优化配置,从而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活动,也就是说管理是离不开组织活动的,那影响组织活动的一个重要要素就是这个组织结构,在我们事业单位中,以选择题出现,考察考行政组织结构的优缺点,是重点的重点,需要好好理解。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基础管理学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一、行政组织机构概念 行政组织结构是指行政组织各层级(纵向)和各部门间(横向)所建立的一种关系模式。 二、行政组织机构分类 (一)纵向结构:即直线式结构,又称行政组织的层级化,是纵向分工形成的行政组织的层级制,纵向结构实际上是纵向看的,是指政府上下级之间和政府各部门上下级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比如我国各级政府: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乡政府,五级政府上下级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 (二)横向结构:即组织的部门化,是指行政组织的横向分工,横向结构实际上是横向来看的,比如市政府下面会设置公安局,专门管社会治安的,卫生局,专门处理卫生事务,环保局,关门管环境保护的,也就是把行政事务设置的更加专业化,设置更加具体化了。 三、行政组织机构优缺点 (一)纵向结构 1.优点:事权集中、权责分明、指挥统一、便于控制等,在我国地方政府都是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之下,地方政府要听中央的,权力集中于中央。 2.缺点:管理不专业,而且行政首长管理过多、担任责任重。行政事务有很多,比如卫生、教育、交通运输、社会治安等,政府是个综合性的行政机关,不可能做到各种事情亲力亲为,事必躬亲,所以需要其他的职能部门帮助政府来完成,而纵向结构没有统一的专业分

行政组织理论第六章 行政组织结构

第六章行政组织结构 第一节行政组织结构概述 一、行政组织结构的含义 1、组织结构定义 行政组织结构即行政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构成行政组织基本框架的实质是分工;职位是构成行政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整个框架由四个层次组成。 2、构成 职位是构成行政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 在职位的基础上,有四个层级:工作单位→工作部门→工作层级→整个国家。 二、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 在行政机构的运行中,良好的行政组织结构是完成行政组织目标、提高行政效率的物质基础,它有着重要的行政功能。 1、合理的组织结构能有效地满足行政组织目标的需要。 2、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稳定工作人员的情绪,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合理的组织结构,能使组织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 4、合理的组织结构是提高微观和宏观行政效率的前提条件。 三、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的标准: 1、任务与组织平衡 2、各个组织、人员之间按比例配置 3、分工明确、合作良好 4、适应环境、具有弹性。 四、行政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 1、组织战略 2、组织规模 3、组织任务与所利用的技术。 第二节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 一、行政组织的宏观纵向分工 1、行政组织的宏观纵向分工是反映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分工,是以层级制为基础的垂直分工。它是指政府为了有效地发挥行政组织的功能,首先要将国家所管辖地域分成许多块,由不同的行政组织进行管理。为此,除了设置管理全国社会事务的中央行政组织外,还设有管理局部地区的地方行政组织。 2、宏观纵向分工的特点是:层级越高,管辖的范围越广,但组织的数量越少;层级越低,管辖的范围越小,但组织的数量越多。不同层行政组织之间管辖的职能,既有相同的一面,即都要管理社会、经济、文化等事务;又有不同的一面,一般而言,凡是属于全国性的宏观问题,归中央行政组织管理,凡是属于本地方的事务,归地方行政组织管理。由于行政组织的多少与层级成反比关系,故从总体结构上看,它呈现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 3、宏观纵向分工影响因素: (1)政体 (2)国家发展战略 (3)外部性。 二、行政组织的微观纵向分工 1、行政组织的微观纵向分工,是指各级政府或各个部门内部层级的分工。

行政组织架构

行政组织架构 行政组织架构应当考虑到它们的组织设计和绩效能力,因此,确定行政组织架构的时候,必须从复杂的协同形式中把握住这样一个关键:如何最大程度满足实施行政工作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以行政组织架构的需求为出发点,优化行政组织架构,通过绩效管理有效地控制行政效能。 行政组织架构是指一个行政组织结构中有多少部门、各部门之间如何分工,以及各部门内部又如何分层等细节。行政部门主要分为总体部门和分支部门。总体部门是党政机关中主要部门,负责整个行政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财政税务管理、财政经济工作、党建工作、公共服务、日常行政管理等。分支部门是行政机关中服务于总部的部门,负责地方性行政工作,地方行政机关主要分为计划部门、行政执法部门、事业管理部门和事业执行部门等。 行政组织架构的建立是建立一个高效行政体系的重要基础,它包括行政机关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的分级和管理机构的建立。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是指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在其中行政机构的设置、职权的定位和管理责任的划分可以清晰地体现出来。在行政机关的结构中,应该对主要职能部门进行分级,以便行政组织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此外,管理机构的建立也是行政组织架构的重要部分。管理机构负责行政管理的具体事务,其职能是协调服务者和受服务者的关系、控制各个行政机构的行为等。同时,它也应当定义行政组织的绩效标

准,以便对各家行政机构的行为进行有效检查。 设计行政组织架构还要考虑其管理规则,包括职权分配、管理领导、账务审计、财税业务、人事管理、文秘管理、工作分工等,以及各类管理办法、绩效激励制度、财务监控制度、行政督察制度等。这些管理规则是支撑行政机关实施日常行政管理的基础,是保证行政绩效的关键。 以上是行政组织架构的基本内容。行政组织架构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在行政组织架构的建立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组织设计的细节、执行行政管理的法规及对行政组织架构有效控制的绩效管理系统,这样才能确保行政组织架构的有效性。只有完善行政组织架构,才能保证行政机构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只有构建高效行政组织架构,才能更好地服务全体人民。

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一、分工原则: 分工原则是一种通过将工作任务划分为不同的部门、岗位和责任来实 现的一种机械性分工方式。分工原则可以确保各个部门和岗位在组织内形 成横向和纵向的连接,相互协作,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同时,分工 原则也可以通过明确每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意识。 二、统一指挥原则: 统一指挥原则是指一个行政组织应该有一个明确的领导核心,并通过 该核心来指挥和协调组织内的各个部门和成员。统一指挥原则可以防止组 织内部权力的分散和混乱,确保组织的有序运行,促进决策的迅速执行。 同时,统一指挥原则也可以加强组织的领导力和决策能力,提高组织的竞 争力和适应能力。 三、层级管理原则: 层级管理原则是指一个行政组织应该根据行政职能和任务的不同,依 次设置不同层级的管理机构,形成从顶层到底层的管理体系。层级管理原 则可以使组织内的权责关系更加清晰和明确,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执行力。同时,层级管理原则也可以促进信息的流动和沟通,增强组织内部的协作 和协调。 四、适度集权原则: 适度集权原则是指一个行政组织应该根据行政任务的需要,在合理范 围内集中权力,实现权力的高效运转和监督。适度集权原则可以避免权力

的过度分散和滥用,保证组织决策的快速和高效。同时,适度集权原则也可以增强组织的执行力和行政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 五、灵活适应原则: 灵活适应原则是指一个行政组织应该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和。灵活适应原则可以使组织具备应对变化和挑战的能力,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灵活适应原则也可以促进组织内部的创新和学习,提高组织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六、信息化建设原则: 信息化建设原则是指一个行政组织应该通过信息技术和系统来实现组织内外信息的高效流动和管理。信息化建设原则可以提高组织的信息处理和决策能力,加强对组织内外信息的掌控和利用。同时,信息化建设原则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响应速度,降低工作成本和风险。 总之,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是为了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一种合理、高效、协调的管理体系,以确保行政机构的正常运转和效率提升。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也适用于各种组织形式和规模的组织。

行政管理中的组织结构设计

行政管理中的组织结构设计 在现代社会中,行政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 位还是非营利组织,都需要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来确保工作的高效运转。行政管理中的组织结构设计是一项关键任务,它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目标实现、工作流程和员工之间的协作效率。本文将探讨行政管理中的组织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原则和实施方法。 一、组织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组织结构设计在行政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能够明确各部门之间的 职责和权限。一个清晰的组织结构可以避免职责不清、权限混乱的情况发生,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其次,组织结构设计能够促进信息的流动和沟通。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建立起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渠道,使得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此外,组织结构设计还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归属感。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能够为员工提供明确的晋升通道和发展机会,激励他们更好地投入工作。 二、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首先,适应性原则。组织结 构设计应该根据组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阶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求。其次,协调性原则。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和权限应该相互协调,避免出现重复劳动或职责冲突的情况。再次,灵活性原则。组织结构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需求的变动。最后,透明性原则。组织结构应该清晰明了,让员工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职责和上下级关系,避免信息不对称和决策不透明。 三、组织结构设计的实施方法 在实施组织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目标。组织结构 设计应该以组织的目标为导向,确保结构的设计与目标的实现相一致。其次,分工合理。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和权限应该明确分工,避免职责重叠和职能模糊。再次,

行政管理的组织架构

行政管理的组织架构 行政管理是指通过组织、计划、协调和监督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行政管理的组织架构是指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层级、 岗位和职能之间的关系和层级结构。一个良好的组织架构有助于实现 高效的行政管理,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和效率。 一、总体组织结构 在行政管理中,总体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单位之间的 关系和层级结构。一个典型的行政管理组织结构包括顶层领导、中层 管理和基层执行等多个层级。 1. 顶层领导 顶层领导是指组织中最高层级的管理者,通常是企业的董事长、总 经理、市长等。他们承担着决策、战略规划和整体管理的责任。顶层 领导应具备宏观战略思维、决策能力和领导魄力,能够为整个组织提 供明确的发展方向。 2. 中层管理 中层管理是指在顶层领导和基层员工之间的中间层次,包括各个部 门的主管和经理。中层管理者负责具体业务的管理、协调和执行,同 时也承担着传递顶层决策、监督和指导基层员工的责任。中层管理者 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基层执行

基层执行是组织中直接参与实际操作和执行任务的员工。他们负责具体业务的执行和工作的完成,是行政管理中最基础的一层。基层执行员工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执行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部门与职能划分 在行政管理的组织架构中,各个部门和单位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和责任。合理的部门和职能划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配合。 1. 人力资源部门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和薪酬福利等工作。其职能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员工绩效和激励,确保组织的人力资源能够为组织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 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负责组织的财务管理、预算编制、资金管理、成本控制和财务报告等工作。财务部门的职能是提供财务支持和监督,确保组织的财务活动合法合规、稳定可持续。 3. 行政办公部门 行政办公部门负责日常办公、会议组织、文件管理和设施维护等工作。其职能是提供行政支持和服务,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转。 4. 市场营销部门

行政部组织结构设计实例(模版)

行政部组织结构设计实例(模板) 由于企业所属行业、规模以及内部要求的不同,企业行政部的组织结构也不尽相同;而在实际工作中,设计依据不同,行政部的组织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1、按职能分类设计的行政部组织结构 按职能分类是指按行政部管理分工为基础,按专业化原则进行设计,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2、按企业规模大小设计的行政部组织结构 (1)大中型企业行政部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适合大中型现代企业行政事务管理的需要。 2、决策性工作基本都从企业行政事务管理范围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部门,如内勤采购部、福利保障部、物业管理部。 3、负责企业行政事务管理的主要负责人除了要进行行政管理外,对其他部门如企业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采购部等工作的控制、指导职责有所减少。

4、这种组织结构主要体现不同部门的职能,每个部门都有专门的负责人和相对比较固定的岗位。 (2)中小型企业行政部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这种结构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适合中小型现代企业行政事务管理的需要。 2、部分管理事务从总务和办公室独立出来,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去负责,如员工生活、保安、物业管理相关事务。 3、行政副总和行政经理主要负责行政事务的总体管理工作。 4、事务性工作主要由总务和办公室的人员负责。 5、这样的组织结构具有灵活性和职能管理的双重特点。

(3)小型企业行政部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这种组织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所示。 1、适合小型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需要。 2、部门职能较为综合。 3、企业副总肩负企业行政管理相关工作,其他人员负责企业行政管理的事务性工作。 4、行政部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较广,但人员数量较少,往往一人身兼多职。

行政部组织结构设计制度

行政部组织结构设计制度(模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了确保设计出规划、高效、易于管理的行政部组织结构和配备符合岗位要求的工作人员,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行政部组织结构设计、行政人员配备等具体工作。 第二章行政部组织结构设计考虑因素 第三条组织等级 在进行行政部组织结构设计时,要在明确权责的基础上设立组织等级结构,但需要具体的规章制度来保证等级结构的可行性。 第四条统一指挥 即保证每位员工只有一个直接上级负责,可以越级投诉,但不可以越级汇报;可以越级检查,不可以越级监督。 第五条管理幅度 管理者直接下属人员的数量应具有一定的限度,3~6人比较适合。幅度太大,则无法有效控制;幅度太小,则会造成人力浪费。 第六条明确授权 即企业领导人授权时应使各级人员了解自己应做什么,报告、请示什么,工作成线如何评定等。 第七条权责相应 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要保证权力和责任都应在规章制度中有明确、一致的界定。 第八条协调配合 分工后的企业行政组织不是各自为战、独立操作,而是需要密切协调配合,共同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奋斗。

第三章行政部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第九条彻底分权原则 既要让基层员工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同时也要让基层员工掌握解决自己面临问题的主动权,积极参与企业的决策。 第十条人性化原则 即从人性的角度考察企业行政部组织结构,尽力在企业行政组织设计中加人价值、文化、心理等因素,使企业文化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十一条人本主义原则 即围绕着为广大员工提供足够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这一原则来设计行政部的组织结构。 第十二条组织结构形态扁平化原则 即在企业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中层主管的数量,企业行政的重点在于高层的战略把握和实施以及现场管理人员的直接控制与实施。 第十三条以员工的心理需要为出发点的原则 即根据员工的心理需要和个性特点安排职位和工作,以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满足员工的兴趣、爱好,缩小上下级之间的心理距离。 第十四条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原则 第四章行政部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要素 第十五条权力划分 在划分企业行政组织的权力时,要把握好以下三项原则。 1、明确责任与权利的范围。 2、对权力进行均衡与制约。 3、培养领导人员的民主作风。 第十六条劳动分工 劳动分工既可以很好地实现企业目标,又可以充分发挥每个行政人员的聪明才智,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七条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简述行政组织设计的程序与步骤

简述行政组织设计的程序与步骤 行政组织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程序来完成。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行政组织设计的程序与步骤。 一、确定组织目标 行政组织设计需要明确组织的目标和使命,以便为组织设计提供明确的方向。这个过程需要对组织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进行分析和梳理,从而为组织的设计提供基础和方向。 二、分析当前情况 在确定组织目标之后,需要对组织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组织的结构、职能、运作方式等,以确定组织存在的问题和瓶颈。这个过程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 三、制定设计原则 制定设计原则是组织设计的核心,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制定设计原则需要对组织的目标、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等进行综合考虑,同时考虑到组织的历史、文化、环境等因素。 四、设计组织结构 设计组织结构是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它是根据组织目标和设计原

则来制定的。组织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组织的层次结构、职能划分、权责关系、决策机制、信息流程等因素。在设计组织结构时,需要综合考虑组织的目标、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等因素,同时考虑到组织的文化、历史、环境等因素。 五、制定职责与职位 制定职责与职位是组织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是根据组织结构来制定的。制定职责与职位需要考虑到组织的目标、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等因素,同时考虑到组织的文化、历史、环境等因素。在制定职责与职位时,需要考虑到职责的明确性、职位的权责、职位的晋升等因素。 六、制定管理流程 制定管理流程是组织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和使命而进行的。制定管理流程需要考虑到组织的目标、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等因素,同时考虑到组织的文化、历史、环境等因素。在制定管理流程时,需要考虑到管理流程的规范化、流程的简化、流程的协调等因素。 七、实施组织设计 实施组织设计是组织设计的最后一步,它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组织实际运营的过程。实施组织设计需要考虑到组织的资源、人力、技

行政部架构

行政部架构 行政部是一个组织中非常重要的部门,它负责协调和管理整个组织的行政事务。行政部的架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职能部门。 1. 人力资源部门 人力资源部门是行政部的核心部门之一,它负责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工作。这个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确保组织拥有合适的人才,并且能够激励和管理他们的工作。 2. 行政办公室 行政办公室是行政部门的执行机构,它负责处理日常的行政事务,包括文件管理、会议安排、办公设备采购、办公空间管理等。行政办公室承担着保障组织正常运转的责任,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顺畅。 3. 法务部门 法务部门负责处理组织的法律事务,包括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评估、知识产权保护等。该部门的职责是确保组织在法律和合规方面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为组织提供法律咨询和风险防范。 4. 采购部门 采购部门负责组织的物资采购和供应商管理,包括与供应商的洽谈、合作协议签订、供应链管理等。这个部门的职责是确保组织能够获得高质量、合理价格的物资,满足组织的运营需求。

5. 建筑与设施管理部门 建筑与设施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的办公场所和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包括办公楼、设备、安全系统等。该部门的职责是确保组织的办公环境安全、舒适,并提供高效的工作条件,保障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6. 行政财务部门 行政财务部门负责组织的财务管理和预算控制,包括财务报表编制、预算制定和执行、成本控制等。该部门的职责是确保组织的财务状况良好,合理分配和利用财务资源,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支持。 7. 内部审计部门 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组织内部各个部门的运作进行审计和评估,包括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合规性等方面。该部门的职责是确保组织的运营符合法规和内部规定,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运营风险。 行政部是一个组织中重要的职能部门,它的架构通常包括人力资源、行政办公、法务、采购、建筑与设施管理、行政财务和内部审计等部门。这些部门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共同协作,确保组织的行政事务能够高效、合规地运行。

行政组织理论第六章 行政组织结构

第六章行政组织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 1.省级政府内分为厅、处、科三个层级属于行政组织分类中的 A.职能制 B.层级制 C.集权制 D.完整制 【解析】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行政组织的微观纵向分工。行政组织的微观纵向分工是指各级政府或各个部门内部层级的分工,例如中央政府内部依职能分工,设有部、司(局)、处三个层级。省级政府内设有厅、处、科三个层级。 2.构成行政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 A.机构 B.职位 C.部门 D.单位 【解析】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行政组织结构中的职位。职位是构成行政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行政组织的整体框架,皆由行政组织的各种职位排列组合而成,由它组合形成一个单位、部门、层级、整个国家行政系统这四个层次的行政组织结构。 3.行政组织结构中,各个工作单位的有机排列组合,由此形成一个 A.工作部门 B.一级政府组织 C.系列 D.行业 【解析】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工作部门的含义,行政组织结构可分为单位、部门、层级、整个国家行政系统四个层次。由各个工作单位的有机排列组合,形成一个工作部门。 4.下列中属于行政组织精神要素中最基本要素的是 A.层级关系 B.合作关系 C.沟通关系 D.权责关系 【解析】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行政组织的含义。行政组织可分为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两大类。物质要素由人员、经费、物质条件所构成:精神要素由目标、权责结构、人际关系所构成,在物质要素中最基本的是人,是行政组织的成员,经费、物质条件皆是为人服务的。精神要素中最基本的是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一一权责关系。 5.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形成行政组织的 A.部门制 B."条块”制 C.职能制 D.层级制 【解析】D 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形成行政组织的层级制. 6.中国国务院下设外交部国防部、财政部等,这种划分的依据是 A.管理程序 B.管理手段

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简答论述

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简答论述 一、简答题 1、简述组织结构的特征。 2、简述组织结构的功能与作用。 3、简述组织结构层级化的优缺点。 4、促成组织结构分部化的动因有哪些? 5、简述组织结构分部化应遵循的原则。 6、影响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简析组织结构整合或一体化的途径与手段。 8、简述行政组织设计的程序与步骤。 二、论述题 1、试论集权式组织结构与分权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2、试论行政组织结构设计及影响因素分析。 3、试论行政组织设计与管理的原则。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1)组织结构的稳定性;(2)组织结构的层级性;(3)组织结构的相对性;(4)组织结构的开放性及变异性。 2、(1)整合功能;(2)效率功能;(3)控制功能;(4)沟通功能;(5)心理需求功能。 3、行政组织结构层级化的优点是:(1)权力直线分布,权力链清楚,有利于政令统一和指挥统一;(2)权力集中,层层节制,上下隶属关系清楚,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监督;(3)在层级化下,组织目标明确,分工明确,工作程序明确,有利于调动下属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组织结构的层级化是公共管理效率化的有力保证。 层级化的缺点表现为:(1)过多的层级结构,容易带来沟通和协调上的困难;(2)层级结构的存在形成了成员间身份与地位的高低,这种差别容易加大相互间的行政距离,造成沟通上的障碍,这种差距亦是形成“官本位”的一个根源。 4、(1)组织活动的日趋复杂和组织规模的扩张,促使组织必须将组织工作予以分析、划分和分类,以适应专业分工和事业发展的需要;(2)通过分部化,可使各部门皆具有明确

的分工与职责范围,使各部门能够专司其职并有效益和有效率地履行各自的职能;(3)通过分部化,可以使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地确定下属人员的工作范畴,避免因工作划分不当造成的困难;(4)分部化符合专业化的需要,能够适才适用,专才专用,利于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5)组织协调与控制的需要。 5、(1)职掌明确,机能一致;(2)单一指挥;(3)从属关系明确;(4)合理竞争;(5)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相配合。 6、(1)下级的教育、训练和技能;(2)工作性质与计划程度;(3)管理技术与工艺水平;(4)权力模式和授权的程度;(5)组织环境和组织状况。 7、(1)目标手段;(2)政策手段;(3)组织手段;(4)信息沟通手段。 8、(1)明确组织目标;(2)决定达成目标所需的计划与配置单位;(3)决定实施计划的作业与配置职位;(4)权责区分;(5)制定组织规程和规章制度。 二、论述题 1、集权式组织结构就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机关的事权由本机关自行负责处理,不设置或授权下级或派出机关的组织结构体系,或者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的组织结构体系。一般来讲,其优点在于:(1)政令统一,不会出现政出多门,分歧互异现象;(2)能统筹兼顾,集中人力、物力资源,实现管理效能;(3)组织上下形成一个层级控制体系,指挥统一,命令易于贯切执行。 弊病在于:(1)组织目标、规划与决策偏重整体划一,容易忽视下层利益,刻板,缺乏弹性,不能收因地制宜之功效;(2)下级机关没有决策权,一切秉承上级的意志而行事,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例行公事、消极处事之工作作风,容易缺乏积极创新精神;(3)上下控制严密,易形成公文旅行、推诿责任、贻误时机、缺乏效率的流弊;(4)在集权制下,重内轻外,“能密不能疏”,“知控制而不知纵舍”,一方面容易导致个人专断、独裁、滥用权力,压制民主的弊端;一方面则会导致庸愚无能、分崩破碎、分裂割据等问题。 分权式组织结构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将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的处理事务,或者为适应各地区的需要,分别在各地设立有独立法人地位、有处理其事务的全权,并不受上级机关指挥与监督的组织结构体系。 分权式组织结构在精神方面是符合民主要求的,它的好处在于:(1)分工合作、分权制衡,可以防止和避免上层专断和个人独裁;(2)分级治事,分层负责,富于弹性;(3)尊重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