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院建筑四大特点

现代医院建筑四大特点
现代医院建筑四大特点

现代医院建筑四大特点

20世纪末,医疗模式从“生物”到“生物——心理——社会”的转变,促使现代化医院建筑应具备的条件也发生了转变,即从建筑场地、建筑、建筑设备、医疗配套设备、医院卫生等条件,向更高条件转变,因此,作为现代医院的标志应该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1.满足医疗功能要求

“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医学模式,使医院管理体系、医疗体系建设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同时也使医院建筑的建设观念发生了改变,传统医院建筑的医疗功能设置,已不能满足医院发展需要。

围绕着“以病人为中心”展开的管理创新,如医疗质量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医院经营管理的低耗、高效等,已对医院的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建筑在满足医院卫生学要求的前提下,还需满足各医疗学科发展的专业要求。“医疗功能”重新整合、调整,需达到“整体功能”分区科学、合理;横向、竖向交通流线(包括人流、物流、车流)科学、合理,建筑设备的设置科学、经济;医疗设备仪器、医疗专用设施设置科学、合理:新的设备设施(如自动化传输物流设备、空中急救直升机坪台等)设置,能加强医院整体功能。

同时,医院建筑还需满足“具体功能”标准的色彩、采光、照明、通风、温度、湿度、洁净、声场、磁场、电场、层高、结构、柱距、荷载等”指标的要求。

2.满足绿色环保要求

绿色建筑体系,是由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建筑法则和适宜性技术等多种构成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综合体系,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筑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绿色建筑设计以能源、资源、废弃物、建筑材料、灾害、文脉、室内环境、灵活性、

技术为设计目标和原则。

医院绿色建筑,不单纯是室内外的绿化、污染水的处理、有害气体的处理、医疗生活废弃物的处理、建筑及建筑装修使用绿色材料,还需按照“绿色建筑体系”建设,适应人类生存需要,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和原则在医院建设中充分体现。

3.满足人性化要求

人类精神世界与物质环境有密切关系,同时,人类活动与建筑形体空间也存在密切关系。人类个性化需求向多元化发展,要求医院建筑建设,在人体工程学、社会心理学、健康权、隐私权等方面,需充分体现“人性化”要求。这具体体现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幻觉”的美感。

在医院建筑设计、施工中,设施按照“人体工程学”设计,针对设备、仪器、设施使用人群的情况,对其“特殊性”具体设计。医院的设施,应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要求,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尤其要注意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的设置。

需求多元化,病室、诊室、检查诊疗等空间,就应按照多元化的需求设置。医院的室内、外环境及设施,要兼顾审美功能,强调入与设施、人与建筑、人与自然和谐交融。

医院“人性化”,体现在医院建筑功能设计、装修装饰、建筑设施设备、医疗设施设备、家具等方面的每一个细小的地方,不单纯医疗区域环境要求“人性化”,医院的整体环境都

要求“人性化”。

4.满足智能化要求

智能化建筑一般要求信息通信、办公、建筑设备管理自动化,而医院建筑有其特殊性,还需具备医疗设备管理自动化的特点。同时,根据医院管理的需要,各个系统都应有各自的特点。

★信息通信、办公自动化

医院的通信系统,除具备宾馆类建筑信息通信系统的功能外,还应具有呼叫寄存、呼叫转移、病房紧急呼叫、热线电话、无绳电话、综合语言和数据系统等信息接口的功能。

办公自动化是信息化社会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医院在“语言、数据、图像、文字”等信息一体化处理中,要求有多样性,既有相对简单的管理系统,又有远程医疗高标准的“语言、数据、图像、文字”系统,及放射、超声、窥镜等的图像处理系统。

★建筑设备管理自动化

医院建筑设备的电气、空调、卫生设备、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公共安全管理系统中,医疗设备电源各项指标检测、净化系统各项指标检测、医院空调系统各项指标检测、污水处理各项指标检测、医疗区域24小时动态安全监控,是与一般建筑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不同的。

★医疗设备管理自动化

医疗设备中的放射、放疗、检验、超声、监护、净化、传输、气体、消毒等设备的自动化管理,是医院智能建筑的特色。伴随着医疗设备科技的发展,医疗设备智能管理,为医院充分利用医疗设备,使其使用达到低耗、高效,提供了平台。

医院建筑“现代化”应具备的条件,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只有充分对地区经济水平、医院管理经营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设备性能、建筑技术等有所了解、掌握,科学地、创造性地建设医院建筑,才能使医院建筑迈进“现代化”。

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艺术特征

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艺术特征 后现代主义的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和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物质生活匮乏,人们对现代化充满渴望。建筑事业同科学技术紧密相联, 建筑师仍持有浓厚的理性主义观点。这是建筑中的现代主义思潮与文学艺术等 门类中的现代主义流派不同的地方。60--7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高度发展,物质丰富了,房荒问题相对解决了。然而,人们感受到工业高度发展带 来的负面效果。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生态危机社会危机信仰危机等,反倒使人们 在物质丰裕时期产生了新的危机感,社会文化心理随之发生新的重大转变。在 建筑艺术方面,人们的精神要求和审美观念自然和50年代大不相同。此外, 经过70年代的能源危机,许多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并不比传统建筑经济实惠,需要改变对传统建筑的态度。也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反映产业革命和工业化时期 的要求,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越过那个时期,因而现代主义不再适合新的情况了。持上述观点的人寄希望于后现代主义。这是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社会根 源和思想根源。 出现和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 导地位的建筑潮流。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歧,一些人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和批评。 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筑 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到二十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 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对于这种倾向,曾经有过不同的称呼,如“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和“后现代主义”,以后者用得较广。 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勒·柯布西耶 如果说1923年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经典著作,那么美国建筑师文丘里于1966年出版的著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便是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宣

(邓鹏)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与代表

二.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与代表 建筑学1班邓鹏学号:110350132 一..简介 二.时代背景探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后现代"或"后工业社会"的概念。这个概念明确地表达了与"现代"告别的意愿。从语言的角度说,当一个时代仍然是以它之前的时代来定义时,就说明了它自身特征的不明朗和对前一时代的依赖。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把这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表达得相当细致。他说:"对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西方社会来说,我们的感觉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它处于一种巨大的历史变革之中,旧的社会关系(由财产决定的)、现有的权力的结构(集中于少数权贵集团)、以及资产阶级的文化(其基础是克制和延迟满足的思想)都正在迅速消蚀。动荡的根源来自科学和技术方面,也还有文化方面。......这种新的社会形式究竟会象个什么样子,现在还不完全清楚。......‘后'这个缀语,是要说生活于间隙时期的感觉。"他还说:"后现代时期或者后现代社会不是一个定义,而只是一个问题。 着眼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丹尼尔·贝尔描述了"后工业社会"与"工业社会"或"现代社会"不同的五个方面:"⒈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⒉职业分布: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⒊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⒋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⒌制定决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在对人口密度和环境状况比较敏感的西方城市,50年代起出现了"郊区化"的运动,人口开始向外流动。其结果是造成了内城衰退或叫"城市中心渗漏"现象。市中心仅仅是工作地点,超过当地居住人口十数倍的上班族白天驾车进城,造成停车和交通疏导的严重问题;夜里返回郊区,将市中心留给犯罪分子横行,使治安状况严重恶化。而从另一个角度看,郊区的土地也不是无限的。城市的膨胀挤占了乡村或农业文明,农田的外迁有大幅度地缩小了荒野的面积,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了。现有的"分散主义"和"集中主义"城市规划理论似乎都不可能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案。因此,在70年代前后,各发达国家均提出了内城复苏的建设方案,制订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居民重返市中心。我所谓的"后城市"就是指要在现代城市诸种复杂问题的基础上重建适合工作与人居的市区环境。我们以为,人类城市化过程的这种尴尬局面也是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背景之一。 三.建筑设计特点分析 现代主义在完成它特定的使命后走下了历史的神坛,后现代主义成为主流设计。究竟后现代主义有什么样的特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现代医院建筑设计

现代医院建筑设计 “医院”是一个令世人敬畏的地方,敬其治病救命,畏其疫菌扰民,少壮者唯恐其近,病老者犹恐其远;中国的医院又是一个承载太多愿景的地方,长官要借以展示政绩,开发商要借以炫耀实力,都要求高伟、豪华、气派;医护人员和平民百姓则要求功能合理,方便高效,经济实惠。这些要求反映出社会需求的层次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其合理的一面。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平衡不同人群和要素之间的需求关系。平衡之道在于“求同存异”,在各方利益的交集点上狠下功夫,便可找出一条和谐共融之路。 医院建筑设计,首先是设计者要重视、熟悉、驾驭功能,使之与业主的需求协调起来,而不是被动地受业主的驾驭和驱使;就弥漫着紧张焦虑情绪的医院环境而言,病人所必需的并非豪华时尚,而是简朴闲适,使其精神压力得以舒解。医院建筑应少一点闹市尘嚣,多一点自然清妙,以突显其医疗康复功能。设计应十分在意患者的关注点,将复杂的医院功能加以梳理、分解、重组,以求平面空间的简洁易懂,提高其可识别性。要特别在意一般健康人不太在意的细节处理,这往往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关键所在。外观设计应消除因体量过重、过大而产生的压抑和冷漠感,构建“无压力”医疗环境。在空间设计上应尽量利用自然景物扩大视野,以生机勃勃的生态绿化、自然风光,减轻患者的幽闭感和焦虑情绪,从而使我们的医院建设,更加贴近普通民众的真实需求,更加贴近医院自身的现实生活! 在医院中,“医”有医“理”,“病”有病“理”,“管”有管“理”,时时处处依“理”而行。医院建筑有其严格的空间秩序和功能要求,是一种十分强调理性思维的建筑类型。 第一章医院建筑的发展源流 医院是人类维护身体健康、恢复劳动机能的场所,是人类生存繁衍、与疾病抗争的重要阵地。 第一节医学模式与医院建筑 纵观中、外医学发展过程,大体上经历了古代的宗教医学和经验医学模式;近代的实验医学和机械医学模式;现代的生物医学和整体医学模式等几个发展阶段。 一、古代宗教医学与经验医学模式----寺庙、教堂、民居型建筑模式 养病坊医舍 西方医学是以古希腊、罗马医学为基础。古希腊约在公元前4~~6世纪形成经验医学。罗马医学是以希腊医学为基础形成的,以重视解剖学的盖伦为代表,但他的唯心论和目的论观点为教会所利用,阻碍了中世纪医学的发展。公元5~~15世纪中,医学受宗教和神学的束缚而倒退,甚至把古希腊经验医学中的一些精华也抛弃了。

我对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认识

目录 一、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兴起 (2) 二、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概念 (5) 三、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流派 (6) 四、后现代主义建筑主要作品 (7)

我对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认识 摘要:后现代建筑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层意思。广义的后现代建筑是指20世纪世界上出现的各种风格的建筑流派的作品,狭义的后现代建筑常常专指在20世纪20年代世界各地形成的现代主义建筑。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风格、流派、代表作品 后现代建筑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欧洲工业革命时期和由此而引起的社会大变革,后现代建筑的产生变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建筑类型用途不断增多,以生产性和实用性为主的建筑蓬勃发展。如博览会场馆、展览馆、医院、园林综合体、博物馆等其次是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并广泛使用。工业革命以后,铁开始用于建筑当中。到世纪后期,钢材代替了铁材。并且水泥也开始渐渐用于房屋建筑中。世纪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材和水泥的应用使房屋建筑出现飞跃的变化再次,由于科技的发展,新型建筑结构及形式不断出现。对数学和力学提出新问题并使之发展,到世纪后期形成系统的结构科学。这样就可以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预先计算出建筑结构的受力程度及状态,作出合理、经济而坚固的楼房结构设计。1889年巴黎建造的高300米的埃菲尔铁塔(图1)就体现现代 建筑结构方面的综合成就。 二十世纪以来的这些变化 ,无论深度还是广度 ,在 建筑史上都是空前的 ,也正是这段时期建筑历史上空前 的建筑革命催生了20世纪的后现代建筑。 一、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兴起 其主要背景是欧洲工业革命导致了现代机器大工业的产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审美趣味,新的材料不断发明和应用,在这一条件下,传统建筑在结构和形式审美等方面逐步显出与社会意识形态和发展不同步的现象。现代主义建筑正是在新的历史需求和条件下, 也就是为了机器大工业时代的需要而产图1:埃菲尔铁塔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 编辑 中国近代建筑所指得时间范围就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立为止。中国在这个时期得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得过渡时期,这就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一个急剧变化得阶段。 1概述 2发展阶段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 ?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 ?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1919~1937) ?抗战爆发到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立(1937~1949) 3建筑类型 ?居住建筑 ?工业建筑 ?公共建筑 4建筑技术 ?结构技术 ?施工技术 5建筑风格 ?近代外来形式得建筑风格 ?近代民族形式得建筑风格 概述编辑

中国近代建筑(13张) 清王朝得闭关政策阻挡了西方建筑得传入。一直到19世纪中叶,除了北京圆明园西洋楼、广州“十三夷馆”以及个别地方得教堂等少数西式建筑外,中国基本上没有接触西方近代建筑文化。鸦片战争后,各种形式得西方建筑陆续出现在中国土地上,加速了中国建筑得变化。 中国近代建筑包含着新旧两大体系:旧建筑体系就是原有得传统建筑体系得延续,基本上沿袭着旧有得功能布局、技术体系与风格面貌,但受新建筑体系得影响也出现若干局部得变化。新建筑体系包括从西方引进得与中国自身发展出来得新型建筑,具有近代得新功能、新技术与新风格,其中即使就是引进得西方建筑,也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中国特点。从数量上说,旧建筑体系仍然占据着优势。广大得农村、集镇、中小城市以至大城市得旧城区,仍然以旧体系得建筑为主。大量得民居与其她民间建筑基本上保持着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得传统品格与乡土特色,虽然局部地运用了近代得材料、结构与装饰。从建筑得发展趋势来瞧,中国近代建筑得主流则就是新建筑体系。 发展阶段编辑 中国近代建筑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 中国近代建筑 这就是西方近代建筑开始传入中国得阶段。主要有两方面得新建筑活动。一方面就是帝国主义者在中国通商口岸租界区内大批建造各种新型建筑,如领事馆、工部局、洋行、银行、住宅、饭店等,在内地也零星地出现了教堂建筑。这些建筑绝大多数就是当时西方流行得砖木混合结构房屋,外观多呈欧洲古典式,也有一部分就是券廊式;后者就是西方建筑传入印度、东南亚一带,适应当地炎热气候而加上一圈拱券回廊,当时称为“殖民式建筑”。另一方面就是洋务派与民族资本家为创办新型企业所营建得房屋,这些建筑多数仍就是手工业作坊那样得木构架结构,小部分引进了砖木混合结构得西式建筑。上述两方面得建筑虽然为数不多,但标志着中国建筑开始突破封闭状态,酝酿着新建筑体系。

现代医院建筑四大特点

现代医院建筑四大特点 20世纪末,医疗模式从“生物”到“生物——心理——社会”的转变,促使现代化医院建筑应具备的条件也发生了转变,即从建筑场地、建筑、建筑设备、医疗配套设备、医院卫生等条件,向更高条件转变,因此,作为现代医院的标志应该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1.满足医疗功能要求 “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医学模式,使医院管理体系、医疗体系建设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同时也使医院建筑的建设观念发生了改变,传统医院建筑的医疗功能设置,已不能满足医院发展需要。 围绕着“以病人为中心”展开的管理创新,如医疗质量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医院经营管理的低耗、高效等,已对医院的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建筑在满足医院卫生学要求的前提下,还需满足各医疗学科发展的专业要求。“医疗功能”重新整合、调整,需达到“整体功能”分区科学、合理;横向、竖向交通流线(包括人流、物流、车流)科学、合理,建筑设备的设置科学、经济;医疗设备仪器、医疗专用设施设置科学、合理:新的设备设施(如自动化传输物流设备、空中急救直升机坪台等)设置,能加强医院整体功能。 同时,医院建筑还需满足“具体功能”标准的色彩、采光、照明、通风、温度、湿度、洁净、声场、磁场、电场、层高、结构、柱距、荷载等”指标的要求。 2.满足绿色环保要求 绿色建筑体系,是由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建筑法则和适宜性技术等多种构成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综合体系,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筑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绿色建筑设计以能源、资源、废弃物、建筑材料、灾害、文脉、室内环境、灵活性、 技术为设计目标和原则。 医院绿色建筑,不单纯是室内外的绿化、污染水的处理、有害气体的处理、医疗生活废弃物的处理、建筑及建筑装修使用绿色材料,还需按照“绿色建筑体系”建设,适应人类生存需要,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和原则在医院建设中充分体现。 3.满足人性化要求 人类精神世界与物质环境有密切关系,同时,人类活动与建筑形体空间也存在密切关系。人类个性化需求向多元化发展,要求医院建筑建设,在人体工程学、社会心理学、健康权、隐私权等方面,需充分体现“人性化”要求。这具体体现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幻觉”的美感。 在医院建筑设计、施工中,设施按照“人体工程学”设计,针对设备、仪器、设施使用人群的情况,对其“特殊性”具体设计。医院的设施,应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要求,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尤其要注意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的设置。 需求多元化,病室、诊室、检查诊疗等空间,就应按照多元化的需求设置。医院的室内、外环境及设施,要兼顾审美功能,强调入与设施、人与建筑、人与自然和谐交融。 医院“人性化”,体现在医院建筑功能设计、装修装饰、建筑设施设备、医疗设施设备、家具等方面的每一个细小的地方,不单纯医疗区域环境要求“人性化”,医院的整体环境都

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与代表

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与代表

二.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与代表 一..简介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歧,一些人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 二.时代背景探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后现代"或"后工业社会"的概念。这个概念明确地表达了与"现代"告别的意愿。从语言的角度说,当一个时代仍然是以它之前的时代来定义时,就说明了它自身特征的不明朗和对前一时代的依赖。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把这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表达得相当细致。他说:"对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西方社会来说,我们的感觉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它处于一种巨大的历史变革之中,旧的社会关系(由财产决定的)、现有的权力的结构(集中于少数权贵集团)、以及资产阶级的文化(其基础是克制和延迟满足的思想)都正在迅速消蚀。动荡的根源来自科学和技术方面,也还有文化方面。......这种新的社会形式究竟会象个什么样子,现在还不完全清楚。......‘后'这个缀语,是要说生活于间隙时期的感觉。"他还说:"后现代时期或者后现代社会不是一个定义,而只是一个问题。 着眼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丹尼尔·贝尔描述了"后工业社会"与"工业社会"或"现代社会"不同的五个方面:"⒈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⒉职业分布: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⒊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⒋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⒌制定决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在对人口密度和环境状况比较敏感的西方城市,50年代起出现了"郊区化"的运动,人口开始向外流动。其结果是造成了内城衰退或叫"城市中心渗漏"现象。市中心仅仅是工作地点,超过当地居住人口十数倍的上班族白天驾车进城,造成停车和交通疏导的严重问题;夜里返回郊区,将市中心留给犯罪分子横行,使治安状况严重恶化。而从另一个角度看,郊区的土地也不是无限的。城市的膨胀挤占了乡村或农业文明,农田的外迁有大幅度地缩小了荒野的面积,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了。现有的"分散主义"和"集中主义"城市规划理论似乎都不可能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案。因此,在70年代前后,各发达国家均提出了内城复苏的建设方案,制订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居民重返市中心。我所谓的"后城市"就是指要在现代城市诸种复杂问题的基础上重建适合工作与人居的市区

中国现代建筑的缺点

中国现代建筑的缺点分析 工业设计0802 杨永瑞 15号

中国现代建筑的缺点分析 十八世纪以前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支柱,附近国家都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存在。但是,现今的文化的代表中国建筑文化的位置在哪里?中国建筑在悠久的中国历史背景下从未走出过自己国家的大门,在中国建筑基本处于原地踏步状态下,西方建筑师们正忙碌于占领中国这个孕育巨大潜力的建筑市场。近代中国建筑失败之后,中国建筑才摆脱了其错误的传统建筑意识,但一不小心就会陷于更大的错误。中国建筑随波逐流,不确立它的主体性,而进入世界建筑混浊的气流中,那不是走向新的传统之路,而是破绽之路。我打算批判地检讨关于近代以后中国建筑的一些现象,因为我想提示中国建筑的未来方向的一方面。对于在这论文中批判的对象建筑,肯定的评价也有点儿道理,但从历史的广角观点看则不能给他好评价。中国的历史源渊流长,其建筑文化也是博大精深。我确信在随后不长的时期内,中国文化一定会再次复兴。 那么中国现代建筑目前都有哪些缺点呢?下面列举一些在是中国比较有代表性的实例: 1.上海近代建筑的非主体性和非现代性。 上海近代建筑因为其主体大部分是西方人,所以只能归为非主体的。但这点是基于当时历史状况造成的。而在此出现的一个问题是现今不少中国人为有这样的上海外滩建筑群而感到骄傲,还把它作为模范。上海的大部分近代建筑从当时世界建筑的潮流看,是非现代性的。当时代世界建筑已经进入了新思潮的建筑运动,因为不能感知其新时代潮流,只能积极的参照已经流下的西方古代建筑诸样式的的所谓新古典样式。所以诸多的外滩建筑群中没有一个堪称一流现代建筑。然而很多中国人忽视了建筑群的历史性非理性的评价建筑的价值,并且因它而自豪,甚至一些中国人开始要将外滩建筑群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运动,是相当可笑的事。而且更可惜的是现在的上海建筑情况也差不多一样。当然在上海也有比较成功的几栋现代建筑,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外国建筑师的作品。众多其他上海现代建筑只是追随过时的建筑潮流的垃圾而已。如果我们五十年后再看的话,也许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2.中山陵的非中山性 南京的中山陵是中国人纪念尊敬的孙中山先生的重要瞻仰地。查勘北京紫禁城与明代的皇帝陵墓,让人感受到的是非人性与权威性的尺度感。然而中山陵也仿效非人性的古代宫殿与陵墓的型制。中山先生是谁?他是举起人民就是主人的三民主义“旗帜”,为推翻封建专制主义而发动了革命的伟人。那么,为什么他的陵墓建造得如同于他推翻的封建帝王的陵墓呢?评价一群建筑,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它的外壳,而是其建筑适合的内容。内容适用错误的建筑,即便在其他方面做出何种努力,都不能挽回其错误的内容。既然是中山先生的陵墓,就应该回到人民身边,应该具有跟人民和谐素朴的概念。因此给那些建筑以优秀的名誉的中国现代建筑历史家的蠢话,就是中国建筑走向未来之路上的绊脚石. 3.传统瓦屋顶的继续的失败 源自民族主义的所谓大屋顶样式是中国近代建筑后期的代表性样式。众多重要的中国建筑戴着不合适的大帽子,耸立在大街上,并且作为中国主要城市的标志性景观。跟社会主义本质显然这种民族主义倾向的建筑已经发生了矛盾。在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新事物的国际主义建筑样式被抛弃,建筑和社会产业的其他部分步伐不一致,因此也就找不出中国建筑的出路。中国现代建筑的代表性理论家梁思成却在这时候赞同传统大屋顶样式,使得国内建筑师的思维受到桎梏。复兴传统大屋顶样式突然衰亡,直至成为一种罪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

中国现代建筑的优缺点

中国现代建筑的优缺点 中国现代建筑的优缺点 到20世纪20年代,新建筑运动进入高潮,其中以“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流传较广。促使中国现代建筑形成的客观原因有:随着市场上各种生产技术与生产材料的发展,给建筑业带来了各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建筑业不同模式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使得建筑业不断地以旧换新,不断地向前发展;结构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促进了人们对建筑业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也提高了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有了各种新的要求;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建筑师们不得不给现代建筑物赋予各式各样的新功能;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口剧增,使得建筑学家们在构思建筑物的结构时不得不考虑建筑空间所能承 载的人从而现代房屋建造量急剧增长,楼层越来越高,建筑类型也不断增多。 1中国现代建筑的优点 1.1 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 建筑的使用要求,如居住、饮食、娱乐、会议等各种活动对建筑的基本要求,是决定建筑形式的基本因素,建筑各房间的大小,相互间联系方式等等,都应该满足建筑的功能要求。现代建筑已不像古代建筑那样,在古代社会,人类居住等活动分化不细,建筑功能的发展也不是十分成熟,如中国古代木构架大屋顶式建筑形式几乎可以适用于当时所有功能的建筑:居住、办公。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的品质逐步提高,越来越注重于对生活的享受,所以现代的

建筑师们在建筑构思时必须考虑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要求,如:安全性、耐久性、实用性、抗震性,从而进行在已有的建筑中改进现代建筑的风格与功能。 1.2 现代建筑具有艺术和技术的双重性 现代建筑不仅讲究外观的优美,同时也注重技术的合理性。随着人们审美观的不断提高,现代建筑的外观已不同于古代建筑,不再只像宫殿、庙宇等。现代建筑比起古代建筑更善于根据地域文化、环境的不同而创造出各式各样的新型建筑,其在结构技术上也表现出现代技术的高超性,如:美国建筑师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是建筑与环境完美结合的典范,它的成功在于建筑与环境浑然一体,分不出先有山林、溪水,后有别墅;还是先有别墅,后有溪水、山林;清华大学图书馆的设计师将已有建筑及环境特征作为新建筑的创作基础,建筑着眼于历史文脉的继承和总体的协调,平面形成对大礼堂的围合,体量高度控制在低于礼堂5m左右,将新馆、老管及礼堂构成了一个整体和谐的环境。 1.3 建筑空间是建筑的实质,是建筑设计师空间设计及其表现 建筑空间是人们人为的为了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运用各种建筑主要要素与形式所构成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统称,现代建筑不仅注重外观,而且更注重建筑空间内部的设计。随着人们对建筑空间内部的不同要求,现代建筑空间内部已出现不同于古老建筑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简介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简介

10142128 叶涛涛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前言 中国近代建筑所指的时间范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止。中国在这个时期的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过渡时期,这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一个急剧变化的阶段。清王朝的闭关政策阻挡了西方建筑的传入。一直到19世纪中叶,除了北京圆明园西洋楼、广州“十三夷馆”以及个别地方的教堂等少数西式建筑外,中国基本上没有接触西方近代建筑文化。鸦片战争后,各种形式的西方建筑陆续出现在中国土地上,加速了中国建筑的变化。中国近代建筑包含着新旧两大体系:旧建筑体系是原有的传统建筑体系的延续,基本上沿袭着旧有的功能布局、技术体系和风格面貌,但受新建筑体系的影响也出现若干局部的变化。新建筑体系包括从西方引进的和中国自身发展出来的新型建筑,具有近代的新功能、新技术和新风格,其中即使是引进的西方建筑,也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中国特点。从数量上说,旧建筑体系仍然占据着优势。广大的农村、集镇、中小城市以至大城市的旧城区,仍然以旧体系的建筑为主。大量的民居和其他民间建筑基本上保持着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

传统品格和乡土特色,虽然局部地运用了近代的材料、结构和装饰。从建筑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近代建筑的主流则是新建筑体系。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 这是西方近代建筑开始传入中国的阶段。主要有两方面的新建筑活动。一方面是帝国主义者在中国通商口岸租界区内大批建造各种新型建筑,如领事馆、工部局、洋行、银行、住宅、饭店等,在内地也零星地出现了教堂建筑。这些建筑绝大多数是当时西方流行的砖木混合结构房屋,外观多呈欧洲古典式,也有一部分是券廊式;后者是西方建筑传入印度、东南亚一带,适应当地炎热气候而加上一圈拱券回廊,当时称为“殖民式建筑”。另一方面是洋务派和民族资本家为创办新型企业所营建的房屋,这些建筑多数仍是手工业作坊那样的木构架结构,小部分引进了砖木混合结构的西式建筑。上述两方面的建筑虽然为数不多,但标志着中国建筑开始突破封闭状态,酝酿着新建筑体系。 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 这是西式建筑影响扩大和新建筑体系初步形成的阶段。19世纪90年代前后,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设银行,办工厂,开矿山,争夺铁路修建权。火车站建筑陆续出现,厂房建筑数量增多,银行建筑引人注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成长的“黄金时代”,轻工

关于现代医院建筑方案设计的探讨

关于现代医院建筑方案设计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8-09-10T15:47:08.6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作者:赖锦坤 [导读] 摘要: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医疗事业也迅速发展,医院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国医院总量和总床位数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在设计水平上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身份证号码:44018319820419XXXX 518000 摘要: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医疗事业也迅速发展,医院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国医院总量和总床位数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在设计水平上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医院建筑作为一种特殊建筑,这种建筑的设计要在满足医疗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性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1.现代医院建筑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设施包括医院建筑的设计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医院建筑的设计也随着社会要求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理念与手法,适应建设现代化医院的需求。建筑师们也尝试着在更新传统医院设计中的一些观念结合当代新理念创作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作品。现代的医院不仅是住院治疗场所,同时也是预防、保健、康复场所,室内室外应该有提醒人们进行足够锻炼和预防疾病措施的标识,也应该遵循物业管理规律,实现本医院的特殊性,体现简洁、高效、人文、环保的原则。现实化、人性化、无碍设计也必须考虑进去。 2.现代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2.1基地选择 2.1.1医院的选址应满足国家及省、市卫生部门按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布局和城市规划的要求。 2.1.2基地要求交通方便,宜面临两条城市道路,便于病人到达和医院洁污分流。要求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减少医院本身的污水排放和放射物质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2.1.3基地大小应按卫生部门颁发的不同规模医院用地标准,在节约用地的前提下,适当留有发展用地。地形力求规整,不选择低洼地带。 2.1.4基地周边应有完善的市政给排水管网,能提供二路市政电源,否则要通过发电机房来提供备用电源。医院基地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以及高压线路等,不应邻接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 2.2总平面设计 医院的总平面设计,应根据医院的使用要求、基地条件和周围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安排医院的各组成部分。总平面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医院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2.2.1新建、改建、扩建医院都应进行总平面设计。其布局应功能分区合理,洁污线路清晰,布局紧凑,并留有发展用地。 2.2.2医疗、医技区应安排在基地卫生条件好、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的中心位置,其中门诊部、急诊部应面对主要交通干道,处在医院主要出入口处。 2.2.3不同部门的交通路线应避免混杂交叉,各出人口应与各部门紧密联系。合理组织水、暖、电设备供应线路,尽量缩短长度,减少损耗。 2.2.4进行医院总平面布置时,要保证基地内有良好的环境和卫生条件。建筑应有充足的采光、日照和通风,建筑物间距一般为1.5~2.5倍南向房屋高度,且不小于12m。充分利用基地的地形、地貌及建筑物的防护间距和场院空地,合理布置庭院绿化和康复活动场地等设施,并结合绿化、装饰、建筑内外空间和色彩等因素进行整体环境设计。 2.3隔声与减噪 在医院的总平面布置中,门诊楼可沿交通干道布置,病房楼则宜设在内院。医院若接近交通干道,病房不宜设于临街一侧,否则应采取隔声降噪处理措施。医院的锅炉房、水泵房、不宜设在病房大楼内,应相距10m以上。若设在楼内,应自成一区,并要采取可靠的隔振、隔声措施。 穿越病房的管道缝隙必须密封。病房的观察窗宜采用密封窗。挂号、候药、候诊各厅(室)、病房楼内走廊等部位的顶棚,应采取吸声处理。吸声系数可为0.30~0.40。手术室、听力测听室中的机电设备、应采取隔振降噪措施,其上部与邻室不应设置有振动或强噪声设备的用房。 3.某医院建筑方案设计实例分析 3.1项目概况 某城市附属医院,用地总面积约为1050㎡,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820㎡,设计床位数750床。本项目将建成为以精神医学为中心,兼顾普通门诊的大专科、小综合的三级甲等医院。 3.2总体规划与布局 在设计初始阶段,通过对多种总图布局在应对风向、朝向、地形、洁污流线等方面优劣的比较,得出了现有方案。项目包含门诊急诊综合楼、住院楼、康复楼、科研办公楼、配套生活楼等功能。布局上充分考虑了各自的独立和相互联系,使其成为一个有机高效的整体。各建筑单体大体为南北向布置,针对东南向主导风向,留出开阔场地,为整个院区引入自然通风。 3.3流线组织 该项目在北侧设置医院形象主入口,建筑后退道路一定距离,形成开敞气派的室外集散广场。机动车出入口安排在东西两侧道路上,并对进入院区的人流进行有效的分类和疏导,使其能够直观快捷地到达各自的目的地。车辆就近进入地下车库,以减少对院区内部环境的影响。同时,最大限度地做到了人车分流,减少对院区的不利影响。 3.4建筑单体设计 3.4.1门诊、医技综合楼 建筑内部设置了较大尺度的庭院,减少建筑进深,将阳光、空气、绿化引入医院内部,并结合宽敞的医街、通高的大厅、退台花园

对中国现代建筑的认识

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锋 当我们讨论"中国现代主义建筑"这一论题时,相信许多人心怀疑虑:"中国是否有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借用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中国的情况,至少,第一以"建筑大师的杰作"作为衡量尺码,第二以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轰轰烈烈发展的历史作为参照。假如我们打破这种习以为常的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史观的思维定势,不是以西方体系作为参照,转而将目光放在中国建筑发展自身,我们蓦然发现,无论在近代还是在当代,中国均有自己的优秀现代主义建筑作品,中国也有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明晰的轨迹。 一次大战之后,以格罗皮乌斯及其同事在包豪斯的教学和设计实践为标志,并以勒?柯布西耶在法国的建筑活动为另一标志,在德国、法国、荷兰乃至俄国,先锋派们的建筑设计实验导致各种现代建筑成果层出不穷,1925年前后,现代建筑运动已达到蓬勃发展的势头,并经此席卷整个欧洲,同时逐渐影响世界各地,包括亚洲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国。 1930年前后的中国建筑界有两点史实十分清楚。其一,在上海、天津、南京、武汉、青岛,以及在日本人侵占的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出现了现代建筑式样,或称"摩登式"、"现代风格"、"万国式"、"国际式"、艺术装饰风格、日本摩登等,其中包含有为数不多但较纯粹的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其二,西方现代建筑文化及思想通过报刊杂志、建筑师的交流、建筑教育等方式在中国广为传播。这说明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在其肇端初始就已波及到中国,并产生效应,中国近代建筑界与世界建筑发展保持着某种程度的联系。 一、现代风格的诞生 作为远东最大的贸易、金融、工业都市以及对外通商的窗口城市,20年代末的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现代风格的建筑最早正是在这里诞生。1929年9月5日,沙逊大厦在上海外滩南京路口落成,由具有雄厚的设计实力,二三十年代称雄上海的最大设计机构公和洋行(Palmer&Turner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即今香港"巴马丹拿事务所")设计,大厦10(局部13层),塔顶高77m,平面为A字型。钢框架结构,顶部设有19m高的金字塔形铜屋顶。从其形式来说,尽管与我们今天从历史书上看到的世纪初年的世界最高摩天楼--美国芝加哥蒙 特格美力公司大楼(Headquarters of Montogomery Ward,1900年建)形象何其相似,但20年代末在复古主义及折衷主义盛行的上海建成无疑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它体型轮廓线类似蒙特格美力向上逐渐收缩,腰部及檐口部位仍然有几何图案装饰,整体姿态尚未走出复古式样,但与周围沉重的西洋古典建筑相比,无论体型、构图,还是装饰细部已有大幅度简化,给人清新挺拔的现代感。沙逊大厦的建成标志着现代思潮的开端,它拉开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现代建筑设计的帷幕。

中国近代建筑——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中国近代建筑——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提到中国古代建筑,你可能马上会想到北京的故宫、颐和园,或者是苏州的园林、安徽的民居;提到中国现代建筑,你可能马上会想到深圳、上海这几年拔地而起的豪华宾馆、高级写字楼。可是,关于中国近代建筑,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1840—— 历史进入十九世纪后,封建主义的清王朝经历“康乾盛世”而日趋衰落;欧美资本主义各国却因工业革命而迅猛发展。中西文化交流从明末清初开始,就不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鸦片战争以后,则完全以侵略和被侵略的方式进行了。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会,以此为开端的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进程,也由此被动地在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激发与推动之下展开了。

其间,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续,一方面是西方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这两种建筑活动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主线。 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外国文化的大规模侵入,在中国国土上除了传统的古代建筑仍在延续、演变之外,外来的欧洲建筑样式逐渐多起来,在中国近代的建筑历史上形成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筑为特征的一股潮流;二十世纪二十年 沿海城市的洋式建筑以上海外滩(BundofShanghai,又称“黄浦滩”)和南京路、天津九国租界、广州“十三行”和沙面、厦门鼓浪屿、青岛胶澳租界“青岛区”的建筑为代表。 长江沿岸城市的洋式建筑以南京下关、武汉汉口租界的建筑为代表。 内陆地区沿边城市哈尔滨早期的建筑主要通过中东铁路的修建和开通,受

俄罗斯传统建筑和十九世纪末欧洲流行的“新艺术运动”样式影响,在中东铁路系统的建筑和东正教堂中表现为多。滇越铁路(1903——1910年)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它的建成加速了云南的近代化。越南人在参与了滇越铁路的修建和昆明商埠的开发过程中,间接地把其所受法国建筑文化的影响带到滇越铁路沿线的城市和昆明。 表。 国近代建筑史上的地位。1926年他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中国近代跨度最大的会堂建筑。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后于1929年所作“首都计划”,则是中国进行的较早、规模较大的城市规划设计。“首都计划”的详细方案中,全部政府办公建筑均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造型,极力提倡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意为发扬光大本

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风格浅析解读

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风格浅析 [摘要]“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是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主要是美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出现的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它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超越,其概念最早在建筑领域出现,而后扩展到文学艺术的其他领域。 [关键词]现代主义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现代设计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并在欧美等国家流行发展。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是功能主义,主张形式遵循功能(Forms Follow Function。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D·拉姆斯阐述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简单优于复杂,平淡优于鲜艳夺目;单一色调优于五光十色;经久耐用优于追赶时髦,理性结构优于盲从时尚”。这种风格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设计主潮。以致战后被称为国际主义风格。1919年包豪斯(Buahus的成立,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它主张以理性主义为出发点,以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为前提,强调一种以客观的物性规律来决定和左右人的主观的人性的规律。许多现代主义者,从德国的贝伦斯、格罗佩斯到美国的米斯、赖特、法国的柯布西耶都以重视功能,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奉行“少即多”的原则作为自己从事设计和创作的依据。但是,现代主义风格的冷漠、单调、毫无个性的设计理念也致使许多青年建筑家与设计师们感到厌倦,急于寻找和发现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从20世纪60年代的波普设计开始,各国设计师们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反现代主义设计的尝试,运用美国的通俗文化对现代主义设计进行改造,后现代主义设计由此拉开了帷幕。 后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强调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反对简单化、模式化,讲求文脉,追求人情味,崇尚室隐喻与象征的手法,大胆地运用装饰和色彩,提倡多样化和多元化。在造型设计的构图理论中吸取其它艺术或自然科学概念,如片断、反射、折射、裂变、变形等。用非传统的方法来运用传统,以不熟悉的方式来组合熟悉的东西,用各种刻意制造矛盾,如断裂、错位、扭曲、矛盾共处等手法,把传统的构件组合在新的情景之中,让人产生复杂的联想。 一、后现代设计的出现及其发展

15 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古典主义、后现代形式主义) ①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由部分建筑师和理论家以一系列批判现代建筑派的理论与实践,从而推动形成的建筑思潮。 ②提倡文脉主义、隐喻主义、装饰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双重译码”的标识特征; ③试图创立以非理性的不和谐、不完整、不统一为美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美学。 代表作品:文丘里母亲住宅、费城老年人公寓 后现代主义建筑作为当时西方建筑师探索信息社会建筑发展方向的一种潮流,它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建筑流派: 1)隐喻主义: ①针对后现代主义派别中出现的反传统、与环境没有对话、建筑语言贫乏等现象而提出的,是后现代主义的三大建筑流派之一。 ②主张通过运用建筑语言、建筑形象,将建筑拟人化、拟物化,使之产生特有的组合气氛,唤起人们对不同建筑及其片段的种种观感,产生比喻效果。 ③它可以丰富建筑,使其易于亲近和熟悉,使其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隐喻主义不拘泥于后现代主义,将后现代主义向前推进了一步。 代表人物:詹姆斯·斯特林、矶崎新 代表作品:斯图加特美术馆、日本筑波中心 2)文脉主义: ①后现代主义建筑师,重新关注历史文脉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在设计中引入了许多古典建筑元素,试图以新的方式使用历史元素。无论是邻里空间,还是建筑风格,都试图建立与城市历史的关联性。 ②建筑形式看上去古典,但每一个片段常被鲜亮的色彩和夸张的形式等非常规的要素所削弱,将传统元素从“原本文脉关系中撕拉出来”,再以既冲突又和谐的方式组合。历史元素也因此转入了一种新创造的文脉关系之中。 ③认为历史建筑的形式原理和方法事实在产生现代建筑作品的整体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表现出强烈的手法主义倾向。 3)装饰主义: ①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十分喜爱在建筑立面上附加各种装饰,所谓的装饰主义,正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②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并不在意装饰本身与建筑的功能结合,而是注重装饰的构图效果。将建筑立面上的各类构件分为有实际功能的“功能构件”与同建筑功能分离的“非功能构件”。③非功能构件的使用,大大丰富了当代西方建筑的形式语言,表达了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对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净化装饰的一种反叛,也是当代西方建筑走向复杂的一个标志。 √作手法: 1)双重译码: ①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创作方法,强调建筑艺术应具有既能与大众沟通又能与建筑师对话的标识特征。 ②除了强调技术与功能,还认为现代建筑的形式应是可以联想的。 ③它是一种有职业根基同时又是大众化的建筑艺术,以新技术与老样式为基础。 双重译码是对现代主义的继续和超越,推动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 代表人物:文丘里、C·詹克斯 代表作品:文丘里母亲住宅、美国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喷泉广场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简介

10142128 叶涛涛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前言 中国近代建筑所指的时间范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止。中国在这个时期的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过渡时期,这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一个急剧变化的阶段。清王朝的闭关政策阻挡了西方建筑的传入。一直到19世纪中叶,除了北京圆明园西洋楼、广州“十三夷馆”以及个别地方的教堂等少数西式建筑外,中国基本上没有接触西方近代建筑文化。鸦片战争后,各种形式的西方建筑陆续出现在中国土地上,加速了中国建筑的变化。中国近代建筑包含着新旧两大体系:旧建筑体系是原有的传统建筑体系的延续,基本上沿袭着旧有的功能布局、技术体系和风格面貌,但受新建筑体系的影响也出现若干局部的变化。新建筑体系包括从西方引进的和中国自身发展出来的新型建筑,具有近代的新功能、新技术和新风格,其中即使是引进的西方建筑,也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中国特点。从数量上说,旧建筑体系仍然占据着优势。广大的农村、集镇、中小城市以至大城市的旧城区,仍然以旧体系的建筑为主。大量的民居和其他民间建筑基本上保持着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传统品格和乡土特色,虽然局部地运用了近代的材料、结构和装饰。从建筑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近代建筑的主流则是新建筑体系。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 这是西方近代建筑开始传入中国的阶段。主要有两方面的新建筑活动。一方面是帝国主义者在中国通商口岸租界区内大批建造各种新型建筑,如领事馆、工部局、洋行、银行、住宅、饭店等,在内地也零星地出现了教堂建筑。这些建筑绝大多数是当时西方流行的砖木混合结构房屋,外观多呈欧洲古典式,也有一部分是券廊式;后者是西方建筑传入印度、东南亚一带,适应当地炎热气候而加上一圈拱券回廊,当时称为“殖民式建筑”。另一方面是洋务派和民族资本家为创办新型企业所营建的房屋,这些建筑多数仍是手工业作坊那样的木构架结构,小部分引进了砖木混合结构的西式建筑。上述两方面的建筑虽然为数不多,但标志着中国建筑开始突破封闭状态,酝酿着新建筑体系。 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 这是西式建筑影响扩大和新建筑体系初步形成的阶段。19世纪90年代前后,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设银行,办工厂,开矿山,争夺铁路修建权。火车站建筑陆续出现,厂房建筑数量增多,银行建筑引人注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成长的“黄金时代”,轻工业、商业、金融业都有长足发展。引进西式建筑,成为中国工商事业和城市生活的普遍需求。在这个时期,中国近代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的主要类型已大体齐备。水泥、玻璃、机制砖瓦等近代建筑材料的生产能力有了初步发展,有了较多的砖石钢骨混合结构,初步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国近代建筑工人队伍成长起来。辛亥革命后为数不多的在国外学习建筑设计的留学生学成归国,中国有了第一批建筑师。 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1919~1937) 这是中国近代建筑事业繁荣发展的阶段。20~30年代,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大城市和一些省会城市,建筑活动日益增多。南京、上海分别制定了《首都计划》和《大上海都市计划》,建造了一批行政建筑、文化建筑、居住建筑。上海、天津、广州、汉口和东北的一些城市,新建了一批近代化水平较高的高楼大厦。特别是上海,这时期出现了28座十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建筑技术在这20年间有较大进步。许多高层、大型、大跨度、复杂的工程达到很高的施工质量。一部分建筑在设计上和技术设备上已接近当时国外的先进水平。中国建筑师的队伍壮大了。从国外留学归国的建筑师纷纷成立中国建筑师事务所,并且在中等和高等学校中设立建筑专业(见中国建筑教育),引进和传播发达国家的建筑技术和创作思想。1927年成立了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分别出版了专业刊物《中国建筑》(1932年创刊)和《建筑月刊》(1932年创刊)。1929年成立了中国营造学社,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在学社进行的研究工作,为中国建筑史这个学科奠定了基础。中国近代建筑在这一阶段不只是单纯地引进西方建筑,而且是结合中国实际创作出一些有中国特色的近代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