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米德的互动论及其对自我发展的解析

略论米德的互动论及其对自我发展的解析
略论米德的互动论及其对自我发展的解析

略论米德的互动论及其对自我发展的解析

琼州学院08社会工作杨诗梦

摘要:互动论作为当代社会学理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流派之一,主要研究的是人们面对面的互动交往与作用以及由此引起或改变这些的活动与过程。乔治·米德作为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为我们揭示了心智、自我和社会是怎样通过互动而产生和发展的。了解米德的互动论及其对自我发展的解析,不仅对我们探索自我的形成和发展的奥秘有很大帮助,而且可以促进我们形成良好的自我。关键词:略论;米德;互动论;心智;自我;主我;宾我;社会;解析;

前言

互动论作为当代社会学理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流派之一,主要研究的是人们面对面的互动交往与作用以及由此引起或改变这些的活动与过程。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西方整个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发展的一个理论成果,它包含了除社会学以外的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被认为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了解米德的互动论,对我们探索自我的形成和发展乃至形成良好的自我有很大帮助。

一、理论渊源

互动论是一种反实证的主观社会学,它是研究人们面对面的互动交往与作用以及由此引起或改变这些活动与过程的微观社会学流派,又称为象征互动论。其理论渊源,可追潮到18世纪苏格兰道德哲学家们的意识流之中,亚当·斯密、休谟等人为其代表人物。作为符号互动的萌芽意念,他们提出:若欲建立人类的科学,则必须重视人类相互联系的基本事实,并应把注意力集中于人际间的沟通、同情、模仿及风俗上。[1](P330)哲学家们的这些观点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在当代互动理论的过渡阶段,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约翰·杜威、查尔斯·霍顿·库利、威廉·伊萨克·托马斯及乔治·米德等人对该理论的诞生起了重要作用。首先是詹姆斯在其1890年写的《心理学原理》一

书中提出了“自我”的概念,并认为它是多面性的,是与他人关系的产物;詹姆斯还通过对“习俗”概念的研究强调了社会作为一种对行为的强制的重要意义。[2]杜威后来更进一步把人格构成基本上看作是某种习惯问题,坚持认为个人与社会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库利对互动论的贡献在于提出了“镜中我”的概念,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可以作为镜,都能照出他面前的人的形象。”[3]与库利处于同等重要地位是社会学家托马斯,他对情境的定义被认为为互动论提供了初级方法论原则。托马斯指出,若欲解释人类行为,需兼顾人类经验的主观与客观事实。客观事实是由情境构成的,情境要求个体或群体作出适应性的反应。[1](P336)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被认为是互动论的开创者。米德将各种互动主义的思想汇集起来,并与自己的观察相结合,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系统地论述了互动论思想。他以进化论思想作为铺垫,指出“精神和人类之间的符号沟通可使人类能够进行对于生存来讲十分必要的合作;从持续进行的社会过程开始,精神、自我和社会产生于这一过程”。[4]米德生前发表的著作不多,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他逝世以后由他的学生和同事整理出版的《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米德的理论深受实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行为主义的影响,在他的代表作中揭示了心智、自我和社会是怎样通过互动而产生和发展的。

二、米德互动论的概述

米德的互动论思想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得到最充分地表达和呈现。在这部著作中,米德深入考察和剖析了人类心智发展的独特性、符号的意义、沟通交流的价值以及自我形成的阶段等。在此基础上,他又精辟地提出了心智、自我及社会通过互动而发展的观点。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米德提出的人类的心智、自我的产生、主我和宾我以及“组织化自我”—社会这四方面的观念及其对自我发展的影响。

(一)人类的心智

米德的互动论的最基本假设是心智、自我与社会通过互动而产生和发展的,他认为心智不是一件事物或是一个实体,而是一种社会过程。人类的心智包括两个方面:

1、理解象征性符号的能力。在人类的互动交往活动中,符号被赋予固定的社会意义,当符号的发出者和接受者都能同时引起共鸣的时候,才获得了社会意

义。如握手表示友好,握拳表示愤怒等。

2、运用符号的能力。通过“想象性预演”和“承担他人角色”,个体发展出了理解常规姿势的能力,运用这一姿势去扮演他人角色、想象性地预演各种行动方案的能力,那么这个个体就具有了心智。[5]例如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是所有符号中最丰富、最灵活的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包括表情与体态)等人们可以传达各种意义,实现人们之间的复杂交往。

(二)自我的产生

米德借鉴詹姆斯的“社会我”概念和库利“镜中我”的概念发展出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说。[6]米德通过对儿童的玩耍和游戏的分析来探讨自我的产生机制。米德认为,最初的阶段称为玩耍阶段。幼小的孩子不具有和大多数人的理解一致的符号理解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在玩耍中逐渐学会扮演他人的角色,等他们在大一点的时候,他们不仅能扮演这些角色,而且能在想象中扮演他们。在儿童理解自身以及周围的人所扮演的角色的基础上,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经验的积累,一个儿童逐渐具有进行复杂的有组织的游戏的能力,从而进入了自我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游戏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必须承担所有其他游戏参与者的角色。游戏和玩耍不同,由于参加的人数的增多,游戏需要设立一套规则来调节、控制个体的行为,以保证游戏的正常进行和目标的实现。米德认为,当人们需要规则这种带有普遍性的非人格化的角色来控制他们的行为的时候,便标志着自我发展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概化的他人”。从米德的观点来看,自我的产生的过程就是社会关系不断扩大和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7]

(三)“主我”和“宾我”

米德在论述心智和自我的时候存在两个内在矛盾,一个是自我在承担他人角色中的自我对话,这就产生了自我的先在性和社会性的矛盾。第二个是过分强调自我仅仅是社会态度的空洞产物,这与他从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原则出发所得的理性的积极的能动的个人形象相矛盾,为了解决这两个矛盾,米德把自我区别为两个部分、方面或者阶段,即“主我”和“宾我”。[8]主我是主体的、非反思的、自生的、冲动的,是对情景刺激的直接反应,是个体的即时行为,它赋予行动者以自由感和独创性。宾我是存在于意识形态中,是对过去行为经验的回忆,并且

从他人的角度来评价自身的行为并调节自身行为,宾我体现了社会对个体的规范和期望。[9]主我是行动者,宾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成的在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会我。行动由主我引起,受宾我约束控制。前者是行动动力,后者是行动方向。自我是主我和宾我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两者是辨证统一的。一方面,宾我规范和制约着自我的行为;另一方面,主我的外在行为常常表达了宾我的期望。[10]

(四)“组织化自我”—社会

米德认为,社会与行动者个体之间存在着有组织的、模式化的互动。这种互动组织也依赖心智的存在,扮演他人角色和想象性预演各种行动方案的心智能力,是个体之间协调他们行为的必要条件。社会依赖自我的能力,尤其是依赖从“概化的他人”的观点来评价自身的过程的能力,使得在规模较大的群体内部各种活动的协调成为可能。他将社会看成是一种被构造的现象,是从个体之间相互调节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而社会个体对社会变迁的普遍参与,对社会的动态过程产生巨大影响。[11]

三、运用米德的互动论解析自我发展的奥秘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米德认为,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通过各种符号进行互功,人们可以借助于符号理解他人的行为,也可以借此评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人的行动是有社会意义的,人们之间的互动是以各种各样的符号为中介进行的,人们通过解释代表行动者行动的符号所包含的意义而做出反应,从而实现他们之间的互动。[12]米德的互动论可用来诠释习得的控制符号、理念及确定性的相关能力,有助于我们对自我发展的描述与认知。

(一)心智对自我发展的影响

米德认为人类的心智包括两个方面:理解象征性符号的能力和运用符号的能力。[14]符号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文字、动作、物品甚至场景等。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符号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某种意义,

而这种意义是大家(相关的人们)所公认的。文字是一种符号,它是认识或使用该种文字的人的沟通工具。语言是所有符号中最丰富、最灵活的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包括表情与体态)等人们可以传达各种意义,实现人们之间的复杂交往。物品也是重要的符号,比如校徽是一个大学的代表,国旗是国家的象征。

人类正因为有了理解和运用符号的能力,才有了表达自己、理解他人的可能。在人类的互动交往活动中,符号被赋予固定的社会意义,当符号的发出者和接受者都能同时引起共鸣的时候,才获得了社会意义。[15]假如符号的固定意义不被理解,人们的交往就极容易出现障碍。就像现如今我国普遍存在的代际代沟问题,年轻的子女喜欢追赶时髦,说些父母们不太了解的网络流行词汇,父母对此不理解,于是就会出现沟通障碍,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而心智不成熟又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可能会因为与父母沟通不良而疏远父母不听其劝告,甚至会因故意违逆父母而步入歧途,无法形成良好的自我。假如人们只是理解却不能运用符号,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不能完成。例如哑巴能听懂话语却不能发声,他们很难将自己的意思转达给不懂手语的正常人。无论是聋哑人还是盲人,他们都需要并拥有着理解和运用符号的能力,否则他们将无法与人沟通。自我形成的基础是心智,而心智也是在人际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从小被狼养大的狼孩就是因为缺乏人际互动,心智尚未发展,才无法与人进行正常沟通形成自我的。

(二)自我意识对自我发展的影响

米德认为,“自我”源于社会相互作用,象征符号在其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儿童并不具有天生的自我意识,而是在对语言等符号的学习中理解和掌握他人扮演的角色,并获得社会反馈,从而学会把自己作为客体的思维,产生自我意识。

米德通过对儿童的玩耍和游戏的分析来探讨自我的产生机制,把自我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玩耍阶段、游戏阶段以及“概化的他人”。米德认为自我的产生的过程就是社会关系不断扩大和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如果没有人际交往就很难形成自我。[13]例如曾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狼孩,因为没有进行过人际交往,一出生就被扔在荒野中与狼一起生活,于是逐渐地学会了狼的习性,不会思考甚至不会极简单的穿衣吃饭,更别说形成自我了。

人格是一个人的自我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人格发展是个体在与他人用符号交往中掌握社会观点的过程,个体不是社会预制的印记;人格发展是社会存在通过对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施加影响并引起变化的过程。人格不仅在自我发展在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人际交往中也显得相当重要。当一个人有足够的人格魅力时,就会不断吸引他人与之交往,得到他人的拥护与支持,这不仅有利于扩大自己的社交圈,而且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极大帮助。

自我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的,其中并无先天成份。人的思维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主体的我与客体的我之间的互动过程。就好像他人是一面镜子,我们在他人那看到了自己,并且认为那是真正的自己。只有与他人形成互动,我们才能学会人际交往,我们才能更清楚的认识自己。

当然,人际互动不仅仅只是自我意识的作用,情感和潜意识在互动过程和情境定义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许多时候人与人的交往并不是功利的、受自我意识有目的的交往的。有时候人们会因为某种微妙的感觉无意识的就想彼此靠近。只不过大多数人际交往都受自我意识的影响。

另外,主我和宾我以及社会也会对自我的产生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主我和宾我是自我的两个部分。主我是主体的、非反思的、自生的、冲动的,是对情景刺激的直接反应,是个体的即时行为,它赋予行动者以自由感和独创性。宾我是存在于意识形态中,是对过去行为经验的回忆,并且从他人的角度来评价自身的行为并调节自身行为,宾我体现了社会对个体的规范和期望。[9]主我是行动者,宾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成的在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会我。行动由主我引起,受宾我约束控制。前者是行动动力,后者是行动方向。自我是主我和宾我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发展与自我发展也是相互影响的。社会依赖自我的能力,尤其是依赖从“概化的他人”的观点来评价自身的过程的能力,使得在规模较大的群体内部各种活动的协调成为可能,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而社会这个大的环境也会影响自我的发展,在同一种社会环境下形成的自我大体上会有其共同点,例如在华夏文明的熏陶下中国人大多数比较含蓄内敛;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自我的发展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大多数欧美等国的人民的性格就跟中国人的性格很不相同,他们比较热烈开放,这是不同的文化熏

陶而成的。

结论

米德是符号互动论的最重要的奠基人,当代符号互动论的许多关键概念和思想都是由米德的著作中发展而来的。米德的理论深受实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行为主义的影响,在他的代表作中揭示了心智、自我和社会是怎样通过互动而产生和发展的。虽然他在强调自我意识在互动过程中的作用时却忽视了情感和潜意识在互动过程和情景定义中的作用。但是这并不影响互动论的价值,毕竟任何理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了解米德的互动论对我们探析自我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自我。

参考文献:

[1]特纳,乔纳森.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 吴曲辉等译.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P330,P336.

[2]威廉·詹姆斯. 心理学原理[M]. 田平译.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

[3]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包凡一,汪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 乔治·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霍桂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5]黄爱华.米德自我论的来龙去脉及其要义分析[J].社会学研究,1989,(01).

[6] 黄晓京. 符号互动理论——库利、米德、布鲁默[J]. 国外社会科学, 1984, (12) .

[7] 刘琳.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评介[J]. 现代企业教育, 2006, (19) .

[8] 王志琳. 心灵·自我·社会——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述评[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 (05)

[9]付宗国,张爱玲. 米德的符号互动自我理论初探[J].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02)

[10] 唐月芬.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述评[J]. 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 (07)

[11] 黄晓京. 符号互动理论——库利、米德、布鲁默[J]. 国外社会科学, 1984,

(12) .

[12] 储庆.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与行为主义[J]. 滁州学院学报, 2006, (04)

[13] 王芳芳. 符号互动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J]. 东南传播, 2006, (08) .

[14] 陈岩,汪新建. 米德“符号互动论”思想的新诠释[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03) .

[15] 丁东红. 从社会哲学视角看米德符号互动论[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8, (01) .

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社会发展理论 一、埃里克森理论简介 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3—1994)美国神经病学家、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他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埃里克森认为,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对个体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个体自身的需要和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就出现了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给个体带来紧张感。埃里克森将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机。危机是划分每个发展的特征。埃里克森使用危机一词就象医生使用它一样,也就是说,是为了表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而,作为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危机就同时兼有一个积极的解决办法和消极的解决办法。积极的解决办法有助于自我的加强,因而有助于形成较好的顺应能力。消极的解决办法削弱了自我,阻碍了顺应能力的形成。更进一步说,在某个阶段中积极的危机解决办法增加了使作为下个阶段特征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的可能性。而在某个阶段中消极的危机解决办法降低了使作为下一阶段特征的危机得到有效解决的可能性。 他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每个阶段都存在着特有的心理危机。他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过程是通过自我调节作用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整合的过程。人格发展任务完成得成功或不成功,就会产生人格发展的两个极端,属于成功的一端,就形成积极的品质,属于不成功的一端,就形成消极的品质。每个人的人格品质都处于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如果不能形成积极的品质,就会出现发展的“危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展积极的品质,避免消极的品质。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来决定的,因而是不可变更的。这种由遗传决定的发展顺序被认为是遵循渐成原理的,这是埃里克森从生物学中借用来的术语。他对这一原理描述如下:无论何时我们要试图了解生长的含义,最好记住有机体的生长从子宫内就获得了的渐成原理。笼统说来,这个原理说明任何生物都有一个大体的生长方案。由于有了这个方案,机体的各部分才得到生长,每一部分都具有它特殊的优势,只有各个部分都能获得生长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论自我意识

第18卷第4期许昌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V o l.18.N o.4JOU RNAL O F XU CHAN G NORM AL COLL EGE N o.4.1999 论自我意识 武彩鸿 [提 要]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它的发生、发展以及相对稳定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 程。自我对于个体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自我意识是可以认识把握的。 [关键词] 自我 自我意识 自我和自我意识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自我指的是一个具体人的存在,它是自我意识的载体,而自我意识则是一个人关于自身的认识,是作为主格我的自我对作为客格我的自我的存在活动及其过程的有意识的反映。 自我意识有着广义与狭义之说,广义上是指一切个体能够叫做“我的”总和,它不仅包括个体的躯体、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而且包括所有与个体有关的存在物。诸如个体的亲属、朋友以及个体成就、名誉、财产等,这一切使个体对自身的存在产生满足或不满足体验。狭义的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觉知与控制的脑的机能活动。自我意识是个体心理的特殊形式,是人脑对个体自身以及对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能动反应,罗杰斯曾说:自我意识是“对于主格我或客格我的特征的知觉和对主格我或客格我与他人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关系的知觉”。现代脑科学的研究已部分提示出自我意识的脑机制。 因此,所谓自我意识是个体反映自身及其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脑的机能活动。 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从其结构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具有认知的、情绪的和意志的形式。属于认知的形式有: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恃、自卑、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统称为“自我体验”。以体验的形式表现出人对自己的态度,在同别人比较中评价自己,这类情感是复杂的。属于意志形式的有: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信、自律等,可以统称自我控制。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的调节,自己对待他人和自己态度的调节等。总之,这三种表现形式综合起来、相互联系起来,便成为一个人的个性的中心内容——自我。 从其内容上来看,自我意识又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生理的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体的意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所谓社会自我,就是个人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意识,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权利的意识等。与社会自我出现的同时,心理自我也同时形成和发展。所谓心理自我,就是个人对自己心理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的性格、智力、态度、信念、理想和行为等的意识。个人对自己生理的、社会的、心理的种种意识,也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每一个人都有对他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的独特的形式和内容。 就自我认知中的自我观念来看,自我意识又可分为现实的自我、投射的自我、理想的自我。现实的自我也称现实我,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自己目前的实际状况的看法。投射自我也称镜中自我,是个人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想象他人心目中自己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现实自我即个人对自己现实的观感,不一定与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观感完全相同,两者之间可能有距离。当这个距离加大时,便会感到自己不为别人所了解。理想的自我也称理想我,是指个人想要达到的完善的形象,如个人的生活目标和将来的期待、抱负和成就,以及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理想我是个人追求的目标,不一定与现实我是一致的。理想我虽非现实,但它对个人的认识、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很大,是个人行为的动力和参照系。 ? ? 1 2 8

沙利文的自我发展理论

沙利文的自我发展理论 人格的核心结构包括在某种或多或少整合的认知图式里的经验、需要、期望和知觉,这种人格的核心是按层次发展的,并且具有相对稳定的间隔期。自我表现在个体随着这种人格核心的发展而促进了对他人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从而在自己内部建立其一种唯一能使他满足的、也能使他控制的目标、价值和愿望的整合系统。 沙利文的自我发展理论(Sullivan's Ego DeveloPment Theory)由C.沙利文、J.D.格兰特和M.Q.格兰特创立的一种自我发展阶段说,又称"人际整合层次"或"一般心理发展",实际上是一种人格发展理论。 沙利文等人曾在圣地亚哥的伊利安营地海军研究指挥部工作,在那里,他们对违法青年展开了研究。在涉及人格发展的问题时,他们假设了一种人格的核心结构,包括在某种或多或少整合的认知图式里的经验、需要、期望和知觉。他们认为,这种人格的核心是按层次发展的,并且具有相对稳定的间隔期。自我表现在个体随着这种人格核心的发展而促进了对他人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从而在自己内部建立起一种唯一能使他满足的、也能使他控制的目标、价值和愿望的整合系统。他们在每一个连续发展的层次上描述核心问题:层次1:核心问题是分离的整合。处于这一层次的儿童还不能区分自我和非我,他们对现实、迷信、不可思议的思想、立即得到满足的共生关系的需要等等都不易理解,也不会有人试图去完成或解决问题。当成人的心理活动处于这一层次时,其人格陷于困难之中,虽然

并非全是精神病患者或流浪汉,但有不少人进了精神病医院,或进入诸如流浪汉营地那样的边缘团体。 层次2:核心问题是非我区别的整合。处于这一层次的儿童开始区分人和物的差别,但两者都被看作是使自己满足的手段。"在他的需要里,倾向于把别人作为工具,既不去意识他们的感受,也不去顾及对他们或自己的后果"。当成人的心理活动处于这一层次时,其人格是不断提出要求,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结果就会发怒、焦虑,或表面上显得屈从而内心却郁积一团怒气,但跟别人没有实际的交往或予取,他们把法律、规则和惩罚看作是拒绝满足的手段。在这种人的成年生活里,违法和流浪是常见的。 层次3:核心问题是规律的整合,处于这一层次的儿童发现世界是由规则治理的,但认为规则是任意的、独特的,并且是施行控制的手段。当成人的心理活动处于这一层次时,其人格就会把了解别人的行为纯粹作为一种对他自己操作的反映,并寻求最终的绝对社会规则。通过寻求社会规则,确定哪些东西是他所期望的,哪些东西是他必须避免的,以便他能够乞灵于规则来获取他所需要的东西。在这一层次有两种人相类型:欺诈和遵奉。两者都对迅速而又容易地满足他们的需要感兴趣。他们都害怕因违反规则而被捉住,因而要么采取欺诈的行为,要么采取遵奉的行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消除因违反规则而带来的内疚感,另一方面可以给人一种没有问题或情绪,心理健康的假象。 层次4:核心问题是反应的个体化。处于这一层次的儿童力求把

论自我意识的构建

论自我意识的构建 摘要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自我意识是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特点。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自我意识的形成原理包括:正确的自我认知、客观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提升和关注自我成长。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自我意识的形成各 有特点。 关键词:自我意识构建方法

目录 1.自我意识的含义 (1) 1.1 意识 (1) 1.2 自我意识 (1) 1.3 自我意识的特性 (1) 2.自我意识的结构 (2) 2.1 自我认知 (2) 2.2 自我体验 (2) 2.3 自我调节 (2) 3. 构建自我意识的方法 (3) 3.1 正确的自我认知 (3) 3.2 客观的自我评价 (3) 3.3 积极的自我提升 (3) 3.4 关注自我成长 (3) 4.结束语 (4) 参考文献 (4)

1.自我意识的含义 1.1 意识 从广义方面来理解,“意识”是指与物质相对的活动的结果,用作名词,如知识、思想、观念等,哲学中常说的“存在决定意识”,指的是精神的东西;从狭义方面来理解,“意识”是指人的认识活动,用作动词,如“意识到”也就是“认识到”,心理学中所说的“意识”,就是指的“意识到”,即人的心理活动,它是一种认识形式,是一种反映形式。 意识(consciousness)是人类高级活动的一种能力,即对自身(自我意识,又称人格意识)与环境(环境意识)的认知能力,即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对客观实践的感知和间接的感知;意识的产生与形成是由感觉、注意、思维、认识、推理、想象等大脑的综合活动而形成的。 1.2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一词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W.詹姆士(W.James)于1890年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他将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前者表示“自己认识的自我”,主动的体验世界的自我;后者表示人们对自己的各种各样的看法。自我意识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包括认识自己的心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位置与作用等)。简言之,自我意识就是个人对于自身的认识的观念。 1.3 自我意识的特性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识是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特点。 一是意识性。意识性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有着清晰、明确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而不是无意识或潜意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自我意识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一切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是社会性。自我意识是个体长期社会化的产物。这不仅因为它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而且因为它的主要内容是个体社会属性的反映。对自我本质的意识,不是意识到个体的生理特性,而是意识到个体的社会特性,意识到个体的社会角色,意识到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理论 一、符号互动理论简介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视野。互动被视为分析单位。互动论是一种反实证的主观社会学,贯穿主观主义原则,强调个人的主观理解,认为社会结构是许许多多的个人理解与行动的结果,社会过程是人把主观的意义赋予客体并作出反应的过程。 互动论同时是一种微观社会学。社会由互动的个人组成,他们的行为不只是反应,而且还是领悟、解释、行动与创造。社会环境不是某种外在的静止的东西,它一直在影响着和塑造着我们,但这本质上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为环境正是互动的产物。人有内心生活,同时又是一个自我,自我是社会互动过程的一个方面。互动过程首先是符号互动的过程,符号被行动者赋予了意义。这种我们与他人共享的意义,关于社会世界的定义以及对现实的感知与反应,均产生于互动过程中。 布鲁默说:符号互动一词是与人们之间发生的互动的独特性质有关系。这种独特性在于,人们解释或定义彼此的行为而非单纯对它人的行为作出反应。这样,人类的互动是以符号的使用、解释、或对彼此行为的意义的确定为中介的。这种中介等于是在人们行为的刺激与反应之间插入一个解释过程。 二、符号互动理论的理论背景 (一)威廉·詹姆斯对习惯、自我与社会我的研究 詹(1842-1910)认为习惯在人类行为中具有重大作用,他研究了本能是怎样被习惯所取代的。所谓习惯是指通过经验学习到的和被经验修正了的行为。他认为习惯的基础是记忆,通过记忆人类可以将过去发生过的行为从心中唤起。在记忆的基础上重复这一行为,这就意味着此种行为已不再是无目的的了,这时,本能便消失了。因此,本能既可以改变又可以发展,也有很多会逐渐消失。詹认为在人类的行为由以生物因素为基础转向以社会因素为基础的过程中,习惯起了重要作用。 在对于“意识”的探讨中,研究了由意识中产生出的“自我”。“自我”这个概念意味着承认人类可以而且也正在发展着他们对待他们自己的态度和关于他们自己的感觉,意味着承认他们自己也是可以观察的对象,就好比人类观察一个外部的客体。正如人们可以向他人和周围的世界发出信号,可以对这些客体有感觉和反应一样,他们也可以对他们自己做出反应。人能够符号化自我,形成自我感觉和自我态度,并构成对自身的反应。 詹将“自我”划分为三类:物质我(人类存在和认同的物质客体,一个人的身体、衣着、房子及家庭,他所拥有的东西,特别是那些通过其工作所获得的东西);社会我(由于同他人交往而形成的个体的自我感觉)与精神我(心理的能力与爱好)。 他的社会我概念认为,人们关于自我的感知源于同他人的互动。第一,在社会我中,自我来自他人的经验,是他人给予的。“一个人具有多种社会我。有多少个认识他并对他持有一定看法的人,这个人就有多少个社会我。”第二,詹将社会我看成是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派生物,这样就可以通过多方面的社会关系来认识自我的多重特征。第三,詹认为人类本能地追求得到社会上他人的承认,他们总是据此来衡量自我的价值。当然这种衡量并不是简单的、客观的、分毫不差地反映他人的观点。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这是一个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述评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述评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思想 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集中表现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该书是他的学生在他去世后根据课堂笔记及相关资料编辑出版的。其符号互动理论是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第一,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第二,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 2 ]由此,人的心理也好,自我也好,社会也好,都将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才能产生,它们都具有社会的意义。 1. 方法体系———社会行为主义贯穿于米德整个符号互动理论的是他社会行为主义的立场。这种心理学不仅是一种方法,是有关心理问题的研究取向和探究路径,还是一种观念和体系;它是在对此前的各种心理学,特别是华生的行为主义,作批判和检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 ]他的社会行为主义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行为主义的。表现在他接受了广义的行为主义的研究取向———通过对行动的研究来探讨经验。但米德认为华生的行为主义关注的只是对外显的可观察的动作的研究,而外显的可观察的动作并不是动作的全部,身体内部发生的一切也是动作的组成部分。因此,米德认为研究动作不仅要关注可观察的动作,还应从动作的观点来看待意识本身。其次是社会行为主义的。米德认为思维和意识是在行动中产生的,但人们并不是作为单独的生物机体来行动的,相反他们的行动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米德指出唯心主义者和行为主义者都忽视了社会的方面。由此,米德强调要从能动的、进行中的社会过程以及作为其组成成分的社会动作出发,亦 从社会的观点、至少从社会秩序所必需的交往的观点出发来论述经验。 2. 心灵论遵循社会行为主义心理学将社会动作置于研究的核心位置的逻辑,米德在论述心灵(mind) 时,引入了一个概念———姿态(ges2ture) ,认为作为社会动作的开始阶段的姿态在心灵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他看来可以且应从社会过程中分解出姿态。人类与动物一样具有使用姿态进行沟通的能力,姿态的沟通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沟通形式,但是人类并不只限于这种形式的沟通,人类能够把他 人的观点自觉地反映到自己的行为上来。一种姿态,如果在表现这种姿态者的身上和在这种姿态所针对者身上能够引起同样的反应,就是一种有意义的姿态。姿态的意义就是这种共同的反应,这种共有的意义的出现使符号沟通成为可能。[2]在米德看来,人类象征符号沟通的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他们不只限于使用身体姿势(无声姿态) ,而且使用语词(有声姿态) ———有共同的或标准化意义的语音符号,但“有声姿态尤为重 要,因为它作用于以同样方式作用于他人的人。”[4]由此,有声姿态就成了有意义的、表意的(有意识的) 符号,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心灵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呢? 米德认为,心智能力产生于婴儿期,婴儿最初拥有无意识的、毫无选择的姿态,经过筛选过程,婴儿能够在关系到自己生存的个体那里学到能带来赞扬的姿态,在这一选择的过程中,心智能力也由之诞生。这种对有利于适应环境的姿态的选择,使得婴儿和其周围环境中的其他成员对姿态逐渐趋于一致的理解,并以此作为与成员之间产生互动的中介。米德称这种表达相同涵义的姿态为常规姿态。米德还指出,当个体具有了运用姿态,并且用相同的意义来解释姿态的能力时,就标志着心智、自我和社会的巨大发展。由此,米德认为如果一个有机体发展了理解常规姿态的能力;运用这一姿态去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想象演习各种行动方案的能

论自我意识的构建

毕业论文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专业植物保护 学生姓名周伟苏 班级植保高职10班 学号101113136 指导教师周晓培 完成日期2015年12月27日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论自我意识的构建 摘要自我监控与调节对于个体成功地适应社会相当重要,它是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与他人关系的必要条件。运用有效方法并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悦纳现实,达到消除烦恼、欢悦充满自我生活空间,对新、真、善、美具有强烈敏感并孜孜追求。作为一名女大学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生活中,在越来越开放的大学生活中,构建良好的自我意识是成长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自我意识自我调节女大学生 1 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自我意识是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特点。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自我意识的形成原理包括:正确的自我认知、客观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提升和关注自我成长。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自我意识的形成各有特点。 2 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从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因此,自我意识也叫自我调节系统。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反思。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的评估,它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自尊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与体验。自信心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自信心与自尊心都是和自我评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自我调节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摘要】 本文从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自我意识与社会化的关系,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以及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的关系等我的基本观点着手论述我对自己心理发展状况的理解以及针对分析这种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社会适应社会化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大学生自杀问题 【正文】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及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特征以及和他人关系的认识。根据定义将其分为生理(物质)自我、心理(精神)自我、社会自我。而根据客观现实状态又分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自我意识的结构主要有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及自我意志。自我意识对我们的作用亦是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它主要帮助我们认识外界客观事物条件;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起推动作用;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使人能不断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促使我们不断进步! 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会逐渐认识自己,关于自我及其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进行自我意识。它个体对自我所有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自我意识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和矛盾性等特点,培养大学生的积极自我意识,对其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也是一名处在人生重要阶段的大学生,这一时期形成的价值观对一生都具有深远影响。经过一个学期对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的学习,我也逐渐意识到我的自我意识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我将结合基础知识努力对症下药,积极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 一、基本观点。 大学阶段是人的自我意识成熟的关键阶段,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适应社会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大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对他们今

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

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他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婴儿期(0~2岁)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儿童期(2~4岁) 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学龄初期(4~7岁) 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它是指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总之,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自我意识的特点:自我意识的社会性、自我意识的形象性。自我意识是对自身存在的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在意识发展的序列上,自我意识是处于高级阶段的心理活动。从人类的种系发展来看,在人类的早期,如在幼发拉底河流域出现的古巴比伦文化,虽然有许多关于天气、农业和土地丈量方面的知识,但没有形成关于人类自身的认识。只有在古希腊,人类才第一次开始对自己进行研究,因此古希腊文化的出现才是人类成熟的标志。同样,从个体发展来讲,也是先有对外部的意识,然后才有对自我的意识。刚出生的婴儿虽有对外部刺激的感知,但完全没有“我”的概念,他们玩弄自己的手指头就像玩弄玩具一样,这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尚未萌芽。大约在一岁时,儿童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这时就出现了自我意识的萌芽。而到两岁左右,当儿童能用“我”来称呼自己,并能区分我、你、他时,其自我意识才算是真正产生了。 自我意识一旦形成,个体就摆脱了物我不分的混沌状态,实现了自我的对象化,就能客观地审视和评价自己。更重要的是,有了自我意识以后,个体就有了主动性和选择性,有了自我调整的能力,就能够对自己目前的状态及未来的发展做出解释和判断,并主动采取措施,促进自身人格的改变和完善。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只有真正能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对自己未来的生活目标等有了清醒完整的认识后,我们才能说他的个性发展已经趋于成熟了。换句话讲,一个人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反映出他个性成熟的程度。 意识的功能:(1)对现实的个人和文化进行构建。 一个人对现实的个人建构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意识的连续。在我们的意识里,存在着我们经历的和思考的一切,它包含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对将来的设想。每个人对现实的自我构建也就是对现实的自我的建构,这样的建构正是通过意识尤其是自我意识实现的;同时,自我建构的发展过程也是自我意识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而一个人的自我建构一旦形成及相对稳定之后,他就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看待世界、解释现实。 所谓现实的文化建构是指“由特定的一组人群的多数成员所分享的思考世界的方式”。文化建构诗意个人建构为基础的,即是由一个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个人建构的群体完成的,他们具有相似的意识形态和分享同样的经验,而文化建构一旦形成,又会对个人建构产生强烈的影响,如果说,个人建构强调的是自我意识的话,那么文化建构则突出的是社会意识。 (2)通过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涌入的刺激能量。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都面对大量信息的输入,而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信息都做出反应。事实上,我们也没有必要对所有的信息都做出反应,因为对我们来说,许多信息都是无足轻重的。我们所要处理的是那些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信息,而意识的存在使我们能够从浩瀚的信息中提取出那些“关键”信息并进行加工。而且并非所有的信息都要进入到我们的长期记忆中,只有那些“需要”进入的信息才可以,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也必须依赖于意识。 (3)使我们能够进行最佳决策和做出最佳行为。 通过对以前各种经验、知识等的建构,我们可以得到一些规律,再结合当前的场景可以对当前的刺激做出合理的反应,并能对这些反应的结果进行有效地预测。在活动中,外界刺激的输入是非常多的,意识的存在就为人们遵守这些观念

关于自我意识的心理学理论

中学生常见心理挫折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随着生理的发育,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知识的增加,中学生的独立性越来越强,自我意识有了发展,但是,由于中学生的社会阅历浅,经验不足,经济上没有独立,心理上存在着依赖感,他们对生活、未来的理想与现实满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而形成种种矛盾,加之,中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应付挫折的能力尚不完善,在种种矛盾面前必然产生心理上的挫折,并表现出种种由各种挫折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对此,有的学者称之为“青春期综合症”或“挫折综合症”。现就中学生常见的挫折心理作一分析: (一)学习挫折 学习挫折是指学生因学习上的失败或偶尔失败在心理上造成的困惑、不安的情绪状态。中学生中因学习挫折感到困惑的人数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上对高学历、高文凭的要求越来越重,学校基础教育始终围绕着“升学率”这根指挥棒而转,形成教师为升学而教,学生为升学而学的应试教育,其结果便是人们十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分数成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高低的标准,升学率成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学生也不得不重视分数,每次测验,考试都力争取得好的成绩,然而一旦事与愿违,考试失败或没有达到理想的分数,便感到心理压力很大,产生强烈的挫折感。有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本想把学习搞上去,但因方法不当,基础较差,虽经努力,效果却并不显著,为此感到心烦意乱,焦躁、不安。长期以往,便会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变得自卑,缺乏自信,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陷入学习棗成绩差棗感到压抑棗失去信心棗自卑棗厌学的恶性循环中。 (二)人际交往挫折 人际交往是人类获得信息,交流情感,免除能力不足与孤独感,满足生存需要与归属感的一种需要。社会发展越进步,人际交往的形式就越复杂,交往在人的生活中的作用也就越大,人的心理能力是在交往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一个人的交往顺利活跃,便能心情舒畅,身心健康,而一个人的交往受到阻碍,便会感到心情郁闷,缺乏朝气,有碍身心健康。

略论米德的互动论及其对自我发展的解析

略论米德的互动论及其对自我发展的解析 琼州学院08社会工作杨诗梦 摘要:互动论作为当代社会学理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流派之一,主要研究的是人们面对面的互动交往与作用以及由此引起或改变这些的活动与过程。乔治·米德作为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为我们揭示了心智、自我和社会是怎样通过互动而产生和发展的。了解米德的互动论及其对自我发展的解析,不仅对我们探索自我的形成和发展的奥秘有很大帮助,而且可以促进我们形成良好的自我。关键词:略论;米德;互动论;心智;自我;主我;宾我;社会;解析; 前言 互动论作为当代社会学理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流派之一,主要研究的是人们面对面的互动交往与作用以及由此引起或改变这些的活动与过程。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西方整个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发展的一个理论成果,它包含了除社会学以外的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被认为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了解米德的互动论,对我们探索自我的形成和发展乃至形成良好的自我有很大帮助。 一、理论渊源 互动论是一种反实证的主观社会学,它是研究人们面对面的互动交往与作用以及由此引起或改变这些活动与过程的微观社会学流派,又称为象征互动论。其理论渊源,可追潮到18世纪苏格兰道德哲学家们的意识流之中,亚当·斯密、休谟等人为其代表人物。作为符号互动的萌芽意念,他们提出:若欲建立人类的科学,则必须重视人类相互联系的基本事实,并应把注意力集中于人际间的沟通、同情、模仿及风俗上。[1](P330)哲学家们的这些观点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在当代互动理论的过渡阶段,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约翰·杜威、查尔斯·霍顿·库利、威廉·伊萨克·托马斯及乔治·米德等人对该理论的诞生起了重要作用。首先是詹姆斯在其1890年写的《心理学原理》一

发展理论

1.1878年,德国心理学家冯德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毕生 3精神学派:弗洛伊德 4什么是理论:理论是对通过观察所收集的经验事实加以假设后形成的一套由术语组成的句子 5什么是发展: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机构像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6发展理论的任务:第一描述一个或几个的心里领域的发展过程第二描述几个心里领域之间的变化关系第三解释发展的因素和机制 7研究知觉--吉布森研究思维--皮亚杰 8发展理论的作用:组织信息和指导研究 9发展理论主题:心里的实质量变与质变遗传与环境理论自身的建设 10格赛尔成熟势力学说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典型的遗传决定论)观点:1遗传基因决定着儿童发展的顺序2发展的性质3发展的原则(1发展方向的原则2相互组织3技能不对称4个体成熟5自我调节) 4行为模式与个别差异5育儿观念 11对格赛尔的评价:1突出了成熟机制对于发展的重要性2为研究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2行为主义发展理论--毕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环境决定论,思维与大脑无关)13行为的概念: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这一系统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其构成单位都是刺激与反映的联结 14适应的概念:有机体通过运动改变了他的生理状态,那个刺激不再引起反应 15行为主义的思维:习惯的思维无声计划性 16影响动作习惯形成的因素:年龄练习的分配 17儿童情绪的模式:惧怒爱18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 19强化:是使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行为发生频率的刺激 20儿童行为的变化--反应率第一基线即儿童在实验操作以前的状态第一实 验期即给予一定的刺激第二基线即取消第一实验期所给予的刺激以检查第一 实验期的作用第二实验期将第一实验期所给予的刺激再度施予儿童,从而确 定第一实验期所给予刺激的作用 2.训练精神病的方法:模仿疗法随机强化法代币法厌恶刺激法 21斯金纳三原则:1小步子前进原则2主动参加原则 3及时反馈原则 22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1观察学习及其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 运动复现过程(4强化和动机过程 2观察学习的模式 (1行为模式(2言语模 式(3象征模式(4抽象模式(5参照模式(6参与性模式(7创造模式(8延迟 模式 3社会学习的研究(1攻击性(2亲社会行为(3行为的决定因素 23华生对经典行为主义的评析:优1使心理学从哲学的边缘跳入科学之林2 使心理学研究从主观内省转入客观经验研究3使心理学走出学院的围墙进入 广泛的实用领域4对儿童心理和教育提供有益的指导原则弊:根本上削弱了 心理学的生命力排斥任何形式的内省,不可避免的造成研究方法的单一不利于 心理学的研究 24评析斯金纳:1丰富了华生的s-R公式的内容2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立场比 早期行为主义更坚定 25行为主义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1创设丰富环境形成适宜学习的条件2积极 运用强化原理,塑造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3利用消退方法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 4发挥榜样作用促进社会学习 26本能:力比多 27人格的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28儿童心理发展阶段1口唇期(0-1岁)2肛门期(1-3岁)3前生殖器期(3-6 岁)4潜伏期(6-11岁)5青春期(11-13岁开始) 29儿童焦虑分类:真实性焦虑神经病焦虑道德的焦虑 30焦虑的防御机制1压抑2反向作用3投射4退化5停滞 31精神分析法的要点;自由联想精神分析暗示移情 32基本焦虑理论--霍妮 33童年经验影响方式:1早起经验留下了可被直接追溯的痕迹2童年的整个经 历带来的某种性格结构或更确切地说是开始了某种性格结构的发展 3.儿童焦虑是应付外界的手段:趋众逆众离众 4.防御策略归类:盲点分隔合理化过分自控自以为是捉摸不定犬儒主义 等作用 5.同一性渐成说--埃里克森1自我与同一性2同一性渐成的发展阶段 6.对精神分析学的评析:1开拓了心理学的新的研究范围2推动了对儿童早期 经验的研究和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建立3丰富了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弊:1富 有主观色彩2有泛性论倾向3歧视妇女反对男女平等 7.精神分析学说与学前教育:1重视童年经验保护幼儿心理健康2充分认识每 一个发展阶段的重要性3关心幼儿人际关系克服基本焦虑 8.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结构的概念:就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它不仅指具有解 剖学意义的实际结构也包括功能意义上的结构 9.组织的概念:是指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10.适应的概念:是指结构的同化和顺化两种机能及这两种机能之间的关系 11.儿童认知中的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 12.动作到运算的过程:1从反射动作到智慧动作2动作的内化内化的可逆的 动作 13.皮亚杰的游戏分类:感知-运动水平上的游戏象征性游戏规则游戏创造 性游戏(儿童绘画是智力发展的尺度) 14.发展阶段特征的性质:1阶段的获得次序是连续的、恒定的2阶段的整合 性3阶段的双重性(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影响平衡化

心理 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3000字

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隐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心理结构,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自我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自我完善的途径,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目标的桥梁。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急剧增长、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探讨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寻求合理的培养途径,对培养具有健康人格和德才兼备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变得越来越多。较之于整个社会,大学生是最敢于查问和审视自己存在状况的青年群体,最敢于对自己的生活持批判态度、活得本真的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自我的前所未有的关注,使他们生活在动荡不宁的心理世界中。自我的接纳与排斥,自我的同一与分离,自尊的获得与丧失,自我价值的认同与否定,以及由此而致的希望与失望、信任与怀疑、喜悦与忧伤、成功与失败等诸多复杂的情感体验,构成他们心理矛盾与冲突的主旋律。诸多研究和事实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不断升级,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危机又大多源于自我意识。因此,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对于大学生们尤为重要。 (一)何谓“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体验和监控;是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动物的注意只能指向其周围的环境,充其量只能指向于自身躯体的某些有限的部位。而人的注意却有可能把注意指向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一个人如果还不知道自己,也无法把自己与周围相区别时,他就不可能认识外界客观事物。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自觉自律地去行动。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就有助于他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得自我教育积极的效果。再次,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可见,自我意识影响着人的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尤其对个性倾向性的形成更为重要。 (二)“自我意识”如何形成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镜像自我”理论。他认为每个人对自己的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在人的一生中一直进行着。库利将之形象地比喻为:将他人看做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可以照出

论自我意识与自我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c9357478.html, 论自我意识与自我发展 作者:陈赛 来源:《成长·读写月刊》2016年第03期 【摘要】关于人的主体性问题已经成了当前哲学研究的“热点”。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人们必须首先思考和回答: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能够成为主体?人作为主体的本质特征又是什么?在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中,人们往往有意或无意地迥避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对人的自我意识的研究,忽视了自我意识是人的主体性的本质特a征之一。然而正是由于人所具有的自我意识,人才成其为人,成其为自觉认识的实践的主体,成其为社会和历史的主体。如果离开人的自我意识,人的主体性的地位将因失去其内在的本质规定而无法得到充分的说明。 【关键词】心理学;自我意识;个性发展 一、“自我”的内涵分析 研究自我意识,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自我”,“自我意识”也就是认识主体对自身的反省和认识,对自我意识的研究要求我们,有必要对“自我”这一概念首先作一基本分析。 “自我”一词在英文里的对应词是self或ego。在现实的自我认识过程中,“自我”表现为双重身份,即具有整体统一性的“自我”分裂为两部分:“主体的我”与“客体的我”。在《自我意识的原初确立》一文里,主客体的分化使人类有了自身与外界的最初区别,有了自我感与朦胧的自我意识。但应该指出,这种自我意识是很原始的,极度抽象的。要使自我意识真正深化拓展下去,还有赖于主体在意识中进一步把“自我”分化为意识主客体。因此,如果说主客体的分离是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一基础的话,那么“主体我”与“客体我”在观念上的分开则是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二、也即最为现实的前提。因为主体与客体的分离是人类走向自我觉醒的第一步,但当时还只是极抽象地将我与外界的一切(作为整体)对立起来,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初阶段。要从这种抽象的主客体分离对立,发展到生动具体的自我意识,就必须有“自我”本身的二重分裂:“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分离。所以,发称这种自我本身的二重分化为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二步亦即现实条件。在这里,我们看到主客体的矛盾运动与变化发展构成自我意识内在运动的基本骨架。 所谓“主体我”也就是自身活动与行为觉察者的我,“客体我”则是被观察被认识到的自我的身心活动的状况。美国人类学家米德把前者称为I,把后者称为me。 二、影响自我意识的因素 影响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年龄、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