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

5.1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
5.1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

5.1 物体的质量

导学目标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3.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4.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重、难点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单位,用天平测量质量。教学难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比较抽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器材准备:托盘天平、砝码等

导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明确两个概念:物体和物质。物体:我们常见的一个个具体的实物都是物体;物质:则是指组成这些物体的材料。例如: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1.椅子是一个物体,桌子也是一个物体,它们都是由木材组成的。2.椅子、桌子都叫做物体,木材就是组成它们的物质。那么下面我们再来观察几组物体,请同学们注意比较(课本插图)。

二、新课导学(一)物体的质量1.质量的概念通过图片展示至少3组物体,每组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每组的两个物体含有的物质多少明显不同。

比较:(1)两个物体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有什么不同?(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2)再将3组物体综合起来,能得到什么结论?(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通过教材三个物理事实说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抽象概念的方法)

(二)质量的单位:要衡量质量的大小,首先要规定一个标准——单位。阅读有关千克的规定和单位换算关系。1.质量的主单位:千克(kg)2.介绍它的由来:最初的规定3.千克原器4.质量单位的感性化:通过学生较熟悉的一些实物的质量与一些质量单位近似比较,来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具体的认识。(三)学习使用托盘天平1.认识托盘天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认真观察天平结构,弄清楚各主要部件的作用。活动:每桌一套托盘天平和砝码,对照课本图示,让学生观察托盘天平,认识各主要部件的名称。利用投影,让学生指认各部件,并试着说出其作用。2.学习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对照托盘天平实物,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摘要)》。(2)尝试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3)练习: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错误操作,让学生判断错误所在,并提出正确操作方法。如:①天平没有放在水平台上;②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未归零;③加减砝码用手拿取;④超过量程;⑤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⑶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活动1:测固体的质量活动2:测液体的质量(4)交流,了解学生对托盘天平的掌握程度。①使用托盘天平时,关键的步骤有哪些? 如果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如何调节平衡螺母?如果指针偏右呢?②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是否一定要等指针静止下来? 怎样快速判断横梁是否平衡呢?③你是怎样安排测量一杯水的质量的操作程序的? ④你是怎样读取待测物体质量的?

(四)其它一些测量质量工具:课后调查这些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习通过互联网或产品说明书获取相关信息。

五、信息浏览: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会变得极大的。小结1.质量的概念。2.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3.质量单位。4.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质量。课堂练习1.调查各种球类的标准质量,填写在下表中。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垒球排球篮球足球2.填上合适的单位:(1)你同学的质量大约为60 。(2)我们所用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 。(3)体育课上,我们投掷的铅球的质

量约为4000 。(4)一桶标有“5L”字样的花生油的质量约为4.2 。3.如图所示,甲为商店里使用的台秤,其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现用该台秤称某物体的质量,通过在砝码盘中添加槽码,移动游码使秤杆平衡,所加的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若把该物体带到太空,它的质量将(选择“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5.一架托盘天平,由于更换了其中一个托盘,称量前无法把天平调节平衡,即使把平衡螺母旋到最右端,指针最终也只能指着分度盘中央左边一个分度的地方。现要使用这架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请你设计两种应急的使用方案。方案一:。方案二:。6.学习了“质量”后,小明有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橡皮泥形状长方体圆柱体圆环形碎块橡皮泥质量m/g 28 28 28 28 (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3)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A.类比法B.综合法C.归纳法D.等效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质量》 质量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教材首先通过举例,如地球上的物体及宇宙中的天体,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通过让学生思考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进而给出质量的初步解释,并让学生对质量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教材介绍了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再让学生仔细观察天平的构造,在知道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在实际测量中学习天平的使用方法。天平是初中物理中重要的测量仪器,使用规则比较复杂,操作难度较大。教材通过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的实验来让学生学会天平的使用。首先在学生实验前把涉及器材安全的问题作为强制性要求,并提示学生思考这样要求的道理。托盘天平的使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不应生硬地告诉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不讲任何道理,学生只要记住了、照着做,就算达到要求了。其实,仪器的使用规则都是有道理的,教材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天平的操作程序和规则,就明白并学会了如何用天平称量质量。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2. 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3. 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 通过对托盘天平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 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教学服务质量管控

教学服务质量管理与控制 2017年5月23号上午 饭店的质量管理 1,抓服务质量(微笑,谦和) 2,抓菜的质量(色香味) 3,抓菜的创新 4,环境 5,节假日活动 6,所有人员统筹安排 人健康,食材,流程,环境 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视角不同 课桌破,凳子破,灯不亮,家长的停车位不够等等都是质量 一个人对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要求 羊汤面和肯德基个人维修店和4S店街头小摊和五星级酒店 质量标准有弹性,不是统一的 消费者预期的零界点 质量与品牌要高度一致 家长对我们的预期一直在提升 根据学校的发展阶段制定出匹配的质量管理 不求最好,只求适合的质量标准,适合为好 学校的质量,老师只是其中的一环 老师决定质量×结果决定质量× 有的老师把学生的成绩教好了,学生依然会走 服务第一,销售第二 服务是一方提供给另一方的活动或者行为 服务是有形性和无形性的统一,是生产和销售的统一 服务质量是无法召回的,只能是理赔 服务是一个特定的时间一个特定的地点通过带给客户期望的变化或者基于客户的利益为他们创造价值和提供利益的经济活动 客户的期望就是质量 跆拳道王的就是套路 服务是无形和抽象的 服务是提供与消费同时进行,通常消费者参与这个过程 服务不可能被存储 服务没有固定的标准 无形性,提供和消费同时性,不可存储性,品质差异性 尝试调整消费者对我们的标准的要求 让家长对我们的学校质量标准的认知调整 用少数的标准去影响家长 换老师是认同学校退费是对老师和学校都不认同 教学服务是指学校为了能够满足客户所购买的课程产品目标要求,依据服务产品标准进行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教学活动总和。 培训学校教学服务的特性 1,学科分工,复杂细致 有各类学科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每类人员各自有专业 (学校和医院相似,术业有专攻) 2,教师专业化水平高低不同,工作不容易统一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教案

八年级物理质量教学设计 一.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 2.知道质量的主单位和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知道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是天平;知道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重点:质量单位及单位间换算,天平使用方法 难点: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教具:铁钉、铁锤、木桌、木凳、托盘天平、彩色挂图等 二. 新课导入 问: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 答:钢、铁、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教师接着说明: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这样我们可以说:自行车这个物体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构成的,其它物体如:铁钉、铁锤、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思考、回答 三.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知识,即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测质量.

教材首先从学生所熟悉的铁锤和铁钉、木船和木椅,通过比较组成这些物质的物质的多少,引出质量的概念.接着介绍了质量的单位——千克、克、毫克、吨,列举了一些物体质量的大小,目的是让学生对千克形成较具体的观念.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又能与能量相联系,这些知识将在高中物理中学习.在初中对质量的概念讲得很浅显,只简单地使学生认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但这并不是质量的定义,教学中不必过分强调.对于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状态、形状而变,也是让学生知道即可. 四.合作学习 1. 质量 (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这性质就引入的质量这个物理量,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用符号“m”表示。 (2)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2. 质量的单位 (1)国际单位:千克(kg) (2)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3)换算关系: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看P109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

【备课资料】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1物体的质量》教案

【学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单位,能进行不同单位间的换算 2.借助实物和插图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在说明书和教材的帮助下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课前预习】 1、铁钉这一物体 ..所组 ..是由_____ __这种物质..是由____ _这种物质 ..所组成的;木椅这一物体 成的。 2、结合上题所举的两个例子谈一谈“物体 ..”的区别,并模仿题1写两个类似的 ..”和“物质 例子。 3、铁钉和大头针所含的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一样吗?桌子和小木椅所含的木头这种物质的 多少一样吗?在物理学里我们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4、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符号。常用单位有:吨(符号:)克(符号:)毫克(符号:) 1t= kg 1kg= g 1g= mg 5、结合下图写出托盘天平各个部分的名称(请写在数字的后面)。请认真阅读课本上的说 【学习过程】 质量 (1)一根铁钉与一枚大头针比较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外?(从组成的物质角度)(2)物理课本与练习本比较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外? (从组成的物质角度) 结论:所有物体都由物质构成,组成它们的物质的多少也可能不同 质量: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符号常用的单位还有、、 符号是、、

单位间的进率:(在空档处填适当的进率) 练一练: 1、“一只铁球的质量是2千克”物理含义是:;“一桶水比一杯 水的质量多”这句话的含义是:. 2、(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 一只咸鸭蛋的质量大约是75 一卡车白菜的质量大约是2.5 一片药片的质量大约是25 3、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①一瓶酒的质量约为500 ;②我们中学生的质量 60~80 ; ③一袋奶粉的质量约为0.5 ;④一只鸡蛋大约是50 ; ⑤一卡车煤的质量约为4 ;⑥一只苹果0. 15 ; ⑦一粒药片的质量约为500 ;⑧老黄牛0.5~1 ; ⑨一只大公鸡的质量约2~3 ;⑩一元硬币6 . 质量的测量 1、实验室常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2、指导学生观察托盘天平对照插图6-1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 3、指导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练习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步骤: 4、小结使用托盘天平的注意点: (1)天平调节: 应将天平放在上;将移至处, 再调节横梁上的 ,使指针. (2)天平称量: 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盘;用向右盘加减砝码;在标尺 上移动,使指针.此时,右盘中与 之和,即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3)注意事项: ①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不能超过天平的,向盘里加减砝码时 应. ②天平与砝码应保持、,不要把或直 接放在天平盘里,不要用直接取砝码. 【当堂训练】 1、叫做质量,常用字母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其符号是,另外还有一些质量的常用 单位,如:,,等。 3、实验室里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呢?请 举两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教案

质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2.了解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3.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天平,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2.通过使用天平,学会测量固体的质量.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课程内容 1、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2、了解质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3、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重点——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难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具——天平、砝码 ★过程 一、质量(m) 1.定义: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千克(kg)、克(g) 、吨(t) 二、质量的测量 1.测量工具:天平 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放”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游码放在零制度外 看指针偏左(平衡字母→右) a.调节方法 (2)“调”看指针偏右(平衡字母→左) b.判断横梁平衡的方法 (3)“测” a.左物右码(原则) b.加减砝码由大到小 (4)“读” a.m物=m砝+m游 b.移动游码相当于往右盘加砝码,读数以游码左侧为准。 3、注意事项

(1)加减砝码应用錣子。 (2)所测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3)不能直接放入潮湿物和化学药品至天平盘。 ★小结: 这一节的重点主要是质量的测量和天平的使用.质量测量时必须分步进行,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例如测液体质量时不可避免地要测出“空杯的质量”.但先测还是后测有很不同的意义)天平的使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使用之前的调节,手调螺母,眼看指针,脑要判断;二是测量,也就是使横梁恢复平衡,应加减砝码,移动游码. (带着这次凝问结束这节课) 1、 如果游码不回零对称量有什么影响? 2、 左物右码→放错了又会怎样? 3、 加减砝码一定用錣子? ★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反思: §6.1(2) 质量(实验习题课) ★课程内容 1、 理解天平使用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基本注意事项的必要性。 2、 测量液体和细小物体的质量 3、 比较天平和台秤 ★重点——会使用天平测量液体和细小物体的质量 ★难点——理解天平的基本操作 ★教具——天平、砝码、烧杯、水等 质量 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量(m ) 单位及单位换算:kg 、g 、mg 、t 1kg=103g 1mg=10-3g=10-6kg 1t=103kg 测量(天平) 构造 调节 (略) 使用

完整word版,《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教案和练习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实验一: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实验准备 知识准备 1、不同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不一定相同。叫做物体的质量(mass)。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符号为。 3、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t = kg 1kg = g 1g = mg 器材准备 1、实验室里常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2、指出下图所示托盘天平构造中个部件的名称。 ①②③④⑤ ⑥⑦⑧⑨ 3、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①首先应将天平放在工作台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端的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 刻度线。②测量物体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盘,用镊子在盘加碱砝码,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此时,即为所测物体的质量。 4、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要注意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 ②往盘里加减砝码时应;③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情节,不能把直接放在天平盘里;④使用天平时,砝码要用夹取,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⑤天平横梁调节平衡后,(填“能”或“不能”)调换两个托盘的位置,(填“能”或“不能”)移动天平的位置,否则要重新调节。

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会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托盘天平、一木块、一杯水、若干大头针 1、测量木块的质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3)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4)将木块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在右盘加碱砝码,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 (5)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示数值之和即为所测木块的质量。 2、测量烧杯中水的质量 测量方法基本同上,但需要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在测出装了水后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则烧杯内水的质量为m1- m2。 3、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测量方法基本同上,但需要先测出n枚(例如30枚)大头针的总质量M,则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为M/n 。 1、调节横梁平衡时,某同学忘了把游码放在标尺的最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这是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无论你怎样旋动平衡螺母,横梁总不会平衡;二是即使能将横梁调平,但在测量时,会使被测物体的质量偏,造成误差较大。 2、在放砝码进行测量时,发现天平横梁不平,便旋动平衡螺母代替砝码和游码,若将平衡螺母向外旋,会使被测物体质量的测量值偏,反之,若将平衡螺母向里旋,会使被测物体质量的测量值

5.1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

5.1 物体的质量 导学目标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3.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4.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重、难点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单位,用天平测量质量。教学难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比较抽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器材准备:托盘天平、砝码等 导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明确两个概念:物体和物质。物体:我们常见的一个个具体的实物都是物体;物质:则是指组成这些物体的材料。例如: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1.椅子是一个物体,桌子也是一个物体,它们都是由木材组成的。2.椅子、桌子都叫做物体,木材就是组成它们的物质。那么下面我们再来观察几组物体,请同学们注意比较(课本插图)。 二、新课导学(一)物体的质量1.质量的概念通过图片展示至少3组物体,每组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每组的两个物体含有的物质多少明显不同。 比较:(1)两个物体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有什么不同?(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2)再将3组物体综合起来,能得到什么结论?(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通过教材三个物理事实说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抽象概念的方法) (二)质量的单位:要衡量质量的大小,首先要规定一个标准——单位。阅读有关千克的规定和单位换算关系。1.质量的主单位:千克(kg)2.介绍它的由来:最初的规定3.千克原器4.质量单位的感性化:通过学生较熟悉的一些实物的质量与一些质量单位近似比较,来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具体的认识。(三)学习使用托盘天平1.认识托盘天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认真观察天平结构,弄清楚各主要部件的作用。活动:每桌一套托盘天平和砝码,对照课本图示,让学生观察托盘天平,认识各主要部件的名称。利用投影,让学生指认各部件,并试着说出其作用。2.学习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对照托盘天平实物,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摘要)》。(2)尝试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3)练习: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错误操作,让学生判断错误所在,并提出正确操作方法。如:①天平没有放在水平台上;②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未归零;③加减砝码用手拿取;④超过量程;⑤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⑶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活动1:测固体的质量活动2:测液体的质量(4)交流,了解学生对托盘天平的掌握程度。①使用托盘天平时,关键的步骤有哪些? 如果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如何调节平衡螺母?如果指针偏右呢?②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是否一定要等指针静止下来? 怎样快速判断横梁是否平衡呢?③你是怎样安排测量一杯水的质量的操作程序的? ④你是怎样读取待测物体质量的? (四)其它一些测量质量工具:课后调查这些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习通过互联网或产品说明书获取相关信息。 五、信息浏览: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会变得极大的。小结1.质量的概念。2.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3.质量单位。4.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质量。课堂练习1.调查各种球类的标准质量,填写在下表中。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垒球排球篮球足球2.填上合适的单位:(1)你同学的质量大约为60 。(2)我们所用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 。(3)体育课上,我们投掷的铅球的质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教学设计人教版

《质量》 质量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教材首先通过举例,如地球上的物体及宇宙中的天体,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通过让学生思考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进而给出质量的初步解释,并让学生对质量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教材介绍了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再让学生仔细观察天平的构造,在知道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在实际测量中学习天平的使用方法。天平是初中物理中重要的测量仪器,使用规则比较复杂,操作难度较大。教材通过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的实验来让学生学会天平的使用。首先在学生实验前把涉及器材安全的问题作为强制性要求,并提示学生思考这样要求的道理。托盘天平的使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不应生硬地告诉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不讲任何道理,学生只要记住了、照着做,就算达到要求了。其实,仪器的使用规则都是有道理的,教材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天平的操作程序和规则,就明白并学会了如何用天平称量质量。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对托盘天平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

服务质量检查制度电子教案

服务质量检查制度 1.0目的: 规范服务质量检查标准,提升公司服务品质和客户满意度。 2.0宗旨: 检查制度旨在促进各部门“PDCA”的良性建设,通过对基础工作的检查验证,为公司管理运作提供合理化建议,以保障物业管理服务效果的一致性。 3.0原则: 各类检查遵循“持续改进、标准一致、真实有效”的原则。 4.0检查方式: 各类检查在实施时主要运用的方式有:抽查质量记录、现场询问和观察、与员工沟通、突击检查等方式。 5.0检查标准、依据、管理指标计算方法及扣分原则: 5.1检查标准及依据 5.1.1依据公司的“管理体系文件”之规定,分为行政管理、人力资源、服务监测、客户服务、房屋与设备设施管理、公共秩序管理、保洁绿化管理七大项进行检查。 5.1.2依据公司的相关文件规定,对出勤、工作状况、质量记录、夜间值班等情况进行不定时、不计频次的抽查。 5.2信息采集 5.2.1每个月一次的服务质量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中发现的问题; 5.2.2日常管理工作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 5.2.3相关部门提供的日常管理工作状况; 5.2.4业主的合理有效投诉; 5.2.5第三方提供的信息。 5.3管理指标计算方法和扣分原则 5.3.1日常服务质量达标率:目标85%。 计算方法: 日常服务质量达标率=(月度检查现场得分+月度计划考核得分)×100% 标准分值 月度检查现场得分=(标准分值-月检扣分)×70% 月度计划考核得分=月度计划复评得分×30% 说明:标准分值为100分,达标率大于或等于85%为达标。 5.3.2有效投诉率:目标为零。

5.3.3突发事件发生率:目标为零。 5.3.4每月服务质量考核月检成绩基本分占100分,每月突发事件和有效投诉基本分各占0分,以上各项指标达标得基本分,分公司/物业服务中心每月服务质量考核最后得分为三项指标考核得分之和。 5.3.5扣分标准: 5.3.5.1日常服务质量达标率每低于达标值1%,基本分减X分(X由公司基础部依据各项目当期整体运营情况在0.2-2分之间调整确定); 5.3.5.2服务质量检查中发现的各项问题、均按每处(项)和人次单独扣分,累计计算(针对同一种记录重复出现的问题扣分上限为2分,有抽样数量的除外); 5.3.5.3在月检中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每处扣0.5分,根本没有执行的每处扣2分; 5.3.5.4考核期内每发生一起突发事件,基本分减5分,得-5分; 5.3.5.5考核期内每发生一起有效投诉,基本分减5分,得-5分; 5.3.5.6考核期内每发生一起重大责任事故,当期绩效成绩取消; 5.3.5.7上次月检中发现的问题未及时整改的项目加倍扣分(有整改计划且整改耗费金额较大有公司批复暂时不予整改的除外)。 6.0突发事件、重大责任事故和有效投诉的界定 6.1突发事件的认定: 6.1.1管理辖区域范围内丢失自行车、电动车及附件的; 6.1.2发生业主家庭被盗事件的; 6.1.3发生业主机动车辆被损坏,经济损失在500元以下的; 6.1.4发生办公物品、宿舍物品丢失和被盗事件,经济损失在500元以下的; 6.1.5因工作失误或违章操作,造成停电、停水和停机事故1天以内的; 6.1.6维修工入户维修或提供其他服务的,因个人原因造成业主经济损失的; 6.1.7发生公共区域物品丢失和被盗事件,经济损失在500元以下的; 6.1.8因指挥失误或违章操作,造成设施、设备损毁,经济损失在500元以下的; 6.1.9员工之间(或与外部)发生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的; 6.1.10发生其它事件,公司界定为突发事件范围的。 注:分公司/物业服务中心发生突发事件须立即填写《突发事件登记表》上报基础管理部,经公司主管领导认定后在当期考核中予以扣分,管理处或分公司发生突发事件隐瞒不报,经公司查出直接取消当期绩效成绩并对分公司/物业服务中心项目经理通报批评。 6.2重大责任事故的认定:重大责任事故包括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影响公司品牌事件。

5.1 物体的质量 教学设计-副本

教学设计 课题: 5.1 物体的质量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质量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是全章的基础。关于“质量”,要求学生对质量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让学生懂得质量是反映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并让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估测常见物体质量的能力。 《课标》要求学生能用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去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是关于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属于独立操作水平,即学生必须学会正确操作与读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着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等的改变而改变。 (2)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3)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

(4)经历通过比较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建立质量初步概念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在学习使用托盘天平的过程中,培养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质量的概念,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学会用天平测量质量。 教学难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比较抽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比较复杂,学生难以掌握,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四、学情分析 “质量”一词在生活中比较常见,而且在不同的地方其含义也不同,学生可能易混淆。八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探究,但在操作上容易出现偏差,比如,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未归零;有的同学可能会习惯性地用手去拨动游码和取放砝码;将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等等。这需要加强规范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 五、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阅读文本、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参与探究过程来亲身体验;借助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感性的认识;采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加强启发、引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以此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

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5.1 物体的质量(沪粤版) 课题: 5.1 物体的质量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质量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是全章的基础。关于“质量”,要求学生对质量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让学生懂得质量是反映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并让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估测常见物体质量的能力。

《课标》要求学生能用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去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是关于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属于独立操作水平,即学生必须学会正确操作与读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着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等的改变而改变。 (2)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3)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 (4)经历通过比较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建立质量初步概念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在学习使用托盘天平的过程中,培养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质量的概念,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学会用天平测量质量。 教学难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比较抽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比较复杂,学生难以掌握,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四、学情分析 “质量”一词在生活中比较常见,而且在不同的地方其含义也不同,学生可能易混淆。八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探究,但在操作

上容易出现偏差,比如,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未归零;有的同学可能会习惯性地用手去拨动游码和取放砝码;将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等等。这需要加强规范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 五、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阅读文本、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参与探究过程来亲身体验;借助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感性的认识;采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加强启发、引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以此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 六、教具准备 教师用:米尺、木板、铁钉、冰块、铁锤、水桶、烧杯、物品包装袋、演示天平等。 学生用:天平和砝码、一元硬币、乒乓球、笔、量筒、酒精等。 七、课型:新授课 八、课时:1课时 九、教学过程设计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6章第1节《质量》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一节《质量》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四部分知识,即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用天平测质量和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又能与能量相联系,这些知识将在高中物理中学习。在初中对质量的概念讲得很浅显,只简单地使学生认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但这并不是质量的定义,教学中不必过分强调。对于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状态、形状而变,也是让学生知道即可。 ·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好奇心较强,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思维方式还是比较形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维过程。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动手操作学生基本可以完成,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使用还会感到一些疑惑。 【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通过使用天平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法学法】

·采用教师指导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铁钉若干、铁锤1把;大小琉璃杯各一个,托盘天平和砝码若干套、金属块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引入新课 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并提出问题:大梨小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创设一个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讲授新课 一、质量的概念 展示:铁钉和铁锤、课桌椅子 提问1:铁钉、铁锤、玻璃杯, 教室中的桌子、椅子等。这些东西我们都把它叫做什么? 生答:物体。 提问2:铁钉、铁锤、桌子、椅子等物体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呢? 生答:铁钉和铁锤由铁制成的,桌子椅子是由木材制成的。 从而得出: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多媒体展现)(这样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通过观察、比较、到建立概念,不但使学生很容易理解,而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在观察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形成了分析、概括的能力。)(二)质量的单位(多媒体展现) 1、国际单位

《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

《5.1 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质量的概念 2.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各单位间的换算 3.理解并能应用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之一,它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物理量 4.熟悉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质量的概念的理解和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 【四、教学用具】:天平、砝码、钢尺、钢钉、铁块、铁锤等。 【五、课前预习】(导学案) 阅读书本P110--114页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内容: 1、物体所含的多少,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_____表示。 2、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之一,不随物体的、、的变化而变化的物理量。 3、国际单位之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符号。常用单位有:吨(符号:)克(符号:)毫克(符号:) 4、1t= kg 1kg= g 1g= mg 5、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日常生活中测量质 有、、等。 6、观察图5--6,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有、、、、、 、、、这几部分组成。 7.使用托盘天平的基本步骤是: (1)天平的调节 A、水平调节: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处。 B、、横梁平衡调节:调节横梁上的,使指针指在处,这时天平横梁平衡。 (2)称量时把被测物体放在盘里,砝码放在盘里,用夹取砝码,由加 砝码,最后再移动,使天平平衡。 (3)物体的质量等于天平盘中加上。 (4)称量完毕后,应将砝码放回,并将游码移到处。8.为了保持天平测量的精度,使用时应注意: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 (2)砝码要用夹取,不能用手拿。 (3)不能把和直接放天平的托盘里。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教案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教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一)适用专业:铁路交通专业 (二)修课方式:必修 (三)总学时: 学时总学分:4 学分 (四)考核方式:闭卷考核 (五)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 %,期中成绩占30 %,期末成绩占40% 二、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内容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是高等职业学校铁道交通运输管理专业教材,本课程主要任务是结合铁路运输现状,引入大量典型案例,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全面了解旅客运输服务的标准、服务质量的管理等理论,掌握服务工作技巧与策略、动车列车的服务技巧等,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从而为今后从事交通运输工作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能利用该知识积极为运输工作贡献,成为推动我国佳通运输事业发展的人才。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透彻地了解旅客运输服务与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标准与服务标准化、服务工作的质量管理、服务工作心理、服务工作的技能技巧、服务工作的策略、动车组列车服务、服务企业文化和公共关系等理论与实践。掌握铁路旅客运输服务的工作要求和“以人为本,旅客至上”的服务理念,为今后在铁路工作中,奠定专业基础。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主要在学生学习兴趣和教授的方式上,因这本书的内容都是纯理论知识,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减少,因此通过讲解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知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提高知识的实用性。 采用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创新活动与游戏方式,使学生更容易、更牢固地掌握更多知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铁路运输服务的质量、质量标准与标准化、服务工作的管理与心理。 2.理解服务企业文化和公共关系的理论等。 3.掌握铁路旅客运输服务的技巧与策略。 (二)能力目标 1.具有细心体察、关注旅客需求与情绪等观察能力。 2.具有客服人员的表达与劝说能力。 3.具有结合所学知识处理实际情况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学会换位思考,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2.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铁路旅客运输的概述 主要内容:介绍了铁路运输性质、特点和基本任务,明确了研究服务工作的意义及客运服务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了解铁路运输性质、特点和基本任务;了解铁路旅客运输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掌握铁路运输的特点。

客户服务技能教案

—学年度第学期 系部名称专业名称课程名称教师姓名

教案首页 项目一了解客户服务任务理解客户服务及其意义 ?知识目标

?「理解客户与客户服务的内涵。 ?「了解客服职业岗位。 ?「了解客服人员的能力要求与职业发展。 重难点 ?二矗根据客服职业要求找出自身的努力方向。 ?「能树立客户服务意识,树立高端客服理念。 任务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企业间产品的同质化倾向日趋明显,产品被复制的堆度越来越小,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日益加快。企业间日趋激烈的竞争焦点落在了客戸身上。怎样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怎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怎样培养企业的忠实用戸?每个企业都在努力寻求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组建客户服务部门以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大部分企业在制立企业高层目标时都会包括客戸服务质量的目标,也就是说,更多的企业已经把客户服务部门放在了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位置*因而,企业对客户服务工作人员和具有客服意识的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o '°任务引入中两则小广告前后内容的变化,会导致一些消费者对产品选择的改变,本任务试图通过这个比较使大家认识到服务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 相关知识 一、客户的内涵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中的一类户口,与主户相对而言,泛指非土著的住户。它不是一个统一的阶级或阶层,其中包括有地主、自耕农、城市小商贩.无业游民。 ?详细解释 (1)汉魏以来,大批农民因逃避赋役而流亡各地,被地主豪族荫占后,称为佃客、浮客.隐户、荫户等。唐宋时户籍中并有主户、客户的区别。客户多指无地佃客。 《晋书?王恂传》:“魏氏给公卿已下租牛客户数各有差,自后小人惮役,多乐为之,贵势之门动有数百。"唐柳芳《食货论》:“人逃役者,多浮寄于阖里,县收其名,谓之客户。”《宋史?食货志上一》:“真宗景徳初,诏诸州不堪牧马闲HL依职田例招主客户多方种荷,以沃瘠分三等输课。” (2)泛指由外地迁来的住户。 宋方岳《燕来巢》诗:“吾贫自无家.客户寄村瞳。”淸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祭 灶》:“京师祭灶仍沿用旧俗,禁妇女主祭。其祀期用二十三日,惟南省客户用二十四日。”李广田《没有太阳的早晨》:“黄家是客户,住在毛老爷家的花园里 (3)厂商或经纪人对往来主顾的称呼o 厂商或经纪人对往来主顾的称呼: 1 ?客户范畴 (1)消费客户。 客户购买最终产品或服务的零散客户,通常是个人或家屉。 (2)B2B 客户. 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并在其企业内部将你的产品附加到自己的产品上,再销售给其他客户或企业以贏取利润或获得服务的客户。 (3)渠道、分销商、代销商。 不直接为你工作的个人或机构,通常无需你支付工资。此类客户购买你的产品用于销售,或作为该产品在该地区的代表、代理处。 (4)内部客户。 企业(或相关企业)内部的个人或机构,需要利用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来达到苴商业目的。这类客户往往最容易被忽略,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也是最能盈利(潜在)客

《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

《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2. 知道质量的定义、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 3. 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 4. 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5. 过程与方法 会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能正确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质量的单位,天平的使用。 1. 教学难点 天平的使用 【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老师这里有六个不同的物体,请同学来帮我分成三类,并说出分类理由。 1. 新课部分 1.物体与物质 (学生回答:分成三类,理由……) 师:很好,如果老师把左边这些都称为物体,而右边这些都称为物质的话,那么物体与物质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师:那么我们再来看下这些物体所含的物质的多少一样么? (学生:…….) 师:我们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称为质量,用m表示。 2.质量 1. 定义 2. 单位:(学生看书) 国际单位制:千克(kg) 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1. 学生活动 体会千克以及克,毫克 (4)老师这边有一块橡皮泥,我想准确的知道这块橡皮泥的质量,请同学们帮老师想想办法 (1)常用测量工具 (2)物理实验室测量质量工具:托盘天平、物理天平

3.天平的使用 (1)学生看课本p3图6-1以及实验桌上的天平,自主学习天平的构造。 (2)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信息快递》如何调节天平的平衡。 (3)教师与学生共同演示如何调节天平的平衡(左偏右移)。 1.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信息快递》,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 2. 师生共同演示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物体如何摆放、如何加减砝码,移动游码)。 3. 小结天平的使用方法。 4. 学生自主测量橡皮泥的质量。 4.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1. 改变橡皮泥的形状看天平是否仍然平衡。 2. 用质量的定义来解释为什么形状改变物体的质量不变。 3. 猜一猜:如果物态以及地理位置发生改变,质量是否改变。 4. 视频“质量与物态变化”、“质量与位置”。 5. 结论:质量不随形状,形态以及位置发生改变、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课堂训练 【板书设计】 6.1物体的质量 1.定义 2.单位 3.质量的测量—托盘天平的使用 4.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教案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一)适用专业:铁路交通专业 (二)修课方式:必修 (三)总学时: 学时总学分:4 学分 (四)考核方式:闭卷考核 (五)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 %,期中成绩占30 %,期末成绩占40% 二、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内容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是高等职业学校铁道交通运输管理专业教材,本课程主要任务是结合铁路运输现状,引入大量典型案例,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全面了解旅客运输服务的标准、服务质量的管理等理论,掌握服务工作技巧与策略、动车列车的服务技巧等,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从而为今后从事交通运输工作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能利用该知识积极为运输工作贡献,成为推动我国佳通运输事业发展的人才。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透彻地了解旅客运输服务与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标准与服务标准化、服务工作的质量管理、服务工作心理、服务工作的技能技巧、服务工作的策略、动车组列车服务、服务企业文化和公共关系等理论与实践。掌握铁路旅客运输服务的工作要求和“以人为本,旅客至上”的服务理念,为今后在铁路工作中,奠定专业基础。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主要在学生学习兴趣和教授的方式上,因这本书的内容都是纯理论知识,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减少,因此通过讲解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知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提高知识的实用性。 采用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创新活动与游戏方式,使学生更容易、更牢固地掌握更多知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铁路运输服务的质量、质量标准与标准化、服务工作的管理与心理。 2.理解服务企业文化和公共关系的理论等。 3.掌握铁路旅客运输服务的技巧与策略。 (二)能力目标 1.具有细心体察、关注旅客需求与情绪等观察能力。 2.具有客服人员的表达与劝说能力。 3.具有结合所学知识处理实际情况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学会换位思考,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2.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铁路旅客运输的概述 主要内容:介绍了铁路运输性质、特点和基本任务,明确了研究服务工作的意义及客运服务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质量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质量 教学设计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质量》教学设计 土门中学尹彩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会进行换算。 (2) 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 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空间位置而改变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天平的使用 三、教学安排 1课时 四、教学类型新授及实验 五、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生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和砝码。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请学生观察讲台、课桌。教师提问:①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②讲台和课桌哪个含有的木材多 2、教师出示铁锤和铁钉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但铁锤含有的铁比铁钉含的铁多。 3、讲解:讲台、课桌、铁锤、铁钉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物质”。由上面的观察看出:讲台、课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铁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今天就学习质量这个物理量。 (板书:一、质量)

(二)、讲述新课 1.质量 (1)板书:1.概念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教师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出示:①一个牙膏皮。提问:(a)将它卷起来,形状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 (b)将它从地球带到月球,位置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 ②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提问:(c)容器内的冰全部熔化成水,状态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 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可见(边说边板书):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 (1)千克(kg)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为了方便,还有比千克大的单位吨(t),比千克小的单位克(g)、毫克(mg)。 板书:2.单位:吨(t),千克(kg)、克(g)、毫克(mg) 出示:1dm 3的纯水。介绍它的质量是1kg。请学生看课本图11—l“国际千克原器”。 (2)学生练习一些质量单位的换算 教师提问:质量的单位由大到小怎样换算 (板书:1t=103kg、1kg=103g、1g=103mg) 请学生观察课本表格“一些物体的质量”。介绍一些物体的质量“大头针的质量、苹果的质量、鲸的质量”。 教师示范,学生完成课本本节后的练习(1)、(2)。 教师板书:大头针的质量m=×10-5kg=×10-5×103g=×10-2g=80mg。 3.质量的测量——天平 (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工具 教师讲述: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上街买粮、买菜,称出的都是物体的质量。那么我们是用哪些工具测出这些物体的质量的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