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五大标准

解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五大标准

一、引言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它涵盖了诸

多标准和指标,用于评估建筑物在环境、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可持续性。本文将深入解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五大标准,包括能源效率、水资

源管理、材料选择、室内环境质量和低碳排放。

二、能源效率

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能源效率是核心标准之一。它主要关注建

筑物的能源消耗与利用效率。绿色建筑应该采用节能技术,如高效隔

热材料、节能灯具和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此外,建筑物的设计和布

局也应该充分考虑自然光照和通风,以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需求,实现能源的最大节约。

三、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管理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合理利用和

节约水资源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绿色建筑应该采用高效的水利

设备和系统,如低流量水龙头、雨水收集系统和自动喷灌系统。此外,建筑物的设计还应充分考虑雨水的排水和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

对城市供水系统的依赖。

四、材料选择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另一个关键标准是材料选择。建筑物的材料应

该符合环保要求,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优先选择可再生材料和回

收材料,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此外,材料的生产和运输过程

也应该注重节能和减排,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五、室内环境质量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强调室内环境质量的提高。建筑物的设计和装修

应该注重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采用健康环保的室内装饰材料,

控制室内空气质量,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合适。此外,建筑物的室

内布局还应考虑光照和空气流通等因素,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六、低碳排放

低碳排放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最终目标之一。建筑物的运营和使

用应该尽量减少对二氧化碳的排放。绿色建筑应该采用可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和风能,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此外,绿色建筑还应倡

导低碳出行方式,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汽

车尾气的排放。

七、总结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五大标准,即能源效率、水资源管理、材料选择、室内环境质量和低碳排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

合理设计和科学管理,绿色建筑可以减少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降低

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加

大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应用,共同营造宜居、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解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五大标准

解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五大标准 一、引言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它涵盖了诸 多标准和指标,用于评估建筑物在环境、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可持续性。本文将深入解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五大标准,包括能源效率、水资 源管理、材料选择、室内环境质量和低碳排放。 二、能源效率 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能源效率是核心标准之一。它主要关注建 筑物的能源消耗与利用效率。绿色建筑应该采用节能技术,如高效隔 热材料、节能灯具和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此外,建筑物的设计和布 局也应该充分考虑自然光照和通风,以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需求,实现能源的最大节约。 三、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管理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合理利用和 节约水资源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绿色建筑应该采用高效的水利 设备和系统,如低流量水龙头、雨水收集系统和自动喷灌系统。此外,建筑物的设计还应充分考虑雨水的排水和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 对城市供水系统的依赖。 四、材料选择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另一个关键标准是材料选择。建筑物的材料应 该符合环保要求,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优先选择可再生材料和回 收材料,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此外,材料的生产和运输过程 也应该注重节能和减排,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五、室内环境质量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强调室内环境质量的提高。建筑物的设计和装修 应该注重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采用健康环保的室内装饰材料, 控制室内空气质量,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合适。此外,建筑物的室 内布局还应考虑光照和空气流通等因素,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六、低碳排放 低碳排放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最终目标之一。建筑物的运营和使 用应该尽量减少对二氧化碳的排放。绿色建筑应该采用可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和风能,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此外,绿色建筑还应倡 导低碳出行方式,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汽 车尾气的排放。 七、总结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五大标准,即能源效率、水资源管理、材料选择、室内环境质量和低碳排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 合理设计和科学管理,绿色建筑可以减少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降低 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加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概述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目前建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标志着我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将探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定义、内涵和重要性,同时介绍目前主流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内涵与要素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评估建筑物在设计、建设和使用时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并确保其对人体、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延续使用并保护环境。本篇论文将通过分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内涵和要素,讨论绿色建筑的基本特征,以及构建绿色建筑的过程。 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建筑业的意义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概念,它对建筑业产生着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以引导建筑领域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使之更加环保和可持续。本文将分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建筑业的意义,以及它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四、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现状与问题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研究和实践已形成一定的体系,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本篇论文将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应该加强和改进的方向。

五、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永久性的,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将根据当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曲线,透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现状、问题与体系,分析未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新趋势及其发展前景。 六、案例一:广州岭南印象园 广州岭南印象园是一座全球首个采用生态经济科技开发模式的建筑,该建筑获得了中国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的称号。 本篇论文将分析其成功之处,以及如何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现于实践中。 七、案例二:北欧绿色总部大厦 北欧绿色总部大厦是一座为北欧公司设计的办公大楼,通常人们称之为“绿色的强制性”。本篇论文将分析其设计思路,采用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八、案例三:北京国际酒店 北京国际酒店是一座按照可持续开发的标准设计,建设和运营的五星级酒店,它是北京市政府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本篇论文将分析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设计和实践经验,并探讨可持续酒店的意义。 九、案例四:上海智能家居示范小区 上海智能家居示范小区是上海市政府倡导的智能家居建筑模式,该小区注重人居环境和绿色生态,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绿色建筑技术。本篇论文将分析该小区的设计理念,采用的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五大指标

绿色建筑评价五大指标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的建筑形式。绿色建筑评价的指标是评价绿色建筑性能和质量的关键要素,下面将介绍绿色建筑评价的五大指标。 一、能源效率 能源效率是绿色建筑的核心指标之一。绿色建筑应该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建筑的能耗。在建筑设计阶段,可以利用建筑方向、立面设计、隔热材料、采光设计等手段来减少能源消耗。在建筑使用阶段,可以通过使用高效的供暖、制冷、照明等设备,以及合理的能源管理来降低能耗。绿色建筑应该追求低能耗、高效能的目标,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绿色建筑应该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的消耗和浪费。在建筑设计阶段,可以采用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用于植物浇灌、冲厕等非饮用用水。在建筑使用阶段,可以采用低流量的水龙头、节水型厕所等设备来降低用水量。此外,还可以通过处理和回收废水来降低对水资源的需求,实现循环利用。三、材料和资源利用

绿色建筑应该采用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资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在建筑设计阶段,可以选择可再生材料、回收材料或具有低碳排放的材料。在建筑施工阶段,可以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积极进行废弃物的分类和回收利用。此外,绿色建筑还应该注重建筑材料的生命周期评估,从材料的生产、使用到废弃的整个过程中,减少环境负荷。 四、室内环境质量 绿色建筑应该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为居住者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在建筑设计阶段,应该考虑室内空气质量、采光照明、噪音控制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室内环境。在建筑使用阶段,应该定期检测和维护室内环境,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健康标准。绿色建筑还应该注重室内装饰材料的选择,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五、社会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不仅关注环境效益,还应该追求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绿色建筑的建设和使用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同时,绿色建筑的运营成本较低,能够降低居住者的生活费用。此外,绿色建筑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 绿色建筑评价的五大指标包括能源效率、水资源利用、材料和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以及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建造,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绿色建筑”为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一个兼顾环境关注与舒适健康的研究体系。 目前全球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ESGB)、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英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BREEAM)、日本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此外,还有德国生态建筑导则(LN B)、澳大利亚的建筑环境评价体系(N ABERS)、加拿大GB Tools评估体系、法国ESCALE 评估体系。 一、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ESGB)——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 1、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六大指标: 1)节地与室外环境; 2)节能与能源利用;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室内环境质量; 6)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 各大指标中的具体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其中,控制项为评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优选项主要指实现难度较大、指标要求较高的项目。对同一对象,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分别提出对应于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指标要求。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由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组织专家,经

评审通过后,给与颁发“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1、2、3星级,3星级为最高级别。 二、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被认为是最完善、最有影响力的评估标准。美国LEED评价体系运用的是条款评价方法,即针对每一条评价子项进行打分,每个子项最多可获1或2分,在满足每个评价大项的前提条件的基础上,子项分数相加得到最终分数。在权重体系方面,美国LEED体系采用了无权重系统(或线性权重系统),并通过不同指标可获得的最高分数的多少来体现指标重要性的差别。 LEED评价体系包括六个要素 1)可持续场地评价(Sustainable Sites)(14分): 可持续场地评价里面包括有建筑过程中水土保持与地表沉积控制;保持和恢复公共绿地;减少室外光污染;合理的租户设计和施工指南。 2)建筑节水(Water Efficiency)(5分): LEED-CS在建筑节水这一部分,将节水分为“景观用水量降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节约用水,减少一般性日常用水” 三个得分项。可采用雨水回收技术、中水回用技术等。 3)能源利用与大气保护(Energy & Atmosphere)(17分): 首先建筑过程中必须达到最低耗能标准,在ASHRAE STANDARD中对建筑过程中最低能耗量有比较明确的解释,LEED 也是参照这个能耗标准确定在能耗上是否达到LEED所要求的能源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及标准途径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及标准途径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和拆除全过程,力求通过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保障人体健康、优化资源配置及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从而在人与自然之间达成和谐、可持续的建筑实践方式。由于绿色建筑的特殊性,评价其质量成为评估其附加值和解决其约束问题的必须要求。而为了规范商贸之间绿色建筑的行为,各国都开始制订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为了达到绿色建筑的目标而进行的评价。该评价系统由多个评价标准所组成,旨在以科学合理的方法评价绿色建筑的环保性、能耗性、经济性、社会性等方面。在评价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评价系统所要实现的核心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对环境的破坏,节约资源,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价值,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组成 1、LEED标准体系 LEED标准是一个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开发的,指导建筑的设计、建造和运作,使任何类型的建筑物都能成为更加环保和高效的体系。它基于一系列评估标定和认证体系,用以评估建筑的环保性和节能性。 2、BREEAM评价规范 BREEAM评价规范是欧洲领先的针对建筑和使用范围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该评价规范基于一系列环保标准,用以评估建筑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3、中国三星评价体系

中国三星评价体系是由中国政府部门制定的一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基于一系列环保标准,用以评估建筑的环保性、可持续性、能源效率和经济性,并对建筑进行评级。 4、GB/T 50789-201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789-201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国内最具权威性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之一。它基于一系列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用以评估建筑的环保性、高效性、舒适性,能够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价值,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标准化路线 有了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但实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标准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标准化路线是指在绿色建筑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改进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标准。这样,消除了国际差异,实现了目标统一,促进了全球绿色建筑的发展。 未来趋势 绿色建筑的出现旨在创造环保、节能、可持续的经济局面。在未来,绿色建筑将继续发展,打造更具可持续性的建筑实践方式。这种发展趋势正是考虑到了以后的发展,更为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更为友好和可持续的社区。 总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及标准途径的引入有助于推动全球绿色建筑的发展以及促进可持续性发展。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的评价标准不尽相同,但有了标准化路线,最终将实现统一的目标。未来的发展趋势出于考虑以后的发展,追求更友好、安全的居住环境和社区,建立真正健康、可持续的城市形态。

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点击目录可直接跳转到相应章节参加收藏标准号DB 13〔J〕/T 113-2021 目录 1 总那么 2 术语 3 根本规定 3.1 根本要求 3.2 评价与等级划分 4 住宅建筑 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4.5 室内环境质量 4.6 运营管理 5 公共建筑 5.1 节地与室外环境 5.2 节能与能源利用 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5 室内环境质量 5.6 运营管理 1 总那么 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城乡建设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标准河北省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三星级绿色建筑的评价按照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执行。 1.0.3 评价绿色建筑时,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0.4 评价绿色建筑时,应依据因地制宣的原那么,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进行评价。

1.0.5 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标准,表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术语 2.0.1 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热岛强度 heatisland index 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为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0.3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 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4 非传统水源 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2.0.5 分质供水 dualwater supply 自来水或其他原水经深度净化处理,到达饮用水水质标准,通过独立封闭的循环管网系统,供应居民可直接饮用的优质水。 2.0.6 可再利用材料 reusable material 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2.0.7 可再循环材料 recyclable material 对无法进行再利用的材料通过改变物质形态,生成另一种材料,实现屡次循环利用的材料。 3 根本规定 3.1 根本要求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是评估建筑物环境可持续性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 考虑建筑物的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等方面,来评估建筑物对环境 的影响和可持续性的程度。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建筑 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物的能源 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能源效率:评估建筑物的能源使用效率,包括建筑物的供暖、通风、空调等系统的能源消耗情况,以及建筑物的能源来源和利用情况。 2. 材料和资源利用:评估建筑物所使用的材料和资源的可持续性,包 括材料的来源、使用寿命、回收利用等方面。 3. 室内环境质量:评估建筑物内部的环境质量,包括空气质量、水质量、噪音等方面,以及建筑物内部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4. 水资源利用:评估建筑物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建筑物的供水、排水、雨水收集等方面。

5. 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保护:评估建筑物对土地的利用情况,包括建 筑物的用地面积、绿化率、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 6. 社会和文化环境:评估建筑物对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包括建筑 物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社会责任等方面。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应用可以帮助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 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同时,绿色建 筑评价指标的应用也可以促进建筑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推动建筑业 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总之,绿色建筑评价指标是评估建筑物环境可持续性的一种方法,它 可以帮助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 物的能源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应用也可以促进建 筑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推动建筑业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维度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维度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估建筑物环境友好程度的重要工具。它通过多个维度来衡量建筑物在资源利用、能源效率、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表现。本文将介绍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几个主要维度。 1. 能源效率 能源效率是绿色建筑评价的核心维度之一。它关注建筑物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评估指标包括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能源来源的可再生性、能源管理系统的效果等。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如高效隔热材料、太阳能电池板和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建筑物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资源利用 资源利用是另一个重要的评价维度。它关注建筑物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评估指标包括建筑材料的可持续性、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废弃物管理等。通过使用可再生材料、回收利用废弃物和采用节水设备,建筑物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室内环境质量 室内环境质量是评价建筑物舒适性和健康性的重要维度。它关注建筑物内部空气质量、照明条件、噪音控制等方面。评估指标包括室内空气质量监测、采光设计、噪音控制措施等。通过合理的通风系

统、自然采光和噪音隔离措施,建筑物可以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保障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 4. 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管理是评价建筑物水资源利用情况的重要维度。它关注建筑物对水资源的需求和利用效率。评估指标包括建筑物的用水量、雨水收集利用、废水处理等。通过采用节水设备、收集和利用雨水以及实施废水处理措施,建筑物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水资源管理。 5. 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是评价建筑物对社会的贡献的维度。它关注建筑物对社区、居民和环境的积极影响。评估指标包括建筑物的社区融入度、可持续交通规划、环境教育等。通过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提供便利的交通设施和开展环境教育,建筑物可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维度涵盖了能源效率、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水资源管理和社会影响等方面。通过综合评估这些维度,可以全面了解建筑物的环境友好程度,为可持续建筑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准是对建筑物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进行评估和衡量的依据。下面是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 1. 能源效率:评价建筑物的能源使用效率,包括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等。例如,建筑物是否采用了太阳能光伏系统、自然通风和隔热材料等节能措施。 2. 材料选择:评价建筑物所使用的材料的环境友好性和可再生性。例如,是否采用了可再生材料、回收材料或环保材料,是否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3. 室内环境质量:评价建筑物内部的环境质量,包括空气质量、室内照明、室内噪音等。例如,建筑物是否采用了空气过滤系统、绿色植物、良好的照明设计等来提高室内环境的质量。 4. 水资源利用:评价建筑物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例如,建筑物是否采用了节水设备和技术、雨水收集系统等来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 5. 废物管理:评价建筑物的废物管理系统和措施。例如,建筑物是否采用了垃圾分类、废水处理等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 6. 生态系统保护:评价建筑物对周围生态系统的保护程度。例如,建筑物是否采用了生态屋顶、园林景观等来提供生态环境、

保护野生动植物等。 7. 全生命周期评价:评价建筑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性。例如,建筑物的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阶段是否都考虑了环保因素,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环境影响。 8. 社会责任和可持续性:评价建筑物对社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例如,建筑物是否考虑了社区参与、公共交通可达性、人性化设计等因素来提高社会责任和可持续性。 以上是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准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对这些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通过评价和衡量建筑物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可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19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19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全球各国正在寻求更好的发展方案。建筑业是一个重要的行业,但也同样面临着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考虑推出绿色建筑行动计划,以应对当今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为了实施这些行动计划,各国开发了不同的建筑评价标准来测量建筑的绿色性能。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19》是一项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策划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用于衡量、评价建筑及其配套系统的绿色性能。该标准的基本原则是:建筑应根据多种绿色要求、特点及地方文化特性,综合考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能源、水、生态等方面的性能,减少建筑综合碳排放,建立持续性建筑发展模式。 针对建筑的绿色性能考量,《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19》将其分为五大部分:节能、能源、水资源利用、环境及其他建筑要求。针对这五大部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19》建立了三个维度:认可绿色建筑认证、绿色建筑设计及技术应用、绿色建筑新技术应用。 针对认可绿色建筑认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19》以国家认可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标准为依据,从用地、利用场所、空间布局、建筑外观、建筑节能、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垃圾排放、环境保护及其他建筑配套要求等多个方面,对被认可的绿色建筑进行考评,以评估建筑的绿色性能。 关于绿色建筑设计及技术应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19》提出

了建筑外观和内部设施、建筑节能、水资源利用、垃圾排放、环境保护以及其他建筑配套要求等绿色建筑设计技术要求,并有针对性地确定了每一项技术应用的评价指标,以指导各个领域的工程实施。 最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19》提出了“应用新技术”,要求高新技术在建筑节能、水资源利用、垃圾排放、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以改善建筑的绿色性能。 总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19》是一个综合性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它结合了多种因素,从建筑及其配套内外部进行全面考察,提供了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以帮助各国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估,从而实现真正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